酒店管理的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酒店管理的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酒店管理的案例

篇1

关键词:情境案例教学 中职酒店管理 前厅教学 运用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诸多中职院校针对教学方法也纷纷做出了改革实践,情境案例教学在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前厅教学中的运用就是其改革创新的体现,对前厅教学的有效开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情境案例教学在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前厅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在前厅教学中分为两部分,一种是理论教学,另一种则是实训教学,许多教师都是在理论教学中游刃有余,在实训中却显得无从下手。情境案例教学在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前厅教学中的运用大大改善了这一问题,对前厅教学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增强了前厅专业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系

在教学中引入情境案例,不仅能够充分展现教学内容,同时还能够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感受。情境案例教学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可以将前厅专业知识有效串联在一起,便于学生记忆与学习,况且前厅教学与酒店管理专业中其他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颇高,因此在前厅实训教学中,需要将这些知识串联成一个链条,让学生在实训中合理运用这些专业知识及技能。比如在VIP入店接待部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通过情境案例了解VIP入店接待的整个流程,有利于学生更快的掌握相关技能。

2、增强了前厅实训教学的可操作性

前厅教学是酒店管理专业的重心,因为学习酒店管理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顾客,前厅教学可以说是酒店管理工作与酒店管理教学之间的衔接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比如在《前厅服务》这一课程的教学中运用情境案例教学法,就可以将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进行生动化,加入一定的感彩,从而使整个教学更加立体,实现前厅教学的可行性与灵活性。

3、增强了前厅专业课程学习的趣味性

无论在哪种专业,哪种科目的学习中,课程教学都应具备一定趣味性,当然前厅专业专业教学也不例外,因为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必要途径。将情境案例教学法应用到前厅专业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前厅专业课程学习的趣味性,有利于前厅专业课程的有效开展。该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还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有助于师生共同成长。

二、情境案例教学在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前厅教学中的运用技巧

1、合理把控运用时机

情境案例教学在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前厅教学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前提是正确运用情境案例教学,在前厅教学中应根据前厅教学内容、学生反应及课堂教学实际开展状况等因素,从而合理选择与把控情境案例教学在不同教学时段的应用。首先,若在前厅课堂教学之初运用情境案例教学,将前厅教学内容准确导入,从而为之后的教学开展制造悬念,这样做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其次,在前厅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前厅服务知识或者较难记忆的前厅服务流程,可以采用合理的情境案例加以佐证,将抽象的前厅服务教学内容变得更加深刻具体。再者,在前厅教学接近尾声之时,也可以运用情境案例教学法,通过一些符合前厅教学的情境案例,将本本节课所讲知识点融入到情境案例中,有利于帮助学生回味反思此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前厅教学知识点的记忆。

2、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中职院校开展酒店管理专业前厅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参与度如何直接关系着整个前厅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要保证情境案例教学在前厅教学中的功能发挥,就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前厅教学中情境案例教学的运用模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前厅教学内容、现有教学设备、教学人数及教学空间等因素,采用师生同台演示、教师幽默叙述及影像资料播放等教学形式全面开展前厅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参与度,在前厅教学中要避免严重的个人学生秀现象,给予每个学生同等重视,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很好的融入到学习中,与其他学生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3、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

在前厅教学中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仅仅依靠教师讲述是不可行的,还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让整个前厅教学课堂变得生动鲜活。比如在前厅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前厅教学相关的情境视频,而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情境再现,这对提高学生在前厅服务中的综合能力。那么要提升前厅教学的高度,还可以邀请业内人士对前厅教学进行情境案例讲述,这样有利于情境案例教学在前厅教学中的合理化开展。

4、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要想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前厅教学水平,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与教训,从而不断改革与完善教学方法及模式等内容。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情境案例教学的运用状况及前厅教学效果进行清晰客观的评价,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实现前提教学课程开展的最优化。另外,建立该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应变能力及专业素养等因素进行科学评价,能够促进师生共同进步与发展。

三、总结

情境案例教学在酒店管理专业前厅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提高前厅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情境案例教学模拟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场景,将教学知识与案例情境融合在一起,带给人视觉及心理上的双重感受,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篇2

电子病历系统的使用,将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为医务人员书写病历节省大量的宝贵时间,使医务人员从繁重的各种记录书写中解脱出来,这样医务人员就有更多的时间观察病情变化,更好地与患者进行接触、沟通,使患者得到更多的关怀和更完善的治疗,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同时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科研活动,进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电子病历档案的使用,也极大地提高医院的病历质量,从而使书写的病历更加规范、更加具有研究和利用价值。医院的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管理部门能监控和考核各科室的工作,为医院的管理和考核增加一种管理手段。电子病历档案的使用,可加速病人信息的流通,使病人信息随时随处可以得到,可以提供纸张病历档案无法提供的服务。

二、电子病历存在的问题

电子病历档案不同于以往的纸质病历档案,纸质病历在归档后,白纸黑字,装订成册,顺序明确,内容规范,存放在病历管理部门。

我们知道,在电子文件系统中,电子信息的文件格式兼容性是个大问题,不同格式的文件需要相应的支持软件打开。《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对病历的“书写”格式进行了明确,而对电子病历的文件格式没有要求,这将对电子病历长期发展带来很多不良的后果,甚至对医疗机构应用的信息系统造成损失,也对电子病历的开发要求不够明确。现行的电子病历档案方案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1.病历书写的格式不统一。由于书写人员的学历层次不同,个人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不一样,且各科室的具体情况不同,对规范的理解也不完全一样,尽管医院在共用模板里给出了统一的样式,但部分科室在根据自己科室特点对病历内容做修改的同时更改了原有的病历格式,最终导致格式不统一。

2.信息不全面。一般只有病人住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病程记录的影像检查部分多是只有报告的文字,而没有图像资料。目前使用的系统都未将化验检查包括在内(有的系统中有此部分,但是必须依靠主管医生将结果输入其中)。

3.关键词检索问题。病历除了记录患者的历次医疗诊治过程,为患者长期的医疗诊治提供参考帮助外,同时,病历还是为低年资的医务人员提供学习经验的一种途径,为医学科研和信息统计提供各种数据。随着电子病历的普及应用,随着国民健康档案和区域医疗信息中心的建立,大量的电子病历信息需要汇集。这需要电子病历系统在建立之初就明确相应的关键词,统一和规范关键词,以提高电子病历检索的效率。

4.电子病历档案共享问题。电子病历很大的优势就在于其快捷性、异地交流、会诊以及材料共享性等。然而,在全国范围的医院内联网没有获得施行的状况下,单个医院的电子病历难以在其他医院看到,患者的就诊信息无法共享,也难以发扬电子病历的悉数优势。

5.电子病历档案存储格式问题。不同医院采用的电子病历系统不同,造成了电子病历的存储格式的不同,这也使医院的病历档案共享产生了极大的困难。因为各医院采用的电子病历系统的不同,导致无法读取来自其他医院的电子病历档案,加大了医院工作量。

6.法律效力问题。随着《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在处理医疗纠纷引起的民事、刑事诉讼中,电子病历要有相关的法律作保障。特别是电子病历作为共享资源时,防止无关人员阅览、窃取、篡改电子病历等问题逐渐呈现在我们面前

