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部绩效考核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4 03:46: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产部绩效考核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绩效考核有效对策
Abstract: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appraisal problem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effective performance appraisal.
Keywords: Performance appraisal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为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许多行业都在推行绩效考核,社会上针对这项工作的培训也较多,许多单位和企业派人学习,请专家授课,设计专项绩效考核方案等,但收效甚微。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绩效考核行之有效呢?我们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对策。
一、领导重视、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绩效考核的实质就是结合单位自身的实际,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制定出科学而合理的考评体系,公开、公平、公正的对各岗位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而且重点是对各岗位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不断进取的考核。要逐步改变过去那种人浮于事、做好做坏、做多做少一个样的现象,从根本上调动起各岗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大家发自内心的去主动的、创造性的开展好工作,那各项工作必将进入一个良性的、螺旋上升的轨道。
准确说绩效考核是一种促进企业不断发现问题,并能即时找到解决的办法、措施、方案,使企业不断改进、完善各项管理工作和制度的极为重要的管理工程。
领导重视是推行绩效考核的前提,如果领导认识不足,低估绩效考核的实质作用;盲目跟风,不结合单位自身实际情况,重形势而不注重本质,其结果是绩效考核还没推行就已知其效果。
有了这个前提,接下来要做的是让本企业全体员工认识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和其实质。绩效考核不仅是对领导层的考核,而是层层考核、全员考核的一个系统工程,所以还需要从上到下都要有个充分的认识,只有先统一了认识,才能统一行为,只有行为一致,目标才有可能实现。我们可以请专业的老师授课讲解,让全员都认识其本质,了解其操作流程;让全员都认识执行好了是双赢,于公于私皆有利无害;让全员都认识实行这一工程是势在必行。
二、设立专业的绩效考核部门
设立专业的绩效考核部门,是进行有效绩效考核的必要手段。人员配备非常关健,必须具有相关专业知识;部门负责人必须熟知企业各项工作流程并且具备相当的管理水平;人员都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目前很多企业既没设专业部门,也没专业人员,即使有这项工作的开展也经常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境地,对上是领导要求做就必须做,实际的支持又极为有限,对下是大家了解有限,理解更有限,甚至认为是人整人的游戏,对平级是几乎没人当成一回事,各方配合更无从谈起。考核部门无计可施,考核过程只能走走形式,草草了事,考核结果上不满意下有意见,平级看热闹。
合理摆正好绩效考核部门的位置,解决好其权力与义务的对等关系。一是绩效考核部门一定是独立于其他部门,二是对各部门领导的任免有表决权,三是企业班子对绩效考核部门的考核结果和分析报告要力挺其权威性,四是绩效考核部门在其业务范围内需要其他部门配合的,可要求各部门无条件配合。同样,如果绩效考核部门没做好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从执行部门开始就赏罚分明,只有把该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先调动起来,他们才会全力以赴去制定好考核体系,并尽心尽力执行好,从而充分发挥出绩效考核的作用,全方位调动被考核对象的积极性。
三、建立绩效考核体系
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考核的质量。前面说绩效考核部门的人一定要学习能力强,主要是指这个环节的工作,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储备足够的相关知识,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紧跟时代和企业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知识,不但要学习成功的,还要研究失败的,在此基础上再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综合分析研究,按照企业短、中、长期要实现的目标,广泛调查、征求意见和建议,进而全面的,公平、公正的拟定考核体系。比如在拟定对工作量的考核指标时,除了参考外部同类企业的,还要结合被考核部门的人员结构、资源配置情况,尽可能避免出现部门与部门、人与人、甚至是同一部门内部人员之间的相互比较,因为这种现象如果不是个别的,那肯定是考核体系有问题。拟定考核体系后,经企业班子讨论,达成共识,求大同存小异,再征求职工代表的意见,并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在实施中逐步修改完善, 如因生产经营发生重大变化的要经班子研究后调整。
四、加强过程的考核
只要结果不管过程的做法是不全面的,没有好的过程就没有好的结果。做好过程考核就是帮助企业做好过程的管控,考核的兑现周期可以是季度、半年、一年,有时也因企业而异,但不应低于每季度一次,最佳是每月一次,企业每月召开一次生产会,让问题得到即时暴露,从而采取措施应对处理。考核要注重对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考核,如果我们不做好过程的考核,就不能发现闪光点;如果我们不做好过程考核,就不能发现我们制定的考核体系是否合理;在企业中,有些工作是周而复始的程序性的工作,没有不行,但却又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但不考核不行,因此必须强化对过程的考核。
五、兑现考核
《奖惩制度》执行不力,主要原因是不兑现考核结果。
我们推行绩效考核是要促进企业的发展,落脚点是对考核结果的兑现,考核部门在做出客观、公正、公平的考核报告后,再与通过企业班子讨论通过,形成最终决议,在企业年终大会或职代会上公开兑现,该奖的不打折扣的奖,该惩的毫不留情。这是个人和企业双赢的最佳效果,个人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企业也获取长足发展。
长此以往,企业的绩效考核必将行之有效,企业管理链的良性循环必将形成,企业正能量的文化氛围必将得到发扬,企业的顺势发展必将势不可挡!
