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2: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全球化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面对这种复杂的国际知识产权发展趋势,建议我国采取以下策略。
一、对待知识产权制度不能因其有消极一面就从根本上否定其主要的积极作用
对于通过批判和国际斗争能够使对方放弃的知识产权条款,我们可以把重点放在批判上;经批判对方不可能放弃的,就要有对策,甚至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能“坐而论道”。例如,我们不赞成美国发起的“商业方法专利”、阻止竞争者正常竞争的“垃圾专利”或“问题专利”等,但如何应对必须仔细研究。我们的银行若没有服务方法专利,迟早要让人家牵着鼻子走。DVD涉外专利纠纷一案就是例证。该案实际还不能称作“案”,因为专利权人――外国大公司甚至连合同官司都还没同我们打,我们就开始交费了,每年要花60亿元。如果外国银行来索要“金融服务方法专利费”,就将不是每年60亿元,而是每年200亿元。届时,我国进入世界前500强的企业可能就要退出。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只能采取尽早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业方法专利之对策。当然,给商业方法授予专利违反法理,但美国数年之前就已给商业方法授予了专利并在推动其他国家承认商业方法专利。澳大利亚和日本也授予了商业方法专利,欧盟正在就此跟美国谈判。中国迟早会被国际金融企业逼上门。如果我们不搞这种方法创新以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就得自动退出国际金融市场。
二、针对国际组织的立法及其研究结果、外国立法及国家学说、几国如果联手等对我的影响等问题,均应抓紧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
对于我们发明专利的短项――“商业方法专利”,国家专利局目前固然可以通过把紧专利审批关为国内企业赢得时间,但终究不是长远之计。美日欧在传统技术专利方面的“标准化”发展给我产品出口带来极大不利,如果美日或再加上其他几个发达国家在“商业方法专利”上也向“标准化”发展,即实施“金融方法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许可化”,对我国银行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就不仅仅是专利局把紧专利审批关所能解决的了。
近年,因国际上南北发展越来越失衡,国内外对TRIPS协议的批判很多。但无论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中,已经“人世”的中国不应也不能以“退出"TRIPS协议的方式自我淘汰,而应当在WTO框架内“趋利弊害”,争取WTO向更有利于我的方向变化,并在这种变化发生之前争取在现有框架中更有利于我的结果。例如,在DVD涉外专利纠纷中,我们本可以依据TRIPS协议第31条(K)项,不按照6C集团的要求支付所谓的“专利使用费”。在国外,2002年的英国《知识产权报告》,建议发展中国家把力量放在批判乃至退出WTO的TRIPS协议上;在国内,许多入主张弱化我国因WTO压力而实行的“已经超高”的知识产权保护等。这些表面上看是顾及了中国利益,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但实质上是误国误民。现在有许多人提出,我们仍旧可以并应当从知识产权的弱保护逐步向知识产权的强保护过渡。这是确实值得讨论的问题。多数发达国家从知识产权的弱保护发展为后来的强保护,都有一个相当长的准备期。但世贸组织的产生及中国的加入,阻断了我们也应当有的同样的“准备期”。这从局部看对我是不公平的,但从全局看则未必是坏事。
三、加强对创新者、创新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对创新者、创新企业保护不力是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主要问题,妨碍了我国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建议从三方面人手解决此问题:一是完善相关立法(这需要主管机关与立法机关协调)。二是鼓励创新企业,打击恶意侵权企业,教育多数企业在重视创新的同时懂得运用知识产权策略应对竞争者。这点做好了将有利于使知识产权国际摩擦从国家层面为主逐步转为企业层面为主。三是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执法。
篇2
[关键词]全球化;广告人;素质
加入WTO,本质上是本国经济融入全球化。而市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广告传播的全球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所有的广告公司与广告人都将逐步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因此,WTO实际上是为中国广告人提供了一个新的竞争平台,同时也使广告人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一个行业的兴衰成败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广告人作为广告行业的主体与核心,担负着行业的重任。当我们以全球化的视角和尺度来审视我国高达近90万人的庞大的广告人队伍时,可以发现其实际的应对能力是不容乐观的。
一、广告从业人员的素质现状
在西方国家广告业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广告传播被西方公认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很高的素质,因此广告人受到普遍的尊敬,而且收入颇丰。与世界各国广告人的地位和声誉相比,中国的广告人还没有赢得应有的尊重和地位。造成中国广告人的整体美誉度不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不能不承认的一点就是广告人的自身素质是重要原因之一。
1、综合素质不高 与近年来广告公司猛增形成对比的是广告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由于广告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使得进入广告业的门槛很低,一时间泥沙俱涌,鱼龙混杂,滥竽充数者不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广告公司很多都处在一种作坊式的运作状态,专业水准低、含量低;一些所谓的广告人,入行前没受过良好的,入行后又缺少专业、正规、长期的培训和教育,这样的广告人和广告业在社会经济文化中的位置是极不相称的。即使是一些大型的广告公司在人才素质上也明显地弱于跨国公司,而且随着跨国公司对本土人才日益强势的争夺,许多优秀人才流向跨国公司,这更加剧了人员素质的差距。
2、缺乏国际广告经验 中国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国际广告运作的强烈需求,与中国广告人对国际广告运作经验的严重缺乏,这一矛盾在全球化的今天显得愈来愈突出。大部分广告公司所经营的都是“进口广告”而不是“出口广告”,换句话说,都是替外国厂商的商品在境内做广告,而很少替国内厂商在外国媒体上刊播广告。大多数广告公司不熟悉国际市场,对跨国企业经营活动所涉及到的国家和地区的风俗习惯、教育水平、宗教信仰、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多种因素不甚了解,致使其很难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展开广告传播活动。同时,由于出口广告因文化、语言、地域等的差异,在沟通上难度大,周期相对较长,很多广告公司与广告人却因为急功近利,自我放弃客户、放弃职能。由此造成我国的出口广告多通过香港的局面。近些年,除了三九集团、海尔集团在美国和法国做过大广告牌之外,我国企业在海外很少有系统、大型的广告传播活动。同样,直到今天,本土广告公司在争取跨国客户方面也几乎乏善可陈。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跨国公司对各国社会文化因素的高敏感度与高知晓度,其对国际广告运作的经验要远远超过中国广告公司。
3、创新能力薄弱
尽管20余年来,广告人的创意、设计、制作水平和服务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其专业水准的全面性、优质性,尤其是在被视为广告“生命”的创意上,跟境内的跨国公司与国外的广告公司都有明显差距。在20世纪80—90年代期间,我国广告人一边从国外引进的广告、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广告作业模式经营观念,一边进行本土广告的全面运作,在这一单向的传递过程中,如果说作为跟进者,模仿是不可避免的,创意的雷同也是可以原谅的话,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的广告人已经超越了以往那种对国际广告知识和经验的被动接受,具备了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此时还在拾人牙慧,就变得不可理喻了。2003年的友芝友乳品广告无论是“健康”的主题,还是“牛奶胡子”的符号(表明牛奶的浓、稠、厚、好)与美国牛奶协会为促进国人的健康而号召人们多喝牛奶的“牛奶胡子”广告如出一辙,即使再怎么“英雄所见略同”,这样的生搬硬套发生在今天也是令人汗颜的。
篇3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转型;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3)03-0061-0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类外资、合资企业纷纷落户中国,致使国内经济不断卷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中。因此,国内对外语能力的专业化、综合化的需求已呈现必然趋势,对能熟练掌握并运用英语和外商进行交流或沟通的高级人才的需求更加紧迫。作为一门公共必修基础课程,高职英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练好语言基本功,更要注重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掌握用英语处理未来就业岗位中相关业务的技能,提高专业学生涉外交际能力与社会竞争力,最终达到工作岗位的要求。[1]所以,培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较高的综合文化素养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已成为新时期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经济全球化促使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增加,国内社会发展迅速,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还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于具有综合素养的高级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所以,高职院校中的英语教育与社会需求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显然,问题还是出在了教育体制上。很多学校只是一味的强调过级率,只要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或者英语
