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向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2: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社会哲学在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事实上,能够扩大和深化马克思理论的影响。此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发展,产生了一些令人兴奋的研究论文和著作。然而,在社会哲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哲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学者们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知觉和认知。马克思的理论是最先进的人类文化,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哲学。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对于社会哲学都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社会哲学的研究对象
哲学的性质是革命的,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哲学将哲学从"天国"拉回到了"尘世间",他并没有给我们设定一个未来,也没有预测一个科学社会的到来,而是强调物质基础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性。无论是黑格尔还是费尔巴哈,所有以前的哲学都是在解释世界,他们的历史仅仅是观念中的历史。在此,马克思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指明了历史所真正应当研究的是社会的现实生活。
社会哲学同哲学是具有相同的理论旨趣的。因此,我们可以把社会哲学界定为:作为对现代社会的总体反思,社会哲学是关于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及发展规律的理论。
社会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现代生产,以完成工业革命和市场制度的确立,社会哲学的蓬勃发展。从社会哲学,社会哲学产生至今,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但它是否是一个阶段,是根据它目前的社会生活。因此,社会哲学是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的社会结构的解释,反思和批判。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哲学研究更应立足于现实。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加速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哲学,不能根据传统和未来的社会,也不能立足社会,一般的社会,而只能根据现代社会,只有到了现代社会,包括中国,泛化,反射,解释,改造,建设和批评。就现代社会来看,它既具有一切社会都具有的普遍规定性,又具有与传统社会和未来社会相区别的特殊规定性。而现代社会的特殊性,既表现为现代社会的表层特征,又表现为贯穿现代社会各要素、各领域的社会内在整体特征。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可以说社会哲学是研究和揭示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而揭示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可以说是一切社会哲学的目标和任务。
社会哲学作为对现代社会的总体反思,就要体现现代社会的特点。现代社会是从传统社会发展而来的,又是被未来社会所代替的。因此,它表现为一个生成、发展及消亡的过程。总之,社会哲学要揭示和发现社会生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模式。
二、社会哲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哲学的建立,不仅需要确定合适的对象,而且需要科学的研究方法。因为研究方法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研究结果。科学的结果需要科学的方法。当代社会哲学领域的各种观点、思想和学说的区别,归根结底来源于研究者在方法上的差异。
20世纪80年代我国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大地上的兴起,人们的实践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方式。社会哲学这一概念也是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国内学术界。但是,只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成熟,社会哲学也只是表明人们从历史哲学对社会哲学的希望。但在90年代,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在一定规模之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人们社会哲学的思维方式。今天我们讨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诸如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市场经济与道德生活的关系,价格,社会转型,市民社会的建构,是社会的哲学思考,已经有意识地运用的社会哲学。
马克思在对人类的社会进程进行研究之时,采用了多种方法对社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主要包括结构主义、历史主义和批判的方法等等,在注重对静态的结构进行分析的同时,又注重对动态规律的研究。对于社会内在结构的静态描述我们应该注重结构主义的方法,而在对于社会规律以及社会演进过程的研究则应当注重历史主义的方法。因此,要建立真正的社会哲学,我们必须把各种不同的方法有机的统一起来,由于马克思理论本身的科学性,以及它自身所具有的理论综合性,要求我们必须以理论为核心理论,这是由其自身所具有的科学性所决定的。
三、以的视角研究社会哲学的意义
自理论产生以来,它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只有在的视域下,社会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才能成为可能。同时,也只有在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社会哲学的研究,才是合情的,也是合理的。以的视角来研究社会哲学,具有重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首先,马克思的社会哲学的迫切需求,中国当前的社会现实。哲学的精华是时代精神的,西方社会哲学理论可以获得相当大的发展,关键在于它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变化。然而,我国的社会哲学的研究开发进展慢,有些研究深度和力量得到加强。根据我国实际,只有坚持以马克思的核心理念和指导地位,为了满足社区真正的需要在当前的中国。
其次,社会哲学对于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的重新建设具有时代意义。社会科学是根据每个国家具体的国情建立的,因此,每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社会科学理论,外来的社会科学理论由于是源于西方国家的经验,因此,其理论不足以解释和指导当前中国的情况。因此,要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科学,必须使社会科学"本土化",这就需要社会哲学的帮助。
第三,社会哲学有利于推动对社会的总体把握。虽然社会哲学的兴起,是由于当前社会现实实践的需要。但是,反过来,对社会哲学的研究,又可以促进对人类社会的总体把握。社会哲学作为一种理论活动,一种哲学层面的研究,必定会超越特定的实践兴趣,进而上升到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普遍本质把握的层面。这样一种对人类社会的总体把握,正是社会哲学的主要任务。
篇2
关键词:吉林省;高校文科学报;发展现状
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4.042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4-0145-04
2016年5月17日,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作了重要讲话,预示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但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本身的发展和繁荣,还包括相关的发表或展示阵地,即文科学报的建设。同时,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而哲学社会科学发表和展示的阵地也主要隶属于各个高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究我国高校文科学报的现状,并积极推进我国文科学报的建设对于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吉林省是我国的教育大省,并在文科学报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当然,其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吉林省高校(包括高职和独立学院)文科学报发展现状的考察,发现其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为吉林省高校文科学报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或意见,同时也希望能为我国文科学报的发展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吉林省高校文科学报取得的成绩
自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社会文化事业以及其他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吉林省高校文科学报同样如此,特别是最近十几年,这种进步表现得尤为明显,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入选CSSCI的期刊数量多
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而成,是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攻关项目,目前收录包括法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在内的25大类的500多种学术期刊。自1997年南京大学提出研制开发电子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设想,到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成立,再到目前,CSSCI已经成为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科研学术机构、学科建设、项目及成果评价与评审的重要依据,同时,大多数哲学社会科学学者也都以CSSCI期刊作为其发表文章质量的重要参考。不仅如此,教育部也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项目立项、名优期刊评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指标,并进一步强化了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相关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于CSSCI的重视程度。从这个角度来说,能否进入CSSCI代表了一个期刊的发展和建设水平,而一所高校或一个省所拥有的CSSCI期刊的数量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了这所高校或这个省的期刊建设水平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
吉林省以及省内的各所大学都非常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建设,也非常重视文科学报的建设,其中一个非常直观的证据就是进入CSSCI(含扩展版)的文科学报比较多。下面我们可以通过表格来了解2010年以来CSSCI(含扩展版)中吉林省文科学报的具体情况: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发现,2012-2013年进入CSSCI的吉林省高校文科学报的数量是最多的,也就是说,2010年以来,吉林省高校,主要是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和吉林财经大学都有意识地加强了文科学报建设,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同时,吉林大学的各个文科学报表现得最为稳定,一直都在CSSCI的正版之中,而延边大学的文科学报则不是十分稳定,2014-2015年进入CSSCI的学术刊物全都在扩展版之中。从学科的分布上来看,吉林省进入CSSCI的文科学报基本上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大部分学科,包括政治、经济、历史、人口、文学、法学等,也就是说,吉林省在这些学科或领域的建设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
(二)人选北京大学《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期刊数量多
