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复与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2: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物修复与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物修复与管理

篇1

一、开放“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室管理历程

1.2008年至2012年

2008年,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立“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室,实验室管理还处于摸索阶段,采取的管理方式是旧的模式,即实验室按学科属于博物馆教研室,在教研室的领导下为教学服务。此阶段实验室基本上采用学院、教研室的二级管理模式,由博物馆专业教研室主任负责管理,教研室老师依据专业和课程需要负责相应的实验室日常管理和教学,此时实验室的开放是针对课程设置的实验课。这种管理模式在实验室初建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没有专业的实验员及管理人员的情况下,保证了实验课程的完成和实验室的运行。但随着实验室的发展,这种模式显示出了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低、实验室课程之间存在壁垒、管理责任不明确等弊端。对于教学而言,这一实验室管理模式严格按照实验教学计划,限定组数、时间、内容,通常集中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种模式是保护性、封闭性的,对学生采取保姆式的实践教育,造成资源浪费,学生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

2.2012年至2014年

2012年该校增设了文物保护学专业,“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室服务的学生群体进一步扩大到两个专业。随着服务学生人数的增加,学院越发需要专职的实验室管理人员。2013年,针对实验室建设缺乏专业人员的状况,学校配置了专门的实验室主任和专职实验员。此阶段的管理模式是学院、实验室主任二级管理模式,实验室的设备、耗材、实验课程的时间安排、实验器材及材料的准备都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和准备,专职管理人员的出现为实验室的开放提供了条件。此时除了增加课内的实验课,还在学期中设置了自选实验项目,由教研室老师指导,学生自由报名参加,这种实验项目的开放是实验室开放的一种尝试。

3.2014年至2016年

2014年,学校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在建设硬件的同时,也注重软件建设,如专业人才的引进和聘任、导师制的实施等,这些人才的引进进一步推动了实验室的开放,弥补了人才短缺的现状,吸引了专业技术人员为学校学生开设实验课程。这期间增加了外聘专家指导的实验课,由各博物馆、考古所文保实验室的专家进行短期专题实验课,不仅让学生了解到文保技术应用的现状,也让这些文保单位的专家了解了专业的学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除此之外,学院针对新的专业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学年论文设计、大学生创新项目上,也提供条件让学生进入实验室,针对课题做一些创新性实验,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开放实验室的功能

1.提供课前预习时间

大多数实验课时间安排紧凑,同一组学生又多,在有限的课内时间里,只能够完成实验内容,学生对仪器熟悉的时间少,对实验内容理解得也不够深刻,往往实验做完了,并不理解通过了哪些实验方法解决了哪些问题,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为什么选择这样的仪器,而且一旦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在短时间内也很难找到原因和解决方法。

2.提供课内没完成实验的课余补充时间

由于近几年学生的扩招,实验室仪器的数量不能保证让所有学生都能操作,特别是一些精密仪器,这就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将实验内容完成;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实验设备故障或动手能力太差等原因没有完成实验内容,这些问题也需要通过开放实验室来解决。

3.为外聘老师指导学生实验提供条件

文物保护分析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对于各种材质文物的分析、修复、保护,需要有长期从事这方面工作的研究人员进行演示及讲解,而这些人员往往在博物馆、考古所等单位工作,这就需要合理安排时间,集中时间对学生进行短期的培训和指导。

4.为学生自选实验项目提供条件

实验项目分为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必做实验由教师统一安排时间,而选做实验可由学生自主选择项目和时间,可根据实验内容安排固定的指导教师,对于实验操作进行指导。

5.为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设计提供条件

以往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设计都是综述性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开放实验室可以为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设计提供时间、设备和场地,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6.为大学生创新项目提供条件

为鼓励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学校积极鼓励学生申报科技创新项目,由学校提供1000~10000元的资助。学院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室开放能为这些课题的完成提供良好的条件。

7.为实行导师制提供条件

该学院实行导师制已经有近4年时间,导师制是指一组学生在一个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的制度,由导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专业学习、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进行个别指导。开放实验室这一制度为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导师的研究项目中,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

三、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模式构想

开放实验室的管理要适应实验室的功能,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效果。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有效解决开放实验室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包括管理理念、管理系统、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管理工具、管理程序。

1.管理理念

通^开放实验室使所有的仪器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

2.管理系统

“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室管理系统为学院、实验室的二级模式,设实验室主任1名、专职实验员1名、文物与博物馆学及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教师10名。“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管理工作,实验员负责仪器设备的采购、管理、调配、维修、维护及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并具有一定的指导实验课的能力。要实现开放实验室的功能定位,目前的人员配置还是不够的,特别是专职实验员的配置,也可招聘本专业的高年级优秀学生,通过考试培训合格后担任实验员,负责一部分工作。

3.管理方法

按照开放实验室功能定位,分成四类开放模式,配合相应的管理方法。

(1)实验课提高型。

①_放对象:侧重低年级本科生。

②管理方法:针对课前预习和课内时间没完成的课程内实验,由学生申请,自行提出实验方案,经批准后完成实验和实验报告。由高年级学生实验员进行指导,监督仪器、药品的使用。

(2)科技活动型。

①开放对象:全体本科生。

②管理方法:由学生申请、有指导教师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大学生创新项目等实验活动,经批准后有序安排实验时间,有教师指导,并完成实验报告。

(3)研究型。

①开放对象:侧重高年级本科生。

②管理方法:研究型实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的创新性实验,依托于学院的导师制,让一些优秀的学生参与到导师的课题项目中,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做出计划,独立完成。经批准后有序安排实验时间,有教师指导,并完成实验报告。

(4)能力与人文素质提高型。

①开放对象:全体本科生。

②管理方法:由实验室定期邀请文保、文博专业的专家做专题实验,学生自主申请,经批准后在校外专家的指导下有序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4.管理制度

按照已经确定的规则来推动实验室管理,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学生实验守则、实验技术人员职责、实验指导教师职责、教师科研实验室管理制度、学生创新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等。

5.管理的工具

(1)实行开放实验室准入制度,引进门禁系统。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准入考试通过,考试内容包括实验室安全、实验技术、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等基础知识;二是通过考试后,学生与实验室管理人员签订实验室门禁系统协议,申请使用实验室的时间,便于管理。在学院网站上有实验室的板块,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申请。

(2)登记制度。一是实验室的使用登记,包括实验时间、实验内容等;二是物品使用登记,包括使用仪器、借用仪器、耗材、保存实验样品等。

6.管理的程序

(1)领取实验申请表,填表,审批;网上申报开放实验项目,填表,审批。

(2)预约。实验室根据预约人数、实验条件,安排学生实验时间。

(3)实验。学生按照预约时间进行实验。进入实验室应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爱护仪器,不浪费药品,如有损坏按章处理。

(4)成果。学生做完实验必须交实验报告或实物,指导教师应对其成果做出评价。

(5)总结。每一学期,实验室应对开放实验室的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综上所述,笔者结合学院开放实验室管理的情况,对实验室开放的管理提出了设想,为实验室长期、全方位、充分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和利用提供思路。实验室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工作,特别是管理方面,随着工作的推进还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研究完善。

篇2

各区县房地局:

现就合居单元楼房、半地下室、地下室和无门窗装修的棚子的计租问题,通知如下:

直管公房中合居单元楼房按非成套住房计租,单位自管公房中合居单元楼房是否按非成套住房计租由产权单位确定。地下室和无门窗装修的棚子按非成套住房计租。成套的半地下室按成套住房计租。

篇3

关键词:文物博物馆;三维数字技术;应用分析

0.引言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4年5月,我国博物馆数量达到4165家,全年接待观众数量超过6亿人次。在充分肯定我国博物馆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必须认清目前存在的巨大问题,例如:藏品保护问题、展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等。三维数字技术集合光学、电学、计算机等先进技术于一体,可以对文物遗址及相关场景通过虚拟技术很直观的展现在观众眼前。三维数字技术可以充分弥补博物馆对传统文物保护手段的不足,还可以使博物馆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1.三维数字化技术原理介绍

