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体系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1: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才培养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人才培养;五互型;电子商务;校企合作
佛山电子商务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但也面临诸多瓶颈,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人才的问题。电商专业人才数量不足,人才技能水平不高,很难满足当前佛山电商发展的需要。如何发挥现有人才培养机构的潜力,有效整合各种电商人才培养资源,构建全面、系统、科学、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当前佛山电商产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佛山电商人才岗位需求分析
调查显示,目前佛山电子商务企业人才需求主要有三类:一是电子商务运营人才,约占总需求的61.6%,具体包括网络客服人才(31.7%)、网络推广人才(17.3%)、网店运营人才(12.6%)等。二是电商技术类人才,约占总需求的35.8%,具体包括网络美工(24.9%)、网站建设(7.1%)、网络维护(3.8%)等;三是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约占总需求的2.6%。这三类不同岗位人才的知识,素质与能力要求如下:网络客服:1、熟悉天猫/京东等主流购物平台的交易流程,能熟练回复顾客咨询,协助顾客解决问题;2、利用QQ、旺旺、咚咚等在线聊天工具与顾客沟通,引导顾客在网上实施购买,促成交易愉快达成;3、协助处理售后问题,为顾客提供物流查询、订单修改、退换货等服务;4、打字速度快,沟通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网络推广:1、掌握天猫/京东等主流购物平台交易规则,熟悉天猫/京东后台,能熟练运用直通车、钻展、淘宝客等各种促销工具;2、熟练运用SEO工具,增加网站流量,获得更好排名;3、创新创意能力强,能根据公司营销目标制定网络推广方案;4、能运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市场分析。网店运营:1、熟悉天猫/京东等主流购物平台的平台架构、营运流程、网络推广及客户管理,管理协调能力强;2、能有效开展市场细分、市场选择、市场定位、营销策划,提升网店绩效;3、对数据敏感,能进行后台数据分析,制作分析报表,发现市场机会;4、工作认真,责任心强,具有大局观与创新思维。网络美工:1、具有一定的美术功底,良好的审美观以及市场眼光;2、熟练掌握CorelDraw、Photoshop、Flash、CAD等平面设计软件,能独立制作美化网络图片;3、把握消费者心理,有独到见解,创新创意能力强;4、工作认真,踏实肯干,对工作精益求精。网页设计:1、熟练使用Photoshop、Flash、fireworks、Dreamweaver、3Dmax等常用设计制作软件;2、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沟通能力、策划能力;3、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思维清晰。网络维护:1、熟练操作各种计算机软硬件,能独立进行计算机软硬件的安装、调试与维护;2、熟练掌握网络建设与维护的知识,能熟练进行局域网络搭建、网络设备维护和网络故障处理;3、熟练掌握网络安全与维护的知识,能确保网络系统稳定与数据安全;4、工作主动性强,安全意识高,服务态度好,富于团队合作精神。复合型电商人才:3-5年电子商务企业工作经验,熟悉天猫/京东等主流购物平台交易规则及各种促销推广工具,富有强烈的进取心及团队合作精神,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市场策划能力强,能够独立完成企业电子商务部门或店铺的综合管理。
2、佛山电商人才培养体系的现状
2.1大中专学校学历教育
大中专学校作为人才培养与教育的主体,近年来加大了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力度。目前佛山全市共有佛山科学技术学院1所本科院校,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2所高职院校、21所中职学校,80%以上的学校均开设有电子商务专业,每年培养的电子商务毕业生约为2000人。
2.2电商人才社会培训
社会培训机构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短平快的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弥补大中专院校学历教育的不足。目前佛山拥有佛山市万企电子商务职业培训学校、单仁资讯、佛山君桥电子商务培训学校、佛山领航电子商务培训机构等电子商务职业培训机构数十家,大多开设短训班,注重电子商务实战技能的培养。这些机构的规模各异,小到三五人,多则几十上百人。收费水平也高低不一,从免费到几千甚至上万元不等。
2.3电商人才企业内训
调查显示,90%以上的佛山电商企业有对员工进行培训,培训由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一般由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业务部门主管甚至企业高管授课,也有聘请外部专家授课或者选送部分优秀员工到外部培训机构学习。培训的内容除了公司文化,制度纪律、职业心态、员工守则等常规内容外,主要以业务内容为主,按照不同的岗位主要有美工、客服、网络推广、店铺运营等方面。大中专教育具有培养知识系统,文化素质普遍较高,国家承认学历,一般均考取相应资质的技能证书,但培养周期长,培养人数有限,培养内容偏重理论,实战训练相对不足。社会培训机构培训注重实战,培训讲师一般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讲求培训的绩效,在短期内能迅速培养出大量实战型电商人才,但培训课程缺乏连续性,培训时间较短,且大多收费昂贵。而企业内训多由企业高管或人力资源主管进行培训,与行业、岗位结合紧密,针对性强,但培训的理论性、系统性相对不足。由此可见,三大培养体系虽各有优缺点,但又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佛山目前的电商人才培养体系过于单一,不能很好的应对不同企业对不同层次电商人才的结构化需求;现有人才培养机构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沟通合作。要充分发挥三大电商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势,就要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五互型”立体化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实现“1+1>2”的效果。
3、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五互型”立体化电商人才培养体系
所谓“五互”型立体化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就是按照“课程互通、师资互聘、学员互培、基地互建、利益互享”的“五互”原则打通学历教育体系,社会培训体系以及企业内训体系之间的壁垒,建立一种有利于发挥各自体系优势的更为开放有效的电商人才培养体系。
3.1课程互通
课程互通就是指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开发上,要将学历教育体系与社会培训体系的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一种课程开发模式。具体而言,就是在进行大中专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计时,在对企业典型工作岗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不同岗位知识、素质与能力的要求,按照“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核心课程支撑课程”的思路构建课程体系。学历教育课程体系在坚持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与全面性的前提下,要注意吸收社会培训课程体系突出实战性的优点,直接针对电商企业的需求开设相应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比如不再简单开设所谓的《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偏理论的课程,而是针对电商实战的需要,引入淘宝大学等社会培训机构课程,直接针对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运营》、《网络推广》等课程。同理,社会培训机构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也应借鉴高校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对学员的战略观、全局观以及基本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切忌把社会培训只是当成一种快餐式的培养形式。
3.2基地互建
要培养良好的实战技能,没有一定的实习实训基地是不行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一般都建有数目不等的实训室,先进的电脑与网络设备,优越的网络条件,宽敞明亮的空间环境,整齐完备的配套设施,以及良好的学习氛围是高校实训室优势,但往往只是模拟操作,缺乏真实的交易。企业的情况则恰恰相反,它们有着真实的交易环境,讲求竞争、成本与利润,但却不一定能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唯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一种模式是把学校搬到工厂,建议“厂中校”,另一种模式是把工厂引入学校,建立“校中厂”,无论是“校中厂”或者“厂中校”,都是校企共建的实习实训场所,可同时为企业员工和学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服务,有效地解决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尤其是实习实训方面的难题。
3.3师资互聘
尽管高校教师通过下企业实践锻炼、开展课题研究、进行社会服务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实战能力与水平,并且学校在人才选聘方面也会有意识的引进一些具有企业一线工作经历的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但由于职业岗位的不同,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总是能很好的满足各自的需要。比如高校现行的人才评价体系还是比较注重学历与职称,而企业则更为注重员工的工作业绩,不同的评价体系与标准使得高校很难引进到其心仪的人才,而一般的电子商务企业或培训机构也很难引进理论水平较高的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加强高校与企业(培训机构)人才的互聘也许是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一方面高校通过建立由高水平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为专业建设诊断把脉,通过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参与到课程实训、实习与毕业设计等课程当中;另一方面企业也可聘请高校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开展战略设计、咨询策划、企业诊断、人才培训等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同时提升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与能力。
3.4学员互培
通过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交流,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动手能力;学校通过为企业开设订单班,组织企业员工到高校进修,培训,既可以提升企业员工的理论水平与实操技能,也可以提升员工的学历层次,稳定企业的员工队伍。通过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各自的资源优势,进行学员互培,促进学生与企业员工理论素质与技能水平的提高。比如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与佛山飞鱼电器共同组建飞鱼电商学院,2015年双11销售额一举突破亿元大关。
3.5利益互享
培训机构的师资大部分靠外聘,不可能保持大量常设师资,高校也很难拥有企业里最先进的设备与技术。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双元培养,一方面使高校学生可以更加贴近企业需求,实现零距离就业;而企业也可以借助学校的人力物力资源,既解决生产运营的燃眉之急,降低经营成本,又可以有针对性的培养考察人才,获取优秀的毕业生。校企双方通过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真正做到“合作共赢,利益互享”。
4、结束语
为破解当前佛山电商人才培养数量不足,实战能力不强,人才培养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的问题,在现有师资、基地等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提出按照“课程互通、师资互聘、学员互培、基地互建、利益互享”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五互型”立体化电商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校企双方在电商人才的培养与输送方面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掘现有教育培训资源潜力,实现资源的共享互通,达到快速培养大量的符合企业需求的实战型电商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姜丽媛.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2):73-78
[2]孟娟娜.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5(4):61-62
[3]邓之宏,邵兵家,段建.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岗位人才核心技能需求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1):136-140
[4]杨军.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研[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3):36-39
篇2
关键词:中职升本;岗位适应能力;培养目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6-0031-05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的指导下,职业教育已经进入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发展阶段。“中职升本”教育作为现代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全新探索,从2012年开始,在辽宁、广西、山东、江苏等省区陆续展开。“中职升本”教育具有特殊的教育属和经济属,既有别于普通本科教育,又不同于高职高专教育。因此,要实现“中职升本”教育的基本目标,需要科学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育方法等内容的创新和完善。