北京大学的《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同样是被很多大学认可的一个评价标准,因此,能否人选北京大学《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也代表了一家学术期刊的发展和建设情况。吉林省进入北京大学《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高校文科学报比较多,也比较稳定。以2014年版《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例,人选其中的吉林省高校文科学报有12家之多,占吉林省47家入选期刊的25.5%,说明高校文科学报在吉林省期刊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高校文科学报分别为吉林大学的《史学集刊》《现代日本经济》《东北亚论坛》《当代法学》《法制c社会发展》《人口学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东北师范大学的《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外国教育研究》,延边大学的《汉语学习》以及吉林财经大学的《当代经济研究》《税务与经济》。进入北京大学《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与进入CSSCI的吉林省高校文科学报之间有很大的重叠性,这说明这些高校文科学报发展和建设得非常好,并同时得到了CSSCI和《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两种评价体系以及众多专家学者的认可与推崇。
(三)名栏化、特色化的趋势明显
自2004年开始,教育部先后进行了三次名栏评选以推动高校文科学报的专业化和特色化建设。教育部所进行的名栏评选活动对于高校学报的发展和推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在吉林省的高校学报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延边大学《东疆学刊》的“东北亚文化研究”是第一批进入教育部名栏的栏目,这个栏目不仅推动了相关学科和领域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也推动了《东疆学刊》的建设和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栏目,《东疆学刊》才能进入并一直保持在CSSCI之中。同时也因为教育部名栏评选活动的推动作用以及《东疆学刊》的带动作用,吉林省的很多高校文科学报都有意加强了自身的栏目建设,走上了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如《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根据本校的学科优势开设了“高句丽・渤海历史文化研究”栏目,并入选了全国文科学报研究会的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再如,《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开设了“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语文现代化”两个特色栏目,并先后人选了全国文科学报研究会的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还有《延边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也根据本校的地域与学科优势开设了“朝鲜・韩国学研究”栏目,并获得了很多专家和学者的赞誉。可以说,最近几年吉林省文科学报栏目的特色化非常明显,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提高了吉林省文科学报的知名度,促进了相关学报乃至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
上述三个方面是吉林省高校文科学报近些年发展和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当然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来了解,如在吉林省高校文科学报中,《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东北亚论坛》《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三家学术期刊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说明它们代表了吉林省学术期刊发展和建设的最高水平。
二、吉林省高校文科学报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近些年来,吉林省高校文科学报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明显存在着一些不足。同时,这些不足一时很难得到改变,甚至成为吉林省高校文科学报进一步发展和建设的桎梏。
(一)发展的不均衡性
吉林省现有各类高等院校60所(含高职和独立学院),各类高校文科学报49家,但从人选CSSCI和北京大学《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吉林省高校文科学报情况来看,其主办单位基本就是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W、吉林财经大学和延边大学,尤其是集中于吉林大学。在2011-2015年之间,吉林大学占全部进入CSSCI或《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各类学术期刊的比率都在50%以上,有时甚至达到了60%,而除了这四家之外的其他高校却没有一家学术期刊人选过CSSCI或《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这一方面说明吉林省高校的各种资源或学科优势大多集中于吉林大学;另一方面也说明这种学科与资源的不均衡性导致了文科学报建设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吉林省各优秀文科学报基本都集中于吉林大学,并在事实上限制或压制了其他高校文科学报的发展。当然,吉林大学各个文科学报的这种优势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也不是一时一地能够改变的,这就要求其他高校的文科学报必须有所突破,寻找各自的立足点或特色,就此而言,吉林省文科学报栏目的特色化建设也是寻求突破现状的表现。
(二)特色栏目的同质化现象
高校文科学报的特色栏目大多是建立在地域性和学科优势基础之上,但对于同一省份的高校文科学报而言,其地域性是大致相同的,而学科优势又基本集中于几所著名高校,以至特色栏目的建立并不是那么容易。就《东疆学刊》的“东北亚文化研究”栏目而言,其设立较早,且其所在的延边大学地处东北亚的核心地带,紧邻朝鲜、韩国、俄罗斯远东地区,特别是延边大学的亚非语言文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朝鲜、韩国的哲学、文学、语言等各个领域)是国家一级学科,因此,具有较大的优势。其后,《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的“高句丽・渤海历史文化研究”、《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语文现代化”等栏目也都非常有特色,并注意与其他文科学报栏目之间的差异化。然而,也有一些文科学报的栏目之间具有同质化的迹象,如《延边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的“朝鲜・韩国学研究”栏目、《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栏目与《东疆学刊》的“东北亚文化研究”栏目之间就具有很强的重合性,这说明一些文科学报及其栏目对于自身的认识和定位并不是十分清晰。而栏目的同质化现象不仅导致了省内相关文科学报之间的竞争,甚至还会导致这些文科学报及其栏目发展和建设前景的不确定性,这些都是吉林省内各个文科学报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人才流失与建设经费不足的问题
人才流失是吉林省各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然而,对于高校文科学报(特别是地方高校的文科学报)而言,人才流失表现得更加明显。因为在吉林省文科学报的编辑在工资待遇等方面大多不如教师,所以其人才流失现象不仅表现为很多高校学报的编辑去往经济发达或工资高的省份或地区工作,还表现为很多编辑放弃编辑岗位而转做教师,这就导致很多高校文科学报的发展出现了非持续性的情况,特别是一名合格、成熟的编辑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培养起来的,与文科学报的质量密切相关。
建设经费不足同样是吉林省高校文科学报面临的问题。高校文科学报的建设经费与一个省、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关,同时也与其所在高校的重视程度紧密相关。吉林省高校文科学报基本上都被定位为教学辅助单位,虽然这种定位本身不能说是错误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导致不被重视,进而也影响了各高校对于这些文科学报经费的拨付,使其建设经费大多显得比较紧张。事实上,人才流失与建设经费不足是相互作用的。建设经费不足导致了人才流失的加剧,而人才流失也使得各高校越加不重视文科学报的建设,建设经费也越加不足。
篇3
[摘 要]以城市文化软实力传播与传播效果建构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核心价值观对文化软实力传播与效果建构的作用,利用大众
>> 践行核心价值观 增强文化软实力 价值观建构视域下城市文化的影像建构与传播效果分析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与军队文化软实力关系刍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文化软实力的对接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与影响 认同塑造与承认获取: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浅论国家文化软实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协同发展 影视文化的价值观导向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文化软实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协同发展 文化软实力与核心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软实力最核心要素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建构思路分析 实用主义价值观对中职生就业软实力培育的影响 助力企业价值观建设和软实力提升 城市精神与核心价值观 孝道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新思路 审计文化核心价值观思考 乡贤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牵引下城市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责任编辑:张 港〕
[收稿日期]2015 ― 01 ― 11
[基金项目]本文为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大众传媒视域下核心价值观对我市文化软实力提升引领作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QSX2014-24QN,齐齐哈尔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支持计划项目“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体传播策略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W-M21。
[作者简介]孙宇科(1983―),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
篇4
>>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休闲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推进京津冀鲁城际快捷交通协同发展战略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的张家口绿色崛起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河北省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研究 自组织视域下的京津冀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衡水学院民族音乐教学资源共享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廊坊市高端物流产业园区规划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北京的城市发展战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廊坊新农村景观规划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服务贸易合作机制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市延庆县发展战略定位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的文化对接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及关键问题研究 京津冀地区梯度发展战略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产业发展的空间维度探究 京津冀网球产业协同发展策略研究 京津冀休闲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一)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赵钢,关于我国对外开放的体育场馆实行经营型管理问题的研究[J].体育科学,2015,(2):9
[4]黄银华,我国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风险管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37(4).
