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个人自评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2 05:33: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个人自评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大一,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时代,那时候的我对这个陌生的城市感到害怕,其中夹杂着些许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以下是我对大一的自叙。
大一我参加了很多协会的面试,其中包括学生会。当然,结
果很不理想,在学生会的面试当中我失败了,感到很遗憾。协会当中我虽然也去面试了部门的干事,但是结局都一样。所以最后我只是有两个协会的会员头衔。而由于个人的原因,协会的活动我参加的很少,并没有给我个人的成长经历带来太多的色彩。不过我还是去听过一些的讲座和报告,也参加了一些学校和学院举行的活动,如百年校庆开幕式,院运会等。其中感到很遗憾的是我们的军训夭折了,那一两天的军训我觉得我还是有些收获的。
本来我大一的学习目标并不太高,而事实也是这样,我只求不挂科,这不是没有志向,而是个人觉得培养一些个人的兴趣才是大学的的目标,结果大一下学期挂了物理,一科我觉得最不可能挂的科目挂了,心里真的很不舒服,特别郁闷的是兴趣也没有养成多少,人变懒惰了。
而在生活上,有点纠结。毕竟刚到一个新的环境,或多或少有点不适应。有一段时间自己身体很差,胃口特别不好,对学校的饭菜很反感。同时面对新的同学,总还有点不习惯,特别是这里的人很多人说粤语,令我很无奈,不过还是慢慢适应了。
总的来说,我的大一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美好,我也没有像自己当初自我要求的那样表现,整个人浑浑噩噩的,不知道该干什么,也许是习惯了高中的那种高压迫,强制性的学习,对于大学的的宽松突然有了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没有所谓的压力,似乎也没了动力。大一的我很失败,没有取得令我感到自豪的成就,似乎成了过客,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生 综合素质测评
[作者简介]陈国梁(1963- ),男,辽宁昌图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学生处处长,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曹科岩(1981- ),男,吉林敦化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广东 深圳 518055)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08年度课题“高职院校综合素质测试运作模式探索”(项目编号:130120080307)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测试运作模式探索”(项目编号:09220400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040-03
一、引言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高职教育体系中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均在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并通过测评功能的发挥有效推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不断深化。然后,各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在理念支撑和实际运作等方面存在有待完善之处,本文将在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理清素质测评与培养关系的完善思路下,提出科学开展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几点措施。
二、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运作模式的现状分析
(一)原则缺失
1.现实困境。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运作机制受人为需要、管理需要和模式需要的束缚,难以形成功能明确、运行规范的体系。一是综合素质测评的运作没有既定的原则和逻辑,实际上受人为需求影响较大,少有制度化运作;二是由于当前高校扩招、高等教育产业化等战略实施过程中,相关配套措施还没有合理结合,从而造成在实际工作中,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被加入学生管理的功能,甚至成为记录纪律情况的工具;三是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受当前价值取向单一的评价模式所困,主要以评优为核心目标,在制度设计之初难以基于测评考虑引导和教育功能。
2.理念脱节。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受现实多种因素束缚是外因,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没有形成起统领作用的原则和理念体系,造成现实中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孤立存在,意义甚微。现实是,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没有与现代教育机制接轨,没有与社会实际需要接轨,没有与个人发展要求接轨。现代高等教育推崇“全人”教育理念,要求学生素质均衡、个性化发展,弱化高低优劣差别,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往往与这一理念背道而驰,且测评往往无直接的引导和教育功能。
3.内涵缺失。前已述及,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在运作中存在理念脱节的现实,然而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整个测评运作模式需要一颗核心进行统领和规划,进而实现系统中各层次和部门的目标一致。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在各高校综合素质测评运作体系中很难发现某种或某类核心的内涵,作为测评体系运作的出发点和支撑点。因此,测评运作模式的内涵不清问题,实质上其根源又关联于高职院校综合素质教育和培养工作的内涵不明。
(二)机制单一
1.机构单一:以院系主导。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实施主体以学生所在院系为主,这里主要是指课程之外的素质测评或评价,包括通常的德育测评、文化素质测评等内容。从现实情况看,极少学校有专门设置的综合素质测评机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在评优需求的作用下进行,由于各类评优的申报主体多为院系,则综合素质测评也成了院系的工作,具体操作者多为辅导员为主的学生工作团队。
2.内容单一:以课程和测试结论为主。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有效架构,得益于合理的指标体系。目前,高职院校进行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以课程成绩和相关测试结果为主,主要为校方的客观结论性评价,部分尝试进行改革的学校,也多通过开设综合素质系列选修课实现综合素质培养和测评的合理化。但以课程成绩作为对学生素质的综合反映是零乱且欠科学的,以课程成绩组成的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没有严谨的结构划分,建立在教学目标基础上的学分体系和以“全人”为目标的综合素质指标体系不能实现合理对接,且选修课程的数量和权重在现有体制中都处于明显劣势。
3.目标单一:以评优为基础。通常,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评价分类以课程为标准,除课程评价之外,主要是以评优为目的建立的素质评价机制,作为奖学金等校内外评优的指标来源。由于评优选拔的条件以指标为基础,除课程成绩外,对其他素质指标评价的起因即为评优,则在此基础上的综合素质测评仅仅是一种脱离了“内容”的“形式”,没有自身功能可言。
(三)实施错位
1.学校重视,学生漠视。从我们的调查来看,高职院校大都非常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及测评,且努力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以求在服务学生提升综合素质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效。然而由于传统体制和模式长期运作的影响,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测评涉及学校育人机制的整个体系,短期内建立一套全新体系并取得显著成效的愿望很难实现。加之当前现实社会环境的种种因素,如熟人社会、关系文化、后门意识等客观存在,也给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测评带来重重阻力,从而造成学生漠视大学教育和综合素质养成。
2.主观期望高,实际效果差。高职院校在推进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过程中,均希望以此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高效方式,并借此作为学校素质教育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的基础和助推器。通常,高职院校通过课程考试、相关测试和评价对学生综合素质加以考察,以期合理引导和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然而现实情况却是,由于各学校少有合格的测评结论(定量与定性)与发展指引的对应机制,很大程度上造成前期测评工作的结论不能最大化地转化为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发展指引。
3.学校热推,社会慎认。对于以学校为主体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数据,包括综合成绩、各种素质测试数据,其实质上是对学生在校期间综合素质的各类表达和记录。由于我国尚未将大学,包括高职院校作为特殊主体纳入社会综合体进行整合,学校的相关制度和运行难以与社会大体系无缝接轨,从而也造成学校热推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结论,并不绝对或顺利地为社会相关主体所认可。
(四)综合素质教育的观念误区
1.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只是学生工作部门的职责。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功能,绝不能孤立地对待和处理,应建立全局性的素质教育新机制,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某一部门、某一些人的事情,而是以某些部门、某些主要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为主体和重点、所有教师与学校所有部门参与的整体工作,从而在学校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氛围。
2.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是由活动累积而成。当前,关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方式,部分高职院校希望通过大量学生活动的累积进而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当然,参加一定的专业、创新、文体类活动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性无可厚非,但学生活动是否能够代表素质教育的全部,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学校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形式应当多元化,包括课程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活动、个性特长、创新工程等诸多部分。
3.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只是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相对第一课堂而言的,所谓第一课堂即现有的课堂教学活动,第二课堂指课堂教学活动之外的校园文化活动。第二课堂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但其绝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素质教育。当前,有观点认为仅仅通过第二课堂就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是一种误解。前文已述,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不同层次和部门,需要全方位运作。
三、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运作模式的完善措施
(一)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运作模式的完善思路
1.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教育资源整合战略。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环节,在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工程纵深发展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前文已述,构建科学的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运作体系,绝不是规则加上几个部门和老师就能实现,需要学校全员参与,全方位运作,倾全校之力整合各种资源,是学校全方位的教学、管理改革工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我们还必须承认,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也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独立环节。系统工程和独立环节都是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正确表达,并不是说一个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就能包括高职教育的全部,而是我们应当以此为契机,顺应教育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教育资源整合的战略定位和实施步骤。
2.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功能定位。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功能应当具有两个层次,最终目的即是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同时,我们看到,综合素质测评所关注的,不再是测评的结果,且测评报告也不应是能够区分优劣的定性或定量结论,测评结论所提供的,应当是对学生发展的有效指引。同时,基于综合素质测评的数据信度和时效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应当淡化考评参照功能,我们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综合素质测评不应兼有考评功能,应当与评优评奖相排斥。从此种意义上说,测评报告和结果的去功利化,也更容易让学生所接受和认可,从而内化为综合素质发展的有利因素。
3.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与培养的一体论说。传统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被动接受的,这一现状并非不能变革。培养和教育指向的“学习”没有被动与主动之说,从古至今应该未曾有过“被学习”一说,可见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应当是以学生主动为基础。如图所示,让综合素质测评由被动变主动,让学生在测评过程中成为积极能动的主体,有利于促进测评与培养形成有机关系。在理清了测评的功能基础上,才有将测评和培养放在一起加以探讨的可能性,从而建立一套能够实现双方面功能的机制。高等职业教育要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建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与培养的联动机制。同时必须看到,测评有为综合素质培养提供服务和依据的功能,但必须以测评作为一个独立有机体系的观点来进行设计和规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系统地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这一课题加以深入研究。
(二)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运作模式完善的具体措施
1.主观与客观、自评与他评、主动与被动的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功能在于为学生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引,其实现的条件之一即是为学生所认可。首先,在测评方式的设置上,要避免传统测评中单纯以分值构成的测评模式,更应当抛弃将不同的测评指标人为地设置权重并加权为总的排名方式。为了更好地实现测评的功能,应当建立主观与客观、自评与他评、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测评机制。在测评中,除了各项指标中的客观因素,如课程成绩、工作业绩、身心测评数据等,还应当有学生个人、其他测评机构的主观评价,且发展指引也应当以在规范描述基础上的主观评价为主。其次,传统素质测评中往往以他评为主,建立在一系列客观指标基础上,这一特征也阻碍了测评功能的实现,新形势下应当强化自评的比重和功能,将自评和他评有机结合起来,这也是实现测评为学生认同的途径之一。同时,我们应当将测评转变为主动的驱动,实现以学生本人启动测评为主、被动测评为辅的科学机制,逐步使学生认识到测评功能的实效性,主动参与到测评中来。
