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要素范文
时间:2023-10-24 17:42: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哲学的基本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线性代数;高等数学;联系;重要性
线性代数是数学中的一个分支,线性代数研究的主要是向量、线性空间、线性变换以及线性方程组。空间向量对于现代数学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线性代数的理论已经被演化为算子理论。在同学们学习线性代数的时候,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线性代数和解析几何在许多方面都是有相同的地方的,再准确点来说,线性代数中的一些理论是在解析几何的基础上而得来的。线性代数和求解线性方程组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学习线性代数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学到行列式还有矩阵以及向量等的一些知识。这不仅仅说明了线性代数是数学中的一个分支,同时也说明了线性代数与高等数学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的密切的。
1.线性代数的简介
线性代数是数学中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是处理关于线性之间的关系的问题的。所谓线性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数学中的对象与对象之间的关系用一种一次的形式来表达出来的方式。比如说在解析几何中,平面上直线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空间平面的方程是三元一次方程;空间直线看做是两个平面相交,是由两个三元一次方程来组成的方程组表示。那如果含有多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的称为是线性方程。从这就引出了一些简单的线性问题。由于线性方程组和变量的线性变换问题的不断地深入,行列式和矩阵也在先后的产生,并且为处理线性问题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工具,使线性代数有了很大的发展。线性代数不仅在数学这门学科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物理学以及技术学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线性代数在各种代数的分支中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线性代数体现了几何观念和代数方法之间的密切的联系,从它的具体的概念抽象出来的公理化方法和严谨的逻辑推证以及巧妙的归纳综合等。这对于强化人们的数学训练,增强科学智能是非常的有用的。随着科学的不断地发展,我们不仅仅要研究的是变量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进一步的研究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一般都是可以线性化的,同时线性化的问题也是可以计算出来的,线性代数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的工具。线性代数的含义也是随着数学的发展而在不断的扩大着。线性代数的理论以及它的方法都已经彻底的渗透进了数学中,已经成为了数学中的其中主要的一个分支,同时呢,也是理论物理以及理论化学所不可以缺少的代数的基础知识。线性代数的应用是非常的广泛的,无论是在工程技术上还是在国民经济上的多个领域,它是一门非常基础而且也非常重要的学科。线性代数的计算方法也是计算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2.代数中的基本要素
在我国有很多的学者都对代数学是不太理解的,有些学者只是把代数看成是只是具体计算的一种形式的表达而已,而另外还有些人呢,则把代数看成是单纯的逻辑游戏而已,这些学者的观点都是很不恰当的。代数有两大的基本要素,第一个要素是哲学,第二个要素是组合。我们先来说说这代数中的两大基本要素吧。
代数中的第一大基本要素是哲学,代数中的哲学指的不是专门意义上的哲学,而是指在数学上意义上的哲学,是指只针对数学而言的哲学,我们可以将这里的哲学理解为数学素养、数学思想等等。相对来说,单纯的数学中的各个分支都是需要哲学来作为基础的,但是呢,代数只是一个单纯的公理化的一门学科,是需要不断的创新结构的,并且还要是对未来的穿新的结构有着希望的,所以,对代数中的哲学的要求是特别的高的。可是由于在我国的数学的学者的这种的修养是处在严重缺乏的状态中,我国大多数的学者只是在不停的做一些精密的计算,这也正是在数学中最不缺乏的东西。
代数中的第二大基本要素是组合。这也正是最容易被数学学者忽视的一个基本要素,组合是经常被当做奥数题出现在试卷上的,都被大家当做了业余数学。虽然代数一直都在不断的发明新的结构,来扩张自己的领域范围,但是还是需要进行后期的建设进行不断地充实。由此可见,这个代数中的组合的思想已经完完全全的渗透到了现代数学各个分支中了。
3.数学中的公理化的方法
现代的数学的特点主要是非常的抽象,现在也已经脱离了原有的直观的意义。抽象的原因主要是它的方法公理化了,公理化不仅仅是对现在的数学的成果的总结,同时也是创造新的概念的一个动机。公理化也就是从性质到公理,先发掘问题的典型的性质,然后再把它当成公理,从而得到一个高层次的定义,同时可以包容很多的这种性质的对象。在数学中,我们对乘法进行公理化,就能够得到一个群的概念。实际上,整个的抽象代数都是属于公理化的产物的,把公理当成是数学对象来处理的话,那么也就不是的那么引人注意了。在数学的概念的公理化的过程中在不断的升华的时候,也是在不断地抛下一些旧的概念。公理化在升华的时候使数学中的思想具有更多的普适性,但是在抛下旧的概念的时候使数学的研究范围变得越来越窄小。公理化的思想在现代的数学中是时刻存在着的,不仅仅性质可以升华为公理,同时一些简单的计算结论也是可以升华为公理的。
4.高等数学的特点
在学生的教材中,初等数学研究的主要是常量和匀速变量,而在高等数学的研究中主要是不匀变量。高等数学是理工科院校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高等数学有自己的特点,高度的抽象性以及严密的逻辑性是高等数学特有的特点。不过,抽象性和计算性是数学最显著的特点。学习数学的过程也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世界各国的的进步,是与数学这门科学是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对现代来说,数学这门科学显得更为的重要,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快速出现以及普及,使得数学的领域变得更加的广泛。从我们平时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发现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在大多数的地方都是存在着共同之处的。我们学到了行列式、矩阵、向量以及关于一些线性方程组的一些知识。在线性代数中,我们为了解决一些线性方程组的问题,还引进了行列式,用克莱姆法来求解线性方程组的问题,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又引进了关于矩阵,由矩阵的计算方法来求出线性方程组的结果。有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又将向量的概念和矩阵结合了起来,使向量和矩阵可以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构成了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有利的工具。
5.线性代数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
线性代数不仅仅是经济类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的数学课,同时也是描述以及分析经济现象的一个有利的工具。线性代数不仅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而且也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5.1 运用数学的知识进行对线性代数的理解
每一年的第一个学期老师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都会有学生疑惑这门学科到底是研究什么的?所以针对学生们的问题,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在第一节课的时候必须得给学生讲清楚线性代数的特点和内容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对线性代数的学习有着初步的了解。这样的话,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最好要做到直观化,并且要强调它的应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在刚开始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最好就向学生讲明白线性代数是解决数学中的线性关系的问题的。对学生来说,线性关系一点都不陌生,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函数的线性关系,比如简单的线性关系y=3x,在刚开始学生就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为了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的了解线性代数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一元变量的线性关系,它还是多元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我们还进行了实际例子的证明。如下所示:
下图是物流平衡图,其中x1表示从站A流向站B的货物吨数,X4表示从站B流向站D的货物吨数,20表示从站D流向站C的货物吨数等。如果要求在每一站流入吨数与流出吨数相等,求X1,X2,X3,X4,X5应该如何选择。
根据上面的信息和等式的条件,很容易就列出方程组了。
由题意可得X1,X2,X3,X4,X5满足方程组
X1+X2=X3;
X4+X5=X1;
X5+20=X3;
20=X2+X4;
整理可得X1+X2-X3=0;
X1-X4-X5=0;
X3-X5=20;
X2+X4=20
从上面的式子可以看出未知数之间的关系,这是非常的满足线性关系的。然后我们就要根据式子来对方程组进行求解,一般是在方程组中有几个的方程就是有几个的未知数,并对这个方程组进行求解。方程组中求出的解的形式都是唯一的。下面主要是一些关于线性代数公式:
导数的定义:设函数在点的某一邻域内有定义,当自变量x在处有增量x (x+x也在该邻域内)时,相应的函数有增量;若y与x之比当x0时极限存在,则称这个极限值为在处的导数。
函数在点处存在导数简称函数在点处可导,否则不可导。若函数在区间(a,b)内每一点都可导,就称函数在区间(a,b)内可导。这时函数对于区间(a,b)内的每一个确定的x值,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导数,这就构成一个新的函数,我们就称这个函数为原来函数的导函数。要特别的注意的是导数也就是差商的极限,左、右导数前面我们有了左、右极限的概念,导数是差商的极限,因此我们可以给出左、右导数的概念。如果极限存在,我们就称它为函数在x =处的左导数。如果极限不存在,我们就称它为函数在 =处的右导数。还应该注意的是函数在处的左右导数存在且相等是函数在处的可导的充分必要条件。这些公式是线性代数在高等数学中经常性的用到的一些公式,同时它也是将线性代数和高等数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重要的一部分。
在线性代数的应用教学中,学生不仅仅是可以通过例子和练习将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而且还可以扩大视野。最为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志丹.浅谈线性代数教学中的能力培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04).