作者简历:张小青(1977.2――),男,硕士,山西平原人,华北科技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篇5
综合性学术期刊的改革首先要具有问题意识。一直以来,问题意识薄弱、原创精神匮乏、学术氛围浮躁、人均论文数量低、国际影响力弱等问题困扰着学术界。由于综合性学术期刊的读者比专业性学术期刊更趋大众化,这就要求编辑关注基础学科的发展方向,瞄准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性稿件,分析问题并探寻原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为社会热点难点解决问题服务。注重原创精神是学术期刊办刊的基本原则。当前,各高校在教师职务聘任、研究生导师遴选和各类成果评比中实行学术道德问题一票否决制,以高校学报为典型代表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也应当据此对抄袭剽窃、无偿占有学生成果、低水平重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采取“零容忍”措施,大力倡导在科学研究中百家争鸣,营造生动活泼、真实原创的学术氛围。关注学术前沿是创新的源头活水。综合性学术期刊应当学习专业性学术期刊关注学术前沿的办刊思想,借助高校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的平台,高度重视学术前沿和交叉学科研究成果。比如《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既有传统综合性学术期刊根据一级学科设立的分学科栏目,也有根据武汉大学的研究基础与特色设立的交叉研究栏目。比如哲学板块下的教育部名栏“中国化研究”专栏;经济学板块的“低碳经济”系列研究等突出最前沿成果的前沿专栏。综合性学术期刊还应当依托高校海外学术周以及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拓展国际视野。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国际化需要实现从办刊理念到办刊形式的根本性转型,实现作者国际化、编辑国际化、审稿专家国际化,最终达到读者国际化的目标。各编辑部可以通过与SSCI的长期联系和定期座谈,积极按照国际规范改版,与国外数据库公司接洽并免费提供样刊,通过专家学者向国外大学图书馆推介刊物等多种方式,扩大刊物的国际影响力。勇于担当责任,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制作出更具可读性的刊物。营造高校创新的学术环境是实现高校学者追求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学报人不懈的精神追求和使命。综合性学术期刊作为高校科研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应该深刻认识到提升学报的学术质量、服务科研事业发展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敢于承担责任,综合性学术期刊才能在压力和动力的合力中再创佳绩。
二、以体制创新为保障
依托科研主管机构,创新期刊管理体制是综合性学术期刊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综合性学术期刊可以发挥其高校背景的优势,依托科研主管部门办刊,挖掘重大科研项目的成果。例如《武汉大学学报》于2010年初挂靠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而该院是秉承“以事务服务为基础,以管理服务为核心,以发展服务为目标”的理念,为学术研究提供管理服务的社会科学研究主管部门。《武汉大学学报》就是在科研主管部门的指导与协助下,依托学科和知名学者与科研项目的优势,发挥学术引领作用,选择重点学科和重点课题作为特色栏目,成功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期刊资助,成为“湖北省十大名刊”,并获得“湖北十大名刊成就奖”。只有完善投审稿制度,保证学术发展规范有序,才能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发展奠定基石。严格的投审稿制度不仅可以保证刊发稿件的质量,还可以提高审稿效率,缩短用稿周期,降低人情关系在稿件刊发过程中的负面影响。综合性学术期刊应当坚持集稿讨论制度,对稿件实行专家双盲审稿,做到编辑自校与互校相结合,采取会议终审等多项措施,细化编辑流程,提高工作实效。专家组稿是提升综合性学术期刊稿件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改进专家组约稿制度,还能借助专家的“火眼金睛”杜绝系统发现不了的、某些隐蔽的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等学术不端行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可以邀请相关领域重大招标项目的首席专家和部分知名学者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组稿,利用专家学者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吸引优秀稿源,刊发系列化的专题研究成果。综合性学术期刊还应当着力提升编辑素养和学术水平,构建学习型组织。编辑专业素养、品格魅力、学术眼光等对吸引优质稿件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编辑的持续学习与不断进步、成长对期刊的办刊质量提升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全媒体时代,编辑早已不是“剪刀+浆糊”的操作者,而是智能化时代的全媒体人。编辑应当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业务培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学术研究前沿动态,掌握新型编辑与推广技术,把握政策方针和正确价值观取向;学术期刊编辑部应当坚持编校费从优,以保障编辑初审与专家外审的质量。另外,当前许多综合性学术期刊的编辑是执行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时间,即并不是实行行政部门的坐班制。但由于编辑部诸多日常事务需要及时处理,各编辑部可以考虑实行编辑值班、轮班制度,以解决编辑部日常事务性的工作。
三、以学术创新为核心
综合性学术期刊应当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国家教育部1998年曾发文把高校学报定义为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园地。但在2002年,该定义被修订为“高校学报是高校主办的、发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的高层次学术理论刊物”。由此可见,高校学报不应仅仅反映本校的科研成果,而应当是一个面向国内外,面向社会各界平等征集优秀稿件的平台。这样高校学报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各科研机构之间、跨省份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也能更加畅通。特色栏目是综合性学术期刊的重要优势所在。综合性学术期刊可以借助高校交叉学科、特色学科的独特资源网罗优秀稿件,创建特色栏目,摆脱综合性学术期刊普遍性的“千刊一面”的尴尬现状。据统计,教育部高校社科类学报第一批“名栏”的17个栏目中近一半是基于各高校优势学科创立的特色栏目,比如《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的“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和《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的“民族音乐研究”等。各综合性学术期刊可以效仿上述学报,根据自身或临近高校的优势学科,创办特色栏目,实现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品牌化。倡导栏目共建是增强综合性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手段。综合性学术期刊受其载文量的限制,在各学科板块的载文数量不及专业性期刊多,栏目共建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期刊界成功的案例有由《求是学刊》《厦门大学学报》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共同创建的综合性栏目“现代性研究”,该栏目持续刊发了跨省份的同类题材作品,受到读者的好评。其他综合性学术期刊可以参照该成功范例,依据地域优势或者各自研究方向的优势强强联合共建栏目。抵制学术不端行为是学术创新的重要保障。当前学术界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职称评聘、课题考核等因素使得原本纯粹的学术研究变得功利化。期刊界当前检测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工具是中国知网开发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该智能化的系统虽然能通过比对查找出送检论文与已刊发作品相似内容的来源,但有些学者利用该系统的检测缺陷,把部分重复内容通过文字上的粉饰来掩盖其抄袭的事实,或者利用知网文献更新的滞后期一稿多发,或者利用书籍未收录知网大库的漏洞实施抄袭行为。《浙江大学学报》编审张月红在美国“国际出版链接协会”年会上的由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资助的项目研究报告——《全球学术期刊编辑对学术剽窃容忍度的研究调查报告》,获得了国际出版界的高度认可。该报告披露的学术期刊剽窃行为令人咋舌。学术创新的学术期刊办刊的首要任务,也是提升期刊影响力的根本源头,因此综合性学术期刊必须把好学术规范的关卡。
篇6
【关键词】组织公民行为;高校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
组织公民行为就是组织中个体对组织作出的自发的、有贡献的行为,这种行为并不包含在任务绩效之内,这种有工作有关的不论是自主行为还是非正式合作行为,都能够提高组织运行效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辅导员,通过组织公民行为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一、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
