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经济体系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1: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建设经济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乡建设经济体系

篇1

一、构建__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十分迫切构建__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之所以十分重要和迫切,一是气候变暖,全球灾害发生频繁;二是全国城市气象灾害损失日益严重;三是气象灾害制约__社会经济发展。__地处太行山中部东麓,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加之冬夏季风交替的不稳定、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气候因子年际变化很大,各种气象灾害发生频繁。据记载,__市各类自然灾害中70%以上是气象灾害,特别是干旱和洪涝,历史上出现频率高、影响大,旱涝灾害多年连续发生的情况屡见不鲜,除了涝、旱灾害之外,冰雹、飓风、低温冻害等也曾给__造成严重的损害。1996年8月台风暴雨带来的安全威胁至今让人记忆犹新,而发生在1966年8月23日的特大暴雨城市灾害,假如在今天出现后果将无法想象,而这种危害的可能性在四十年后却更大了。另外,由于高温干旱气候引发缺水的潜在危机,也将对__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二、__已经具备了构筑气象灾害预警体系的基础

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设应包含天气监测、预报服务、预警、法规建设等一系列工作。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市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已取得长足发展,构筑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的条件也基本具备。一是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基本形成。即:以地面自动气象站和自动雨量站为主的中尺度气象监测网初具规模,两个自动气象站可自动进行每小时一次的数据观测和传输,实时采集各地降水、温度和风等要素,乡镇自动雨量站在降雨季节可以实时收集各地雨量情况,分辨率可达到10公里;再是风云二号卫星云图接收系统组成的卫星遥感观测系统也已建成。二是气象信息处理能力明显增强。建成了以计算机局域网连接广域网和INTERNET网为基础的,基于VAST的气象信息接收系统和基于SDH等网络的气象信息接收发送系统,拥有了完善的通信网络系统。同时,基于宽带通信的省、市、县三级视频天气预报分析会商系统已投入运行。三是气象预报水平有所提高。开发研制了__MM5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等具有较高时空分辨率的预报产品;国内外多种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能力明显提高;建立了暴雨、台风、寒潮、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主、客观预报方法;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气象次生灾害如空气污染、山体滑坡等预报服务;培养了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较强业务技能的预报员队伍。四是气象预警手段得到加强。电视气象节目内容丰富;是气象信息声讯服务覆盖电信、移动、联通、网通、铁通、小灵通;气象网站已成为重要信息传播平台;平面媒体加了大气象信息及气象专业知识的宣传,气象信息特别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快速传播成为可能。五是气象法规建设步伐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气象预报与刊播管理办法》、《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等气象法律、法规和规章相继出台,为气象防灾减灾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加强__城市灾害预警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尽管我市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已取得长足发展,构筑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的条件也基本具备,但__构筑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还有几点欠缺。即:受限于气象要素观测密度及观测频率的城市气象灾害预报准确率和预警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公众及部门气象防灾意识不强;气象灾害预警制度有待加强等。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周密规划,加快气象探测系统建设

首先,完善地面观测系统建设。进一步增加多要素自动气象观测站的布点,填补气象资料空白点,尤其要加大重点区域、旅游景点的布站密度,积累气象气候资料,开展针对性气象预报服务。尽可能增加监测要素,在主要交通要道建立若干大雾和地面温度监测站,开展交通安全监测;在旅游景点和市区增设负离子、酸雨等观测项目,开展环境污染监测。

其次,尽快建成新一代气象雷达。雷达是突发性灾害天气较好的监测手段,由于我市地处中纬内陆地区,夏季降水集中,且突发性灾害天气经常出现,雷达对于实时监测突发性灾害天气和人工增雨防雹指挥具有独特优势,比如对局地暴雨、冰雹等灾害的监测和预报,探测云层强度等,是指挥增雨防雹的必备手段。但我市目前使用的711气象雷达是我国第一代气象测雨雷达产品,属淘汰级,且该雷达目前已严重老化,故障频出,远远不能满足我市防灾工作的要求。特别是根据中国气象局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布网规划,我市的地理区位在全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布点建设中没有优势,从已经建成的多普勒雷达布网情况看,离我市较近的是我省太原和河北石家庄多普勒雷达站,但由于地形影响,使该雷达对__的有效探测能力大为减弱。所以有必要积极争取国家作为补充雷达监测布点的713数字化天气雷达在我市的建设,以满足我市人工影响天气的需要。

第三,引进风廓线仪,实现高空气象连续探测。风廓线仪的主要功能是获取高空风和低空急流活动特征,能提供高时空密度的气象信息,它可测定垂直风速,对研究小尺度天气、强对流风暴等具有重要价值。当布设在常规探空站之间天气变化敏感的地区,可探测湍流、大气稳定度、中尺度大气运动等,对改进天气分析预报,降低测风成本和提高实效等均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建立和完善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开展风云二号卫星资料的接收应用,做好EOS-MODIS卫星遥感资料的开发应用。深入研究开发卫星遥感信息资源,开展对全市生态环境、干旱、火灾、洪涝等灾害的动态监测业务,逐步建立集卫星遥感监测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G)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于一体的高时空分辨率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二)加强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建设

一要建立突发气象灾害短时预警系统。主要是以天气雷达资料为基础的临近预报系统,因为主要是靠外推作预报的,而中尺度天气系统在短时间内就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因此,这种临近预报系统在1小时内最为有效,最长预警时效也只能达到两小时。所以,气象灾害的短时预报必须把雷达资料、卫星资料、自动气象站等资料与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结合起来使用,把监测的优势和数值预报 优势两者结合起来。

二要完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系统。完善__市主要流域面雨量预报系统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汛期气象服务能力。加快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系统、城市积涝预报预警系统和城市重大特发性灾害气象服务系统建设,提高城市灾害气象保障应急能力。建立__交通气象监测服务系统,提高公路交通安全气象服务能力。完善以现代通信技术为基础的全方位的气象信息专业服务网络系统,努力提高气象信息的对外辐射能力。

三要建立预警信息系统。根据气象灾害轻重程度的预测结果,及时完成影像、图标警示信号的制作。建设预警信息平台,利用3G等新技术快速传递气象灾害警示信号。利用电视、电台、网站、咨询电话、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渠道及时气象预警信息。还可借鉴北京、上海等地经验,在城市中心或人流密集区设立气象监测预警塔,平时24小时天气预报,如遇灾害天气则可作为灾害性天气警示标志。亦可利用城市公交移动电视或显示屏灾害预警信息,争取最大的信息覆盖面,为防灾减灾争取时间。

篇2

关键词:南京;乡村文化;政府供给;市场供给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化与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支持乡村发展”等话语成为中央政府政策制定及地方政府实践中的主旋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及其《决议》又阐述了“文化建设”及“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与战略举措,将“城乡文化一体化”成为打破城乡二元化的重要一环。在此背景之下,各级政府及时制定“文化惠民”政策,组织、指导各级职能部门落实这一战略。为了更好地对政策实施的绩效进行评估并完善政策,需要研判的是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文化一体化的实际进程样态如何,是否存在问题或面临困境,如果存在问题或困境应如何应对。为更好地以现实为基础做出回答,笔者以南京市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为研究对象,在南京市六合区竹镇开展了对村民文化生活的实地调研。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一是采用结构化的问卷调查方法进行了数据调查,二是通过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式,对农村文化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内容涵盖了农民民俗文化、公共文化、宗教文化及娱乐文化等多个方面。

一、六合区竹镇村庄文化生活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竹镇作为南京市现代农业主导型街镇之一,在南京市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战略引领下,竹镇镇政府深入挖掘江苏省百家名镇、少数民族镇、南京市千年古镇等特色文化品牌,大力开展各项文化艺术活动,不断丰富竹镇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统筹文化一体化发展中成效显著。依据调研材料,本课题组将当前竹镇农民文化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特点勾勒如下。

(一)村庄物质生活极大提高,但精神文化产品严重不足

依据调查,竹镇农民家庭中物质性硬件普及率高,彩电、冰箱、洗衣机等普及率已达80%,手机普及率达92%。而文化产品则严重匮乏,书籍(子女上学用书)和影碟占有量较高,为40%左右,报刊占有量为20%,杂志为18%,乐器为10%,体育器材为13%。可以看出,农民的消费结构呈现出“重器物,轻文化”的特征,文化产品严重偏低。

(二)村庄文化性互动严重衰退,新生代文化享受呈现个体私密化

从文化的受众来区分,可分为公共性的互动文化和个体性的享受文化。依据在竹镇的调研,村庄内的公共文化活动难以组织,相互串门闲聊的互动已较少,中老年一代之前的闲聊互动还较多,而73%的年轻人偶尔或者很少闲聊互动,其活动的区域主要在镇上或市区,大部分的文化享受方式是较为私密性的上网、听音乐或看电视,见表2。

(三)个体娱乐休闲方式单调,内容空洞,不良消遣方式增多

依据调查,70%的村民反映消遣时无事可干,40%的村民反映空虚、心烦、没有精神,55~56%的农民主要娱乐方式为麻将或打牌,而麻将或打牌发展成赌博性质的活动占了20%左右,有15%的村民参与过地下活动。在村里总能看到不少人聚拢在一起打麻将或打牌,而因为赌博或导致家庭关系不和、人际关系破裂的人数有8%。