应用能力考试A、B级就可以了,这使很多学生一进校就一鼓作气,通过了英语等级考试后就再而衰、三而竭了。可见制度化考试的负面效应已经影响了很多学生为了考试才学习,考完通过了就不用再学英语了,结果白白学了十几年的英语,大学毕业后竟然连一句成文的英语都说不出来,更别提和外国人交谈了,这种让人焦虑的现象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2]针对这一问题,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也进行了很多教学革新。比如,在教学模式上,一改传统的 “独角戏”式教学,开始注重学生的反映和反馈,加强了课堂上的互动;教学方法也逐渐多样化,很多老师们开始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手段上也不再是一味的使用黑板、粉笔、录音机等老式的教学用具,取而代之的是采用了视听效果俱佳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进一步提高了课堂上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是这些改革在实施一段时间以后,很多学生又开始产生了厌学情绪,因为所学的英语知识和专业本身没有任何关联,无法为专业学习服务,这就需要英语教师除了讲授必要的语言知识外,还要适当地补充一些与学生专业、工作岗位、未来职业相关的英语知识,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然而,大部分大学英语授课
教师都是青年教师,且所学的专业基本上是英语语言文学,缺少一定的专业知识以及行业实践经验,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并不了解,因此无法满足人才培养方案对实用性和职业性的需求。可见,问题的原因并不在于教学形式的变化,而在于授课教师自身的转变。[3]所以,在经济全球化形势影响下,大学英语教师要认清现状,深刻反思,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个人知识结构,才能成功转型,以适应时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
二、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转型
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一)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不足
1.教学理念过于陈旧,有待更新
有学者调查发现,在全国600多所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师中,把自己的角色定义为语言的讲解者和示范者的人竟然占据90%, 显然,他们并没有认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很多老师对此表现出保守或怀疑的态度,认为以目前所教学生的水平,大学英语没有必要改革,继续维持读课文,讲语法,译段落,或曰“三点一线”独角戏式的陈旧教学模式,可见,这与新一轮教学改革的理念完全相悖。此外,还有学者调查发现,部分英语教师对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以职业为导向,素质为主线,能力为重点”等持有认可的态度,但由于缺乏深入的研究,所以很难付诸于实践。
2.重教轻研,知识面窄
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各高职院校纷纷招聘了大量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以缓解不断加重的教学压力。很多青年老师一进校就忙于教学,根本没有课题研究的时间和外出进修的机会,所以对高职外语教育理念、原则和方法等方面的信息了解甚少,只能依靠大学时所学知识应付教学,这导致很多青年教师长时间重教轻研,自身教学水平很难进一步提高。其实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二者之间应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然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青年教师在本科学习阶段侧重语言技能的培养,忽视了职业素养的学习;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学科知识层面不够宽,科研能力比较弱,缺少进修学习的机会。
3.现代教育技能需要提升
尽管很多高校当中多媒体教学设备得到普及,教学效果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由于有些外语教师缺少对多媒体系统知识的了解,导致实际操作有困难;或因其对学习软件和网络资源不熟悉,无法应用到课程当中,致使很多教室里多媒体设备形同虚设。还有一些教师不再书写板书,代之以教材配套的多媒体课件来实施教学,教师不再照本宣科而是看着屏幕读,这样的做法依旧无法和学生进行互动,也不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学生仍只能被动接受。[4]可见,高职院校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确实令人担忧。
(二)学校在英语教师转型帮扶方面力度不够
1.师资队伍不健全,影响整体教学水平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学生的数量不断递增, 英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比例开始失调, 出现师资匮乏的现象。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多数院校对大学英语课程实施大班授课, 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 还有一些高职院校由于不断扩大办学规模, 使青年教师数量剧增并占据了一定的主导地位。然而,由于受到家庭、经济、环境、情感等因素的影响, 一些青年教师以及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英语教师大量流失,对大学英语的整体教学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2.教学、科研压力大,教师健康出现危机
由于很多大学英语课程是大班教学,课上教学任务很难布置和实施,课堂秩序无法把控,致使教学工作难度加剧,效果较差。再加上课后备课、作业批改以及科研任务等工作量的不断增多,使得很多大学英语教师背负巨大的压力,心理和生理上的过渡疲劳不但严重影响了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还渐渐产生了职业倦怠心理而导致工作效能低下,对教师个人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也有一些教师存在自我发展的意识和需求,而且在积极寻求转型的机会以改变现状,但这样的愿望往往不容易实现。
3.进修学习机会少,个人需求难以满足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虽然在教师专业素质培训方面不断加大力度,但对大学英语教师来说,其实际行动与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培训的机会非常有限,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只能参加一两个出版社每年组织的暑假师资培训。但由于培训时间比较短,内容零散,缺少系统性,培训效果并不理想。然而,由市级或省级以上专业机构或部门组织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师职业综合素养的培训却少之又少。即便是有,也只停留在研讨如何提高英语教师语言能力、教学技能或科研水平等方面,距离全面提升英语教师专业及职业综合素养的目标和要求还相差甚远。[5]
三、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彻底转变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师行动的指南,教师的教学行为往往深受其影响。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勤于思考,不断总结经验,勇于改革和创新教学策略,大胆尝试,凭借新的想法和理念重新定位自己在课上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该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显学生的中心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潜在的创造性,促使其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只有这样,教师的角色才能从原来的“主演”转变成现在的“导演”,由“参与者”转化为“组织者”,让学生们充当“主角”,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英语课堂重新焕发新的活力。
(二)改善外部环境,提升教科研水平
面对较为繁重的教学压力,学校应该为大学英语教师们提供一个相对轻松的外部环境,让他们在教学之余,有时间进行科研工作。他们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收集所研究问题的第一手资料,并结合在教学一线积累的丰富经验,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反馈等多方面进行相关的学术分析与研究,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经验,由原来的感性认识成功上升为理性认识,渐渐从一个教学能手发展成为一个科研能手,最终完成个人职业综合素养的提升。同时,学校也可以为外语教师创造稳定而舒适的工作环境,提高教师的各种待遇,尽量满足他们的心理和实际需要。
(三)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 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当代教育影响深远,更为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片新天地。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对大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为了在课堂上更好的展现课件的试听效果,任课教师需要了解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说明,具备熟练操作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能力,还需要掌握以网络信息为主的各类资源的收集和使用方法,精心设计和开发资源丰富、功能强大,能够让学生进行互动合作的学习平台,以全新的教学形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6]