Organization Citizenship Behavior简称OCB,也就是组织公民行为,是组织行为学领域研究重点之一,这个概念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提出。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系列非正式行为,不包含在任务绩效范围之内,这种行为对于组织是有利的,这种有利可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能够保持组织健康稳定的发展;提高组织资源利用效率;激发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协调各个员工之间的活动,增强组织内部凝聚力。
相对于物质激励、制度管理等管理方法,组织公民行为有其独到的提高组织工作效率的功能,在组织管理和组织建设中,组织公民行为理论被广泛应用。明确界定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是用好这种方法的前提和基础,目前组织行为学领域认同较多的是Organ提出的“五维结构”,也就是文明礼貌、责任意识、运动员精神、公民美德、利他行为。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组织公民行为的意义
(一)辅导员必须有责任感
辅导员是高校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学生服务和传递学生信息的重要作用,辅导员在高校组织中并没有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却要进行大量内容繁琐复杂的工作,还要为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保证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因此辅导员的责任感是至关重要的,有了责任感,辅导员才能为学生着想,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学生成长路上的指路人。
(二)具备文明礼貌的素质
辅导员不论是在学生学习还是生活中,都是接触最频繁的,因此辅导员的素质水平将会对学生成长有重要影响,依照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理论,在生活和学习中辅导员必须表现出良好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以提高自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自强自律的优秀品质。
(三)主动实施利他行为
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指导人就是辅导员,因此辅导员要采取恰当的措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主动表现出利他行为,在生活中体现以一位辅导员的爱和关怀,尊重和理解每一位学生,切实了解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具体情况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学生开展良好的沟通交流,用真诚的心在学生之间建立信任关系,让学生的大学生涯更加丰富多彩。
三、组织公民行为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指导作用
(一)建立素质评价体制
对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来说,要根据组织公民行为理论为辅导员建立素质评价体制,鉴别辅导员是否表现出组织公民行为,共根本上促进辅导员形成组织公民行为。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的八项职责和五项要求,科学全面的分析辅导员工作内容,根据相关理论制定行为测定表,运用诸如情境模拟、面试等测试方法,全面系统的考察辅导员的综合素质,选拔具有合作精神、奉献精神、集体主义和责任心的辅导员,建立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
(二)加强辅导员培训
采用培训的方式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将专业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引导辅导员的组织公民行为。恰当的岗前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必须让辅导员了解在高校组织中辅导员的责任、义务和工作内容,培养辅导员的奉献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乐于奉献的精神。通过培训开拓辅导员视野,提高辅导员工作能力,对于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三)完善激励体制
通过完善激励体制来培养辅导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辅导员在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力,表现出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针对辅导员宣传国家的相关政策文件精神,让辅导员了解自己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这对辅导员来说是一种精神激励;再者,在辅导员的工作中,如果辅导员表现优秀,就要给予鼓励和表彰,通过开展评比活动树立辅导员榜样,表彰表现优秀的辅导员,让辅导员能够认可自己,激励自己更加勤奋的工作。让社会认可辅导员的重要作用,这对辅导员的组织公民行为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措施。
四、结语
综上,我国改革开放进行的如火如荼,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要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水平,就必须建立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辅导员的组织公民行为,才能强化辅导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的服务于高校组织。
参考文献
[1] 叶超.国外公务员组织公民行为研究评述[J].公共行政评论,2014(05).
[2] 赵志彬.组织公民行为与组织创新内在作用机理[J].科教导刊,2014(26).
篇7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农业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8-0139-02
1 引 言
目前,中国经济总体上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区域均衡发展的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未来5~15年中国的基本宏观政策选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其初始应该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并以公共财政为主要来源(林毅夫,2006)。所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财政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
2 理论探讨
关于公共财政支持农业以及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研究,国内学者提出了诸多见解。目前,普遍认为中国农村公共物品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组,2009;苏明,2007;吴士键、杨团、熊巍,等)。其中对农村公共教育的投资短缺最为严重(樊胜根,2001),而农田水气费、行政费、农村生产建设支出,则根据东、中、西部地区财政收入情况的不同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对不足(李冬梅,2009;李秉龙,2003),与此同时,现有公共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与农业公共物品供给目标发生偏差,引起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称,甚至出现农民不需要的公共物品过度供给(苏明,2003)。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原因,有观点认为是由于乡镇政府的制度内财政收入有限,而制度外资金的投入缺乏相应监督和有效激励引起的(孙文基,2009;李萍,2005)。还有观点认为是中国财政补贴制度不完善,即财政补贴资金不足、范围有限和缺少稳定的增长机制等问题(农业部财政司,2005)。公共财政投资领域方面,王小林(2005)认为公共财政农业支持政策应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形成完整的粮食补贴体系,二是加强对农业的服务支持,三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和粮食安全方面的公共支持。农业部教育司(2005)则认为财政投资的重点应放在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对农民参加培训的补贴上。上述研究对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状况以及所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中国公共财政在支持农业过程中的职能定位、资金运用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出完善中国公共财政支持农业机制的指导建议。本文拟通过对中国公共财政对农业投资总体运行状况以及投资结构的分析,探索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公共财政对农业投资的支持方式。
3 近年来中国公共财政对农业投资总体运行状况分析
3.1 公共财政对农业投资规模分析
从绝对规模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资,表现了较稳定的增长,特别是1992年以后,财政对农业投资每年都以百万亿元规模上升,2006年财政对农业投资支出已达到2161.35亿元。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出台,财政支农投入上升到了新的阶段。从相对规模来看,中国财政支农投入呈现波动状,1978年以来长期表现弱化趋势,近两年出现强力的增长。从1990年开始,中国财政农业投入比重就出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一直到2003年最低达到7.1%,其中只有1998年由于自然灾害的因素出现过一次反弹。2004年,中国GDP水平达到159878亿元,经济结构基本迈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国家开始提高对农业的重视,提出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方针,财政对农业投资有了显著提高,两年来财政支农增长率分别为34.3%和26.1%,达到20年来的最高水平。
