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2: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心理健康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心理健康方案

篇1

一、可能导致事故的心理状态

根据事故心理学的研究 ,事故当事人在步入事故歧途前的心理状态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较为普遍和重要的可以大体归纳为以下方面:

投机心理:因图省工省料或者是为了节省时间加快工作进度 ,而采取投机取巧方法去完成任务的心理状态。

侥幸心理:明知那样做会有危险,但又认为不一定碰巧会出事,或者以往曾经做过而并没有出事,不妨再碰碰运气冒冒险看,企图侥幸成功的心理状态。

逆反心理:因对某人某事有反感,不服气,不卖帐而产生了抵触情绪,所以当某人要他这样,他偏要那样,对着干的心理状态。

错觉心理:这是因生理毛病、心理故障及环境因素等造成的错觉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通常导致不自觉的动作或者行为。

麻痹心理 :安全警觉性差,自以为绝对太平,态度满不在乎,麻痹大意。

此外,还有逞能心理、违心心理、从众心理、盲目心理、疲劳心理等。还有一些像心理定势、心理挫折和心理激奋及白日梦现象等也可作为特殊事故心理来研究。

二、事故心理的预防与消除

预防与消除事故心理的基本原则是治本为主,标本兼治。治本:就是从消除事故心理的起因着眼,从实行全方位安全管理着手,努力促使全体职工提高安全意识,加深安全情感,端正安全态度,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心理素质,改善群体安全氛围。治标:就是加强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在上岗前和作业过程中,随时向工作人员发出安全忠告和指令,从而抑制事故心理的发展,防止其转化成为不安全行为。

首先是要搞好井下生产设备本质的安全化 ,从而可从直接接触到的设备的安全性上减轻劳动者的心理负担和紧张程度。如在运输车上安装自动防撞器 ,在罐笼上安装自动防坠安全钢丝绳卡等。其次要优化工作的环境条件,使员工在工作环境中心情相对放松,操作方便,从而减少干扰,避免误操作等。第三,要建立一套直接与心理安全挂钩的安全管理制度,从而在行为上制约事故心理的产生与发展。要建立的心理安全管理制度应从基本的劳动组合、职能培训、行为规范、行为实施、检查监督、安全竞赛、奖惩激励等方面入手 ,使劳动者有章可依,有章可循,起到安全导向的作用。第四,加强和改善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职工的安全自觉性和积极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我心理素质的响应调整。形成我要安全,而不是要我安全的理念,造成人人要安全,处处讲安全的矿区群体安全文化气氛。

三、已发事故造成的心理影响的矫治

在煤矿生产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比较严重的人身伤害事故,也会有不少的工作人员在事故现场,目睹事故的发生,其心理必然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对于承受能力比较弱的员工心理影响也肯定比较严重,如果只是采取一般心理安抚或其他消除措施不能真正的消除心理压力,那么可采用一些特殊的心理疗法来进行矫治。对于那些对安全抱无所态度,患有麻痹、取巧、冒险、逞能等心理顽疾,常常故意违章作业的工作人员,要有目的地组织他们重大事故的现场或录像、图片展览,让他们耳闻目睹事故的悲惨情景及死者亲属的悲伤痛苦,从而激发他们对安全的责任感,改变他们那种心理上的弱势。但采用此法应注意适度,不能因矫枉过正而产生负面的影响,给员工增加额外的负担。对患有严重事故心理的人,适当调换工种或岗位,让其在新的安全氛围相对较好的环境中逐步进行事故心理感化。特别是对那些事故当事人,因其受的刺激太重、挫折大,采用此法能收到更好的心理治疗作用。

篇2

(一)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化

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了从管理到实施到研究的三级网络体系:工作网络――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区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咨询援助网络――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陶老师”工作站)区县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陶老师”工作站分站)学校心理咨询室;科研网络――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组区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组学校心理健康教研组。

在具体实践方面,也形成了三级系统。一级系统(心理培育系统)面向全体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这部分工作主要是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规划、组织、管理,由学校承担。二级系统(心理辅导系统)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对一般性的心理困扰、初始性的心理障碍进行辅导。这部分工作主要由“陶老师”工作站实施。三级系统(心理矫正系统)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援助,对患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干预与治疗。这部分工作主要由“陶老师”工作站和医学心理治疗机构承担。三个级别的系统各自对个案进行专业评估后,根据实际情况相互转介。

(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制度化

在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组建方面,我市于2000年制订了《南京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心理咨询员资格认证实施办法》,并配套制订了《南京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方案》和《南京市学校心理咨询员培训方案》。2001年又制订了《南京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心理咨询员考核办法》。为确保学校心理咨询人员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我们于2001年又出台了《南京市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准则》,并于2007年出台了《南京市学校心理咨询人员工作规程》。

为促进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发展,我市于1999年出台了《南京市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暂行办法》,2002年制订了《南京市学校心理咨询室评估方案(试行)》,2006年对该方案作了修订,正式颁布了《南京市学校合格心理咨询室建设及评估标准》。2007年颁布了《南京市学校示范心理咨询室建设及评估标准》。2008年下发了《关于开展“南京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的通知》。2009年与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下发了《关于成立南京市少年心理司法矫治中心的决定》。

这些政策和规章制度的颁布施行,使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进入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三)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科学化

南京是在全国最早启动心理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城市之一。早在1987年,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就着手研制了《儿童•少年•青年心理培育纲要》,这是国内推出的首个学校心理教育的指导性蓝本。紧接着,该所又会同鼓楼区教育局编写了《完善你自己――中学生心理百题》。此后,南京市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在科研引领之下健康有序地发展着。

“九五”期间,我市几十所学校汇聚在国家重点课题“大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十五”期间,我市又成功立项了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监护系统的构建与运作”,集中了八十多所中小学参与研究、实践。科研课题整合了全市学校的心育资源,使全市学校心育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另外,全市建立了一批立足本市、辐射全国的心理教育研究中心,其中较具影响力的有“中小学心理信息采集与分析中心”“儿童感统训练中心”“儿童心理剧研究中心”“情感教育研究中心”“少儿心理科学院”等。这些研究中心以一个学校为主要基地,以一批志同道合的学校为联盟,开展心理教育研究,探索心理教育特色。

从2007年起,我市由教育行政领导牵头,从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启动了中小学生“学习力”研究,以多领域合作、多学科融合的方式开掘学生学习的心理潜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

(四)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专业化

从1994年起,我市开始对中小学心理教育骨干教师进行培训。2002年开始,我市在全国率先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心理咨询员资格认证制度”,成立了资格认证机构,制订了培训方案,认定了培训部门的资质,提出了具体的考核办法。培训方案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心理咨询员的培训目标、培训方式、培训内容、课时安排和学员甄选等分别作出明确规定。市教育局还组织专业人员,编写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用的专门讲义,制订了考核办法等。目前,全市已有299名教师取得了心理咨询员资格,1882名教师取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

