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科学课题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2: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软科学课题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软科学课题研究

篇1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软实力;提升途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现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国内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据相关部门统计,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近700万,而社会各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岗位却受全球经济的影响有所减少;而薪酬方面也出现不乐观的一面,有调查显示长沙市近六成高校毕业生月薪在2000元以下。因此,有人将2013年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用人标准也越来越高,许多用人单位更多地注重个人的综合实力,尤其是就业“软实力”。

一、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内涵及区分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学派学者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他在《软实力》一书中讲到,“软实力是一种能够影响他人喜好的能力”,换而言之,即通过吸引别人而不是强制他们来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的能力。起初“软实力”的概念是运用在国家综合实力层面,随后该概念迅速受到全球理论界专家的关注,致使其内涵不断扩展,并被运用到各类竞争主体实力的描述当中,甚至是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就业软实力。

关于“就业软实力”的概念,国内还没有正式的界定。本课题组成员通过对长沙、深圳等地的走访调查,与近百家的用人单位进行交流,汇总其意见并参考相关文献,认为“大学生就业软实力是指专业知识外的能力,寓于大学生心理、性格、志趣、品德、涵养和魅力之中,对他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总和。”

“就业软实力”和“就业硬实力”的区别在于,“就业硬实力”是可以通过具体形式量化出来的专业能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如毕业证、学位证、奖学金证书、计算机和英语水平证书,甚至包括机动车驾驶证等职业技能证书等“硬件”;而“就业软实力”则是一种可以感知的潜在的“隐形”力量,具体包括敬业精神、诚信意识、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商务礼仪、审美观念、抗挫能力和创新意识等等。

二、当前国内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现状分析

当前,理工科大学生是国内大学生群体中人数众多、情况较为特殊的一类。说其情况特殊是因为:首先,理工科大学生所学的知识专业性强,即便是在当今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对理工科的人才需求量还是非常巨大的,所以理工科的大学生就业前景还是较好;其次,虽然用人单位对理工科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但是,当前很多的用人单位更倾向选择拥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往届理工科人才,即便是应届理工科大学生对薪水要求相对较低,也时常会被冷落,究其原因发现许多应届理工科毕业生在就业“软实力”方面存在不足,要经过一、两年的“社会学习”才能满足那些高要求的用人单位;还有个别理工科应届毕业生被用人单位录用,但在开始的工作过程中,暴露出“软实力”的不足,被用人单位辞退的情况。早在2005年11月13日的《中国青年报》就刊登,重庆理念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招聘了21名大学生,但在随后的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其中的20人被辞退,仅留下1名大专生,而公司反映出他们被辞退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专业知识层面的原因,而是个人综合素养等“软实力”方面的原因[1]。重要的是,这些问题到现在还普遍存在。

以上现状值得我们探讨当前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软实力不足的原因:

经过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教育为了培养各行各业急需的专业人才队伍,加强了高校的专业化建设,对理工科专业大学生的教育更多地偏重应用性知识和操作技术实践的训练,忽视了理工科大学生在人文素养、审美观念、职场技能、个人魅力等“软实力”方面的培养。

此外,理工科大学生自身提升就业“软实力”也没有引起重视,一方面,受到父母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学好数理化,走偏天下都不怕”的观念影响,众多理工科大学生认为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术,找个好的工作是上大学的主要目标,而对“软实力”方面的学习不太重视甚至是漠视;另一方面,理工科大学生的课程相对较难、学习压力较大、空余较少,即便有时间也多数在实验室里度过或花在考研复习方面上了,以至于缺少相对充足的时间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加强自己的就业竞争“软实力”。

三、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现实意义

根据当前社会发展与转型的大格局,结合用人单位的选才标准以及理工科大学生目前的实际就业竞争能力,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具有非常重要现实意义:

1、有利于理工科大学生综合实力的提升

大学生的综合实力包括其“硬实力”和“软实力”,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缺一不可,任何一方都会影响综合实力的提升。可以说,理工科大学生的“硬实力”是培养其“软实力”的基础,理工科大学生“软实力”的提升是对其“硬实力”的最强有力的支撑。因此,在抓好理工科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加强其“软实力”的教育培养势必有利于理工科大学生就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2、有利于理工科高校毕业生更好地就业

由当前的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反馈意见不难看出,就业“软实力”不足成为众多理工科大学生就业的瓶颈问题。通过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就业“软实力”将实现理工科大学生的综合实力的提升,将更好地帮助理工科大学生融入职场,符合用人单位的选才标准,进而更好地就业,实现“人职匹配”,同时,也将大大缩小与那些有工作经验的求职竞争者的差距。

3、有利于理工科学生就业后更好地发展

“就业固然很重要,发展更加重要”,在现实生活当中,大多数的理工科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非常看重自己在公司以后的发展前景。在综合实力当中,“硬实力”虽然相当重要,它能体现自己某些方面的实力,充分证明自己符合用人单位招聘岗位的要求,但进入公司就业后的发展更多还依赖于“软实力”的发挥。前面《中国青年报》中案例就是“硬实力”达标,“软实力”不合格而影响个人职业发展之路的最好典型。因此,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就业 “软实力”将有利于理工科大学生职业道路的发展。

四、对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若干建议

鉴于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在就业求职当中的重要位置,说就业“软实力”是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一种核心竞争力一点都不为过。因此,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软实力”也是当前高等教育中非常必要而又迫在眉睫的核心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提升:

1、全面提升理工科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培养

在就业“软实力”的内容当中,大学生的敬业精神、诚信意识等方面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分不开的。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发挥和服务指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培养理工科大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是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首要问题。具体来说,可以结合高校里的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课程、各种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教学见习和实习等环节,通过课程传授、讲述典型案例等形式来激励广大理工科大学生,使其具备“做一行爱一行”、“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思想,进而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以及就业“软实力”。

2、积极开展各种形式企业管理方面的素质拓展活动

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处理、团队协作等就业“软实力”是理工科大学生进入职场必备的基础条件,而许多理工科大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花在攻克难度较大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在与人沟通、人际关系处理、团队协作等方面存在不足。面对这类问题,学校可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活动来宣传并提高广大学生在此方面的不足,比如:求职面试情景模拟、产品营销情景模拟、团队创业模拟、室外团队任务、职场人际关系处理模拟等等。通过各种素质拓展活动,帮助理工科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鼓励他们积极面对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努力去克服不足,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其就业“软实力”。

3、结合素质选修课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有人说:“在大学校园里可以通过穿着和举止就能找到当中的理工科学生。”这句话反映的是,当前,个人的审美观念以及商务礼仪等方面的知识也是众多理工科大学生所缺乏的现象。而如今的职场对个人的审美观念、商务礼仪等人文素养还是非常注重的。这就要求广大理工科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努力提高自身在人文素养方面的修养,以达到当今职场的水准。具体实施来说,高校方面,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素质选修课,并要求理工科学生必须修满一定的学分,通过选修课的课堂传输相关的知识,来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还可以举行类似“商务礼仪”大赛等活动,给予理工科大学生实践的机会;而学生个人方面,除了要积极参加相关的人文素质选课课程提高自身素养外,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相关的书籍,甚至是向已在职场多年的家庭成员请教、学习,通过多种渠道提升自身在人文素养方面的就业“软实力”。

