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1: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知识经济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知识经济的概念

篇1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改革;创新理念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

一、知识经济影响下的会计环境变化现状

所谓知识经济,是指依托于知识、信息的产生、分配以及使用的一种经济。它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传统会计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及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工作面临经济的全球化、数字化、网络化化等特征,这必然使会计工作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会计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传统会计理论及相关体系也提出了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会计要素这一概念被注入了新的内容;会计的职能由以核算为主转向以预测管理和决策为主;会计模式随着经济背景的变化而改进;使得建立更加完善的财务体系;研究对象的范围将得以扩大,变得趋向综合化和边缘化;财务报告体系日渐完善,法规化进程加快,也越来越国际化;需要从事会计的人员具备更加广阔的视野和创新能力。作为管理活动和财务信息的处理系统,会计受到时期背景经济的影响和制约比较大,所以,会计必须重新构建会计模式,来迎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只有与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相一致,为社会经济环境服务,才能会使会计发挥应有的作用,进一步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增长。

二、知识经济环境下会计职能创新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科学的技术环境也有了新的变化。在传统的会计工作中,往往要从事繁重的核算工作,而对于知识经济的要求,会计工作转型为管理核算。这样一来会计人员就必须要拓宽自己的核算范围,使得自己的核算工作更全面、更细致,并且还要做好会计管理工作,用知识武装自己,与现代接轨。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管理在会计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会计管理的任务,一是监督企业经济行为,检查财务计划执行情况和遵纪守法情况。二是在于通过对经济活动的会计管理,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编制财务计划并组织财务活动。三是考核经营业绩,分析计划执行情况,挖掘潜力,提出改进措施,提高经济效益。在知识经济社会背景之下,会计的重心应有所凸显,是管理。建立以会计管理为核心的会计核算模式是迫切需要的,这种管理核算型会计模式的基本架构是:建立开放型的会计信息系统;建立知识型的会计管理系统;建立服务型的会计市场系统;建立调控型的会计组织系统。

三、知识经济环境下会计改革的创新理念

1.对会计核算内容的创新包括以下方面:一、对无形资产进行改革的相关内容。无形资产是知识经济时代创造企业价值的一大驱动因素。企业进行的创新、人力资源实践以及组织设计等称为非物质形态价值。所谓无形资产,可将其基于企业价值创造定义为创造非物质形态价值的源泉。如果沿用历史成本原则对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将企业创造的无形资产物质化却不能在企业财务报表上有所反映,忽视无形资产在企业的盈利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就会导致企业因不能准确把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状况提供给投资者、债权人而对投资者、债权人进行误导,因此,对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尤其是自创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亟待改进。二、建立针对管理核算的会计模式。在现代知识经济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对企业的生产、研发、采购等活动都需要采取高科技管理,这也致使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会计能够对历史成本进行核算,参与对当下成本控制的决策,并对未来成本进行预测,用会计专业知识来分析、了解市场,对经济或非经济、有利或不利、内部或外部的种种因素和风险进行评估,从而有效防范、化解风险,达到经营目标。

2.财务会计报告的相关知识更新过快,增大了使用外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的风险。对金融工具的创新以及出现的新型金融工具也加剧了经济的不稳定性。要减少财务会计报告知识更新所引起的决策风险,使用外部会计信息时就要在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的同时提高财会报告的及时性、增强信息报告的充分性。为了减少使用外部会计信息所存在的决策风险,就要对财务报告的原有框架进行改变,对财会报告信息的及时性、充分性进行创新。对财会报告所依托的会计基础理论也要进行相应的创新,要提高财会报告信息的及时性,就要减小报告间的时间间隔,根据业务特点实行灵活的报告制度。

3.提高财会系统的综合素质。在优化办公硬件设施的同时,更要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要努力使会计工作高效、快捷化,因此在硬件方面要广泛使用辅助工具:计算机,优化网络系统,加强网络管理从而降低成本。在软件方面要会计人员的素质,会计人员是会计系统中的主导因素,因此要对会计教育进行改革,让会计从业人员掌握计算机、网络、科技、信息、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让会计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同时,建立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也是十分必要的,要采取各种措施保持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并让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

4.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一体化导致企业间的兼并、企业的破产屡见不鲜。因此,企业要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风险因素,并加以控制,使企业利益最大化。控制和规避风险这一需求也对会计人员提出来更改的要求,因投资活动中风险与收益并存,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所冒风险越大,对报酬的要求也就越高。会计人员应该通过专业知识来计算、控制风险,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贯穿对风险的控制,平衡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可能得到的收益,争取让企业收益最大化,从而让企业在现代市场竞争中更具实力。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CDIO理念;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112-02

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4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它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1]。它是以项目开发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进行主动的、实践的、协作式的学习,使学生在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竞争意识等多个方面获得全面的训练和提高[2]。基于CDIO理念的课程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手段。2014年以来本文作者进行了基于CDIO理念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通过企业调研、问卷调查、实践应用等方法,对基于CDIO理念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应用。

一、目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是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内容抽象、实践性强。目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教学处于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手段深度结合期,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教学中也存在许多亟需改进的不足。

1.传统章节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框架,使课程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教学模式单一,使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导致学生或者对教师产生了过分的依赖,或者对课程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甚至产生不想学的念头。

3.协作能力培养欠缺。课程的教学目标重视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团队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协作精神。

4.目前的考核方式单一化,无法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的能力,也不符合现代工程教育的评价标准。

5.教材内容编排不合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相关的教材很多,但多以学科知识结构为主,不能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有些教材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不紧密,使得教、学、做难于合一。

