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性教学的实质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1: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启发性教学的实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实施过程
能否实现预期目标,实施过程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分以下三个主要步骤来实施的:
1.1 指导学生"自研"。
对于一个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中学生来说,如果没有精心细致的课前准备和指导,就让其进入实验室搞什么活动探究,那样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我主要做了这样几个工作:
(1)课堂铺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喜欢化学、爱学化学一直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我们精心选择了在实验教学中最为出彩的《氧气的性质》这一节作为活动的切入点。第一次尝试,我要非常的耐心、细致。为了做好铺垫,我将氧气性质的四个演示实验分为两部分:铁、硫、磷与氧气的反应仍主要由老师在在课堂上演示;等同学们看到了:伴随剧烈反应的耀眼白光、瞬间产生的大量白烟和那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时,不禁对老师所做的实验充满神奇和向往:有的同学竟脱口而出:"真爽!"我不失时机地接上去说:"这一节还不算爽,下一节课会更爽!因为下一节课同学们要进入实验室,亲手来做某些实验。"把同学们参与活动的情绪一下调动起来。我做这样的安排不仅是为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老师这一节课的演示和教学,让同学们接受到一些如何来研究一种物质性质的感性认识,甚至包括完成实验的一些细节提示,都对下一节课同学们顺利完成实验大有帮助。
(2)认真"自研"。
认真细致的"自研"是顺利完成实验的可靠保障。为了让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带着成功离开实验室,我提前给了学生一份预习实验报告。报告中即设计一些思路指导上的问题,又有一些具体细节上的问题,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充分做好准备。
(3)课前讨论。
在这一点上我针对不同的班做了因材施教的不同处理。对于那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如实验班的学生),我就少讲甚至不讲;对于能力较弱的班,我在动手做实验之前,对预习报告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做出讨论、讲解。比如:如何能保证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我做了较充分的讨论。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实验失败的同学人数。
1.2 参与学生"示研"和"展研"。
我尽管做了大量的铺垫和准备工作,同学们一旦动起手来,仍然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此时教师绝对不是旁观者,而应是一个参与者,要尽一切可能参与到各小组中去,与他们一起来解决出现的问题。事实上你不想参与也不可能,因为你这时学生最为强烈地感觉到对教师的需要。课堂的场面可能有些混乱,但能真切地感觉到他们的投入,他们或有成功的惊喜,或有为出现不了预期现象的焦急,总之他们忙碌而有序。
1.3 引导学生交流巩固学习结果。
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做完实验后的组内和组间交流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不惜课时,又用了一节课进行了交流。交流的内容主要分为知识上、方法上和情感上三个方面。在知识上,通过交流和归纳,同学们对氧气的性质和制法有更具体、系统的认识;在方法上,同学们更切身感觉到了研究一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制取一种气体的具体方法;在情感方面,我在实验报告中专门留有让同学们写下自已感受的位置。从收上来的实验报告中我也得到了许多的惊喜。如:同学们写道:"这个感觉是无法补救的,我人生第一次把铁丝点燃。真爽!""那一次,当我把装满氧气的集气瓶放到桌上时,当带火星木条复燃时,当我拿开玻璃片吸着自己制出的氧气时……,心里那股喜悦早己挂在脸上。"这些真实的话语,充分反应了同学们对自然学科的热爱。通过这一节的课的交流,同学们在知识、方法上得到了完善,在情感上得到了共享。
2.课后反思
虽然这两次的实验课结束了,但留在我脑海中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这里既有学生们积极主动的一面,也有我体会反思的一面。
2.1 对于亲身参与实验的学生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表现:
态度认真,准备积极
(1)当我在课上告诉学生们要做氧气的探究实验时,他们的反应非常热烈,都十分认真的听我布置的预习要求,竟然怕漏掉老师上课讲的每一点内容和他们的实验失败。从他们交上来的预习报告也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这次实验持有的极大兴趣,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在实验前探讨实验预习报告的问题,有不会的问题看书或者问老师,态度十分认真。最后我将实验班同学交上来的预习报告复印给能力较弱非实验班的同学,作为借鉴。
(2)在实验中,我看到学生们更加主动的参与了实验,这里说的主动并不只是体现在单纯的做实验上,而是渗透在实验的各个方面:包括实验的操作、小组间的分工、观察实验前后时想到的问题等等。让学生们真正成为实验的参与者而不是旧模式教学中的观察者,这样做的目的是我要把第一次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从而改变以前"灌输式"的学习方法。
(3)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学生对化学学科最喜欢的就是化学实验,所以安排实验探究课不仅是为了达到教学的目的,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兴趣。通过这种创新后我明显感到现在的学生比过去同一时期的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提高了,这不能不说和我探究创新改进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4)知识能力的共同提高。在我准备的实验报告中,有一栏是让学生们写出他们做完实验的感受,学生们写出的感受切实是五花八门,但都真实反映了学生们内心的感觉。有的学生写到:"这次实验使我感受到对制造新物质的神奇和化学的奥妙,我觉得我是抱着惊讶和欣喜做这个实验的。" 还有的说:"自己做实验充满新鲜,但是在实验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不过在我和我的同伴的努力下,难题都应刃而解了。这个实验不仅教会了我化学知识,还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有的说:"以前听说其他学校都不做这些实验,以为我们也没有机会做这个实验,但当听见老师布置实验的时候,感觉非常激动,希望这种课程继续开下去"。
像类似上述的学生们的感受很多很多,这里无法一一列举了。通过这些可以看出学生们很喜欢这种课型,并且这种课型不仅仅达到了教学的知识目标,同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而能力的培养不就是我们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所在吗?