一、能力本位教育与岗位适应能力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在完善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正不断向更高规格的高等职业教育延伸。“中职升本”教育正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通过四年大学本科教育将中职毕业生培养成高层次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成为“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这种以能力培养为本的教育模式也正是“能力本位”教育模式的体现。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模式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加拿大、荷兰等国为代表。能力本位教育模式的核心是从岗位需要出发,以培养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为核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训练结合,以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并重视学习者的个性。与传统职业教育模式相比,能力本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力本位教育模式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供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通过教育培训使学习者具备从事某一岗位工作所必需的实际工作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基于职业需求的综合性能力,由针对岗位工作任务的若干专项能力构成,每个专项能力包括与岗位工作相关的知识、态度、经验、评价四个方面。
基于生产经营实践的视角,这种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能力可以称之为岗位适应能力。岗位适应能力是工作者专业知识、职业素质和工作技能的综合性体现,是工作者完成工作任务、解决工作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工作事故的基础和保障。它强调工作者所具备的能力与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相匹配,表现为工作者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够用、职业素质合格、基本能力满足、工作技能突出。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生产经营实践,岗位适应能力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即岗位任职的基础性能力、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特定性能力和解决工作问题的创造性能力。
岗位任职的基础性能力指从事某个岗位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态度、素质、技能等。例如,工程技术人员应会操作工作中所用的仪器设备;市场营销员应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交流技巧;行政文员应具备公文写作和沟通协调能力等。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特定性能力指完成本岗位日常工作任务所需的专业性知识、素质和技术等。例如,工程技术人员对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的技能;市场营销员向消费者推荐产品、解除消费者疑虑、签订销售合同、处理客户投诉的技能;行政文员撰写组织的规章制度、安排特定事务、工作总结汇报的技能。解决工作问题的创造性能力指工作人员解决生产经营中偶发事件和复杂问题所应具备的知识、素质和技术等。例如,工程技术人员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良、对生产流程进行改造的技能;营销人员解决环境突变对销售绩效影响的技能;行政文员解决工作危机、安排复杂性事务的技能。
在工作实践中,基础性能力是一个人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是任职的资格性技能;特定性能力是一个人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保障,是解决“怎样做”的技能;创造性能力则是一个人取得优秀工作绩效的必要条件,是解决“怎样做更好”的技能。基础性能力通常是在日常学习和经历中形成的,特定性的能力则通常是对日常工作进行总结、提炼而获得,创造性能力则是工作者对日常工作反思、观察、总结,并经历过解决某些具体问题而形成的。基础性能力是培养特定性能力的前提,特定性能力则是形成创造性能力的条件,创造性能力是对基础性能力和特定性能力的总结升华、重新建构和创新应用。
二、“中职升本”教育以培养岗位适应能力为本的必要性
如何提高“中职升本”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保证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企业需求,是“中职升本”教育面临的关键问题。将“岗位适应能力”作为“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不仅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利于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一)符合现代高职教育理念与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科学家,也要培养技术工人;不仅要培养管理者,也要培养生产服务一线具体工作的执行者。“中职升本”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本科层次,属于高等教育。其根本定位就是培养在生产经营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在“中职升本”教育中,将“岗位适应能力”作为培养的核心内容,通过针对性地教育培训,提高和完善学生未来就业所需的知识、素质和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优势,保证其能够有效适应行业和社会发展、满足企业的需求。这是对现代高职教育基本理念的落实,也与高职教育未来发展趋势相符合。
(二)与“中职升本”人才培养对象的特点相适应
“中职升本”教育是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所培养的学生是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中专、职高或技校的毕业生。这些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弱,对知识学习的兴趣也不足,但这些学生经过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培养,已经具备某些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因此,为提高“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的效果,有必要针对学生的基础、特点和需求,将能力培养作为核心内容,并据此进行课程体系、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三)有利于解决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增长,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一些大学毕业生为就业不得不放弃所学专业,一些大学生毕业后返回技校、中专去“补充”实践技能,甚至有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与此同时,近几年我国不少地区频繁出现企业“用工荒”问题,尤其是拥有某些专业技能的高技能人才甚至达到“一将难求”的状态。造成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所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不匹配,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在“中职升本”人才培养中,针对经济产业结构变化和企业需求,将岗位适用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和核心内容,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率,实现学生充分就业,同时解决人才市场上高层次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
(四)适应企业降低人力资本成本和风险的需求
企业作为追求经济效益的组织,在对人力资源进行配置与使用过程中,降低人力资本的成本和风险是其必然选择。企业希望市场提供的人才能够完全适应岗位需求,一方面避免人力资本配置风险,另一方面降低人力培养成本。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内的员工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取得优异绩效,就会成为企业的优质资源,企业因人力资本造成的损失或风险也就较小。因此,在“中职升本”人才培养中,学生经过大学本科阶段学习后,拥有适应企业某类工作岗位的技能,并与企业需求有效匹配,不仅容易实现就业,更有利于降低企业人力资本投入与潜在风险。
三、基于岗位适应能力的“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构建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学校定位,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专业所要培养的人才,在方向、途径、具体规格和各种要求上做出明确的规定。“中职升本”教育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是在国家总的教育目标指导下,对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内容及应达到的规格所提出的要求。构建“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必须立足“中职升本”教育的基本目的,保证培养目标体系能够可操作、可执行。
(一)构建“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中职升本”教育突出应用性特点,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所培养的人才也将就职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因此,构建“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需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坚持如下几项基本原则,从而保证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就业能力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1.与岗位的工作任务相匹配
“中职升本”教育作为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模式,其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应与能力本位教育模式的理念与方法相一致。因此,构建“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必须从岗位需要出发,立足完成工作岗位任务、履行岗位职责对工作者的能力需求,对基础性能力、特定性能力、创造性能力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以保证毕业生的能力结构和水平能满足企业需求。
2.与区域内产业发展相匹配
“中职升本”教育作为特殊的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其突出特点就是与区域产业发展有着更为密切的关联。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与转变以及区域内产业技术的发展趋势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就业情况。因此,构建“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必须密切关注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积极响应产业结构调整,突显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与地方产业发展趋势相一致。
3.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相匹配
培养能适应岗位需要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是“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的基本目的和发展方向。因此,构建“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必须切实体现学生未来就职岗位的能力需求。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企业技术进步、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对人才知识水平、综合素质、技术能力要求的变化,从而使学生的职业能力结构与能力水平和企业的岗位职责与工作任务相匹配。
4.与学生需求和特点相匹配
“中职升本”教育的培养对象是中职学校毕业生。这些学生经历过中等职业教育培养,虽然具备了某些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但是,普遍存在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不足、对知识学习兴趣不高、专业技能结构不完善等问题,所以,在确定“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在专业学习与实践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此外,由于学生在中职阶段已经逐步接触社会,其心理发展和人格秉性与普通高中毕业生有所差异,因此,设计“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特点。
(二)不同类型“中职升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中职升本”教育的教育属性与经济属性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其社会本位职能在于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即在知识、素质、技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完善与提升,使学生具备与未来就业岗位相匹配的能力。基于现阶段我国“中职升本”教育的专业设置情况和学生未来就职工作岗位,可选择几种典型的“中职升本”人才培养专业,分析其人才培养目标。
1.工程技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企业的技术结构和技术水平不断变化,技术创新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正逐步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企业技术水平提高了,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会增加,同时,对技术型人才的技术水平、能力结构以及创新精神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中职升本”教育中工程技术类专业正是为适应企业技术水平变化、适应人才技术能力要求提高而设置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企业输送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工程技术类专业毕业生就职岗位主要是生产一线或工程现场,他们将主要依赖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完成工作任务、解决工作中的各种技术问题。基于对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和企业的需求,确定的工程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如表1所示。