3.2 公共财政对农业投资结构分析
现行中国统计资料将财政对农业投资分成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用和其他支出五个支出项目。其中,前三个项目是主要的支出项目,它们合计支出比重一般超过财政对农业投资总额的80%。支援生产支出和事业费是中国财政对农业投资的主要项目,基本在60%以上,并在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增长。从1978年的51%增长到1990年的74%,且一直到1998年,基本保持在这一比例没有变化,这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事业发展迅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日益健全。二是中国在这段时期多次调增了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待遇,实际上这已成为中国财政农业支出的重要负担之一,1999年以后这部分的支出有所减少,说明中国已经开始通过撤销、改制等方式精简由财政供养的农业事业机构,降低事业费支出比重。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是构成农业固定资产,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主要资金来源,在农业投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份额在不断的减少,从33%最低降到1996年的19%。可以说“七五”、“八五”以及“九五”期间的头两年,中国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比重维持在20%左右没有上升,1998年以后支出比重才得到提高。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已成为中国财政农业投入支出结构不合理的重要表现之一。
农业科研投入严重不足、农业科技水平偏低是中国财政对农业投资结构不合理的另一突出表现。根据统计规定,农业科研投入包括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中国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出资比例从1986年以来持续剧烈下降,至1995年仅占农业支出中的0.5%,之后虽有小幅度的增长,但最高不到8%就又开始下降,2004年农业科技三项费的支出比例仅为0.5%。中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70%~80%,而中国仅为42%。
总之,农业机构事业费增长快,所占比例大,真正用于生产领域的基本建设资金和科研资金不足,是中国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结构失衡的突出表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财政是最主要的推动力,从当前农业和财政所面临的形势和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有必要对公共财政农业投资模式进行创新,改变过去“粗放主导型”的财政支农模式,逐渐向“集约主导型”转变。
4 公共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方式
第一,改变财政对农业投资资金的使用方法。把一部分直接支援农业生产的拨款改为基金的形式,保证财政支持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同时,对政府财政投资实行有偿无息、微息或低息发放,使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同农民的劳动和资金投入或其他资金来源相结合,创造出新的积累,以求在政府财政投资引导下实现农业的自我积累和投入。
第二,实行资金匹配的办法。使国家(中央、地方)、集体、农民多层次共同向农业投资,即以国家投资为引导,按一定比例由集体和农民匹配投入,组成对特定农业生产建设项目投资的整体。这样就可以在国家资金的引导下,调动集体和农民的积极性,吸引农民资金转向积累和生产投入。
第三,实行财政贴息的办法。银行贷款是农业生产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实行财政贴息有利于减轻农民的利息支出,提高投资者的资金利息率,调动社会各方面对农业投资的积极性。
第四,建立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约束与激励机制。严格规范部门职责,按照商业会计的核算方法,建立支出规模、支出结构、支出产出效益等一系列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逐步形成适当的衡量标准,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三方面的财政支出指标管理体系:首先,上级财政根据下级财政支出使用管理情况,制定有关考核指标实行严格奖惩。其次,财政部门根据同类预算单位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的有关考核指标,对同级预算单位实行严格奖惩。最后,每个预算单位内部也要建立财政资金管理奖惩制度。
第五,实行以奖代补和以工代赈的方法。即将事前无偿补助农民进行生产建设的财政拨款或物资,改在项目验收以后,用奖励或替代的办法给予补助。从实践过程看,这种办法对调动农民从事生产投资投劳的积极性有较好的作用。
第六,提供优惠的政策,鼓励工商企业、外商、城镇居民和私营企业投资农业。可以借鉴国外经验,运用BOT投资方式和投资基金方式,加大对私人资金投入农业的激励效应。BOT投资方式,即建设―经营―转让,一般由政府同私营部门(企业)签订合同,由公司筹资设计并承建项目,在双方协定的一段时间内,项目公司通过经营此项目偿还项目债务并收回投资,协议期满后,项目无偿转让给所在地区政府。目前BOT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中。对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物资基础设施、生态保护设施等),通过这一投资方式,可以更加容易筹集到较多的资金。同时,还可以建立农业开发投资基金,使筹集到的资金用于效益比较好、发展潜力大、具有市场前景的农业项目上来,并按照契约型基金进行试点,在农村金融体制上进行创新,保证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的安全性,最终缓解农业资金的供求矛盾。
参考文献:
[1] 李冬梅.略论完善现行财政制度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经济问题,2009(10):71-74.
[2] 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组.以财政政策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J].财政研究,2009(7):42-45.
[3] 孙文基.财政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9(9):59-62.
篇8
面料作为服装最关键的设计要素之一,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承载着服装语言和设计理念表达的重任。目前,在服装设计中作用日益显著,面料创新艺术在服装设计应用过程中,通过面料外观、面料图案以及面料属性等因素,创作出审美与功能完美结合的服装,同时充分挖掘面料创新设计在服装产品开发中的艺术表现力。
面料创新艺术的方法概述
1.面料创新设计
面料创新设计就是设计者以一种独特、新奇的创造性意识,一种前所未有的、超束缚性的思维模式和一种突破传统的、高科技的手段创造出新异、新颖、新兴的面料的设计意识形态。
2.面料再造
所谓面料再造,即服装面料二次设计,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从设计的艺术表现角度讲,打破原始的服装面料并借助一定的艺术处理,使其产生前所未有的视觉效果和独特的艺术魅力。第二,从技术加工层面上说,对面料进行轧褶、络缝、缕空、机绣、贴布、勾针、编结等特殊工艺手法加工,创新出多元化的面料肌理和外观效果,并为设计服务。
服装设计中面料创新艺术应用分析
当今服装款式和造型结构已经被人们无限的发掘殆尽,服装品牌的拓展与服装设计师们如果想要突出重围、另辟新径的对服饰的新品开发进行创新已经是走入了非常困难的思维曲径,在这样的情况下,服装面料的再造创新与设计的结合就显现的尤为重要,服装设计的发展方向将会借助于对面料的再创造,充分的挖掘、拆分、重塑、改造现有的服装材料,实现面料的再造创新与服装设计创新的完美结合。
1.面料创新艺术与服装造型
面料作为服装最终的载体已经成为和谐服装设计元素与服装产品开发的桥梁,在现代服装设计中,面料涵盖了服装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在增强服装细节设计和廓形设计的支点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局部的面料再造创新设计。例如2010年笔者参加了第五届中国海宁经编设计大赛,将运动鞋的鞋用面料与编织手法相结合的创新手段,非理性的设计思潮将概念服装设计带入到更宽松的领域,此系列服装设计获得概念组服装设计入围奖。
2.面料创新艺术与服饰图案
服饰面料再造设计形成的图案是服饰及其配件上具有一定图案结构规律,经过抽象、变化等方法而规则化、定型化的装饰图案和纹样。其再造创新设计形成的图案不仅是服饰的“眼睛与亮点”,为服饰锦上添花,更是服饰设计不可缺少的艺术表现语言。目前,国内外著名设计如迪奥、纪梵希、郭培、张肇达等在创新服装艺术的同时,成为面料创新设计与服饰图案完美结合的典范。
面料创新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实践——以T恤衫设计应用为例
T恤产品在市场经济时代背景影响下,在注重设计创新、传递时代信息的同时,结合贴布面料创新设计艺术形式,对面料创新在T恤衫设计实践应用方案进行分析、归纳、创新和总结。如图2所示:笔者以七星瓢虫图为设计灵感,运用传统的拼接艺术与插画图案造型相结合的同时,希望为拓宽面料创新在服装产品设计中应用提供借鉴。
结语
如今在个性化的流行趋势下,服装设计对面料的要求正走向一个以创意性为主流的设计趋势,面料创新设计补充了服饰文化的内涵,张扬了服饰世界的个性,不仅提升了面料的视觉审美情趣和艺术品味,还提高了服装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篇9