2.测评数据的产生、验证和查询。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部分建立在学生自主启动的基础上,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数据库的基础数据应当由学校相关数据库直接导入。数据中心应协调各分中心建立相应数据库和数据交换机制,并根据各指标的属性设置数据输入、验证、查询、变更的权限。对于主观数据,数据库中应设置规范的主观数据储存、输出模式。关于数据库更新的周期,建议以学期为标准,但数据输入应当是随时均能实现,要求相关验证主体每学期对主客观数据进行验证,并根据学校信用管理规范实现对虚假输入数据情况进行联网登记,从而保障数据输入的真实性。同时,对于已验证信息的修改,应建立由学生本人申请、测评中心审批的机制。在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无论是否已经验证,学生个人可随时查询,其他机构和个人需查询应当经测评中心批准。建议在学校现有电子数据库和网络资源情况的基础上,编制相对应的程序、电子数据交换流程、网络操作平台,将上述流程和数据全部通过电子形式和网络平台实现。
3.测评报告的形式与适用。根据高职院校的特征,测评报告应以学年为周期,每年形成一份。关于测评报告的作出机制,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主动或学生申请的方式。即使是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后决定以主动方式对全体学生作出报告,我们认为,基于综合素质测评的功能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也应当逐步转化为测评报告一律由申请而作出。由于测评报告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测评报告全部使用经验证的数据。关于测评报告的结构,应以前面提出的一级指标划分,并在对每一指标综合评价后,设置发展建议部分,按照经过严格科学论证的模板和测评中心主观意见,供学生个人参考。测评报告作出后,著作权归测评中心,学生个人有使用权,未经学生个人同意,测评中心不得将数据开放给其他机构和个人。
篇3
【关键词】现状形势;课程体系;就业指导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焦点问题。
袁贵仁部长于2011年11月在京举行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讲到,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在总量压力持续上升的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还存在一些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强调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促进人才培养、社会需要与就业的良性互动。并明确提出加强毕业生的思想和心理教育提出明确要求。面对严峻的社会形势,分析高校毕业生的症结并找到解决方案显得尤为必要。
一、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
(一)社会经济发展与就业关系
20世纪末至今,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由原来的两位数增长下降到目前的一位数。按照经济学的原理,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业岗位因此增加一百万个。与此相对应,GDP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就业岗位就减少一百万个,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大大减少了劳动岗位的供给。传统行业要么缺少市场竞争力逐渐被淘汰,要么是因为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而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政府职能部门减员增效也减少了对大学生的需求。[1]我国仍处于市场经济的完善过程中,人才市场、就业市场等相关就业体制有待完善。
(二)毕业生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全球金融危机来的警示,就是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危机。经济较发达繁荣地域,选择过热,就业压力较大,中西部省市用人需求较多,但条件、待遇较低,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从院校级别来看,学校的差异与就业好坏产生正比例关系。[2]从学历上看,社会越趋于对高学历毕业生的需求,研究生供需比约为1:2.6,本科生约为1:1.3,专科(高职)生约为1:0.4。从专业上看,偏向于计算机、电子、通讯、机械、医药等专业,而对哲学、社会学、语言学等专业需求较少。
(三)高校毕业生指导工作的现状
通过对诸多高校的就业工作调研发现,以下几种情况:首先,负责就业指导工作的团队素质普遍略显不高,很少受到就业指导培训,只是任凭工作经验和主观认识开展工作。其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相对滞后,在教育手段上缺乏投入,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实用性不强,新鲜信息量少且滞后,严重影响教学效果。[3]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心理学知识尚未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得以应用。[4]最后,毕业生就业信息资源短缺、信息相对闭塞,导致市场信息不顺畅,使得有关信息传播、反馈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短路或断路现象。
二、某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改革
安徽省某高校率先进行了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采用最新的教学方法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并提出了“不让一个人学生失业”的就业精神。
(一)探索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
CDIO教育模式是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四个单词的缩写,理解为“‘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Project based education and learning)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是以是以现代工业产品或系统从构思研发到运行改进甚至终结废弃的全过程为载体,在继续保持科学基础的前提下,着重强调加强工程实践训练,加强培养学生的现代工程能力。其标准直接参照工业级的需求。[5]CDIO提倡的精神与其高校的“应用型”校址不谋而合,其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61所试点高校之一。
CDIO对工程毕业生培养目标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故在就业课程体系上,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全新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思想
该高校开设的课程知识架构和内容围绕“课堂和实践相结合”的指导精神。大学生就业指导课采用Inquiring-based Learning和Experimental Learning,[6]即探究式和实践式教学模式。促进知和行的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2.CDIO教学模式教学阶段(如图1)
3.就业指导课具体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计上,采用“计划――实施――评价”三位一体,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到“以学生为中心”,从“听懂多少知识”到“用到多少知识”。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概述章节教学计划教学资源教师思路引导学生应探讨的课题”。该高校压缩了授课课时,课程形式多样化,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动者。
这种培养突出了CDIO的产业对工程人才质量的培养,使得学生在个人素质、团队意识、系统适应能力与综合调控思想得到有效提升。
4.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评价
完全根据CDIO教育模式的12条标准,[6]且实施学生自评。自评各项涉及:学习效果、工程就业导论、实习心得、专业评估、教师教学能力等。
(二)将奥德案例教学法引入到就业指导课中
就业指导课如何从内容、形式等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案例教学法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
1.通过真实的正反案例,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加深学生对关键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采用奥德案例教学法时候,选材注重真实性、实效性、典型性、针对性、新颖性以及启发性。案例教学过程是:案例展示――组织引导案例分析――案例点评。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多媒体,并注重于其他教学方法的结合。
(三)毕业生就业心理培训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当下就业指导工作新的要务。该高校首次将心理教育课程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成为有机组成部分。
大学生就业焦虑情绪,是指毕业生在求职或就业过程遇到挫折,无法看清人生方向产生的消极情绪。轻度焦虑可以激发个人潜能,但过度焦虑易造成生理问题,甚至出现过激行为。目前毕业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天之骄子”的自负心理;
2.“白玉有瑕”的自卑心理;
3.“温良恭俭让”的保守心理;
4.“举棋不定”的犹豫心理。
该高校聘请专业的心理专家进行心理培训,配合各种教学手段,进行心理素质培训。成功解决了一些毕业生的心理障碍,扼杀这些不良心理诱因于摇篮之中。
(四)建立就业指导信息对话平台
此平台是一个保证学生就业的综合平台,包含提供最新的就业政策、就业咨询、社会需求信息、就业活动、校企合作论坛等。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方便之门,帮助他们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自身,全面提升自身素质,赢得对未来的主动权。
通过QQ、Fetion、Email、留言等网络新鲜载体,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高校的人文关怀。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实习空间,及时实习单位具体信息,供学生参考选择。同时开展各类就业指导活动。
三、就业工作的若干对策
(一)政府角色定位
目前,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扮演着指导者、监督者和调控者的角色。大学生的就业模式从计划走向市场的演变过程,正是政府对市场经济改革逐步深入的过程[7]。
1.政府应是大学生就业中的主体地位
目前大学生就业系统模式是“市场+政府+高校+用人单位+自主创业”,重新诠释为“政府×(市场+学校+用人单位+自主创业)”。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尚未彻底,政府与其他要素建立起伙伴关系,在政府良好有序的市场调节和人力资源配置前提下,才能让各个要素有效执行,发挥积极效用。
2.政府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保证就业质量
当前各个高校的就业率数字表面让人看上去放心,但就业质量让人担心。就业质量不仅仅只是是否能就业,还包含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工作待遇福利、个人发展前景和工作的忠诚程度等内容,反映出就业的优劣、层次、结构和性质。这些年来,就业质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整体就业形势相当严峻。政府首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更多发展战略性新型企业;其次,加快对区域性经济结构的调制,缩小省与省、市与市、城与乡的经济差距,加强中小城市的发展;再次,对所有制有所协调,政府应把毕业生的就业重点扩大到中小型企业。
3.政府需引导高校进行教育体制改革
政府通过对就业需求的宏观预测,引导高校对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设置,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同时,政府利用政策法规和宏观调控对高校招生人数、学历层次与专业设置进行监督,防止盲目扩展、盲目设置,建立起“就业面向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设置评估机制。政府主动协调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关系,加强对高等教育、劳动力市场、产业结构之间联系与互动。
(二)就业指导队伍专家化
前文已阐述了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人员素质不高,这直接牵扯到学生的就业意识、就业能力,影响到学生的就业情况。所以高校提升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指导能力迫在眉睫。
1.指导队伍应具有正确鲜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优秀的职业道德。这样才有资格去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辅导。
2.其次,就业队伍需不断更新自己的信息。对市场机制、企业用人机制、市场需求机制需深入探究,这样才能有意识、有方向的对毕业生进行就业能力培养。拓宽就业渠道,充分利用网络,与用人单位深入及时有效地交流,将毕业生“营销”给合适的企业。
3.就业指导队伍革新观念,转变思想,及时学习。应从管理学生这种习惯性,转换角色,用新的理论为学生提供咨询和服务。不断研究就业市场变化,研究供求变化,研究资源使用最佳原则。
(三)就业指导课程改革
就业指导课程是一位面向应用的学科,在中国高校教学尚处于萌芽状态。应采用“研究性学习,自我发现为主”,培养学生调研采集、理解分析、综合评价的能力,能够对信息观点进行自我报告、自我剖析,进行原创性的研究以寻找策略以解决问题,并能利用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创新研究。
美国学业指导事业发展蓬勃,通过调研发现主要是美国文化崇尚个体,在教学中体现为尊重学生个体需求、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美国高校更强调对学生的服务意识,教师只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引路人与辅助者,在学生自主成长的过程中起保驾护航与航向灯的作用。这种教育内驱动力值得我们高校深思。高校应该在学业指导课程中有大胆尝试,安徽某高校逐步进行就业指导课程改革,走在高校前列,定期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修正,适当时机向高校辐射。
(四)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
所谓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就是分年级逐步实施就业指导,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创业指导等内容,将求职、就业意识逐步强化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形成全程化指导的理念。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大学一年级。主要侧重于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他们初步思考未来的职业方向,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合理规划大学四年的生活,设定人生总目标和不同时期的具体目标。
大学二年级。主要侧重于就业能力的培养,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培养职业理想,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学会挖掘自己的潜能。督促学生重视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如:良好的心理素质、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三年级。主要侧重于职业定向指导,就业指导应结合学生的个人发展方向进行分类指导。大多数同学已经明确了自己的选择方向(考研、参军、出国、就业),可采用咨询、讲座、交流会、团体辅导等形式进行指导。要积极开拓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锻炼的机会,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自己想从事的行业、企业、职业中寻找实习锻炼机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