4、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当今社会,人们生活、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各方面都存在着竞争,就业岗位的竞争、市场业务的竞争等等,有竞争就有压力,如何面对并缓解这些压力对理工科大学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其中,最好办法就是具有一定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化压力为动力。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包括抗挫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抗挫能力指的是面对挫折、失败等消极因素的承受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是指个人面对各种情况对身体、情绪、能力等方面的调节能力,通过调节使个人能认知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状态的一种能力。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首先需要其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足以抵抗各种挫折,其次要培养自己面对困难能够冷静处理的心态,还需要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和虚心向他人请教、学习的态度,如此一来,当面临压力的时候能借鉴他人的经验来较好的处理问题,同时,更需要有一定的执行力。

5、加强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一个公司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有创新才有进步,才能生存。创新能力对于大学生入职可能并不是必要条件,但是,处于当今竞争激烈的职场,创新能力是职业发展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因素。创新能力是一种心智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三个模块。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参考创新能力的“三个模块”来开展。首先,培养理工科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即培养创新意识,发现问题指的是学生、生活、工作当中发现各方面存在的不足和不便之处,发现问题才会去想解决问题,才有可能创新;其次,培养理工科大学生探索和思考的能力,甚至是团队性质的探索和思考,这就是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后,就要掌握相关的条件,并给予执行,实现问题的实际解决。当然,这些都需要学校正确地引导和学生积极参与、配合才能实现。

综上所述,理工科大学生的就业软实力不仅是一个理工科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的能力,也是一个理工科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上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这种能力可能会因为每个理工科大学生的性格、背景、个人经历和阅历、职业目标等不同而有所偏差,但这种能力是经得起长时间地考验,具有延展性,甚至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国内对理工科大学生的教育应当注重对就业“软实力”的培养和提升,鼓励广大理工学子不断学习各方面知识和技能,使之具备过硬的就业“硬实力”和“软实力”。

【参考文献】

[1]齐蓓.工科院校大学生的“软实力”及现实意义[J].科技信息,2011.29.130.

[2]尚国超,于钦. 关于对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探讨[J]. 知识经济,2011.08.57-58.

[3]鲍新龙,郭春娥,谭冬霞.浅谈IT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软实力[J].咸宁学院学报,2008(2).32-33.

【作者简介】

篇2

关键词:软件体系结构;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87-02

目前,研究生软件体系结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本课程的理论性较强,概念繁多,内容抽象,学生缺乏对本课程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无法真正理解软件体系结构在提高软件质量方面的重要性,更无法在软件设计中灵活运行软件体系结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设计出高质量的软件体系结构。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原因主要如下:教学方式简单;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对软件体系结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我们在实际讲授研究生的软件体系结构课程中,根据研究生的特点和本门课程的目标,采用了研讨式教学和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研讨式教学法的运用

研讨式教学发源于早期的德国大学,现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高校中的一种主要教学方法。研讨式教学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然后师生共同查找资料,研究、讨论、实践、探索,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它包括阅读自讲式、讨论式、启发式、专题式、课题制式、案例和讲授式等多种具体教学方式。研讨式教学要求以“导”为主,设置贴近学生生活、富有吸引力的情境,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求教师有全面、深刻、独到的见解,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并且有熟练利用现代化手段教学的能力。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研究讨论后解决问题。教师要收集足够的资料,便于双方节约时间,变原来组织教学为讨论讲解,引导学生利用资料,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应珍视之,并予以鼓励。教师还要参与多方面研讨,使研讨式教学有广度又有深度。在软件体系结构课程中采用研讨式教学,主要实施步骤如下:

1.布置题目。按照题目大小将其进一步细化,根据学生专业情况、知识基础有针对性地布置题目,并给出必要的提示。在上一节授课的过程中就要布置下题目,给同学们课下留出一周左右的时间准备。比如在学习经典软件体系结构风格一节时,下课前,在总结各种经典软件体系结构风格的特点和优缺点的基础上,就要引出目前流行的B/S和C/S结构风格,给大家布置题目:查阅相关资料,分析B/S和C/S结构风格的特点、优点和缺点,以及两种风格混合的可能性,同时分析一个具体案例,如某公司网络财务管理系统,给出初步的需求,请同学们作为软件架构师,为该系统选择合适的软件体系结构风格,并设计出初步的软件体系结构。

2.引导学生查阅案例和文献,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消化、归纳,准备研讨资料。针对研讨题目涉及的文献资料的获取,可以采用介绍相关资料和指导学生自己查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于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本身的性质,学生主要是上网查阅相关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的案例和相关资料,通过案例学习优秀软件架构师的设计思想,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达到重用的目的。通过查阅案例和文献,也能冲破教材的束缚,开阔同学们的视野,拓展思路。学生通过对资料进行总结归纳和准备研讨资料的过程,将这些材料消化成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能力水平。

3.组织讨论、交流及讲评、总结。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依据所选择的题目在全班进行报告,所有的学生共同进行讨论,给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等。在这期间,教师一方面要注意时间的掌控,及时对讨论进行引导、启发、点拨,以免出现冷场或跑题、偏题等现象发生,使研讨不断深入;另一方面还要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发言给出评价,并作为考核的一部分依据。最后教师对研讨、交流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共识。如对上节课布置的题目某公司“网络财务管理系统”,请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体系结构风格的选择和设计思想,大家共同讨论,教师最后总结各位同学的观点,给出合理的体系结构设计。

二、研讨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运用

软件体系结构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只谈空洞的设计理论和思想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在授课的过程中,结合案例教学,就能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而且能引发同学的思考和讨论。比如在学习软件系统的需求种类时,我们采用如下的教学过程: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项目经验,谈一下自己认识的需求都有哪些种类。在同学们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张需求分类表。软件需求划分为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又可分为质量属性和约束。软件质量属性划分为运行期质量属性和开发期质量属性两大类。通过总结大家的观点形成图的形式,清晰直观地展现了知识点,避免了学生在做需求分析的时候经常遗漏掉某些需求的情况。在强调“约束”的重要性时,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某教学网站系统,由于在需求分析的时候,没有考虑将来部署时WEB服务器的版本要求约束,而采用了VISUAL STUDIO 2010作为开发工具,可是开发完成,在部署时,服务器却不支持.NET FRAMEWORK 4.0,而VISUAL STUDIO 2010却恰恰是基于.NET FRAMEWORK 4.0的,所以导致开发出来的系统无法在服务器上部署,最后不得不重新买了一台新的服务器,增加了一大笔成本。我们从这个例子可以认识到,在需求分析时全面考虑各种需求是多么重要,它直接决定软件的质量,甚至决定软件的成败。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进行全面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尤其是需求中“约束”的重要性。

三、实践教学法的运用

软件体系结构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理论是不够的,必须在项目实践中去学习,才能更好地理解软件体系结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在实践中逐渐增长经验;才能结合具体的项目需求,设计出高质量的软件体系结构。本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在第一次上课时,就要把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要求和实验报告模版给大家讲明白,并且请同学们自由结组,3~6人一组,每组一个题目,题目可以自己拟定,也可由教师给出。整个实验需要大家完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软件测试和系统编程实现,并提交相应的报告。最后每组要进行答辩,根据系统完成情况、答辩情况、实验报告情况和每个人的工作量和表现综合评分。经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把理论应用到实践,用实践来加强对各种软件体系结构风格的理解,增长设计经验,提高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的综合能力。

四、总结

研究生教学实践证明,本文采用的研讨式教学结合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方法,在软件体系结构课程的学习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增强了师生沟通和互动交流,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它是研究生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中值得提倡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友生.软件体系结构(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潘锦基.案例教学法在“软件体系结构”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24).