此外,为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的稳定发展,我市还专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进行职称评定,并对市级心理学科带头人进行评选。这些举措大大激发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热情和专业精神。同时,为在教师通识培训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分量和专业性,我们还专门成立了由高校专家、一线优秀专业人员等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以专家数据库的方式为各教师培训机构提供咨询。

(五)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规范化

我市一直致力于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与完善,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明确心理咨询室的职能。学校心理咨询室不仅承担对上门咨询的学生的帮助,而且要承担宣传心理健康、指导班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专题性团体心理辅导、整合学校心理教育资源等任务。二是认证心理咨询室的专业人员。这些人员必须经市教育局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后持证上岗。三是评估和验收合格心理咨询室。我们制订了合格心理咨询室的试行标准,从2002年起每年进行评估和验收。2006至2007年,我们对535所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进行整改扩建,大大提高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水平。2007年我们又启动了学校示范心理咨询室的评估验收。迄今经过评估验收的合格的学校心理咨询室已达651个,占我市中小学总数的92%以上,并验收了47个示范心理咨询室。四是总结和交流心理咨询室工作经验。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心理学术团体举办过多次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交流会和心理咨询室建设专题论坛。

(六)心理健康教育运作品牌化

1994年,南京市教科所开通了全国第一条专为中学生提供性心理咨询与性教育的电话热线――“智慧果”。热线开通后引起了广泛、热烈而持续的反响,一时间北京的“少女课堂”和南京的“智慧果”成了当时国内青少年性教育的代表模式。

2004年,为拓展和完善“南京市中小学生谈心电话”的功能,我市整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多方资源,成立了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陶老师”,并将“陶老师”的名称和标识进行了注册。南京的广大中小学生都记住了那个伴随他们共同成长的“陶老师”。

此外,为保证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我们还参照“陶老师”的运作模式,于2006年成立了“宁教授”工作室――南京市中小学教师网络心理咨询室。“宁教授”汇聚了在学校一线工作的10名优秀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利用网络平台专门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目前这一咨询方式运作良好,已为市内外近4000名教师及其他人群提供了服务。

同样,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我们也注重品牌建设,其中夫子庙小学的“我能行俱乐部”、汉中门小学的“开心超市”、南京师大附中的“学生心理协会”、孝陵卫中心小学的“校园心理短剧”、宁海中学的“亲子辅导营”、信息工程大学附小的“学习动力训练营”等都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七)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多样化

我们坚持对学科教学中的心理教育问题进行探索,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关注学生情感、意志、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巩固。

篇3

1. 初中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初中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如下几方面:一是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增强。学校与家庭环境影响是学生心理不健康的重重要来源,其中学校用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好坏,致使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价值,缺乏信心,长时间处于担忧和焦虑的心理状态。而有些家长往往过分溺爱子女,对学生的物质需求过分关注,而忽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学生心理和物质的发展不平衡。如果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能够充分关心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心理活动,则可以很好地弥补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不足,使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促进班级凝聚力的提高。二是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良好品德形成的前提与基础就是健康的心理状态,如果学生缺乏平衡的心理状态,思想观念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悖,则不利于良好品德的形成,严重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初中班主任开展道德教育时,应该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加以关注,了解学生是否处于呆滞或消极的状态,继而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初中班主任进行心理建立教育的策略

2.1营造健康和谐的班级氛围

学生学习作为一项紧张而持久的活动,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创设健康和谐的班级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初中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应该积极打造班级凝聚力,利用群体的约束力来营造学生认可的心理环境,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通常在学生日常学习中,班主任可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进行明确规划,例如:如何摆脱网络游戏所带来的心理诱惑、如何有效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与不良习惯、如何更好地与同性和异性学生进行交往等;同时在实施中有效解决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善于捕捉学生问题后的潜在诱因,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心理建设,利用行为引导和谈话沟通等多种方式实施心理教育。

2.2强化学生心理调适能力

首先,引导学生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初中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心理保健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我心理的调节来保持心理平衡。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来转移注意力,对消极的情绪进行及时消除;或者是让学生找知心朋友来倾吐苦恼和悲伤,利用宣泄法消除内心冲突。其次,培养抗挫折能力和自信心。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在学习和生活中极易产生挫折感,尤其是社交障碍与考试失利等,继而出现沮丧、压抑、失望等情绪,因此初中班主任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遭遇挫折时认真分析、保持冷静,并采取恰当的补救方案,树立辩证的挫折观,始终保持乐观与自信的心态。另外,自信心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前提条件,要想使学生形成强烈的自信心,必须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鼓励学生善于发掘自己的优点,全面公正地评价自己;同时鼓励学生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积极肯定自己与正确表现自己。

2.3充分调动学生情感

初中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应该加强情感教育,通过情感的交汇与碰撞来影响学生,继而调动学生的情感和积极向上的意识,以免出现不良的心理问题。例如:班上几名学生因一些小事而发生口角,继而引发打架事件,严重损害了班级的形象,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这时班主任可以召开“友情、团结”的主题班会,利用多媒体播放《相亲相爱》的歌曲,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包容”的内涵,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班级氛围,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是青少年群体中的特定群体,正处于可塑性最强、发展迅速的重要时期,极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继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对这种情况,初中班主任应该积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学生心理活动规律进行准确把握,营造健康和谐的班级氛围,强化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用智慧启发学生,逐渐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整w提升。

[1] 贾顺姬. 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 2016(09).

[2] 王存霞.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2(12).

篇4

关键词: 职业高中学生 心理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

职业高中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初中时期,多数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个别学生还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成了个别教师心中“遗忘的角落”。再加上一些社会的不良因素及家庭偏激教育的影响,导致学生心理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抓住学生心理,上好职业高中的心理健康课就成了摆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分析

(一)目标不明确,信心不足。

这是中职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大部分初中时期成绩就不理想,目标不明确,他们考重点高中无望,心理有一种失落感,又由于受社会上一些不正确的舆论影响,认为上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没有出路,进入职中学习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此,进入中职学校以后,在心理上无法摆脱自卑的阴影,自信心很难树立起来。

(二)希望组织“小帮派”来保护自己。

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相同的“命运”,同一样的“归宿”,使他们心理易于沟通,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很容易形成一个个的“小团体”,他们力求通过这种形式来保护自己,在这种群体中感受到认可。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正确引导,将会导致班级出现不良局面。

(三)自我意识不够健全。

他们这些学生,自我意识较差,对于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往往不能够摆正自己在“矛盾”中的位置,很容易寻找外界因素来为自己解脱,以便维持自我心理平衡。许多事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客观地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

(四)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

职中学生,他们刚刚从初中毕业,心理都还不够成熟,具有较强的虚荣心,“表现”的欲望较强。有的同学由于基础不扎实,成绩进步不很明显,学习劲头不足,心理的倾斜度较大;为了寻找心理平衡,他们经常会寻找机会表现自己,比如有教师在的时候,发出异样的声音,或做出奇怪的动作,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以免自己在这个集体中遭受“冷落”,在班级同学中寻找一个“扭曲”的“位置”,来弥补自己其他方面的不足。