2.经营服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在市场竞争加剧、服务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对经营服务性工作越来越重视。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工作岗位的人才需求数量大幅增加。同时,企业对经营服务类岗位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升本”教育中经营服务类专业正是为适应企业经营管理、客户服务等工作的人才需求,以培养从事经营服务性岗位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为目的而设置的。经营服务类专业毕业生就职岗位主要是企业经营服务一线或现场,如市场营销员、客服人员、物流管理员等。这类岗位要求工作人员具有熟练的沟通交流、统筹策划、客户服务等方法和技巧,能够完成工作任务、解决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基于岗位适应能力培养和企业经营服务性工作岗位要求,确定的经营服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如表2所示。
3.行政事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行政事务类工作岗位主要指从事企业内各类专项事务性工作的岗位,如企业中的 会计、采购员、仓库管理员、秘书等。这类工作岗位通常是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支撑和保障作用的,因此,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专项技能,具有较强的执行力、统合协调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具有严谨、负责、为他人服务的工作精神。“中职升本”教育中行政事务类专业正是为适应企业对事务性岗位工作人员需求而设置的。从岗位适应能力培养目标出发,行政事务类专业培养目标体系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如表3所示。
四、实现“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措施
“中职升本”教育以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的。在根本目的导向下,遵循能力本位教育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岗位适应能力为核心,科学设定“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不仅为具体的教育培养工作提供了方向,更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前提。
实现“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的目标,需要立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高职教育的规划、布局和部署,正确认识“中职升本”教育在我国高职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树立促进“中职升本”教育良性发展的科学理念。
在发展方向选择上,需要将“中职升本”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发展相融合,把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作为“中职升本”教育的重点和方向。按照“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的原则,明确各专业学生未来就业的行业领域和工作岗位,把握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和任职条件、所需技术能力,从而保证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需要针对行业发展和企业所需的,基于培养岗位适应能力的基本目标,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上,合理安排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基本能力培养课程和专业实践操作课程的关系;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强化实践操作内容的比重;在课程方式上,设置走岗见习、入岗实训、顶岗实习等环节,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在对外合作上,需要学校与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使教学内容与就业环境实现“无缝对接”。依托企业建立技术工程或经营管理实验室、实训基地,让学生充分利用生产一线设备和设施,在生产岗位上进行学习、锻炼,从而保证所培养的能力为企业实际所需。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实现教学环境与就业环境、企业环境的高度统一,真正做到学习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尹波,宋君.“十二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前沿展望[J].职教论坛,2011(3):24-26.
[2]张慧敏.浅析项目化教学模式下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效能[J].职业时空,2013(6):50-53.
[3]邢菊.基于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想[J].职教论坛,2013(11):109-110.
[4]谢志平.我国职业核心能力开发研究综述[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5):10-14.
[5]张涛.高职人才的职业核心能力构建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90-93.
[6]胡建波,汤伶俐.职业能力的内涵与要素分析[J].职教论坛,2008(2):25-27.
[7]姜大源.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三个基本问题[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1):1-3.
[8]顾志良,于丽娟.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研究的经济学视角[J].辽宁教育研究,2007(10):81-83.
[9]张秋慧,韩彬彬,谢茜萍.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基于系统论的视角[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9):87-90.
[10]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40-341.
[11]范唯,郭扬,马树超.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62-66.
篇3
1现状分析
我国最早的护理人才培养以中职和高职培养为主,本科培养较少,使我国本科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显得比较薄弱。首先,我国在护理人才培养的目标设置上还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大部分高校仍旧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核心工作,缺乏对护理人才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更谈不上对护理人才的职业性塑造。这导致我国护理人才角色单一,地位低下,职业空间狭窄,并形成了强烈的刻板印象,从而阻碍了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和发展。其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误区。认为护理工作隶属医疗工作,因此人才培养模式也遵循着医学教育的模式———医学基础课,临床医学课,临床实习。所以课程设置上注重医学基础知识,淡化了护理自身的能力结构,人文教育和关怀教育则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虽然一直提倡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师资水平、教学条件等的限制,单纯的讲授式教学仍占主导地位,对学生的知识传输仍停留在授人以鱼的层面上。最后,本科护理生在进入医院实习的过程中缺少衔接,缺少系统的实习计划和考核方案;同时,由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学生在实习岗位上问题凸显,比如语言沟通及非语言沟通能力差,影响了实习的效果[3]。从以上现状可以看出,我国本科护理人才的培养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缺乏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完整的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因此一方面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进行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也需要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大胆改革、积极创新,设计出完善而高效的本科护理人才培养体系,以适应社会需要。本文主要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师资队伍、考核办法等方面来探讨本科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2培养目标
培养护理人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社会,满足社会的需求。现代医学已经从“以病人为中心”转向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SE•Luria指出“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两重性,她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需要人文滋养。”英美等发达国家均以专业角色为基础,强调护理伦理、护理道德、职业个性、职业角色适应[4],并注重对其跨文化和在高新技术条件下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所以我国高校也要改变过去单纯重知识、重技术的培养倾向,设置综合全面的培养目标,使护理人才具有良好的通用能力和深厚的医学人文素质。根据国际护理协会的标准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目前可以将我国护理人才的通用能力分解为临床护理、专业发展、基本操作能力、人际关系、批判性思维、法律伦理实践、教育咨询7个维度[5];人文素质主要是通过学习人文科学知识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形成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医学人文素质则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视患者为复杂的“社会人”,使患者在接受疾病治疗的同时,心灵上得到关怀和抚慰。另外,在培养方向上,应该在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培养有所侧重和区别,比如侧重医学治疗的护理人员培养目标,侧重老年社区的护理人员培养目标等。
3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培养目标都需要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来实现。首先,课程设置要与本科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专业课程和人文社会课程并重,突出护理专业课程自己的特色。每一门课程之间不能孤立存在,要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发挥各个课程的优势,长足发展。其次,要以学生为中心,设置符合学生需要的课程,只有学生喜欢的课程才是好课程。最后,护理教育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良好的课时分配,良好的课程衔接都非常重要。
4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科学而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主要讨论教师的引导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在备课期间,做好课前准备,比如更新知识,完善教学框架等。在课堂授课期间,以学生为中心,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起点,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后教师要进行反思和改进,做好教学效果的反馈工作。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互动的过程,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要推动者,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要摒弃过去传统的满堂灌和单纯的师徒式教学。首先,教师需要改变直述式的教学方法,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转变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适时从推动者变成参与者,甚至局外者,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大量进行互动,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精神,以达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第二,要随时根据课堂环境以及教学时医疗界护理大环境的现状调整教学步调,例如适当增删教学内容,引入当下护理界的热点话题,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进度。第三,在课堂上加强互动,因材施教。比如课堂情景演练、模拟医疗,鲜活的视频、图片等有利于教学的素材,小组讨论、小组展示等。第四,要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这样有利于护理学生脱离课堂走上工作岗位后还能继续学习和进步,为护理医学做贡献。综上所述,在每堂课中,教师不仅需要配合学生扮演多种角色,还必须要有发掘学生学习特点从而采取不同教学方式的能力,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都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被激发,发挥学生最大的潜能。
5师资队伍
2002年国际医学教育协会(IIME)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即: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6],对护理学教师的能力要求提供了依据。综合起来,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要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二是要有良好的医学和社会人文素养;三是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因此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要建立完善的护理教师培训体系,加强教师的专业性培养和人文熏陶,同时要提高教师的科研教育能力,从而引导学生的创新学习。
6考核办法
篇4
【关键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保障措施
引言
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其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能否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基本涵盖了学术性标准、职业性标准、品德标准三部分。
(1)学术性标准。学术性标准是以创新精神作为其主要的衡量标准。创新精神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自学能力、发现能力、评价能力、语言能力、审美能力、实践能力等。高等教育应根据学生个性特征,有意识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来提高人才水平。