[3]百度文库http://baike.省略/view/5980152.htm.

[4]单甘霖,齐晓慧.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研讨式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9,2(3).

篇3

关键词:软科学;改革;发展;重庆市

软科学这一术语于上世纪70年代由国外率先提出的,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省市科技管理部门先后设置了省级软科学计划,资助并实施了一大批研究项目,创造了一大批有重大决策参考价值的智力成果,软科学在我国实现了迅猛发展,也为我国经济、社会、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新形势下,软科学的地位更加重要,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党的十七大报告“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为软科学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省级软科学计划是决策智力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科技管理的重要制度,因而对其开展研究价值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以重庆市为例,对软科学计划改革和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软科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理论与思路.

一、软科学的一般理论

(一)软科学内涵和性质

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软科学”一词以来,关于软科学的定义,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使用得比较多的是日本学者提出的“软科学是一门新的综合性科学技术,以阐明现代社会复杂的政策课题为目的,综合应用多个理论或方法,对各类决策对象实施跨学科的研究活动”。我国学者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不同角度对其内涵进行了各种阐释,但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

我们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软科学的定义概括为:软科学是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以及系统科学等相互交叉融合而形成的一组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新兴学科群。软科学的根本任务是研究经济、社会、科技协调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复杂决策问题,揭示其内在本质规律,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方案、途径及对策;软科学的宗旨是提高各级各类组织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推动经济、科技、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可见,就其性质来看,软科学是一门服务现实决策的应用科学,在学科属性上归属管理科学的范畴,而不是单纯的社会科学。其次,软科学本身不是决策科学,而是决策智力支持科学.

(二)软科学研究边界

一般地说,需要决策的问题就是软科学的研究对象,因而软科学研究的边界很宽泛。从研究对象来分,软科学包括政治、经济、科技、社会这四大类;从研究层次来分,软科学可涵盖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次;从研究成果的属性来分,软科学研究包括战略、规划、制度、政策、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从研究任务来源来分,包括自选课题研究和委托课题研究.

(三)软科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目前,软科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建立在系统科学、认知科学和复杂性研究等有关理论上,并随着相关理论的进展而不断进化发展。在具体的软科学研究工作中,需要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目的,广泛吸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以及政治、经济、社会和管理等社会科学领域的各种理论,建立符合研究需要的理论框架.

在软科学研究的方法上,主要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法以及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相结合等工具.

(四)研究的程序范式

一般来讲,软科学的研究程序由筛选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争取经费资助、开展研究工作、形成研究报告、成果评审、成果应用等环节构成(图1).

(五)几个概念的区别与联

系软科学是由研究各类决策问题的知识、理论、方法和工具等聚合形成的系统性的综合知识体系,其内在本质是知识.

软科学研究是人们应用软科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对特定事物开展的研究活动,本质是人类有目的的创新行为活动.

软科学计划是政府部门建立的用于支持软科学研究活动开展的特殊制度,是政府科技计划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一种管理工具手段.

软科学是前提基础,软科学研究是核心关键,软科学计划则是条件、手段和环境.

二、重庆市软科学计划实证分析

(一)研究内容分析

据统计,2002-2007年,重庆市软科学计划正式立项课题587项,前3年数量不多,在80项左右变动。从2005年开始,立项数量大幅增加,达114项。2007年增加到125项。从研究对象来看,这些课题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各个方面,项目数量分别为68项、238项、200项、81项;从研究层次看,这些项目涉及宏观、中观和微观,分别占比重为33%、46%和21%。可见,这期间重庆市软科学研究重点在于宏观和中观,关注更多的是社会和经济问题。从研究成果来看,这些研究是多视角、全方位的,其成果包括了战略策略、发展规划、政策对策、可行性研究等多个方面.

为了准确地评价重庆软科学计划的执行效果,我们对“十五”期间重庆、上海、黑龙江、福建及贵州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在资助项目数量上重庆市居五省市之首(统计数据仅为2002-2005年),其次依次为上海、黑龙江、福建,分别为299项、202项、174项,而立项最少的是贵州省,共资助软科学项目105项;在研究的重点领域上普遍突出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并高度重视战略策略、政策对策的研究;在研究内容上比较注重各自地域特色,比如上海的高技术创新,黑龙江的现代农业建设,福建的海峡西岸发展,重庆的三峡库区和贵州的云贵高原问题.

(二)研究任务分配

从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在渝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承担课题情况看,2002-2007年分别承担课题189,336,47,10项;比重分别为32%、57%、8%、2%.

由此可见,重庆市软科学研究任务分配相当集中,在渝高校和相关职能部门特别是高等院校已经成为重庆市软科学研究的主力军.

(三)研究经费投入

2002-2007年,重庆市软科学总投入经费1494万元,2002-2004年每年投入在200万元以下,2005年增加到344万元,投入量居6年之首,其后2年略有下降。与上海、黑龙江、福建及贵州同期相比,重庆的项目资助总经费和平均资助强度都位居倒数第二,揭示了研究经费严重不足的客观现实(表1).

表1 “十五”期间不同省市软科学投入情况比较重庆上海黑龙江福建贵州项目数量(单位:项)358299202174105财政总投资(单位:万元)88026008681320223.9经费资助强度(单位:万元)2.468.704.307.592.13(四)研究质量评价近年来,重庆市软科学研究虽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存在以下薄弱环节,一是研究理论与方法不规范;二是研究深度与广度不够;三是时效性不强;四是创新水平不高;五是研究成果决策价值不大. (五)重庆市软科学计划管理分析

“十五”期间,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实施了决策部门与专家学者联合申报课题、重大课题招投标以及课题专家评审由第三方独立执行等改革举措,并受到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四大问题,一是计划权威性不够,部门之间各自为政,难以沟通协调,甚至名称都不叫软科学计划;二是省级计划体系尚未建成,绝大多数市级行业部门、区县没有建立自己的软科学计划,计划缺位的反逼效应限制了市软科学计划的职能发挥;三是科学选题成为制约发展瓶颈,上级领导点题无来源,有价值的行业课题被截留,专家自由选题方向又把握不准,研究课题的针对性和科学性难以保证;四是计划课题定期申报制与部分重大问题发生的随机性难以协调,以及计划任务执行的严肃性不够.