二、基于CDIO理念构建课程、专业、社会“一体化”的教学内容体系

基于CDIO理念,根据园林植物造景师岗位相关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的培养目标。围绕就业岗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岗位技能为切入点,选取课程内容。具体内容如表1。

三、基于CDIO理念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实施和保障

1.教学组织设计:在教学组织上,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以项目导向为主,同时穿插专题研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方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同时实行分组教学,推动团队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及项目开发能力,提高学生在项目设计、工作分工、交流汇报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团体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2.考核方式设计:以往的考核以书面考核为主,强调结果的考核。以CDIO倡导的“过程评价”为基础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课程采取企业、教师、学生不同主体的评价,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注重考核学生项目设计与应用能力。除了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外,教师还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团结协作和爱岗敬业精神的评价。从项目设计过程、项目设计效果以及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多元过程考核评价。课程总评成绩中项目测评占60%,职业素养占5%,课堂表现占5%,期末考核(理论和技能)占30%。

3.教学团队建设:建设高水平和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学团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基于CDIO理念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更需要一支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团队由拥有丰富职业经验的专任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组成。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参加企业培训和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技术应用和社会服务,引入企业新技术和服务规范,使得课程建设紧跟产业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符合职业岗位要求。

4.实训条件建设:建设符合课程需要的实验实训条件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本条件之一,基于CDIO理念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实施教学,实训室应该具有真实职业氛围,融合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学习的多重功能。我校结合上海市重点专业建设改建园林制图实训室、园林设计实训室、园林植物识别实训场、园林工程实训室等实训场所。积极开展顶岗实习,与上海共青森林公园绿化养护有限公司、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等8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鼓励和安排学生参加相关设计单位的实习岗位,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更好的提升。

5.教学资源库建设:除学院教务处对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的文件、实施方案以外,随着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项目化改造,产生了以下主要教学文件:园林专业课程的实施方案、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标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考试改革方案及成绩评定实施办法等。完善了满足课堂需要的包括课件、教案、案例、图片、技能竞赛等内容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四、基于CDIO理念的课程教学改革成效

1.课程实行了项目化改造,并采用“双线制”训练方式。依据园林工程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需求,校、企专家共同筛选与园林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选择能够贯穿职业能力培养的项目,教学内容在逐步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展开,课内课外训练并行,通过完成项目的训练过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建立了与课程能力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的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能力目标、工作任务、训练过程和自我评价,学生在做中学,老师在做中教。以真实的园林设计项目任务为载体,教、学、做相结合开展项目教学。基于CDIO理念的课程建设使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被评为2014年上海市级精品课程。

3.出版了与项目化课程配套的特色教材。由9位来自全国高职院校的资深专业教师和3位企业设计骨干组建了具有校企合作优势的教材编写团队,出版了与项目化课程配套的特色教材。教材建设摒弃了传统教学“章、节”的架构体例,遵循“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新理念,建构了模块、项目、工作任务层层相扣的新体例。每个项目都突出工作过程,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4.采用了以形成性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能力考核贯穿教学始终。以对完成项目的过程考核为主的方式,对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程度、工作态度、完成项目的情况进行公开、公正、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

参考文献:

篇3

一、知识和科学

1.知识的定义和种类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认识和经验的总结。马克鲁普认为:知识是根据已认识的事物所作的客观解释。知识的定义很多,有各国辞典、专家学者、国际组织的定义等。

对知识的划分也比较多:自然的知识,社会的知识,人与人心的知识(美系统论学者克郎);实用知识,学术知识,闲谈与消遣知识,精神知识,不需要的知识(马克鲁普);意会型知识,编码型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等。国际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知识的分类是:知道是什么的知识,知道为什么的知识,知道什么时候的知识,知道什么地方的知识,怎样做的知识,知道是谁的知识。

2.科学与知识的关系

科学是难以界定的概念,由于科学内涵在不断增加,目前还没有所公认的科学定义。19世纪对科学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20世纪初科学的定义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近几十年科学的经济社会功能越来越突出,很多学者、组织把科学当作事业、产业、建制和投资。本文的定义是:科学是具有经济社会功能、改造世界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强调了科学的经济功能和科学的目的性,也注意到科学的经济功能是潜在生产力,而科学产业则是现实生产力。

科学和知识的关系是:科学是知识的形态之一,是经过人脑提炼、实验、实践检验而成的知识体系,是知识的升华和结晶。科学是知识,但很多知识却不是科学。

二、科学与技术

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所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系统的知识体系。技术和科学同为知识体系,联系密切,重大科学发现后,常有许多重大技术发明,技术是科学的延伸。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解决知的问题;科学解决可能,技术解决现实。科学已解决的问题,技术上可能未解决,如核聚变能的利用是可能的,但技术上还未解决。

三、知识和信息

1.信息的概念和种类

信息作为宇宙三基元物质、能量、和信息之一,在宇宙中无所不在。信息是事物的状态、事物间的联系和变化方式。英科学哲学家波普有客观物理世界、人类主观精神世界、概念世界三个世界的理论,信息依三个世界之说分为三类。还有物质世界、经历世界和意识世界之说,信息也依此分为三类。

2.信息和知识的关系

知识是信息的子集,只存在于经历世界和概念世界。信息存在于三个世界;信息通过人的大脑思维,实验或实践加工成知识,知识是特殊的信息,有些信息经甄别成为知识,有些知识又可转化为信息,如可编码知识;知识和信息同具有非物质属性,在经济中有很多共同特征,如非物质性,公用性,非消耗性,量的无限性等。

