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的看法范文

时间:2023-10-24 18:01: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研究的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研究的看法

篇1

关键词:网络环境;初中自然;研究性学习

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研究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特别是初中自然科学教学,在网络中可以查阅到大量的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信息,网络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鉴于这种大环境,本文将对初中自然科学中利用网络环境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研究。

一、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

通过研究性学习,首先要有效的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发展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与意识,让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逐渐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其次,要从根本上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去研究问题,探索问题,学会思考,学会交流,为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研究性学习还要弥补教材中的不足支持,增长新的知识,帮助学生游侠的开拓视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研究性学习的条件

研究性学习需要具备良好的条件,学校内部要有校园网,并且可以随时登陆因特网进行学习。学校还要开展信息技术课程,让给学生具备上网的知识与技能,能够有效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另外,教师需要为学生传授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统计法、分析法、归纳法等等,这都是学生在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方法。

三、研究性W习中师生之间的角色定位

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中,教师需要作为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身份出现,特别是初中生,认知与能力发展还不成熟,需要教师给予指点。另外,网上资源丰富但也是鱼龙混杂好坏参半,教师需要对学生搜集信息进行引导,让学生学会过滤信息,选择有利于自身学习的良好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做课题相关的简易网站或者提供网站的信息链接,更好地进行学习活动。另外,学生更需要自主探索,学会在教师的指引下,大胆的进行探索,小组合作,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共享成果。

四、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如何确定

1.课题确定原则。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思维特点、好奇心强、心理不稳定、兴趣容易被激发但是不容易被保持等特点,研究性课题的确定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起点要低、难度要小,满足学生学习的成就感;第二,在不同学习阶段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循序渐进,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由简入繁;第三要注重研究性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要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操作性,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2.课题来源。第一,从教材中来。现行初中自然科学教材中,有许多适合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的研究性课题,例如环境保护、免疫与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等。第二,结合教学中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着刨根问底的精神,教师可以将他们按照兴趣分为小组,让学生在课后自己进行研究与探索,例如,基因与转基因,克隆与社会,让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第三,来源于社会生活。教材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贴近社会与生活的,从社会与生活中发展问题,为社会分析问题,排忧解难,服务于社会,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第四,从网络上、试题上寻找一些比较新颖的、综合性较强的题目,组织学生进行研究与探索。

五、研究性学习实例分析

结合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沙尘暴事件,结合教材中环境保护的知识,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的学习活动。体现在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两个方面:

1.教师行为

(1)教师要进行情境导入,引导学生对新闻的相关网站进行阅览,并且向学生提出问为什么千年古城成都会有这样严重的沙尘暴。

(2)向学生提出细致的问题。沙尘暴发生的时间以及区域,沙尘暴的原因以及偶过,保护森林对改善环境的重要作用,我们需要怎么保护森林,草原有哪些重要作用,草原不合理利用有哪些方面,如何合理的利用草原,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这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与探索。

(3)网上交流活动。教师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名重要成员,要与学生进行讨论,将学生一些有价值、有代表性的观点转到大屏幕上进行研究与分析。

(4)归纳与反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理顺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整体的、长远的、综合的观点来考虑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有创新性的见解。

(5)反馈。让学生对不同的观点与论点进行探讨,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2.学生行为

(1)浏览相关的新闻网页,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2)浏览相关网站,深入思考问题。有关网站例如,中国植物保护网、黄河风情、新疆草原网,中国环境保护网,绿色北京、自然之友等等。

(3)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所得、互相之间探讨学习的方式方法。

(4)将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处理,做好笔记,思考教师提出来的问题。

(5)汲取不同角度的观点,充实自己的观点。

六、需要注意的地方

1.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研究性学习,重在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要充分激发学生两个方面的学习兴趣,对网络技术、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自主建立网站、维护更新,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网络是个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信息,各种出乎意料的问题,这就要教师进行组织与沟通。网上的丰丰富多彩,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不利于完成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善于调节。

3.网络上的探究并不能够完全代替实验教学。学习自然科学离不开实践,许多时间是网络没有办法代替的,不要因为网络便利,削弱实践活动。

4.注意课题的循序渐进,综合学生的实际特征,由简入繁、先易后难、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而言之,自然科学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关键的作用,教师要综合新的教学形式与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在初中自然科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提升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篇2

2011年5月5日和9日,《科学时报》连续发表了《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与对策》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截至5月26日,共收到108位院士的反馈意见,意见充分显现出两院院士崇高的民族责任感、爱国使命感和科学精神。

一、院士意见的统计

关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专家意见表”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和22个议题。院士对22个议题的看法,分为同意、反对和不确定三种;22个议题的支持率在12%至83%之间,反对率在0%至37%之间。统计结果显示,院士对第六次科技革命相关内容的支持程度比较高。

1. 关于22个议题的专家意见的统计

在“专家意见表”列出的22个议题中,21个议题的支持率高于反对率,1个议题的反对率高于支持率;14个议题的支持率达到或超过50%,10个议题的反对率约为0%或1%。

关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体部分的支持率约为46%~72%,反对率约为0%~6%。关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扩展和带动部分的支持率约为36%~81%,反对率约为0%~4%。

2. 关于5个方面的专家意见的统计

首先,关于主要标志的看法。信息转换器和人体再生的支持率最高,分别为72%和69%。两性智能人的支持率最低,仅为12%;反对率达37%,反对率超过支持率。合成生命、新生物学和人格信息包的支持率分别为39%、34%和29%,它们的支持率都高于反对率。

其次,关于主体部分的看法。信息和仿生工程的支持率最高,达到72%。思维和神经生物学、纳米和仿生工程、生命和再生工程、整合和创生生物学的支持率分别为64%、61%、58%和46%。关于主体部分五个方面的反对率为0%~6%。

其三,关于扩展和带动部分的看法。生命科学的相关学科、材料科学和生物材料的支持率比较高,皆为81%。地球和环境科学、绿色超级制造和超级运输的支持率分别为79%、50%和36%。关于扩展和带动部分五个方面的反对率为0%~4%。

其四,关于受影响的学科的看法。空间科技、能源科技、海洋科技、国防科技等的支持率为83%。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等的支持率为69%。科技伦理学和现代化科学等的支持率为60%。

其五,关于政策建议的看法。中国战略技术研究院的支持率为51%,反对率为10%。中国现代化研究院的支持率为34%,反对率为13%。中国高等科学研究院的支持率为33%,反对率为18%。

二、院士的具体建议

关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专家意见表”的第六部分是请院士对前五个部分(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主体部分、扩展和带动部分、受影响部分和政策建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院士们的看法和建议,存在一定的多样性,不同部分之间有一些交叉。

1. 关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内容建议

部分院士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应包括:再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的突破、延长人类有效生命、人的平均寿命提高、人的健康和医药方面的成就(包括人类各种慢性病、遗传病等)、攻克癌症和艾滋病、人类更健康和更有智慧、生命延续和再生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大发展、未来人体系统、知道人思维发展的极限、智慧化感知+认知+用知(自适应)、高级机器人、智能机器的革命、机器智能重大突破、解决能源危机、新能源与资源学革命、能源变革、绿色能源取代既用的石油煤矿、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材料科学拓展、降低人类社会生产发展风险的科学、部分环境控制和预报、强震预报和抗震设施的研究突破、地球科学、人与自然更趋和谐、新农业革命和新工业革命等。

部分院士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体部分应包括:生命科学、再生工程、生命生物信息工程、生命与仿生、生物医学、药学、癌症预防和治疗、神经生物学、脑科学、认知科学、智能科学(心智科学)、信息与电子学、信息和仿生学、信息科学与材料、纳米、仿生学的结合、纳米材料学、材料科学、能源科技、核聚变能源的成功和商业化、绿色低碳、能源创生和能量再生的技术革命、地球表面系统科学、地球和环境科学、巨大天灾的应对、人工部分气候控制、地球物理灾害、宇宙灾害控制、制造工程科学和复杂系统科学等。

部分院士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扩展和带动部分应包括:生命科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合成生命、生命科学中的生命电子学科、生物医学、未来医药学、医学工程学、种植业养殖业能够持续发展、人类赖以健康和幸福生存的相关学科、信息综合技术、材料科学、材料与环境、环境科学、地球和环境科学、地球科学带动水灾、旱灾、地震、海啸等预测、空间科技、航天国防、海洋科技、能源科学、深海给取、干泳技术、超深勘探科学、绿色制造和绿色运输、气象、物理化学、宇宙学、天文学、工程技术、自然哲学、人口科学和现代化科学等。

部分院士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受影响部分应包括:能源科技、海洋科技、空间科技、航天科技、宇航科技、材料科学、国防科技、环境科学、环境的控制和修复、演变规划、灾难规避、生态学和自然科学、人类进化科学、信息科技、先进制造、液化炔化工学科、二氧化碳储存利用技术、复杂性科学、科技伦理学、社会科学等。

2. 关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政策建议

关于组建中国高等科学研究院、中国战略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现代化科学研究院的建议,院士意见不完全一致。主要观点包括:三合一先试办;三个研究院应有一个组织负责协调,可以另起炉灶;对现有中科院的基础研究所彻底改造,不要另起炉灶;可建在中国科学院;利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社会科学院和现有各职能部门的研究机构进行综合研究,不必另设机构,否则机构重叠,职能难以划清。

有院士认为:针对科技革命的挑战,改变国家科技体制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发挥科技人才的才能而不是浪费,改革教育体制,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设立科技性研究院,高级科学研究院(如美国的NIH在人类健康领域的成就),和本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组建现代化研究院等对策都是必要的。要注意研究生命科学中动物体内部信息传递及抗扰机制,量子阱器件的发展与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交叉融合。尽快建立相关研究机构和投入研究经费。有院士建议,组建中国能源和资源研究院、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和中国未来人研究院。