二、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如何上好心理健康课

(一)准备充分,设计合理、精彩,教学内容符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

讲授知识为主的课要精心准备,活动课老师学生要准备的工作也很多。若想上好一堂心理活动课,课程内容的选择是极其重要的。教师要根据职业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选好主题,设计活动方案,收集各种有关资料,尽其所能了解学生。老师所有的准备都要首先从学生出发,教师设计活动方案中所选择的事例,安排的活动,都必须是职业高中学生所关心和熟悉的,是与他们的生活密切联系,能够引起他们注意和重视的。这是上好活动课的重要一步。

(二)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真诚与学生沟通。

心理健康课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绝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懂得一些道理,更重要的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成长。形式上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现的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轨迹。所以,在教学中,要极力创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有信心去参与课堂活动,真诚地与人沟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

(三)努力让学生动起来。

一节成功的心理健康课,必须要让学生动起来,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建立自信。常用的方法有:1.操作法:主要有游戏、心理小测验、动手操作等。2.集体讨论、体会法:讨论的内容要来源于学生自身、身边的事或当前社会热点。心理健康课应该多让学生去体会,有真实的感受。在课的进行中,穿插学生谈自身体会的一些环节。因为学生们在生活中肯定也遇到过危机,即使没有遇到过,他们也应该看到过,听说过。把这样一些素材说出来,肯定比老师单纯地出示一些实例给学生,效果要好得多。3.角色扮演法:可以由部分同学参与的、事先排练的小品表演,也可以是由全体参与或个别参与临场发挥式的现场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体验到了以前未曾有过的兴奋,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情,同学在角色的互换过程中学会了使用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4.主题联想法:辅导教师提出一个主题,并以音乐或积极的暗示语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闭目联想,使学生获得情境体验,从深层次了解自己,体会别人。此外还有放松训练,自我表达能力训练、自信心训练、行为训练等。

(四)教师要收放自如。

篇5

一、基本理念

当前,我省正处在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优先发展教育、科学发展教育,为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我省市场经济起步较早、发展较快,城市大部分学生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容易助长“骄”、“娇”二气,意志力缺欠、心理素质不强;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带来社会竞争的激烈,由此考验着广大中小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此外,我省流动人口众多,一些流动人员家庭往往无暇顾及对子女的教育,长期情感的缺失容易导致这些孩子产生自闭厌世、自卑胆怯等心理问题。从省情和教育的功能审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抗挫折和自我调节能力,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升,对广东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站在广东现代化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把握素质教育的核心诉求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宗旨,我们深深认识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理念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理念,发展性取向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取向。因此,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和发展为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关注个别差异,以矫治和治疗为辅,为少数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咨询辅导和服务,积极干预学生心理危机,防止和减少学生由于心理失衡出现过激行为和伤害事故。推进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教师全员参与,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全过程进行。

二、主要做法

基于上述认识和思考,2003年、2006年我省先后在珠海市、佛山市南海区召开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场会,大力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实施。

(一)科学构建“三预”运行机制,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双服务”

我们从发展性教育理念出发,根据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相统一的基本原则,以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干预和减少心理危机为目标,努力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预防、预警、干预运行机制。

一是重在预防。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是预防和减少学生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发生的前提。建立预防机制,实际上是按照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全面渗透、全程进行的要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心理活动课、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二是及时预警。学校通过心理测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发出警示,做到防患于未然。我省有条件的学校在每年新生入学时,对学生进行一般性的科学心理测量,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在数据分析和界定的基础上进行预警。

三是积极干预。运用心理学专业方法,采取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危机干预等手段,积极应对和干预学生的心理危机,必要时实施医疗转介,有效控制和减少个别师生因心理失衡出现过激行为。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实行分级管理,根据不同级别相应采取预警和干预措施。

建立和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预”运行机制,关系学生身心健康与人身安全,关系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关系德育工作的成效,兼具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管理和德育三项属性。实施“三预”运行机制,能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支撑和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有效统合行政力与学术力,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实施

我省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推进,有赖于科学、规范和高效的宏观管理与指导。现代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的作用,实现行政力与学术力的结合,既坚持行政主导又得益学术支撑,形成合力。2001年,我们通过整合省内外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力量,成立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省指导委员会”),同时依托华南师范大学,设立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以下简称“省指导中心”)。省教育厅通过省指导委员会对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进行决策、统筹和协调。省指导中心有明确的工作宗旨和指导思想,有固定的机构、专职人员和专项经费,对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专业指导。省指导中心的成立和有效运作,一方面有效发挥专家在调研、科研、培训、指导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又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在决策、管理中的主导优势,确保了教育行政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力度。目前,我省已有21个地级市、55个县(市、区)参照省的做法,成立了市、县(市、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和指导中心,形成省、市、县三级教育管理网络,推进工作范围广、速度快、效果好。

一是加强科学指导。省指导中心受省教育厅委托,组织各类调研,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信息咨询和决策参考;组织专家深入中小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组织和指导学校开展科研课题实验研究;组织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等。

二是完善规范管理。我们依靠专家力量,制定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规范管理文件。2003年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初步奠定我省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基础;2007年下发《关于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通知》,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咨询、测试和课题研究等提出规范要求;2008年制定《广东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广东省中小学建立心理危机“三预”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广东省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工作职责规范》、《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指南》四个工作规范文件,进一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向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三是加强评估检查。我省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列入规范化学校建设和示范性高中建设的办学标准,列入等级学校评估和教育强镇、强县(市、区)、强市评估指标,加强对工作规范化管理的督导检查。2007年我省组织贯彻落实中央八号文件的督促检查,将心理健康教育列为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借助办理省人大建议案、省政协提案,督促部分工作发展缓慢的地区加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程。

(三)注重强化实验研究,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发展

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破解新难题,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加强科学研究、培育先进典型,不断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入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

一是科研引领。依托省指导中心,组织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科研实验。省指导中心组织专家力量,在调研基础上研究确定科研发展方向,制定《课题指南》,评审确定立项课题,指导实验研究。目前全省有486所中小学校承担了省课题实验研究。2007年,受我厅委托,华南师范大学承担了《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理论模式与实践发展的战略研究》科研课题,该课题纳入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进行管理。

二是示范带动。我省积极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建设,从师资队伍建设、咨询室设置、教育内容和形式、教育效果等方面设立评估指标,通过学校自愿申报、各市指导中心推荐、省组织专家考核、省教育厅和省指导中心联合确定、省指导中心授牌等程序进行评定。示范学校明确的评估标准和规范的评定程序,保证了评审的导向性和公信力,保证了示范学校的质量和水平。部分地区参照省的做法,开展市级示范学校评审工作,确定市级示范学校。我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实行复评制,复评周期为5年。目前全省评定省级示范学校103所(其中中学77所,小学26所)。2008年,我省召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工作现场会,引导示范学校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园作用,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教育发展新模式;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为全省中小学校提供先进经验和借鉴模式。

