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的研究方向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1: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汉语言文学的研究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审美 观念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17-01
汉语言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也经过了不断的变化。我国的汉语从远古时期的象形文字逐渐演变到清朝的文言文,最后发展成如今的简体字,这些年来,汉语言一直在发展,经久不衰,这也可以说明汉语言文学的魅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汉语言文学神秘的面纱,来欣赏它独特的魅力。
1 古代汉语言文学的审美
其实一直以来,我国就有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的说法,这也反应了我国古代汉语言文化的精华。而汉语言文学经过了这么长的岁月,并没有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面,而是变得更加有魅力,这就是古人为我们现代做出的巨大贡献,而汉语言文学也被他们发挥得淋漓尽致。
1.1 孔子的汉语言文学
说到汉语言的审美,最先要提到的就是孔子的善美观念。孔子觉得善和美是可以相互结合的,只有当二者相互统一的时候,才能显示出汉语言文学的魅力。其实,孔子的想法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因为一直以来,古汉语言文学都是注重善和美融为一体的。但是在孔子的时期,还有很多人并不是非常注重善和美的相互结合,例如墨家和法家的作品。一个文学作品如果只注重“善”而不在意“美”,就会导致它只有内容,但是毫无艺术的美感,让人们觉得非常乏味;相反的,如果只注重“美”而不在意“善”,就会导致这个文学作品让别人觉得徒有其表,并没有思想深度。这两类作品都是不被人们喜欢的,也无法静下心来欣赏它们的魅力。所以说,汉语言文学的审美之一就是把善和美相结合起来。
1.2 唐宋的汉语言文学
唐朝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这也就造就了唐诗的出现和发展,让我国的的诗歌发展到了一个巅峰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例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我们现在欣赏唐诗的魅力,也可以从这三个人的作品来分析,李白的诗带着一种浪漫、豪放的感觉,杜甫的诗让人们感觉到历史逐步变化的无奈,白居易的诗让大家感受到通俗易懂的魅力。而宋词是在唐诗之后发展起来的,可以和着乐曲来歌唱,是宋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读宋词,就一定要读辛弃疾的雄心,一定要读李清照的凄鐾裨迹一定要读岳飞的精忠报国,一定要读柳永的缠绵。
欣赏唐宋时期汉语言文学的魅力,不得不看的就是唐诗宋词,这也是汉语言文学审美必须要分析的一部分。
1.3 明代小说的汉语言文学
当汉语言文学发展到明代的时候,出现了新的文学形式――小说,小说和现代汉语的联系更加紧密。小说是以较长的篇幅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来吸引人,这也就说明了小说不仅仅要塑造众多形象的人物,也要设计严谨的故事结构。要欣赏小说的话,也是从这两个角度来分析,例如我国最著名的小说之一《水浒传》,就塑造了一百多位形象鲜明的人物,还描写出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所以说,分析明清的汉语言文学的审美,必不可少的就是这个时代的小说。
2 近现代汉语言文学的审美
众所周知,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文学作品奉献给读者,而随着时代的变革,作者思考人生和观念也和发生改变,不同的时代会给作者带来不同的审美景观。
2.1 十九世纪的汉语言文学
在十九世纪的时候,我国正在遭受毁灭性的打击,这个时候的文学作品大多数是呼吁全人民进行战斗或者是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在这个时期,我国的文学作品大多注重思想内涵,希望能给人们以启迪的作用。例如,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大多都是对社会现状的描写,并没有用很多华丽的修辞手法,而是注重作品的内涵,希望通过自己写的小说来唤醒国人,借此来拯救这个充满病态的中国和麻木无知的人民。而十九世纪的汉语言文学的审美就是对思想的注重。
2.2 现代作品的汉语言文学
我国现代的汉语言文学发展的非常快,文学作品开始反思我国的历史和人性,也会对古代的作品做出一些分析。我觉得,如果要对现代作品的汉语言文学的审美做出分析,可以说我国现代的文学作品是多种多样的。我国现如今的文学作品大多数作家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想法,或者反应社会现实的作品,所以说,我们如果要分析现代汉语言文学的魅力,要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千万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带入作品,不然不会感觉到它们真正的魅力。
而且现如今,科技高速发展,有很多人开始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作品,但是这些作品的质量却层次不齐,我们一定要学会分辨出好的汉语言文学作品,才能学会对现代的汉语言文学做出审美。
其实,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也可以看出来,汉语言文学的审美是要把内涵和形式结合起来,而且只有当文学作品上升到一定境界之后,才可以算的上是真正好的文学作品,例如,孔子的思想、李白的诗、李清照的词、四大名著等,经过了时间长河的磨炼,成为了真正可以流传百世的作品。而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对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审美分析,可以发现出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的特点。而对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审美研究,需要我国的众多人士一起参与,才能赋予汉语言文学一些新的审美意义,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汉语言文学,才能让汉语言文学走出国门,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朱锦昌.汉语言文学中的艺术与审美[J].网络导报 在线教育,2012年(41)期.
[2] 朱元英.对汉语言文学的审美问题的研究和探讨[J].青年文学家,2014年(24)期.