关于科技政策的院士建议包括:加强投入,集中一批优秀人才,深入探索研究;建议制订关于伦理、生物安全和生态平衡方面政策法规;纠正各种不利于科技创新活动的政策和规定;注意科技革命与社会科学的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更好结合;完善评价机制、推进体制改革、科学学、教育学研究;中国在第六次科技革命中如何解决企业创新力差的关键问题;注意布局,择优支持,切忌扎堆;自由开放,反对垄断;从小学基础教育中加入文明进步史知识;联合全世界科学家研究减少工业化、城市化给人类生产带来的生存危机和风险,提高人类生存的幸福指数(而不是懒惰指数)等。

三、院士的三种观点

院士对“关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与对策”的研究报告的看法大致分为三大类:支持类、中性类和反对类。其中,多数院士表示支持,有些院士持中性意见(没表示意见),少数院士提出了反对(或部分反对)意见。有院士对第六次科技革命提出了警示意见。

1. 院士的反对意见

有院士认为:(1)21世纪人类生存最重要的问题,应该是绿色能源问题。(2)电子和信息革命只是刚刚开始不久,至少需要数十年才能达到下一个科技革命时代。(3)人类进入太空,探索宇宙奥秘是公认的,但提出开发太空和宇宙移民则是天方夜谭。(4)可能需要将第六次、第七次科技革命次序颠倒,或者交叉进行。(5)解决人类健康与生存,人类优生和永生,而不是人类个体的永生和人体再生,这不符合自然规律,人类没有生死循环,数量无限膨胀,地球空间、资源有限,地球无法承载,人类如何永生?

2. 院士的警示意见

有院士认为:(1)我国已失去四次机会,而第五次机会成绩平平的主要原因是从上到下普遍的“实用主义”,若要不失去第六次机会,需力主从“实用主义”中脱身出来。(2)生命再生工程除涉及伦理问题外,还会带来不平等和人炸问题。(3)不首先解决能源供应及环境污染以及人类道德、伦理问题,人类文明有可能出现倒退危机。(4)过了极限,人类将否定自己,政策制定要防止挑战极限。(5)第六次科技革命到底是不是人类需要的?国家决策要慎之又慎!

3. 院士的支持意见

徐光宪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认为:“这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进化史的一次质的飞跃,由国家之间依靠战争来争夺天然资源,走向依靠科技来获得地球人的可持续发展。”谢联辉院士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是以人为本,以生命科学为先导,兼融合其他科学文明,推动人类未来的思想和行为范式的质的突变。

篇3

关键词:软科学研究 智能行政 政府

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的关键是实施智能行政管理,所谓智能行政就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政府及其它社会组织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策划、项目可行性论证、人力资源管理等,建立起一个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准确、高效的区域经济管理系统。

软科学研究的内涵及功能

软科学是以人与社会系统、人与自然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解决政策和决策问题为目的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软科学在研究社会经济这一巨系统的过程中,有可能把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基于各种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建立起包括大量参数的模型,经过计算机的仿真模拟,对经验性假设的真实性进行检测;再由专家们共同分析、综合和判断,从而使研究结论更贴近经济发展实际。软科学研究具有以下功能:

引导硬技术的发展。重大科技开发和工程建设无不依赖于事先的周密筹划和实时的动态调整。认识、利用和创造物质世界的硬科学活动,涉及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等诸多方面,必须通过软科学研究选择目标和重点,制定战略和计划,确定技术方法和路线。

提供决策依据。以决策研究为核心、以系统集成为主要手段的软科学,广泛应用系统学、行为学、决策学、思维学、战略学、预测学和管理学的知识,对现代复杂社会的决策问题提出科学的咨询意见。

系统诊断且深化认识。软科学研究能帮助人们对所遇到的决策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系统诊断,从而揭示事物发展规律和特点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背景,使人们认识事物发展的内部机制。

优化方案且提供依据。软科学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案和措施,并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论证。

仿真模拟。软科学研究可把现代化的软科学理论、方法与计算机、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为人们提供各种决策和管理仿真系统。

动态跟踪且及时预警。软科学研究能对已经做出的决策进行动态跟踪,实施评估,为调整决策、避免失误提供保证。

利用软科学研究促进智能行政的策略

针对不同的信息源和决策内容,行政管理部门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利于更充分的发挥软科学研究的职能。

(一)利用dss决策支持系统等进行动态跟踪研究

利用近代决策分析方法,并应用人工智能和行为科学、心理学等方法,为决策者提供分析对话,为决策服务的系统。建立诸如水资源的dss决策支持系统、企业dss决策支持系统、城市交通dss决策支持系统、住房改革dss决策支持系统等,并通过更新信息和维护系统实现对上述各子系统的跟踪管理。

(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空间模拟研究

gis目前在国内外的决策咨询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都把gis作为规划管理和分析决策的有效辅助工具;美国政府对gis的投入经费居世界之首,其84%的政府部门采用了gis,约有7万个政府机关实现了gis服务。这个系统主要是处理动态变化的空间数据等,研究成果可视性强,将成为未来区域经济管理和决策的重要支撑系统。

如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宗旨是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服务,其中的管理类似于“空间型市长”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可作为市长等高层决策的重要手段。政府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几个功能:具有办公自动化与gis相融合的特点,对统计信息和政务信息的空间检索和查询;是一个广域网支持下的分布式空间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各级政府和所属部门的信息;是社会性的技术工程,利用多源数据和相对统一的软件平台支持,建立各产业部门联合服务的协调机构、运行模式;利用权威的地理空间数据作支持,以实现专业统计信息和政务信息的实时加载。

(三)增加研发投入且组织专门的软科学研究

尽管对知识经济时代的认识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信息也已经成为比能源和原材料更重要的资源。但在具体实施中,人们对有形资产的评价准确,也肯投入财力和物力;对具体应用技术的投入也在加大,但大多不重视软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导致对软科学研究经费的投入明显不足。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应重视软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充分发挥咨询公司的作用,组织多学科专家对一些重大发展战略进行专题研究。

(四)实施超级领导

领导工作越努力,自己负担的责任越多,其下属部门往往越软弱,形成恶性循环。这就要求管理者发挥下级自我管理的能力,即实施超级领导。

(五)追求高技术产业的范围效益

在短缺的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比较接近,社会生活中表现为集中的、单一标准化的群体行为。制造业是追求效率的大规模生产,产品是标准化、大批量的,因为当产品生产数量达到一定界限后,由于固定成本为相当数量的同类产品而分摊,则形成明显规模经济效益。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政府管理部门、企业经营管理者,还是区域规划的专家们,都不可能对具体创新产品的生产提出计划。至于发展哪类产品的生产主要是依靠敏锐的企业经营者根据对市场的预测来确定,如何生产的问题则由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来解决,这就要求政府管理部门改具体的高技术产业规划为生产领域规划。在目前能力还十分有限的条件下,可取的战略只能是重点突破。围绕几个重点产业精心组织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连续的滚动研究和技术转化,追求高技术产业的范围效益。所谓范围效益,是指在进行高技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如果仅仅进行一、二项技术开发,成本一定很高。但如果在相关的方向上进行连续研究与开发,把研发经费分摊到相当种类的相关而不同的产品中去,每项研究与开发的成本降低是必然的,这就得到了范围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柳卸林等译.澳大利亚与知识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2.柳卸林等译.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3.成思危.努力提高软科学研究水平,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中国软科学,1997.2

篇4

【关键词】美国科技发展;科学;技术;哲学

长久以来技术被视为应用科学的观点影响颇深。但从历史的视角来看,技术先于科学;从哲学的视角来看,技术是人类在世的方式。如就生存论的维度来看,技术比科学更具有本质的意蕴。对于科学与技术关系的讨论因而显得很有意义。美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有目共睹,其发展历程为人类认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因此,本文对其发展历程进行了重新解读。

一、南北战争之前:科学被认知在于其技术维度

美国起初是西欧的外地的前哨,它是一个与欧洲民族文化有着历史联系的国家。美国的科学也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科学先驱者们,“在培根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的影响和英国皇家学会的帮助下” [1],在发展科学、了解北美新大陆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发展殖民地的工农业生产方面进行了工作。

独立战争之前的美国,以纯粹增长知识为目的的科学研究的人很少,人们热衷于技术革新和实用知识的积累;独立战争之后,由于长期的积累和欧洲科学的带动,美国科学的发展加快。在美国科学发展的早期,科学家的工作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追求实用的环境中,利用他们的研究来说明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以争取慈善家、公众和政府的资助;二是为促进科学专业化,确立独立的职业地位,把科学研究与实用研究及工匠传统的创新工作区分开,把他们的工作和业余科学爱好者的工作区分开。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之下,科学通过对实用技术的推动展示其自身的价值。如富兰克林创立的美国哲学会,它是殖民地上的第一个重要的科学组织,其宗旨是“促进新世界中‘有用知识’的兴趣与传播”。[2]

直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美国有了一批较为专业的科学家,他们科学专业化的意识增强,开始强调对纯科学知识的追求,并把自己的工作称为“科学”或“理论科学”,以与“实用科学”相区分。这种信念恰是“应用科学”技术观的基础。

二、从南北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纯科学地位的确立与科学的独立性增强

在此期间,一方面,战争对技术提出了诉求,科学对技术发展提供了支持;另一方面在欧洲文化的影响下,科学不再依赖技术,而是依靠自身的魅力展示其独立性,特别是德国科学文化的输入使得科学在美国茁壮发展。这表现为:

