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的理论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跨文化交流的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跨文化交流的理论

篇1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商务交流;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245-0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代。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经济上的依赖促进了相互的合作与交流。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文化间的差异引起的不同文化的冲突,严重的影响了相互的合作与交流,这使人们认识到,国际商务活动和商务谈判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市场、价格、质量、运输等与利益取向相关的直接因素,还取决于人们的语言、价值观念、民族文化背景、传统的社会观念和行为原则等间接因素(统称为文化因素)。这就要求从事国际商务活动者不但要具备经济、商业知识,还需要深刻理解对象国的文化,文化也是影响国际间经济交往和商务交流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跨文化交际学理论框架下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跨文化商务交际。世界上许多大公司在国际商务活动中都十分重视跨文化交流的研究和培训,许多经贸类大学也都把跨文化商务交流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跨文化交流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首先由外语教师结合语言教学,引进介绍国外跨文化交流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把跨文化交流理论应用到商务活动的时间研究就更晚。近年来,随着涉外经济贸易的迅猛发展,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不同国家的文化的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对商务活动影响的问题日渐突出,跨文化商务交流的研究和应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出现了不少介绍国外跨文化交流的著作、文章及有关跨文化交流的论文,在高校教学中,除了在外语专业中增加了跨文化交流的内容外,一些院校还在对外经济贸易专业中开设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课程,以提高所培养的人才在商务交流中的实际交流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部分矿业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在国外寻找矿产资源,参与国际矿业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由于对所在国的文化了解较少,对文化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出现了不少问题,影响了商业活动的正常开展,甚至影响到两国关系,惨痛的教训使这些企业在实践中认识到了跨文化商务交流中文化因素的作用。其中科蓝煤矿枪击事件就是教训深刻的一例。

科蓝煤矿是在赞比亚南方省锡纳宗圭地区的一家中资企业,近年来数次发生示威和肢体冲撞,发生了致使双方15人受伤的枪击事件。此事不但对在比亚的中资企业影响很大,其影响甚至上升到了两国关系。

科蓝煤矿在经营中忽视了中赞两国的文化差异,导致劳资双方及当地群众的关系恶化。首先是制度文化冲突。由于该国曾长期被英国统治,受西方影响很大,有非常健全的劳工保护法律。科兰煤矿作为外资企业不遵守当地法律并且引发了严重的冲突事件就使当地政府和民众无法容忍了。其次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冲突,和大多数非洲人一样,赞比亚当地员工的生活习惯是有钱就花,没有积蓄,“理财”观念是过一天算一天,和中国人虑后、储蓄的习惯截然不同。他们没有储蓄,而每天的生活需要钱,在这种情况下该拿到的钱不能及时拿到,他们的不满情绪就可想而知了。其三是不同文化中行为习惯的冲突。非洲人性格外向,喜怒哀乐均形于外,表达诉求的方式比较简单,在其要求得不到合理回应时就容易发展为暴力,以宣泄不满情绪。科蓝煤矿的管理者没有考虑到这种文化差异,从而使一些小矛盾发展为大问题。

综合归纳分析,国际商务交流活动可以从语言、宗教、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几方面体现出文化差异。例如,一国际公司在卡塔尔进行谈判时,由于负责人忽略宗教因素,携带了白兰地准备在仪式上与同事庆祝,结果使公司成为了不受欢迎的公司。又如,一中方企业为欢迎俄罗斯公司的代表团,特别布置了鲜花,可是他们不了解俄罗斯人认为双数是送给死人的,使这次会晤非常尴尬。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政治因素不同,对商品的包装材料、结构、图案以及文字标识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如阿拉伯国家规定进口商品的包装禁用六角星图案,因为六角星与以色列国旗中的图案相似。就是这样一个文化细节上的失误,导致了贸易合约的损失。

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文化因素对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以及了解不同文化差异在跨文化商务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在对外商务活动中应用跨文化交流理论妥善处理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对于提高对外商务交流水平、减少对外商务交流中的矛盾和摩擦、促进对外商务活动的开展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交流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在国际商务交往中。如果我们对异文化缺乏必要的认识或学习不够。就常常会出现摩擦,影响国际合作,甚至还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因此,在从事商务交际活动时,我们必须具备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敏锐性,了解多元文化,掌握异文化与我国文化之间的差异。通过以上对跨文化商务交际中中西文化差异的论述,可以看出,文化差异对商务交际活动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我国企业要想在多元文化的国际舞台中取得成功,就必须要在跨文化商务交流中灵活地应对多元文化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常婧.简议文化差异与商务沟通[J].经营与管理,2007(5).

[2]王颜敏.浅析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文化冲突[J].绥化学院学报,20l1(4).

篇2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民族院校;中外交流

[中图分类号]G75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2-0118-02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层次和要求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给外国留学生的教学、社会化管理以及跨文化交流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民族院校从跨文化交流的视角重新审视民族文化与民族地区社会环境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影响,有利于帮助异域文化的留学生尽快融入到我国民族地区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中,也有助于提高民族高校师生与外籍友人间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合作的水平。

一、跨文化交流的内容和原则

跨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流。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前来西部民族地区进行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体验和探究。随之也带来了许多跨文化交流的问题,特别是在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因低效率的交流、沟通和相互间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价值取向的差异,容易导致外国人对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领域认识的偏差和误解,影响了我国的对外形象和声誉,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方的理解与合作。民族院校做好中外交流主体间的跨文化交流工作,对于吸引更多的外国人前来学习交流,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我国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积极排除来自境外的不利因素,从而实现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意义深远。在跨文化交流中,应注重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 一)尊重认可原则

“对其他文化的尊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长期倡导的跨文化态度,因为这是和谐的跨文化教育的基础。”文化尊重的表现形式是对民族文化的充分关注,特别是对民族感情与民族意识的尊重。

(二)平等心态原则

跨文化交流是双向的行为,“跨文化交流不是对目的语文化认识、理解和接纳的简单的单向过程,更不应是一味地迁就和顺从另一方文化”,而是在互相认同彼此文化、平等相对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交流,否则,就会滋生各种形态的沙文主义和民族主义,形成文化冲突。只有在保证对方不失去本民族特征的情况下,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使对方理解和接受异域文化。

(三)包容借鉴原则

“包容的本质是对异文化的一种接受的心态,特别是对于本民族截然相反的文化形态的公正认可,以及对这种对立性、否定性的接受。”在跨文化交流中,双方要提倡双向、多向及互动的宽容,即在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克服彼此的文化偏见,消除各种形态的文化冲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二、对跨文化差异分析

(一)对认知多元化差异的分析

来华留学生有着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种族,不同的信仰和不同的文化背景,这种多样化越来越广泛。由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思维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对我们的文化背景和管理模式有着不同的反应。很大程度上,我们往往会有意或无意地惯用大熔炉的观点和方式来描述组织,认为不同的人在组织中多多少少地会被自动的同化。但是,来华留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不会把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偏好放在一边。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许多发达国家的学生来到中国,特别是到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无意中流露出一种民族与国家的优越感,发展中或落后国家的学生而有一种自我封闭的心态。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认知事物的多元化特点,积极适应各种各样的人群。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把来华留学生作为相同的个体不同的群体而对待,承认文化差异的存在,并对文化差异做出反应,从容以对。如果管理得当,多元化会提高组织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如果鼓励不当,就可能出现沟通困难和更多的心态对抗。