7.患者隐私问题。传统的门诊纸质病历普遍由患者本人保管,他人较难获取个中的隐私信息。即便是住院病历,因为是一致放置,并且材料共享和查阅都没有电子病历轻易,所以,相对而言,对维护患者隐私更具优势。然则,电子病历具有更大的可及性,收集和查询相对简略,假设权限设置或运用上出缺陷或破绽,患者的隐私就得不到实在保证。

8.第三方监管问题。电子病历无疑有诸多传统的纸质病历无法比较的长处,但也能够存在缺乏第三方平台监管的问题。不少人对当前电子病历首要由医疗机构担任创立、运用和保管的近况表现出担忧,假如呈现医患纠纷,拥有电子病历的医疗机构假如在电脑上进行修正,患者权益很难得到保证。

三、探索新思路

笔者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新思路。

1.复合型编辑器。电子病历编辑器在使用时,需要用户按病历的书写格式进行定义,电子病历编辑器界面定义方式一般分为:单元控件模式与编辑器模式。单元控件模式:即病历中的每一个数据单元都是由一个具体的控件所体现。此种方式在数据单元的控制与单元之间的联动方面比较灵活,但书写时格式比较固定,版面保存比较困难。编辑器模式:类似Word,用户书写比较随意,文本保存比较简单,但单元之间联动与数据验证比较困难。编辑器采用复合模式,在编辑器中采用模板的模式,可以选择单元控件,又可以手动输入特殊的情况,即保证格式规范,又可以灵活地联系实际情况。

2.全面集成信息。电子病历档案采用计算机手段采集、加工、存储、传输和服务的数字化病人医疗记录。它应该反映了病人整个医疗过程,应该储存了病人全部的医疗信息,包括纸张病历的医嘱、病程记录、各种检查结果、影像资料、手术记录、护理信息等内容。

3.电子病历结构化。结构化的电子病历,指从医学信息学的角度将以自然语言方式录入的医疗文书按照医学术语的要求进行结构化分析,并将这些语义结构最终以关系型结构的方式保存到数据库中。不能结构化的电子病历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病历,因为这样的病历只是非结构化的文本病历,在以后医学数据的处理过程中,无法采用关系型的计算方法对医学数据进行整合计算,从而无法为电子病历的衍生功能(如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打下一个数据基础,也无法对病历中的医学信息做检索、统计、分析。

4.结构化存储。电子病历是病人在医院看病各种信息的集合,不可能用简单关系模型定义数据之间的关系。另外这些信息需要长期保存并与外界进行数据交换,这就需要数据与应用系统分离。把电子病历采用XML结构化存储,XML是一种结构化描述语言,它的优势在于,它不仅是一种标识语言,更是一种可描述对象的元语言,XML文档自含结构,使得系统间交换的信息可以互相“理解”。

5.历次修改痕迹保存。卫生部正式出台《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规定电子病历系统要为操作人员提供专有的身份标识和识别手段,设置相应权限,医务人员修改时,电子病历系统应当进行身份识别、保存历次修改痕迹、标记准确的修改时间和修改人信息。

6.病历质量控制。电子病历档案是医疗活动中临床多学科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全部原始记录,是医疗、教学、科研的重要资料,是医疗责任举证倒置中的重要证据之一,在现行及今后的医疗保险体系中将日益重要。它不仅反映了患者的病情,也体现了医疗机构的专业水平、医疗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保护了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既是社会进步、医疗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培养临床医务人员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考核其实际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勇,陈丹霞,黄雄林等.电子病案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J].中国病案,2006,7(5):25-26

[2]何剑.强化法律意识规范病案管理机制[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4):158

篇3

关键词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影响因素

电力安全管理的执行力是电力企业对内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需要电力企业内部管理层和普通员工的共同参与。近年来我国的电力企业发展迅速,在此过程中电力安全管理问题显得至关重要。电力行业本身就属于高危行业,若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更会危及电力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企业电力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度,防患于未然。

一、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重要性

电力的发展事关国计民生。生活在当今社会,我们已经无法想象如果离开了电力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然而,为我们提供电力的电力行业本身却是一个高危行业。它的高危性主要来自于电力生产。因此,在我们享受电力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社会中报道出来的各种由于使用电力不当所导致的恶性电力安全事故。

若仔细分析这些电力安全事故就会发现,其中的大部分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这些电力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都是员工违反安全规范进行作业。由此可见,即使是电力企业已经拥有较为完善的电力安全管理规范,如果无法加强执行力,那么电力安全管理规范将会成为一纸空谈,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因此,强化电力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刻不容缓。

二、影响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因素

一个企业的发展状况与这个企业的执行力有很大的关系。在电力安全的管理中也需要依靠强大的执行力作为保证。而电力安全管理执行的主体是人,因此能影响到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主要因素都与主体“人”有关。

(一)人员因素

电力公司的人员主要包括管理者和员工。管理者负责统筹规划全局,并指导整个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当下,电力公司管理者更加关心电力公司本身的发展,却忽视了电力安全管理。而管理者所忽视的恰恰是确保电力公司能正常运行的基础。这种顾此失彼的做法显然得不偿失。电力公司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电力公司的员工。由于员工的工作十分繁琐且对电力安全的认知不足,极易造成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忽视电力安全,进而引发电力安全事故。

(二)制度因素

制度是保证整个电力公司正常运作的重要保障。因此,要想强化电力安全管理的执行能力,首先就要保证公司拥有完备的电力安全管理制度。目前电力公司大多侧重于公司的绩效,对于安全问题多是放任自流。这种制度的不健全很容易埋下电力安全事故隐患。

(三)考核因素

当前,电力企业的主要考核标准是工作的绩效,缺乏对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监督考核。没有人对电力安全管理进行考核监督,自然也就没人去执行。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导致电力安全管理问题形同虚设,执行力聊胜于无。

三、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途径

(一)提高电力企业全体职员的安全意识

目前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执行力薄弱的重要原因是全体职员的电力安全管理意识都比较薄弱。因此,为了加强电力安全管理的执行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强化电力企业全体职员的安全意识。要通过开展相关活动向全体职员普及电力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展示一些恶性电力安全事故的资料图片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并以此警醒全体职员,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意识。只有意识提高了才能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上,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加强人员电力安全管理执行能力

管理者是整个电力公司的“大脑”,因此只有管理者能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才能保证这一理念能传达到公司整体的各个层面。因此,首先从管理由侠此稻托枰加强电力安全管理的执行力。

除了管理者,员工也是电力公司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说管理者负责的是“上行”,那么员工就是电力安全管理规范能否做到“下达”的关键环节。倘若员工没有很好的执行力,再好的规范方案也会大打折扣。要想加强电力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就需要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让员工真正将电力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

(三)建立以预防为主的电力安全管理考核机制

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不应该在问题发生之后才开始重视。电力安全管理应该做到防患于未然。因此,加强电力安全管理、避免电力安全恶性事故的最好办法就是将电力安全管理纳入考核机制。当电力安全管理与考核挂钩,实际上就是与奖惩和工资相联系。也许当电力安全事故发生之前员工无法感知施行电力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但这种将电力安全管理与经济相关联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能刺激员工,提高员工的感同身受。因此,将电力安全管理纳入考核机制以督促员工提高电力安全管理的执行力的方法切实可行,能真正将电力企业的电力安全管理落实到实处。

电力安全管理是电力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而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又与电力企业的电力安全管理息息相关。因此,为了保证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必须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虽然目前的电力企业在电力安全管理方面的执行力仍显欠缺,但电力企业已经认识到电力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积极加强了电力安全管理的执行力。

参考文献:

[1]贺少文.浅论强化电力安全管理的执行力[J].企业技术开发,2014.08.