(六)现状总体评价

2002-2007年,重庆市软科学研究取得了一批在决策上发挥了重要效用的成果。但从总体上来看,研究经费严重不足,高素质研究团队匮乏,创新水平不高,成果决策价值不大、应用不广,软科学自身的影响力与知名度不高,发展尚处于低谷期和爬坡上坎阶段,软科学研究工作者和管理部门任重而道远。新的发展形势下,特别是中央“314”导航定位和重庆市委、市政府建设内陆型开放经济、统筹城乡直辖市等重大战略实施,政治、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中重大复杂决策问题层出不穷,迫切需要软科学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软科学的复苏和腾飞迎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

三、新时期重庆市软科学发展思路

(一)发展理念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提高贡献度、显示度与影响力是重庆市软科学发展的第一要务。为此,应树立以下发展理念:一要坚持服务市委市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宗旨;二要坚持有所不为,突出重点的基本原则;三要坚持以出重大成果建精英团队为战略关键;四要坚持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为根本保障.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是,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把软科学计划建设成为开展领导决策研究的大平台,汇聚一流咨询专家的“智囊库”,服务领导科学民主决策的知名品牌,部分特色研究领域在全国有较强的影响力,软科学步入良性可持续发展轨道.

四、软科学计划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有利于软科学发展的体制

一要发挥重庆市软科学协调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恢复市级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建立不同计划之间的项目立项、软科学成果信息共享等机制;二要规范软科学计划名称,一律用重庆市+行业部门(区县)名称+软科学计划命名;三要建立层级分明,职责明确,布局合理的软科学计划体系

(二)建立科学的课题遴选机制

首先,软科学计划管理部门的角色要由判官转变为组织策划者,在准确预判发展趋势的前提下,秉承以时间换质量和换命中率的理念,超前选题并部署研究,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等待甚至激发决策者的需求;其次,对重大软科学研究课题必须建立领导与战略专家初选-社会公示-正式选题的程序规范.

(三)实施软科学计划精品行动

一是建议计划管理部门设定预期目标,经过科学论证和严格的筛选程序确定未来一段时期内需要长期研究的重大领域和方向;二是争取北京、上海等地个别优秀专家加盟,与本地研究人员组成的专业化核心研究基地与团队;三是每年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长期定向支持固定的团队开展特定的研究,相应建立绩效评估和动态调整制度,形成软科学成果长期稳定供给新机制,实现提高研究质量水平和培养专业化研究团队的双重目标.

(四)设置党代表、人大代表软科学研究专项

从在渝省级以上的党(人大)代表中遴选一批视野宽阔、战略思维能力强、口头表达艺术精湛的重点人员,按照一个代表,一支专业研究队伍,一笔研究经费,开展一个重大热点难点问题研究的模式,开辟软科学计划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服务的新领域,借机扩大软科学的影响力,优化软科学发展外部环境.

(五)完善市软科学计划管理制度体系

要继续完善软科学研究人员、评审专家信用记录管理制度,制定并颁布实施重庆市软科学研究范式.

(六)加大研究投入力度与资助强度

一要积极申报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并大幅度提高市级研发资金投入软科学的份额比例。二要优化软科学投入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项目计划立项数量,提高市软科学项目的财政支持强度。三要加大服务行业、企业及社会的力度,拓宽研究资金来源新渠道.

(七)全力推进软科学成果的推广应用

一要对软科学成果进行二次加工凝练,以内部刊物形式报送决策部门参考,并鼓励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二要加强软科学研究成果数据库建设,并在Inter-net上免费向公众开放;三要不定期召开重大战略问题专题柬言献策会、论坛等,邀请市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出席.

参考文献

[1]成思危.大力发展软科学,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J].

中国软科学.2005,(4).

[2]李 婷.济南市软科学计划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06.

[3]马细珍,陈国民,马友君.提高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立项率的策略[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

[4]王 欣.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管理及其信息系统开发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4.

[5]2006年重庆科技统计报告[R].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06,7.

[6]孔德涌.软科学研究展望[J/OL].

cnk.inet.

[7]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统计.ctin.

ac.cn/.

[8]徐冠华.在全国软科学研究工作座谈会二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J].中国软科学.2007,(1).

篇4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课程体系;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1-5122-03

The Architecture Building Research of Practical Course quality Teaching Resource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Such as Soft? ware Courses

CHEN Jian-yao, WANG Peng-fei, WANG Zhong-she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Shaoxi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Shaoxing 312000, China)

Abstract:In Vocational Colleges,the talent training goals should train with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technical talents to meet market and in dustry needs a foothold and source power. Therefore build the system of quality teaching resources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idea of relying on the Curriculum of resources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system. And the details of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n the course-building needs of teachers, lesson plans, training objectives, as sessment and appraisal system support.

Key words: talent training;teaching reform;course architecture;course group

高职院校软件专业培养目标主要以软件开发、软件测试、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等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但目前企业的需求与学校的软件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1]:1)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没有紧密结合企业公司的应用领域的需求,造成一定程度的脱节。2)实践类课程群模式衔接不合理,缺乏有效的贯穿整体知识的体系与项目案例。传统的课程群体系知识点过于重复,有些知识体系不能合理有机地安排。3)学生企业实践实习活动与软件项目教学结合不紧密。软件开发的过程和理念,不能及时跟踪软件技术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造成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较大型软件的个人或团队开发。4)忽视人文教育和人际交流沟通和开发测试文档编写能力的培养。鉴于以上这些问题,开展网络环境下实践类课程为主线的优质教学资源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1网络环境平台与实践类课程体系构建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是目前高校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素养与能力的培养迫切需要改善高校的网络教学环境、优质教学资源与教学模式和方法。

1.1网络环境平台

网络环境下的助教助学平台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在网络平台中向学生提供辅助的学习资源和实践项目案例,已经成为强化课堂教学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补充。网络环境平台为学生开创丰富的获取知识的渠道;实践类课程DIY自主研学平台和网络交互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实践意识和互动交流能力。平台结构如图1所示。

网络教学环境实践平台主要体现如下内容[2]:

1)网络助学平台,主要提供扩展性的理论内容、实践类教学资源案例,立体化学习资源、扩充性资料、课程实习和实训实习活动资源。

2)网络交互平台,主要提供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和校企互动等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的渠道,如实践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等。

3)DIY自主研学平台,主要围绕提高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包含问题征集与、项目设计过程与实施思想、成果展示管理等功能。

1.2实践类课程体系构建

实践类课程群的选择和教学过程可以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课程群设置可以分为实践基础型、技能提高型、实战强化型和职业素养型。具体设置如图2所示,课程群体系内容以项目案例为主线,将学习情境分解到多门课程中学习,明晰每个学习情境对应的岗位工作任务。将每个综合性的任务分解为多个子任务,在能够完成子任务的情况下,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综合性任务,进而推进到完成整个学习情境对应的任务,这种递进式的模式和课程实践模式增加了学生完成项目的成就感,拉近了课程教学和岗位工作任务之间的距离[3]。

