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文化交流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2: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医文化交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医文化交流

篇1

关键词: 礼仪文化;罪感文化;起源;作用机制;文明交流

东西方文明因有着文化本源差别,产生了“礼仪文化”和“罪感文化”的不同。东方儒家“礼”的思想和西方基督教的“原罪”对礼仪文化罪和感文化的发展有着根源的影响。“礼仪文化”一直被东方文化所传承,注重向善性,“罪感文化”根植在西方文化中,强调原罪性。两者的本源差异在各自文明中不断被推演和延续,给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带来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观、人生观,影响着东西方的思维模式、为人处事、教育理念、行为规范等方方面面,也给当今中西思想文化交流与传播提供借鉴。

一、礼仪文化和罪感文化定义阐释

1. “礼”和“礼仪文化”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对“ 礼”的一种解释是: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而“礼仪”则被解释为“行礼之仪式”。现代社会的“礼仪”从传统社会演变而来,已经成为是一个多维度的范畴。从伦理学的视角看,礼仪则是“礼”德的表现形式,是社会公德和行为道德的统一。因此要把握东方的“礼仪”文化,首先要领会“礼”。在中国千百年的文化中,“礼”既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产物,野蛮与文明的分界线,又是儒家文化体系的总称,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思想意识和制度规则,长久以来成为约束社会成员、协调人际关系的社会规范与准则。

中国俗称礼仪之邦,自古重视礼仪文化建设。“礼仪”最早的起源与祭神有关。《礼记・标题疏》中说:“礼事起于燧皇,礼名起于黄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即,礼最初是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祖先崇拜的一种祭祀仪式,具有强烈的神秘感与敬畏感。孔孟之道将“礼”的情感基础与“仁”的精神内核作了沟通,使社会规范的外在性与道德主体的内在性相接轨。“礼义廉耻”、“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等连词惯语,都体现出“礼文化”在儒家思想体系中起着突出的精神支撑作用。《荀子・礼论篇》中还写到:“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强调了欲与争、乱的关系,隐含了人以礼为善的行为准则。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礼文化”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但其追求性善的根本思想传承至今。

2.“罪感文化”阐释

西方“罪感文化”成为确定的文化概念之前,“罪(Sin)”就己根深蒂固。基督教的原罪始于人类祖先亚当与夏娃偷吃恶之果被逐出伊甸园。西方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提出“原罪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有缺陷的,人需要有忏悔和悔悟之心。《圣经・诗篇》中说:“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天主教是广义的基督教中的一部分,其教义将“罪”解释为:对理性、真理和良心的冒犯,是由对特定物质的放纵的追求而导致失去对上帝和邻居的爱。简单地说,罪即对上帝的不服从。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支柱,受其传统的影响,人们认为思想和行为受制于凌驾万物之上、洞察一切的上帝,上帝会给人的善恶打分,也就是审判。西方基督教的罪感文化就是在这样的宗教文明滋养下成长的。在罪感文化中,基督徒常把自己看作罪人,其目的不在于放纵自己、否定善的存在,而在于摆脱罪恶、向善靠拢。“罪感文化”一词则首先由美国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提出。《菊与刀》中她将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明总结为“罪感文化”,即“提倡建立道德的绝对标准并且依靠它发展人的良心”的社会。

二 “礼仪文化”和“罪感文化”异同比较

“礼仪文化”和“罪感文化”虽然根存于不同的地域和文明,两者的最终目都在于抑罪扬善,只是前者侧重于“抑罪”,后者更加突出“扬善”;两者的劝善的方式都是促使人在社会生活中遵从各自的“道德标准”,使得人们一旦违背了那个标准,便会产生心灵上的不安或者懊悔、羞耻或罪恶的感觉,进而又促使人为了解脱这种不安而不再犯下相同的过错或罪恶,从而达到减恶增善的目的。但在中西文明的交流与思想碰撞中,其不同点则成为文化冲突的重要研究对象。

1. 文化发展根源差异

基督教是西方罪感文化的支柱,罪感文化从中而来;“礼”虽最早起源于祭神,但并没有固定的神的形象,而发到到儒家文化推崇的“礼”“仁”思想,则已成为强调“人”性本善。即,罪感的文化聚焦于人性的否定的一面,礼文化则更加注重人性中的肯定的一面,体现了中西想文化的根本差别之一。

2. 作用机制差异

根源的差异,也使得“罪感文化”和“礼文化”的“导人以善”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前者倚重内部力量,后者更多依靠外部力量。西方人注重个人主义观念,“罪感文化”提倡建立道德的绝对标准,并且通过该标准发展人的良心,其向善力量是以自发和主动为主的,即强调内因:一个人只要犯下“罪恶”,违背了那个“绝对的道德标准”,无须外力的参与,灵魂上便会感到不安。中国礼文化注重集体主义观念,“礼文化”之“礼”,一方面也要求节欲存理,控制本能欲望,另一方面,“礼”更表现为具体的集体行为规范,如一整套制度仪式,是德的保证。《荀子・修身》写到:“礼者, 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颜元曰:“身有礼则身修。”礼就是要端正人的行为。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主要是通过学礼、用礼、保礼的礼教来熏陶人们的道德品质,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保证社会道德准则的实施。即“礼仪文化”中向善的力量主要是外部的促醒和推动,生活在这种文化中的人,时刻需要有外部制度、规则或舆论压力来促其向善;如果缺少了外部的压力,向善的力量便不会像“罪感文化”中的那样自然而强大。

三、“礼仪文化”和“罪感文化”影响下的中西文明交流

中西文明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即异质文明。对中西方文化的本体作比较,就会发现其差异表现为“人本”与“神本”的不同。东方礼仪文化首先崇尚个体世界的道德操守,弘扬个体心性,认为个体完善的追求是需要社会来验证的;西方的罪感文化中有神的存在,神是道德完美的化身,审视、督促人们坚守良知,神引导人们向善,人们甘认自己是不完善的。文化根源不同、导向机制的不同等,使得“礼文化”和“罪感文化”生发出不同的意义,影响着东西方的文明理念和对话。

如发生在明末清初中西教会内部、后扩展到罗马教廷和清朝康熙皇帝之间的“中国礼仪之争”,让中国人和欧洲人首次深刻感受到中西文化差异。争论的核心问题是中国文化中的礼制问题,即关系到儒家的“敬天”、“祭祖”、“祀孔”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其争论的焦点在于判断中国礼仪是否是一种宗教:如果是,中国人的宗教是“偶像崇拜”,是“异端”,严格神教教义的天主教是不能接受其兼信另外一种宗教中的“上帝”的;如果不是,则可以宽容。争论持续了三百多年后,1714年罗马教廷禁止了其教徒行中国礼仪,同时康熙皇帝也驱逐了传教士。直到1939年,文化环境逐渐改变,双方宽容精神提高,罗马教廷才废除了禁令,在中国和海外的华人天主教教徒被重新允许举行中国礼仪。这场“礼仪之争”在18世纪的欧洲和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表面上看是中西宗教之争,而实质则是中西文化的冲突。

另一方面,异文化中的特质因素总是能导致一些非同寻常的思想解放,这是文化交流和比较的真谛。“中国礼仪之争”的结论认为:中国文化是人文主义的,非宗教的,伦理型的,是值得启蒙运动中的西方人仿效的。这使当时欧洲人了解了神秘的“东方大帝国”,形成了关于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同时,这一争论深深影响了包括伏尔泰、孟德斯鸡、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等在内的一大批思想家,尤其是影响了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也促进了中国思想与文化的变革。由此,这场根于“礼”的文化争论成为18世纪以来一个世界性热门话题,对中西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其深刻的社会影响至今尚存。

进入21世纪,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中国的“礼仪文化”在未来应该怎样发展以适应新的需要已经成为另一个重要的话题。笔者认为,在个性解放的国际化大背景下,应逐渐淡化“礼”作为社会政治秩序或国家机构模式的功能,突出其作为人际交往及品德修养的规范准则的功能,通过批判性道德教育,使其渐进地成为一种广泛适用于国际交流、社会交往的道德约束与精神原则,同时肯定和弘扬“礼文化”倡导民本、主张“内省”、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观念,以进一步推进中西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

四、结语

“礼仪文化”和“罪感文化”虽然根植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和自然地域环境,两者最终理想都是要追求善的世界,但在劝善方式、导向机制方面各有不同。西方文化中罪感的产生是“我”犯了罪,如同保罗在《罗马书》所说:“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礼”在旧时原是群众共同生活必须遵守的外在生活原则,但作为维系道德人心的观念,是现有法文化所不能望其项背的,也是“礼”在当今中国寻求新发展的重要伦理依托之一。随着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愈来愈多、愈来愈深入。无论面对“礼仪文化”还是“罪感文化”,我们首先要认清其文明移植性,汲取两种文化中赞赏勇于承认错误、真诚悔过的行为理念,不断加强沟通、增进了解、相互吸纳,才能为各自注入新鲜血液,使双方获得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刘宗坤. 原罪与正义[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李天纲. 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45.