【关键词】;学术自觉;经验本位;集体学术
【作者】刘锐,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生;杜园园,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硕士生。武汉,430074
【中图分类号】C9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3)02-0038-006
笔者觉得留下的学术遗产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具体理论层面的学术解释;二是对研究方法和研究进路的探索;三是对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的深度思考。之所以能执著踏实地从事清贫孤苦的学术研究,与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学术精神有关,或谓学术自觉。以下,笔者主要对的学术贡献作一简要评论,再对学术自觉进行详细论述和阐释,以表明学术自觉对学术创作的基础性作用。本文试图说明学术自觉是学术中导航的灯塔,是研究路途中必备的指南针,中国研究很难做到“价值中立”和“价值普适”,我们要明了学术的“体”与“用”,正确处理好本土与外来、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回应伟大的中国社会建设,为认识和改造中国贡献扎实严谨的学术智慧。
一
研究中国社会,谁都绕不开《乡土中国》。此书是依据其中国生活经验和早年的农村社会调查资料所做的一些学理思索。在本书里,尝试提出“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村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的问题。年轻时大胆探索的劲道令人钦佩,他以其宽广的学术眼光和敏锐的学术视角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全面细致的乡村社会图景。其中的“差序格局”、“无讼”、“社治社会”、“男女有别”等概念对理解当下中国社会仍不无启发,已成为研究乡土社会的起点和理想类型。《乡土中国》的成功与作者对现实的深刻把握有关,它的影响产生于它的强大解释力。不过,当下的一些学者在描述现代农村社会时,有意无意地将总结出的“乡土社会”作为思考的蓝本和对比的前提,则多少有些不合适。以历史之镜来反观历史,可以简单明了地透视历史,却也有可能将文本表述作为历史的真实,使表达性现实和客观性现实之间的距离增加,从而遮蔽我们的学术视野并阻碍应有的学术反思。另外,纵然《乡土中国》作为目前为止最为经典的对乡村社会性质的提炼概括,有诸多可圈可点可借鉴之处,它也只是作者大胆思考、勤奋探索的一个写照,“并不算是定稿,也不能说是完稿,只是一种尝试的记录罢了”。作者的“迟迟不敢下笔”及发表文章之前的犹豫并不是自谦,连作者自己都承认,“我讲的一些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所提出的一些概念离想反映的现实常常不免有相当大的距离”。也就是说,《乡土中国》对中国乡村社会的提炼和分析并不是言之凿凿的盖棺定论,我们可以借助于本书的学术想象力进一步拓展并深化研究。但并不能仅仅停留于对该书一些概念的修修补补中,如果不面向社会现实,进行脚踏实地的研究,尝试进行相应的“范式”转换并建立更具解释力的概念理论,中国研究将很难达到的学术高度和学术水平,中国社会科学也很难产生质的飞跃。《乡土中国》成为学术思考的“意识形态”,与当前学界缺少学术自觉有关。
社会学研究的中国社区学派开始于吴文藻,发展于。“社区”在当时的中国语境下被界定为“村落”,如所说,“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受马林诺夫斯基方法论的影响,当时的村庄研究注重用整体论视角和功能主义方法来说明村庄社会结构及人际关系,注重共时性分析而忽视历时性分析。20世纪30年代写出《江村经济》一书,被马氏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里程碑”。作为从“初民社会”向“复杂社会”研究的一次成功尝试,将“社区研究”很好地操作化并不断拓展研究领域。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社会,看看受现代工商业影响较少的农村社会,其土地制度的存在形态及地主的生活方式如何,提出类型比较的方法,并选择云南地区的禄村、易村、玉村三个村落作为调研地点,通过有针对性的观察、比较、剖析,来探索认识中国复杂社会的科学方法。对的村庄研究和村庄类型研究,弗里德曼曾评论说,功能主义者忽视了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社会分化的文明大国的整体性和特殊性,社区不是社会的缩影,如果要进行综合的有份量的中国研究,必须借助历史文献并做更大范围的研究。利奇也批评说,单个的社区研究不足以作为典型代表推论中国整体概况,且社会人类学者研究自己的社会很难做到公正客观。对此作出回应,提出类型比较法的具体策略,即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从局部到整体,通过逐步扩大实地调查范围,步步综合,以接近中国农村的整体面貌。同时,他建议以后从事微型社会学研究时尽可能注重历史文化,倡导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联手合作,以使社区研究具有时间维度。改革开放后,改进原有的研究方法,将研究单位上移。他先后提出的“小城镇建设”和“苏南模式”,即是从乡村到城镇再到区域研究的方法论尝试。但“逐步接近整体”的调查方案没有在后续研究中展开,他也没有提炼出从村庄扩展到城镇的明确研究方法,以致于后来者难以跟随其学术脚步向前开拓。
从具体研究方法到人类学学科性质,再到价值取向,利奇与发生重大分歧。在回应利奇认为的“中国人类学者没有把他们的研究工作做好是由于私人经验所产生的偏见”时,直言不讳地解释说,私人经验不可能脱离公众经验,对民族处境和国家前途的思考是中国知识分子固有的学术品格。正是历史传统和当下形势造就出的为学态度,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学以致用”。若对的观点进行解读,则可概括为他对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的不懈追求。从弃医转而学习人类学开始,就抱定理解中国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学术志向,他一生否认韦伯所谓的价值中立存在的可能性。在看来,社会现实是知识的来源和学术创造的源泉,学术不能脱离社会文化环境而单独存在,真正的学术要能为广大人民服务,社会科学的新境界就是“帮助人类摆脱改造社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增进科学性和主动性”。以“致在富民”为学术旨归,因应时势需要转换相应研究领域,从1930年代的社区研究,到后来的民族识别,到复出后的小城镇建设,再到探索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共处,他的问题意识不断更新,学术创造力源源不断。
如果我们梳理的思想发展脉络,就会发现他的一贯性和矛盾性特点。一方面,他的学术研究具有高度阶段性和差异性特点,如一匹奔驰的黑马,无羁地驰骋于各个学科领域。另一方面,他在探索服务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本土化社会科学方面一以贯之,坚韧不拔。
二
终其一生追寻中国主体性和中国文化主体性,没有找到出路,但正是他对中国的大爱及对中国知识分子历史责任的深刻体悟,造就出其不朽的学术贡献,为后来者探索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提供思想源泉和方向指导。对于今天的研究者来说,我们可以批判、建构、“否定之否定”的具体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但对其学术自觉,则应恪守、传承、吸收、转化,一代扬光大。要想提升中国研究的境界和品位,在当下浮躁芜杂的学术界杀出一条“血”路,必须具备高度的学术自觉。
在看来,学术自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研究者有自知之明,明了学术从哪里来,怎样形成,它的实质是什么,它有什么功用和意义,即学术的“体”。二是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通过反思和对话来进行自我批判和自我理解,搞清自己思想的真面目,把握各种理论观点的推演逻辑和各思想家的思维脉络,以为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和视野拓展打下基础,即学术的“用”。“体”是“用”的基础,“用”是“体”的载体,“体用一源却可分”。笔者以为,当下的中国学界并不缺少对话、交流、学习的具体策略和方法,而是缺少学术自觉的“体”,即学术使命和学术创新的源泉。
社会科学从神学和哲学中脱胎出来,与工业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西方社会科学的每一次进步无不与高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贫富分化、犯罪率增加、社会解体、家庭破裂等社会问题紧密有联,离开理论生长的复杂社会现实,社会科学将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失去发展的基础和方向。
社会现实有其发生的边界,尤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行政边界最为典型。社会科学可以跨越国界,但它生根的土壤始终是一国社会。知识分子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生活,他(她)的价值判断离不开其所属的文化传统和所处的社会时代。与马林诺夫斯基将学术研究视为“对过分标准化的文化的一种罗曼蒂克式的逃避”,及利奇将人类学视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学者表演才华的舞台、生活中的消遣、智力操练的游戏的学术动机不同,很明确他从事学术研究的目的是了解中国,改造中国。要想发展概念,创新学术,中国知识分子首先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将历史文化传统接续下去。利奇与的分歧,说到底是二者所处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处境不同产生的相异价值观。我们当然不排斥为学术而学术,将学术当智游戏的学术趣味,但学界主流应该是以学术为工具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来。伟大的时代常常能产生伟大的学术,当前中国正进入改革开放的深水期,如何关照社会现实,提炼有解释力的理论概念应该成为学界共识。学术动机和学术精神对学者的研究定位,价值观引导,研究方向等影响巨大,如果不语境化地理解中国学术的意义和目的,一味探讨抽象的理论和方法,很容易唯西方社会科学马首是瞻,失去学术自信与学术主体性。
