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共同体意识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1: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少数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道德生活”可以相应地被理解为:与个人德性相关的一切合乎道德的有目的性的活动。奥克肖特认为:“道德生活是由人类情感和行为决定的,它受艺术而不是人本性的左右,是一种可选择的行为活动。”高兆明先生认为:“道德生活是有关人们利益关系的实践理性生活,是追求人格完善、社会和谐与公正的创造性生活。”房登科指出:“道德生活是人们为了实现一定道德行为目的,践行道德行为规范的活动过程。它涵盖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内容。”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一概念的提法不一,但都是以有道德规范和德性的活动为基础的。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少数民族道德生活”就是各个具体的少数民族的有道德规范和德性的活动。当我们要讨论少数民族的道德生活时,我们必然会在不同的层次介入道德生活本身,以组成中华民族整体的各个具体少数民族为轴心,延伸到对各种“人”的道德生活状况的描述,扩大到对整个中华民族道德生活的分析。
实践性是道德的本质属性,亚里士多德就曾清楚地表明,道德理论说到底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正如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所说:“关于这种善的知识岂不对生活有重大的影响?它岂不是,像射手有一个标记帮助他一样,更能帮助我们命中正确的东西?”所以研究生活中本质的状态和生活化的理念是一切行为与情感的基础,也是一切理论之归宿,胡塞尔也说:“生活世界始终是先于科学而存在着的”。道德生活就是道德理论的实践体验和应用。
少数民族道德生活本身是两种思想的混合物,即理想的道德理念和实践的利益目的,道德生活本身的特征就来自于这两极相互间的关系,因此通过对少数民族道德生活的分析不仅可以全方位地展现中华民族各个组成部分在道德价值观念、社会道德生活和现实道德行为领域的现实状态和优秀传统,而且可以使我们全面把握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对各民族精神价值和道德文化所带来的冲击。
少数民族道德生活虽与道德内容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是并非受道德内容所决定。少数民族道德生活是人类社会特别是民族社会当中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的存在是建立在人类的有目的性活动的基础之上的。少数民族道德生活作为少数民族共同体合乎道德目的性的活动,毫无疑问是社会存在本体当中的构成部分。这决定了道德生活根本不同于道德思想或道德意识,它具有显著的本体论特征。这种相对独立的特性,在大量对现实生活的描述中被不断验证。就如同奥克肖特所说:“在道德生活的任何形式中,形式和内容当然是不可分离的,然而两者却不应该说谁决定谁。在考虑形式时,我们应考虑它的抽象性问题,它与特定的道德内容以及特定的伦理学说保持着某种相对的独立性。”“’少数民族道德生活作为少数民族共同体一切合乎道德有目的性的活动,是关乎少数民族道德规范与少数民族个人德性两方面的统一体现,这必然包含着少数民族道德生活本身所涵盖的不同传统与文化。少数民族道德生活与各民族经典著作,如藏族《礼仪问答写卷》、蒙古族《元朝秘史》、回族《正教真诠》、布依族《黄氏宗谱》、满族《乐道堂文钞》、彝族《西南彝志》,民间长诗、传说、故事、歌谣、格言、谚语,生产活动、生活习俗、礼仪礼节等,都有着密切的关联。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我国少数民族都不同程度地信奉宗教,而且所信奉的宗教种类复杂,历史悠久,教徒众多。这种状况决定了宗教与少数民族道德生活的不可分割性。少数民族道德生活借助宗教形式得以进行,而宗教借助道德内容得到传承,信奉宗教自然是民族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自我选择。成为了某些少数民族的天然纽带,成为了民族意志、民族情感的重要表现形式;宗教寺庙则是少数民族道德活动的重要场所;宗教活动是这些民族重要的社会活动;宗教道德又往往是这些民族遵从的道德规范。
少数民族道德生活的实质内涵就是从实践性视角出发进入少数民族生活世界中寻找一切具有合乎道德的、有目的性的活动。把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活动进行特征化分析是深入分析少数民族道德生活的重要前提。虽然对于道德生活的特征研究已经很多,但是少数民族道德生活的特征分析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少数学者对这一问题做过专门的论述,如李资源先生提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特点包括:时代性与阶级性;继承性与可变性;自发性与朴素性;民族性与交融性;权威性与宗教性。’。虽然李资源先生对于特征的划分较为充分,但是要对少数民族道德生活进行系统化和可操作化的研究,还应该从道德生活的展开源头人手,深入到道德生活的不同领域,兼具历史性与民族性的视角,展开对少数民族道德生活的实证研究。据此,少数民族道德生活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从少数民族道德生活的习得方式来看,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习得方式并且产生深远的影响,从深层次挖掘少数民族道德生活的融入方式和沿袭方式,可以建立从少数民族道德生活发展的源头出发了解少数民族道德生活的发展脉络。
作为一种技艺性的操练,道德生活的获得存在着无意识和强迫性两种习得方式。这两种习得方式是两种不同的认识方式,即:习惯与反思性,即作为对道德理想的自觉追求和作为对道德规范的思考性遵守。这再一次印证了道德的两维属性:德性与道德规范,并且在道德生活实践中,这两维属性互相交织,两种习得方式重叠存在,实质上我们要认识到任何民族道德生活形式的稳定性源于它的灵活性和它经历变化而不中断的特性,而这种变动的原因是由于在习得与生活之间面临着理想与现实、自由与权威、原则与情景的三对矛盾,从而少数民族道德生活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并彰显出了它与道德理念之问的张力,而这种张力的控制正是构建个人德性与道德规范和谐一致的关键所在。
篇2
关键词:民族歌舞产业 民族文化产业 现代价值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现有民族43个,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色鲜明、风格浓郁的歌舞,每逢节日集会、婚丧喜庆都有盛大的歌舞活动。它们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产实践,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民俗学价值。2010年,湘西自治州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2.6亿元,占GDP的3.5%。
纵观当前湘西民族歌舞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文化产业所带来的丰厚经济收益,以及它所提升的文化价值都印证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少数民族歌舞在满足了人们对美的精神需求的同时,也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
一、发展民族歌舞产业是一种适合于本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模式
经济文化全球化已无处不在,在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已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民族文化产业在目前看来,是一种最适合于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模式之一,它的低成本型、环保性、高产出性、再生性、人性化、价值潜在性、文化传承性等诸多优越性,成为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一种基础。
民族歌舞文化产业由于民族文化资源的丰富多样、产品的神秘古璞以及生成环境的生态性等特点,极合乎当代人的消费理念和审美价值,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2008年,湘西州国民生产总值为226.66亿元,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57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93.64亿元,增长了7.8%;第三产业增加值91.44亿元,增长了9.9%。其中,旅游产业发展加快,2007年接待旅游者793.5万人次,增长21%;实现旅游总收入31.3亿元,增长27.3%;全年接待外国游客和港澳台游客4.2万人次,增长112.5%;实现创汇1875.3万美元,增长122.6%。
由此可见,民族歌舞产业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拉动当地经济,延长旅游产业链,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二、发展民族歌舞产业是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湘西各民族的传统舞蹈,除极少数属广场表演性舞蹈和宗教舞蹈外,大都属于群众自娱性舞蹈。这些拙朴的舞蹈就像散落乡间的璞玉,需要经过适当的雕琢才能向世人展现它璀灿夺目的光芒。大多数少数民族都居住在乡村,比较分散、偏僻,平时他们所举办的各种民族活动也大多以乡、镇、县为单位,若没有省里统一举办大型的文化艺术活动,或者是专业的市场化运作,这些民间艺术是很难走出大山,展现在世人眼前的,无论从人力、物力、组织上都很难做到。歌舞产业为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少数民族得以向世人展示他们的民族文化,而不致于使这块美玉流落乡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风化。
民族文化产业实质上是一种经济形态,是传统民族文化资源在市场机制下得到开发与运作的具体表现。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推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现代文化巨大的冲击,处于急剧的转变与消失之中。发展民族产业就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开发与保护传承的一种有效模式。
三、民族歌舞产业在发展中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民族的自我认同意识很可能是一个民族共同体的最后的家园了。当一个民族的成员们还自认为自己是属于这个民族的一分子时,即使这个民族的各种外在文化特征都已消失,这个民族共同体也还会具有凝聚力,因此也还会依然存在,而不会消逝。在一个民族的绝大部分成员们不仅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意识,而且为自己是这个民族的成员而感到光荣和自豪的时候,这个民族共同体就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为保护和传承各民族的文化,湘西自治州政府投资5416万元建设湘西民族影视文化中心及投资11080万元建设湘西民族文化城;此外,投资6009万元的湘西民族文化产业中心已开始建设启动,相关文化场馆的建设将为全州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完善的硬件平台。同时,湘西州在凤凰县投资3.3亿元建造的凤凰国际民族风情园,这是一座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集文化旅游观光、餐饮住宿、休闲娱乐、购物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修建和民族文化遗址的保护,使得民族服饰、民族建筑、民族节庆及歌舞等民族文化,在给人们带来物质财富和精神享受而得到不同程度的复兴。民族文化的复兴又自然带来了民族意识、民族凝聚力的升华。伴随着民族歌舞文化资源的开发,湘西各民族自我认同意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都在不断地增强。
四、为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提供多方位的视野
民族歌舞产业强调民俗文化、歌舞文化创意和文化旅游之间的产业关联性。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必须以这些资源的相互关联性为基础,共同促进资源的商品化,共同开发市场。
湘西民族歌舞文化的研究可以为民族学、人类学研究补充更多的研究资料,提供更多新的思路。尽管有关民族歌舞文化研究的成果很多,但都主要集中在研究民族歌舞的形式、历史和特点方面,很少涉及有关歌舞文化资源的开发领域。因此,湘西民族歌舞产业的研究可以为文化资源研究注入新力量。同时,歌舞产业的介入可以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可能,而不是一如既往地把旅游资源的开发当作文化产业发展的唯一筹码。
此外,研究湘西民族歌舞文化可以为民族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提供多方位的视野。在有关文化产业的著作和论文中,较为多见的都是有关于旅游业、影视业方面的研究,而对民族歌舞文化资源开发的研究还不是很多。这就制约了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理论建设,不利于其长远的发展。因此,这一论题的研究可以促进甚至带动民族文化产业学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彭延炼. 湘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5).