[2]米永生.?线性代数与微积分学问题与解法的渗透[J].?大学数学,2007(02).
[3]金莹.?浅谈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知识在统计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1).
[4]敖长林.线性代数课程改革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3(04).
篇2
论《评李斯特》的理论定位
从机械思维到有机思维及其超越
再论部门哲学研究范式的局限性
论孙正聿先生学术研究的出场范式
超越离土教育,走向热土教育
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公共性
论出场学研究的当代使命
论当下中国文化观念的基本要素
“出场学范式”研究综述
哲学文本文献学范式研究
当代中国哲学对话范式研究
“反思的问题学”研究范式研究综述
中国哲学对话范式研究综述
对“有机”哲学理念的质疑
哲学出场学范式的发展逻辑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意义的再理解
后现代的希望在中国——柯布博士访谈录
中国哲学教科书范式的历史与现状
哲学原理范式的形成与逻辑
2012年中国哲学史范式研究的进展
2012年哲学文本文献学研究综述
2014年中国哲学原理范式研究综述
新世纪中国马哲史研究范式创新功能的体现
重新评估哲学与欧洲哲学的关系
2014年哲学对话范式研究综述
2014年哲学出场学范式研究进展
有机是在新时代的创新
“反思的问题学”研究范式2012年研究综述
2012年中国哲学对话范式研究综述
哲学中国化范式研究的新进展
论当代中国哲学研究范式的创新与转换
当代中国哲学教科书范式研究
中国哲学史研究范式的历史与现状
论当代中国哲学教科书范式创新
2013年中国哲学史范式研究的进展
哲学中国化研究范式的发展与创新
2013年中国哲学原理范式研究综述
哲学中国化范式研究的进展与趋势
现代性论域下唯物史观对人本主义乌托邦的超越
“标准化哲学”的“批判”与“出场学”的“可能”
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的诠释与转化
努力行进在当代中国哲学研究范式创新的途中
在反思与创新中伴随当代中国哲学的疾步前行
理性的——对中国特色哲学的几点思考
从解放逻辑到拜物教逻辑——精神分析视野中的主奴关系浅析
问题反思与范式转换的双向互动——“反思的问题学”研究范式
合法性辩护与方法论创新:推进部门哲学研究范式创新的两大前提
篇3
一、有效问题的基本要素
问题链教学并不是教师简单提几个问题,学生针对问题回答而已。而是要求教师不仅将知识问题化,还要将问题情境化,即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课型、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学习对象巧妙设置有效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重演知识的发生过程,使学生思维产生一次又一次的飞跃。笔者认为,有效问题应具备四个基本要素。
一是角度,即问题的针对性。有效问题的设计既要着眼于教学目标,也要充分考虑学生当前的实际,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做好学情分析,充分认识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水平;既要避免在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内简单设问,也要避免脱离学生实际的“空空导弹”,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有效问题时,找准问题的切人点。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问题情境化。情境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已有的知识体验,又有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若学生处在一个真实的化学问题情境中,就能触发他的情感和求知欲,使他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从而产生一种迫切的探究欲望去解决问题,使得自己成为问题解决的主体。
二是深度,即问题的挑战性。在把握角度的基础上,有效问题需具备一定的挑战性。要避免那种“对不对”、“是不是”的设问方式,这种提问往往让学生局限于做一个简单的正误判断,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难以使学生持续保持解决问题的学习动机。“桃子”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得到。当然,设问也不宜太“深”,若难倒了绝大多数学生,不仅会造成课堂上的“冷场”,也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影响之后的进一步学习。有挑战性的问题,会让学生的思维处在一个较活跃的状态,这样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足学生的学习动力,也能使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发现。
三是广度,即问题的开放性。有效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学生能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一个开放性的有效问题,能使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考结果,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经过合作探究或讨论,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能从不同的角度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复杂性,在化学课堂上对开放性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从不同视角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利于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放性问题的解决,不仅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性。
四是厚度,即问题的生成性。教师设置有效问题,不仅期待学生单纯为某个问题的解决而探究,更期待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引发新思考,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进一步飞跃。因此,在设计有效问题时,教师考虑要全面,要考虑问题的厚度,在众多的问题中选择最能体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性问题,并按一定的顺序进行逻辑排列,使学生的思维步步推进。或者说有厚度的有效问题具有明确的指向,能使教学步步深入,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二、在有效问题中如何把握四个基本要素
教师在问题设计环节往往会忽略某个要素,下面以《苯酚》教学中问题链的设计为例,谈谈如何对有效问题四个基本要素进行把握。
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中《苯酚》一节位于苯和乙醇的教学之后,意图很明显,即在熟练掌握苯和乙醇性质的基础之上,学习具有类似官能团的苯酚会有什么样的性质,从而引出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这样的教材编排不仅能帮助学生建构起苯、乙醇和苯酚的内在知识体系,亦能渗透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的哲学思想。基于以上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链。
[问题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前面我们学习过的苯和乙醇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体现了四个基本要素中的“角度”。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是已经学习过的苯和乙醇的化学性质,而本堂课要学习的苯酚的化学性质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从这个角度提问,教师可以充分认识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水平,即找准了切入点。让学生总结和归纳苯、乙醇的性质,不仅巩固苯和乙醇的主要知识,也有利于以此为线索“搜索”苯酚的化学性质,在建构理论的指导下帮助学生搭建苯酚化学性质的“框架”。
[问题2]苯因其独特的苯环结构使其具有不同于脂肪烃的性质,乙醇中的官能团羟基决定了乙醇的化学性质,那么当两者“合二为一”形成苯酚时,会同时具有苯和乙醇的性质吗?你的依据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引导学生从结构决定性质的角度出发,探索苯酚的化学性质,体现了四个基本要素中的“深度”。由于苯酚与苯、乙醇具有类似的结构,就可能具有苯、乙醇类似的性质。那么在问题1的基础上就可以来“搜索”苯酚的化学性质了。在此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无论实验、观察、讨论或查阅资料,都能充分地体现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实践性和探究性。
[问题3]你能从实验的角度来证明苯酚具有类似于乙醇和苯的性质吗?