三维数字技术的实质就是一种虚拟现实技术,其原理是将一些相关数据以一定方式记录下来,一般是通过光学或激光扫描采集对象等手段,采集光信号通过反射被接收器接收,之后对其进行整理,转换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三维数字信息。然后由计算机将数据中的几何信息恢复成图形或图像显示出来。通过视觉展示,人们可以更加快速、准确的对该对象进行分析。目前,三维数字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流体力学、医疗事业、文物研究、影视作品等相关领域中。

在文物博物馆管理工作中,三维数字化技术与二维技术相比有着以下几个明显优势:

(1)采集数据信息方式为非接触式,避免了文物遭到接触破坏,而且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而且搜集速度快,不受时间限制等;

(2)真实性强。目前的三维数字技术都是基于人体生理特征开发的,观众通过特制的3D眼镜、头盔和手套等可以和虚拟环境接触,拥有真实的感觉,这对提高参观者的兴趣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1]。

2.文物博物馆管理中三维数字技术的应用分析

文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文化遗产,是博物馆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博物馆一方面需要将文物展示给参观者,这也是博物馆的主要任务之一;另一方面需要对文物进行妥善保管和维护。但过多的展示必将不利于文物的保护。这看似矛盾的两个任务可以借助三维数字技术得以有效调和。

2.1文物的保护和修复

博物馆中文物种类颇多,而各类文物的保护和收藏手段必然不同。结合大量实例,导致文物损毁的因素主要为两类:1.自然因素。包括光线强度、空气湿度等;2.人为因素。在对文物进行陈列、移动、修复时的接触破坏[2]。

三维数字技术在文物保护和修复中可以发挥明显优势,例如通过资料调查和数据收集,模拟复原文物面貌,以及进行相关实验等。其具体方法是利用计算机对文物破损部分建立模型,在虚拟环境下进行修复试验,而计算机会根据修复手段的不同显示出不同的修复效果,最终找到最佳修复路径。这样就有效避免了修复的一次性问题。三维数字技术可以快速而无破坏的获取有用信息,通过立体扫面可以将文物的凹凸部分完美感应,这给以后的复制文物工作带来巨大便利[3]。

2.2收藏管理

目前,博物馆主要是将文物的种类、遗址、年代作为收藏管理的标准,而且作为静态资料展示给参观者。而通过利用三维数字技术建立起的数据库对提高文物的收藏管理水平有着巨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检索信息更简单和全面。

根据统计,超过80%的参观者属于业余爱好者,繁琐的检索信息和流程会大大降低他们的参观热情,所以检索信息应该尽可能的直观明了,能用图画说明的就不用文字。例如在我国内蒙古博物馆中将三维数字数据库融入到检索系统中,参观者可以点击鼠标进入界面,会出现想要查询的文物名字和年代,如果没有可以直接跳过,接着进入本博物馆所收藏的所有文物目录,包括名称和年代。点击之后便可以进入立体观看文物面貌,旁边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

(2)数据采集高效准确。

图像的立体展示需要数据采集为技术支持的。三维数字技术在信息采集上具有高效准确的优点。激光扫面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连贯性,而且精度可达到微米级别,扫描速度也非常快,对于较为复杂的文物,扫描工作也就需要30分钟左右。之后的文物颜色可利用专业的涂色软件进行处理[4]。

2.3应用于陈列展览

目前,利用三维数字技术的“虚拟展览”已经成为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发展趋势。该类技术可以极大的丰富博物馆的展品

类型,例如可以将其他博物馆的珍贵文物扫描信息拷贝后在本博物馆展出,使很多参观者可以足不出户便能看到真实的文物面貌。这对提高博物馆的吸引力,更好发挥其作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三维数字技术应用的普及,其应用成本必将大幅降低,这对文物博物馆来说无疑是一次提升管理水平,扩大影响力的绝佳机遇。现代博物馆已经不仅仅是珍贵文物的收藏、展示和研究场所,而且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和资料存储机构。三维数字技术可以促进文物博物馆之间的交流,提高博物馆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地位,使公众在惊喜和欢乐中学到知识。在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中,三维数字技术已经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3.结语

三维数字技术作为一种虚拟技术,在文物保护和修复、博物馆的收藏管理及陈列展览中有着明显的优势,从近几年的3D电影热潮便知道该技术的巨大影响力。随着科技的发展,文物博物馆也应积极将新的技术成果应用到日常管理中。相关管理部门也应对相关技术人才的引进给予足够认识。

[参考文献]

[1]黄海.博物馆三维数字虚拟文物展示系统设计研究[J].沈阳理工大学设计学院,2006,(11):34-36.

[2]张笑楠.古建筑室内环境数字化复原及其应用[J].家具与室内装修,2007,(09):12-13.

[3]徐虎.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与故宫文物保护[J].中国文化遗产,2004,(03):79-81.

篇4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里,那位被返聘的文物修复专家又来指导工作了。

64岁的王海阔身着藏青棉衫,脚蹬黑布鞋,从楼层巷道里走过时悄无声息。

间或对面有人过来看到他,总会喊一声:“王老师好。”院里没人不认得这位重庆文物修复发展史的见证人和参与者。

王海阔看着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窥门:拔剑四顾心茫然

1981年8月的一个清晨,知了的聒噪早早开张。

趁着气温还没上去,王海阔骑了哥哥的嘉陵摩托车,一路疾驰。

穿过逼仄的盘山小道,摩托车在重庆市中区(现渝中区)枇杷山正街72号前停下来。

高大的建筑院落门前赫然挂着一块牌匾――“重庆市博物馆”(现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青年的新潮和博物馆里的沉静格格不入。

“这将是我开启新事业的地方。”28岁的王海阔带着满脸自信,在博物馆工作人员异样眼光的注视下,昂首迈进了博物馆的大门。

要说专业,王海阔的确不是科班出身,他是以工人身份进入重庆市博物馆的。

但王海阔很有底气,毕竟他此前在重庆市北碚玻璃模具厂当了九年模具雕刻钳工,甚至还带出了几个徒弟。

“青铜器再神秘,也属于金属大类,做活离不开钳工的錾、锉、锯、磨等功夫,只不过我原来做的是铸铁模具而已。”王海阔心想。

报到完毕,王海阔有些志得意满地来到陈列部的文物修复室。推门一看,里面只有两个人。

“我们这儿终于又进人了。”比王海阔小四岁的姚志新,显然很欢迎他的到来。师父蔡长信有些不苟言笑,他放下手头修复的器物,给王海阔讲起了文物修复工作的性质和要求。

王海阔敏锐地察觉到,这可能是个不太受重视的冷清之地。

王海阔从工厂带来一个习惯,每做一件东西,就记录在专门的小本子上。

不过,到博物馆三个月了,他新买的小本子上却记得很少。

想想,被陈列部叫去帮忙搬文物布展的次数倒是比修复文物的次数还多。

“什么时候能做点有分量的东西?”收起小本子,王海阔有些沮丧。

其时,重庆并没有多少重大的文物发现。不想干等,王海阔觉得自己也许还能做些什么。

明志:长风破浪会有时

1982年初,王海阔成了博物馆图书室的常客。

“又来看书啊?”图书管理员亲切地跟他打招呼。

“您早,我想问一下这本书有么?”王海阔指着书单上的书名问道。

“有,就在那个架子的第二排。”管理员查了查书卡,用手指去……

“哎,还是不行。”王海阔合上书,心里犯起了嘀咕,“咱们这个行当的书真少。”

这不是王海阔第一次失望。

之前他到处请教别人,好不容易搜集了一些跟文物修复相关的书,但却发现这些书里只有一些零散的文物修复知识。

想当初,自己离开工厂时随身带走的那本售价八毛五分钱的《钳工》,系统地梳理出了钳工所需的知R技能,怎么文物修复技术反而没有专门成体系的指导教材呢?