2.2 对于老师来说,感受有以下几点:
(1)促进教师的对教材的深入挖掘。
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内容要根据该教学内容的价值性而定,我们既然要设计研究性学习的探究课型,就要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来做探究,不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内容都设计成探究。哪些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探究,学生探究这些内容能培养他们的什么能力,哪些内容教师要给出相关信息或启发讲授。这些都需要我们更深入的挖掘教材,要选择核心和基础地位的、规律性的内容给学生探究,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真正理解这些知识,掌握化学知识的主干,形成一种扩充和扩展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
(2)促进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课不同于我日常的班内教学,尤其是学生实验,是安排在实验室进行的,并且还会有同学们组间和各个小组的讨论,课堂气氛是十分活跃的。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就是一个新的挑战,过去的灌输式教学,自我的教学积极性也逐年在减退,但是有了这样的新课型,可以激发我教学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我提高自己的组织教学的能力,如果这种模式的课程没有良好的组织能力的话,那就失去了探究的意义,而变成了一堂普通的实验课了。
(3)促进师生间的交流。
这里提到的交流既包括师生间对实验问题的交流,也包括师生情感的交流。在实验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也就是把你在实验探究中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
篇2
关键词:中职学校;法制教育;有效教学
中职学校的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当前,中职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缺失,学生传统道德的修养缺乏,加上社会上非主流文化对学生的冲击,使得学生思想价值观念产生混乱。法律知识缺乏,守法意识淡薄,成为很多中职生的普遍现象。因此,加强中职生的法制教育,对培养学生知法守法意识,营造和谐守法的社会环境,培养德才兼备人才,至关重要。
一、中职法制教育进课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法制教育进课堂,切合学生学习认知心理,是提高学生思想重视程度和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法制教育要取得成效,学生肯学、愿学是关键,而且还要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记在心里,实践在行动上。中职学校的学生,课后学习积极性不高,主要精力集中在课堂上;并且,学生还存在一个普遍的学习认知心理,就是只重视课堂上开设的课程,重视期末考试。因此,将法制教育引进课堂,把它作为正课内容开设,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同等地位(甚至可以摆在与专业课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且采用期末考试的方式,就会大大提高学生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也促进学生加强对法律知识的记忆背诵、实践练习等学习热情,真真正正掌握到要学习的法律知识。只有学生心中有法律知识,脑海中有法律意识,自然在自控能力、知法守法上自觉落实到行动。
(二)法制教育进课堂,对加强学生自觉学习,遵纪守法,营造和谐校园,有重要作用。正如前面所言,通过法制教育进课堂,学生才能学法知法,知法才能守法。学生掌握了充实的法律知识,形成了知法守法的自觉意识,在校园才能守纪,在社会才能守法。就中职学校来说,学生的自控力较差,道德素质不高,男生之间更是容易产生摩擦,进而引发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学生通过有效的法律知识学习,充分认识到恶劣行为的严重后果,就自觉地加强了自控能力,避免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此外,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法律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学生知法守法,学校才能对学生进行道德层面的深一层的有效道德陶冶和教育,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加强法律修养和道德修养,校园才能和谐文明,这样的学生进入社会,才是知法守法的有用人才。
二、多措并举推进中职学校课堂教育效果的有效落实
在坚持课堂教育为主的核心地位基础上,要推进中职学校课堂教育效果的落实,还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利用新媒体工具,开展广泛的校园宣传活动,让学生从多方面潜移默化地接受影响,扩大法制教育的效果。
(一)丰富课堂法律教育的内容,完善课堂教学及考核制度。法制教育进课堂,让法律知识成为一门必修课程,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制度上下工夫,形成长效机制。首先,要丰富教学内容。在教材的选用上,作为一门课程,学校不可能像大学法律专业系一样把所有的法律教材都齐备地用来教学。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选用合适的教材,关键是国家的“宪法”“民法”“刑法”等内容必不可少,同时要配套有相应的、有针对性及实用性的练习。其次,要完善教学制度,保证充足教学时间。由于需要学生掌握的法律知识较多,这就需要学校形成固定的教学制度,安排充足的法律课程时间,要将法律课程作为必修的基础课程,每周至少开两节课时,并且中职三年每学期坚持开设,形成课程教学的顺承关系;同时,也可增设每周至少一个早读时间朗诵法律内容,确保学生能在三年里学习到充分的法律知识。此外,要完善法律课程的考核制度。就中职学生而言,有考试的课程才会重视,因此,为提高教学效果,一定要将法律课程的科目考核设置为考试的方式,并完善平时学习考核以及期末考试的考核制度,增加学生对该科目的重视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
(二)发挥移动电信和网络平台,加强法律知识的渗透。人的认知心理存在一个特点,要是每天都重复的内容,久而久之就会印象深刻。因此,学校可以利用校讯通等移动电信渠道,每天编辑至少一条法律知识信息,发送到学生的手机上,让学生每天增强对法律的深刻认知;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QQ或微信等平台,编辑信息发送到学生的专门帐号上,增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此次还可以组织教师和学生在QQ群或微信群内定期研讨交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知法守法的意识。
(三)开展多种方式的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普法教育氛围。校园普法宣传可以营造浓郁的法制氛围,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影响,并且形成人人有意识,个个齐参与的良好局面。学校可以发挥团委的作用,在校园广播、宣传栏、教室墙报等加强宣传;同时,定期策划法律知识竞赛、法律专题文艺汇演等切合学生实际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感受法律的气氛,增强守法的意识;此外,坚持聘请学校法制副校长,进行法律知识的宣讲;还要发挥班会课的教育效果,进一步扩大教学的有效性。