(四)着力优化活动课,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实施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活动课、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是主要渠道。我省着力优化心理活动课,发挥心理咨询辅导室作用,增强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优化心理活动课。首先,认真落实指导《纲要》、课时和教材。我们以教育部《纲要》为指导,组织编写小学、初中、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材,同时将小学和初中教材列入义务教育免费供书范围,按一个年级学生数配备用书,提供给学生循环使用。我省中小学心理活动课主要在班会课、团队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地方课时中安排,并规定每学期小学不少于8课时,初中不少于6课时,高中不少于4课时。其次,以评比为手段推进心理活动课建设。我省坚持每年举行全省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工作案例、优秀课例、优秀论文、优秀活动方案等评比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反思教育教学过程,提升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还遴选一批科学性、规范性和导向性强、有示范意义的优秀成果结集出版,提供给教师们学习借鉴。2007年,我省举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优质课现场调教,展示了全省优质课程建设的丰硕成果。

二是积极发挥心理咨询辅导室的作用。我省将心理咨询辅导室建设纳入省一级学校和示范高中的办学水平评估内容,倡导和支持有条件的中小学校设置心理咨询辅导室、设立心理咨询电话、建立心理咨询网站(网页),为个别有心理困扰或障碍的学生提供倾诉场所。截至目前,全省有4889所中小学校开设心理辅导室,3263所学校设立心理咨询电话,1575所学校建立心理咨询网站(网页)。我省广州、深圳、惠州等市建立市级心理辅导中心,开设心理咨询电话和网站,免费为有需要的学生和家长提供咨询服务。

(五)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参与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好、具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是中小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和关键所在。

一是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我省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范畴,计算为专业培训课时。在培训人员上,以专兼职心理教师为重点,以班主任和德育课程教师为主体,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在培训模式上,采用A、B、C分级达标培训模式。在培训目标上,专兼职心理教师参加A、B证培训,重在掌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班主任和德育课程教师参加C证培训,重在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在培训质量保证上,由省指导中心学内容、统一课时、材、统一备课、统一考核、统一颁发证书,严格把好培训质量关;A、B证培训由省指导中心组织实施,C证培训由各地级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组织实施。我省倡导有条件的地区,所有学科教师和学校管理工作人员参加C证培训,逐步实现全员培训。据不完全统计,2001~2008年,我省共有120759名教师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其中A证1705名,B证15122名,C证103932名)。

二是设立心理教师专职岗位和心理学科职称评聘系列。2007年,我厅与省编办联合制定《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心理教师专职岗位的设置和职称评聘作出明确规定。《意见》规定中小学校要设置心理教师专职岗位,学生规模1000人的中学、1200人的小学,原则上配备1名心理专职教师,寄宿制学校至少配备1名以上的心理教师,列入教师附加编制的第一个项目。《意见》规定设立心理学科教师职称评聘系列,为心理教师搭建晋职阶梯和发展平台。2008年,我厅与省人事厅联合开展小学高级教师(副高级)资格评审试点工作,小学专职心理教师纳入高级教师职称评审范围并设定专门资格条件。目前,我厅正与省人事厅联合制定中学高级教师(正高级)资格评审条件,将中学专职心理教师纳入高级教师职称评审范围。据不完全统计,我省现有专职中小学心理教师1905名。心理教师专职岗位和职称系列的设置,为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几点体会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事关素质教育大局的重要工作,也是一项关乎祖国未来的“心灵工程”。我们在工作中体会到:

一是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改革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省率先探索建立的行政主管与专家指导相结合工作机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预”运行机制,以及以分级达标为管理特征的培训模式等,都是坚持改革、勇于创新的结果。实践证明,只有改革创新,才能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

二是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适时调整、稳步推进。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两次调整、三个阶段,即从规模发展阶段调整到规范发展阶段,以及目前努力调整的提升发展阶段。每一次调整,无不契合了教育内在需求和客观发展需要,无不及时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实践证明,只有敏锐把握教育内在发展需求和发展方向,适时、及时调整发展思路,稳步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历久弥新,不断取得新进展。

三是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科研先行、引领发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针对性很强的教育工作,其发展离不开教育科学的引领和支持。目前,我省正在以积极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为学理支撑,组织开展课题实验研究,积极探索构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践证明,只有加强教育科研,充分发挥科研的先导性和引领性作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不断求得新突破。

四是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抓住时机、解决难题。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对此我们要勇于面对,善于抓住时机加以解决。中小学心理教师没有专职岗位、未设职称评聘学科系列、队伍不稳定,这一直是制约我省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难题。对此,我们抓住学生伤害事故偶有发生、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呼声渐强的时机,通过调研掌握准确情况,与相关部门特别是人事编制部门进行沟通并积极争取支持,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实践证明,只有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善用时机解决难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健康发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我省将以今年7月在佛山南海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兄弟省(区、市)先进经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陈虹.广东省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 全国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访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11.4~7.

篇6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工作介入;系统视角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社会越来越关注的焦点,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青少年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和心理不断成长,自我意识增强,认知过程有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但是,随之产生的问题也日渐增多。有的青少年出现忧郁、焦虑紧张等心理障碍,有的出现学习成绩不稳定、厌学、逃学的现象,还有的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还有相当多的青少年对父母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出现离家出走等亲子冲突。

二、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自卑心理, 逆反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厌学心理,情绪问题。

将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综合起来看,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自我心理矛盾。随着心理的成熟, 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越来越复杂。其中青少年最关心的是对“自我的认识”。青少年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着理想,理想与现实之间总会有或大或小的差距,但如果差距过大,“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往往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二)自我与生态系统的不协调。1.在家庭关系中,如何与父母亲相处是青少年们的心理负担与困难之一。2.在朋友关系中,与同学、朋友交往是青少年的一种需要。对于同学或朋友的言语接纳很敏感, 也容易产生嫉妒或争夺别人关心的现象。3.在社会适应中,青少年们对自己的社会环境常常很敏感, 追随社会上流行的风气, 最易被感染或鼓动,也容易批评传统的社会观念。

三、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思路

由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不能以偏概全,我将结合案例来探讨社工的介入思路:

案例:求助者,男性,13岁,初一学生。该求助者从小生活在农村奶奶家,九岁被父母接到城里上学。由于讲方言,经常被同学们笑话,求助者觉得自己是从乡下来的,很自卑。上初中后仍然非常害羞,一说话就脸红,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平时几乎不与别人来往,十分害怕与人交往。在学校,每次遇到同学必须轮流上台发言,他宁愿装病逃学,也不敢面对朝夕相处的同班同学说话,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而父母主要以工作为主,对孩子的关心也很少。