南北战争处在古代战争和现代战争的交接点上,大炮、烈性火药、电报、气球、火车、装甲车、铁甲舰都在这场战争中使用。北方在工业与科学上的优势对取得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南北战争解放了美国的生产力并促进了美国科技的发展。美国通过立法决定由政府拨地在各州建立州立大学,促进有关农业和机械工程技术的高等教育,并决定成立农业部及其相关机构。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美国大批从德国留学归来的科技人员开始倡导“纯科学信念”,提倡为追求科学知识而自由探索的信念。他们大力呼吁发展美国的纯科学事业,变革的浪潮迅速席卷了全美高等教育界,这些改革直接促进了美国纯科学的发展,也促成了科学家的社会地位变化,最终使得科学家们的科学研究成了社会普遍承认的“学者”职业。机构方面的变革也更进一步支持了把大学作为纯科学家的工作中心的观点,以及纯科学就是出于促进对大自然的理解所获知识的增长的纯洁动机的观念。[3]

到了十九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在一些重要工业领域,技术进步越来越明显地依靠科学进步。因为科学的应用价值通过发明家和工程师的工作来体现,科学家们也不用再像他们的前辈那样,他们的目的是使科学专业化,使科学研究活动本身脱离实用目的的束缚与控制。因而他们培育了一种强势话语,即纯科学是一切技术发明与革新的唯一而可靠的源泉,并坚决主张把纯科学研究与科学应用分离开来。正是在“纯科学被视为技术发明与革新的唯一而可靠的源泉,技术是科学的直接应用”这种观念的促使下,形成了把技术解释为应用科学的观点。

三、从一战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基于大科学来看技术

这一时期,科学彰显着无上荣耀和威望,而技术的发展则被笼罩在“大科学”之下。

两次世界大战对人们关于科学的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科学家们为美国赢得战争胜利作了巨大贡献,极大地提高了科学的声望。一战后,美国的生产、工业研究和政府研究都有巨大的发展,基金会和私人研究所也有巨大增长。二战期间,美国政府建立了科学研究发展局,负责协调和组织全国的军事研究。它通过拨款并与有关单位签订合同,把大学、工业企业以及其他机构中的研究力量组织起来,协同工作,美国科学研究的几条战线开始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两次大战使美国政府取得了领导并协调全国科学技术力量为国家需要服务的经验,使得美国政府取代工业资本家,成为美国科学研究的主要资助者,美国科学进入了“大科学”时代。[4]

“大科学”的特征可以从美国的工业研究中窥探一二。早在一战期间,德国切断了对美国的战略物资供应,美国开始关注本国工业研究的能力,很多原来在纯学术机构工作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大学生涌入工业研究领域,以帮助工业研制战备物资。

为争取社会声望和独立的职业地位,工业研究者在工业中大力倡导纯科学研究,抹杀“工业研究”与“纯科学”界限,以增加纯科学家对工业研究的认同。他们用“基础科学”这个概念代替“纯科学”从而使一部分工业研究获得了与“纯科学”同等的“基础”地位,成功地将限制在学术机构的纯科学扩展为包括工业研究的“纯”科学。“纯科学”与“应用科学”变成了“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这样的表述。另一方面,通过证明工业研究是一种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都与“纯科学”没有区别的原创研究,工业研究者们改变了人们对“应用研究”的看法,使人们认识到“纯科学”理论并不能直接应用、直接产生技术革新,在这二者之间还存在过渡阶段。科学对技术的“应用”这一观点被工业研究者悄然地修改着。[5]

工程研究也大致经历了上述同样的过程。工程研究者们首先要为他们作为“学者”的地位努力辩护,之后工程研究作为一种原创性研究才获得普遍承认。

四、七十年代之后:技术与科学的交融与会聚

在美国科技发展获得世界瞩目的同时,肇始于 19 世纪后期德国的技术哲学,20世纪 70 年代在美国勃兴,并与80年代末趋于成熟。近几十年,美国技术哲学研究发展迅速,出现了一批知名的技术哲学家及其优秀的学术专著。关于技术的哲学思想的产生,一方面显示了技术的强劲发展,另一方面它也对科技的发展产生影响,产生了新的科学技术观。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于1985年提出了“2061”计划,该计划所包含的观点被认为是,现今科学界关于科学、数学和技术素养的观点所能达到的最接近正确的表述。[6]在关于科学与技术关系的问题上,它认为“技术依靠科学又促进科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使用知识的积累,了解事物如何发展的原理对技术的发展同样重要。科学常常可以为我们提出新的事物特性,导致新技术的出现。另一面,技术不仅为科学提供工具,推动各个方面的科学研究,而且还可以激励理论研究和提供方向。最后,技术变得越复杂,与科学的联系就越紧密,以至于不可能将技术和科学截然分开。

科学与技术之间的深度交汇,从技术自身发展的维度来看,表现为“会聚技术”,即NBIC。该技术由美国于2001年首次提出,分别指纳米科技、生物技术 、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 。该技术凸显了统一在纳米尺度上的科学技术整体发展观:如果认知科学家能够想到它,纳米科学家就能够制造它,生物科学家就能够使用它,信息科学家就能够监控它。[7]

technicalscience(技术科学)、technoscience(技术化科学)等词的兴起也反映了科学与技术的内在紧密关联,凸显了科学与技术关系的复杂性与某种同质。在实践中,技术科学早先被用来指代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处于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的中介层次。技术哲学则赋予了它另一层的含义,科学必然是技术科学,当代科学是物质化的、技术化的;同时大部分当代技术也是技术化的科学,技术必须应用精确的自然科学。这也带来了“基于异质性的技术化科学实践的科学-技术观:一方面强调技术与科学在知识与人工物的建构中整合为同一过程;另一方面坚持物质论立场—— ‘科学与技术通过物质性的行动与力量的相互转换而运作起来,科学表象是物质性操控的结果’”。[8]科学和技术都已是哲学的研究对象,类似哲学观的形成正是对这一交融和汇聚的认知和反思。

五、小结

当今人们对美国的科学政策和科技发展有着强烈的兴趣,然而不了解美国科学发展的历史根源就不可能全面地说明美国科学的政策和发展。时至今日,我们更需要看到的是不仅这段历史很重要,对其解读的方式也很重要。这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明晰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之路。

通过对美国科技发展历程的梳理,可以发现科学与技术有着自身发展的逻辑,美国因其与欧洲的文化渊源和特殊的历史境况产生了“大科学”,然而随着技术哲学的研究可以发现,在技术与科学相互依赖和促进的当下,技术自身的逻辑终将显现,未来将是技术与科学交融与汇聚的舞台。

参考文献:

[1][4]范岱年. 美国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鸟瞰[J]. 自然辩证法通,1980,(05):39, 43-45.

[2]卡罗尔·卡尔金斯主编.程毓征等译.美国科学技术史话[M].北京:人民出本社社,1984:190.

[3][5]陈红兵,于丹,陈玉林. 技术作为“应用科学”之观念的历史溯源以美国为例[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236,237.

[6]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译.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M].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1:22.

[7]四大技术会聚世界将会怎样——NBIC会聚技术将实现21世纪科学技术新的复兴[J]. 世界科学,2004,(05):8.

[8]段伟文.对技术化科学的哲学思考[J].《哲学研究》,2007年第3期,第77页.

篇5

【关键词】科学;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理论;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4-0001-05

学前教育研究科学化是教育实践对教育理论提出的要求和呼唤。通过科学化的研究来引导和促进学前教育的变革和创新,进而使教育更好地适应和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社会的变化,是学前教育研究的追求。探寻学前教育研究的发展轨迹,我们发现,学前教育研究在更加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我国的学前教育研究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相对于学前教育改革实践的需要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而言,在总体上还存在着科学化水平不高的问题。笔者在分析、归纳相关文献后发现,学前教育研究在致力于科学化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三个误区。

一、 误解科学的内涵,把科学等同于自然科学

学前教育研究科学化是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诉求之一,也是我国学前教育研究者一直在努力追求的目标。但一些学者在对“科学”“科学化”的界定上,还存在着某些误解――把科学理解为知识,理解为自然科学知识,把科学化理解为自然科学化、实证化。这种理解值得商榷。

要搞清楚何谓“科学化”,首先应该明确何谓“科学”。我们应全面、正确地理解“科学“的内涵。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科学”这个词源于中世纪拉丁文“Scientia”,原意为“学问”“知识”。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的含义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西方科学哲学家们,如库恩(T.Kuhn)、拉卡托斯(Lakatos)、费依阿本德(P.Feyerabend)、波普尔(K.Popper)等,对“科学究竟是什么”“什么是科学和非科学的划界依据”提出了很多不同的看法。这些观点各有其合理性,对此加以归纳和总结,我们会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说法。

相当多的学者从结果、既成的形态来概括科学的本质,把科学定义为一种知识体系。最早对科学作出这种规定的恐怕要数亚里士多德了,他认为科学是一种从观察上升到一般原理,然后再返回到观察的活动,而科学的重要功能就在于解释,科学解释就是从有关某种事实的知识过渡到关于这个事实的原因的知识。〔1〕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Lakatos)认为,科学是最受尊重的那一部分知识的名称。〔2〕丹皮尔(Danpier)认为,科学可以说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有条理的知识,可以说是对于表达自然现象的各种概念之间关系的理性研究。〔3〕1989年出版的《辞海》将科学界定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4〕1996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辞典》将科学界定为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5〕