篇3
[关键词] 生态位;破坏性创新战略;赶超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1)09-0034-04
一、引 言
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企业如何实现赶超战略一直是理论界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实现技术跨越,一些学者提出了二次创新的思路。但是,科技更新速度的加快、专利保护的加强,以及发达国家中企业创新能力的领先性使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企业通过二次创新实现跨越的难度越来越大。与已存在的实力强大的在位企业相比,后发企业资源基础薄弱。以企业资源基础大小来解释企业可持续优势和相互间竞争能力差异的RBV学派无法就后发企业现有的资源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出合理有效的策略。而组织生态学中里奇理论(niche theory)为后发企业的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即在位企业的强大和后发企业的弱小只是一种相对状态,对后发企业而言,正确的战略选择将改变“强者恒强”的模式, 使“强弱易势”成为行业发展的态势。
二、组织生态学中生态位理论的回顾
组织生态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Spencer(1876)与Marx(1954)的选择理论。当时运用选择理论进行模型的构建对组织研究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视野(Burns,1988)。20世纪70年代,Hannan与Freeman合作的论文“The population ecology of organizations”成为了组织生态学的公认开山之作,在此之前人们的研究更多关注于那些规模大的、有影响的公司,Hannan的直觉使他想到,行业中的企业具有多样性,除了那些大公司还有数以百计的不为人所知的企业,这些企业中就包括后文中所讨论的后发企业。
Hannan 和Freeman(1977 年)运用了英国生物学家J.Grinnell提出的生态位(niche)的概念描述了资源与组织发展的关系。Hannan&Freeman指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在战略环境中占据的多维资源空间。这个概念对环境资源空间特性与企业特质之间互动的客观关系予以描述,是企业与环境动态匹配(适应)后所处的客观状态,呈现出企业与环境之间实现的共生共存的均衡状态。企业种群占据特定资源空间形成基础生态位,由于彼此竞争,种群内的每个企业实际只占据基础生态位的一部分,这就构成了每个企业的现实生态位。
企业所占据的现实生态位大小是由时间、位置、可用资源和环境因素这四个因素决定。现实生态位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时期与特定环境中的生存空间与生存位置,也反映企业在特定环境下对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等在内的生态资源的控制权的大小。
占据不同生态位的企业的竞争来源于对其所处资源空间中生态位范围的争夺,在实际评价企业现实生态位大小时通常采用生态位宽度(E.P.Smith,1982;R.J.Putman&S.P.Wratten,1984)来衡量,这一概念反映了种群内企业对现有资源的掌控能力,由于生态位的重叠与分离及由此产生的竞争只发生在处于相同或相似种群间或种群内部企业之间,所以,在分析企业生态位宽度时,假定时间和位置参数为常量,企业生态位宽度将取决于企业对资源的利用、竞争、整合能力以及对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
三、基于生态学视角下后发企业的赶超战略的选择
(一)后发企业的赶超战略的成功案例
在战略环境中占据有限生态位宽度的后发企业相对于在位企业而言处于明显弱势。竞争加剧使得生态位的争夺日趋激烈,在位企业在动荡过程中既可能失去已有的竞争优势,而这些竞争优势得以存在的生态环境也可能不复存在。技术升级换代与商业模式的革新,导致新的市场体系与盈利渠道的出现,这些生态环境的变化为许多后发企业创造了重要的跨越机会,技术变革将最终引发生态空间布局变化,促成后发企业居上取代在位企业获得生态空间优势地位。我们将这些成功案例归纳如下表1所示,这些后发企业的成立、发展、壮大并超越在位大企业,成为各个行业内屡见不鲜的常态。
针对特定环境下后发企业如何在规模、人才、资本等大多数资源条件远落后于在位大企业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崛起并获得市场竞争优势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一直落后于实践的发展。Zhengzhou(2002)认为:尽管当前大部分企业都曾属于其行业中的后发者,但对他们处于后发地位时的研究远不如当他们成为行业领先者时所做的那么多。
(二)后发企业赶超战略成功的相关理论研究
一些学者对后发企业战略地位与竞争优势的获取进行了初步研究。哈佛大学的Amar V・Bhide教授经过广泛调研与长期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家精神在新老企业替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对于在位企业而言,后发企业中的管理者能够敏感、及时的攫取市场机会,并组织“相对贫乏”的资源进行大胆创新尝试(Amar V・Bhide,1996)。Bhide的研究成果代表了自熊彼特以来的企业家学派理论,倾向于将一些难以解释的诸如企业增长、产业演进、技术创新等问题统统归结到企业家个人特质上去,这种解释合理且逻辑缜密,但在说服力上尚存在局限性。事实上,许多有代表性的理论认为企业家精神中许多关键点并不在现有学者研究范畴内。鲍默尔提出“海森伯格原则① 适用于企业家行为”,即如果对某一企业家的行为与特质描述过于细致,“那么这种行为与特质就不再富有企业家精神。”
Pankaj・Ghemawat则利用博弈论建立了二阶段决策模型,论证了非连续技术在后发企业赶超过程中扮演的角色(Pankaj・Ghemawat,1994)。基于客户端小型交换机(PBX)市场上后发企业英特康公司对行业龙头AT&T公司的追赶与替代这一事实,Ghemawat在SCP范式下构建了在产品代际创新时企业的决策模型。他的研究表明:①产品创新导致的代际变化使后发企业获得超越机会;②低成本战略在很多条件下是后发企业赖以取胜的重要武器,因此后发企业乐于投资成本削减型创新,而在位企业却往往相反;③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存在使在位大企业的创新意愿落后于后发企业。Ghemawat的结论印证了熊彼特(1942)的著名观点,持续的技术进步会削弱在位企业对领先采用过渡性技术的积极性,也与Fudenberg和Tirole(1986)的基于激烈竞争创新假设上的经典伯川德模型的结论一致。
此外,DA Garvin(1993)从组织学习角度,Burgelman(1991)从组织适应角度,分别论证了后发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理。但这些理论无法较好的解释为什么领先的在位企业在资源占优条件下反而落败。而组织生态学却为后发企业赶超战略获得成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三)组织生态学中后发企业赶超战略成功的理论研究
组织生态学认为,由于市场资源相对有限,具有相近生态位的企业生态位比较容易重叠(niche overlap),企业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为争夺生态位宽度(niche width)而竞争。后发企业赢得竞争凭借的是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的最终源泉来自于企业对生态环境维度中生态因子的掌控能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能对所处的生态位进行改造或拓宽以保持其现实生态位与其他企业所处生态位的异质性或不对称性,才能使企业比竞争对手更好的适应环境、获得相关资源以满足市场需求,并因此创造出更多的企业
价值。