(二)对时间观差异的分析

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其时间观也不一样。有学者指出,在时间取向上,我们是过去取向,而西方人则是未来取向。这种差异还表现在对时间的利用方面。以西北游牧民族地区为例,由于游牧生活方式的相对自由性,对空间与时间概念的认知不去刻意精确,所以在时间的支配、利用方面比较随意,灵活性较强。而西方人使用时间十分精确。我们在工作中对未来时间的安排往往是“另行通知”、“过几天再说”、“以后在议”等,缺少具体化的安排。对我们来讲,这一情况由于司空见惯而很容易被我们理解和适应,但对于留学生来讲,常常无所适从,很难理解。这无形中加大了民族院校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

(三)对思维方式差异的分析

哲学家张岱年先生指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是整体思维,缺点是笼统思维,强调直觉,轻视分析方法。”这对于民族地区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而言,表现较为突出。西方人见长于分析和逻辑推理,其思维模式呈线式。而东方人见长于整体式,富有想象和依靠直觉,是一种圆式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与西方人那种或肯定或否定的精确性言语观不同,由于儒家文化“贵和尚中”精神和各民族追求和睦交融而表达礼让心理的引导,我们往往偏重迂回、含蓄和笼统的表达观,这种思维差异在与外国人交往中常有体现。所以,在跨文化交流中加强预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就显得更加重要。

篇3

摘要:本文就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及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经济的全球化,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深入,各种文化之间的依存度不断加深。身处这样的时代,英语教学工作者应当意识到英语教学已不再仅仅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技能,还要培养学生拥有国际视野及对他国文化的敏感性,善于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从而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大环境。

关键词 :英语教学跨文化交流教学策略

语言学家吴冰曾说过:“语言是与文化紧密联系的,不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即便能说英语,在交流中也难免产生误解和其他困难。”可见,教师在教授语言的同时,必须让学生了解与目标语相关的文化、历史及人文知识,实现语言与文化的相辅相成。当前的英语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等学习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必须采用语言与文化兼顾的教学策略,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一、相关概念

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教师必须先明确以下几个概念。

1.什么是文化

概括而言,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的积淀。文化包括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进一步分析,文化还可分为显性文化及隐性文化两个层次,这也是某些学者所说的“文化冰山”理论,即人们看得到的文化现象,例如,某个国家或地区的饮食习惯、衣着打扮、文学特色等仅是冰山一角。在“海面”下,就是看不到的隐性文化则包括了人们的价值观、历史观、思维方式等。这些显性和隐性的文化在特定的人群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逐渐演变为有别于其他人群的特殊文化形态。不同的人群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及模式,当人们走到一起并进行交流时,跨文化交际便产生了。

2.跨文化交际及跨文化交际意识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不仅指发生在本族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语言交流,也指人们在任何语言和文化方面有差异的交际。通俗地讲,就是怎样才能成功地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差异的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如何得体交流,在交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世界观和人际交往方式必然存在差异,因此,文化碰撞时有发生。但由于长期受本族文化的熏陶,人们往往无法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方式、说话方式、价值观念等只是这个世上众多不同观念和交流方式中的一种。在交往过程中,人们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读对方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人们正是在对不同举止赋予意义的过程中,发展出了自己的文化。所以,人们往往意识不到在不同的文化里,对同一句话、同一个动作很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解读。由此可见,跨文化交流意识是指对外国与本国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及根据目标语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

3.什么是跨文化交流能力

跨文化交流本质上是一种关注文化差异的文化比较学习,培养学生在理解、尊重双方文化背景的前提下,能根据所处的不同文化环境和背景,尽量避免 “文化错误”,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流。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及能力的必要性及意义

1.语言既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载体,更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妥善处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既要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还要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形成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当前的英语教学更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培养,学生虽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却并未真正理解英语,更遑论正确地使用英语,而且常常因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差异而产生“文化错误”。例如,中国人在路上偶遇朋友时,常会问:“您去哪儿?”以表达对对方的问候和关心,却不知若将此话套用在外国友人身上,突兀地询问对方:“Where are you going to ”不但在语言表达上显得非常不地道,而且问话的内容也会让对方感到隐私被侵犯,招致反感。因此,在教学时,还须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性。

2.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交流顺利进行。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学习科学技术知识、进行国际交流、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工具,因此,掌握英语及提高跨文化交流水平和能力十分重要。语言的学习与认识语言蕴含的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因为,人们是使用语言和社会知识在互相传递各种信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他们在今后的语言交流中学会按照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等进行会话交谈,有助于消除文化差异导致的语言障碍及误解。

(2)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国家民族文化及价值观的理解。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良好的英语基础是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一大优势,而对文化的深入了解又有助于提高语言水平。只有了解了语言背后深层次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学生才能认识该语言文化的价值观,尊重文化间的差异。此外,教师若能通过有效的方式,正确引导学生鉴别和欣赏中西文化,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

三、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的策略

1.教师必须具备较好的文化素质

教师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理解水平、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视野,才能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多渠道挖掘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流意识及能力。

2.帮助学生认识跨文化学习的重要性

在许多学生、家长的传统观念中,学习英语的目的主要是能听会说。然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还承载着跨文化交流的作用。学习英语观念必须超越学好英语本身,在与说英语的人士进行交流时,保证信息表达的准确性,在交流过程中,能妥当处理因文化差异引起的冲突隔阂或是障碍壁垒。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既能帮助学生正确运用英语,还能帮助他们形成一定的文化意识和理论,从而能够和谐处理本国和外国的文化差异。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这一理念,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整体观念,即英语学习的目的是借助英语进行多元文化间的有效沟通。这将为学生学习英语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3.在授课中渗透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现今使用的英语教材普遍设置了关于跨文化的知识介绍。例如,广东省目前使用的公共英语教材《实用英语》中,每个单元均有“Culture Tips”版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善用此版块,结合各单元的教学内容和重点,选配与主题相关的知识进行教学补充。把教室、课堂作为反映社会文化的窗口,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英语的魅力。

4.积极创设情境,营造语言文化氛围

中国学生之所以学不好英语,或者说的英语不地道,与缺乏语言环境有很大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尝试为学生创设浓郁的文化氛围,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对西方的节日,例如,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等都十分感兴趣,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体验及互动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领悟跨文化交流。例如,在讲到圣诞节的知识时,除了一般性的节日介绍外,还可适当引入一些相关的宗教知识、文化背景的介绍,并和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做对比,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为什么西方人如此重视圣诞节。若条件允许,还可让学生布置教室、写英语贺卡,甚至举办圣诞晚会,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表达自我的平台,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5.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专业化需求有机结合

在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前提下,英语教学还应努力面向学生的专业需求。在技校,英语大多被设置为公共课,这使得教学目的和效果与学生的专业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在满足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教师应尽可能满足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需求,适当调整和补充教学内容。此外,还可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积极主动学习,使语言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及能力需要注意的问题

1.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教学中,不要罗列一般的文化差异现象,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必须引导、帮助学生分析差异现象的内在联系,将差异现象整合、系统化,找到造成差异的本质原因。

2.避免以单一的印象去认识丰富的文化

英语国家在地域与文化上虽然与中国存在巨大差异,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各地的文化早已呈现出相互影响、融合的态势。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关键在于培养他们对不同文化价值观和交流方式的敏感度和调试能力。

3.教师要客观地评价他国文化

在进行文化比较和文化差异的教育时,教师要不偏不倚、客观地评价他国文化,引导关系学生正确地对待异国文化。

五、小结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外文化的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和高度,这也使跨文化交流显得尤为突出。对于将来从事各行各业的莘莘学子来说,在全面、系统地学习英语的同时,更要开阔视野,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文化敏感性,善于发现和总结规律,灵活、正确地使用英语。

参考文献:

