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9: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探究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音乐课程教学需要突出培养学生对音乐审美的能力,而这也凸显出了初中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要性。为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思维与鉴赏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要把握好一个度,极尽贴合班级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与音乐欣赏理念,尊重在音乐欣赏方面学生在思想上所存在的差异性。所以,音乐欣赏课程教学需要老师创新教学方法,并做到正确引导,进而让学生能够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真情实感,并真正感悟到音乐所潜藏的魅力。
一、老师要具备教学素养及扎实充分的音乐基本功
初中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必不可少,但首先音乐老师一定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对音乐作品也要能够掌握透彻并反复钻研。在此基础之上,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老师还要努力协调与学生间的教学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鼓励学生多发表个人意见。当然老师也可组织班级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通过对反馈意见的采集与解决,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比如,在《红岩魂》鉴赏课程教学中,老师可先以“红岩”作为导入,引导学生学唱《歌乐山》歌曲,通过与革命时期的生活情景对比,让学生深刻体会红岩英烈的品格,感悟奋斗爱国的红岩精神,最后再引导学生逐渐深入《红岩魂》音乐欣赏课堂学习中去。另外,老师也可以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来演示其音乐旋律,例如竹笛,又或者吉他、钢琴,从而演绎出各种风格的音乐,通过观看老师的表演,学生会感受到音乐自身所带有的乐趣与风趣。最后的教学重点在于老师必须要提高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度,如模唱,或者通过画线条和图形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理解音乐段句之间存在的复杂联系。
二、提高学生课堂活动参与度,积极开发教学资源
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更容易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初中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理念要求学生能自主进行创作学习,能够理解音乐作品的真实涵义。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创设多元化趣味性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鉴赏活动中去,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这样学生对所学音乐作品会有更深刻的认知与了解。
例如,在《战士的歌》一课教学中,老师可以为学生编排一次班级大合唱,并为学生租借好“战士”革命服装,集体活动会更受学生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更会竭尽全力。随着音乐活动的参与,学生很容易就进入歌曲情景,在大合唱中也会深入感受到歌曲的力量及歌曲想要表达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对所学音乐作品的无限联想,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体会到了快乐,自身学习效率便会逐渐提高。另外,老师也可以充分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如音乐欣赏课程中对乐器进行介绍时,
由于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老师便可通过多媒体制作出所学乐器的视听片段,这样学生对大多数乐器都会有一个细致的了解与认知,当然老师也可找一些交响乐的演奏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音乐的宏大唯美。
三、适当采用直观教学方式
直观具体教学法,即要求学生运用教学“用具”配合音乐学习,凸显音乐特性,最终启发学生对音乐创作的思考。例如,在《梨园芬芳》音乐作品鉴赏中,老师可以在课前预备一些古典传统国式乐器,引导学生学习乐器的音色结构,再临场体会乐器所带来的音乐之美,进一步领悟《梨园芬芳》音乐作品的感染力。其次,老师也可采用“观摩”等直观教学方法。如在《白毛女》音乐赏析过程中,老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歌剧,充分利用舞台歌剧的感染力来加强学生对所学作品的感悟。
在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中,老师必须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教学目标,积极丰富学生的音乐学识和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音乐内涵并感悟音乐魅力,以期能够促进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篇2
初中生处于身心转变的关键时期,外界的新奇事物都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影响,而音乐欣赏课是一个感受平台,有助于初中生舒展、调节身心。也就是说,经过长久地聆听特定乐曲和反复吟唱,学生必定会形成自主性感知意识,有利于今后情感表达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现状,提出了有效的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创新
依照客观层面的观察,音乐欣赏单元的确是音乐课程系统化教学的特定调试媒介,它善于利用各类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表现技巧、音乐形象等进行感悟交流,引起初中生情感、思想的共鸣。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借助特定的美感效应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能力。在日常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带有丰富情感内涵和新奇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引入课堂教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其日后树立独特的音乐欣赏角度以及专业化发展前景产生积极作用。
一、创设生动的导入情境
音乐是借助声音表述主体内心情感细致化的行为艺术。在讲解初中音乐欣赏课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科学地感知音乐作品,理解音乐的规则,然后适当地彰显人本服务的特性,注重开发学生个体音乐听觉感知的系统化。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演示名曲,使学生获得前所未有的听觉享受。在欣赏特定的音乐作品时,教师需要在关键处进行适当的启发式解说,同时设计相关问题,引发学生的无限联想。笔者相信,经过教师的逐层引导和调试,必定能让学生深入地感知音乐情境,奠定深厚的音乐基础。如在《中国人民进行曲》欣赏课上,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开场白,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国庆阅兵现场的激荡场景,使学生逐渐融入到歌曲的节奏中,甚至有部分学生还会跟着音乐的节奏高声歌唱。这样一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后续课程内容和技能训练的拓展。
二、营造和谐的交流氛围
结合实践调查,笔者发现,良好的音乐课堂交流氛围,能有效调动学生个体长期研习音乐课程的积极性,并积极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探析音乐作品的内涵,有意识地开发和设计小组探究活动。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师生同时扮演倾听者,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标准的音乐听觉感知和演唱技能协调水准。当学生倾听完特定的音乐作品之后,教师需要结合作品的体裁格式、时代文化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状况进行系统解析,必要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影视材料,争取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作用,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音乐作品。在整个教育行为的环节中,教师可以把听到或看到的内容设置成问题,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保留整体的认知印象,然后逐层赏析和重点聆听。如在讲解《万马奔腾》作品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音乐作品,直观地呈现出马头琴的音色特性,然后运用课件,辅助学生理解万马奔腾的情景,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较快地融入到作品的内涵中。表演是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表达情感的过程,它不仅是技能的展示,还是表现学生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渠道。表演重在学生的积极参与,重在学生充分、无拘束地参与音乐表现活动。当学生在表演中尽情发挥自己的表演潜能时,他们就能从这些表演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理解、有所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欣赏课程系统化的讲解,需要教师关注众多的细节,包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灵活运用多媒体设备、系统化补充音乐歌唱的表演单元等。为了营造活跃的音乐欣赏交流课堂,教师必须事先科学认证和有机审视教学环节,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技能,拓展人文素质,积累更加丰富的经验。
作者:蔡冰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南环中学
参考文献:
[1]张垚.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问题”探究[J].学周刊,2011,(19).