还有一部分学者从发展的状态来看待科学的概念,认为不应仅把科学界定为一种实证的知识体系,还应有其更为深入和广泛的理解。美国文化学家怀特把科学看作是一种行为方式,一种用以解释实在的方式。英国科学学创始人贝尔纳 (Bernal)认为,“科学”不能以严密的或者简单的定义来诠释,必须用广泛的阐明性的叙述作为唯一的表达方法,科学具有多种质的规定性,应当从这些规定性中提炼出科学的完整意义,现代科学的主要形象是:“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累积的知识系统”“一种维持和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一种重要的观念来源”。〔6〕著名的科学社会学创立者默顿认为,科学这个术语通常被用来指:“(1)一组特定的方法,知识就是用这组方法证实的;(2)通过应用这些方法所获得的一些积累性的知识;(3)一组支配所谓的科学活动的文化价值和惯例;(4)任何方面的组合。”〔7〕贝尔纳和默顿对科学的见解,动静结合,过程与结果统一,不仅包含科学的既成形态,还指明了科学的社会功能,较传统的“静态知识体系”的科学观,无疑更全面,且更为深刻。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从“知识”“认识活动”“社会服务功能”三维角度来考察科学,深化对科学的立体理解。正如杜威在《教育科学的资源》一文中论及的那样:“教育作为一门科学,对‘科学’一词,我们必须把它理解得够宽,以便包括通常认为科学的一切学科,而不能只限于就连物理学等也难以企及的数学或可用严正的论证方法来决定精确结果的学科。”〔8〕《辞源》中对“化”的解释〔9〕有十几种,其中变化、改变最符合我们对科学化中“化”的理解。因此,我们认为学前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就是指运用科学的标准或原则来要求学前教育理论的过程 。如果按照上述对科学的理解,那么学前教育研究科学化就应该包含学前教育理论的体系化、精确化,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全面化,以及学前教育研究者所具备的科学精神和科学人格的组合。

学前教育研究的科学化涉及学前教育学学科文本的语用合法性与措辞准确性问题。在谈到科学和科学化时,很多人强调“事实”和“现象”。他们指的事实不是语言建构的事实,而是本体论的事实,即物自体;他们指的现象不是人们感官感知到的现象,而是物质活动、社会践行本身。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所谓科学其实就是科学文本,而语言可以说是社会科学家们唯一的看家本领,甚至是“衣食父母”。科学文本是用语言写成的,一个社会科学家的语言造诣(包括多语种)越深,他的科学成就也就越大,他的著作的科学化程度也越高。因此,科学化问题理应包含语用合法性和措辞的问题。

学前教育研究的科学化还涉及研究方法的科学化问题。科学的实质在于科学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杜威把它概括为“探究”或“问题解决”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研究者要具有发散性、多维性和逆向性的思维方式,重视直觉、灵感和想象的作用;应形成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使多种研究方法互相配合,对教育现象及其规律进行整体的、综合的、动态的、量化的考察和研究,具体就是:价值研究、事实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相互结合。

学前教育研究的科学化需要科学的研究精神。一项研究是否科学,并不在于或主要不在于研究什么,而在于是以何种态度和精神进行研究的。因此,在学前教育研究科学化进程中坚持科学的精神和态度至关重要。科学精神是指在科学研究中执著的热情、百折不挠的毅力、不畏的勇气,为真理而献身的大无畏精神,以及对终极意义的价值关注。学前教育研究者不要耻于自己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或“人文科学研究者”的身份,对学前教育研究科学化这一命题中的“科学”一词也不需要强行用“自然科学”的标准来“规范”和解释,而需要用科学化的人格和精神来规范自己,真正自省成为一个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者。

二、崇尚教育实验的科学性,忽视其他研究方法的科学化

教育系统内部组织结构及外部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要通过多种方法来研究教育。健全的、多元的研究方法对学前教育研究科学化也是不可或缺的。人们常说,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发展的。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任务乃是制定研究方法,因为研究方法规定着研究者从事活动的起点和过程。历史上真正有生命力的教育学理论往往不是运用单一方法研究的结果,而是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的结果。如夸美纽斯研究教学艺术,主要运用哲学方法和科学方法,此外还恰当运用历史方法;赫尔巴特研究教育学主要运用了哲学方法、历史方法及实验方法。

在学前教育研究科学化进程中,研究者非常关注教育实验的科学化问题,而较少涉及“教育研究的科学化”,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人们的认识走入了实验至上主义的误区。

实验至上主义是人类思维走入误区的典型表现,它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有害的。长期以来,科学实验被看作是唯一的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实验也被认为是唯一可以被科学化的教育研究方法,而其他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则被否定了。实际上,这种实验至上主义在思想上混淆了特殊与一般两种不同水平的科学性,把实验研究方式体现的特殊层次上的科学性提高到一般层次上,然后把它作为一般标准,否定其他特殊层次的科学性。其实,无论是认识活动还是实践活动、研究活动,无论是历史研究还是调查研究、实验研究,都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都是一个逐渐向科学迈进的动态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研究者可以划分出认识上和行为上的正确与错误。

实验至上主义主张凡研究必涉及定量、测量和实证,否则便不是科学的研究,这种认识本身就是不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为研究对象服务的,是对象决定方法,而不是方法决定对象。因此,在考虑研究方法的问题时首先要看研究对象有什么特点,然后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决定需要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学前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办好教育,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由于儿童的发展是身体、情感、智力、创造性等多方面的发展,因此教育研究中的儿童就不可能是片面的、抽象的生理、心理甚或精神存在,而是综合了以上各方面的、具体的、整体的存在。学前教育研究的对象是一种复杂的社会人文现象,其中既包含客观事实,又包含意义和价值问题,它具有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独特性――价值性、历史性和社会性。学前教育研究中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是相互包容而不是分离的;学前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整体的人,不能机械地把人的行为肢解;学前教育研究涉及的是教育的事实判断和教育的价值判断问题、教育的实然判断和应然判断问题,而不是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进行无价值判断的不偏不倚的研究,它隐含着研究者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理解和诠释。学前教育研究的这种复杂性和独特性决定了学前教育研究不能简单地照搬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过于崇尚实验研究和高度量化的研究方式。

实验研究所获得的科学理论未必是科学的。对此,波普有深刻的见解。他认识到在经验科学的绝对普遍的法则与理论的可证实性和可证伪性之间存在着某种不对称,即经验科学的绝对普遍的法则与理论不能被任何有限数量的陈述所证实,但仅仅通过一个真实的反例就能被反驳或被证伪。这一不对称意味着可证伪性可以成功地作为划界的标准,而可证实性不能做到这一点。由此,波普认为,科学知识并不是由被证实为真的信念构成的,而是由我们在解决科学问题时所提出的理论猜想、推测和假设构成的。波普提出的“可证伪性原则”已被科学界普遍接受为科学的实践判定标准。用霍金的话来表达,这个原则的要点就是:“在它只是假设的意义上来讲,任何……理论总是临时性的:你永远不可能将它证明。不管多少回实验的结果和某一理论相一致,你永远不可能断定下一次结果不会和它矛盾。另一方面,哪怕你只要找到一个和理论预言不一致的观测事实,即可证伪之。”〔10〕

我国的教育研究科学化进程起步较晚,我们有条件走一条独特的道路: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了解国际上的教育思潮和学科发展的基本状态,通过引进国外现有的教育理论体系,批判性地加以消化吸收,开展教育理论的本土化研究,从而推动我国的学前教育研究和学前教育学科的发展。学前教育研究的进一步科学化需要的是理论研究的独立性和深刻度,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对国外实证研究方法的借鉴和应用上。

三、拒斥形而上学的教育理论,把理论研究和学前教育学研究对立起来

布列钦卡认为,科学的、规范哲学的、实践的取向是人们用以解决各种教育问题的主要取向。但是,对学前教育学的理论研究进行一次梳理,人们就会发现,实践研究,即仅限于对教育事实作出现象描述的研究比较多。这部分研究把实践(现实必然)当作研究的主要途径,亦步亦趋地跟在“行动”后面跑,着眼于为“现象”做注释与说明,忙于汇总各类教育“经验”,极少涉及学前教育的深层问题以及规律性、本质性的东西。于是,研究显得分散零乱,流于表浅,更缺少系统性。少部分学前教育研究者仅凭自己的眼睛观看现实,而很少考虑“客观的真实”(objectively real),“真正的真实”(really real)和“共识的真实”(agree-ment real)之间的“现实”,极少追问“如何知道什么才是‘真的’”;过多关注自己的学科领域,很少关注自身的研究行为。

诚然,学前教育研究不能脱离实践,但它是一个自发的系统,规律和理论是这一系统自主产生的,是客观存在的。遗忘了理论,学前教育这门独立的学科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根本性依据。如果理论的重要意义与特殊作用不被认同与重视,那么这门学科自然是一门次等学科,有名无实。当然,在现代社会里,各个学科的理论似乎都遭到了诸如“空谈”“无用”之类的抨击。这种状况尤以教育学为最。反对论大体有以下几种:(1)在其他学科领域里的理论家看来,教育只不过是一种职业化了的领域,不值得进行严肃的理论探讨。(2)来自教育实践领域的部分人的抵触。他们认为教育不是理论而是实践,是活的事实。他们甚至认为,教育研究者无权使用复杂的理论术语进行写作。(3)形而上的概念和学说是无生命的东西。真正的教育只能从经验中产生,而不是通过直觉产生。

第一种反对论者的看法是对教育学研究的蔑视、排斥与抵触。他们把教育研究视为非学术领域,剥夺了教育学理论的学术地位。

第二种反对论者在实践教育家中和习惯于根据实际来思考教育问题的人中为数较多。在他们看来,教育理论空洞无用。他们用“理论脱离实际”来抨击教育理论研究者及教育理论。而他们的实际莫过于孩子们的成绩上不上得去,教师能不能成为教学能手,家长期望能不能得到满足,等等。这是一种功利主义和短视的看法。这种看法把教育研究者降到一个技术者的地位上。实际上,教育研究是一种高尚的、有创造价值的工作。过分重视教育研究领域中实用的和行为主义的方面,把理论当作赘疣,是对教育活动的高贵性的无知。对教育理论的蔑视、排斥与抵触,不仅造成了教育实践因没有明确的、深刻的理论指导而缺乏生机与活力,造成了教育者教育思想的贫乏以及教育行为的呆板、随意与轻率,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了教育理论因在教育实践中无实质性的发言权而逐渐萎缩。