[1]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美)马丁.社会、历史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杜学增.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5]廖华英.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篇4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传输;中国文化失语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学术界对语言、文化、交际三方面关系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教学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文化教学仅仅关注目的语文化的输入,轻视了母语文化的输出。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过多地侧重目的语文化的学习,强调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忽视了本族语文化的学习,忽略了母语及母语文化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因此,学生只学会了用英语表达目的语文化,而对母语的英语表达能力较低,跨文化交际能力没有得到平衡发展,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的不平等,出现文化单向性传输。

一、文化传输中中国文化的缺失

跨文化交流是指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活动,是一种双向性的交流。语言做为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与文化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表述、承载、象征着文化。因此,跨文化交流也意味着交际双方文化的吸纳与传播。然而,在文化领域,我国目前出现了较严重的文化逆差现象,对西方文化引入较多,中国文化输出少,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文化传输中中国文化的缺失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多,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宽广。但是,不论是在文化领域还是在教育领域,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都出现了逆差现象。大量反映西方文化、思想、理论、价值观等的文学作品被迅速传人中国,而中国人怀着一种崇拜的激情全盘照搬西方文化,甚至还曾经出现过提倡将中国“全盘西化”的观点。作为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大国,我们的文化当中也有很多珍品,它反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组成部分。但是,这些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却鲜有能被充分介绍并传人西方的。因此,以英语为媒介来传播我们的母语文化应当与传播西方文化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文化教学中中国文化的缺失

长期以来,无论是外语教学大纲的制定者、教材的编写者还是外语教育工作者都一味地强调目的语文化的输入,对母语及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都缺乏足够的认识。文化教学中,仅有目的语文化的传人而没有母语文化的传出,导致了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传输的单向性,没有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变成了西方文化的引进。目前的教材几乎全部选自英美原版出版物,大量介绍英美国家的文化与习俗。几乎每所大学都开设了以英美文化为背景和核心内容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而有关中国文化与习俗的内容微乎其微,几乎不涉及。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只强调学习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价值取向、审美观点、道德理念、世界观、人生观,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也是掌握英语的交际能力,没有将英语的学习提升到传输中国文化的高度,漠视甚至抛弃了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

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出现了一些让人痛心的现象。大多数英语学习者对于西方文化了如指掌,他们能够用流利的英语谈论西方的各种文化习俗,如圣诞节、情人节等,而对于西方人比较感兴趣的中国传统文化却知之甚少。许多有相当英文程度的中国青年学者,在与西方人交往过程中,始终显示不出文化大国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诸多现象的产生,不仅反映了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同时也是我国当前学界中国文化精神严重缺失的明显表征。

二、英语教学中文化单向性传输的原因

(一)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文化输出相对滞后

改革开放前,由于20世纪初的“五四”文化运动以及其后的“”两次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和彻底颠覆,民族传统文化几乎丧失殆尽。而且我国闭关自守的文化政策也阻碍着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深化,西方文化犹如潮水一般涌人。这些不但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及文化观、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使得中国文化的输出受到较大冲击,在跨文化交际中,甚至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二)在思想上,人们对于跨文化交际的理解错误

跨文化交际撇开了母语及母语交际,成了西方文化传人中国的“一边倒”式交际。他们认为跨文化交际就是了解西方的文化知识,用英语与西方人交际,过分地重视西方文化的输入,忽视甚至是摒弃了中国文化的输出。大多数学者们在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时所使用的话语、所运用的理论,几乎都来自西方。西方的经典名著被翻译成中文版本传人中国的比比皆是,这种重视西方文化、忽视本土文化的现象,不仅在跨文化研究中存在,而且也是外语教学领域的痼疾。在教育界,不少人士提倡在学习西方文化时要完全“浸入式”学习,抛弃母语,用西方的思维方式、西方的话语习惯来学习语言。

(三)经济上的弱势是导致跨文化单向传输的重要因素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的政治军事强权和经济霸权,西方文化也在世界文化中取得了话语霸权,成为强势文化,凌驾于弱势文化之上。经济全球化也为西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推销其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进行文化征服,提供了便利条件。在此背景下,文化交流的平等性遭到颠覆,人们缺乏文化交流的平等意识,对交流的互动概念认识不足,本土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上渐渐失去了话语权,中西文化交流失衡。在中国,外语教学成为英美社会文化统治的工具,西方国家的人生观、世界观慢慢渗入到中国,以英语为载体的西方文化在中国任意横流,建立英语霸权,淹没了中国文化。

三、弘扬中国文化,实现平等的跨文化交际

(一)建立平等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长久以来,人们对西方文化的一味盲从,是造成跨文化交际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只有在思想上改变错误的认识才能彻底解决目前的文化单向输入问题。这就要求制定者在制定教学大纲时,从宏观上进行政策引导,将中国文化提升到与西方文化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纳入教学计划。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也应该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分层次、分阶段系统地编人大学英语教程。通过对本土文化的学习,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提升民族自豪感,避免外语教学成为英美社会文化统治的工具。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树立平等的交际意识,培养和加强学生的“中国文化输出”意识,保证文化传输的双向性。

(二)改编教材,提升中国文化地位

英语教材的编写直接影响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教学目的的实现。当前的大学英语教材只注重对西方文化的介绍,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跨文化交流中交流“communication”一词所表示的交际行为都是双向的。跨文化交流决不能局限于对交流对象的理解方面,而且还有与交际对象的文化共享和对交际对象的文化影响方面。在某些情况下,后两者对于成功交际更为重要。因此,加大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的含量,结合中国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发本土文化英语教材,是我国外语教学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介绍时不能面面俱到,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应该选择一些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系统地编入英语教材。同时,采取多样的编写方式,既可以把中国文化作为正文编写,也可以安排在阅读课文里,或是作为口语交际的内容。通过各种方式合理地编撰好教材,让英语教材真正发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作用。

(三)在英语教学中渗入中国文化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过分强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使得教师把英语课上成了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课。这种课不能满足当前提升学生文化能力的需要。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目前的教学模式,尽快把单角度的语言技能教学改变成多角度的语言能力教学。同时,还应该与语言环境结合起来,实现文化教学。教师还应该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根据学习者的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法,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让英语学习者学会用英语向其他国家的人讲述、解释中国文化,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四)提高教师素质,保障中国文化的传承

篇5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生存能力。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跨文化交流的障碍,包括文化因素、偏见以及民族中心主义。进而从自身培养、教师导向,以及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方式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成为合格的世界公民。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022-02

引言:

进入21世纪,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具有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们需要适应地球村村民的角色,形成以世界公民身份生存的立场。因此,当代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其必须具备的生存技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也明确要求高校应积极安排跨文化交际内容,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 跨文化交际障碍

目前影响我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文化因素,对外来文化的偏见以及民族中心主义。

文化因素是指文化中的深层内核,即民族文化精神本质,主要表现为价值观。价值观是跨文化交流的核心,例如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庸、和谐,而美国的个人主义则是其价值观的首要表现。忽视文化的不同极易造成交际的障碍,甚至引发民族冲突。

对外来文化的偏见则是对于某种文化先入为主的、偏好性的观念。对外来文化的偏见极易造成交流的歪曲与误导,使得跨文化交际出现问题。大学生应当在搜集足够信息的基础上,以开放的视野接受信息,平等的进行沟通交流。

民族中心主义也是影响跨文教交际能力的一个主要障碍。它会使民众之间的不信任发展成为民族间的交际距离甚至文化冲突,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潜在的问题。