[2]赵世林.民族文化传承视野下的云南歌舞演出产业[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篇3
2021.3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通过本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学习,我们了解到,要深刻反思自治区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问题和教训,进一步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统一思想认识,坚定不移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民族工作。
我作为机关支委,更要时刻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充实自我,指导自我的言谈举止。要认识到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一种追求,它对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起着重要作用。没有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
首先,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实现各民族团结和睦的基础。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教育,牢固树立“民族大融合”思想,可以使维护民族团结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使每一个公民都自觉地履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神圣义务,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要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不只是教育群众,也要教育党员、教育干部。使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掌握,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全社会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在日常工作中,要落实好中央关于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支持和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使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深深扎根于各民族青少年心中,使我国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篇4
关键词:美国 民族政策 一体 多元
美国既是一个移民大国,也是一个多种族、多民族的国家。尽管有许多人基于美国的民族构成与社会趋势的变化而对美国能否保持国家特性不断发出警告,但在因民族主义风起云涌而导致世界民族问题丛生的后冷战时期,美国却没有出现太大的民族问题。这种状况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归因于美国民族政策的成功。然而,对当代美国民族政策的肯定并不能否认历史上美国在处理民族问题上出现的诸多错误。
在美国的民族关系史上,充斥着移民群体、移民与印第安人、美国人与黑人奴隶及其后裔、美国主流社会与其他移民之间的冲突和斗争。仅以美国政府处理印第安人问题的历史为例,为了获得印第安人的土地,确立起美国在这块土地上的,美国政府曾通过屠杀、驱逐、隔离、同化、有限自治等方式对印第安人实施统治,使他们沦为自己土地上“最为悲惨的人群”。诚如有人所指出的:“美国历史形成的经验是,对土著美国人进行长期战争。这一事实又继而产生了美国人的形象,不是作为刽子手,而是一个‘新兴的民族。这个民族没有继承人类的罪恶遗产,而是作为猎手、开拓者、先驱与探索者寻求全新、有原创力的与纯粹自然之间的关系’”。对于其他非盎格鲁一撒克逊民族或移民及其后裔,美国政府也长期没有赋予他们美国宪法规定的“每个公民生而平等”的地位。这也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美国民族问题层出不穷的原因。
20世纪60-70年代,环境保护运动、同性恋运动、少数民族争取权利运动与其他民众运动一道,以巨大的能量冲击了欧、美国家,使它们意识到本国弱势群体维护自身权利与平等地位的强烈愿望和诉求。在美国,由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黑人维权运动与印第安人发起的争取“红种人的权利”(Red Power)运动等形成了巨大的合力,共同推动了美国民族政策的转变。此后,美国历届政府被迫对其民族政策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从而逐渐形成了目前以开放型、多元性、包容性为特征的民族政策。其核心原则是:美国国内各民族享有基于宪法规定的平等的个人权利,但作为一个群体的少数民族不能要求特殊权利(印第安人除外);各民族文化可以在统一的美利坚国家认同下得到保护,但各民族成员对其权利的要求不能违背构建美国公民国家的目标。在这种民族政策的大框架下,尽管在美国仍时有民族问题发生,有时甚至演变成极为激烈的社会矛盾,但总体上而言,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美国政府在处理民族问题上还是较为成功的。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民族政策的形成和实施都是建立在该国历史、人文、政治等国情基础之上的。就此而言,对美国民族政策应先重于研究、分析,后慎于借鉴。
一、美国的民族与民族政策概况
1997年美国管理与预算办公室(OMB)确立了新的种族分类,将美国的种族分为5大类:白人、非洲裔美国人、亚洲裔美国人、美洲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夏威夷及其他太平洋岛民。另外,美国人口普查局还设立了一个特别的分类“其他种族”,2000年的人口普查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允许答卷者选择一个以上的种族归属。
到2006年10月,美国的人口已经突破3亿,成为世界上第三人口大国。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当时美国的人口总数为2.814亿,其种族构成是:白人占75.1%,非洲裔美国人占12.3%,亚洲裔美国人占3.6%,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占0.9%,夏威夷及其他太平洋岛民占0.1%,其他种族的人占5.5%;归属两个以上种族的人占2.5%。谈及美国的种族构成,不可忽视西班牙语裔美国人,其又被称为拉丁美洲裔美国人,主要指墨西哥裔、波多黎各裔、古巴裔和其他中南美洲裔的美国人。虽然它并非美国联邦种族标准中的一类,但美国人口普查局在统计中将其单列出来,可见该种族的重要性。
美国的民族政策是以联邦宪法、联邦法律、州法律、总统行政命令、法院判例为基础组成的。美国的联邦宪法规定了民族政策的核心原则,宪法及其修正案具有最高的权威,任何具体的民族政策都不能与之相冲突,否则会因违宪而被取消。美国最高法院有解释宪法的权力,作为判例法国家,美国最高法院的案例对其他同类案件都是适用的。美国是一个依法治国的国家,许多民族政策是由联邦和各州的立法部门通过立法程序,以法律的名义颁布和执行的。由于美国的宪法仅是简明地确立了核心原则,所以立法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成为针对美国民族问题的具体而详尽的政策。美国总统也可以根据形势的需要,通过总统令的方式制定具体的民族政策。总统的行政命令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应对随时出现的民族问题。美国民族政策的稳定性表现在其制定和实施始终保持延续性,不断为自由、开放的民族格局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法律根据。
应该看到,美国的民族政策一直在不断修订和完善。美国虽然早在《独立宣言》中就已宣称“人生而平等”,但在较长的历史时期里,该国一直奉行歧视性的民族政策。如对黑人实行奴隶制和种族隔离政策,对印第安人实行驱赶和屠杀政策,对亚裔和其他民族实行排斥政策,等等。针对美国政府的歧视性民族政策,美国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掀起了不屈不挠的反对种族灭绝、种族隔离、种族歧视和种族偏见的斗争。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少数民族掀起了大规模的民权运动,强烈冲击了美国的歧视性民族政策体系。在外部和内部压力下,美国政府或主动或被动地对民族政策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使其从“白人至上”到“熔炉”同化,直至当代的“一体”与“多元”的平衡。
当然,当代美国的民族政策并没有解决其境内的所有民族问题。久积成习的“白人至上”的歧视心理事实上仍在影响着美国的白人阶层和上层精英,美国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的痼疾仍根深蒂固,亚裔人、黑人、印第安人仍然处于被歧视的境地。但是,美国政府通过维护“一体”与“多元”平衡的民族政策,基本上保持了民族关系的相对平稳,这正是本文所要关注和分析的问题。
二、当代美国民族政策的特征
(一)美国法律对少数民族成员平等权利的规定
虽然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它只承认和保护个人的权利而非民族的权利(惟一例外的是印第安人)。早在《独立宣言》中,美国就宣告“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尽管在美利坚合众国建立初期,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隶在当时尚无享有公民权的资格,但在美国的实际生活中,已经成为合众国 公民的这些“不可剥夺”的权利还是得到了切实的维护与弘扬。对个人权利的尊重成为“美国精神”的一个重要原则,并逐渐演变为以个人至上主义为特征的美国文化。与对个人权利的强调相对比,那些以个人为基础但又不同于个体的群体(包括民族)的权利并未得到美国法律的强调。所以,美国在法律上所宣称的平等和其他权利只属于个人,属于个体的美国人,而不属于各个民族。简单地说,就是美国法律承认作为“美国人”的权利,而不是“日裔美国人”、“德裔美国人”等作为民族群体的权利。“美国信条构想的是一个由自己选择并对自己负责的个人组成的国家,而不是一个以不可侵犯的民族社团为基础的国家。宪法保障的是个人的权利而不是群体的权利。”美国在议会中并不实行按民族配额的代表制。1787年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该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这一宪法条款否定了众议员按民族配额的可能,各个民族要求的“民族权利”便没有了法律依据,这就保证了各个民族不会以“民族权利”而要求自治。
平等权。美国宪法第13修正案(1865年)、第14修正案(1866年)、第15修正案(1869年),都是美国南北战争后给黑人以公民权的宪法保障。美国宪法第13修正案规定,在合众国境内或受合众国管辖的任何地区内,除了用以惩罚已正式定罪的罪犯外,不准有奴隶制度或强迫劳役的存在。美国宪法第14修正案第一款规定,凡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于合众国而受其管辖的人,皆为合众国及其所居住州的公民;众议院议员人数,按各州人口数量分配(黑人人口不再按3/5来计算;不纳税的印第安人除外)。这使得黑人也被包括在“出生或归化”于美国的人之内,被赋予了公民权。美国宪法第15修正案规定,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对于合众国公民的投票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曾为奴隶而拒绝或剥夺之。由此可见,这三个修正案使美国联邦政府解放奴隶的政策宪法化,以宪法形式保障了黑人的平等公民权。
