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1: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8-021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8.138
正所谓:“少年强大则国家强大,少年智慧则国家智慧”。未成年人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以,青少年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最终的强弱兴衰问题,他们的心理健康关系着每个家庭的幸福。但今天很多青少年却表现出心理不健康的现象,给我们的学校教育带来困惑的同时,也给家庭教育带来了许多麻烦。究其原因,是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存在很多遗憾和缺失。
一、造成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一)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大批农民奔向城市,从事个体工商业或搞经济承包。只顾赚钱,不顾孩子。
第二,一部分父母离异或丧偶,或家长残疾、患重病,无力管教孩子。
第三,部分独生子家庭对孩子“关爱有加”,对子女百般迁就、放任、溺爱,使子女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气,如霸道、娇气、不合群、懒惰、花钱大手大脚等。
第四,不少家长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有的忽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无意中使孩子受到了“负面影响”。比如,有些家长在尊敬老人、邻里关系、遵纪守法、勤俭持家、待人诚实守信等方面不注意示范作用,不检点自己,长此以往就会丧失自己的威信,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言行。
(二)学校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影响未成年人健康的又一重要因素
多年来,国家一直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实际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仍然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家长看重分数,学校更是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业绩的唯一标准。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追求分数,轻视或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就成为普遍的现象。
第一,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味地抓教学质量,忽视心理健康工作。
第二,有的教师为了学生考试取得高分,在教学中采取简单粗暴的手段,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过于严格,操之过急,并且经常采取比较严厉的方式进行训斥、恶语批评,甚至体罚等比较伤害学生自尊以及人格的教育手段,由此,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比较反抗对立的情绪,拒绝接受教师的严格说教,不愿意再执行教师提出的相关要求,甚至故意进行对抗。
第三,学生承受的学业负担过重,“题海战术”使学生处于紧张的压力之下,情绪变得烦燥不安,而升学的考验,使他们长时间处于紧张和恐慌之中,从而导致他们产生心理不健康现象,诸如厌学、逃学等。
二、解决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一)在家庭教育各方面的具体做法
第一,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心理发展方面的一般性规律问题。要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其个体性的差异,应当尊重自己的孩子,充分了解到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调整好对于孩子的目标期望值,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第二,作楹⒆拥募页ぃ要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并且懂得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相关的处理,帮助孩子克服各方面的心理问题。
第三,给孩子以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相关教育,不断端正孩子的人生态度,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起更正确的思想、信念和追求等,让他们从小学会怎么做人。
第四,培养孩子更加积极健康的个人情感、思想意志和思想品德的相关心理,使孩子学会如何去把握自己的个人情绪,学会如何正确去处理事情,调节好自己的个人情绪,用比较适当的方式来宣泄压力和不良的情绪。
第五,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方面的心理品质。在鼓励孩子刻苦学习、力争优异成绩的同时,家长也要培养孩子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使孩子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之上,确立恰当的学习目标,形成更加合适的动机水平。
第六,培养更加良好的人际交往心理。家长要使孩子能够更正确地去认识、评价以及表现自己,帮助孩子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
第七,注重对孩子青春期性知识以及于性心理方面的教育。让孩子学会更加正确地去处理好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以及交往,做到自尊自爱,互相尊重。
(二)在学校教育方面的具体做法
第一,教育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在教育方法上一定要耐心细致,不能简单粗暴,要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其生活、学习的热情。
第二,教师必须对学生作风民主,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倾注“师爱”,以赢得学生的尊敬,特别是对于那类经常犯错误的学生,更要从根本的感情上多亲近他们,从学习上多帮助他们,从生活上多关心他们,使得他们从中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可信,以此消除师生之间存在的隔阂,使得学生更加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逐渐去改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和不良行为。
第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保持敬业、自律、宽容、可信的人格魅力。在处理学生问题方面,一定要“一碗水端平”,无论是优生或是后进生都应尽量做到一视同仁,不分厚薄。
第四,学校与家庭要不断取得联系,教师与家长要经常交流对孩子教育的方法及取得的成效,共同教育。相信只要教育部门和学校明确认识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逐步改变教育评价机制,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和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一定能使教育健康,学生健康。
参考文献:
[1] 谢静静,刘晓晨.家庭在少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48.