(2)职业性标准。职业性标准以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岗位适应性程度来评价高校的教育质量。我国的职业要求从早期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到后来的“实用型人才”,再到现在的“高技能人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但其本质仍是要求具有成熟的技术和能将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为标准。
(3)人格品德标准。高校在强化专业知识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完善教育方法,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人格品德的养成。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特征以及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学识、素质的内在结构与行为表现的有机融合,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力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再是仅仅需要掌握单一技能的高精尖人才,更需要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宽、基础雄厚、具人格魅力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如今,职业发展趋势、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知识经济创新趋势、人才市场竞争趋势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要求高校培养出知识面宽广、人文修养较高、道德情操高尚、理论思维能力强、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强、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结合计算机教学谈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保障措施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指政府、社会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人、财、物、信息、空间、政策等方面支持,但是主要的是高校进行教育教学内部的改革,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保障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以下结合《计算机基础教程》教学从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教学目标。教育部早在1994年就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制定了明确目标,为了使学生具备21世纪需要的科学素养和基本技能,教育部提出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层次的教学体系。《计算机基础教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所涉及的学生人数多、专业面广、影响大。由于学生对该门课的学习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后续计算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所以在全国各类高等院校中,该门课程都普遍受到了重视。
《计算机基础教程》课程是全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本课程,它为后续计算机课程及其它相关课程打下基础。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自觉使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由于是针对大一新生开设的,所以也让之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接触到计算机的使用,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相应的实验课程更是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学生各自的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与能力。
(2)课程设置。《计算机基础教程》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选择以普及计算机技术和应用为主,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对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兴趣,建立起计算机应用意识,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计算机及其常用办公集成软件、Internet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能够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典型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同时兼顾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
(3)教学方法。以课程目标作为标准,根据课程设置的安排,如何提高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水平,如何保障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教学方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基础教程》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对新时期计算机信息技术认识、了解、掌握的基础层次。
本文提出了情景式的教学方法,因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是有机统一体,在情景式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是情景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情景任务的接受者和执行者,“教”和“学”从这两方面出发,并相互结合,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①教师方面:情景的设计
情景设计包括,情景设计目标、给出情景、指导、评价以认识计算机硬件组成为例,情景目标是熟悉计算机的硬件构成及功能,情景是一位学生作为代课老师,其他同学按人数分组,每一组站到演示机器位置听代课老师进行讲解,并提问,实验老师在代课老师讲解或者组员提问环节进行必要的指导,讲解结束后,由实验老师和组员同时给出评价。
②学生方面:情景的执行
情景的执行包括,接受情景安排、进行情景演示、总结学生接受了这个任务,作为代课老师首先通过查看实验老师给出的计算机硬件图片和阅读书上的内容进行备课,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为分组的同学进行讲解,并接受同学的提问,其中,根据实验老师的指导进行调整或者更正讲解内容,最后根据实验老师和同学的评价进行自我总结。
实践证明,情景式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除此之外,针对本门课程的特点,同步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实践效果的验证。由于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课程的教授过程中要与该领域发展同步,例如,在讲授操作系统时正值微软Windows8系统,马上同步到教学,让学生查阅相关内容进行了解,以现实事物的发展与书本内容的同步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体现教学的灵活性和动态性,以提高教学质量,保障高标准的人才培养。
篇5
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处理创伤患者采用的基本模式是由急诊科医生负责将创伤患者分检、分送到其他专科。在某些经济发达地区,有些医院已经在急诊科开展了严重多发伤的一体化救治或建立了与急诊科紧密结合的创伤专科,在一些大型医院建立了一些综合性的创伤中心,如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和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等。
在德国,每一个较大的综合性医院都有创伤外科,主要是以创伤骨科患者为主,但创伤外科ICU则专门收治多发伤和复合伤患者,并有一名专职教授负责 [2]。自1980年起,美国各地纷纷设立了专门负责创伤患者救治的创伤中心,并且培养了专业的创伤外科医师和麻醉医师[3-4]。
近年来我国创伤的临床救治水平与基础科研虽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创伤医学尚不是以一个学科而独立存在,甚至连二级学科都不是,在学校和医院中附属于急诊医学,学科发展的方向不明确。教育是学科发展的重要一环,创伤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必须适应创伤医学时展的要求。只有在创伤医学的医学专业教育、创伤医生的专科培养、科研人才的培育上下功夫,建立完善的创伤专业人才教育培养体系,才能更好的培养创伤医学专业人才队伍,从而促进创伤医学的发展。
1 创伤医学的专业教育
创伤医学专业教育在国内尚处于空白,目前我国的医学院校尚未开设创伤医学专业课程,与创伤医学联系紧密的急诊医学课程也只是作为七年制和本专科生的选修课程。
创伤医学应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纳入急诊医学的专业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创伤医学的发展。在具备条件的一些高等学校应探索筹建作为创伤专业不同层次人才梯队的培养基地[5]。创伤医学课程设置上应与临床专业有所区别,重点应将各科知识横向结合。创伤课程应包括院前急救、危重病症监护、心肺脑复苏、多发性创伤及复合伤、康复等学科。特别要重视外科基本技能训练[6],如气管插管、呼吸机的使用、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石膏固定、牵引技术、清创、缝合等临床技能操作。专门设立初级创伤救治培训(PTC)课程,该课程旨在规范自然灾害及交通事故等危急情况下的医疗救治行为,减少伤残率和病死率,属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性的培养项目。实践证实,该课程培训能够显著提高临床医生的技能操作水平[7]。培养创伤专科教师,授课者应该是专门从事创伤工作多年、专业熟练、经验丰富的副主任 医师(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人员,教学内容能够做到与临床、科研需求紧密结合。
2 创伤医生的专科教育
创伤专科医生在创伤患者的救治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创伤专科医生的专科教育应该在创伤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
创伤医生的专科教育应该是整体化、系统化、专业化。 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我国的一些发达地区,如华西医院、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已经开展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8-9],将创伤院前急救、院内救治和康复治疗有机结合起来。培训期原则上为3年,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住院医师分别安排在创伤中心门诊区、抢救区、清创手术室、创伤病房、监护室学习和工作,之后选择性地安排他们到外科如普通外科、骨科、神经外科、ICU等,内科如呼吸科、心内科、康复科等相关科室或专业组学习。此后,进入第二阶段专业培训,在创伤病房内部进行轮转,在多发伤组、胸腹组、骨伤组和脑创伤组进行轮转, 培训结束时根据医师的临床特长、自己的兴趣以及中心发展需要等,确定自己的临床发展方向,固定在各临床小组。
在基层医疗机构,医生创伤救治水平参差不齐,可推行高级创伤生命支持计划(the advanced trauma life support,ATLS),ATLS由美国外科医师协会制定,它的培养目标是使乡村医院的单个医生都能有效地评估和管理多发伤患者。建立一套完善的在职培训制度,并纳入继续医学教育计划,组织创伤从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医学院校进行短期的理论知识学习,参加各级创伤专业知识的学术活动。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请医学院校的教授或上级创伤专家到当地医院开设创伤救治医学知识、学术讲座,建立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对口帮扶机制。
3 创伤科研人才的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创伤医学目前已在断肢(指)再植、烧伤、火器伤、冲击伤、复合伤、撞击伤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重大成果,甚至在某些领域具国际领先水平[10]。现代创伤具有严重性、广泛性和复杂性,面临挑战必须进一步加强创伤基础研究和临床科学研究,进一步提高创伤救治水平。
我国目前从事创伤科研的大多为在读的研究生、博士生,科研人才缺乏、科研项目投入不足,均限制了创伤科研对创伤医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我们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扭转这种局面:(1)临床科研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推动医院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关键[11]。政府、学校和医院对创伤科研方面要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对医、教、研全面发展的高年资医师,鼓励其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支持他们参加学术组织和科研工作。创伤基础研究也要注重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实践转化,更好地服务于临床[12]。(2)创伤外科涉及多学科、多专业的结合,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理工科、医学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临床各专科之间,加强合作、协同创新。建立科学的、有效的创伤评价和分级体系,提供无缝的医疗保障。开发创伤救治专用器材、快速诊疗检测试剂等相关产品。(3)加强创伤医学实验室平台建设,培养从事创伤急救、创伤修复、急救与危重症等专业方面的博士研究生。引进国内外知名学府的高层次创伤科研人才,加强与国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建设建立良好的科研人才梯队。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伤所造成的实际经济和社会损失已居各种疾病之首,社会、学校、医院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培养创伤专业人才之重大意义的认识,积极拓展人才的培养思路和方法,加强创伤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促进创伤医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天民.对加强创伤医学研究的思考[J].中华创伤杂志,1999,15(1):1-2.
[2]Westhoff J,Hidebfand F,Grotz M,et al.Trauma care in Gemany[J]. Injury,2003,34(9):674-683.
[3]Roberts CS.The U.S. trauma system: model or misadventure? [J]. Injury,2010,41(4):319-320.
[4]Wanek SM, Trunkey anization of trauma care[J]. Scand J Surg,2002,91(1):7-10.