篇4

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案例分析

作者简介:王兴鹏(1973-),男,辽宁辽阳人,辽阳供电公司辽阳电力勘测设计院副院长,高级经济师。(辽宁 辽阳 111000)单小东(1975-),男,黑龙江绥化人,大唐黑龙江发电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工程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6-0050-02

一、我国电力安全生产历史及现状

自2002年12月29日起,中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的一步,国家电力公司资产重组为11家公司,电力企业产权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在此背景下,发电企业的安全管理也不甘落后,在改良传统安全管理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与国际先进安全管理模式接轨的现代化安全管理之路。

长期以来,由于电力生产的特殊性,我国的电力工业一直实行集中、垂直、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各项安全例行管理工作以行业指令的形式被严格贯彻,并以制度的形式被规范、延续,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规章制度和良好的生产秩序,有力保障了各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实现。

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外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开始在我国电力系统采用,危险点辨识及预控工作也在我国电力企业实施,许多发电企业纷纷开展危险点、薄弱点管理工作,并将其纳入到例行安全管理工作中。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引入先进管理模式已成为趋势,并且日渐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逐步步入正轨。虽然这些管理体系具有通用性对电力行业针对性不强,在实际运用中容易出现不一致的现象,但他们基于风险的管理理念和系统性、前瞻性的管理方法却值得借鉴。

电力体制改革给发电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2007年,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维持在11~16起,死亡人数11~21人,期间没有出现安全生产形势大幅波动的情况,反映出各电力企业已成功跨越过渡期,在新的体制下,正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现代化的安全管理前进。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安全、经济、优质用电的要求越来越高,以电网安全为例,电网安全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电网企业须不断改进思路,加强管理,以确保人身、电网与设备的安全。安全生产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有以下几点:高速发展的电力需求对安全生产构成巨大的压力;电力体制改革的不确定性给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主辅分离、管理规范、经营模式改变等新的问题;电网运行环境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现场违章、运行人员技能薄弱、工作作风等问题积重难返。

据国家安全电力监管委员会报告,2010年全国发生各类事故363383起,死亡79552人,同比减少15865起、3648人,分别下降4.2%和4.4%。以电力生产、建设施工安全为例,全国发生电力人身伤亡责任事故32起,死亡54人,同比事故增加1起,死亡人数减少3人。其中: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25起,死亡33人,同比事故起数增加8起,死亡人数增加10人;电力建设施工人身伤亡事故7起,死亡21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7起,死亡人数减少13人。发生3人以上人身伤亡责任事故6起,死亡25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1起,死亡人数减少4人。因自然灾害导致3起电力建设人身伤亡事故,造成26人死亡、7人受伤、8人失踪。

虽然电力事故总量有所下降,但是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时刻提醒我们:电力安全生产工作容不得有丝毫松懈,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不断深入地分析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并认真研究对策,确保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处于可控、在控和能控状态。电力生产是有风险的,安全生产应以人为本,建立日趋完善的各项管理机制势在必行,建立现代化得安全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系统的、标准化的职业安全健康自我管理机制意义深远。

二、案例引出与经过回顾

1.事故案例简述

2005年10月某电厂3台60万千瓦机组同时掉闸,甩负荷163万千瓦,导致主网频率由50.02赫兹最低降至49.84赫兹。事故发生后,网调及时启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调起备用机组,迅速将主网频率恢复正常,未造成对社会的拉路限电。

经过专家组详细调查,现已查明,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电厂检修人员处理综合水泵房开关柜信号故障时,误将交流电源接至直流负极,造成交流系统与网控直流系统的混接,从而引发了此次机组全停事故。

2.案例经过回顾

运行人员在进行0.4kV PC段母线倒闸操作时,操作到母联开关摇至“实验”位的操作项时,发现母联开关“分闸”储能灯均不亮,联系维护人员处理,13点40分左右维护人员在运行人员的陪同下检查给排水泵房0.4kV PC段母联开关的指示灯不亮的缺陷,该母联开关背面端子排上面有3个电源端子排(带熔断器RT14-20),其排列顺序为直流正、交流电源(A)、直流负,由于指示灯不亮维护人员怀疑是电源有问题并且不知道中间端子是交流,于是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三个端子中间的没有电(实际上此线为交流电,此方式测量不出电压),其它两个端子有电,于是维护人员简单认为缺陷与第二端子无电有关,于是便用外部短路线将短路线(此线在该处线把内悬浮两端均未接地)一端插接到第三端子上(直流负极),另一端插到第二端子上(交流A)以给第二端子供电并问运行人员盘前指示灯是否点亮,结果还是不亮(实际上这时已经把交流电源同入网控的直流负极,造成上述各开关动作,#1、#4机组同时跳闸,#5机组随后跳闸),维护人员松开点接的第二端子时由于线的弹性,该线头碰到第一端子(直流正极)造成直流短路引起弧光将端子排烧黑,维护人员将端子排烧黑地方简单处理一下准备继续检查,运行人员听到有放电声音,并走近看到有弧光迹象便立即要求冯某停止工作,如果进行处理必须办理工作票,此时运行人员接到有机组跳闸的信息,便会同维护人员共同回到化学控制室。

三、事故原因分析与所暴露的问题

1.原因分析

(1)维护人员工作没有携带端子排接线图,对端子排上的接线方式不清楚,危险点分析不足、无票作业,凭主观想象,随意动手接线,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技术组专家通过对机组跳闸的各开关动作状态及相关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初步推断为直流系统混入交流电所致。经在网控5052开关和5032开关进行验证试验。试验结果与事故状态的开关动作情况相一致。确定了交流串入直流系统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技术)原因。

2.事故定位

一起因维护人员作业随意性大、擅自扩大工作范围,危险点分析不足,误将交流电接入机组保护直流系统,造成运行中的三台机组、500kV两络变压器全部跳闸的重大设备事故。

3.所暴露的问题

1.轻视《安规》,没有把其当做工作守则严格执行

尽管《安规》中血的教训不是发生在自己单位,但是它的借鉴意义却非常重要,是所有电力单位都要严格执行的规定。安规确立的重要意义在于所有职工形成良好的安全思想意识,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生产习惯。维护人员所暴露的专业知识的欠缺和天马行空式的工作习惯都是其日常工作的缩影。这样长此以往的话,违章操作、违规行为就相当容易发生了。现场的复杂情况如果没有良好的工作习惯,很容易成为事故频发的场所,诸如维修人员修理前的填票、需要停电作业的未执行挂地线操作等等,均可能酿制重大安全事故。

2.未能坚持抓住安全思想的学习,安全职责不能落实

电力企业所指定的一系列安全生产制度,不是用来讲空话给别人看的,是用来自己以身作则的条款。企业的安全制度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实际效果却不明显。以该事故为例,化学人员对维护人员的违规要求很合理,在考虑全局利益的基础上应制止维护人员继续作业,安全责任落到维护人员上,暴露出其安全意识的极度欠缺;维护人员作为专业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未能够熟练掌握必要的安全规程制度,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3.安全监督不严,一些使用中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忧,存在安全隐患