[3]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 日本文化类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65.

[4]摩罗.原罪意识与忏悔意识起源及宗教分析[J].中国文化,2007, (2): 51-60.

[5]彭林.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 北京:中华书局,2004:8.

篇2

关键词:翻译 归化 异化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世界文学的一朵奇葩。《红楼梦》具有无与伦比的文学价值,其塑造的人物形象饱满,个性鲜明,语言丰富、自然、富有表现力。除了其自身所包含的文学价值之外,它所包含的其他方面也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具有极高的思想性,艺术性。

《红楼梦》包罗万象,对文化内容的描写包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对宗教文化的描写处处可见,如法事、占筮、宗教寺院、庙宇,符咒、巫术等,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书中人物性格的刻画也是极具宗教色彩,佛法思想在书中表现尤为明显,《红楼梦》中儒、佛、道三个宗教派教相互渗透。做为今天的我们如何去批判地继承并发扬我们的传统悠久文化,且更好地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也是我们所需要面临的问题。

西方文化政治受其宗教影响甚远,在经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一系列的社会文化宗教变革后,基督教已经成为西方人的主流宗教。因此在长期的生活生产中人们的行为方式,语言习惯,思维方式多带有其特色的本国宗教色彩。他们信奉上帝、原罪说、地狱与天堂之说。我们时常在美剧中看到,每当人们惊讶、恐慌、兴奋时大多会说出“0h my God!!”。而《红楼梦》中刘姥姥说“成事在人,谋事在天”,这其中便反映了中国人受道教无为思想的影响。西方国家的人喜欢在周末时期去教堂祷告洗脱罪孽,以获得心理上的平静。与之相同在红楼梦中我们到处可见的各种斋堂,各种法式,大观园的老太太就是一直佛教的信徒,在《红楼梦》一开头,叙述到石头的来历时,说其是女娲补天所遗漏后炼通了灵性。然后由一僧一道,携入红尘。而且这一僧一道,又贯穿整个故事的全部。僧道、女娲补天,这些多是是佛家中言语。还有,书中写到前世今生,因果所报,也正是佛家所提及的。所以当我们进行翻译工作时难免会遇到一些文化上难以翻译的东西。面对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我们是应该原汁原味地保留源语文化还是照顾译入语文化?当我们完全照搬时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其他国家的人们不能听懂与理解。然而如果不恰当地修饰译文则会失去原有的韵味。中国文学面临的问题亦是如此,在灿烂的中国文化与国外文化之间如何搭起一座合理的桥梁是《红楼梦》文化以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的关键。如太虚幻境可译为the Land of Illusion ,因“太虚”原有“虚幻”的意思,而且“太虚”一词起源于道家,虽然道教思想作为中国宗教思想的一部分已被中国大多数人所接收,然而对于很多西方国家的人来说却很是陌生,所以在翻译之时我们此处只取“幻境”而略去“太虚”,同样的如碧纱橱(黛玉初入荣国府住处)可译为Green Gauze Lodge 意指绿色薄纱小屋。虽然其意思并没有问题,但翻译后便少了那份优雅的美感,中国人的传统建筑文化当中,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者住处有极大不同,此间黛玉所住为少女闺房,取名之时也会因其身份取得不同的名字,芳草花木常为名字,寓意芳草般动人美丽,清雅高洁。而在西方国家文化中却体现的是不一样的现象。所以上面两个例子翻译家们采取的是归化的翻译方法,将《红楼梦》中的一些名词翻译成与英国家相适应的译文。虽然在此翻译期间有些原文的神韵被流失,但是从翻译的角度来说目的已达到。

同样的当我们在翻译一些外国语言时会采用另外一种翻译方法―异化法。比如Rome wasn’t built in a day 这句话有两种翻译,第一就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或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前者采用的是异化的方法,直接将原文意思翻译出来,第二个采用的是归化的方法,融入了中国人的思维文化。两个翻译版本各有千秋,虽说这里归化的方法更符合我们的民族心理,但是我们也能够理解“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句话,因为在以往的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接受了这句话,它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所以如果从时展的角度来讲,这种带有异国风味的表达法,已经成为了大众所接受的一部分,异化的方法丰富了我们的语言文化也促进了不同文化建的了解和沟通。再如,My uncle Cassidy give me money! Pigs might fly if they had wings! 在这句话中,我们中国人会很习惯的把它的后半句他翻译成“太阳会从西边出来”似乎好像归化法用得很好,但是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丧失了其韵味,单是翻译成“太阳会从西边出来”会失去其原来的幽默感,猪会飞难道不是一种幽默吗?所以在我们进行翻译的过程与使用翻译方法中必须要灵活得当。在我们的翻译交流过程中必须是透明的,不应受到政治经济宗教的影响,我们应以理性的思维去看待翻译。在翻译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误区。比如我们经常会说一个人很害羞,其实在我们中国当中并没有对其有贬义,只是在描述他的个性,甚至有时多是有些褒义可爱的成份在里面。但是对于西方人来讲害羞确是贬义,泛指无能与懦弱。所以当我们面对这些问题时,要以理性的角度去思考它,并不能以个人的价值去衡量。同样的在《红楼梦》中,宗法制体系很明显。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他们多是堂兄妹,可是他们的关系确实为情侣与夫妻,我们不能以伦理的角度去审视他们的关系,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是封建宗法制度下的文化。

经济全球化下的背景下,各个国家之间相互影响,科技的进步使我们的文化交流更加的密切,人们的生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但是在以往的文化交流活动中因为种种的原因,我国多处在一个相对劣势的位置,因此在现今这个世界大舞台里我们要抓住机遇促进我们的文化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语言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世人对中国文化也更加的感兴趣,众多的孔子学院在全世界不同国家正如火如荼的开展。但是单靠我们的孔子学院的作用是不行的,英语已经确立了它作为世界通用语的地位。英国著名社会理论学家吉登斯曾说“全球化可以定义为世界范围内的人际关系的强化,这种关系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将彼此相聚甚远的地域所连接起来,如此地所发生的事可能是由几英里之外的异地事件引起的,反之亦然” 。在文化交流过程中,身份认同问题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语言交际工作者的身份认同,他们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人一个组织,而是一个国家的形象。文化的多样性,国际社会的复杂性不断地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时不仅仅需要的是语言交流技巧,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所以要加强本国的国民素质的培养,以及文化软实力的加强。在翻译实践中,运用适当的翻译策略,能够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有利于不同国家间的相互了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 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 Hawks, David. The Story of the Stone[M]. London:Penguin Books,1977.

[3]Yang Hsien-Yi,Gladys Yang. A Dream of Red Mansions[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1978.