(四)优化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下,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学习不能仅限于掌握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提高语言技能等方面,还应该关注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及未来就业方面的信息,如果英语教师不注重积累这方面的知识的话,就很难满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对职业性和实用性的需要,也不利于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职业文化素养的国际化人才。因此,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应该仅限于本学科,应该尽可能开阔个人眼界,在积累专业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知识结构。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推行ESP教学,它与专业和职业紧密相连,注重培养学生能够依托专业知识,运用英语在职场环境中开展工作的能力,与公共英语教学相比,其教学模式和设计,教学目的和内容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英语教师可以自觉学习和研究ESP理论,并依照所教学生的专业要求和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同时也可以走进专业教学课堂,了解并掌握相关专业内容,将其与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五)加大培训力度,深化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地加强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为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英语教师发展规划和帮扶政策,通过参与专业建设、职业培训以及企业挂职等多种途径强化ESP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推进高职英语教师的转型。学校也可以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尽可能地为英语教师们提供与外部沟通和学习的机会,在各类培训中不断充实和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比如,学校可以邀请外语界知名的专家学者来院交流,举办学术讲座或教学研讨会,这样,教师们不用出校就可以和专家教授们零距离接触。根据实际情况,大学英语教师也可以申请参加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高专骨干教师培训班,汲取最新的高职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了解职业教育中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向,实践以能力为本位、任务为导向的新型教学设计,进一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教师也可以申请下企业锻炼,深入了解校、行、企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和员工的交流机会了解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英语人才。通过这些实践,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还可以报考相关职业资格证,成为具备“双师”型素质的教师。[7]
在经济全球化新形势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的成功转型不仅进一步优化了其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还提升了职业综合素养,这是对其自身传统角色的重新定位。在高职教育目标的指导下, 大学英语教师将获取的专业知识与语言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把高职英语与学生所学专业衔接起来,不仅充分凸显了职业内涵,也为培养出语言功底过硬、具有较高综合文化素养的跨学科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59-66.
[2]刘青春. 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下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素质结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9):21-23.
[3]周婧,韩秀丽. 高职英语教师转型探析[J].才智,2009(20):18-20.
[4]程颖.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0(5):33-35.
[5]顾柳琼.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师角色调适[J].教育与职业,2010(11):40-41.
篇4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国际经济 冲突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之下的国际经济问题现状
经济全球化的提出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而其发展的黄金时期是90年代。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给出的结论可知,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是商品、服务和资本等在全球范围内流通量增加,及想关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依赖性得到很大增强。随着自由经济的产生,国际经济纷争也不断出现,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更加剧了这种纷争,而出现纷争的国家主要为南北国家。大多数学者都提倡将国际经济秩序由目前的“权力导向型”,转化为“规则导向型”。塑造一个成熟秩序,不仅能缩短南北国家的经济实力差距,更能防止国际经济秩序成为经济强国制定的游戏规则。秩序的出现将有效削弱强国对经济的操控力,并激发国家反力,也就是国家采取政府控制的形式加强对经济的操控力。有的学者也支持加强国家对其经济的维护力度。但采取政府控制的方式仅是从单方面反击削弱经济的方式,它的出现将对国际自由经济造成负面影响,还会增加与别国经济行为出现纷争的几率。由于国家采取政府控制经济而造成的国际经济冲突一般包括管辖冲突与非管辖冲突。
二、政府控制易造成国际经济冲突
因为政府控制而造成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管辖与非管辖冲突,将会给国际经济贸易及其法规秩序产生重大冲击,经济全球化的目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自由主义经济,但国家控制却正好会限制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法律手段也是保护国家经济的常见方法,但实行法律手段的过程中常会损伤别国利益,这不符合国际经济发展的秩序要求。
政府控制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降低别国对本国经济产生的影响。管辖冲突与非管辖冲突都是由法律手段所引发。歧视作为其他国家关系中限制自由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必然会被消除。但事实上,经济关系永远都是暂时性的。同一时期的各个国家及不同时期的一个国家,所制定的贸易政策,均在单边主义与相互合作之间摆动,尤其是双边协议、一般国际贸易标准和自由贸易及“保护主义”等政策的制定时。自由与限制将成为引发国际经济贸易冲突不可调和的主要因素。而导致管辖与非管辖冲突出现的真实原因则是经济全球化下国家对本国经济的维护。利益是引发冲突的根本原因。国际经济法中关于国家经济的条例大多数是为维护利益而制定。所有具有制度性质的产物,如为维护经济所提出的所有理论及概念,其最终目的不外乎增强生产力或维护一种特殊利益,具有很强的工具性。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并不具备高于国家经济的权力。经济全球化并不是利益全球化,全球化的内容仅包括市场与经营模式,因此经济全球化也并不代表国际经济组织、非国家化经济组织以及多边条约等可以起到协调各国、促进国际贸易发展以及各国经济公平发展的作用,因此不能要求国家向其让出经济。
三、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经济冲突两者间的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全球化所引发的经济冲突绝不仅仅是经济冲突,它的出现也代表着国家之间的法律政策冲突的出现。经济冲突是造成法律变化的根本因素,也是引发国际经济冲突基本原因及实质,国家体系及国家价值也会因这种冲突,而对法律进行修增。为了应对日渐增多的经济往来活动,及日渐炙热的经济冲突,政府部门希望由法律变化而产生全新的规则体系。
经济全球化所引发的法律反作用能够对国际经济冲突产生积极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经济依赖性在各国之间被逐渐增强,以法律的角度看,各国修增后的有关经贸法条不断走向趋同。同时多极化的出现有效增强了国际间联系。趋同形势下的国内法将会对减少国际经贸法律冲突产生积极影响。而冲突减少有利于加快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这样一来,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将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以经济领域的角度看,金融危机可能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同样,因国家价值所引起的法律变化也主要是由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经济冲突两者间相互作用下产生的。经济全球化显著体现在国与国之间经济依赖性的增强,而增强后必然后对国家经济起到削弱作用,这也是对该国国家价值的一种侵蚀。这不仅会引发国际间经济冲突,并且,由于这个原因的存在,国家会利用法律手段将这种冲突实现单方面合理化及合法化。发展成熟的自由市场会更利于经济强国。而经济实力差的国家常会将国家利益作为理由,借此绕开市场,并使用法律及政策手段实行干预。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要求必须要制定适宜的法律法规解决频繁出现的国际经济冲突。实际上,因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依赖性在不断加强,国内法与国家法之间也形成了互补关系。国际经济法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国际经济冲突,而就冲突自身而言,其在法律中是一种现象,它的存在能促进法律不断完善。
四、缓和国际经济冲突的主要策略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趋势,世界经济一体化也必然会出现。在这个大前提下,国际经济冲突一定会频繁出现,即使统一实行国际经济法律体制,也不能很好的将其“消灭”。因此,当冲突出现时,缓和成了最佳方法。实行统一的国际经济法体制,即就是立法一体化,这个问题学者们争议很大。国际经济法体制的推行能直接降低国际法律冲突的出现几率。但是在制定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国家的经济利益及国家价值差异。另一种能够缓和国际经济冲突的方法为经济冲突法。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是经济冲突法出现的根本原因。但由于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各国都采取经济干预来影响本国主要起到自治作用的经济法的实行,并以此对他国经济政策起到限制作用,进而维护本国利益。就现在而言,经济冲突法依然只是一项单边活动,其对于国际经济冲突也只起到初步缓和作用。
