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才培养制度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1: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人才培养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医院管理;护理人才;队伍建设
医院的护理工作范围较广,不仅包括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而且还包括护理教育、护理科研以及社区保健等工作。在医疗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高。现阶段医院的护理人才要具备完善的现代护理学知识以及护理专业能力,才能够胜任医院的护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医院的重要工作。研究医院护理人才队伍建设不仅能够提高护理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而且对医院的发展以及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医院护理人才的特点
(一)人才培养的周期较长。护理人才只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培养才能够具备完善的护理能力。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并不是短期学习的结果,而是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逐渐积累起来的。护理人员要在接受高校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参加护理实习,积累护理经验,并考取护理执业资格才能够从事医院的护理工作,这是一个很长的周期。另外,护理人员在进入医院工作后并不代表人才培养的过程已经结束。护理人员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才能适应护理工作的发展,这一过程是没有终止时间的,需要医院护理人员终身学习。因此,医院护理人才培养的周期较长。
(二)情感性和思维性。医院护理人才的思维和情感对护理工作有着重要影响。护理人员日常基础的工作对象是医院的患者,而患者病情的变化会对医院护理人员的情绪产生影响。例如,患者的康复能够增强护理人员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患者病情的恶化会使护理人员产生挫败感甚至是逃避心理。甚至有些护理人员由于情感上的挫败而产生工作失误。因此,医院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应加强重视护理人员的情感性和思维性,积极对护理人员的情感进行引导,积极采取激励措施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二、医院护理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护理人才较少。当前,我国大多数医院的护理人员总体数量较少,尤其是乡镇医院,在编的护理人才队伍只占总体人数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并且,很多医院的护理人员都因为工资待遇不高而转岗,导致医院护理人员人数大量减少。另外,在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在编护理人员招聘人数普遍减少,医院护理人员出现断层现象,护理人数减少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护理工作。
(二)护理人才素质不高。护理人才素质不高是很多医院护理工作存在的通病。而护理人才素质之所以不高是因为部分医院在招聘护理人才的时候任人唯亲,甚至存在受贿现象。很多学历水平较低、护理能力不高的应聘者通过非正当竞争手段进入医院,拉低了医院护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并且,很多护理工作岗位的老员工在工作中一味讲求经验和资历,忽视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然而,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护理专业出现了很多新知识和新变化,顽固守旧的做法导致这些老员工的专业素质已经无法适应护理工作的变化。另外,还有部分医院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不能严格按照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开展工作,护理工作不到位,甚至有些护理人员收受患者家属的贿赂,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有待提升。
(三)护理人才培养不完善。我国护理专业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开展护理专业教育的学校较少,高学历的护理人才数量不多。高校人才培养数量限制导致医院护理部门在招聘不到高水平护理人才的时候,只能着眼于学历偏低的护理人才。然而,这些学历偏低的护理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都不够完善,虽然在上岗前都进行了上岗培训,但是,依然缺乏对护理专业的深入了解,只懂得护理工作的基本操作和基础知识。这些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对复杂的护理问题时,很容易出现错误操作。
(四)护理人才的再教育不足。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医院护理工作也在不断变化,护理人才要想适应医院的护理工作就要不断接受教育,学习新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但是,当前很多医院的护理人员忽视了护理专业再教育,认为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护理理论知识,不需要再进行学习。还有一些护理人员认为医院护理工作只需要丰富的护理经验即可,接受护理再教育不如多开展护理工作效果好。这些不正确的思想严重影响了护理人才的再教育,护理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得不到更新而无法适应护理工作的发展。
(五)医院护理工作用人制度不完善。大多数医院的护理工作都采用合同制和人事制度,而合同制和人事制度会导致护理人才队伍不稳定,增加了医院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的难度。这是因为,合同制度下的护理人员没有编制,工资待遇相对于在编人员较低。但是,合同制度下的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普遍要多于在编护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不平衡的工作待遇会严重挫伤合同制护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使这些护理工作人员另寻其他工作,严重影响护理人才的稳定性。另外,人事制度下,招聘的护理人员工作繁重并且薪资待遇不高,缺乏与在编护理人员同等发展的机会,人事制度招聘的护理人员也容易转岗其他职业。医院护理工作用人制度不完善严重影响了护理人才队伍建设。
三、医院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的策略
(一)拓宽人才引进的渠道。加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医院积极引进先进人才,拓宽人才引进的渠道。然而,人才引进渠道的拓宽仅仅依靠医院是无法完成的,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制定医院护理人才引进的政策。例如,政府教育部门可以采用定向招生和协议就业的方式来培养护理人才,使高校的护理人才成为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生力军。又如,政府行政部门可以协调各医院的招聘指标,加大护理人才的招聘人数,进而加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
(二)增强护理工作队伍的稳定性。加强医院护理工作队伍建设需要增强护理工作队伍的稳定性,而完善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是增强护理工作队伍稳定性的重要保障。这是因为,只有具备宽松的工作环境,护理人员才能够长期留在护理工作岗位上。因此,医院应积极为护理人才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例如,医院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薪资待遇,增强护理工作的吸引力,进而使护理人员认可自己的工作岗位,打消护理人员转岗的念头,减少护理人员的流动性,增强护理工作队伍的稳定性。
(三)提高护理人才素质。提高护理人才素质是加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而护理人才素质的提高需要政府、医院和高校的共同努力。一是政府应积极设立护理人员培训资金,加强重视医院护理人员的培训,以完善护理人才的知识,提高护理人才素质。并且,政府应加强对护理人员培训资金的管理,确保培训资金真正用于医院护理人才的培训工作;二是医院应积极完善人才选用标准,加强对资格准入的管理,保证医院招聘的护理人才具有护士执业资格,确保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的护理能力。另外,医院应对没有护理资格证书的护理工作人员进行清退,确保护理人才的素质;三是高校应积极重视护理人才培养工作,注重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校不仅要注重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且还要重视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以提高护理人才的素质。
(四)完善考核机制。医院护理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医院积极完善考核制度。医院考核制度主要对医院护理人员的职业形象、职业能力、服务态度等工作内容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护理人员进行奖优罚劣。医院应积极完善当前的护理工作考核机制,解决护理工作考核体系中存在的考核内容不健全、考核方式单一、护理考核主观性过强等问题,正确评价护理人员的劳动价值,增强护理人员考核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进而增强护理人员的成就感,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五)完善护理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加强医院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国应积极完善护理人才的培养。具体来讲,护理人才的培养包括临床一线护理人才的培养、专科护士的培养以及高级护理人员的培养。
1.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培养。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是医疗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人员,每一位患者都需要临床一线护理工作人员进行护理。因此,我国应加强培养临床一线护理人员。为此,我国教育部门应积极完善高校的护理专业教育,加强重视护理专业学生的实习,并组织学生参加护理专业资格考试,使护理专业学生具备基本的护理技能和从业资格,能够胜任临床一线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完善的护理服务。
2.专科护士培养。专科护士不仅要具备深入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经过全面系统的护理培训,对某一医疗领域有着精湛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能够完成高质量的临床护理工作。因此,我国应积极完善专业护士的培养。一方面,高校应根据医院对专科护士的需求开展手术室、创伤科、内科等专科的护士培养,确保专科护士的数量和质量。另一方方面,医院应对现有的专科护士进行再教育,尤其要注重专科护理工作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培养,提高专科护士的专业化水平。
3.临床护理专家培养。在当前护理工作环境下,护理专家已经成为护理专业的最高层次,也是护理专业的发展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积极完善临床护理专家的培养。为此,我国应加强高校教育和医院培训,严格规定临床护理专家的学位要求,提高临床护理专家的综合护理水平。并且,医院也应积极开展护理专家交流活动,集中各护理专家的智慧,加强护理专家之间的知识交流。另外,医院可以组织护理专家共同研究新的护理项目和护理工作,增强护理专家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对护理专家的培养。
医院的护理工作不仅是病人康复的需求,而且也是医院医疗服务的重要内容。医院为了完善护理工作,十分重视医疗护理人才队伍建设。但是,由于医院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医院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医院深入分析护理人才的特征,并根据人才特征来加强医院和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本文主要从医院和政府的角度探索了护理队伍人才建设的途径,希望其他研究者能够从更多的角度对医院护理人才队伍建设进行研究,以提高医院护理人才队伍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晓艳,尹凤玲,李琼,张红梅,谭玉华,谢卫红,赵彬.护理人员工作范畴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1
[2]管惠娟,梁万年.护理教育及人力资源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4
[3]马玉芬,张燕,翟颖.建立护理人才库培养多元文化护理人才[J].中国护理管理,2010,2
篇2
一、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一)培养目标与我国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高职护理教育是为医疗卫生保健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的专门教育,因此,护理教育必须符合卫生保健服务的发展,符合岗位对护理人才需要的层次、规格的要求。而目前我国在高职护理人才培养上以满足社会急需的数量为主,未重视护理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在教育上仍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培养目标上没能明确地定位于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上没能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要求【1】。