选举权。20世纪50、60年代,美国政府通过《民权法》重点保护少数民族的选举权。195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由艾森豪威尔总统提出的20世纪“第一项全面的民权法案”,该法案授权联邦政府可在公民选举权被剥夺或受到威胁时以政府的名义提出诉讼。1960年艾森豪威尔总统签署了一部《民权法》,规定允许联邦政府向一些有明显种族歧视的地区派遣仲裁员,以监督选民登记。1964年的《民权法》全面禁止法律上的种族歧视行为和种族隔离政策,并保证每个公民都享有选举权。1965年,约翰逊总统签署了20世纪的第四部《民权法》,该法又称《选举权法》,它废除了在美国南方执行了半个多世纪的投票前对少数民族特别是对黑人实行的文化知识测试制度,该法还禁止其他任何歧视黑人选举权的行为。
就业权。经过修订后的1964年《民权法》涵盖了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以及教育机构、就业机构和工会,以及有15名以上雇员的雇主,禁止他们以种族、肤色、宗教、原国籍和性别为由在利用公共设施与服务(第二款)、联邦政府资助项目(第六款)和雇工(第七款)时有歧视行为。根据该法还成立了美国平等就业委员会(EEOC),负责第七条款的实施。1965年,美国政府的11246号行政令亦禁止就业歧视,并在劳工部中成立了联邦承包标准计划办公室(OFCCP)来实施该条款。1978年8月美国政府实施了《选拔雇员程序的统一指导方针》,其关键点是:“对受第七款制约的公司所实行的招聘考试来说,如果任何一种族、民族或性别群体的招聘率低于最成功群体招聘率的4/5,这一考试将被视为对该群体造成了有害的后果。”1984年美国民权委员会提出,反对在招工时实行配额制度。1987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决,支持优先雇用少数民族成员,但反对率先解雇白人。
美国的民族问题主要涉及各民族的权利平等问题,尤其在教育、就业等方面。总体上而言,美国最高法院在平等权方面的判例中,维护了美国宪法所宣扬的民族平等原则。
教育方面。在这方面最为著名的判例是1954年的“布朗案”。在该案中,美国最高法院了“隔离但公平”的普莱西原则,裁定种族隔离教育制度违宪,予以废除。1957年,美国白人种族主义者在阿肯色州的小石城公开抵制美国最高法院在“布朗案”中所做的裁定,并引发严重冲突。最后,艾森豪威尔总统下令派军队维持那里的秩序。这就是“小石城”事件。1964年的《民权法》被通过后,为加快种族合校的进程,美国最高法院先后要求取消明显带有种族歧视倾向的“黑、白双轨制”学校,并规定各学校中黑人学生须占一定的比例,以实现“黑、白”合校。1971年,美国最高法院还要求各学校使用交通工具,以解决“黑、白”合校中出现的学生上学困难的问题。
就业方面。1964年的《民权法》第七款特别说明,禁止给予任何个人或团体以优惠待遇。在1979年的“钢铁工会诉韦伯案”中,美国最高法院解释了该法第七款的含义:如果以前不存在歧视,政府就不能要求有关机构给予黑人以优待。在1984年的“消防队员诉斯考茨案”中,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在裁员问题上,黑人并不能得到照顾。
美国国会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法律规定,如果白人所控公司在联邦政府资助的工程项目招标时中标,必须把工程总值的lO%部分转包给少数民族所控公司。这一做法在1980年的“富利洛夫诉克卢茨尼克案”中,被最高法院裁定为合法,因为有大量的证据证明少数民族企业过去被取消了有效参与公共工程承包的机会。
婚姻方面。1958年,弗吉尼亚州的黑人杰特和白人洛芙英的婚姻被弗吉尼亚州认为违反了该州禁止种族之间(白人同有色种人之间)通婚的法律。美国最高法院判决弗吉尼亚州的做法违反了宪法第14修正案,并裁定:根据联邦宪法,同一个与自己不同种族的人婚嫁与否,完全取决于个人意愿,州政府无权干涉。
住房方面。美国最高法院在1948年“谢利诉克莱莫案”的判决中宣布,禁止实行限制黑人购买某些街区地产的“住房买卖限制协议”,由此从法律上废止了居住隔离制度。196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20世纪的第五部《民权法》,规定在房屋出售和出租时实行种族歧视为非法。
公共场所。1950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在铁路餐车中实行种族隔离违宪。1955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在公园、运动场、公共高尔夫球场中实行种族隔离为非法。1956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定阿拉巴马州法律中在公交车上实行隔离的规定违宪。1964年的《民权法》规定,在公共场所废除种族隔离制并禁止对黑人实行种族歧视。
从上述基于宪法的判例可以看到,美国以法律的手段逐步消除或减少了种族之间的权利不平等,使少数民族作为美国公民个体的权利逐渐趋同。当然,美国在实现各民族权利平等方面并非一帆风顺,这和一些美国人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观念有关。美国最高法院在涉及“肯定性行动”(Affirmative Action,过去国内译作“反歧视积极行动”或“平权措施”)中对少数民族的保护和一些白人提出的“反向歧视”问题时,虽总体上维护了民族权利平等的原则,但其态 度的日趋软化是显而易见的。
(二)美国法律拒绝赋予少数民族以群体权利
根据哈贝马斯的“新型归属感”理论,“新型归属感”不是基于共同体内人们的族裔世系的一致性,而是通过对公民个人权利和自由的法理建构而营造出公民对国家共同体的认可。这种“公民国家”模式不是以族属特征而是以公民资格作为对共同体成员角色定位的核心依据。在实现从“民族国家”向“公民国家”的创造性转换中,人们的“民族”意识逐步转变,不再只注重血缘、文化属性,而是强调公民共同实践政治权利的公民意志。
在美国,由于缺乏界定传统民族性的基础(如共同的族裔世系、共同的历史背景等),因而“民主式的政治体制便取而代之成为了界定国家整体特性的基础”。美利坚共同体的构建经验包括:民族聚落与政治构建的分离、政治整合与民族同化的共进。
第一,非民族聚居的联邦制。美国联邦制的特点是,联邦单位的权利不以民族为单位,联邦单位的自治权是建立在地域基础之上的,而非建立在民族聚居原则基础之上。苏联、南斯拉夫等以民族地域为单位的联邦制的解体说明,在民族矛盾尖锐的国家中实行民族联邦制并不一定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国家凝聚力的增强。由于整个政权体制(如众议院、参议院议员的席位,总统选举中的选举人团制度等)都与各地域单位(州)密切联系,所以美国的这种联邦制也从根本上否定了以民族地域为单位寻求民族权利的可能。美国的联邦机制还成功地将多元化的地域利益纳入一个具有包容性的规则体系中,不但成为地域利益政治表达均衡性的保障,也成为美利坚共同体一体化进程的动力,更成为美国民族整合的重要制度基础。而且,美国这一共同体并非由一个中央权威通过残酷的武力征服来实现的,而是由不同的相对独立的政治自治单位自愿合并而成的。这使得美国的联邦制没有某些国家内部单位的那种历史积怨,联邦各单位的关系更容易协调。对于不同联邦单位属下的民族成员来说,美国的建国历史并非像许多欧洲国家的原始扩张那样血腥残忍,所以美国政府更容易构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保证各地域单位的利益平等,成为维系美国联邦制的制度框架。
第二,美国对于在大民族体下出现的小民族体的限制和防范是一向严于其他国家的。民族居住的地理分布情况是诱发民族问题的一个不可回避的因素。加拿大的魁北克民族问题就是因为法裔在魁北克地区的绝对集中而引发的。正如亨廷顿所言:“当文化的差异和地理位置的差异重合时,可能就会出现暴力、自治或分离运动。”从美国宪法到一般性的地方政策,都反对将民族聚落模式地域化,以及任何试图以民族单位为基础建立政治实体的努力。也就是说,美国不仅不允许各民族集团在美国的土地上独居一地以实行民族自治,而且任何民族集团在政治上不被授予任何的认可和正式的身份(因历史原因,印第安人除外)。这是一种体现开放价值观的民族政策,它基本上剔除了偏狭的民族主义以地域操纵人们思想、行为的可能性,让各民族人民生活在开放的社会中,根据自己的竞争能力来适应美国社会经济、地域和社会流动。
第三,对不同种族的经济、语言、文化整合与构筑国族认同。“从根本上讲,文化的问题还需要从经济上来解决,美利坚合众国的合众为一首先是经济上的一体。”国家的统一和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美国民族同化和一体化的强劲推力。市场经济机制冲垮了封闭的地域交换方式和死板的行会体制及社会升迁框架,形成了人员的地域混杂和社会流动,从而自然侵蚀着民族集团的族体民族特性。同时,经济因素对于一个国家内各民族间联系的加强和内聚力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维系国内各个民族联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只有建立在密不可分的经济联系基础上的民族关系才是最牢固的。”将不同的个体、民族和地区利益纳入国族经济的主导框架,正是美国孕育人们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所在。当然,美国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和傲视全球的综合国力,成为保障国内民族关系稳定的最重要的经济基础。正如亨廷顿所言:“美国经济活动和财富的成倍增长,造成了人们对自己国家的自豪。”
共同的语言能够促进人们之间观念和情感的交流,它比纯粹先天性的血缘纽带更能强化人们在认识和道德方面的一致性。而在由不同族源的群体组成的现代国家中,语言的差异成为阻碍不同民族之间实现彼此认同的主要障碍之一。考察美国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它拥有众多的民族,但在语言方面却有着高度的统一性:英语为通用语。人口的高流动性推动了美国地方方言的整合,而遍布美国各地的公共教育设施不仅促进了英语作为通用语言本身的标准化,而且为外来移民的语言同化提供了保障。当然,英语是美国的国语,其一致性并不意味着只有英语一种语言存在。
在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中,营造一定程度的价值共识是凝聚人心、化解各种文化冲突的关键所在。这种共识不仅构成一个社会中人们行为的共同理念基础,而且是一个政治共同体最根本的维系力量。美国通过“美国化”运动使移民逐渐融入了主流文化,但更重要的是把是否认同普世性的美国自由主义政治原则和政治理想作为美国人身份的主要标志。无疑,自由、平等、个人主义、平民主义等是美国建国以来奉行的一整套普世的思想和原则,利普塞特(Lipset)称之为“美国信念”。“美国信念”使美国各民族集团的基本价值体系具有高度的同一性,而这种高度同一的价值体系成为美国塑造国家民族认同的最主要的内核。对以“盎格鲁一新教”(WASP)文化为传统、以“平等、自由”为内涵的“美国信条”的强调与巩固,就成了美国政党及政府塑造共同信念的一种手段。
当然,美国文化基于科技实力的技术先进性和基于体制基础的创新性,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与对移民亚文化的吸引力。美国文化的普世性和对各民族群体的潜移默化,为统一的国家意识的构建和维护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而脱离母国本土的移民亚文化的弱势性,在美国主流文化的强力影响、渗透下,难免被逐渐同化。
三、美国民族政策的实践及其效果
当代美国具体的民族政策是个金字塔型的多层分级体系:一是覆盖面最宽的、保护和发展所有民族文化的政策;二是被称为“肯定性行动”的优惠政策,这一政策一开始主要是针对黑人,后来覆盖其他所有少数民族;三是针对印第安原住民的政策,即印第安人除了享受与其他少数民族同样的权利以外,还享有保留地内的自治权利。