王海阔暗暗立志,将来一定要通过自己的文物修复实践,写一本像《钳工》那样的关于文物修复的专业教材。

1982年11月,重庆市交电公司在市中区(现渝中区)临江支路进行基建施工时,现场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青铜器。

残破的青铜器碎片被送进重庆市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室。

王海阔眼睛都看直了,心里很是兴奋,这不正是自己一直等的那阵东风么?

这批从西汉墓群出土的青铜器,因为气候土壤等原因,锈蚀破损严重,没了铜胎,无法以传统的锡焊法完成修复,只能通过创新修复技术来修复。

此前,师父蔡长信也看中了四川美术学院用来复制泥塑版本《收租院》的玻璃钢成型技术,便想到将其应用到文物修复中。

面对破烂成渣一样的青铜器碎片,师徒三人却像看到了宝贝。

不久后,这批青铜器修复完成。

王海阔将应用新材料技术修复文物的过程作了总结,并撰写文章,投稿到《考古与文物》杂志。

“写这有啥用?”小姚不太理解。

“这么好的技术,不应该只有我们知道。文章虽小,万一能为今后文物修复技术学科的形成添砖加瓦,那多好。”王海阔说。

因为当时的文物专业期刊没有为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开设专栏,王海阔的文章足足排了三年的队。

1986年,《应用玻璃钢修复文物》一文终于发表了。

成名:一日看尽长安花

“看嘛,文物修复那群人做事拖延,一天都在耍。”

1987年,王海阔无意间听到这样的非议,心中有些愤懑。

怎么反击?王海阔想起了王川平馆长说的一件事――巴蜀金银错犀牛带钩因展厅陈列安全条件受限,无法展现给观众。

于是,王海阔主动找到馆长:“馆长,巴蜀金银错犀牛带钩交给我来复制吧。”

巴蜀金银错犀牛带钩是国家一级文物,造型纹饰极其精美,几乎代表了战国时期巴蜀青铜器的最高技艺。

“业内很少有人能做这么精细的金属錾刻,这点我在行。”王海阔“大言不惭”。

话是这么说,毕竟是极其珍贵的文物,复制过程中容不得半点闪失。

王海阔翻看了许多文献资料,尽量还原出这件文物最初的制作过程,最终提交方案,决定采用失蜡法、镂刻、镶嵌等传统制作工艺,对文物进行原汁原味的复制。

复制方案获国家文物局审批通过后,王海阔立马开始操作,他给自己预定的复制时间是一年。他不担心自己的手艺,但对外部条件有些担忧。

铜坯得找工厂浇铸完成,该器最薄的地方不到两毫米,不采用精密铸造无法成型。

四川仪表十厂精密铸造技术过硬,也愿意接活,这让王海阔安下了心。

王海阔兴趣浓厚,投入了大量精力,一套工艺下来,几可乱真的复制件竟然比预期提前半年完成了。

“这算是我一生中最出彩的东西了。”王海阔摸摸复制件,有些爱不释手。

相较于工厂的批量流水生产,文物修复全过程是以独立的工作方式完成,这种成就感让王海阔很是沉醉。

鞒校合欣创沟霰滔上

2017年4月,在陶瓷器修复室,90后龙杰戴着类似防毒面具的口罩,撸高了袖子,弓着腰埋着头,拿着蘸了釉的小刷子,不停地刷在一张不到半个巴掌大的滤网上,釉料透过极其细密的滤网,均匀地涂在一件刚补了形的陶器边沿。

“小龙是我院文物修复师承制培训的第二批学生了,他以前在四川艺术职业学校学的就是文物修复专业。”王海阔在旁边介绍说。

2005年,重庆市文物考古所(现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从重庆市博物馆独立出来,王海阔即将成为文化遗产研究院第一个退休的人。

但他怕院里文物修复后继无人,技术断代,就找到领导,请求开展师承制培训,公开招收徒弟。

院长听了很高兴,并决定立即实行。

第一批学生来源很杂,比如孙少伟,就是王海阔从三峡考古的工地上寻来的。

孙少伟那年三十出头,是工地上使洛阳铲探寻墓葬遗迹的一把好手,一次协助王海阔做室内文物修复工作时,被王海阔一眼看上:“你小子挺有天赋,跟我回去学文物修复吧。”

孙少伟却很为难,自己老大不小了,何必转行。

“你现在在工地上是技工骨干,今后考古专业的大学生多了,就不一定了。还是跟我回去学门硬手艺吧……”

后来,孙少伟眼看着文物保护修复事业发展,心中很是庆幸自己遇到了伯乐,改变了命运。而王海阔的慧眼还不止于此。

“多亏王老师不拘一格育人才,现在我们青铜、铁器、陶瓷都能做,但又各有擅长。”精通铁器修复的女修复师小吕笑道。

“不要打马虎眼,我跟你们说的技术论文写了没有?”王海阔问。

每隔一段时间,王海阔都要督促弟子们写论文,进行理论总结,以提升他们的业务综合技术能力。

“现在我国文物保护修复事业发展得多好,咱们院的文物修复技术水平也算走在了国内前列。学历低没什么,不能没了志气,不要浪费了好平台给你们的机遇。”

篇5

关键词:文物 保护和管理 价值 历史文明

中图分类号:G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7(b)-0188-01

现如今,博物馆运用多种科技手段在文物保护以及管理方面有了很大提升,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效。但是,博物馆还主要受到社会环境因素以及文物自身因素的影响,不能完全有效的对文物进行保护和管理。

1 博物馆不能有效保护以及管理文物的社会环境因素

(1)国家对博物馆的建设力度不够大。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文物保护以及管理的重视,也开始修建博物馆,但修建完成的大型博物馆却远远不够。而且修建的博物馆主要用于保护小型、珍贵的文物,而对于很多大型古代建筑却不能起到保护作用。这就使得很多古代建筑被人故意破坏或是被风化损坏。

(2)国家颁布的文物保护以及管理的政策方针执行不到位。很多地方性博物馆没有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程序来保护管理文物,而是自由散漫的操作,导致很多环节被忽视,文物的管理失去方向,从而使得很多文物被破坏。

(3)由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不作为,文物失窃的现象时有发生。现在很多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对工作不太负责,给了盗贼很多可趁之机,致使很多珍贵的文物被盗。甚至还有些工作人员经不起经济利益的诱惑,与盗贼串通,帮助盗贼轻松盗走博物馆的文物。

(4)博物馆的安全设备不完善,导致大量珍贵文物被大火吞噬。前些年,伦敦博物馆突然起火,大量珍贵的文物危在旦夕,其中包括罗马帝国时期的英国文物、大量中国艺术品以及非洲部落服饰等。经过消防战士的努力奋战,虽然大火最终被熄灭了,但很多珍贵的古籍等文物被烧成了灰烬,从此在这方面的记载留下了空白。

(5)博物馆在修复文物的时候由于不了解文物的相关性质,对文物造成了无意的损坏。博物馆里的大多数文物都是从土里埋藏上百上千年后被发掘出来的,出土后很容易与空气、阳光和水等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被无意破坏。工作人员在进行文物修复时,由于不清楚文物的材质,对文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2 博物馆不能有效保护以及管理文物的文物自身因素

博物馆里的文物大多数文物都是有成百上千年的历史,而且大多数是埋藏在无氧、黑暗的土里,这就决定了它们易于发生化学反应的特殊性。即便是工作人员不断用高科技手段进行修复,仍然不能永久保存很多珍贵文物。由宋代人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绘画的奇迹,但在多年后以后也会消失,将是人类巨大的损失。

3 博物有效保护以及管理文物的策略

(1)国家加大博物馆建设力度,并将博物馆保护以及管理文物规范化。博物馆是文物的保护区,国家应该适当增加专项经费投入修建博物馆,而且对一些价值高的古建筑纳入重点保护。而且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规范博物馆的保护以及管理文物的行为,明确指出博物馆工作人员应该做的工作。