篇3
一、初中音乐课堂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意义
多媒体教学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主要通过电子设备进行操纵,给学生进行多方位、多途径、多视角信息的传递,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上的局限,使学生的思维方式由单一转变为多种途径发展。
(一)摆脱传统枯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歌曲学习与训练,就比较枯燥乏味。但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引进,教师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资源,搜索更加丰富的课件内容,对歌曲或是器乐作品背后的内容进行描述,并且配有图片视频展示,这样就会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的刺激。如在学习《独特的民族风》这一课时,首先播放纪录片展示给学生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服饰美食美景,学生就会被其中的场面深深吸引。此时学生再学习音乐时才会更加有兴趣,而不是脱离课堂,成为老师个人的“独角戏”。
(二)开阔学生视野,扩展学生知识面
在以往的初中音乐课程中,教师教学更多地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讲解,而初中生因为认知、理解以及想象能力不足,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所传授的内容,从而使教学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多媒体教学中,它能使复杂的音乐知识简单化,抽象的音乐形象具体化。教师可以将所讲授的内容通过音像结合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不同音乐的表现形式。如在欣赏《奥林匹克号角》这一首作品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这首曲子的视频,同时讲述每种乐器的外形以及演奏效果,再用课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每种乐器的简要介绍。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更有兴趣地学习音乐,久而久之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三)实施情景化教学,提升课堂时效
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准备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一个优盘就可以取代大量的教具。教师在上歌唱课或欣赏课时,就可以直接通过多媒体音频展示真人的演唱或演奏效果,提升音乐作品的真实感表现。如欣赏《金蛇狂舞》这一首作品时,课件上直接出示真人演奏的视频,欢快激烈的场面很容易使学生身临其境,分析作品会变得更容易。同时多媒体出示有关歌曲的相关背景介绍,这也会减轻教师面对大量作品介绍时的压力。
(四)转变教学模式,实现师生互动
在以往初中音乐课堂传统教学模式中,通常情况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使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良好的互动。在多媒体教学课堂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带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无形中也可以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信息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如在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在课堂结尾,教师可采用知识竞答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前讲述的贝多芬的相关知识,在课件中呈现出问题,同时告诉学生答对了问题会有奖励。这就会使原本昏昏欲睡甚至做其他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的学生瞬间打起精神,和老师亲密互动。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发展越来越快,特别在教学领域中体现出了更多的优势,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多媒体教学技术带来的教学问题。
(一)太过依赖多媒体,导致教师专业技能退化
初中欣赏课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很多便捷。但是,现阶段音乐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设备,掩盖自身教学中的不足。例如,在欣赏歌曲《辽阔的草原》时,教师不应该只是单纯地播放制作好的课件、视频、音频让大家欣赏,而是应该在欣赏完之后,通过钢琴弹奏范唱这首歌曲,让学生跟着音乐旋律,深入地感受音乐风格。同时,经常弹奏钢琴和演唱歌曲也是对教师自身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否则,久而久之,教师的专业技能就会退化,无法组织更加高效的音乐课堂。
(二)教师不能够熟练地掌握多媒体,导致课堂结构松散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老师的电脑操作也有硬性的要求。虽然多媒体技术已被引进中学音乐课堂,但还有部分音乐教师无法在音乐欣赏课中较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一方面这些教师年龄较大,不太精通电脑操作或者操作缓慢;另一方面,多媒体设备一旦出了故障,教师处理起来就相当麻烦,耽误教学进度的正常进行,课堂结构松散,教学目标难以达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大打折扣。
(三)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手段脱节,导致课堂效率不高
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中学音乐课堂中两种不同方式的教学手段。前者注重教师自身的讲授、黑板字和钢琴水平等师范生基本功,而后者则是将投影仪、计算机等搬入课堂。两者各有所长,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讲课时往往没有很好地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多媒体的过多使用导致整节音乐课信息量过大,教学内容十分空洞,没有对重点进行详细的讲述,学生也会觉得课堂索然无味,导致课堂效果不尽如人意。比如在学习欣赏课《红旗颂》时,如果教师一味地讲述乐曲背景、乐曲旋律以及情绪变化,让学生抄写板书,或者从头到尾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不断地听音频而不加以讲解,这两种教学手段都不能很好地展现课堂,自身的弊端极其明显。
(四)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过度使用,导致学生思维受限
教师长期使用多媒体教学,对于初中生在音乐欣赏课中学习音乐的习惯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一方面它不利于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欣赏音乐的能力。多媒体教学这种模式化、定向式的模式,剥夺了初中生想象、思考音乐的权利,严重阻碍了初中生自主学习欣赏音乐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不利于培养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初中生长期接受直观视觉听觉的刺激,对图形、文字、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逐渐形成思考惰性,必定影响他们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在组织音乐欣赏课时,一定要提前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如欣赏《海洋与辛巴德的船》这部交响组曲时,教师可不通过播放视频,而是用讲故事这种方式来展示组曲背景,生动有趣的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思维主动性,这种感觉远比视觉刺激更加奇妙。
三、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运用对策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我们要运用恰当的方式将多媒体技术融入我们的初中音乐教学欣赏课中,从而真正发挥其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促进作用。
(一)教师需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抓住音乐教学本质
在多媒体技术下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一堂课能否圆满完成,很多时候取决于教师能否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首先,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把课堂完全变为课件展示课,课堂教学中要留出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而灵活调整课堂环节和结构的空间。其次,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过程中,要学会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注重内容形式的创新,通过聆听、感受、欣赏来提高他们感觉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让他们时刻紧跟老师节奏融入课堂中,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掌握教学对象,抓住音乐教学的本质,提高课堂质量。