[3] 张法.文艺与中国现代化[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篇2
关键词:网络语言 汉语言文学 影响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逐渐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网络语言依托于网络而生,又因为网络得到了发展和普及,其对于汉语言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合理看待网络语言,推动汉语言文学的稳定健康发展,是必须得到重视的问题。
一、网络语言概述
简单来讲,网络语言指在网络中产生,同时应用于网络的语言,是在网络环境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语言形式,与常规意义上的语言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网络语言并没有固定形式或者规范性的要求,可以在汉字、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等之间进行随意组合,而这种组合看似混乱,在特定的网络媒介传播中却有着特殊的意义。有别于规范性的语言,网络语言更加简洁,更加生动,是网民为了提高聊天效率,或者出于某种特定需求而采取的方式,自诞生开始,网络语言就受到了网民们的厚爱,得到了飞速发展。从目前来看,网络语言已经开始逐渐从网络平台走向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体现出了一种“源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特点,例如,“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本来是小学生作文中的一句话,但是经过了媒体和网络的传播,逐渐成为可以表达对某件事情惊奇态度的网络语言。而伴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语言的使用频率也在不断提高,当今年轻人在聊天中常用的“886(拜拜了)”、“55(呜呜)、妹纸”等,实际上都源自网络语言,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网络语言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二、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
从客观的角度分析,网络语言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影响具有两面性的特征:
(一)积极影响
且不论网络语言的格式是否规范,使用是否恰当,单纯的从文学发展的角度分析,简洁生动的网络语言可以更好的对人们的内心情感进表达,可以推动汉语言文学的长远发展。作为接触网络最多的群体,青少年对于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强,也更容易受到网络语言的影响,其不仅是网络语言的发明者,更是主要的传播群体。与规范性的语言相比,网络语言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无论是符号、缩略词还是原本的文字,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不同的场合有着不同的意义,更富趣味性,也因此推动了文化交流的繁荣。例如,“大神”原本指资深网络用户,后来在其他领域发挥引申义,指在某方面具备较高水平的人,如P图大神、计算机大神等;“濉北挥美葱蜗蟮谋泶锶说奈弈魏陀裘魄樾鳎在F实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人在逋尽贰陡濉返龋更是进一步推动了“逦幕”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中也开始引入部分网络语言,其在作文教学中更是有着直观的体现,对于教师而言,如果在作文命题中,适当引入网络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教学形式,也使得学生在分析和写作的过程中,真正了解到网络语言的优点和缺陷,发挥其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推动作用。
(二)消极影响
一是语言形式不规范,部分网络语言为了达到标新立异,赢得更多关注的效果,甚至会刻意对语言应用规范进行破坏,对语言原本的语义进行去接,或者为了追求语义的雷同,运用别字,可能会对青少年汉语言文学的学习造成一定的误导。青少年本身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浅,而且其思想富有创造性,在接受网络语言的同时,可能会形成一些错误的观念,影响原本具备的汉语读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事实上,网络语言所导致的汉语语言功能弱化问题正在不断加剧,也给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如果不能对网络语言进行适当管控,则必然会影响汉语言文化的稳定健康发展。例如,电影《从天儿降》,从迎合电影主题与内容的角度,本无可厚非,但是其可能在社会中产生误导,使得青少年群体在写作和语言表达中,于“从天儿降”和“从天而降”之间摇摆不定;又如,最近一段时间的网络热词“蓝瘦”、“香菇”,容易导致发音不清,继而影响正常的沟通和交流。
三、如何正确看待网络语言
从上述分析可以知道,网络语言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影响具有两面性,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网络语言呢?是该全部接受,还是一棒子打死?本文认为,应该从客观的角度去对待网络语言,一方面,应该从中提取精华部分,保持一个正确的心态,对网络语言的精华和糟粕进行区分,避免盲目的模仿和使用。对于相对规范,生命力较强的网络语言,可以进行整理和吸收,做好引导工作,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对网络语言的引导和规范;另一方面,应该减少不规范语言和低俗语言的传播,从自身做起,提升网络法规意识,提升对于网络语言的分辨能力,认识到滥用网络语言的危害性,净化网络环境。归结起来,对待网络语言,应该坚持客观公正、去粗取精的态度,认识到过犹不及,在发挥其积极影响的同时,控制和杜绝消极影响。
四、结语
总而言之,网络语言本身是网络时代的一种客观产物,其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引导和规范,在正确使用网络语言的同时,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超海.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文化学刊,2015,(07).
[2]戈双峰.探析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及意义[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0).
篇3
1.高校汉语言文学选修课当前的建设现状
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课程认知不清,这主要关系到课程定位的几个问题,正确的定位课堂教学是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正确定位会关系到未来的发展,学科的前景,教学计划的安排,最后教学内容的确定等。汉语言文学的选修教育的认知性质不清,这会导致课程建设有很大的局限。在课程的设置中,学校也并未站在为学生发展的角度把握,素质教育以及终身教育尚未形成核心的概念,课程设置还是停留在表层的建设中,这导致课程的设置原则模糊,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
在当今的大学校园中,很多人会将大学语言认为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选修课。学校开课仅仅只是为了积学分,由于选课的门槛不高,导致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纵观这种教育现状,还是因为在学校的课程开设之前并没有进行可行的研究与分析,所以造成了选修课教学质量偏低。
2.在学校开设汉语选修课的重要性
2.1满足素质教育
汉语言文学的选修课一方面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视野,另一方面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人文情感体验,升华学生们的审美以及情感方面的智慧。在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学习中,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独立的思考能力,辨别事物真伪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事物进行理性的判断,帮助学生们拥有正确的人生、世界与价值观。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选修课能够帮助学生持续发展,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完善汉语言文学的选修课建设,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得学生的道德情操、身心健康、文化涵养等有个质的提升。
2.2满足以人为本的要求
当前的教育发展中人们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这能够提升学生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战略,这将成为未来学校的改革与教育目标。汉语言文学类的选修课作为未来的素质教育中的一环,主要在于满足学生文化需求,保持学科间的渗透与融合,使得学生的知识面较为广阔。学生文化素养和知识品味的提升,可以使得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压力下,学生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未来企业中的佼佼者。
2.3提升学校的品味
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成功能够吸引学生进行学习,也能够增强学校的影响力。各大院校可以在汉语言文学的选修课中多培养一些优秀的老师进行授课,专业的老师可以提升学校的知名性。学生在学校上学,受到的一方面是学校的课程教育,另一方面接收到的是学校浓厚的文化氛围。一定程度上选修课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有时候会大于专业课老师的影响,而选修课的质量也影响了学生对学校的评价。故而那些不算知名的院校只可以打造专业的课程,聘任专业的教师提升选修课的质量,为学校打造好口碑。
3.如何建设汉语言文学类的选修课
3.1加强学生的选课指导
学校一方面要干涉学生的选课,因为学生由于自身的经验以及知识掌握不足,对于很多课程都不断了解。为减少学生盲目随意的选课,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与专业特长,对学生进行个性研究。学校的相关部门编制选修课的指南,介绍课程目标与教学的方式,这能够帮助学生选择更合适的课程。在学生每学期的选课之前,学校的各管理部门可以提前公布公选课,介绍选修课的老师,该老师的职称与学历,之前的主要教学研究方向等。这能够帮助学生在选修课的选择中更加具有针对性。
3.2优化课程内容
对于专业课的选择需要深入的调研,了解学生发展中的人文要求,确定课程的目标,从而制定标准化的课程。按照标准的课程规范选修课的体系与教学内容,而后将课程体系再度细分。课程体系的优化能够为语言的学习培养一定的专业素养与技能。汉语言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涵盖着几个模块,包括口才与演讲、诗词的欣赏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帮助学生进行选课。
3.3建立科学的评价手法
课程考核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故而规范化的学习管理能够健全学生的考试与评价机制。在学习选修课时,学校应当加强教学改革,改变教学效果的考核形式。在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记忆方面,老师可以减少知识的考核,在课堂中增加学生的讨论与解决问题的环节。在考核中以论文、演讲、报告、知识竞赛的方式能够增加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了解知识。为检验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科学的落实学生与教师的评价,另一方面可以建立相应的评级体系,针对学生和老师提出的一系列反馈建议可以及时的调整课程内容的先进性。