此次事故中的安全仪器涉及万用表,关键问题在于维护人员的误判,但这个万用表的质量却不能忽视,万用表作为电厂的基础安全工具,质量有必要放在重要的位置,定期检查更换,对于质量堪忧的安全工具,即使对于训练有素的维护人员,也有可能做出误判,酿成事故。以小见大地看,现场容易有安全隐患的工具,如承重的安全绳、登高作业器具等,都需做到定期检测,对于报废管理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不可仅仅依据外观而忽略检查工作。

四、由事故案例给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几点建议

1.狠抓思想意识,深入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需要一套行之有效、全面落实的安全制度规范,首要的是思想上的规范。思想上的重视看似老生常谈,实则效果不佳,厂内不能单单做好表面工作,平时一定要有相应的奖惩措施,譬如开展习惯性反违章活动,从领导层到基层班组人员都要充分学习安全生产的必要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动基层人员积极响应,这样安全生产的高度与效果就会显而易见。该事故是重大事故,原因是操作人员简单的操作失误,但深层原因却在于其安全意识的严重欠缺,有了这样血的教训,相信历史不会重演,然而重大的意义在于,其他电力企业以此为鉴,真正学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思想。

2.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安全监督

从事故反思,企业的核心之一就是不断完善的管理机制,一定是企业造就个人,企业要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突出抓好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首先是加强基础管理,这是完善管理机制的第一步。对于事故的教训是,各单位、部门再次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完善、每一项工作、每台设备是否都已明确到人,尤其公用系统化学、输煤、除灰、水厂等系统的管理,避免存在死角。针对事故原因,要加强检修电源的使用和管理。在保护室、电子间、控制盘、保护柜等处接用临时工作电源时必须经公司审批措施到位后方可使用。在上述区域任何施工用电一律从试验电源插座取用,工作票上要注明电源取自何处。第二要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监督考核,完善约束机制。监督考核方面,将考核指标与各部门、各班组和个人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真正使安全管理工作形成全方位、全员化、全程管理安全保证的新格局。公司各部门加强对外委单位(包括短期的小型检修、施工、长期的检修维护、运行支持)的全过程管理,对外委单位安全及技术资质、对其作业的安全措施、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进行严格审查,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并要求其考试合格后上岗。各部门严格履行本部门、本岗位在外委单位安全管理的职责。不能以包代管,以问代考。对其安全及技术资质一定要进行严格审查,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同时对于每一项外包工程作业,必须派出专职的安全监护人员,全程参与其作业过程。

3.认真落实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全员安全管理素质

安全培训不同于安全教育,是按具体的工作要求塑造员工的行为方式,以减少员工不安全的可能行为方式类别,是将安全教育转化成投资行为之后的形式;也是使生产者工作行为规范化、科学化的训练过程。就目前来说,这两项工作在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中还没有明确的区别。我国电力企业安全培训还带有普遍程度的盲目性质。由于企业对安全投资本身认识不深,企业安全培训投入严重不足。如何使企业有限的安全投资取得最大程度安全培训效果,加强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需求分析和效果评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企业只有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来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素质,使人人都懂得安全、会安全,才能确保安全生产。事故提醒我们,要严格履行两票管理规定,杜绝人员违章,从危险预想、写票、审票、布置安全措施、工作票(操作票)执行等各环节严格把关,严禁以各种施工通知、文件、措施来代替必要的工作票制度,严禁任何人员无票作业或擅自扩大工作范围。对五防闭锁装置进行一次逻辑疏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加强现场工具的安全质量管理

事故中工具的使用不是直接原因,但也需要重视。首先要制定并落实安全工器具检修管理标准化制度。对使用的器具,需要详细规定其修试、验收记录等,做到有据可查,责任到位。其次要规范器具的报废制度。到期的、已经损坏的不合格的器具一律要强制报废,同时要禁止以任何形式将己报废的器具给其他人使用。

四、结束语

“十二・五”规划原文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中第二节“严格安全生产管理”明确了企业安全生产的目标:“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预防机制。加强安全监管监察能力建设,严格安全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健全安全技术标准体系,严格安全许可。实行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整改效果评价制度,深化煤矿、交通运输等领域安全专项治理。健全协调联动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防范治理粉尘与高毒物质等重大职业危害。开展安全科技攻关和装备研发,规范发展安全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安全技术援助和服务。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6%,工矿商贸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6%。”

篇5

关键词: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初探

中图分类号:TU758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工程项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建筑智能化的日益发展,对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提出了更高的施工要求。这就需要建筑企业高度重视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的管理,以提高工程安装质量,但是目前我国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健全的管理模式

虽然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工程管理模式不断健全,但机电安装工程的复杂性和难度性决定了多数建筑企业机电安装工程的管理水平较为落后,缺乏科学的工程设计。首先,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全面的专业知识,在合同的拟定与管理过程中不能多方面考虑,使得工程合同在不严格、不合理的基础上得以签订,这不仅会给企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损耗,更不利于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其次,管理人员在长期的陈旧管理理念的熏陶下,难以跟上信息化管理的步伐,始终秉持着传统的管理理念,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获取信息资源的范围,使得在管理过程中所需的信息资源不全面,难以满足现代化的市场需求,必然会加大机电安装的工程量,提高造价成本;最后,工程设计的不合理直接影响着工程材料和设备选用的不合理,使得管理人员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好工程造价,部分设计人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为用户推荐指定的施工单位,甚至工程设计方案未经过严格的论证与会审,不利于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

2、缺乏规范的安装管理

规范的安装程序是保证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质量的关键,只有在坚持规范性的基础上安装机电,才能提高其施工管理水平,从而提升工程的质量。然而目前我国多数建筑企业在机电安工程的安装过程中,都缺乏规范性的安装管理,一方面增加了工程项目施工的造价,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建筑工程使用的安全性。在实际的施工现场,存在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而购买价格昂贵但质量低下的材料和设备,甚至还有企业购买不符合相关设计标准和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这些现象时有发生,给工程质量直接埋下了安全隐患,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管理的思路

机电安装管理应在国内外的网络计划技术、时间--费用问题及其计算方法、时间--费用优化模型及进度费用管理等方面已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结合某一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进度、费用管理的特点,在项目投标阶段和实际施工进程中,对机电设备安装的进度--费用管理进行研究。一方面利用进度和费用的关系,分析机电设备安装项目在招标文件规定的工期内如何实现费用(即成本)最低,指导安装企业掌握本企业在该项目上的最低企业成本,从而在投标时报出最有竞争力的标价;另一方面,还应结合该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在施工实际过程根据变化了的实际进展情况和资金到位情况,研究如何对网络进度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才能既满足业主对工期的要求,又能达到施工费用最低以实现施工利润的最大化目标。

三、提高机电安装工程管理的途径

1、规范安装管理程序

规范安装管理程序是做好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举措,可以从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两方面入手来提高管理质量。一方面,需要做好施工材料管理工作,在任何工程建设中,施工材料都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工程项目的重要基础条件。现代工程建设中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满足项目施工性能的基础上,还要求耐用、节能环保以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首先,采购人员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高质量的材料和设备;其次,严格检验和查收材料和设备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对于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一律不准进入施工现场;最后,加强对材料和设备的现场使用和监督,要求使用人员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尽可能避免不规范使用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需要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施工技术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性因素。目前我国的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主要包括工艺、方案、技术措施、组织设计以及检测手段等整个建筑周期内所必须采取的方法和手段,这就需要建筑机电工程安装人员不断学习先进的安装技术,提高自身的机电安装技能,严格根据国家现行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