参考文献:《现代的东方管理论》马涛;《创新管理》钱肇基;《公司职员培训与管理》于建、韩国森;《人力资源管理》仲理峰;《领导用人100招》杰夫;《用人有学问》尹申;《管理金点子》黄胜;《领导用人》甘文;《总裁原声带》钟林祖。
作者信息
篇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对于铁路运输企业而言,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需要做好预算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核心战略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全面预算管理方式的出现及应用,较大幅度的提升了企业战略管理能力,实现了企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为地方铁路运输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以及意义着手,分析地方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以及绩效考核。
关键词:
全面预算管理;铁路运输;意义;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铁路运输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的机会,就需要加强自身的内部管理控制,而全面预算管理的出现以及应用,为企业实现内部管理控制提供了必要的指导,极大地推动了现代企业的成熟与发展,并且全面预算管理在应用的过程当中,逐渐由从最初的计划、协调,发展到现在的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一种综合性战略管理工具,在地方铁路运输企业的内部控制过程当中起到了核心作用。
1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和优势
1.1概念全面预算管理指的是在企业的运营过程当中,从企业的运营目标出发,通过对市场需求关系进行调查研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并作出预测,提高对销售预算的重视,并逐渐扩展到生产、成本以及资金收支等环节,最终形成以业务预算、财务预算以及专项预算为重要内容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1]。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利用全面预算,把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以及日常发展中的经营联系到一起,实现了对企业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有利于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管理机制。
1.2优势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当今企业发展管理过程中的现代管理方式,与其他类型的管理方式相比较而言,其具有权威性、适应性以及全面性等特点,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具有以下优势:其一,具有更好地计划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企业利用全面预算管理的方式,运用量化的方式规定好企业发展阶段中的目标以及方向,并明确企业各个部门所担负的职责,制定科学有效的具体目标,使得企业员工都能够参与到企业发展过程中,使得企业的计划更加的完善;其二,具有更好地监控能力。由于全面预算管理这一方式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而作为事前控制,预算的编制能够对企业的运营进行有效的指导,明确好阶段性发展过程中的具体目标,作为事中控制,预算的执行能够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控制企业各部门的管理规范,作为事后控制,预算的考核能够利用对比的方式,对企业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实际效益与预算标准进行比较,通过之间的差距,分析查找差距出现的原因,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其三,有利于促进企业开源节流。全面预算管理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与考核、奖惩制度相结合,奖勤罚懒。考核的中心目标是企业的利润指标。这就要求编制预算时相关人员要对企业内外经营环境的变化做出理性的分析,保证企业的收入增长和成本节约计划切实可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为确保预算指标的全面完成,必须将各项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责任中心,甚至使每个员工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标,个个心中有压力”。直接与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相挂钩,从而使企业、每个责任中心以及工作人员都能够形成权责统一的意识,充分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使其积极融入到企业的管理过程当中,最终形成全面预算管理的全员参与,共同努力完成预算指标的局面,尽一切可能拓展创收渠道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支出,完成预算指标。
2地方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正确统一认识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需要企业各个部门以及全体人员的参与,而要想全面预算管理方式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这就要求企业的所有人员都必须要对全面预算管理方式形成正确统一的认识,即企业的管理层、各部门以及全体员工之间都必须要有着共同的努力目标,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为全面预算管理方式的实施奠定好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地方铁路运输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当中,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着一系列不可调和的矛盾,影响着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这些部门之间矛盾的存在都能够抑制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进行,这主要是企业各部门对全面预算管理缺乏正确统一认识的表现[2]。