(四)农村出现信仰真空,地下教会组织呈现蔓延态势

尽管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精神信仰却出现了真空状况,传统的信仰观念正在被市场经济瓦解,在这种情境下各种“东方闪电”、“顶头教”、“地下基督教”等组织乘虚而入并逐渐蔓延开来,这些组织往往具有组织体系,传播途径具有隐蔽性,而其造成的风险具有不可控性,对乡村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严重挑战。

(五)民俗文化活动变化不明显,有些内容变质异化

竹镇的民俗文化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从家庭层面来看,清明祭祖、婚丧嫁娶甚至是宗族仪式等活动还有增强的趋势,但在民俗活动也存在异化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面子竞争和内涵淡化等方面。例如,村庄赶人情比例极高,红白喜事办宴请的超过90%、考学当兵办宴请的超过70%、老人做寿办宴请的超过70%,人情往来频次多,花费大,成为炫耀和攀比的工具。而一些仪式尽管形式尚在,但丰富的情感和意义表达正在变得淡薄。

二、六合区竹镇村庄文化供给存在的问题

理论上,农村文化建设是政府外部文化供给与村庄内部承接相互作用的结果。从竹镇文化供给主体来看,目前供给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有政府、市场,还有各种民间文艺团体(如乐队、腰鼓队、秧歌队、戏曲组织)等。根据调查,课题组认为三种供给主体在供给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和困境。

(一)政府的文化供给分析

政府是文化公共品供给的主力军,但在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过程中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其一,重视“供给”,而轻视“需求”。调查发现,在竹镇文化公共品的供给中,政府在“有线电视”、“有线广播”上投入较多的经费与精力,为每一个行政村都设立了“农家书屋”,且经常为村组举办“送电影”等活动。但从问卷数据及访谈材料来看,村民对供方的举措并不十分满意,他们的主要需求点在“文化活动站”、“体育场地”及“老年人活动中心”方面。可见,政府供给内容与农村现实和农民需要之间存在明显张力。政府的文化供给与农民的文化需求错位必然消弱部分文化供给的效果。

其二,重视“硬件”,而轻视“软件”。调查中,课题组发现,作为考核村庄文化建设的一项指标,“农家书屋”成为每一个行政村展示其公共文化产品的标志物,也是政府提供文化产品的阵地。在此,农民理应可以享受精神文化大餐;然而,实际运行中,多数书屋或是长期处于关停状态,或是书籍拿走无人归还;因而,无法满足有阅读要求的村民需要。这一现象彰显了政府作为文化供给主体重视“硬件”(强调场馆、阵地建设)轻视“软件”(组织建设、组织保障)的偏好。

其三,重视“送文化”,轻视“种文化”。政府作为文化公共品供给主体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还习惯于采用文化行政部门主导的、单向的、强制性的、灌输性的供给模式。这种供给模式的必然导致以 “国家”为本位排除“农民”本位、以“精英文化”挤压“乡土文化”。调查发现,农民对政府的“送文化”缺乏兴趣,而对文艺下乡、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表演等较为轻松活泼的文化形式更感兴趣,但这些却是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真空地带。

(二)市场化的文化供给分析

根据调查,农村文化活动市场化的供给主要是用于婚丧嫁娶及各种人情仪式的乐队、剧团或表演团体等,节目内容和形式皆可多元化。其运转和业务模式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团体不规范,档次难以满足需求。在访谈中发现,农村市场化乐队一般规模都较小,以几个固定演员为主,活跃于方圆十几里的范围内,表演着基本雷同的节目;随着时间的推进,其节目的创新性与新颖性丧失。可见,这样的文化供给主体提供给村民的只能是缺乏创新的“老一套”;消费方的农民也必然对此日渐失去兴趣。缺乏规范、档次不高成为农村乐队作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主体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其次,节目导向性不强,有低俗化倾向。目前,在村庄的文化产品供给中,农村乐队较为活跃,但其节目内容呈现“低俗化”与“过度娱乐化”的特征。如在六合竹镇农村乐队演出中常见的“侄子戏婶”、“祝酒闹馆”、“傻子拜寿”等节目无不充斥着低俗、肉麻、搞笑的动作与语言;尤其是农村红白喜事不分,均以搞笑低级庸俗的情爱、小品等节目形式进行表演。低俗化演出日益瓦解了乡村原有的伦理价值,污染了乡村文化生态。

最后,加入面子竞争,难以形成好风气。尽管农村市场化文化产品供给主体存在着上述规模小、档次低、低俗化等缺陷,但在他们仍活跃在村庄场域中,成为家家户户红白喜事中的不可或缺的一种仪式。调查发现,村民办事之所以请乐队是基于两方面的心态:一是面子问题,不能“人有我无”失面子,要做到“人有我有”挣面子;二是寻找心理平衡,在意邻里相亲的舆论评价。

(三)民间团体和村民自组织的文化供给分析

民间文艺团体和村民自组织的文化供给具有明显的准公益性,其活动类型包括农闲时的文化休闲、社区文艺晚会、体育健身项目等多种类型。当前两种文化供给方式存在的困境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民间团体供给文化的困境:体制支持有限,后劲发展不足。调查发现,在政府与市场文化供给主体之外,还存在着来自村庄内部与外部社会的文艺人才自发创办的文化组织。这类民间文艺团体多半是服务村民文化生活的公益性组织,可以弥补政府与市场供给不足的缺陷。但在实际运行中,民间团体遇到了资金筹集缺失、功能定位不准及与乡村两级组织关系失调等困境,其发展后劲不足就成为必然。

第二,村民自组织供给文化的困境:暂时维持运转,无法有效成长。在竹镇农村还存在着另一种类型的准公益性文化供给主体――村民自发组织,如篮球队、健身舞队、秧歌队等。村民自组织成员之间一般没有严格的组织,只是基于共同兴趣、爱好与需求而组成的, 其活动内容体现村民文化生活的诉求。但由于经济实力、内部组织合作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村民自组织无法有效成长。

第三,民间团体和村民自组织陷入困境的原因:基层组织的组织力弱化。调查中发现,问及为何民间团体与村民自组织的发展会陷入上述困境时,90%村民将原因归结到村“两委”与村党员队伍身上,认为村“两委”缺乏魄力、村党员干部素质不高,难以适应新形势的经济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基层党员干部的“不愿干”、“不会干”、“不敢干”成为农村基层组织的组织力弱化的形象写照,也凸显了民间文艺团体作的可持续性问题亟待引起关注。

三、南京市统筹文化一体化的对策和建议

课题组认为,21世纪以来,南京市在统筹文化发展一体化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但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为了更好地推动南京市乡村文化的发展,我们应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来破解农民文化生活和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境,进一步提升文化一体化发展水平。基于以上研究,笔者认为南京市统筹文化发展一体化应遵循“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按照“三个结合”路径,采取“四项措施”。

(一)南京市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应做到“三有利”

一是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文化具有价值性、社会性与政治性。因此,农村文化建设不单是为了满足农民文化需求,而是通过创造良好的文艺形式传播输入时代传统,如民族精神、八荣八耻、四有公民。尤其是在当下全球化、市场化的背景之下,如何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以多彩的贴近农民现实的文化活动方式来感染农民、教育农民、启发农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简言之,在统筹城乡文化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是其应有之义。

二是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主动性。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才能发挥村民消费文化产品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尤其是政府作为农村文化供给主体要克服“城市化思维”,用“种文化”来替换“送文化”,以农民喜闻乐见的载体与形式,将积极向上的优秀文化蕴含在农村各类文化活动中,让村民走出文化消费的边缘地带,成为乡村文化活动名副其实的主体者。

三是有利于增强村民福利,维护村庄秩序。从上述可见,当前村民闲暇时间增多、物质生活改善,但精神文化产品严重不足,仅有的一些文化产品也是内容单调,且不良消遣方式居多。因而,乡村文化建设应着眼于提高农民的道德感与幸福感,摆脱当下文化活动表演下流化、媚俗化、物欲化的窠臼;从精神层面,提高村民对真善美的感知与追求,发挥乡村文化增强村民福利与维护村庄秩序的功能。

(二)南京市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应做到“三结合”

其一,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与组织建设相结合。克服目前农村文化建设中重“硬件”轻“软件”现象,必须将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与组织建设相结合。电影院、有线电视广播、农家书屋等文化场馆设施是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长期以来农村文化建设关注的重点。但当下,组织建设严重滞后,影响了阵地建设应有的功能发挥。目前,既要抓好区、乡(镇)、村三级文化组织的职能定位和关系重塑,又要抓好民间文化组织建设,同时还要协调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其二,政府导向与市场培育、扶持、规范相结合。从以上对竹镇文化供给主体分析可知,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来自政府、市场及民间三个主体。因此,要打破农村文化产品供给中政府作为唯一主体的思维习惯,学会接纳市场作为文化供给主体。尤其是对目前市场文化主体运营与模式上存在的规模小、档次低、低俗化等问题,予以培育、扶持与规范。换言之,政府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导主体,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形成协作多元主体共存局面,既有利于克服文化建设中政府主体的“效率黑洞”弊端,又有利于市场主体的壮大与规范化。