这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理论推导固然可行,但亦可用实验来证明推导的正确性。乙醇可以和钠、氢卤酸反应,也可以和浓硫酸共热生成乙烯或乙醚。究竟采用哪个实验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体现了四个基本要素中的“广度”。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加以探究,教师则要对各个方案加以分析,对比实验条件,引导学生验证苯酚与钠的反应。而苯酚是否具有苯类似的性质,通过教材73页的“活动与探究”比较苯酚和苯的性质差异,理解基团间的相互影响即可。
[问题4]如何增大苯酚与钠反应的接触面积?苯酚与钠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如乙醇与钠的反应,是否说明苯酚羟基上的氢原子活泼性不如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
篇4
【关键词】人文精神 内涵 实践 现代化
一、尊重人的价值
人文精神的起点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确认人是宇宙间的最高价值。这一方面是相对于物而言的,人永远比物宝贵;另一方面是相对于神而言的,不能以神的名义压制人。
从这一点出发,人文精神肯定人的尘世幸福,认为人生的价值应在现世实现,人有权追求尘世的幸福,不能把幸福推延到天国或不可见的未来。其中也包括肯定感官的快乐,反对禁欲主义。
但是,和人的生物求相比,人文精神更看重人的精神性品格,认为后者是人的尊严之所在。也就是说,对于人来说,尊严高于幸福。关于这一点,康德的解说最有代表性。他认为,人一方面属于现象界,具有感性,受制于自然法则,追求快乐(幸福),另一方面属于本体界,具有理性,能够为自己建立道德法则,“人的尊严就在于这个能够作普遍律的立法者的资格”,它证明人是自由的。正是在人的尊严之意义上,他进一步提出:人是目的,永远不可把人用作手段。
所谓人是目的,就是要把人当作精神性存在加以尊重。这分对己和对人两个方面。一方面,每个人要把自己当作精神性存在、当作独立人格加以尊重,在任何情况下不能丧失做人的尊严和人格。另一方面,每个人也要把他人当作精神性存在、当作有独立人格的个人加以尊重,在任何情况下不可侮辱他人的人格,贬损他人作为人的尊严。
尊重人的价值不能流于空泛,必须落实到尊重每一个个人。作为一种伦理思想,个人主义强调:每个人的生命(和灵魂)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本身就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必须予以尊重。每个人都有责任也有权利充分实现自己的个性和人生价值。同样,每个人对他人也应该如此看待。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个人主义认为,个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一种合理的社会秩序应该有助于一切个人的自由发展。
二、对真理的探寻
第一,好奇心。好奇心是智力生活的开端和最基本要素。然而,“神圣的好奇心”有许多敌人,主要敌人有二:一是习惯,所谓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二是功利心,凡事都问有没有用,没有用就不再感兴趣。如果说好奇心是神圣的,那么,功利心恰恰是最世俗的,它是好奇心的死敌,在它的支配下,科学探索的原动力必定枯竭,眼光必定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当今教育的最大弊病是受功利原则支配,其中也包括家庭教育,急功近利的心态极其普遍,以马上能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为教育和受教育的唯一目标。爱因斯坦早已发出惊叹:现代教育没有把好奇心完全扼杀掉,这简直是一个是奇迹。现在的所谓素质教育往往也只是着眼于增加课外知识,扩大灌输范围,仍以有用和功利为目标,而不是鼓励和保护好奇心。
第二,认真。认真归根到底是在知识的根据问题上认真,一种认识是否真理,一定要追问其根据。所谓根据,一是判断是否符合经验事实,二是推理是否合乎逻辑,人的理性能力就体现在运用逻辑对经验材料进行整理。但是,人的理性能力本身是否可靠呢?如果它不可靠,它所确认的根据就成了问题。知识论成为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近代以来更成了主题。其中贯穿着一种努力,便是想把人类知识建立在完全可靠基础上,否则就放心不下。相比之下,中国哲学一向不重视知识论,知识论是最薄弱的环节。
苏格拉底所主张的“知识即德行”是西方哲学家的普遍信念,中国哲学家正相反,信奉的是“德行即知识”。由于把知识本身看作目的性价值,因此,西方多具有纯粹的思想兴趣、学术兴趣、科学研究兴趣的人,在从事研究时只以真知为目的而不问效用。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氛围中,最容易产生大思想家、大学者、大科学家。中国则缺少这样的氛围,所以不容易出大师。
第三,渴望。好奇心和认真面对整个世界,就会追问整个世界存在的根据,因而必然把人引向哲学的沉思或宗教的体悟。爱因斯坦把这种渴望称作宇宙宗教感情,并认为它是科学研究的最高动机。到了这一步,头脑与灵魂便相通了,科学与哲学、艺术、宗教便相通了。事实上,大科学家都不满足于纯粹经验研究,他们都是怀着揭示宇宙最高秘密的心愿度过实验室里的日日夜夜的。
以上所述可统称为广义的科学精神,其实质是对非功利性的纯粹智力生活的热爱。这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对现实人生的超越
第一,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这是心灵生活的开端和最基本要素。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是人生在世最根本的责任心,因为其他的责任可以分担或转让,惟有这不能,必须完全靠自己承担。然而,具备这种责任心极不容易,因为人们往往受习俗和时尚支配。约翰?穆勒指出:在仅关自己的事情上,人们从不问什么合于我的性格和气质,或者什么能让我身上最好和最崇高的东西得到发挥的机会。所问的是什么合于我的地位,别人通常是怎么做的。他们还不是在合乎习俗与合乎自己意向两种情形相比之下,舍后者而取前者。他们根本是除了趋向合乎习俗的事情外便别无任何意向。由于他们不许依循其本性,结果就没有本性可以依循了。
篇5
关键词:几何空间 欧几里德 非欧氏几何空间
中图分类号:J1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9-0053-01
在现代汉语中,“空间”(space)的概念,通常是指“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延伸性的表现。”随时代观念的深化,作为主体对客体认识观念的物态空间在不断地对传统突破与延伸。
一、欧氏几何下的传统空间类型
芦原义信认为室内空间是由“地面”、“墙壁”、“天花板”等“限定建筑空间的三要素”围合限定而成。这三种基本要素可看成是限定建筑空间的“实体”部分,从实体与空间的关系来看,实体的“内壁”围合而成“虚空”。建筑室内空间一直随认识的深化而演变,从封闭到开敞,从静止到流动,从分隔到连续,从三维到多维,从实体到虚拟。
几何学经过笛卡儿坐标系和现代物理学之后,成为一种认识科学。欧几里德几何把万物看成简单明确的几何形体,具有理想化、抽象化和简单化的特点。受到欧氏几何学概念和笛卡儿坐标系概念的影响。空间观念具有连续、无限伸展、均匀、各向同性和可度量性的特征,是以静力学和欧几里德几何学为基础而存在的一个三维统一连续体。
空间的形体是通过笛卡儿坐标的准确数值建构的。而不是以定义宽松的参数化模型来决定的。从建筑发展历程来看,与地面平行的层构成平面空间,并具有足够的自由度和可塑性,在垂直方向上以结构体系和交通体系实现层的叠加和联系,从而满足人类各种需要。在欧氏几何影响下,出现多种可以通过准确数值定义的空间演变形式。
二、非欧几何下空间
非欧几里德几何泛指与欧几里德几何不同的几何学,它首先提出了空间的弯曲性,拓宽了几何学观念,用动态的、不确定的空间观代替了传统静态的、确定的空间观,使准确描述复杂曲面空间成为可能。拓扑几何是一种能变形和动态的体系,它允许一个形体在保持不出现撕裂和裂缝的情况下以各种可能的方式接受所有可能的变形,这种连续性变形称之为拓扑变形。拓补学不研究长度、角度等细节,而是研究形式的基本的构成方式,研究物体连续、闭合、封闭等性质。在拓扑学里所研究的图形,在运动中无论它的大小或者形状都发生变化,在拓扑学里没有不能弯曲的元素,每一个图形的大小、形状都可以改变。拓扑几何学被引入建筑学,瓦解了欧几里德几何形态的静止的、确定的形态,使建筑充满动感。
数学上非欧几何的确立为描述运动与空间的关系提供基本的逻辑法则。爱因斯坦相对论据此否认了牛顿绝对时间的观念,认为世界是一个四维的时空统一连续体。通过客观静态实体与动态虚形的存在,和主观人的时间运动相融,空间开始建立在四维的时空概念之上来实现其全部设计意义的时空统一连续体。因此空间限定与时间序列,成为设计空间体系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空间的形体并非是通过笛卡儿坐标的准确数值建构的,而是以定义宽松的参数化模型来决定的。出现的原因是不再受重力等物理因素的影响,而受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影响颠覆了传统观念。以非固定的流体甚至是动态的空间表面消解了传统空间的体块概念和清晰的界面,边界已经模糊,立面概念消失,功能与形式,重力与结构等相互依赖上与下,前与后,关系已不清晰。传统的空间美学观念已难以进行诸如尺度、比例等范畴的评判。
三、信息时代下的新空间
跨越空间边界并非混淆空间的原则及其边界,并非否认空间特殊性的差异,而是揭示空间内外的思想方法和批评模式与设计空间的同一性。非空间领域的介入意味着空间的边界早已向非空间设计领域开放,并对传统空间的概念带来突破与延伸。
对当代空间概念影响较大的两位哲学家,一位是当代法国哲学家、符号学家、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解构主义思潮的创始人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另一位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哲学家吉尔・德勒兹(GillesDeleuze)。他们的思想被解读并应用于设计实践。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受到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启发,强调事物的差异、矛盾和冲突,歌颂一种近乎无政府主义的自由精神。为打破理性主义思想的束缚,颠覆传统的欧几里德几何形态提供了哲学和美学基础。由此,解构主义建筑改变了传统空间均衡、稳定的形式秩序,走向一种偶然的、无中心的、不确定的空间形态。