(二)临床教学资源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
随着医院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医患矛盾的升级,有些医院从维护自身利益考虑,不愿接收实习学生,接收的医院也减少了学生的动手机会;加上高校招生规模扩大,造成临床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实践机会减少,人才培养目标较难实现。
(三)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缺乏专业特色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突出实践教学是当前护理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现在很多护理学校仍旧沿用医学类通用的“两年在校学习,一年在医院实习”的“2+1”人才培养模式;授课方式多为理论讲授,尽管近年来许多学校都建立了护理仿真实训基地,但护理实训多数情况下是模拟性的,无论是环境感受还是心理状态都与实际工作环境有差距【2】,教学与临床脱节,造成学生动手能力相对较差,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不到更多的培养,毕业后临床适应时间较长,护理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职护理专业双轨双控双向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以医院为依托,培养护理岗位所需人才,按照行业对护理人才规格的要求,调整和确立护理人才培养方案。双方共同承担培养学生的责任,保证人才培养的良好社会适用性【3】。“双轨”指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医疗卫生保健机构护理工作过程相符,学生在校学习内容和在护理岗位上的见习、实习、工作内容相一致;“双控”指校院双方就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互商互通各教学环节的控制要求,起到校内校外双向控制培养标准;在双轨、双控实施过程中体现“双向融合”。
(一“)双轨”的实施步骤
1.学校和医院共同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学校和医院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医院参与学校课程体系开发的每个细节,学校专业教师定期到医院进行专业和课程调研,通过定期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等方式,使医院专业人员直接参与到课程开发过程中;在人才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学生在校完成的全部学习内容与医院护理工作岗位上工作内容相一致,最终实现护理专业课程的完全工学结合。我系护理专业通过三次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对职业岗位工作结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出护士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在课程专家的指导下,将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分析形成了基础护理、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护理评估、护理文件的书写与管理、成人系统疾病护理、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护患沟通与心理护理、突发事件的应对、门诊与病房管理13门学习领域的课程。依照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按照临床护士护理工作能力培养渐进的过程(辅助护士责任护士护理组长),进行学习领域课程序化,形成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并在2010级的学生中实施教学。
2.学校和医院共同完成教学的实施过程。在教学实施的全过程中,依托医院和校内仿真实训基地,使教师和学生在实训实习环境中,完全实现与实际岗位角色的互换,即“教师”为“带教护师”、“学生”为“护士”;采用行动导向教学,选择真实的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完成完整的工作任务,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职业生涯的成长,使学生学会工作和学习。
3.学校和医院共同进行师资培养。学校实施教师的AB制的培养制度,即专任教师一年在医院工作,一年在校任教,派遣大量的教师到护理一线工作学习;同时学校聘请大量富有实践经验的一线护理专家担任专业课程教师。学校和医院建立师资共享的培养平台,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使学校师资水平进一步提高。
4.学校和医院共同进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学校与医院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实现深层次合作,在医院建设示教室和学生的实训室,学校提供先进的教学设施和资源,如多媒体教学设施、各种教学模型,医院参与建设学校仿真的校内实训基地,让学生在三年学习过程中,专业课程以及实训实习全部在真实环境中完成,实现学生所学与将来就业后的实际工作内容高度一致。
(二“)双控”的实施方案
学校和医院双方就人才培养过程互商互通各教学环节的控制要求,共同制定各项管理制度,确保校内、校外双向控制培养标准。
1.成立由学校和医院资深专家共同组成的护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召开每年两次的联席会议。在联席会上,广泛听取护理行业专家、临床护理人员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护理实训基地的硬件建设和管理,提高护理实习生和毕业生质量。
2.建立以学校专职教师、行业专家、兼职教师等组成的优质带教师资队伍,指导学生在校的课程实践教学及在实习基地的见习和顶岗实习工作。共同制定护理教学与实习管理制度和出科考试制度,使实训实习基地的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3.建立学校护理系与医院护理部主任、带教老师的三级联系网络,严格管理见习、实习环节,及时反馈、认真总结。学校定期组织召开实训实习教学研讨会,聘请实习医院的带教教师参加,研讨新形势下改进顶岗实习工作的办法,进一步修订实纲、实习标准及《顶岗实习任务书》,加强对学生实习过程与质量的全程监控,提高临床带教教师的理论和管理水平。
4.与行业和医院等资深的护理专家共同制订临床带教的工作规范和质量标准,完善临床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另外,通过辅导员对实习队长的管理,时刻了解学生思想动态;通过临床教学联席会议的长效制度、学校和医院建立的互联管理网络等方式,加强学校和医院双向管理,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
(三“)双向融合”目标实现的措施
通过学校与医院间的合作、联动,将专业教学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以行业岗位标准来规范和考核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缩短学生进入岗位的适应期,实施人才共育,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第一学期:学生在学校教师和医院带教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认识护理课程”的学习以及去医院感受护理工作,对护理这个职业有认同感;通过“正常人体结构与机能”的学习,能够辨认各个系统的形态结构、知道人体各部分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是如何参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第二学期:学生通过专兼职教师的讲授和带教,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熟知临床患者基础护理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为临床护理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学生在教师讲授“健康评估”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去医院进行临床患者健康资料收集与评估,使其具备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去评估服务对象的健康问题;具有一定的沟通技巧和健康教育能力。
第三、四学期:根据岗位能力的要求,通过在模拟或真实环境内开展护理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比如成人系统疾病护理、儿童护理、母婴与妇科疾病护理、突发事件应对等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使其具备专科岗位能力。
第五、六学期:经过在校外实习医院轮岗实习,进一步熟悉岗位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和技能,检验学生岗位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然后进行顶岗实习,实现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三、双轨双控双向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一)现代护士必将是双轨双控双向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物
近年来,护理人才缺口较大,护理专业竞争激烈,我们国家需要护士,但不是传统的护士,而是现代护士。现代护士必须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的岗位职业能力。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护士因和医院的高度融合,实现了和护理岗位的无缝对接,毕业后很快适应角色,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临床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篇3
[关键词]护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创新人才,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和根本目的。创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教学改革的核心。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如何深化教学和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中等专业学校要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
一、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随着医疗模式发生了根本转变,现有护理人才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现有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滞后,表现为传统教学模式过于陈旧(以理论灌输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培养目标单一,知识结构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未完全摆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够、护理教学方法和内容尚未摆脱传统医学模式(仍以学科为中心;各课程间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教材编印周期长、内容陈旧、反映滞后;医学教育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法,即基础-临床-实习也带来了基础与临床割裂、理论脱离实际、临床又脱离预防的局面)等等。
二、“前期趋同,后期分流”的护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护理创新人才的质量标准
1、人品与能力相结合。
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3、继承和批判相结合。
4、多种能力培养相结合(实践动手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理念、勇气和能力、自学能力等)。
(二)“前期趋同,后期分流”的护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以整体人为中心的护理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以社会发展与需求为导向,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创新人才为目的,培养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
2、进一步加强课程整合,优化课程体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符合护理创新人才质量标准的需要。
3、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前期趋同,后期分流”的护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1、素质教育体系:一方面要加强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另一方面要增加选修课教学,包括人文社科类、科学研究类和护理专业类三种。