第一,保护、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美国政府通过建构公民国家,逐渐实现了公民权利与民族权利的分离。1795年美国通过了第一部《归化法》,规定移民必须放弃对原所属籍贯国的效忠。随之而来的便是一战前后出现的“美国化”运动。但美国政府同时又允许任何一个民族集团在忠于美国的前提下,保持自身独特的,出版本民族语文报刊、书籍,创建本民族的学校,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外来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持和延续,从而使美国呈现“一体多元”的文化景象。美国构筑统一的国族文化认同并不是通过禁止或削弱各少数民族的内部忠诚来实现的,而是将他们的诉求理性化、均等化,并将其纳入一个具有包容性的整体之中。美国文化 并非英国文化模式的翻版,而是英国文化与其他外来移民的文化不断互动的产物。
通过保护、发展多元的民族文化,使得构筑一体的美国文化得到了新的源泉。在这方面美国政府做得较多的工作是推行双语教育。20世纪60年代,为了让贫穷的墨西哥裔选民的子女能更好地受到教育,得克萨斯州的参议员亚伯勒提出了《双语教育法案》,该法案于1967年获国会通过。此后,非英语教育迅速遍及美国各地,甚至出现在已通过立法规定英语为惟一教学用语的7个州内。2001年,美国国会为双语教育拨款4.46亿美元,各州也拨了大量经费。在推行双语教育的过程中,各学校同时也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其来源国的传统文化教育。1972年,一个联邦地方法院裁决,根据法律上的平等保护条款,新墨西哥州的学生应得到其母语和原有文化的教育。1974年,《双语教育法》的修正案规定,允许在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必要范围之内向他们提供母语和原有文化的教学。在具体的实践中,少数民族学生原有文化的教学包括语文、艺术、音乐、文学和历史等。虽然如今双语教育在美国的一些州仍受到一定程度的非议,但是不可否认,它对于保护、发展多元的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体的美国文化也正是因为其多元的民族文化才得以充满活力。
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各个国家总是利用尽可能多的和先进的手段,极力维护国内各民族的统一,自觉不自觉地促进着以国家为界限的国族认同。各国调整民族关系的方式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不承认国内某些民族的存在或其权利,极力消除建立在这些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民族认同,实行强制同化政策;另一类是在尊重和肯定这些民族及其认同存在的基础上,培植与国家认同一致的国族认同。前者因违背民族发展规律和被同化民族的意愿而受到抗拒,而后者则因顺应规律的引导而被各民族所接受。总体上而言,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逐步地采取了后一种做法。
第二,“肯定性行动”。该政策是美国政府为了消除就业和教育等领域的种族和性别歧视,改善少数民族和妇女的社会、经济状况,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所实施的各种政策和措施的总称。它“主要是为那些在历史上或实际生活中基于民族或性别等因素而被剥夺了发展机会、实际上完全有能力的人提供发展的机会,并且制止将来歧视行为的再次发生”。
“肯定性行动”萌芽于20世纪30、40年代。在二战期间,罗斯福总统两次总统令,禁止在联邦公务员雇用和晋升方面及国防工业部门内的歧视做法。1948年、1951年,杜鲁门总统也先后了要求军队取消种族歧视,要求与政府签订合同的承包商和分包商遵守反歧视规定的命令。杜鲁门总统还设立了民权委员会,专门处理种族歧视问题。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爆发了由马丁・路德・金领导的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使美国的种族主义受到了沉重打击,也迫使美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民权法》以及总统的行政命令,采取了一系列“平权措施”。这些措施,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美国民族政策。
1961年,肯尼迪总统颁布了10925号行政命令,第一次使用“肯定性行动”一词。该行政命令宣布美国政府有明确的义务,推动和保证所有的人不分种族、信仰、肤色或民族血统,在受雇于或申请联邦政府的职位时,在争取联邦政府的合同时,享有平等的机会。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民权法》和《少数民族专门条款》明确规定,保障黑人的选举权,禁止在公共场所、学校、就业方面的种族歧视。1964年的《民权法》以法律形式强化了10925号行政命令中的“肯定性行动”政策,并为以后该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
为了贯彻1964年的《民权法》,约翰逊总统、尼克松总统相继总统令,保障少数民族在各类企业的就业、选举方面的平等权利。为了确保“肯定性行动”政策的实施,美国总统还授权劳工部联邦合同管理办公室(OFCCP)作为主管部门,该办公室于1968年5月、1970年2月和1971年12月,先后多次相应的实施条例,使“肯定性行动”政策具体化。同时,美国政府也逐步把该行动的对象从黑人扩大到西班牙语裔人、印第安人等弱势群体。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继续在就业、教育、住房等领域推行“肯定性行动”。虽然从90年代起美国社会对“肯定性行动”提出了很多异议,“右翼”势力甚至认为这是对白人的歧视,但美国政府并未放弃这一政策的实施,因为这关系到美国民族关系的稳定。
在一个民族身份决定个人在社会利益和机会分配中享有特权或遭受歧视的社会里,民族问在这方面的差别越大,民族之间的歧视程度越严重,优势民族捍卫自身特权和劣势民族力图改善自身状况的动力也就越强烈。反之,如果各劣势民族能够在一种有利于自己的氛围中通过正当的立法渠道表达他们的要求,而国家和优势民族也能够用特别的扶助计划来改变社会中通常存在的经济与政治资源的不公平分配状况,那么各民族的和谐共处就有了可能。美国政府推行的“肯定性行动”,在这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第三,印第安人的保留地制度。1975年,福特总统签署了《印第安人自治法》,鼓励保留地内的印第安人实行自治,这是美国印第安人新的自治的开始。美国约有53.8万印第安人居住在315块保留地内(但这些保留地大部分不是这些印第安人的世居地,而是政府划定再将印第安人迁来而确立的)。美国共有560个被联邦政府承认的印第安人部落,部落政府是印第安人的自治机构。
印第安人保留地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不是通过美国联邦政府的具体政策来规定和设计的,而是通过国会的立法工作,以及美国各级法院根据对国会的各种法律、法令所做出的解释和裁定建构起来的。因此,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地制度的基本框架主要体现在相关的《印第安人法》之中。总体上而言,美国《印第安人法》具有四个较稳定的根本特征:(1)在与联邦政府的关系中,部落被视为拥有固有自治权的独立实体;(2)部落的独立地位不是绝对的,国会拥有管理和调整部落地位的权力;(3)处理与管制部落的权力专属于联邦政府,除非得到国会的授权,否则各州政府不得介入印第安人事务;(4)联邦政府负有防止印第安人的部落和财产权利遭到各州政府及其公民侵犯的责任。此外,联邦法院在对《印第安人法》进行司法解释时所遵循的“条约解释三准则”也有利于维护印第安人的条约权利。这三个原则包括:由条约含混引起的争议必须按照有利于印第安人的方式加以解决,对这些条约的解释必须使印第安人能够很好地理解之,在对条约进行解释时必须使其字面意义有利于印第安人。印第安人部落在保留地内的自治权除了具备州政府所拥有的一切权力外,还包括:(1)在印第安人自己选择的政府形式下开展工作权;(2)成为部落成员的资格和条件确定权;(3)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管理权;(4)继承确定权;(5)征税权;(6)在部落管辖范围内的财产管理权;(7)通过自治地方的立法对部落成员行为行使约束权;(8)行使审判权。正如一些法学家所评论的:“鉴于给各印第安部落政府带来的内部影响和给各州以及处于印第安人领地中的非印第安人个人及 其企业带来的外部影响,印第安人的部落自治权仍不失为具有很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则。”但他们同时也承认:“联邦政府在削减印第安人土地和部落自治权上所拥有的广泛权力,使得印第安人部落很难避免依附于联邦政府提供的指导和馈赠。”
四、美国民族政策的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从当代美国的民族政策中得出许多有益的启示:
第一,坚持依法治国。美国的法律是政策的主体。美国关于民族方面的详尽的法律规定,成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权威阐述和刚性制度,这就避免了政府更迭带来的政策反复性和人治状况下政策的随意性。各州、各民族群体的利益诉求与妥协下的美国民族问题的法治化过程,也基本上保障了各民族群体平等的利益表达和实现,从而维护了美国民族关系的稳定。而美国宪法―联邦法律―州宪法―州法律这一完整的法律层级体系,既保持了美国民族政策一体性与地域性的统一,也在维护中央权威性的同时,保护各州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立具体民族政策的灵活性。
当民族间发生矛盾时,双方对法律和司法程序的尊重,保障了民族关系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以社会认可的、代价最小的方式解决。200多年来,美国民族矛盾能够在法律框架内解决而不是运用行政手段或其他手段解决,是美国政府能够有效地处理民族问题、美国社会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在民族问题上坚持“一体”与“多元”的平衡。能否消弭民族、宗教、文化的异质性带来的冲突甚至是离心倾向,是一个民族多元化国家的民族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美国民族政策的成功之处,在于较好地维系了“一体”与“多元”的平衡。既尊重多元性,又将多元性加以整合以建构一体性。美国的民族政策通过法律和政治制度将多元化的民族利益纳入了一个具有包容性的规则体系中,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国族的一体性。这种一体性又为民族的多元利益的竞争与协调营造了较为宽松的政治空间。此外,多元主义因为符合平等、公正和民主的原则,它也有利于一体化的创建和维持。因为多元主义更能造就国内各民族的团结与和睦的氛围,更能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联系和交流,加速同质性文化的发展和群体间共性的提高,这比刻意去追求和强制民族统一的民族同化政策更能促进和巩固国家认同。正是多元利益与联邦一体性之间动态平衡的实现,保持了美国民族关系的稳定。
第三,积极构建国族共同体和塑造国家认同。现代国族共同体与传统的以血缘世系为基础的民族共同体不同,它是不同族源、不同地域的人们不断交往、整合而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统一的共同体。美国民族关系的稳定,与美国积极构建美利坚国族共同体不无关系。美国涵盖全国、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所强化的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经济利益,孕育了美国各地域、各民族的美利坚共同体意识;美国的联邦制政治制度,成功地将多元化的地域(各州)利益纳入了一个具有包容性和均衡性的规则体系中,它在保障各地域的独特性的同时,也为地域间通过政治体制营造利益共识提供了制度平台;同时,美国通过突出、强调公民权利而非民族权利,完成了从民族国家向公民国家的转变,也杜绝了以民族为单位因权利等因素破坏民族稳定关系的可能。而且,美国政府通过对“盎格鲁一新教”文化、“美国信念”等美国核心文化价值观的强化,以及教育、语言方面的整合,完成了国民对国家的认同和对新移民的同化。