由于现有生态位空间的竞争激烈,彼得・德鲁克(1973)认为中小企业的成功取决于它在一个小的生态位中的有效地位② ,这个小生位按其产生机理,可以分为:自然小生、空白小生位、潜在小生位、协作小生位、服务小生位、专知小生位。后发企业的赶超战略是指企业为实现生态位分离即生态因子的异质性,根据行业特性与自身特征,选择与竞争对手的生态因子不同的资源组合,以实现生产与经营方面的异质性或不对称性,最终获得小生位。这些的赶超战略很多,比如错位经营战略:在“经营时间”上错位、在“经营功能”上错位、在“经营空间”上错位等,从而实现生态位分离,彼此错位经营,相辅相成,避免价格战、产品战和广告战,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而破坏性创新战略则是其中一种生态位分离的战略。
四、后发企业的破坏性创新战略
根据Christensen(1992,1994,1997,2003)等人的研究,破坏性创新是一种非持续的技术或商业模式的创新,初始时通过向新兴客户或低端客户提供低价便利等独特的价值得以进入非主流市场。随着产品性能的改善,它逐渐向主流市场扩散,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并最终成为新的市场技术主导。破坏性创新颠覆了行业传统竞争规则,破坏了在位企业的竞争优势基础,建立了新的客户价值结构,是后发企业实现赶超的有效
战略。
从生态学理论来看,破坏性创新战略的本质是后发企业适应现有资源环境,实现生态位的分离获得部分资源,继而通过性能提高,而最终侵占竞争对手的生态位的一种错位战略。
这种破坏性创新战略的错位方式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低端破坏的生态位分离
低端破坏是指在原有生态位环境中,对处于价值网中最底端、最无利可图、 服务要求最低的市场发起攻击性破坏。例如20世纪30年代,平价超市的出现对百货公司的破坏,当平价超市利用低端破坏向百货公司发起进攻时,不断吞噬零售业市场份额时,百货公司发现自己处于降价与否的两难抉择中:如果自己随之降价并为节约成本而减少服务时,则对购物氛围要求较高的顾客会大量流失;如果不随之降价,则实惠偏好型的顾客又会大量流失。最后,百货公司通常的选择是放弃被攻击产品,将更多的货架空间转向获利率更高的化妆品或流行的服装产品,这种转移虽然暂时保持了百货公司的盈利水平,但也为下一次的低端破坏留下了空间。
这种破坏性创新战略从本质来看只是革新了行业传统的商业模式,并没有开辟新的市场,其通过低成本策略吸引了在位企业看来最不具影响力的客户,进而不断壮大客户规模。低端破坏不只是单纯的成本压缩,而是在对消费者价值偏好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消费者没有额外效用的组件或功能的减少来降低成本,并将这部分节约的收益让渡给消费者,提高消费者总效用,从而获得客户资源,实现生态位的分离。
(二)新市场破坏的生态位分离
新市场破坏创新是指将创造全新的客户价值感知体系,从而将原来不存在或潜在的消费群体变为实际的市场份额。新市场破坏创新的最初体验者都是不具有相关消费经验的客户――他们之前没有使用过与之相似的主流产品的经验。比如佳能的台式复印机就属于新市场破坏,因为它使之前没有复印经验的客户开始方便的在办公室复印资料,而不是将原件拿到专门的高速复印中心由专业技术人员协助完成这项工作。
新市场破坏创新的主要任务不是直接与主流产品进行竞争,而是努力扩大自己产品的异质性,争取潜在的消费群体。Christensen认为新市场破坏虽然在初期并不与主流产品发生激烈竞争,但随着创新产品性能的改进,其最终足以让顾客脱离原有价值结构,进入这个起初从最不挑剔的市场层级发展起来的新的价值网络。破坏性创新不会主动侵犯主流市场的生态位,而是使客户脱离这个主流市场而进入新市场的生态位,因为这些顾客会发现新产品要比旧产品更加便利。
(三)混合破坏的生态位分离
第三种生态位分离的方式是混合式破坏。这种破坏性创新战略是低端破坏与新市场破坏的综合体,事实上,Christensen认为大部分的破坏性创新都带有混合特质。比如,西南航空公司实际上是通过混合性破坏获得高速增长的。它最初以不乘坐飞机的顾客作为目标对象--也就是以前经常使用小汽车或公共汽车的人群,但西南航空公司同时又从主要航空公司的价值网中的低端市场拉拢了大量客户。嘉信理财公司也是一个混合型破坏者。它采用了降低交易成本的方式从全程服务商(收费较高)那里掠夺了部分客户,但是它又通过吸引那些过去的非股票投资者――比如学生,开始购买和交易股票的方式创造了一个新的市场。
五、小 结
生态位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生态位的差异。后发企业在既有的生态位宽度下,如何实现生态位的扩大或生态位的分离,开辟新的生态位空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多样,而破坏性新创新战略是后发企业的重要选择之一。破坏性创新战略是通过低端破坏、新市场破坏、混合破坏等多种生态位分离的方式,实现了生态位的差异,从而使后发企业适应了环境的限制,获得了更多资源,形成了新的生态位。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新的生态位的形成也可能是技术中断的结果(Brittain&Freeman,1980)。Tushman 和Anderson(1986)认为,由技术变革而导致的产品替代会损毁现存公司的能力。诸如水泥(1872)、定期航线(1924)和平纸复印(1959)等新的产品种类的出现则要归结于基础技术的创新。后发企业基于基础技术上的破坏性创新战略促进了产品、服务与商业模式上的投资收益持续提高,促成了生态位的差异,并创造或进入了新的利基市场,扩大客户的规模(Thomond & Lettice,2002)。
[注 释]
① 海森伯格原则又称测不准原理也叫不确定原理,是海森伯格在1927年首先提出的。起初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反映粒子轨迹无法进行精确测量与描述,观测者本身的介入有可能改变观测的结果。后被引入社会学领域,用来指代那些难以观察或深入测度的事件。
② 彼得・德鲁克(1985)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其正式提出了小生位的概念。
[参考文献]
[1] 彭璧玉. 生态学视角的组织死亡理论研究[J] . 当代经济研究, 2005(8) .
[2] 彭璧玉. 资源分割与产业组织的演化[J] .学术研究,2007( 2) .
[3] 彭璧玉. 生态学视角的产业组织设立理论研究[J] .学术研究,2007(3) .
[4] 胡晓军,杨锡怀. 基于生态学的企业竞争要素及策略研究[J]. 环境保护科学,2007,33(6).
[5] 郭 政. 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的机理与路径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7.
[6] 王志玮. 企业外部知识网络嵌入性对破坏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 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0.
[7] Christensen,C. M. The Innovator's Dilemma: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 [M]. Boston,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7.
[8] Christensen,Clayton M. & Overdorf,Michael.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Disruptive Change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0,78(2):66-76.
[9] Christensen,Clayton M.. Why Great Companies Lose Their Way [J]. Across the Board,Oct1998,35(9):36-41.
[10] Christensen,Clayton M.; Raynor,Michael E. ;Anthony,Scott D.. Six Keys to Creating New-Growth Businesses [J]. Harvard Management Update,2003,8(1):3.