2、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体系:(1)减少专业课程,增加专业基础课程,根据“后期分流”为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方向培养的原则,设置相应专业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2)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实验中所要求的观察、组织、应用等综合能力,都与创新有关,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型实验,学生可以自己选题,自己动手、自己设计,明显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1)增加有关“创新”方面的选修课和讲座,使学生掌握创新的基本规律,如创新的心理需求,创新的思维方法,创新的常用方法,创新应具备的冒险精神及承受挫折与失败的心理素质等。(2)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修课的减少,选修课的增多,为学生选择知识、选择教师提供了机遇;后期实施的专业方向的分化,可为学生二次选择发展方向提供一次有利机遇,特别是护理专业导师制方案的实施将为学生个性的发展、特长的挖掘、兴趣爱好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3)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可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训练,特别是实验室的开放,综合性、设计型实验的开出,可给学生提供多项展示自己创新才华的机会。(4)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性格特征的重要方面。图书馆、网上教学资源开放是培养学生自学意识、自学能力的有效途经;设立“业务班主任”制度,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自学过程中的困惑和困难。
4、教学管理及运行体系:(1)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督、检查,如“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以及有效的反馈机制等等。(2)狠抓考风考纪,教学管理中要明确“以考风促学风,以学风带校风”的原则,制定或修改教考分离制度、阅卷办法、考试成绩分析的规定、临床护理教学严格出入科考试制度等等。(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制定“高年资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办法”,加强教师业务素质、创新素质的培养等等。
总之,护理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追求科学涵养与专业素质的结合,人文教育与文化素质的养成,心理个性与社会责任的融合,创新精神与应变能力的培植。创新机制的建立,更注重教育观念由传统向现代的更新,课程设置从局部走向整体优化,教学模式运作从继承走向改革、创新和发展,教育技术应用从微观改善走向宏观的大手笔立新等。当代护理中专生的创新能力影响着我国护理专业前进的步伐,为此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为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护理创新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汪金萍.浅谈新世纪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J],中化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3):255.
[2]梁琼芳,陈志超,梁玮.从我国护理队伍的现状论护理教育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5):51.
[3]杨建梅.创新教育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的构建[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1,(8).
篇4
一、解决认识问题,教育学生热爱护理学专业
护理通常给人的印象,就是打针、喂药、伺候病人,传统观念认为只要中专、专科水平就够了,所以高中毕业生很少有人愿意报考护理学本科专业,我们第一届就出现过类似情况。对此,我们就加大宣传力度。国外护士是一种社会地位高,并且收入也高的职业,在美国更是最受尊敬的两个职业之一(另一个是警察)。在国内,护士这种对专业技术性要求很高的职业已经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护士的社会地位也有很大提高;其次,高护对医学理论与实践有较高的要求,其工作职责也不仅仅是打针、喂药,还要承担对医生病情处置、用药及用量的监督,逐步改变了人们思想中传统的护理观念,考生的思想逐渐与国际接轨。这样一来,考生的思想包袱解除了,对高护专业的认识端正了,报考人数逐年增加,近几届新生录取数已超过招生计划数,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
二、创新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护理本科人才
护理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医学类专业,契合了教育部提出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思路,但护理学本科又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如何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培养过程与培养目标的统一,培养要求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统一,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坚持以思维创新和观念创新为先导,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全方位进行了改革与实践,突破了以知识体系为中心的传统的学科型人才培养范式,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培养环节,细化培养过程,收到明显的培养效果。
(一)明确高护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护理本科应兼顾护理学实践性强,医学理论要求较深,人员素质要求较高这三方面特色,培养目标为:学生具备较强的临床分析及解决医护问题的能力,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扎实的医学及护理学基础理论,护理学专业理论及职业技能,能够胜任专科护理、社区健康服务、预防保健等方面工作。
(二)创新高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认为,高护专业应坚持“以能力为中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三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即高护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学生素质拓展提升体系。护理学人才培养模式框图由图1给出。
图1 护理学人才培养模式
1、理论教学体系(图2)。
理论教学体系采用模块化设计,包括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三个模块。在保证思想政治、人文社科等通识类课程的基础上,从分析学生专业能力出发,科学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课在“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性护理理念指导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发展潜能的培养。对护理学的课程进行整体优化组合,突出了10门护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保证了本科人才培养必须的理论教学。
在理论教学体系中,设置了学生个性化培养环节,兼顾各类学生的学习需要,实施分类培养,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特长发展。
图2 理论教学体系
2、实践教学体系(图3)。
这是我院首创、率先设计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专业导向实践、专业基础实践及综合实践三个模块。入学初期设置的专业导向实践模块,目的是使学生对护理学专业具备最初的感性认识;专业基础实践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专业综合实践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及解决临床护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见图3。
图3 实践教学体系
在课时分配上,实践教学达到教学计划总学时的40%以上,临床实习达到1年,超过总学时的1/4。职业实践能力培养得到强化。
课程实验安排。建立完善的校内外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并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实践考核标准。专业临床实践安排。选择具有长期护理临床教学经验的省内三级甲等医院作为校外临床实习基地,包括西安交通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西京医院,并与这四所医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有效地保证了学生的专业实习效果。
临床实习的考核。对学生的临床实习,制定了严格的实习要求,包括各专科的知识、态度及技能考核指标,学生需要完成的护理病历、临床查房、健康教育及出院计划,毕业时需要选择临床护理病历作为课题进行毕业答辩等。
3、素质拓展提升体系
图4给出了学生素质拓展提升体系结构。
在素质培养方面,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作为公民的基本素质及作为护理人才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作为学生活动的平台,为学生创造各种服务社会的机会。同时也开展与课程同步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些举措丰富了学生的经历。
三、三证并举,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形势下,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就成为教学质量优劣的判别标准。为此,我们实行“理论教学、实践强化、临床实训、双证并举”的教育模式,通过毕业与执业三证书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实现技能考核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接轨。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除获得毕业证、学位证外,还要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近三届毕业生获取护士职业资格证书情况见表1。
表1 近三届学生获得护士职业资格证书统计表
四、实行三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由于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人才培养思路清晰,设计的三体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可操作性强,提高了教学质量,拓宽了就业渠道,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学生就业层次逐年提高。表2给出了本专业近三年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毕业率、学士学位授予率,表3给出了历年就业情况。
表2 近三年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毕业率、学士学位授予率
以及就业情况
表3 近三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篇5
关键词:技能应用型;实训基地;实训师
DOI:10.19354/ki.42-1616/f.2016.17.97
职业学院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重实践、重实训是其人才培养的特色。因此,职业学院在加强教育主客体自身职业能力素养建设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大实训环节的质量建设。因此,护理类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积极加强教育者的实践操作能力建设,打造一支精干、高校的实训师队伍建设并使之专业化;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护理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学生实训环节和规模,以便更好地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
一、发展护理实训基地的意义
“护理实训基地是系统、规范的模拟实际岗位群进行护理基本技能操作训练的场所。基地的基本功能是保证学生进行基础性规范性和通用性的技能训练和专业理论学习”[1],它目的是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操作的转化,模拟现实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的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学习、研究和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的精准化和市场化,加强与行业之间的对接,提升学生主体的职业能力和职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进行学生护理课程理论授课和实训进行修改完善,努力形成护理课程体系设计、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实训基地建设同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动态平衡体系,进而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建设。
二、加强和创新护理实训基地“合作”建设
(一)“学校+医院”共建实训基地。“学校+医院”共建护理实训基地是护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合作模式[2]。学院与医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学院承担相关的课程设计,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规范和加强实训课程改革;医院承担实训基地建设,承担部分实训课程建设与培训,帮助和引导专业建设和授课课程改革。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双方根据责、权、利原则,一方面学院积极利用合作优势,将医院护理实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编入学生具体的实训过程中,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反复实训,切实提高学生职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医院利用合作,加强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开展科研、培训和人才订单式培养。