(2)博物馆方面应该加强对所有工作人员全面了解文物知识的教育工作。这样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让工作人员了解文物材质、修复材料、工艺等性质,在保护和管理文物方面能起到指导作用,为文物的修复工作也会起到参考作用。[2]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因工作人员对文物的无意损害。

(3)博物馆里安装监控设备,实现馆内监控全面覆盖,并且安排人全天不间断监控。在博物馆内安装监控体系,可以防止馆内重要文物被偷被盗的情况。现在的盗贼技术高超,所以必须安排人全天监视馆里的全部动态,为文物的安全保驾护航。

(4)博物馆必须完善消防警报装置,能够在失火的第一时间通知到消防部门。博物馆里都是珍贵的文物,一旦失火不能及时抢救,所有文物都会被大火吞噬。所有在博物馆里做好防火措施非常必要。博物馆负责人必须要排除掉起火隐患,严格限制参观者携带火、易燃易爆物品进馆,时刻检测消防装置,时时刻刻必须做好防火准备。

(5)博物馆方面应该对一些易于外界空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文物进行特殊处理,避免空气对文物无形的伤害。随着如今博物馆的商业化,很多观赏者道德素质比较低下,随意乱摸乱动文物,导致文物被污染,严重的可能被损坏。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博物馆方面可以将展示供外界参观的文物进行玻璃包装隔离,既不让参观者接触到文物,有可以让他们清晰看到文物的全貌。

4 博物馆文物保护以及管理趋势

(1)现如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迅速,这些高新技术也逐步会用到博物馆保护以及管理文物方面,使得对文物的保护机制更科学、更有效。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高新技术的应用,技术人才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博物馆可以引进更多的技术人才为文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应有的技术支持。而博物馆也应当加大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宣传,让人们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在参观的时候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总之,博物馆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将会引起更多人的重视。

5 博物馆文物保护以及管理未来展望

人类发展到现在经历了大约450万年的变迁,经历了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现代人四个阶段。[3]每个阶段都有人类的文明,我们不能回到过的的时代,不能亲眼看到他们的智慧,但我们可以从他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物还原他们的生活场景。文物记载着人类的发展历程,凝聚着世世代代人类的智慧,传承着人类共同努力创造的文明和辉煌。文物传承的文明不分国界,是人类共同拥有的举世珍宝,让我们共同保护好这些珍宝,为后来人传递这份文明。

参考文献

[1]牛明.试析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趋势[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3):108.

篇6

我国的工程咨询业务开展已逐渐走向成熟,在各个建设领域中,工程咨询为社会经济发展和项目的决策提供全方位服务,在文物工程修复中主要表现在:

1.评估投资风险,帮助业主决定是否要投资文物工程建设。目前我国在文物工程建设时,必须经过政府审批。按规定审核批准的前置要素是一定要有工程咨询机构出具的评估意见。就目前全国需要修复或重建的文物工程咨询量大,涉及面广,工程咨询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服务。那么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建议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评估意见。工程咨询为文物工程修复和建设提供可行性研究和评估,避免和减少决策失误,优化方案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2.为编制全国文物工程建设规划充当参谋。就全国而言,能够承担文物工程咨询的机构数量较少,所以这样的机构承担了我过较为重要的专题研究,在为国家和省、市编制文物工程抢救、修复、维修等承担了重要任务。

3.部分文物工程因靠近流域,地层地质发生变化,所以必须进行勘察。现有的工程勘察设计机构经历多年的发展,技术力量不断增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这20年来吸收国外先机技术,在文物工程勘察方面具备了相当强的工程设计咨询能力。

4.历朝历代对文物的抢救和修复都具有文献记载,现如今工程咨询机构必须做好文物工程的管家。我们的文物工程管理体制不断改革和规范,已有越来越多的文物工程项目由工程咨询机构参与其项目管理,或者是提供工程监理服务。这样专业化的管理,比以往由业主单位临时组建管理班子的做法,既节约了人手,又规范了文物工程项目管理。对文物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投资得到了较好的管理。

二、工程咨询在文物工程建设中的服务对象

工程咨询在文物工程建设中,服务的对象相对特殊,本文着重介绍其服务对象和内容。

(1)文物工程建设方面,每年都有国家财政经费拨款。由各省、市级文物主管部门委托工程咨询机构,对计划建设的文物工程提供咨询服务。项目可行性研究评估,评价文物工程项目的目标、效益和风险。项目运行后的评价。通过后评价,总结经验教训,评价目标、效益和项目的可持续性。政策咨询。从文物保护和研究等方向提供全面的咨询,对文物工程的建设合规性提供服务。

(2)为贷款人提供服务。申报中有大型博物馆修建,或者是大型考古发掘项目,是需要依靠银行贷款完成的。贷款银行将委托工程咨询机构,对即将开展的项目提供咨询和调查。受委托的咨询机构不能与项目有关的任何一方有经济利益或者隶属关系。工程咨询机构的评估结论,能帮助银行控制风险,测算效益回收期。并再次对预算编制进行深度分析,帮助银行做好项目投资的效益评估和风险预判。银行方面要求工程咨询机构不受业主或者项目相关人事的影响,必须是独立的第三方,提供客观公正的报告,这是银行贷款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3)为企业和其他出资人提供服务随着我们文物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多元投资主体的融资格局形成,部分文物工程的出资人可能是国有企业,也可能是民营企业主,或者是具有外籍身份的华人或者国际友人。作为企业或者商业性投资文物工程建设,他们会更注意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契合点。也会更注重该项目的财务情况和经济收益,对投资的风险也更具敏感性。

(4)文物工程建设目前普遍采取的形式是直接选聘工程服务咨询公司。工程咨询服务的主要对象是文物工程建设的业主单位。即项目法人。这个时候工程咨询单位常常被称为该项目的业主工程师。业主工程师或为选聘,或直接受业主委托,为项目提供工程咨询服务。代表业主对文物工程建设中的设计、施工质量、造价、进度等方面的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在项目管理模式上可以是多种形式的,既可以是全过程的服务,也可以是分阶段,或者是文物工程服务。从申报到建成验收的全过程的服务。全过程咨询服务包含:文物工程建设的申报、合规性审查、初步勘察设计、招标评标服务、合约谈判、施工监理准备、工程流程计划、业务培训、初验终验、文物类后期验收评价、审计等等。这样的全过程服务对工程咨询公司的业务水平和实力是相当大的考验,一般来讲要求咨询公司具有很强的综合能力和人才储备,项目业主已经将所有工作都交托给咨询公司,业主只需要负责审核。

文物工程的特殊性,有时工程的申报审核和具体施工时分开的。一般在初期申报如合规性审查部分需要委托专门的咨询机构,另一种是招标选择文物工程建设的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可以按国家规定进行招投标完成。这样只拿出一部分工作进行委托。也就是说,同一个文物工程会出现好几个咨询公司为他服务,各自承担的服务内容是不同的,这样更能发挥专业公司的优势。例如委托一个咨询机构完成项目设计,再委托另外的咨询机构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审核。又例如,委托一个咨询机构文物合规性审查报告,再委托一个公司做工程监理,再委托一个公司对财务预算审计等等。具体怎么操作,主要还是看文物工程的难度、资金构成、当时国家的政策要求。综合实力强的工程咨询机构不仅提供上述服务,甚至参与到文物工程的修建修复中。能胜任的公司在国内不多,往往是在文物工程建设方面掌握有特殊的技术力量,比如对某些古建筑拥有技术传承人老技师、老技艺。方式上咨询公司和施工单位组成联合体,或者共同出资形成新的公司体系来达成。而文物工程的特殊性,又需要这样拥有传统技术的团队服务。联合工程建设单位承包交钥匙工程,或者以总承包的身份开展工程咨询服务。工程咨询机构的服务内容和承包商的设计分包商服务内容相似,区别在于承担的风险不同,服务的标的也许是总承商,也许是项目业主单位。虽然作为联合体承包工程风险比较大,但是能给工程咨询机构带来更为丰厚的利润,所以承担项目和交钥匙工程,已经成为大型工程咨询机构拓展业务的一个趋势。