2.2缺乏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作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方式的过程中,缺乏考核评价体系,就会导致企业员工无法正确认识目标完成程度与奖惩之间的联系,从而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方式的激励作用无法实现。就当前地方铁路运输企业来看,部分企业尽管在产品质量以及效益评价当中增加了预算管理,但是对员工的考核评价能力表现的却不是很明显,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考核评价缺乏合适的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用实际数据与预算数据进行对比,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是用当年的实际数据与去年的实际数据进行了对比;另一方面,考核评价体系当中,预算管理所占比例较小,无法把激励作用体现出来,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不到发挥。
3全面预算的编制程序
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可以分为“权威式预算”“、参与式预算”“、混合式预算”等。鉴于大部分铁路运输企业业务比较单一、固定的经营特点,宜采用“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综合平衡、审议批准”的混合式动态交互的编制方法。下面以地方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预算为例,具体论述其编制程序。第一步“,一上”。自下而上,由各发运站根据本年度发运完成情况、重点客户经营情况、市场发展趋势、国家产业政策及本企业的运输能力等进行详细的走访调研,初步确定本责任中心下一预算年度的运量及预算收入,并及时汇总到本公司预算编制部门。本公司车、机、工、电以及其他职能部门根据汇总运量及运输线路、运输设备、其他运输辅助设施完好情况等,预计下一预算年度材料消耗、修理费、电费、人工费及其他生产费用的支出,汇总到本公司预算编制部门。
本公司预算编制部门依据各责任中心上报的部门预算,通盘考虑本企业发展战略与年度经营规划,综合平衡,汇总后编制完整的本公司经营预算草案,上报上级部门或公司预算委员会(以下简称上级部门)。第二步“,一下”。公司上级部门通过对当期预算完成情况、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公司战略或业务战略的制定或调整,综合平衡下级预算部门所报预算草案,确定下一预算年度的经营目标和预算政策并下达到各级预算执行部门。第三步“,二上”。各预算执行部门依据上级部门下达的下一年度经营目标各主要预算指标,以及预算政策在前述预算草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完善,之后上报上级部门。第四步“,二下”。上级部门对再次上报的部门预算进行审查、汇总、平衡后,将下年度预算正式批复下达给各预算执行部门。综上所述,本文采取的是“二上二下”的“混合式”编制方法。在具体编制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科学设置预算指标体系,使其具有先进性、合理性、挑战性,宽严相济,既不能将指标定的太紧,经过努力也无法实现目标,挫伤员工的积极性。也不能将指标定的太宽松,使预算失去了控制意义。二是对具体指标的计算要采取多种方式灵活运用。如对运量、机车辅修、小修修理费、取送车费、人工成本等指标可以采取增量预算的编制方法。而对于线路养护材料消耗、电务设备维修费等指标宜采用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
4全面预算管理的绩效考核
在地方铁路运输企业的运行过程当中,全面预算管理的使用已经成为了企业绩效考核的重要基础,也是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4.1制定预算考核管理办法做好预算考核工作,首先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考核管理办法,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4.2对比分析,确认各责任中心的预算指标执行结果一个预算年度结束后,负责预算考核的部门充分收集与考核相关的内部、外部资料,对比实际完成结果与预算指标的差异,分析影响预算执行结果的有关因素的变动信息,对预算执行单位的实际完成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评判。
4.3编制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报告依据实际完成结果与预算指标的对比差异,编制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报告,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识别和评估企业的管理短板与风险,并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和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4.4组织考核、编写考核报告、考核结果经过预算考核,预算考核部门就考核情况编写考核报告,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查找原因,为企业下一步的绩效奖罚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胥军海.浅谈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J].西部财会,2009(4).