(二)“政府+学校”共建实训基地。“政府+学校”共建实训基地是护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合作模式。对于职业学院而言,地方财政承担持续投入机制非常必要。护理实训基地也需要政府财政的支持,护理实训基地建成后,政府可以共享型实训基地,可以利用实训基地开展职业资格认定和行业内考试等工作。就学校而言,一方面利用财政支持确保实训基地有效运转和扩大实训基地建设规模,另一方面利用一些资格认定扩大护理专业在同行乃至社会的认可度。
(三)“学校+企业” 共建实训基地。当前,学校、学生和社会面临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何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成为当前高校重要内容之一,“学校+企业”模式成为必然趋势之一。当前,民办医院、社区医院的高度发展迫切需要一批又一批的护理实践能力强、操作规范的专业性护理人才。学校和企业可以开展合作模式,由企业出资建立实训基地,学院根据企业要求开展课程设计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实训课程比例,必要时可以开展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学院可以利用学院影响力和先进设备优先对合作企业开放, 赢得企业持久的合作与支持;与此同时,可以开展其他企业相关的培训,拓宽自身发展的市场覆盖面。
三、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实训基地的科学管理水平
(一)加强实训师队伍建设。(1)解决实训师的职称和发展问题。目前,很多高校将实训师定位为教辅或实验专职人员,这一方面造成很难解决实训师的编制问题,另一方面造成实训师职称发展问题。我们应将实训师属于教师序列,将实训课程纳入到教师职称认定条件中,实训师应走教师职称序列。(2)加大“一线”教师兼职力度。从临床一线选聘技术精湛、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护理人员,采用分期、分类和定期等方式进行专业培训,将一线问题反映到培训过程中,师生共同讨论和研究解决一线问题,让学生们在反复操练中提高自身行业水平。(3)加大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二)加强实训基地顶层制度建设。首先,学校建立统一的行政领导部门,系部建立实训管理中心,中心在业务上接受行政领导部门指导。其次,实施目标和管理标准化。培养高质量人才是学校发展目标,标准化管理是保证学校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实训基地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基地实际情况,制定实训基地人才培养的运行流程和学生学习培训、实训的计划。第三,健全实训管理操作制度。基于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 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培训内容,满足社会和学生成才需求。第四,借鉴和引入行业内优秀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在基地的日常管理和建设中,根据护理行业工作特性,引入行业内优秀的管理体制,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实训基地操作流程和日常管理的规章制度,以便让学生逐步了解和熟悉行业的工作环境和竞争环境,提高学生由模拟到真实工作场景的适应能力。进而在未来择业中占有一席之地。第五,“实训操作和管理制度人手一册”。基地建设和规章管理除了上墙之外,还必须人手一册,因此,,在加强日常教育的同时需将实训操作和管理制度印刷成册发至每一个人,以便及时、准确了解实训操作和管理相关规范。
(三)建立实训的三级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基于仿真工作环境下的护理师训工作和基地建设,旨在为基础培养考查学生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以科目为导向的三级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三级考核侧重点不同,考核内容也不同,但都以仿真工作环境为背景设置的,都侧重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向实践迁移的能力。(1)第一级训练主要考核学生单个项目的实训,逐项考核,了解每个学生的薄弱点,加强单科的实训频率,反复操作直至操作规范熟练。这一方面促进学生实训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激励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学期末按照一定的标准给每个学生该课程成绩,有条件的可以将其作为单独成绩存在。(2)第二级训练主要考核学生综合实训能力。学校在实习上岗前集中安排时间进行学生综合成绩考核,通过模拟现实环境进行各目实训以及突发应急情况处理,强化综合能力,提高应变处理能力,综合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临床实习,不合格者再次实训。一方面能有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也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需要。(3)第三级训练主要是提拔性考核。在学生毕业前1-2个月,学生专业实训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有了大幅提高,在这一阶段主要考核学生职场相关知识的提拔性考核。重点对学生职业综合素养、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核。
(四)建立产学研合作式的实训基地建设。产学研合作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趋势,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护理实训基地是护理专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产学研合作的核心是“学校+医院”和“校企”合作,立足于护理技能应用人才培养,重实践,促就业,着力打造高质量的护理人才。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实训基地管理体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一方面可引进临床一线护理行业人员进行实训指导,参与实训课程体系的修改和完善,另一方面可引进社会著名团体如社区医院等优秀力量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如充分调研该行业市场需求,制定培养计划。(2)在基地建设中引进企业资金支持,当前伴随着高等学院的改革发展,“校企”合作引燃成为趋势,学院可以引进资金参与基地建设,承担一些社会、企业等方面的培训,在改革发展中提升自身行业能力和知名度。(3)实训基地制度和管理体系的建设可以采用医院或企业的管理模式,不断修改和完善基地建设和培训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考核体系。重引导,促实践,必要时可以采取项目化管理模式,不断促使学生明确学习技能的重要性和驱动性。
结语:基于“护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护理实训基地建设必须着眼于重实践、引潮流、促发展的高度,多渠道、多方位开展基地建设。在实训培养体系上,不断创新培养模式,引进行业优秀人员参与培训体系的修改和完善,不断提升学生实训的水平和实训项目的现实性,进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护理专业 就业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113-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很多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高职院校中护理专业也随之完成建设,招生数量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于护理人才的需求。但近几年,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只有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高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一、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护理专业人力资源总数大,就业困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医学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扩大。一方面,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医疗护理水平落后,需要大量的护理人才改善当前的状况,另一方面,现在很多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的问题,就业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2)就业思想较为单一。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特点以及其传统的就业观念导致该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目标单一,就业面非常狭窄。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都是以一些大型专业医院和综合性医疗机构为主要就业方向,从调查结果来看,近三年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大部分都是去了综合性医疗机构,而选择医疗保健机构和社区医疗相关机构的学生少之又少,这说明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就业选择并不少,但是就业思想非常单一。
(3)毕业生学历较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教育程度的深化,各行各业对于从业人员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调查结果显示,一些本科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好于高职院校。一些三甲医院要求护理人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这就导致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只能降低标准,到一些级别较低的医院去发展。近几年高职院校发展迅速,但是知名度较低,这也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二、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1)政策、制度发展落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护理服务不仅要满足患者的各种要求,同时还应该参与到保健、预防等工作中去,可以说护理工作在人类健康服务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从我国的政策以及制度的发展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在护理人员的人力配置标准上与国外存在明显的差别,和一些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别更大。
(2)毕业生自身认识不足,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就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而言,其对自身的认识有一定的问题,就业定位也不准确,没有意识到当前的就业压力,过于强调自我价值,在择业上期望值过高,严重影响了就业。
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准备心理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这在学生的择业、就业过程中起到的是一个导向的作用。只有拥有健康的求职心理,才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很多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忽视了这一因素。他们认为成绩是就业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也是埋头苦学,忽视了在社会中推销自己,在就业之前没有收集相关的信息。更有一些学生认为就业就是通过关系、走后门的结果,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忽视了对知识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
(3)弱势群体就业困难。在护理行业中存在一定的性别歧视,尤其是一些护理专业毕业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善言谈、性格内向、相貌平平,这些因素导致在一些大型的医院或医疗机构的招聘中屡次被拒,从而成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中的就业困难户,影响了整体就业情况。
(4)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不足。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沿用医学教育人才的模式,其培养的护理人才与医院和医疗结构中实际应用的人才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临床护理知识中,都是按照临床分科来进行划分的,在内容和特色上不突出,尤其是老年护理、精神护理以及社区疾病预防等方面的护理知识存在不足。因此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护理人才的过程中,都是优先选择能够从事某项专业护理工作的人才,这就让很多护理专业毕业生失去了就业的机会。在新时期,传统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从而导致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