同时将类似软件技术等实践课程进行整合划分,突出实践基础型、技能提高型、实战强化型和职业素养型等。学生通过一系列课程优质教学资源体系的学习后,能够胜任企业公司的开发设计等岗位要求。

篇5

学科交叉,突出特色

深圳是我国产业发展最具有活力的地方,高新技术企业云集,对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一直有着旺盛的需求。面向区域产业特色和需求,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在与本部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理念下建立了信息学部、工程学部、生命科学学部、物流与管理学部,文理学部五大学科群,学科群之间、学科群内部又均贯穿以学科交叉、突出特色的思想,重点建设海洋、物流两个特色学科,围绕清洁生产、媒体技术、创新药物、生物医学工程等几个重点方向整合资源。目前已经建立了一批学科实验室及科研机构,包括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研究室(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研究室)。2个国家工程中心分中心(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分中心)、1个国家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分部(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深圳分部)、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分中心(网络工程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7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实验室、宽带网与多媒体实验室、物流工程与仿真实验室、深圳市超级杂交水稻研究重点实验室、循环经济先导技术实验室、基因与抗体治疗技术实验室、热管理工程与材料重点实验室)。此外,还有6个与海外高校建立的联合实验室和一些校企合作科研基地。

以环境中心为例,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学科的几位教师,分别从事饮用水安全和水环境修复领域的研究污水处理和水回用,水环境和近海海岸模型、环境材料研究、仪器检测工作等,每位教师各有特点,但是从环境学科层次实现了集成。同时,在学部层面,又完成了清洁能源环境材料、绿色制造,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等四个领域的大交叉,基于以上条件,环境中心与深圳市建立了多层面的合作关系,分别与深圳市水务局、环保局、发改局、规划局、贸工局、城管局、海洋局等合作,承接了大量项目其间,他们不仅建立了“循环经济先导技术”深圳市重点实验室还完成了深圳市循环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如今,该规划已经成为深圳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纲领性文件,并获得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经过不懈的努力,该中心已经为深圳市5个行业15家企业进行过清洁生产试点和示范,并连续两年被广东省经贸委评为清洁生产优秀服务单位,他们针对4个学科选送的8名年轻教师也在接受清洁生产培训后,被授予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师资质。更令人赞叹的是,环境学科建立的工业生态和环境检测中心,在短短三个月内就获得了国家CMD和CNAS资质,而且形成了服务于科学研究,服务于研究生培养和服务于社会的大平台。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学科的突出表现也为自己赢得了充分的肯定,2008年,该学科获得水体污染控制和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的个项目。

窥一斑而见全豹。注重资源整合,实现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结合、前沿探索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的结合,高科技研究与软科学研究的结合,不仅是环境学科的一个突出特点,

也是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集体体现。

校企合作,成果涌现

作为清华大学在深圳的窗口,为了充分发挥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作用,使清华大学的众多科研成果在深圳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是清华大学惟一的异地办学机构,其设立,不仅为清华大学提供了产学研结合的办学基地,也可充分发挥清华大学的学科优势和深圳的区域优势,面向深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探索和发展新型高校政府企业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机制,自2001年成立以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一直“以立足深圳,根系清华,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为宗旨,在产学研结合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学科交叉,突出特色

深圳是我国产业发展最具有活力的地方,高新技术企业云集,对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一直有着旺盛的需求。面向区域产业特色和需求,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在与本部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理念下建立了信息学部、工程学部、生命科学学部、物流与管理学部,文理学部五大学科群,学科群之间、学科群内部又均贯穿以学科交叉、突出特色的思想,重点建设海洋、物流两个特色学科,围绕清洁生产、媒体技术、创新药物、生物医学工程等几个重点方向整合资源。目前已经建立了一批学科实验室及科研机构,包括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研究室(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研究室)。2个国家工程中心分中心(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分中心)、1个国家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分部(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深圳分部)、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分中心(网络工程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7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实验室、宽带网与多媒体实验室、物流工程与仿真实验室、深圳市超级杂交水稻研究重点实验室、循环经济先导技术实验室、基因与抗体治疗技术实验室、热管理工程与材料重点实验室)。此外,还有6个与海外高校建立的联合实验室和一些校企合作科研基地。

以环境中心为例,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学科的几位教师,分别从事饮用水安全和水环境修复领域的研究污水处理和水回用,水环境和近海海岸模型、环境材料研究、仪器检测工作等,每位教师各有特点,但是从环境学科层次实现了集成。同时,在学部层面,又完成了清洁能源环境材料、绿色制造,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等四个领域的大交叉,基于以上条件,环境中心与深圳市建立了多层面的合作关系,分别与深圳市水务局、环保局、发改局、规划局、贸工局、城管局、海洋局等合作,承接了大量项目其间,他们不仅建立了“循环经济先导技术”深圳市重点实验室还完成了深圳市循环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如今,该规划已经成为深圳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纲领性文件,并获得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经过不懈的努力,该中心已经为深圳市5个行业15家企业进行过清洁生产试点和示范,并连续两年被广东省经贸委评为清洁生产优秀服务单位,他们针对4个学科选送的8名年轻教师也在接受清洁生产培训后,被授予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师资质。更令人赞叹的是,环境学科建立的工业生态和环境检测中心,在短短三个月内就获得了国家CMD和CNAS资质,而且形成了服务于科学研究,服务于研究生培养和服务于社会的大平台。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学科的突出表现也为自己赢得了充

分的肯定,2008年,该学科获得水体污染控制和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的个项目。

窥一斑而见全豹。注重资源整合,实现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结合、前沿探索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的结合,高科技研究与软科学研究的结合,不仅是环境学科的一个突出特点,

也是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集体体现。

校企合作,成果涌现

作为清华大学在深圳的窗口,为了充分发挥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作用,使清华大学的众多科研成果在深圳及其周边地区得以转化,深圳研究生院与企业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几年来承担企业研究课题2000多项,项目研究经费达1.5亿元,而该研究生院的各个中心也为此倍下苦功。

现代物流研究中心集“产学研”于一体,致力于培养国内高端物流专业人才、承担国家及地区重大课题,以及开发在国内有大的市场前景的软件产品,主要专业方向涵盖物流综合运输、物流信息技术、企业物流管理等,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佐治亚理工大学、墨尔本大学等建立学术合作关系,并选派学生去美国YRC公司进行实习。多年来,该中心承担了多项国家级课题研究,物流实验室的建设曾获得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然而,他们绝不止步于眼前的奖项,现代物流研究中心的发展目标甚为长远――形成在国内领先的优势研究团队,形成国内物流科学技术的最高层研究机构和高级人才培养的最佳场所,努力使中心成为国内顶级、国际知名的物流技术与管理研究中心,并使清华大学物流工程与管理学科成为学校创建一流大学的优势学科。