2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因此,大学生应当积极培养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也应当尽可能的帮助学生培养这种能力。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先进的媒介来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1 大学生自我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生自己必须培养其跨文化的意识与能力。首先,跨文化意识是指对原有文化以及外来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与理解,它不仅包括对两种不同文化的地区社会差异的认同,也包含学习者对该种系列文化的意识。只有培养了自身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在接受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广泛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其次,大学生必须培养自己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即培养移情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摆脱偏见,摆脱民族中心主义情结,不以本民族的价值观念看待和评判其他文化。大学生要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承认并了解世界的多元性,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其他民族的立场上看待和思考问题,进而塑造全新的自我,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2 教师引导大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在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关注,并及时培养其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使其能成为合格的地球村公民。

教师在新生入学教育上就应当强调跨文化意识,介绍国际交流项目,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在实施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在充分利用图书馆等资源丰富英语文化结构,鼓励学生主动与不同文化的人员交流,激励其跨文化意识的自我培养。

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跨文化交际的具体问题进行专题辅导,例如对某一文化的专题介绍,可以邀请具有该文化背景或者了解该文化的人士进行专题讲座。也可以针对某一知识进行专题辅导,例如对礼仪知识的辅导,引导学生了解并区别不同国家不同场合的社交礼仪,使学生掌握最实用的跨文化交际方法。教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也可以帮助其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2.3 利用多媒体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动态的优点,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教师可以运用PPT、视频、图片等方式展现该文化的背景,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量的信息。多媒体教学法其生动性、形象性可以使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识更加明晰、准确,对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非常有利。

其次,多媒体教学法可以更好的设计英语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利用可以多媒体设计英语活动,例如为英语电影配音,不仅让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英语活动的过程中锻炼其策划组织能力,更可以大大激发起学习英语的兴趣,对英语文化的好奇心也被调动起来,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锻炼机会和进行心理建设。

2.4 利用互联网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还需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提供的信息与便利。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大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主要来源。大学生要想很好的进行跨文化交流,必须了解所交流对象的文化背景,这样才能实现情感的沟通与对接。例如从美国媒体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得知美国是一个极其注重个人价值的国度,我们在与美国人进行交流时就应当注意对其个人空间的充分尊重,不能盲目的套用中国的价值观。

但是,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不仅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学生自己也要增强辨别能力,正确区分正确信息与错误信息,真实直观的了解不同文化,增加文化素养,拓宽文化交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结语:全球化背景下,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势在必行,而对异质文化的深刻的把握和了解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前提。教师和学生都应当致力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增强跨文化交际的实践能力。本文仅从自身培养、教师导向,以及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方面介绍了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并不能完全解决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所有障碍。我们应当积极探索更加多元化的方式,使当代大学生成为合格的世界性公民。

参考文献

[1] 黎樱,张庆林,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情感能力的培养[J]2011年10月第9卷第10期。

篇6

Abstract: It can maintain the features of original text and give the readers a chance to appreciate the culture and style of the original by using the translating strategy of foreignization. The translation is a intercultural activities, foreignization translation has a important promoting rol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cluding maintaining the original language grace, understanding foreign culture, enriching language content, promoting cultural exchanges and relaxing cultural conflict. Of course, the foreignization translation should be applied in certain conditions in order to play a real role in promot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关键词: 异化跨文化交际异化翻译

Key words:foreignization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foreignization translation

作者简介:张莉(1976―),女,湖南株洲人,讲师,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商务英语翻译理论与应用,现已发文数篇。

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科技、军事、环保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增长,在不同语言文字之间的进行翻译的活动也不断增加,翻译成为跨文化交流的手段和工具之一。目前在翻译界,基于文化因素而提出了“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这两种翻译策略都是跨文化交际中行之有效的措施。本文将探讨异化翻译策略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一、异化翻译的本质

语言的存在离不开文化,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可以说,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交流行为,与文化密不可分。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翻译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将一种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信息转换成为另一种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信息的过程。因此原文符号系统向译文符号系统转换,不仅是文字符号的转换而且是文化的转换。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层,而文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翻译中如何处理异国语言的文化现象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难题。

1813年,德国著名古典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在《论翻译的方法》中提出两种方法:一种是让读者靠近作者,另一种是让作者靠近读者。由此,他提出了以作者为中心的译法和以读者为中心的译法[1]。1995年,美国解构主义翻译家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受Schleiermacher理论的启发,在“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提出了翻译中存在归化(dome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tion)两种译法。所谓异化、归化是就翻译中所涉及的文化转化而言,前者以源文化为归宿,后者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2]。

按照韦努蒂的观点,所谓异化翻译,是指译文不仅要忠实地表达作者所说的内容,也要尽量地展现作者的表达方式,译文应当尽量去适应、照顾源语的文化,以便在译文中最大限度地向读者展现原作在语言文化上的特色。他认为,异化翻译是防止原文被同化的重要方法,而且可以保持原文的特色,让读者有机会体会原文的文化和风格。他还指出,读者读译文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异国文化,而且在译文中保留异国文化和语言的表达方式,会促进文化交流和丰富目的语词汇与文化[3]。

异化翻译具有如下的优点:第一,在译文中保留和反映异国民族特色和语言风格特色,它能使目的语读者欣赏到异域文化;第二,将源语言和文化移植到目的语语言和文化中,丰富目的语。异化译法的广泛应用,不但能使各种语言中的某些词句成为另一种文化和语言中的成分,还能使它们成为广泛使用的国际性成语,如“tower ivory”(象牙塔)、“gongfu” (功夫)、“kowtow”(叩头)、“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等。

二、异化翻译促进跨文化交际

文化是开放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广泛交流,各国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地球村以及全球化正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对于外部世界的熟悉了解更变成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毋庸置疑,文化具有的渗透性和开放性,语言间的相互“拿来”,并不因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禁锢。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人们在期待文化交融的同时,亦在期待和寻觅那些具有鲜明个性的文化异质。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交际的形式,是一种社会背景与文化传统很不相同的两种文化间的交流与交往。在此背景下,“异化”翻译作为缓和文化冲突的手段之一,不仅有益于向外国介绍本国历史文化,也让本国读者有机会熟悉了解异域风情,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具体来看,异化翻译对于跨文化交际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原语风姿

由于异化翻译尽可能地保留了源语的语言表达和异域文化,再现原文特有的文化思想和艺术特色,异化的表达法在译语读者看来是不合常规的、新奇的,使译语读者生动地感受到了“洋腔洋调”,从而开拓了译语读者的文化视野,丰富了译语的表达力,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特别是在在翻译文化意义很浓的词汇时,我们最好用直译译出原语的文化意味,以免错误翻译而贻笑大方。例如,“打破铁饭碗”这句话,在中国主要用来表明某人所从事的工作非常稳固、有保障,是明显具有中国特色的词语,因此,翻译成“to break the‘iron rice bowl’”就能很好地保留源语的意象,同时也向西方读者介绍了中国独特的社会文化。又如,“It is as significant as a game of cricket”,翻译成“这件事如同板球赛一样重要”,就能很好地表达了原文的意义,而且还能让人了解到“板球赛”在拥有该文化的人们心中的地位。

(2)了解异国文化

任何民族均有其独特的、灿烂的文化,了解、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是任何一个民族保持本民族文化先进性的必要补充。读者在阅读翻译作品时,不仅仅是了解该作品的思想内容,还了解到该作品所反映出的原语文化。因此,让译文读者熟悉异国文化,也是翻译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例如,对于《红楼梦》,公认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伟大作品,其语言是中国文化之大成,对于其翻译,就应以“异化”翻译为主,让外国读者很对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有比较好的了解。因此,大家对于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翻译为“Man prospers、Heaven Disposes”,一直赞不绝口,认为该句翻译中的“Heaven”一词,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受佛教、道教影响,能加强欧美读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4]。

