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调查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1: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品设计调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认知;知觉;信息加工;产品设计
一、产品使用的过程
产品的整个使用过程是一个具有试探性、记忆性的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进行综合信息处理的过程。。他包括产品信息的获得、产品信息的加工,产品信息的反映、执行动作等。
产品使用中的认知科学研究就是研究用户、产品、动作之间信息的传递、支配、反映的过程。以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思想,对产品使用进行研究调查,进而指导产品的设计完善。
二、产品的认知过程
产品的认知是指产品对感觉器官的刺激而被转变成为产品使用的经验或记忆,是一系列接受、解释加工、反应的过程。
产品的认知过程是产品用户对产品的使用信息获取和加工的过程。认知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成一个由信息的获得、编码(Encoding&Coding)、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
结合产品设计的观点,我们具体的把认知科学的研究过程分为知觉、信息加工、反应。
认知包括知觉、信息加工、反应,通过认知过程,得到操作目的,进行操作,实行动作,作用于产品,产品运行,得到产品信息反馈,形成知觉反馈,再通过信息加工、反应的认知过程形成动作作用产品,这样往复操作,实现产品功能,达到用户需求。
以上描述是基础的联系框架,但是我们现在的产品设计,绝不仅仅是实现功能这一基本需求了。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的提出,更加要求设计师实现人的其他各个方面的需求。简单的说就是“易懂会用”。同时还能满足用户的心理情感审美的需求等。
但是我们在此主要研究的是最基本的部分。
1.知觉
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认识过程。
简单的说知觉就是获得信息并简单加工的过程。信息的获得就是接受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信息。感知的作用就在于获得信息。
信息是外界刺激使用户获得的感知,这种感觉资料的直接获得方式是通过感受器感知而得的。人类的感觉一般来说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平衡觉、嗅觉、味觉、运动觉、皮肤感觉、内脏感觉等。还有一些间接得到的感觉是心理感觉。视觉、听觉和触觉是公认的人类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
为了得到准确人类的知觉形式以及各种感知在获得信息上的作用大小,以手机为调查主题,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通过对100个用户的调查,我们可以知道视觉、听觉和触觉确是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产品设计中与产品有关的感知主要是视觉,视觉是信息获得的主要手段大约占百分之八十,百分之十依靠听觉,百分之十是触觉、嗅觉和其他的感官共同作用使我们充分的感知产品,获得产品使用信息。因此在产品设计中视觉、听觉和触觉是产品设计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重点。
同时发现他们与产品设计的因素有着很大的联系。
2.信息加工
信息获得之后,要在大脑中进行整理加工。
信息加工是在原始信息的基础上,生产出价值含量高、方便用户利用的二次信息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将使信息增值。只有在对信息进行适当处理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新的、用以指导决策的有效信息或记忆。
对产品信息的信息加工过程,主要是两部分的作用,加工器以及记忆装置。。加工器是整个信息加工系统的控制部分,它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工具,完成信息的采集和匹配;记忆装置,是信息加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把加工器的信息与已有的记忆进行配对,配对成功就形成了经验:配对不成功则形成大量的、由各种符号按照一定关系联结组成的符号结构,即记忆。
3.产品使用中的信息加工
虽然我们引用的是计算机的概念来解释人脑的思维,但是,我们也清楚的知道,人脑的思维是非理性的,他与个体的经验,思维习惯、认知模式有着不能分割的联系。
信息加工过程就是大脑对信息的处理过程,通过信息的整合得出结论,指导行动,完成操作。
产品设计中信息的加工过程分成两个方面。
第一,初次使用。初次使用时,用户面对产品,通过知觉获得信息,然后在大脑中搜索相关的经验和记忆,通过反复尝试,或者询问,完成操作。第二,再次使用。经过初次使用的反复尝试,使用户对操作的过程建立了记忆,形成了惯性思维,轻松直接的完成操作。
我们以手机的操作来举例分析,当我们拿到一款新手机时,通过观察,我们就可以利用已有的经验,判断出接挂电话的按键操作。但是开机和打开键盘锁就需要提示操作,(在这里我们还是用尝试这个词)。进入手机主界面之后,开始摸索手机的其他功能,尝试使用方法,在大脑中建立惯性联系,最终完成手机的熟悉操作。整个过程也许很长时间,这是一种思维的建立。当再次使用时,通过知觉,在大脑中的信息处理,需找配套的惯性联系,快速的完成操作。
在产品设计中,我们研究信息加工的目的就是要使用户可以最快速的建立惯性联系,达到“快知易用”。
4.反应
这一过程是信息加工过程之后对信息作出反应的部分,这是整个认知过程的最后结构,控制着信息的输出。大脑做出反应之后,做出动作,实现产品的操作。
反应这个阶段,根据信息加工的阶段分析,也分为两部分。初次使用时,反复尝试的过程,会出现很多的反应,出现很多的错误操作,错误信息反馈给大脑,做出新的反应,直到完成用户的目的操作。再次使用时,通过初次使用的经验积累,惯性联系的建立,最快的做出目的反应,完成操作。
篇2
关键词:设计心理学;产品设计;应用
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设计心理学对于把握消费者心理,可以推动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的产生,进而有效提升产品竞争力具有显著作用[1]。本文将综合分析设计心理学与产品设计,探索设计心理学应如何高效应用到产品设计之中。
1设计心理学概述
设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部分,设计心理学包含了心理学诸多的基础知识与原则。对于任何设计或者实践活动而言,人都是第一要素,对于设计心理学而言也同样如此,人的心理与需求就是设计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例如,格式塔心理学以及认知心理学等等。故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对所涉及的基础心理学理论知识部分进行合理地甄别与选择,更好地把设计需求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设计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为消费者的需求,在其研究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消费者的基本信息做一个较为细致地了解,并基于这些基本信息进行建模。其次,设计心理学还需要对被研究者的使用过程进行研究,对被研究者使用过程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再者,为了能够对经验进行总结,从而实现进步升级,还需要对用户的评价反馈进行分析,因为用户的反馈与评价是对设计的肯定或考核。最后,设计心理学还需要研究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审美以及产品的各种使用环境。而作为产品设计师也只有在综合考量了以上几种因素的条件下,才能设计出更加出色的产品,从而提升产品竞争力,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2设计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机理
通过在心理学上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型能够简单表示人们的购买过程,即S—O—R,其中S表示受到刺激,O表示信息处理,R表示做出反应。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者通过感官来接受相关产品信息的刺激,然后在经过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分析,从而形成相关的形象或判断,最后在指导其自身作出是否购买的反应。在这一模型中,认识与意向这两个因素主导了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其中的认识过程,主要包含人的思维、知觉以及感觉,这里主要是指人对于产品的认识,都是从大脑对于产品的感知开始的,然后才是对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形成初步认识。而对于意向过程而言,其主要是指人的情感、注意以及意志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情感是指行为人对于产品态度的反应,注意是指行为人对于产品的指向性或集中性,而意志是指人为了完成一定的目标,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2]。然而从心理活动发展到现实的交易行为还需要一个过程,即需求――动机――行为,三者的关系为动机对行为进行支配,而需求将直接影响动机产生。需求是指行为人对于某特定目标的欲望,这属于心理的范畴,需求为行为的产生提供动力。故此,在实际的产品设计过程中,不仅应当对人的感觉、意识和思维进行研究,还应当重视对行为人需求心理的分析研究。所谓人的心理活动,就是指客观事物在人的大脑中的主观反映,将现代心理学的优秀研究成果应用到产品设计当中,就能够让产品更加适应人的心理需求。但是,作为消费者的心理,不是简单地反应,而是交织着复杂的情感的心理活动,与此同时,人的审美观以及心理活动是历史发展的,会随着时间与条件的变化而转移。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物质文化水平逐年提高,人们的求新意识也日益突显,致使现代人的消费心理呈现日趋多元的趋势,再加上当前市场上各种促销方式的产生,导致了市场竞争日渐趋于白热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各大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要想提高市场占有率,就必须抓准消费者的心理。而适应消费者的心理不应当仅从促销商品出发,还应当充分考虑所设计的商品的适销性。所谓产品的审美功能,就是指产品通过其外在表现形式,从而以此来唤醒消费者的审美感受,以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3]。这种功能是基于人的情感以及情绪的,是一种精神功能。审美感受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要依赖产品的外观的形态、质感以及色彩等因素。作为产品,其外在形式是先于功能传达到人脑之中的,消费者通过视觉对产品的外在形式进行反应,从而引发心理的感受。一个好的产品不仅要有其应有的使用价值,也要有美的形式,以此来让消费者通过视觉唤醒对于产品的美感,从而产生愉悦的心理,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故此,在产品设计阶段,设计者必须对消费者的审美心理做细致地分析研究,通过应用诸如色彩与比例、对比与呼应以及重点与主次等法则,设计出更加具有审美价值的产品。总之,产品设计师应当对设计心理学做充分地研究,重点关注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各种心理,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应用现代工艺手段,设计出实用性强、外观又好的优秀产品。
3当前我国产品设计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制造业与工业的快速发展,对于产品设计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升,但是就当前我国的现状来看,我国在产品设计上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设计效果不佳,预期发展目标达不到等,具体如下:
3.1对消费者的需求不够重视
当前,我国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个人印记,对于消费者需求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充分了解消费者对于产品性能以及审美的需求,从而导致设计出来的产品不符合群众的需求。例如,我国工业汽车行业的发展初期就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创新,通常都是注重对国外车辆的引进。与此同时,在实际的汽车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也很少将人们的性格、审美以及偏好等因素与汽车设计结合起来[4]。从而导致设计出来的汽车严重缺乏创新性,模仿的痕迹十分明显,本土化的特点却又十分不足,进而致使人们对于这类工业产品的满意程度一直不够。再者,部分设计人员在进行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过度地追求创新发展,导致设计出来的产品标新立异,表现出过分独特的色彩,但是这类标新立异的设计由于缺少科学的市场调研,再加上设计师个人能力的不足,导致设计出来的产品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3.2缺乏必要的反馈与信息支持
所谓反馈,其内涵就是对用户提供相应的信息,基于信息支持,让用户提前了解关于产品的使用以及操作结果等方面的信息。通常情况下,产品设计人员在研究出新一代的产品的时候,上一代的产品可能还未完全投入到相应的市场中。但是就这部分产品而言,其研发或者设计过程必然缺少充足的市场调查研究。而当一小部分的产品投入到市场中进行销售的过程中,产品设计人员通常也不会对产品的市场流通做必要的反馈工作,具体表现为缺少对产品的操作顺畅程度、操作失误率以及是否符合消费者的真切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进而致使其难以对后期加工程序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4设计心理学应用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4.1转变设计理念
传统的设计理念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忽略了人的主体地位,故此应当被更加科学的设计理念取代。“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充分关注人的感受,并以设计心理学的要求为基础,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有鉴于此,作为企业管理者,应当自觉向设计人员传输人本化的设计理念,以为了用户需求而设计作为基本出发点。
4.2应用科学的产品设计调查方法
以往人们在选择产品的时候,较多的关注点都在产品的质量以及功能之上。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无论是审美水平,还是审美需求都得到了质的提升,在选择产品的过程中,不仅会关注产品的质量与功能,还会对产品的审美设计做一定的考究。对此,需要设计人员综合全面地了解用户对于产品的真正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产品设计[5]。但是在实际的用户需求调查研究中,容易受到诸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例如,受调查用户不愿意配合等情况。针对此问题,就需要在产品设计的实际调研中,依据不同用户的特点进行区别调研,应用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调研方法,为提高产品设计的市场适应性打下坚实基础。
4.3建立建成科学的用户模型
要想有效提高调查研究工作的实效性,就需要依据调研内容,建立建成科学的用户模型,具体如下:首先,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产品设计之前,认真了解分析的用户的实际需求,并依据相关的可靠信息,建立相应的用户模型。通过建立科学的用户概念模型,就可以帮助用户对产品的性能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做更加全面的了解,在问题发生的时候,也能大大提升解决问题的时间。其次,事实上在建立用户模型的过程中,是存在诸多干扰因素的,这一点需要相关的设计人员有清晰的认识。诸多的干扰因素必然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模型建立的科学性。有鉴于此,在对用户需求进行调研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者一定要确保获取的用户信息的真实可靠性,降低用户模型建立失误的可能性。最后,在进行产品设计以及用户需求调查研究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者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人物力资源,通过借助多种外部力量来帮助找出调研工作或设计工作中的纰漏或不足。
篇3
关键词:产品设计;用户体验;流程
引言
人类在创造新的产品时往往是发现了它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求,所以设计开发新产品要了解用户的关注点、满足用户的需求。产品设计中的用户体验信息能够激发设计者的灵感,使其创造出来的产品能够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文章中,主要针对用户体验过程中的一些指标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分析了用户体验过程中信息的几种采集方法。并以用户体验为依据建立了基本模型,进而对产品的设计过程进行了研究,从而设计开发更符合用户需求的新产品。
1 用户体验内容概述
“体验”是一个比较抽象而且又很复杂的过程,而用户体验就是在用户与产品交互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体验过程,这种体验是存在于一种特殊的情况下的。
1.1 用户体验
建立的一个用户体验的框架,其目的也就是为了对用户体验这一概念进行更好的理解。用户体验一般都是由认知、意识、叙述以及讲故事四个部分所组成,这四部分也称之为用户体验的四个维度。
自我意识维度它和用户在生活中的一些习惯和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就是一种具备了自动化、潜在化特征的流畅体验;对于某一产品,用户如何才能更加高效地去了解、去应用,这一过程也就体现了认知维度体验的重要价值;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一般才能产生用户的认知体验。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可能明白该如何去使用该产品,但是只是局限于某一特定的环境,如果换成是一个全新的环境,用户却不知道该如何高效地去使用产品了,或者是用户对产品的适用场合是比较清楚的,但是对产品的使用却是模糊不清的。而认知维度的存在就是提供了一个帮助用户更好地去了解产品的机会,使用户能够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产品的使用环境及掌握如何高效地去使用产品的方法。而叙述维度就是通过一些文字或者语言方面的东西来完成对产品的一个说明和解释的过程。讲故事维度的体验,代表的就是体验主观方面的内容。
1.2 用户体验的目标介绍
在现在的产品和用户的交互过程中,产品生产力和工作率等方面似乎已经不再是用户着重关心的话题,取而代之的却是,产品在其他方面的一些性能却越来越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关注,比如是否具有美感,是否让人愉快,是否具有启发性,能否让人在情感上得到满足等方面的问题。
1.3 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设计流程
(1)产品开发设计流程。在之前的产品设计过程是比较复杂的,而且包含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包括了在进行产品设计之前的必要的市场调研、必要的产品前期分析、产品概念化的设计以及创意性的开发,以及产品模型的建立、样本的制作、投产销售等几个方面。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上的产品设计流程和开发手段正逐渐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趋势,然而,不管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所应用的是哪一种方法,都不可否认,用户的研究以及信息的获取等环节都已将成为了产品设计过程中关键性的环节。(2)产品设计流程分析。无论是在哪一种研究领域,用户体验都会被广大的研究者所紧密地去关注。文章主要针对的是产品的研发设计领域。文章中,将产品的设计流程和交互过程两项内容成功结合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产品设计流程――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设计流程。下图1所示。
2 用户体验信息收集
2.1 问卷法
问卷法,就是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随机选取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可以以问题形式和被测者笔试的形式来完成,之后再对被调查个体所回答的信息中,通过分析和总结来获得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问卷法的实质就是通过对被测者回答信息的内容,来掌握其对某一事件的态度和兴趣等。通过对多数被测者信息的比较和统计,从而得出一大部分人的看法和意见,从而能够更好地对研究者提供参考。
2.2 访谈法
访谈法就通过面对面交流的形式,来获取所需信息资料的一种方法。由于访谈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所以该方法在目前也成为了一种获取分析信息的主要方法。该方法既有事实的调查,同时还包括了意见的征询,一般适用于个性、个别化的研究。
3 用户体验模型的建立
用户体验模型的建立过程,同时也是将前期的研究成果成功地转化为具体产品的关键环节,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模型的建立也就是研究结果概念化和信息化的一个过程。只有在现有的用户体验模式的基础之上,才能保证用户体验模式的最终建立,用户旧任务向新任务的成功转换也是通过了必要的用户任务分析以及故事板的转换的环节,进而才能完成用户体验模型这个最终任务。
3.1 信息的分析过程研究
在用户体验过程中的信息分析:指的就是根据用户体验的具体指标和层次,以产品体验评分、用户错误分析和时间分析的基础上,来促使产品、用户之间交互过程的有效实现,进而给后期用户体验心理模型的建立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3.2 对用户使用产品的任务探讨
所谓的用户使用产品的任务分析,指的就是用户为实现某一目的,而在过程中需要执行的一些具体的任务。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以对用户的认知过程的研究调查为基础提出了一套详细的描述和说明,同时这一套描述和说明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概括性。一般情况下,任务分析的具体内容包括了层次性的任务分析以及面向对象化的任务分析两大类型。
3.3 基于交互模型的设计和评估
产品的模型属于一种知识结构,它是为了更好地解释和了解个体的经验所构建的,而个体关于他们经验的隐忍性知识对模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作用。如何将隐忍性的用户知识外显化,并以此来完成对之前构建的用户心理模型的表达。在用户体验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对用户心理模型的显性化设计,使得这一并无实际明确概念的用户模型得到了具体的应用,而且还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的愉悦性。
参考文献
[1]魏笑笑.基于用户体验的互联网产品设计应用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4,23:63-68.
[2]丁一,郭伏,胡名彩,等.用户体验国内外研究综述[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4,4:92-97+114.