问题的分析:存在的问题有:(1)自卑、性格内向;(2)得不到父母的关爱;(3)孤僻,不与人来往。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 系统视角强调注重个人与环境的交叉互动和相互影响,强调中层系统在工作进程中的作用,强调充分考察个体的家庭、学校、社交群体的互动形态和规则,从而提供最需要的帮助,强调运用支持系统满足案主需要。因此结合系统视角分析影响案主心理问题原因的主要有:(1)个人原因:案主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恐惧和敏感等心理问题的负面影响,以至于陷入了不敢说话,不敢社交的恶性循环状态。(2)家庭原因:案主父母工作,和奶奶一起生活,与父母交流甚少。(3)朋辈群体及学校的原因:由于案主在城市学校上学,而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无法适应城市生活,而且普通话也不如其他同学好,因此对同学们无意间的言语、动作、甚至眼神都很敏感,从而产生失落感,缺乏自信,背负沉重的压力,滋长严重的自卑心理。

社工介入的思路:社会工作至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工作方法,如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可以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各种服务,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之更好地成长与发展。这对本案例社工主要可以从这三个方面介入:

一是个案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可以针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特点,综合运用心理社会治疗、结构家庭治疗、理性情绪治疗、人本治疗等模式并结合优势视角对该案主进行人际交往辅导、个案辅导、生活方式辅导,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具体方案是一方面了解案主的想法、案主的困惑等,另一方面通过与案主身边的朋友、老师、家长来全方位地了解案主在他们眼中的形象。可以给案主布置家庭作业,譬如规定他每天至少要和多少老师同学打招呼,然后能够主动问陌生人借东西,最后能达到在公众场合交谈自如的这样一个效果。

二是小组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可以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开展成长小组,该案例中就应该引导案主主动参与这样一个成长小组。引导他们把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小组活动上,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以达到调整青少年不良心态,增强他们对社会的适应力。另外,社会工作者可以从家庭层面开展亲子活动,一方面要帮助家长纠正错误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也让子女学会理解和感恩,该案例中案主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并与其父母沟通甚少,彼此了解也很少,因此很有必要开展这样一个亲子活动。当然事先要了解案主的家庭成员状况,包括人员构成、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等,了解父母对孩子的想法。

三是社区工作。社区是青少年成长的中观环境,青少年的活动大都集中在以居住地为中心的社区,在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社区是他们接触社会的第一站。因此在社区层面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开展服务是社工介入的一个方面。在该案例中案主主要无法平衡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巨大落差,因此对于城市生活的融入也显得困难,从而造成一系列的自卑,逃避,恐惧等心理,所以社工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组织社区活动,让案主走出自卑,同时也让该社区更加人性化,更加和睦。

参考文献

[1] 李鑫.社会工作方法在青少年亲子关系中的运用[J].法制与社会,2009:238-239.

[2] 王婵.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篇7

关键词:厌学 心理 解决方案

一、初中生厌学的表现及心理分析

目前,初中学生厌学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学生普遍感到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感到学习的沉重,以至讨厌学习,考试焦虑,害怕考试。在这种厌学心理的支配下造成许多学生学习困难,不求上进,甚至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或者不听老师、家长的劝阻而辍学。

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的厌学,有客观原因,也有其内在的心理原因。客观原因包括考试制度,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还有家庭教育环境、社会大环境等方面的消极影响。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学生内在的心理因素起决定作用。

1.当学生对学习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动机。

2.厌学的学生大多数是将兴趣由学习转移到其它事情上去了。

3.对学习悲观失望,毫无信心的学生,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4.过重的学业负担,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导致厌倦而厌学。

二、解决方案的内容及实施

掌握学生厌学的心理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矫正,针对不同的心理现象,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促使学生由厌学转化为乐学。

第一,激发动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强化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识。帮助树立远大的理想,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注目当今世界和未来世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使学生把目光投向未来。

第二,强化成功。成功可起到正强化作用,给学生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1、应用“尝试成功经验法”,创设成功机会,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表现的机会,以扬其所长,抑其所短。

2、降低学习目标,低起点、慢步子、分层次是使不同类型的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途经。低目标,学生易达到,就能察觉到自身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帮助学生确立自我参照标准,促使学生从自身变化中认同自己的成功。

4、及时奖励。对于学生来说,成功便是最好的奖励;而对于教师要正确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以精神鼓励为主,使学生心理获得积极的满足感与自豪感。

5、把“我能成功”之类的语言编入学生誓词中,每天高呼几边,缓解学生压力,振奋学生精神,增强学生信心。

第三,引起注意。对于兴趣转移的学生,要将他们的兴趣再转移到学习上来,必须着力强化学生对学习的有意注意。

1、转变观念,淡化“苦味”。对厌学的学生不提倡以苦为乐,倡导轻松愉快的学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改进教法,设置各种巧妙的情景,不断呈现事物的这些特性,努力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

3、教师要仔细分析厌学学生的“兴趣点”,并积极引导他们将其良好的兴趣迁移到各科学习上来。

三、对解决厌学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克服和矫正学生的厌学思想与行为是一件长期而艰巨的“救心工程”,祖国需要她的每一个建设者都能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需要他们会学习,乐学习,而且能不断地学习。通过有效的途径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才得以正常发展。心理困惑得到疏导,不良心理与行为得到矫治,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学习上没有心理负担与压力,爱学、会学并富有创造性。个性健全发展,能够适应学校、社会的要求,完善自我。在此基础上,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因此,教师必须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把解决学生厌学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当作自己义不容辞、迫在眉睫的任务来完成。

教师应注意增强科研意识,以科学研究的态度不断地总结、实践和提高,形成适合我们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模式。从而不断提高对学生厌学心理与行为进行心理辅导与矫治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实效性。

1.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要准确定位。教师不能仅仅传授知识,更要把教育学生做人,培养学生的素质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要有一颗爱生之心,只有这样才不会厌恶厌学的学生,才能帮助他们从厌学的心理阴影中走出来。要对他们充满信心,要让他们自己充满信心,才能帮助他们从沉重的心理压力中解脱出来。

2.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为每一个学生准确“把脉”,对厌学问题既要矫治,更要预防。因为学习较好的学生也有出现厌学的可能。为了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向,教师可设置热线信箱,中学生进行交谈。这种方式对一些尚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话又是碍于颜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去害羞的忧虑,而且中学生又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在信中组织得更为严密。这样可以使老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3.教师要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学校、家庭教育网络。控制矫正厌学情绪必须充分依靠学生家长的配合。 教师要和学校一起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对家长的教育讲座、给家长写信、举办家庭教育咨询等活动,使家长科学地了解孩子,形成科学的家庭教育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另外,要求教师间相互合作,师生间关系融洽,使学校具有和睦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心理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具有吸引力,使身处其中的学生感到心情舒畅,也才能使他们对学校生活有依恋,乐意在学校学习,从而避免厌学的情绪和行为产生。

篇8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学生德育和心理;素质培养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是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他把德育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学生首先要致力于道德修养。现代的思想品德课程也明确地提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计划。但初中生的知识面较为贫瘠,生活经验相对较少,无法学习太多高深理论。而思想品德课程相对枯燥,要使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中更好地吸收知识,受到较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一方面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使德育教育融入教学细节;另一方面,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多地注重实践应用,针对学习对象的特点做出变动,适应新时期的变化。