(3)丰富语言内涵

语言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具有强大的包容和吸收的能力。随着各国、各民族之间交流的日益加深,较好的异化翻译从某种意义上有利于吸收外语中的新元素。他们一旦被社会接受,即约定俗成,使这些该民族根本就不存在的新兴语言加入到传统语言文化中成为新的成员,其结果必然丰富表达方式,促进语言的接近和交流,增强民族语言的生命力。现代汉语中有许多外来词,如“干部”、“啤酒”、“沙发”、“基因”等,也有一些流行语如“英特网”、“VCD”、“镭射”、“派对”等;而英文中Qi gong(气功)、Paper tiger(纸老)、Kongfu(功夫)、Taiji(太极拳)、Yin yang(阴阳)等,这些词汇原本并不存在于汉语和英语的语言体系中。译者通过异化翻译的方式,使一大批带有异国文化风情的词语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在大众文化中得以广泛传播和运用。由此可见,当今各种语言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丰富,而“异化”翻译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4)促进文化交流

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形式,不同的文化形式必然产生文化差异或“隔膜”。因此阻塞信息的交流。随着各国家地区之间交流增加,人们也渴望加深对异域文化的了解。阅读各类介绍外来文化的作品便是人们了解外来文化的主要方式之一。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看,异化的翻译可以为读者了解吸收外来文化创造机会,这也是翻译的目的之一。没有异化的翻译,往往就使人看不到异域文化的真面目,也就谈不到文化交流中的融合、吸收和加强文化交流就会受挫同时,人类的历史也证明:多元文化是有其优越性的[5]。因此,在文化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考虑适度的异化。适度的异化可以拓宽本族的文化,使各族文化互溶。使文化冲突转变为平行,使之共同进步。在翻译中,运用异化译法,可以把原语文化直接移植到译语文化中,采取直译、直译加注或解释性翻译的方式,使读者受到异域文化的熏陶。

(5)缓和文化冲突

在语言上,人们由于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不同,赋予语言以不同的含义,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之间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于文化个性造成的文化差异,人们在阅读译语文化的作品时,也会存在不同的跨文化交际障碍。翻译中,处理好对文化差异的理解,最大限度地传播原语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应能将原文所承载的有关异域历史背景、民族传统、社会习俗等文化信息如实地传达给译语读者。在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异化翻译便搭起了一个平台,让读者直接接触西方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通过了解进而比较中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籍以缓和文化冲突,促进文化多元化。

三、异化翻译的适用条件

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人类各种文化差距的逐渐缩小,异化翻译对于跨文化交际的促进作用是毋庸质疑的。但是,异化翻译并不能也不可以代替归化翻译,两者将永远并存、相互补充。异化翻译适用于以下条件,取得的跨文化交际效果才更明显:

(1)源语与目的语之间存在较大文化差异时,若直译既能表达原文的意旨,保留原文的鲜活生动性,又不影响文字的质量时;

(2)源语文化对目的语文化有巨大的吸引力,并易于为目的语所接受时;

(3)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受到内在的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在文化上存在“真空地带”,在目的语中找不到相应的对等词,只有把源语表达方式保留下来时;

(4)目的语文本读者渴望获取异域文化知识,通过想象思维欣赏异域风貌,满足跟阅读本族语作品不同的审美需求时;

(5)各民族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形成的文化,具体表现在不同地域附带有不同的历史文化烙印,或者不同民族对同一种事物现象有不同认识或语言表达形式时;

参考文献:

[1] 李娜,刘升民.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谈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J].安徽文学,2008(4):314-315

[2]Venuti, Lawrence. The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19

[3]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5:15

篇7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园区大学生志愿者 大学英语教学 现状调查

一、引言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举行,此次博览会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已超过240个,世界各地数以千万计的观众聚集于上海世博会,参观交流。世博局官方数字显示大概有8万世博会园区志愿者将参与到世博会之中,其中90.6%为在校大学生。他们将在上海世博会园区内自愿无偿地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服务项目主要包括信息咨询、参观者秩序引导协助、接待协助、语言翻译、残障人士援助、媒体服务、活动及论坛组织协助、志愿者管理协助等。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发生的得体有效的行为,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合理的动机和有技巧的行动。[1]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世博会园区志愿者与来自世界上不同文化,国家的人们进行交流,成功提够服务的关键。世博会园区志愿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与外国游客交流的成败。本文对园区大学生志愿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状况,并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建议,以期为今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大型会展活动志愿者培训提供帮助。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概述

在过去的20年间,许多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从各种角度展开了研究。陈国明[2]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特定环境中有效、得体地完成交际行为以获得预期回应的能力”。 Wiseman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定义为“与来自其他文化的成员进行得体、有效交际所需具备的知识、动机与技能”[3]Brian H. Spitzberg指出,“ICC的判定是认定某一行为在给定环境下是否得体、有效。”[4]Gudykunst从交际学的角度出发,把ICC组成要素分成了不确定性控制和焦虑控制,形成了焦虑与不确定性控制 (Anxiety and Uncertainty Management)理论。Martin and Hammer从社交技巧的角度认为ICC包括交际功能行为、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以及谈话控制行为。Ting-Toomey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应涵盖认知、情感、行为这三个方面。Spitzberg和Cupach指出,交际能力模式的三要素是知识、技巧、动机。[5]陈国明提出的个性强度、交际技能、心理适应、文化意识可以被包含于动机和技能两个方面之中。此外,陈国明也提出“知识也应该成为在考虑ICC组成的要素之一”。[2]

Byram从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角度出发,在外语教学的框架下构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模式。他认为交际能力构成模式包括知识、态度和技能三个方面。[6]要与来自另一国家或另一种文化的交际者交流,必须要具备最基本的相关知识,即自己文化以及交流者文化中有关社会群体及其文化产物和行为的知识,具备人际交往和社会交往一般过程的知识。同时成功的交际需要达到有效的信息交换和良好关系的建立与保持。这两个方面都需要依靠态度因素。对待外国人与其他文化的态度以及有无交际意愿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交际的成败。知识和态度因素是前提条件,交际过程中表现出的技能也是决定交际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Byram将技能分为理解与建立联系的技能和发现与交际技能。[6]前者是指分析自己国家文化信息和其他国家文化信息以及将两者建立某种联系的能力;后者是指在交际或非交际环境中发现某些文化信息的能力。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

本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解上海世博会园区大学生志愿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状况,以及上海世博会园区大学生志愿者在哪些方面存在跨文化交流障碍。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剖析我国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教学中的不足并提出改革建议。本调查运用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采取测试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式。首先在Byram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的基础上编制《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卷》并设计了访谈大纲。测试卷全面覆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知识、态度和技能三个方面。根据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的结果,本测试卷对Byram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各个维度都具有较好的效度指标。调查分两步进行,首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上海世博会园区200名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了测试而后随机对其中30人进行了个人访谈。

1.调查内容

1)《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卷》内容

此调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卷》多采用多项选择题,共100题,分四部分:文化知识问题,交际知识问题、跨文化态度问题以及针对技能测试的情景问题。

2)园区大学生志愿者访谈大纲

①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跨文化交际知识是否关心,为什么?

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你的英语老师是否给学生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采用什么方式介绍?

③你通常喜欢通过哪种课堂活动方式学习跨文化交际知识?

④你喜欢阅读或观看与西方文化有关的书籍或电影等视频资料吗,大多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⑤你有外国朋友吗,你经常采用什么方式与他们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是什么?

⑥在与外国游客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你是否感到焦虑,为什么?