国家光盘中心深圳分中心坚持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方向,从技术创新到集成创新,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结合的新路。通过与企业合作,该中心利用已有技术,成功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高清DVD,掌握了红光高清及高密度激光读取头关键核心技术、基于电子硬盘的数据保险箱技术,以及智能交互式教学系统技术。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立体视频研发基地进行的立体视频研究,已经推出立体手机样机,并研发出视频2D转3D实时转换技术。

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研究室开展的光伏/风力发电逆变控制器开发项目是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一种重要形式,其中扬水系统已经在边远地区的生活供水、农林浇灌、沙漠治理及城市景观系统应用中显示效果。

眼部OCT扫描仪研发项目同企业合作,把实验室成果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医疗器械产品。

戒毒新药――特祛多新是具有国内外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化学创新药物。

种种成果,无不精彩。这一切,是深圳研究生院多年努力的结果,也是他们未来的起点。

探索新路,深化发展

自创办以来,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已累计招收培养各类学生9200余人。毕业生就职于政府部门、高新技术企业等领域,目前,他们已向相关企业派出13名企业特派员,颇受用人单位好评。然而,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成立,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名校窗口的延伸。

通过高科技研究与软科学研究结合,该研究生院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政策支持。几年来深圳研究生院承担50余项政府软科学课题,包括创新型城市研究、深圳产业转型、知识产权预警平台。中小企业再担保体系,深港创新圈、科技创新平台、光明新区规划,住宅产业现代化等,为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篇6

摘要:通过对广州市第十六中学近几年进行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情况回顾,分析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内涵和影响因素,提出了践行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长效机制策略。旨在转化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引领的榜样作用,结合校园文化和体育特色,落实常态化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探讨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提供范例参考。

关键词: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长效机制;实践

中图分类号:G807.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4.029

2007年我国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来,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各级各类学校按照上级要求纷纷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营造与校本文化相应的体育健身氛围,号召青少年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起着积极作用。随着阳光体育运动进一步开展,却面临困难重重,甚至遭到质疑。尽管理论界、学术界对阳光体育运动课题研究提出一些指导性建议,但大多理论性较强,操作性的研究不多。

广州市越秀区全面开展学校阳光体育实践活动,成效显著。继2010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区”后,区教育局于2010年12月又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了“2010年度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2007至2014年我校参加广州市和越秀区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评比,获广州市一等奖、越秀区特等奖和最佳设计奖,收到了良好的教育和活动效果。近年来开始从校本特色课程、校园文化和人性化需求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改革,注重领导的榜样带头作用,打破传统的课间操活动形式,整合体育活动资源和内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分析存在困难,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促进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广州市第十六中学,于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进行为期三学年的调查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阅读了相关论文论著,熟悉了阳光体育领域的现状和发展动态。

1.2.2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2500份,回收问卷2400份,回收率91.3%。问卷经过体育专家指导和修改,具有较好的内容和结构效度。

1.2.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7.0对各项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

2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长效机制的内涵

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是阳光体育运动的一部分。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一种新型课间操形式,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快乐教育。现代汉语词典对“机制”一词的解释: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方式[1]。对机制的内涵理解为三层含义:第一、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二、系统内相互作用;第三、泛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内在的规律性。长效机制是系统内相互作用,长期持续发挥预期功能的配套制度。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构建可减少、甚至避免“虎头蛇尾”、“形式主义”的出现,有利于建立具有战略性措施、长期稳定的保障管理体系,遏制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下滑的趋势,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3大课间活动影响因素分析

在设置大课间体育活动影响最大的因素问卷时,在2400份有效问卷中,得出调查结果显示:应试教育的影响占最大比例,有883人选择是影响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最大因素,占比例人数38%,其次选择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老师的榜样作用为870人,占比例人数的36%。内容无新意、体育经费、体育设施的不足、家长参与体育锻炼的榜样和家长的约束、法规制度的贯彻不到位、学校监督管理不力占比例人数分别是13%、7%、3%、2%、1%。学生在文化上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以致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参与大课间活动。还有学生认为大课间活动要常态化开展,与学校领导、班主任重视,并且亲自带头锻炼,带动学生锻炼有很大关系。学生认为内容无新意也占一定比例,这也是我们在今后进行大课间实践活动要反思,要进行改善的地方。

4大课间实践策略

4.1丰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1年以来,我校不断尝试新增项目或更换项目内容,让学生对大课间产生新鲜感、好奇感,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2011年增加了手语操,2013年增加了趣味运动项目(花样跳绳、弹弹球、飞盘)。手语操是我校体育老师精心自编自导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并且逐年进行适当的改编。手语操的练习较好地渗透了德育教育,其表现出的韵律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4.2集中分组相结合,促进学生练习功效

2012年以来,我校采用集中与分组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广播操、健身操采用集中的练习形式;球类、趣味运动项目采用分组分项进行练习。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划分运动区域,尽量做到各项目之间不干扰。在分组轮换过程中遵守就近原则,不拖延时间,保证学生的大课间运动时间,促进学生练习功效。

4.3学校领导、老师的榜样作用,促进形成激励机制

我校近几年来,学校领导主动带头参与体育活动,包括大课间活动。校领导们经常课余时间跑步、打羽毛球、篮球,班主任、任课老师也加入到锻炼中的队伍来,在全校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班主任起初是自发地在大课间活动时间进行跑步,后来任课老师也渐渐加入大课间活动,有老师们参与,学生们在大课间体育活动时显然更加投入。我校把大课间活动跟学校德育工作评比相结合。对各班大课间活动进行评比,包括活动内容、参与情况、活动效果等进行评比,并纳入班级管理、班主任绩效评比依据,占一定分值参评。每年度评选“大课间先进班”,荣获此荣誉的班级在评选优秀班级时可以加分,班上推选“大课间体育达人”,激励学生参与运动。同时,要针对“弱势群体”,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给予不同方式的赞许,鼓励学生积极进取,提高其自信心[2]。在阳光体育实践活动中多鼓励、多激励,少责备、少批评,往往会获得较好的活动实践效果。除此之外,要加强对女生的激励,女生相对来说要比男生参与的积极性要低一些。要为女生建立以青春、美丽、健康、活力为标识的运动的身体形象[3],作为女生的追求目标,使女生为实现目标而投入到大课间实践活动当中来。

4.4引入大课间应急机制,确保常态化开展

建立大课间活动应急机制,有利于保障大课间常态化开展。比如,遇上雨天天气,我们采取活动班级减半,即全校奇数班出来活动(下次轮换偶数班),充分利用学校的风雨场、乒乓球馆、礼堂舞台、礼堂通道进行活动。活动内容以原地纵跳、原地高抬腿、仰卧起坐为主,留在教室的班级做眼保健操和手语操。在大风天气时,尽量减少球类运动,安排力量训练(哑铃、深蹲)、跑步等。当然,大台风天气应停止活动,确保学生安全。为迎接上级部门检查或评比,大课间活动采用最优化的活动模式,设有学校舞台展示环节,不同项目轮换展示,使大课间活动层次分明、迭起。