[4]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5]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同化[J].外国语,1998,(2)

[6]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篇3

一种存在本身有时间和空间的范围,这必然会制约他人。但是它影响的大小或是否存在,就不仅仅取决于本身了,而要看到它与被影响者的关系。比如血缘、民族、语言、宗教、信仰、政治、利益等,比如在同一血缘或同一民族间会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障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或保持较长久的时间。又如,同一种语言是最有利的传播媒介,同一种文字更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宗教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影响,一旦形成了信仰,就可能产生非理性的结果,不能用常理和逻辑来推断。政治与利益就更不是用时间与空间可以衡量的了。此外,还要考虑到影响者与被影响者之间的时间与空间距离,因为对同一因素而言,正常的影响力还是与时间、空间距离成反比的。所以说,存在并不意味着影响。

我们不能主观地认为,在中国已经消失了的文化,肯定对周边国家产生过什么样的影响。相反,有些在国外有保存在国内已经消失的中国文化,会反过来影响中国,这就是孔子所说的礼失求诸野。再者,还要考虑到文化影响者本身的传播态度和能力。是认真的、积极的,还是随意的、消极的甚至是防范的。例如宋朝禁止向契丹、西夏出口书籍,更不会主动传播文化,结果契丹、西夏都制定自己的文字,连佛经也从汉文翻译为西夏文,所以说宋朝的文化在契丹和西夏产生不了什么影响。第三,还与传播的手段与途径有关。在现代传播手段发明和运用之前,文化的传播只能通过人、文字和具体的物品。如果没有人和具体的传播物,即使处于同一时代,不同的文化之间也不可能有交流和影响。今天我们有了互联网,有了密集的人际交流,但是我们不能用现代化的手段来想象古代,不能说汉代的文化肯定影响了罗马,反过来也是如此。正因为如此,我们就必须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特征。

首先,由于地理环境的障碍,中国文化远离其他发达的文明。如果我们把今天所遗留下来的古代文明做个比较,绝大多数都可以找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是只有美洲的玛雅文化与中国的文化很难找到与其他文明之间的联系交融。因为地理环境的障碍,在当时几乎是不可逾越的。历史上有好几次外来的文明到了中国的边缘,但最终几乎都没有传播进来,能够过来的往往很少。目前能找到的汉代与罗马的交流,就是眩人,即今天所说的杂技演员,他们来过,但连具体人数也没有。即便像史书所载,将他们当做罗马派来的使者,对文化交流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留下多大影响? 正因为这样,中国的文化基本上是独立发展起来的,一直到近代才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在这以前更多的是在物质上吸收外来的文化,精神上基本是独立发展的。所以在晚清时期,有很多文人志士才会感叹,中国遇到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大变局不是仅仅指坚船利炮、声光电,而是意识形态、文化、制度之类主体上的冲击。

其次,中国由于周边隔绝及自身优越的地理环境,所以在孔子时代就产生了强烈的华夷之辨,认为华夏优于蛮夷,蛮夷还没有开化,等同于禽兽。夷要变夏,就必须要接受华夏的文化礼仪,反过来如有华夏放弃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则可以由夏变夷。所以华夷之辨始终是根深蒂固的。在政治上,主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夷人保持着防范的心理。如果认为夷人还有可取的话,那是因为他变成了夏的结果,而不是夷人本身。同时,古人还认为天朝无所不有,无需依赖外人,所以对外来文明的态度,统治者往往是出于不得已才容忍,或者完全出于个人的精神追求和物质享乐目的。如长生不老、求仙、、声色口腹。所以直到清乾隆晚期,中国只接受朝贡贸易,而正常的贸易停留在民间或者走私,甚至需要通过外力干预才能够改变。

所以,中国文化的传统历来是开而不放,传而不播。我们现在往往赞扬汉唐如何的开放,但事实上是开而不放,打开一扇小门允许西域南海诸国、日本、朝鲜、越南、琉球等人进来,但目的是让他们来朝见或学习中国礼仪文化,而不是与他们交流,更不会向他们学习。中国人从来不会主动去外界学习他国、他族的文化,截止到目前这样的例子还未发现过。唯一的例外,是出于宗教的目的,比如法显、宋云、玄奘等到印度去取经。因为中国人不认为、不相信在中国之外还有能与中国相称的文明,更不会有值得中国学习的文明。另一方面,中国人也不认为有向外传播自己的文化的必要,因为境外都是蛮夷戎狄,不仅非我族类,而且尚未开化,也不愿接受教化,不配学习中国文化。朝鲜、越南、琉球等藩属国则因曾为汉唐故土,或长期向化,已被视同为中国文化区域。日本则一直列为外国,官方或正常情况下不会主动去传播中国文化。鉴真和尚是应日本之邀去弘扬佛法,其他成果都是副产品。朱舜水留在日本是因为明朝覆灭,他作为遗民回不了国。近代以前,中国从来没有去外国办过一所孔子学院,现在能够找到的古人在国外传播文化的例子,除宗教原因外,往往都是出于不得已或者是偶然。

在境外,中国文化的传播限于朝鲜、越南、琉球等通用汉字的地域和华人聚居区。不少人以为中国文化在东南亚的影响很大,其实从来不是如此。由于早期的中国移民基本都是底层贫民,从在当地定居并形成社区开始,一直处在本地文化的包围之中。加上历代统治者根本没有保护侨民的意识,反而视海外华人为不忠不孝的叛逆、盗匪,甚至在他们遭受殖民统治迫害杀戮时也无动于衷,更不可能在文化上给他们予支持。中国的统治者连帮助自己的侨民学习中国文化的意识也没有,岂会去向他们的所在国传播中国文化?因此,华人华侨要进入主流,必须接受当地的文化,甚至皈依当地宗教。20 世纪50 年代后,由于中国不再承认双重国籍,海外华人绝大多数选择加入当地国籍。在大多数国家,华人不得不改用当地姓氏,华人教育被限制或取缔,只有少数华人还能坚持写汉字、讲中文。

所以我们要清楚的是,在世界各平行发展的文明之间,文化未必是相互影响的,不能仅仅根据空间、时间相近的因素来推断。比如,中国的造纸术早在公元2 世纪就成熟了,但是直到公元8 世纪才传到外界,才被阿拉伯人所掌握。公元751 年,唐朝大将高仙芝率领的几万军队在怛罗斯( 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 被黑衣大食( 阿拉伯阿拔斯王朝) 军队打败,大批唐军被俘,其中就有一批造纸工匠。他们被带到巴格达,阿拉伯人通过他们学会了造纸,并传播到各地。从此,中国的造纸技术完全取代了古埃及流传下来的纸莎草造纸。要不是这个偶然因素,中国造纸技术的外传或许还要晚很多年。若中国积极主动传播自己的文化、技术,今天在世界的影响肯定会大得多。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今天我们讲一带一路对文化的影响,要明确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一带一路不是张骞通西域。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主要是出于政治、军事的目的,其最大的贡献就是中国拥有了新疆和中亚,难道在今天我们提出一带一路还想拥有什么地方么? 第二,一带一路不是丝绸之路的延续与再造。丝绸之路的主要动力不是在中国而是在外国,是中亚、西亚、波斯、罗马需要中国的丝绸,而不是中国需要把丝绸推销出去。中国历来没有通过外贸来盈利的观念,丝绸之路真正的利益获得者是中间的商人。第三,一带一路不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也是出于政治的目的,至少主要是为了宣扬国威,或者是为了加强永乐皇帝的政治合法性,而我们今天的时代不需要这样做,不应该这样,也不可能这样做。第四,一带一路不是新马歇尔计划。二战结束后,欧洲人接受美国提出的马歇尔计划是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接受,是毫无争议的。而今天要不要接受一带一路,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对方。一带一路光有中国的积极性和努力是不够的,还要如何使对方愿意合作,并保持下去。

所以我们新的文化战略,应该吸取历史的教训。中国文化交流的历史、文明的历史进程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教训,而不是经验。归纳起来,我认为,首先应该全面的开放,其次对中国的文化应该积极地对外作客观的介绍和传播,让外国人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与此同时,对外国先进的文化,中国应当主动地吸收。在今天的世界,再想用和平的方法直接传播意识形态和信仰,是不可能的。世界上多数人已经有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并且绝大多数人不是处于水深火热或饥寒交迫,除非通过武力强制的手段或者高价收买,才可能改变其中的少部分人。历史上意识形态和宗教的传播,除了出于对方的需要以外,其他无不通过暴力、战争、经济手段,而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自己不承认对方的价值观是普世价值,难道还指望别人承认我们的价值观吗?