[5]吕传柱,付大庆,刘红梅,等. 急救医学教育与急救人才梯队建设[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2):223-224.
[6]姚元章,张连阳.创伤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1):30-31.
[7]麦泉云,符兆亮,曾宇,等. 初级创伤救治急救技能培训实践分析[J]. 中国急救医学,2013,33(z1):46-47.
[8]张连阳,程晓斌,姚元章,等. 现代整体化创伤学人才的培养[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2):1150-1151.
[9]万智,何庆. 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历程和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6,5(3):225-226.
[10]雍伟哲.院士谈创伤医学发展[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1,26(20):5-6.
篇6
作者简介:张彦春(1974-),女,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项目管理、应急管理研究,(E-mail)。
摘要: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合理设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要素。文章从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培养内容的合理设计、培养条件的设置、培养管理协调优化,以及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全方位地构建了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从而促使工程管理专业达到培养高素质工程管理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
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系统理论
中图分类号:F407.9;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1-0013-04
工程管理专业是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相互交叉的一门复合性学科。该专业要求学生具备工程建设过程所涉及的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等领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具备较强的综合性决策与管理能力,具有在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等相关专业领域的较为广泛的职业适应能力,具有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1-2]。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如何构建新形势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摆在工程管理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亟需深入研究。
一、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利用系统理论分析人才培养涉及的要素和环节,明确培养体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从而为培养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
(一)运用系统科学理论作为培养体系构建的依据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涉及在一定培养目标下培养内容的设计与实施。从主体来看,不仅包括作为培养对象的学生,还包括教学、学工、教管等多方主体。从培养过程涉及的要素来看,包括培养内容的设计、培养条件的配置、培养过程的管理等多方面;因此,要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合理设计人才培养各环节和要素,用整体与要素、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联系来认识和设计各截获子系统,深入分析系统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反馈机制,通过整体支配和控制各要素,从而使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寻求系统最优[3]。
(二)培养体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
社会需求是人才培养的“指挥棒”。人才培养体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随
社会需求变化而进行及时修改和调整,不断完善和优化。如:在教学内容体系的设置中,可以在保证专业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就业趋向,开设相关专业方向的课程,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2采取系统措施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体系的设置应以创新型、高素质,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程管理人才为根本目标,从科学设置培养内容,提供相应的教学条件、辅以相应的教学管理,并加强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和评价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寻求整体最优,而不是仅考虑某子系统的最优或某一门课程的优化。
3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
大学本科教育是要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继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缩短学生的职业适应期,因此,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应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并适当给学生增加自我支配的时间,留下自学空间,提供自学指导。
二、培养体系的构建
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多是从专业特点的角度来确定的,缺乏“顾客定位”的培养目标(即考虑学生、家长、工程界等社会需求进行培养目标定位)形成机制。在内容设计上,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能力培养;重知识传授、轻综合素质培育等问题十分突出。在条件方面,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环节条件不足,多数高校未形成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在管理方面,虽较重视对教师教学的管理,但在如何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将教师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做好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培养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学生管理方面,存在辅导员数量不足、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不到位等问题。在评价方面,还未形成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一方面对教学效果缺乏严格的监控和科学有效的评价;另一方面对人才培养质量缺乏评价,使得高校不仅对自己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质量缺乏信心,更无法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改进的良性循环。
笔者在深入分析现有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薄弱环节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理论构建了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
完整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应该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条件、教学管理和评价管理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子系统。培养目标是整个系统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培养目标决定着培养文化与理念、课程体系和教学实施手段等培养内容的设计。培养目标和内容又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条件和管理水平作保障,而人才培养目标能否最终实现又需要通过评价来实现,并反馈于培养体系的其他组成部分,从而形成一个不断改进和提高的闭环。
三、培养体系的实施要点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基于系统理念而构建,它强调人才培养各环节和要素的有机关联,强调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因此,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及培养目标定位,在人才培养体系整体框架下明确各子系统的内容并实施,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一)目标子系统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产业国际化、市场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为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和
发展空间,同时也对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置应该瞄准市场需求。
在深入分析市场需求及变化趋势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学生及家长期望和学校自身定位,合理确定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内容子系统
培养目标决定了培养内容,内容子系统是整个培养体系的核心,包括所有作用于人才培养过程的内容。具体来讲,包括大学文化及培养理念、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实施手段等。
大学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必然产物,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这种功能通过非强制性的手段,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这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特点。具体地说,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包括示范、导向与凝聚、扬弃与创造、约束与熏陶、平衡与协调等多方面的功能[4]。加强塑造和培育积极向上的、以学生的健康成长、成
才为中心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多种功能,是培养工程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程、专业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性课程三部分。从课程性质上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专业方向性课程体系方面,建设部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为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搭建了合理的课程体系框架,构建了四大系列平台课程:工程技术类课程、工程经济类课程、工程管理类课程和工程法律类课程及其相关的专业方向课程。抓好课程体系实施环节是关键,尤其是要促进四大系列平台课程的有机融合。首先,合理设置四个专业平台的相关课程。如:针对技术类课程,可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开设具有一定满足实践需要的、基本涵盖土木工程专业主干课程深度的技术类课程;针对管理类课程,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不同视角,通过课程细化,培养学生对管理核心、细节问题的理解。其次,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知识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内容相关的课程在保持内容衔接的前提下,逐步深入,构成渐进式的课程体系,不断强化、融合所学知识。最后,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实现知识融合。合理设计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使学生把四个平台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除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外,不断改进教学实施手段,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保证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如采用启发式、讲座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课程的具体情况,采取撰写专题报告、专题演讲、专题辩论等方式进行专业课考核;采用适当的实施及考核方法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监控,提高实践教学效果[5];应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紧密联系实际工程项目的教育培养理念,选用与用人单位共同开发的项目或生产实际项目、教师科研课题等作为毕业设计课题,改革毕业设计与实习。
(三)条件子系统
教学条件子系统作为教学体系的支撑和保证,一般包括理论教学条件和实践教学条件,两体系相辅相成,不可偏颇。前者侧重向学生传授本专业所需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后者重在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强化学生基本技能。
理论教学条件一般包括结构优化、规模适当、素质良好、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教室(制图教室、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等基础设施和图书资料等。实践教学条件一般包括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设施与设备等。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四)管理子系统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加强对二者的管理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对教师的管理既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也要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监控。应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稳定和壮大师资队伍。如: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建立制度约束,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改善知识结构,增强业务素质;吸引中青年教师参与教改活动;鼓励年轻教师攻读学位,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到其他知名大学进修;以高水平、高层次的基础研究项目为龙头,引导教师自发组织科研团队,系统地研究某些科研问题,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6]。引导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科研对教学的渗透。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名师培养及选拔、教改课题立项等教学管理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教学督导听课、讲课比赛、教案比赛、课件比赛、学生评教等形式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监控与评价。
对学生的管理,包括对学生学习、生活、思想教育等多方面的管理,
需要任课教师、教学管理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其根本任务是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7]。如可以通过加强上课考勤提高到课率;通过开展各类学习竞赛、知识竞赛、职业技能比赛、各类讲座、争先创优活动及各种学术活动等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五)评价子系统
评价子系统既是把握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后一道关,也是下一阶段改进培养体系相关环节,提高培养质量的起点。评价子系统包括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两方面。
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通过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生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两方面来获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通过考试、课程论文等形式来考核,同时还要建立一定的制度和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可以采用同行听课或学生评教的形式。例如:学生对教师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满意;教学内容是否恰当;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流畅;是否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关心学生;是否能积极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法,突出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等。
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要结合多方面的标准来进行衡量,如学校的考核评价、用人单位的评价、社会的认可程度等。学校对毕业生的考核可以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课程的平均成绩、获校内外各级奖励情况、综合素质等。
用人单位的评价包括实习接收单位和毕业后用人单位的评价,以学生毕业后的用人单位的评价为主。学校应建立与用人单位的长期合作关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改进人才培养质量[8]。
四、结语
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外建筑市场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只有深刻把握建筑市场的发展脉搏,从系统的角度全方位地审视和优化人才培养各环节,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有较强发展能力的合格工程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任宏,竹隰生,顾湘.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展望[J].高等建筑教育,2001,39(2):33-35.
[2]王孟钧,李昌友,张飞涟,廖群立.工程管理专业建设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1,(9):42,28.
[3]赵世强,程亚鹏.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1(12):37-39.
[4]李丹萍.校园文化与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J].大学教育科学,2003(4):30-32.
[5]张彦春.工程管理专业产教结合模式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124-125.
[6]佘渝娟,祝亚辉.关于工程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87,198.