篇2
一、指导思想:
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准和深厚扎实的现代化科学知识,是人才必备的,适应社会环境的优秀心理品质也是极其重要的,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未成年人的心理也随社会环境变化产生了许多波澜,使得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社区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未成年人解决心理问题,培养未成年人健全的心理素质,既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本年度,社区领导精心部署,在社区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力图通过对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做好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导工作,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心理素质,促进未成年人生动活泼地健康发展。
二、具体目标
1、注重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工作。
2、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进一步在辖区范围内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3、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实践研究工作,以点带面开展研究活动。
4、充分利用社区组织的'每一次未成年人活动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1、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询知识、方法、形式等。面向全体未成年人开展发展性、预防性的心理咨询,采取朋友式的心灵对话,使未成年人逐步消除不良心态和心理困惑,提高心理素质。
2、继续通过家长学校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使家长逐步认识到对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地提高家长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
(二)认真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工作。
1、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工作,并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心理档案。
2、对辖区范围内的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咨询知识讲座。
四、具体工作
1、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氛围建设工作。
2、举办家庭教育与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篇3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中小学校教育教学之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课堂、进头脑,培养高尚品质和良好道德情操。
1.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纪念日,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理想信念、形势政策教育,强化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自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2.开展道德教育培训。利用思想品德课、主题班会、团队活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公德、个人品德、文明礼仪教育培训。健全完善教师行为规范和适合广大未成年人的道德规范,中小学提炼和形成本校学生背得熟、记得牢、照着做的道德规范。打牢道德基础,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开展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活动。开展道德模范、美德好少年进课堂、上讲台学习宣传活动,发放道德模范、美德好少年事迹光盘,组织道德模范、美德好少年事迹宣讲活动,用身边的榜样教育引导青少年。
二、推进“三结合”教育网络建设
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原则,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学校、家庭、社区的育人合力。
1.深化学校德育工作。挖掘各学科的德育资源,拓展学科特色的德育内容,广泛开展“中国梦”、创建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抓体验、重养成,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在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奉献爱心的过程中自我提高。
2.深化家庭教育工作。开办家庭教育讲座,办好家长学校,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作为家长学校重要培训内容,帮助家长了解当代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和身心特点,掌握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转变教子观念,以自身的积极心态、端正品行影响孩子。
3.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多种方式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做好心理健康咨询工作,促进未成年人形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完善心理教育辅导站、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形成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
三、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紧紧把握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的工作重点,扎实做好校园周边环境净化工作。
1.在突破重点领域上下功夫。严查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行为,坚决取缔“黑网吧”、变相网吧。
2.在标本兼治上下功夫。深化文明上网活动,坚持网吧实名登记制度,推广绿色软件,加强网吧整治监管。
3.在完善制度抓常态上下功夫。坚持谁主管谁负责,把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纳入责任制目标管理。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形成群防群治局面。
四、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积极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优质便利的文化服务,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1.抓创作。开展送节目、送图书下乡活动,办好读书节,推出一大批叫得响、传得开、深受未成年人欢迎的经典作品。
2.抓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文艺演出、影视展播、知识竞赛、演讲征文、科学普及等活动,吸引未成年人在参与中益德益智、愉悦身心,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3.抓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各村级图书室的作用,打造未成年人培养兴趣爱好、陶冶道德情操的课外文化乐园。
篇4
一、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建设,确立高效能的管理体制,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多维辐射”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1.纵向到底的指导协调网络。市成立了由文明办、教育局为主,各相关职能科室人员和各中小学校德育副校长为辅的启东市未成年人心理关爱中心,统筹制订全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教育计划,坚持预防与治疗相结合,致力于引导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市中心每半年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各学校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总结交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指导全局性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组织基础。
2.横向到边的师资共享网络。市教育局依托未成年人心理关爱中心这一平台,建立心理咨询师档案,有效整合全市心理咨询师资源,成立以心理咨询师为主体力量,各学校心理咨询室负责人为辅的市级心理咨询中心,为全市各中小学校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辅导服务。
3.同步辐射的多维渗透网络。市教育局对全市各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同步推进。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学校的思想教育、学科教育、班队活动、新教师上岗和班主任培训等学校教育全过程。在教育网站开始心理健康教育专栏,落实专人定期上传有关心理专题知识,加强对学校师生心理学知识的教育灌输。通过多途径的宣传教育,大大提高学校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扎实推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序开展。