其三,政府财力支持与民间及村民自发组织相结合。农村文化建设多元供给主体中的另一极是民间文艺团体与村民自发组织,也是农村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主体之一,在满足村民文化生活诉求与适应村民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政府与市场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体制性支持有限,极大地限制了其自我生长能力,无力向“发展型”阶段迈进。这就需要区、乡、村三级组织从财力与管理方面加大扶持,同时吸纳农民、村庄外部精英及非政府组织作为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社会力量来整合社会资源,来补充政府和市场供给中的不足。

(三)南京市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应做到“四措施”

第一,整合资源,进一步加大文化投入力度。从六合竹镇调查情况来看,当前农村文化发展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整合资源加大对文化的投入力度。为此,省市区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同时落实有利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文化娱乐场所的税收返还政策;县文化局、乡镇文化站应积极争取来自省市扶持基层文化建设的项目;同时释放与鼓励市场主体和民间社会团体投资赞助文化事业。通过多元化的资源整合,改变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短板,从而逐步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走向良性发展平台。

第二,解放思想,进一步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文化管理机制涉及资金管理、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机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农村文化建设成效。改变当前文化管理体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首先需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锐意创新姿态投入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上来;其次还需要实现对文化建设的分类治理、明确各类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构建农民文化需求指标、发挥基层治理组织的行动能力、经费保障机制和“阳光”使用机制等,让农民过上体面而有意义的生活。

第三,加大扶持,进一步培养乡土文化人才。优秀的文化人才队伍是农村文化建设迈向新台阶的灵魂与保障。因此,在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不可忽视。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挖掘、保护与培育那些熟悉农村生活与民风民情的乡土人才;他们多才多艺且生活于村庄热爱这片乡土,对他们加以引导与培育使之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主力;二是引进外部文艺人才,建立当地文化建设与外部文艺人才的长效互动机制;同时发挥村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培育优秀的乡土文化人才是自觉维护村庄道德价值、传播宣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环节。

第四,创建品牌,进一步创建特色民俗文化。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命力在于能否提供丰富多彩、贴近农民生活、“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这就需要:发掘一批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沟通市场机制与农民文化诉求,打造一批真正属于农民的文化品牌;结合地方资源和产业优势,扶植一批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民俗文化,如孝道文化、红色文化、道教文化、戏曲文化等;培育一批农村文化积极分子和文化产业经纪人,通过整合培训、评比,逐渐做大做强,逐渐形成农村文化品牌新的切入点和增长点。

参考文献:

[1]李祖佩.村庄空心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困境与出路[J].中州学刊,2013(06).

[2]吴理财.非均等化的农村文化服务及其改进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8(01).

篇3

1山区地理概况及特色农业基本现状

1.1山区地理及气候概况

山区生态环境优越,区域特征明显,国土资源以耕地、林地、草场、水域等构成,地理地貌自山脉腹地、江河源头至山麓边段、江河下游一般分为高寒山区、中岳林区、低山丘陵和河谷平川4级梯形结构。耕地多集中于河谷、丘陵地带,林草地多集中于高原、中岳地带。地理、气候复杂,自然灾害频繁;耕地少,林草地资源丰富,土地保护改良与社会分配压力大[5]。

1.2山区特色农业现状

山区雨量充沛,水资源一般由地表水和地下水构成,地域分布比较均衡,蓄水多集中于河流,但农业利用率偏低,开发潜力较大。山区物种较多,用途广泛,生物资源以经济植物和经济动物构成,经济植物分乔灌草藤菌类,包括中药材、果仁、果品、山野菜、食用菌等;经济动物分鸟兽虫蛇蛙鱼类,包括雉鹿貂狐熊貉蛇蜂鱼虾蟹鳖等。主要用途为医药、食品、工业原料、建材、化工、绿化观赏和动物天敌。利用特有的水土生物资源,依托中医药、绿色食品、有机饲料、林特产品等主导产业,山区广大农民在广阔的地域栽参种药,种植山菜野果及绿优谷物,饲养雉鹿貂狐蛙鱼等经济动物,采集加工山野资源,增加收入,推进了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但仍存在着农业资源浪费流失严重,后备资源不足;基础条件落后,抗灾能力弱;投资偏少,社会化服务机制不完善等实际问题,需要加以科学调整和优化,实现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化和效益最大化。

2山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2.1培植保护自然资源

特色农业既能提质增效,又不断消耗资源,故在发展中应以生态效益为根本,以经济效益为动力,选择适宜开发的项目、规模、时序和方式,科学规划,扬长避短,循序渐进,稳步上升,不断优化资源培植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最佳配比,防止资源浪费枯竭和经济停滞下滑。鉴于特色农业对资源需求大,资源贮备不足的现实,通过封山育林、低改造林、“四旁”绿化、营造岭地针阔混交林网和田园河畔保护林带等,增加绿地面积,培植“乔—灌—草”三元立体林相结构,创造适于鸟兽虫蛙鱼栖息繁衍的环境,维护生物种群间环链型生态结构;充分发挥林冠截流和地被贮流作用,防风固沙,蓄水固土;实施“沃土计划”,清石客土,排渍截漏,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加固大小水利工程,提高其控制保障能力;严格限采地下水,严加管护河流源头的泉涌、湿地、植被,净化沿河两岸环境,防止水资源污染、破坏和流失;治理开发“四荒”,适度采集加工山野资源,保持资源持续利用。

2.2调整产业经济结构

以节本增效为目的,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绿优稻米、优质特用旱粮和特产经济作物种植,引用节水节肥技术,降低成本,改善农产品品质;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粗毛粮过腹转化,增加畜禽产品比重;科学开发参药业,实行粮药、果药、林药间作,立体开发;发展保护地生产,形成近郊塑料大棚、地膜覆盖,中远郊日光节能温室、“四位一体”格局,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反季蔬菜、优质果品、食用菌和时尚花卉的面市量;开发生态经济沟,利用沟内林(草、湿)地资源,实行经济动植物种养加结合,增添花色品种,达到特优新稀,增值增效。

2.3建设区域经济体系

在山区板块式梯级结构中,利用地缘优势,适区建立以骨干产业和产品为主导的功能性立体特色经济开发体系。高寒山区以封山育林为中心,配套以果仁生产、蛙鹿养殖和特产加工,构造高原生态经济体系。中岳林区以栽果种药为中心,配套以低改造林、药菌果菜培育,构造林果珍药立体经济体系。低山丘陵以珍药家植为中心,配套以珍草种植、畜禽养殖和山野加工,构造牧业珍品经济体系。沟谷平川以绿优粮经牧渔种养加工为中心,配套以沃土增肥、兴修水利和绿优加工,构造河湖绿优经济体系。城市郊区以设施农业为中心,配套以肉奶蛋蔬生产,构造围城经济体系。小城镇以工业园区和物贸小区为中心,配套以特色产品加工营销,构造城镇带动体系。交通沿线和重点景区,以旅游餐饮服务为中心,配套以二、三产业融合开发,构造沿线景区体系,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高效产业群和产业带。

2.4实施主导产业带动

在医药城建设中,协调各药业集团,在山区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和鹿蛙熊獾养殖基地,着力开发医药保健合成制品,带动参药鹿蛙开发;在食品业发展中,协调各食品产业公司,在山区建立果品、谷物、水产基地,生产安全环保型绿色饮品、谷物和畜禽水产制品,带动粮菜果菌蛙鹿渔开发;在饲料合成业发展中,协调各饲料、畜禽、水产公司,在山区建立饲料生产基地,生产无公害型有机饲料,带动大宗畜禽水产和特色经济动物养殖;在城乡建设中,协调各建材和民用制品企业,有计划地在山区建立林木、果仁开采加工基地,带动林特产品培育开发;在市场发育中,协调内外商贸业,建立内联产区、外通四海的特产品市场,促进山区特色精新产(制)品的内外流通。

篇4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实现路径

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指人及其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持互不损害、协调共处的状态。从基本要素来看,就是要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进一步说就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其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经济发展应该与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相协调,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利用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要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发展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了工业化发展进程,在原来的发展模式下,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人与自然的关系较为紧张,主要表现在:人口数量多,人口素质有待提高;资源效率低,单位GDP的能耗、原材料、土地和水资源消耗仍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的粗放利用导致大量废弃物的产生,由此造成大气污染、酸雨、水污染、日益增长的生活垃圾等令人担忧的环境问题。这种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状况已经制约了我们进一步的发展。

在这种形势下,停止经济发展去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和不顾资源环境现实的发展经济都是不可取的,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兼顾资源环境,做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是保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

二、科学发展观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涵要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目的是要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科学发展观思想中,发展是第一位的。尽管在发展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必须在发展中解决,我们决不能把发展放在次要地位而去解决问题,因为离开发展就不可能解决问题。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并在发展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实力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所以必须加快发展,尤其是加快经济发展,以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2004)指出,“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因此,要加快经济发展,而且要科学地发展,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一是在发展战略上,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来部署,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通过优化经济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通过“三个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推进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通过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实现国内外经济贸易关系平衡协调发展。二是在发展模式上,要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建立节约性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的转型。三是在推进工业化上,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二)在发展中促进和保持人与自然和谐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之间关系现状,我们认为必须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不能无节制地索取自然资源,不能够因此而削弱维持人均效用不下降的能力。因此,为了降低经济发展与资源供给的矛盾,一方面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要积极开拓外部资源供给渠道,并建立关键资源的储备体系,加强经济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