作为对人类活动和社会处境的概括抽象,西方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本国国情和世界形势,但它并不能替代中国学者踏实的本国研究实践。中国在经济腾飞过程中既遭遇到与西方相类似的社会问题,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现实处境。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面积广袤且区域差异极大、世界人口数量最多、农村社会最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在传统儒家文化的浸下生长出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不同的人格心态和思维方式,并不能轻易地被欧风美雨所改变;中国人口之多,对资源消耗量之大,使得中国进口什么,什么就涨价,中国的每一小步发展都牵动着国际政治神经;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大国,中国的现代化首先是民族独立与国家强大,政治权力对社会生活影响深远,当前中国面临的问题和发达国家并不完全相同;中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对平等公正的诉求,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倡导在人民心中积淀出新的传统……这些都是与西方不同的历史社会现实,有些文化实践已深入骨髓,编织出一张无形的文化心理之网,制约着中国人的行动方式,造就出中国人独有的思想气质。如果对话交流的对象仅仅局限于西方学人,对话的目的仅仅是走向国际,获得西方学术界的承认,则很有可能忽略中国现实的独特性与历史连贯性,造成理论与现实的隔膜及对国人生活价值的误判,学术生命力将短暂而易逝。
学术自觉来源于对时代的敏锐把握和强烈的价值关怀,正是基于中国整体经验基础,我们可以在借鉴、批评、否定西方理论方法资源的同时不失主体性的建构创新,这既是学术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一味地与国际接轨,追赶西方前沿研究,容易遗漏掉一些有价值的本土社会问题,淡忘掉学术生长的基础土壤。这并不是说我们要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极端,全面否定、盲目排斥西方优秀的学术研究。西方宏大理论对时代脉搏的敏锐把握和强烈的价值关怀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学科化研究对专业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精确研究值得我们借鉴和发扬,但它一定要适应中国社会现实,经得起中国复杂经验的检验。在笔者看来,对西方社会科学吸收时应从三个方面培养学术自觉:一是看到学术生长和发展的经验基础;二是具备踏实规范严谨的学术态度;三是有对经验的整体视野和价值思考。
三
扎实深刻的学术研究既与对西方社会科学的借鉴和反思能力有关,也与对待本土经验的态度和研究水平有关。所谓学术自觉,既来源于与“他者”的比较、反思和启发,又来源于对经验研究的目的和进路的深刻思考。在学术生涯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到社会生活中观察、发现、思考,同时立志用学术发现来认识社会,改革社会,用科学知识为人民服务,将学术自觉的“体”与“用”自觉结合,深入贯彻,值得我们学习并传承。在新时期,经验研究呈现出新特点新问题,既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有关,也与研究者的学术追求有关。要想提高经验研究的境界,必须具备充分的学术自觉,既考察学术生产环境,也考察政治社会环境。
经验研究之重要,既在于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张力,更在于中国的历史悠久、文化浓厚及区域差异。要获得学术主体性,必须对中国社会有充分了解,做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在厚重经验基础上确立问题意识。强调经验研究的重要性并不是说只要掌握相关经验材料,进行相应建构和提升就可以了。经验研究因学术旨趣和价值追求的不同可能呈现两种类型:一种是尽管用中国的经验材料说话,但西方社会科学既是其问题意识的起点,也是理论建构和学术对话的终点,这种经验研究将西方的理论框架延伸到本国,中国经验只具有客体意义和比附价值;另一种经验研究将中国经验整体作为认识的起点,将建构具有较强解释力的理论概念作为学术创新的终点,这种研究崇尚“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研究路线,以对中国社会的全面理解作为研究目标。与第一种研究路线不同,这种经验研究注重从“田野的灵感”中生长学术,它不刻意追求修补接续西方理论概念,而是注重从不同区域的经验事实中提升、检验、建构、拓展有说服力的理论体系,同时注重对地方历史文化逻辑的把握。正是研究进路上的“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农村”,使得此类经验研究既视野开阔又沉稳踏实。它将经验研究的“体”
(以对中国经验的深刻解释为学术目的)与“用”(面向实践,用中国整体经验检验理论概念)有机结合,所谓国际化的“中国社会科学”只是本土化努力下的副产品。第二种经验研究在强调中国社会的整体性与区域差异性,在强烈的民族关怀下踏实严谨地从事田野研究,理应成为经验研究的主流。
当前经验研究中出现的西方化和本土化的对立,与理论的现实解释力有关,也与意识形态和利益的隐形渗透有关。当前的学术评价体制是一种福柯意义上的权力关系,通过将西方学术评价机制引入中国并将之奉为学术品评的标准,社会科学研究者争相与国际对话,以获得西方主流研究的承认为目标,以此构筑起一道没有主体的权力之网,每个研究者不过是权力作用的一个节点,而真正的权力来源却在高度弥散的相互作用下隐于无形。那些与国际接轨者携带着强烈的西方问题意识及思维方式,回国后自觉不自觉地以此种学术模式思考和写作,一旦在西方主流刊物上发表文章,获得西方主流学术界的认可,他们就堂而皇之地在国内占据学术高位,掌握相应的学术评定权,中国学术的西方化逐渐被形塑出来。通过国内学术人的复制和宣扬,西方学术标准和学术问题被奉为圭臬,作为研究对象的中国复杂经验由于思维方式及问题来源的西方化逐步丧失“中国性”,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两张皮的现象也逐渐突出。萨义德对“东方主义”的反思性批判试图表达对深受政治意识形态影响的学术品评方式的不满,正是以西方为中心的现代化理论,影响着非西方者的理论概念和思维方式,建构出东方社会的落后和学术能力的低下。审视当下的中国研究,正是西方学术话语的强势与政治经济霸权的交互影响,消解了中国本土问题的重要性,凸显出西方学术问题的政治正确性,使得“社会科学对普遍性的承诺,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中心国与边缘国家之间控制的、剥削的、压制的关系。同时,也为边缘国家虚构出一条普适的道路”。这套文化霸权和学术生产机制,既与隐性权力的侵蚀有关,也与研究者反思动力不足和反思能力缺乏有关。
要践行学术自觉,除开明确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明了社会科学的本质和功用,明晰中国整体视角下的经验本位,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研究原则外,还要建立集体学术。集体学术是一种经验研究策略,中国地域辽阔,区域间的差异极大,要想将经验研究做好,需要一批仁人志士的共同努力。只有形成紧密的学术共同体,对复杂经验深入调查,不断建构、修正、否定、扩展,才有可能建立具有解释力的学术概念和理论体系。集体学术的优势在于,只要研究团队发展壮大,不断调查,努力思考,逐步形成经验本位基础上的学术积累,将带来低成本的沟通对话及学术信息的共同分享,从而获得学术水平的快速提升,抵挡住以对话西方为目标的单一学术机制,掌握相关领域的学术话语权。对于个人来说,学术自觉仅仅是对学术何以可能,学术何以可为的觉悟与追求。它仅仅涉及研究者的学术自律与思想品格,是一种伦理学意义和逻辑意义的自我反思,很难触及社会科学的思维前件和理论预设。在当前的学术网络中,个人的学术自律很难抵挡其所处的结构场景的制约,那些细密的隐性权力在无意识间就会渗透到研究者的头脑中,侵蚀其学术批判力和反思性。真正的学术自觉不仅需要研究者真诚开放,而且需要研究团队营造出自由活泼的研究场域,通过团队成员的精诚合作和深入调查让真问题凸显出来,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从而成就本土化的社会科学。集体学术的进步是以我为主的吸收与创造,学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复杂经验的不断检验及团队成员的反复批判修正。从厚重的中国经验中提炼问题,基于不同的调查经验和学科知识进行理论建构,就有可能博采众长、相互激励,建构理论概念,集体学术也因其“体用合一”的研究实践而成为提升中国学术境界和研究水平的不竭源泉。
结语
目的决定方法,只有明白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的目的和中国知识分子肩负的历史社会责任,我们才能具备学术自觉品质并积蓄研究力量。所谓学术自觉,既与研究者的思想境界和学术自律有关,也与具体的研究进路和研究方法有关。只有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推动社会科学本土化,学术自觉才有方向性和主体性。我们缅怀,不仅在于他在具体学术概念和研究方法层面的上下求索,更在于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勇担责任,时时处处为人民服务的学术态度和学术志向,站在中国大地上推进学术需要学术自觉。
在新的历史时期,国际国内学术生态都有所变化,保持中国研究的主体性,既要开放学术心态,批判性地吸收既有的概念和理论,也要立足中国整体经验,坚持贯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经验研究路线。集体学术作为一种研究策略,有其学术合理性与现实迫切性,以经验研究为载体聚集一批志同道合的研究者,有利于提高研究深度,提升研究境界。
总之,只有具备充分的学术自觉,坚定不移的推动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为深入认识理解中国社会现实踏实不懈的调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才有希望,中国知识分子才能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战略思想武器。
参考文献:
[1].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J]//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桂华.作为“他者”的“乡土中国”——兼论如何对待的学术“遗产”[J].人文杂志,2010(5).