第三种反对论者认为逻辑、概念、学说都是无生命的东西,教育理论只能从经验中来。没有生命的、枯燥乏味的所谓教育哲学之类的根本问题、概念,不过是一种表象而已,对于实际教育不起任何作用。这种貌似合理的看法其实是一种表面、肤浅的认识。批判理性主义者波普尔反对以前的归纳传统、证实原则、概率确认和实用主义,在理论检验和科学划界上提出“经验否证论”。他指出,由于任何科学理论都是普遍命题或全称命题,而有限的经验所能证实的只是个别或单称命题,但个别无论如何都不能通过归纳上升为一般,因而经验也不能通过证明个别而证实一般,所以经验“证实原则”对于理论的检验和辩护来说,是一种缺乏逻辑根据而毫无意义的原则;它永远不能使科学理论摆脱假说或猜测的命运。由此可见,忽视严格的学问上的制约,仅仅罗列偏狭的个人主观经验、创意和一家之言,然后便马上认为它具有普遍妥当性,这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人们通常认为科学滋养了哲学,而不是相反。其实,每一种智慧都需要假设,“教育科学”的建立尤其需要大量的、丰富的假设,而无论这些假设是如何获得的,它们都内在地具有哲学性。纵观整部教育史,我们就会发现教育理论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柏拉图的教育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灵魂和肉体”的学说,是形而上学的,它从来没有被认可的论证过程证明过,但它在教育研究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此外,古希腊的“博雅教育”、斯巴达的“军事教育”、卢梭的“自然教育”、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的“大众幸福教育”、凯兴斯坦纳的“公民教育”、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等教育理想,很明显地从属于哲学,是建立在先验的理性思辨的程式上的。知道了这些情况,我们就不能不说哲学研究在教育研究中是何等的重要和有用了。哲学提出了科学自身不可能提出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它提供形而上的指示。形而上的理论所贡献的是宽阔的视野、自由的精神以及具有建设性、创造性的见解,它启蒙和促使实践避开传统、常规、偏见,使人以自由的精神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它体现的正是一种科学的精神。“好的形而上学与深刻的科学之间没有鸿沟;每一种广泛的科学性理论都可以看作是哲学的,而每一种带有科学成果并作了概括的本体论理论,或者在合理化科学理论背景下出现的都可以称为科学。”〔11〕形而上的哲学教育理论的复兴给学前教育学提供了反思和发展的契机。

对于学前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存在着不同的思考路径,但认为科学化就是走自然科学所走的路线,把理论的研究,尤其是形而上的哲学教育理论排除在科学化的范围之外的路线,可能会是一条使学前教育研究越走越窄的路。为了实现学前教育发展的科学追求,我们要在学前教育研究过程中提倡一种科学精神, 变“自傲、自卑、自闭”的心态为“自尊、自信、自主、开放”的心态,针对学前教育研究科学化进程中存在的误区,找出合理的途径,以推动学前教育理论在自身科学化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3〕肖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9,10.

〔2〕伊姆雷・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

〔4〕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4568.

〔5〕现代汉语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711.

〔6〕J・D・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6-27.

〔7〕默顿.科学社会学〔M〕.鲁旭东,林聚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62-363.

〔8〕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276-277.

〔9〕辞源(修订本):第一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88.

篇6

论文摘 要: 弗莱克斯纳是美国著名教育批评家和改革者。他在对20世纪初美、英、德大学进行深入研究后,写成《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一书。在书中,他具体论述了现代大学的作用与职能、现代大学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并认为大学的最重要的职能是发展学术,大学的管理活动要紧密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为了服务于发展学术的目标,他主张大学在管理上要做到目标统一,给予教师充分的大学管理权,努力改善教师工资待遇并为研究者创造宽松的科研环境。

一、 作者与著作简介

1866年,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的一个犹太移民家庭。中学时代的弗莱克斯纳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学习之余,弗莱克斯纳还在路易斯维尔图书馆做兼职工作。在这里,他阅读了大量书籍,并且聆听到许多学人对政治、文学、宗教以及音乐、艺术等各种问题的谈论,这大大开阔了他的视野。他后来在自传中写到:“在图书馆,我看不到孩子的身影,但我接触的是甚至今天以学术和文化的观点来看都不平凡的人。……我一生的阅读都受到我在图书馆度过的两年及接下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所听到的谈论的影响。”[1]1884年,17岁的弗莱克斯纳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霍普金斯大学高超的学术水平、自由的学习气氛、简明的行政管理给弗莱克斯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886年,19岁的弗莱克斯纳提前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做了一名中学教师,并于1890年创办了自己的学校。1905年,他转让了开办的学校,进入了哈佛大学进一步地接受教育。在获得哲学硕士学位后,弗莱克斯纳于1906年到柏林大学继续深造。在柏林大学,弗莱克斯纳切实感受到了与霍普金斯大学同样浓厚、自由的学习氛围,真正体会到了“大学是科学研究之所”的内涵。德国大学的生活和学习经历对弗莱克斯纳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在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资助下,弗莱克斯纳于1909年考查了美国和加拿大155所医学院。他将调查结果整理成《美国和加拿大的医学教育》(Medic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并于1910年公开发表。此后,弗莱克斯纳继续在欧洲进行医学教育调查并完成了欧洲医学考察报告。1912年,他加入美国普通教育委员会,并一直工作到1929年从教育委员会退休。

1928年,弗莱克斯纳应邀赴牛津罗德斯讲学。此后,他又到法国的巴黎、德国的汉堡和柏林对大学进行观摩考察,随后写成《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一书。

1930年,弗莱克斯纳在富商班伯格(Bamberger)兄妹的资助下,在普林斯顿大学组织筹建了高级研究院,并担任了该高级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他游遍欧美各地为研究院聘请一流的学者,如爱因斯坦、冯诺依曼、沃尔特W.斯图尔特等。研究院结构简明,氛围宽松,研究中心只负责向学者提供足够的经费,不干涉学者的自由。不久,研究院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获得了良好的国际声望。1959年,弗莱克斯纳在纽约去世,享年92岁。

二、 《现代大学论》中的教育管理思想

《现代大学论》共分四章。第一章集中展示了作者对大学的性质与大学教育中许多重要问题的认识,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大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大学的职能、大学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等等;在二、三、四章,他分别描述了美、英、德大学的特点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书中,作者用大部分篇幅描述和分析了美、英、德大学,尤其是美国大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美、英、德大学管理工作的行政效率、组织结构、教师薪酬、教师聘用等多个方面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 大学的作用与职能

管理作为一种手段,总是为一定的目标服务的。了解弗莱克斯纳关于大学作用和职能的看法,明确他在大学管理上一系列主张的出发点和归宿,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他的大学管理思想。

首先,弗莱克斯纳十分重视大学对社会的作用。他强调说,大学对社会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由于世界的复杂化,当代社会面临很多问题,人类也面临越来越多的困境,这些问题只有依靠人类的理智、依靠科学研究才能解决,而大学正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最佳场所。他说:“人类在长达数世纪的缓慢进化过程中,只能依靠经验探索道路并作细微的调整。如今长期以来束缚人类调整自我的障碍已被除去。社会必须采取行动——要么是明智的行动,要么是愚蠢的、盲目的、自私的和轻妄的行动。”[2]10 “要采取明智的行动,就必须先研究这些问题,谁去研究这些问题?由谁并且在什么地方研究?”[2]15政治家、商人因为学识有限、存在偏见等原因都无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只有大学能担当此重任。在书中,弗莱克斯纳赋予了大学极为崇高的地位:“在这个动荡的世界里,除了大学,在哪里能够产生理论,在哪里能够分析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在哪里能够理论联系事实,在哪里能够传授真理而不顾是否受到欢迎,在哪里能够培养探究和讲授真理的人,在哪里根据我们的意愿改造世界的任务可以尽可能地赋予有意识、有目的和不考虑自身后果的思想者呢?人类的智慧至今尚未设计出任何可与大学相比的机构。”[2]10

其次,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对社会的重要性正是来源于大学的特殊的职能。他提出,大学的职能有四:“保存知识和观念、解释知识和观念、追求真理、训练学生以‘继承事业’”[2]4。其中,保存知识和观念一直都是大学的重要职能,它对教育和研究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比起发展知识、高层次训练和批判性地确立行为价值的工作,保存知识的工作是从属性的,研究问题和发展知识的职能是大学的各种职能中最为重要的职能。他强调说,人们都重视行动和眼前的利益,曾经人们可以依靠这种方式生活,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单凭经验办事已经不够,人们必须依靠理智和对事物的认识来处理各种社会问题,诸多社会问题只能依靠研究才能解决。由于大学里聚集了各种各类基础人才,因此大学正是进行这项工作的最有效的机构,大学也因此具有社会其他机构所不具备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研究问题、发展学术的职责。