大学四年级。主要侧重于就业实战的指导和服务。大学四年级学生进入了毕业阶段,应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使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掌握面试技巧、求职心理教育等,采用多种方式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开展模拟招聘活动,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求职技巧,指导学生应聘。此外,开展创业教育和就业观教育、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客观的进行自我评价,合理确定自己的就业期望值。
参考文献
[1]吴庆.演变、定位和类型―中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5(2).
[2]刘艳,李树民.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8(2).
[3]叶许可.浅议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10(35).
[4]包枫娇,刘畅.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策略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3).
[5]查建中,董刚,奚春雁.CDIO工程教育模式中国行[J].计算机教育,2010(11):3-7.
[6]顾佩华,陆小华.CDIO工作坊手册[M].广东: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实践活动;专业课;延伸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091-02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攀升,怎样拉近在校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已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经过调查走访发现,许多高校的实践活动都存在着做做样子、走走形式、学生参与性不高等现象。笔者通过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并通过自己亲自参与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找到了大学生专业课课堂延伸式社会实践活动的新模式。
一、专业课课堂延伸式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存在的问题: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课联系严重脱节
1.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化程度匹配度较低。学校一般较为重视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只是帮助大学生“感受”社会,甚至有些实践活动完全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流于形式。
2.学校专业课课堂延伸式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单一,针对性、目的性不强。许多高校每学期都会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企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他们的意志。可是这些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往往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3.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大多是由学校院系团委组织,而专业课教师参与较少。学校对专业课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没有明确的要求,而专业课教师又往往因为教学、科研任务重,对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不高。
(二)教师存在的问题:教师对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不高
目前在高校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教师“一言堂”、“满堂灌”、“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模式。老师在台上讲的眉飞色舞,学生在台下听得昏昏欲睡。多数老师认为,教师的职责是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至于学生是否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那不是我的职责。目前的现实情况是教师讲授的专业理论知识,对于刚入校的大学生而言是陌生的,完全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具备站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能力;少部分学生即使对这门专业课很感兴趣,曾考虑到理论联系实际,但是由于难度太大,也会最终选择放弃。
二、专业课课堂延伸式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探索
(一)专业课课堂延伸式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概况
高校本着服务社会,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的目的,在专业或者课程选择时都经过大量的调研和考察。所以开设的许多专业都是与社会实际联系十分紧密的。但是如果这些专业仅仅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那么当学生毕业时就无法与社会接轨,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因此,部分高校开设了“社会实践”课程。该课程由专业课老师兼任,在学生所学的专业课基础上,挑选对专业课学习有帮助的知名企业,通过教师在实践活动前后的“导、帮、讲”,同学们在实践中的“听、看、悟”,在实践后的“思、议、写”,帮助学生达到“拓宽知识视野、了解企业运作模式、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
(二)大学生实践活动与相关课程相结合的实施背景和目的
作为教师,最关心的是学生的专业发展,最重要的职责是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埃米尔・涂尔干说:“教育的目标根本上在于给孩子一种必要的推动力,让他能以正确的方向开始人生之旅。”而这个“推动力”常常来源于将大学生相关专业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笔者希望能够通过专业课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贯通,把大学生真正培养成为钟爱所学专业,精通所学专业,具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性人才。
(三)专业课课堂延伸式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法
1.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为专业课课堂延伸式社会实践活动奠定基础。社会实践基地是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并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建立合作共赢的社会实践基地,使之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摇篮,企业发展的加速器,科学技术的孵化器,以达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通过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能有效地将校内外资源联合起来,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将教学内容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大学生就业创业结合起来。
2.拓展专业课课堂延伸式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专业课课堂延伸式社会实践活动要做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专业课教师需要在课下花功夫认真备课,找出所教专业课中核心内容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点,并结合手中的资源,进行课堂的延伸。专业课教师要了解本地知名企业,熟知他们经营的状况,通过与知名企业的沟通,帮助学生进入该企业进行参观考察,并在参观考察前后给予一定的指导。笔者在专业课《管理学》的课堂教学中,曾针对课本所学的内容与计划参加社会实践的企事业单位及时进行信息链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或者企事业举办的各种与自身专业有关的比赛,密切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在学校可以举办各种实践活动,如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意大赛等。在创业大赛中设有实战营销的环节,要求学生们在校园中、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营销活动,其实这是一项意义深刻的社会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帮助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积极融入社会。在比赛前,专业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比赛计划书进行详细和专业的指导,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比赛后,及时做总结。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将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作为讲课的案例,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拉近书本与实践的距离。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一个优秀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帮助学生把别人的研究成果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我们知道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往往更能够激发人的斗志。因此教师可把每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之前,先由教师下达每个小组需要完成的问题或者任务,让学生有的放矢带着问题去实践,带着答案和收获回到学校,最后形成内容翔实的实践报告。以郑州宇通客车的实践活动为例。各学习小组的问题如下:追溯了解“标准化”的历史?宇通客车的“标准化”体现在哪里? 什么是流水线?宇通客车的流水线的工作流程体现在哪里?为什么要进行流水线流程?宇通集团的发展战略是什么?宇通的人性化管理体现在哪里?要想成为宇通人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等等。带着问题去实践,可以消除学生的盲目性。防止实践结束了,仍不明白实践的目的。教师所选的这些问题,应紧扣教材,与专业课的内容息息相关。在课堂任务汇报环节,教师应留出时间让学生以自己的亲身体会,讲出在宇通客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寻找到的问题答案和通过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等获得的答案。通过小组代表在课堂中与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见解和体会,引导学生深层次地理解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内涵。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示社会实践活动的收获,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尽快地积累专业知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以致用、厚积薄发;另一方面也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提升自信心。正如巴班斯基所说:“教学的趣味性不是单纯地激起学生的喜悦之情,博得学生的一笑,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认识活动积极化,引起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或者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喜悦心情。”使学生热爱学习,乐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切实抓好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估环节。在每次实践活动结束后,认真组织上好社会实践汇报课。由各个学习小组挑选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演说、辩论和竞赛。评价采取自评、互评、第三方评价三种评价模式。自评包括:根据自己参与活动的贡献度大小进行自我评价。互评包括:本组成员之间,根据组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贡献度互相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互评。第三方评价:老师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对每个汇报小组进行评价。评分的内容包括:实践任务的完成过程、组内成员的配合情况、任务的完成情况,与课本中理论知识的联系情况等。评分结果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重视程度。每次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后,要求每个学生完成实践报告或论文,并把结果列入评估环节中去,努力做到把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专业发展结合起来。
三、专业课课堂延伸式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结论
仅就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而言,“无论是世界还是我们的大学中,变革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同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学院和大学的主体就是多样化和扩张”一样,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主题一定也是多样化的。只有多样化才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才能有效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从事的工作要求具备‘实用性’的知识;知识越成为生产力,高等教育越被期望能培养更多有价值的人才”。这充分意味着,以前的大学教师“满堂灌”、“一言堂”注定要成为历史,而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一定会更广泛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步被人们所接受。
大学生专业课课堂延伸式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通过“活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夯实专业知识,提升认知能力,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钻研、学会交流,拓宽了知识面,拉近了理论与实践、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为广大大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姚利民.大学教师教学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档案
【abstract】build the mental health file, have importance to reinforcing tall duty student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al work.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discuss the main step, measure and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that the mentality file builds mainly.