Latecomer Firms' Destructive Innovation Strategy
Based on the Niche Theory
Guo Zheng 1, 2,Ji Dan 3
(1. School of Management,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2. Shanghai Academy of Quality Management,Shanghai 200050,China;3.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030,China)
篇4
关键词:课堂 问题设计 针对性 情境性 层次性 开放性 挑战性 启发性
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精妙与否,是否有有效性,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但在实际教学环节上,教师在问题设计上的低效、甚至无效,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的质量。具体表现为:问题设计脱离实际,缺乏情境性;问题设计结构单调,缺乏层次性;问题设计僵硬无趣,缺乏启发性;问题设计过于封闭,缺乏开放性;问题设计相对简单,缺乏挑战性等。针对现有教学现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以下问题设计理念。
一、问题设计应能提高学学积极性
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怎样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在每节课的导入时,可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与知识有关,并且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验现象的问题或者实验,如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让学生从桌面的物品中找到二氧化碳,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在化学问题情境中,新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化学水平之间存在着认识冲突,这种冲突能激发学生化学思维的积极性。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或质疑性问题,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生找到二氧化碳后,让学生检验,设计实验,思考利用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自然使学生总结出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的性质。
二、问题设计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问题的针对性是问题设计的前提。化学问题的设计必须围绕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展开;任何问题的设计必须紧扣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任何问题的设计必须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任何问题的设计必须针对学生的思维误区与认知缺陷,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化概念、纠偏扶正、消除疑惑,进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实现学习的高效。
三、问题设计应具有情境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并不能直接把知识储存到自己的记忆中,而是通过经验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的,这种相互作用是需要介质才能传递的,这种介质就是情境。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所以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教师设计问题时,应力求创设“新、惊、齐、趣”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精神,激发思维,拉近知识与问题的距离。
四、问题设计应具有层次性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其实,学生也是如此。所以问题的设计必须考虑不同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不同学生理解问题的角度和深度的差异。因此,教师在处理有一定思维含量、一定认知难度的教学内容时,可以把教学内容有意设计成一个个问题,使前一个问题作为后一个问题的基础、铺垫,后一个问题作为前一个问题的延续、拓展,前后问题之间有一定的层次性、延续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引导学生的思维顺着问题设计构建的思维台阶逐步攀升,让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设计问题的逐个解决中层层推进,逐个解决。
五、问题设计应具有开放性
问题的开放性是一些不能那么轻易地只用一个简单的“是”、“不是”或者其他一个简单的词或数字来回答的问题。其问题具有题目条件不确定、解题方法不唯一、答案形式多样化的特征,主要以条件开放、过程开放、结论开放等形式呈现。这样一种形式的问题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弥补了封闭式问题的种种弊端,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发散性、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得到全面的发展。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赫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由此可见,教师要大胆开放课堂,设计恰当的开放性问题,放手让学生多维度思考,从而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
六、问题设计应具有挑战性
教学实践证明:问题的设计缺乏一定的思维力度,过于简单,往往会使学生失去探索兴趣。因此,问题的设计需要学生作出一定的努力,通过思维加工、实践活动等过程才能够解决,使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才能够引发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通过思维活动促进外部知识与内部认知结构之间产生实质性的互动,从而促进认知结构的发展。实践证明:挑战性问题还能激发学生展示自我的本能,获得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七、问题设计应具有启发性
篇5
关键词:数学课堂;问题设计;重要性;原则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48-02
巴尔扎克曾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应归功于“怎么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应该说,经过新课程理念的洗礼,我们的数学课堂气氛表面上看已经从教师一言堂变得轻松热闹,学生积极踊跃地学习,师生关系和谐、良性互动。但是,当我们冷眼观察深入分析这种热闹的背后,我们不得不看到这种热闹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而学生的思维并没有真正地得到训练,学习能力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就是教师没有重视课堂问题的设计造成的。
一、问题设计的重要性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应该说,数学问题的设计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当学生被数学问题所吸引,并进而去寻找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的数学就离成功不远了。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还基本上是为学生掌握数学结论而设计,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就不动脑筋,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这就让学生的思维活动从一开始就处在封闭状态。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打破这种封闭的状态,数学教师就必须重视数学问题的设计,用富有针对性、启发性和逻辑性的问题引领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让学生在一种开放和主动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我们知道,老师与学生、教与学是课堂上的矛盾统一体。这对矛盾如何达到统一,靠的就是对数学问题的有序展开和有效调控。数学问题的设计能最大限度地锁定师生的共同目标,让老师所要教学的内容自然的成为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掌握的内容。目标的一致决定了教学过程的通力合作的局面,这就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数学问题的设计是影响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适时恰当地提出问题,给学生提问的示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问题设计的原则
篇6
1.从提问内容看缺乏艺术性。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重在启发,启发学生发现。教师的启发体现之一是“提问”,“提问”被看成是激发学生思维、进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但一项调查显示:一般教师提出的问题只有1/10包含着未知性和矛盾性,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4/5的问题是针对学生的记忆。这说明教师的提问没有启迪学生的思维,而是限于死记硬背。一部分教师因为不能认真领会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或者对启发式教学艺术运用不当,运用不纯熟,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他们偏向于单纯追求课堂气氛表面的活跃,认为问得越多就越能体现启发性教学,简单地以热闹的课堂气氛,以学生参与形式的花哨,以做了多少事、演习了哪些活动项目为判断是否取得实效的依据。常见的提问失误有以下几种:
(1)问题缺乏启发性、创造性,是蹩脚的提问,不分巨细,处处皆问,大都是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如“对不对”、“是不是”、“什么是”等满堂问),是典型的注入式、“填鸭式”的提问,缺少思维价值。
(2)提问太抽象、太笼统,或者跳跃性很大,不是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缺乏循序渐进的阶梯,致使学生思维跟不上。
(3)问题随意性很大,缺乏针对性,或不分轻重、漫无边际,或者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没有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心来进行,没有针对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提问,没有针对学生思想上的疑点和学生关心的热点提问,无法做到有的放矢。
(4)提问缺乏灵活性,教师不顾课堂情况的变化生硬地照搬照用课前设计好的问题,或者在学生答不出时一个劲地追问学生,没有用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还有的教师唯教参是从,因为学生的答案与自己教案预定的“标准、正确”答案不一致而追问不已,无视学生思维活跃的现象。
2.从提问的方式来看缺乏多样性。
一般是教师问学生答,很少有学生问教师答或者学生问学生答。问题的拥有者是教师而不是学生,问题的解决者主要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很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双边活动流于形式,往往“师问生答”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真正发挥,学生只是在被动地作出反应,没有调动自己的思维。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只是教师思维方式的迁移,缺乏发现性、创造性、发散性。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论语・述而》)这说明启发的过程是从“存疑”到“生疑”的过程。“启发”即为心智的开启、思想的发散、潜能的挖掘。启发就是启发学生发现,使学生内心敞亮,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心领神会。教师应设计富有启发性、刺激性、创造性的问题去诱发学生的发现力、想象力、创造力,课堂上要让学生的思维在自由、民主、开放的氛围中纵横驰骋,把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对学生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发现,积极地思考,踊跃地尝试,才能提高语文素质,逐渐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对策