四、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

知识经济的定义很多,OECD的定义是: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这一定义虽没有被公认,但影响很大。见诸于报刊的尚有后工业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比特经济与新经济、现代经济、软经济、高新技术经济、智能经济,这些分别是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别称。信息经济的主要产业是集成电路、芯片、计算机的软硬件、光纤等,而知识经济的实质产业是教育产业、科学产业、知识产业和各类高新技术产业。这些都无异议。而不同的认识集中在两者谁包容谁的问题上,加上其它的分歧,竟有四、五种认识。本文认为信息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组成部分,是知识经济的基础。理由如下:

1.人制造知识和信息,经济也是人的推动。知识从宇宙观上讲是信息的子集,但在我们的世界里,对信息的认识、信息技术的运用都靠知识,靠人。我们不是唯心论者,也不是自然神的信徒。经济讲求实效,信息是死的,人是活的,人的能动作用才是决定性力量。

2.人类认识的对象除信息之外,尚有物质和能量,还应有时空。虽然对物质、能量等的认识要通过信息,但信息毕竟不是对象和目的。在经济中,单靠信息很多问题还不能解决。世界是信息的世界,也是物质、能量的世界。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但信息与适当的载体结合,才能表现出能量。不能孤立地重视信息而忽视其它。

篇4

1. 知识经济的概念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它并不是一个严格的经济学概念,它的缘起大约与新经济增长理论有关。

 

在世界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的背景下,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和卢卡斯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罗默把知识积累看作经济增长的一个内生的独立因素,认为知识可以提高投资效益,知识积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卢卡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则将技术进步和知识积累重点地投射到人力资本上。他认为,特殊的、专业化的、表现为劳动者技能的人力资本者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

 

2. 知识经济的特征

 

经济从工业化、信息化到知识化的发展,使得知识在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明显,而创新作为知识经济的动力,主导着经济本文由收集整理向前稳步发展。因此教育和研究在知识经济时代就越发的重要,同时知识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推动社会不断的进步与发展。知识经济的特征有以下五个方面:

 

2.1知识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主导力量。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直接驱动力,成为生产的支柱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在所有创新财富的生产要素中,知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他生产要素都必须靠知识来更新,靠知识来装备。通过知识对自然资源进行集约配置,对其它生产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组合,才能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

 

2.2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灵魂。知识经济中的知识主要指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企业提高竞争优势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内外的经验证明,谁拥有最先进的知识、最核心的技术,谁就能在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成功的企业在于能不断造新的知识,并能迅速将新知识经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将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开发和教育,激励员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3知识的收益递增率保证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物质产品的生产是受收益递减率决定的。而知识是唯一不遵守收益递减率的生产要素。这是由知识的特性所决定的。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它反映客观事物运动的规律。知识在生产传播和应用的再实践中是又一次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认识,这就是表现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知识生产是加速度的,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是收益递增的,知识生产力是可以保证经济持续发展的。

 

2.4知识是利润分配的重要依据。在知识经济时工与其说资本雇佣劳动,不如说劳动雇佣了资本,因为劳动的主体是人,人所拥有的知识才是生产的决定因素,因此,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首要资本。企业存在四类参与者,即:生产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经营者决定如何生产;知识创造者决定生产方向;物质资本所有者提供资金。企业除付给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正常薪金外,还应将知识创造者创造的知识转化为资本,参与利润的分配,建立以知识为依据的分配制度。

 

2.5尊重科学崇尚技术营造了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了知识、有了高科技,就可以创造财富,提倡以知识为本位,任人唯智,用英才,不用庸人。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们逐渐认识到信息的魅力和知识的力量,一种尊重科学、崇尚技术的气氛正在形成。这就营造了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

 

3. 知识经济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与传统经济模式的许多重

转贴于

要区别,因此,现代会计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从会计实务的角度,深入探讨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环境的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各种变化,分析知识经济对会计主体、会计目标和会计前提的影响,对于会计实务实践的丰富与发展必将产生有益的启示。

3.1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主体已不再是传统模式下现实空间的各种组织,而是存在一种“虚拟企业”;它可能是临时性的,也可能是长期性的,具有即分即合的特点,对持续经营提出了最直接的挑战,引发了“弱持续经营”的热论;在知识经济时代,可以根据不同会计事项,不同的性质,选择适当的计量属性,增加对使用者有重要参考价值的非货币信息,使得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全面、完整,满足新时代信息使用者管理和决策的需要;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风险的加大和管理决策的需要,要求会计人员及时提供信息,即实时报告,会计分期与实时报告并不矛盾,实时报告只不过更加方便了信息用户,原有的会计期间都是等距期间,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不等距期间,以满足对信息的不同需要。

3.2对会计财务信息处理的影响。知识经济的到来势必将带来软件业的繁荣与硬件业的进步,同时预示着新的会计电算化发展时代的来临。知识经济是以信息传递的快捷、开放为特殊条件,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这就对加工与输出财务信息的会计电算化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企业财务信息系统要获取、处理并提供更为标准、及时和相关的信息,以利于知识经济下的企业及投资者的决策。由此可以看出,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将是确定无疑的,也只有如此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于财务信息的需要。

3.3对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影响。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会计工作的改革,而会计工作的改革需要会计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要想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名合格财会人员,必须有相关的知识作基础。会计人员应通晓专业理论、擅长计算机操作,还应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性。因此,新时代的会计人员必须打破传统观念迎接新挑战,勇于开拓进取,增强创新意识,才能使会计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服务于社会进步。