篇7

关键词:分析化学文物保护;重要性

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分支,是以物质间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重要方法,是在现代文物保护和修复中的不可或缺的,而且还在矿物学、生物学、医药、考古学等诸多学科中得到了V泛的应用。

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造就了我国灿烂辉煌的悠久历史,很早就有学者开始研究在古遗址、古墓葬的考古发掘中出土文物的保护问题,但在我国把化学这门学科应用到文物保护中却是到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考古工作者所重视。

文物是人类文明遗留下来的实物,是研究人类社会情况的凭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鉴赏价值。由于文物年代的久远、出土后环境的改变,极有可能造成文物的腐烂、霉变、金属的锈蚀使文物材质外观的改变,给考古工作者在进行文物保护研究上带来一定的误区,因而可以通过分析化学这门学科对出土文物进行研究来得出精准的数据。

一、化学在出土青铜器保存上的应用

随着我国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大量的青铜器被发掘出来,而一般学术上的青铜器是指铜、锡、铅的合金,而云南省个旧市锡文化历史悠久,锡矿业开采从汉代开始至今持续开采了两千多年,个旧卡房镇黑蚂井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云南通往异国(越南)的重要通道,又是红河州的各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联系的必经之路,银铜业发达,是世界上最早生产锡金属的地区之一,城市因锡而生、因锡而兴,有“世界锡都”的美誉,锡产品享誉全球,锡业的繁荣促进了个旧地区的社会进步。

1989、1994、1995、2010年由云南省文物考古所、红河州文物管理所、个旧市文物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黑蚂井汉代青铜墓地进行了四次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十分丰富,其中青铜器占的比例很大,这些青铜器从地下发掘出来后,随着存在的环境改变,在空气中受到了水、光、温度、酸、碱等的影响,造成了这些青铜器的表面发生了化学变化,外部极易产生“铜绿”这种碱式碳酸铜,俗称青铜器病,化学式为:Cu2(OH)2CO3 ,其中一个青铜器得病会传染给其它的青铜器,严重地影响出土青铜器的保存,为了让这些在地下沉睡千百年的文物更好地保存下来,使更多的子孙后代能了解我们的先祖们在锡文化历史的长河中创造出的青铜文明,个旧市文物管理所的文物工作者有义务来研究用化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科学的保护。

从个旧市黑蚂井出土的两件出土青铜器可看出表面已经有很多“铜绿”样的物质存在,因而我们要用化学的手段来对此“铜绿”进行有害锈和无害锈的测试。

物理去锈法:采用刻刀将粉状锈粉末进行取样,浸泡在去离子水(俗称二次蒸馏水)中,一天后用试管取10毫升浸泡液看是否有氯离子析出,方法是:在浸泡液中滴入稀硝酸,用PH试纸测量其为酸化后,再滴入配制好的0.1个当量的硝酸银溶液(称取1.7克硝酸银配入100毫升去离子水中),如果有乳白色的悬浮物说明有有害锈存在急需要去除,如果没有乳白色的悬浮物说明此铜绿为无害锈。无害锈的去除遵循“最小干预”原则法,

也就是只清除铭文、 纹饰部位的锈蚀,无纹饰素面部位稳定的无害锈层应予保留,一是可以对器物起保护作用,二是年代久远的象征。

化学去锈法:青铜器有害“铜绿”的化学去锈法有很多种,传统的去锈法是用老陈醋贴敷在锈层上,保持一定的湿度将锈逐渐软化后用刻刀剔除。但此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锈蚀比较严重的器物,用此法不容易除彻底,效果不是很理想,这时候需要借助化学的方法来对其进行处理,通过我们的实际操作看这几种方法除锈效果很好,达到治理青铜病的要求。

(一)EDTA法(化学名称: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法,配制: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0克溶于650毫升去离子水中,再加入350毫升氨水)。此法是通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与氨水的络合作用来将锈化层软化后用刻刀等工具去除。

(二)六偏磷酸钠法:用棉花蘸取15%六偏磷酸钠去离子水溶液敷在青铜器上面,去除石灰石和坚硬的泥沙。

(三)稀硫酸法:用10%稀硫酸和10克重铬酸钾或者用10%的磷酸加3%的硝酸、5%的六次甲基四胺、5%的醋酸与去离子水溶液去除坚硬的铜锈层。

(四)酒石酸钾钠15g、氢氧化钠5g、去离 子水1000ml,再加5%过氧化氢。约40分钟 以上可以软化硬锈壳,去除硬锈层。

(五)10%硫酸稀释液加10g重铬酸钾去除氧化亚铜。10%碟酸稀释液,可以去除氧化亚铜,再加5%的六次甲基四胺溶液,3%硝酸、5%草酸或醋酸与去离子水稀释液均可去除质地坚硬的铜锈层。

(六)为了不被二次伤害,我们在处理青铜器时都非常谨慎,一般采用先用钢针、手术刀等工具小心地把锈蚀坑挖出所有的有害锈,用5%倍半碳酸钠溶液中冷热交替处理,再用滴定硝酸银法测定氯离子的存在情况,直到水质清澈无氯离子存在,用此方法清除有害锈比较安全,对文物本体无损害。

以上几种方法除完锈后均需用去离子水把器物彻底清洗干净,晾干,以免给出土文物造成不必要的二次伤害。

二、化学对出土文物锡器的保护处理上的应用

2010年个旧市卡房黑蚂井考古发掘出了大量的金属器皿,其中就有一些是锡制品。

锡器由于在地下埋藏了几百年,这些锡器或多或少也被氧化,变成粗粒状灰黯色的氧化亚锡,如果出土后不能很好地被保护,会继续腐蚀,变成粉末状的灰锡,已有的锡器长期与空气接触,表面生成一层氧化膜,这层氧化膜对锡器已经起到保护作用了,如果有松软的的氧化锡,遇到空气后被激活,构成对整器的感染破坏,可用三甲树脂、有机硅树脂减压浸渗加固处理。

腐蚀不严重的锡器,可用氢氧化钠水溶液作电解质,锌、铅或镁作阳极这种电解还原法处理。

三、化学对出土文物质地的鉴定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着高超的技术制造工艺,由于文物在地下埋藏时间久远,出土时很多器物外观已经发生改变,单凭肉眼观察是很难判断是什么工艺和质地的材料做的,而应用化学分析则可以非常准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湖北省楚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就是应用光谱分析确定其剑身为铜锡为主的青铜合金,并过含Cu2S・FeS等硫化处理,所以它的外观具有更加光滑、美观、耐腐蚀等特点,这就充分证明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劳动人民就已经掌握了青铜器硫化处理工艺了。

2010年个旧卡房黑蚂井汉墓出土了一组金属,这组金属文物出土时由于埋藏的时间久远,在外观上呈灰白色,已看不出是什么质地的金属器物,有人说是金属锡的冶炼产品,也有人说像金属银,还有人讲像金属铅,一时间众说纷纭,大家都只能猜测,这时候用科学的方法来鉴定就很有必要了,在2010年4月份个旧市文物管理所对这组出土文物取样送往云南锡业集团公司云锡研究所分析室进行了光谱定性分析,从报告单上看出铅含量远远大于10%,充分说明此金属物是以铅为主的金属饼,所以化学学科在文物质地的鉴定领域是其他任何方法不能替代的。