篇4

【关键词】高等中医院校 留学生 课程设置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项目批准号:DOA12032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227-01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留学,中医学专业已经成为留学生选择学习最多的专业之一。高等中医院校既要培养出满足国际需求的中医药人才;又要通过留学生教育促进中医国际教育的发展,增进中医药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若要达到此培养目标就要分析留学生特点,设置符合留学生需求发展的课程,以不断提高留学生教育教学质量,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

一、高等中医院校留学生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一)中西医课程结构比例问题

高等中医院校开设西医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优化中医的主体地位,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目前各个中医院校都开设了大量的西医课程,甚至存在中医院校西化的现象。中西结合的前提是学生熟悉掌握中、西医知识,在此基础上对二者进行取长补短。大量西医课程的涌入会使学生对中医的知识产生疑问和困惑,不但起不到中西医优势互补的作用,反而会对学生的中医专业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留学生在本科学习初期,还没有形成中医思维模式,中、西医课程混开的兼顾的教学模式,显而易见会对中医学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表面看起来会丰富学生们的知识,但实际上它忽略了中西医学各自的特点和学生们的接受能力,学生会因理解障碍而对中医理论产生迷惑,使得学生们对两种医学都是一知半解。

(二)中医四大经典课程没被引起足够重视

首先,中医经典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医经典课程在教学中没有被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多数院校已经将中医经典课从必修课程改为选修课,教师的授课方式呆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主动的参与到课程教学之中,课堂气氛不活跃。其次,经典课程的学时数相对少,教学时间得不到相对的保障,学生会对本来就很难理解的经典课程产生遗忘,不利于学生形成经典思维和知识体系。再次,教授课程的教师整体素质问题,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还要有扎实的临床功底,但临床功底的缺失在青年教师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中医经典课程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重视中医经典课程学习是完整把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需要,同时,对培养学生形成专业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留学生汉语言障碍及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它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结晶。因此在中医药学习的过程中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不仅仅是会说流利的汉语,还要懂得政治、经济、文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正因如此,中医药学校绝对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目前各高等中医院校此类课程开设不足,学生缺乏系统的学习传统文化课程,造成在学习中医经典著作的时候显得尤为吃力。在中医国际教育中,开设如中国古代文化史、古代经典著作鉴赏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尤为必要的。

二、高等中医院校留学生课程设置改革设想

(一)优化中西医课程结构比例,强化中医课程教学

1.强化中医主体地位

高等中医院校应合理安排中西医课程比例,在短暂的几年学习生涯中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模式。目前我国高等中医院校中西医课程开设的体制是同时开设,这样会给学生造成较重的课业负担,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应考虑调整开课顺序,将中医课程前移,在学生入学初的几年时间里,集中精力学习中医课程,待学生已建立起相对稳定牢固的中医思维模式,再集中学习相关西医课程,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中医知识的理解。

2.开设中西医比较课程

在国际医疗水平不断进步的今天,中西医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已日益扩展和加深。为实现中西医学之间的相互融合和沟通,在学生升入高年级并已经可以分辨清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之后,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西医比较课程,使学生更深刻领会和掌握两种医学体系的理论,为他们以后的临床、科研提供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

(二)加强中医四大经典课程学习,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1.提升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中医学的各个教学科目中,经典课程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深厚的中医理论专业功底,还要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融会贯通的能力。所以,我们应多渠道的选择适合讲授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师,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各高校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提高加强经典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加快对现有人员的培训提高。

2.改革经典课程的教学方法

针对经典课程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参与性不强、被动接受知识的问题,我们应鼓励教师大胆创新,避免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能使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培养学生形成中医思维,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指导实践。教师除了在授课方式上要创新之外,在教学手段上也要增加现代化元素,从而有效指导学生临床实践,提高诊疗水平。

(三)加强传统文化学习,保持中医优势特色

1.创新文化教育活动方式

学校应定期为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并创新活动形式,以丰富留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受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领略其独特魅力。例如:定期举办中外学生交流会,中国传统文化讲座,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同时可以开展高校间的跨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文艺联欢活动,参观游览名胜古迹等,这些活动不但能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可以增强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2.中国传统文化的讲授要面向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课的讲授应当遵循面向现代化的宗旨。由于留学生汉语基础不牢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给教学带来不小的难度。针对留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在讲课初期应当以专题讲座为主,学生首先暂时不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以课本的内容为主,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讲解。但是,这样并不等同于学生不参与教学,只是在初期学生要以牢固基础为主要内容,待一段时间后再参与到教学互动中,也就是所谓的启发式教学。当然,这也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师有很高的理论水平,还要有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能力进行组织课堂,掌握教学节奏,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三、结语

留学生教育教学工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应不断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留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以促进高等学校国际教育事业的加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丽霞,沈歆.高等中医教育应大力弘扬中医文化[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7(4).

[2]胡森.高等中医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的必要性及思考[J].中医教育ETCM,2004,23(3).

[3]童瑶.中医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改革之我见[J].中医教育ETCM, 1998,17(1).

篇5

1. 您自己怎么看待藏医?

藏医学是藏族祖先长期在高原自然环境下生活过程中,与各种疾病进行斗争,结合本民族的文化和对自然界的认识,逐步形成的比较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了几千年的应用,至今仍然能为人类战胜疾病提供有力的武器。

2. 您当初为什么学藏医,是祖传的还是自己有兴趣?

本人从小生活在青藏高原,虽然不是藏医世家出身,但从小对藏医学有极大的兴趣。后来刚好也得到了学习藏医的机会,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健康能够做一点贡献,选择藏医作为终身职业。

3. 藏医和中医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藏医和中医最大的区别我认为是基本理论的不同。藏医学以三因学(龙、赤巴、培根)和五源学说作为认识疾病、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根据,而这些理论在中医理论中基本上是没有记载的,与中医的阴阳五行说是完全不同。当然藏医也有“五行”学说,与中医的五行学说有相近之处。

4. 您知道中西医怎么看待藏医?

以前由于不了解藏医,很多中西医医生只是感到好奇,近几年来由于藏医学在很多常见病和疑难杂症方面的突出疗效,学习和研究藏医、藏药的中西医医生越来越多。

5. 外界对藏医都有种神秘感,为什么呢?

藏医基本上流传于藏民族比较集中的青藏高原,历史上由于交通不方便等原因与其他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相对较少,再加上藏医典籍《四部医典》等的内容不容易被其他民族读懂和理解,使外界对藏医本身得不到了解,因此产生某种神秘感。

6. 学藏医怎么从理论到实践?

这一点基本上与中医的学习方法类似。以《四部医典》的内容为基础学习藏医理论知识,然后跟一个临床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用口传心授的方式学习实践。

7. 我们听说很多人在买珍珠七十,为什么?还有其他哪些名药可以介绍给我们的读者呢?

珍珠七十是由七十味藏药组成,其中含有许多珍贵材料,如:虫草、珍珠、藏红花等等。这些药材的炮制和加工工艺非常严格。在心脑血管等疾病方面具有非常好的疗效,另外健康人平时少量服用也具有保健功效。随着藏医学的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购买藏药的人员的急剧增加。除了珍珠七十之外,还有二十味沉香、六味能消、八味蒂达等藏成药。

8. 您觉得藏医药能继续传承吗?

任何一种能为人类健康地生活提供某种方法或者理论,不论它的形成和发展的年代或区域如何,我认为都能够被人类接受和学习。而藏医学就是人类在与疾病斗争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的医学体系,至今仍然为人类的保健和防治疾病作贡献,当然能够继续传承。传承的方式上需要继续加大和重视各藏医学院的承办,还要加强国家正在实施的名老藏医经验传承制度。

9. 现在有多少人在学藏医?

学习藏医的具体的人员数据不太清楚,但是和青海等省区有专门的藏医学院,另外国外也有藏医学习班,估计人数也不少。

10. 藏族百姓怎么看待藏医的呢?