3.4对会计核算方法的影响。传统的会计工作集中于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知识经济条件下,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广泛应用,会计人员将从繁杂的日常会计事务转向参与决策和经营分析等方面。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更加强调科学性和合理性,简化核算不应当再成为评价会计方法是否应当选用的标准,而科学性和合理性将成为选择会计核算方法时唯一需要考虑的因素。

篇5

[关键词]知识经济,教育为中心,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299-01

知识经济作为重要经济的一种体系,内容、可观的效益,日益被全球所重视,今后的二十年里显得更为突出,目前已经逐步形成全球化、各国争先恐后地抓知识经济建设,提到工作议程上来

一、知识经济的概念

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以产业结构来划分,人类有史以来.大的经济形态可以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高技术经济,以资源配置来划分,可以分为劳力经济、(自然)资源经济和智力以济,也得到众多专家的认同。叫“知识经济”,似乎在分类学上有些问题.但讲的都是一个意思,综合30多年关于知识的各种提法.“知识经济”比较确切的概念应该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和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

二、知识经济基本特征表现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刚刚萌芽,许多特征还没有表现出来,从已经表出现来的特征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知识经济是知识化、信息化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资源主要是知识和智力。知识经济时代掌握现代知识,并具有创新、创造和运用能力的人成为知识经济中的主力军。识化的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表现在软件知识产业的勃兴,这是世界范围内知识经济初

具框架的标志,以知识作为资本发展经济知识将作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还表现在制造业结构的高技术化、服务业的高科技化和产业结构的高技能化方面。作为传统工业经济主干的制造业已注入了越来越多的新科技知识。

所谓信息化,就是把信息看作与物质、能源同样的第三要素,有意识地进行其生成、加工、传输、贮存、利用等活动的总体。

知识经济是信息化的经济。信息化的形式就是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产业结构的高技术化、信息化,信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其他高技术将渗透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各个领域。进一步促进了各产业的升级换代作用。

三、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经济。

这里所谓的创新,不是单指某种新认识、新原理的发现过程的狭义的创新.而是一个创新的网络和创新的体系。创新作为知识网络.自多种来源多种渠道。多种涵义。它是在生产、交换、消费的整个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它既有观念、概念、原理的创新,又有生产、交换、消费诸方面的创新;既包括个人的创新。又包括不同行为者的创新。具体地说,包括企业、实验室、科学研究机构与消费者之间进行大量交流而形成的许多新思想、新技艺、新产品。

大量共同体互动作用而进行创新可形成一个创新整体这个整体就叫国家创新体系。这种创新体系不断扩展而超出国界,可成为国际性的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由四部分组成:(一)是知识创新系统。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二)是技术创新系统。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三)是知识传播

系统。知识传播系统主要是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四是知识应用系统。它促使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经济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包括工业发展、能源利用、农业供给、城市建设、人口控制、国民教育、国际贸易等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各个方面在内的新的发展战略。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在知识经济时代.牵动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将不再是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制造业,而是以信息、文化、科技为主体的“软资源”,这样就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破坏。因此.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日益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和重视。

五、知识经济是“以教育为中心”的前途经济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0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深刻指出:“教育将是知识经济的中心。而学习将成为个人或组织发展的有效工具”,“在知识经济中,学习是极为重要的.可以决定个人、企业乃至国家命运’。而大学,是教育和培训研究力量的中心”。高度评价了教育和大学的作用,而且明确指出教育和大学都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中心地位。这就从理论上回答了为什么要把发展科技和教育放在首位。

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学习是极端重要的.它决定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命运.因为通过学习.掌握高技术和高知识,可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劳动者-有了这种劳动者'就会促进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发展’不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创造更多的知识商品,还能保持经济的小断增长。真是一举多得的经济模式。

六、知识经济与我国未来社会发展模式

(一)是机遇主导性。第一类学者认为知识经济对于我国的发展来说更多地是一次宝贵的机遇.这主要因为我国己基本具备了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而知识经济又具有对工业经济的改造功能,它能够从根本上转变工业经济的资源基础。提高工业经济的运行效率.尽快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经济差距。这些观点的态度是积极的,可肯定。

(二)是挑战主导性。第二类学者则认为.由于我国强济和科技相对落后。教育和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这就使得我国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机会中处于劣势,再加上劳动力成本上的比较优势逐步减弱,传统产业将受到极大冲击,因此有为难情绪,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更为严重。

(三)是机遇与挑战共存性倾向。第三类学者认为知识经济对于我国来说是“要么搭上车,要么更落伍”,如果我国能有效地利用知识积累的增长,就可能增加财富,改善福利.打破传统产业发展模式.从而在新一轮的赶超中实现超越;如果不能制定并实施正确的技术经济政策.利用这一资源,就会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更加落后。

七、简述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

(一)许多知识经济的规律已经开始起作用。可持续发展已曰益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无形资产已经受到高度重视;高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传统产业的高技术成分日益增加。

(二)今天的知识经济萌芽受到高度重视’并开始在指导思想、组织机构、人才选拔、资源投入等多方面迎头。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广泛出现了科技工业园区。知识经济的社会细胞已经出现并迅速发展壮大,因此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向我们走来,见到它的曙光。

(四)迎接挑战知难而进,第四类学者的观点认为:首先应根据国情实际情况,我国地域辽阔 ,经济发展不平衡,沿海,较发达,应制定出一个总目标和多种经济发展模式并存,切勿一刀切的现象。