四、铅同位素分析法在青铜器原料来源追踪上的应用

晚商时期的青铜器生产,已经达到鼎盛阶段。在河南殷墟等地发现的大型冶铸遗址和属于这一时期的巨型器物如司母戊大鼎等,显示了当时中原青铜铸造业的巨大规模。河南一带的锡矿根本满足不了需求。大量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的中原青铜主要是铜、锡、铅合金。从现代地质资料看,黄河中下游所谓中原地区仅有部分铜、铅矿产。因此,晚商中原这么大的青铜器生产矿料特别是锡的来源,这时我们就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中原河南殷墟大型冶铸遗址用是矿料是不是由云南省个旧市黑蚂井一带矿山供给,这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所关注。

而早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学者天野元之和台湾学者石璋如认为商代中原地区青铜器铸造业有可能采用中原本地开采的锡矿,但是由于证据不足很多学者对此说法持保留态度,直到今天都还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在中原地区开采过锡矿,如果要证明在中原地区是否开采过锡矿就要考证是否存在锡矿的问题,建国以后有关部门曾经组织过中原地区地质矿产普查工作,结果表明没有锡矿的存在。

针对中原地区在商代青铜器非常巨大的铸造规模以及铸造矿料来源,1984年中国科技大学的金正跃教授就对商代河南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进行铅同位素测定分析认为: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矿物来源于云南。2008年金正跃教授率助手到云南省个旧市黑蚂井对大约50个出土青铜器进行铅同位素采样分析比对,认为2008年到云南个旧市黑蚂井对大约105个出土青铜器进行铅同位素采样分析后推测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矿物来源极大的可能来源于云南个旧黑蚂井一带的矿山。

五、化学在文物做旧处理中的应用

应用不同的化学试剂配制不同的配方,可用做对出土青铜器地子皮做旧,可以做出褐红色、黑褐色、黑灰色、茶褐色等。比如氨水中加碱式碳酸铜,加少许硫氰酸钾浸泡铜质表面呈黑灰色。用氢氧化钠、过硫化钠、硝酸铜、氯化铵氯化钾等多种化工颜料按照不同的配比,将出土青铜器修复部位铜表面腐蚀生成一体的蓝绿色古铜锈斑,使修复后的青铜器更真实,更具有整体性。

六、化学方法在青铜文物封护中的应用

封护涂层化学保护法是青铜文物保护过程中的最后步骤,目前国内外在青铜文物保护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是将器物浸泡在温度为60度、5%的苯并三氮唑的乙醇溶液中8小时。但是现在金属器物的封护采用最多的是3%的B72丙酮溶液来进行封护处理。

2014年,云南省红河州博物馆从收藏的青铜器中挑选了15件急待修复和保护的青铜器请个旧市博物馆进行修复、封护处理,这批青铜器存在着残缺、断裂、锈蚀、裂隙等多项病害,个旧市博物馆修复工作人员接手这批青铜器后,科学地制定了修复方案,修复完成后就是使用3%的B72丙酮溶液来进行封护处理的。

通过以上几个有关化学在文物保护方面的探讨,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化学与文物保护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化学可应用到文物质地的分析鉴定、文物保护、文物考证、文物修复等多个方面,化学向文物保护领域的渗入,构成了文物保护技术的革新,为文物工作提供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反过来也为化学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科研课题来为文物保护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武钰等:文物出版社《首都博物馆文物养护工作手册》23―25页.

[2]刘树林等:中国书店出版《金石杂项类文物修复》76-78页.

篇8

【关键词】应用文科;高等教育;文物博物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8―0147―03

近些年来,文科基础类毕业生出现就业难的问题,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毕业生缺乏动手能力。这种现象的出现与过去我们对文科的定位和培养方式有关。长期以来人们把文科教育作为一种通识教育,对文科生毕业后的技能教育重视不够,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1]。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并结合专业特点,积极探索有自身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下面我们以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文物博物馆专业为例,探讨建立文物博物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有关问题。

一 文物博物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 在应用性大学办应用性史学专业,需要我们跳出传统史学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

历史系建立之初,专业基本上是按照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的办学模式设立的,经历了几年的辉煌后,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历史专业的招生形势变得日益严峻。当时的系领导经过探讨,形成了两个共识:一是培养目标要与北大等重点综合大学有区别。重点大学培养研究性人才的目标不适于应用文理学院,作为北京市属院校,专业建设应该面向实际,着力培养实际工作的人才,应发展应用史学。二是专业的建设应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及时调整,使历史学专业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能与特定的职业岗位挂钩。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找到了历史学与社会的第一个结合点,既设立文物博物馆专业。经北京高教局批准,从1987年开始,我系开始招收历史学(文物博物馆)专业的本科生。[3]专业方向的改变,意味着培养模式需要大的改变。文物博物馆专业注重实用,因此从这个专业的设立开始,我系就在努力探索如何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方法。经过多年的摸索,逐渐认识到,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些与实际工作有关的课程,如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博物馆管理、文物鉴定等课程,更重要的一点是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只有对不同年级文物博物馆专业的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才能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

2 严峻的就业竞争环境和现实。

历史系自设立文物博物馆专业后,向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北京市文研所以及北京市属博物馆等文博输送了大量人才,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单位的领导或业务骨干。但是近几年的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虽然每届毕业生除个别外,基本都分配出去,但去往文博单位的比例越来越低。北京是中国的教育中心,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毕业,其中不少大学也开始创办文博专业,我系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陡然增加。与文博有关的事业单位,近几年逐步提高了录用门槛,一般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这对于我系的本科毕业生来说又是一个不利因素。特别是今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经济不景气,公司大量裁员,一些文博专业的用人大户也缩减了进人计划。种种不利因素,促使我们必须调整现有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着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培养目标上,要打破过去那种认为文博专业主要是为北京市的文博单位培养人才的想法,拓宽培养目标,积极培养学生在文物鉴定、文物拍卖、文物旅游、古籍交易等与文博有关行业的能力。另外,我们的传统北京文博用人单位在人才的需求上也发生了变化。经调研发现,北京市文博单位的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高级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早期的修复人员多是学徒出身,现年岁已大,所带徒弟学历又不高,发展乏力,造成了文保人才的严重断层。甚至出现像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首博这样的大馆也急缺文保修复人员,致使大量文物标本无法有效保护而无法展陈或损坏。[4]一方面是就业难,一方面是人才短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培养的学生只会“屠龙术”,没有文物博物馆工作所要求的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以上这些严峻的现实,需要我们积极探索文物博物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方式的变革,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文博专业毕业生才能在就业的寒冬中脱颖而出。

二 实践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探索

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主渠道是教学,而实践教学是教学链条上极其重要的一个链条。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5]过去二十余年来,我系在实践教学上不断探索,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联合大学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方式。以今年为例,历史系各个年级共有142人参加社会实践教学,组成10个社会实践团,从事的实践内容包括文物普查、社会调查、服务奥运、科学研究、专业讲解、旅游策划等。历年的实践教学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以补充专业课教学为目的的实践教学。

我系每年都组织二年级的学生利用“15+2”的时间去各地实地教学考察,涉及的京外地区有内蒙、宁夏、陕西、甘肃、新疆、四川等,这些地区有着丰富的文物资源,在参观考察文物古迹和博物馆的过程中,同学们对过去学过的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效果良好。今年我们组织了学生在系里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进行集中文物修复实践教学。文物博物馆专业的文物保护与修复课程每星期有3个学时,但涉及陶、瓷、金、银、铜、铁、纸质、丝织品等门类繁多的文物保护和修复,仅仅靠上课期间的教学和实践很难数量掌握,许多学生虽能应付考试,但真正让其修复一件文物,往往束手无策。另外对于修复书画和丝织品,由于设备和场地所限,一直未能很好地开展。针对这种情况,为加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我系决定利用“15+2”的时间,让开学后即将学习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课程的学生,先在这两个星期里由老师辅导先集中动手操作。两个星期的实践教学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星期在我系文保中心进行,主要学习陶瓷器的粘接和做模、青铜器的做旧、除锈、刷镀金银等基本的文物修复知识。第二个星期则在首都博物馆进行,由专门的文物修复专家带领学生修复文物,并利用首都博物馆先进的设备学习纸质和丝织品的修复。这样由分散的课堂学习,变成集中的实践教学,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 以服务首都、开阔学生视野为目的的实践教学。