[7]张飞涟,李昌友,王孟钧.试论我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优化改革[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1-12.
[8]宇德明.英国建筑业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最新要求[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9-12.
Talent training system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ty
ZHANG Yanchun, GUO Naizheng, WANG Mengjun, CAI Haijiao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4, P. R. China)
Abstract:
篇7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监督机制;评价机制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蓬勃发展。但调查显示,高职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存在严重脱节。究其原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如何提高高职教育质量一直是高职教育的核心任务。在当前高职教育“质量是生命线”的新形势下,人才培养质量尤为重要。鉴于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对人才质量具有的导向作用,因此研究并制定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切实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生、企业和社会经济共赢是目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一般都是以“素质”和“能力”两个角度来确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素质和能力的确定比较抽象、单一和片面,操作性不强,因而确定的人才培养质量不够客观、公正,缺乏针对性和社会适应性。国家中长期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既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又要满足学生个人职业发展的需求。纲要提出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大力推进职业课程和职业标准相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综上所述,要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结合纲要精神,需要建立全新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
二、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探讨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人才培养既要兼顾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兼顾个体自我成长发展的需要,完美诠释了社会和个人的有机统一;纲要也明确提出,高职教育要积极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证书相统一的“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课程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培养定位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针对职业岗位需求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为缩短岗位适应期,需要将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相衔接;为培养特定职业规格的人才,需要通过职业标准进行衡量;为了满足学生的长远发展,还必须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发展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需要建立“五个对接”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根据高职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目标的总体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缩短学生的就业适应期,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根据会计专业特点,建立基于“五个对接”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发挥高职教育推动学生发展、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的“助力器”的作用。
三、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构建
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除了决定人才培养规格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还应该包括相应的质量标准的评价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动态监控调整。
(一)“五个对接”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1、与职业岗位对接的专业标准。
高职会计专业标准的设置要在对行业现状进行充分调研基础上,密切结合行业需求,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随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及国家对小微企业的大力扶持,未来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将蓬勃发展,成为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主力军。而高职院校会计人才的培养定位就是胜任中小型企业的会计、出纳、审计等职业岗位,因此专业标准的制定应与职业岗位需求对接,在对职业岗位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专业标准。专业标准一般包括专业教学标准和专业教学管理标准。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主要是通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体现出来的,这就要求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充分关注专业标准和职业岗位的衔接。如为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技能而增设的实践课程及实践课时比例的提高。
2、与职业标准对接的课程标准。
会计专业课程的开发要充分考虑会计职业需求,把胜任会计职业岗位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从事课程开发的人员应有一半以上来自企业的资深会计专家,为了实现与职业标准的对接,需要打破常规,重设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设置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强调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第二,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三,课程标准的制订必须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课程标准的内容包括: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方式、成绩评定等内容。课程标准要结合职业标准进行相应的调整、修订和完善。
3、与工作过程对接的能力标准。
高职教育要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能力是在不断锻炼和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得到提升的。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训课程、实习课程进行实战演练、仿真模拟以及在实习过程中进行技能操作,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通过反复重复练习,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操作能力。要对本专业学生所涉及的专业能力进行系统分析,对能力的培养标准进行明确界定。由于不同能力培养需要不同的培养方法,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
4、与职业资格对接的学历标准。
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机结合,相互衔接,推行“双证融通”教育是目前高职教育的一贯做法,也将会持续推行。它有利于高职院校以职业资格导向培养人才,既大大缩短了学生获取职业资格的时间,又有利于学生直接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增加就业机会。将职业资格考证课程融入所学课程,还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针对学生的文化素质现状,可以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证课程、初级、中级会计职称考证课程融入所学课程。
5、与终身学习对接的文化标准。
知识经济在给人类带来工作机遇的同时,与此对应的是劳动岗位的频繁流动和职业变换频繁的挑战。因此,要跟上时展,不被时代淘汰,学习终身化成为必然趋势。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当前职业教育乃至整个现代教育的重要责任。既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又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获取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掌握、研究和创造知识的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还要让学生“会学”。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这就要求对职业教育的内容有所调整,在关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职业技能,如创业能力、社会公关交际能力、管理能力等。
(二)监督机制。
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应该成立教学实施机构和管理监督机构,对人才培养实施过程进行动态监督检查和管理。教学实施机构由各院系组成,负责本部门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参与制订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指导具体实施,对实施情况的检查、监控、反馈等。管理监督机构由学校领导和企业专家组成,负责制定人才培养质量监督标准,并对人才培养实施前和实施过程中的监控管理。人才培养实施前的监督管理主要是对各种教学准备工作的监督,主要体现在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实施方案、教师配置方面的监督检查;人才实施过程中的监控管理主要体现在课程开设、教学安排情况、课程考核、教学实施以及教学效果情况。通过监督和检查,发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制定相应标准和实施方案,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整改,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
(三)评价机制。
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社会机构和家长组成的开放的教学评价机构,制定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价,使教学质量监控在时空上进一步延伸。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应该包括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对毕业生质量评价以及家长满意度评价四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1)要逐步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全面客观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2)完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摒弃传统的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方法,突出过程考核的重要性。考核内容多样化,包括学习成绩、课堂表现、实习成绩、考级考证、社会实践以及能力考核等;(3)毕业生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体现。要制定全方面的毕业生质量评价标准,对毕业生质量进行评价。主要内容包括:毕业生是否符合社会需求,是否适销对路,毕业生就业率是否达标,毕业生收入情况如何,用人单位评价如何,毕业生社会地位如何;(4)家长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如何,是否达到预期效果。通过反馈的评价信息,可以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制定,使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更具有针对性、更完善,以达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一个完整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需要有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监督机制和全员参与的全方位的、开放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三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左家哺,张翔.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目标提升途径的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2012.21.3.
[2]赵威,陆建军.高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究探讨[J].职业技术,2013.1.6.
篇8
关键词:物流企业;人才培养视角;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财务会计人才,尤其是物流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要求物流工作人员在掌握物流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必要的会计专业知识。本文主要探讨了物流企业人才培养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
一、“以岗定课”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
(一)物流会计业务核算岗位物流企业人才培养视角下高职会计业务核算岗位课程的构建内容主要有“会计学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本岗位实务”“成本会计”等[1],以提升会计业务核算工作者的能力。第一,物流会计设计能力。即物流会计科目开设以及物流会计账簿建立能力。第二,物流会计日常业务处理能力。即物流会计报表编制能力,物流会计原始凭证填制、审核能力,物流会计账簿登记能力,物流会计月末对账结账能力,等等[2]。第三,物流会计纳税核算能力、物流会计申报能力。即网上报税能力、税收筹划能力、发票认购和管理能力等。第四,物流会计成本核算能力。即总成本核算能力、成本归集与分配能力、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能力。第五,物流企业财产清查能力。即清查方法运用能力、清查方案设计与组织实施能力、清查结果分析与处理能力等。(二)物流财务管理岗位与物流会计监督岗位在物流企业人才培养视角下,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就必须将课程设置扩展到经济学、营销学、管理学等方面。具体来说,物流企业人才培养视角下,高职院校可以增设的会计专业课程有“经济法”“财务管理”“审计学”“管理会计”“市场营销”[3]。因为高职会计专业涉及的工作岗位较多,因此,在实施“以岗定课”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必须保证课程体系的规范性与全面性。
二、“以证定课”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
在物流企业人才培养视角下进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必须适当融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取内容。在最初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主要课程中,要增加国家职业标准要求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理论知识、技能与道德素养,构建“岗、证、课融通”的高职会计课程体系,实现会计职业证书考试大纲和专业教学大纲的有效衔接,实现会计职业资格证考取和专业课程考核的有效结合,实现会计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紧密融合[4]。
三、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
(一)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物流企业人才培养视角下,要求加强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加强对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时,必须做好两点:第一,根据适度和够用的原则,整合专业课程,在加强企业管理、营销等相关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可增加“经营管理实务”“物流会计财政税收”等课程。第二,开设特色课程,增设“出纳实务”“税收及筹划”等以岗位需求为基础的特色课程,由此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二)以提升学生基本素养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作为一名高素质的物流企业会计工作者,除了必须有突出的会计人才的算账、用账和查账等专业技能,其本身的道德品质、性格、沟通能力等也非常重要。因此,物流企业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要求高职院校开设职业素养培训课程,将“经济应用文写作”“沟通技巧”“商务礼仪”以及“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等纳入教学课程。(三)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物流企业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可以以“三层双轨三能力”实践教学体系为基础构建课程内容,由此融入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具体而言,即将课程分成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以及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三个模块,每一模块都必须包含会计手工处理能力训练和会计电算化处理能力训练两方面的内容。
四、结语
要想为物流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必须在物流企业人才培养视角下加强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实现物流企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有效衔接。
作者:郁春兰 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帆,胡霞,崔笑,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过程考核方案浅析[J].高教学刊,2016(22):240-241,244.