篇4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现代汉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9-0040-03
[基金项目]广东海洋大学2011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XJG20112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费良华(1968―),女,黑龙江绥化人,硕士,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是我国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新闻学、编辑出版学等专业的必修课,是学好古代汉语、语言学等课程的基础性课程,也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工具性课程。现代汉语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
现代汉语课程理论性强,教材中的例证语料多为陈旧的一般语言运用实例。如果教学过程中教师因循守旧,不能灵活处理教学内容,不能采取因势利导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枯燥乏味、抽象难懂,引发教与学之间的诸多矛盾,如学生不爱学、教师不爱教、授课效果差、无法实现教学目标等。要避免出现这些问题,必须进行教学改革,而且应该常改常新。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跟上语言发展的脚步,不断完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一、确立教学改革的目标
实行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需要不断吸收和借鉴教改经验,了解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课题组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分析总结,最终确立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定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并且对人才的质量不断提出新要求。尽管近些年高校扩招,每年都有大量的本科毕业生步入社会,但是这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一方面,虽然每年有大量的本科毕业生进入社会,但许多一线岗位仍然缺少能胜任的合适人才;另一方面,高校本科毕业生数量增加,就业竞争激烈,很多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这种现状意味着,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亟待解决的矛盾。
解决这种供需矛盾,应从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的改革入手,并且具体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细化到课程培养目标的确定。本课题组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现代汉语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力争把理论传授与实际应用密切而有效地结合起来,增强课程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最终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二、调整教学内容
调整教学内容主要是灵活取舍教材内容,适当增删,把握详略。无论多么优秀的现代汉语教材,都无法保证知识系统完整无缺,无法具备不同地域的普适性,也无法与语言发展完全同步。因此,本课题组在调整教学内容方面的总体思路如下:针对学生就业方向和地域情况,结合语言发展变化的实际,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详讲或增添应用性强的内容,略讲或删减应用性弱的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理论框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授课质量,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满足学生日常语言应用和学习、工作需要。
(一)针对学生就业方向做出调整
我校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新闻学、编辑出版学等专业都开设现代汉语课程。课题组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就业方向,分别调整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秘书工作或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等。针对他们的工作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内容调整如下:增加大量的训练内容,保证讲、练的比例达到1∶1;教学中用新近的例证语料替换陈旧的例证语料,并增加选自应用文体的例证语料。教学内容调整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基本功,提高学生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经过内容调整,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学生的语言基本功扎实,能客观分析各种语言现象,具备处理现代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能准确解读文学作品或公文材料,能准确运用现代汉语进行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而且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或在文化、宣传、管理、企事业等部门、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工作。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内容调整基本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同,但也做了特殊调整。例如:在基本理论教学中,融入与英语的比较;用一些对外汉语教学中典型的例证语料替换一般性的例证语料。调整的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对现代汉语知识体系的认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不同语言知识体系进行比较的能力,使学生在准确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基础上,能准确无误地解释具体知识点。
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新闻、出版和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和管理工作等。编辑出版学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新闻宣传部门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编辑、出版、发行及文化管理等工作。由于新闻学和编辑出版学两个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具有相似性,这两个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也基本一致。例如:加强拼读、拼写的教学与练习,强化训练学生掌握3500个常用汉字的规范读音和写法,强化训练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除使用教材中的典型例证之外,增加大量与新闻、出版相关的例证语料。调整的目的在于加强基础理论的教学,突出应用性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分析和运用能力。结果显示,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深厚,具有较强的分析处理语言文字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针对学生地域情况的调整
我校学生以广东生源为主,外省学生所占比例不大,且比较分散。广东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虽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但受粤语方言的影响,学生在使用现代汉语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例如:在语音方面,翘舌声母、儿化音节、轻声发音不准;在语法方面,存在“你有吃吗?”“你走先”“六块五钱”“好大风”等方言句式和方言语序。
针对上述问题,在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中,强化部分理论知识的教学,并辅以大量练习,纠正学生在现代汉语运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针对语言发展变化的调整
任何语言都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现代汉语也是如此。大量的新词(如网络词、外来词等)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一些新的语言形式虽然突破了原有的语法和语义规则,但也逐渐被大众所接受、所使用。面对这些新的变化,现代汉语教学也不能墨守成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结合基本理论,引导学生分析和研究这些新词出现的合理性以及使用的范围,引导学生关注新的语言形式,分析思考这些语言形式在表达上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如“副词+名词”“副词+动词”结构,形容词带宾语现象等。由于教学能贴近生活语言实际,学生学习兴趣十分浓厚,乐于分析和思考并积极调查研究。
三、优化教学模式
(一)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增强师生互动,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改进教学方式,调整讲授内容,增加有针对性的练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运用多种教学工具,针对课程特点和学生情况,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语言实践活动主要包括语言使用调查、演讲、写作训练等。语言使用调查旨在培养学生分析研究语言现象的能力。让学生利用假期进行调查,并在调查结束后撰写调查报告或在课堂进行讨论。调查内容不作具体限定,只要是学生关注的或发现的语言使用现象都可以作为调查内容。演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由教师和学生商定主题,利用学生自习时间或教师授课剩余时间进行演讲,还可以定期举行演讲比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写作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此项训练有别于写作课上的写作练习,一般字数要求不多,主要利用学习的内容,如词类、句法成分、修辞格等进行写作训练。
四、教学改革初见成效
经过教师们不懈的努力,现代汉语课程一改语言类课程枯燥无味的面貌,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被评为校级优质课程。而且现代汉语的教学效果也得到明显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能准确分析各种语言现象,能准确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后续课程教师们普遍反映,学生的语言功底有了很大提高。经过初期的教学改革实践,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基本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但是在以后的实践中,仍然需要深化改革,稳固改革成果。
参考文献:
[1]刘顺.现代汉语教学改革刍议[J].语文教学研究,2005(11).
[2]夏慧敏.高等院校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4).