后现代哲学家吉尔・德勒兹同德里达一样反对一切中心化、秩序化和总体化思想,推崇即刻性与偶然性,他认为世界充满着差异与重复、对立与统一、复杂与简单、展开与折叠、分化与生成,一切都是褶子(The Fold),这个世界就是因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的折叠(Folding)、展开再折叠而生成。他的关于“褶子”、“图解”、“生成”等概念的哲学解释,也为进行空间形态的创造提供了新的途径。埃森曼就认为,德勒兹的褶皱改变了传统的视觉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功能和意义同时展开。
信息时代下空间模糊的边界使得功能性的交织成为可能,高速发展的计算机三维设计技术让追求空间流动性的运动慢慢普及。空间流动的目标在于彻底打破现有空间围合边界的限制,最终创造一种自由空间元素的交流。德勒兹哲学认为自然界主体存在方式的连续性是伴随生成而存在的,不仅指空间上的连续(曲线),而且还意味着时间上的连续(生成),是时空―体的概念,从而表现出三维到非欧几何的审美倾向。
美国格雷戈・林恩的数字设计,思想上受到德勒兹哲学的影响,在形式上追求曲线、平滑的新形态,在技术上追求数字化的设计模式。他把褶皱理解为在包容异质性的同时保持自身连续性同时,构建一种基于微积分和拓扑学的直觉力设计方法的电脑演化系统。非欧几里德几何和笛卡儿坐标系一样有着严格的结构和几何学内容,不同的是,非欧几何包括连续的表皮、矢量、非直线和非线形。
四、空间是容器
篇6
关键词:老庄哲学;中国古典美学;影响
研究中国艺术或者中国美学思想,老庄哲学是必不可少的。老庄哲学对中国艺术和中国美学思想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老子和庄子都是大思想家,他们对宇宙和人心的观察极为透彻,他们给后人以留下来的内圣外王的道理,极为清楚。对吾人的心性修养,非常有益。因此,如果我们要想正确的剖析中国艺术或者中国美学思想的话,就必须对老庄文学做出正确的了解。老庄文学的核心思想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地法自然。”人法地,感觉是人与大地间的关系。“地法天”,就是大地应该效法于天。“天法道”又是什么感觉呢?那我们说人法地、地法天,都有一种可触可摸的物质的感觉。人有五官四肢、五脏六腑,这个很清楚;人的脚下就是地,它很深厚,跺都跺不动,感觉也很清晰;人的头顶上就是天,虽然古人说的天和我们说的天不太一样,现代人说天,有宇宙的感觉,其实从直觉来说,天还是头顶上的空间这么一种感觉,还是有迹可循、可以琢磨的。但是,道是什么呢?这个寻找起来就比较麻烦了。“道法自然”就是自然凌驾于任何物质至上。
老庄最早建立了以“道”为核心和自然无为的哲学体系,老庄在哲学问题的阐释中又触及到了美的本质、美感、美的创造等多方面问题。他们以“道”为哲学基础,以“道法自然”为依据,围绕自然、社会、人类活动三大方面阐述了他们的美学思想。
老庄哲学对中国艺术和美学思想的影响主要包括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探索、中国美学的意境理论、中国美学的审美取向。
关于美的本质、美的根源中国美术史上有很多说法,现在并没有形成一致意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中国老庄哲学对中国古典美学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老庄哲学以“道”为核心范畴和最高范畴,其实老庄哲学对于道的核心范畴就是对于美学的基本范畴。在老子看来,道既不是绝对的虚无,也不是绝对与精神物质相分离的的个体。而是“无状之状,无物主象”,是有与无的统一。“无”乃道之主体,“有”乃道之所用。老子说:“故常无,用以观其妙,常有,故以观其缴。”有与无,有线和无限,是对到性质的规定。这个规定其实就是没至于美的规定。谢林说过,美就是要在有限之中看出无限。把一切作用于视听感觉上的美,作用在并凌驾于视听感觉之上。美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性质,是独立的、个性的、实在的、有限的……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内容,它高度凝结了中国人的智慧和结晶,是对历史的总结和沿承。老庄哲学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道和禅都是在对世界本体的追问中发现了空与无。意象真正生成美学,是形和质的一种结合,其中并不牵涉精神。意境这个进一步开人胸襟的范畴,其中的“境”也在中国固有学术传统中找不到根据。
庄子的哲学理论有浓郁的美学思想。他的“天一合一”、“物我浑化”等观点影响了中国艺术的“意境”理论。庄子的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意境”理论的构建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但是我们往往在一个事物上表达的美感都不一样。老子哲学所追求的就是超出感官,超脱于自然,凌驾于心灵至上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一种趋于无限的美。老子哲学对语言有效性的怀疑和对超脱感官的悟道方式的推崇,格外有力的中国文化中逻辑语言符号以外的艺术语言发展。逻辑语言无法表达的生命体验,在艺术语言里得到了最大的发展。因此,我们说老庄哲学对中国古典美学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总之,在老庄哲学里,“道“是一切万物的基础,是宇宙的本体。“德”是在道德基础上悟出来的,是它的个性化体现,万物取之于道,得之于道。“形”是万物的存在形态。可见,“道”、“德”、“形”共同组成了宇宙万物的整体,是宇宙万物由高到低的一种体现。而庄子论美,就是采用这种理论,它依照宇宙万物的本原将美分为下面三个层面:形美、德美、道美。
“形”是万物存在的一种形态,是事物存在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庄子认为“万物以形相生”,万物在世界中是依据“形”而存在的,同样,也是依照“形”而进行物种的繁衍。老子哲学的发扬光大者对老子思想进行了继承,他认为用逻辑思想和抽象概念不能把握得道,却能用行到思维和艺术思想去达到和传达他。“象罔”就是一种美学思想。用知性、感官、语言无法达到的可以用“象罔”来达到。
因此,形、色、声、象就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和经验把握万物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构成的物象能够使人得到某种感官的愉悦,这就是形美。庄子虽承认这种美的存在,但认为这是一种低级的美。
人的审美和艺术创造活动是一种心灵的活动,禅宗专从心灵的角度谈“境”,这使它更近于艺术,并必然会因此成为艺术创造和美学建构的重要理论命题。
庄子跟老子一样,认为道是无形无状、永恒的实存。遵美也是与这样无形无状,无所不在的。“道”是相融合的审美境界,是一种绝对超越形式和表象的审美境界。庄子认为“道”是客观存在的、品高的、绝对的美。
真、善、美是一直以来就是美学研究的重点,在这一方面,宗白华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宗白华认为“空灵”、“充实”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两元。空灵来自老庄的道论,宗白华说“画家所写的自然生命,集中在一片无边的虚白上。空中荡漾着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道,老子名之为夷、希、微。在这一片虚白上幻现的一花一鸟、一树一石、一山一水,都负荷着无限的深意、无边的深情。”中国画讲究虚实结合,空白处要有妙意。总之,宗白华的境界不仅是生命论意义上的,而且还是从审美角度生成的。或者说,这种境界论同时也是审美主义的。生命与审美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因此,在研究老庄哲学对中国美学的影响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对真、善、美方面的的运用。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真、善、美,应该充分把握其中的度。
篇7
关键词:实践观;认识;真理;价值;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8-0212-02
《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修订版)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要介绍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而实践的观点则是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实践观的教学中,笔者认为要讲清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要以实践观的核心范畴即实践为起点,科学把握实践的内涵;第二层次,要厘清实践、认识、真理和价值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第三个层次,就是要阐述实践观的理论意义、方法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把握实践的科学内涵
关于实践内涵的界定,不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有涉及。只有才第一次对实践范畴作出了科学的规定,揭示了实践的本质内涵。然而,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实践范畴的论述散见于众多的经典著作中,人们对它的理解和把握也是见仁见智,不一而足。现在高校普遍采用的《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中,对实践界定为“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定义虽指出了主体客体间的认识和实践关系,但没有进一步揭示出实践是一种什么性质、怎样的相互作用,因而显得有些宽泛了。