[2]张瑞凤.物流企业运作绩效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实证研究[J].物流技术,2014(1):235-237.
篇9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复合能力;大学教学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154(2011)06-0063-03
中国高校经过连续十年的扩招之后,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就业成为一个新问题。在高校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培养人才,提高大学教育的质量、适应社会需要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而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合理设计大学教学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一、人才培养定位和能力目标
我国的高等教育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研究型教育、应用型教育和技能型教育,培养的人才分别为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研究型人才指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先进的创新思维和高水平的研究能力的人才[1],他们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和再传播,独立从事科研实践活动并取得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知识创新和创造的作用。技能型人才完全相反,他们不从事理论研究,而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从而带来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他们大多数不能阐述高深的理论知识,但是掌握应用中的具体细节。应用型人才介于理论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中间,他们储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通晓所从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前沿动态,并且可以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在知识层面上注重应用型知识的掌握,同时又具备较强的实践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2],能够组织技术型人才进行社会化生产和经营。
三种不同类型的人才需要掌握不同的能力。研究型人才需要掌握的主要是理论能力,包括科学研究和理论创新,思维创新是他们最主要的工作方式。技能型人才主要需要掌握的实践能力,包括技术操作和技术应用,重复技术性操作是他们的主要工作方式。而应用型人才则需要掌握复合能力,既包括对已有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又包括对未知知识的探索和学习;既包括在理论上的学习,也包括在技术层面的操作和革新;既包括既定岗位的重复劳动,又包括新岗位的不断探索。除此之外,应用型人才还要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应对自如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不断提升自我的后续学习能力。换句话说,应用型人才理论不求最深,但能随时更新;技术不求最熟,但可随时上手;有岗位时填补岗位,没岗位时创造岗位;知识更新能力、专业提升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是我们整个商业社会运作的中坚阶层。
一、应用型人才能力层次及对应的教学体系
1. 应用型人才的三个能力层次
应用型人才具备的复合能力可以被分成高中低三个等级:低层次能力,即一般的技术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中层次能力,运用理论对技术进行解释、改进和组织规模化生产和经营;高层次能力,即后续学习、知识搜寻和创新能力。低层次能力主要是为了满足工作岗位的基本操作要求。任何组织中总有一部分不参与管理、以现场工作为内容的岗位,这些岗位要求在岗者熟练操作、有效达标,注重效率和精确度。但是高效率和高精确度是必须通过多次重复劳动、提高技能水平才能达到。为此,应用型教育中要重视基本技能的教学和操练,使得毕业生一上岗就能进入状态,缩短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过渡时间。中层次能力主要是为了毕业生上岗后的晋升做准备。高等教育的应用型人才与一般高职高专的区别,就在于其能力结构中有相当一部分抽象的、不能在高校中操练和培养的能力。毕业生刚上岗时当然不具备技术改进和管理能力,但是他们的知识结构中必须有这部分知识作为铺垫。在熟练一线工作后,这些铺垫的知识将指引他们提炼现实,提升自我,走上管理者的岗位。至于高层次能力,是指学生的未来发展潜在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这里的创新,并不是指对系统性知识的创新,而是出于应用目的对技术、工艺的学习、吸收和再创造,出于管理目的对管理方法的学习、吸收和再创造。当然,具备创新能力的人不一定就能创业,因此,高校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时还要注意倡导创业精神,提供创业所需要的各种平台教育。
2. 与三层次能力对应的教学体系
按照高、中、低三个层次的能力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分成三大类:实践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和提升教学体系。
(1)构建丰富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是强化操练课,针对低层次能力培养,满足岗位最基本的操作要求。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理论、教育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继承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重划一轻个性发展的落后教育观,过分强调课堂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性教学对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实践教学被摆在次要位置。这种观念造成培养的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欠缺、专业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终身学习意识淡薄、继续学习能力差,从而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必须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修正,改重理论轻实践为理论、实践并重,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创造、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教学体系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完成从书本到现实、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3]。
需要指出的是,实践教学体系要求将各门课程相互结合,基础课程实践、综合实践和实地实践互相补充。但凡涉及操作的课程,都要进行基础课程实践;将各门课程实践打通,进行综合实践;最后由学生到工作岗位实地实践。实践的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通过丰富的实践环节的反复操练,提高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2)构建实用的理论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主要是基础理论课,针对的是中层次能力,解决的是学生将来走上经营管理岗位的素质需求。理论教学内容可以分成两部分:专业核心理论和专业扩展理论。其划分标准依据的是与专业的密切程度而言。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国际贸易为专业核心理论,但是财政学就是专业扩展理论。无论是专业核心理论还是专业扩展理论,都应该以“够用”为原则进行重新整合,因为实践教学体系的突出势必要压缩理论教学的课时。对于专业核心理论,要求紧紧围绕所学专业,与实际联系紧密的理论为先,突出专业核心理论的应用性。至于专业扩展理论,要本着“知其大意”而不是“知其细节”的态度去实施教学。换句话说,不要求将扩展理论面面俱到,而是要融会贯通地进行理论梳理,让学生知道该理论属于哪个领域、有哪些功用,以便学生用到时能进一步自学。
当然,目前科学研究日新月异,理论教学体系要求时时更新,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并非要求一定要传授最深最难的理论,而是要求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思维拓展空间,让学生看到现实社会的发展,学生自然就理解知识更新的必要性。
(3)构建有效的提升课程体系。如果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是以企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而设立的课程体系,那么提升课程体系就是挖掘应用型人才潜力的教学体系。提升课程体系与专业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发展服务的,其课程注重于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创业、走上领导岗位做好铺垫。
事实上,应用型人才毕业后不一定拘泥于本专业,也不一定拘泥于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一部分学生可能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因此学校有必要培养学生开放的心态和开拓的意识。从这一点上讲,学习能力、吃苦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协调管理能力、沟通能力都是提升课程体系的内容。提升课程更多地做的是:一种意识的培养,一种精神的渗透,一种世界观的树立,一种思维方式的改变。显然,几门课程的开设是无法达到提升课程体系的全部目的的,这需要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在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方法的调整潜移默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得学生能够适应变化的环境和形势。高校更应该在课程之外的育人工作中下功夫。
三、构建三层次课程体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 调整教学方法
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培养有一定知识储备的人才,更要培养学生从业的技巧和能力,使学生的智商、情商、德商全面发展。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使教学活动成为学生主动选择、主动参与、主动调整并达到最终自我实现的过程。过去我国高校以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为主。在长期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我们非常注重教师的“教”,教学过程中以教师“布道”为主。教学效果好坏,取决于教师“布道”的效果。至于布什么道,怎么布道,都由教师来决定[4](P.135)。应用型教学中,教师的理论教学是有限的,理论知识也都是浅显的,够用就好,实践教学体系被提到与理论教学体系一样重要的地位上来。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教学,目的在于学生能够解决问题,并且学会学习。因此,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因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知识更新能力。理论教学中多用启发式而不用填鸭式,让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项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信息搜寻法等方法应该被广泛应用;实践教学中以企业需求作为导向,多设置障碍,让学生自己学会解决问题。
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调整心态,调整师生关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改变目前师生关系不对等的教育方法,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主体,是核心。教师要引导其围绕问题解决的思路展开学习,当学生陷入困境时予以指导,当学生解决问题后予以总结,当学生产生不同解决方案时予以比较。教师提供给学生的不是解决方案,而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真正的问题解决还要靠学生自己。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致力于促进学生不断超越现有的发展水平[5](P.136)。
2. 借助社会力量
社会力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制约作用;二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驱动作用。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将课程目标的来源归结为三个方面,即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需要的研究和学科专家的目标建议[6]。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出发点是满足社会需求。因此,高校首先要对当代社会生活需要进行研究,即研究企业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并以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为前提,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的教学实施其实是受到社会力量的制约的。高校教师不能从经验主义出发,想当然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必须进入社会,由社会来检验和评价。只有得到社会认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才算达到。社会评价将驱动高校进行教学改革,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进。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借助社会力量,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与企业联系,或派驻教师进入企业获取行业动态变化信息,以便及时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从而真正培养出适合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需要指出的是,毕业生是高校可以借助的最便捷的社会力量。毕业生参与人才培养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教学反馈间接参与的。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但是由于受职业和工作性质的限制,很多教师是“学院到学院”,不具备一线工作经验。因此,可以借助已经毕业学生的力量,引导他们站在教师的立场上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并将最新的资讯和最新的操作方法带入教学过程中。已毕业学生以“影子教师”的身份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参与者。
3. 注重情商培养
情商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的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一个人的成功,智力因素只占到20%,非智力因素占到80%,而这80%中主要是人的情感因素。中国目前的高教体制中,偏智商而少情商[5]。而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前提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是既重智商又重情商。
从某种意义上讲,情商可以决定智商的水平,情商是对自我的一种认知。大学课程学习表面上比的是知识的掌握,实际上比的学习知识的方法和技巧。而不同的人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去学习。因此,大学生如果对自我认知很清楚,理性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提炼和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升自己的智商。
更重要的是,情商决定智商的发挥。情商重视智力的实践性和智力运用的现实情景性,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对智力的制约作用。现阶段有很多大学生智商很高,但是到社会上处处碰壁,连合适的工作都找不到,实际上是情商水平太低使得他们无法发挥智商,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因此,应用型人才如果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必须提高情商,提升除了知识水平之外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而这是以往的教学体系中非常欠缺的。高校可以在提升教学体系中专门开设此类课程,也可以通过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
参考文献:
[1] 邓莉菊.对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2007,(12):40-42.