篇4
关键词:产品设计;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程度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设计驱动的技术创新网络――知识流动视角的实证及应用” (11YJCZH008);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设计主导的企业创新耦合模式及创新绩效研究” (CXZZ11_0228);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创新与创优基金“设计驱动技术创新网络――知识创造的视角” (BCXJ11-11)
作者简介:陈国栋,男,博士研究生,台州学院信息管理系讲师(浙江 临海 317000);陈圻,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 南京 210016)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3)01-0108-07 收稿日期:2012-08-12
一、引 言
现代工业设计是“人类未来不可毁灭的第三智慧”[1],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轻工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当时我国生产的产品在西方发达国家遭遇“摆地摊”的境,这引发了国内对工业设计的思考。历经三十余年发展,工业设计从单纯的学科已经发展到企业寻求产品创新升级的必要手段。
有关工业设计经济价值的研究,国内学者很少涉及,而这一领域的研究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纵观国外的产品设计研究,可以发现三点规律:一是国外的学术研究中出现最多的术语是产品设计,工业设计较多出现在学科和专业方面;二是大多数研究中都把产品设计界定在新产品开发领域,其研究内容十分丰富[2];三是设计与新产品开发的关系探讨方面,创新专家往往重视设计在新产品开发中的角色,对于产品设计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方面的研究还十分匮乏。在企业的设计实践中,以苹果公司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企业的产品创新都把产品设计作为主导因素,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在我国,具有创新精神的OEM企业也把产品设计作为产品创新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手段,例如宁波方太[3][4]。这些知名企业产品设计战略的成功,也引发了创新专家以及设计实践者对设计影响新产品绩效的思考。本研究以浙江省重视产品设计的民营企业为例,通过Likert问卷收集数据,检验产品设计与新产品开发的关系。由于所调研的民营企业的创新程度不同,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两个问题:一是评价产品设计对产品研发时间、产品质量和财务绩效的影响,二是确定技术创新程度的调节效应。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设计的目的是创新。早期的研究强调把设计融合到创新过程和管理过程中,后来设计在创新中起到关键作用,Verganti的设计驱动创新理论认为设计是创新的动力源[5],然而设计在新产品开发领域的应用以及其所绽放的光芒是产品设计研究的理性回归,毕竟设计的本质属性就是促进产品的创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为了使本文的研究更加清晰明了,需要对“产品设计”和“新产品开发绩效”两个概念进行界定。
产品设计是个广义的概念,目前对于产品设计的定义都是基于产品形式、功能或者形式与功能的集合三方面。Luchs总结不同学者对产品设计的定义后,从广义角度定义产品设计是工艺品或服务的属性集,既包括形式与功能各自独立的属性,也包括形式与功能集成的属性[6]。本文认为产品设计表达了产品的形式、功能和形式与功能的集成属性,在编制调查问卷时,为了正确衡量产品设计,设定“好的设计”的语境,好的设计不仅表示设计出美观的产品,也设计出功能独特的产品,除此之外“好的设计”表达了一种设计能力,既能承担产品项目的设计任务,又能组建优秀的设计团队。而在新产品开发绩效方面,有关新产品开发绩效的衡量指标的研究较丰富,Griffin等学者认为产品绩效、财务绩效、客户接受程度、项目绩效和企业绩效是衡量新产品开发成败的关键[7],Souder从新产品开发进度方面考虑绩效,加入新产品开发的时间因素[8],吴家喜和吴贵生[9],以及吴伟伟等人[10]研究中国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时,也加入时间绩效因素,鉴于此,本文从绩效角度把新产品开发绩效拆分为产品研发时间、产品质量和财务绩效三个子概念。
(二)产品设计与产品研发时间
好的产品设计需要好的产品设计团队,好的产品设计团队能够设计出走在市场前端和流行前沿的新产品,因此,好的产品设计往往导致成本的节约和更快的上市时间[11]。
产品设计缩短研发时间的表现之一是产品设计能够迅速把市场需求转化为产品。传统的新产品研发模式中,市场专家负责分析市场,技术工程师负责产品的技术实现,但企业依然面临这样的困境:即使市场分析详实,技术设备和加工工艺先进,但仍然不能研发出挽回市场份额的产品,究其原因,企业忽略了市场与技术连接的重要环节――产品设计。设计是市场与技术的桥梁,设计需要表达市场需求,同时设计也需要指导技术选择,好的设计实现了市场需求与产品加工制造的有效耦合,缩短了市场需求转化为实物产品的时间。
另外,产品设计加速产品的上市时间。快速的产品研发已经成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而快速研发的有效手段是市场需求信息的集成和使用,大多数企业都使用新技术让企业更具灵活性和速度,但是新技术的引进需要以消费更高的成本为代价[12]。对比传统的新产品开发要素,产品设计具有一些天然的优势,企业专注于产品的功能、形式和语义的设计,不仅转移了引进新技术带来的高成本风险,削减了产品研发的时间,同时也赢得了市场,而赢得市场的产品会更容易缩短同类系列产品的上市时间。
假设H1:产品设计对缩短新产品研发时间具有正向影响。
(三)产品设计与产品质量
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的时候就把创新定义为引入新产品和提高产品质量,可见产品创新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产品质量,产品设计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产品设计增强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使用功能的印象[13],它不仅能够提供时尚的、令消费者青睐的产品,更能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产品设计影响消费者偏爱。偏爱是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信任的表现,因此消费者的偏爱侧面反映了产品的高质量,Yamamoto与Lambert的研究证明消费者对高质量的产品情有独钟[14],Creusen与Schoormans认为使用产品设计的目的是让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产生一定的印象[15]。究其原因,首先,产品设计决定消费者对产品的第一印象,同时也影响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推断结果。其次,好的设计能让产品的外观更优美,功能更独特,优美的外观加强消费者的偏爱,毕竟消费者更喜欢赏心悦目的产品,独特的功能本身就是产品质量的体现,因为独特功能的实现需要加大技术投入,也需要好的产品设计理念的引进,实现独特功能的过程自然也是提升产品质量的过程。
产品质量由消费者偏爱来反映,而产品设计的高附加值进一步融入到产品质量中。大多数成功的企业除了把产品设计作为差异化和低成本战略的重要竞争工具外,更把产品设计看作是品牌战略的重要途径,由设计所铸就的品牌更多表现了设计的高附加值。分析企业的设计实践,设计附加值的实现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赢得设计大奖,企业获得国际著名的设计大奖,如IF奖和红点奖,不仅能增强企业的品牌形象,也反映企业的设计能力,甚至是创新能力,更深层的意义则是从概念上提升了产品质量;二是通过设计开发专利,专利是企业知识的集成,也是企业集体智慧的表现,专利数量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之一,拥有大量专利的企业必定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程度,研发出较高质量的产品。
假设H2:产品设计对提高产品质量具有正向的影响。
(四)产品设计与财务绩效
有关财务绩效评估的研究比较丰富,针对不同的领域可以采用不同的财务绩效评估指标。而产品设计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它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几乎空白。从企业设计实践和现有少量的研究成果,认为:产品设计给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设计能够给企业带来丰厚的资产回报。
首先,产品设计给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好的产品设计为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而利润的增加不仅取决于销量也取决于产品价格和成本。产品设计带来了产品的差异化,避免消费者对同一类产品的审美疲劳,毋庸置疑,样式独特、外观优美、表现人性的产品自然会引起消费者的青睐。同时,产品设计是工业产品的艺术化表达,一件冷冰冰的机械产品经过产品设计,会成为大众共识的艺术品,产品设计的附加值在市场中表现为产品的较高价格。除此之外,设计不仅让产品赢得了市场,还减少了产品研发成本,Borja de Mozata的研究证明产品设计在制造成本与广告成本减少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国外企业衡量产品设计方案,经常用到销售量、产品成本和研发成本,Hertenstein与Platt[16]深入分析后发现产品如果超出了成本目标,企业将会组织设计师重新设计产品,甚至会取消该产品的生产。
其次,设计能够给企业带来丰厚的资产回报。资产回报率作为企业财务术语,有现成的计算公式可用,但是用在新产品开发领域,需要对其进行模糊评价处理。Walsh等人发现有设计意识的企业比其他企业更容易获得有用资产,Hertenstein等[17]也证明产品设计与资产回报之间的正向关系,他同时也验证了产品设计能够让企业在股票市场获得经济回报。Kreuzbauer[18]认为设计对企业最大的贡献是提升了企业的品牌效应,而品牌则给企业带来无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无形的效益在积累到一定程度会转化为巨大的企业资产。
假设H3:产品设计对增加财务绩效具有正向的影响。
(五)技术创新程度的调节效应
任何企业都有一种强烈的意愿,希望依靠引进和开发新技术满足或者创造市场,增加企业的竞争能力,但是受企业发展模式、经营管理能力以及创新决策能力的限制,不同企业技术创新程度不同。技术创新程度指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所具备的基础条件,所达到的水平和能力因素,总体而言,可从技术的不确定性、技术冗余资源和创新意愿三方面来分析技术创新程度[19]。
首先,产品设计受到技术不确定性程度的影响,当新兴技术出现时,技术不确定性会进一步增加。一些研究发现新产品开发的技术不确定性增加了对产品设计的需求[20],这种需求有效提升产品设计在创新中的地位。同时,产品设计对于重大的创新项目和复杂的技术发展也有重要作用,产品设计作为一种全新的产品创新方法,需要深厚的、集中的技术专长和技术知识来配合,而类似的技术专长是技术工程师对产品研发的熟练程度的体现,对于及时完成新产品研发、迅速反应市场需求起到决定性作用。其次,技术冗余资源是企业产品研发所需要的重要的技术知识资源和技术设备储备,而技术冗余资源经常内化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21],经营不好的企业,技术冗余资源只能面向特定的产品研发,灵活性差,不利于新产品开发的战略调整;经营较好的企业倾向于应用和改善现有的资源,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就容易缩短研发时间,保证有足够的新工艺和生产设备完成产品的加工制造需求。最后,企业的创新意愿以及再创新的精神是企业技术创新程度的先导因素,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营造出良好的创新文化,努力尝试有利于新产品研发的新思路。产品设计作为产品研发的新手段,在我国一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企业如果具有强烈的进取心来开发具有创新性的产品,也必将不断激励有创新精神的设计师与工程师。这种文化导向正是提升产品绩效所需要的。
假设Hna(n=1,2,3):技术创新程度在产品设计对新产品开发,包括(1)缩短产品研发时间,(2)提高产品质量,(3)增加财务绩效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即技术创新程度加强了产品设计对新产品开发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变量的衡量体系进行总结归纳,编制成Likert量表,对浙江省重视设计的民营制造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整理数据后进行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根据检验结果重新设计Likert问卷并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回收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验证设计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
(一)变量测量
本研究涉及5个变量:产品设计、技术创新程度、产品研发时间、产品质量和财务绩效。为了准确、有效地对变量进行测量,选用现有的、成熟的变量测量体系,其中产品设计的相关测量较多,但是考虑到本研究的特殊性,使用“好的产品设计”作为测试语境,好的产品设计的衡量指标选用Hertenstein和Platt等人的研究[22],除此之外,Swink[19]在研究产品设计集成和高层管理支持时,构建并测量了技术创新程度、基于时间的绩效、设计质量和财务绩效的衡量体系,因此,本研究的技术创新程度和财务绩效完全引用Swink的量表,而产品研发时间和产品质量则借鉴Swink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访谈、头脑风暴等形式对所有变量的衡量体系进行标准化描述,由此形成了测量体系表(如表1所示)。
(二) 样本分析