要准确把握实践的内涵,还要从的文本中来找根据。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1] 在这里,马克思批评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理解感性世界的片面性,主张既从人的、主体的方面,又从物的、客体的方面来把握感性世界,强调主体与客体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马克思认为,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一方面主体具有积极、能动地反映客体本质的功能,另一方面也要受客体本质与规律的规定或制约。这不仅是作为实践活动主体即人的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也是客体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客体主体化的表现,这就克服了费尔巴哈只是以“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客体的不足。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改造,马克思认为,一方面主体要受到客体本质与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主体在实践中具有积极能动改造客体的功能。这不仅是主体人的能动作用的突出表现,也是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主体客体化的表现,这就克服了黑格尔神化或“抽象地发展”主体“能动的方面”的缺失。
基于上面的分析,关于实践范畴的内涵可概括为人的自觉自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对对象化扬弃的活动过程[2]。实践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就是主体人能够自觉地把外部对象作为他所需要的对象、作为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来加以改造,根据自己的主观要求和价值目标,使客体由自在之物不断地转化成为我之物。实践是人对对象化扬弃的活动,就是说,人在实践中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身。“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它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3]人不仅构造对象世界,也现实地塑造自身,“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了他自身的自然。”[4]总而言之,实践作为人的感性对象性的活动,一方面否定并超越着人和世界的既定状态,另一方面则为人在世界中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可能。通过实践,人与世界形成全面的“为我”关系,人成为“自为”的存在物。可见,实践不仅是人现实地把握世界的方式,还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手段,是人的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
二、厘清实践、认识、真理、价值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在讲这对关系时,可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在认识问题上的不同回答入手,导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即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并为实践服务,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受实践的检验。可见,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另一方面,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实践和真理的关系。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讲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以取得实践的成功。在讲这一对关系时,可先阐明真理是什么,什么样的认识才是真理,说明真理的本质特征及其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突出只有实践才能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当然,人们在实践中也必须遵循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用真理来指导人们更好地实践。这就是实践的真理尺度。
实践和价值的关系。讲述这对关系时,首先要分辨哲学上的价值概念与其他学科所讲的价值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概括出哲学上价值概念的内涵及特性。然后分析价值评价的特点和功能,最后引申出实践和价值关系的三层意思:一是实践是价值形成的基础。价值的形成离不开价值主体、价值客体、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等基本要素,而这些基本要素无一不是实践造就的。二是实践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只有改造客观世界的创造性活动的产物才包含有价值,创造价值的源泉只能是社会实践。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单纯的自然物质,只要没有人类劳动物化其中,也就是说,只要它是不依赖于人类劳动而存在的单纯物质,它就没有价值,因为价值只不过是物化的劳动。”[4] 三是实践的价值尺度,即人们在实践中必须要遵循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价值目标。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须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即按科学规律办事,又符合价值尺度即满足人的需要,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另一方面,价值的形成和实现是以坚持真理为前提的,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构成了实践的动因,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总之,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而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真理不断的发展。
三、全面阐述实践观的理论意义、方法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实践观的理论意义。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批判继承前人认识论成果的基础上,一方面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就是说,主体是为了实现一定认识目的而自觉地、主动地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反映世界的,人们对世界的反映能力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是一个认识主体能动地创造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科学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认识就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从而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问题,实现了人类认识史的伟大变革,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实践观的方法论意义。首先,实践观使哲学思维方式由黑格尔思辨思维方式经费尔巴哈人本思维方式向实践思维方式转变,这是对一切旧哲学根本思维方式的变革,是人类思维把握存在的根本方式合规律性发展的伟大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次,实践观将传统哲学的抽象辩证法改造为实践的主客体辩证法,从而最终克服了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原则和旧唯物主义机械决定论原则的局限,建立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决定论的方法,为哲学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再次,实践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自然界和历史之间对立的缺陷,既从历史考察自然,也从自然考察历史,确立了“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的唯物史观,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实践观的现实意义。实践观来源于实践,也指导实践,它要求人们不把理论当教条,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正是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才形成了党的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走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这无疑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想成为“四有”新人,成为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必须掌握的认识工具,牢固树立实践的观点,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积极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只有这样,青年大学生才能有所作为,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2]光.如何讲授哲学的实践观[M].北京:教学与研究,1996,(2):27.