三、提高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对策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新时期,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开阔视野,将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融入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比如现在社区护理是时展的产物,应该从这方面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而卫生服务体系也是改革的重点,会在未来社区护理中成为新的增长点。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逐渐完善,社区护理工作将承担更多的卫生保健、传染病监控、流行病研究、卫生宣传等工作,将会成为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社区护理人才的需求量也会持续增加。针对这一社会现状,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应该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步伐,根据社会的需求,调整目标的培养,为社会输送应用型护理人才,满足各个领域对于护理人才的需求,从而提高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
此外,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就业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素质,尤其是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选择面还是很宽泛的。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项目的选择。
(2)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在护理行业中,过硬的综合素质对提高就业率有着极大的影响,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能够增加用人单位的选择几率。现阶段护理医疗与国际开始接轨,因此对于应聘者的英语水平也越来越看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在对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其心理素质、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等的提高,综合提高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其就业的竞争力,可以在教学中普及一些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这样可以提高就业者的综合素质。
(3)正确认识自我。当前社会经济的成分呈现多元化发展,在医疗机构中也不例外,一些民营医疗机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在那里同样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另外,从近几年的就业市场情况来看,基层、社区等医疗机构急需大量的护理人员,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应该调整自己的择业观,正确地认识自己,敢于到一些私营医院中就业,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工作岗位不分贵贱,应该正确对待每一个岗位。
(4)掌握就业信息,把握就业机会。对就业信息的掌握也是提高就业率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教师应该及时掌握相关单位的招聘信息。学校应该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可以建立一个信息网站,在当前手机APP如此流行的形势下,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师可通过开设手机APP或者是微信公众号,来拓宽信息收集渠道,完善就业信息网络,深入各单位为毕业生挖信息、找岗位。学校应举办现场招聘会,积极为社会输送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地认识就业、择业问题,根据就业形势的变化来正确地评价自己,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篇7
口腔护理;护理教育;人才培养
口腔护理学是护理学和口腔医学的学科交叉,要求口腔专业护士既要掌握护理学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又要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1],具有专科特色突出、操作能力要求高、协调配合与团队合作意识显著等特点。随着我国“四手操作”的大力推广和口腔医学的快速发展,口腔专业护士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对口腔专科护理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而相比于新西兰、日本、美国、英国等国,我国口腔专科护理起步晚、发展慢,滞后于口腔医学和口腔临床护理工作的发展,远不能满足我国口腔医学临床工作的需求[2],是当代口腔工作者面临的重要挑战。因此,如何培养适合我国口腔医疗卫生服务发展需要的护理人才,已成为当前口腔专科护理教育和人才培训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就口腔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做一综述,旨在为我国口腔专科护理教育和人才培训提供参考。
1培养目标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口腔护理工作从过去的传递器械、准备材料、椅旁护理发展到了今天的四手操作技术,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与医生的协同操作。而目前国内的口腔护士仍承担着国外口腔助手和口腔卫生士类似的职责,既是口腔治疗过程中医生的左膀右臂,又负责器械耗材、患者信息和科室交叉感染的管理,与此同时还是医生与患者的协调者、患者的健康宣教员等[3]。要向患者提供优质的口腔医疗服务,与口腔医生和护士的共同努力、密切合作息息相关。因此,培养符合国内现代口腔医疗要求的口腔护士,建立规范的团队服务模式,是现今我国口腔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2教学模式
从本世纪初开始,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目前国内已有数家高校和职业院校可以提供不同学历层次的口腔护理专业方向的教育,经过对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实践探索,近年来我国口腔护理教育者向“一体化”教育方向做出的相应尝试已初见成效。
2.1理论课教学理实一体化
口腔科学强调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并重,口腔护理专业同样也对从业人员的口腔专业理论与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极高。以往理论课和实训课分离的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弊端,而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后,教师将理论知识的教学融入实践操作的讲解、示范和指导之中,安排好理论与实践的时间比例以及相互衔接和过渡,使理论内容服务于技能操作,技能操作巩固理论知识,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起了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灵活机动地调整教学安排和进行教学指导,借助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好地完成教学计划[4]。这种创新式的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强调师生双方的能力培养,在教学理念、课程改革、教学准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行。
2.2实训课教学医护一体化
国内外学者分别对口腔医学生[5-7]和口腔护理专业学生[8]从医疗或护理角度分别开展四手操作临床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南开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与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随机选取该校2010级和2011级在校口腔护理专业大专学生,创新整合教学资源,开展医护联合的一体化教学,结果显示:与传统实践教学相比,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综合考评分数和学生评价满意率均有显著提高[9]。该方法将医护一体化教育理念应用于口腔护理专业教育,切实提高了口腔护理专业学生的四手操作配合能力,同时,医护学生组成团队相互学习、合作,在协作中锻炼了医护沟通能力和护士的应变能力、积极性与主动性等临床综合素质,是培养口腔专业护理人才的有效尝试,对口腔科学临床领域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3见习、实习校企一体化
有研究[10]显示:口腔门诊护士的自我认知与医生评价之间存在差异,护士对自身的评价过高,在某些方面没有完全达到医生的要求。因此,与普通护理专业相比,口腔护理教育更加需要深化校企合作,实行模块式教学,鼓励采取驻点班或课间见习、实习的模式,紧密结合临床,既巩固学校理论知识的学习,又保证学生在专业学习期间岗位实践不断线,实现口腔护理学生“学习-实习-就业”的零距离对接。通过院校联合办学,为口腔护理人员的学习和继续学习搭建平台,提高了学校教育质量和医院护理服务质量,是口腔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方向。
3口腔护理专业发展的制约
国外的口腔专科护士其资历要求、执业资格、执业范围等有相应的法律规定约束与界定。近年来,北、上、广等各大城市已经进行重症监护、老年病、感染控制等专科护士的培训和认证,而口腔专业护士行业标准、学历认证、执业资格认证与相关政策法规依旧存在缺口,严重制约了我国口腔护理学的发展[11-14]。实行护士认证准入制度是护理管理和专科护理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基本方向,也是规范专科护理质量、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的基础[13]。口腔专科护理作为一个专科特色鲜明的学科,护士执行的各项操作均具有口腔专业特点,因此,建立口腔专科护士认证、准入体系符合国家对护士规范化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口腔专业护理发展的趋势,需要日后我们共同努力去尝试和推进。
4口腔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发展方向
4.1一体化教学师资的培养
师资是教育的先决条件。作为一个刚刚开始起步的专业,我国口腔护理行业教育的师资十分紧缺。学校的专业教师多为护理专业教师,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存在缺口;而临床一线的工作者存在着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时间紧张等问题,因此,培养、发展一支优秀的口腔护理教师队伍是口腔护理人才培养要面对的首要问题。近年来,有部分院校克服困难,一方面聘请临床护理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商议,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知识技能要求、专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方面给予建议和意见,充分发挥临床护理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任课教师经学校和医院共同培训、试讲,走上讲台授课,形成学校参与医院实习,医院指导评价学校教学,双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实习基地的局面。医院承担着临床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通过与学校专业教师的交流与探讨,也进一步促进了医院的学科发展、新技术运用及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学校的专业课教师通过对教学活动的研究分析,注意学习医院任课教师的教学经验,对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起着促进作用[15]。在此种校企一体化的背景下发展壮大起来的师资队伍,正在成为口腔护理教学的主力军,是未来我国口腔护理行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4.2校企合作的深化
在校企一体化呼声渐高的背景下,如何切实深化校企合作,绘出“校中企、企中校”的图景,形成院校共同繁荣、师生共同受益的局面,是口腔护理人才培养在前行路上的重要问题。对于口腔护理专业,由于存在医护一体化要求高、招生人数较少、管理方便等特点,使得其借鉴护理专业校企合作经验十分必要与便利。因此,早日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是口腔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和必经之路。随着口腔医学、护理学的不断发展,口腔医疗服务整体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医护素质的共同提高,因此,发展口腔专业护理教育迫在眉睫。面对发展的重任,口腔护理的职业教育可向理实一体化、医护一体化和校企一体化这三个方向进一步探索,为未来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依据和参考。综合看来,我国的口腔护理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还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如何建立一套从教材选用、课程设计到实训安排、见习实习等方面完善的口腔专业护士培养体系,是未来急需研究的问题,有待我们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赵佛荣.口腔护理学[M].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21.