篇5
关键词 民族文化传承 多元文化教育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 双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52 文献标识码:A
1民族文化及传承
1.1民族文化的涵义及内容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这其中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本文重点探讨精神文化将如何传承。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而不断发展,但也威胁着我国民族文化的延续与生存,而与之相关联的民族精神的更生和重塑也出现了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时,又促使我们必须对民族文化作出反思之后新的反思,并作出理性的选择。
1.2民族文化的传承
民族文化传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所指的是民族文化传承是狭义的民族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特指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民族文化传承可以通过教育的手段来进行,教育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本文重点探讨的是学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课堂中知识的传授和课外活动的方法开展。(1)知识传授。除了通过教师课堂授课了解本民族的语言和知识,学生还可以通过使用各学校自主开发的“乡土教材”以进一步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建立一套传承民族文化的课程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2)课外活动,此处的课外活动包括学校开展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社区和学校举行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而能够最好达到民族文化传承的目的和效果当然是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三者相结合。同时,还应培养全体国民要有保护本民族文化的意识。
2多元文化教育
2.1多元文化教育的含义
多元文化教育这个概念一提出就引起了诸多国家学者们的关注。许多国家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定义过多元文化教育, 虽然各国说法不一, 但大体含义相同。归纳起来, 较有代表性的大致有以下几种:(1)日本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见解, 如担任异文化教育学学会会长的九州大学的江渊一公认为, 所谓的“多元文化教育”,是在多民族国家中,对具有多种多样的文化和民族背景的青少年,特别是对少数民族与移民等处境较差的社会集团的子女们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并在尊重他们的民族及其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实施的教育。(2)我国把多元文化教育称为多民族文化教育或少数民族教育, 主要是从文化背景的视角下来论述的,我国是个多少数民族的国家,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
2.2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
我国又称多元文化教育为“教育人类学”,不论名称是什么,但是学科目的应该是大概一致的。总结有如下几点:第一,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学会以“他者”的角度去观察本民族文化,从而获得最大程度地自我了解;第二,给学生提供文化选择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能够在纷繁的全球化背景下获得适应本民族文化以及全球社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第三,培养学生学习本族语言,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2.3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的培养
民族认同是指某一民族共同体的成员将自己和他人认同为同一民族,对这一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持亲近态度。它有广义和狭义两重含义。广义的民族认同是指某一民族国家的认同,即国家认同。狭义的民族认同是指一国之内的各个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即族群认同。本文中所提到的民族认同是狭义的民族认同。民族学校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来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1)编写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乡土教材,并且开设有关的课程。学习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学习本民族的知识文化以及语言,是学生充分了解本民族的起源、发展历史,对自己本民族文化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2)举办各种少数民族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本民族文化的魅力,这对本民族文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3)加强学校管理和教师的民族认同培养,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教师资源非常匮乏,有的教师本身就欠缺一种民族认同感,只有让教师树立起民族认同才可能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以言传身教去感染学生,而学校应承担起培养、管理教师这一职责。
2.4少数民族学生的跨文化适应
中国目前是以汉族文化为主题文化,汉语也成为主体教育中的主导语言。在课程设置中,主要以大众文化为背景,授以基础知识。对于大部分地区的大部分学生,这种教育是不存在极大的问题的。然而,对于部分地区,尤其是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讲,或许汉语教育也就存在着极大的问题。首先,偏远地区师资非常匮乏,教师教育质量较低;其次,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时使用的是本民族语言,再进一步升学的过程中,汉语教育会对这些学生产生学习障碍;再者,少数民族学生随着学业和工作的原因,而迁移到远离家乡的其他地区,在与其他民族学生的相处中,可能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在高校中存在着少数民族学生或多或少受到汉族学生的歧视,并且对其他民族的习俗不尊重,致使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的交流不足,因此,而产生了一些问题。
3“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3.1“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提出
著名的社会学家先生从时空两大坐标和十大方面宏观描述了中华民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新观点,以及该“多元一体格局”所形成的6大特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认为:“一体”指中华民族这一实体;“多元”指中国境内的56个民族,这是大格局。
3.2“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与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关系
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不仅符合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而且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认识本国悠远的历史文化。首先,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多元文化”的必由之路。中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居多,其余还有55个少数民族,56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这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多元性;其次,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本身就是“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承是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发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就是发展“多元文化”。正如前文所述,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的核心是指国家统一。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为了达到维护国家政体统一的目的,各民族就必须有一种共通的语言。
综上所述, 国家统一与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1)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的“桥梁”—— 汉语教育,为各民族之间语言相互交流搭建了平台。在此基础上, 达到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平等、全面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从而奠定国家一体化的基础。
(2)就个体而言,少数民族成员只有通过汉语的学习,才能够融入主流社会,从而突破文化屏障进入主流社会谋得个人能力的最大化发展。同时,也只有少数民族大多数成员顺利进入主流社会,国家的一体化进程才能够得到推动和发展,国家的统一才能更加巩固。
参考文献
[1] 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2] 滕星,苏红.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1).