一、对学生学习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现状进行简要概括并提出创新性建议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在教学目的及内容的安排上,往往比较注意狠抓基础,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强调知识的掌握。但对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个人发展能力等方面比较忽视。其实质就在于忽视了思想品德课程的德育属性,把它仅仅看成一门文化知识课,忽略了其他的教育功能,也忽视了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而且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趋向于单一的说教模式,教学按照原有的顺序进行。课堂我问你答,枯燥无趣,这种状况严重淡化和削弱了素质教育的意义,忽视了中学思想品德中的教材、课堂教学能起到学校德育工作的载体作用。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这是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对初中学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表示无兴趣,原因在于错误认为思想道德培养离他们的实际生活过于遥远,特别是课程中某些例子不切实际,枯燥无味,学生实在无法提高学习兴致。但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意义深远,从低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德育和心理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下接受教育,价值观得到提升,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发挥自身的潜能。

针对这种教育现状广大教师应使学生提高学习热情,从学习中体悟道理,在学习中增强素质。

二、培养学生德育和心理的有效途径

1.课堂教学的创新

思想品德课堂上主要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体验,只有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的能力,他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在课堂中吸收学习德育知识。课堂中可以创设一些模拟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里实践、反思,这也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好方法。自主体验的过程,既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有角色扮演、具体参与体验,又能在积极的情感参与中体悟道理、认识社会、增强告知能力。课堂上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分编小组,让学生表演小品、话剧等。

2.以人为本,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

传统的单向授业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要求,教学依旧按照事先预设的教学流程推进。学生跟着教师分析思路走,只会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枯燥无味。如果学生对教师的教诲难以信服,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态,更别说德育培养和素质提高了。如果要实现其德育目标,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不仅教给学生课堂知识,还要有做人做事的道理。为此,教师要摒弃高高在上的姿态,真诚地对待每个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并存,营造多元化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迸发思维的灵感,进而思考人生,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也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出宽松、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最大限度激发潜能,从而实现思想品德课德育的终极目标。

三、加强教师自身品格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强化德育渗透

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一门德育教育性很强的学科,对教师个人的品性有很高的要求,对于专业技能,还需要有良好的转变能力。教师首先必须考虑到自身人格对学生的影响,并把其作为教育熏陶学生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如,强烈的使命感、坚定的意志、勤俭的生活态度、果断的办事能力、明确的判断力等。教师个人精神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会依据该课教师的个人品格魅力而进行课程评价,特别是在进行课堂导例的时候,一个受尊敬的教师的言行更能使人信服。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出发点,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实现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目标,突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教育教学的高效性。无论是优秀学生还是后进生,教师都要用真诚的态度去对待他们,用教师的个人魅力去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德育教程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对初中学生来讲,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之一。新时期素质教育中,心理素质也在人的整个素质结构中居核心地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德育培养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直接的影响。在教学应用中,应该明确心理素质培养的意义,将其融入课堂实践中,从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实效性,使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学到课本知识,还能将其应用在实践之中,提高个人的品格素质,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徐卫.浅析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05).

[2]李艳春,林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6).

[3]邹冰.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09(S2).

篇9

(一)研究工具

通过文献检索和质化访谈,自行编制《女性重刑犯基本情况调查表》。共12个条目,主要用于了解被试的年龄、民族、案由、文化程度、原判刑期、入监时间、婚姻状况、、原家庭居住地及类型、家庭关系融洽度等人口学信息。测量量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以下简称,scl-90)为测量工具,本量表共有90个项目,主要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等10个因子,每一个项目依据被试最近一周内有无及严重程度采用5级评分制,依次记为1、2、3、4、5分,分别表示无、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

(二)研究程序

主试由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干警担任,在测试监区,将女性重刑犯按照受教育水平分成初中及以上和小学及以下两类,初中及以上群体根据主试要求进行团体施测,时间控制在30分钟之内;小学及以下群体由主试通过主试将题目和选项读给被试,然后由被试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时间控制在60分钟之内,所有问卷当场收回。回收的问卷统一编号,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检查并录入,并由专门人员进行数据核对,剔除极端数据。

(三)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和差异分析。本研究抽取scl-90中內隐行为因子中抑郁与焦虑2因子。

二、研究结果

(一)女性重刑犯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女性重刑犯心理健康得分,见表1。分数范围在1.43-2.11之间。女性重刑犯在躯体化、强迫和其他3因子上得分最高,均超过2,分别为2.11±0.77,2.04±0.63和2.01±0.66;在偏执和恐怖2因子得分最低,均在1.5以下,分别为1.47±0.50,1.43±0.47。

(二)不同家庭融洽度的女性重刑犯心理健康状况

比较不同家庭融洽度的女性重刑犯scl-90各个因子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平均数的两两比较发现,躯体化、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均是家庭关系一般的群体得分高于家庭关系融洽的。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和偏执因子,家庭关系不融洽和一般的群体得分高于家庭关系融洽的。这表明,家庭关系的融洽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女性重刑犯的心理健康状况。

三、女性重刑犯心理健康

(一)女性重刑犯心理健康特点

女性重刑犯的心理健康具有以下特点:

(1)躯体化症状严重。有明显的身体方面的不适应感觉,如腰疼、精力下降、活动减慢、肌肉酸痛等。

(2)强迫心理较为明显。可能有不属于自己的想法,感到自己有罪,应为自己的过错受惩罚,感到苦闷,严重的可发展成强迫症。这与谭春生(2009)的研究一致。

(3)偏执和恐怖表现不是明显,这可能与女子监狱重刑犯监区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关。2011年5月开始在监区宣传《刑法修正案(八)》主要内容,在重刑犯了解相关政策后于7月份开展心理健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结合监狱心理矫治总体要求,制定了比较详细的心理干预方案,主要分为日常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个体心理咨询干预、团体心理辅导、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亲情、社会帮教、监狱干警与服刑人员谈心个别教育等形式。

(二)不同家庭融洽度的女性重刑犯心理健康状况

不同家庭融洽度的女性重刑犯scl-90各个因子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表现为家庭融洽度越高,女性重刑犯心理健康状况就越良好。有研究表明,家庭既是导致犯罪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心理健康水平重要指标。对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调节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监区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还是整个社会和家庭的共同任务,只有监区、家庭和社会都参与到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的矫治工作中来,才更有利于服刑人员心理的健康发展,更好地回归社会和家庭。

(三)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女性重刑犯心理健康状况

受教育水平不同的女性重刑犯在躯体化、强迫和恐怖因子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文化程度低的得分高,心理健康水平就低。这与史梁等人(2013)、周习文、刘贵萍的研究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文化程度的高低是个体知识经验丰富与否的重要表现指标,文化程度高其认知水平相对较高,对自己的所犯的罪行、监狱的管教等认识相对较清晰,配合度也较高,对导致其犯罪的认知因素的调节水平也较理想,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水平也较好。