五、小结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必然曲折的,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在经济贸易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冲突,处在经济与意识相碰撞的时代,国际经济关系是常见的牺牲品。经济全球化需要实行公平、透明及高效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该秩序的创建要由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及非国家国际组织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 慕亚平,代中现,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经济问题[M],国际经济法论丛(第6卷),2012年版
篇5
一、中国武术的价值功能
1.健身,养生价值功能。武术有我国传统医学、养生学和仿生学的诸多精华,注重“内外兼修”。强调意识与肢体动作的高度和谐统一,是最受人欢迎的健身项目。随着科技的发展,武术军事功能削弱,人们习武多出于养生健身,达到延年益寿的作用。武术中内功心法是古代的养生功法,至今长盛不衰,公园里早上全是练太极拳、木兰拳和气功等的人们。由此可见一斑。
2.教育价值功能。武术教育历来重视“武德”,以“尚武崇德”作为武术教育的重要部分。武术教育可以培养见义勇为,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其次武术教育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养成习武者与人为善,纯厚处世,宽容万物的气度。
3.武术防身价值功能。练武防身是个传统观念,它与中国传统的伦理,文化及社会政治结构都有必然的联系。我们的祖先利用格斗方法保护自己是出于一种潜在的防卫意识。在当代社会中,新增了许多不安定因素,人们渴望学几下擒拿、格斗、危难时刻能保护自己生命财产的安全。
4.竞技观赏价值功能。武术要发展,必须靠竞技来提高。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增添了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希望。2000年“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举行,散打运动员去掉护具,增设围绳,开放技法,每位运动员都有响亮的绰号。场上生龙活虎,快如闪电的打斗场面,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经济价值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的经济价值越来越明显,“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就以武术搭台,经贸唱戏为一体,由此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提高了河南在世界上的知名度。神州大地武术学校和培训班层出不穷,为举办者带来丰厚的利润,为社会带来极大的商机。
6.社会交往价值功能。武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和体育项目,在国际交往中有特殊的政治功能。随着武术的国际化,国外爱好者与中国交流越来越多,各种武术交流活动越来越多,武术社会交往价值功能日益突出。
二、经济全球化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经济都是一个站主导地位切不可忽视的社会基础与因素。武术这棵千年老树,正是换发青春而走向世界好时机,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很有必要去探求武术的价值及发展趋势:
1.利用全民的健康意识,紧抓其健康意识,普及武术。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把健康视之为生命之重。而武术与生俱来便拥有很好的健身价值。它可以强身健体,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尤其是武术之一的太极拳,深受广大健身者的青睐。
2.利用“国粹”的感召力,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走向世界舞台。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之国粹,蕴涵了丰富的中国文化营养。世界第一兵书《孙子兵法》中的“先胜而后求战”、“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的思想原则;儒家学说的“仁义”思想,“致中和”的精神;道家学说中的“无为无不为”的精神。“智者不惑,仁者无忧,勇者不畏”的武德精神,向来被世人瞩目与欣赏。在现代经济全球化趋势与中西文化的相互渗透下,中国武术以其独特的魅力而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
三、对经济全球化下武术的发展趋势及战略的探析
除上述谈到的普及武术,使武术走向世界市场,开辟企业计划以外。我认为还应该制定可实施性的武术发展战略,引领经济的消费行业。
1.制定中国武术对外发展的总体规划。随着中国武术的普及,对外推广工作的扩大和不断深入,进一步扩大和建立国际武术组织;制定国际武术竞赛规则;强化对武术工作的科学管理和武术自身的科学化建设;加大教委和各级组织对武术的重视和奖励制度。
2.广泛扩大宣传。除了全国各地大、中、小型武校,中、小学武术课程的普及。要加大对外交流的力度,应该充分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争取做好全面渗透、广为宣传,来扩大推广武术的影响力。
3.加强武术的科学化水平。武术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表演娱乐的功能、有防身自卫的功能、有陶冶情操的功能、自由选择功能、传承文明的功能。如果能进一步从科学的角度揭示挖掘武术的各种功能,势必将武术推向奥运,推入世界的进程大大减缩。
篇6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转型
经济全球化可以促使作为全球经济组成部分的各个国家充分发挥自己特有的优势,从而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相互协调和优势互补,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在经济全球化这一整合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将转向以利润和知识技术资本最大化的综合目标上来。企业是企业所有者形成的一个合同主体,企业的利益就是企业所有者各方的共同利益,财务管理的目标首先要考虑企业持续、稳定的生存目标;其次,还要考虑企业持续、不断的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之上,应考虑所有者及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各方利益,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促进企业内部与外部相关各方的共同发展、共同受益,实现企业与生存境域的和谐统一。企业相关各方利益就是以合理的速度、健康的方式取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和可知足的利润。它的判断标准就是利得者获得可知足的利润和企业知识技术力量最大化。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法宝就在于企业的知识技术资本的拥有量,知识技术资本表现为企业全体员工知识技术水平、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只有知识技术资本达到已知的最大化,企业利益各方才能获得可知足的利润。这与企业各方的共同利益是一致的。
二、财务管理观念的转型
在经济全球化的整合过程中,国际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这两方面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导致世界性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升级。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发达国家也能继续保持在这方面的优势地位。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性产业结构的调整。适应财务管理目标及财务管理对象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这一整合过程中,应树立新的理财观念。传统财务管理中,货币与实物资本占主要部分,并且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全球化经济的整合,使知识技术资本的比例逐渐增长,并将在全部资本中扮演重要角色,知识技术资本带来的企业创新能力及持续发展能力将成为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因素。因此,应将观念转变到以知识技术资本为主体上来。在全球化经济进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资本已不再是传统的实物资本及货币资本,而是知识技术资本,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力,更取决于企业知识技术资本的拥有量。知识技术资本已成为发展经济的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资本。
三、财务管理资本的转型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发达国家主要从事制造业生产,经济落后的国家主要从事农产品和原材料的生产。而经济全球化打破了这种层次分明的分工,不仅发达国家从事制造业的生产,发展中国家也大力发展工业,从事制造业的生产,经济落后的国家也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社会分工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发达国家着重发展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国家则强力发展制造业,落后国家则齐头并进发展农产品和制造业。这样就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国际经济分工秩序,形成相互协调优势互补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凭借其资本和科技上的实力,获得更大的利益,又造成了新的国与国之间的差距。所以,绝对无法说经济全球化就是一本万利的好事,值得政治上支持,经济上协同,但是,经济全球化已使得国际分工更加复杂化。企业财务管理上的资本主要为货币资本、实物资本。全球化经济所要求的资本是在传统资本的基础上增加越来越多的无形资产所形成的资本,如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商标权、商誉、科学管理方法、市场信息资源、财务管理软件、人才质量、产品创新能力等。知识技术资本可概括为知识、实用经验、组织技术、顾客关系和专业技能的拥有量。拥有量越大,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就取得更多的竞争优势,传统意义上的资本向以无形资产为主要形式的知识技术资本转化将向正统的货币与实物资本的主导地位提出挑战,并将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财务管理重心的转型