篇6
【关键词】服装;设计;主题;民族元素
扎根于民族传统是中国服装设计日臻成熟的必需和必然。中国服装界一直在进行关于如何在设计中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的讨论和实践,从诸如“秦蛹”、“剪纸儿”等设计在历届权威的“兄弟杯”时装设计比赛金奖中所占比例可以看出服装设计界对此问题的重视。而就有关于此的研讨热烈不减角度看,问题似乎还未彻底解决。其实,类似现代服装设计的民族传统性问题也为各国服装设计界所关注。
一、现代设计中民族传统元素的实质
民族,泛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也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区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传统,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社会习惯力量。
设计,即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主题,指文艺作品中蕴含的基本思想。对服装设计的民族传统要求在某种意义上可归为服装设计对不同时间、空间的民族传统的理解和表达。
二、民族传统元素的现解
现代服装设计有其自身的规律。作品的成功与否不仅是对其艺术性的评价,更在于它能否为消费者广泛接收,即服装设计的国际性和流行感。因此,对服装设计的民族传统的现解必须建立在国际性和流行感的基础上。
我们注意到民族与国际、传统与流行有矛盾的一面。这就要求在理解民族传统元素时,要客观地把握民族传统原貌的同时,以国际的和流行的立场对民族传统进行主观再认识。现代服装设计的民族传统元素,不是着眼于再现民族题材的外在表相,而是将其演绎为具有时代精神又不乏民族传统联想的内在心相。
从时间角度看,民族元素是以国际化为基点的对民族传统的更高层次的历史认识而非民族传统的程式化复述。
从空间角度看,民族传统元素是以国际化为基点的地域跨越,它会以本民族的眼光去借鉴外民族的传统。
一些成功的民族传统元素设计在历史学家眼里其反映的民族传统是非真实的甚至是荒谬的。但是,只要设计联想符合大多消费者心目中的历史映射就是成功。
民族传统元素的现解,是对民族传统的外在特征和历史文化风格的合乎时代要求的延续和拓展。
三、民族传统元素的设计表达
主要包括主题选择、素材处理及表现形式等方面。
民族传统元素的选择以对其正确理解为前提,主要考虑它与时代现实的关联性,通过适当的时间及空间的审美距离产生心理刺激。这种关联性取决于当时的社会心理,特定的时代背景会让人们联想起某种历史旧貌。
民族传统在素材处理上建立于设计师对民族传统与现代时尚间的理想化和个性化的关联。遵循似古实今、借旧求新的以民族传统元素表述现代流行理念的原则。在风格上以时尚为基点着眼于理想形象和审判情趣的移位。
民族传统元素设计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复古风貌”和“少数民族风貌”。“复古”是对本民族历史传统的再体现,出于时间上的审美距离考虑。“少数民族风貌”是对非本地域的其他民族地域传统的再诠释。
以现代时尚为基点取舍主题、用现代设计语言进行素材处理,赋予其具有时代气息的美感和情趣,是民族传统元素设计的关键。表达得是否高明,取决于设计者的生活经历、设计经验、对民族传统的理解掌握、对时尚的敏感意识及学识才智。
四、结论
现代服装设计的民族化和传统性问题在某种角度看是理解和表达问题。在理解上,要明确它首先必须是符合流行格调的,其次是不仅要有机再现中华民族传统的辉煌外表,更要展示中国传统文明的丰富内涵。
篇7
关键词: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文化 性质 民间性
前言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有融合性较强的中原文化形态,而且还有各少数民族特有的多元文化形态,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灿烂文化体系,这是我国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结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各民族历史实践的产物、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区域化的不断扩大,少数民族也逐渐走进整个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而带来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其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则面临时展的挑战,是继续传承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和要求,还是与时俱进,顺应发展的要求,大胆创新,寻找新的出路。本文根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状和前人研究的成果,旨在分析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分析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性质及传承和保护必要性分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我国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是各少数民族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点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历史悠久。性质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和特质。是同类事物所共有的,也是区别他类事物的依据之一。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也具有自己的文化特征,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地处边远落后地域,自然条件、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并受到中原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综观中国传统文化,它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我国众多民族文化大融合的产物。从地域性和民族根源性来看,华夏的中原文化是其主流,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北方草原地区的“北岳文化”和“游牧文化”,东北黑水白山的“满洲文化”,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各少数民族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而各个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彰显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生活习惯,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人文特点等因素融合而成的。然而,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生活情趣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被人们淡忘、失传,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合理定位,以及在生活现代化的今天如何普及和推广,继承和弘扬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更具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尤其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热潮中。搞好少数民族团结是很重要的一项举措。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能有效调解、缓和人际关系冲突与矛盾,促进民族团结。
综上所述,我们根据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特有的特征,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归纳为民间性、同族性和自发性。
民间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是在体育活动形式中升华出来的一种意识文化,进而融入整个本民族的文化主流,随着历史的车轮,注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大熔炉,形成一种传承的民族文化形式,深深地扎根于各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并在传承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文化价值。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大都没有统一的文字,所以教育的手段主要靠言传和身教,大都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模仿学习。这种模仿是生产生活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是民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需要说明的是生活方式对民族体育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譬如,主要分布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流域的赫哲族,从事渔业生产,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赫哲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捕鱼经验。人们对各种鱼类的习性十分熟悉,捕鱼的手段是用鱼叉去叉,往往百发百中。为了,让下一代能熟练地掌握叉鱼的生产技术,家长就教他们学习叉草球,这就演化成了一项富于乐趣的传统体育活动,同时又能学习生产技能。叉草球运动的方法是一手握鱼叉,一手把草球扔在地上使其向前滚动,象征着鱼儿在水中游动,这时迅速掷出鱼叉,一人叉一次,轮流进行,数轮以后,以叉中次数最多者为优胜。当小孩子的叉球技术十分熟练的时候,家长便带他们到江河中去叉鱼③。新疆哈萨克、克尔克孜、塔吉克、蒙古等民族都以畜牧业为主,马成了他们主要生产、生活的工具。由此产生了与马有关的体育项目。如:赛马、刁羊、骑射、马上角力、姑娘追、飞马拾银等项目。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历来是漠北少数民族载货物和骑乘的工具。由此产生了“赛骆驼”运动。这些形式多样、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族体育活动一直沿袭至今。
同族性,是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民旅之间的民族性、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5个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所谓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是指:除汉族外55个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族群体共有的,并区别于其他民族体育文化的特征。文化学理论认为:文化具有民族性是任何文化的共性所在,如珍珠球运动是满族的一项传统游戏项目,又称“采珍珠”,满语“尼楚赫”;板鞋舞、板鞋竞技是壮族民问传统体育项目,起源于明代:还有傣族的孔雀拳;白族的霸王鞭等,都反映出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显著的民族特性。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加之地域性和民族性等基本特性,使其成为培养民族认同感和民族精神的有效形式。认同感是使人们聚合在一个群众中的情感,是一种其成员对某些人比另一些人感到更亲近的情感。认同感的形成是在伦理观念、价值观念相同的同一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就起着使本群体、本民族认同的作用,并能增强内部的亲近感。许多少数民族都通过民族体育活动增强这种认同感,并从孩提时代开始就这样做了。如白族的人拉人拔河、苗族的接龙舞等运动,在运动中往往需要许多人参与和协作,儿童在活动中能结识许许多多的小伙伴,并养成与众多小伙伴友好相处的习惯,从而培养儿童的协调关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认识得到加强,也对增强认同感起着重要作用。
民族文化认同对于维系一个民族形成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具有全民性的特征,尤其是全民信教的民族,通常以、节日祭祀活动等形式来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特殊性往往是由民族特点所决定的,这些特点包括居住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民族心理素质、等因素以及各种
因索的互相交织,反映了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生活轨迹。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形成要素中,民族认同是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特征。因为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虽然民族文化认同也随着其他要素而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则会发生民族分化或者与其他民族融合。民族认同的差别,是区别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标志。民族认同是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发展最基本的族体维系力量。从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往往要经历一个体育文化的实践、族外体育文化的趋同、族内体育文化的认同、最后融合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形式。
集体荣誉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各个少数民族也不例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培养这种集体荣誉感的功能。例如,舞龙、舞狮子、踩高跷、龙舟竞渡、斗牛、拔河、赛马等活动,多以村赛或部族为单位。参加比赛者除了进行激烈的竞争外,还表现出了集体荣誉感。在这类富有竞赛性的活动中,集体内各成员相互配合和协作,往往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即使旁观者也都难以作为局外人,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角色,为自己的集体欢呼鼓劲或沮丧惋惜。这种将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融为一体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培养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自发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受地域条件的制约,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只能以嬉戏、娱乐的形式延续。例如:青海牧区的“抱沙包”,藏族的骑“牦牛”,朝鲜族和苗族的“荡秋千”,青海土族的“轮子秋、拔腰”等。根据上世纪80年代由中国体育博物馆和原国家体委文史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的全国性的调查,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达970余种,但大多数项目都是自娱自乐的项目,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虽然有一部分项目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但从本质上没有超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自发性的缺陷,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自发地从生产生活的劳动中逐渐演变出自己的以嬉戏、娱乐等形式的体育运动项目,竞技成分较淡。不同的民族自发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体育项目,分别代表不同的民族文化,如以我国南方(包括西南、中南和东南地区)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就属于山地体育文化的类型:我国西北地区和内蒙古部分农村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就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村体育文化类型;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藏、门巴、珞巴等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就属于高原体育文化的类型:分布在我围的内蒙古、新疆、青海、等牧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体上属于草原体育文化的类型等。
结语
篇8
关键词:西部地区;民族文化;文化多样性
作者简介:吴惠红,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卢遂茂,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2003级学生,广西南宁 530004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3―0082―04
今天所说的西部,是一个包含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状况和民族分布的综合性概念,包括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2个自治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陕西、重庆、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P2)。在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除了满、朝鲜、黎、畲、赫哲和高山等9个少数民族外,其他的46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西部,西部少数民族的人口有一亿多2(P3),46个民族形成不同类型的文明,使西部民族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一、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一)多民族造就了西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我国西部共有46个少数民族,其中少数民族的人口有一亿多,占西部总人口的30%。众多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繁衍生息的过程中,依据自己所处的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经过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时间积累,形成了世界上少有的多族群、多文化交错并立的共生地带。时至今日,西部地区仍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遗存:古朴原始的遗址、蜿蜒起伏的长城、雄伟恢弘的王都、苍凉浑厚的城址、绚丽多姿的庙宇、巍峨壮观的建筑、精美绝伦的石窟、瑰丽神秘的墓葬、古拙粗犷的岩画、浑然天成的彩陶;尤其是异彩纷呈的民族节日、五彩缤纷的民族服装、鸿篇巨制的民族史诗、轻曼刚健的民族歌舞、色泽艳丽的民族绘画、独特的民间戏剧、丰富的民间文学、各具特色的民族艺术、民俗文化等。
(二)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不同的民族文化。民族是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其中,共同的地域使民族共同体产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心理素质;共同的地域也是民族自我意识和风俗习惯形成的自然前提。因此,地理环境的不同对该地区文化形态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我国西部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生态环境等都比较复杂。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南北两个亚区。西北亚区深处欧亚大陆腹地,地貌多为沙漠、戈壁,其中间有面积大小不等的绿洲、河谷,气候干旱。西南亚区主要由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组成,高原上横亘着多列山脉,山脉间有大大小小的河流,广泛分布着高山草原、高山草甸、河谷平坝;除了有热带、亚热带、温带等气候外,尚有典型的立体性气候。西部各少数民族根据特殊的自然条件,采取了不同的生计方式,并形成了多种经济文化类型。下面,我们以云南地区为例,研究地域环境与民族文化间的关系。