问卷设定了三个变量(设计奖、设计师、专利)来简单衡量企业的设计创新程度。在调研的20家企业中,大型企业11家,中型企业6家,小型企业3家,从数据统计可以看出,企业都很重视专利的开发,大中型企业每年都会申请超过20项专利,即使是小型企业,也不会忽略专利的申请工作。而获得国家大奖的企业仅有2家,都是大型企业,规模较大的企业往往更重视产品设计,更能把握产品研发的前沿。值得一提的是,企业新产品R&D部门,设计师人数超过20人的企业所占比例较少,被调研的大中型企业中,大概有一半的企业符合条件,小型企业没有一家。我国民营企业的产品设计有独特的方式,产品创新仍以技术为主流,产品设计起到辅助作用,大多数企业采用与企业外部设计公司或者设计院校合作的形式进行产品设计研发,企业仅雇佣少数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作为与外部设计组织交流的“中介”。少数企业考虑到自己的核心技术,会成立工业设计中心,专门负责产品设计研发工作。
(三) 无反应偏差和共同方法变异的测量
无反应偏差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无法从所有的样本单位及问卷中的所有问题获得有用的数据,是非抽样误差[23](P118),不重视无反应误差会导致估计偏性,降低统计效率,影响研究结果的有效性。无反应偏差的测量可以采用平均值对比的方法,选取调查问卷的前20份与调查问卷的后20份,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数据没有明显的统计显著性(P值大于0.05,t值范围从-0.704到1.302),从而证明无反应偏差对问卷的整体性和有效性影响不大。
共同方法偏差是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属于系统误差,会影响到研究结论的有效性。本研究对所有指标体系进行Harman单因素检验,所有研究构念的全部测项利用最大变异法(Varimax Rotation)进行主成分因子旋转,结果显示:五因素(产品设计、技术创新程度、产品研发时间、产品质量和财务绩效)结构的测量时,特征值均大于1.0,其整体解释变异量大于65%;重做单因素抽取的主成分分析时,其整体解释变异量只有33%。Harman单因素检验结果说明没有显著的因素能够解释大多数协方差,因此,共同方法变异问题在本研究中并不严重。
(四) 信度和效度检验
信度即可靠性,测量样本的信度就是测量样本是否稳定可靠,通过使用克隆巴赫系数α来表示,该系数愈高,信度愈高。经过测量,本研究整体样本的克隆巴赫系数α=0.823,大于0.80,说明样本整体信度较高。建构信度(Construct Reliability, CR)反映了每个潜变量中所有题目是否一致性地解释该潜变量,每个变量的CR值见表1,产品设计与技术创新程度指标体系的CR值分别是0.690和0.685,未达到可接受的标准(α>0.7),但考虑到样本数量较少,并且该系数已经十分接近0.7,认为建构信度可以接受。
效度即有效性,反应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通过分析内容效度和收敛效度来评估数据的有效性。首先,所有变量的衡量指标均采纳国外成熟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准确的语言描述,问卷的内容效度符合要求。其次,问卷的收敛效度可以观察标准化载荷系数和“平均方差提取值”(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 AVE)来表征,使用Amos7.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可以得到标准化载荷系数和AVE值,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之前要检测KMO检验和巴特利球体,KMO检验系数是0.86,大于0.5,巴特利检验的P值小于0.001,适合作因子分析,Amos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可以得到表1的相关数据,其中x2/df=1.968,CFI=0.905,IFI=0.911,NFI=0.902,GFI=0.867,超过或者基本达到临界值,说明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时,构建的模型拟合度良好,同时,各衡量指标的标准化载荷系数接近或者超过0.7,各变量的AVE值也均大于0.5,所以模型中的5个变量问卷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
四、研究结果
本研究的自变量是产品设计,因变量是产品研发时间、产品质量和财务绩效。如果只检验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本研究将简单易行,但是考虑到不同企业的技术创新程度不同,而且这种创新能力对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因此,技术创新程度的调节效应将是本实证研究的重点。
如果变量Y与变量X的关系是变量M的函数,则称M为调节变量。在进行调节变量的分析时,经常会做中心化变换,调节效应最简单的模式是:Y=aX+bM+cXM+e,经过变换后可以表示成:Y=bM+(a+cM)X+e,对于固定的M,这是Y对X的回归,e表示调节效应的大小。测量e值大小的方法很多,本文参考Algina-Moulder模型,在X和M测量项目上加一个(X×M)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使用Amos进行路径分析。
本文要验证技术创新程度的调节效应,加一个(X×M)的测量项目,变量X是产品设计,而M则是技术创新程度。因此构建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技术创新程度)、产品研发时间、产品质量和财务绩效的结构方程模型,其中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技术创新程度)是自变量,产品研发时间、产品质量和财务绩效是因变量。使用Amos Graphic绘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路径图,进行路径分析,验证模型的拟合优度,其路径分析如图1所示。
产品设计对产品研发时间的路径系数是0.46,产品设计对产品质量的路径系数是0.78,产品设计对财务绩效的路径系数是0.38,并且产品设计对三个变量的影响都显著(P
五、结 论
本研究调查了浙江20家民营企业,通过Likert问卷收集数据,使用软件SPSS和Amos对回收的数据进行分析,检验结果并验证本文的假设,并得出如下结论:(1)企业产品设计能够缩短新产品开发时间,降低新产品上市的成本,减少技术研发的风险。相对于新技术的引进,产品设计在新产品开发时间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当企业无法改进现有技术时,会采用特殊的问题解决方式为一般性技术任务选择突破性代替方案,因此产品设计成为替代科学技术的主要创新手段,这时候的设计是早期产品引入的各种创新的创造性整合,从新产品的概念到新产品的问世,产品设计始终围绕现有的技术条件,因此产品设计在缩短新产品研发时间方面比其他创新手段更具优势。(2)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质量,产品设计不仅能增强产品的美观程度,而且能够优化产品功能,外型美观、功能独特的产品总会让消费者感到赏心悦目,除此之外,产品设计能够把市场流行趋势和社会文化要素通过产品的线条、颜色和材质等符号因素表达出来,具有语义表达的产品更具高质量。(3)产品设计增加企业的财务绩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高质量、高品位的产品已经成为消费时尚,而产品设计在塑造产品高品位方面的优势远远大于其他技术创新手段,通过产品设计能实现开发符合市场流行趋势的或者引领市场的产品,这样的产品能迅速占领中高端消费市场,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企业的技术创新程度加强了设计对新产品开发的影响作用,技术创新程度较强的企业,能迅速感知、理解和解释市场需求,短时间内组织足够的人力、财力完成新产品研发任务,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的企业则不具备这种反应和组织能力,因此技术创新程度调节着产品设计对新产品研发时间的作用。另外,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程度也说明企业具备技术资源的冗余,这种冗余的资源可以支持和补充企业的产品设计行为,为完成高质量产品的研发提供资源保障,所以,技术创新程度也调节着产品设计对产品质量的作用。最后,技术创新较强的企业自身重视专利、品牌和R&D研发等高附加值的创新活动,产品设计作为专利、品牌和R&D研发的重要手段,自然受到重视,同时企业的专利、品牌和R&D研发行为能够增强消费者和市场对企业的认可程度,从而消费者会愿意为其新产品支付更高的溢价,因此技术创新程度也调节着产品设计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研究结果对于我国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启示是:具有创新与创业精神的企业应该加大对产品设计的投入,重视新产品研发的设计要素,充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产品设计战略,完成产品的再创新,促进我国制造业企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升级。鉴于我国创新管理学者在技术创新研究中也同样存在忽视“设计”要素的现象,建议未来的技术创新研究考虑并重视设计的作用,以此推动管理学与设计艺术学的融合,丰富技术创新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柳冠中.设计――人类未来不可毁灭的“第三智慧”[J].设计艺术研究,2011,(1).
[2] 陈国栋,陈圻.新产品开发中产品设计研究综述――基于JPIM的分析[J].技术经济,2012,(4).
[3] 陈国栋,陈圻.设计驱动创新的企业价值研究――基于宁波方太的案例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4] 陈国栋,张海波,陈圻.设计驱动在企业创新行为中的地位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5).
[5] Verganti,R.Design as brokering of languages:The role of designers in the innovation strategies of Italian firms[J].Design Management Journal,2003,(3).
[6] Luchs, M.,K.S.Swan.The emergency of product design as a field of marketing inquiry[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1,(3).
[7] Griffin,A.,A.L.Page.An interim report on measuring product development success and failure[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3,(10).
[8] Souder,W.E.,S.M.Song.Analyses of US and Japanese management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new product success and failure in high and low familiarity markets[J].The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8, (3).
[9] 吴家喜,吴贵生.外部组织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实证研究:以产品创新程度为调节变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12).
[10]吴伟伟,邓强,于渤.技术能力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以技术管理为调节变量[J].科学学研究,2010,(3).
[11]De Assuncao,J.B.Bridging marketing and operations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8,(5).
[12]Cooper,R.G.The dimensions of industrial new product success and failure[J].Journal of Marketing,1979, (43).
[13]Bloch,P.H.Seeking the ideal form:Product design and consumer response[J].Journal of Marketing,1995,(3).
[14]Yamamoto, M.,D.R. Lambert.The impact of product aesthetics on the evaluation of industrial products[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4,(4).
[15]Creusen,M.E.H., J.P.L.Schoormans.The different roles of product appearance in consumer choice[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5,(1).
[16]Hertenstein, J.H.,M.B. Platt.Profiles of strategic alignment:The role of cost information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Design Management Journal Academic Review,2000,(1).
[17]Hertenstein,J.H., M.B .Platt,D.R. Brown.Valuing design:Enhancing corporate performance through design effectiveness[J].Design Management Journal,2001,(3).
[18]Kreuzbauer,R.,A.J. Malter.Embodied cognition and new product design:Changing product form to influence brand categorization[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5,(2).
[19]Swink,M.Technological innovativeness as a moderator of new product design integration and top management support[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0,(3).
[20]Gupta,A.K.,et al.A model for studying R&D-marketing interface in the product innovation process[J].Journal of Marketing,1986,(50).
[21]李晓翔,刘春林.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情景研究――兼谈冗余资源的数量变化[J].南开管理评论,2011,(3).
[22]Hertenstein,J.H.,M.B.Platt,R.W.Veryzer.The impact of industrial design effectiveness on 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5,(1).