4.5校本课程特色,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引入校本教材内容,有利于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在选择开展阳光体育项目上,尽量结合本校的体育文化和校本教材开展实效的体育活动,体现本校的体育文化和体育特色[4]。因此,要根据学校的总体部署,结合学校场地实际情况,选择性采用适合本校开发和发展的项目。我校体育校本教材主要内容是武术和围棋、篮球。每年特招一定数量的围棋和武术体育特长生,这些特长生成为学校组队出去参赛的主力军,尤其武术特长生还成为大课间活动展示区的主要表演者。为展现我校体育校本课程特色,在组织大课间活动时,把围棋特征和民族传统武术融入大课间活动之中。比如,在活动中让一部分学生着黑色服装、一部分学生着白色服装,进行交叉跑动、并行跑动、环绕跑动,很好展现了“围棋”特征。同时,引入武术扇操,动作整齐划一,场面壮观,继承和发扬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校园文化。

5构建大课间活动长效机制的实践效果

我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场地和现有器材,努力满足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需要,积极探索、尝试改革创新。近几年来,大课间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营造了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吸引师生走到阳光下,走进运动场,主动参加体育锻炼,获得较好的实践效果。学校每年抽样800人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在兴趣浓厚、形式多样、内容新颖、坚持锻炼、合作交往、积极参与、身心受益方面,学生们的认同程度是逐年提升,获得的实践效果是满意的。

学校每年抽查测试肺活量和台阶指数,情况如表1、表2、表3。

从表1、表2、表3可以看出,肺活量成绩、台阶指数成绩是逐年提高的,尤其是2014年相对于2013年来说,肺活量、台阶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我校长期开展大课间活动取得较好效果,构建了较稳定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长效机制。

从分析测查结果来看,改革的成功之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安排更新大课间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使学生产生新鲜感;注重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善于从校本课程、校园文化、生活实际的视野挖掘素材,并使之相结合,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涵,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建立校本化特色的大课间活动长效机制。

6结论与建议

6.1我校开展校本化的大课间活动,突出校本课程和学校民族传统特色,构建阳光大课间长效机制是可行的。学生的肺活量和台阶指数逐年提高,学生的合作交往、学习兴趣等逐年提高,获得较好的实践效果。

6.2大课间活动必须是常态化开展,不能只注重形式,应付检查或评比。学校应有一套实施方案和应急方案,确保大课间常态化开展。

6.3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尽量每年有所改革创新,适当更新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6.4大课间活动应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建立激励机制,促进管理实效,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体格健全的人。

6.5倡导校领导、老师的榜样作用,引领、带动学生的参与,做到全员参与,使大课间活动实效最大化。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国家级课题课题编号:BLA100102;基金项目:广州市越秀区软科学课题课题编号:2011-JY-039]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8.

[2]黄宁波.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和探索[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22(2):3-5.

[3]熊欢.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运动身体理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7):30-35.

篇7

依托国内可靠资源的供应体系,开发廉价、清洁的车用替代燃料,是确保我国的能源供应安全和环境清洁的根本途径。汽车的主要燃料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柴油和汽油。作为我国能源与环境研究中的重大和紧迫的课题,必须针对我国自然条件和能源资源特色,逐步改变汽车能源结构,发展清洁代用燃料,在发动机上实现高效、低污染的燃烧,控制汽车发动机有害排放对我国大气质量带来的日趋严重的影响。

首先看看国内外各种清洁代用燃料及其技术发展趋势。

1、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石油气(LPG)由于具有的低污染物排放被认为是内燃机的较理想代用燃料,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汽油机。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一般为83%~99%)及少量其他烃类、CO2等,具有较高的辛烷值,抗爆性能好,与汽油相比,燃烧更完全。天然气汽车可以降低40%的HC排放,50%的CO排放,采用缸内直喷和稀薄燃烧技术可进一步提高发动机效率,符合各国有关的环境排放标准。天然气因为其良好的排放特性及丰富的储量而成为各种代用燃料的首选。压缩天然气是目前车用天然气燃料的主要储存方式,在汽车上使用的主要缺点是储气瓶占用体积大。液化石油气作为车用燃料主要成份是丙烷、丁烷和少量烯烃和戊烷,储存方式是液态。其辛烷值较高,燃料费比酒精、汽油、柴油等便宜,CO、NOx等有害排放量低于汽油排放,基本上消除黑烟和颗粒物。

2、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技术。通过煤液化合成油是实现替代燃料的现实途径之一,“煤变油”称为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技术,分为直接和间接液化两种方式。直接液化是指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加氢使煤中有机化学结构直接转化为液体燃料,再提质加工为汽油、柴油和航空燃料;间接液化是将煤汽化制成合成气,合成气再催化合成汽柴油。由于直接液化的操作条件苛刻,对煤炭的种类依赖性强,目前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煤变油”都是间接液化的。具体方法是通过高温、高压的办法变成富含各烃类的气体,再把这些气体提纯并经过化学反应后生成油品和其他化工产品。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可以通过“煤变油”技术合成高品质柴油的只有南非等少数国家,国内掌握间接液化合成油技术的只有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煤变油”重大科技项目成果表明,我国已具备了开发和提供先进成套产业化自主技术的能力,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可以将煤变为高品质柴油全套技术的国家之一,初步形成了“煤变油”产业化的雏形。

3、氢气。氢气(H2)长期来主要用作宇宙飞行器发射和推进的燃料。作为汽车燃料,氢气辛烷值高,发动机热效率高,发动机可稳定燃烧,点火能量低,且火焰传播速度快,低温下易起动,其燃烧生成物主要是水和NOx,不产生HC、CO和碳烟排放。氢的主要缺点是储运性能很差,以液态方式储存时成本高,不适宜长期储存。从水制取氢有电解法、热化学法、光解法及微生物法,这些制氢方法的成本及能耗都较高、难以进行大规模制取氢燃料,因此必须在解决生产成本、储存运输等难题后,氢气才能走向实用。

4、醇类燃料。醇类燃料包括甲醇和乙醇。20世纪80年代一些国家发现醇类燃料不仅可以替代石油,且尾气排放物更低,激发了使用醇类燃料的热情。甲醇可从煤、天然气和油页岩制取。甲醇作为汽车燃料,具有辛烷值高、汽化潜热大、热值较低等特点。甲醇燃料自身含氧,在发动机燃烧中可提高氧燃比,CO和HC的排放较汽油和柴油低,几乎无碳烟排放;另外,由于汽化潜热高,可降低进气温度,提高充气效率,使最高燃烧温度低,发动机的NOx排放较低。乙醇可利用发酵的方法,从甘蔗、玉米、薯类等农作物及木质纤维素中提取,这些原料不仅储量大且是可再生能源。乙醇燃料以掺烧或纯烧方式已成功地用于汽油机上,在巴西、美国已应用许多年,技术上已十分成熟。乙醇在柴油机上应用,要对燃烧系统做较大改动。目前国外有关机构正在研制乙醇与柴油互溶的柴油醇,将具有很大潜力。存在的问题是乙醇制取能耗较大、成本较高,约为汽油的两倍,需在生产技术上寻求突破,降低能耗和成本。