[2] 武艳艳,董靖涛.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现代化教育装备,2010(13):168-170.
[3] 陈翊.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审视高校实践教学环节[J].中国成人教育,2008,(1):77-79.
[4] 陈翊.互主体性教育与高校实践教学环节[J].温州职业学院学报,2008,(2):135,136.
[5] 刘大军.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社会力量对高教课程管理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1,(1):73-74.
(College of Chengshi, Wenzhou University, Zhejiang Wenzhou 325035, China)
篇10
目前,高校创新实验室管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参与创新实验室管理的师资队伍不足。首先,大多数教师没有工程背景,无法胜任创新实践教学。同时,由于学校的各种考核制度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多数教师倾向于做科学研究,不愿意参与本科实践教学,导致参与创新实验室管理的教师数量极少。其次,创新实验室需要全天开放,教师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进行指导,因而需要增加师资,也增加管理教师的工作时间。(2)管理方法陈旧。创新实验室创建之后,还是按照以前的实验室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没有合理、科学地运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导致在人员、设备等方面的管理比较混乱[5-6]。(3)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许多高校的创新实验室只是以学科竞赛为驱动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没有计划性和延续性,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系统性培养的体系。(4)缺乏评价和相应的考核机制。创新实验室没有合理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大多数情况是根据学科竞赛所获得的奖励情况以及设计作品功能的完成情况来考核,没有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以及自主学习进行过程性考察。
2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和实践人才培养体系
针对高校创新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为了能让创新实验室高效运转,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并且完善实践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近几年的创新实验室实践工作,总结出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积极指导、师生深度融合的高校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和实践人才培养体系[7-9]。
2.1学生主动参与的高校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
学生主动参与的高校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教师学生深度融合的管理体系。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学生作为创新实验室的主体主动参与创新实验室各方面的管理工作,该工作包括对实验室成员及仪器设备的管理,新成员的招录、培训,规章制度的完善等。该管理模式有利于实验室的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能有效解决创新实验室管理师资队伍不足、教师时间不充裕以及创新实验室全天候开放的问题[10-12]。该管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1实施原则
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要坚持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积极引导、教师学生深度融合的原则进行。学生作为整个创新实验室管理的主体,要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学生作为管理者,不仅要管理好各自负责的实验室,还要为实验室的培训做出计划安排,为整个实验室的发展出谋划策。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管理人员,高效地管理实验室;教师和学生要深度融合在一起,随时随地沟通,指导学生解决实验室的各种问题,促进创新实验室健康发展。
2.1.2学生管理人员的选拔
在学生管理人员的选拔方面,所有学生管理人员必须是从长期在创新实验室学习并参与多项大赛的创新实验室成员中挑选。创新实验室学生总负责人要从参加多次大赛、具有丰富技术经验、拥有强烈责任心且已经获得保送研究生名额的大四学生中选拔。这样的学生没有找工作或者考研的负担,有更多精力参与到创新实验室的管理中;同时,拥有丰富的大赛经验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较好地为团队提供技术指导。各个创新实验室的主要负责人优先考虑已经取得保送研究生资格的大四学生,或者极少数品学兼优、学有余力且责任心强的大二、大三学生担任;各个创新实验室同时还要配备1名品学兼优、具有强烈责任感的大二或大三学生担任辅助管理人员,为培养下一届创新实验室负责人做好准备。
2.1.3权责明晰,相互监督
创新实验室学生总负责人要对创新实验室委员会负责,要管理和监督各个创新实验室学生管理人员开展各自的工作;创新实验室学生管理人员要监督学生总负责人的行为,同时,认真负责地做好各自的实验室管理工作,包括实验室的安全与卫生,实验室成员的选拔与培训、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经费预算及管理、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书撰写等。整个实验室的所有活动全部由学生来策划,教师负责内容审核,由学生负责实施。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协调实验室与其他各部门,争取各项经费,解决学生管理人员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时,负责教师要及时与管理人员沟通,定期参与创新实验室管理委员会会议,共同总结和商讨创新实验室各项工作落实情况,以及分析、解决当前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2.2学生主动参与的高校创新实验室实践人才培养体系
为了加强高校创新实践人才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创新实验室需要组织丰富的、系统的培训内容,并且要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培训,这无形中增加了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占用了指导教师大量的时间。为了解决创新实验室师资少的问题,同时要保证创新实验室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13-15]。根据新疆大学创新实验室运行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积极引导、教师学生深度融合的高校创新实验室实践人才培养体系,其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该培养体系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积极引导、教师学生深度融合。在整个培养模式中,学生是主要的载体,学生主动参与体现在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包括课程培训、项目参与和学科竞赛。在课程培训中,培训人员是由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年级成员承担,一是可以缓解实验室管理教师少的问题,二是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能够更加积极,能大胆提出和讨论问题。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整个过程都是由学生全程参与完成,高年级学生负责“传、帮、带”低年级学生。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都要积极参与,负责引导学生,解决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与学生要积极沟通,和学生进行深度的融合。(2)阶梯式能力提升培养体系。为了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稳步提升,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对其进行系统的、逐步的培训,打造一个全方位、层次性、进阶型的实践人才培养体系。本培养体系主要分为4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针对大一年级或者大二年级刚进入实验室的学生,由实验室负责人安排高年级学生对其进行系统的基础课程培训,包括C语言、数据结构、电路分析等课程。第二阶段是将前期培训合格的成员分配到项目梯队中,进行一年的项目实训培养。第三阶段是将第二阶段的合格成员选拔到学科竞赛团队进行系统性锻炼。经过前三个阶段的培养,成员应具有较高的软硬件开发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以及系统工程能力。在第四阶段将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3)层次化的能力评价体系。在能力评价体系中,不再只以大赛成绩或者作品完成度作为考核指标。需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强调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考核方式,其中,结果占40%,过程占60%。过程考核从5个方面进行,包括自主学习能力(20%)、创新能力(20%)、文稿撰写能力(20%)、协同能力(20%)和综合能力(20%)。
3实施效果
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积极引导、教师学生深度融合的高校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和实践人才培养体系在我校创新实验室已经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实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实验教学中心的成效
由于创新实验室学生负责人认真负责的态度,加上指导教师的积极引导,有效保障了我校创新实验室每年约120名新成员的培训工作顺利完成,约26项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和完成;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智能汽车大赛等学科竞赛顺利参赛以及科研项目的完成。有效解决了实验中心参与创新实验室管理和指导教师人员不足的问题,使得指导教师有更多精力进行更高层次的管理和设计,有更多时间进行科学研究。教师学生的深度融合方式,利于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与学生的积极交流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开拓了教师的思维。
3.2学生的收获
创新实验室学生负责人经历了从学生到管理者的过程,通过自身培训、给低年级学生培训,以及参与创新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学生负责人在理论基础、专业技能、管理能力、组织能力、讲授能力、沟通能力、演讲与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创新实验室的学生通过参加这些培训,养成了认真负责的态度,形成了兢兢业业、踏实工作的品格,锻炼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优良品质的形成会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另外,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创新实验室的活动,在提高能力的同时,也能获得保送研究生的名额。
3.3创新实验室获得的成果
在近三年的实施中,我校创新实验室获得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三等奖3项;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二等奖1项,西部赛区一等奖1项,西部赛区二等奖6项,西部赛区三等奖3项;成功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48项并获批32项,完成横向课题1项;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学生2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