在经济全球化整合过程中,人类共同面临诸如生态、安全、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是各国发展中不可逾越的共同问题。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能充分认识并能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解决,可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企业财务管理内容上,传统的投资方式主要是实物和货币,投资目的主要是财务收益或控股后的利润分配收益。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企业投资方式除了实物和货币之外,不可缺少的有知识技术资本,而且知识技术资本所占比重会不断提高,在企业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对企业创利和市场竞争力也越来越重要。投资效益评价以企业人力资源质量、企业创新能力及持续发展能力的增长为依据,建立适应知识技术资本为前提的投资评价模型、投资评价指标和投资评价方法。在利益分配上体现效益原则,即综合考虑有关各方利益,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内外各方积极性。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由于知识技术资本对企业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贡献越来越大。为调动知识技术资本投入者的积极性,知识技术资本的投入者将取得企业全部收益中越来越大的份额。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高级技术人员的工资比例会呈上升趋势,更有一些企业对优秀员工采用赠送股份的形式。在企业所创造的价值中,公司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工资和其它报酬的形式分得的部分相对提高,使得以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所有者的利润分配相对减少。
五、财务风险的转型
篇7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国际经济法 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指技术、商品、服务、资本等贸易流动规模与形式的增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与冲击。而就法律领域而言,经济全球化发展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是最为深刻的。本文则具体针对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展开探讨。
1、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影响
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法也在不断地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际法规范与国内法规范的关系产生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属于国内控制管辖的经济活动,现今同时属于WTO等国际经济组织控制,两者之间的趋同性发展加快,并且国际法规范逐渐超越国内法规范,有时国际法规范甚至处于主导地位,例如各国关税水平的大幅度下降。其次,国际经济法各部门法之间的联系也更加密切,各种经济活动融合更为紧密,例如贸易与环境问题,针对贸易与环境,经济全球化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环境资源问题,因而环境问题也成为了一种贸易壁垒,此外也有贸易与知识产权等。此外,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商法统一进程的加快,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商人通过自主机构统一并创设了大量的商法规则,一些国家也制定出了同其他多数国家一致的法律体系,并且以国际公约的形式制定出了统一的商法规则。
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决定国际经济法走向的主要动力
2.1、商人的动力
商人成为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商人的商业行为最大目标是利益最大化,因而他们能够冲破自然认为限制,把价值规律推往各国,从而能够推动经济法向着有利于国际经济化方向发展。首先,商人可以借组国家政府力量,推动国家创设法律体系,得到政府的认可;其次,商人可以通过编撰商事规范,并使其得到广泛的应用。商人能够为国家带来经济利益,因而可以贫此条件来促进国家的优惠经济政策的推动,加大对投资风险的保护。
2.2、国家的动力
国家政府是国际经济法的制定者,是国际经济关系当中的最重要的交易主体,但同时国家在制定国际经济法时也必须要考虑到商人的利益因素,在扩大市场规律作用范围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国际商业来往限制。近几十年中,政府对国际商业交往管制放松,体现出了向市场让步。然而国家也不能一味地对经济全球化采取放任态度,因为市场经济也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等不足,因而必须要探索出一种国家能够对市场进行有效控制调节的机制,促进经济与社会平衡发展。
2.3、非政府组织的动力
非政府组织如今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七对社会生活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在国际经济的领域,非政府组织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代表着社会不同利益的群体通过压力事假对经济全球化问题产生影响,例如社会上的环境保护组织与工会组织等。
3、经济全球化作用下国际经济法的新发展
3.1、国际经济规则统一进程进一步加快
为获取商业利益、降低交易的风险,就必须要建立起跨国的贸易规则,如今国际经济法的统一进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关于商人的立法,国际商会通过一系列商事惯例的制定,促使其成为统一的商事规定,将商人们习惯的商业行为确定化,更具广泛的适用性。同时,各个国家经济立法的趋同,也推进了国际经济规则的进一步统一,如今各个国内经济法、尤其是涉外经济法律制度方面的差异逐渐地减小。此外,国际统一规则迅速的发展,也有助于调整跨国交易关系,如今世界贸易组织条约已经从国际货物贸易延伸到了国际投资、国际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领域,一些国际公约的制定,也在国际经济规则统一进程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2、弱化国家对国际经济交往管理
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不断变化使得国家政府对国际商事交往的管理弱化,对于跨国交易等的限制也不断放宽。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冲击明显,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各个民族与国家的发展都被纳入世界化轨道,国家的理论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了局限性,因而,仅仅强调维护自身经济安全与利益的方式已经不符合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需求,必须要让自身融入国际社会,通过国际合作、参加国际组织、缔结多边条约、让渡部分国家等方式来实现更大的经济社会利益。
3.3、新商业领域给国际经济法带来的挑战
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传统商业形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其必然也带来了新的国际经济法律问题,电子商务利用网络进行低成本地洽谈、签约与交易付款,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税收征管、合同等诸多问题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以及国际条约的限制,此外还有不正当竞争与国际垄断问题等,面对这种新型的经济活动,国际经济法也必须对现行的制度与条约进行调整与规范,跨学科研究,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将法律同经济研究相结合,不断创新,促进国际经济法的完善。
4、结束语
经济对法律有着决定性影响,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法律领域的变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建立起完善的国际经济法律体系是十分重要的。未来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必须要加强私主体在立法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不断拓宽研究领域,满足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中国经济影响 应对策略分析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深入发展,既给世界贸易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同时也给各国经贸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其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经济全球化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因此,研究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提法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得到认可,但目前没有统一概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则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为此,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从广义上讲,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总的来讲,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
二、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探讨经济全球化,各有各的看法,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在21世纪主要的特点有四个。
1.以金融为核心。金融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世界金融一体化的特色可以归纳成几个方面:一个就是世界货币,自从货币脱离了金本位以后,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虚拟化的,只能用购买力作为衡量标准。汇率的变动只是影响国际的购买力,对国内商品购买力影响并不是很大。