二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经济发展中,不能过度地排放污染物和废弃物,不能因此而使生态环境退化。因此,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和避免增加污染,必须通过加快技术进步和提高管理水平,建立能够减少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来实现。

三要处理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人口数量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人口质量和结构应该有利于优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此,必须加强人口数量的控制;同时必须加大提高人口质量、优化人口结构的投入,使人力资源得以增强,以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四要处理好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即人口增长不能超过经济增长,否则人的福利水平就不可能得到提高;再就是经济发展必须为提高人力资本进行投资,不断增长的人力资本才可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政策路径

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涉及的问题是系统性的,因此,对各种因素必须统筹考虑,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在城乡建设、生活消费和生产活动中优化配置各种资源,以促进和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控制人口增长,优化人口结构,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口基础

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政策,通过严格计划生育管理实现人口数量目标;通过产业布局调整、推进城镇化建设等途径实现人口在区域上的合理分布;通过加大教育投资、发展体育、医疗保健等途径提高包括知识、技能和健康在内的人口质量。

(二)促进资源节约使用,加大国际资源市场开拓力度,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资源供给

要加快技术创新,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替代性资源和新能源,缓解原材料和能源的稀缺程度;采用高新技术和现代工艺流程,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提高人口的承载能力;进行资源开发的国际合作,扩大资源供给的国际渠道。

(三)加强污染防治,进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改善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要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推进城乡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加强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废弃物处理能力;严格污染物排放管理,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力推广清洁生产,从源头降低和避免环境风险。

(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产业结构

要实施经济增长的“减物质化”策略,在设计、生产、流通、消费和最终处置的每个环节中,使能流和物流最小化,从而污染排放也达到最小化,以促进节约型经济的发展;着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高新技术扩散和向传统产业渗透,通过经济活动的整体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物质消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食物链”原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提高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围绕资源的充分利用形成产业链,建立低消耗、少排放、高效益的产业体系。

(五)加大宣传力度,改变消费习惯,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要宣传和培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物尽其用的节约意识,转变消费观念,引导居民的生活方式朝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促进居民消费从依靠物质向依靠服务转变,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引导人们注重自身在教育上的投资,而不是将时间和收入过多地用在一般吃、穿和玩乐等消费领域;鼓励购买绿色产品和服务,形成环境友好型消费习惯;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堆放,提高废弃物回收利用水平。

(六)以可持续发展为尺度,利用生态原理推动城乡建设,走新型和谐城乡发展道路

要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规划城市和乡村建设,要综合考虑基础设施、能源、用地、交通模式、房屋设计和建造、以及产业结构等各个方面,使城市和乡村少消费资源和少产生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接近生态建设的目标;要处理好物质、能源、人的流动和土地使用的关系,使生产和居住的环境的宜人度不断提高的同时经济效率也不断提高;要最大可能地利用自然能,兼顾环境和经济效益,推进现代城乡建设。

(七)加快制度创新,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度保障

要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并严格规划实施,科学引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针对发展中的问题,及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相协调;同时要完善相关技术标准、法律和法规体系,构筑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高效法制基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要改革提升相关部门职能,以确保各项措施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保罗・霍肯.商业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宣言.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3.罗杰・珀曼,马越,等著.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篇5

(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通过广泛宣传和深入发动,全市上下认真学习生态经济知识,不断探索生态经济建设模式,开创了发展生态经济的良好局面。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家喻户晓。(二)五大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生态农业方面,完成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改造,建立了粮、油、棉、茶、果、林等各类生态示范基地,实施了水资源综合治理工程,推进了生态渔业名牌战略项目和生态畜牧业基地建设。绿色农业的兴起使池州40多个农产品获得了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业方面,关停了一批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否决了一批影响环境的待上项目。采取以新带老、扶大关小的方式整合了一批环保型的企业;通过源头治理和污染防治,使一批企业获得了新生。通过招商引资,一批科技含量高、工艺先进、无污染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始落户池州。旅游方面,采取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加大投入等措施,以九华山旅游为龙头的生态旅游形象逐步提升,生态园林城市的雏形已经形成。

城乡建设方面,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清溪河综合治理工程,着手启动城市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池州有色等企业的搬迁工程,优化了人居环境,改善了城市面貌。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开展创建生态示范户、生态村、环境优美乡镇活动,使一批乡镇、村和农户成为田园风景中的绿色明珠。文化建设方面,以九华山佛教文化建设为重点,着力挖掘“尧舜文化”、“傩文化”、“目连戏”、诗文化等文化宝藏,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提升了池州生态文化的品位。

(三)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7,各类保护区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12.54,工业企业基本完成达标排放任务,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点源污染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大,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也在同步跟进。

(四)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我们始

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发展生态经济之路,使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7.7亿元,增长13.6,财政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位居全省前列,经济和社会事业已进入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新时期。

回顾八年来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抓领导,提供组织保证。市、县区都成立了以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并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分别到县区、乡镇挂职任生态经济专职负责人,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增添了强有力的领导力量。

——抓宣传,夯实思想基础。几年来,我们持续不断地开展生态经济建设宣传活动,特别是在北京举办了池州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新闻会、在池州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绿色化学会议和第一届九华山生态经济论坛,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抓规划,加强建设指导。中国科技大学和原池州行署共同编制的《池州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总体规划》以及各县区编制的规划,有力地指导了示范区建设。

——抓制度,强化政策支持。我们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试点,加快建设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决定》、《关于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实施意见》和《池州市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等文件,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抓培训,开发专业人才。我市充分利用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能力建设项目资金,培训机关工作人员20__多人次,并定期在地方党校开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知识专题 教育。从英国海外志愿者服务社邀请外籍教师授课,提高了一批专业人员的英语水平和对外交流的能力。在地方大中专院校开设生态经济专业课程,组织编写《生态经济》科普读本,作为中小学校可持续发展常识的普及教材,并创建了生态学校和生态教育基地。将相关法律法规汇编成册,列入普法的重要内容。

——抓示范,实行典型带动。多年来我们培育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示范点70多个,投入20多亿元资金建设了一大批具有示范意义的生态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重点扶持示范点和示范项目,以典型引路、全面推进的方式抓示范区建设。

——抓科技,硬化技术支撑。围绕示范区建设,我市组织实施重点科研项目21项,其中国家火炬计划5项、国家星火计划2项,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的池州有色“年产10万吨氧气底吹法炼”项目获专项贷款1.7亿元。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有力地推进了示范区建设。

——抓联动,整体协调推进。各级各部门围绕生态经济建设的总体目标,结合实际,制定规划,落实政策,强化措施,积极推进。各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实施了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生态接口技术推广工程、农业科技示范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经果林开发工程、生态网络建设工程、万里绿色长廊工程、江河治理和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等。

二、认清形势,正视差距,切实增强生态市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开展生态市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扬州、绍兴、长沙、上虞、岳阳、台州等一批城市已先行一步。就我省来讲,马鞍山、淮南、黄山、六安等市也都向省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市试点申请。我市人大代表在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以代表团议案形式,向省人大提出将池州市列为“生态安徽”建设试点市的建议。省人大十分关心和支持池州生态市建设工作,7月初,昆森主任率领省直有关部门就此议案办理落实情况来我市进行督办,并为我市发展循环经济作了很有针对性的报告,为池州生态市建设指明了方向

建设生态市,我市既有较好的资源条件,也有长期的工作基础,更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一定的基础优势、先行优势、能力优势和示范优势,决定着我市理应成为生态安徽建设的“排头兵”。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影响制约我市生态市建设的因素还很多,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够大,发展速度不够快;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型经济比重过大,经济增长方式还是以数量型、粗放型增长为主;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生态环境仍十分脆弱;生态经济效益还不明显,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生态技术的引进、开发和运用还有待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村人口比重大,人的整体素质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难;自然灾害影响频繁;等等。同时,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生态市建设试行标准,我市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大类指标中,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差距最大的是经济发展类指标。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生态市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建设生态市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把生态市建设作为事关池州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和推进生态市建设

生态市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坚持树立、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遵循生态规律和循环经济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市建设总体目标是,通过10至15年的努力,全市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经济增长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各类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真正把池州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良、人居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城市。

生态市建设的阶段性任务是:第一阶段:从现在起到20__年,为生态市建设的起步阶段。主要任务是基本形成以生态系统工程为主的产业框架,初步形成基地化、系列化、集约化的生态主导产业,奠定生态市建设的基础,建成生态市的基本框架。

第二阶段:20__年到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主要任务是通过进一步加强系统管护、产业深化和生态宣传,全面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完善产业体系,优化经济结构,形成生态社会风尚,把池州建设成为皖江地区经济繁荣、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重要城市。