篇8
关键词: 阅读教学 现状 策略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目前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如何优化阅读教学也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综观近几年阅读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不难发现:“学术观点陈杂、实践方式多样,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不断的补充、修正或否定中曲折地前行。”[1]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脱节,很多理论最终难以付诸实践和接受实践的检验,理论建构成为空中楼阁,缺乏实际应用价值;有些实践研究因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而最终只能停留在经验总结的层面上。故笔者拟针对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策略。
一、语文阅读教学基本内容概述
语文阅读教学基本内容包括基本内涵、基本要素、基本原则三点,分而阐之:
第一,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内涵。基本内涵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教学”的内涵,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是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在教学中,教和学当然各有自己独立的活动,不能互相代替。其次是“阅读教学”的内涵,指学习的主体(教师、学生)在一定的方法的指导下,与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即个体以语言为中介,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塑造情感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第二,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素。概括而言,从横向关系来看,阅读教学的要素分为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要素之外以及文本和环境的客观要素,四者之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1.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必须要承当以下几个角色:首先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者;其次是教学活动中经验的选择者和组织者;再次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领导者;最后是学生心智的研究者和自我发展的探索者。2.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发挥主体性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表现为学习意向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又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接受、探索、训练、创新等具体行为。3.文本。阅读教学中的文本通常指狭义的教材文本,包括课文系统和提示系统两大块。然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的选择并非只能拘囿于静态的教材文本,只要以教材为主线,跳出以本为本的狭隘观念,教材之外的动态生活文本也可信手拈来。4.环境。阅读主体所处的社会制度、文化氛围及阅读行为所具有的物质条件、客观基础都属于阅读环境,除此之外还包括阅读主题介入这种活动时的知识能力、心理状态等。
第三,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对教学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为:1.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原则;2.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相统一原则。以“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原则”为例,阅读教学的首要原则就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原则。首先,从语文阅读课程的目标看,三维目标既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维度的工具性目标,又包含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人文性目标。其次,语言文字都是存在于文本之中,依赖于一定的语境。所以,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犹如一页纸的正反面、一个人的左右手,是紧密相连、无法分割的,它们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辨证统一的关系。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笔者采取问卷调查和课堂听课两种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汇总统计,并详细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阐述如下:
第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本次调查选择了乡、县、市三所不同等级的学校,共发教师问卷78份,收取有效问卷75份,学生问卷300份,收取有效问卷293份(每个学校100份,分别从学校的三个年级的不同班级随机选的学生)。调查结果统计如下:从教师卷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教师的年读书量不高,第1题答案A占73%,答案D只有2%;教师的科研能力水平偏低,第4题答案A还占有23%,第5题答案A占有56%,可见科研的目的比较功利。从教师卷的6至10题与学生卷一的11至20题的答案对比可见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疏于指导,只是停留在考试层面。从教师卷的12至21题与学生卷二的4至12题的答案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比较陈旧。而且在两处对比中,我们发现教师与学生的回答在很多发面还有出入。从学生卷一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现在的初中学生阅读量偏少、阅读来源偏窄、阅读兴趣不高、没有很好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上还有很多障碍。由此可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有很多偏差,既有对新课改理念的误读,又有实践操作的误差。
第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存在问题分析。为了增加研究的可靠性,笔者以上述数据为基础,结合了听取的随堂课、公开课、部分教师备课笔记的情况,以及自己本身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总结,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作了详细分析。1.学生阅读现状存在问题分析:唯书本,使学生阅读兴趣的锐减;唯分数,使学生阅读目的变得功利化;想读,没有时间读;想读,没有条件读;想读,没有能力读。2.阅读教学现状存在问题分析:忽视学生认知规律及认知需求,强调知识技能训练;忽视学生主体参与的真实、有效性,教学中出现了“泛自由”现象;文本单一,教案牵引,使阅读课堂教学处于封闭状态;评价手段过于单一,难以体现成长性。
三、目标引领: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层次性策略
层次性策略以语文课程的最终目标为旨归,以各个层次的阶段性目标为导向,以各个层次的内在联系为纽带,从而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决定教学过程的层次操作。下面将详细阐述层次性策略实施的理论依据、策略的具体实施,并以优秀的教学案例来例证这策略实施的可行性。
第一,层次性策略实施的理论依据。具体两点:1.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层次说;2.阅读心理学理论。以第2点为例,阅读是一种从书面符号中获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由感知、思考、推理、评价、判断、想象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心智活动构成的,其中诸如“阅读想象”,指阅读中对语言符号所唤起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进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阅读活动中,根据文字材料的描述而进行再造想象,是阅读理解不可缺少的一环,而创造性想象则是主动阅读、活化信息、形成新见解的必要条件。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在再造想象中形成的新形象,都是别人想象过的事物,通过自己的想象活动“再造”出来的。
第二,层次性策略的具体实施。有以下几点:1.以兴趣阅读到达学生的认知层次,实现初级目标;2.审美阅读到达学生的鉴赏层次,实现中级目标;3.以反思阅读达到学生的研究层次,实现终极目标。综上,以目标为引领的层次性策略不仅符合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师生阅读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符合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也符合文本由形式到内容的本质属性,更有利于凸现新课程整体感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语文阅读教学环节。
四、身心参与: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体验性策略
身心参与的体验性策略就是学生身心真正地参与课堂中,以自身的主体经验为主,以教师的引导为辅,在理解课文、习得语文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获得关于人生、世界的各种意义、建构完满的个体精神世界。下文将在阐述策略实施的理论依据的基础上阐述策略的具体实施,并用优秀的教学案例来辅证策略实施的可行性。
第一,体验性策略实施的理论依据。有生命哲学理论和主体性教育理论两点。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例,主体性教育思想的产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要求的具体体现。主体性教育的实质是充分尊重、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阅读活动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以平等、友好的态度去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能摆脱被动境地,自觉地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第二,体验性策略的具体实施。具体有以下几个步骤:1.品读文本,唤醒体验;2.融入情境,还原体验;3.观照自我,升华体验。以第2点为例,由于文本中语言文字的隐晦性,有些内容学生难以理解,难以唤醒学生原有的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创设一个高效的、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十分重要,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教师可借助音乐渲染、多媒体还原、表演体验等多种手段精心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融入情境中从而实现体验的还原。具体如下:首先是直观情境,即教师通过一定方式把教学内容变为具体、可感的东西,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提高教学效率。如教《中国石拱桥》一文,教师用两张硬纸板做成一个平面,一个拱形,用这两个来代替平面桥和拱形桥作对比,即体现了“直观情境”中的“物象直观”。其次是想象情境,指人们在已有的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加工而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思维的活动。从创设想象情境来看,主要是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围绕大纲要求,找到引起学生想象的“触发点”,从而驱遣学生的想象。其主要做法是:依环境、情节、人物引导学生再造想象。如教《阿里山纪行》一文中,某教师为了符合文本中山野情趣,特选择了一段竹笛独奏《苗岭的早晨》。丝竹悠悠,意味无穷。听着清新舒缓、明丽欢快的笛声,有的学生悄然动容,有的学生寂然遐思,仿佛已经走进了幽深,宁静,清凉,神奇的阿里山。