二、创新活动载体,活化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以举行各类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和内容,巧借平台、多措并举,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以举办“心灵芝”工程为龙头,开展心理健康实践活动。成立心灵芝学校,专业定向培训心理辅导老师,逐步开发本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建立心灵芝档案,及时发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隐患,动员各方力量及时介入疏导和治疗;发放心灵芝绿卡,免费为学生提供成长建议和咨询服务;编写心灵芝读物,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解答青少年心理健康疑问,搭建家长、教师和未成年人的心理沟通平台等活动,以丰富的活动,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孩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
2.以学校爱心服务站为平台,开展心理关爱服务活动。今年年初起,启东市各中小学校全面开展了以心理关爱服务、公德礼教服务、助学帮学服务、课外活动服务和家长培训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爱心服务站。通过爱心服务站这一平台,组织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健康知识讲座和即时的心理治疗,确保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规划、有组织、有平台、有保障。
3.以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为途径,开展心理知识辅导活动。加强对学校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不断提升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心理健康知识水平,是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市局根据各学校反馈的“点菜”服务内容,全盘统筹,安排组织心理健康知识讲师到各学校组织开展初中生心理健康、高中生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学生家长心理健康等各类专题讲座。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按照高度专业化的要求,整合各方资源,着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育了一支“金字塔”结构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不断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1.建立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员队伍。聘请启东市心理卫生领域资深的10多位专业人员组建成一支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员队伍,他们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心理总监”。率先举行心理专家“坐诊中心、挂牌上岗”,每周定时接受学生咨询求助,同时在心理咨询网站开辟“专家门诊”在网络上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2.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队伍。近年来,市局坚持每年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到南通、南京、上海等地进行专业心理辅导员培训,2006年与南通大学联合举办了首期心理咨询师认证培训班,37位教师取得了国家认证二级或三级证书,今年5月,又与南京嘉华心理教育培训学校联合开班,组织114名学校骨干教师参加国家资格认证的二、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市教育局和学校分担全部培训费用,在经济上为学员提供了保障,相信通过几年来的不断培训充实,能更好地建立起一支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3.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助员队伍。加强对班主任和骨干教师心理知识培训,形成一支庞大的以班主任、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团队干部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协助员队伍,通过和学生最直接的接触,为学生做好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同时他们还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气象员”,协助心理辅导员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最大限度减少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影响。
四、强化督查考核,夯实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成效考核,宣传总结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以评选表彰的形式不断夯实心理健康教育所取得的成效,确保教育活动长远发展。
1.召开例会,总结交流心理健康教育情况。每半年由市教育局组织各学校德育校长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例会,总结前阶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并根据新形式、新情况及时部署下阶段健康教育重点。
2.加强考核,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估机制,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启东市教育综合评价体系”之中,作为学校等级晋升的重要评估指标;并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作为校长政绩的评估内容,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会同有关科室两年一次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检查、评估。
篇5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帮扶;公益项目
据调查,2011年12月-2016年10月底,永川区法院共审未成年人刑事案件241件,占法院审结案件的6.78%,其中的未成年人罪犯整体文化水平偏低、无业、辍学;其主要原因还是未成年人心理里不成熟,法制观念淡薄,家庭教育不到位,心理扭曲等原因造成的,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未来道路的影响程度;而乡村留守儿童经济条件相对弱,教育生活环境相对差,且处于长期缺少父母关爱的条件下,心理健康问题就成了我们乃至社会都重点关注问题。
据了解,永川区现就读留守儿童4万多,他们长年没有父母的关爱陪伴,亲情缺失,性格胆小孤僻、冷漠偏执,由于隔代寄养,他们年幼的还涉及到家中农活、家务活的操办,造成与同龄儿童的心理不平衡,成为社会隐患。而高校创新创业活动正在如火如茶开展中,在2016年“创青春”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上,公益创业项目成为与计划赛和实践赛并列的赛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盲人助行计划”项目获得了500万元意向性投融资。公益项目也能获得融资,最近几年,公益创业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时尚。如何将公益项目和留守儿童的心理帮扶工作结合起来是目前的核心痛点问题,笔者结合所在学校已经开展的公益创业项目,进行了以下探究:
一、帮扶项目要具备体系完善的服务基地
公益创业强调创业时兼顾社会公共利益,按照公益创业组织实践的主题或者服务领域,公益创业类型分为兼顾社会利益的非营利组织、兼顾社会利益的营利组织、志愿公益活动和生态网络混合型四类。以永川区“曙光”公益项目为例,这是一个定位于对永川区吉安镇乡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及志愿服务帮扶的项目计,试点定在和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合作并长期开展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市民学校活动的吉安镇,而且吉安镇提供了专门的留守儿童统计系统数据,项目可行和持续性较强,这种体系完备的服务基地提供了很好的阵地。
二、项目要有多渠道的自主造血功能。
作为一个公益创业项目必须要有多渠道的自主造血功能,启动资金的规模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公益创业组织的融资水平,由于公益创投在我国处于萌芽时期,尚未形成一种趋势,相对于有需求的公益创业组织数量而言,目前的公益创投发展情况远远不能满足其要求可以和旅游公司开拓公益旅游创业项目进行自主造血,同时依托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平台,利用永川各大高校及永川区青协等各类公益组织的帮扶、爱心人士的支持等,能够保障项目活动经费的持续和发展。要把自己的志愿者服务的项目宣传好,让社会感觉它有一定的社会效益,这样就会有一定的资金来支持项目。
三、项目要有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团队和配套的志愿者培训体系
关爱乡村留守儿童心灵健康成长是目前核心痛点问题,在体制机制上要得到高校团委、学生处等相关的支持,还要有学院心理专业咨询老师指导项目,并针对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志愿者的重点培训,带动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质的志愿者团队为项目服务,而这些师生资源正是公益创业项目的核心力量。项目初期,扎实内部基础,邀请专业心理老师对项目专干进行严格意义上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培训,以“帮带”形式广泛培养优秀志愿者骨干,对试点区的留守儿童进行“二对一”帮扶,在各种活动实践中不断提高心理健康素养,把对留守儿童的帮助落到实处;不断扩大试点范围,拓展留守儿童受益人群,建设志愿者队伍,把项目响应推广到各高校。
四、项目要有充分的团队保障
公益创业项目要依托于学生社团联合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协会一般是社团覆盖面最广的,且涵盖会计、营销、工商管理等各专业,每学年延续招新,志愿者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能成为可靠的团队保障。可以设立项目主管、项目理事长、心理专干、市场专干、组织专干、财务专干等,而各个职位应由学生担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只有团队基础扎实、传承有序,才能促进一个好的公益创业项目落地生根。
五、项目的志愿服务活动形式要多种多样
篇6