参考文献

篇6

一、知识经济的概念和特点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通俗地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具有以下特点:

(一)经济发展可持续化。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二)资产投入无形化。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人为主的经济。(三)世界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四)经济决策知识化。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五)新的价值取向。(六)新的市场观念。知识经济是在市场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但它反过来又作用于市场经济,同时引起传统市场经济的变革,并随知识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深化。

二、知识经济对会计环境的影响

被称为“数字经济之父”的美国唐泰普斯科特在《数字经济时代》 一书中指出,信息技术的革新掀起新时代的数字革命,将彻底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世界经济格局,带领企业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知识经济对会计环境影响的端倪:

(一)企业资产的重心发生转移。(二)企业投资主体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三)人们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及处理会计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四)企业所处的市场呈现出金融化的发展趋势。(五)会计工作的领域将拓宽。

三、知识经济对会计准则及会计核算方法的影响。

现行的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这些方法是在手工记账程序下的产物。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传递方式、数据载体的变化,以及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提高,现行会计核算方法的局限性日益显露出来。知识经济对会计准则与会计核算方法的影响具体表现以下几方面:

(一)对复式记账方法的影响。现代会计中所采用的复式记账法是在单式记账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的主要特点是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记录。

(二)对现行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设置的影响。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所进行的一种分类,其目的是为了取得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各种会计信息,包括综合数据和核算指标。(三)对现行原始凭证的填制与传递的影响。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与网上交易的盛行,原始凭证的填制与传递要发生很大的变化。(四)对现行记账凭证、账簿和报表的影响。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来看,所有的会计信息都存贮于记账凭证之中,账簿和报表只是对记账凭证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后的结果。(五)对现行账务处理程序的影响。账务处理程序亦称“会计核算形式”、“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指凭证组织、账簿组织、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相互配合的方式。(六)对会计报告和会计信息批露的影响。由于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会计职能的转变,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将要更加丰富,揭示的内容将要更加充分,不仅包括财务信息,还要包括产品市场份额,用户满意度,雇员数量及素质,新产品开发和服务等非财务信息;不仅包括历史性信息,还要包括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企业管理部门的计划以及企业实际经营业绩比较等前瞻性信息;不仅包括企业整体性信息,还要包括分部信息;不仅表内信息更加充实,表外项目披露也更加详细和充分。

四、知识经济对会计工作和人员的影响

(一)知识经济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以计算机技术为平台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使会计处理技术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影响有:1. 繁琐的手工劳动被快速、准确的机器程序所代替,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2. 计算机数据处理功能将改变会计信息系统与生产经营信息相互分割的状态,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使会计与生产经营活动各系统建立信息联系。3. 在新技术经济条件下,无论是传统会计期间的季报,还是半年报都不能适应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及时需求,将被新出现的在线系统、即时系统等新的报告形式和渠道所代替。

(二)知识经济对会计人员知识提出更高要求。

1. 通晓专业理论并掌握会计应用理论。一名出色的财会人员必须有宽厚的会计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会计实务技能,熟悉会计基本理论、发展会计理论和比较会计理论。2. 擅长计算机操作和应用。3. 必须是具有高素质的综合人才。现代会计业务的重要特征是综合性,这要求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能只限于本专业,还要涉及到其他学科和领域,对本专业既要有一定深度,又要有一定的广度的见解,做到深广结合,因此,会计人员既要是“专才”,又要是“通才”。

五、知识经济促进财务会计完善发展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和发展:

(一)转变财务会计理财观念。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创造企业财富的主要要素由物质资本转向知识资本 ,企业理财不能只盯住物质资产和金融资本,必须转变到重视知识资本管理的观念。

(二)构建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新的会计模式。现有的会计模式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它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三)必须制定新的计量准则。由于知识经济时代会计计量重心要从财务资源转向知识资源,其中的最大障碍就是会计计量问题。

总之,知识经济对财务会计的挑战是严峻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同时又给了财务会计一个改革创新的机遇。财务会计应该积极应对,不能也不会面对知识经济束手无策,相反,财务会计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极为重要的角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王小春、王小如,《经济师》,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年1月第1期 24页.

篇7

与工业经济相比,知识经济有着许多完全不同的新特点。而传统意义上的财务管理是则是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有着许多与工业经济特征根深蒂固的联系。因此,财务管理的创新与改革是世界经济形态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环节。本文结合会计理论和实务,对财务管理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过程中应该作什么样的创新与变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知识经济 财务管理 创新

1知识经济的内涵和特征

1.1知识经济的内涵

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也是一种“信息经济”和“高科技经济”。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中对知识经济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目前通行的知识经济的定义是:它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创新、流通、分配和应用基础上的经济。其特点是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以各种高新科技产业为支柱,以不断创新为灵魂和内核,以继续教育与素质教育为本源的一种经济。

1.2知识经济的特征

(1)人或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人才是知识最重要的载体,没有人才就无所谓知识,以知识为基础发展经济也无从谈起。一个国家、民族只有拥有大量的创新人才,才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最基本条件。

(2)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资本,富含知识的软产品比例大大增加。在企业总资产中,包括商誉、专利、商标权等在内的无形资产所占的比例将大大增加。传统的制造业也由于管理知识、科学技术的投入增多而更加“软化”。知识密集型产业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形式。

(3)知识经济是以高科技产业为第一支柱的经济。其中,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高科技的主导和灵魂。

1.3财务管理的概念

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关系而产生的,是组织企业资金活动、处理企业同各方面的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知识经济时代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