⑦如果与外国游客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发生交流障碍,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⑧在世博园区上岗前,你进行过相关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培训吗?具体实施情况怎样?

2.调查情况分析及结论

测试卷结果显示,园区大学生志愿者对文化知识题的平均失误为6.1,平均失误率为29%,其中89%的错误集中在时间观念、身体空间距离问题上;交际知识题的平均失误为5.2,平均失误率为26%,大学生志愿者对各种文化的交际禁忌把握不准确,有76%的园区大学生志愿者在此类题目中出现错误;跨文化态度题的平均失误为5.9,平均失误率为23.6%,园区大学生志愿者普遍愿意与游客朋友进行交流,但对某些文化存在不理解,交流方式不适应;针对技能测试的情景问题的平均失误为11.8,平均失误率为34.7%,学生学到的各种文化知识。交际技巧不能很好的运用于具体的真实跨文化交际情境。

通过访谈显示,园区大学生志愿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跨文化交际知识普遍比较关心,有86%的访谈者表示对跨文化交际知识非常关心,并会努力吸取相关知识,他们表示随着国际交往和国际合作的频繁和深入,有效地跨文化交流是成功的保障;95%的园区大学生志愿者谈到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老师会通过图片,音视频等方式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但只是在讲授语言点时随机插入文化的讲解,不系统,零散,而且相关知识量较少;55%的园区大学生志愿者喜欢阅读或观看与西方文化有关的书籍或电影等视频资料,有10%园区大学生志愿者表示不喜欢阅读或观看,他们表示看或读不懂有些外国电影和书籍的内容;25%的园区大学生志愿者有很多外国朋友,经常采用电话或网络与他们进行交流,交流内容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47%的园区大学生志愿者有二三个外国朋友,不经常进行交流;交流内容仅仅涉及到学习专业方面。而33%的园区大学生志愿者表示没有外国朋友,不怎么与外国人进行交流;在与外国游客进行交流的过程中,46%的园区大学生志愿者并不感到焦虑,但对外国游客的文化以及交流方式感到不习惯,少数习惯感到不理解。10%的园区大学生志愿者感到与外国游客交流时,紧张不安,害怕出错。与外国游客发生冲突的原因,不同园区大学生志愿者有不同的想法,大体有二类:对外国文化不熟悉,总是以自己的文化习惯来衡量外国的文化;交流风格不同,总是试图用自己的交流习惯来影响外国游客进而产生冲突。在世博园区上岗前,进行过相关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培训,由世博局和所在院校组织,多以讲座的方式讲授文化知识,培训时间较短,没有进行情景训练。

总之,园区大学生志愿者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某些文化和交际知识缺乏了解,从而导致交际失误;对待外国文化持开放、接纳的态度,但仍然对有些外国风俗、习惯不理解;在技能的掌握上缺乏在特定的真实情景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四、对大学外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建议

调查显示,园区大学生志愿者跨文化交际能力仍然存在明显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力度,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1.教学模式

改革后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7]跨文化交际被正式纳入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通过此次调查,认为应建立新的教学模式“4+1”模式。即大学英语课前五分之四的学时用于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知识技能的学习,学生掌握这五种技能后,剩下五分之一的学时用于开设专门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使学生系统的学习相关的文化交际知识,提高学生对目的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在价值观念、态度、信仰等方面的差异的宽容性和接受程度;提高跨文化意识,识别文化差异并能够发现文化多样性的优势;培养接纳变化的态度和自我调节能力,培养终身教育和成长的自我适应能力,培养跨文化敏感性进而提高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能力。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从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为以能够从事实际的跨文化交际的听说、全面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为主[8];学习显性文化主题、文化模式和价值取向;情感意识以及涉及言语和非言语的具体文化特征;培养对具体文化中得体行为、认知和期待正确假设的技巧;培养观察和收集信息的技巧:培养对陌生的人或事物延迟评价的态度;了解学习新文化的风险性,培养适应新文化的愿望,能够克服文化不适应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不断地经历描述、解释、反应的过程[9]。通过一段时间反复的文化碰撞,学习者掌握更多的目的文化知识,加强学习者对自己母语文化的意识,产生更多的更为得体的语言与文化行为,提高学习者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教学策略

在教学手段和工具方面,以多媒体网络为支撑,利用音频、视频材料体现英语教学的文化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文化讲座、文化参观、文化表演、文化谜语、关键事件分析、角色扮演、案例分折、文学作品分折等策略指导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学习。向学生介绍文化新领域的可叙述或描述的知识;以某个文化专题为学习任务,统一观摩文化现象;组织学生根据预定的计划就某一文化专题或某一文化事件,作汇报式讲演;指导学生根据提供的假设的交际场景,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小组内或大班内汇报演出他们的交际行为。教师描述发生的事情,并提供交际各方的感受和反应,并不解释在此情景中交际各方的文化差异,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发现文化差异。使学生经历各种各样的,在与另一文化的人们交际时或在适应到另一文化中时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和冲突情景,从而提高其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结语

语言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交际。此次调查结果反映了园区大学生志愿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表明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追求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流利性的同时,要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201203153)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Lusting, M. & Koester, J.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2nd) [M].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1996.

[2]Chen, Guom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Some Perspectives of Research [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Eastern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Philadelphia, PA, April 1990).

[3]Wisemen R.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 In. Gudykunst, W. B. (Ed).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3.

[4]Spitzberg B. H. A Mode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 .In Samovar, L.A. & Portef, R.E. (Ed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 Ninth Edition[C],(P375-387). Belmont: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2000.

[5]Spitzberg, B.H.,&Cupach,W.R.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M]. Beverly Hills, A: Sage,1984.

[6]Byram, M. 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M]. England: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7.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基本要求”项目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8]Damen,Louise.Cultural Learning: The Fifth Dimension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M]. CA: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87.

篇8

【摘要】为顺应当今时代变化,各国都对自身语言政策进行了调整,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视为了语言培养中的重要内容。希望能够通过这一举措,能够对本国以及本地区文化进行更好地发扬与传承。而英语作为目前国际主要的使用语言,其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本文将就第三空间视角下,英语能力水平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展开全面论述,希望能够对业内人士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英语能力 第三空间 跨文化交际能力 能力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建立在交际能力基础之上的,要求个体不仅能够流利使用一种语言与他人进行高质量的沟通,同时还能充分理解并尊重对方与自身的文化差异,并对其进行合理运用,以达到与异国友人或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进行良好交流的目的。而外语教育层面的第三空间,是最近几年业内人士研究的热门课题,想要对第三空间视角下,跨交际能力与英语能力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就需要对第三空间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两项内容进行深入剖析。

一、第三空间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第三空间

就外语教育层面而言,所谓“第三空间”指的就是,个体通过对跨文化的分析与理解,之间将“独立状态”的文化转化为“聚合状态”,从而构建出外来语言文化与本土语言文化的空间,在这一空间之中,两种文化不仅可以得到发展,同时还可以加深彼此之间的交流,使其可以成为一种全新的语言文化,以确保各种文化背景的个体能够灵活进行交流】。这一空间能够将个体互动整体性完全体现出来,是一种对以往个体自我中心主义的超越,可以打破不同文化交流过程中存在的偏见与不良印象,为两者之间的良好交流提供了保障。

业内人士认为在第三空间理论中,文化与语言学习两者间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且语言学习应该被视为是跨文化交际行为。而第三空间教学方式,也改变了以往单向性的个体培养方式,强调个体应从多视角、客观的角度对不同文化进行理解与学习,从而掌握合理的交流方式,能够与交流群体一起建立起双向性的“第三文化交流空间”。该理论认为本土文化是个体对外国语言文化学习的前提,而文化能力是语言交流的基础所在。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