篇5
关键词:INTERNET 、产品设计、联合
INTERNET是现今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一个虚拟的有待被进一步的开发的强大媒体和消费市场。INTERNET的应用使得人们的生活观念得到新的改变,一种新的生活----网络生活已经悄然走进我们。随着这种IT技术的成熟,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坐在家中可涉世界不成梦想。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产业---网络服务业的发展;产品设计将机器符合人性要求设计,不但解决了人与机器的问题,它还引导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INTERNET技术的优势。
INTERNET 是一种虚拟的世界。这个虚拟的世界的内容极其丰富,它方便快捷,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阻隔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人的一种解放。在网络中人们得到充分的自由。而这正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意义体现。
首先,它具有全球信息传播性。在INTERNER中你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个人和企业交换信息,从中获得你所需要的消息。针对问题进行讨论;INTERNET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的特点,企业可通过网络寻找市场进行产品调查带来方便。其次,它的方便快捷性。与传统媒介相比可以方便的在网上寻找所要的资料。它的速度极快并突破了空间所造成的壁垒,千离之外犹如眼前。NTERNET更加解放人,无论从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使人更加自由。从体力上,INTERNET替代了交通工具,再不必长途跋涉。从思想上,你可以在INTERNET网络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并发表平时不能在公共场合发表的言论。
INTERNET在商业中的运用也有了新的突破,它推动了经济,从企业来讲,加强了信息的交互能力,在生产与销售过程中具有实时监控的可能。另一方面,也将企业的产品,服务的信息传达也消费者,使其达到充分的沟通,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消费者满意度。企业通过网络技术进行消费信息的收集,并在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和运输,销售中得到最大的实惠。利用生产管理中的数据统计和实时监控达到准确定位和减少库存。在消费终端进行有效的信息收集。总而言之,INTERNET使企业成本得到极大的节约。
从消费者角度来讲,我们可以坐在家中享受INTERNET带来的便利,使自己的个性得到更大的显示,使我们的需求得到最大的满足,在如今这个时代个性消费成为一种时尚,人们都希望与众不同,因为人类都有追求自我价值,地位得到实现和提高的欲望。
产品设计的作用
产品设计从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逐步转移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它从装饰,工艺美术,实用美术,艺术设计到设计的转变是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从单一的美学问题转移到设计战略的问题,从单一学科转移到综合边缘学科。传统的产品设计也称造型设计,它使产品的机械结构更适合人的视觉要求,它解决了机与机的问题。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的提高,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寻找如何更贴近与消费者,并开始把消费者称为上帝,在竞争中同时也带动了产品设计的发展,它开始突破造型的局限性,设计的角度开始从以企业为本转移到以消费者为本,并逐步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产品设计的宗旨,在企业,产品设计从孤立的独立作业成为需要众多部门众多专业人员配合的项目,并在品的生命周期中得到拉长。产品开发期到被淘汰期需要经历四个过程,而产品设计从以前的以产品开发期为主逐步被延续到产品被完全淘汰(从开发性的产品设计到改良性的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与企业的意义
产品设计从解决产品造型美学发展到解决企业产品与消费者的关系,它担任着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这一过程,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东西,同时产品设计也将产品更加人性化,为企业产品扩大需求,为企业增加效益。产品设计的性质不但解决企业与消费者的矛盾,同时也解决了企业内部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产品设计师在设计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时促使企业许多部门沟通,创造工作团队,这样使整个企业形成了一致的目标。并有了共同解决这一问题(产品与消费者的联合)形成了从市场营销--设计--原料采购--生产作业管理等方面协调一致,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使产品成本得到最大限度的节约。
产品设计对消费者的意义
产品设计使消费者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为产品增加附加值,它更加尊重理解消费者,并将其心中的愿望转化为现实,好的产品设计不仅仅从功能上使消费者满意,并且它所蕴涵设计的意义使消费者的心灵得到享受。他使产品成为消费者的朋友,操作时使你不再感到机器的冷酷,不再感到它给你带来的单调。产品设计给你带来的是一种使用的乐趣。好的产品设计带来希望,它勇于创造新的生活方式,解决人的不足,使人更加接近于自然,如绿色产品和无障碍设计。消费者在产品设计时代得到了解放,并逐步从对现实生活的需要转移到自我个性的追求。现今的消费者是最挑剔的,由于产品供大于求的变化,使消费者具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企业却不能高高居上,他们更希望成为消费者的朋友,随着历史的发展,个性化人性化的时代已经到来,这建立在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再也不必为温饱问题而忙碌。物质生活的提高,生产技术的发展,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个人体现和自我主义不断扩张,追求时尚、新事物成为生活的主题。人们的消费观从理性消费转移到感性消费,在这个阶段,消费者的权益变得很大,因为产品充裕,竞争激烈,产品消费量主要集中在年轻人和中年人,因为年轻人追求新事物,中年人注重生活,从而有他们的需求向老年,少年儿童这边延伸,消费个性化使得市场更加细分,产品定位变得更加复杂,消费者的共性越来越少。企业对市场定位变得不知所措,因此形式迫使企业需要更加机动,反应更加灵敏,从而迫使产品设计承担起新的使命,应付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消费心理。INTERNET时代赋予产品设计新的生命,
产品设计与INTERNET联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产品设计与INTERNET联合的必要性取决于消费行为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上述消费行为变化结果中已经提到消费者已从理性消费转到感性消费,他们的权利变得空前强大,市场定位变得越来越细,种种原因要求企业更加了解消费者,以最大的能力满足消费者的选择,使达到较高的满意度(所以企业形象CIS转向CS)消费者的自主意识也在急剧增长,他们需要自我设计,把自我设计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正所谓自我满足。但因缺乏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能力,所以需要有产品设计师辅助和引导其完成所需要的产品。总之,企业要在错综复杂的市场中有所发展,必然需要更加贴近消费者。无论从企业内部还是外部都要有较高的协调和反应能力,这需要缩短企业与消费者间隔(时间间隔和空间间隔),而解决这一问题正需要产品设计和INTERNET的联合。INTERNET技术逐渐成熟,利用网络进行生活和商务已成为现实,而现在只需要发掘和利用其潜能,网上购物将成为未来生活中的主要的一种购物形式,而实地购买将成为一种休闲方式,是一种娱乐。INTERNET应用普及化需要更高速的网络速度,电子商务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发展已成为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益的方式,目前网速已经从56K提高到100MB或1000MB,使得图象和影视传播更加高速,加强了网络应用的普及和终端设备的增加,加上电子货币和网络安全的有效保障,使人们享受网络的快捷。产品设计经过几时年的发展,设计水平越来越成熟,产品设计已成为一门设计战略,它的理论日益完善,在如今网络和消费个性化时代产品设计必有的放矢。一方面产品设计辅助工具越来越先进,加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和计算机制造技术(数控机床),早已为INTERNET与产品设计的联合打下基础。
产品设计与INTERNET联合的框架
产品设计与INTERNET联合必将带动消费, 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增加企业效益。这需要有技术上的成熟,设计师的创造力和企业内外部的协调,这三者决定了产品设计与INTERNET联合的效果。
首先,INTERNET作为一种交互方式的媒体,它是消费者愿望表达的工具,消费者产生需要,并在脑中形成产品概念,然后INTERNET来收集所需产品的目录,而INTERNET作为媒介是将消费者对需求产品的形象与现实产品符合的工具,在INTERNET与产品设计联合的时期提高消费满意度,INTERNET必然将在作为媒体的这一角色中发挥它作为电子商务所必备的性能,它必须有较高的网速,这样才能将产品图象和影视广告通过网络传达给消费者。因为企业的效率和速度给消费者带来满意,不然INTERNET作为一种购物媒介变得毫无意义,电子货币的成熟,消费是消费者付出货币得到商品的一种过程。支付手段是网络消费的一部分,这需要网络安全和金融系统的协调配合,同时网络安全是这一支付手段的保障,INTERNET作为一种交互的媒体,它必须高速、便捷、安全,只有这样才能是产品设计与INTERNET的联合达到较高的水平。其次,如果说INTERNET和计算机制造是硬件,那么设计师的素质则是这一联合的软件,这种联合的高度协调的情况下,需要设计师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活跃的设计思维、用不停止的创造力,还要有相互沟通的合作精神。再次,企业的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是企业外部营销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建立和完善企业形象,建立相应的产品品牌系统,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建立产品网站,加强网站广告力度,需要在著名的网站搜索引擎上建立目录。因为人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对品牌的信赖度会明显提高,这主要依赖企业形象。2,做好企业与配送、原料供应单位的协调,通过网络和计算机系统达到合理、高效的配送和供应,减少库存,减少生产成本,如果本企业是虚拟公司,那么还需做好公司与工厂的配合,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协调沟通,在INTERNET与产品设计联合的条件下,通过INTERNET这种互动媒体加强产品设计师与消费者的协调。
INTERNET与产品设计的联合框架:
1.站通过INTERNET向消费者传达产品信息,消费者通过搜索引擎收集所需要的产品信息。寻求能提供它所需要服务的网站。企业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向消费者宣传其产品,消费者通过企业建立的交互界面对已有产品进行评论,计算机将这些数据存入数据库,产品设计师可以以这种形式取得对产品的开发和采集方向的数据并得到未来产品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产品设计师应用这种技术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做市场调查和对产品信息的统计分析,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公司对已生产出来的电器类产品增加网络远程监控功能。产品设计师在这种监控下得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通过特定的计算机分析软件,将这些问题变为一种改进的可能性,或备未来设计之用。
2.品设计师将产品以摸块的形式存入数据库,这些模块具有相互组合的可能性,消费者进入企业产品网站,可对这些模块进行重新组合,达到心目中所需的产品,计算机技术将这些模块组合的数据存入数据库传入客户服务中心,将这数据转为产品生产数据,转化为现实产品。NIKE公司已经通过网络对其运动鞋对其产品进行自动组合,不过目前只是在色彩搭配和面料搭配上,并无设计其他核心功能。
3.INTERNET作为互动媒体设计师在网上直接与消费者对话,接受其意图,将概念转化为设计,生产出产品,这种形式类似于手工作坊,可作为高要求的产品的订购。象DELL公司通过电话或INTERNET进行订购,他们对电脑硬件进行模块化组合,这种销售形式提高了消费满意度减少了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价格。
三种联合的共性,它们都是以INTERNET作为互动媒体,将消费者与企业营销部门和产品设计部门达成一致协议,通过可行性模块的新组合形成各自所追求的理想产品。这种交互是建立在较高生产成本较低营销成本的基础上,是计算机时代的一种特有能力。所有的一切通过计算机数据分析与处理,加上INTERNET的普及形成了让消费者满意的结果,三种联合的个性。第一种,较为简单,对生产成本较低企业收益较大。第二种,需要设计师预先设计好产品模块,并且各种模块具有组合的可能性和合理性,这种形式是以设计师为主动的,引导消费者并将消费要进行自我设计,达到接近所需要的目的,这种模块的组合形式,首先,需要有周密的调查,把握产品需求和发展趋势,对生产能力和生产成本以及消费者的价格接受能力进行充分分析然后产品设计师将这些信息转化为几种创造理念,并将这些意念转化为为特定消费群设计的几种可能性模块(这里所讲的模块是具有一定功能部件或者个性造型色彩的部件)让消费者自行组合,这种方法在电脑领域已经广泛应用,只是没有充分利用INTERNET的优势去引导消费者,另一方面由于物质水平还没有达到较高的程度,这个领域比较优秀的是DELL和NIKE。DELL公司自它的出现以来一直以电话订购作为销售渠道,进行营销,它没有将INTERNET与产品设计进行有效的组合,NIKE公司在某些国家的网站通过FLASH交互网页对产品进行自我组合,类似于自助餐,通过电子付款和产品配送完成交易。整个过程是在计算机与网络的控制之下使企业成本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第三种,是一种较为高级,工作量最大的联合形式,它具有高成本高利润的特点,是一种最原始的类似于手工作坊的形式,但它所要完成的产品也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具有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而这些设计是针对一些国际大客户,企业需要从产品开发到售后服务的全面支持,因此完成这种订购的企业往往是一些具有较高灵活性的团队,他们配合良好。
以上为INTERNET和产品设计联合的几种形式,它们具有共同的运行模式.