(1)财务管理工作重点的转移。传统的会计工作主要是会计人员运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手段,对经济数据进行收集、加工、存储和检索,最后输出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经济决策和控制经济活动需要的经济信息。这在客观上使广大会计人员从繁杂的、重复的日常会计事务中解脱出来,将其工作重点转移到参与预测、决策和经营分析等方面,更多地参与企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使会计工作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在经济管理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确立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会计电算化从低级向高级稳步发展展望未来,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将逐步由单纯的会计核算向管理会计应用方向发展。一个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包括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两部分。目前我国的电算化会计系统主要应用于财务管理核算。管理会计所采用的数据体系与财务管理基本相同,但由于其目的更侧重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因此其处理方法与财务管理有所不同。与财务管理相比,管理会计使用了更多的数学模型和方法。

(3)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更加强调科学性和合理性由于手段和工具的局限,传统会计在确定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标准时,在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之间更多的注重可操作性。如债券摊销方法,虽然实际利率法比直线法更科学,便后者更为简便,因而实务中一般选择直线法。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会计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计算的繁简程度已不再成为评价一个会计方法是否应该采用的标准,科学性和合理性成为选择会计核算方法时唯一需要考虑的因素。

(4)会计信息时效性和多样性的增强。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以便作出相应的经营决策和制定控制,提高经济效益,是现代会计的经营决策和制定控制,提高经济效益,是现代会计的职责之所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多在手工条件下很难或者无法及时提供甚至无法提供的信息,都可以及时提供。

(5)会计组织的弱化和内部审计机构的加强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应用技术的提高,目前由会计人员输入的大量的经济数据将改由业务人员直接输入,并由计算机自动处理,这将大大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节省核算时间,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与此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舞弊的手段也会越来越隐蔽。

3针对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对策

3.1知识经济对会计人员的创新

知识经济要求财务人员不但要有计算机和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还应该有综合的职业判断与分析能力。只有掌握充分的管理方面的知识,才能够根据实际单位的特点,利用知识经济的特点,为单位的控制管理、预测和决策作好工作服务。因此,各个单位应该知识经济时代注意培养好具有会计、管理、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的人才,这样才有利于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3.2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的创新

必须将会计电算化纳入到管理信息系统中去,提高会计软件的功能,增加其管理学功能。完善和规范好会计软件功能这样不但可以强化会计电算化程序及会计数据的存储功能和使其得到安全保障,另外还需要强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功能,包括输入控制处理控制、输出控制、维护控制、安全控制等。

3.3实施有效地内部控制措施

各级管理层首先应在日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注重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监督,如果发现错误、舞弊等异常情况,不仅要就事论事的加以处理,还必须考虑其中是否隐含了内部控制出现漏洞的信号,亡羊补牢,惩前毖后。针对内部控制的缺陷、管理的漏洞、提出确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促进管理当局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4结束语

本文首先从知识经济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与传统时代财务管理的不同,以及给会计工作带来的影响,并根据我国的实际的情况,说明了当前我国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作者:蒋立峰 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财会研究.2012(,14):20-31.

篇8

1.1知识经济的含义

知识经济的首要基础是经济,换而言之,就是说真正的生产资料不再是传统的设备资金和生产原材料,取而代之的是人的知识。以往的学者曾经对于知识经济有着这样的定义: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在社会经济中,知识将扮演重要角色。在概念上,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在这里,知识要素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在于知识和信息、高素质人才以及高智能化的机器。

1.2知识经济的特征

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以高科技产业为发展基础,符合当代社会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知识和信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资本。

知识经济依靠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使用和分配,在经济活动中,知识和信息成为第一生产要素,知识和信息在加快经济增长中起到主导和核心作用。

(2)科学和技术的研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基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当人类知识,尤其是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使得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使得科学技术在知识经济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无形资产比例不断增加。

知识经济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包括专利、商标等在内的无形资产比例在大大增加。

(4)科技人员占据生产主体。

知识经济注重科技人员的主体地位,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将会占据较大比例。

(5)知识经济是"低耗高效"型经济。

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的经济,其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资源来取代已经耗尽的稀缺自然资源。

(6)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化。

知识经济重视发展高新技术,集中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将高新技术的研究成果落实到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开发上。

2我国企业管理所面临的现状和挑战

2.1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

当前,我国企业管理正处于从传统的管理阶段向知识经济下企业现代化管理转变的阶段,距离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管理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所面临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企业体制改革力度普遍不够。

(2)企业管理手段普遍落后,与国际先进管理水平差距较大。

(3)管理规范程度普遍不够。

(4)专业管理人才比较缺乏。

2.2知识经济背景下我国企业管理面临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带来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挑战。

传统工业经济时代下,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经济资源,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取而代之的是知识资源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在传统企业管理中,人的主动性受到压制。在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新技术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使得管理理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注重强调人性化管理,企业管理的重点是知识,以人为本,才能使企业更好地适应竞争。

(2)对企业经营方式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下,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应用的广泛性和信息传送快捷性,给企业经营带来了深刻变化。在互联网平台上如何开展强企业经营活动,是企业亟需解决的课题。互联网打破了原有市场界限,企业营销方式变得更加互动。顾客的角色不仅仅是消费者,而是参与者、企业合作者。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只有改变传统企业经营方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营销。

(3)对企业生产方式的挑战。

在以往的工业经济时代下,企业追求大批量、相同化产品生产或服务方案,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不再一味追求产品的生产速度、生产数量,而是注重考虑人的独立性、创造性,追求产品差异化和个性化。