(二)提高音乐教师综合素养,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
音乐教师的综合素养不仅包括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管理班级的知识技能等,还包括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实践的技能。作为音乐教师,要能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但是,由于部分年龄较大的音乐老师,对电脑操作不熟悉,不能很快地掌握多媒体技术,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因此,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门的多媒体技术的学习,提高教师多媒体技术使用水平,让教师充分掌握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把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以及相关技术手段用于课堂教学,使课堂变得生动充实,避免出现失误,不影响教学进程。
(三)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形成优势互补
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出现,极大改变了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式,但这并不代表传统教学可以退出历史的舞台。传统教学模式在于它是以教师个人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丧失了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多媒体教学模式下课堂信息容量大,教师没有针对疑难点进行深入的讲解,同时学生也没有足够时间理解本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学习难度加大,从而降低了学习音乐课程的动力。面对这样的情况,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将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与多媒体音乐教学模式相结合。同时我们也应该正确认识两种教学手段,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使两种教学手段形成优势互补。
(四)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
在初中音乐欣赏课堂中,由于多媒体音乐教学管理制度的缺失,会使教师在认识和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存在误区。因此,学校要制定相关的多媒体音乐教学管理制度,为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首先,要健全教学制度体系,包括音乐教师日常管理制度、参与培训制度、审核教学制度与奖惩制度。其次,完善教师评价体系。通过学生评价、督导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客观、全面地考核评价音乐教师多媒体教学成果,以此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奖励、评选的参考依据。最后,教师上课过程中,应加强学生课堂纪律的管理,同时,在课堂中让学生提出自己对于课堂的意见,教师根据意见对课堂内容和模式进行改进,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氛围中学习音乐。在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虽然教学实践表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教学事业的发展,但是现实中产生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音乐技能,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的操作,学会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努力创新,探究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
篇4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课;策略
一、巧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学好一门课程,首先要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面向21世纪,教师也应不断改变教学方法,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明确教学目标,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增强教学理念。
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和动机。
1.巧用问题,激发学生去欣赏
所谓问题法就是教师根据不同的音乐,提出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这样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们更加投入其中,从而有更大的动力去学习领悟。比如,在教学《丰收锣鼓》时,通过让学生聆听不同乐器的音乐,感受欢庆丰收的喜悦,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和民族乐器的喜爱之情。我给学生设置以下问题:“你们听到了几种乐器?”“能不能把你们所听到的乐器按照在乐曲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写出来?”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去思考,带着问题去欣赏,从而提高他们欣赏的主动性。
2.巧设问题,激发学生去讨论
不同的学生对不同歌曲的体会和感悟是不同的,他们在欣赏的过程中会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了让学生之间实现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你从歌曲感受到了怎样的一种情绪?”“这首歌曲中描述了哪些事物,它们有什么寓意?”这种开放性的问题,会激发学生的讨论欲望,他们会唇枪舌剑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会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有助于在问题讨论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比如,在欣赏《百鸟朝凤》时,我让同学们聆听音乐,并分组讨论: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你能听出唢呐模仿了哪几种鸟的叫声?可否用自己的话或动作表达这首乐曲描写的情景?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边欣赏边讨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二、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音乐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人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创设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之前先根据音乐的意境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里感受“应时应景”的歌曲,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音乐总是能够与人的内心相沟通,通过欣赏聆听音乐,能够丰富其内心世界。学习音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仅仅是听听而已,而是人的感情的一种表达,学生们欣赏音乐时,如果可以更深一层地领悟其中的感情,能够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激发他们的欣赏兴趣。
比如,在教学《希望的田野上》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歌曲的MV,让学生去观看袅袅炊烟、欢快流畅的小河、成熟的高粱、美丽的荷塘等,把学生引入到丰收的田野上,给他们创造一个可以通过视觉感受的情境。这样学生更能体会丰收后田野欣欣向荣的景象,更能理解农民欢乐的心情,更能体会歌曲里所表达的喜气洋洋的情绪。
又如,在教学《新疆之春》时,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具有民族特色的新疆民族音乐的风格和特点,提高他们对民族音乐的认识。但是很多学生甚至不知道新疆在哪里,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就必须创设相应的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新疆的风土民情,展示新疆的美好春光,学生在观赏中会有身临其境之感。他们会把歌曲和新疆结合起来,融入自己对新特的情感感受,能够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这对于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新疆之春这首乐曲具有良好效果。