总之INTERNET和产品设计的联合,为产品设计开拓了新的发展领域,加快了从设计到销售的过程,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益,使顾客更满意。它们的联合是产品设计史上又一亮丽一笔。推动了经济的新一轮发展。
--------------------------------------------
参考文献
《世界现代设计史》
新世纪出版社
王受之
《非物质社会 》
四川人民出版社
篇6
关键词:产品设计;用户体验;流程
每一个产品的设计都是有其使用价值的,人们在创造时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都是建立在吸引开户,满足开户需求的基础上。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用户体验情况能够激发设计师的灵感,创造出贴合用户需求的产品。
1设计原则
1.1了解产品
在开发产品之前,必须对产品进行明确的定位。产品定位应当尽量找出其与同类商品的不同之处,明确的产品定位是确保产品信息真实可信的前提,它能够让消费者以最快的速度了解产品的功能,作用,信息等等,从而更好地引导消费。
1.2产品特色定位
每一个产品的诞生都具备着不同的特性,由于其工艺手法生产渠道,使用的原材料等的不同,在进行一个产品的外观设计时,就更加需要花些心思,细致的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考量,要全面性的考虑到产品的整体性能,造型特色,运用的色调,定位的档次,甚至是保质期限等,最终令到成品富有自身的特色。此外,为了更好的赋予产品‘灵魂’以区分开市场上众多同类别的商品,就十分需要为产品的设计增添一些引人眼球的特色[1]。比如:将彩绘铅笔采用生动的色块图案排列的形式,确保产品外观好看的同时,也稳固产品的科学性,进而可以让顾客可以在购买时,一眼就被抓住眼球,进行购买。
1.3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定位
由于不同层面不同素养,社会地位的差异,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和产品档次的接纳程度也呈现多元化的形势。所以,进行产品设计时,就需要全面性的考虑到产品的定位,对消费受众进行详细的调查,有针对性的进行销售设计,对该产品的销路也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对产品的设计,要切实通过顾客的需求来进行,设身处地的为消费群体的需要作出适当的定制,考虑到顾客背景需求等,将顾客作为主导的产品设计,更加利于人们的认可心理。
1.4以团队形式去了解产品相关人员
可以让每个团队成员访谈与产品使用相关的人员。例如:产品会给客户带来什么感觉?他们应该怎么操作?通过记录相关人员脑中认为的客户的思考、感觉、操作方式等,从以上问题即可设定出用来进行可用性测试和用户分析的基准。
1.5对产品实际使用环境进行数据调研
产品设计基础工作做完后,随后对大量用户进行访谈和测试以便获得实际环境的数据进行调研分析。例如:UXPin的CEOMarcinTreder的做法是在确认了问题和工作范围后深入开展客户开发和可用性测试。在UXPin还只是纸上的原型创建工具时,Marcin和用户体验界的明星BrandonSchauer、LukeWroblewski、IndiYoung等人共同对50多次用户访谈和面对面可用性测试进行了详细记录。随后,产品团队使用所记录下的内容制订了用户特性、写了几十套用户背景故事并最终规划出了产品要求。
2以规范化提升用户体验为目的流程设计
用户体验设计流程合理能让我们更有效率地进行产品工作。在用户体验方面单纯用作未来参考的详细交付成果基本上从制作完成起就已经没用了。在当今这个崇尚简约、灵活的时代,用户体验的关键应该是产品的核心,而不是整体交付成果。不论你选择简单的还是详细的流程,关键是要保证文档能够帮助设计向前推进(而不能只是一个滞后的指标)。在产品设计文档编制方面,理论和实践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我们都知道用户中心设计的基本原则。从纷杂的方法中认出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原型制作阶段以及文档编制技巧的整体流程。简单来说,就是要让文档与设计流程形成互补,而不是简单作为设计流程的补充。从宏观上具体了解一下产品设计开发期间的文档编制工作。(1)在产品定义的初始阶段,你需要和所有必要的相关人员就产品以及项目的开展方式进行一次头脑风暴。头脑风暴可能带来一套启动计划、一个精简的框架和一系列比较早期的概念图以及模型。(2)开始调研过程中,需要对所有假设进行完善,并填补空白的内容。根据产品复杂性、时间安排、现有知识程度等各种因素的不同,这一阶段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是,从整体上说,开展竞争性市场分析并执行客户调查是有益无害的。如有现成的产品,审查分析技术、启发式方法、内容、产品背景和用户测试等也会很有帮助。(3)在分析阶段,截止目前所收集到的产品营销数据可以为用户特性、体验地图和要求文档(例如按优先级排序的功能电子表和用户任务矩阵等)提供基础。在这一时点,产品定义、产品优先级和产品计划都已经经过界定并做好成为更正式的设计交付成果的准备。(4)这一阶段的成果将导向使用场景、概念图和模型,进而进入设计阶段。常见的文档类型包括草图、线框图、原型、任务流程图和设计规格等。例如,调研和分析阶段所得到的竞争分析和用户特性将应用到模型、概念图和使用场景中。反过来,这些内容又将影响到线框图、故事板和详细模型等中间或高级交付成果。所谓的用户体验模型,实际就是将一种抽象化概念的构思实体化成一个具象的产物。换言之,建立体验模型,是基于用户的体验模拟这个点上面的,只有当用户确立了体验模式,方可最终成立这个模型的产生。旧式的任务模型对于新任务模型而言是属于一个递进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很大程度上为用户的资源分析做出很大的作用,最终推动整个模型的完整性[2]。(5)执行阶段过程中,将代码和设计资源组合打造成符合设计规格的产品。(6)在实际产品时,需要依靠支持记录、bug报告及其他分析技巧继续通过后续的版本迭代和升级推动产品的完善。在后续的生产模式下,需要以分析和报告的形式继续不断地生成并监控各类数据以确保成功的延续。(7)最后,生产环境下通过性能指数表和分析技术进行不断的测量与迭代可以保证实现连续不断以数据为驱动的产品改善。
3结束语
总之,产品设计人性化是对现代用户的责任心,同时也是符合时展的必经之路,我们应当要对产品设计需求先进行详细分析,结合用户的需要去设计改造,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产品设计可以从人类健康发展的角度上分析,努力调整产品对人类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魏笑笑.基于用户体验的互联网产品设计应用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4,23:63-68.