(4)对企业组织和运行形式的挑战。

传统企业组织形式主要以金字塔结构为主,这种组织形式造成信息的封闭、传播的滞后,无法让全体管理者充分了解企业状况,必然影响企业的决策管理和经营。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组织形式以扁平化网络式为主,这有利于企业加快信息传递,降低管理费用,提高竞争力。同时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和劣势,借助外部力量,将企业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整合在一起进行虚拟运行,突破了传统企业运行模式。

3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的应对措施

企业在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时,如果只是一味地固守陈规,那么必将对企业今后的持续性发展带来极大甚至是毁灭性的的打击。因此,企业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变革新:

(1)转变企业管理观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重视创新。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和动力,创新型企业的建立必须依靠员工的创新能力。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必须做到革新。首先是树立服务型管理理念,将企业员工看作企业真正的主人,为员工提供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提供工作所需的资源,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其次是树立学习型观念,培养创新意识,同时管理者自身也要加强学习新的管理知识和理念,以便自身能够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

(2)掌握现代企业管理方式。

知识经济的主要标志就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虚拟企业、网上经营等经营方式已逐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主要方式。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掌握计算机、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知识,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3)创新企业经营方式。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给企业的经营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企业依托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这一平台开展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可以大大节约企业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平台的构建,建立顾客和企业的信息通道,将顾客的需求和建议及时充分反映到企业的生产管理上;一方面,建立全球化的经营战略,企业的市场经营战略必须面向国际市场,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来经营管理企业;再一方面,开展虚拟经营如人员虚拟、企业虚拟等,借助外部优势和自身资源结合,同外部企业竞争合作,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竞争力。

(4)创新现代企业组织结构。

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应搭建扁平网络化式组织结构,加快纵向和横向信息传递,使得各管理部门和员工能够快速便捷获取信息,从而制定出相应解决方案,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以及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满足用户的能力。

4结束语

篇9

关键词:知识经济 无形资产 会计创新

1.问题的提出

知识经济环境下,知识成为第一生产力,企业中无形资产成为第一要素。在发达国家,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已从上纪初的5%-20%增加到目前的70%-90%,一些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占资产额的比重甚至超过了90%,近年来,我国企业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比例大大增加,一些企业的无形资产大有逐渐超过有形资产的趋势,未来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研讨知识经济环境下无形资产的确认问题十分必要。

2.相关概念

2.1知识经济的基本概念

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以知识为基础,是与“以物质为基础的经济”相对言的。现行的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虽然也离不开知识,但总的说来,经济的增长取决于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即以物质为基础。知识经济是以人力资本为基本要素,以人的智慧为主要增长来源的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和社会形态。知识经济主要体现在教育、医疗、艺术和科技创新四个领域,其共同特征是脑力劳动和生产创新。知识经济一直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由于教育、医疗的进步,知识经济越来越成为先进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源泉。

2.2无形资产的基本概念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但是,会计上通常将无形资产作狭义的理解,狭义的会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专利权:国家专利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人对其发明创造在法定期限内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

(2)非专利技术:也称专有技术,指不为外界所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采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护的,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各种技术和诀窍;

(3)商标权:专门在某类指定的商品或产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称或图案的权利;

(4)著作权:制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权利;

(5)特许权:又称经营特许权,专营权,指企业在某一地区经营或销售某种特定商品的权利或是一家企业接受另一家企业使用其商标,商号,技术秘密等的权利;

(6)土地使用权:国家准许某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对国有土地享有开发,利用,经营的权利。

3.我国现行无形资产会计确认存在的缺陷

3.1无形资产确认范围过窄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然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组织的经营收益和市场价值的主要动力越来越多地来自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在很多高科技企业里,无形资产已然成为衡量企业价值的主要标志。会计实务中,按规定我们一般仅对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特许权、著作权等六种无形资产进行会计确认。但新准则规定,必须通过判断是否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才能确认某个项目是否属于无形资产。而这种规定显然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带来了很大的限制,缩小了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

3.2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确认不够完善

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企业自行研究与开发的无形资产的确认做了较大修改,此次修改后对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的计量规定与IAS38基本一致,将研发划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无形资产研究阶段产生的支出,应于发生时费用化计入当前损益。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必须同时满足五个条件,才能将该支出予以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显然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确认是不够完善的。

4.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的确认

首先,积极稳妥地确认自创商誉。知识经济条件下,自创商誉应予以确认,因为根据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有关要求,如不确认这些无形资产,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偏离权责发生制要求,像商誉等作为反映企业具有较高盈利能力的信息,若不及时提供,势必不能满足经营者正确报告受托责任的要求,也不能满足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各方决策的需要。

其次,适当拓展无形资产确认范围。在知识经济环境下,还有很多无形资产,如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等。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无形资产的竞争,企业对无形资产的投入将会越来越多,如不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将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再次,研究和开发费用要尽可能资本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中研究开发费用的比例越来越大,现行准则虽然比较符合谨慎性原则,但不太符合资产确认的原则,不利于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不利于正确披露企业的经营业绩。针对此问题,“新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对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作了一定改进: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进行费用和资本化。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在能够证明有关要求项目时,应当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

最后,针对不少企业缺乏无形资产价值评估观念的状况,企业在经营中除了要重视有形资产外,还必须加强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意识,做到对自身的无形资产价值心中有数。无形资产评估还可以增强品牌与品牌之间价值量的可比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无形资产价值,维护企业权益。

参考文献:

[1]戚晓红、吴辉.新会计准则带来的经济后果分析.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6):91-94.