三、教师要适时放手,让学生成为音乐欣赏课的主角
很多教师都觉得初中生理解能力有限,他们不能很好地了解歌曲中的情感和内涵,因此在教学中习惯向学生灌输欣赏知识,其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放手,让学生自主欣赏音乐。比如,在欣赏《扬鞭催马运粮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工进行音乐角色的模仿扮演。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一个小组的学生负责用打击乐器来模仿欢快的马蹄声,一个小组的同学要根据音乐的节奏为音乐伴奏,另一个小组的同学则要表演出音乐中出现的形象化的动作。这样一来,音乐场景就被学生创造性地表现了出来,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这首音乐中的乐器、音乐中蕴藏的情绪都会有更深的感悟,他们不必拘泥于教师设置的机械化课堂,可以进行自主探究,能够显著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
总之,音乐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它能够真实地反应人的内心世界,让同学们感受到最真实的自己,因此,我们应通过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来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篇5
>> 提高初中音乐课教学质量之我见 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效果之我见 初中音乐教学之我见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之我见 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之我见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之我见 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之我见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之我见 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之我见 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 浅析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 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策略探析 如何提高初中音乐的教学质量 提高初中音乐课教学有效性策略之我见 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教学之我见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之我见 初中音乐创新教学之我见 初中音乐课教学之我见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之我见 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之我见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在初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的基础上使其具有理解音乐的基本能力,从而使精神受到陶冶,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同时也是培养人类创新能力的一把重要的“钥匙”。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创新 音乐艺术所采用的手段及其特征,决定了这种艺术形式有很强的抽象性。初中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要认识到音乐学科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不是以分数来衡量的,要充分认识到音乐学科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改变音乐课的附庸地位,确立音乐课程的核心学科地位,是学校音乐教育健康发展的首要保证。然而,音乐学科不受重视,教学质量不高。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些具体方法。
一、调整教学计划
1、增加乐理知识的部分内容
基于学生学习乐理知识的愿望以及他们对乐理知识不太了解的现状,应适当地增加部分乐理知识,如节奏,音的长短,音名和唱名,曲式结构等等。这些乐理知识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唱歌曲、欣赏音乐、学习简单的乐器演奏等。
2、增添部分流行音乐及通俗音乐
我们音乐教材上的内容包括了中国的民族音乐、交响乐、合唱曲目、西洋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歌剧音乐等等,都是比较经典和严肃的音乐,流行音乐和通俗音乐几乎是空白。因此很多学生对于音乐课没有兴趣,有些学生上课甚至不愿带着课本来,加入这部分内容也是时展的需要和学生求知的需要,可以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3、增加学生自己的演出欣赏
课本上往往都是一些名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固然优美,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可是往往使学生觉得离他们的距离很远,有些学生很想学习音乐,但总觉得没有自信心,因此在教学中增加部分本校学生的演出欣赏,通过欣赏、分析身边人的作品,缩小他们与音乐的距离,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觉得原来自己也可以做得很好。
二、改进教学策略
1、加强师生互动
学生最怕的是教师的“一言堂”,音乐课也是如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如在乐理课上:加一些节奏练习让学生加上身体动作拍奏,通过身体的动作让每位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强了对节奏的掌握;在声乐课上:加进一些有趣的练声方法,把深奥的声乐练声生动化,让学生觉得学习唱歌原来可以是件很轻松的事情;在音乐欣赏课上:加进让学生模仿表演的机会,通过学生自身的表演体会作品的内涵。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多听听学生的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使自己的教学更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2、加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初中音乐欣赏虽然有一些配套的音乐磁带,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欣赏需要。为了让音乐欣赏更加吸引学生,教师可以加入很多多媒体手段,如寻找VCD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件制作中插入视频,即满足了学生的欣赏需要,又增强了上课的效果。这样欣赏课的情境就会在优美的多媒体教学中建立,一些本来不爱上音乐课的学生也会被吸引,欣赏课的教学效果也能越来越好。
3、拓展音乐教学的空间
学校可以开展许多校园文化活动,如一年一度的合唱比赛,主持人大奖赛,十佳歌手比赛,器乐比赛,舞蹈比赛,才艺展示比赛,还有校园电视台等等。在课堂中,结合这些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和动员,为参赛学生进行辅导。使学生的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也更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三、重视音乐教育
1、加强在职音乐教师的培训,大力实施“人才强教”,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面对城市现代化、信息技术发达的现状,我们的音乐教师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多接受、多学习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识,对现有师资进行在岗培训。内容可包括:①音乐基础知识。让教师熟练掌握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和音乐常见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进一步加强教师音乐审美能力。②音乐基本技能。让教师全面掌握音乐教学的基本功:歌唱能力、钢琴演奏能力、弹唱能力、即兴伴奏能力、器乐演奏能力等。③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引荐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优秀成果和国外著名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发展教师的创造性。④文化素养。音乐教学不仅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渗透,与舞蹈、影视、戏剧、美术等姊妹艺术学科相渗透,还包括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渗透,加强教师各方面的文化素养,使教师对教材掌握得更深、更精,理解得更透彻。另外,坚持大力实施“人才强教”战略,不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师德规范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不断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建立长效的师德建设机制。以此加大音乐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改变目前我国音乐教师学历程度偏低,实际教学能力薄弱的现状。