[2]林琳,徐桂华.国内外口腔专科护士发展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1):47-49.
[3]胡冬梅,谭荣,胡坤娥.综合医院口腔门诊护士角色及功能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9):1114-1116.
[4]吕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口腔护理教学的探索与体会[J].学园,2013(5):115.
[5]生宏,郑铁丽,张大风,等.口腔医学专业四手操作训练的实践与思考[J].浙江护理教育,2010,9(4):20-22.
[8]徐庆鸿,陈娥,刘敏川.口腔护理四手操作技术的临床教学实践[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7):3319-3320.
[9]戴艳梅,梁晓波,赵娜娜.医护一体化教学在口腔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12):919-922.
[10]杨萌,刘东玲,凌云,等.口腔护士自我认知与医生评价差异的分析及改进措施[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3):4054-4055.
[11]曾素琴,刘齐英.口腔专业新护士岗前临床护理技能培训实践[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5):100-101.
[12]刘东玲,王玉玲,卢爱工,等.口腔科护士的分阶段综合培训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1108-1110.
[13]王春丽,杨国勇,李秀娥,等.我国口腔专业护理教育现状和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2):183-184.
[14]翟晓棠.口腔科辅助人员教育的中日比较[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4):39-41.
篇8
关键词: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学徒制;人才培养;老龄社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5-175 -03
一、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人才供需失衡概述
1999年开始中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2012年和2013年是中国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预计2033年左右将到4亿,到2050年前后,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度居世界之首,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社会问题凸显。人口老龄化即将严重影响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中国未来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民生问题,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成为当今社会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领域。
我国老龄化问题要求大力发展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用来适应社会各层面的需要。但目前我国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落后,层次单一,仍未构建起完整独立的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教育体系:在我国设有老年服务与管理、老年护理、康复保健等涉老专业的大中专院校不多,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很少,职业化、标准化、高层次的养老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稀缺,严重制约了高层次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福建省未来对老年服务业的发展需求潜力巨大,对从业人员的数量、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将提出新要求。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拥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138个,其中民办养老服务机构148个:养老床位数从2005年的1.8万张增加到6.3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从4.8张增加到14.96张。各种涉及养老服务的机构增长较快,但人才需求增长比例高于设施条件的增长比例;从目前的市场需求来看,面对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的急剧变化,老龄化人口的市场消费需求正向高质量和多元化发展,但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在职养老服务人员中2/3左右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约5万人,不能适应规模巨大的养老服务人才需求(我国养老护理员的潜在需求约1000万)。因此,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学徒制”培养势在必行。
二、推行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学徒制”培养可行性探讨
“现代学徒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受到教育部门的大力推广。德国非常注重职业教育,从娃娃期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相对健全,学历提升和职级晋升渠道相对完善,职业教育同样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创现代学徒制育人的国家,主要特点是采取学校和企业共同育人,学生兼有学徒和学生两重身份,解决了老龄化发达国家用工问题,同时也是工业强国德国经济腾飞的关键。而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多为研究型理论性大学教育,导致的直接问题是培养的学生“眼高手低”,无法满足现有工业企业或服务型企业对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出现“招工难”、“用工荒”的难过问题;同时每年大量的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难问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透露,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795万人,面对就业,情况复杂形势严峻。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为了大幅提升中国职业教育,德国的职业教育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推行现代学徒制教育刻不容缓。2015年人社部、财政部共同印发了《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制定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教育部也下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育部于2015年遴选165家单位作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其中试点地区17个、企业8家,高职院校100所。福建省教育厅从2016年也开始全面放开各专业学徒制的申请,2016年确定64个省级现代学徒制项目培育学校。
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学徒制建设优势能解决养老人才的供需矛盾。健康养老行业为朝阳产业,养老方式日渐多元化,各种涉老机构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不同。调查发现,现有涉老服务机构的养老护理人员年龄范围为30~50岁,中年妇女,学历普遍较低,受过专业职业教育较少,服务质量很难令人满意;甚至较多涉老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员为中途转岗人员,有老年保健、管理、服务等的专业知识背景的中高领导很少,这些作为行业领导者急需专业培训来满足快速老龄化社会对具有顶层设计能力的管理团队和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养老人才的需求。当前我国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高校,除了几个知名院校外,多数院校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养老人才层次定位与现在养老机构的岗位需求不能完全吻合:多抵饕针对养老机构的人才需要,而急需的养老护理员或基层管理人员,以及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养老地产、一些高端养老企业如康复保健、养生旅游、心理护理、社会工作、膳食营养干预等的要求兼顾很不够;现有的校内培养方式存在着“象牙塔”现象,实训面对的是“护理人”和冷冰冰的器材,与老年人、涉老企业的设施设备的接触较少,很难真正掌握与老人的沟通技巧和养护技能,这样就很难满足当下“医养结合、健康养老”的理念。
如何把企业的资源与高校的优势良好结合,实现政府、涉老企业与高校的双赢,构建福建养老PPP模式,发挥高校人才和教育资源优势,利用涉老行业企业先进稳定的实训资源,政府民政等部门的政策优势,推动养老事业的发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才是正确途径。首先,健康养老企业或机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基地,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所接受现实人文环境的熏陶,提高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了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能直接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真实的工作环境实践能够提高对本专业的认知,培养工作热情,提升专业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操作技能,提高就业率;其次,让专业教师到健康养老行业挂职锻炼扩充教师行业知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促进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引进行业专家为“兼职”教师,促进高校教师队伍发展壮大,也解决职业院校生源问题;再次,当前受传统观念、职业社会声望低等因素的影响,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低。即使是长沙民政学院办学历史有二十多年,但该专业每年招生人数也仅限二百多人,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学徒制”校企合作模式,不仅为高校、涉老服务机构人才培养搭建桥梁,而且深度合作后实现资源、知识、技能共享会促进健康养老行业发展,有利于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难题。
三、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两点建议