[2]陈昌云.企业自行研发无形资产价值确认的几点思考.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2-23.

篇10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假设;会计本质

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一个新时代概念。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所提出的定义是:“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其主要特征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基础。以信息和通讯技术为条件。以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为首要生产要素等。知识将在社会生产和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主体作用。并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任何一次变革都会引发会计的变革。“会计主要是适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M・查特菲尔德《会计思想史》)由于知识经济导致世界产业经济结构从物质型经济转向知识和信息型经济,信息与通讯技术的空前发展和全球网络的形成,将创造出许多过去完全想象不到的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知识经济对会计理论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包括会计思想、会计目标、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技术方法和会计政策规范。国内学者在研究知识经济对会计影响时,往往多集中于阐述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四大假设的冲击影响。研究的逻辑起点无非是从会计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出发,阐述它的不适用性。有的学者如殷志刚、邱景忠提及到其对会计目标、历史成本、资产概念的冲击。但都浅尝辄止。对作为会计研究重要方面的会计本质,却很少有文章系统论述知识经济带来的影响。

一、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会计本质的三种认识

本质是决定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根本属性。会计本质是由会计的内在矛盾所决定的,是会计这一事物比较深刻的一贯的和稳定的方面,它从整体上规定会计的性能和发展方向。会计本质也是确定和解释其他会计概念的依据,会计研究首先应解决会计本质问题。这一观点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风靡我国,并在会计研究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存在于我国会计理论界的对会计本质的三种认识即“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管理活动论”和“会计控制论”,这是对其进行长期研究的逻辑起点。人们对会计本质和内涵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迄今为止仍是三派鼎立,没有能够达成一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多样化以及人们价值意识的转变,都迫切要求我们对会计本质重新加以思考。

(一)会计信息系统论

余绪缨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并主张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他认为:“根据当前的现实及其今后的发展,应把会计看作是一个信息系统,它主要通过客观而真实的信息,为管理提供咨询服务”(金绪缨,1980,1982)。此后,这种观点得到了葛家澍教授等人的支持。他们给会计所下的定义是:“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葛家澍等,1983)。

(二)会计管理活动论

“管理活动论”这一观点是我国学者首创的提法,由杨纪琬教授利阎达五教授率先提出。1980年,在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上。两位教授合作发表了题为“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的论文,首先提出了“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的观点,并认为:会计管理在微观经济中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价值管理;在宏观经济中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的价值运动就是个别资金的运用,会计管理是对这种运动进行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

(三)控制活动论

“控制活动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为调和上述两派的论战而出现的一个新兴学派,其代表人物是杨时展和郭道扬两位教授。杨时展教授的会计控制论侧重于会计微观领域,其建立的基础是受托责任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会计控制论。他认为:自古以来,会计最根本的目的就在于反映、控制经济活动,离开现代会计这一控制系统的运行,要提高经济效益是根本不可能的。郭道扬教授的会计控制论侧重于宏观会计领域,他从会计史学视角出发,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提出了现代会计的全面控制观点。他认为:会计是人类为实现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所进行的一项基本活动,因而现代会计的本质是一个全面控制系统,必须把过去、现在与未来结合在一起;必须把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结合在一起。尤其到了现代社会,会计更是现代经济控制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社会中通过对包括财务信息在内的经济信息的优化与利用,以期对即定目标的控制和最终目标的实现。将会计界定为一种控制活动,优势在于: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揭示了会计的本质,阐明了现代会计是一个控制系统。并且将受托责任与会计控制系统相结合,同时明确了受托责任与决策的关系。

二、知识经济下对会计本质三种观点的辨析

(一)按照会计信息系统论的观点,会计活动确实是生产制造信息的行为,但知识经济环境下这种信息的内涵却在不断地扩大

具体表现为:1、知识经济下,信息的使用者不仅要了解财务信息,还要了解企业的背景信息和前瞻性信息。另外,非财务信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企业的核心技术、管理团队的背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业的竞争形式等,这些信息单纯依靠财务信息是不能充分反映出来的,而这些信息往往只是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时考虑的重要因素。2、在知识经济环境下诞生的新的信息记录、采集、聚合、分析、整理、传输、公示技术等均产生了质的飞跃,现在的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使海量的信息能够得到处理,并且能够即时为使用者所取得。大大提高了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3、知识经济下单纯认为会计是确认、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的过程的看法只体现了会计的反映职能,忽略了监督、预测和分析等控制职能。因为财务人员每天要依靠自己的职业判断去分析确认各种资产,选择不同资产的计量属性等等,这种判断性决策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活动。

(二)会计被界定为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是管理经济的一种工具,这是对会计本质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它强调了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的双重职能,是我国进行会计改革以来。体现在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中的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在知识经济下。扩大了企业管理的范围。也深化了管理的内涵。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更加丰富了管理的手段。所以。原有的会计本质的认识有点模糊,范围过大,无法区分会计管理和其他管理的界限。因为会计管理毕竟不同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生产管理、知识管理等等,会计管理也非财务管理,所以该概念应该予以深化、细化。

(三)会计被界定为一项控制活动

控制只是会计所表现出的重要特征,它在逐渐成为会计的重要职能之一,但是并不能用控制去概括会计的本质。知识经济的发展丰富了控制手段,扩大了控制边界。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管理越来越扁平化,控制的界限早已超越地域的限制,使远程控制成为可能。所以,这种直接的控制技术的产生其实弱化了企业财务控制在企业经营控制中的作用,片面地强调会计控制职能只会以偏概全。应该对其加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