2、建立有效的音乐教学设施和设备的管理机制
篇6
【摘 要】现阶段,音乐欣赏课已成为各中学普遍开展的一门艺术鉴赏课程。本文将在论述音乐欣赏课对学生学习成长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如何上好一堂音乐欣赏课这一论点进行具体的论述,并给出相应方法和举措。
关键词 中学;音乐欣赏;重要性;措施
一、音乐欣赏课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音乐欣赏课是从音乐课程中所分离出来的。近几年,随着新素质教育和新课标改革进度的加快,众多中学开办了音乐欣赏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从而实现学生文化素养整体性提升的最终目的。音乐是一门艺术,其形式、内容、风格、演奏技巧千差万别。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精神的寄托。不同的音乐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音乐荡涤了人的灵魂,触碰到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位。当人们的情感与音乐作品的情感达成共鸣时,人们内心的情感色彩将会在音乐中得以晕染,其思想境界将上升到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决定了行为的高度。因此,音乐对于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深远巨大的。对于中学生来说,一堂好的音乐赏析课可以激发其音乐赏析的热情,提高其学习兴趣,丰富其情感世界。此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领悟力、想象力、赏析能力会实现较大的提升。在音乐赏析中,学生对音乐类型、演奏方式、曲调风格等都能够有充分的了解。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融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学生音乐知识的汲取面更加的广泛,其对音乐热爱的情愫在原有基础上得以进一步加深。由此可以看出,上好一堂音乐欣赏课对于中学生的学习及成长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几点措施
(1)选取适宜的欣赏曲目,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中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在传统的音乐赏析课中,教师对欣赏乐曲目的选取大多是依据个人喜好。因中学生与教师的欣赏水平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教师所喜爱的曲目对与学生来说却是生涩难懂的。因此,教师在欣赏乐选取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对该年龄段学生的理解力、欣赏力和领悟力有充足的了解,选择学生所熟知的、欣赏价值较高的一些音乐曲目,比如莫扎特的《小夜曲》,贝多芬的《第三命运交响曲》等。这些脍炙人口的曲目将学生的思绪带到了浓烈的演奏氛围中来,音乐的艺术感染力拉近了音乐与学生心灵之间的距离,学生的思绪徜徉于灵动的乐海之中,学生对音乐的陌生感随之崩塌。在反复的乐曲欣赏中,学生音乐的赏析能力大大提升,其音乐鉴赏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教师在曲目选择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同时还需将所选的曲目与学生的情感世界相结合。中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发育及心理发育的起始阶段,因此,教师需为学生选取积极向上且情感色彩浓重的欣赏乐,使得学生的情感与音乐情感产生共鸣,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加深学生在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此外,欣赏曲目的选择还需具有时代性,对于中学生来说,流行曲目受到其高度追捧和热爱。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这一心理,在音乐欣赏课程中,适当的融入一些流行元素,以此来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兴趣,加强学生对音乐赏析课的喜爱。教师可以在学生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教授学生根据音乐节奏打拍子的技巧。学生在多变的节奏中,能够很好的体会到乐曲节奏的美妙变化。
(2)实现“演”与“听”二者的有机结合
在传统的音乐赏析课程中,教师将学生固定在座位上,保持良好的坐姿,仔细的聆听所播放的曲目。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大大的限制,音乐欣赏课的氛围因此被凝固,刻板无趣的氛围使得学生对音乐欣赏课产生了无聊、慵懒、抵触的心理。因此,笔者建议,在音乐赏析的课堂学习中,教师应当允许学生选择适宜、舒适的聆听姿态。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曲目的节奏演绎不同风格的肢体动作,边听边唱、边听边舞、边听边演奏等方式都可被教师所采纳。例如在欣赏《天鹅湖》曲目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曲目的理解,演绎出天鹅湖中天鹅高傲、纯洁的特征。在音乐欣赏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就刚刚所倾听的曲目结合自身的情感因素对曲目中的思想情感进行生动具体的阐述,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提高其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领悟能力。教师要想活跃音乐赏析课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可以采用模拟伴奏的教学方法。教师针对下一堂课中所要欣赏的曲目内容及节奏特色,要求学生自行制作打击乐器。再或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按照交响乐团的队形进行排列,让学生担任演奏乐器的职能,在学生的面前张贴乐器名称,安排一位学生扮演指挥官。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教师播放音乐曲目,学生根据指挥官的指挥和曲目中的乐器演奏,使用肢体语言模拟现场演奏。对于硬件设置较好的学校来说,可将模拟演奏变为实际演奏。教师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摄像机等视频录制工具,将学生的课堂表现拍摄下来。课下将短片放映给学生,让学生知晓自己的课堂表现。在趣味性十足的重放中,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更加的准确,其对曲目情感的领悟更加透彻。与此同时,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喜爱程度更加的深入,这种心理有助于学生音乐赏析水平的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也随之轻而易举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徐霞.浅谈中学音乐欣赏课的艺术处理[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3(06)
篇7
【关键词】音乐教学 高效课堂 审美教育 艺术熏陶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17-01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音乐理论的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音乐认识和艺术观点。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教学重点。
一、初中音乐的教学现状分析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音乐教育在教学中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初中音乐学科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新课改实施以来,广大音乐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优化新的教学模式,为初中音乐教学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的音乐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音乐教学实践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教师依然是以交给学生歌唱视听技巧为目标,教学评价也是以学生具备的歌唱能力为标准。新课改的理念和观点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最为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观的形成和提高的问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因此形成了新课改知识理论上的改、口头上的改,实际教学中没有很好地改。同时,音乐学科不是中考科目,在一些教师和学生中存在着一种可有可无的观念,严重影响了新课改在音乐教学中的实施。
二、构建高效初中音乐课堂的策略
所谓高效音乐课堂即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学习能力有了相应的提高,我们就视为课堂教学具有一定效果。具体怎样才能构建一个高效课堂呢?