【key words】qua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w student; mental health file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随着高校扩招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出台,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快速发展。面对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高职学生比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有必要在高职新生入学之时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全面普查并将其结果进行存档,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这将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的监测手段,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效帮助。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已成为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新课程。
高职学生心理档案的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心理档案内容的确立、心理测试工具的选择、学生各种资料的获取和分析。
1 心理档案内容的确立
心理档案主要揭示学生心理状况与心理特点,心理档案包括团体资料与个人资料两种。
团体资料是学生个人资料的总体情况,反映的是学生心理、行为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群体特征的资料,一般以学校、年级或班级为单位,其价值在于对学生总体状况的把握和加深对学生个体状况的认识。具体来讲团体资料主要包括一个团体单位内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的结果、学业情况、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其他心理测验的结果。
个人资料则是指反映学生个体各方面特征的资料,它一般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亦即学生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家庭生活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学校学习情况、个人行为表现等;二是反映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主要包括人格特征分析、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心理特征、职业能力倾向类型等。
2 心理测试工具的选择
心理测试工具的选择是建立心理档案的关键。为保证测试的科学性,探讨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规律,在测试量表的选择中,应针对要测试的内容,充分考虑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并尽量选择本土化的量表。以下列举一些信度和效度较高,使用较多反应良好的测试心理素质的量表:
2.1 大学生人格问卷。用来对新生的心理卫生状况进行全面调查,筛查出新生中心理可能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
2.2 症状自评量表。该量表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测评,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及其严重程度。
2.3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该测验通过对十六种相互独立的人格特质评价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主要用来全面评价学生的人格状况及其特征。
2.4 大学生需求调查问卷。该问卷是专门针对在校大学生编制的需求调查问卷,主要用于了解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有关需求及其程度。
2.5 埃森克个性问卷。主要用来测试学生的气质特性与气质类型。
2.6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或卡特尔联合性智力测验。主要用于测量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
2.7 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主要用于诊断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特点。
2.8 学习适应性量表。主要测量目前学生学习的适应状况。
2.9 人际交往量表。包括学生和家庭的关系、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学生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等。
2.10 职业咨询测验。主要了解学生对各种职业的态度及择业趋势。
3 学生各种资料的获取与分析
3.1 组织准备阶段。
3.1.1 工具准备和人员培训。在测评工具方面可采用清华紫光thomer-ш h光标阅读仪、wjz心理测量软件、数据统计软件spss11.0问卷,并且要对参与测评的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的心理普查工作培训。
3.1.2 召开会议,具体落实。召开有学生处、教务处、心理咨询中心以及各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相关人员参加的专门会议,布置并落实普查事宜。
3.2 正式施测阶段。
基本做法:以院系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首先进行10分钟的心理卫生知识的讲解和心理测评说明,以打消学生的顾虑,帮助学生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测评的必要性。
3.3 数据统计阶段:
3.3.1 数据采集。将有效问卷认真整理后,按院系和统计要求,录入数据,收集的数据用microsoft excel电子表格和wjz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3.2 分析筛查。提取所有学生的测量结果并依据量表的筛查标准对学生进行分类,将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同学筛查出来。
3.4 主动干预阶段:
3.4.1 个别访谈,鉴别诊断。收集各院系的新生课表及新生信箱号码或电话号码,采取给学生本人打电话或发邮件的方式,直接向被筛查出来的学生发出访谈邀请。平均每人需要20-30分钟对其是否有心理问题、问题类别、严重程度等进行鉴别分类,以便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3.4.2 跟踪服务,提出转介。依据访谈结果,对需要进一步咨询辅导的学生制订详细的咨询方案。并针对实际情况进行跟踪咨询服务,对有精神分裂症、严重的神经症及自杀倾向的学生,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提出转介专业医疗单位诊断、休学回家治疗等建议。
3.5 建立档案阶段。
对新生的所有资料,包括学生的自然情况、测试结果、访谈情况、干预措施归档,装订成册,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分文字档案和电子档案两种),为以后的主动干预、咨询与心理教育工作做好资料储备。要遵守保密原则,每位学生的心理档案保留到该生毕业离校。
3.6 总结反馈阶段。
形成报告提供给相关人员和部门,对学生的心理测评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并针对学生整体的心理特点提出方案。对筛查出来的个体,视程度的轻重,在遵守保密原则的条件下,将学生的情况反馈给相关院系的负责人员,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
最后,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①认真填写档案。凡是通过量表测查的结果,要连同测试日期、量表类型、结果分析、教育建议等一并填写进《心理测量登记表》,妥善保管。②建立心理档案要努力克服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吸纳多方面的意见,不断学习心理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与智能品质,切不可武断、草率了事。③在判断学生有无心理疾患时,不能根据一次测试,也不能单看某一个量表,尤其不能只凭某一项指标就武断地下结论,而必须有专家综合考评、科学解释、做出评定,决不容许有一丝轻率。④研究问题时,要注意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既要分析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又要注意个别学生存在的特殊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⑤学生心理档案在教育和人才选拔中仅起辅助作用,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某一方面,切不可以偏概全。⑥学生的心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常随其年龄、环境而改变,切不可对学生产生成见。
参考文献
[1]卢邵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建立心理档案问题探讨[j].理论界,2006~04
[2]吴桂敏.高校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理性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篇6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即帮助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自主规划人生教育,把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上大学不仅拿到文凭,而且为今后从事一个自己喜欢的、并愿意为之付出的职业奠定基础。
生涯规划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器
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学生个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学校教育、家庭环境等因素,为自己确立高中在校三年的学习、生活以及为适应今后的社会,培养一些基本能力的计划和打算,使学生在丰富知识学习和培养健全人格的同时,增强未来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高中生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确定人生目标,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动力,并根据不同的职业特点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分析个人目标与现实的差距,选择适当的策略,提高将来考入大学及专业选择的满意度,实现个人兴趣、能力、价值、事业、就业单位及家庭的多赢。
几年来,我校在高中阶段开展了生涯规划教育,对高中生起到了人生导航的作用。
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1)自我目标的缺失,认为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上大学,学习是为了父母、为了老师,很少考虑自己的个体需要。(2)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价值观认识不清。(3)认为填报志愿、选择学校和专业是家长的事。(4)自我职业发展期望值过高,填报志愿时关注更多的是收入和待遇问题,没有把个人发展空间或者未来的发展前景放在首位。(5)缺乏学习目标和计划。
基于过去的经验和现有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我校确立了生涯规划工作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帮助学生恰当地进行生涯规划为目标,促进高中教育与学生未来发展的良好对接。具体措施是: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多渠道、多层面对高中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力求根据学生个人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辅导。
立足学生实际,多渠道、多层面实施生涯规划教育
我校生涯规划借助主题教育、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导师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多渠道推进,主要是从思想和实践层面入手,根据各年级学生不同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活动,力求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个性辅导。
1.“如何认识自我”的主题培训――基于自身构建成长规划
高中学生面临的困惑往往来自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而自我认识是科学地进行人生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客观、全面地分析和评价自我是成功进行人生规划的必要条件。通常来讲,自我认识主要是指正确地、客观地评估与认识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智商、情商等,即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要什么,我能够做什么。
第一,基于学生成长的阶段规划。
学校引导学生结合四个内容进行规划:希望过怎样的高中生活;做人和做学问要达到的目标;你具备怎样的条件和制约因素(优点和缺点);打算如何扬长补短。学校结合近几年学生此方面常出现的实例和典型的成功与失败人士的例子,激励学生形成健康的舆论导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为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奠定基础。
第二,借助测评工具对自我进行科学评估。
学校组织各班学生进行了国家级课题学习优势项目组关于“潜在学习优势”的测评。“学习优势”是指一个人在学习和表达新的或难的知识时,所采用的是最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方式。对于不同感觉通道优势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策略。发挥优势,努力使自己的非优势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从而得以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学生在网上完成了90道测试题,学校将经过专家统计分析后的测评结果反馈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对测评结果进行自我分析。教师通过科学、客观的测量手段可以了解全班学生的学习优势分布以及个体差异,指导、帮助学生科学地评价自己,充分认识自己的学习特点,从而能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第三,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志愿选择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重要拐点,对学生整个生涯发展的影响很大。
规划的关键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来正确选择文理科,确定未来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潜力,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生命的价值。高一开设讲座,讲解文理科的学习特点,工作的类型,讲解不同的兴趣、能力所适合的职业,让学生明确自己有哪些能力,还需要哪些能力,从而确定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外请心理测评机构做了专题为职业生涯的讲座,以中外事业成功人士为例,让学生明确要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方向,确立人生目标对成就事业有巨大的作用,并介绍了文理学科的特点及发展方向。部分学生参与了文理方向测试,详细的测试报告帮助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特点和个人爱好正确地进行方向选择起了积极作用。