2000年我系学生参加了北京市委宣传部等10个单位组织的“逛北京、爱北京、建北京”大型文化活动,并承担导游工作,丰富了学生的相关文物历史知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6]今年我们根据不同年级的知识特点,分别组织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实践教学,目的是服务首都、服务奥运、开阔学生视野。我们组织2007级的低年级文博专业学生到历代帝王庙、大钟寺、孔庙、北京古动物馆进行旅游讲解社会实践。这是他们初次走出校园,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在讲解过程中他们深刻认识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纷纷表示今后要好好利用大学时光学好专业知识。2005级的十余名学生针对北京市十八区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调查。整个团队共分为7个小组,分别负责北京市的十八个区县。他们首先对各区县已成功申报的国家级和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大体了解,并进行记录,然后到各区县文委进行调查,主要是针对申报工作的步骤、申报后的保护情况、以及当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等。在调查过程中,他们还对当地其他的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传统手工艺技能等进行了登记。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完成北京市非遗中心的内部杂志《文脉》第一期的约稿――《中国故事》,内容主要为奥运祥云小屋中“北京小屋”内的各种展品的项目发展历史、艺术特色、传承人的事迹和展品背后的故事,共分景泰蓝、荣宝斋木版水印、北京雕漆、金漆镶嵌、京绣、宫毯、抖空竹七篇。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文博专业学生对北京市的非物质之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重新认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的重要性。“东城区第三次文物普查”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一部分。历史系13名文博专业同学则是负责协助东城区市文委的老师对东城区民居四合院的保护现状进行普查性的调查研究。主要任务是对东城区第一次大面积的普查中所确定的300多个民居四合院进行进一步细致的调查、登记,覆盖了东城区的所有街道。这个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北京的城市规划、文物保护与利用和旅游管理部门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通过本次暑期实习,他们学到了许多平时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虽然实习时间紧,任务重,但是他们真实地体会到了实践学习的意义,同时还锻炼了沟通协调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有学生在总结中这样写道:“我们将难忘这段意义深刻的经历,牢记我们的所见和所学,我们也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这种15+2的学习与实习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他让我们不拘泥于课堂,让我们能学有所用,并且激发了我们的再次学习。”

3 以就业为目的的实践教学。

今年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特别是各大博物馆的录用门槛再次大大提高,大部分文物博物馆专业的学生如果不能考取研究生,则很难找到特别对口的工作岗位。过去文博专业的毕业生有部分进入旅行社工作,特别是拥有丰富历史文物知识做起导游来很容易上手,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为了拓宽就业渠道,同时让毕业班的学生早日接触社会,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能力,我们组织了文博专业有去旅游部门意向的大三学生和文博旅游专业的学生一道分别在中国旅游协会旅游城市分会、北京青年旅行社、龙润国际旅行社、玩转地球网、神州国旅等单位进行了专业实践。目的是让他们尽早体验旅行社的工作,积累经验,为即将到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4 以培养科研能力为目的实践教学。

这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主要围绕老师的科研项目进行的。其实在学期中,一些对科研感兴趣的同学已经开始帮助老师搜集相关资料,在“15+2”期间,他们充分利用整块时间,去实地调研,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者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数据库建设。先后参与的科研项目内容涉及北京地区宗教研究、北京近代史迹的调查等,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三 今后文物博物馆专业实践教学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1 实践教学基地和涉及的行业需要扩展,坚持互惠互利原则,建立一批长期合作单位。

文科的实践教学,应该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走出学校自身的圈子,充分利用校外的人力资源,将高校的学术、理论优势与校外的务实优势结合起来。[7]同时,利用校外实践教学资源有利于推动实训室建设,有利于推动产学研在更高层次上的结合。[8]过去我们虽然与一些相关单位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并签订了合作协议。但从现有的形势看,这些实践教学基地的数量和范围还远远不能满足文博专业日益增长的实践教学需要。许多单位与我系只是通过老师、校友的个人关系来维系,往往在“15+2”之前,临时抱佛脚,缺乏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计划性。前面我们已提到,还应扩展实践教学的行业,与书店、拍卖公司、文化创意公司、文物类公园建立联系,扩展我系学生实践教学的范围,从而扩展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

2 逐渐培养稳定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我系专业教师,二是外聘专业教师,三是实践教学合作单位业务骨干。本系多数专业课老师熟悉自己的专业领域,但对于实践教学内容确并不是很了解,往往只能充当带队老师的角色,无法做到既带又辅导,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能及时对我系老师有针对性地送到相关单位培训,或参加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增强交流的机会。培训的资金和时间都需要有相应的保证。外聘的专业教师往往是某个方面的专家同时又精于实践教学,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提高课时待遇,调动积极性,建立完善的评估和激励机制。对于实践教学合作单位的业务骨干,我们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要利用高校的优势,经常请相关实践教学单位的业务骨干到学校举办讲座、座谈会或实地辅导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些活动贯穿于整个学期,有详细的计划,不一定只在“15+2”时才临时组织大规模的实践教学。我们还可以举办相关的文博培训班,请国内知名专家对这些文博单位人员进行培训,通过校外技术合作,为加强与相关实践单位的联系与交流。

3 整合现有资源,挖掘历史系实训中心的潜力。

我系实训中心经过两期的大量投入,已拥有超声波清洗仪、洁牙机、显微镜、电焊机、电刷镀、整套陶艺设备、书画装裱台、装裱机、金相分析仪、洁净工作台等一大批文物分析和保护仪器。目前就仪器设备而言,实训中心完全有能力对外承接文物修复和鉴定的相关业务,同时也可为金属分析、陶器烧造、微痕分析等相关科学研究提供设备支持。在对外承接文物修复、鉴定的业务中,可让部分学生参加,提供更多实践教学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向立志.把握智力技能的特点,加强高职应用文科的实践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总第476期.

[2] 卢扬奎、唐贤秋、张晓勤.地方高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论,高教论坛[J],2007,10.

[3] 朱耀廷、司美丽、韩建业.艰难的探索光明的前景――应用史学专业改造的现状及其发展的设想[A],建设应用性大学研究(三)[C],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4] 张经、余超.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的功能与建设,实验技术与管理[J],2008,4.

[5] 姚晓峰.高校实践教学的失真与策略,卫生职业教育[J],2007,25(13).

[6] 陈朝雁.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建设应用型大学办学历程概述[A],建设应用性大学之路[C],孔繁敏等编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篇9

在进行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时,应当坚持以下原则:①不改变古建筑物原状原则。文物具有不可替代性以及不可再生性,因此在进行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时,应当注重对文物的保护工作,保证古建筑的原状。古建筑由于其唯一性而具备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中一旦改变其原状,古建筑便失去了的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在进行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保证古建筑的结构特征和外形特征不发生改变。在进行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时,应当在古建筑原有的结构基础上,制定最佳修缮方案,避免出现与古建筑不协调的构建、构筑物,同时也要避免擅自增加、减少文物的结构、外观,避免采用违背古建筑设计、施工意指的修缮工艺,并尽量保存古建筑物内所有原始物件,最大限度的保障古建筑物的原貌。②坚持古建筑修缮计划的实用性原则。我国的古建筑大多是都是特定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重要施工工程,经过多年的历史考验,体现出了其不朽的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是一项大规模、意义重大以及施工难度系较大的工程施工,加上目前同类古建筑较少存在重复施工过程,在进行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时很难进行有效的施工借鉴。因此,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人员仅能在根据实践工作经验总结各种修缮步骤和方法。近年来,经过无数古建筑修缮工程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已总结出极具操作性和实用性的古建筑修缮工程经验,为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实用性古建筑修缮计划,能够有效帮助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人员了解古建筑设计理念以及古建筑保护和恢复的意义,能够帮助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员对古建筑整体结构的研究,同时还能够指导和规范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施工工艺,保障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大限度满足古建筑的修缮要求,实现古建筑的修缮。