1.注重学生音乐知识的收集、选择、整理和使用
在具体的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意到学生艺术观的形成。但是学校是有整体的教学计划及课时计划的,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是否能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是否能把应该掌握的知识都能传授学生,是音乐教学效果保证的前提。初中音乐教学,由于受到中考的影响,一直都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处境。况且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一些相关的音乐理论都无法在课堂内得到充分的学习。这时教师可以采用“课内损失课外补”的策略,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增加学生的知识视野,网络上有许多的音乐网站,在那里,有很多的音乐知识可以成为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资源。教师可以采取布置课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到网络上搜集音乐专业知识,成为学生获得音乐知识和相关网络信息的途径。特别是对于音乐理论的掌握。如果单纯依靠教师的讲授,未免显得枯燥和乏味,但是如果把学习的方式改成学生自主自愿的网络学习,那么就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进行网络搜集完成对乐理知识进行选择、收集、分析、整理的教学目标,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全面的乐理概念,并进行网络层面上的的释解,而且还能够形成不同类型的范例,进一步形成和建构学生的音乐知识,形成完整的图式建构,获取比较全面和深刻的音乐理论和乐理知识。
比如进行歌曲《桑塔路琪亚》的教学,这一课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3拍子歌曲的指挥图示。我准备了电视机、DVD、钢琴、音像资料、地球仪等,然后通过学生事先的预习了解了这是一首意大利民歌,然后提醒学生,意大利是美声唱法的发源地,在地图仪上找到意大利这个国家,然后简单介绍意大利。最后播放这首歌曲的视频文件,让学生谈自己收听后的感受,了解三拍子歌曲的特点,感受音乐之美。
2.上好音乐欣赏课提高音乐素养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人们依靠聆听音乐,获得精神上的享受。音乐的形式和流派是多方面的。乐曲、歌曲、器乐曲都是音乐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而且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理解,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感受。音乐历史上,有很多的音乐家,他们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流传于世。随着音乐作品,很多的关于音乐和音乐家的故事也是不断传颂着。但是初中音乐的教学时间内,无法进行全部的讲解,影响了学生对音乐作品欣赏的能力。所以提高音乐作品欣赏课的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高效性的保证。
音乐是艺术,学习艺术可以提高审美。所以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还应该把审美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优美的音乐具有很强的审美意蕴,教师应该将音乐审美教育作为欣赏课的重点。在音乐欣赏中,教师引导学生融入到音乐作品的意境中,使学生触情生情,实现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进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便顺利学习音乐知识。
3.高效初中音乐可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论水平
音乐学习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理论水平,就可以提高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增强对音乐的感知力。音乐是可以愉悦人心灵的世界通用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论水平,对于学生继续深化音乐知识的学习,后期对音乐的创作都具有一定意义。学生掌握音乐理论,可以提高音乐的欣赏能力,更加深刻地理解音乐的感染力,体会音乐作品的内涵。
音乐是一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艺术,一首乐曲,不同的人听到后会产生不同的感想,所以如果教师单凭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而进行讲解,势必要框住学生的思维。教师要注意到音乐作品的内涵,也要注意到对学生产生的不同的影响。从而收到陶冶学生性情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注意音乐在学生中个体差异和具体感受,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形成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如《长江之歌》的教学,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之歌的歌词就是一首气势辉煌的诗歌,这节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可以从抒情音乐的角度开始,体会《长江之歌》采用的典型重复与对比的创作方法。气势宏大,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ABA尾声的结构。给学生带来强烈的听觉感受。
音乐学科是构成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教学的艺术性、对学生的美育教育、品味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的实践中,要认真思考美术教育的目的,采取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和绘画能力的教育。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多媒体 初中音乐 课堂
当今科技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渐广泛,同时要求教育也要随之提升。在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所体现出来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想要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加强教学效果需要采取哪些手段呢?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总结得出,多媒体的应用方法的掌握和多媒体应用原则的把握是实现多媒体促进初中音乐教学的根本。
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具体应用方法
(一)模拟应用
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模仿营造不易理解或难以描述的教学内容或环境,可以依照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适合的画面或者联想画面,这种方法能够加强音乐教学的效果,加强学生欣赏音乐之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可以构建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形成对应的课堂气氛。比如在欣赏《唱脸谱》之前,教师先让学生回顾自己所了解知道京剧中有哪些脸谱,并且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在学生说出几个之后,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京剧中的脸谱,帮助学生从感官上认识了解歌曲中的脸谱代表。另外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歌曲中人物形象对应的历史故事与性格特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从形象和感知上理解音乐内涵,可以体会歌词中人物特点的唱腔和表达。