[3]陈黎明,温欣荣.新时期以来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研究综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
篇5
时文辉(1992—),男,汉族,江苏扬州人,本科在读,单位: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
石毅(1990—),女,汉族,贵州铜仁人,本科在读,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
摘要:现代教育理念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此原则下我们更不能忽视学生间存在的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受学生基础和学生兴趣爱好的影响,差异性显得尤为突出。本文探讨了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处理学生的差异性。
关键词:差异性;目的;依据;策略
一、 中学语文课堂实施差异性教学的目的
语文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的差异性问题,如学生成绩差异和个性品质差异,语文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尊重差异,并把此作为实施教学的依据。这就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因材施教。
教育中需要给学生分层次,若处理不好,确实会挫伤一部分语文成绩较差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对学生讲清楚分层的目是为了有利于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实际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为了有利于学生之间能够更好地开展语文合作学习,共同提高;为了教师能够更集中、更有效地关注、关心和帮助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
二、 中学课堂实施差异性教学的依据
差异性教学要求我们实施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能使低层次学生有反馈机会,有补偿的余地,使高层次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差异性问题也应受到更多的关注。
我们可以根据中学生的语文成绩来分层,明白哪些学生已经掌握了所学习的知识点,哪些学生仍然需要强化;我们也可以根据学生语文的学习潜力来分层,老师可以将基础较差但潜力较好的学生拔高一个层次来分,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对潜力不好的学生提供一些培养潜能的教学方案;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学习态度来分层,对那些学习自觉性/主动性高的学生少投入精力,多花时间在那些需要管理的学生身上。
并根据亚里士多德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公正的分配原则:“平等地对待平等的,不平等地对待不平等的。”应用这一原则可以较好地处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差异性的问题。而语文教师是处理这一问题的主导者,因此语文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对需要帮助的学生的培养,合理地分配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和谐平等的环境下学习语文。
三、中学语文课堂实施差异性教学的具体策略
讲清楚了分层次的目的和依据,一般来说,学生和家长是能接受的。语文课堂差异性教学的目的是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在语文课堂中实施的:
A、大班教学中教学设计的难易兼顾,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多角度;
弹性目标适用于全体学生,但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选择和完成各自力所能及的学习目标。教师不仅要对全体学生要求知识的记忆和了解,更要根据他们的知识水平,认知习惯进行思维和能力训练。教师要科学地制定差异教学的目标,对各层目标的完成,不必强求时间和量的统一,适当放进时间限制,允许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完成不同的目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大班环境中教学学生才是真正的个体。
因此在备课中教师不仅要备教法,更要备学法。力争做到凡是学生通过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教,这样一方面节约了时间,同时又是学生掌握了终身学习的技能。凡能留做实践活动的时间,教师不占。因为教学大纲提出;语言教学必须增强语言实践的大量,使学生获得充分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教师备课时要坚持以实践活动为主的原则。凡是学生自己能作出结论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得出结论,是他们学会从具体到抽象,从个性到共性的思维方式,从而事半功倍。
实行多种评价制度,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可采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如评出努力倾听奖,积极发言奖,小小纠错奖等,把个人放入小组进行评价,是那些平时不认真听讲,好做小动作,乱插话的学生全部参与到小组评价当中,这样人人都不甘落后,不撤小组后腿,便会注意力十分集中地听讲,积极地参与。
B、调节孩子成长中的偏科问题,为语文服务;
中学语文课堂差异性教学在我们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学生的文理偏科,有些孩子文科特别有潜力且对其有较大的兴趣爱好,而理科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另外一些学生则反之。教育上分文理是很好的,然而必须在学生选择文理科前仔细分析自己的状况,选理科看文科是差在什么地方,要是学习方法上的,是可以提高的,是自己思维方式上的,可能提高有一定的难度,可以根据自己能力的长处选择文科。毕竟学理科也是要学语文的,而且还有英语,有一定的理科底子再来学文科的话会更有好处,思维会更加开阔,在强调理性的时代,多一些逻辑和理性的文科生会更占好处。对于还在犹豫自己读文还是读理的学生,我们推荐他们通过潜能测试更好地了解自己,让他们在未来的路上,走得更好,在语文学习上更占有优势。
C、城乡教育,少数民族教育的区别对待,资源合理配置;
中学语文差异性教学在我国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城乡教育,少数民族教育的差距,通过语文资料的编订,教研活动的大量开展,合理配备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投资效益和教育质量。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配对帮扶,让一些师资力量、教育资源丰富的名校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扶一些乡村学校和少数民族地区学校,让他们在交流中互利共享,促进教育发展。
对于母语是非汉语的民族,我们要区别对待,放缓教学进程,大力开展针对他们的语文教学研究,让他们在自己的语言学习规律下学好语文。
D、采取多元的教学方法,把时间还给学生。
通过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探究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和参与意识;要通过开设带有研究性的实验课、活动课等,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哈佛大学本科语言教育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辅导、实验、角色扮演、案例研究、模拟法庭、独立学习等。牛津、剑桥等大学重视多学科交叉训练,对于开阔思路、培养现代科学人才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英国教育中提倡的批判式思辨也是创造性人才所需要的重要品质。英国互联网教育发展非常迅速,信息实验室基本是24小时开放,其网络课程在高校之间都是可以共享的,这非常有助于创新人才智慧交流与启发。所以,在创新人才培养上,我们应重点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开放性思维能力;强调教育的实践目的,并加强训练学生批判性思辨和多学科知识交叉的能力。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实践环节的教育,认真语言运用、作文、口语交际、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其次抓好活动课的教学活动,把计算机和其他的数字媒体引进中学语文教学。培养语文教师具有崭新的教育观念,培养语文教师掌握合理的知识结构,激发语文教师具有独特的个性品质:如自信、喜欢挑战性工作,热爱创造性学生,富有幽默感,兴趣广泛,具有开放性,鼓励教师运用灵活的教学艺术,创造宽松的育人环境。(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中国文化自信;人才培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当一国的民族语言被作为外语普遍学习的时候,就在相当程度上反映着该国国际地位的真正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深化。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持续升温,我国政府充分利用当下有利的形势,加快培养造就既熟知本民族又了解世界历史文化的对外文化传播高级专门人才,积极传播长期以来受到各国有识之士赞赏的中华文化价值观。
然而,在全球一体化和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中国文化的传播一时间还缺乏足够的定力,模仿、照搬之风盛行。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包围,我们不能妄自菲薄,忽视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和自我更新能力,而应在全球意识的观照下,加强文化自信,寻找中国文化的坐标。高校对外汉语专业作为培养汉语国际推广与国际交流的专门高级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民族文化,提高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中身体力行地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自觉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使者。
一、对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认识
所谓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和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充分肯定以及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作为世界古老文化中幸存下来的中华文化,孕育了博大深邃的文化智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倡导的和谐、大同、天人合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辩证思维等都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价值观。对这些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要继承和弘扬。