教师在授课前要钻研教材,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提问内容和形式;既要熟悉教材,又要熟悉学生。
1.设疑要巧。
疑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求知欲望;疑可以开掘学生思维潜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
(1)注意对象,问在学生需要处。
课堂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他们需要的问题也不同。教师要察言观色,审时度势,知道学生的困惑所在,知道学生的思维为什么发生梗塞或中断。应尽量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另外,提出问题后选择答问对象时也应注意根据不同对象区别对待,本着面向全体、激励学生的原则,灵活掌握。
(2)养成习惯,问在看似无疑处。
有些文章平白如话,一目了然,表面平淡无奇,实际匠心独运,学生容易轻视,思维受到抑制。这就要在无疑处设疑,养成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思维的习惯,有助于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2.提问要准。
(1)优选问点,问在知识关键处。所谓问点,就是指讲授教材时提出问题的切入点。
篇7
【关键词】初中数学;启发式教学;构建
一、问题提出
从2001年开始,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进程,我国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要求基础教育要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作为基础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初中数学课程也不例外。新课改倡导初中数学课程应该从社会实际和学生需求出发,通过科学启发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长期以来我国初中数学课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使教学方式上出现了一些偏差。具体表现在教育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灌输式”教学方法。许多数学教师上课唯一目的便是让学生可以更快更好的解题,可以在中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至于学生提出问题、创新学习能力培养则是无关紧要的。长此以往,课堂成了教师训练学生解题技能的场所,学生成了教师灌输解题程序的容器。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长期得不到发展,对于数学的兴趣也在不断的减弱。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寻找一条适合初中生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提出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了一条解决当前教育困境的全新思路,显现了摆脱教育困境的一线曙光。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坚持启发式教学,是由数学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同时也适应了学生知识生成的需要。可以说,初中数学教学的特殊规律,使得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二、启发式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
启发式教学方式虽然是在近代才得以提出,但是其主体思想源自古代。早在春秋时代,伟大的先哲孔子便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言下之意是指,非要等到学生出于这种“如饥似渴”、迫切要求解决自己难题时候,才给与启发引导,这就是启发教学的艺术。在西方,启发式教学也有一定的渊源,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其开创了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先河。苏格拉底强调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用问答的方法探求真理,而不仅仅是掌握知识。要使自以为知者知其不知,自以为不知者知其所知,教师只是起到产婆的作用。现代启发式教学是传统教学的继承和发展,它以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教学的实际为基础,以培养具有创造性和开拓精神的、适应现代化社会的智能型人才为目标。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方式,可以说是一个总的要求。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凡属使用得体、行之有效的方法,都具有一种共同的、本质的因素,即不是依靠灌注,而是较好地发挥了启发性的作用。启发性既要贯穿整个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也要指导数学课各个具体的教学方法,它实际上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从方法论的角度考察,它可以说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所以说,所谓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既是完成现代化教学任务的一般方法,又是综合了各种具体教学法、结合了多种教育学思想特点的一种教学论思想。
说启发式课堂教学方法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这表明启发式教学方法与各种各样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并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统帅与被统帅的关系,或者说是精神实质与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说启发式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还明确告诉我们,在讨论教学方法之时,绝不能只讨论这样那样的数学课堂教学具体方法,而忘却了至关重要的启发式教学方式。实践证明,任何一种数学教学方法,如果离开了启发式这个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或者基本的指导思想,就等于没有灵魂。离开了实质,单纯地运用这样的形式,那样的方法,就会陷入形式主义。即使看起来花样翻新,课堂热闹,但是对提高数学课堂效果全然无用,那同“灌输式”教学方式在实质上没有什么差别。
三、初中数学课程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构建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措施。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善用启发式教学。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通过那些途径来进行启发式教学呢?
1.因人循序
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候应该注意初中生的整体特点。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初步形成,开始具备一定的独立理解、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才能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将启发式教学落到实处。同时,教师也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单独的启发,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2.善用时机
实践证明,教师准确地把握教学实际,有利于在思维的最佳突破口点拨学生心灵的乐曲,启迪学生智慧的火花。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掌握讲课节奏、留有学生思考余地,善于运用时机。原则上说,当学生积极要求解决自己所带有的问题,但又难以解决,表现出迫切地期望解决问题时,才是启发最佳的时机,才是需要点拨的时候。如讲解“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一性质时。我先通过复习等腰三角形性质,使学生明白: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中线把它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然后设问,反过来,能否将一个直角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呢?这时学生会好奇,便会积极思考,经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后发现结论。
3.内外结合
课堂是启发式教学开展的主阵地,因此,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启发式教学的理念,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多给学生一点主动权和独立自主发现问题,提出设想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切实成为课堂的真正参与者,成为课堂的一员。此外,启发式教学还应该重视课外教学,它是课内的合理延伸和有益补充,也可称之为第二课堂。课内与课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第二课堂中,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形成一种正态良性的互动循环。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问题时,我结合生活实际情况,设计了这样一道问题:“某商店以64元卖出一件衣服,盈利了60%,问该件衣服进价是多少?”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和创造性思维训练。如:“星火商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台灯,都卖了64元,其中一个盈利60%,另一个亏本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盈亏情况如何?”这样的问题设计紧密联系实际,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问题本质,从而更好的学习相关知识。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良好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