五、时空拓展: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开放性策略
本文中阐述的开放性策略是立于教学时空的拓展上,建立宽松、平等的阅读环境;不应只就课文而论课文,让生活与课堂链接;教学形式上提倡“散文化”教学,形散而神不散,重视学习过程的丰富性和教学细节的灵活性。
第一,开放性策略的理论依据。开放性策略是以接受美学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两点理论为依据而实施的,如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文本的价值体现在读者自足的开放性、独创性的阅读过程中。因此它倡导读者是阅读的主体,作者退居幕后,在教学中,教师也要退居幕后。最后它还鲜明地指出:课堂阅读的主人毫无疑问只能是学生。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建构新知识的主体。
第二,开放性策略的具体实施。具体有以下几个步骤:1.突破学科壁垒,回归真实生活;2.创新预设形态,留足生成空间;3.开放教学形式,建立互动课堂;4.开发课程资源,拓宽文本范围。以第4点为例,在阅读教学中,不能拘泥于课堂的文本教学,而是要以教材为凭借和载体,开发和拓展各种课程资源,丰富课程体系。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和初中学生的特点,课程资源的开发有以下几种:首先是经典名著课程,其次是民俗文化课程;最后是综合实践课程。
六、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实施的保障
在实际教学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教师自身的原因对新课程的理念不能完全理解,评价体系制度建立不够全面,整体阅读环境的不够优越,使得策略不能够完全实施。所以,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得以实行,必须有以下几个方面作为保障:
第一,实现教师的自主专业成长。教师是阅读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其成长过程对于教学成败至关重要。要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文化自觉,指的是教师要有自主专业成长的意识,要加强知识储备,如阅读内容需广泛,阅读思想需厚重,阅读方式需多样。2.互助合作,指在学校中进一步强调教师专业成长的互助和合作,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专业对话、沟通、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助合作,诸如语文教研组集体教研活动要落到实处;同其他学科间的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优势互补;师徒合作,教学相长等具体活动。3.反思实践。一般而言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反思途径来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记课后记,随时记录下自己对教学效果的主观评价;收集学生评教信息,加强教与学的相互交流,促使教师不断充实、完善,从而更加准确地评价自己;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教学竞赛活动,在教学实践的展示与竞争中锻炼、检验自己,以此促进反思;他山之石,为我功玉。只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在不断反思中教学,每个语文教师都可以成为研究者,逐步成为学者型教师。
第二,建构多维的师生评价体系。在阅读教学中,教学评价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才能为策略的实施提供保障,有多元评价主体、交互评价标准、过程评价方式三个方面内容。以“多元评价主体”为例,首先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其次是学生的互评,互评是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做出的互相评价;最后对教师的评价主体也不应该只是学校的领导。学生、家长也应该参与其中体现多元化。
第三,建立一体化的阅读大环境。阅读的环境从大范围上来讲,主要包括有社会、家庭、学校三个部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教学环境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是社会中的大众文化及传媒、家庭中的家长、学校中的教师。阅读环境的一体化是指这三者要联手为学生们的阅读创设一个适宜于创造发展宽松环境,形成教育合力,达到5加2大于7的效果。具体如下:1.健康的社会阅读环境;2.温馨的家庭阅读环境;3.人文的学校阅读环境。以“温馨的家庭阅读环境”而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首先家长和孩子之间要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其次家长要做读书的爱好者;最后有经济条件的家长要为孩子多买书。
综上所述,本文立足于前人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阐述了教学及阅读教学的概念、分析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针对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三个策略:目标引领的层次性策略、身心参与的体验性策略、时空拓展的开放性策略。并明确提出了以上三个策略实施的保障:实现教师的自主专业成长、建构多维的评价体系及建立一体化的阅读环境,力求通过教和学方式的一些转变,实现师生更好地发展。
篇9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科学;发展趋势
一、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综述
在人类历史上,自从有了有组织的活动,就有了管理活动。管理活动的出现促使一些人对这种活动加以研究和探索。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总结,对管理活动有了初步的认识和见解,从而开始形成一些朴素、零散的管理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管理理论。管理理论最早出现于西方,先后出现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理论等许多对人类发展有重大价值的成果。
古典管理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美欧,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和以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组织管理理论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古典管理理论对人类生产率的提高指明了方向。行为管理理论始于20世纪20年代,梅奥的霍桑实验揭示了人是社会人,除了物质方面的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因此不能忽视社会和心理因素对人积极性的影响。数量管理理论产生于第二次世界期间,它是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的最新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是指应用系统理论的范畴、原理,全面分析和研究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重视对组织结构和模式的分析,并建立起系统模型以便于分析。权变管理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它把环境对管理的作用具体化,并使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质量管理理论则出现在日本,它强调产品质量的不断完善和再造,从而实现企业的节约型生产。
二、知识经济时代更需要管理科学
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依然需要,甚至更加重要,只是管理模式必须改变;管理科学理论依然需要,但必须有新理论取代。因为管理科学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海外,都是现代国家的兴国之道。在科技兴盛之世,大至一个国家,小至一个企业乃至社会各系统都必须全方位管理,必须科学化,同时还将人性化。因为分散式的生产方式和资源配置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的式样,有序则生气盎然、万事俱兴,无序则无以繁荣、发达。各国企业经营多角化的过度展开或收缩使企业界面临着不同的命运,IBM与联想的购并、波音与麦道、埃克森与美孚、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与美国及德国公司合作等新趋势,不仅强化了人们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也使人们到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管理问题的判断、决策、实施、反馈等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哲学思想来指导;越来越感到管理活动中不仅有着数理方面的科学方法问题,而且也还大量地存在着属于管理文化范畴的问题。我国日前要解决的不仅是具体方法和理论的问题,而且首先是管理的社会属性的各类问题。管理科学的哲学研究,为上述问题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如果说哲学本身面临着一场革命,那么,管理科学取得哲学的灵魂后也会发生一场革命。这种“双重革命”,将使管理科学变成具有“灵魂趋使”的巨大力量,变成有血有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严密体系。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管理科学的发展。
三、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科学的内涵
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科学是以自然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科学体系为母体和父体孕生出的子体科学。管理科学是充分运用两大科学体系的现有成果全面地转化为生产竞争力,通过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措施的优化,激励人们的行为优化,从而导致总体生产力的最大化与成本、质量、效益的最佳化。管理科学的现实价值更在于为解决各种社会提供有创新意义的、切实可行的科学管理办法。知识经济时代决定性的要素是人群的整体知识水平。“五商”素质和创新能力(“五商”指人的智商、情商、德商、性商、体商)。知识是寄生在人头脑里的最宝贵资源,而且是一种“绿色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无污染的、可再生资源),中国拥有大量的这种深埋在人力矿山里面的初级原料资源,管理科学就是从开掘人力矿到冶炼、加工、应用、输出高级人才并促其发挥巨大作用的现代科学手段。管理科学研究的范围很广,凡是有人群行为的地方,便应有管理科学的介入,以求得组织的科学化、行为适应化、内耗的最小化、产出与投入的比值最大化、错误与风险的最低化。管理科学是多层面的。
1.管理科学方面的能力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技能。管理科学的知识有助于大至政府小至企业的决策者们分析决策形势,防止出现难以应付的局面,识别新的机遇,经常能使政府和企业取得政治或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2.管理科学在适当条件下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源泉之一,擅于运用管理科学的组织较其竞争者更能形成成本优势。