1、对中国文化作用和重要地位认识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维系民族的精神纽带。正是由于共同的文化,一个民族才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打不散、压不垮,就在于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她铸就了中华民族不朽的灵魂和不屈的脊梁,根植于民族历史的土壤之中,流淌于五千年历史文明的长河。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人文主义思潮、自强不息精神、“天下为公”理想等这些民族精神的精华,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现代化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冲突,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态势下,对我们保持并努力发展文化的民族性,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合理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并在世界范围内有效地传播中华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加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强大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
中国文化不仅在过去的发展中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而且面对人类文化多元发展的走势,依然具有强健的生命力。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华文明历经战乱和外敌入侵却绵延不绝,其中的原因是中国幅员辽阔,中华文明在广袤的土地上繁衍;中华文明的规模巨大,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学、艺术、哲学、医学等领域形成了完整的、相互关联的整体却又独立的体系。但自从以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国家积贫积弱,中国人始终处于一种深刻的文化焦虑之中。中国人对曾经领先世界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如何在西方现代文化的挑战下存续缺乏自信了。到了在,在“打倒孔家店”文化运动口号下,孔子成为了的标靶,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尤其是“”期间,传统国学又一次遭到了冲击了,优秀传统文化失去了深厚的根基。改革开放之后,西方形态伴随着西方物品进入中国,处在迷惘中的中国人受到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没有增加,反而越来越模糊,内心深处对中国文化缺少深刻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念,从而导致后来在对外交流和传播中的自卑和不自觉。
党的十七大鲜明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因此,我必须站在时代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高度战略,深刻的认识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民族的振兴中是文化起着重要地位与作用。只有这种情况下,才使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推动社会文化的体制改革。
第一,弘扬和传承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加强对中华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传统美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是我们现代社会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所以我们应该看到并充分尊重和肯定这些丰富的价值,坚持保护和利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和创新,积极创建优秀文化体系并更好的传承下去,使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振奋人们前进的精神力量。
第二,自觉对外传播中国文化,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扩大,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从内心深处自觉认可中国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的修养,并在共同的价值观、“大同”的思想指导下,自觉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是发展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的需要,也是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形象、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国家文化安全、提高国际话语权的需要。
二、加强外汉语人才培养,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在国际交流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对外汉语”专业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能胜任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以及胜任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扎实掌握与汉语言文字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同时还具备一定的文学文化素养。
1、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理论基础和掌握一定外语水平的人才
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质是推广汉语,让学习者学会典雅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能够随心所欲地运用汉语进行深层次的交流。高校对外汉语专业是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主要机构,以培养本科和研究生人才为主。根据国家教育部对对外汉语专业提出的业务培养要求来看,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要能够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要受到中西比较文化的基本训练,还要熟练的掌握英语,最终目标是要具备从事语言或文化研究的基本能力。而“语言或文化研究的基本能力”之语言能力,主要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基础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应用能力。如现代汉语的语音、语法、词汇;古代汉语之所以重要是现代汉语的许多语法、词汇都是来源于古代汉语,且通过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更便于阅读古代文献,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的文化遗产;而对外汉语教学需要扎实的语言学基础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作为支撑,只有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的对外汉语老师才能在教学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当然,外语水平对于对外汉语的重要性自不必说。
2、培养具有丰富的中外文化知识、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的专业人才
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语言深受文化影响,反映文化的发展。民族语言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基本形式,文化对语言的有制约作用。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汉民族的文化对汉语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语言教学的工具主义语言观往往只注意对语言系统内部组织规律的学习和研究而忽视了对制约工具使用的外部因素的学习和研究,因而使语言学习者只能学到静态的语言知识,只能了解语言符号的语言意义,但因为缺少“文化”面不能学到运用语言的知识,不能真正把握言语的语用意义。因此,学习语言必须学习文化,学习语言须注意考虑语言以外的行为和环境。汉语的产生和发展与汉民族的历史密切相关,渗透了汉民族的文化积淀、认识经验、感彩。如果缺乏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及文化内蕴,外国留学生根本无法正确理解某些词汇与语法。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注重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教学的特征,从语言和文化教学两方面着手,使学生不仅明确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规则,同时也了解中国的文化及在这种文化中形成的交际习惯,从而得体地运用所学进行汉语交际。再如,中华饮食文化、刺绣、剪纸、丝绸等对外传播具有悠久历史,颇受世人瞩目。传播者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引入这些中国文化教学,树立语言离不开文化的教学理念,无形中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得对外汉语语言教学变得不再枯燥,学生们能在有趣的文化中学习语言,必将对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由于学习汉语的学生,有来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他们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外汉语教师对学习者所在国的宗教、历史、文化、风俗等要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尊重学习者的宗教、风俗习惯,以免出现影响国家、民族团结的错误。
篇7
关键词:文学概论区域性文学风格文化根性
文学概论是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是培养汉语言文学人才的重要基础课程。纵观现阶段下被广泛应用的文学概论教材,可以发现,虽然对一些基本性的问题有着类似的共识,诸如文学本质、文学源远、文学创作等方面,但是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种类的国家,所以文学活动就有自己独特的特征。现在关于文学概论的教材一般都是从文学的基本层面开展论述,不够深入;或者按照文艺思想史的路线上论述文艺活动的规律,比较注重新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想。但是这样以来的话,前者注重概念基本理论,没有建立各种文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后者则是太过注重中外文学理论的关联,对文学原理概念论述不够。本文着重讨论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以此展开对文学概论教材的探讨。