藏族百姓非常相信藏医的疗效,可以说90%以上藏族患者服用过藏药。

篇6

以前,我听到别人患了癌症,心里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第一是病人痛苦地接受治疗,与死亡抗争,第二是家财耗尽,人财两空。以前,总以为癌症不会和我沾边,不料如今,我也成了癌症病人!我茫然地坐在病床上发呆,何去何从,治还是不治7花了钱,如果病能治好,倒还好说。如果治不好,搞得人财两空,剩下的家庭成员该怎么继续生活下去?当时,我的心情复杂极了。那时候,爱人和孩子来到我的身边,亲切地安慰我。他们坚定地说,治病要紧,钱不够,即便把房子卖了,也要治……

在家人,亲朋好友和单位领导的关怀下,我做了胃癌根治手术。紧接着又做了6次化疗。经过漫长的7个月的治疗后,我返回了家中

当时,我一直在想:“命虽然暂时保住了,但癌症是不治之症,我的生命还有多长?”这个阴影一直笼罩在心头,我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闷闷不乐。

后来,经病友介绍,我加入了南京市癌友康复协会。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个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充满活力的群体。为了让大家病有所医,病有所学,病有所乐,病有所为,协会请来了中西医专家讲授防癌、抗癌的康复知识。病友们时常聚在一起,讲述自己的抗癌经验,与大家分享抗癌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从很多老会员身上,我看到了生命的希望之光。想想也是,人哪能不生病?既来之,则安之。我要勇敢地面对现实,认认真真地过好自己的每一天。从此,我的心态变了,脸上也开始有了笑容。面对癌症,我不再害怕。回到家中,丈夫看到我的精神状态渐渐好转,也很高兴。

阳光总在风雨后,驱散了笼罩在心头的恐癌阴影,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我积极参加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莫愁湖、白鹭洲、鼓楼广场上有我活跃的身影:舞台上有我优美的舞姿和嘹亮的歌声……

篇7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省发展中医条例》以及中央和省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部署,以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统筹城乡中医药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为宗旨,以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为主线,以中医药特色建设为重点,以深化中医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为动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控制疾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加快发展我市中医药事业。

(二)主要目标:通过5年的努力,建立完善全市中医药服务体系。实施中医名院、名科、名医战略。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科、中药房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10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和中药房达到建设标准,100%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100%的基层医疗机构中医医务人员接受规范化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10种以上。进一步加强烈山区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内涵建设。每千人中医床位数、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中医医疗保健服务量同比增长50%以上。推进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工程,加快中药加工、生产基地建设,中药产业总产值增长50%以上。

二、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

(三)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将中医药服务机构建设纳入区域卫生发展总体规划,合理配置中医药服务资源,进一步完善以市、县中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中医科室为重要力量,农村和社区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为补充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形成涵盖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养生等功能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允许符合条件的中药特色药品零售企业开办中医坐堂医诊所。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继续教育、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

(四)加强中医医院建设。重点办好承担本区域中医基本医疗服务的市、县级中医医院。明确功能定位,完善运行机制,稳步推进公立中医医院改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积极推进市中医医院的国家“十一五”重点项目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在规模及内涵建设上3年内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形成有较大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三级中医医院。濉溪县要加快县中医医院新院建设,加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内涵建设。

(五)推进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综合医院要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切实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的意见》精神,将中医工作纳入医院整体规划统筹发展,加大对中医药科室的诊疗设施设备、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经费投入,每年用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不低于总体收入的2%。3年内,市人民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县人民医院所属中医科、中药房要达到《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设置中医病床数不低于医院标准床位数的5%。矿工总医院及其二级以上医院规模分院、皖北集团总院及其二级以上医院规模分院、中煤三建集团职工医院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独立中医科并打造成优势学科。

三、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六)加强中医特色及优势学科建设。中医医院要结合自身条件,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疗效显著、具有影响的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对中医医疗机构开展国家、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和重点中医专科(专病)项目建设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市、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中医药要占有一定比例,对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科室予以倾斜。鼓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逐步形成院有名科、科有名医、人有特色的中医药服务优势,使全市建成一批有特色、有疗效、有影响力的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切实提高中医药服务整体水平。

(七)强化中医医疗机构内涵建设。坚持中医医院以中医药为主的办院方向,建立有利于发挥中医药优势的激励机制,从发展方向、建设规模、资源配置、科室建设、人才培养、专病专科等方面拓展中医技术服务内涵,积极运用中医药手段防治疾病,运用中医药价格相对低廉的优势为群众解决看病就医问题,保证中医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巩固中医医院管理年成效,提高“以病人为中心”的中医药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水平。

(八)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将“治未病”作为落实“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方针的重要举措,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以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拓展中医药服务范围。中医医院要全面开展“治未病”试点工作,并选择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加,积极探索和规范“治未病”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不断推进“治未病”工作,推进中医药预防保健工作的良性发展。

(九)加大中医药人才选拔、培养力度。开展中医药学术继承人、中医药学术和技术培养对象选拔、培养工作。认真总结中医药师承教育经验,落实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与市内外名老中医结对拜师,培育本地中医药后备人才,增强中医药事业发展后劲。

(十)完善名老中医评选机制。在首届名老中医评选的基础上,健全名老中医评选制度。尊重保护名老中医,继承发扬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配备助手,协助其整理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四、推进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工作

(十一)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卫生中的作用。大力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加快各建制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中心卫生院达到示范中医科建设标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积极向农村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把中医药技术服务贯穿到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养生全过程,全面提升农村中医药服务水平,为基层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

(十二)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功能。开展全国和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科室建设,加强中医药人员配备及培训,普及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知识。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针对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连续性的诊断、治疗、护理和康复,满足社区居民对中医医疗服务的需求。

五、着力提高中医药科研能力和水平

(十三)有效整合我市中医药科技资源。成立市中医药专业科学研究机构,重点加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技术研究、本地中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采取多种措施,整理研究历代名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特长。积极发掘和整理民间单方、验方,开发应用名老中医的临床制剂。

(十四)加强中医临床研究。依托中医医疗机构及重点中医专科(专病),积极申报省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临床优势,重点组织开展对肿瘤、肝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疑难病症和老年性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提高临床疗效,创新医学研究成果。

六、落实中医药事业发展保障措施

(十五)加快发展中药加工制造业和中药养生服务业。扶持我市中药国家保护重点品种“华蟾素”科研和生产,支持华润三九药业公司中药饮片项目加工、中药颗粒剂生产项目,支持辉克药业有限公司中药制剂生产,加快我市中药产业结构升级;围绕城市服务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开展与先进地区中医药科技与文化交流、合作。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将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将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列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民生工程。

(十七)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中医药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按照《省发展中医条例》规定,逐年增加对中医药事业投入,中医药事业经费预算增长幅度不低于本年度同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投入倾斜政策,通过财政杠杆,积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缩小中西医发展差距。

(十八)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中医药工作部门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全市中医药工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全社会共同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格局。

(十九)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发展改革部门要将中医药事业纳入总体规划,对中医药机构的基本建设和其他重点项目予以优先安排;财政部门要将中医药人才培养纳入卫生人才培养经费补助范围,并会同卫生等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分配政策,引导医疗卫生机构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中医药人员的职称晋升、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医疗保障管理部门要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西医结合诊疗项目、中药品种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降低起付线;物价部门要根据相关规定,及时调整和合理制定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中针灸、推拿、刮痧、拔罐、中医正骨等传统项目的收费标准,合理制定名老中医专家诊疗费标准,加强中医医疗机构中药自制剂价格管理,及时制定和调整中药自制剂销售价格;科技部门要加快构建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加大中医药科研立项和资金支持力度,对中医药科研项目招标和成果奖励实行优惠政策;农业部门要加强对中药材种植、加工的规划、引导和管理,从源头上推进我市中药产业健康发展;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督实施中药材GAP、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组织实施中药品种保护制度;工商部门要会同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有关部门切实加强中药材市场管理和中医医疗、中药广告的管理;广电部门要加强中医药法规政策宣传,普及中医药医疗保健知识;卫生部门要派专人负责中医工作;其他有关部门要在职责范围内主动支持中医药的发展。

(二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严格中医药机构、人员、技术、设备等要素的准入制度,清理和取缔各种形式的非法中医医疗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医医疗和中药药品广告管理。建立中医药工作督查制度,定期开展监督检查,落实中医药发展政策,规范中医药服务秩序,确保群众医疗安全。

篇8

1《印中搜闻》及其研究中医的缘起 

    1.1《印中搜闻》的创办1807年马礼逊来华传 教,因当时清政府实行禁教,不准传教士进入内 地,传教工作遇到了很大困难。马礼逊和米怜在认 真讨论了当时中国的传教状况后,决定在东南亚某 个“欧洲新教国家政府的管辖下且靠近中国的地 方”建立一个传教据点[5],为对华传教做准备,这 个地点最终选择了南洋的马六甲。他们主要的工作 是通过印刷基督教书籍和报刊来宣传福音,马礼逊 在给伦敦会(London Mission Society)工作报告中 提到要出版一些中英文期刊,之后便由米怜在 1815年和1817年分别创办了中文月刊《察世俗每 月统记传》和英文季刊《印中搜闻》。《印中搜闻》 刊登中国、印度、东南亚等地区的各种消息,以及 对这些地区的历史、语言、宗教、文化、气候、医 药等方面的研究性文章,其中以对中国的报道和研 究为主。