[4].江村经济[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
[5]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学术自述与反思[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7].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8].开创学术新风气——在北京大学重点学科汇报会上的讲话[J].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教学,1997(3).
[9].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10].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J].读书,1998(11).
[11]徐勇,吴毅,贺雪峰,仝志辉,董磊明.村治研究的共识与策略[J].浙江学刊,2002(1).
[12]张厚安.三个面向,理论务农:社会科学研究的反思性转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
[13]吕德文.在中国做“海外中国研究”——中国研究的立场与进路[J].社会,2007(6).
[14]黄宗智.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G]//黄宗智,经验与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5]贺雪峰.中国农村研究的主位视角[G]//贺雪峰.什么农村,什么问题,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16]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17]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18]梁孝.社会科学本土化中的视角转移[J].天府新论,2005(2).
篇10
关键词:天津市;高等院校;科学研究;体育教师;绩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162-02
体育科学研究绩效既是评价体育教师的重要指标之一,亦是职称评聘的主要依据。这种做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第一,许多体育教师平时不做科研,到了评职称时才临时抱佛脚,无法体现科学研究的系统性;第二,对体育学科的评价与其他学科没有区别,均用同一标准衡量,缺少针对性和灵活性;第三,对大中小学体育教师科学研究绩效评价没有差别,缺乏区分度;第四,以评职称作为评价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指标,手段比较单一,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上述问题已成为制约体育教师科学研究能力提高的瓶颈。那么,如何评价体育教师科学研究?采用什么标准和方法评价?如何对不同层次体育教师科学研究进行评价?是本研究关注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天津市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①文献调查法:通过文献、光盘、INTERNET检索等方式,收集、鉴别整理有关我市体育科学研究的文献资料,以及评价指标筛选、体系构建和绩效评价等方面的相关文章和材料。②问卷调查法: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向天津市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发放问卷,了解我市体育教师科学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③专家访谈法:通过对天津市普通高校部分学校的院长、教学科研主管部门的领导及相关专家访谈,了解体育教师科学研究的现状,并对指标权重选择征求意见,访谈结果对于指标的选用和权重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④数理统计法:利用SPSS13.0和Excel2000统计软件统计调查的原始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Mathematics),分析处理调查数据,并对天津市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科学研究绩效进行评价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从被调查者的性别结构分析,在100名体育教师中,男教师69人,占69%;女教师31人,占31%。这表明体育教师的岗位,男性教师占据绝大部分,也表明各大院校对于体育教师的人选还是以男性为主。
2.对科研的关注度。通过问卷调查显示了当今高校体育教师对科研的关注度。其中37人对科研态度为很重要,占37%;42人为重要,占42%;15人为一般,占15%;6人为不重要,占6%,但在实际科研操作中,体育教师参与的数量明显不足,这与体育教师自身科研能力不足有直接关系,大部分参与科研的体育教师都以挂名为主,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排名较后,主持课题的体育教师则少之又少。
3.参加科研的目的。目前,我市科研管理绩效评价也存在很多难解之题,各个高校侧重学科不同,不同学科的科研水平发展无法实现均衡发展,各个高校都有自己学校所擅长和偏重的重点学科和重点研究领域。体育教师要处理好教学、科研和运动训练成果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以上述三点为主体,实现综合评定指标的层次构建。
4.工作成果的认知度。工作成果(一级指标)。①教学成果(二级指标)。教学成果包括教学工作量、实验工作量、教研组评估、精品课立项四个指标。②科研成果(二级指标)。科研能力对于每一名在职的高校体育教师来说都是其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同时科研能力是评价高校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参照指标,在天津市的各个高校中体育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承担着大量的教学讲演任务,不仅要在理论上进行有效的教学,在技术课上也要倾注大量的体力与精力。同时在教学中还要总结相关的经验,在科学研究领域有所作为。③社会服务(二级指标)。校内外所获奖励或荣誉,通过调查表明对于在校内所获荣誉大部分教师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导致没有良性竞争,教师业务能力停滞不前,同时也反映了各大院校对于教师自身荣誉重视态度不足,导致体育教师对于获奖等个人能力评价认可度的降低。④人才培养(二级指标)。作为学校,培养人才是第一位的责任,作为体育教师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还要肩负提高学生体质的重任,但是调查发现,体育教师对于上课和运动队训练的概念是两种不同模式,其一认为,体育课只是增强学生体质,在增强体质同时,防止伤害事故为第一位;其二,运动队才是培养人才的运动训练模式,能专门训练培养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其三,有部分体育教师认为,培养人才的重任应由学科教师负责,而体育教师的任务只是单纯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
5.体育教师科研绩效方法构建原则及问题。制定高校体育教师绩效评价体系需要长期的规划,以科学合理的方法制定。这套绩效评价体系的确立首先要适应高校的发展要求,能帮助高校体育教师成长,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为这套评价体系的确立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进步。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①建立高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教学、科研、自身素质、指导工作、社会服务五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38个三级指标,涵盖教师“德、能、勤、绩”诸方面,规范和强化体育教师的职责和行为,使其客观地认识与评价自己,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有效提高工作业绩,从而更好地从经验化教学向科研化教学转变。②设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表,能有效地提高绩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实现考核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真正起到规范化管理体育教师的作用。③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体系,运用多种方式对体育教师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规定的职责履行程度进行公正合理的客观评价,其结果作为教师培养、奖惩、聘任、选用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以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学、科研等水平的不断提高。
2.建议。①科研成果不仅仅局限于职称评定,加强体育教师的自我素质提升,改变教学方式,向科研型体育教师发展。②结合人事制度改革,树立以人为本、尊重人、塑造人的管理理念,开展宣传和动员,使教师充分认识绩效考核的意义,提高广大教师参与评价的主体意识。③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评价程序,及时反馈评价信息,重视教师综合素质的考核与评价,发挥每位教师的工作潜力,从而实现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④高校制定教师科研绩效考核方法时,应充分考虑体育学科的特殊性,体育教师应参与制定考核绩效方法,合理并有意识地提高体育课时,将运动训练、比赛、成绩等因素有效融合,制定适合体育教师的科研绩效考核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春英,李晓飞.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考核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1,(12).
[2]卢爱地.高校科研绩效考核办法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
[3]李锋,葛世伦,尹洁.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7):271-272.
[4]李元元,王光彦,邱学青.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7):59-65.
[5]徐倩,屈文垒,仇方春.基于AHP法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8-91.
[6]汪晓媛.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问题与改进建议-基于样本搞笑的实证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 上一篇:初中心理健康方案
- 下一篇:网络安全服务体系建设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哲学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