3.管理科学还是由成百个公司及众多个人组成的行业,他们给工商业、政府和个人提供管理科学服务。大至国家的科学管理,如政体、法治的演变与设计;研究各级政府、议会、司法、监督机构的设置、制衡、运行、反馈、纠偏、防腐;同时采用计算机网络系统与“专家程序决策系统”,“风险评估否决系统”建立起“电子政府”设立政府各级官员、议员、司法执法人员的资格标准与核查办法,候选人先通过公开资格选拔,然后竞选或任命上任,使权力处于相对透明被监督之中。管理的科学性就在于设立一套高效而完整的构架运行机制,不致衍生“制度性腐败”。
四、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科学的发展趋势
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科学和实践将在管理理念、管理对象、管理方式、目标模式、组织模式、效益模式等六个方面发生变革。
1.管理理念:从基础型、理性型转向发展型。管理理念是领导者在管理科学活动中所持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作为观念形态的管理理念,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知识经济的崛起导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必然引起管理理念的变革。20世纪90年代英国城市大学罗尼·莱森首先提出了一种与传统的基础型和理性型管理理念不同的发展型管理理念。莱森把管理理念作为生长在不同土壤里的一棵大树来描述三者的区别:从生长的土壤来看,认为基础型管理生长的土壤是古典经济学,理性型管理的土壤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型管理的土壤是浓郁的人文思想。从三者的根来看,基础型管理的根是政治经济学,理性型管理的根是行政学、行为科学,发展型管理的根是发展生物学和社会生态学。从三者的枝干看,基础型管理的枝干是追求卓越,理性型管理的枝干是成效管理,发展型管理的枝干是发展中的组织,这个组织是学习型组织。从三者的结果来看,基础型管理的结果是最终导致经济的个人化;理性型管理的结果是企业组织化(发展型管理的结果是个人、企业和社会都获得了自我实现和发展。因此,发展型管理理念不再是表现为个人对财富、成就的追求,也不完全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强调科学和理性、硬性和数量化,而是在管理中加入非理性因素,强调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共同发展;决策的目的是引导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交易行为,促进企业与全球社会的相互依存;决策过程的基本要素不再是传统意义的个人、信息、资本、设备,而是行动、思想和感情。这三个基本要素不断成长和组合的过程使决策不断优化,而承担这种成长和组合的载体是“学习型组织”。
2.管理对象:从有形生产要素为主转向无形生产要素为主。传统的决策主要是对劳动力和物化劳动(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等有形生产要素的管理。随着社会财富生产过程和结果的科技含量的增大,科技知识等无形生产要素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举足轻重,从而知识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逐渐成为重要的管理科学方面的课题。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价值和作用超过资本的价值与作用,知识生产力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任何国家和企业都必须重视知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迅速将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运行节拍,求得自身的发展。
3.管理方式:从传统管理转向综合集成管理。信息网络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企业面对一个全球的竞争环境和经营形式。传统的依靠企业自身可利用的资源来建立竞争优势的决策方式,将束缚企业的视野,限制创新思维,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应用能力和经营活力。集成概念的提出可以认为是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奠定了基础。集成管理实际上就是将集成的思想和观念创造性地运用于管理科学的实践过程。也就是说集成管理是以企业内外软硬资源要素为基础,以创新机制为动力,以实现社会责任为条件,以整体优化、优势互补、聚变换大为手段,兼容各种决策手段和文化,在集成对象连锁互动、共同得益、协同推进中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决策方式。
4.目标模式:从注重经济目标转向更注重社会目标,实现双重目标统一。在工业经济社会初期,企业管理的目标是裸地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主可以牺牲工人的利益、顾客的利益、社会公众的利益实现自身的利润目标。企业利润几乎成为企业管理的唯一追求。随着社会生产力进步,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对资源利用、生态平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承担责任;如果不能对消费者的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承担责任;如果不能对部属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承担责任;如果不能为投资者带来应有的收益,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竞争中,就会被淘汰出局。追求企业利润和社会责任双重目标的统一,是22世纪企业管理科学领域的基本趋势。
5.组织模式:从纵向层次结构转向横向网络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是技术革命特别是信息网络化的必然结果。传统的组织形式一般是根据物流程序设计的。专业分工和职能部门是物流的基础和程序。在传统的金字塔型的分工协作关系中,分工越细、越专业化,企业协调监督就越复杂,导致了管理环节增多,管理成本增高,企业效益降低,突出的问题。在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这种管理组织结构与信息开放性和企业快速应变的要求不相适应。信息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标准化的信息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适时处理和提供共享。因此,企业决策中凡是属于标准化的信息,如生产、技术、财务、劳动工资等都有条件实现电脑操作;而非标准化的信息,主要是市场信息和环境信息,则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提供给人脑进行分析决策。这样,企业管理的部门和层次可以大大减少,使“企业流程再造”成为可能。
篇10
[关键词]阿恩海姆 空间 环境艺术设计 室内设计 建筑
[中图分类号]TU-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089-01
阿恩海姆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心理学家和美学家之一,他对艺术心理学、美学、教育、建筑和媒介等都做出了富有创建性的贡献。他的许多著作都被翻译成了中文,如《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等,成为研究艺术心理学的权威性教材。
一、“空间”原理简要
空间,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存在形式,表现为长度、宽度、高度。从古希腊哲学对宇宙空间思辨到当代对外层空间的探索,空间问题从来没有离开过人们的视野。空间和时间具有客观性,同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割。空间是以形态的方式而存在的。其空间的基本要素是由抽象化的点、线、面、体所组成,由于它们抹掉了物质和非物质特性,所以,常又把他们称为概念要素。限定要素是构成空间形态不可或缺的要素。基本形是由基本要素构成的具有一定几何特征的形体。
在纸面上画条直线,这条直线看上去不像是位于纸面以内,而是悬浮在纸面上方的空间之中。由于这条直线并没有把那些空旷的背景分裂开来,位于它下面的平面看上去仍然是一个未被分割的连续整体。如果在纸面上所画的这条直线果真看上去位于直面之内,那么纸面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分裂。这是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空间”原理其中的一段话。点和线是组成空间物体最基本的要素。
公共轮廓和“图-底”关系是在“空间”理论中尤为重要的基础理论。我们在欣赏绘画作品或是设计作品时,公共轮廓的运用也很常见。布洛克的油画作品,看似是两张脸,但这之中有其公共轮廓线,当我们把公共轮廓放在两张不同脸上,就会发生巨大变化。这种方式画出的绘画作品能使我们感受到某事物的物质存在,然而在你稍一恍惚的情况下,它又变成了形状完全不同的另一件事物,而且同样的也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物。在阿恩海姆的“空间”原理之中还讲述了关于重叠、简化、透视等造成的空间变化、立体主义与空间结构的结合等。毕加索的《亚维浓的少女》和《格尔尼卡》这两幅画作是体现立体主义的经典之作。从画面中对事物的描绘,我们可以领略到在同一个平面之中,利用夸张、扭曲、剧烈变形和几何彩块的堆积等手法所完成,最终展现的是不同空间给人们带来的视觉效果。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运用
我们自身生活在一个大的空间之中,但是每一个小范围的空间独特性都需要人们的智慧进行重新整合梳理来满足于人们的使用需求和精神享受。“空间”在艺术创作中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它丰富了画面,增添了层次感,使整个艺术作品更有灵动性。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空间”这一要素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空间的创造也是多样而又复杂的,即要求在水平方向上对形体进行有层次、有规律、有变化的分割,又要求在垂直方向上有一定的韵律感,把各个层次相互地联系起来。在室内设计中,空间分割的合适与否与整个方案设计的成功与否是密切相关的。室内设计的分割可以按照功能需求和原始结构来进行适当的处理,去满足使用者的需求。随着应用物质的多样化,立体的、平面的、相互穿插的、采光、照明、陈设的简繁以及空间曲折、大小、高低和艺术造型等手法,就能产生多种多样的空间形式。
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流水别墅这一作品是为考夫曼家族设计的别墅,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茨堡附近的一片风景优美的山林之中。赖特选择了一个地形冗杂、厚水跌落的地点,把别墅建在小瀑布之上。在瀑布之上,赖特实现了“方山之宅”的梦想。这个特点也奠定了这一别墅的空间独特性。这个别墅的室内外处理上都堪称典范。流水别墅共分为三层,每一层都如同一个钢筋混凝土的托盘,支撑在墙和柱墩之中,一边与山石连接,另外几条悬伸在空中,各层托盘大小和形状都不同,空间的切割和分离还有凹凸都有一定的变化,它们以不同的方向远远近近深入周围的山林环境之中,使之融为一体。阿恩海姆认为,空间不是由其本身生成的,它是自然和人工建筑群体创造出来的。从流水别墅的外观上看,整个空间自由延伸、相互穿插,以一种独特的空间秩序紧紧地集结在一起。这个别墅成功之处就是以一种疏密有致、有虚有实的形体与所在的环境的山林水木紧密相融,建筑物与大自然相互渗透,汇为一体,相互映衬。流水别墅的建筑造型和内部空间达到了伟大艺术品的沉稳、鉴定的效果。这种从容镇静的气氛,弥漫在整个建筑内外的空间之中。
三、结语
阿恩海姆对“空间”的阐释,为我们解读各种艺术作品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很强的可操作性,而且对于本人所学的环境艺术涉及中所触及到的问题有了基础的“空间”理论依据,对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和建筑艺术设计还有室内设计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等(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 上一篇:监理安全实施细则内容
- 下一篇:法律援助的基本社会功能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哲学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