1.2《印中搜闻》研究中医的缘起起初《印中 搜闻》对中国的报道并未涉及医学内容,其对中国 医学的关注缘于一次偶然机会。当时爱丁堡大学校 长贝尔博士(Dr. Beard)正计划从社会学的角度搜 集世界各地普通百姓的生活资料,而英国伦敦赫奇 尼(Hackey)园艺公司欲探求全球野生植物分布的 情况,他们便委托马礼逊调査中国的情况,内容包 括中国百姓的生活习俗、疾病分类、治疗方法以及 中草药的使用及鉴别等[«。因马礼逊忙于编写《华 英字典》,便将贝尔博士的任务委托给东印度公司 医生李文斯顿(John Livingstone)。1820年,马礼 逊和李文斯顿合作在澳门开设一家诊所,同时聘请 了一名李姓的著名中医和一名药剂员相助应诊和为 他们介绍中医药知识。在这之前,马礼逊“由于急 切地想要寻找关于中国人的疾病和治疗方面的记录信息,在人口稠密且非常繁华的广州城里购买了所 有能找到的中国医书,总共800多卷”m。当时李 文斯顿“在澳门居住已有12年,有机会接触和观 察一些重要的病例”[«,因而很快完成了报告,并 刊登在《印中搜闻》上,不过他说在文章里不太适 合讨论专业性的内容,仅限于呈现他所观察到的 情况[8]。

马礼逊和李文斯顿因此对中医药产生极大兴 趣,而且他们亲眼看到澳门诊所的那位李姓中医治 好了许多患者[8],两人均认为“在对中医作出正确 的评估,并对中医的技术给予准确的解释之前,有 必要调査中医药系统,去诊所对中医药的疗效作长 期仔细的观察”[8]。自1820年起,李文斯顿在〈〈印 中搜闻》上连续发表了3篇关于中国医学的文章, 分别是《中国医学的历史》(在第14~18期连载, 依次介绍医史人物与著作、基础理论、治则、药物 4个方面的内容)、《中医对特殊疾病的治疗》(第 15期)和《中国脉学》(第17期),以期让西方 更多地关注和研究中国医学。

2《印中搜闻》对中医的评介

    2.1对中医历史的评介李文斯顿认为“远在两 千年前,中国人就精通医药学,要比西方任何国家 早得多”[8],因此在《印中搜闻》上他首先介绍的 就是中国医学的历史。他指出在中国医术被称作 “仁术”,大医精诚,良医的地位可与良相相媲美。 他或详或简依次介绍了上古至金元时期的神农、黄 帝、岐伯、长桑君(扁鹊之师,李文斯顿误认为是 仓公)、扁鹊、华佗、淳于意、王叔和、陈桂、许 胤宗以及“四大家”张仲景、刘守真、李东垣、朱 丹溪等13位中医名家的事迹。李文斯顿还援引李 中梓《医宗必读》的观点介绍“四大家”的治病用 药特点:张仲景偏于峻重,刘守真偏于苦寒、李东 垣偏于升补、朱丹溪偏于清降。值得注意的是,李 文斯顿对中医的认识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李中梓的著 作,可能他阅读过这些著作。明清两代亦有众多名 医,不过李文斯顿并没有介绍,仅是列举出两种他 认为值得特别注意的医书:吴谦等编纂的《医宗金 鉴》和蔡宗玉的《医书汇参辑成》。

因与西方现代解剖学有相似度和可比性,李文 斯顿对中医外科尤感兴趣,他讲述了华佗为关羽刮 骨疗伤、为景王割眼瞳去疾(事见沈约《宋书》) 的故事,并称华佗是用现代方式阉割猪和家禽的第 —人。他还介绍了一位生活在六世纪的医家陈桂, 据说他曾剖开患者的腹部,割除发病的内脏后缝 合,用1个月的时间治好了患者。在手术之前,他 给患者服用麻沸散。

李文斯顿一方面对中医悠久的历史和成就感到 钦佩,另一方面却为中医的停滞不前感到遗憾,他 指出:“时至今日,中医药却未见有多少改进,且 有一大堆类似于欧洲的占星医术一样的错误极端荒 谬地滋长蔓延,并造成各科医术的倒退”。但他又 认为:“这许多错误在精明的中医师手中,并没有 阻碍中医中药的有效使用”[8]。

2.2对中医理论的评介对于中医理论,李文斯 顿重点介绍了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如太极衍生阴 阳、阴阳平衡、阴阳相互吸引与排斥、五行生克以 及五行配五脏、五味、五色等。他认为阴阳相互吸 引与排斥的特征乍一看像古罗马名医阿斯克莱比亚 德(Asclepiade)的物质运动论,但实际上与希波 克拉底(Hbpcrates)的理论更为相似。对于“中 医这套非常对称完美”但有“很多类比内容”的理 论系统,李文斯顿提出了质疑,认为它“缺乏真理 的基础”,并提出“如何证明这套理论,而它与古 代或现代西方的医学理论有怎样的联系和不同”这 样的问题[9 ]。显然这不仅是李文斯顿个人的疑惑, 同时也是他提出给欧洲学者思考的问题。

2.3对中医四诊的评介李文斯顿介绍了李中梓 《士材三书》中望闻问切四诊方法:首先观察患者 的面色,接着听患者的声音,然后询问其病源一 是否由于七情受伤,或饮食过度,或不节,最 后是切脉。他非常认同这种诊病方法和逻辑,认为 其“既综合而又简明”,批评了那些认为中医仅是 凭把脉和私下问一些问题就假装了解患者一切症状 的欧洲人的观点[1°]。

李文斯顿认为中医脉学有其独到之处,将其介 绍给欧洲的学者很必要。他在《中国脉学》一文 中,共列举了人体的24种脉象及辨证指标,依次 是:浮脉、沉脉、迟脉、数脉、滑脉、涩脉、实 脉、芤脉、革脉、代脉、紧脉、缓脉、洪脉、细 脉、牢脉、短脉、代脉、动脉、伏脉、促脉、长 脉、弱脉、弦脉和结脉。虽然李文斯顿没有指出这 24种脉象的文献来源,但通过他对这24种脉象的 描述,可以确定其出自李中梓的《诊家正眼》。例 如浮脉,《诊家正眼》曰:“寸浮伤风,头疼鼻塞。 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膈。尺部 得之,下焦风热,小便不利,大便秘涩”[11],李文 斯顿的描述则是:“右寸浮,揭示有风、头痛和鼻 塞;左寸浮,揭示中背部有风;右关浮,揭示膈中 有风痰;左右尺浮,揭示下背部有风,小便不利, 便秘”[12]。两者的脉症描述基本相同,只是部分翻 译不准确,如将中焦译为中背部,下焦译为下背 部,甚至存在谬误,如将“寸浮”误作“右寸浮”, “左关浮”误作“左寸浮”。李中梓的《诊家正眼》 将脉象分为28种,还有4种脉象一散脉、疾脉、 缓脉和濡脉一是李文斯顿没有介绍的,而且李文斯顿并未对这24种脉象及辨证指标作出具体评价。 他一方面希望欧洲潜心学术的人能够关注并研究中 国脉学这种神奇的技术,另一方面又认为中国人 ‘‘只满意血液循环的事实,而没有努力地去解释 它”,“直到现在,我相信他们还没了解血液循环 的真正方式,以及输送血液的这些动静脉的管道结 构”m。这表明包括李文斯顿自己在内的欧洲学术 界尽管已熟悉血液循环的路线及血管的解剖形态, 但并不了解中医对于脉搏跳动规律及内在机制的理 论。

2.4对中药的评介李文斯顿对中国的草药进行 过长期观察,他看到“在广州和澳门的街道上和市 场里,有许多新鲜或者晒干的植物被当做药品出 售,这些草药品种从未被欧洲的药典收录。听说这 些中草药的需求量相当可观”,“不知道这些中草 药是否也能减轻欧洲人的病痛”。澳门诊所建立 之后,配备有中药房,李医生和那位药剂员以及一 位通晓中药的行家,经常为他和马礼逊介绍各种中 药的性能。他注意到广州中药店里常用的中药约有 300种,但李医生告诉他大约只有30种是临床上 必备的药™。