篇7
关键词:工业设计;设计色彩;实践性;研究性;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5-0228-02
一、设计色彩对工业产品设计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作用
我国工业设计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的过程中受工业发达国家的影响较大,因而总是跟着别人走,山寨的现象比较严重。21世纪初的经济危机带给我国工业比较大的冲击,发展本土的工业设计,培养工业设计人才更是迫在眉睫。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多年来不断进行教育改革,教育模式也不断优化,但是色彩基础教育明显的只注重已有的理论成果分析,而不注重色彩的感性表达,色彩表达介质也都是传统的纸和颜料,对只有80个课时的教学来说,不仅做不好色彩造型训练,也不能够实现工业设计色彩教学质的飞跃。
设计色彩教学不能仅仅只是画几幅色彩画就完了。从第一层次来说它与色彩构成、手绘表现方法联系最紧密,前者从科学理论到色彩抽象表现对色彩进行研究,后者从结构造型与和谐的色彩关系进行研究,设计色彩教学的目的是打下色彩造型和审美基础。而从更深层次来讲设计色彩与材料的选择应用及产品定位也有密切关系。基于设计色彩与产品设计如此重要的基础地位,何不将两种层次的要求都在教学中体现出来,让不懂工业设计的学生更加明白学习色彩的重要意义。
二、为了更好地将设计色彩服务于工业设计专业,我们
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教学探讨
1、以产品设计为出发点,应用“调查―讨论―实践―讨论”的色彩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认识色彩,了解产品设计中色彩定位的问题。
工业设计是比较理性化的学科,从严谨的结构造型变化到抽象造型,都在追求毫厘之间的差别。在学生课堂设计习作训练前,针对工业设计专业的特点进行有目的的色彩设计调查,并以市场为背景进行色彩调查分析,与工业设计专业的市场实践性特点正好吻合,有利于学生更了解专业。这类实践调查可以安排在课后进行,在课堂讨论,并以此为第一次习作练习,完成之后进行总结讨论,形成“调查―讨论―实践―讨论”的色彩教学模式。工业设计的严谨和理性,教学中往往学生更需要放松的对待,而实践性调查分析和讨论正好可以两者结合,不仅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自由的联想,也让学生从实践中得到求证。这种教学方式是非常可行的。
例如将调查对象定位为某一产品,让学生分析它的色彩结构,定位的目标人群,在货架上是怎样的识别方式,与同类产品比较有没有独特性等等。并在课堂讨论这样色彩的产品有怎样的一些共性,与人产生怎样的心理反映,与环境的色彩关系怎样是最好的,甚至可以形成一种怎样的风格,最后可以尝试以此为基础进行色彩表达。运用这种联想衍生的方式,即教给了学生基本的色彩理论认识,培养审美的情趣,同时培养学生自我表现的勇气和表达自己的个性色彩,也让他们明白产品设计的结果就是市场中的商品,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色彩在工业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对产品的色彩定位也有简单的了解。并且在整个课堂设计习作过程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课堂讨论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相互学习和沟通。
2、展开色彩基础造型训练,进行研究性教学,采用多样化的色彩表达,并增强对产品设计材料的特性认识。
设计色彩基础造型训练课题的设计可分为a两个方面:色彩写生和色彩的归纳创意表现。通过以上的教学内容及课题训练,能有效地避免基础造型的训练与专业课程设计的脱节,将色彩基础、色彩构成和色彩应用三者有机的联系起来,达到灵活运用色彩的目的。但这些教学内容对一般艺术设计类教学来讲只是基本通识,并不能展示出工业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因而探讨新的色彩教学训练方式:在进行色彩教学的同时,融入对设计材料的特性研究。一般色彩教学中,学生常用的材料工具是纸和水粉水彩颜料,这种表达方式在初学阶段是非常有利的,但对工业设计来说,色彩依赖于设计材料这种物质载体,材料的选择及加工工艺对色彩效果的表现影响非常大,比如同一颜料在纸板和木板上着色,效果会迥然不同,因此加强材料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色彩表达方式,强调对材料的变化和应用研究,增强对材料的特性认识。比如纸材料的应用:一般的素描纸和水粉纸,使用时可以采用折叠、揉皱、卷曲,剪切,拉伸,燃烧等等手段改变它的性状,另外还可以选用特殊纸材进行表现,比如底纹纸,塑膜纸、纸板、纸浆等等,在表现时形成比较对比关系,着色的色彩介质也可以是各种水性颜料。这种研究式的教学因为材料好找,制作方式完全可以手工完成,对于学生来说只要设计好表现的内容,结合材料的一些特性就可以形成一副有创意的色彩作品。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尝试对塑料、木材、金属等常用材料的色彩研究。因此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于材料的特性以及着色效果有比较多的认识,而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更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研究性,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和思考、促进总结经验和交流。
3、有目的地进行主题性设计创作训练,培养个性化设计和有目的设计的思维习惯。
因为当代产业设计的国际化,工业设计教学上往往关注的是材料和技术的更新,提供给学生的信息也是要跟上时尚和品味,比如电子产品,工业设计学生没有人不知道ipond4的,但对于中国的工业技术水平却了解较少,明显信息失衡。目前国内工业设人才短缺,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这种现象其实不是中国工业设计专业教育人数培养不足,而是在人才培养上与市场需求有一定的脱节。几十年我们看到的是,工业设计发展借鉴了国外经验,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借鉴国外经验,尽管不断的进行着教学改革,但对本土文化和实际需求研究还是有待深入,可喜的是中国有五千年文化历史,有五十六个民族,这些特点在国内工业设计发展上已经逐步重视起来,专题产品设计教学研究已经广泛的开始涉入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课题,那对于基础课程的色彩教学,除了与当代时尚设计联系,也应该与中国文化和民族特色相联系。
有目的地进行主题性设计创作训练课程,可以结合当代设计发展的现象和风格,了解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充分融合设计的时尚感,同时还应当结合中国文化和民族特色进行主题性色彩研究创作训练,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个性表现能力,最主要的是还能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及民族特色的关注力度,增强对中国艺术的审美能力和理解,完善设计修养。例如在教学中以敦煌壁画文化为主题进行设计色彩创作,学生很容易的会借用敦煌壁画的线条和色彩进行表现,还有应用已有的飞天形态结合现代背景进行创意设计,能够明确的体会到设计目的,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创新思路,主动的完成对信息认知――整合――表现的学习过程,从而达到设计画面,最终设计作品的目的。教师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分析认识,还应当对学生的认识保持客观态度,并引导学生保持个人见解,发挥个性化的创作特点,表现独特性,这对于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有重要的意义。
工业设计是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之一,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不仅是要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更应该但当起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责任。工业设计色彩教学作为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应当联系工业设计应用性强的特点,立足为产品设计服务的目的,从理论分析,到操作实践,紧密的结合设计发展需求,结合中国民族文化和地域特点进行课程设计,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具有较好的中国艺术审美修养的新一代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旭东.工业设计教育现状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1).
篇8
关键词:希望点;创新设计;产品设计;创意目标
创新是产品推陈出新的重要手段,是产品设计的核心,如何在产品设计时打破思维定势,产生新的方案,成为了设计人员关注的重要问题。产品创新既无法,也有法,说其无法,在于产品创新思维的灵活性、自由性;说其有法,在于产品创新也有其一定的规律可循,可以在某些方法的指引下进行创新设计活动。希望点列举法是产品创新设计中的方法之一,它是对目标消费群体进行调查或通过动脑会议的方式,收集他们对于产品的期许,对调查结果进行列表分析,找到希望点比较集中的功能和特征,并在所开发的新产品中尽可能地满足消费者的这些希望点。希望点列举法是一种主动的设计方法,可以不受现有产品的束缚,对产品的改革往往是最大胆的,最易产生新的创意,无论在产品造型创新,还是在功能创新上,往往具有引导性、前瞻性,在产品设计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本文着重从希望点列举法在产品创新中的重要性展开,分析了希望点列举法实施的步骤及关键,以期有效指导设计实践。采用希望点列举法进行产品创新设计包括确定产品设计主题、希望点设想、设想评价筛选、方案构思、效果图制作等。其中,希望点设想和评价筛选环节是运用该设计方法的核心和关键,在确定的设计主题下,不拘泥于现有的技术、结构、功能实现方式及使用方式等,大胆设想,想法越多越好,并将这些想法用文字或简图的形式记录在纸上,集中进行分析评价,找到合理的设计方向。比如,“设计一款鞋子”时,它可不可以是一次性的,可否发出声音,可否两人同时穿一双鞋,可否扫地,可否自身杀菌消毒等。针对用户提出的设想进行汇总分析及设想排序,筛选出排序靠前且评价具有合理性的设想,之后进行设计定位和后续的方案创作。对设想进行评价筛选可以从以下3个角度展开分析。
1从功能合理性角度分析
功能是产品之所以成为产品的本质属性,能够被用户接受和认可的产品一定具有相应的功用,但具有相应功能的产品不一定都能被用户所接受,这就要看产品的功能是否具有合理性,是否符合人们使用的要求和行为习惯,当采用希望点列举法进行产品设想时,要在目标设想评价阶段,从用户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性格特点入手,系统、全面地分析设想之产品概念的功能是否具有合理性,以此为依据判断该设想是否有深入的必要。
2从满足或引导人们生活方式的角度分析
设计是为了给人提供更加合理的生活方式,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现有的需求,更要具有引导人们未来生活方向的作用。提出的设想是否具有实施创新设计的必要性,就要分析该设想能否满足或引导人们未来的生活,是否是人们梦寐以求希望获得的产品形式。当设想与人们对未来产品追求的目标相契合时,该设想便具有了深入设计的群众基础,也具有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在设计实践中便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设计。
3从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角度分析
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工业设计;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066-02
当今信息技术的爆发式发展给工业设计教育带来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信息科学使工业设计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出现了新的变化。许多授课的新概念、新方法应运而生。教学辅助工具,更需要与工业设计学科特点融合为一体来推进工业设计学科的教育改革。从而提高教育质量,适应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信息技术增加了学生接触外界的机会,为学生开启了知识之门。熟悉电子媒体的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了解世上的各种事物,使信息时代学生具有全球意识。由于网络信息渠道多、流通快,在数字环境熏陶的学生有很强的怀疑精神和创造力。在产品设计的课堂上,要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为人们找出生活中的实物。