在弗莱克斯纳看来,进行科学研究、发展学术是大学最重要的职能,那么如何理解他所说的科学研究呢?在书中,弗莱克斯纳所说的科学研究是指“纯科学”研究,这与洪堡对高等教育机构的理解是一致的。在《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一文中,洪堡指出:“高等学术机构是学术机构的顶峰……其全体成员(只要可能的话)必须服膺于纯科学的观点。” [3] 弗莱克斯纳在对充斥当时美国著名大学的他所认为的假研究或伪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剖析之后,明确指出:“收集信息——即使是精确的信息——不是研究。收集大量的描述性材料——在家政学、社会科学和教育学领域这种做法相当普遍——不是研究。未经分析的和无法分析的资料,不管收集得多么巧妙,都不构成研究……那么,什么是研究?虽然学术合作也是一种旨在获得真理的努力,不能被排斥在外,但研究不是通过雇佣他人而是个人独自作出的静悄悄的和艰苦的努力,它是目前人的思想在一切可利用的设备与资源的帮助下能够做的最艰难的事情。课题必须是严肃的或具有严肃的含义;目的必须是没有私利的;不管研究结果对财富、收入或物欲的影响多么密切,研究者必须保持客观的态度。”[2]

弗莱克斯纳强调,进行科学研究只需要思考而不需要对后果负责。在人类历史上,正是这种不承担责任的研究方式激发了种种发明创造。在研究的内容方面,他认为,只要是纯科学的研究,那么无论是研究历史的还是当下的问题,无论是做自然科学还是社会人文科学的研究都是有意义的。

(二) 为科研服务的大学管理思想

弗莱克斯纳认为,由于大学最重要的职能之一是发展学术,进行“纯科学”意义上的研究,因此大学的管理工作就应该紧紧围绕这一活动展开。书中,弗莱克斯纳在介绍并评价美、英、德大学管理的同时阐发了自己的大学管理思想。

综合看来,弗莱克斯纳在大学管理方面主要有以下观点:

1. 大学在管理上要有统一的目标。

在弗莱克斯纳看来,一所大学在管理上要目标统一。他说:“我坚信,大学应该是一个有机体,其特点是有高尚而明确的目标,能做到精神与目的的统一。”[2]158 但许多大学由于职能过于分散,丧失了统一的目标。他讽刺美国的许多大学办成了中学、职业学校和社会事业机构。这些大学不断扩展,不断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但却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他认为,由于缺乏统一性,美国的许多大学仅仅成为各种行政机构的集合体,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大学丧失统一性的另一种原因是各个学院各自为政,大学作为一个整体难以形成共同的目标。 他谈到伦敦大学,并认为“缺少精神和设计的统一伦敦大学”不是一所真正的大学。这是因为,伦敦大学由30多所保留自主权的学院、一些研究机构和十几所医院附属医院组成。由于管理上的问题,各个院所都竭力维护自己的利益,对大学的公共利益漠不关心,导致各个学院难以达成共同的目标。弗莱克斯纳所说的统一的目标实际是指进行科学研究、发展学术的目标。他认为大学只有坚持这一方向,才能称之为大学。

2. 大学在管理上要给教授充分的参与权。

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最重要的基础是人才,大学中的学者和科学家在学校管理方面应有充分的权利。他指出,美国大学的管理方式是董事会掌握学校的基金和财产,校长由董事会选择,学校的日常事务通常由校长和教师管理。在学校管理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董事、校友和校长,而不是对学科更加了解、更有发言权的学者和科学家。因此,大学在制度上不能保证教师和校长,教师和董事之间都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大学的发展无法依靠机构本身的创造性和活力,而只能希望董事们决定是正确的,并且选择的校长有出色的管理才能。对此,他说:“无论如何,校长独揽大权的时代已经过去。虽然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今后他的角色应有所不同……设校长是一种很好的办法,但校长不应孤立地处在教职员与董事之间。”[2]162-163

弗莱克斯纳认为,校长和教授在大学管理上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但不能只看到校长的优势而忽视教授的作用。教授参与大学管理对大学发展极为重要,大学要建立适当的制度来保障教授的管理权。

3. 大学要注重给学者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

弗莱克斯纳主张,大学在行政管理上不应干扰师生的学术自由,因为学者的智力或精神的发展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努力程度。他反对行政职能过重,从而束缚了师生自由的创造力的做法。在书中,他批评美国的大学过于强调组织效率,使用企业的管理方式,建立了严格的科层制来对教师进行管理。这种方法忽视了教育和企业的差别,不利于为科学家和学者创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他说:“管理的效率与思想的丰富之间事实上并无联系——除了相互之间的摧残之外……在这样一种庞大机器的冲撞挤压之下,理念怎能产生,又怎能获得威望?”[2]164 此外,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行政管理机构应当尽量简单,以此来节约成本,并为师生的学术自由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在组织形式上,他主张大学应松散地将师生组织在一起,这样既能保证个人独立的研究自由,又能使师生相互自由地交流。他指出,美国成立各种研究所来集合多科学者共同从事研究的做法是不明智的。如在哈佛大学法学院中设立的刑法研究所、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设立的“教育研究所”、“学校实验研究所”,它们只是附属于院系的一些系科。他说:“知识的进步首先依靠人为的简化;系科之所以建立,不是因为生活或物质世界是简单的,而是因为不限定研究领域,就根本不能通过观察或实验取得进步。”[2]96他还认为,这样的组合无益于学术进步,思考是个人的事情。正确的做法是保护研究者的个人自由,同时使他们能够自由便利地交流。

4. 大学应重视教授的工资待遇。

弗莱克斯纳指出,学者和科学家在职业上的选择体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但这不等于他们就不食人间烟火,学校应该保证教师衣食无忧,能过上较为体面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科学研究的有效进行。他说:“大学的全面现代化,勇敢地解决当前社会迫在眉睫的重要法律、社会和经济问题的可能性,取决于大学使自己的教师彻底摆脱校外私人津贴的能力,这么说也许一点也不过分,否则很难理解教授如何才能保持完全独立的学术态度。”[2]183

弗莱克斯纳为美国教授的工资待遇鸣不平,认为虽然近来教授薪水终于已有所提高,但还远不足以使一名学者或科学家能够籍以成家、教育子女、生活稳定、购买图书以及轻松度假。比较而言,一名大学教师还不及30年前富有。这种状况导致的后果是严重的。“一位报酬偏低的教授不得不要么离开大学,要么——或许是无意识地——使自己屈从于校外的津贴工作。”[2]183作者呼吁社会要重视教授的工资待遇,以此来捍卫“理智的堡垒” 。

5. 大学在教师聘用上要避免近亲繁殖。

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是各种不同思想进行交流、碰撞的地方,各大学间的人才流动有利于学术的发展。作者指出,无论是美国的大学还是英国的大学都存在学术上近亲繁殖的问题 ,哈佛人教哈佛人、耶鲁人教耶鲁人的现象仍很普遍。他十分赞赏德国大学的“编外讲师”制度和大学教师的“游学”传统。德国的大学生要取得博士学位需要通过论文答辩和特定的考试,以证明自己有从事研究的能力。当他取得博士学位后就获得了由教授会颁发的教学执照,成为了“编外讲师”。德国的大学从所有的编外讲师中选聘副教授,从副教授中选聘正教授。这样,一个人可能在一所大学学习,而在另一所大学成为编外讲师,然后在其他大学成为副教授、正教授。作者认为德国大学的做法有利于人才流动,避免了学术上的近亲繁殖。

纵观全书,弗莱克斯纳最核心的观点是大学当成为学术的中心,大学要通过为研究者提供宽松、便利的环境使学者、科学家能在大学里潜心研究并训练接班人,大学当以此种方式来对社会作出贡献。弗莱克斯纳对于大学管理的诸多看法都是与他对大学职能的上述看法密切联系的。

从高等教育的发展史来看,大学的职能在逐渐发生变化。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神学家、教育家纽曼认为大学的本质在于传授知识与培养理性。弗莱克斯纳承认大学的教学职能,但他认为大学最重要的职能不在教学而在科学研究。今天,大学除了进行科学研究,培养科研人才以外,还担负着培养各种专业人才和服务社会等多种责任。正如美国当代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克拉克?科尔所言,现代大学的职能是一个由生产性职能、消费性职能和公民职能构成的错综复杂的职能体系[4]。然而,即使今天大学的职能已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但研究的职能依然是大学最重要职能之一。因而,弗莱克斯纳为科学研究服务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科研职能的发挥、大学内部的管理仍然具有借鉴价值和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 Abraham Flexner. I Remember: The Autobiography of A branham Flexner[M].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40:29-30.

[2] 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 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 徐 辉, 陈晓菲, 译.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篇7

关键词:科技工作者;科学素养;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69-02

科技工作者应该具有怎样的素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近年来,随着国家相继推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开展人才强国的重大战略举措,如何造就具有卓越科研能力和优秀人文素养的新世纪领军型科学家就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话题。当代科技工作者担当时代所赋予的重要使命,所以科技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有效地建构科技工作者自己的素质结构,使其不仅具有专业的学术知识,而且要有开阔的学术事业和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

一、提升科技工作者整体素质的深刻时代背景

新世纪是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为人才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同时,激烈的国际竞争、深层次的经济矛盾和问题也给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人才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因此,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召开就确定了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全社会形成了激励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良好氛围。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目前在尖端科学研究领域仍然没有发言权,诺贝尔奖依然是国内广大科技工作者心中的痛。除了加大对科学研究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创造有利于科学研究的环境之外,人们更应该深刻反思的是科技工作者自身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我们的教育体制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这样的人才。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社会良性发展和国家不断进步的必要前提。

二、中国科技队伍的总体状况

以2006年显示的数据为例,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800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00万人,增长8.6%;每万人口中科技人力资源数从2005年的268人增加到289人,人口科技素质继续上升。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从2000年的1000万人增加到2006年1600万人,其比重从2000年的40.0%提高到2006年的42.1%。根据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美国具有大学学位的科学与工程劳动力总量(相当于中国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科技人力资源总量)1999年为1300万人,2003年为1570万人,中国本科级以上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赶上美国。