[论文摘要]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加剧凸现了学校德育的不足,即对未成年人心理问题认识不足;针对性差、主体性不强;目标设置和实现中的片面性。加强学校德育的人本理念,提高教育者心理疏导能力;设置贴近未成年人日常生活的学校德育内容;坚持德育对未成年人的“价值引导”,最终形成其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学校德育防范和矫治未成年人偏差行为有效措施。
学校是未成年人步入社会的中间地带,当前我国的学校德育由于教育观念等的系列偏差,导致某些未成年人道德观念淡漠,道德水准下降,屡有偏差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进行分析,审慎思考学校德育的不足,加强学校德育以防范和矫治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
未成年人偏差行为,通常指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违道德规范、纪律规范和非刑事法律规范,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还不构成犯罪或不作为犯罪处理的行为。主要可表现为(注:此种分类主要参照了吴铎主编的《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中按社会规范的类型对越轨行为的划分方法。):其一,违俗行为,即与人们普遍认为“应该如此”的原则或理念不一致的行为,如离家出走、未婚先孕。其二,违德行为,即违道德规范的行为,如奢侈浪费、自私自利。其三,违纪行为,即违反特定场合的特定管理规范的行为,如考试作弊、旷课逃学。其四,违法行为,即违反国家法律条文并对他人和社会造成某种程度危害,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如索财、携带刀具。其五,心理性偏差行为,即由于个体自身某些特殊的精神问题或心理因素引起的违规范的行为,如暴露癖、乖僻残忍。其六,自毁行为,即违规范并对自身造成伤害的行为,如酗酒、自杀。
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深渊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未成年人先前一系列的偏差行为逐步积累恶化而成的,其基本路径为:沾染恶习——偏差行为——犯罪。未成年人的偏差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发生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且往往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前兆。社会个体与现存社会规范发生的磨擦和冲突有一个发展过程,从小到大,逐渐加剧,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导致犯罪行为发生,未成年人犯罪也是如此。要解决未成年犯罪问题,首先要预防未成年人出现偏差行为,切断他们通向犯罪的这一途径。
2003年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的“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表明,全国初中2.9%的学生有严重的心理性偏差行为,14.2%的学生有较明显的心理性偏差行为。在校未成年人行为偏差问题日益凸显了学校德育的缺失。
第一,学校德育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认识存在误区,往往把“行为偏差”等同于“品德恶劣”,忽视了偏差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未成年人的道德观念还在形成之中,还缺乏较强的自制能力,其一般性偏差行为大都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他们或是由于家庭的残缺不全,容易形成孤僻自卑、行为怪异、自我封闭等的精神缺陷和心理障碍,导致偏差行为多发,或是由于对新环境不适应,学习成绩差,缺乏与老师和同学间良好的沟通,形成对人际交往的焦虑、自闭甚至暴力反抗。学校德育往往关注教育目标向学生个体思想品质和规范行为的有效转化结果,而忽视了学生道德内化和行为外化需要经过复杂的心理过程,这些心理过程是德育的必备支撑。将未成年人行为偏差简单地认定为“品德低下”,给其贴上不良少年的标签,不但无益于未成年人长期积聚的心理问题的解决,还容易加剧其偏差行为程度,甚至产生严重的危害他人和社会的犯罪行为。当前学校德育中,一些教育者不能科学认识未成年人偏差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对其或是忽视,或是不能给予充分的接纳和理解,更谈不上给予合理的教育和帮助。教育者简单粗暴的排斥和过激教育行为,不仅无法获得未成年人的心理认同,更可能加重他们的心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教育者成为了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制造者和推动者。
第二,学校德育针对性差、主体性不强,无法有效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偏差行为。传统德育通常是以社会为本,只将受教育者视为被教育客体。传统德育的方向和内容不是根据未成年人的实际状况和需求,而主要是根据上级的精神,这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学校德育很少关注教育对象的内在需要和内心的价值冲突,只强调受教育者对道德义务和责任的认同,忽视他们的道德生活和主体地位,容易造就出阳奉阴违的伪君子或什么都不信的道德虚无主义者。同时,以灌输为主要形式的道德教育也难以引起未成年人的共鸣,最终导致未成年人厌烦和自动远离道德教育。然而,任何手段也无法割断未成年人和现代社会种种不良因素之间的联系,面对多元化的社会,单纯的道德灌输,导致未成年人价值选择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缺失,使学校德育对于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疏导作用大为降低。
第三,学校德育目标存在片面性,实现过程中只注重行为管理,忽视人格培养,无法达到有效减少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和“育人”的目的。人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德育要引导学生成为规范的社会人,还要具有高尚的心灵、美好的情感、健全的人格。但是,
长期以来由于学校德育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混在一起,使我们倾向于以政治教育标准来衡量德育的成绩,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代替了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在升学或者就业压力之下,学校德育经常以德育课分数衡量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无暇顾及未成年人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缺乏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科学的评价标准。在实践中,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往往放在规范学生行为和校纪校规的教育上,在管理上层层把关,把学生置于形式主义的管理网中,对照相应的《守则》《规范》,给学生的道德行为贴上量化的标准,把培养出严格遵守规范的“乖学生”当作了教育的最终目的。至于如何结合未成年人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则很少关注。只满足于抓外部行为管理,忽视人本的道德内化的做法,使德育成了单向的行为训练和单纯的行为管理,使未成年人往往为了获得某些好处而做出符合“规则”的行为,甚至形成急功近利、口是心非的人格缺陷,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心理和行为能力的形成。
二
那么,怎样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实现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预防和矫治呢?
第一,加强学校德育的人本理念,提高教育者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疏导能力。教育者是教育过程的主导因素,其综合素质和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效果。政治思想过硬、职业道德修养深厚、专业知识扎实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要求。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要,还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今天的未成年人具有强烈的个体意识和个性差异,要研究他们的特性,激发其潜能,引导其顺利实现社会化,成为具有基本道德素养的社会人,教育者就必须关注未成年人的道德需要,依据他们智力和性格的差异,采用不同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同时,面对频发的导致偏差行为的心理问题,现代社会赋予了教育者新的角色——未成年人的“心理保健医生”,这就要求教育者不断健全自身素质,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除了学习相关的心理知识与技能,教育者还要特别关注未成年人成长中的心理需求,学会洞悉其偏差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并根据未成年人的个体差异,运用沟通、聆听等心理辅导技巧疏导他们的情绪,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心理的健康程度直接制约着未成年人能够达到的道德水平,以及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发生的几率。而目前的学校德育中忽视了关于个人成长的教育,德育过程中缺失了对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的关注,这造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许多盲点和误区,更迫切呼唤以人为本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对学校德育体系的充实。