篇6

一、新区概况

(一)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舟山位于我国东部黄金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背靠长三角广阔经济腹地,是我国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海上门户,陆域面积1440km2,海域内水面积208万hm2,500m2以上岛屿共有1390个,区域内适宜开发建港的深水岸段有54处,总长279.4km,理论上可建码头泊位年吞吐量超过10亿吨。2014年,新区常住人口114.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1.66亿元,增长10.2%,人均GDP 1.45万美元,其中海洋经济增加值713亿元,占GDP比重69.8%,是全国海洋经济比重最高的地级市。①新区鲜明的海洋特色区域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临港装备工业蓬勃发展,港口物流业快速增长,海洋渔业稳步转型,海洋旅游持续升温,新兴产业扎实起步。2014年,港域吞吐量3.47亿吨,工业总产值1967.62亿元,水产品总产量166.94万吨,渔农业总产值199.48亿元,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共3997.96万人次。②

(二)新区规划发展目标根据国务院批复精神,新区未来将具备三大功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我国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通过10~20年发展,将新区打造成我国面向环太平洋经济圈的桥头堡,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和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成为我国海洋海岛综合保护开发示范区和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新区发展规划明确:到2020年,舟山海洋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20%左右,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6亿吨以上。到2030年,开放型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建成国际领先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三)新区资源禀赋概况1.土地资源概况。截至2013年底,新区土地总面积共14.813万hm2,农用地8.893万hm2,其中耕地2.7万hm2(含可调整地类0.247万hm2);建设用地3.187万hm2;未利用用地2.733万hm2。在建用地中,其中城乡建设用地2.033万hm2,交通用地0.407万hm2,其他建设用地0.747万hm2。规划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2.48万hm2,基本农田2.313万hm2,规划基本农田保护比率93.2%。2.海洋资源概况。新区海域内水面积208万hm2,至2013年底,全市共批准建设填海面积约0.6万hm2。根据《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确定的“十二五”期间用于重大项目建设填海的面积为0.45万hm2,因此,舟山建设填海总面积将达到0.985万hm2。3.潮间带资源概况。目前,潮间带总面积达1.527万hm2,其中“十二五”规划可用于开发利用的潮间带达0.667万hm2。4.低丘缓坡资源概况。全市可开发利用低丘缓坡资源1.662万hm2,宜建面积0.7万hm2,“十二五”期间宜建面积0.411万hm2。③

(四)新区土地利用现状1.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耕地后备资源严重匮乏。舟山市土地总面积仅为全省的1.4%、全国的0.02%。受海岛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的限制和影响,全市能够开发和利用的土地资源很少,区域内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只占到了舟山总面积的31%左右,地面坡度大于15°的面积大约占到舟山土地总面积的44%,其中大部为海岛生态防护林,不宜进行开发利用。经调查,新区适宜开垦为耕地的后备资源总数不足1万亩。①2.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耕地种植受制于水。受自然资源限制,舟山种植业发展不具优势,2013年,舟山市三次产业比例为10.3∶44.2∶45.5,一产比重逐年下降,从2005年的14.1%降至2013年的10.3%。一产中又以渔业为主导,种植业种类单一,主要以提供蔬菜和水果为主。2013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87.8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为10.6亿元,仅占5.6%。②同时,由于海岛耕地资源少且布局分散,加上自然灾害侵袭较多,淡水资源紧缺,土壤盐碱化现象严重,种植业投入成本大,耕地产出水平较低。按照大陆引水成本1.86元/m3计算,水稻亩均耗水成本高达1268元,在舟山种植水稻仅耗水成本是大陆水稻平均种植成本的2倍,是国家水稻收购价格的1.36倍,成本收益严重倒挂。3.岛屿建设用地布局分散,基础设施及特殊用地比重高。舟山岛屿分布呈现“大岛近岸、小岛离散”的空间形态,城镇用地布局于沿海平原区域,临港产业用地依海而建,农村居民点分布于各大小岛屿,新区建设用地布局总体呈现较为分散的状态。受地形地貌和环境条件制约,各岛屿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必须自成体系,交通、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共享性差,占地较多,全市基础设施用地比重高于浙江省的平均水平。另外,作为国家军事战略要地,舟山特殊用地面积大、比重高;海洋旅游资源丰富,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用地多。

二、新区建设面临的土地问题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随着新区建设的加快推进,舟山市将迎来新一轮用地需求旺盛期。根据《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土地利用战略研究》成果:到2015年,全市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约1.133万hm2,占用耕地约0.667万hm2;到2020年,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约2.133万hm2,占用耕地约1.067万hm2,土地供需矛盾突出。

(一)规划控制指标与实际不相符根据舟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市耕地保有任务是2.48万hm2,基本农田2.313万hm2,基本农田保护率高达93.2%;到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为1.43万hm2;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0.715万hm2。但从实际情况看,到2013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已“倒挂”约1万hm2,新增建设用地仅剩约0.04万hm2。预计到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缺口将达2万hm2,城乡建设用地缺口2.467万hm2,约有0.9万hm2新区建设用地与基本农田空间重叠。③这将导致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重大基础设施、海洋新兴产业以及海岛保护与开发利用等项目无法“落地”。

(二)年度计划用地指标缺口较大据分析预测,今后5~10年,舟山市每年平均新增建设用地需求在2000hm2左右,而实际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与此差距很大,如2013年下达舟山市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约为430hm2,仅为今后年度用地需求量的21%左右。④

(三)区域内难以实现占补平衡2007-2013年,舟山市完成耕地占补面积约0.23万hm2,其中市域内占补约0.16万hm2,市域外易地补充0.07万hm2,易地补充率为30%多,特别是2013年的易地补充率达到近50%,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压力日益加大。虽然通过滩涂围垦解决了部分耕地占补平衡,但由于围垦成本高,实际垦造的耕地必须进行灌排、降盐降碱、地力培育等过程才能形成有质量的耕地,从围垦成陆到形成耕地,必须要8~10年的时间。

三、新区土地管理制度综合改革探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学习借鉴国内其他地区土地管理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舟山市要紧紧围绕国务院关于新区的战略定位以及功能目标,充分发挥海岛陆海资源优势,统筹山、海、陆资源开发利用,坚持先行先试,着力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地探索建立适应舟山发展需要的土地管理机制和政策制度,促进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深入推进陆海统筹发展推进陆海统筹发展时,要特别注重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努力探索陆海规划合一的实现途径。山东省在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大力实施海陆一体化规划,将海岸带、海岛及近海海域纳入蓝色经济区海域空间规划,建立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域空间规划,从而有效地避免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以及不同产业开发活动之间的冲突,实现海洋资源与空间的优化配置。[1]建议舟山市将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海洋功能区划中均涉及到的相同内容在规划安排上进行统一,并落实到一个涵盖舟山群岛陆海区域内共同的空间规划平台上,真正实现陆海规划合一,明确所属陆海区域内各部分用地用海的功能划分和控制目标。同时,注重加强规划编制体系、标准体系、协调机制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强化统一后的规划的实施和管理,使其真正成为统领舟山群岛新区陆地、海洋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的依据。

(二)积极创新土地规划计划管理新模式1.创新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天津滨海新区试行两年一次动态评估,经评估如有必要五年可滚动修编制度。上海市根据实际用地需求,试行与审批级次相配套的两年一次动态评估、五年一次修改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制度。[2]建议舟山市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试点工作,落实0.8万hm2新增建设用地,0.56万hm2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有量任务先由浙江省统筹平衡,待省级规划修编或浙江省开展省级规划评估修改时国家一并予以追加。2.创新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湖南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行以五年为一个周期,国家一次性下达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计划,省政府根据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时序分年度统筹安排使用。天津滨海新区试行在建设用地总规模范围内按照“前期适当集中,后期相应减少”的方式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以滨海新区近年实际审批新增建设用地的平均数为基数,在规划期前五年,以前三年适当高于基数,后两年相应减少的方式将有关年度计划指标下达给天津市,天津市将指标使用情况分类统计后报国土资源部。[3]建议国家对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实行差别化管理。一是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在本轮规划期内,不突破0.8万hm2新增建设用地总量的前提下,自主统筹安排使用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并将指标年度使用情况报国土资源部和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备案,接受监督核查;二是国土资源部下达浙江的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增加至份额的110%,10%专项用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三)积极探索耕地占补平衡新方式湖南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立了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有偿调剂制度,对在本区域内确实无法实现占补平衡或保护目标的,可以在省域范围内其他地区进行有偿补充或补划。上海探索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途径和方式,建立了全市统一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调剂市场。四川成都探索按耕地等级补偿的占补平衡机制,以粮食产能等效面积作为耕地占补平衡的刚性指标,并试行独立选址等重大项目在省内跨区域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办法。[4]建议舟山市积极争取,将国家、省级重点交通、能源、水利建设项目及新区规划确定的建设项目纳入全国统筹补充耕地试点范围,开展国家统筹补充耕地试点工作。为确保舟山市重大项目建设,舟山应遵循先挂后统的原则,即在国家没有正式开展全国统筹补充耕地试点前,耕地占补平衡以挂账方式解决,等国家正式开展试点后,实行正常占补平衡统筹方式,并将前期挂账项目纳入耕地占补平衡统筹范围。

篇7

关键词:农村;金融;热点问题;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2

一、引言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经济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在当前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怎样认识农村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中热点问题,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及政策,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以及转变,提升农村经济增长效益以及质量已成为当前研究农村经济金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农村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详细地阐述。