李文斯顿在《印中搜闻》主要介绍的是玄明 粉、竹黄(天竺黄)、竹沥、水银、轻粉和砒石等 药物。他惊讶于中国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 了玄明粉的制作方法一朴硝炼饵(即进行脱水), 而西方所谓的芒硝(salt of glauber)直至1646年 才由格劳柏(Glauber)发明。玄明粉的出现,表 明中国在药物化学领域的发展要比欧洲早得多,可 他读过〈〈大英百科全书〉〉后却称:“中国的医书中 没有医学任何一个分支学科的知识,只有大量植物 的名称,,_,显示出欧洲人在中国医学面前的极度 自满,而这种自满源于缺乏足够的了解和片面的认 识。对此李文斯顿批评道:“没有一个欧洲人敢凭 良心说他充分了解中国医学”,他甚至告诫在爱丁 堡医科大学给学生上课的格雷格利(Gregory)医 生不要再自欺欺人,年轻的医学生们或者格雷格利 医生应该到中国核实_下[13]。

2.5对疾病谱及中医治疗性病与麻风的观察李 文斯顿的文章大致描述了近代澳门地区疾病流行的 谱系结构。他指出:“来诊所治疗的中国病人,大 约有一半是慢性的胃病、胸部疾病以及肠病,还有 极少数的慢性风湿病。还有大量的急性病,我们的 中医师统称为伤寒。这些疾病的发生,是因在出汗 的情况下,感受三月的冷瘴或潮湿的空气所致,一 年中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类型,我仅能列举的症状 有发冷发热、连续高烧、痢疾、间歇性和弛张热, 以及风湿病等”[8]。

他观察到中国医师对性病和麻风病患者不友 好,他们的治疗行为体现出道德取向。性病因与个 人不良生活习气有关,加之会传染,一般中医不会 接诊这样的患者。性病患者往往只能去找街头学过 一点外科知识的剃头郎中治疗,而他们治疗的方法 是用水银、朱砂和砷等混合而成的“三仙丹”给患 者涂抹外部患处。广东是麻风病的高发区,因麻风 病严重摧残患者的身体,且具有传染性,麻风患者 多受世人歧视,为家庭及社会所遗弃,以乞讨为 生,有的患者强乞强要,甚至偷盗抢劫,影响恶 劣,因此中医大夫对麻风患者亦拒绝诊治。李文斯 顿发现李医生“非常厌恶麻风病人,并拒绝治疗。 有好几次我看到他是如何对待那些可怜的麻风病人 的。当马礼逊博士告诫他时,他总是借口如果他接 触麻风病人会被传染,别人也不会来诊所看病了。 我认为要他改变这种无理的行为是非常困难的”[8]。

从医学的角度看,当时西方对于性病和麻风并 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国医师的治疗用药可作为 西方的参考。而从基督教博爱的角度看,麻风患者 的身体和灵魂都不洁净,契合基督教“治疗身体, 拯救灵魂”的理念,因此麻风成为后来来华医学传 教士重点关注的疾病。

综上所述,李文斯顿对中国医学的历史、理 论、医术和中药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既有惊讶赞 叹和质疑,也有客观评价,但总的来说,他的姿态 是居高临下的。他说:“我并不期待从中国医药知 识当中能够发现重要而有用的东西,因为天才培根 已开启了实验科学的大门,欧洲人的头脑所掌握知 识在精确度和广度方面已超越了以往”[7]。而后来 的某些医药传教士则在这条道路上越行越远,片面 地认为中医是落后的,提出了言辞激烈的批评,更 有甚者如合信(Benjamin Hobson)完全否定中医, 要用西医系统取而代之。

3《印中搜闻》在中西医文化交流方面的影 响和意义

篇9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中医药的出口营销现状及内外部环境,并提出和阐释了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的战略决策。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独特的重要卫生资源,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优势。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使医学面临着一系列尚未解决的困难,如人类身心疾病增加,现代疾病不断出现,老年人的慢性病和退行性疾病逐步增多等,导致了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即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模式。加之化学药品毒副作用不断出现、医源性、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加,以及生化药品研制成本巨大,医药费用昂贵等现实问题的存在,人们开始把眼光转向更为自然的传统医药领域,把防病治病和健康需求的目光转向了天然药物,更瞄向了具有悠久临床历史的中草药。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与70多个国家与地区政府卫生部门签订了合作协议,中医药已传播到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外现已有中医、针灸机构5万余所,中医师两万余人、针灸师10万余人。随着中医药在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医药作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正面临着国际化发展的大好时机。全球现主要有四个中药市场:东南亚及华裔市场、日韩市场、西方市场、非洲及阿拉伯市场。这是一个发展中的庞大市场,也是我国中医药出口的主战场。

近年来,随着天然药物国际市场的形成,我国中药产品出口总额呈上升趋势,2006年已超过10亿美元。我国中药产品已出口到五大洲135个国家,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2% ,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然而在国际中药市场每年的销售额中,中国所占份额却很小。中国作为世界中医药理论最完善、经验最丰富的国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将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实现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挑战。本文将进行市场分析后做出相应的国际化营销战略决策。

一、中医药出口现状SWOT分析

(一)机遇

1.疾病谱发生改变。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与环境和生活习惯相关的疾病大幅上升,逐渐成为威胁民众健康的主要病种。

2.以食品补充剂“进门”。目前,中医药主要以保健品、营养补充剂、食品补充剂的形式进人外国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由于欧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药品确定程序较为苛刻复杂,旷日持久,申请经费昂贵,而以保健食品、补充剂的名义进人市场后,因其较好的疗效和口碑,中医药日渐受到关注和好评。虽然相对于药品价格较低,但据悉其利润仍为国内市场的四倍以上。

3.现代技术强势。运用现代科学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实现传统中药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在中药产业链上应用现代质量控制技术,使中医药在保持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和遵循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纳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和新知识,真正实现“高精尖”技术为疗效开道。

4.中药产业初具雏形。内地已建立448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18个省份规范化种植面积达92万公顷。同时,随着中药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中药企业规模、效益也不断提升,涵盖中药农业、工业、商业的现代中药产业链不断完善和发展。

5.外国民众逐步认可中医药。据WHO统计,目前全世界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占世界总人口的80%,而且预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使用者和受众。

(二)威胁

1.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中医药知识产权绝大部分尚未进人保护状态。我国丰富的传统中医药资源往往被一些发达国家的医药企业无偿利用,甚至于很多时候需用高价购回被外国一些制药公司抢注的本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瑰宝的经方验方。

2.非贸易壁垒高筑。近年来,国际草药市场不断加高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严重阻碍了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进程。

3、国外洋中药抢滩。我国中药创新薄弱,质量控制和检验水平改进力度不够强劲,而洋中药却以剂型新、单用剂量小、使用简便等优势形成了“后来居上”的局面。

(三)优势

1,增效减毒。中药源于自然界的动植物或矿物,毒副作用相对化学药品小,加之数千年来中药多以复方治病,通过中药间的相互配伍增效减毒,进一步降低了毒副作用。

2,治疗成本较低。望闻问切的诊断方式,加之原料来源于天然动植物及矿物,与西医惯常使用的药物和大型诊疗设备相较,具有检测手段简便,医疗成本低廉等优点。

3防治重大疾病潜力巨大。中医根据个体差异、病变环节,结合经历数千年的不可计数的临床验证,使用天然的、多成份配合的复方进行多环节、多靶点调整,在防治重大疑难疾病上大有作为。

4.方药资源库。我国具有方药的优势,已查明中药材12 807种,现存方剂10多万首,目前生产的中成药已达5 000多种,为新药的筛选开发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资源库。

(四)劣势

1.文化差异。中医药有着丰富的东方文化内涵,用其他语言表达时很难被理解和接受。另外,中医学的诊断技术、标准和疗效判断标准与世界主流医学存在很大差异,给中医药的传播、交流都造成了很大困难。

2.标准差异。中医药自成一体,标准异于西药,西方国家不加变通地运用西药质量检验标准来衡量中医药,使其在进人国际市场时受到不够客观公正的待遇。

3.缺乏合法地位。中医药的合法地位在很多国家都未被承认。

4.出口比例不合理。中药制剂技术在我国整个医药产业中仍是比较薄弱的一环,其研究的相对滞后,已成为中药现代化的瓶颈,直接造成我国中药出口产品以低附加值的药材和提取物为主,出口比例不合理。 二、国际化营销战略