第二,贴近未成年人日常生活,丰富学校德育内容,推动道德教育的生活化。德育内容是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设置德育内容,容易引起未成年人的共鸣,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其一,大力开展生命道德教育。“生命化教育是在生命的视野中,对教育本质的一种重新理解和界定。生命教育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1〕通过生命教育,可以树立未成年人珍惜和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态度,减少和避免自杀和虐待他人等偏差行为,帮助其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危机,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其二,加强未成年人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8-14岁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期。对于这个时期的未成年人,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进行道德教育,不失为一条科学的途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使品德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因此,是否能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成为衡量德育效果的真正标准。其三,注重未成年人个性发展的教育。学校教育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个性和差异性,不用教条的统一目标评价他们,针对每个人的优势和弱势,为他们提供多元发展途径,让他们真实感到个人存在的价值,从而增加对自我和社会的认同,减少偏差行为的发生。
第三,坚持学校德育对未成年人的“价值引导”,引导其形成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从实践上看,近几年我国的学校德育进行了改革,但传统灌输式道德教育方式的影响却根深蒂固,加之未成年人缺少自主的道德判断和独立做出道德选择的能力,如果教育者只鼓励其自由选择而不加以正面的积极引导,无异于放任自流,只能造成未成年人是非、善恶、美丑界限的模糊,最终陷于道德困境。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学校德育环境,学校德育在尊重未成年人自主意识的前提下,采用多种具体方法提供道德的“价值引导”,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到:“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2〕,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就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把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作为起点,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层次,放手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探索式学习。此外,还要建立良好的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关系,提供良好的自我教育氛围。实现了自我教育才会有内心永恒的道德法则,未成年阶段是培养人的自我教育能力和个性得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代。教育者应把操作性强的合理的德育考核放在首位,唤起未成年人的自主意识,促进他们的自我教育,变“他律”为“自律”,有效切断偏差行为乃至犯罪行为产生的途径。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未成年犯;社区矫正;违法犯罪
一、我国现阶段未成年犯罪人社区矫正的现状
社区矫正制度的思想源于现代西方国家刑事政策思想中的“刑罚经济思想”,认为为了防止自由刑的适用带来不必要的损害,应尽量采取非剥夺自由的制裁方法,因而要提倡非犯罪化、非刑罚化,讲究刑期无刑和刑罚经济。我国大陆地区开展社区矫正的时间相对较晚,2002年司法部在《关于改进和完善我国社区娇正制度的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立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初步设想。其中重点提到了将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作为社区矫正的重点对象。2003年最高院、最高检、公安部和民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对符合条件的犯罪未成年人进行社区矫正。2011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一次在刑法条文明确规定了社区矫正。2012年3月1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修正案) 》在我国长期的少年司法实践经验和成果基础上,专门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审理原则,同时也为未成年犯罪人社区矫正活动确立了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指导原则。而法律援助制度、合适未成年人在场制度和附条件不制度的法定化也是对少年司法实践经验的肯定,有力的配合了社区矫正的进行和开展。其中的社会调查程序使得对未成年犯罪人定罪量刑更加规范化,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则和《刑法修正案(八)》中的免于前科报告义务相一致,有效的实现了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对接,保障了未成年犯罪人的合法权益,使其能够更好的进行社区矫正,从而尽快回归社会。1
我国于2009年开始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各地在开展社区矫正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项目及形式,为在全国推行未成年人犯罪的社区矫正积累了经验。例如北京市司法局成立了专门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在市、区和街三级形成了以党委政府主管领导牵头的社区矫正工作机制。北京市司法局集中培训了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者,聘请北大和民政干部管理学院的多名专家教授对300多名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北京市海淀区司法局还在中国人民大学创立了“海淀区拥抱未来青少年志愿中心”开展未成年犯罪的社区矫正工作。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协调区卫生局,依托社区卫生精神预防康复中心,组建了专门的心理矫正队伍,并且专门设立了未成年人矫正室,为心理矫正提供规范场所。2
青岛市实行“红黄绿”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警机制。通过建立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成长评估体系,以青少年日常行为表现所反映出的违法犯罪威胁性程度为主要判别依据,将社区青少年大致化分为“红”、“黄”、“绿”三大群体。其中,“红色”青少年群体主要是指有触犯《刑法》或《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行为的青少年;“黄色”青少年群体主要是指单亲家庭、困难家庭和有长期逃课逃学、迷恋网吧、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倾向的青少年; “绿色”青少年群体是指大多数行为正常、健康成长的青少年。该机制的主旨在于建立一支专业化、分工明确的帮教小组,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灵活多样的预防教育和帮教措施。3
上海市在2002年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初期,就提出了要充分发挥社工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作用。目前,专门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上海市新航社区服务总站已顺利运作了两年多,新航社区服务总站为社区服刑的未成年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免费就业技能培训,邀请劳动部门讲解就业形势与正确的就业观念及面试技巧,使帮助服务与教育改造完全融合在一起。上海市少管所创立了假释辅导站、试学基地等多种具体制度,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上海市徐汇区还专门成立了“心理咨询师工作坊”,定期开展学习、交流和研讨工作,为该区有计划和有针对性地开展未成年犯罪人心理矫正工作提供了指导性意见。4
广州市采取社会教育、感化、挽救违法犯罪青少年“金不换”工程,采用符合少年身心特点的审判方式,形成了矫治和预防的功能体系。该体系中缓刑帮教制度最具特色,该制度规定在判决生效后,法庭对每个缓刑少年建立考察追踪档案,指派2名陪审员跟踪帮教,并将少年的表现写成书面报告呈报主审法官。法官、陪审员与少年犯的家庭、辖区的民警、街道居委、村委、学校等帮教小组须保持经常性联系,定期回访考察,帮助其解决就学、就业困难,使帮教措施见实效。此外,“金不换”工程在1995 年起还开通了“羊城青年热线”,由少年法庭法官与团市委干部、资深执业律师、心理学专家等当场解答青少年的心理、生理和法律问题。5
二、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
目前,我国未成年社区矫正制度的构建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尚未形成一体化的制度体系,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目前制约社区矫正工作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居民对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的偏见。社区居民对社区矫正这一新生事物,大多表示陌生,认为社区矫正就是“判了刑不用进监狱”或“坐家庭牢”,对接受社区矫正的犯罪人普遍存在防范心理,认为他们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或多或少存在着担忧与不安,尽量避免与服刑人员接触,这给社区矫正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2、未成年犯罪者的社区矫正项目单一。我国未成年犯罪者的社区矫正虽然也有一些专门的项目,如公益劳动、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技能培训、心理矫正及就业指导等,但这些项目缺乏对于特殊矫正对象的针对性,有的项目则存在着无法准确评估的问题,而且他们各自分开,缺乏使用上的程序规定,如使用上的先后次序、项目的组合原则等。
3、社区矫正的工作机制和人员配置不适应对未成年人犯罪实施矫正的需要。我国目前严重缺少专业的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人员,尤其是懂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律的专业人才极其缺乏,很多社区矫正工作者只是经过短期的简单培训就开始从事矫正工作,在社区矫正理论、相关专业知识、基本的矫正方法及技术技能上准备不充分,直接影响矫正的效果。而且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社区矫正的志愿者队伍,缺少社区矫正所需要的人才。