二、古建筑修缮工程特点

1.修复方法多样性

在古建筑的修缮工程施工过程中,在进行损坏结构的修缮时,应当坚持最小干预原则,能够进行修复的古建筑损坏构建尽量采用修复而不进行替换,同时应当保证新构建的外观、色彩以及质感尽量保持和古建筑原程料一致;在进行古建筑缺失部分的修复时,应当以原有的历史记录和形象为依据,来确定古建筑修复的外形以及选择材料。在古建筑的修缮工程中,一些修复方法呈现出多样性。如古建筑物常见的的木构修复法有原位补强和落架大修两种修复方法,古建筑的墙面修复也有替换法和拆除法两种修复方法。在进行古建筑的修缮工程的具体修复方案选择时,应当事先测定详细古建筑物的现状,不能仅为提高古建筑的修缮工程造价而随意对木构件修复采用落架大修法或对墙面修复采用砖墙拆除法,这与古建筑的修缮的最小干预原则相悖,同理,也不能为了降低古建筑的修缮工程造价而随意对木构件修复采用原位补强法或对墙面修复采用墙面砖替补法。如英国进行对曼切斯特13世纪早期的巴格雷府邸木结构建筑进行修缮时,采用了原位补强和落架大修两者方案来对其进行加固,防治其倒塌。在进行原位补强时,对建筑的受损部分采用了嵌玻璃纤维以及使用环氧树脂两种方法来进行加固,然而这两个加固方法都对古建筑造成了不可逆改变,同时也和原古建筑木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受力机制相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后期修缮工作的开展。在进行巴格雷府邸木结构建筑进行修缮时,最终采用了落架大修的修缮方案,将原有的木架进行拆卸,并对受损的建筑结构采用新材料重新制作后,再进行原木架结构的整体装配来完成对巴格雷府邸木结构建筑的修缮。

2.管理方法创新性

古建筑修缮工程需要经历和其他新工程一样的立项、规划、设计、监理、招标、现场施工涂覆竣工交付程序,同时也需要对其进行管理。然而古建筑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不可逆性,因此,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法无法满足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管理的需要,应当对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在进行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管理时,应当在普通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古建筑修缮的特点和施工要求,创新施工管理方法,建立适合我国古建筑修缮的工程的施工管理模式,既保证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管理成效和古建筑修缮工程的质量,又创造出最佳社会收益。

三、加强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1.加强古建筑修缮前期的准备工作

古建筑修缮即是对古建筑进行维修和复原,古建筑修缮前的准备对古建筑修缮工程有着又要意义,因此,在进行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时,应当加强修缮前期施工准备。一方面,应当落实原古建筑的原貌记录工作。记录工作的主体是即将修缮的古建筑原貌,在进行记录时可以采用拍照、绘画以及摄影等方式,同时在古建筑原实测图的基础上记录古建筑受损部位和受损程度,同时对古建筑的每个结构环节和相应的建筑元件在图纸的相应位置进行标明,并辅以文字记录,促进古建筑修缮工程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注重古建筑修缮的相关资料收集。古建筑一般具有较长的历史,同时也可能在不同朝代进行了修缮,因此,应当注重古建筑以往的修缮资料,为古建筑的修缮提供参考。

2.保障修缮施工中文物安全

由于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和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因此,在对古建筑修缮过程中应当注重文物的安全保护。在古建筑修缮中,现场施工人员文物安全意识淡薄、机械选择、自然环境以及各种不可抗力等因素都能直接威胁到古建筑的文物安全。因此,在古建筑修缮过程中,应当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同时规范作业场地的安全施工,注重相关作业机械的选择和操作,尽量避免由于作业机械的选择和操作不当而导致文物受到破坏,同时还应当制定古建筑修缮时突况的相关预防和解决方案,降低在修缮过程中对古建筑的破坏。

3.注重修缮材料质量

在古建筑的修缮中,使用的新工艺相对较少,施工工艺风险相对较小,因此,施工材料便是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质量的一大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进行古建筑物修缮时,应当注重修缮材料的质量,保证古建筑修缮使用的石料、木料以及漆料质量,必要时应当对使用材料进行特殊的加工工艺处理,保证古建筑修缮工程的质量。

四、结语

篇10

1 海洋水文与海底地形环境调查

海洋水文调查主要包括水温、水深、盐度、潮流(流速、流向)、悬浮物、透明度、光照强度等,海底地形环境调查主要包括沉船所在海域的海洋空间立体环境仁1吕〕。温度是影响很多化学反应和微生物生长的重要因素,温度调查也可供潜水队员下潜打捞参考;水深测量在为沉船打捞工作提供参考的同时也可对海底环境进行大致判断;沉船海域因海面风浪频繁、水流急而多变,降低沉船打捞工作效率,有时还会危及船员和船上设备安全,因此在进行水下考古工作前进行潮流调查很有必要;潮流流向和流速极大影响水下作业,潮流卷起更多的悬浮物影响水下作业的可见度,当然水下可见度也与作业海域的光照和透明度有关。海洋地形环境调查主要是对沉船所在海底的情况进行记录,结合水深、潮流信息和沉船所处位置可以对沉船受腐蚀的基本情况进行大致判断;如沉船在礁石背面更不易受潮流冲刷所带来的物理腐蚀,而面对潮流的方向会增加沉船文物空间的紊乱程度从而增加文物受腐蚀的面积,此外若沉船处在人海河日而未被及时发掘则有可能被泥沙永久封存。

2 海水水质调查

海水水质调查主要包括金属离子、溶解氧、pH值、氯化物、营养盐。对沉船周围的金属离子进行调查是考虑到沉船木材材质长期在海水中浸泡后会发生严重降解,另外沉船所在海域的金属离子与沉船文物所形成的凝结物也给出水文物的修复工作带来极大困难o,气溶解氧是水下生物化学反应的重要反应因子,氧浓度的增加可使铁器的腐蚀反应速度加快,另外缺氧环境可导致一些五彩瓷器的彩料发生还原,使瓷器表面变色; p H值调查是考虑到沉船有可能处在被污染的海域,偏酸或偏碱的环境会导致某种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从而导致沉船腐蚀加快;海水中大量氯离子的存在是使铁质文物腐蚀得以循环发生的重要外因,研究表明海水中打捞铁器的氯离子含量是室外保存的5倍左右;海底污损生物的种群和丰度受营养盐影响,另外沉船中营养盐的存在会使硫酸盐还原菌代谢产生大量的还原性硫铁化合物,在水分和氧气的作用下引发一系列反应,使沉船修复保存工作面临极大困难。

3 沉积物调查

沉积物调查主要包括底质类型、粒度、有机碳、氧化还原电位、酸挥发性硫化物(AVS)。海洋底质类型一般包括砾石、砂、粗砂、细粉砂、粉砂质钻土、软泥和钻土质软泥以及生物沉积等,不同的底质类型对文物的腐蚀程度不同,如海水的涌动带动大量粉砂可以对瓷器釉质形成冲蚀,而钻土质软泥可以形成厌氧环境从而使硫酸盐还原菌加速腐蚀铁质文物即〕。沉积物的粒度可以影响文物的埋藏环境,从而影响化学和微生物因素对文物的腐蚀速率;适中粒度的沉积物可以侵人船体内部,给出水船体的修复工作带来极大困难;若沉船所在海域受到一定的污染,还要对沉积物的颜色、气味等进行记录,并对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含量进行测定;缺氧海泥中会形成还原气氛,使瓷器表面彩料变色,通过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可以反映文物埋藏的氧化还原环境;有研究表明,底质中硫酸盐还原菌的丰度与底质中AVS的含量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AVS又导致沉船中的铁质文物酸化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