2、严把工程质量关

不仅仅是机电安装工程,对于所有工程来说,施工质量都是重中之重的关键点。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功或是失败。很多工程完工时的最终质量都具有一次性、不可更改性。一旦出现问题,影响将造成巨大的,甚至是无法挽回的损失。作为机电安装项目的参与人员,无论是项目经理,还是工程师、工人,分包负责人,都应该关注项目质量状况,要成立质量控制体系,以项目经理为主导,以相关负责人为辅助,严密控制工程质量:从施工流程到施工工艺,从人员管理到机具设备,从材料使用到环境安全,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将质量管理的理念和实践贯彻到工程的每一步。同时,要明确相关负责人,确保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相互推诿的现象。

3、合理控制项目的成本

成本控制是工程管理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项目管理中应该有相关人员进行项目前的预算和项目中的成本控制。为了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应该建立成本控制体系。首先,制定项目的成本计划并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细化。除了成本计划的编制,企业还应该编制成本控制的实时监控表,建立成本控制责任组,对项目的成本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项目负责人和各级管理人员应该坚决贯彻执行成本控制的理念和方法,持续提高成本控制效率。其次,在项目进行中,建立详细的费用明细表,将项目的收支进行全面登记,合理分类各项费用成本,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各项成本所占的比重,为之后的成本控制提供参考。最后,建立高效的应急调配小组。项目施工的现场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建立应急的人员物资调配中心可以提前做好必要的准备,一旦有紧急情况出现,项目部能及时作出应对,避免增加过多的预算外费用。

4、机电安装施工中安全管理

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安全问题,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也不例外。而科学有效的管理则可以避免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安全风险,直至做到工程施工零安全事故率。科学有效的管理中,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是防患于未然的有效措施,使施工人员提高对安全隐患的重视程度,并能在遇到安全问题时及时采取正确处理措施。同时还应配备专业的安全技术人员,配备专业的安全防护设备。而且应实时进行安全检查,尽量在安全事故发生前排除安全隐患。在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的材料管理过程中,现场控制是施工过程的最核心环节。在工程施工开始之前,施工单位应做好材料供给工作,在采购机电材料和设备时,施工单位需对其生产能力和供应单位资质进行详细审查,避免发生供应单位资质不足或是施工材料质量低下等问题。同时,施工单位还要注意避免发生材料运输问题,从而对施工的工期造成影响。

5、做好项目完工后的资料整理

一个项目完工并不是一切的结束,进一步说,正是项目管理最后一环――资料整理汇总的开始。机电安装工程完工验收后,一方面,项目部应该将与项目相关的资料,包括合同、图纸、表格、单据等等进行分门别类,全面整理。当然,这些资料从项目一开始就应该做好收集、保管工作。另一方面,项目管理人员应该就此次项目的实施情况、进度控制、成本控制、人员控制进行汇总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以利于企业在今后的项目管理中借鉴。这两方面的整理不是简单的汇总数据,而是对项目管理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进而提高公司和个人的项目管理能力。

4结语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日趋现代化,机电安装工程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影响也日益举足轻重。建筑工程机电安装贯穿于整个项目施工周期,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最终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机电安装工期较紧、内容较为繁琐,要求建筑工程机电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机电安装的统一管理,只有施工管理科学有序,才能更好地确保机电安装的质量,从而更好地保障整个工程的质量。并且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技术具有综合性、专业性以及复杂性等特点,这更加要求施工企业要不断加强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管理技术,增强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技术的专业性和管理的科学性,促进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骏.浅谈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经营与管理》.2010年第5期,152~154.

[2]洪专胥.浅析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12(24).

[3]王玉忠.刍议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技术与管理策略[J].科技风,2013

篇6

【关键词】电力产业;安全视角;运行管理;问题;对策

当今社会,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被广泛的运用在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对电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虽然我国电力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电力运行管理的安全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加强电力运行的安全管理对电力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有关部门一定要给予安全管理足够的重视。

1 电力运行简介

不可否认,当前电能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被广泛的运用到我国的各个行业,并且电力运行水平和电力使用程度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水平,加强电力运行管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电力运行贯穿了包括电力生产、供电部门供电和用户这三个部分的整个电力系统,主要涉及电力的生产和传输,电力运行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意义重大。只有提高电力运行的安全性,才能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

2 在安全视角下电力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安全意识薄弱,对安全管理不够重视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电力行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但是,目前我国电力行业仍然普遍存在着“重经济、轻安全”的现象,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安全意识薄弱,对安全管理不够重视,致使我国电力行业的安全管理流于形式,“安全第一”的理念无法真正贯彻,安全事故频发。

2.2 电力运行安全管理的水平较低

当前,我国很多电力企业还是沿用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管理的理念比较落后,安全管理水平较低。安全管理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没有建立健全的电力运行管理制度。2.对电力运行设备管理工作不到位。

2.3 电力运行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电力运行设备是电力运行的物质基础,对电力运行工作至关重要。提高电力运行的安全性,保护电力设备是关键。在电力运行中,设备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1)电力运行设备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2)电力运行中的输配电设施被破坏、偷盗严重。(3)电力运行设备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4)电力运行设备维护工具和技术都不够先进。

2.4 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

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偏低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1.电力运行管理人员。电力运行安全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要求管理人才的素质较高。但是,目前很多电力企业的电力运行管理人员并没有学习过系统的电力运行安全管理知识,电力运行安全管理的质量较差。2.作业人员。电工是一个比较危险的工作,要求作业人员必须要具备过硬的技术。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电力技工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有些技工的安全意识薄弱,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增大。

2.5 对电力安全运行的监督和管理不够

目前,我国很多电力企业都没有设置专门的监管机构,负责对电力运行安全的监督和管理。监督管理不到位是造成我国电力企业电力运行安全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一几个方面:1.电力施工现场运行管理不够细致,安全生产说到做不到。2.监督管理工作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位,对本企业电力运行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没有明确的认识。

3 提高电力运行安全性的措施

3.1 树立安全管理的意识

电力企业想要做好电力运行安全管理就必须要树立安全管理的意识,这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电力企业应该加强对安全管理的宣传力度,尽量使每一个员工都可以认识到加强安全管理对电力运行的重要意义,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让安全生产意识融入到每个员工的血液之中,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2 提高电力运行安全管理的水平

只有提高了电力运行安全管理的水平,才能有些的减少电力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想要提高电力运行安全管理水平,必须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1.建立健全电力运行管理制度,明确指出负责电力运行管理的组织机构以及每个具体岗位详细的职责,同时还要对一些有关的细节工作做好说明,尽量完善电力运行管理的制度,确保电力运行管理的每项工作都可以顺利开展。完善规范的电力运行管理制度是提高电力运行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因此,加强电力运行管理制度建设势在必行。2.电力运行安全管理必须要做好对电力运行设备的管理工作。电力运行设备是电力运行的物质基础,电力运行设备的安全是电力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所以,在电力运行安全管理中加强对设备安全的管理非常重要。首先,电力企业要做好设备巡视管理工作。其次,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做好记录工作。