一、区域性文学风格内涵
区域性文学风格又叫地域性文学风格,由于生存环境、生活理念、民俗风情等的不同,在文学创作活动中就会有相应的反应,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学风格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文学概论教材中关于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有着这样的认识:作家的文学创作总会受到其生活地域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就会渗入到作家的文学作品中,从而表现出极强的地域性特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区域性风格并不只和区域自然环境有关,它还受到区域社会环境,诸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的影响。
现阶段的文学概论教材中,很多都没有注意到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的阐述,对具有浓厚地域特点的文学作品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还有一些教材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认识到文学意义上的区域性和地理意义上的区域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学区域风格问题不是地理区域问题的附属问题,它有着自己全新的属性。有的教材中提到地方特色可以引起风格的急速形成,民俗差异、区域背景的差异就会在作家的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形成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
现阶段的教材一般认为,如果作家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生活一段时间,潜意识里就会被植入关于该区域的原生性文化,那么其文学作品中必将表现出极强的关于该区域的社会性文化,创作思维必定会受到区域文化元素和色彩的影响。这样的认知并不是错误的,但是确实片面而简单的。将作家的创作个性和个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域性风格也并不是整体性风格的附属物,作家的文学创作过程,固然会受到其生活环境的影响,但是他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题材选取、审美观点和地方母语才是更加重要的根本因素,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因为这些因素对不同的地域产生不同的认识。
在我国,语言种类繁多,地方性母语因各大方言的种种分支而普遍存在,而文学载体语言却需要选取一种彼此都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所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具有独特原住色彩的文化、语言已经消失,所以在区域性文化风格问题的研究上,仅仅在汉语言文学方面进行,还是不够全面的。
二、区域性文学风格表征
关于如何判断文学作品中的地域性文学风格,这绝不是看看文学作品就可以理解的。毕竟作家独特的生活环境,不是每一个读者都曾体会的。而真正的区域性文学风格作品,是需要对该地区独特的文化风俗、民居生活等通过文字刻画地域形象、民俗情感。欣赏地域性文学作品,不仅仅要在文本内通过文字来欣赏,还需要跳出文本,融入到文学创作主题的地狱文化环境中。尽管在地域性文化中也存在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但是作家内心深处的文化根性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每一个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无论离开与否,骨子里都会存在这种文化根性,所以地域性文化风格在不同而具体的文学作品中,会表现出独特的复杂性、多元性。
文学创作中的地域文化风格,需要用合理的方法激活出来,呈现在世人面前。绝对不是套用区域文化概念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特定的表述视角和方法,实现文化融合和价值转换,好的区域性文学作品,绝对不是只看写了什么,而是要思考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是否传递出了他内心深处的文化根性和个体独特性。
三、区域性文学意义
根据研究,同一个作家,如果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生存,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又会带有不同的地域风格。究其原因应该是作家作为人类、民俗和社会多方的大家,当遇到和自己认知不同的环境的时候,就会通过独特的审美眼光,把这种排斥性或者是接洽性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一旦深处这样的环境,作家的社会和民俗经验往往不再起作用,而是要通过不断的磨合和接洽,来适应新的环境。沈从文的《边城》,表现出的就是沈从文排斥和厌倦都市文化,从而唤醒了沉睡在内心深处的文化根性,幻想出了像湘西那样的虚幻世界,最后通过文学转化成作品。同一个作家在不同地域的不同作品,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风格,都是和地域根性文化有关。地域性文学不是单单指的地域,而是在不同地域上一个追寻和探究文化根性、生命形态的过程。
综上所述,文学创作中加大关于地域性文化的探讨和推广,既是作家们的主体性寻根,又是体现其文学作品价值的见解体现。在构建多元化文化格局的同时,把地域性文化纳入政治体系建设的一部分,避免其被过度商业化,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做法,当然也可以更好的传播和实现地域性文化的价值。从具有明确地方母语特性的文学风格、本地特色的鲜明审视、地域性文化风格的普遍性上,区域性文学作品可以建立民众的共同意识,以区域性的文化特色探究人类文化长远发展方向。这样才能保持区域性文学的影响力,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吴海进.对文学概论中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的思考[J].当代文坛,2012,02.
[2]刘忠.历史地评说蔡仪本《文学概论》[J].中国图书评论,2007,04.
篇8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一部分高校从学术型到应用型的转变,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与授课方式方面都面临着极大的冲击与挑战。相应的专业老师焦急地思考究竟什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其培养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转型之下的授课方式究竟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调整?
经过几年的探索,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在教育界有了一个公认,即汉语言专业的应用型应该是培养具有深厚文化素养、有较高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够从事语文教学、文化策划、秘书等工作的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网络及实地调查中也发现,市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的要求依然停留在“能说会写”上面,即强调学生的“说”和“写”方面。这种对学生能力看似传统的要求实际上蕴含着现代意义上的调整,即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说和写都是建立在思维、判断、分析的基础上的。这样的要求必然对该专业的一些基础课与核心课的授课方式提出新的挑战。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能说会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以所在的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为例进行了调查研究,拟对当前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作出相应的课程教学改革。
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理解社会思潮、文学思潮与文学创作的内在联系,对于代表性作家作品能够运用综合比较和文本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鉴赏与评论,增强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感知与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独立判断能力与鉴赏评论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现代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按照这一目的,授课过程中要求教师对学生能够进行思维训练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但是,目前看来,现在的授课中存在以下问题:
从授课方式看,虽然应用型转型已经进行几年了,但目前的授课方式依然传统。传统的文学课程的授课是典型的老师教学生听记,一般是三段式的讲述―作家介绍、作品主题讲解、艺术特点分析。这样的授课方式的结果是学生总是按老师的思路去思考,不仅不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而且也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无法将知识内化为能力。改革势在必行。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也提出要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的要求。笔者所在学校中文系有四个年级,对学生共下发调查问卷75份,有效问卷73份。其中60份问卷回答希望能够对现有的课堂授课进行改革,38份对于本课程教学应该做哪些改进做了具体回答。有16份问卷中,学生提出“希望能够观看一些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中希望将文字与影像结合起来进行学习。7份问卷中学生提出希望扩大阅读量,并希望能够定期进行读书会等活动,一部分学生还提出增强互动环节,甚至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等建议。这些回到都说明学生对目前的授课方式已经有点审美疲劳,希望改变。