2.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学校开设了近20门校本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希望学习的专业进行选择。有的学生选择艺术类、文化类的课程,有的选择语言类、实验类课程,有的选择活动类课程。比如,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理财观、情感观和文化观,学校开发了“中国周边的安全与形势”“生活中的经济学”“国学研讨”“跨文化礼仪”“英汉初级笔译”“街舞”等课程。校本课程拓宽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其创造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不管学生选取哪类课程,都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的初衷。
以促进学生的人生规划实践为目标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高中阶段,学生要完成3个研学课题,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挖掘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中具有研究价值和可操作性的问题,或结合学科知识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既加深了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又拓宽了视野。一些教育专家建议借鉴国外做法,在高中加强学生职业意识和对行业的认识,并通过社会考察与实践活动,让学生逐步明晰自己的职业选择,提高适应能力。
学校规定必选“我理想的大学”这一课题,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未来的大学生活及职业规划。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利用周末或假期去大学考察、采访大学生等,对自己心仪的大学有了更多的了解,拉近了与学生生涯规划的距离。
3.德育导师制――力求全方位指导
高中生面临很多问题与困惑,学习问题、心理问题、交友问题等。如今学生表现出的主要问题是学习不自主、缺少方法,仅按老师说的做,缺乏学习计划及执行力成为了学生的普遍问题。因此,从高一起,学校就给每个学生确定一位导师,导师以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宗旨,定期与指导的学生交流,全方位了解学生情况,帮其规划个性化的近期、中期、远期的学习目标并督促实施。不少学生和家长在面临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题,甚至高考志愿选择时,会主动寻求导师帮助,提高了“导”的实效性。这一制度对实现学生的生涯规划发挥了良好作用。
4.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教育者的学生观由把学习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指标到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学生的评价手段也呈现多元化。很多事例证明学生未来所选择的职业方向和其事业的成功与否,与学生自身的非智力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在关注学生学业发展水平的同时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使其中的优势因素充分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借助北京市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和我校开发的测评工具――基于网络的同伴评价系统,实现了学生自评、互评、师生互评、家长参与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关注每一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能动作用的发挥,关注其情感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及个性特长,使评价适应各层次学生的个性特点。互评内容包括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实践能力、身体健康、艺术素养、个性发展六方面。学校将测评结果反馈给学生本人,帮助其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全面认识自我,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这种评价方式实现了评价的诊断性和导向性原则,对学生全面而可持续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
生涯规划教育为学生成长导航
篇7
[关键词]合作性教学 困境 攻略
[作者简介]张会忠(1976- ),男,吉林通化人,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孟凡荣(1977- ),女,吉林通化人,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文化。(浙江 温州 32503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094-02
一、研究背景
通过几年的教学建设和改革,笔者确定了以学生主体、能力本位、就业导向作为课堂教学改革核心要素的价值取向。笔者一直在摸索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培养方案最终实施的大部分的教学活动,都将以课程的形式落实到与学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中来,我们最有能力做好的还是课程建设。因此,在这样的背景和形势下,笔者首先着眼于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必须坚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重点,通过对这一基本思路的认真学习和思考,最终确定选择“合作性教学”作为课程教学的一个切入点。经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合作性教学在试点课程教学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相对于大众教学方式,合作性教学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各种能力水平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合作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等。但由于处于教学改革的摸索和尝试阶段,教学实践中必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合作性教学中的共性问题,笔者进行了调研、分析与概括,并制定了相应的攻略。
二、主要困境及攻略设计
(一)主要困境
1.教学任务的分配。在教师将学习任务下达后,小组内部在任务分配时,往往出现推诿现象。尤其是水平较低或较内向的同学,总是将难的任务或需在大众前表达的任务推给较好的学生。这样,就导致了学优生负担加重,而学困生在小组中混日子的局面,学习能力自然不能得到提高。
2.学生差异。一是学生个性的差异。合作性教学需要学生在多数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观念及思想,所以学生个性差异对合作性教学的开展至关重要。学生参与合作性教学的兴趣并且在合作性教学中收获多寡依次为:外向型且情绪稳定的、内向型且情绪稳定的、外向型且情绪不稳定的、内向型且情绪不稳定的。如在合作性教学中,很多同学当个人与多数人的意见、行为不一致时,个人就会放弃自己的意见和行为(即使自己的观点是对的),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意见和行为方式。这是因为个别学生个性柔弱,思维的批判力较差,缺乏自信。二是学习方式的差异。不同学科,学习方法各有千秋。学生个人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不同,必然导致学生对合作性教学参与兴趣、参与时间、参与度有所不同。而不同学生参与度对团队和谐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更有甚者,导致团队向心力失衡,最终影响全队学习效果。三是学习成绩的差异。在合作性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来说,合作性教学对学习成绩的提高体现出不同的结果。首先,获利最大的是原本处于中等水平,但基础不错的同学。这部分学生应该说有不错的基础,但对于学习的热情和动机相对新生的时候有所减退,而通过合作学习,他们重新发现了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成就感,因此提高是最快的。不仅表现在成绩上,在平时的理论课教学和讨论式教学中,都是表现最积极的。其次,对于在班上处于最高水平的同学来说,学习成绩提高不大。成绩非常突出的同学虽然在合作性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比如他们在同学中较有威望,比其他同学更快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不过,总的来说,他们自身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最后,对于处于学习能力和水平最底层的同学来说,效果不好。由于能力水平的限制,虽然这部分同学能参与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去,但所作出的贡献有限,渐渐就失去了信心和同伴的信任。这时的他们很难找到在团队中合适的位置,所以学习兴趣等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
3.评价体系。传统评价方式与合作性教学的初衷相背离,传统
价方式在合作性教学中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对评价指标没有详细的说明,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没有参考点。第二,对于表现优秀的同学不能做到及时评价,造成学生兴趣日益匮乏。第三,对学困生没有做到适时激励。第四,过程性评价环节缺失,而更注重结果。第五,缺乏对学生个性差异的评价,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4.小组分工。按照惯性,学优生在团队合作中仍然占主导地位。学优生在班级、教师心目中的地位,给小组团队成员内部带来思维上的干扰。按照合作性教学对团队各成员的不同要求,学优生未必胜任领导职务。这必然导致团队整体学习氛围受到影响。
(二)攻略设计
1.围绕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及理论讲授和研讨内容。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课程来实现,只有确立了培养目标,才能更好地进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对于合作性教学,需要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师才能选择最佳的方案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上来,才能通过合作与探究激发学生积极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因此,对于合作性教学的课程改革,必须围绕培养目标更新课程的内容,课堂教学的目的基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不在于教师讲授多少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创造环境及“授人以渔”,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所在及社会热点等方面因素,选择从大学生活、网络学习、独立生活等主题出发,采用学生自主与合作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形成一套有效可行的教学实施方案。教学基本方案设计是合作性教学建设的重要环节和保障,教学方案的设计应该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授课方案(理论教学方案、研讨方案、实践教学方案)、合作性学习讨论课时间及内容、学生学习方式、考核方式等几方面进行规划。合作性教学课程教案不同于一般课程的教案,该教案要明确规定教学组织形式为“课堂理论讲授与非正式合作性小组的研讨”和“自主性与合作性学习小组的研讨和教学”,除了一般教案要求的教学内容要点、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还需要明确教师课前如何进行合作、提供的资料、学生分组研讨的任务、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安排和建议,尤其是课程的具体内容及时间安排,其中包括非正式小组研讨的理论课程内容和时间分配、学生小组角色分工职责及培养相应的能力、学生分组研讨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分配、每次合作性学习研讨所形成的材料和课堂具体的考核方式等。 3.实施形成性评价机制,改变考核方式。合作性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指标明确、评价及时、过程评价、个性评价。所谓指标明确是指在评价活动开展前,确定评价目的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团队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水平是评价的总指标。此外,教师还应该设计相应的子目标,根据每次教学活动的特征,设计认知领域的指标、求知过程的指标、情感价值观领域的指标等,所有指标要具有针对性、导向性的特征。评价及时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改善师生关系、加强教学管理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合作性教学中评价及时要处理好时效性、随机性、综合性的关系。时效性是指教师的评价要做到及时、贴切与教学内容相匹配;随机性是指可以做到有感而发,又顾全大局;综合性指不仅仅针对知识本身,教师更应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的闪光点,并及时做出评价。合作性教学中的过程评价以关注学习过程、提高学习积极性为目的,要体现以小组为单位,评价过程可以包括小组成员自评、组内成员互评、组长根据评价指标确定评价等级,教师应该事先确立评价指标,对小组评议结果进行总结性评价。个性评价是指在合作性教学中,教师的评语要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有亲切感。教师要善于发现团队中的“关键先生”及“后进分子”,并采取相应形式进行评价。合作性教学要尽量采用综合性的学生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机制与终结性评价机制相结合,改变以往以最终考核为主要标准的方法,加强平时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机制可以包含三个阶段:期中、期末与平时,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出勤情况、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小组中的角色、讨论课表现等。建议评价方式如下:总评成绩评定:期中(20%)+ 期末(30%)+平时(40%)+口试(10%),期中和期末考核方式:闭卷考试,主要以能力、水平测试形式进行,平时成绩=合作学习表现(20%)+自主学习(10%)+
+作业测试(10%),合作学习表现=组内自评(5%)+组间互评(5%)+教师评议(10%)。
4.教学任务设计。教学任务设计是合作性教学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最为困难的部分。笔者认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必须以一定的任务为载体,否则就会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合作性教学的优势。教师设计的任务必须要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让学生感到合作的必要性,同时有利于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第一,任务应该适宜学生合作。任务的设计应该具有适当难度,非个人之力能完成,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同时也让学生看到完成这一任务的可能性。第二,任务应该和教学主题相关。任务设计的目的是为学生创造运用语言的具体场景,要让学生能够有所表现,所以应该是对课本内容的扩展,应该围绕选用的主题,这也符合教学先输入后输出的基本规律。第三,任务应该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任务应该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不囿于教学活动本身,而是尽力体现解决问题的实际意义,不是为学习而学习。比如某单元的主题为独立生活,我们扩展到大学生创业的问题,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要求各团队设计一份计划书,参加学院的自主创业比赛。尽管学生的计划书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是在真正地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语言技能,进行团队合作。