三、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制度
(一)培训、吸纳专业的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人员
我国学者认为,“社区矫正是一项刑罚执行工作,应当由高素质的,稳定的工作人员队伍。这样才能保证社区矫正工作的严肃性和高效性。但是,目前在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建设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和研究设想,未来的社区矫正工作主要应当由司法行政部门及其隶属的基层机构负责。” 6
社区矫正是一项刑罚执行工作,应当有一支高素质、相对稳定的工作人员队伍,这样才能保证未成年犯罪社区矫正工作的严肃性和高效性。目前我国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主要是由司法行政部门和公安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但是,由于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仅仅依靠专业的工作人员力量根本不够,所以必须充分利用社会的力量。应当建设一支由专业人员、社会团体和社会志愿者三部分构成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同时还应当建立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培训制度。
(二)建立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矫正项目
1、开展职业指导与就业培训。考虑到部分未成年人因经济问题走上违法之路,而所有的未成年人终究要走向社会,以自己的劳动维系个人和家庭的生活,因此对未成年人开展职业指导和就业培训非常必要。矫正工作者一方面要发现并培养未成年人的兴趣所在,一方面还要矫正部分未成年人的好逸恶劳思想,重塑正确的价值观与劳动观。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未成年人改造,还有利于预防未成年人再次犯罪。矫正工作者可以通过与未成年人主动交流让未成年犯认识到行为的危害性,通过引导教育使其从内心真正悔过,彻底放弃犯罪的念头。此外还应培养未成年人的社会适应力与交往能力,强化积极的自我意识,学会理性思考与换位思考,克制自己情绪,处理好两性关系等。由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行为手段、危害后果各不相同,因此社区矫正项目的设立也要因人异,因罪而异。
(三)构建异地矫正制度
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复学或就业时,大多不愿意让周围同学、同事知道其服刑人员的身份。因此,从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出发,各级矫正组织既要注意保密范围、讲究工作方法,又要防止服刑人员因读书、就业发生脱管、漏管现象。实践中,可采用“异地矫正”模式,即不在辖区内公开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身份,把矫正活动的开展与其所在的社区分离。这也是与免于前科报告义务和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相协调的。7
注释:
1. 舒洪水.未成年犯罪人之社区矫正[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4):92.
2. 吴玉华.把握关键环节 注重社会效果 全力推进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深入发展[J].中国司法,2004(9):36-39.
3. 贾洛川.中国未成年违法犯罪人员矫正制度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67.
4. 武玉红.我国社区矫正之现状与评析[J].社会,2004(04): 58.
5. 姜祖帧.社区矫正理论与实务[M].法律出版社,2010:115.
6. 吴宗宪.目前中国社区矫正的问题与前景[J].辽宁公安司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6(4):8.
7. 同2第95页.
参考文献
[1]刘强.美国社区矫正理论与实务[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2]王亚东,鲍遂献.中国现阶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1997.
[3]纪姗姗.论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D].吉林大学,2012.
[4]丁磊.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探微[D].西南政法大学,2010.
[5]张玮.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立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6]聂阳阳.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03).
篇8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新民中心小学位于厦门市繁荣的同安工业集中区腹地,秉承“育人育心,助人自助”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坚持立足于本校实际,立足于解决小学生普遍的心理问题,密切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十年磨一剑,我们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富有成效,并创出了特色。
一、在课题研究中育心助人
近十年来,我校始终以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研究课题,在实验研究中育人育心,不断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在这一过程中,课题研究一直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抓手。心理健康教育为什么要从课题研究做起?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发现:随着厦门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小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门需要研究探索的新课题。同时,我校所在的同安工业集中区的大开发大发展,吸引了大批未成年人随打工父母从各地来到厦门,他们远离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环境的变化、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频繁的流动,引发了诸多的心理问题;随着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我们发现,大部分小学生都存在学习心理问题,只有有效解决小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他们的学习方式才能真正得以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对绝大部分教师来说是新课程,而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重要渠道。
那么,如何在课题研究中实现育人育心、助人自助呢?首先,我们立足于本校学生的实际确定研究课题;其次,依托专业院所、科研机构,力保课题研究在科学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在专家的引领下进行;再次,课题研究立足校本的研究、班本的研究和生本的研究,重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既面向全体,又关注个案;最后,坚持课题研究的延续性,围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突破热、难点,形成一条线。我校的子课题《小学师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全国教育规划“九五”课题)、《小学生学习策略与创造力培养的研究》(全国教育规划“十五”课题)、《开发学生全脑潜能,实现学习方式最优化的研究》(全国教育规划“十一五”课题)都是源自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在师生积极心理的培养、积极学习心理的培养、心理潜能的开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尝试,引导小学生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走向助人自助。“九五”、“十五”课题依托的是中科院心理所,在该所副所长刘善循教授的指导下进行心理素质培养的实验研究;“十一五”则与中央教科所心理部合作,在张彩云、高思刚老师的帮助下主攻激发心理潜能的研究,期间分批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学习、培训、研讨百余次。此外,几年来,我们对心理活动课、心理剧、心理漫画、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咨询辅导、个案分析等心健康教育方式进行了以校为本的研讨。
二、开发校本课程,坚持学科渗透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共有两条:
一是在校本课程中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了学校一定的课程设置自和开发权,我们在学校课程中开设了心理活动课,组织一线教师,在专家指导下调查研究、收集数据、积累经验,历时三年编写出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每册教材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针对学生的普遍心理问题,针对我校学生尤其是外来人口子女的实际心理问题,力争做到通俗有趣、实用性强,适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
二是在其他学科课程教学中育心助人。如安排课前一分钟的心理训练,有手指操、超然静思、闭目养神等,操作简单易行,活动轻松活泼、此外,我们还在班队课中安排团体拓展训练,在综合实践等课程中拓展延伸心育内容。
三、在社会服务中育心助人
在学校里,小学生能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他们的许多心理问题能够在教师的辅导下得到解决,在同学的帮助下得到缓解,在活动中得到疏导,但走出校门,在课外,他们怎么办?家长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尤其是我校拥有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身为打工族的父母们往往连孩子的一日三餐都难以顾及,这些孩子有了心理疙瘩该向谁倾诉?