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提高了中国科技人力资源的供应能力。以2006年为例,包括普通高等院校、成人高等院校和网络学院在内共招收本科生381.8万人、专科生461.9万人,分别是2000年招收量的3.3倍和4.5倍;全国共招收研究生39.8万人,是2000年的3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从2000年的12.5%提高到2006年的22%。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2006年底达到2500万人。

“十五”期间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大幅度增长,2005年普通高等院校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本专科毕业生达到152.8万人,其中工学为109.1万人;医学为20.3万人;理学和农学分别为16.5万人和7.0万人,为国民经济各行业输送了大量的科技人才。

从上面的统计资料以及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目前中国科技人才队伍稳步壮大,规模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科技人才储备总量较为充足,这为中国科技的腾飞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储备的基础。

三、当代科技人员所应该具有的素养

关于科技工作者所应该具有的素养问题,最早始于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提出了科学工作者不单要懂自己的专业,还要懂艺术,培养自己的情趣,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大师级的科学家。他的观点意义深远,为我们培养科学家提供了重要依据。那么具体地当代科技工作者应该具有怎样的素养呢,我想不是一种素养,而应该是两种素养的有机结合,即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统一。

所谓科学素养是指能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解释或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其重点在于对科学的态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科学性,以及批判精神。二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民众进行科学素养的教育逐渐兴盛起来了。西方的研究认为,在科学素养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科学精神。它是指一个科研工作者对于科学的事业和具体的工作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对科学研究所持有的怀疑和论证精神,科学研究的开放性、接纳不同意见和看法的胸怀以及社会的正义感等。

科学家的人文素养主要包括哲学素养、音乐素养、美术素养、文学素养。这些人文素养一方面能帮助他们树立起一个良好的世界观、认识观,从而更清楚地明白自己所肩负的科学使命及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能促使他们有一个安静的心态,去放松、陶冶自己的身心,从而更有利地从事自己的科学工作。此外,不仅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他们自身的生活态度也在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在机械时代的现代化生产中,科学技术是骨骼,人文素养的注入能赋予它肉体与灵魂。从这一点上来说,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之间存在着内在一致性。因此,一名科技工作者应该既具有良好的理性思维(好的数学基础),又具有哲学思维和审美情趣;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有与交叉学科知识有关的广博知识储备;既要有勇于探索、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又应有思维的敏感性和灵感;既要有科学的团结协作精神气质,又要有奉献社会的精神。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当代的科技工作者有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科技工作者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上两者不可偏废。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中国很多科研工作者缺乏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也存在不足。甚至很多科研人员只是机械地重复一些操作性的工作,毫无创造性可言。因此,必须大力提倡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素养并不是短时间可以培养起来的,教育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着手:一方面是从制度建设上,在学校教育上要打破专业的壁垒,尤其是初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开始阶段,打破文理科的限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人文熏陶和科学训练,培养多方面的学科兴趣,打下比较广泛的学科基础;另一方面,开展通识教育,很多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已经开始实践,很多高校都开始了通识教育课程。同时科技工作者应该有意识建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并使两者有机统一,应有意识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学科兴趣,扩大科研活动的范围,加强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交流,多关心社会问题,多与不同学科的专家进行交流。同时要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通过审美,能很好地激发自己的创造性,更好地推动自己的科研能力。

以上是笔者对科研工作者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统一的一点看法,也许很不成熟,而且也没有什么体系。确实素养的养成不是一件易事,但它对科学研究的意义非常大,所以广大科技工作者应该重视在日常学习和科研中很好地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汪宏.简论科学家的人文素养与创造性思维[J].石油科技论坛,2002,(4):49-51.

[2]董春雨,德布勒夫.中国科学家哲学与人文素养提高的途径自议[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4-26.

[3]李建珊,刘洪涛.世界科技文化史[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篇8

科学家都在做科学研究吗?

从我读书这些年的观察来看,如今的科学研究基本上也就是研究生和博士后在做,而那些所谓的顶尖科学家,基本上连研究的面儿也见不着。他们辛辛苦苦熬啊熬,好不容易熬成了项目负责人,以为这下总算能一猛子扎进向往多年的研究里了吧,却不料被一大堆名字都没听过的事务给拖住,眼睁睁望着科学的海洋下不了水。

研究生和博士后也许还需要由经验丰富的科学家手把手地领着做实验,偶尔才做一下自发性的研究,但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在进行科学研究的人。而经验丰富的顶尖科学家呢,根本就没在做科学的事儿——当上项目负责人的那天起,他们就不再是科学家了。只可惜了那一身丰富的经验,在事务管理上根本毫无用处。

科学家每天都在忙些什么?

说了这么多,科学家要处理的事务具体有哪些呢?真要说的话可多了去了,第一条就是申请项目资金。当上项目负责人的科学家要负责为研究带来资金,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而且本来也是负责人该做的——没钱哪儿来的研究?只是这事儿做起来太耗时,你会发现自己一天到晚除了集资根本没空做事。

再来,既是项目负责人,最起码你得把实验装置啊、工具材料凑齐了吧——没设备也做不成研究啊。实验室总算搭建起来了,装置、设备、桌椅板凳,一把尺子都不少——等等,你不会以为这就完了吧?一个堂堂的项目负责人,怎么能只把硬件设施弄完就走人呢?顶尖科学家还要负责主持研究小组会议、定下研究方向,最好还能教一教研究生怎样操作仪器、怎样处理数据。时不时的,顶尖科学家还要给本科生上上课,选小专业的时候分析分析,为年轻的科学种子指明前进的方向——为科学界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

上面这些事情干完,顶尖科学家还应该以身作则,(如果做得到的话,)成为下一代的榜样。花点儿时间在本科生的实验室里逛一逛,给年轻人一些学术上的指导,这样才能跟年轻人打成一片嘛。

要科学家去做的事情有太多太多。倒不是说不该让科学家去做,这些事情该做,而且绝大部分都很重要,很值得去做。只不过要把这些事情做好了,也就没时间留给科学家做研究了,这还不算那些凡事都讲究精益求精的人。不指导本科生选课、不填表格、不批报告,就不能评终身教授,为什么要做这种硬性规定?如果能把顶尖科学家从日常琐事中解放出来,说不定他们还能重新回到实验室,埋头多搞几项发明创造呢。那样,对科学的贡献不是更大吗?

到底还要不要当科学家?

我的看法可能过于理想,但在我看来,科学,就是对人类发展进步有直接推动作用的事业。科学家从事的,也应该是对人类的发展进步有直接推动作用的工作。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工作,大到工业生产,小到休闲娱乐,都有各自重要的作用。政治是一项令人钦佩的工作,政治家用自己的时间为他人谋福利,是无私奉献的榜样。只可惜现在一些政界人士的所作所为,还有政党为了赢得选举鼠目寸光的做法,使这一高尚的职业蒙上了污点。但所有工作中,只有科学能够点燃知识的火把,照亮人类前进的方向,对未来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如果科学家一个个都忙于处理日常的行政工作,又该由谁来传递智慧的火把呢?

科学家在学术上越是往上发展,研究机构给他们分配的任务就越多,让他们承担的责任也越大,这已经超过了科学家能承受的范围。出于对科学的热爱而踏上科学研究之路的研究生,到头来只能变成科学事务流水线上的熟练工,与原来的目标已然相去甚远。我们是来学科学的,可一旦学成了科学家,我们马上就被扫地出了科学的大门,有家也不能回。

篇9

关键词:科研创新;新思维;Six thinking hats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017-02

一、Six thinking hats思维方法简介[1]

Six thinking hats,中文直译为六顶思考帽,由德·波诺博士提出[1]。德·波诺博士为创造性思维领域举世公认的权威,被尊为“创新思维之父”,欧洲创新协会将他列为历史上对人类贡献最大的250人之一,现任剑桥大学思维基金会主席,他在世界企业界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他发明的“水平思考法”一词被收入权威的《牛津英语大词典》,德·波诺博士已出版的著作有62种,其代表作《六顶思考帽》和《水平思考法》被译成37种语言,行销54个国家,诸多著名跨国公司总裁,三位诺贝尔奖得主及世界各个领域的精英对他的著作推崇备至。六顶思考帽的思维方法是对过去二百三十多年来人类思维方式最重大的变革。六顶思考帽强调的是“能够成为什么”,而非“本身是什么”,是寻求一条向前发展的路,而不是争论谁对谁错。运用波诺的六顶思考帽,将会使混乱的思考变得更清晰,使团体中无意义的争论变成集思广益的创造,使得每个人变得富有创造性。我们在对六顶思考帽思想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均与六顶思考帽的基本思想有惊人的相似。本文拟将该思想独创性地运用到自然科学科研过程中,希冀对自然科学科研有指导意义。

二、中国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应该坚持不懈戴白帽子

波诺强调的白色帽子反映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就是在选题及立项过程中必须广泛地收集关于本课题的信息,宁滥毋缺。自然科学研究与管理学很大的区别在于研究的客体不同。管理上常强调以人为本,人首先是有感觉、有思维的动物。正因为如此,管理决策失误时通常最容易、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从人的基本反映开始。而自然科学研究中很多领域研究的客体是未知的自然规律。比如说研究表面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材料,信息本身不会张着嘴对你说美国已经研究过了、日本已经商品化等等。研究人员面对的首先就是一堆未知的数据和未知物理化学性能参数的原材料。如何将这些原材料转化为具有特殊性能的表面生物活性材料,首先要求研究人员广泛地收集世界范围内的相关信息,如包括生物惰性陶瓷材料、表面生物活性陶瓷材料、可降解和吸收的生物陶瓷材料等。同时应该收集生物玻璃材料、其他类型的生物材料等。同时应广泛地收集该类材料从组成设计到制备工艺到性能表征各种参数。