2.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经济有四个层面的含义,一个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在产业结构里面占主要成分;第二个,知识在经济增长中占主要作用,而我们国家目前主要还是依靠投资来拉动增长;第三个,知识在生产力的构成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另外管理本身是叫做生产力的软件,因为只有通过管理才能把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有机的组合、优化。
3.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是缩小了地区空间的距离、争取了时间的效率。所以信息技术在21世纪,在企业管理里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4.以跨国公司为载体。 跨国公司可以说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有些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行为引起一些争论,包括影响当地的经济、干涉内政、采取逃税等等方面的行为,引起一些责备。但是现在看来,比较大的跨国公司是比较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的,当然有些公司可能还是有些问题。
也有人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利用科技进步,借自由化之名,行控制世界经济之实,使发达国家越来越富,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的历史过程。进入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对每个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深入发展,既给世界贸易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同时也给各国经贸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其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当前经济全球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公平合理的新经济秩序,国际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不强。
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目前,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维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1.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经济增长机会的同时使竞争加剧
近些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均达到10%左右,为世界之最,对外贸易蓬勃发展,贸易地位也由1979年的世界第27位上升至目前的第4位,并在2003年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进口国,吸引外资自1993年以来连续处在发展中国家东道国的首位,截至2003年,累计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5015.76亿美元。经济全球化在这如此骄人的“硕果”中所起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我们在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分得了经济利益的“蛋糕”。
然而,辉煌的背后我们却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自2001年尤其是9.11事件以后出现了世界性通货紧缩,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经济滞胀甚至出现下滑,就业压力增大,而中国却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发达国家为了维护本国市场,加大了对国外产品的歧视力度,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采用了更为隐蔽的方式如环境保护措施、技术认证与安全标准、反倾销、保护知识产权等。作为始作俑者的发达国家将矛头大多对准发展中国家,近几年发达国家对中国提起了多起涉及倾销、环保、技术标准的出口贸易的诉讼案,这是我们不得不应对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今天,已有大批发展中国家走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发展战略,从而导致了一般制造业生产的生产能力过大和激烈竞争,这一发展战略走到了一个困难的阶段。比如印度近年来就备受关注,形成了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威胁,许多外国投资已由我国转向印度,发展中国家也在向我们提出挑战。
2.在全球化中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分析
近两年我国由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强劲,再加上加入WTO带来的正面效应和全球生产转移效应,成为全球瞩目的外商投资首选地。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长足发展,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吸引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跨国投资,中国取代其他国家或地区承担起国际分工中的制造业,国际产业结构发生调整和转移。“中国制造”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以至于中国被授予“世界工厂”的称号。
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目前中国处于什么样的分工地位。中国的工业化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中国是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在国际产业转移下和在外资大量流入下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毕竟处于国际分工的低层次地位和利益分配相对不利地位,仍然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目前与其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不如说只成为“世界车间”,因为中国主要承担的是加工,而不是从技术开发到市场营销的全过程。而就制造业整体看,无论是比重还是高端制造业产品目前仍然在发达国家,中国只有发展起现代知识经济,才能说真正实现现代化,才能像建设一个现代经济强国迈进。从长远看,中国也必须在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说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既是对中国发展现实的承认,也是对中国发展战略的一种警示。
3. 外国直接投资的正负效应分析
跨国直接投资大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国际投资不是一场“零和游戏”,合作和资源配置优化创造了更高的效率,利用了闲置生产要素,形成了共赢。2002年我国创造了吸收外资数量第一位的纪录,超过500亿美元。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分析结果,1981年到2000年,在我国GDP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中,大约有2.7%来自利用外资的直接或间接贡献。另据计算,在1991-2000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每增长一亿美元,可以促进GDP增长18.48亿美元,足以说明外资是保持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外资有利于我国增加收入和创造就业岗位,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带动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也有利于国内市场竞争活力的提高。然而,目前我国的外资利用存在的问题使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效应。
外商投资地区结构改善进展不快,地区倾斜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1983年外国投资的比例东部占87.75%,中部8.96%,西部3.20%,2000年东部为86.97%,中部为9.09%,西部3.13%,可见这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极不协调,不利于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区位优势发挥,不利于地区间的共同富裕。同样,外资的产业结构投向也存在失衡,第二产业尤其是一般制造业占据了较大比重,加剧了我国产业投资结构偏差,导致我国出现结构性过剩,供给与需求结构错位,内需拉动乏力。为有效改进这些这些问题国家制定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方针,“万商西进”工程就是具体的实施。2007年1-6月,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增幅达51.9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9.76个百分点。积极鼓励各地区重点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区域优势的产业,增强自我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以实现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及协调发展。
决定外资大量流入中国除了中国发展的良好环境与前景外,是地区间争夺外资激烈竞争所造成的地方政府的无限制让利。外资利用了中国这种地区间竞争获得了超额国民待遇和过高的优惠,再加上本来就容易发生的跨国公司转移利润行为因我们放松监管而更加严重,利用外资的效益被明显减少了。同时这种超国民待遇的存在也产生了外资对内资的“挤出效应”,近年来我国的居民储蓄居高不下投资不足与此不无关系。
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几点建议
2007年,亚洲地区政治、经济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政治上,尽管整个地区局势趋于平稳与缓和,但一些国家出现了局部动荡。经济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不断加快,亚洲经济继续发挥着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作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以其深刻的影响作用于各国经济,我国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加速经济改革,拥有标准占领技术高点