4.精选实例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启发学生思维,必须有可供思维的材料。没有感性认识,就不会有理性认识。思维,离开适当的材料,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会枯竭、停滞的。脱离实际,没有感性材料作为基础的课堂讲授,是违背学生认识规律,因而是不会有启发性的。但当前各种辅导用书、视频资料汗牛充栋,如何在这些资料中精选实例是值得我们考虑的。如果我们在讲课时候不加选择,各种素材堆积在一起,杂乱无章,同样是起不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所列举事例的典型性和趣味性。第一,举例要有典型性。所谓的典型性,是指对同类事物的代表性。典型事例能集中反映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即使学生较为全面、清晰地感知事物的形象和基本属性,又便于他们确切地揭示所要阐明的基本概念或原理实质。这对于调动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讲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相关内容时,很多教师常常感觉到很抽象,难以充分的讲解。鉴于此,我首先引出了一个问题,“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吗?”由此引申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第一,三条线段围成一个三角形的现象存在吗?第二,存不存在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现象?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容易达成共识。第二个问题学生就有争议了,要想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必须拿出证据,因而学生的探究欲望就被调动了。这时候,我拿出准备好的四根长度为4厘米、5厘米、9厘米、11厘米的四根木条,让学生任意拿出三个来拼成三角形。通过这个典型的事例,学生们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从而得出了以下结论:三条线段可能围不成一个三角形。接下来,通过我的分析讲解和学生共同总结得出“三角形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的结论。第二,举例要有趣味性。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举例的趣味性,是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一个重要的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初中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他们仍然怀有一定的童趣,并且对于形象的事物更加容易接受,所以在讲授课程中,可以选择来自于实际生活,具有趣味性的例子进行教授,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讲授“直线”一课时,学生对于“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这种简单而抽象的概念没有太多的印象,甚至与“直线公理”相混淆。于是我列举几个有趣的例子加以讲授,穿珠子时,穿在线上的珠子是“点在直线上”;散落在一旁的珠子是“点在直线外”;汽车在马路上跑是“点在直线上”;出事了开到田里去了是“点在直线外”等等。通过这些简单有趣的例子列举,学生深受启发,并且对于学习几何也充满了兴趣,学习兴趣高涨。
5.养成气质
前苏联研究中学生数学能力个别差异的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基指出:“数学气质是一种复杂的个人的心理形成物”。它通常表现为“力求把周围的现象数学化,注意空间的数量的关系、研究各种函数的依存关系”。启发式教学较为核心的一点便是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力求现象数学化,应是这种所谓数学气质的实质所在。它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如有这样一道辨析题,三十六口缸,九只船来装,只能装单,不能装双,问如何装。一个有数学经验的人,可立即领悟到这是把一个偶数表示成几个奇数之和的数学问题。可见,有时将问题合理地转化,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启发式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措施。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启发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成功的。初中数学启发式教学要想实现自我启发、自我提问的目的,这需要过程、时间和空间,需要对数学启发式教学理论和实践做更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章建跃.数学概念的学与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 张凌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关于启发学生提问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3] 叶小英.初中数学启发性教学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12
[4] 杨 超.浅谈初中数学的启发式教学[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0,11
[5] 谢应文.初中数学教学中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3
篇8
一、用新颖、生动、富有启发的导语引起学生的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历史课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端,它担负着学生集中精力、渴望求知的任务。精彩的课堂开头一下子吸引住学生,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促使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所以,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巧设导语,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及早进入最佳状态。如讲授《》这一课时,我先用录音机播放《过雪山草地》和《四渡赤水》这两首革命歌曲,让学生朗读《》这首词。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进行?途中遇到哪些困难?途中召开的决定生死攸关的会议是什么?过程是如何冲破敌人的封锁等一连串的问题构成强烈的悬念。然后,在结合课文插图,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采用多种形式的直观教学方式和方法,增强学生的兴趣
直观教学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它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促使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结合,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历史教学需要直观教具,插图、挂图对直观教学起主要作用,同时随着电化教育条件的逐渐完备,教者可以与学生共同合作,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历史事件、人物等再现在屏幕上,使学生有直观印象,从而减少学生掌握抽象概念的困难,更容易领会和接受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重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加强直观性
比如讲到“帝国主义掀起的狂潮”时,我就挂上那张有趣的《时局图》。图中动物所代表的国家和侵占的地方,形象鲜明地反映在学生的头脑里,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掌握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情况。
2、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实效
借助投影、录音、录象、电影、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来阐明事物的特征,发展过程及其相互联系,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思想教育,能够丰富教学内容,缩短教学时间,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如讲《》这一课时,让学生看邓世昌和黄海大战的幻灯片;讲“三大战役”时,给学生放《陕北的好江南》录音歌曲等。总之,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历史场景、事件、和人物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的积极性。
三、深挖教材和现实生活资源,用丰富新颖的史料,引发好奇心
兴趣和好奇心与求知欲关系密切,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达到满足,兴趣就愈高。历史本身是一门丰富多彩、图文并茂、趣味性很强的学科,而教科书只是把知识点进行浓缩概括,如果老师照本宣科,书云亦云,学生一定会感到呆板单调不愿听下去,教师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通过认真备课,广泛收集资料,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用资料,说段趣闻,讲个故事,咏咏诗词,方能激发学生学习和强烈的求知欲,才能使师生情感融合一体。
同时,要善于结合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联系现实为了说明现代事实的历史根源,培养学生“以古鉴今”的认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如可联系等人鼓吹,妄图建立,编织“一边一国”、“两国论”的谬论,引导学生回顾历史上大陆与台湾的关系的史实:孙权派人到过台湾,元设澎湖巡检司,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以及《世界历史》中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关于的决议等,这些事实无可辩驳地指出了台湾历史上就是中国的领土,有利于学生认清的实质。使学生觉得运用历史知识对解决现实生活中重大问题竟有如此大的作用。学生又怎能不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四、用准确、生动、精练的语言,激感
兴趣是和一定的情感相联系的,而情感主要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来表达。生动有趣的讲解能动人心弦,陶冶情操,使听者乐此不疲,越听越有味道,历史是记述过去的是非善恶和兴亡成败。教师应掌握高超的语言艺术,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情的讲述,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兴趣怏然。如讲述《中日》这一课,我结合邓世昌的豪言壮语,不失时机地把“太阳犬”典型事例加进去。“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向敌人先锋舰‘吉野号’撞去,不幸邓世昌的‘致远舰’被敌人的鱼雷击中,邓世昌被抛入大海中,他的‘太阳犬’游过来叼住邓世昌的衣领。他回首看了看快要沉没的军舰,十分痛心,随手按住狗脖子,将狗溺死,自己壮烈殉国。”讲到高昂处提高声调,加快节奏,讲到悲壮处,降低声调,放慢节奏,使学生听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邓世昌视死如归、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深深感染了学生。
五、科学设计问题、引导激发学生思维
所谓科学设计,就是设计的问题要为学生留有质疑、解疑的思考空间,以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为此,历史问题的设计语言应富有启发性。如“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改为“为什么会必然发生呢?”前者属于复习性提问,缺乏启发性;后者则能诱导学生思维,带有启发性。当然,最重要的是所设计的问题内容本身应带有启发性。
篇9
1、提出程序性问题。在《盐的水解》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具备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及移动、水的离子积、pH含义等相关知识,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测定氯化铵、醋酸钠、氯化钠溶液的pH值,引导他们从原知出发,通过分析、对比、联想、迁移,找出三种盐溶液pH不同的原因,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最终总结出盐类水解的本质和规律。问题一:水的电离平衡是怎样的?酸和碱如何影响水的电离?问题二:盐的组成有何特点?盐的种类有哪些?在水中的电离情况如何?问题三:盐溶于水后对水的电离平衡有影响吗?如何影响?结果如何?怎么表示?问题四:你能比较分析上述三种盐溶液pH不同的原因吗?问题五:试总结一下盐溶于水后的变化规律。上述迁移性“问题串”从分析水的电离平衡作出发点进行迁移式发问,从盐类水解的原因、实质、规律、应用多层次逐一迁移,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学生的知识在问题串的引导下,经历了“电离平衡平衡移动水解实质水解后溶液的酸碱性水解规律应用”,形成了知识的迁移链,提高了学习思维活动的质量。
2、分解程序性问题。《盐类的水解规律》这一节课的引入我设计了以下“问题串”:①水显什么性?往水中加酸或加碱,溶液分别显什么性?往水中加酸或加碱,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溶液的酸碱性是由什么决定的?②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那么盐溶液显什么性?③回忆测溶液酸碱性的方法,根据实验材料动手实验。④为何不同类型的盐溶液的酸碱性是不一样的?有什么规律?