学生学习态度冷漠,不读书,也不会读书,更不愿意读书。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更多的大学生追求能够立即见到实际效用的东西,很多学生认为现当代文学的学习不如一些职业性更强的课程如秘书实务、社交礼仪等能够帮助他们将来就业;在当前的影像时代,部分学生只喜欢看影视作品,不愿意看文本,想象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欠缺;同时一部分学生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习惯了高中的听课背诵记答案,自学能力较差,不会看书。在收回的问卷调查中,有个别学生提出不希望改变目前的授课方式,希望老师能够多讲,他们多听。这部分学生有学习的热情但是缺乏方法引导。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大部分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师教生听”,学生学习兴趣欠缺,同时被动的学习也无法实现将知识内化为能力。改革的切入点应该是激发学生兴趣,重点是如何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真正的将应用能力的培养内化为课堂教学的核心。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关键因素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要改革,就要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与鉴赏评论的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其核心要素有两个:老师和学生。老师和学生在授课和学习的过程中都要进行态度的转变,一起寻找课程改革的最佳途径。
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授课中首先要做到授课内容与授课方法的转变,将授课重心由对知识的识记转移为知识内化为能力。具体来讲《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授课应该在授课重心转移的情况下进行改革。课堂授课重心应该由思潮与史向作品分析倾斜,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感悟文本,在分析文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所谓的能说会写要想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实现,其实就是分析鉴赏能力与独立判断能力在本课程中的具体化。授课教师要注意在引导学生分析和鉴赏文本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动手的环节,如调查问卷中学生所说的可以组织一些作品赏析和读书会,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以增强学生的文学感受能力与问题分析能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授课改革的第二个关键因素是学生。如上文所说部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一部分学生有学习热情但是又找不到学习的方法。这就要求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对缺乏热情的学生要找出其兴趣点在哪里,根据其兴趣点进行引导。以八九十年代小说中女性小说的讲解为例,笔者所带的班中一个班有九个男生,这九个男同学对于学习女性文学非常反感,觉得女性写其成长中的特殊性是无病,而且觉得自己是男生无需去掌握女性文学。在授课中,笔者就让男生与女生一起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让将女同学自己成长中所遇到的特殊情况与男同学一起分享,笔者自己也将经历中由于女性身份而引起的一些事情与他们做了分析,分享讨论之后,男同学终于明白了女性成长中的特殊性,再看这些文本,也就不是那么反感了。对于有学习热情却不会学习的同学来说,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来引导。有的学生活泼,有的学生内向。对于活泼的学生应该在动态的过程中,通过发言或与他人讨论分析中解决问题,而对于内向不善交流的学生则要鼓励其多与他人交往,鼓励他们将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说出来,或私下通过网络电子邮件或微信的方式与老师同学交流,在交流中一方面找出其问题所在,另一方面锻炼培养其能力。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途径
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两个关键因素之后,要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如小说、诗歌、话剧、散文等)对课堂形式进行广泛的多样化的尝试。本课程与其他实践性强的课程不一样,上文所说的能力与素养都要在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学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因此引导学生阅读原著了解作品及文学常识非常重要,同时教师要提前做好准备,应对突况,以帮助学生开拓思维,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在争鸣中推动教学,同时锻炼提高他们的鉴赏判断能力。以笔者所带的班级实际情况为例,在讲到80年代诗歌海子的诗时,笔者先让学生朗诵海子的名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这首诗的感悟。一个学生对此诗提出了质疑:“面朝大海,如何能够出暖花开呢?”笔者针对学生提出的质疑,引导学生展开了诗歌思维与散文思维的讨论,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诗歌的欣赏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
引入对分课堂。“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把一般的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对分课堂的关键创新在于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在考核方法上,对分课堂强调过程性的评价,并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能够根据其个人的学习目标确定对课程的投入。”[1]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授课中,适当引入对分课堂,对于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十分重要。本堂课讨论上堂课讲授的内容,学生有备而来,讨论效果好,课堂气氛热烈,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升。以《中国现代文学》中老舍的创作为例,老师用一次课的时间将老舍的创作经历及其文学观念、主要文学作品大致做一介绍,一周后,让学生以《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为例讨论老舍创作的主题及其艺术特色。学生课下研读热情很高,课堂气氛良好,效果十分显著。
专题讨论式课堂。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课程内容中的某一部分展开讨论。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民性书写为例,设置几个问题:一是鲁迅、萧红、高晓声等都涉及到了国民性书写,那么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二是萧红和高晓声对于鲁迅开创的国民性书写各有哪些创新之处?两个论题涵盖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部分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又通过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对学生进行了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师生读书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是学生补充强化课堂学习的主要途径。师生读书会主要途径是课堂及课后书单的开列,师生定期举行读书分享、交流会,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写书评。读书会的举办能够帮助学生累积基础知识,强化学生的知识内化,提升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影视作品与文本对比分析。上个世纪海德格尔就告诫人们,世界正在被“把握为图像”。[2]到今天新世纪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世界完全进入了图像时代,影视正在大规模的代替文本成为人们阅读接受的对象。图像时代使得“平面阅读”代替了“深度阅读”,人们更多的关注时尚、流行等感官愉悦,这在学生学习中也有广泛的表现。部分学生对影视剧演员的关注多于对作品内容的关注。在调查过程中,学生也提出了要求,希望能够更多的观看有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作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2015年路遥《平凡的世界》改编的电视剧在各大卫视热映,学生也利用各种机会天天追剧,在追剧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将文本找来阅读,并利用各种途径和笔者展开讨论,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但是在讨论中,笔者发现,学生往往将电视剧与文本混淆了,而且很多时候学生对演员的兴趣远远超过了作品本身。因此在利用影视作品辅助教学方面存在一个度的把握问题。
引入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向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最大的挑战。翻转课堂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中心,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征。在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基础知识的传授可以更具个人性,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但是课堂内的学习则增加了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其所学内容,真正的做到探究式学习、能够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势必会引发了教师授课理念转变,能够做到由知识的传授到能力培养的转变,同时学生也会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自发的学习,更好的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挑战下,传统的授课方式势必会被社会所淘汰,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且时不我待,必须立即进行,但是在改革中也不能过于急躁,要能够保持一种稳步前进的姿态,转变观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应对挑战。
【参考文献】
[1] 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
[2] 马丁・海德格尔.孙周兴译.世界图像的时代[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篇9
[关键词] 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主体;策略
关于教学模式的定义,众说纷纭,亦无定论,国外亦是百家争鸣,各有各论;而最早将模式引入并系统研究的人当属美国的B.Joyce 和M.Weill;并在其《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实际教学模式并不是一种计划,因为计划往往显得太具体,太具操作性,从而失去了理论色彩。将“模式”一词引入教学理论中,是想以此来说明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表现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的策略体系。