应加速推进我国经济法制改革,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尽快建立和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体系。积极参加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包括贸易依存度和投资开放度,提高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为微观经济主体进入国际市场创造宏观环境。拥有标准占领技术高点,现在我们造成财富差距主要的原因是知识差距,就是由于我们现在没有自主创新和自己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少,技术依存度有50%是依靠自己,50%依靠引进技术。知识包括标准、品牌,也包括你的技术、专利等等,这些东西的价值是很难用实物跟它比较的。比如说标准,谁拥有了标准,谁就可以说占领了技术的高点。
2.加强质量管控,扩大对外交流
应努力提高国有或民营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改进技术和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抓好质量管控,扩大对外交流,使产品有能力进入市场并占有一定份额。中国也要发展自己的跨国公司,中央提出来要“走出去”的战略。到国外投资,扩大对外交流,需要做大量工作,要熟悉当地的法律、文化、历史,还要在当地建立关系网。我国现企业第一步是找,第二步是设立销售办事处,第三步是设立生产企业。真正实现跨国经营的公司还是很少,所谓实现跨国经营的跨国公司,就是从全球的角度制定它的战略,能够从全球的角度来考虑它的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现在有些上市公司热衷于并购国外的企业,这个也是跨国公司发展的模式,但并购的时候应该重视市场和文化的差异。
3.健全机制,提高风险意识
随着参与全球化的加深,在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领域都将有相当规模的交流,我国将更多地融入越来越自由化的国际金融市场,但由于我国金融体制还不健全,在这一进程中,我们要始终注意风险的防范和危机处理。建立风险防范意识和机制。全球化进程,使各成员的管理机制和发展模式都受到挑战,面对较为频繁的外部制度的影响,内部制度冲突的机率与风险不断加大,存在着管理环境和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这在短时期内是必然的,要注意形势研究及时提出对策。
4.适时开放,逐步进入国际市场
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使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的配置和重新配置变得越来越快,对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影响深刻而频繁。适时开放市场,只有市场开放了,才能成为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市场不能马上无条件地全面开放,而是要有条件、有步骤地,在适应自身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开放,这样才能产生对贸易双方都有利的效益。同时必须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因为市场经济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法制经济,所以中国必须遵守规则并参与规则的制定。还须发展资本市场。任何一个想要让企业家大展宏图的国家,都必须发展其资本市场。但中国虽然拥有高储蓄率,却只有很小一部分流进了私人企业,流入高科技公司的储蓄更是少之又少。在这方面,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竞争力还处在劣势,因此在准入领域和准入时间上一定要与国家的长远发展相适应。中国经济发展这么快,中国企业是做了很大贡献,我们要把中国企业的实践经验认真地进行案例研究,上升到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专家学者要深入到企业里,总结中国企业的经验,然后上升到理论。这些应是逐步进入国际市场应具有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周春明.《经济全球化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李勇军.《全球化浪潮——中国经济安全面临的挑战与抉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篇9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挑战 机遇 对策建议
随着肯德基遍地开花,耐克鞋满地走,因特网进入千家万户,我们对于经济全球化已经习以为常。经济全球化是指经济活动超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形成“全球统一市场”。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等经济技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
上世纪90年代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而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的趋势是不断地向第三世界,即发展中国家扩散,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确实起到了很强有力的促进作用,但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柄双刃剑,既带来机遇,也面临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贫富差距
虽然从理论上讲,所有参与全球化过程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会从中受益,但绝不是利益均沾。在市场化的过程中,竞争是首要法则,作为资本和先进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发达国家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这使得它们拥有价格制定方面的主导权,从而在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换时能获取更多的利益。这就必然导致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衡,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或利益集团集中,使得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二)经济全球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不稳定性
经济全球化下的金融全球化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和经济冲击。首先,由于发展中国家市场发育不够充分,经济结构比较脆弱,更容易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冲击,跨国资本的进入增大了其金融市场的投机性和风险,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上世纪末发生在东南亚的国际金融危机,据估算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以上,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其次,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外资,也容易造成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并面临汇率风险和偿债风险,对西方国家的巨额债务支付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经常引发经济与社会动乱。
(三)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转型充满了动荡和起伏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规模、技术、及管理方面比之发达国家均存在较大差距,全球竞争的结果必然是发达国家的跨国知名品牌及产品充斥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而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的自主发展被抑制,无法实现国家经济的顺利转型。而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分工中,发展中国家也一直受控于发达国家,只能依靠其廉价的劳动力,从事一些低技术、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始终处于全球垂直分工体系中的最底端,没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四)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历经几十年的经济全球化运动后,新的全球经济分工格局已经出现: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成为发达国家的主要发展方向,而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基本上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原材料、初级产品供应者,还成为越来越多的工业制成品的世界性加工工场。出现这一新的全球经济分工格局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发展中国家的高新产业技术相对落后,为了参与国际竞争,只能以消耗国内稀缺自然资源和忍受对国家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作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而这种做法所带来的后果将是严重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
应该说经济全球化的确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峻挑战,但同时它也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发展中国家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把握住机会,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实现国家经济发展质的飞跃。