3.3 提高对电力运行设备管理的水平

电力企业应该适当的加大对电力设备的投入,提高电力运行设备和维护设备的使用性能。使用安全性能高的设备,更换一部分老化或被破坏的电力设备,学习和使用先进技术,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3.4 加强对员工培训力度,建设一支高效率的电力技工队伍

电力运行安全管理涉及到两方面:管理者和技工。对管理者的培训主要集中在提高安全管理的意识和电力运行安全管理的技能,企业要定期组织管理者进行安全管理知识的学习,并要进行严格的考核,考核合格才能上岗;对技工加强培训是电力企业培训工作的重点。企业要在技术和态度这两个方面对技工进行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对技工进行脱产培训,学习先进的技术,提高技术水平。同时要注意对技工进行严格的技术考核,培训和考核缺一不可。一个好的技工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还需要良好的工作态度,所以在培训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安全和责任的培训,提高技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工作质量。

3.5 加强对对电力安全运行的监管

有效的监督是对电力运行安全的再次保障,在电力运行管理中至关重要。电力企业要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配备专人对整个电力运行过程进行监管,实行责任制,建立权、责、利统一运行的监督和激励机制。

4 结语

电力资源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在电力运行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管理,增强电力运行的安全性,可以保障电力资源的持续供给,促进电力产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在电力运行管理中,一定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将电力运行安全放在电力产业发展的重要位置。

参考文献:

[1]赵君莹.浅析电力运行安全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1).

[2]张丽芬.电力运行安全管理探讨[J].大科技,2014(34).

[3]陈红伟,张金巧.新时期电力运行的安全管理体会[J].大科技,2014 (16).

[4]刘众,王海龙.浅析电力运行的安全管理[J].新农村(黑龙江),2013 (22).

篇7

关键词:基建 工程 电力安全 管理 改进

就我国目前基建电力管理工作的状况来说,我们必须对其重要性加以重视。并且针对电力基建事故频发的这一现象,应当不断加强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以此来减少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我国基建电力管理存在的问题

1.没有做到落实基建安全管理的责任

在当前的基建电力管理中的部分单位的负责人对基建安全管理的工作没有产生正确的认识。只对安全管理专业部门、专责人员的责任进行片面强调,不能够做好基建工作各个方面的统筹以及协调。而在工程现场的业主项目部以及施工项目部等等部门,都没有做好安全管理责任的落实,并且对各项管理制度执行工作都不够彻底。

2.对基建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产生问题

目前的许多单位只是随关注本单位自身的工程建设有重视的心理,而对系统外工程安全管理则不能够产生足够的重视。另外部分的单位不能够正确认识建立科学、合理安全监理工作制度的重要性。这些观念都对基建工作造成了阻碍。

3.对于基建安全的管理不够科学

在当前的基建安全管理工作中,有一些单位对于工程现场以及相关单位的安全信息掌握并不够全面,并且对一些劳务分包单位的资质审查过程不够严谨。并且对于一些基层单位安全管理工作不能够做到具体的落实层面,运用的管理手段较为落后的问题没有一套合理的制约管理制度。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够发现部单位基建规模虽然在不断扩大,但却没有将基建管理机构和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这样一来就会导致管理资源短缺以及管理的力量分散等问题出现。另外一些施工企业以及相关的监理单位中还存在一些安全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限、知识不能够及时更新以及相关的培训不到位等现象。

二、基建管理问题的相应改进措施

1.对基建管理程序加以明确,促进基建管理制度的完善

基建管理工作所涉及的部门是较多的并且政策性强,工作的周期较长,因此对于基建管理工作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对基本的建设程序加以明确。在一项建设项目开展之后,从工程的评估、工程的立项以及可行性的研究,工程的选址定位,到地质勘查,从施工准备、工程实施到竣工验收这之间要经过十分复杂的程序。针对这样的状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基建程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基建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这些正规的程序来开展工程,不能够对这些程序进行擅自的改变。

2.组建专业的管理队伍,加强管理服务意识

在基建工程管理的工作中应当配备专业的建筑、给排水、暖通以及工艺工程设备等等方面的专业的人员,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工程管理系统集成能力,提升实施工程的能力。而在基建管理工作中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丰富的有关基建工作的一些专业的知识,并且还应适当地具备一些财务预算以及决算的能力,并且还应当能够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管理知识等等。除此之外,这些工作人员还应当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以及管理能力,拥有认真踏实的优良工作作风。而对于当前的基建项目工程来说,完成竣工验收并不能够与基建管理任务结束相等同,在这些以外还应当做到提升管理以及服务意识,并且随时跟进使用方的一些意见并及时进行改进,做好工程的善后以及保修工作。

3.实施全面的管理控制,建设精品工程

(1)保证安全。在工程的建设中必须做到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要做到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工程安全管理系统,从根本上来防止各种不安全事故现象的产生。并且应当充分保障监理公司在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上的权利,保证能够对一些存在安全风险的工程来进行二十四小时的监理工作,并且对于一些设备损坏以及不安全的环节进行闭环管理。

(2)对质量进行控制。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当成立专门的质保部门,这样就能够将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质保工作一并包含进其中进行管理,并且帮助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程质量保障体系。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以及质监工作的作用,这样一来就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工程的质量。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要重视基建管理工作以及其中的问题,把基建管理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只有通过更加规范科学的现代管理手段进行指导,才能够使基建工程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

参考文献

[1]孙会明.新型电力基建安全管理分析[J].广东科技,2013(24):80+66

[2]徐平.电力基建工程安全管理策略分析[J].电源技术应用,2013(12):470

[3]卢文.对电网基建工程质量管理的探讨[J].广东科技,2011(16):169-170

[4]秦国强.浅析电网基建工程安全生产管理[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0):236-238

篇8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意义;措施

1、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企业作为公用事业,人民生产生活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就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电力企业供电的安全性提升,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对电力企业良性环境和和谐用电环境的构建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电力企业要想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则需要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得以完成,所以说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不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同时也关系到职工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所以安全生产的最根本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使股东和员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另外企业要想发展,需要安全生产随行,安全生产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是企业得以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

2、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

2.1缺乏安全意识

电力企业生产活动当中,从领导到职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不高,自我保护能力不强,有习惯性违章行为,容易导致人员责任事故较为频繁地发生。尤其是在检修和施工工作中,由于对现场的安全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上没有认真落实,从而导致作业规程和现场的安全得不到保证,导致人员伤亡情况严重。

2.2安全管理措施得不到落实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不定却存在着,同时各项措施也得不到具体落实,如在现场运行中,没有及时对运行规程进行修订,“两票”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各项装置的管理存在着不规范的情况,发现设备缺陷时没有及时进行处理,从而导致设备长期处于带病状态下工作,使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受到较大的影响。认识不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无论是态度还是工作作风都缺乏认真的态度,许多时候安全工作只停留在嘴上说的状态,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得不到落实。

2.3安全管理薄弱

在大部分电力企业当中,由于领导存在着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忽视了安全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预防措施。对于安全工作的管理也存在着不到位的情况,出了事故就开始抓安全管理,而过段时间又放松了,而且在抓安全管理工作时存在着碍于情面,怕得罪人的情况,所以导致许多时候安全管理工作只是在做表面文章,检查督促都不到位,缺乏必要的跟踪检查,不能严格进行事故处理,从而导致事故发生的较为频繁。