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西部,大部分分属横断山脉的延伸,山脉的河流纵列,相间分布,地势起伏大,形成复杂的地理环境。云南地区各民族按照不同的地理环境分居各处,其人文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居住的地理环境的制约,不同民族采取不同的生存方式,进而形成了多种经济文化类型。如居住在山区的苗、瑶、布郎、拉祜等民族多从事山区旱地农业;同样居住在半山的哈尼族又从事山区高田稻作农业,并形成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梯田文化。居住在河谷、平坎的白族、壮族、部分彝族、布依族等从事稻作农业;藏族等民族既从事牧业,又有小面积的草原农业。云南各民族采取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去适应其复杂的地理环境,并不断调整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饮食、建筑、服饰、节庆、人生礼仪、等人文景观,丰富了云南文化的内容。如纳西族“东巴文化”、白族“建筑文化”、彝族“火文化”、哈尼族“梯田文化”等等。
(三)民族文化多样性是西部民族文化与外来优秀文化相互碰撞与交融的结果。一种民族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往往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各民族经过迁徙与其他民族的融合,经历了不同民族间的双向互动、吸收彼此优秀的文化的过程。西部地区每个少数民族文化的形成都经历了这一过程。下面,我们对甘宁青地区的文化形成过程作一探究。甘宁青地区属于山地高原区,正好处于我国最大高原――黄土高原,最高高原――青藏高原和最干旱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边缘和交汇地带。甘宁青地区一直是我国古代农牧民族频繁迁徙的主要场所。多路径、多方式的民族人口的迁徙、移动,使大部分民族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状态。长期的交错杂居,致使各民族间不仅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来往,还有文化、血缘等方面的交融。当然,这中间既包括自然发生的、自上而下的、无强制手段的民族融合,也包括统治者实行的强迫性的、灌输式的民族同化。
在民族融合过程中,传统文化积淀较少、人口规模小、与其他民族混居程度高的民族,其融合速度快一些;而传统文化积淀较多、人口规模大、人口中与其他民族混居程度低的民族,比较容易保持其民族特性以及文化、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凝聚力,其融合速度相对缓慢。这样,原来的特有的民族文化与外来优秀文化并存,其文化特征更显多样性。
(四)国家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帮助其发展,这是西部民族文化多样性得以保留的根本原因。国家对西部文化遗产实施了有效的保护、整理和研究,这是西部民族文化多样性得以继续存在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为了保持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健康繁荣发展,国家制定和实施了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对西部文化遗产实施了有效的保护、整理和研究,并且举全国之力收集编纂民族文艺志书等,在整个国家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编纂了多部民族文化志,少数民族的语言也得到保存和推广,各种民族节日也更加流行,更具特色。国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采取“抢救第一”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并动员各种力量抢救、保护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以及积极组织和领导各民族古籍文化的管理工作等。同时,国家还培养了一批由少数民族的人员组成的工作研究队伍,从事研究和抢救民族文化遗产的工作。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建设、保护和弘扬,是西部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得以继续存在的根本原因,并为西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现状
分析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日益发展,我国西部的少数民族并没有因为经济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融合而丧失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他们在传统的原创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不断利用先进文化技术来发展优秀民族文化,再加上国家对西部文化遗产实施了有效的保护、整理和研究,使西部不仅民族文化多样性得到保持和发展,也丰富了该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对外交流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当然,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具体表现在:
(一)传统多样的民族文化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经济重点向西转移,中国加入WTO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孕育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生成环境也随之变化,这意味着这种特定环境下所产生的独特民族文化将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被商品化、庸俗化,各少数民族的价值取向被同化以及传统的民族文化面临退化的危险。
(二)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受到影响。现今,西部很多地方,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城市和农村建筑在旧城改造中遭到破坏或拆毁;现代化设施建设以占用毁坏古迹遗址为代价;不法分子以兜售文物为生;地区以开发民族特色旅游景区为名对传统的文化景点等进行改装。此外,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以及一些民族语言文字的失传等原因,一些民族文物古迹遭到破坏以致无法进行辨认。
(三)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发展道路受到影响。一方面,现代社会是一个发展经济、发展科技的工业型社会。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资源。但是一些传统的民族文化被作为经济利益的工具,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是西部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各种文化既相互碰撞、相互冲突又相互吸收、相互融合。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要保持多样性的发展,就要不断创新发展,以致不被其他文化取代或同化。在现代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道路依然在探索中发展。
三、保持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途径
(一)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在西部乃至全社会营造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氛围。保持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加强西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保护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强化保护意识。我们可以在西部地区开展民族文化保护的宣传工作,使西部各级领导干部及广大群众,高度重视并认识到民族文化在民族社会发展与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除了采用大张旗鼓的宣传手段外,营造有利于保护西部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氛围,教育无疑是一种重要的途径。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主体应该是西部各民族群众,因此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应重视西部各民族群众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通过民族语言教学、民间技艺传习、民族历史文化讲授等多种渠道,加深西部各少数民族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鼓励和激发各民族群众自发保护和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促进实施文化保护的行动效果。我们也可以利用传统师徒相授、现代学校教育或传统教学和现代教育结合等方式,尽可能多地培养各种各样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才,以实行文化项目的活态保护。我们还可以通过办培训班、鼓励在职自学和脱产进修等方法,努力培养和扩大西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队伍。总之,我们可以采用各种灵活的手段,使教育成为西部地区保持、扩大和传播民族文化的制度。
(二)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健全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机制。使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更加规范和科学。要真正建立起有效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机制,立法是关键。建国以来,国家和各地政府曾对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出台了不少法律、法规,对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国家关于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多侧重于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文物方面,而民族器物和大部分的民俗类文化资源还没有相应的法律保护规定。需要继续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与法规。另外各地的情况不尽相同,有些地区一些规定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地方政府的法规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和西部地区政府应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工作,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使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更加规范和科学。在这方面,西部各级政府必须结合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将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以下机制:
1.建立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的保障机制。西部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首先要解决民族文化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要加大民族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才能使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得以真正落实。为此,必须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内容包括经费划拨、机构设置、人员组织、项目确立、税收优惠政策、专家咨询机构设置,以及奖励和惩处措施等。
2.建立健全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普查和专项调查机制。普查和专项调查是对民族文化多样性进行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对物质文化遗产的材料收集。西部各地区要通过立法的形式,使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普查和专项调查制度化、规范化。
3.建立民族文化的重点保护机制。在国家和地方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卓有成效,必须建立民族文化的重点保护机制。对濒危文化遗产,应该重点予以扶持。对于濒临失传的民间绝技,政府一方面要组织人员进行记录、整理,另一方面给予民间艺人以适当的资助,鼓励其带徒传艺。对于具有重要价值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遗产,国家采取重点扶持政策。建议对一些既无历史、又无文化的名城或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实行摘帽制,每两年检查一次,对保护不力、名存实亡的各级名城和文物保护单位实行末位淘汰制。
4.建立文化生态保护机制。西部地区风景迷人,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至今还有文化生态保存比较完整的地区。建议国家加大投入,对西部文化遗产进行修复保护,划定文化生态保存比较完整的地区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少数民族文化原生形态保护区。基本要点是维持少数民族文化赖以产生、传播和传承的自然生态环境及人文生态环境,提供相对稳定的局部生存发展条件,维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原貌,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干扰破坏,以此恢复和增强其自身再生机制,尽可能延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良性循环周期。同时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创办博物馆、民族文化生态村、传习馆,切实搞好民族文化的传承工作。
(三)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的民族文化资源优
势,建立区域性的特色经济,发展西部民族文化产业。这是保护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的必由之路。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一旦在社会中失去功能,就会自动消失。实践也证明,许多文化事象之所以消失、文化资源之所以枯竭,与其长期闲置、利用不够有很大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利用的过程也就是保护的过程。要实现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必须将保护与利用结合起来,在利用中实现保护。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多方面被利用。经济方面,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成为一个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开发旅游,使传统文化恢复活力,使各族人民重新认识本民族的文化,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开发保护民族文化,这是可行的。这种开发应突出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西部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各少数民族杂居,共建家园,形成了西部地区个性鲜明的文化特征。我们的任务就是很好地挖掘、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建立区域性的特色经济,发展西部民族文化产业,这是保护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的必由之路。民族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产业化的基础与前提,文化产业化为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西部民族地区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许多可贵的探索,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逐渐过渡到“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从而使文化变成一项产业。“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习惯于让文化成为商品的附属,过去西部并不看好文化的经济意义,认为文化就是花钱的,就是向政府要钱的,所以特别强调“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现在西部地区的人们已经开始改变这种观念:文化不但能赚钱,而且能赚大钱,在更高的层次上,文化完全可以唱主角,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时候了。在这方面,云南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独具特色,取得的成绩与影响是公认的,近年来,云南省通过不断的努力,打造出《云南映象》及姐妹篇《香巴拉映象》等在场文化,通过舞台形式,为保护云南的文化多样性,传承优秀民族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清华大学教授熊澄宇将云南这种大力发展民族文化创作与全力发展民族文化产品的实践道路,概括为“党政领导,战略布局;职能部门,统一运作;专家论证,观念突破;科学决策,试点先行;群众参与,保持特色;市场运作,机制创新;立足本土,拓展海外;文化兴邦,产业富民”3。广西的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无论是已打响品牌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还是印象刘三姐的成功开发,以及《妈勒访天边》等一些文化艺术精品的打造,都凸现了广西文化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这些对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我们应立足于西部的基本区情,立足西部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资源优势,建立区域性的特色经济,发展民族文化产业,这是保护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根本出路。这不仅能达到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也能促进当地特色经济的建立。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单纯的保护观,是一种保留、传承、发展观。
当然,西部大开发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在实施这一工程的伟大实践活动中,要注意其整体性,防止片面性、局限性。既要追求经济的增长,又要注意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面对西部丰富的民族文化,我们需要开发与保护并重,从而发挥西部地区得天独厚的特色优势,实现西部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昆明:云南人
民出版社,2005.