5、二甲醚。二甲醚简称DME,是一种含氧燃料,它无毒性,常温时可在五个大气压下液化,具有与液化石油气相似的物性。二甲醚具有优良的压燃性,非常适合用作为柴油机的代用燃料。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燃用二甲醚燃料的发动机,在对原柴油机的燃油系统进行必要改造后,在保持原柴油机高热效率前提下,可使NOx有大幅度降低,碳烟排放为零,发动机燃烧噪声降低。使发动机有害排放达到世界上最严格的美国加州超低排放车标准。二甲醚燃料是实现柴油机汽车高效率、低噪声、超低排放的十分理想的洁净代用燃料。二甲醚燃料汽车技术已引起各国高度重视,纷纷开始研制开发。二甲醚燃料的制取可以煤、天然气、生物有机物等为原料产生合成气,先制得甲醇,进一步脱水制成二甲醚。

6、生物燃料。生物燃料是指从农作物或动物的脂肪中提取的可再生燃料。目前,已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的植物油型燃料有菜籽油、棉籽油、棕榈油、豆油、甲醇酯混合油等。将植物油和动物脂肪与酒精反应,脱去甘油三酸脂转变成甲酯或乙基酯之后就可以在柴油机上使用,这些酯类物被称“生物柴油”。生物柴油中的富氧可以加快燃烧速度,减少CO、HC和微粒排放。一般的酯化燃料十六烷值较高,燃料的性质与轻柴油接近,但发动机喷油系统金属会受到甲酯的腐蚀。生物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特别在环境效益上,生物质生产过程中会吸收大气中的CO2,有助于减轻地球室温效应。

在能源资源上,我们的国情是“富煤、少气、缺油”,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可以依靠的主体能源。据世界能源理事会的预测,全球一次能源资源的可开采年限分别为:石油39年,天然气60年,煤211年。在世界已探明的储量中,中国石油占2.7%,天然气占0.9%,而煤炭却占15%。可见我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严重不足。中国国土资源部经过反复计算和论证,截至2002年年底,中国探明可直接利用的煤炭储量1886亿吨,人均探明煤炭储量145吨,按人均年消费煤炭1.45吨,即全国年产19亿吨煤炭计算,可以保证开采上百年,我国煤炭是中长期发展中可以依靠的能源资源。

相比较而言,我国天然气和石油液化气资源有限,不可能大规模作为车用燃料,而且需要建设新的储存、运输和分配系统,汽车也需要进行适当改造。氢气是洁净能源,将来可以作为燃料电池车的燃料。我国人口众多,可耕面积相对较少,植物油脂和可再生燃料如乙醇燃料不太可能大规模生产出廉价的代用燃料,但在某些区域可作为代用燃料。因此,利用我国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煤基替代燃料,即以煤炭转化为烃类或醇醚类清洁替代燃料,是解决我国日益增长的车用燃料消费的主要途径,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煤转化为车用替代燃料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技术即“煤变油”技术;二是煤转化为醇醚燃料。

针对我国现状,通过煤液化合成油是实现我国油品基本自给的现实途径之一,走煤炭液化合成油的道路是解决能源危机最有效的可行途径。2001年科技部“863计划”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启动了“煤变油”重大科技项目。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正在进行中试研究开发,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今后5到10年,我国将加快推进“煤变油”的产业化进程。要从战略高度而不仅仅是从经济利益角度看待“煤变油”。从煤炭价格、人工成本和使用国产化设备等因素考虑,中国“煤变油”技术每桶合成油产品的成本可以控制在20美元左右,低于欧佩克规定的每桶30美元的价格。“煤变油”产业化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从中试到产业化,必须经过万吨级示范项目的试验,建设一个万吨级示范厂,投资需要6-7亿元 ;而产生经济效益的百万吨级装置需要投资上百亿元 ;只有合成油总量达到1亿吨左右,才能说对国家能源安全有了积极影响。因此,必须理性对待煤变油。在我国,“煤变油”已经成为热潮,我们对此要少些盲目,多些理性,只有技术进一步创新,把成本降下来,才有能力做更多这样的项目;只有形成公司化、市场化运行机制,企业才能介入到技术开发当中,煤液化技术开发才能进入良性轨道。

煤基醇醚燃料是切实可行的代用燃料。煤基醇醚燃料是以煤为基础原料,将合成气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催化转化为甲醇、二甲醚等醇醚燃料。煤基醇醚燃料元素利用率高、技术成熟、工业运行经验丰富,含氧燃料环保性好,热效率高,适应性强,是解决目前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与煤液化合成油的工艺技术相比,醇醚燃料的合成技术更为成熟可靠。醇醚燃料具有原料消耗少,成本低,投资少,规模灵活,具有很强的经济实用性。经过多年的示范运行,我们对甲醇燃料的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有了深入的认识 :

甲醇燃料的安全性好。甲醇有一定毒性,对人体健康有影响,总的看甲醇燃料要比汽油对人体健康危害小。甲醇燃料使用中有甲醇蒸气产生,低浓度的甲醇蒸气要比汽油蒸气的毒性小,高浓度时二者相当。甲醇属大宗化工产品,甲醇生产和应用企业很少出现甲醇中毒事故,通过掌握科学的操作和使用技术,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山西省在甲醇车试运行中,连续数年委托有关医院对甲醇燃料车司乘人员、加注、储运甲醇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体检,未发现因甲醇引起的健康异常和职业病。

甲醇燃料环保性强。燃料甲醇是公认的清洁能源,辛烷值高,燃烧性能好。和汽油相比,甲醇是比较纯的化合物,不含硫、N及其他复杂有机化合物,含氧量高,燃烧充分,尾气排放中CO,CH,SO2,NOx和固体悬浮颗粒等污染物很少。尾气中有害物质碳氢化合物如苯、芳香烃等更少。山西省定期对参与示范的各种甲醇燃料车辆进行尾气测定,常规排放完全符合国家标准,达到并超过欧Ⅱ指标。甲醇车排放的甲醛量略大于经三元催化后的汽油车,现已研究出甲醇汽车尾气催化器,可将甲醛降低到汽油车相同水平。

甲醇燃料经济性高。经济性是燃料甲醇与甲醇汽车能否实现市场化的关键。实践证明,甲醇汽车(以中巴车为例)使用低比例M15、高比例M85、全甲醇M100每吨燃油费分别比同型号汽油车低194元、764元、900元。高比例多点电喷甲醇发动机比同型号规格的常规汽油机制造成本仅增加3000元,在用车改装全甲醇(M100)燃烧装置费用为4000元,但综合运营成本比普通汽油车低。目前销售一吨M15的93#甲醇汽油比销售一吨93#汽油给企业多带来效益121元,因此中石化、中石油两大系统参与甲醇汽油配销和推广的积极性很高。同时燃料甲醇的生产也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高硫煤“多联供”制甲醇和焦炉气制甲醇成本在850元左右,最具实施的条件,最具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了许多煤焦行业的民营资本进入,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可持续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