5.学生团队组建。第一,帮助学生组建团队。根据学生志愿,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长采取竞聘上岗方式,由小组长就每次任务安排小组内部记录人、资料提供者、报告人等的组内分工,各组员应轮流承担不同的责任,每人利用课余时间各自独立完成学习与准备任务,包括: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形成自己的观点,准备小组讨论发言材料等。分工角色每次讨论作轮换。小组内部应积极互助,资源共享。第二,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培训。通过先期的培训,让学生了解合作性教学的理念及具体实施方法,向小组长讲述组织小组活动的基本原则及技巧,做好组员间的协调工作。
三、结语
合作性教学组织形式有效提高了教与学的互动性、学生的参与性,明确了师生角色并以情境创建推动创新,但合作性教学在实际操作中的困境导致改革的深度受到限制。针对以上弱点所设计的攻略对于合作性学习的度以及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蔡慧萍.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美)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皮连生,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学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对其行为的塑造和自身素质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强调,应“完善综合素质评价”。[1]为引导学生进行素质拓展,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对学生素质测评比较重视,探索出一些较有操作性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也有待改进。
一、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现状分析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历史悠久,在学生质量评价方面,采用的是一种动态性、综合性评价,评价的形成和总结得到有机的统一;评价活动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其最终目标是促使职业院校培养富有职业能力的劳动者、问题解决者和终生学习者。国内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颁发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后,各职业院校对学生综合素质都非常重视,很多学校也在探索高职学生素质的评价体系、建立教育评价的新机制等问题。从综合素质测评的方式看,国内高等院校大体可分为综合素质量化和认证两大类。
1.综合素质量化。通过笔者调查和网络搜索发现,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的综合素质测评,基本是把学生的各项素质进行量化。如:《XX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条例》中规定,“品德测评满分100分,权重0.15;学业测评满分100分,权重0.65”。其中“无偿献血者每次加6分”,“凡考试作弊者,每次扣10分;每旷课1节扣1分”,“班委、团支委、科代表、舍长加6分”。《XX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2007年修订稿)》规定,“德育素质测评满分为100分”,其中“政治思想20分”、“道德素质40分”。组织管理能力20分中,“院学生会主席20分”,“院部长13分;院副部长11分”,“院干事8分;各系学生会对应院学生分数低一个等级;班干部对应系学生会低一个等级,2分一个差距”。《XX财经职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试行)》中“能够参加实践活动,表现一般,得5分;无故不参加实践活动者一次减5分”。《XX外国语职业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中“第八条品德行为表现的基本分为70分”,“文明宿舍成员每人每次加4分,免检宿舍成员每人每次加6分”。
2.综合素质认证。素质认证主要表现为采用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来记录学生的素质拓展情况,其代表形式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如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采用《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作为建立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评价体系的重要依托。它实行三级认证,即学校、院(系)和团支部三级,分别建立认证机构。认证的内容共分六个栏目: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科技学术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及其它。其中“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栏主要记载学生参加党、团组织的主要活动及在思想认识、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表现;“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栏主要记载学生组织或参加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等等。《证书》记载大学生在校期间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产生积极影响作用的重要经历及取得的主要成就,一般不作主观评价。
《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作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载体,在毕业时颁发。该证书基本是对学生在校期间素质拓展情况的记实,学生毕业时,该证书由学校统一打印,加盖学校素质拓展中心的公章后,连同毕业证一并发给学生。
二、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许多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在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具体操作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有的甚至无法再继续下去。在总结现时高职院校采用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中,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即评价目的欠明确、评价内容欠全面、评价方法欠科学、评价结果欠理想。[2]
1.评价目的欠明确。综合素质测评的主要目的应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不断拓展综合素质,激励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很多高职院校主要还是运用“德、智、体”为模块,这种模块一方面难以体现职业院校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在实践中也容易使三块互相独立,不能全面评价学生。最能体现高职学生学习水平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整个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只占很小的比重,导向性不明确,以学业分数为核心,以本专业课知识为主要内容,注重评价本专业教学计划内学业完成情况,忽视了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重视看得见的智力因素,忽视情感意志、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非智力因素。[3]从而导致评价学生的侧重与学校培养人才目标不相符,测评指标的正面导向性不够,学生的认可性与接受性不高,起不到科学与准确评价学生的目的。具体操作中测评不够民主,包含一定的主观因素等等,违背了测评的公平性和公开性,不能充分发挥综合测评的导向性作用。
2.评价内容欠全面。许多高职院校将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归纳为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等模块,并且在这个基本内容上建立了详细的二级指标,但是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对各个模块的内涵、分值所占的比例描述、分配不尽科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较笼统,从而导致各校综合素质测评内容表述不尽相同。如对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方面的测评,有的是品德测评,有的是德育素质测评,有的是品德行为表现测评,其实这些看似相近的项目的内涵是不一致的,造成评价内容的不完善。测评内容的项目数不一,有的院校素质测评的内容包含的项目多,有的院校素质测评的内容包含的项目较少,素质涉及面欠全面,当然也不是越多越好。再者,测评的内容中,强调学习成绩,职业技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3.评价方法欠科学。一方面,以量化的方式进行素质测评,测评项目赋分值的多少人为性较大,主观性太强,形成量化学生的素质缺乏科学性。如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到底应占多大的赋分值,身心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实践及创新等方面的赋分值又应该是多少,目前还没科学的研究结论,各校的赋分值不尽相同,这就造成赋分值的主观臆断,缺乏科学性。从前述院校的综合素质测评办法看,各个院校的素质测评项目不一致,赋分值不统一。完全“实录”的方式起不到清楚明了地表明学生素质优、良、中、差的作用,认证证书事实上成了“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道德、实践、学术、活动、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另一方面,以教师评价为主,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社会评价等。主要体现在评价指标由校方有关部门制定,评价主体是老师,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等级判断,学生的各种特长在评价机制中较难以得到认定,激励作用不强,不能较好地显现学生在各个层面的素质发展状况和个性的“闪光点”,容易挫伤学生发展个性优势的积极性。[4]学生个人素质的发展基础和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学生个性的差异,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必须是多层面、多角度。加之,社会评价并没有被作为整个评价体系的重要一环,评价体系不完整。
4.评价结果欠理想。评价结果没有成为调节和引导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风向标,成了为测评而测评,使测评流于形式。如上面的完全“实录”的记载方式,学生在毕业时每人一个证书,这就不能简单明了地反映学生的素质差异。作为反映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证书《素质拓展证书》,也存在需要改进之处。《解放日报》就曾刊文说,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成了“鸡肋”,学生方面难以突出个人特点,市场方面尚未获得广泛认可。[5]另外,较多的高校测评在过程中也感到工作量很大,无论是每年对学生的素质进行量化测评,还是对学生素质拓展情况的填写、申报、审核与确认,师生都感到工作量相当繁重。
三、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改进策略
1.注重正面导向性的测评目的。综合素质测评作为高校对学生的一种评价制度,其目的就是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引导学生进行素质拓展,提升综合素质。[6]由于综合测评中的每一个项目都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有关,这就要求评价体系中的指标表述要具有正面性,对学生的行为起到积极的引导和鼓励作用,对学生有吸引力,能对绝大多数学生产生正面影响,使综合素质测评的指标产生航标灯式的作用。要让许多学生能够自觉地对照测评中的指标体系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激励自己进取,从而实现素质教育既要求学生在各个方面平衡和谐地发展,又要求学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展现特长以及个性的目的。另外,参与组织实施综合素质测评的人员,也要注意对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及其指标作正面宣传和解释。
2.构建全面和谐的测评内容体系。测评内容对学生具有引导作用,学生的发展是综合的,对学生的测评也应是综合的、细化的,测评内容应该与培养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既要关注学生的课程成绩,又要关注具体实践能力的水平;既要注重学生共性品质的表现,又要鼓励学生健全和完善个性品质,力争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测评内容体系的全面和谐并不意味着各个方面都具有相同的测评效能,否则,繁多的测评让学生应接不暇,不能集中发展自己的优势。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规定,高职院校学生测评应该侧重对学生操作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测评,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具有科学时效性,既要体现教育机构对学生知识素质培养的目标,又要体现企业或市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要求,指标确定后,由学院教务处、学生处、用人单位和学生代表采用层次分析法共同确定各个测评条目的权重。
3.尝试测评方法的科学多样化。各种类型的评价应具有不同的评价手段和评价周期,应遵循适时、适量、适度的基本原则,注重评价过程。技能性评价应该适当缩短评价周期,根据教学计划和授课情况进行,考核方式可以是开卷也可以是闭卷,可以是笔试也可以是动手操作。职业道德方面的评价相对周期要较长,原则上每学期进行一次或两次。为了操作方便,可以编辑《学生素质综合手册》,为学生自评、互评、用人单位评价和班主任(辅导员)评价提供指导。具体操作过程中,班主任(辅导员)评价可以是书面反馈的形式,也可以通过座谈交流完成,一般为开放性问题,不计算量化成绩,目的是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其不断完善;自评和互评可以使用同一种评价表格,表格的设计要做到目标明确、细目清晰、操作性强,重点考查学生思想修养以及一日生活规范化情况。所有评价材料和结果应该收录到个人的评价档案袋中,阶段性评价后应组织专门学生管理人员进行统一分析,撰写分析报告和反馈意见,反馈意见内容要人性化,并且第一时间交给被评学生,建立反馈受理机制,为学生存在的困惑和质疑提供咨询和解释。