四、女性重刑犯心理矫治策略探讨

(一)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

做好女性重刑犯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自我调适的能力,使她们具备一定的压力应对和抗挫折能力。监狱可结合女性重刑犯的心理特点,利用心理健康课、讲座、宣传栏、心理广播站、报刊、心理保健操、心理剧等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应牢牢把握“纵线”和“横线”两条线索相结合,即纵线针对不同服刑阶段的罪犯,横线针对不同情况的罪犯,在服刑的各个时期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各有侧重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刑初期:在这一阶段,罪犯由于原有社会角色的转换,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监狱的严格管理会使他们产生严重的心理失衡,在认知、情绪、意志和行为上短时间内难以适应改造环境,十分漫长的刑期使他们产生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忧虑、对现实改造的恐惧怨恨、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是帮助罪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接受改造现实,适应监狱环境,内容应主要涉及角色转换、适应环境、确定目标、调节情绪、压力应对方面内容。服刑中期:这段较长的时期内,罪犯会逐渐适应改造生活,但也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如家庭的变故、改造中的压力等,这些现实的问题极易引起他们心理上的较大波动。一些罪犯原有的心理问题加上监禁生活的影响,容易形成监狱人格,她们的心理问题开始全面凸显,这一阶段教育重点应把握合理认知、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培养抗挫折能力、情绪管理等不同方面。良好的自我认知模式建立能帮助罪犯重构自我意识,培养正确的认知模式;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能使她们发掘自身资源和能力;和谐人际关系的培养帮助他们构建良性的人际交往模式,提高狱内社会支持系统利用度,感受当下的温暖;挫折能力的提升使她们具备抵抗突发事件的自我修复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能使她们以良性情绪应对生活的低谷,并能从消极的情绪状态中很快地调整过来,在逆境中重生。服刑后期:此时期女性重刑犯度过漫长服刑生活,将由“监狱人”重新变为“自由人”,因为长期与社会脱节,即将面对亲人和社会,她们会产生一种既盼望又恐惧,既喜悦有不安的复杂矛盾的回归心理。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应把握回顾改造,展望未来,树立新目标,及时调整心态。通过教育,获得支持和鼓励,以向上的心态重新走向社会。

(二)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咨询工作

针对改造中出现一定心理问题的女性重刑犯,干警应采取及时发现,主动咨询的态度,利用多种咨询手段,开展个案咨询工作。咨询应以疏导教育和促进成长的原则,帮助她们走出心理困境。咨询工作应“点面结合”,利用个案咨询和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除了常用的个案咨询外,还应结合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开展。监狱环境相对封闭,女性重刑犯具有一些共性心理特点。团体心理辅导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互动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通过团体辅导活动,可以解决罪犯带有共性的问题,一次活动可以有较多的受众参与者。在活动中,她们更容易放松心理,打开心门,减少对干警咨询师的戒备心理及阻抗,在活动中当他们了解到其他人也遇到和自己类似的问题和压力时,会减轻她们的心理负担和孤独感,可以较轻松地相互学习,探讨中审视自我,并获得彼此的社会支持,感受到团队的温暖。监狱可开展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入监适应、压力应对、感恩、自我效能感提升等主题的团体辅导活动。个案咨询与团体辅导的同时开展,可以解决较大受众面与点对点的深入咨询的良好结合,取得有效的咨询效果。

(三)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对遇到重大变故,处于心理危机状况的罪犯,应及时开展危机干预。容易引起危机心理的事件包括:家庭变故、经济困难、狱内人际关系失衡等。容易出现心理危机的人群一般性格较为内向、敏感、易冲动。女性重刑犯出现心理危机时,表现不一定十分外显,这时就要依靠干警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排查出危机人员,主动进行干预。危机干预要注意适时宣泄、合理获得心理支持的原则,帮助其面对危机事件。还可以通过与家属、社会爱心人士共同帮助,运用社会支持系统来共同处理化解挫折和危机。

(四)其他教育手段的综合运用

篇10

关键词:研究生 心理健康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90-02

研究生是21世纪国家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与前途,而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是研究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研究生的生源不同、读研目的不同等原因,在研究生的教育当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虽然与小学生、青少年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相比,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只是处于薄弱环节[1],但是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然应该得到应有的关注与重视。这些年来研究生自残、自杀等行为时有发生。因此,对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急需得到一个全面系统的分析与应对,相关机构与部门也应该完善与改进。

1 我国研究生心理问题现状及表现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各种压力的增加,一些社会问题凸显出来,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虽然总体看来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呈现良好状态,但是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发展性问题,表现为耐挫力较低,受挫后的情绪波动较大;社交能力不强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自我认识能力不足,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等。研究表明,研究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自卑心理

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无论是在身体年龄还是在心理年龄上都要处于相对成熟状态,研究生入校时有着更高的自我期望与目标,爱与别人进行比对。他们往往看不到自身的优势,喜欢用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相比,久而久之,便会形成自卑心理。

1.2 抑郁心理

部分研究生情感较脆弱、敏感、情绪化,一旦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出现困扰和挫折时自身难以调节,容易情绪持久低落、郁闷,少数人会发展成神经症性抑郁症。严重的抑郁甚至会导致自杀心理、行为的产生。

1.3 过度猜疑和嫉妒心理

一些研究生敏感多疑,爱猜忌别人,遇到争执就认为别人跟自己过不去,交往中过分敏感,爱嫉妒、抱怨和指责他人,当看到别人取得成绩时,自己心里便觉得不是滋味,无法忍受等。

1.4 就业方面

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在就业上有着更好的优势,研究生入校时也有着较高的工作目标和期望,但由于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不少研究生在毕业时因为专业、地域等原因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即便找到了工作,待遇也不能达到心里预期,巨大的心理落差造成研究生情绪失落,对未来缺乏信心等心理问题。

1.5 经济方面

研究生入学时基本上都是二十四五的年龄,已经处于成家立业的年龄,因为学业大部分研究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出去赚钱,平时花销还要靠父母给予,但由于自尊等因素,使得他们不好意思跟家里开口,虽然学校会每月会给研究生颁发一定的奖助金,但是这根本解决不了研究生的生活所需,因此造成了部分研究生的经济拮据。这部分研究生在人际敏感、抑郁、强迫、焦虑及偏执方面会高于其他研究生,他们会回避社会交往,拒绝与人沟通,经常抱怨、焦虑、自卑、自责、甚至敌视社会[2]。

1.6 人际交往方面

从本科所熟悉的人际网络系统到进入相对复杂的研究生人脉系统,研究生个体、任课教师、导师和同学之间又形成新的人际关系网络,在与同学交往中,研究生交际圈相对于本科生普遍要小得多,统一性较差,随意性、个别性很大[2]。部分研究生适应性较差,表现为独来独往,缺乏沟通,容易造成性格孤僻等心理问题。

1.7 婚恋方面

婚恋压力主要表现在女研究生上,现在社会上各种对于女研究生的调侃,以及研究生男女比例的失衡,使得一些女研究生在毕业时找不到自己合适的伴侣而沦为黄金剩女,女研究生在择偶过程中普遍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面对父母的逼婚,大龄女研究生经常表现为焦虑、烦躁和抵触情绪。