信息获取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值得提及的是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资源的特点是信息量大,资源丰富,信息更新快,方便快捷。找准适合自己的白帽子非常重要。中国高层学历人才中,特别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很多在戴这顶白帽子的初期就没有戴好,很多都选的是尺寸比自己头颅小得多的帽子,匆匆忙忙就搞起科研、做起所谓的实验来。我们强调收集信息一定要收集齐全。这是创新研究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中国学者资源整合不好的关键一点就是自以为是,以偏盖全。学生上了半天的网,告诉导师查了几个数据库,没发现相关的信息。导师一声令下就能开题了,等到做完了以后才发现全是报道过的参数,而且没有人家的好。选择好适合自己的白帽子后,也就是多渠道获得信息后,研究人员应该侧重分析和评估信息的实用性和准确程度。对实验数据的评价过程中应该运用所掌握的各种专家数据库和研究人员本人的数据库,努力寻找各种互相冲突的观点和数据,区分事实和推测。比如最后定的研究方向为烧结法制备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材料,经过信息整合后发现,烧结法的目标要求获得较高强度的玻璃陶瓷材料,同时材料还应该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这样研究人员必须明确要提高强度所必须解决的问题,究竟是成型的问题突出还是后续热处理的问题重要。这个过程中如果是研究梯队,应该广泛征求同组其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自然科学研究中戴白帽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资源和信息再整合、评估和决策的过程。反映在实际工作中就是广泛地获取信息、有效地评估信息和准确地定位。科学研究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要想做好创新的第一步就得充分选择各种不同设计风格、不同尺寸和大小的白帽子,左挑右选出独一无二的适合你自己的白帽子。

三、本土化科学研究要努力先戴黄帽子,后戴黑帽子

中国传统的科学研究思想中长期主宰研究人员思想的就是黑帽子戴得太多,相比较戴黄帽子的机会就少了很多。我们研究德·波诺博士的戴帽顺序后发现,西方的一些知名研究队伍都有爱戴黄帽子的良好习惯。黄色帽子象征做一件事情的自我评估价值、利益和原始的欲望。相应于科学研究也就是对所研究课题自我兴趣评估和价值认同趋向。而黑帽子则是该项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问题和困难。本土研究人员通常非常善于预测某项科研的风险和各种各样的困难。我硕士阶段所从事的科研为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及材料的研究,我曾遇到一位硕士学位研究生,每次导师与他探讨他的科研选题时,他都会讲出一堆该课题不可行的道理和依据。导师则总是协调式地给出解决的方法。然而结果是,该学生总是从导师给出的方法中挑出一堆的新毛病,结果可想而知。

中国研究人员不善于戴黄帽子与我们长期的对抗性思维有很大关系。中国人善于从别人的观点中挑出若干条缺点和毛病,甚至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技巧。也因为如此,中国本土科学研究一定要努力地从对抗式思维转到平行思维的平台上来。我们强调先戴黄帽子,就是要强调创造性思维和方法。在选题以后,应该努力地让梯队中的各个成员就细分后的相关专题进行价值正向评估和利益趋同化。比如对可见光光敏树脂研究课题,选题后应该首先分析其可行性,进行可行性绩效正向评估。如研究的树脂体系组成设计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有那些,应该如何最有效地调用数据库,树脂的配方设计中应该选用哪几种有效的试验优化方案,树脂综合性能测试中可选用哪几种有效的表征方法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探讨某一个想法时,导师应该有意识地指导成员进行有效评估,及时地纠正个别戴黑帽子的风险评估,减少交互作用中的对抗性和判断性思考,减少沟通中的对抗思维。

对于本土研究,我们应该结合黑帽子,也就是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但是一定是在价值、利益和兴趣充分评估之后。相对于黑帽子而言,黄色帽子可能不是很自然,但是中国研究人员应该意识到其与黑帽子一起使用时可作为一个强大的评估工具。

四、红绿相间,努力接近西方研究模式

自然科学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应该仿效西方著名高校的做法,也就是让学生有意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设想。我记得在与日本东北大学的研究生私下交流的时候获悉,东北大学的研究生都要定期地进行阶段科研总结,也就是做所谓的Seminar。当然也可以进行简短的交流,让每个参与者用30秒的时间表述对相关专题的看法。如果参与活跃,则可以再延长30秒。在普通的科研讨论中,组织者应该充分尊重表述者的想法,但是应该在对科研阶段性结论做出后使用。

红绿相间最直接的受益者应该是研究梯队中的每一个成员。绿色帽子应该是一个科研强国和大国的研究人员终身不能脱的。绿色代表创造性思维和想法,创新通常是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和以全新和不寻常的角度看待问题过程中积累一定数量的奇思妙想后得来的。在这个过程中,重视基础研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往往在大多数人只能发现问题的地方发现机会,但这种机会往往是对基础研究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积累起来的。因为如此,他们往往容易从人云亦云的场合中努力思考一些本质问题。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应该在早期就培训自己在多数人只能发现问题的地方找到机会,思考解决问题时发现不为人注意的、有效的和创新的解决方法。

五、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科学科研中的创新新思维——六顶思考帽在科学科研中的应用。分析认为:中国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应该坚持不懈戴白帽子,在选题及立项过程中必须广泛地收集关于本课题的信息,宁滥毋缺。本土化科学研究要努力先戴黄帽子,后戴黑帽子,也就是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建议红绿相间,让学生有意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设想。

参考文献:

篇10

 

一、引言

 

环境科学源于人们对于周围环境及其影响的高度关注,并随着众多环境问题的出现而迅速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 它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不仅涵盖地理学、生态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自然科学领域,还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及政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 环境科学的学科形成历史虽然不长,但其学科框架日趋成熟、研究方法逐渐丰富、研究范围快速扩展、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日益彰显。

 

从多学科到跨学科、从跨学科到学科交叉融合,环境科学经历了起源、发展并逐渐成熟的快速成长过程,同时也处于继续深入发展的重要关口. 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需要归纳整理,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需要明确,一些关系到学科未来发展的框架需要搭建。

 

二、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

 

对于环境科学( Environmental Science) 的定义,试将国内外一些主流的定义引用如下:环境科学是研究近代( 包括现代) 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质量变化的科学. 它研究环境质量变化的起因、过程和后果,并找出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技术措施( 马世骏,1983) .环境科学是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的科学( 刘培桐,1994)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环境"之间辩证关系,掌握其发展规律,调控二者间物质、能量与信息过程,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谋求人类环境系统协调和持续发展的科学( 贾振邦等,2004)。

 

环境科学是以"人类-环境"系统为特定整体,针对不断变化的环境问题,通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科学的跨学科综合研究,逐渐形成的交叉学科群( 杨志峰等,2004)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郑度等,2007) .环境科学是研究和揭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指导人类进行环境实践的科学体系( 左玉辉,2010) 。

 

从上面列举的环境科学定义来看,虽然表述有区别,但实质大同小异. 可以归纳整理为: 环境科学以复杂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各种环境问题为研究内容、以多学科融合交叉为典型特征、以揭示"人类-环境"相互作用规律为核心任务、以"人类-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学科群。

 

三、环境科学的发展趋势

 

1、国际上环境科学研究的趋势

 

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是1969年成立的,其目的为改进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着重于七个方面的工作:(1)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碳、氧、氮、硫、磷);(2)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和进化;(3)人类定居点的环境;(4)生态毒理学;(5)环境系统的模拟模式;(6)环境控制;(7)环境向题情报通讯系统。

 

七十年代初期,联合国环境规划暑(UNE)指出,为了人类生活及幸福,必须取得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从而使人类的最高能力得以全面发展,并制订了研究规划(1972年),包括五个方面:(1)全球环境评价,为了提高环境质量,研究人类居住区的规划和管理,自然资源管理的环境前景 (2)环境的管理活动。(3)支持措施。(4)自然野生生物和遗传种源(包括水陆生态系统和栖息地)的保护。(5)能源问题。

 

2、我国环境科学的发展趋势

 

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和环境保护问题。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别指出,必须"坚决保护农业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这就需要专家、学者从事生态经济的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来研究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起来,使我国的经济在协调的基础上更稳定、更迅速地发展"。

 

关于我国环境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环境科研工作者对此早就有所预见和观点.正如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多次强调的观点,提出环境问题必须从生态平衡的观点去考虑。从生态平衡的整体观和经济观来研究,整体观点是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经济观点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从这两个基本观点出发,同时考虑经济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生态观和经济观的统一,方能避免生态间题的片面思想,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的生态失调的问题。

 

六十年代以来,生态学的发展由于环境保护问题而获得巨大的动力;同样,生态学理论作为环境科学基础理论之一,对环境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很重视生态学与环境科学两者之间的交叉研究。

 

也就是说,运用生态学原理改革工艺,用生态工艺代替传统工艺,所谓生态工艺,是应用生物圈物质运动规律,把生产过程纳人生物圈合理的物质循环系统,运用系统工程原理设计闭路循环的生产系统,实现资源的多次利用,或无废料排出的生产过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坏境效益的统一,这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同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当今,许多重大环境间题都是与生态系统有密切联系.如城市污水处理方面,要研究发展土地处理系统,充分利用生态系统发展生态农业研究,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转化率、生物能的利用率及农业生产废物的再循环、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以达到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和永续利用资源和发展生产的目的。

 

此外,关于国土整治问题,它必然涉及到不同生产系统能源和物质循环问题。还要研究我国的环境区划问题,共中包括在环境本底、环境容量等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人口与交通等方面的合理布局与规划。由此可见,环境科学技术要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必须重视生态系统的能源和物质循环研究.运用生态学观点和原理,以生态系统为中心,从不同侧面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现代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共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