二、农村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剖析

(一)农村金融领域发展中的问题

1.金融供给体系的强制改变效果不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农产品已从以往统购统销慢慢地转变成为了自由贸易,于国内已形成为统一农产品交易市场,但是统一且自由的农村市场面临的交融供给体系却是个局部垄断以及行政分割的市场体系。虽然农村金融机构的进入门槛相对有所下降,但依旧由国家来绝对控制,很难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在存款利率上行使行政管制导致资金价格出现了扭曲,在业务经营上出现了一种“画地为牢”的局面,在金融主体上形成为了一种多方割据。同时因信用社对经营的垄断,使得金融的服务功能得不到充分地发挥,以至于农村资金供给方与资金需求方之间的有效对接受到了严重影响。

2002-2010年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变动图

数据来源:《中国金融统计年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上图表明,在资金自由配置情况下,农村金融机构存款完全可以满足贷款需求。然而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确是每年都有大量的资金需求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满足。由此可见,在政府主导下,农村金融市场从经济体外部借助于政府力量人为强制介入农村经济体当中,迫于政府金融方面因素的刺激,尽管在农村经济体系内缺乏关于金融市场成长因素的积累,但是也只能强制性地启动,从而回应政府外部金融的刺激,而这种增长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表现为效率低下以及有量无质。

2.农村市场需求的不可持续

在农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已出台了比如家电下乡补贴以及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的下乡补贴措施,期望通过政策的引导以及资金的支持,使农村消费市场得以重新启动。这些政策和措施所产生的效应尽管比较显著,但是对于庞大的农村市场而言,却是杯水车薪。对于低收入阶层的农村居民,其自身的边际消费倾向应比城镇居民大,然而1978年至200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6.85倍,同期农村居民储蓄存款增长了340多倍,远远超过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

我国历年农村储蓄率与存贷比走势图

数据与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及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经本人整理

通过分析可知农村居民收入过低、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以及众多的不确定风险因素是造成农村家庭储蓄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对此,启动潜力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应该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以及完善与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缩小为前提。对此,应对我国当前农村金融改革的价值取向进行调整,尽快出台切实可行的调整政策以及实施方案,在农村金融的改革过程中从政策层面为农村市场予以更多的资助以及补偿。

3.农村生产效益较低下,导致资金外流

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与改革走的是市场化道路,因此农村金融供给利益调节机制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市场规律的影响,即生产效率决定资金流向。作为资金供给方为获得更可观的资金收益率,就会优先将资金配置给效益更高的第二、第三产业;同时金融部门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那些名为“支农”的资金或者机构,往往也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相背离,农村储蓄资金流入到非农村的经济活动中,这种对农村资金的虹吸作用会严重抑制农村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伴随着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村资金借贷还存在以下四个问题:非生产性借贷、逆向选择、特质性成本和风险以及抵押品的缺乏。金融机构经营的稳健性原则与农业企业融资的高风险特点存在着矛盾。长期以来,发展“三农”经济的金融服务主要靠政策推动,导致政策性和商业性矛盾日益突出,若让金融机构站在市场的角度自己来选择的话,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大部分机构都会“离农而去”缺乏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和长效机制。若政府强令要求这些机构支农、惠农,而这些金融机构迫于行政压力别无选择时,则会由于没有办法克服上述这四个问题所带来的风险以及成本问题,造成损失,最终甚至会影响机构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注:资金流失率=(非农贷款+净拆出+购买债券余额)/存款总额

数据来源:谷慎.我国农村金融效率实证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第26卷第5期

(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1.投资环境较差,民间投资受限

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其在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扩大投资一方面要发挥中央投资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领头羊”作用,积极参与到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中;另一方面,要借助于政府投资来带动和扩大民间投资,支持并引导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民间资本投向至满足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以及政府鼓励的相关领域。通过民间投资的充分调动,才可使经济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但就当前农村市场机制以及民间投资的实际情况来看,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依旧存在着不足,究其原因主要如下:投资的法律、政策等软环境欠佳、市场准入所存障碍比较明显、民间投资缺乏相应的动力和载体、民间投资可涉及的领域受限、投资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且合理的财税支持、现存投融资渠道不畅、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以及缺乏相应的服务和引导机制等。

2.农村中小企业发展面临困难,融资渠道较窄

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作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其在繁荣经济、促进增长及增加就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就业方面,已逐渐成为扩大就业的渠道。应借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使就业得到扩大,提高人民的消费能力,使民间投资得到激活,增强农村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以此进一步建立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引导模式。伴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国内中小企业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结合其他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诸多困境,这也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大批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多方筹集资金,甚至不惜涉足高利贷,加剧了民间资本借贷秩序混乱,扩大企业融资成本,最终使得中小企业不堪重负,借款违约、躲债、骗款、跑路现象此起彼伏,使得整个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更加恶化。

3.农村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农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主体,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农业开放度也随之上升一些非传统或者传统的挑战也越来越凸显。在这种形势下,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也越来越多,且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难度也不断增大,对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农村结构失衡、农村产业自主能力的降低、农村增收难以及外部依赖性强等问题急需要解决。

三、推动农村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一)充分运用财政、金融政策,对中小企业发展予以相应的支持

1.在金融服务上,应多管齐下,确保投融资渠道的畅通

首先于金融政策层面对中小银行予以倾斜,为其发展提供合理的政策扶持以及税收优惠,鼓励其贷款给一些中小企业。其次,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方式,针对农村投资特点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贷款政策和管理办法,继续完善和发展为农村投资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切实解决农户融资的担保问题。

2.在财政政策上,要多予少取

应充分考虑到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可实施相应的各类退税及抵免措施,同时对治理滥收费以及行政审批费用等实施清理,降低税外收费

(二)加强农业发展,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1.稳定主要农产品的供给

强化农村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进行改善,将农村消费市场的打开以及农业就业问题的解决当作城乡建设的结合点,加大农村城市化发展与建设的力度。加大对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投入,使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地调整,并对发展方式进行有效地转变,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进一步推动农业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

2.健全金融组织体系

增设各农村地区银行网点,弥补大银行的经营战略转移导致的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空洞化,推进普惠金融的实施。同时鼓励农村中小企业与当地农村银行网点多加接触,使得自身的经营状况和资信状况更好的被了解,避免了现有的大型银行与农村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问题,从而既帮助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又能降低社区银行的信贷风险和成本。从根本上激发各金融机构和企业服务三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缓解由国有银行网点撤出引起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乏力状况。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强民间投资

1.推动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提高城镇发展的质量以及规划水平

首先健全创业扶持方面的相关政策,加大城镇居民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鼓励农民返乡就业;其次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土地融资新模式的探讨与研究积极解决农民创业方面的问题,放宽投资准入,充分发挥民间发动型、政府发动型这两种城镇化发展机制所具功能;最后还应对城镇化发展建设的筹资机制进行创新,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2.对垄断行业进行合理地改革

拓宽投资领域,降低其准入门槛,积极引导资本进入到新兴产业;刺激消费来带动投资,鼓励并引导国内现有的各中小金融企业;加大微型企业与初创企业财政补贴以及税收优惠力度,对民间投资环境进行优化,构建专业的服务机构,以此进一步推动农村民营经济的发展。

篇8

关键词:建筑节能 工程造价 东北地区现状

随着能源的日渐匮乏,建筑行业的节能要求已经成为我国节约能源的重点。通过对东北既有建筑现状、节能任务和节能方法的研究,分析了对现阶段我国对能源节约的规范规程, 重视工程造价管理适应新阶段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建筑节能现状

建筑的节能改造是指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建筑的围护结构、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照明设备和热水供应设施等实施节能改造的活动。十二五主要就是强调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本篇着重研究东北地区的既有建筑在围护结构节能方面与工程造价控制的关系。

受到我国经济紧张、环境承载能力薄弱以及我国文化、制度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目前我国95%以上的既有建筑没有进行过节能设计。

在东北地区,采暖季用于民用建筑的煤炭用量是非采暖季煤炭用量的四~五倍。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不断发展,预计在2012年,采暖季煤炭用量将达到非采暖季煤炭用量的七~八倍,对东北地区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

二、我国建筑节能的基础规范、要求

为建筑节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全面掌握我国建筑能耗的实际情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起草了《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体系实施方案》、《建筑节能监测体系实施方案》、《建筑节能考核体系实施方案》,为了从全过程建筑实施中保证既有建筑50%的要求,制定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这些举措为建筑节能工作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全面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国外几种节能做法 1)德国冬季多以燃油取暖为主。未进行节能改造的住宅,其燃油量在20升/m2以上。路得维希港的一栋示范建筑,主体为砖墙的住宅,外墙贴上20厘米厚的聚苯乙烯板做外保温,层顶则采用29厘米聚苯板保温,还采用了其他一些措施。改造的结果,在提高室内热舒适度的情况下,采暖燃油降到3升/m2. 2)窗户。外窗采用了三层玻璃密封窗,用Low-E玻璃,内充惰性气体,外设卷帘或窗板 3)德国最近研制出了一种加石墨的聚苯乙烯板,即在聚苯颗粒生产中加进石墨后发泡制出的,提高了保温隔热性能 4)将石蜡制成分散的极小颗粒掺入保温材料中,抹于外墙内侧,利用石蜡相变吸收或放出热量的特性,起调节室温的作用。 5)外保温与装饰一体装配化。对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成来说,施工速度快、没有湿作业、对住户影响很小。在聚苯乙烯保温层外贴面砖,在工厂预制成块体,在现场用锚固件固定在外墙上,修补好预留的、错开接缝后,外保温与外饰面即可一次完成。这种技术,可用于我国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四、既有建筑节能与工程造价