一、运用信息技术在产品设计课程中进行人机交互的教学研究
要让计算机完成指定任务,就需要建立一种平台能够与计算机进行交流。人机交互技术(Human-Machine Interaction)是指通过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以有效的方式实现人与计算机对话的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是计算机用户界面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人机交互界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汽车操作系统、自动取款机、地铁自动售票系统等。完善的人机界面设计可以使用户更迅速、更简便、更舒适地操作机器,也可以使机器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在过去工业设计的教学课堂上,由于条件限制,人机交互设计只能通过教材口述的方式进行,学生不能亲身体验,进行相关信息化的产品设计不很理想。进入信息时代,学生大量地使用智能化手机、平板电脑、电子游戏机等人机交互频繁的电子产品,为人机交互设计教学带来了便捷。在计算机和游戏机上,过时的鼠标和键盘点击的输入方式现在已逐渐被另一种使用体验——手指触控代替。输入手机、电脑、游戏机的指令都采用屏幕触控来进行。在交互产品设计课程中,相应的设计问题被提出来让学生思考。未来的人机交互方式将会是怎样的呢?如何创造新的人机交互方式?根据这种人机交互方式应该设计出怎样的产品?亲身体验过人机交互的学生会根据设计要求,思索、想象和创造未来更自然、更友好的人机交互方式,他们追求一种类似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计算机操纵方式。比如:采用语音识别的方式、肢体动作识别的方式、对用户面部表情识别的人机交互方式等。然后,再对人机交互技术的相应学科——计算机视觉及多媒体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并设计相应的交互产品。
二、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产品设计模型课程的新方式——虚拟模型
过去的产品设计模型课,学生只有用油泥、石膏、ABS板等材料手工制作可以看得见和触摸的具体实物模型。教师通过实物模型来全方位观察和评估设计方案。但这样手工制作模型,耗时长、修改困难、模型精确度低。受材料和加工工艺的影响,一些造型无法做出来,对学生的形态创意思维的限制较大。信息时代的产品设计模型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实物模型。计算机辅助设计促进了工业设计方式的革新。现在学生制作实物模型前,可以用一系列数字化工业设计辅助工具来构建创意产品的模型数字结构。在计算机中用曲面、实体、线框将产品设计构想转化为三维虚拟模型。然后赋予数字模型以材质、光效,并在一定的场景中渲染来进行产品的仿真演示。数字化模型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表达形式,能方便地对构思中的产品各个侧面进行修改和评价;对产品的材质、色彩可以快速更换和评估效果;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为模型渲染各个角度效果。这样使师生对产品进行全方位观察和思考的手段又得到了丰富和完善。确定了满意的方案后,学生可以打印出产品的三维图纸,再根据图纸准确地制作实物模型。这样的虚拟模型不受时间、材料和加工手段的限制,大大地提高了模型的精确度,降低了返修率,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创意空间。
三、在新产品的设计中,运用信息技术调查产品市场需求以及产品适用人群等
学生建立了设计目标以后,可以通过计算机在互联网上针对特定环境进行调查设计、收集资料和初步分析:了解是否有同类型的设计已经实现?现有设计的优缺点是什么?产品针对什么样的使用人群?使用者的心理特点、生活特点和工作特点是什么?等等。他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在网络上直接收集关于设计选题的第一手资料,或者利用互联网的媒体功能收集二手资料。网络调查的效率很高,只要建好平台,自动生成数据库,再用统计软件分析整理反馈回来的信息,就可以得出有价值的结论。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设计。
四、在工业设计课程中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和运用3D打印技术来生成概念产品,促进制造业发生重大变革
工业设计是综合性学科,需要不断地吸收科技的最新成果。当前已经成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使工业设计产生了质的飞跃,未来具有广泛发展前景的3D打印技术会促进工业设计的又一次飞跃。它通过电子制图、数据传输、激光扫描、材料熔化,按照电子模型图纸层层重叠成型。3D打印常用于产品制造领域的设计阶段,这种技术可以打印精细复杂的产品,减少了工业样品制作耗时,提高原料和燃料的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能够根据客户的个性量身定制产品,引领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3D打印技术让工业设计的课程更接近实战。在产品设计课程中,一些小产品,如手机、音乐播放器、剃须刀等只需要一台小打印机就可以快速成型。大型的产品也可以按比例缩小成型。学生在电脑屏幕上设计出所要打印概念产品的图纸,然后确定形状以及颜色,控制特定的材料以及精密度,最后按下打印按钮,旁边一台带有喷嘴的机器,将学生设计的概念产品迅速地打印出来。教师和学生可以面对实物去进行评估和修改,而不需要面对书本和图纸去夸夸其谈地空想。这种技术使工业设计的课堂更加接近生产化,同时培养出大批熟悉3D打印技术的人才,促进该技术的成熟和完善,为中国制造业的变革打下基础。
五、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环境设计更具亲和力的产品
产品设计的亲和性成为信息时代产品设计的重要特征。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文化背景影响着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人们除了通过信息技术为自己量身定做产品以外,还可以无休止地选择产品,只要轻按鼠标,就能随时改变心意。因此,个性化、亲和力强的产品常常受到青睐。产品是通过形态、结构、色彩、材质等设计语言传达给大众的。学生在信息时代的产品设计中,采用多色彩的造型组合方式,半透明时尚感、卡通化的生活用品,金属质感的电子产品,便捷化的电脑产品等方式以及个性化的生活空间,宠物化的个人产品,颇具儿童化的时尚用品,返璞归真等亲和性因素,不仅仅表现为柔和的色彩与拟人化的外形设计,同时还体现着一种特有的功能实现。它将满足信息时代的特征与消费观念,从而使亲和性的功能与造型结合在一起,真正满足信息时代的需要。具有亲和力的产品设计将成为网络时尚的扩展方向。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开辟了工业设计教学的崭新领域。信息技术提供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使学生获得更大的视野、更多的设计信息和创意思维。信息技术的优势必须融入到工业设计学科特色中来,才能真正服务于学生,推动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人机交互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概况[DB/OL].百度百科.
[2]改造效果评价,3D打印机——制造业发展新趋势[DB/OL].中国科技网.
篇10
关键词:3D打印技术;产品设计;影响
3D打印技术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最初应用在工程设计和生产领域,其通过重建三维数字模型,分割为层状,再逐层构建实体模型。伴随数字技术的发展,3D打印技术日益完善、成熟。相对传统大型增材生产技术而言,3D打印技术具有智能化、个性化、小型化等特点,对产品设计也有诸多影响。
1影响产品设计理念
传统产品设计是基于产品量产模式进行的,而这使得产品设计难以展现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为实现规模化、批量化生产,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往往将消费者设定成相同需求的人,未能考虑到个性需求[1]。比如:鞋子尺码设计,传统设计方式就是使消费者多种多样的脚型、运动习惯去适应既定的尺码、款式,而应用3D打印技术,那么可依照消费者的实际脚型、日常运动习惯,结合消费者的喜好,设计出和相应的个性化产品。所以,3D打印技术的应用,让未来产品个性设计和制造生产能够实现。简言之,就是消费者能够依照自身习惯、喜好、风格、条件应用情景自行设计和生产。通过3D打印技术能更好的实现产品个性设计、和定制。
2影响产品细节设计
1)造型。伴随3D打印技术的发展及实践应用,使产品设计师的创新力和想象力不会再受到产品生产方式束缚。即便外形复杂的产品一样可应用3D打印技术设计出来。如此可让产品设计师能把精力更多的投入到产品功能、外型创意设计中[2]。可以说,3D打印技术应用能实现产品造型的多元化设计,由此也能提升产品的美学属性,进而逐步改变消费者的产品审美观。比如:某公司设计出的分形桌,其造型设计灵感就是来自树木的生长状态,倘若采用传统设计技术是难以实现的,而应用3D打印技术则可设计出来,如图1。2)结构。3D打印能够制作出结构相对复杂的产品,且能实现结构的一体化设计。因现阶段生产工艺和技术的局限,通常绝大多数的产品是由多个部件组装构成其主体结构。而此种组装结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产品质量问题发生的可能性,也使其复杂度提升,并且在实际生产、制造中会造成原料、能源的浪费。在3D打印中有一个“加式”技术,能实现产品结构一体化,使结构设计更为简单,甚至有些特殊性铰接结构能够通过辅助材料一次成型,不需要进行组装,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也使产品结构强度增大。
3影响产品设计流程
1)优良的交流媒介。现阶段,在产品设计中,其流程平行化日益得到重视,基于产品设计流程改进,同时考虑到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更为注重后续工作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在早期就被能发现并得到有效解决,如此避免反复性设计,最大限度减少产品设计用时。此外,基于产品并行设计,产品设计生产各个环节、相关要素在条件允许下可一同工作,能确保不同设计团队之间进行更为及时的交流、探讨,这也是提升设计效率的重要路径[3]。畅通、高效、便捷的设计交流能最大限度保证产品设计开发的成功。在进行产品概念的设定和设计中,设计团队通常仅仅可借助2D图纸对设计方案进行交流和探讨。虽然手工概念草模能在较好弥补2D平面媒介形象性、空间性的不足,但是在精度、质感、准度等方面和产品概念设计预期会有较大差距。而这些都会在无形中影响到设计团队间的交流。应用3D打印技术则可提供精准概念模型,能让设计交流时间大幅提前。产品设计人员均可更为直观、形象地观察并触摸此种概念模型,对其结构、形态、性能等方面的优劣、差异进行更好的对比,进而确定有价值的概念。简言之,3D打印技术制作出来的概念模型可更为清晰地表现出产品概念,并更直观地发现存在的不足或者问题,及时进行修改、调整,直到产品概念得以完善。2)产品原型制作迅速。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的,产品开发周期缩短则表明产品能较快的投入到市场,进而占得先机。据调查报道,17%产品原型设计和制作耗费较多时间,这在增加了产品开发和上市时间。在原型测试工作中,设计团队通过产品原型开展性能、质量等测试及评价,能更快的发现设计不足,进而更好的规避开发风险。通过3D打印可大幅减少产品设计原型制作时间,通常在数个小时内就可完成。此外,应用3D打印制作出来的产品原型可小量生产,这有助于规避因原型制作外包而产生的商业专利被泄露的风险。
4影响产品设计行业
伴随3D打印的应用开来,产品生产格局逐步从过去的集中化、批量化、专业化生产转变到分散化、小量化、广泛化生产。可以说,每一个消费者都可成为设计师、生产商,特别是对于具有较强创新意识,有一定设计、研发能力的更具优势。市场消费者对产品生产给予的影响逐步增加,进而转变成“生产消费者”。在后工业时代,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产品设计师,换言之,产品设计已然是非集约化、专业化的,传统层面上的产品设计师不再仅仅依靠自身能力独自开展设计,而逐步转变成设计组织者、指导者,创建良好的产品设计平台。在3D打印技术工艺逐步完善的今天,设计师对传统产品加工行业的依赖性会日益减小。在未来几年,3D打印能让设计师独自制造出设计作品,再通过商业平台进行销售。同时,也可依照订单设计生产,真正做到零库存,有效规避产品市场风险。总而言之,3D打印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诸多变化,在产品经济深入发展形势下,该技术对产品设计的理念、造型、流程及整个行业带来很大影响,将逐步实现个性化产品设计,满足产品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参考文献:
[1]曾琦.3D打印技术对鞋包设计的影响及展望[J].皮革科学与工程,2016,02:61-66.
[2]张雨彤.3D打印技术在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5,0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