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采取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向社会延伸服务的举措:在同安工业集中区乌涂商业街成立了福建省首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由本校30位辅导老师担当心育志愿者,每周六、日在工作站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开通心声热线电话,开设网上心理聊天室,定期在工作站门前小广场开办心理讲座,举办心理漫画展,组织心理剧表演、团体训练等活动;定期进行入户随访,实行跟踪式心理辅导,让心理健康教育由校内延伸到校外,扩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半径,及时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这种社会服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填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学生喜欢,家长欢迎,社会认可。
篇9
一、以打造样板为目标,深化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以站位高、融合深、服务细、供需准、参与广、保障稳、工作实为工作推进原则,着力建立起运转高效的机制、搭建广泛覆盖的平台、组建灵活机动的队伍、开展丰富实用的活动,初步形成全域覆盖、全面动员、全民受益的良好局面。
1、高站位强化顶层设计。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实践中心主任、46个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机构,组建十大工作组,挂牌成立实践指导中心和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制定出席会议、部领导挂钩联系和城乡联动、结对共建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区实践中心—区实践指导中心—实践所—实践站—实践基地”的五级结构。按照区指导中心5名、镇(街道)所2-3名、村(社区)站1名的要求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目前,区指导中心机构编制全部落实到位,指导中心主要人员已经到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纳入区乡村振兴战略,区财政安排每年300万、三年共900万的专项资金用于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相关推进扶持考核办法也已经制定下发,保证了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推进有力、有序、有保障。
2、重整合完善服务功能。在莲花馆筹建区文明实践中心,整合馆内现有的规划馆、清廉馆、历史名人馆、政治生活馆,形成以莲花馆为核,市民广场为圈,向南北延伸的组合式、多功能文明实践阵地群。打造“一云六屏”线上文明实践信息服务平台,目前TV端、手机端已经完成进入试运行阶段。基层实践所(站)建设正加快推进,11个所、215个站已经初步建成并开展活动, 1871个各类阵地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打造“总队、支队、队”三级志愿服务体系,建立了19支区级和11支镇(街道)级常备支队。一批党性强、熟悉基层工作、善于与群众交流沟通的干部职工,有一技之长的骨干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参与其中,形成了“党群携手 全民参与”的文明实践服务格局。收集汇总区级综合性志愿服务项目201个,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3、重效果推进文明实践。围绕群众群众所需所盼所想,提供实实在在接地气的文明实践服务。理论宣讲聚人气、接地气,“百姓名嘴”“红色文艺轻骑兵”深入田间地头、公园广场开展巡回巡讲,“阳湖学习达人秀”引导全民学习。文化服务统一调配,继续开展送戏送电影送综艺活动,流动图书车、文艺大篷车把文化服务送进社区、村头。关注民情见人走心,“民生茶室”“老娘舅调解”“老崔说事”让党员干部经常性、面对面地同群众交心谈心。关爱特殊群体,“平安铃”关爱独居老人,“良师良言”心理热线关注青少年健康,“帮帮团”“微心愿”为困难家庭解难题、圆梦想。5月20日举办全区“文明花开 心绣未来”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化行动,29支志愿服务支队统一亮相、宣誓,开展集中行动,为市民提供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5月以来,有12支区级支队先后启动和开展“爱要益起”、“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装点新武进 青武护河行”、“文化点亮心灯 文明美好人生”等一系列活动,掀起了文明实践活动。
二、以突出效果为导向,深化推进各类文明创建活动
以深化文明城市建设为龙头,以文明素质提升为抓手,注重统筹结合,注重城乡共建,扎实推进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常态推进文明城市建设。以迎接全国文明城市总评为契机,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办关于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最新要求》,进一步健全文明城市建设长效机制,巩固扩大创建成果。组织文明城市建设十大专项行动,聚焦市民文明行为、城市建设管理、公共服务环境、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方面,补短板、促提升、抓长效,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理顺机制,明确两个涉农街道定位,纳入乡镇考核体系,把改造后的花园街纳入商业街考评范围,明确要求,重点部署。与区老干部局联合,由10名热心退休老干部组成区级老干部巡访团,变每季度巡查为不定期、不定点、不定时的常态巡查,促进文明城市相关单位和负责人绷紧常态长效之弦。积极宣传《常州市民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刊印3800份《条例》及《宣传手册》分发基层。组织“我们的节日”宣传体验活动,开展机关志愿者文明交通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宣传,倡导文明健康理念,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用文明实践活动助推文明城市建设。
2、积极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按照市文明委《关于深化新时代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意见》,推动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深化文明村镇创建,突出“一镇一品”、“一村一韵”创建模式,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把农村乡风民风建设与人居环境建设、文化生活提升,民生幸福工程、精准扶贫、“厕所革命”等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深化创建的主攻方向,打造一批典型示范村,实现了文明村镇创建率70%以上。深化文明单位创建,以推动窗口单位服务态度、服务流程、服务设施提升为基本目标,推进文明单位创建上水平。深化文明校园创建,突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学生爱国情感培育和文明行为养成,从个体、班级、细节抓起,注重典型培树、注重载体推动,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创先争优活动有机结合。深化文明家庭创建,突出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继续开展区、镇级“最美家庭”和“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孙英家庭获评全国抗疫最美家庭。
3、深化拓展文明创建内涵。积极引导鼓励支持非公企业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参与文明单位创建,扩大文明创建参与度。深入开展文明窗口、文明班组、文明职工等评选,筑牢文明创建基础。组织开展各类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上网等宣传实践活动。推进诚信示范街(店)创建,开设红黑榜,积极引导社会诚信。发挥文明单位引领示范作用,积极引导其履行社会责任,广泛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突出城乡共建,开展文明单位与学校、村(社区)、贫困地区结对共建。