2.4职工安全责任心不强

在电力企业安全事故发生中,其中由于安全责任心不强所导致的事故占很大一部分。这主要是由于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对《安规》不熟悉,在执行过程中为了一时方便,往往简化手续,导致执行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再加之各部门之间联系和沟通的较少,这样就留下安全隐患,使安全生产受到不小的威胁。

3、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3.1规范安全制度建设

企业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制度、教育制度、检查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监察制度,以及职业健康监护、女工保护规定等,并定期检查。要用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做到安全监管有章可循。同时,严格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

3.2标本兼治,杜绝习惯性违章

3.2.1严抓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安全作风,针对常见习惯性违章,增强反事故的正确习惯。

3.2.2规范现场作业程序,落实现场安全措施,确保现场生产流程的可控、在控。加强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化管理。保证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提高人员失误的防范和控制水平。

3.2.3严抓安全监察,严格处理各种违章。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有计划地组织学习现代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管理方法,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3.3常抓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硬件的健康水平是电力安全运行的关键。所以在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要加强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其次,还要加强设备管理中危险点的分析和控制,因为设备的危险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可能表现为静态或是动态两大类,其处于不同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变化,所以对其进行控制时也要具有动态性,应从人身、电网和设备三方面入手进行。

3.4提高全员安全管理素质

要想提升职工安全管理素质,要求职工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使其安全意识得以不断的提升,从而在工作才能做到安全防护及遵守安全规程。这就需要企业在日常工作中要对员工进行强制性的安全教育,同时还要定期进行安全知识竞赛,从而使员工在工作中得以不断的积累经验,增强其安全意识。另外企业还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教育的培训场所,从而根据员工的工种特点来进行分别培训,增加培训知识的实用性。

3.5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电力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超前做好预防工作,一经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避免事故再次发生。抛开外力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事故的不断发生主要是因为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不尽相同,有的还很低。其次是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不一样,有些隐患尚未知晓。因此,电力企业应树立风险忧患意识,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和快速机制,把问题设想得复杂些,后果设想得严重些,措施考虑得周全些。

4、结束语

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其安全生产贯穿于生产的整个过程当中,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同时安全也是电力企业得以不断提及的永恒主题,因此电力企业要想得以健康、稳定的发展,加强其安全生产管理是其关键环节。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的、持久性的工作,是没有止境的。在当前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电力企业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就决定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只有电力企业持续的安全生产,才能有效的保证对电力需求的供应,所以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是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王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研究.科技致富向导,2011.05.

篇9

关键词:电力工程;变电运行;安全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安全是变电运行不变的主题,避免变电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更是变电运行中的中心工作。在变电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事故,不仅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还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很多企业在安全防范的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到位,这就带来很多安全隐患。只有在变电运行中采取合理的安全防范措施,才能识别各种安全隐患,保证变电运行工作的安全进行。

一、变电运行的特点

在电力运行系统中,变电运行是一种工种名称,就是负责变电站的值守,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根据电力系统调度指令对站内电气设备进行停送电设备的操作。监测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备用状态。变电运行的主要任务是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工作。其特点是维护的设备多,出现异常和障碍的机率大;工作繁琐乏味,容易造成人员思想上的松懈;地点偏远,人员较为分散,难于集中管理。

二、变电运行的技术要求

1、变电运行中跳闸事故的发生

1.1 220kV、500kV线路在运行中线路开关跳闸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如果220kV、500kV线路在运行中出现跳闸状况,首先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对已发生故障的线路进行合理的技术分析,如果发现线路并没有出现任何引发跳闸的故障,那么我们就需要将重点工作转移到对消弧线圈以及跳闸开关设备的检查工作中,当对其检查完毕合格之后,运行人员应当采用手动强送一次将线路开关合闸,但在强送过程中如果出现火花等问题,这就需要技术人员采取措施消除振荡,然后再进行强送,合闸正常,线路故障排除。

1.2 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

如果主变压低压侧开关出现跳闸现象,那么我们应将其检查的重点工作越级跳闸、母线故障、开关误动三种情况上,分析跳闸发生的具体原因,才能够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如果技术人员通过做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传动试验并检查,那么这就证明主变低压侧开关拒动与误动这两个故障原因排出,采用二次设备检查的方法对其中的设备进行检查。在实际检查过程中,继电保护人员必须要对线路保护以及主变保护进行检查,从而判断线路出现跳闸的具体原因。在日常生活中,管理者还应该对其中所有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这样才能够及时查找出故障隐患。

1.3 主变三侧开关跳闸

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导致主变三侧开关出现跳闸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主变差动区出现了故障、主变内部结构出现了故障、主变低压侧母线线路出现了故障、主变开关拒动而导致其出现故障。

瓦斯保护是变压器日常运行中的一种非电量保护,如果油浸变压器油面降低或者瓦斯继电器动作,可以断定是变压器的油箱内部出现故障。

如果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发生了差动保护动作,那么技术人员也就需要对主变三侧的CT间、主变压器等设备进行检查,分析动作原因,消除故障。

2、几种常见的变电运行技术

2.1 接地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在变压器设计与安装过程中,为了保证其运行的安全性,施工人员按设计要求一般都会在低压侧进行中性点接地,将大量的电流直接引导大地,这样也就避免大量电流对变压器及其内部各个设备造成损害。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人员没有按照国家规定要求进行接地,这就导致变电运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2过电压的影响

开关分闸时,电弧会重燃过电压。倘若设置最大值电压的开关,流过的电流为零,电弧就会熄灭,电容器保持在充电的状态,电压为最高值。此时,将动,静触头分开,一边是电容器的电压,而另一边是电源电压。那么倘若电源为负,那么其触头的电压就会比电源电压还要高两倍。如果开关的分闸速度慢而且经常弹跳,那么开关恢复弧隙绝缘速度就会比原本电压增长的恢复速度还要慢,就会击穿开关弧隙,形成电弧重燃,造成过电压超出原本定额的5倍左右。因此,不要将电源架空引入,电容器的避雷设备要使用氧化锌材质。

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

1、建立健全相应的变电运行管理制度

制度的确定是非常有必要的,想要保证变电运行管理的不断健全,首先必须将安全意识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中,树立安全观念,在设备运行的时候真正的做到安全管理;其次则应该对员工加强思想方面的教育,利用各种活动来不断的对员工的安全意识进行增强,保证每个员工在开展工作的时候都能够做到严谨认真;再次,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工作的时候根据规章制度进行,对于规章制度中存在的不合理的必须及时的进行完善和修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制度本身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此外还应该根据实际的需要落实岗位责任制,并且建立相应的安全激励制度,这样能够更好的将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出来,从而不断增强安全责任方面的意识,确保安全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进行。

2、要保证变电运行的操作规范化

在很多时候,变电故障产生的因素都是人为的不规范操作引起的,如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所以我们必须从这点出发,保证变电运行能够操作规范,这样才能努力的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变电运行的操作规范。首先,运行人员工作实行工作票制度和工作票许可制度进行规范,还要设立工作票审核制度对变电运行进行全程管理;其次,设立工作监护制度,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工作能够顺利的展开,还能够通过工作监护人的设置来加强工作流程的监控;最后,必须保证操作的规范化,对操作关进行操作预演,核实,在进行操作之前必须核实图版,保证准备工作做的到位,在进行操作时,必须根据规定的步骤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变电运行操作安全,规范。