目前,在我国建设工程领域中全面实施了工程造价管理控制,从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阶段开始,到工程竣工决算阶段,设立了不同的造价控制标准和方法,对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十分严格,极大的发挥了工程造价管理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作用。但是,对既有建筑改造的成本控制、认识方面力度仍显不足,这就造成我过目前仍有430多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未进行节能改造,而东北地区由于经济相对薄弱,建筑技术及施工工艺相对落后,目前仍有60多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得不到改造。按照我国东北地区每平方米建筑消耗24公斤的标准煤计算,如果新建建筑达到节能65%的要求,每年节约936亿吨煤炭,按国家要求对既有建筑的节能达到50%计算,每年将节约720亿吨煤炭。由此可见工程造价控制必须扭转当前仅仅重视建造成本,轻视改造成本的现状,建立全面的工程造价节能减排控制体系,完善既有建筑的造价控制经济技术指标,强化工程造价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的重要作用。

五、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经济分析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要花费在建筑物的屋面保温、外墙保温和外门窗三大部位。从建筑物整体来造价看,既有建筑物的节能改造费用在材料和施工上增加的绝对费用占整体建筑的费用比重并不高。⑴屋面保温改造:保留原有的保温层,外贴100厚EPS保温板,其上按防水施工规程施工,每平方米造价约为40元,按B1级防火EPS板计算为45元/平方米,其他材料约为8元,材料总价格约为93元/平方米。⑵外门窗节能改造:新建建筑物采用单框三玻璃塑钢窗,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要求采用单框双玻璃塑钢窗代替原有的钢窗、铝合金窗,窗的传热系数小于2.5w/(m.k),每平方米单框双玻的价格约为200元,原有钢窗和铝合金窗回收可使单框双玻成本降低50元,这样每平米150元的价格和政府鼓励住户自筹一部分费用又能使改造投资进一步降低。⑶外墙节能改造:主要有四种面层:瓷砖面层、玻璃马赛克面层、涂料、红砖类。保温材料采用70厚EPS板,每平方米约为35元,恢复面层采用真石漆或其他饰面,总体价格约为95元。以上三部分改造投资占建筑土建工程总投资的1.5%~2%。⑷供热采暖方面。前三部分改造节能费用增加的同时,市政供热系统消耗的能源将会大大减少,而煤炭价格在今后若干年内仍会以每年5%递增,这样计算,改造投资的投资回收期约为6~7年。

六、政府扶持

充分发挥政府机构的优势,扶持高科技企业,建立节能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介平台,推广国家建筑节能政策,变静态管理变动态控制;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完善适合当地使用的节能建筑工程技术经济体系,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为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创造全面优质的社会环境。根据当地条件,研究可行的节能改造政策和技术措施。节能改造要因地制宜。如某地考虑在批准旧房加层时,同时要求用加层后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做外墙外保温及窗户改造。

七、结语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带来的长远收益远远超过这部分增加的造价,造价控制在建筑的前期、建设期、后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重视工程造价管理、重视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不仅将改变人们的居住和生活环境,还将长期性的节约社会资本,对国家的长久发展意义是远大于现实的经济意义的。

参考文献:

篇9

荔波县作为贵州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和全省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实践进程中,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紧紧结合县情实际,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矿产资源优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方式为主线,以生态经济为主导,以园区驱动、产业撬动、开放带动、区域互动为引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实施,形成一、二、三产业竞相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在新坐标上实现历史性跨越。

园区驱动:狠抓载体建设,做好园区经营文章

荔波位于贵州省最南端,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带,是两省区、三地州、五县份的交汇外,自古以来就是西南内陆通往南部沿海古驿道上的重镇。随着荔波机场正式通航、麻驾高速公路即将开通,加之“两高”南下大通道分置县境两侧,荔波如今的区位优势更为明显,形成承接“两广”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拓展园区经营、构筑产业基地、突破工业“瓶颈”具有独特的条件和空间。但长期以来,区域性工业规划布局中荔波几乎处于盲点,工业一直处于“短板”状况。

在“工业强省”战略引领下,荔波可积极探索既可兼顾生态效益又能支撑经济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主业突出、特色鲜明、功能配套”的原则,重点规划建设甲良特色产业聚集区、瑶庆产业聚集区和空港综合物流基地,推动形成“两区一基地”的新兴产业区域,促使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产业园区流动和集中,着力把“两区一基地”建成企业发展的最佳平台、产业培育的“孵化器”、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产业撬动:突出主导产业,做好市场主体培育文章

首先是做大做强三大支柱产业,增强支撑作用。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进一步延伸旅游、煤炭、水电三大支柱产业链。一是毫不动摇地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以世界自然遗产顶级品牌为依托,突破传统旅游开发路径的制约,以投入市场化、资源资本化为路径,加快实施大、小七孔纵深开发、水春河立体开发等一批重点项目,争取茂兰喀斯特森林、佳荣桫椤河、捞村大峡谷开发取得实厨性进展,全面提升景区品质和容量,实现县内“景区一体化、旅游大循环”,确保“十二五”期末实际入境旅游人数突破1 00万人;同时,顺势推进城镇配套建设、宾馆酒店开发,拉动旅游商品、康体娱乐、物流运输、商务贸易等服务业快速发展。二是下大力气优化提升煤炭工业,必须朝着规模化、集约化、集团化方向发展,通过对合法矿井进行彻底改造和配套建设,促使“煤老板”向“企业家”转变、“矿山”向“工业园区”提升。同时,引进大集团、大企业参与煤炭资源开发,探索发展新型煤化工,努力延伸煤炭产业链,在新一轮煤矿整合中实现集团化、公司化管理新跨越。三是加快县境流域的水电梯级开发。荔波拥有10公里以上河流20多条,流域面积4160平方公里,水力理论蕴藏量34.9万kw,可开发量24.6万KW。抓住深入实施“西电东送”的战略机遇,以特许经营权转让等方式,积极引进战略投资商,全力促进平林、拉刚和大七孔二期水电站落地实施,继续壮大电力支柱产业。

其次则是要培育壮大五大特色产业,构建生态经济产业群。加强内引外联,强化引导服务,不断发展壮大经果林、青梅、糖蔗、畜牧业、新兴产业等特色产业。一是围绕旅游打造105亩精品水果基地。以“185工程”为抓手,设立经果林发展基金,建立土地流转激励机制,采取“经果林下田、‘185’上山”推进模式,促进种植基地公司化,搭建果蔬包装加工集散综合服务平台。突出打造以经果林、商品蔬菜为主的樟江生态经济带。二是引进企业拓展青梅深加工。采取引进龙头企业和新技术开发青梅系列产品,加之以“万亩梅原”旅游品牌的整体运作,必将嬗变为“一梅花开、万紫千红”以梅资源为纽带的一、二、三产业互动发展的综合效果。三是因地制宜引领糖蔗产业良性发展。通过多年对糖蔗适应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实践,荔波蔗糖面积已稳定在1.8万亩,投资近2亿元的制糖龙头企业也即将建成,继续加大对糖蔗产业的扶持和引导,一定能实现蔗农增收、经济增长的预期。四是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利用草场资源优势,以养殖大户扩张和深加工为突破口,围绕旅游发展生态肉类食品,逐步把畜牧业培育成为后续支柱产业。五是承接搞活新兴产业。紧紧抓住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机遇,做好新兴产业的引进和嫁接,重点承接发展电子、轻纺、玩具、新材料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互促发展。

开放带动:加强项目建设,做好招商引资文章

通过扩大开放,强化项目运作,加强招商引资,力争在更广阔空间获取资金项目、市场空间、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更好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首先是打好项目投资攻坚战。牢固树立抓发展就是抓投资、抓投资就是抓项目的理念,按照“上争、外引、内聚”的思路,精心策划、筛选、包装、编制优势项目,提高项目的针对性、可行性。坚持一手向上争取列入全州、全省和国家项目计划盘子,获取更多项目资金,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一手以“三大支柱产业”为依托,围绕县内资源优势,对外狠抓招商引资,用资源换技术,用产权换资金,用存量换增量,以“外资”激活“内源”,努力落实1―3户上市公司,集聚产业发展要素,增强发展后劲,拓展发展空间。

其次是深入推进开放式招商。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产业转型、经济跨越、总量扩张的重大举措,进一步明确领导干部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建立全民“大招商、招大商”的激励机制。借助机场通航、麻驾高速公路即将开通等有利条件,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途径,全力推进优势资源战略招商、建设园区集中招商、围绕特色产业配套招商、发动企业以商招商,大力吸引战略投资商前来荔波投资兴业,确保每年引来投资上亿元项目6个以上。同时以更大力度面向央企招商,通过积极开展“进央企、走百强”招商行动,大力推介世界遗产资源,使世界级资源与知名企业联姻,实现优强联合发展。