(二)辅助欣赏
初中音乐课程中音乐欣赏所占的比例是很大的,有很多需要在音乐欣赏中体会出来的情感不能通过语言秩序表达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表现,以此获得比较好的效果。在欣赏《新疆之春》的时候,我在网上选取一些新疆优美风景的春色图片,结合音乐一起展示,让学生能够声色具备的欣赏音乐,可以有效的加强对音乐内涵感情的理解。在欣赏《梁祝》的时候,用多媒体播放音乐从俩人相识,相爱,生死离别,再到化蝶整个过程凄婉悲凉,荡气回肠,用音乐诉说故事,表达生死离别,爱意绵绵的气氛,同时也是音乐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这种方法要比教师单一的讲解效果好得多,在课前我还在网上搜及相关的影视资料和图片,和音乐课程的内容相结合,进行设计使用,很好的融合到一起提升教学效果。在初中音乐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抽象不易理解的音乐转化成可以观看的图像画面,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内涵,可以减轻教师的语言表达压力,对教学中的疑难点解决也很有帮助。
传统的音乐教学,几乎都是教师说教,或者在黑板上书写板书,这样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依靠多媒体能够增大教学容量,提升教学效果。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之前是使用磁带播放,先在运用多媒体电教不仅能够轻松简单的选择使用内容,另外播放效果也更为清晰流畅,在节省时间的同时,提升质量。在欣赏《十面埋伏》的时候,课前我将音乐设置成完整和部分播放两种形式,在课上对于重点分析的片段我就带领学生反复聆听片段,加深印象,深化理解。
(三)直接运用
最好的教学是激发学生对该科目的学习兴趣的教学,音乐教学中聆听是接受欣赏,产生兴趣的基础,学生对传统的教师演唱或者磁带播放已经没有兴趣。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将所有学习欣赏的音乐播放给学生听,这样既能够直接表达出音乐情景和内容,还可以渲染音乐情感氛围,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内涵。
再有在音乐欣赏课堂上,教师可以总结乐曲的创作背景,作者情况,演奏乐曲的主要乐器,然后再往上搜集这些相关内容的图片或影像资料,一一展示给学生,并且配上文字讲解,教师可以通过图片的背景介绍向学生介绍音乐的发展历程,音乐的知识内容。音乐不同与其他学科,他可以任意的反复,选择,可以依照情感浮动选择欣赏,强化感情认识。只有完全与情感共鸣才能够吸引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实现音乐教学的现代化发展。
这些总结出来的方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根据实际状况选择使用。适当合理的运用这些方法,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更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有益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加强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实现全方面发展。教师在运用多媒体于音乐课堂的时候,要强化他在音乐课堂的积极效用。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音乐课堂上的运用要求
新课标对初中音乐教学中使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引导促进学生加强音乐体验有主导思想。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音乐赏析,鼓励学生发表自身对欣赏音乐的感受,要强化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地位。
(一)以学生为主体
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处在被动听课的地位,在课堂上体现不出学生的主动和积极性。音乐与其他科目最大的不同就是,音乐是形象性和情感认识不确定的感性欣赏对象。《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这就说明要加强对学生感受的重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学生的个性培养。
(二)教师作为主导
在初中音乐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的灵活性,同时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这是教师主导地位的一种体现。
三、结论
通过对初中音乐课堂及学生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出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初中课堂的有效应用及良好效果,最后着重强调要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实施音乐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曹烨姣,《引导参与,提高教学有效性》,《中小学音乐教育》
篇9
一、直接用优美的语言讲述音乐情境
教师通过优美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的方式导入新课,很快就能把学生带进音乐作品的意境中去。如欣赏民族管弦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先声情并茂地朗诵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开头四句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接着我说:在浩如烟海的音乐作品中同样也有一首民族管弦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乐曲把春天静静的夜晚,月亮冉冉升起的景象一幕幕地展现在听者眼前,给人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接着,我再富有感情地朗诵每个段落的形象生动的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乃归舟。这样很快把学生带进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无限美妙的音乐意境中,教学新课就能顺利进行了。
二、用引人入胜的音乐故事来导入
每一节欣赏课,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而讲故事是吸引学生的最好方式之一。如欣赏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我先向学生介绍贝多芬在耳朵完全失聪后仍然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还继续写出大型交响乐的故事。如欣赏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第一乐章,我先向学生讲述莫扎特小时候被誉为“神童”,成年后怎样备受上流社会的冷落,生活是怎样的艰辛、贫困,但这都没有使他消沉和悲观的故事。再如欣赏交响乐《罗密欧与朱丽叶》,我先向学生讲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故事。通过讲述生动的故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激发他们欣赏的欲望。但要注意的是故事不宜太长,应当恰到好处,不能因故事冲击了教学,造成喧宾夺主的局面。
三、通过美术图画导入
图画具有直观的视觉效果,可以丰富学生想像,启发思维。如欣赏组曲《图画展览会》中的《两个犹太人》,我先给学生展示哈特曼的旅行写生画。画面上的两个犹太人,形象对比鲜明:一个肥胖、骄横,一个瘦弱、怯懦。而两个具有明显反差的音乐主题就是根据这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来表现:肥胖的“富人”,音乐主题含有大跳和短小的停顿,由弦乐和木管乐八度齐奏,显得粗壮、自负;瘦弱的“穷人”,音乐主题采用同度反复,初次出现时用加弱音器的小号演奏,刻画出战战兢兢,瑟瑟缩缩的形象。学生通过听和看的结合,能更深刻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形象。