(一)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充分引入和利用外资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发达国家可发挥其资金和技术优势,通过资本和技术的输出和转移,不断向发展中国家开拓市场,并利用发展中国家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以获取利润。发展中国家则可以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通过吸收和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来发展本国经济。大量外资的进入,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资本严重不足的问题;而国际跨国公司的进入则带来了实用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自己具有国际分工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产业。
(二)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科技进步
在前面的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一直落后、受控于发达国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科技上居于劣势,而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实现了在全球化范围内的科技研究和开发,现代科技创新是世界性的,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科学技术的世界性流动,使得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传播,发展中国家可以进口自己需要的先进科学技术,借助“后发优势”,促进本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将促进发展中国家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
篇10
一、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人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全球化体现了社会生产对经济交往和经济资源配置超国家、超时空的要求,体现了调整产业结构、组织经营结构、信息传递结构的新要求。全球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和历史潮流,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全人类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和长期发展的结果。
经济的全球化,实质上是人的活动方式、存在方式的社会化发展,是人自身的需要、能力、社会交往关系的全球化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人的发展具有了新的特点。
(一)经济全球化使人的社会关系不断丰富和发展
经济全球化使个人在更大程度上超越了前市场经济阶段的狭隘的“群生活”,过上普遍的“类生活”,成为普遍的类存在物。认为,人是自然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人性论的过程中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除了生命本质外,还有社会本质。人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具体而言,包括人的各种潜能获得不断展现、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不断完善、人的劳动能力得到不断发挥、人的社会关系不断趋向和谐完美、人的个性不断彰显等。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全球化,社会交往包括交往主体、交往内容、交往手段等方面较之以前都有很大不同。经济全球化使社会交往主体多元化。而且,人类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等各个方面,使人类的交往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进而使得人们的交往范围、交往方式。交往水平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为全球性社会交往提供了实质性的基础,从而把人类的交往实践带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人们的交往范围扩大了。人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着,“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而一切社会关系不外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人在交往中所形成的所有关系的概括。
因此,经济全球化所形成的普遍交往冲破了狭隘的民族地域的局限,使人从地域性的存在转变为全球性的真正普遍的存在,大大加速了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的进程。“世界历史性个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普遍交往促进了人的社会关系的不断丰富和全面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以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为基础的。在前市场经济阶段,人类生存于彼此隔绝的狭隘空间,人的普遍社会联系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人的社会关系也没有真正丰富起来,人的发展受到狭隘人群共同体的局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和交换的扩大,人的活动的普遍性、独立自主性才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人在其现实性上才具有了世界性普遍联系的类特性。同时,普遍交往是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前提和重要特征,也是人的有效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途径。因为交往体现的是人与社会、群体与群体、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通过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往,人们就可获得不同的社会关系。而且,不同的交往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马克思认为,一个人的“特性怎样发展为多方面的或是地方性的,它们超越地方的局限性还是仍然受地方局限性的拘束……决定于世界交往的发展,决定于他和他所生活的地区在这种交往中所处的地位”。只有开展普遍交往,人才会拥有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二)经济全球化促进人的需要不断发展
需要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源泉和动力。人所从事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为了追求和满足某方面的需要而进行的,而需要的满足和满足需要的活动又不断产生出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会反过来引起新的活动。如此循环往复,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推动了人自身的发展。需要按其对象划分,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与物质生产的世界性相适应,精神生产也具有世界性。
(三)经济全球化推进人的素质不断发展
1,经济全球化要求生产者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的特殊需求,进行本土化设计,生产符合不同国家、地区需求的产品类型,使生产和消费具有人文特征;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性行业等新兴产业获得蓬勃发展,而服务性行业是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它不仅要求劳动者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具备较高的道德和情感素养。2,人的素质当中,民主政治素质是主导。经济全球化客观上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世界政治新秩序,民族国家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维护和争取本国利益是一个新课题。民族国家要发挥自身职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和争取本国利益,就要进行适当的政治体制改革和调整,这对于打破旧的政治秩序,改变民族国家的具体运行机制,建成和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民主政治体制,提高人的民主法制观念有重要作用。3,经济全球化是与生产的信息化、知识化相联系的,而生产的信息化、知识化程度的提高,对广大劳动者提出越来越高的科学技术要求,这有利于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4,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与物质生产的世界性相适应,精神生产也具有世界性,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对于丰富人的文化生活、开阔视野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吸取和借鉴异质文化,可以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二、经济全球化对人的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一)从经济领域来看
当下资本、技术、金融等的全球快速流动,可能顷刻间使一些企业、商业破产,夺去众多工人的饭碗;新的国际分工可能使人的职业出现新的片面化、固定化;全球性的激烈竞争和巨大的变革浪潮,使劳动者很难主宰自己的命运,程度不同地听任外部力量的摆布,其存在很难摆脱“偶然性”的状态;全球性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使不少发展中国家的民众会置于更为艰难的境地,重新沦为“新殖民主义”的对象;全球化同时会造成人的新的物性化和抽象化。
(二)从政治领域来看
当下全球性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使许多发展中国家民众的生存权面临威胁,发展权、人权无从保证。此外,全球经济政治组织,特别是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操纵、控制,使得这些国家的也受到一定威胁,民众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力、民众的政治诉求、意愿实际受到很大限制,难以自由地发展。
(三)从文化领域来看
全球化传播的西方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动摇着人们既有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从而造成人们价值标准的混乱和精神上的困惑。
(四)从日常生活领域来看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