2 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及其分析

纵观近年来研究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案例,虽然总的趋势是良好的、积极的,但是对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的研究是不容忽视的。探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

当前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期,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已经不能使研究生很好地满足企业的需要和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生对于前途感觉迷茫,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对社会的恐惧,具体反映在研究生身上有来自学业、就业、婚恋、人际关系和经济等方面的各种压力[3]。

2.2 传统教育模式的遗缺

就现在整个大的教育环境而言,我国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方式,还是延续以往传统的研究生教育思维,管理形式比较松散,基本处于对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和事务性管理[3]。学生往往习惯于独来独往,教育管理部门对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的各方面工作还基本处于空白阶段,未形成一套有利于研究生心理健康系统的、科学的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模式。

2.3 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处于初始阶段

由于我国传统教育对于心理健康的缺失,使得我们对于心理健康这门课的研究一直处于初始阶段,就在近几年,才有了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科目,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很难覆盖到所有群体;相对本科生而言,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在不断扩大,而对于快速增长的研究生数目,高校的研究生思想教育尚未得到应有的配套发展;并且研究生个体在入学方式、年龄构成、专业分化、社会阅历、婚姻状况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必然给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带来一定困难[4]。

2.4 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在各高校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大量存在着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忽视或轻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研究生作为高学历人员,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外,良好的心理素质也不可缺[5]。尽管很多高校成立有研究生心理教育工作室等心理机构,但是,往往这些机构都只是一个摆设,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3 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近年来,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在逐渐恶化,已经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生活和学习。研究显示,研究生中感到“目前生活空虚、无聊”“感觉没什么意思”的共占调查总人数的46.3%,“如果还让你重新选择,不会再选择考研或考本专业”的学生占32.7%。这说明部分研究生的心理是十分矛盾的,他们对自己的选择缺乏自信[3]。每年都有一些研究生因为心理健康问题而无法完成学业以及工作,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对研究生的将来造成了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且不说一些研究生就业不好,那些因为心理问题而无法完成学业的人更加让人担忧和心痛。一些研究生甚至因为心理健康原因而走上了犯罪道路。这些问题的确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并且各个部门应该积极的去解决关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4 解决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研究生是我们国家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对于研究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并且有效实施已刻不容缓。1959―1960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了国际心理健康年,心理卫生与健康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4]。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在高校心理健康研究方面有着更加完善的机构和系统,并且配有专职人员进行心理解剖等等,与国外的心理教育相比,我国的心理教育有待发展和进步。

虽然我国的心理教育处于初级阶段,但我国对于心理教育的投资在逐年增加,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我们对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局限于理论层面,并没有进行实际的调查研究。高校应该就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尽快建立起完整的保障机制。

4.1 建立并完善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咨询机构

高校应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完善的研究生心理健康咨询体系,要建立校一级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人员,负责统筹安排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卫生咨询[4];同时,每个学院应该有人专门负责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定期对研究生的心理状况进行随机的调查和研究,如以引导的方式定期进行谈话,观察研究生的情绪是否稳定,通过交流掌握研究生近期的生活和学习等等,一旦发现问题时要及时解决和调整。

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解决,如建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开设咨询热线、咨询网页及博客,聘请专家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个案的咨询和治疗,都是极有效果的措施[4]。同时,学校可以定期的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普查,如做一些心理测试或者活动,将每次的结果整理后进行比对,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分析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条件的话可以请一些心理专家来进行讲座,使学生能够得到专业的心理教育,同时有效预防心理问题。

4.2 改进传统的教育模式

传统教育模式一般只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心理素质作为综合素质中的一部分,更加被教育所遗忘。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延续着传统的教育模式,没有稳定的心理教育基础,当发生某些不如意的事情时,就无法正确地去面对和解决,因而产生了诸多的心理问题。所以为了有效地避免研究生的心理问题的发生,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下。

4.2.1 重视素质教育

在学生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 幼儿教育阶段,就应该给学生灌输正确的心理教育方式,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在学生发生问题时及时的去应对以及反馈。在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人格形成阶段,应把心理教育作为一种课程来学习,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心理问题,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认识对待心理问题。在教育中同等看待学生的成绩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彻底贯彻素质教育。

4.2.2 细致做好心理健康工作

学校可以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对辅导员进行专业心理健康问题培训,建立学生―班委―辅导员―学生的快速反馈模式,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班委应及时汇报给辅导员,然后辅导员做出正确的处理来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

4.2.3 定期进行专业心理测试

在学生的整个教育阶段,应把心理测试当成一种常规测试,每年都要出分数,这种测试可以是以谈话的方式或者网上答题的方式,规定一个正常的分数范畴,这种测试必须要专业准确,并且能够正确反映当前学生的心理状况。

4.3 加强研究生文化建设

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在重视科研能力的同时,应该加强文化建设,对于研究生自身来说,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研究生自身才是核心。对于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文体活动和实践活动,研究生都该积极参加,以此来锻炼自身社会情感、社会认知和社会适应等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全自身的人格结构,更好的维护其心理健康状况水平[6]。研究生与本科生不一样,一般都喜欢独来独往,长此以往,便会形成性格上的孤立等,高校应定期组织一些有利于身心的文化体育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效的融入到团体中。通过加强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为研究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促进研究生之间相互交流来提高其心理素质[6]。

4.4 正确地应对心理健康中出现的问题

4.4.1 学业压力

研究生首先不该自暴自弃或者好高骛远,应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水平,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和评价。不能过高要求自己也不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一个目标然后去完成,这样才会增加自己成功的机会,不辜负自己的努力,在社会实践中取得优势。

4.4.2 经济原因

高校应该在政策上多提供一些奖助金,将学校或社会补助优先发给那些贫困的学生。单单这些尚无法解决学生的贫困问题,高校还应多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机会给这些学生,这样既帮助学生解决了经济问题,又使学生得到了锻炼。

4.4.3 就业困难

一方面研究生在校期间要勤奋学习,掌握充足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业质量,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社会上应当积极利用互联网等手段搭建信息平台,多向高校及研究生提供市场供需状况及就业信息,积极拓展渠道,扩大就业面;同时学校平时应多做一些心理培训,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

4.4.4 情感问题

研究生尤其是女研究生,当面对感情问题和婚姻问题时,往往不能正确面对。当遇到这些问题时,应该多去请教自己的老师和父母,因为老师和父母毕竟都是过来人,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或者与朋友谈谈心,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楚。当这些做法仍缓解不了压力时,应立即请教心理专业教师或心理医生,多听他们的建议,这些都是缓解压力的正确方法。

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件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对于此项工作,我们要高度重视,并配备相应的解决方案,然后通过一定的机制来保证实施。相信通过研究生、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共同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定会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1] 张娜.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J].社会心理科学,2012,27(9):208-210.

[2] 王蕊.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9):89-90.

[3] 王金祥,卢绍君.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2(7): 111-114.

[4] 刘惠媛,王阿晶.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保障机制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3,33(6):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