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涉及领域较为丰富,不仅包含人类学以及心理学,同时语言教育与社会学等内容都包含在其中。这一研究已经取得了卓越性进展,各界学者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念以及内涵已达成一致意见,会从行为、认知以及情感三部分内容对其进行诠释,指出“行为”指的就是个体会按照周边环境采取相应的行为;“认知”是指个体十分明确自身需要做的事情,并清楚能够如何开展;而“情感”是指个体为了实现相应目标,而不断为之付出努力的主观意识。

二、第三空间下,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英语能力间的关系

就广义层面而言,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着语用能力以及语言能力两种。个体按照一定语言构成规则与使用规范,在特定情景中的具体应用便是交际能力。语言作为一种交流手段,必须要在实际交际活动中进行使用,而交际能力培养也应是以语言能力为基础开展的。就狭义层面而言,语言能力并不是主观臆想,是按照一定规范进行使用的,也是在这一层面之中,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分为了交际能力以及语言能力。

现代文化界定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现代主义。这种视角之下,民族内部民众与文化的联系极为紧密,属于相同本质以及相同起源的生活方式、国家社团以及风俗习惯,不仅包含日常生活以及价值观,同时文学艺术知识也包含在其中;另一种是后现代主义。作为国际通用语,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使用英语,而英语最基础的文化内涵,已经在后天逐渐的使用中慢慢消逝,无论地域、无论种族都可以利用英语来对“地方意义”进行描述,成为了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英语语言在运用过程中,会同时实施言内、言外以及言后三种行为。“言内行为”是指所有可以通过语音表达,将话语中的存在的意义与概念进行表达的行为;“言外行为”是指根据交流双方特定关系,而使用的语言行为;“言后行为”,这种行为功能不能直观体现在交流之中,与语言情境有着直接的关联。只有这三种行为能够始终保持和谐、稳定的状态,才能在第三空间内完成与他人之间的交流。所以在第三空间视角下,英语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与关键,是展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英语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优化方案

(一)强化语言教育与文化认知

在对个体的英语能力以及交际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教学者不仅要对学习者进行英语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多种手段对语言教育能力进行强化(下文将详细进行介绍,这里不再进行赘述),同时还应对学习者的跨文化认知能力以及行为能力进行科学化培养,并要加大情感因素的教学内容,利用情感调控的方式,矶匝习者的语言与文化协调性进行完善,从而达到理想的培养状态。

(二)增强学习者口语交际能力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交流双方必须要通过口语表达以及听力来获得信息并进行信息交流。所以口语能力以及听力能力这两项口语交际能力都会对整体交流能力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在对学习者进行英语能力培养过程中,必须要对学习者的口语能力以及听力水平进行强化。

在对学习者进行英语教学时,学习者首先应制定出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并以此为基准,建立起针对性以及建设性的学习假设,且会在对英语进行应用时,不断对假设进行调整与完善,使学习者可以通过不同的假设,不断对自身学到的知识点进行运用,从而达到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进行锻炼的目的;其次要通过对英语读物以及视频的使用,提高英语教学乐趣,使学习者通过对这些资源的学习,逐渐明确在交际过程中的惯用语以及英语口语运用习惯,进而切实对自身英语口语水平进行提升。

(三)创造更多与外地文化的交流机会

在对非母语语言进行学习时,学习者会因为自身生长环境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无法准确了解到非土地化的文化以及语言发音,很容易出现发音不标准、语言使用逻辑混乱以及文化产生歧义等方面的问题,这对于学习者的能力培养而言是十分不利的。面对这一问题,教学者应增加学习者直接对外地文化进行接触的机会,可以通过外教以及外国文化相关视频播放的方式,使学习者可以接受到正宗的文化以及英语使用方式,从而有效对学习者的“双能力”进行提升,保证其可以达到一定水平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创造更多英语交流机会

任何一门语言都需要多用、多听以及多练,来对个体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行强化,英语也是如此。教学者不仅要为学习者提供合适的英语学习环境,同时还应使学习者获得更多英语运用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实践运用过程中,不断对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听力能力进行强化,使他们能够在提高自身英语水平的同时,还能利用对交流内容的巧妙运用,不断增加学习者对于异国文化的认知。如果条件允许,教学者可以直接引导学习者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使用者进行交谈;如果条件有限,教学者则可以通过自身与学习者以及很学习者之间全英语交流的方式,来对学习者进行锻炼。此外,为了使学习者可以充分融入到语言学习之中,教学者可以利用创建教学情境的方式,使学习者可以通过不同英语情景进行英语对话练习。

(五)强化学习者英语思维

由于母语思维的影响,学习者在对英语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使用母语思维对英语进行表达的习惯,这样不仅容易使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产生歧义,同时还会对整体沟通质量造成影响,对于学习者英语能力提升而言也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教学者必须要认识到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英语语境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学生明确认识到自身表达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对其进行改善,帮助学生逐渐养成正确的思维意识,最大程度降低母语对于学习者思维的干扰,可以运用英语思维直接对信息进行理解与表达,为跨文化交流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教学者应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对学生的口语表达习惯进行引导,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帮助学习者能够准确对英语进行表达,切实对自身口语表达能力进行强化。

(六)对本土文化意识进行强化

在第三空间内涵介绍中使我们认识到,该空间是介于本土文化与外地文化之间的空间,所以在对学习者英语能力以及交际能力进行培养时,还应加大对学习者本土文化的培养。要适当增加传统文化以及中国特色文化的教学内容,并能够使学习者能够准确使用英语或者中国英语对其进行表达,从而准确对本土文化M行传播,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外国友人的交流兴趣,同时还能对本土文化正确进行宣传,有效提高外国友人对于我国的好感程度。要切实提高学习者的本土文化意识,使他们可以主动对各种传统文化进行学习,从而间接对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优化。

四、结束语

在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作用已经被逐渐显现出来。而在第三空间视角下,学习个体必须要认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英语能力之间的关系,要在对第三空间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两项概念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空间下,对两者关系进行全面分析与理解,并找到属于自己的英语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效培养的方式,不断对自身的这两项能力进行强化,从而切实提升自身跨文化交际水平,使个体能够在现今社会中始终保持良好地竞争能力,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赵伟.大学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

[2]杨郁梅.第三空间视域下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英语水平的关系[J].现代外语,2016.

篇9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大学英语教学 教学模式

我们处于一个科技突飞猛进的信息化时代,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逐渐增加,促使各国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的密切,也更加频繁的交往。我国随着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其经济迅猛发展和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中国与国际社会交往的加深,也对新世纪新时期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和具备国际交往的“技”与“能”。这里的“技”是指国际舞台上与他人交往的语言,也就是外语。然而英语在全球的广泛使用和普及,及其在世界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交流发展中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都决定和确立了其国际通用语的地位,因此我们国家和个人想要融入国际的交往和世界发展进步的大潮流中,最首要的就是掌握国际通用语―英语。我们不仅有“技”,还需要具备“能”,也就是我们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来应对不同的文化环境以及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国际交流。这些都对现在的高校英语教学提出了要求。

一、跨文化传播

学界对跨文化传播的定义侧重角度不同,因此定义也多种多样。总体来说,可以认为“所谓跨文化传播,就是不同文化之间以及处于不同文化北京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涉及不同文化北京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活动,以及不同文化北京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活动,以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流动、共享、渗透和迁移的过程”。