[2]李晓东,等,全球化与文化整合[M].长沙:湖南人民出
版社,2003.
[3]和铨,熊澄宇解读香格里拉文化[N].迪庆日报,2005―
10―20.
[4],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
版社,2005.
[5]李世平,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J].中国民族,
2004,(11).
[6]马平,全球化格局下的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J].
青海民族研究(社科版),2005,(1).
[7]吴仕民,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
篇9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特殊性;对策
一、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特殊性
(一)民族心理特征决定了民族外语教学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民族心理是指特定的民族共同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民族精神素质和心理状态的总和。民族心理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表现在与他民族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中,就是这种心理所形成的排他性和可变性①。我国 55 个少数民族,几乎每个民族都有其,如藏族信仰藏传佛教,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每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深受本民族宗教文化的影响,许多儿童在入学前通过家庭、社区寺院都接受了宗教教育,宗教观念影响着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同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产生该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来自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其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深受本民族文化的影响, 接触、了解西方文化的机会较少,加上他们英语学习的起点相对于汉族同学较低,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易对英美文化产生陌生感,这种陌生感对英语学习则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双语教学方式增加了语言习得的复杂性
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学校普遍采用本民族语言与汉语相结合的双语教学方式,有些地方中学在进行双语教学的同时又增加了外语教学。以我校藏族学生为例,在城里读书的藏族学生从小学四年级或五年级才开始学习汉语,之前都是通过藏语学习其它课程。而在农村读书的藏族学生直到高中毕业,除汉语课以外,所有课程都用藏语讲授。从某种意义上讲,本民族语和汉语都是他们的母语,多种语言教学增加了学生学习过程、认知规律、语言转换、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复杂性,学生由于不同语言的混淆势必产生学习上的障碍。
(三)语音差异的障碍
语音是语言的外壳,同意义紧密结合。表达同一个意义,各民族、各国家的读音是不一样的。如汉语的“我爱你”,藏语为啊措那嘎[a'qio'na'ga],维吾尔语为“曼斯子索以曼” [men’sizn’soyimen],英语为“I love you”。英语与汉语、藏语、维吾尔语等的生母、韵母(包括音素、音节、音位)均不相同。贺知章有诗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小时外出,老了回家,两鬓斑白了,小孩不认识了,时间跨度几十年,却唯独“乡音未改”,原因何在?就是声母或韵母难改。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学生自幼用本民族语言交际,形成了独特的声母和韵母发音(包括音素、音节、音位),对于他们来说,学习英语要受到两方面的干扰:一是汉语发音的干扰,二是本民族语发音的干扰,难度自然加大。
(四)英语学习的时间短,起点低,基础极不扎实
由于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较为落后,与汉族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短、起点低、基础极不扎实。以我校藏族学生为例,大部分从高中才开始学习英语,而且是以藏语为媒介语学习,三年只学了一本书。从新生的入学英语测试结果看来,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还停留在初中二、三年级的水平上。
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英语水平的对策
(一)激励需求动机,明确学习目的
需求是外语学习最基本的动机因素,如果学生没有学习需求,没有学习的愿望和目标,那么培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无从谈起。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的全球化,英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熟练掌握英语必然成为个人生存、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另外,就我校而言,在校学生包括少数民族学生只有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才准予毕业。需求分析可分两步走:首先,找出学习者的需求是什么?其次,把需求转化为具体的目标。如果学生难以找到除顺利拿到毕业证书以外的其它需求,教师可提供指导。
(二)及时鼓励和表扬
成就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得到认可、受人尊重的心理需求的满足。及时的鼓励和表扬,不仅可以加强这种感受,而且能产生继续追求满足感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该善于洞察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闪光点,关注和珍视后进生的进步和成绩。同时,由于少数民族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没有明确学习目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他们在其他领域的成就,将之向学习“成就感”迁移。
(三)科学选用相关教材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特殊性,可在学生进校时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基础进行分班、分层教学。目前,大学非英语专业的教学大纲、教学方式与教材并不适用于少数民族学生实际状况。应依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具体情况建立教学大纲,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参与到教材选择及教学计划制订的过程中。Ellis(1986)提供的相关研究表明,当教师给予一定的自由选择题目时,语言习得便能得以加强。赋予学习者选择的权利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在教材的选择上,不仅要注意思想性,还要贴近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实际,抓住少数民族学生的兴奋点。
(四)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交际能力
学生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将习得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因此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对培养学生成就感尤为重要。研究证明,利用自己学得的外语技能获得的信息往往给人以满足感和成就感。而这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往往会产生一种驱动力,激发起他们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的特点,为他们营造良好的交际外语语言环境,组织开展各项外语第二课堂活动,在实际交流中培养他们外语习得的成就感。
三、结论
总之,由于受方言、文化差异、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目的,培养兴趣,指点学法,课内外结合,以弥补外语环境的不足。教师只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才能有效地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水平,实现英语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萍.试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4).
[2]于波.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交际氛围的创设研究[J].考试周刊,2008(42).
[3]吴乾珍.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障碍及对策[J].成才之路,2008(14).
篇10
关键词:民族地区;中学;历史教育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8(C)-0120-01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历史可以让我们大致看清人类发展的轨迹,也是基本教育建构中的一个成分,我国历来有重视历史教育的传统。先民很早就认识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的哲理,说明历史知识在人生修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则认为“史学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必须重视历史学和历史教育工作。
笔者多年以来从事民族地区的中学历史学科教育,因为自身也是少数民族教育者大家庭的一员,在教学进程当中感受到了中学历史教育的前进与困难。当代中国中学历史教育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大致有以下一些问题:历史课程教学不受重视,对历史课定位不准确,历史课往往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副科”,影响教师教学热情,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将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人格培养联系起来,而是以传授历史知识,特别是以政治教育为主。这种历史教育既不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历史教育应该将强化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文化的共鸣认同感放到首位,而不是单一的只为升学、应试做学科式的铺垫。
“民族”是一个独特的历史文化概念,马克思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因此民族是长期历史形成的社会统一体,是由于不同地域的各种族(或部落)在经济生活、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和历史发展上的不同而形成的。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学科教师,现就以民族地区的中学历史学科教育特殊性背后的思考做如下分析。
首先,民族地区交通较为闭塞,因而社会、经济、文化与发达地区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交通较为闭塞,就会导致文化传播滞后,或是一些深厚的外界的历史文化无法渗透。比如“六朝古都”――南京就远离一些民族地区,倘使交通发达,那么学生可以亲自去感受历史古迹的文化气息。这样在空间上直面历史,人类无法左右时间,时间都是一种从“新生”流向“死亡”的存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民族地区的条件在客观上受到制约。当然,交通闭塞的同时,作为民族地区的中学历史学科教育者可以通过影像、或是图片的形式给学生罗列出栩栩如生的历史画面。知识并不是完全用于书本或是应试,更加重要的是自身人格的构建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和谐发展与统一。
其次,民族地区的历史教育更应该在尊重民族历史文化的前提下行进。少数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本民族的民族认同的集中体现。那么,在民族地区的历史教育中,更应该让学生看到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是与中国这个大家庭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的。少数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是历史的产物,他们的信仰、宗教都与绝大多数民族大相径庭。但是我们可以再一系列的历史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将学生的自身的民族历史感与书本上的历史知识之间找寻一个相交的精神契机。例如,藏族是信奉藏传佛教的民族,回族、维族是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那么文本结构中有关信仰佛教、伊斯兰教的国度或者历史事件,就可以因人而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少数民族地区受外来气息渲染比较浅淡,因而更加强烈的盼望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但是沟通与交流需要坚实的客观条件。民族地区的部分思想体系没有过多的重视教育。就中学历史教育来看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改革的力度都不够。这当中引起我们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课本上的知识近乎于理论式的结论、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感觉枯燥,而双语教学的学生更加倾向于本民族语言所描绘的文化,不能深刻的感受与理解来源于书本上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叙事的方法来支撑教材上苍白枯燥的历史事件的结论式的叙述。因为人类社会的叙事结构没有完全真实的叙事,适当的添加一些对该历史事件的叙述虽然看似冗长,但是更能让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身临其境。比如讲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候,可以参照一些文学作品当中的虚构叙事――“桃园结义”、“关羽刮骨祛毒”等。
最后,现在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中学生十分需要且完全能够进行历史感的培养。“青年人不管他准备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必须具有历史感。为青年一代唤回历史感,无疑会极大地提高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把青年中学生的历史感的培养上升到爱国主义教育的高度,是因为历史感包含了对民族、对祖国的历史认同感,而且历史感与现实感和未来感一脉相承。历史感会强化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素质。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感,有助于他们了解国情,形成对现实的正确认识,而且有助于人类把握未来。才能有助于把握民族的未来,把握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