以上测定溶液酸碱性的实验,我以四个学生为一组进行实验,动手又动脑地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驱动学生主动学习。因为学生习惯上认为盐溶液是呈中性的,即pH为7,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实验,学生的印象更深刻,理解也更透彻。
这节课的难点是盐类水解的实质,在学习“氯化钠溶液、氯化铵溶液、醋酸钠溶液三种类型的盐溶液的酸碱性为何不同”这一主题时,为了突破难点,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将这一难点知识划分成许多小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①盐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提示:盐的电离和水的电离。)②哪些离子间可能会结合?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③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如何变化?溶液显什么性?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主动进入学习的状态中,积极建构盐类水解实质、规律的有关知识,自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盐类的水解是一种特殊的化学平衡,有关化学平衡建立和移动的原理同样适用于盐类的水解。 首先请学生回忆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后思考又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盐类水解,我将其分解后设计了以下“问题串”:
①从氯化铁的组成分析,氯化铁溶液是否易发生水解?哪种离子会水解?水解后溶液呈什么性?②请写出氯化铁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③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能抑制或促进氯化铁的水解?④以氯化铁溶液为例进行实验验证,并记录实验现象。⑤小结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我以问题串作为引子,用表格将实验串联起来,然后加以小结,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在用实验探究“影响氯化铁水解的因素”之后,我设计了下列“问题串”:①如何分别配制氯化铁溶液和硫酸铁溶液?②氯化亚铁溶液又是如何配制的?③实验室如何配制和存储易水解的盐溶液?④如果将氯化铁溶液和硫酸铁溶液分别蒸干并灼烧将得到什么产物?有什么规律?
这样学生在上述“问题串”的引导下,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创新能力。学习的最总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学以致用,并有所创新。学完了盐类水解的实质、规律和影响因素后,然后提出问题:“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实际中有哪些应用?”我列举了在必修1中学过的两个例子来重现知识,即:①明矾为何能净水?②热的纯碱溶液为何去污效果好?接着提出新问题:③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什么?已知泡沫灭火器内有两个容器,分别盛放两种液体,它们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灭火时两种液体发生了怎样的反应?
二、“问题串”教学设计的反思
1、“问题串”设计要体现计划性。计划性是指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而对问题的内容结构、提出问题的时机以及被提问的对象作先前的准备。课堂提问的随机性越小,就越有利于教师进行课堂管理与监控,提高课堂效率,也有利于处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可以从问题中得到应有的收获。
篇10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提问
课堂提问是生物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方法,目的是让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维。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是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正确地引导学生,善于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科学地设置问题,有计划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去分析、去判断、去推理,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关键之处并对症下药,改进教学。
如何才能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正确地运用问题材料,以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呢?下面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问题的准确性
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一定要表达清楚,选用准确的词汇,且语言要清楚,不能模糊不清,颠三倒四,否则学生没有办法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中抽取中心思想,从而使得学生的理解出现障碍。例如,在讲述“鲫鱼”一节时,首先,我让学生复习了以前学过的七门动物,然后提问:这些动物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在提问后,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以下结论:这七门动物身体里都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因此都属于无脊椎动物。有些动物的身体里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这类动物就是脊椎动物。而最低等的脊椎类动物就是鱼类,于是就顺理成章地引入“鱼纲”这一课题。
二、问题的具体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体,不可模棱两可,不能让学生去猜,不能容纳的概念太多。这样学生将会找不到问题的中心,也就不能掌握出题者的意图。
三、问题的启发性
问题是创新的基础,教师每道问题的设置都要有一定的启发性。而且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分析、判断和推理。这样学生的探究欲望将会得到提高。通过对鲫鱼外部形态的学习,可提出“鲫鱼在外部形态上有哪些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
点?”这样的设问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不仅能使学生认识教材内容组成间的联系,并且通过分析和综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问题的趣味性
有趣、有味的问题将会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有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味,才能使学生觉得教师提出的问题值得思考和分析。有趣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思考分析问题,从而能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
五、问题的难度
教师在设置一道问题时,一定要让他有存在的价值,但是“难而偏”或“浅而易”的提问都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因此,问题的设置还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即需要学生深思熟虑,而又是力所能及的问题。问题的难度,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到所学的知识,还能让学生发展思维,从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六、问题的跨度
在问题的设置过程中,教师要切记跨度太大,否则会让学生找不到重点。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问题设置的内容要集中,要抓住关键点,凸显重点。如在讲述“呼吸作用”一节时,我首先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复习了有关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之后,依据学生回答的内容得出结论: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藏在有机物中。这些能量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那么这些能量是怎样释放出来而用于生命活动的呢?顺势将学生引入了“呼吸作用”这一主题。
七、问题的梯度
从问题的梯度方面来说,在设置时,教师要有区分,要由小到大、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这样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角色,更好地去追求知识的
真谛。
如在讲述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时,我先采用复习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对种子、根、茎、叶、花各章里已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回忆,这就是把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然后通过对这些知识的重新整合,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这样层层设问,环环相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八、问题密度
在问题的设置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考虑问题设置的密度,不
宜过疏也不宜过密。过疏过密都不利于大脑皮层的有效储存。
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的实验时,可利用操作的间隙,根据实验技能训练要求向学生提出以下一些问题:在实验前,为什么要给植物遮光1~2天?在做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时,为什么要把摘下的叶片放在酒精里隔水加
热?以前曾学过用什么方法鉴定种子内贮藏有淀粉?这类提问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每项操作的目的,而且可以活跃学习气氛,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综上所述,合理有效的课堂提问对促进生物教学有着积极的
-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
- 下一篇:岩石地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