最后则是积极拓展投融资渠道。大力实施旅游品牌带动战略,突出经营城市理念,探索有利于城市建设的融资渠道,着力经营好土地、资源、城市品牌三大要素,实现以地聚财,滚动发展,形成旅游与城建互动发展的良性机制。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多渠道搭建融资平台,大力引进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金融资本,探索引入BT、BOT、TOT等融资模式,重点选择城区道路、旅游公路以及1-2个条件适宜的景区采取BT融资方式开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形式多样化,切实解决好城乡建设钱从哪里来、建设如何快的问题。

篇10

关键词:建筑节能,建造成本,造价管理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建筑能耗已占到全国总能耗的35%左右,并逐年呈上升趋势。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节能的重点内容之一。国务院将建筑节能工作纳入“十一五”期间十项重点节能工程之一,列为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的重点领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年9月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中对建筑物在节地、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定,更好地把绿色建筑的理念与工程实践加以结合,对指导我国绿色建筑事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建筑节能工作现状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为目标,实现建筑节能推进工作与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相结合,与促进城市能源安全相结合,与高标准建设相结合;通过加强行政监管、推进技术进步、注重市场引导、强化舆论监督,实现全社会增强建筑节能共识,全领域推进建筑节能的实施目标,全方位推广各种建筑节能技术体系,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对照新形势、新任务,建筑节能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尚待进一步加强。建筑物的采暖、降温消耗的能源越来越大,势必采取节能建筑结构。比如,新建建筑已强制采用节能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节能检测工作仅仅是对原材料的检测,尚未开始对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传热系数、门窗玻璃系统进行检测,对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的测评尚未起步,对照建筑节能达到50%的目标差距较大。

设计、施工管理尚待进一步优化。目前,相当大部分新建建筑采用了易燃外墙外保温材料,使得目前建筑设计、施工中普遍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很可能造成火势沿外立面迅速蔓延现象,后果严重。同时,部分从事建筑节能施工的企业,尚没有建筑节能施工资质、缺乏技术支撑,加上监理环节也待规范,难以保证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工程质量。

可再生能源应用尚待进一步推广。太阳能、地热能既环保又有再生性,是很好的能量来源,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空间。

行政执法力度尚待进一步加大。执法部门对建设单位未按照规定对进入施工现场的节能材料和产品开展见证取样检测、未在施工现场公示相关节能信息,设计单位未按照建筑节能编制规定要求编制设计文件,施工单位未按照规定组织编制建筑节能专项施工方案,监理单位未按照规定编制建筑节能专项监理实施细则等诸多违规行为处置力度还需加大。

2.建筑节能经济效益分析

从施工角度来说,建筑节能材料的使用在施工中增加的绝对费用与整个工程造价相比,增加的比例不是很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建筑围护系统方面,有统计分析显示,如果外墙采用多孔粘土砖外加保温砂浆结构设计,墙面节能投资约为15元/m2;如果采用水泥聚苯板做外墙外保温材料,建筑造价增加约60元/m2,,节能投资在该投资中占工程土建造价的8~10%,投资回收年限约6~9年;如采用纤维增强聚苯板做外墙外保温,建筑造价约50元/m2,节能投资占工程土建造价的7~9%,投资回收期约为5~7年。

铝合金的保温性能不如塑钢门窗好,单玻璃塑钢门窗比铝合金门窗价格高25~33%;中空双玻璃塑钢门窗比铝窗价格高36~44%。中空双玻铝合金门窗比单玻塑钢门窗的价格高约25%左右,然而,前者的保温和隔声及其它性能都好于后者,对于同类结构形式的内平开窗,在铝合金窗隔热型材中空玻璃的保温性能指标达到塑钢门窗中空双玻窗水平的情况下,后者的价格还比前者高约24%;然而前者的高强度、高性能、优良的耐腐蚀性(喷涂漆)和装饰效果、长久的使用寿命等综合性能远远好于后者。

加气混凝土砌块因其尺寸准确,内墙面可直接做批嵌,从而大大减少了内粉刷的工作量。使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不但可以降低基础和结构的投入,节省基础挖方量,缩短施工工期,大幅度减低劳动强度,而且还可以减少建筑物的运行称本。

采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水泥聚苯板等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在屋面施工,在建筑造价方面,提高约8~10个百分点,节能投资仅占整个工程造价1.5~2.0%。

在对建筑物供热采暖方面,一方面增加了建筑物节能维护系统费用,但另一方面对采暖系统费用将减少。根据某试点工程测算结果,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在围护系统方面造价增加了50元,是土建造价的5%;在供热采暖方面造价减少了40元,是采暖系统造价的18%。抵消后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造价只增加约10元左右,节能投资占工程土建造价的1%。

对于现代建筑中生态节能技术的应用,其造价仅比一般高档建筑增加600~800元/m2,但同时生态节能技术将在制冷与采暖方面的运营费用降低约3成,并使建筑物的舒适度和整体质量大为提高。以地源热泵系统为例,它将中央空调系统、地板采暖和生活热水三种功能融为一体,使用免费的可再生能源向住户提供20℃~26℃的室内恒温,且兼有24小时的生活热水供应。安装中央净水系统,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增加成本不超过20元,但就饮用费来看,直饮水比桶装净水每吨要节省100余元。

3.建筑工程节能与造价管理措施

3.1工程造价管理应对建筑节能的改革

节能建筑需要全面的工程造价管理,应对建筑节能,工程造价管理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实施改革:

要树立“全过程成本”的节能建筑造价管理思想。从“全过程成本”的角度来看,节能建筑的成本有建造成本和使用成本两部分,从其主体来看涉及建设方、施工方和使用方,从其全寿命来看分建造期和使用期两个阶段,从其内容来看涉及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境质量、智能化技术等,从其专业来看涉及到更复杂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节能建筑涉及的投资资金更大。单纯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或预结算编制、审查式的、仅偏重工程建造成本的造价管理已经不能适应节能建筑的要求,必须开拓思路,树立“全过程成本”管理意识,紧跟行业新技术、及时反馈行业变化,为建设提供工程造价全面透明、完整、高效、准确的信息服务,是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改革的当务之急。

要建立主动控制、动态管理的造价管理体系。在贯彻“全过程成本”工程造价控制的原则下,要大力改革节能建筑的工程造价内容组成,丰富和完善节能建筑建设需要的投资估算、概算定额、预结算定额、费用定额等,建立适应节能建筑工程造价经济核算、费用管理的计价体系。要选定适合当地建筑节能的、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加以推广和应用,为节能建筑构建节能工程造价的全面、动态、合理的技术和经济体系,为建筑市场提供工程造价核算的法律依据。

要提高节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要提高服务意识,改变工作方法,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建筑节能各项工作建立信息监管与互动平台,将过去的事后监管改变为事前控制;充分发挥政府管理部分的信息方面的优势,建设节能技术推广平台,大力推广国家节能政策与方法,将过去静态管理变为现时的动态控制;根据当地节能减排要求完善节能建筑工程技术体系,将过去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为节能建筑的建筑提供全面服务。

3.2做好建筑节能措施

3.2.1抓好重点工作,确保建筑节能成效

当前,建筑节能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从建设规划着手加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技术和产品的应用,构建节能建筑建设体系。新建建筑必须严格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从建设源头杜绝非节能建筑和高耗能建筑的产生。第二,以节能为基本考核标准设立新的建筑市场准入制度,着力完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强化过程管理与控制,确保节能措施落实到位,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保证节能效果达到标准要求。第三,从既有非节能建筑入手,按照国家标准对其进行节能改造。第四,从输出端着手,加强建设施工管理,优化建设方案,提高施工水平,减少建筑垃圾总量,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处理和资源回收再利用。

3.2.2强化系统管理,为建筑节能提供保证

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建筑节能工作管理体系,统筹推进建筑节能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从立项审批、规划设计、专项检查、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到房屋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闭合监管。同时,编制城乡规划、建筑节能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利用节能因素,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等内容。在进行高层建筑的设计施工时,应更注意外墙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选用阻燃效果好的无机质隔热材料,建议对节能结构进行检测、对节能结构进行能效标识。

3.2.3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建筑节能产业提速

建筑节能使墙体、门窗、屋顶、地面以及采暖、空调、照明等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材料设备、建筑构造、施工技术等都在进行多方面的变革;建筑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技术水平、工作内容乃至工种形式都要相应发生变化;新的高效保温材料、密封材料、节能设备、保温管道、自动控制元器件大量面世和使用,节能新建筑的兴建、既有建筑大规模的节能改造,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造就了诸多生产建筑节能产品的企业,也促进了各设计施工和物业管理部门调整其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使得建筑业产生跨越式发展。

4结束语

通过对建筑工程节能与造价管理分析中可以看出,节能建筑尽管建造成本高于普通建筑,但由于其节能所带来的长远经济利益远高于其工程造价带来的成本增加。随着时展和技术进步,节能建筑将大大改变人们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对居住者和开发者的使用成本大大降低,对人类进步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会平,王小召. 建筑节能及建筑节能措施[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6,(04) .

[2] 吴雪根, 杨学夫, 王兴炎. 试论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创新[J]. 科技致富向导, 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