四、用多媒体音像画面导入
如欣赏中国民间歌曲,我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欣赏各地民歌来了解中国民歌的风格和地方色彩。如《茉莉花》是流行于全国各地的民间小调。各地《茉莉花》,歌词基本相同,曲调有相同、近似的,也有不同的。如江苏民歌《茉莉花》,曲调委婉、细腻,体现了柔美的风格;河北民歌《茉莉花》,曲调明快刚直,体现了爽朗的风格。两首《茉莉花》,因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特点等因素的不同,从而体现了迥然不同的音乐风格。接着再给学生用大屏幕播放江苏和河北的自然风景和风土人情的精美画面。这样能帮助学生了解民歌风格形成的原因。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民歌的风格。
五、用范唱、范奏导入
老师声情并茂地范唱、范奏,可以把作品所表达的音乐形象生动、直观地再现出来,引起学生的共鸣,更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欲望,从而使学生能准确把握音乐形象,全面了解作品。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我先用电子琴熟练弹奏这部作品的优美、缠绵的爱情主题部分;然后我再随伴奏音乐深情地唱出歌曲《化蝶》,那熟悉、优美而缠绵的音乐一下子就吸引了全体学生。于是我顺势指出:“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内容――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学生顿时情绪高涨,兴趣大增,一节课的导入就这样巧妙地完成了。又如学习《京剧》,我先范唱现代京剧《红灯记》的片段《都有一颗洪亮的心》,我唱完请学生说出剧种,从而自然地导入课题。
六、用实物导入
篇10
关键词:初中音乐 有效性 激趣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动机的最有效因素,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学情特点,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借鉴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总结。
一、厚德载爱,树立榜样
在中学阶段学生往往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偏好于某一门学科,并且学习的动力很强,学科学习成绩也会很优秀,学生喜欢某一位教师是因为教师的优秀个人魅力和人格品性。这种人格魅力往往来源于教师平常在生活和学习中对学生的关爱,时刻关注学生的进步情况,态度和蔼,关怀细致,日常用语亲切和热情等因素,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了良师益友的榜样,这样的教师才能够使学生热爱和崇拜,进而爱上教师所教授的音乐课程。
二、鼓励进步,评价激发
每一个学生都是渴望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和成为优秀学生,都希望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认可。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情情况,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要求,对于进步的同学教师要给予鼓励,激发他们更高的学习兴趣,这种评价激发的方式往往可以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他们更快的进步。在音乐课堂上,尤为关注那些后进生和性格腼腆的学生,要多给这些学生一些在公众面前展示和锻炼的机会。
三、优选教学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学生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学习精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挑一些初中生感兴趣的作品,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和学习欲望。教师应该涉猎多种风格类型的优秀作品,并能够深入分析音乐作品,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对于一些声乐歌曲或器乐作品,教师可以通过表演展示给学生,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让学生在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下自觉地向教师学习。比如在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时,让学生根据旋律走向,说出自己所想象的意境,体会作曲者的心情,有的学生曾经这样描绘:一位穿着破衣的老者,冒着严冬寒风,步履蹒跚地行走在风雪中,心里十分悲苦,无亲无故,孤苦伶仃,曲子的旋律在模仿老者沉重的步伐。也有的学生是这样理解:这些缓慢的旋律就像是一位老人在哭泣着讲述他的旧故事,最后的高音旋律是他最后发起的反抗之声。学生们以不同的角度去发挥想象,在多种想象力的共同作用下,学生之间的艺术创造力得到激发,甚至会碰撞出激烈的智慧火花。
四、实施多元化教学手段
随着我国初级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学所配备的教学辅助设备也越来越齐全,比如多媒体设备、录像音响设备、微型电脑、打印设备等都运用到教学之中。而以音乐欣赏课最为典型,现在我国大部分中学音乐欣赏采用投影仪教学的方式,以制作精良的PPT为载体,给学生呈现较为丰富的音乐信息,无论从视觉和听觉都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实施分组合作学习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情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挑选他们之中责任感强、品学兼优的学生任小组长,然后小组之间进行评优竞争,这样就可以激发小组成员的学习兴趣,调动整体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全局荣辱观。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可以集中学生的智慧使学生之间相互借鉴和优势互补,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小组长的领导下相互学习,无论是歌唱课还是欣赏课,学生都可以自由的讨论和协商,总结出最佳的方案和答案。课后,教师可以给兴趣小组安排适当的音乐实践任务,由老师指导、组长组织、小组成员配合协商,共同努力完成安排的任务。
六、营造快乐课堂氛围
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在授课的过程中通过设置一系列的悬念,不断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引导”和“调动”的双重作用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般教师会采用律动法,同化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有的教师还会结合直接导入法、对比法、故事法等方法进行教学,教师要开放观念、多做思考、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学情设计和运用最佳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放松心情,在情感上达到愉悦,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此外,音乐教师要善于将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整合,提高音乐学科的趣味性,比如引舞蹈、美术进课堂,通过肢体语言和线条色彩来呈现音乐的意境,让学生更能直观地感觉到音乐的美感。
参考文献
[1]彭音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J].学周刊,2013,11,25。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7初中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