一是关于学徒制生源及培养目标的建议:依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认为应届新生依自愿原则可遴选为企业学徒制员工,企事业优秀员工可被推荐为职业院校学历教育的学生。签订联合培养合同和就业协议,进行二元育人,优先录取具有高中文凭的农民工子女及城市贫困家庭子女,并根据员工能力知识水平分班分层培养。学习结束后,经社会、企业、学校多方考核合格,教育主管部门认定后颁发毕业证书。生源定位:1.学院在校生:学生自愿报名,学院根据综合学业成绩择优遴选,健康养老相关行业企业根据企业建设发展要求直接参与面试,签订三方协议合同。2.健康养老相关行业企业推荐内部优秀员工(高中毕业一年以上,初中毕业三年以上),结合考试综合成绩择优遴选(教育厅、学院与培训企业共同组织入学考试:笔试成绩50%+技能考试成绩50%),合格者成为学院的学徒制学生,签订教育厅、学院与培训企业三方协议合同。3.民政部门、公立或民营养老院、健康管理公司等健康养老行业企业推荐的学徒制委托培养人才:结合考试综合成绩择优遴选(教育厅、学院与培训企业共同组织入学考试:笔试成绩50%+技能考试成绩50%),合格者成为学院的学徒制学生,并与民政部门、公立或民营养老院、健康管理公司等健康养老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培训培养企业签订学徒制委托培养四方协议合同。我们考虑到学生学习及实践能力,要求生源需高中毕业1年以上,初中毕业3年以上,以三年制为主的弹性学制进行培养。培养在适应养老机构、社区或居家养老、养老地产等涉老行业,具有爱心、公益思想和奉献精神,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老年政策法规、老年社会工作、养老机构管理等知识,掌握中医药康复保健、心理干预、老年营养咨询与干预、老年护理等老年健康管理适宜技术,能为中老年人提供“医、养、护、乐、健”(即医疗、养生、护理、快乐、健康五位一体)的涉老专业健康技能人才。
二是“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措施的建议:“学徒制”人才培养最大特色突出企业理念,人才培养质量最关键是监控和教学标准制定的问题。要保证以企业顶岗实习实训为基础的教学质量,关键是在民政部门-高校-企业学校遴选“双师”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制订课程模块,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的适宜技术开发及标准制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彼此建立教学\行与质量三方督导的监控体系,在学院、教研室二级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上,纳入行业企业服务管理制度,建立起学院、教研室、企业 “三级监控体系”,对教学全过程科学、规范、系统地运行监控,保障各方良好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形成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因此提出几点要求:1.合作企业即教学培训基地的控制。要选择有实力、具有先进设备和管理、形成规模效益的行业龙头企业,生产性实习场所需覆盖生产、实训、经营等部门,本身具有或在高校帮助下建立现场教学、实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且在建设实训室、实训基地上有投入有保障,发展规划与高校培养人才相适宜。2.师资的遴选。“现代学徒制”的学徒要有“双导师”,分别为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师资要有人员互聘制度、双向培养锻炼制度、共同开发课程和适宜技术制度。企业师傅应选行业企业内有一定威望的专家或经验丰富的一线工作人员,企业师傅同教师一样纳入学院教师考核体系;专业教师参加各种实训、到养老服务机构和康复医疗机构顶岗实践、组织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考核等多种方式,改善教师实践技能,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事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3.“学徒制”学生培养模式与考核。学徒主要以实践技能为主,因此第一学年在校学习基础理论课程,第二学年在有资质的培训企业采取集中理论学习及顶岗轮训相结合,第三学年进入委托培养企事业单位实习。(1)理论课由学院教师承担,含理论及实践课,教育与考核流程:按教学实施计划下达教学任务教研室分配教学任务指定教师编制或征订教材按课程标准制定授课计划、内容教研室核对授课考核成绩评定成绩上报归档教学文件汇总学期学院、教研室及教师教学工作总结。(2)顶岗轮训及企业实习由培训或培养企业的师傅承担,师傅、学生共享高校各类实训室及企业真实工作环境,校企共同开发基于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师傅将具体的工作技能按模块包括各类康复保健技能、护理及心理照护技能、营养配餐咨询及指导、养老管理等分阶段传授给学徒,并制作微课堂,将学生学习态度,参加行业技能比武等纳入学习绩效考核评价标准。教育与考核流程:根据专业技能课校企共同制定教学模块企业教学管理分配教学任务并聘任师傅轮岗实训授课制作微课堂反复实训阶段性实操考核及成绩评定汇总教学资料收集汇总上报学院师傅工作总结。实习阶段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学生评价以实习单位为准。
中国老龄化正快速发展,社会对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校企合作式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大力推广,具体如何进行学徒制培养,必须基于福建省健康养老服务人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供需矛盾调研基础上,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元互补的校企合作模式途径探索,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养老服务行业、养老机构的岗位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出详细明确甚至标准化的“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2016-2022年中国人口市场深度调查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智研咨询.http://.
[2] 黄岩松.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讨[N].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66.
[3] 吴宏洛.闽台养老模式差异与合作机制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3)154-159.
[4] 张俊浦.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途径探索[J].职教教育研究 2014,(12):52-54.
篇9
【关键词】高职教育;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助产是一门发展前景非常好的传统专业。由于母婴安全需要,我国卫生部规定没有条件的医院不能接生,我国现有助产士与产妇比例为1∶4000,而国外助产士与产妇的比例达到1∶1000,助产士与产科病床之比为1∶8-1∶10,我国助产专业现有人数远不能达到国际卫生组织规定的产妇与助产士之比。在卫生部颁发的《2005-2010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要“建立和发展临床专业护士”,正式提出了助产专业区别于护理专业,突出了助产专业的专业发展方向和地位。然而,有着百年教育历史的助产专业尚未受到医学教育界的足够重视,现行卫生类本科教育专业目录中尚未设置助产专业,而在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目录分类,助产专业又附属于护理学,助产士的专业技术职称也是护士职称,这与国际助产士联盟提倡的各国助产专业应独立立法的建议及北欧等国独立管理助产专业的体系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充分认识和了解助产专业历史背景和现状,对如何加强高职高专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高级助产人才培养的现状
成立于1919年的国际助产士联盟(ICM)将助产士定位为:妇女及其家庭在围生期中护理的关键工作者。目前,在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助产领域已经实行独立的注册准入制度,助产士有相对独立的国际管理机构和组织,助产士注册后享有基本的检查和处方权,常规的孕期随访检查和正常自然分娩完全由助产士全程管理。在美国,随着上世纪60年代护理本科教育,包括基础和专科护理师(含助产护师)成为美国护理教育的主流之后,硕士学位的护理教育在7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新西兰是拥有助产学百年发展历史的国家,现在其怀卡托理工学院已拥有助产士学科博士。目前,国际助产专业教育已发展成为独立的高等专业教育,一些发达国家,助产士必须具有本科以上的专业教育背景才能从业。
笔者以“助产专业”为关键词,通过百度网站进行搜索,英国有60所院校、澳大利亚有19所院校、美国有27所院校提供助产术课程。如果按照各国生育妇女人口比例计算,我国高等助产专业教育比例远不及上述各国,而且办学层次滞后。德国、英国、新西兰、瑞典、芬兰等助产士大多具有大学或硕士学历,有的已到博士水平。香港地区及国外助产教育多数是在学习护理普通学科制3年后再学习1年的助产专业课程。如瑞典的助产学教育是由瑞典大学或大学学院提供的一项高等专科教育,学生需完成3年护理本科教育并成为注册护士后再申请并完成1.5年的助产专业教育。
二、国内高级助产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助产士的专业教育以中专教育为主,在全国各大医院中调查均发现,有部分医院是由护士改行经过老助产士传帮带后从事助产工作的;20世纪末许多沿海城市的卫生类中等专业学校因各种因素停止招收助产专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预计到2015年,我国助产士的需求量将达35万。当前,我国助产士尚未加入国际助产联盟(ICM),我国助产领域没有形成全程一对一管理模式,对孕产妇健康保健及相关产前教育达不到目前国际化标准,因此,培养我国高素质的助产士是卫生职业教育刻不容缓的任务。
1.全国大专层次的高助人才培养已初具规模,但人才培养方案尚不健全。自上世纪70年代以后,中专层次的教育一直是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流。进入21世纪后,国内高级护理教育快速发展带动了一小部分高校或升格中的中专学校开始在原有中专助产办学的基础上尝试高级助产士的培养,三年制高级助产大专、五年制高职助产的教育开始起步。据教育部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阳光高考”招生计划网络查询资料统计,2010年,全国共有78所院校招生大专层次的助产专业学生,各院校平均招生约50人。目前,全国大专层次的高助人才培养已初具规模,但高层次助产专业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各省市本专业人才发展不均衡,人才培养规模总体上尚不能满足社会要求。
2.制约高级助产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的因素。目前,国内有关高级助产专业人才培养这方面的学术研究报道不多,供从业者借鉴学习的文献少,国家及医学界对助产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尚存不足。唐玲曾报道,在2005年国内开设大专助产专业的仅有天津高等医专等4~5所高校,全国尚无统一的教材和教学计划。2006年程瑞峰等报道,国家对高职助产专业的人才规格、培养目标、岗位综合职业能力需求、课程设置等尚无具有指导意义的规范标准体系。此外,在我国助产专业教育从属于护理教育,我国尚未实行助产士注册制度。这些都是制约高级助产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的根本原因。