一、非指导性教学——“主体”角色的转变
罗杰斯从教学的主体性进行分析,即教学的主体——教师角色的变化;学习的主体——学生地位的转变;进行构建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到两个主体的角色意义。
1、学习“主体”转变
(1)从其人性观角度来看,罗杰斯认为积极的人际关系能够推动人的成长, 其意义表明其坚持认为学习者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和建构的, 学习者是主动地根据以往认知结构, 关注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 创建当前意义, 通过活动表现自我并发展自我的个性、潜能、资质和素养的。
(2)从学生情感视角来看,罗杰斯认为:学生在情感上困难常常表现在知识的学习上。而在具体的知识学习当中,学生由于完全处于学的地位,就相应的对学的地位的强化,不利于学习主体地位有效转变,反而会成为主体的障碍,不利于知识的学习,学习主体地位难于转变。
2、教学“主体”转变
(1)从教师的视角看,教师角色变化,有以往的传授者转化为教育学习的指导者与促进者;教师摈弃了传统的支配者的角色,转而扮演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指导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促进者,以学生为教学参考依据,以学生的个人发展为核心,指导与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麻烦。更强调高效率的、有助于长远发展的学习风格和受到良好指导的个人学习品质的提升与发展,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教师要尊重学生自行确定问题并选择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通过积极的、善意的评价,提高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澄清自己的学习意识。
(2)从教室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成为学生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充当帮助学生探究生活、学业以及与他人关系的协调者,从而创造师生相互学习、坦诚交流的和谐的伙伴关系,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学生自主的探究式的教学过程和学习方式,共同实现课程的创新与发展。
二、非指导性教学——“主体”情感的关切
1、情感的理解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一个理论性基础为心理治疗方面的理论及经验,其中蕴含其创立的疗法,是“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实践理论运用的现实依据。罗杰斯依据他的人性假设创立了精神治疗中的“非指导性治疗”(亦称“患者治疗法”),强调如向患者提供适当条件,患者就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2、情感的互动
罗杰斯把这些理念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并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的模式。卡尔·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直接源于“非指导性治疗”,罗杰斯把学生等同于病人,教育当作治疗手段,教学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缺陷。但是,他以极端的学生中心形式强调指导的另一个侧面,给了我们很有益的启示。
三、“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策略
1、关注学生个体的情感
学生的情感是学习效果有效性的保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绪变化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积极的、愉悦的心情将有利于教学,学习效率较高;反之,效率较低;学生的情感变化也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的情感,也会有相应的影响。
2、关注教师个体的情感
教师的情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的保障。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一举一动无不都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当教师的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有异样的变化,学生的情绪也随之变化,不能切实的关注教师的情感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会有所变动。
参考文献:
[1][美]Carl R. Rogers,卡尔·兰塞姆·罗杰斯(1902-1987)个人形成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美]Bruce Joyce,Marsha Well, Emily Calhoum 著.荆建华,宋富钢,花清亮译.教学模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
[3]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篇10
关键词:规范 语言文字 读音 书写 语文魅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字音和字形也不再列为高考考点,在新课程标准卷中字音和字形淡出了试卷,不知是进步还是盲目。但作为语文教师,对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要求是不能改变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传播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表率,其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标准、典范和楷模。尤其平时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语音准确与否,文字的书写是否规范,批改作业用词是否恰当,对学生有着非常关键的引导作用,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责任重大。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必须要有明确要求。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语言文字不规范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表现在读音上。在汉语普通话里,读音上分歧很多。“呆板”的“呆”原来的读音是“āi”,现在是“dāi”;“卓越”的“卓”原来的读音是“zhuō”,现在是“zhuó”。不胜枚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锬稀钡摹铩痹来的读音是“fàn”,现在改成“fán”;必修2《荷塘月色》一文中“妖童媛女”的“媛”原来的读音是“yuàn”,2011年五月版改为“yuán”,2014年7月版又改为“yuàn”;必修3《过秦论》一文中“崤函”的“崤”原来的读音是“xiáo”,现在是“yáo”等。另外,平时习惯性误读,更易导致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如“绯闻”的“绯”大家平时一直读“fěi”,“沏”读作“qì”,“氛”已被习惯读作“fèn”等。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同样不小。我在讲“莘莘学子”时,有很多学生读“xīnxīn学子”,问及原因,居然说上次大会,某某领导如此读;“刽子手”读“kuai”子手,纠正时,学生振振有词,刘德华唱《冰雨》时就样读;纠正姓氏的读音时,学生更是一脸茫然,“哈文”的“哈”怎么能读“hǎ”呢?
其次,掌握规范字。我们要尽量避免错别字。我们在街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店铺某某装“璜”材料店,甚至我曾在街上看到“此店出售红蹲鱼”的牌子,好个红“蹲”鱼。而学生的错别字更是比比皆是,很多学生总是把“摘”字的右边写成“商”;“羁鸟恋旧林”一句中的“羁”右下角写成“鸟”;“缺胳膊少腿子”、强加笔画更是屡见不鲜,“舞”能把上半部分少一横一竖,“复”中间的“日”写成“目”如此种种,错误五花八门。
再次,网络语言奇词怪语天天造,冲击着汉语的规范性。如奥特曼=太落伍了、唧唧复唧唧=做事太慢等。网络语言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动不动就在作文中出现,更有甚者,学习《文与可画oY谷偃竹记》一文时,笔者问到“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中“萌”的词性时,学生异口同声说是形容词,“卖萌”的“萌”不就是形容词吗?原来依据在这儿呢!
如果去探讨一下关于“语文”的含义,有的说“语文”就是“语言和文章”,有的说“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学”,还有的说“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化”。我认为“语文”最基本的含义就是“语言和文字”。试想如果连语言都说不规范,连文字都写不规范,那语文还有地基吗?这门课的老师还能称为“语文老师”吗?我所在的学校处于城乡结合区,来自农村的学生占了大多数,他们平时用方言交流,要让他们说普通话较难,所以,语文教师有责任让他们说规范的语言,营造一种良好的语言环境。这种规范的语文教学可以让语文的基础性与工具性更加坚实。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快速进步,多媒体教学开始占据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教学容量大,学生成了被动接收的机器,缺少明确、规范的汉字书写标准。我在语文教学中总是看到学生汉字书写普遍存着不规范、写字潦草、卷面脏乱等问题。规范的书写汉字是语文文字规范工作的一项不可缺位的任务。我在平时教学中要求学生书写时做到不连笔,不出格(作文纸的方格)、不压线(问答题的横格)、不涂抹、不歪斜(不要让字东倒西歪,伸胳膊踢腿的)。字体也许不漂亮,但一定要规范,做到横平竖直,让字站起来。
很多时候我们缺乏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意识。有人认为读不准字音、写错别字是小事情,其实这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然要求,也是对教师语文素质的基本要求,只有基础打好了,语文这座万丈高楼才能坚固无比。
总之,规范化的语文让我们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规范化也不是使语言简单化,把一切规定得很死板,叫人说话写文章都按一个模子,不许有个人的风格和创新。规范只是把语言中无用的东西、有碍大众理解的成分淘汰掉,把不必要的分歧格式加以统一。这样,规范的语言就可以沿着准确、简明、统一的大道更好地发展了。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倡导语言和文字教学的规范性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规范可以让语文更有魅力。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求索一音一字。
参考文献:
[1]彭泽润,李葆嘉主编.语言理论[M]. 中南大学出版社,2010.
[2]黄伯荣,廖旭东主编.现代汉语[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