3、做好维护和检查变电设备的工作

变电设备能否运行良好是变电正常运行的基础,对变电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也能够保障设备自身的良好运行。首先,在进行设备选择的时候必须合理。选择那些性能比较优良,质量好、维护方便的设备,在进行验收的时候必须保证验收的有效性,进行设备安装的时候保证其合理性,只有这样,机械设备在进行运转的时候才能够正常;其次,则是必须做好变电设备本身的维护和检测工作,对相应的设备管理制度进行建立和健全,对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和检查,对于可能存在的问题必须保证处理及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变电设备的运转状态良好。此外还必须进行相应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于经常会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方案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这样才能保证设备运行状态的良好。

4、对操作人员综合素质进行提高

在进行变电运行的时候是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的,所以必须保证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技术都能够满足实际的需要。企业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应知识的培训,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企业还应该采取措施努力的提高工作人员变电运行方面的安全意识,这样其操作的时候才会更加的流畅,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才会得到提高。此外还应该建立相应的机制进行人才激励,对于那些在工作中表现比较良好的工作人员,应该给予其一定的奖励,让其获得更多的学习进修的机会,这样员工便会感受到企业对人才的重视,会更加努力的充实自己,企业变电运行人员的素质便会获得整体的提高。

5、规避变电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谐波危害

作为专业的运行人员一定要认识到变电运行工作中,谐波会造成危害,尤其是二次谐波的危害,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必须进行积极的探索,从而尽量的规存在的谐波危害。首先,我们应该努力的将谐波区域和电力设备分离开来,多使用非线性电力设备;其次,电容器回路加装电抗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弱谐波的危害。

结束语

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升,人们对电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对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变电站作为电网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供电与用电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变电故障最易出现的环节,若一旦发生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变电运行事故的发生率,对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预防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彭爱慧,赵剑涛.浅议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安全运行[J].科技创新导报,2010.

[2]高祥,李明春.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变电运行可靠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

[3]彭爱慧,赵剑涛.浅议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安全运行[J].科技创新导报,2010

篇10

幼儿成长档案是近几年来各个幼儿园都在做而且都很重视的一项活动,它不仅能记录幼儿成长的精彩瞬间,而且通过对幼儿相关资料及各种作品的有意收集,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幼儿的兴趣、态度和成长、进步。它既可以让孩子在长大后回味自己的成长过程,又可以为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正确评价积累重要的资料。但是在使用纸质幼儿成长档案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模式化记录,缺乏个性展示

我们都知道,纸质档案是根据设计好的档案模板统一印刷出来的,教师则是根据统一的模板要求,分别用文字或照片的形式进行记录,不能进行个性特长的展示,也没有适当的空间去记录,教师自由调整的空间较小。

2.多静态照片、文字,无动态影像、声音

纸质成长档案为静态的成长记录,无动态成长记录,而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他们的成长多是在一个个活动中完成的,因此动态成长记录能更好地展示幼儿的成长过程,而这在纸质成长档案中却是无法实现的。

3.照片展示不够,无法满足家长需求

纸质档案分为大、中、小、托四个学期,每个学期占用10~15页。而记录幼儿成长的照片最多不过也就能使用7张,要用7张照片去记录幼儿半年的成长,显然不能满足家长想更多了解幼儿的急切需求。

4.不宜完整保存幼儿园的成长经历

一般幼儿园的成长档案都是涵盖4年的,有时因为家长或幼儿的原因,成长档案经常用到小班、中班甚至大班就给弄丢了,很多家长都会花钱再买一本,可是忽略了孩子成长经历的遗憾是无法弥补的。

正因为纸质档案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才更加激发了我们有效调整幼儿成长档案模式的愿望。

图1 电子相册制作培训

二、幼儿电子成长档案的现状分析

我们在思考了纸质档案的问题后,开始了解幼儿成长档案的发展现状。通过网络调查发现,目前在南方许多幼儿园为幼儿建立了电子成长档案,由专门的网络公司负责,每个幼儿每学期收费30~50元。北京市一些走在前沿的幼儿园也开始纷纷尝试建立幼儿电子档案,但目前尚无专业的网络公司为幼儿制作电子成长档案,幼儿园多以电子版的文件夹形式为每个幼儿建立初级的电子成长档案,其中包括个人简介、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游戏、幼儿作品、童言无忌、教师寄语等内容。

三、建立幼儿电子成长档案的构想

近两年,我们参加了北京市名师工作室,通过在北京市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的学习,带领我园对此感兴趣的青年教师,为在园幼儿建立电子成长档案,尝试总结出不同年龄班幼儿电子成长档案的内容与规范。

四、开发幼儿电子成长档案的尝试

1.成立电子成长档案研发小组

我园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每班选派了一名对此感兴趣的教师参加每周一次的培训。

针对电子档案常用的视频编辑和图片编辑需要,主要进行了“会声会影”和“美图秀秀”的培训,通过练习让教师能够熟练掌握这两个软件。

3.规范幼儿电子成长档案制作流程

(1)规范资料收集

①封面

幼儿生活照+简介,注明昌平区机关幼儿园、制作时间。

②活动中的幼儿

a.专用教室活动:美术教室,电脑教室,玩具图书馆,感统教室;

b.班级日常活动:区域活动,主题活动及亲子、助教、走进社区活动;

c.户外体育活动:功能区活动,特色体育课活动。

③我的新本领

a.小班;b.中班;c.大班。

④我的作品

美术作品(线描、色彩、手工);区域作品(拼插、建筑)。

⑤视频分享

区域、生日、园所特色活动等。

⑥健康的我

体检内容、体检时间。

⑦爸爸妈妈眼中的我

⑧教师寄语

(2)整理视频、图片

对所有视频和图片进行编辑加工,准备适合的歌曲、音乐。

(3)制作电子档案

按照版块内容,将视频和图片编辑在一起,配好音乐,完成编辑。

图2 用相机记录下的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

五、实行幼儿电子成长档案后的效果分析(见表1)

表1

六、幼儿电子成长档案的制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1.幼儿电子成长档案制作要求

(1)对视频的要求

①有代表性、典型性、价值性;②时间1~3分钟;③录像品质高、不晃。

(2)对图片的要求

①照片清晰、分辨率高,拍照不晃;②适当编辑,不遮挡主要内容;③选择幼儿情绪愉悦、专注的图片;④照片内容要全面;⑤照片数量20~50张。

(3)对文字的要求

①重要文字要突出;②文字位置要适宜,依据图片内容进行判定;③文字大小要适宜,不遮挡图片;④滚动文字速度要适宜,给出阅读时间;⑤文字不宜太多。

(4)对版块的要求

①整个电子成长档案,版块风格要统一;②版块背景选择要清新、简洁。

2. 制作幼儿电子成长档案注意事项

(1)幼儿照片要及时记录、及时分类,即相机随手带、照片随时拍、整理随时做。

(2)培训要以点带面,不能全面培训。

(3)班级内合理分工,避免突击。

(4)每个班要突出该年龄班幼儿的学习和年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