4.营造校企合作、齐抓共管的测评氛围。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企业最了解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素质需求。从这一认识出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可以营造一种校企合作、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不仅可得到基本技能的训练,掌握成熟的应用技术和前沿技术,而且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发展综合素质,缩小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学校可以直接从企业得到人才素质要求信息,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加快人才培养与企业接轨的步伐。企业在合作中,则可以及时发现自己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这种联合,可形成强强联手、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局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在与企业共建的学生综合测评基地中,通过科技开发、产品研制和工程项目的参与,检测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以及掌握专业技能情况;通过群体协作完成训练项目,检测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精神、沟通技巧、组织管理才干;通过实践过程,检测学生爱岗敬业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遵纪守法的思想。在综合测评中,将社会需求、单位评价、老师要求、学生表现及自我评价有机地结合,通过数据收集、科学测评,及时发现其优点与不足,不失时机地加以指导,扶正补弱,综合提高。
5.健全测评后的反馈支持服务机制。在学生评价结束后,有两方面的工作至关重要。一方面是正确合理地评价反馈意见,另一方面是为学生发展提供支持的咨询服务。在书面反馈评语中应包括对学生各项评价的成绩及对成绩的分析说明,提出学生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的人性化指导意见。完善的咨询服务体系承担着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处理学生评价中不公平现象,解释学生评价指标和标准,为学生发展创造支持环境等功能。健全的支持服务机制可以保证对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理念、原则、指标、程序等的设计和把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是运用评价的过程和结果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同时保证学生“双证书”获得的比率。
综上所述,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高职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结合实际,开展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制定较为科学合理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促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激励学生进行素质拓展,引导学生成为祖国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门户网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EB/OL].
[2] 鲁亚平,李建,刘继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现状、问题及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0,(1):64-65.
[3] 武正林,朱建国,张莉.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9):10-12.
[4] 李国桢.论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6):50-52.
篇9
【关键词】高校 学生工作 学长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074-02
大卫.休谟有句名言“习惯是人类生活的伟大向导”,因此,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习惯,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关键,也是工作、人才成功的保障。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高校实施了学长制(也叫“小班主任”),即聘任成绩优秀、有一定工作经验的高年级学生,协助辅导员和班主任开展新生教育管理工作,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30所高校实行这种学长制,发挥了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作用,在高校学生管理创新工作上做出了新的尝试。作为以培养以应用型人才为主,打造地方产业工程师“摇篮”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
1 学长制实施的背景
高等教育的扩招、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不断的增加使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越来越繁重,出现了辅导员与学生数1:200甚至1:300的现象,加上“8090后”独生子女的叛逆与不屑,更使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陷入尴尬处境。虽然给每个小班配备了班主任,但以科研、教学为主要任务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及个性化服务上并不可能给予太多的精力。而随着新形势教育理念的转变,学生工作在环境、任务、内容等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要求每个高校工作者应结合新形势,针对在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本校实际出发开展切实有效的工作。在此情况下,学长制应运而生了,学长制的实施无疑是一大创新与突破,是对目前学生管理体系的必要辅助和完善。
1.1 学长制是一个双赢的模式
学生工作的各项始终是围绕着“培养学生、服务学生”开展的,学长制是以人为本,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促进学长与新生成长互动的积极方式。学长主要由高年级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组成,作为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助手,协助完成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新生在入学后面临新事物有各种困惑与难题,需要领路人来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心态、生活方向,以及方方面面的借鉴与模范来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而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与成长经历不同使得他们有着不同的要求,单一的辅导员、班主任制度很难做到逐一而全面的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而学长与新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即亦师亦友,减少了沟通的障碍,便于开展工作,具有针对性较强的特点。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确定小班主任人选时,结合专业对口、责任心强,有很好的组织协调能力等原则,由一位大四的党员配对一位大三的入党积极分子,使大四的党员既有了很好的能力锻炼,又让大三的入党积极分子得到了考察与提高。由于学长是在校的高年级优秀学生,从学生的角度看待、考虑问题,更容易与新生沟通、交流,较老师与辅导员有说服力;同新生们的专业相同更容易结合自己的经历在学习上进行沟通,发展方向上给以指引,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学长既为辅导员、班主任起到了辅助的作用,又通过当“小老师”的经历,体验了做老师的辛苦,提高了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在年级与年级间又建起了“以老带新、传承优良”的纽带。
1.2 学长制的实施是应当前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面对学生不分青红皂白地进行训话的教育方式。这种方法不仅在实践中收效甚微,而且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逆反情绪。实践表明,要做好高校学生工作,必须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长善而救其失”。目前正值独生子女就学的,由于种种原因,新一代大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及品德情操、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着较前更为复杂的问题。学生中的贫富差距,独生子女的增多集中,学生的情感困惑,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承受能力的薄弱,容易产生各种悲观情绪和心理的压抑和失衡。这些情况足以引起我们对学生心理建康工作的重视,必须及时的加以发现、疏导和排除。现代信息社会中信息来源日益广泛(通讯、网络等),极少数大一新生由于缺乏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鉴别能力差,因而盲目模仿和推崇。最为突出的是网络游戏和网恋,使一些学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而教师和家长又不能每天随其左右,加以监督和正确的引导,学长对于他们来说是过来人,又没有代沟,因而学生更愿意向他们倾诉,同时也能得到更为适于他们的合理建议,他们也易于接受。从这个角度来说,学长制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了一条“绿色通道”。
2 学长制的具体实施
学长制以人格影响和实践并重的方式,对大一新生的学习态度、社交技能、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和熏陶,帮助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找准自身角色定位。因此对于学长的选拔及考核应有严格规范的要求。
2.1 学长的选拔及工作职责
根据学生特点,在实施学长制的过程中学校基本按照以下步骤:
2.1.1 选拔基本要求
(1)候选对象须为大三、大四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学生等;
(2)政治素质好,热爱党、热爱祖国,优先考虑党员或预备党员、学生干部骨干;
(3)有较高的道德、文明修养,热爱集体,认真负责地完成各项社会工作;
(4)学习勤奋,学风严谨,学习态度端正,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5)热爱社会公益活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者行动,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善于沟通,人际交往能力强;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心理素质。
2.1.2 学长的工作职责
(1)引导新生加强对政治思想的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素养;
(2)结合大学学习特点和规律,对新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进行必要的介绍和指导;
(3)对新生在大学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疑释惑;及时发现辅导对象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疏导或求助相关部门和老师;
(4)每周至少一次深入到学生中了解情况,做好记录;及时向有关老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反馈学员遇到的困难,并积极商讨解决办法;
(6)态度要认真,言语要文明,对人要和气;不能以学长的身份要求所负责的学生为私人服务。
2.2 学长制的工作考核
学长制工作考核是对其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作出评价,是对学长在工作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系统的描述。工作考核方法直接影响考核工作的成效和考核结果的正确与否,因此考核方法的选择必须以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为基础,并能为被考核者所接受。
目前,学校对学长进行工作考核主要内容为:
(1)是否按照要求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工作;
(2)履行职责过程中是否贯彻学长的基本要求;
(3)所负责的学生的学业进展情况;
(4)所负责的学生的参加社会活动的情况;
另外,学期末和学年末学长须向学院分团委提交学期体会收获和学年总结报告,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须填写《“学长制”学长考核表》;考核工作由学院分团委主持在每学年末开展,结果在学院内公布并报校团委备案。学校每年进行校级优秀学长的评比,评比结果在全校范围公布,颁发荣誉证书,并归入学生个人档案。
对学长进行工作考核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等级评估法:将工作标准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等几个等级选项,考核人根据学长的实际工作表现,对职责的每一块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小组评价法:由班级组成不小于1/3人数的小组对学长进行工作考核。
360°考核法:通过不同的考核者(学生、班主任、辅导员、学院主管领导等)从不同角度来考核,全方位地考核学长的工作。
序列比较法:将所有的学长放在统一考核模块中进行比较,根据完成工作的状况进行排序,工作好的排在前,较差的排在后。
相对比较法:对学长的工作表现进行两两比较,工作相对较优的得分“1”,较差的得分“0”,总成绩相加,总数越大说明工作成绩越好。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考核。比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采用序列比较考核法时,加入“自评”这一因素,有效地督促学长对自己工作进行总结,对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反省,并通过自我分析找出与优秀者之间的差距,有利于学长增强学习、改进意识,提高工作能力。
3 学长制实施中常存在的问题
学长制只是种学生管理的辅助,切不可将新生教育管理工作过分依赖与此。必须正确处理辅导员、班主任和学长的关系,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对学长们的工作给与积极引导和支持,而学长们也要全力配合老师们的工作,不可阳逢阴违。实施学长制,必须处理好学长与学弟学妹的关系,他们之间是平等民主的关系,学长不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不可做职责之外的事情;必须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学长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能因学长工作而荒废学业。
此外,在学长制的考核和激励上还存在有问题。考核和激励都是对学长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而考核的最终目的是激励其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促进其自身水平的提高。但一些高校往往是为了考核而考核,不重视考核结果的反馈和利用。美国心理学家赫兹博格提出的“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把影响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分为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薪酬设定”属于保健因素,“晋升与培训”属于激励因素,能够使得职工感到满意。作为学长,虽然不是学校正式聘任的班主任,但是在履行着班主任的职责,因此,应在精神与物质上有所报酬,满足“保健和激励因素”,如果考核结果没有合理利用,就无法真正起到激励作用,无法激发学长的工作动力和责任心。
参考文献
[1] 韦鸿真.用“学长制”辅助学生管理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5.