3.业内已有发展高层次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的共识。国际理念认为助产士不是一般概念上的接生护士,而是受过独立高等专门教育的专业医务人员。国内专家认为:助产士是介于医生与护士之间的特殊医护群体,助产士要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保护和促进母婴身心健康,在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照顾妇女生育方面的各种需求。助产士主要应具备基础护理能力、助产操作能力、产科相关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随着国内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特别随着中国加入WHO对教育服务的承诺和职业资格标准国际化趋势对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影响,通过不断借鉴国外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体系和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程瑞峰等指出:我国的中专助产专业教育层次必须“高移”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杨纪峰、牛爱莲对河南省14个地市,各级医疗机构近10年来中等卫校助产专业毕业生在岗助产人员488名、医疗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和医师共348人、中等卫校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60人、有关教学专家90名等进行了有关“助产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知识结构”的相关调查,研究报告指出:社会对助产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全面改变中专层次教育为主的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是助产教育从业者共同的心声。
三、改革高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妇幼卫生事业良好发展
因此,作为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专业,加大高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就需要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就必须以职业准入为导向为突破口改革高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改革课程设置。我国现行的助产职业的准入制是:助产专业学生毕业后必须先取得执业护士资格,方可参加省辖市卫生局组织助产技术考核。我们以此为依据,在助产专业课程设置中主要课程与护理专业相同,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护理药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预防医学、护理礼仪与人际交往等。另依据临床助产士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设置或开发助产专业课程,如妇产科护理学、助产技术、妇婴保健学等。
2.加强课程整合。高职助产专业课程有产科学、妇科学、妇产科护理学和妇婴保健等课程,各门课程间内容有重叠,这对学制仅有3年的医学高职专业教育来说,无疑是浪费了许多时间。根据我国现行的助产职业的准入制,我们可以将助产专业的妇产科系列课程整合为:妇产科护理学、高级助产技术和妇婴保健3门课程,这样即可避免课程间内容的重复,还可使学生明确自己学习助产专业应掌握的专业知识,符合职业准入的要求。
3.工学结合开发新课程。为了贯彻落实“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为了加强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以我国现行的助产资格考核内容为依据,可以邀请妇幼保健方面的产科专家和卫生部门有关领导参与课程建设,开发适合职业岗位需要的《高级助产技术》等课程,共同制订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制定考核标准,并请临床一线产科工作人员直接参与本课程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创办助产专业本身就是一件新生事物,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助产专业教学质量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新课题。只有提高助产士的专业水平,才能降低母婴死亡率,真正实现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目标,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的任务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程瑞峰,孙利,吴国平等.高职助产专业人才规格和培养模式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4):5.
[2]李泽楷,肖丹.美国高等护理教育的特点与借鉴[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3):231.
[3]钟建群.美国护理教育简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4):95.
[4]蒋莉.产科助产士阶段式培养的方法及效果[J].中华护理教育,2007,4(5):206.
[5]高书杰,张燕,梁春光.国外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启示[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5,3(3):14.
[6]唐玲.助产专业课程设置初探[J].护理学杂志,2005,20(10):62.
篇10
关键词:执业考试 护理专业 基础医学课程
护士资格考试制度和护士注册制度是世界各国护士管理的成功经验。随着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护理进入了一个加速专业化发展的阶段。我国护理教育的开展由于多种原因,发展的速度缓慢,管理质量落后世界发展的步伐。2010年7月1日执行新的护考大纲以来,我国加强了对护士综合能力的考核,增加了护考的难度。护士执业考试资格制度的不断完善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目标。纵观国内外护理教育及执业考试现状,我们发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模式各不相同,但无论哪种教学模式都不能很好的适应我国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依据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国家护考综合能力测试要求,通过不断变化的护考大纲和历年护考情况,深入开展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和建立科学、合理、客观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规范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毕业生护考通过率、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是护理教育改革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通过此项研究,我们希望能探索出一条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育与执业考试接轨并为临床提供优质合格的护理人才的教学模式,在全分院乃至全校范围内推广使用,从而大面积地提高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卫生事业服务。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教学对象为本院12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12级高职护理专业新生中随机挑选2个班作为普通对照班,另外2个班作为实验班。我院同级所有学生均经招生统一考试入学,随机分班。其年龄、性别分布和入学成绩经统计学分析并无显著差异。
1.2教学方法
普通对照班将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班将采用新的理论教学模式,尤其在理论教学中密切结合护考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结合历年考点进行串讲,教学中每一章节每个内容都密切结合护考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和历年考点串讲,实验教学和考核中密切结合临床实际。
1.3评价指标
实验结束后通过实验班和普通对照班班级学生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反馈调查对比等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评价指标。
2讨论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发现,我国目前研究针对高职院校与护士执业考试对接的基础医学课程改革的方向极少。本课题重点解决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与护士执业考试及临床实际脱轨的问题。鉴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卫生职业院校没有统一的与护士执业考试对接的、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及考核模式,通过对现有的与护士执业考试对接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模式现状的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在护士执业考试和新世纪对护理人才培养的要求下,传统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而实行与护士执业考试对接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可行的。此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护考大纲及历年护考情况、相关病案融入常规教学及考核中,同时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改革教学模式及考核内容,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护考通过率和就业能力,满足学生个人发展需要和就业岗位对高职护理人才标准的需求。本课题研究主要是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与学生“取证”的内容和要求相对接,推广采用教学做一体化、项目教学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通过实验班和普通对照班班级学生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反馈调查,在护士执考通过率上两班虽没有明显差异,但用人用人单位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反馈调查对比显示,用人单位对实验班学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对照班。本课题是针对当前全国各类卫生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与执业考试、临床实际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实施性,若能广泛推广,对于提高本校应届毕业生护考通过率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凌玉.我国护士执业考试的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7,(6).
[2]汪存友,于嘉元.于惊涛;美国注册护士执业考试合格线设定概况[J].护士进修杂志,2008,(16).
[3]潘晓锋.从护士执业考试谈改进护理专业教学方法[J].广西教育,2008,(9).
[4]陈红,郭兰君.护理职业教学中融入执业考试大纲的尝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7).
[5]吴晓璐.试探资格考试下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9,(14).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护理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