(一)政府职能性引导

在中医药国际化营销战略中,国家从宏观方面的管理、引导和助力作用不可忽视。首先,组织各相关方面力量,众志成城,建立高起点、高水平、更国际化的中医药标准,以保证中医药质量稳定、可控、有效、安全。其次,国家应利用网络平台时时跟踪目标市场国有关中医药出口的法律、法规及其变化,以使出口企业避免因不了解出口国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而产品遭拒。此外,国家应充分利用英特网将我国优质优品的中医药企业、产品、专家推向国际市场,建立起直接面向客户的巨大的医患网络平台,使世界各地的患者在这个平台上能够找到他所需要的中医师及中药产品。

(二)知识产权保护

中医药知识产权指人们在中医药的研究、生产、经营等知识活动中依法取得的权利,包括中医药著作权以及相关权利、中医药工业产权(专利、商标、服务标记、商号名称和地理标志等)及未公开中医药信息保护权三方面内容。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要切实构筑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屏障,否则民族中医药不但难以走向国际市场,甚至连国内市场都无法保留。所以,要尽快形成一个中医药知识产权三维保护体系。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性,形成完整的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将民族中医药知识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复合型人才培养

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应根据国际市场变化,配合“以医带药”、“以医代销”的模式,按照行业需求培养多种类、多元化、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具体培养过程中,本着有利于中医药人才培养和侧重角度不同的原则,可以采用两种培养模式。第一,现期型。由于中医药出口进人快速增长期,对中医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较为迫切,应采用团队形式培养,团队中、每个人分工及侧重有所不同,形成不同强势的复合型人才,团队中成员各有所长、各有分工,但并不只懂自己的强势,而是通过互相学习和相互带动,使每个人最终达到体现强势且兼顾其他的目标;第二,远期型。通过招收跨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方式墙养既熟悉西医,又掌握中医药知识并能运用中医药理论辨证施治,还能运用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知识开拓国际市场的宽口径、厚基诫的高素质中医药复合型人才,以使之担当起使“国粹”走出国门的重担。

(四)补缺营销

长期以来,中医药在西方遭冷遇,既因中医药在国外宣传不够,也有西方医学界排挤打压中医药的利益驱动,毕竟每年有大量资金从西医领域流失,如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曾报道:全美有大约113的医疗费用从主流医学——西医流人针灸、中医、气功等另类医学领域,而且这一趋势还在继续增长。这种局面,不利于中医药的国际化拓展。

因此应比较中西医学的差别和优劣势,对西医已占明显优势的疾病治疗,我们应明智避让,集中精力于自身特色上。特色一旦成为优势,就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可以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全力发展自己,真正做到凭借优势特色致胜。

古语言“伺机而动”、“趁虚而人”,在中医药出口营销中,比较分析国外市场及中医药现状得出,以补缺者的形态占领国外的市场空缺是最合适的选择。做别人做不到的,治主流医学无法兼容并治的疾病,达到主流医学手段难以企及的疗效,以补缺营销战略赢得外国民众及主流医学界的更多关注和青睐。

(五)国际专业展会

国际展会是市场走势的指示器,增进东西方了解的纽带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展会中的与会者可利用同一场所共同弘扬文化,其传递经济信息、加强对外交流的效果是其他形式所不易达到的。

篇10

中国第一家在美上市的中药企业――美国东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东”)CFO李艳春以自身的发展经历建议,“除了制药企业要加大投入之外,政府也应制定各种新药研发扶持政策,多一些像‘创制重磅新药’的产业扶持政策,同时多举办中西医文化交流活动,让西方了解认可中医药文化,在外交上和各国谈判,创造中医药出口走向世界的有利条件。”

并购起家

上世纪70年代,美东创业之初,只是一家名不见经转的小小保健品厂。历经多次转型与收购,如今的美东是一家全面整合药物公司,从事系列药物和保健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营销,按照GMP标准化制造成处方药、非处方药和营养保健品。金鸡胶囊、金鸡益母草、双黄连冻干粉针剂和遗尿停胶囊,成为公司主打产品,营养品包括:大豆肽饮品,肽片,粉剂和速溶咖啡。除了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外,公司有超过400多种的处方和非处方药。在全国所有省份,包括农村和主要城市的10万多个地区的医院、诊所,药店和零售渠道销售。

从保健品向中药品的跨越转型,美东离不开准确定位的并购,2004年5月26日,收购国有公司黑龙江松花江药业100%的股权。美东之所以选中黑龙江松花江药业,不仅是因为它有50多年经营药品的历史,还在于它是黑龙江省大型国有企业中政府计划私有化的10家企业之一。面对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美东更看重的是其注重研发、通过GMP标准认证和长达15年的抗病毒药物双黄连冻干粉针剂专利产品。

将植物药作为主营业务方向之一的美东,在整合完黑龙江松花江制药之后,又于2006年并购了生产植物药的广西灵峰药业,这次并购使美东旗下拥有了国内首创的金鸡胶囊系列妇科药品。同时兼任美东首席运营官和董事的李艳春表示,“现在面对西方和国内医药产业的冲击,作为中医药企业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产品,虽然当时并购的企业业绩不是很好,但是我们更看重的是长远的未来。通过这些并购,美东完成了转型,在美国资本市场和国内市场赢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比如2008年奥星收购乐仁堂的案例,虽然这个并购没有换来多少利润,但是因为被并购的企业拥有受国家管制的麻醉剂,有着稀缺性的价值,即使两三年之后没有盈利,也不能因此而否定并购的价值,并购最关键的是要突破短视效应,把目光放长远。”

越是不成熟的市场机会越多

2011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医药产业经济运行分析情况显示,医药产业生产、销售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产业总体呈现持续向好态势。《中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也即将出台,《规划》将重点支持治疗常见病、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品种的产业化、优质原料药材生产基地的建设和中药制药过程先进技术的综合示范应用。另据工信部权威人士透露,“十二五”期间,工信部将联合中央财政加大对企业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的扶持。

一系列利好政策,使我国中成药近年来销售稳中有增,在整个中药产业中所占的市场份额也日益扩大,如今我国中成药行业开始向现代化、消费品市场及美容保健品市场方向延伸,未来中药的发展前景相当广阔。“由于国外消费者对纯天然、绿色的药物有特殊的青睐,因此国内植物提取物有很好的出口市场,我国市场对中药的需求加大,一方面是因为国民消费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保健,另一方面在于新医改我国提出了注重病前预防而非病后的治疗,而中药在治疗慢性病方面有良好的疗效,因此需求增大。”王国昌乐观地认为。

在机遇来临的同时,李艳春更为关注本土药企与跨国药业巨头的距离:发达国家跨国药企有两个优势,一是科研能力强,有专门的实验室、科研队伍,二是科研为市场服务,科研与市场联系非常紧密。“国内的药企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实验室和队伍,而中国的医药科研实验室和队伍大多集中在国家的科研机构、大学里,许多专利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和发挥。有些研究课题也许不是市场真正需要的,而我们市场需要的东西和产品也许科研人员不知道,也没真正去研究。”身为美东创始人之一的李艳春直指要害。

看问题喜欢一分为二的李艳春认为欧美市场相当成熟,而越是不成熟的市场机会越多,中国制药业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处于转型期,正由多、散、小向规模化、集约化、集团化发展,国内企业也有自己的优势,一是在基药方面,跨国药企的基本药品种较少;二是在中成药和饮片方面,跨国药企基本没有中成药和饮片,他们都是以化学药和基药工程药为主。而中国市场处在发展和转型阶段的井喷期,商机无处不在。

研发海外布局

通常跨国药企在掌控研发风险方面,有一套与科研机构联合的研发机制,购买别人现有的科研成果,企业之间联合研发共享专利成果。同样试图借助研发强化竞争优势的美东,在国内和海外均布设了自己的药物研究院和科研队伍,同时和美国的BEND开发中心、颗粒研发中心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药物所等国际国内的科研机构都有合作,“这会使投资者信心增强,投资渠道也会因此顺畅起来。中国中医药业要做世界植物药的引领者的梦想,如果没有真功夫,只能加大与世界的差距。当前我国生物药和基因工程药,以中成药和仿制药为主,创新研发能力不足,没有真正影响世界的核心产品。”李艳春坦言。

资金充足的跨国药企,有足够的资金收购好产品、好企业;组建好的营销队伍,以研带销,以销带研,形成良性循环。而国内大部分药企都面临研发资金捉襟见肘的问题,在美上市之后,美东不仅融资问题得以解决,正好还可以借机做好研发的海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