[2] 刘凯华.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指导与经验交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常桦,龚萍.大学新生[M],中国物质出版社,2005.
篇10
〔关键词〕PBL教学法;LBL教学法;中医文献检索;实践研究;比较研究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11.031
〔中图分类号〕G25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3)11-0152-03
我国教育部非常重视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分别于1984年、1992年、1998年发文要求高等院校开设“文献检索利用”课程。从1984年至今,我国高校文检课程的开设从无至有,从尝试趋于成熟,已历经了20多年,可以说截至今日,全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笔者曾选取了国内的14所中医药大学作为调研对象,对其文检课程开设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发现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学仍占据着文检课教学的中心地位,在所有调研学校中课堂教学用时基本占总体教学时间的50%,这样的教学安排造成了教与学严重脱离,发挥不了学生的主动性,所以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主动性不够,影响了学生对情报信息的获取。基于此原因,本文笔者进行了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文检课教学改革研究,将该课程中上机实践部分进行PBL教学法的尝试,得到了一定成果,为该课程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经验。
1 PBL教学法的含义和在医学各领域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霍华德·白瑞斯(Barrows)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1],是一种基于现实世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它将学习与问题挂钩,使学生投入于问题中,通过自主探究和组员协作来解决问题。以“提出问题、收集资料讨论、得出结论总结”的三阶段教育替代传统的“组织教学、复习旧课、上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的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由单一“教”转变为既“教”又“导”。
近年来,该方法在国内医学领域的教学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发现有关PBL教学法在医学各领域教学中运用的科研论文有3 000余篇,如在基础医学[2-3]、临床医学[4-5]、护理学[6]、药学[7]甚至循证医学[8]等领域的教学工作中都有此方法的使用。PBL教学法在当代医学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中也有展现,但此类研究报道较少,仅见于山西医科大学[9]、辽宁医学院[10]、安徽医科大学[11]、广东医学院[12]和首都医科大学[13]等西医院校,而且这些报道关注的问题集中于问题的选择、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和教学安排方式,而在中医文献检索课程中开展此类教学方法,或对其实践效果进行总结的论文尚未见报道。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10级中医护理专业的1、2、4、5班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共224名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试验设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中医护理专业4、5班的113名同学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随机抽取中医护理专业1、2班的111名同学为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两组同学在性别、人数和理论笔试成绩上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2.2 教材及教学内容
两组所用教材均为邓罛、辛宁主编《中医药文献检索(第2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参考资料为本教研室教师制作的中外文数据库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为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中医药数据库检索系统、中国专利、Pubmed、web of science、美国专利、欧洲专利数据库,以及Google和Baidu的使用方法。
2.2.3 PBL实施
PBL实验组:采用PBL教育理念,以“设问——讨论——总结”3段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自由组合,每6~8名学生为1小组,民主推荐1名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记录和汇报总结。
教学模式:①问题构建:首先从参与全体实验的同学处收集大家感兴趣的专业问题,共收集了如抚触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风险管理对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冻伤护理、老年肾病护理、医疗诊断与护理诊断的区别、肝硬化护理6个问题,学生可以从这6个问题中自由挑选一个问题作为整个PBL教学期间的研究专题。②自主学习:当学生选定了研讨问题之后,其现有的知识不足以解决当前问题,这时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学习计划,分工协作,通过教材和数据库使用多媒课件自学各种数据库和网络资源的检索方法,然后查询相关文献资料,小组讨论检索方法的优劣和筛选出密切相关文献,形成小组观点,按照教师的要求撰写文献检索报告,并制作PPT为集中讨论做准备,同时记录整个自学和讨论过程。③集中讨论:第一轮:教师在授课当日先利用较短时间概述各数据库的检索特点,然后以问题为中心进行集中讨论,每组选1名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其他同学共同参加讨论,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提示学生在使用各种数据库查询的注意事项,并就共性、争议大、疑难问题进行讲解分析。第二轮:通过第一次讨论之后,学生回去查漏补缺,形成最终检索报告,并将最终结果同全班汇报,提交检索报告。④总结:教师对整体教学内容的重点及难点进行解析,如要查询不同文献类型时,侧重选择的数据库,针对所涉及的探讨专题,学生查询专业文献资料时的最优查询方法和最优筛选密切文献的方法。
LBL教学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方法,教师通过集中授课演示教学内容中各类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布置检索实习题目(同PBL组的研讨专题),让学生自由组合,6~8名学生组成1小组,民主推荐1名小组长,下发检索报告模板,以小组提交检索报告的形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小组长负责分配任务、协调工作和监控各组员的任务完成情况。
2.2.4 教学效果评价
主要以检索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60%,总分计为60分)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来评判教学成效。检索报告成绩的给定标准采用教师评分加小组成员内部自评打分方案,比例为3∶1。问卷调查探讨了PBL教学法和LBL教学法是否能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参与意识、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学能力、提高信息获取能力、提高信息分析与利用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加强师生交流沟通、加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习效率、加强消化理解能力、提高写作能力、增强实践能力,以及是否愿意继续实施此种教法等方面。
2.2.5 统计学处理
3 结 果
3.1 检索报告成绩比较(详见表1)
4 讨 论
4.1 PBL应用于中医文检课教学中的益处
将PBL教学法应用于中医文检课教学中发现,它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同时通过PBL教学,教师也能不断自我完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着对知识的逐步了解,会提出各种超出书本的内容,教师如果想对有关问题进行准确、合理的解释,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4.2 PBL实施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在实施PBL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一,很多学生由于受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开始很不适应此种教学方法,有些无所适从,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学习,教师必须要不间断的与其沟通交流,教师要付出比课堂教学更多的时间。其二,有部分学生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了学习就是为了拿学分的功利思想,认为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好,但要进行2~3轮的总结讨论,且课下需在此门课中花费大量的时间,有些“浪费时间”的想法,因而在问卷中只有73.3%的学生认为能提高学习效率。其三,如果要将PBL教学法贯彻的好,每个班需要2~3个教师进行交流辅导,这在中医文检教师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是非常不容易实施的。其四,现阶段还缺乏对学生个人学习效果全面、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其五,尚未有一套针对中医文检课PBL教学的规范教材。
总而言之,PBL教学打破了以往教师上面讲,学生坐着听,教师动手操作,学生观摩的传统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作用,它适用如中医文检课这样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它能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Barrows,H.S.A taxonomy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thods[J].Medical Education,1986,20(6):481-486.
[2]王江琼,彭智甦.PBL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教育,2009,(1):18-20.
[3]于影,关宿东.PBL教学法在医学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3):272-273.
[4]靳瑾,张国伟.PBL+LBL教学模式在妇产科八年制临床见习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1,(2):185-187.
[5]钟英强,曾燕,蔡凤间,等.在八年制医科博士生的消化内科见习中实行PBL教学方法与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128-133.
[6]罗先武,姜小鹰.护理学基础技能教学中PBL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教育,2007,(2):74-76.
[7]吴虹,韩茹,,等.PBL与多媒体结合教学法在药学专业药物分析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112-113.
[8]田金徽,刘爱萍,申希平,等.PBL教学法在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39-43.
[9]孔瑞珍,王秀平,袁永旭.医学文献检索课应用PBL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6,15(6):57,66.
[10]程文志,张宁,姜健.医学文献检索课PBL教学法的改进[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9,30(5):83-85.
[11]邹聪.基于信息需求的本科医学文献检索课PBL教学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3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