三、以提升素质为根本,深化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围绕提升市民素质和道德水平,积极营造宣传氛围,开展选树道德典型、深化道德讲堂等实践活动。
1、以教育提升,注重核心价值融入。在城区沿街企事业单位和主要店面LED显示屏、主要交通干道、公园绿地、商场超市、旅游景点等人流集中地点,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宣传。引导基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并广泛宣传告知,积极组织参与全省优秀村规民约推选。推进移风易俗,推广“市民茶室”、“初心茶室”、“睦邻亭”、“德孝亭”、“大福来”等群众首创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等做法,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封建迷信、宗教渗透,抵制陈规陋习以及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涵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下发全区道德讲堂工作要点,进一步加强对全区道德讲堂工作的规划和指导。灵活采取总堂承办和分堂举办相结合的办法,积极举办网上道德讲堂,至目前,区级总堂共举办12场次。
2、以标杆引领,注重典型选树。下发了《关于印发<“武进好人”推选宣传管理办法>的通知》,畅通推选主渠道,关注“凡人善举”、“平民英雄”,坚持月度推、年度评,重点推选一批沉在第一线扎扎实实做工作的先进典型。上半年,我区又有谈宜庆、张小英、苏汉斌、陈建良、徐敏等5人当选“常州好人”,尹玲、邵民明、华友根、戴雪琴等四人当选“江苏好人”。广泛推动各地各部门开展各类典型的推选,如湖塘镇每年评选最美湖塘人、湖塘好人,人社系统坚持评选优秀农民工等,形成学好人、做好人、选好人的浓厚氛围。彰显榜样力量,关爱礼遇模范。年初,区领导走访慰问蒋健、双警夫妇卢平和王一丹等部分好人模范,为他们送上节日的祝福和问候。举行抗疫护士先进典型事迹交流座谈会,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弘扬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广泛建设“善行义举榜”,有效地推动好人善行理念贴近群众、融入生活,形成建榜上榜、学榜用榜,人人参与、人人践行的生动局面。
3、以活动影响,注重道德实践。注重知行合一。坚持提升道德认知与推动道德实践相结合。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为契机,挂牌武进区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发挥志愿服务促进中心的指导协调、供需对接、孵化培育、培训展示等功能。在抓好区级部门、属地板块志愿者注册率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和指导社会公益组织加入“志愿江苏”平台,形成具有武进特色和武进做法的志愿者品牌。截至目前,注册人数达196168 人,注册队伍1123支,开展活动11892项。重点规划建设好区级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建立完善全区“区、镇、社区(村)”三级志愿服务网络布局。组织开展“邻里守望”、“邻里节”等活动,开展送戏送电影送综艺下乡,组织“社区天天乐”,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让群众在参与道德实践活动潜移默化提升文明素养。
四、以项目推动为依托,深化推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
对未成年人工作实施目标化管理,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指导,在实现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创特色亮点。
1、选树宣传先进典型。深入开展“新时代好少年”推选宣传,根据中央文明办有关文件精神,在全区广大未成年人中发掘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先进典型。上半年,重点推选宣传了一批在抗击疫情过程中自强自立、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先进典型。1-6月份,共向常州市推荐了6名“新时代常州好少年”候选人。6月1日,通过武进日报、今日武进等媒体,了10位“新时代武进好少年”,宣扬了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典型事迹,在全区广大青少年中大力营造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篇10
1、继续深化“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以“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实践体验活动为主要途径,充分挖掘各地特色教育资源,创新开展活动。引导少年儿童深刻感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切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广泛开展“祖国发展我成长”主题教育活动。抓住“六一”、“十一”、建团85周年、10周年等重大节庆日的契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引导少年儿童深入了解祖国发展的辉煌成就和美好前景,在少年儿童中广泛宣传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积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3、切实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为基本途径,有效发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红领巾博物馆在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中的积极作用。规范市未成年人心灵沟通工作室的运作,不定期举办各类座谈交流、心理讲座和团队活动,深化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依托团属网站,不断提高运用互联网加强少年儿童思想教育的能力。将制作并开通*市少先队工作网站,举行首届少先队主题活动课DV大赛。
二、突出重点,强化品牌,推动学校少先队工作新发展
1、全面推进“雏鹰争章与新课改有机衔接”试点工作。坚持以雏鹰奖章为载体,鼓励少年儿童从日常生活、学习环境入手,在成长道路上,不断为自己确立新的目标,不断发现自己的潜能。要着重加强争章活动和综合实践课的结合,使活动课程化,课程活动化,实现课内与课外、课与现阶段的有机整合。将通过研讨会、现场观摩会等形式,重点探索农村学校雏鹰争章与新课程结合的新模式。
2、进一步开发少先队“特色文化体验游”活动项目。“特色文化体验游”是我市结合实际创设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体验活动项目,是组织少年儿童开展生动丰富的道德实践的有效载体。各地各校要广泛开展“绿色文明之旅”、“*石文化”等特色文化体验游,并开拓新的体验游项目,凸现少先队教育的乡土化、生态化、人文化,增进区域内少先队之间、少先队员之间、辅导员之间的交流学习,扩大少先队活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深化“手拉手”活动。要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农村、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身体健康与有残疾的少年儿童及*籍队员与外来民工子弟的手拉手结对工作,完善找朋友、交朋友、有条件的地方看朋友等环节。尤其要关注孤寡、“留守”少年儿童群体的学习、生活状态。要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地域间的少先队组织、辅导员、少先队员各自之间的手拉手,来带动学校之间手拉手,家庭之间手拉手,使“手拉手”活动持续不断地开展下去。
三、夯实基础,全面活跃,促进少先队自身建设上新台阶
1、不断加强少先队基础建设。重视镇(街道)少工委组织建设,建立健全达标队室评比、雏鹰大队评比等制度,推行少先队干部直选制、轮换制。要积极探索学校大队部领导下的红领巾小社团建设与管理机制,以红领巾小社团评选表彰活动为抓手,在实践体验中拓展综合素质。将制定*市少先队工作先进学校评估方案,组织开展*市首批三星级队室评选活动。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未成年保护法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