综合相关的一些研究,文化和传播的关系,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1.文化是世代相传的,文化在传播中成为连续的过程。2.文化是传播的语境,两者是缺一不可的,没有传播的文化和没有文化的传播都是不存在的。一方面,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产生了传播,它深度卷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人类的主要生存方式;另一方面,文化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文化从一产生就有向外扩张和传播的冲动,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必然的要求就是文化的传播与流变。3.文化的变迁和整合是通过传播所促进的,传播是文化延续的整合机制。

二、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

我们把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可以总结为如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用于组织和设计教学过程的理论框架,是对大学英语教学各部分结构关系的简明表达,有效的将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的有机整合为一体。它同样具有李如密总结的所有教学模式的普遍特征,即:操作性、简约性、针对性、整体性和开放性,可以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灵活运用和建构完善。

三、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面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困境,社会和时展对于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要和大学英语教学承担的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责任,构建新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成为必然。

跨文化外语教学近二十年来在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发展很快,虽然目前说法和使用并没有得到统一,但其中体现出许多外语教学思路的共同点。运用这些思想理论,结合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情况,我们可以把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总体目标定位为: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的提高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都包含在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标中,因为其内容应该包括语言教学、文化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三个方面。也就是说,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学习者通过学习目的语语言和文化,来掌握目的语言知识,并且能够运用该语言与目的语语言群体进行很好的交流,同时,又能够在学习中反思自己的母语,由此来了解语言普遍规律,文化的构成、作用和发展规律,进而了解语言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使其能够通过交流来体验目的文化和反思本族文化,进而上升到将目的文化与本族文化进行比较,由此学习者的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强,对目的文化的移情态度得到了培养,并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学会了调适从而解决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文化冲撞、误解等。

教学内容的这三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是基础,语言使用和文化交流为知识提供了实践和体验机会,跨文化意识在知识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同时又为学习者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交流做好了思想准备,最终在跨文化交际的实际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跨文化交流中一定会面对文化差异和可能的交流障碍,因而为保证对外交流和传播的顺利有效进行,必须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和跨文化传播虽然分别属于不同的学科,但二者有共同的目标,即培养具备跨文化传播能力的人,它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跨文化传播通过外语教学扫清了语言障碍,同时语言文化教学的共进也为跨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跨文化传播应很好的利用外语教学的优势,有机的将跨文化传播培训与外语教学结合,达到共赢。

参考文献:

[1]陈红,蔡朝晖,戴祝君.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研究演变与变革[M].江苏: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

[2]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篇10

关键词:中西文化交流;文化互动转型论;明末清初

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正式启动应自利玛窦入京开始。法国汉学家谢和耐的话很好地指明了这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他说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发生在1600年前后的一件极为有趣的事,因为这实际上是两个完全独立发展的伟大文明第一次真正的接触。”各种文化自组织系统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发生扩张和相互接触,会有文化输入与输出的现象发生。同类型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可以维系和强化该文化系统,但不会引起它的质变和型变,而不同类型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则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一、文化互动转型论

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的途径往往是双向的,在许多情况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交流的双方相互影响,在许多场合下很难分出谁是纯粹主动的传播者,谁是完全被动的接受者。这就是文化互动转型理论的要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区分在文化融合阶段是相对的,两种文化的关系及其自身价值要在一个互动的过程中方能得到充分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在双向性的交流与传播过程中,双方都在不断地改变着自身。

二、文化冲突和对抗是一种必然,但不能用来证明异质文化不可能融合

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在交流与传播过程中引发文化冲突和对抗是一种普遍现象。文化互动转型论对文化冲突持具体分析的态度,而不是加以笼统的肯定和否定。文化冲突是客观存在,不容否认的,但是,文化冲突带来的不良后果只能用来证明不同类型文化差异和文化传播手段的不恰当,不能用来证明中西文化的不可融合,否则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形成和拓展都将成为可疑。文化互动转型论承认异质文化融合是可能的,这不仅是世界各大文化体系成型的历史告诉我们的事实,而且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文化互动转型论不仅要考察文化类型及其根本差异,更要注重文化融合后输出方与接受方各种文化要素的组合、调适、乃至达到和谐,从而比旧文化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三、文化适应与外来文化的本土化是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

文化互动转型论要思考文化传播与融合的有效途径,在武力征服被公认为无效的这个时代,文化适应与外来文化的本土化应该视为世界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外来文化在与本有文化深入接触以后必然发生外来文化本土化、本色化一类的变化。本土化是文化互动转型论的逻辑推演和组成部分。本土化方法有优点也有缺点。它的缺点在于有可能曲解了原有文化,甚至将一些它原本不具有的含义强加于它,影响了人们对于原有文化作出客观正确的理解,而它的优点在于丰富了原由文化的内涵,有可能丰富和发展了原有文化。因为外来文化与本有文化融合本来就包含着一个对原本重新解释的问题,文化交流的传播方和接受方都要为这种解读作出努力。在这里取决定作用的不是外来文化或本有文化自身的性质,而是文化接受方的自主选择。有了适宜的文化环境和接受方的正确选择,文化的转型和更新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四、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

方豪先生早已指出:“利玛窦为明朝沟通中西文化之第一人。自利氏入华,迄于乾嘉厉行禁教之时为止,中西文化之交流蔚为巨观。西洋近代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医学、哲学、地理、水利诸学,建筑、音乐、绘画等艺术,无不在此时期传入;而欧洲人则开始移译中国经籍,研究中国儒学入一般文化之体系与演进,以及政治、生活、文学、教会各方面受中国之影响,亦无不出现于此时。”耶稣会来华传教这场跨文化传播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典型意义,从文化互动的基本立场出发,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化融合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不能完全等值于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但确实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中西文化虽然仍有巨大差异,但共性和趋同的一面在不断增强。由此看出,倡导中西文化融合是符合世界文化发展大趋势的。

五、明清之际基督教神哲学的中国化

神学与哲学关系密不可分。在文化系统中,神学与哲学同处于精神与文化的核心层面。跨文化的文化传播有无神学与哲学层面的交流与融合,是判定文化传播深入程度的标志之一。任何外来思想均有其自身的渊源与性质。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利马窦传入的神学思想,属于中世纪欧洲正统经院哲学思想理论体系。”这一判断是正确的。然而,对耶稣会士在华传播的神哲学思想追根溯源以确定其本身性质是一回事,考察其在传播过程中对中国社会与思想起了什么作用是另一回事。两种异质文化传统,尤其是宗教与哲学思想之间的沟通、了解,不论其媒体的主观意图如何,必然会在超出媒体的更大范围内发生作用。传播方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会针对接受方的实际情况对其宗教哲学思想作形式和内容上的调整和修饰,而接受方则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外来思想作翻译、诠释、再创造的工作,从而引起建设性的传播、解释和运用。正是这种双向的诠释和创造活动,提供了精神文化融合的契机。

六、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明清之际发生的中西神学与哲学的思想交锋,我们发现该阶段中西文化交流具有平等互动的性质。当时有机会接触西方神哲学的知识分子,无论是赞同还是抗击实际上都表明他们基本上弄懂了天主教的灵魂学说,而他们对待中西文化关系的态度则决定了他们对西方神学思想的取舍。通过中西文化的会通、融合、促进中国文化自身的更新与转型,创造出一种高度发达的文化,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强调文化互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呈现的种种中西文化并存与融合恰恰表明,这条道路是可以走得通的。

参考文献:

[1]谢和耐等著,耿升译.明清间入华耶稣会士和中西文化交流[M].成都:巴蜀书社,1993

[2]朱维铮.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王晓朝.文化互动转型论--新世纪文化研究前瞻[J].浙江社会科学,第3期,1999

[4]许志伟,赵敦华.冲突与互补:基督教哲学在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