篇3
关键词 企业 安全生产 考核机制 指标体系 流程
0 前言
随着企业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思想理念引导下,安全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而安全生产考核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安全生产考核能力能有效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我国安全生产考核理论是基于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尚处于摸索阶段,安全生产考核机制也不够成熟,且多为政府职能机构的安全目标考核,针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考核却很少。因此,研究探讨企业安全生产考核体系对提高我国企业尤其是集团型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从而实现快速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安全生产考核概述
安全生产考核是指运用特定标准和指标,采用科学方法,对安全生产目标任务的落实完成情况、安全生产经营状况做出综合评判的过程。和绩效考核一样,安全生产考核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目标、评价体系、考核方法、考核过程及考核结果等多方面内容。当然,考核的目的不是为了评优奖惩,而在于找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改善安全管理工作指明方向。
安全生产考核根据考核周期不同可分为年度、季度、月度、旬或周考核,不同周期的考核其深度和内容也有所不同,因此其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也不同。安全生产考核是一项系统性工作,考核工作量较大,因此一般较为常用的有年度考核和季度考核。
2 企业安全生产考核存在的问题
企业安全生产考核是企业自身对安全生产及管理的自我评价,也是发掘问题、整改落实并提高自我安全水平的过程。目前我国企业的安全生产考核处于起步阶段,考核体系及运行机制仍存在较多问题。
1)企业安全生产考核重视程度不够。大多企业都将安全作为生产的一部分进行考核,由于没有政策的支持和强制实施,企业并不愿意增加资源单独进行安全生产考核。
2)考评人员的组成不合理。安全生产考核考评组基本由企业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组成,缺少技术人员和一线员工的参与,考评存在片面化和主观化。
3)考核指标体系缺乏全面性和实用性,这是安全生产考核体系的关键问题所在。指标体系的非系统化容易导致企业安全生产考核流于形式,起不到预期的监督管控效果,造成诸多管理乱行为和无作为等现象。
3 考核流程的建立
企业安全生产考核本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一般来说,建立考核体系,首先需要做一个整体的考核规划,明确考评的目的、原则、客体、时间;其次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拟定考评方法,确定考评内容和考评标准,对参与的考评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组织按要求进行打分评定后,得到考评结果并将结果向企业员工公布,提出整改或改进意见:最后开展相关复评工作并提交考评报告,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也为下次考核提供依据。
考核体系的完整性和条理性与否直接影响着考核过程的良性循环。为提高企业安全生产考核的效果,我们引入PDCA安全管理模式,PDCA是国际通用的管理方法,其循环模式图如图1所示。
PDCA管理是通过企业自查自纠、改进完善的动态循环管理。它不仅适用于整个安全生产考核体系,也适合对考核体系内单个环节的管理和改进。PD-CA管理模式在整个考核体系的应用中,“P”指对安全生产考核体系进行策划,包括制定考核实施规划、收集整理考核资料等;“D”指执行落实策划内容,确定考核指标体系及其量化,考核过程的实施等;“C”指根据考核结果进行检查、验证,指出不足之处和提出改进意见;“A”则是对所提出整改内容进行整改,直至达到要求,在复评合格后提交考核报告。PDCA在单个环节尤其是在指标体系内容的确定和指标量化环节中,其作用和效果更为突出。循环管理模式的实施,能够很好地促进企业安全生产考核水平。
为较直观的了解整个考核体系,结合PDCA管理模式,将企业安全生产考核流程细化后如图2所示。
4 考核指标体系内容分析
从企业安全生产考核体系流程图(图2)中可以看出,指标体系的建立和量化是整个考核过程中最核心的内容。编制完善、全面、合理的指标体系,是安全生产考核的关键工作。
4.1安全生产考核指标的特点
所谓指标,是一种客观定量描述事物状态或属性的参数,考核指标则为能描述考核目的并在某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参数。根据考核目的及实际情况,企业安全生产考核指标具有一定的特点。
1)指标体系中要求考核标准保持一致,能被考核及衡量,以便量化,并能真实反映企业安全工作状况,通过考核推动促进安全工作。
2)各指标权重应能反映安全工作的进步和改善情况,反映当前安全工作重点。为此,评价基准及项目权重应根据安全工作的发展而变化,不能一成不变;考核体系应该简单易行,便于推广应用。
4.2考核指标体系内容
一般来说,企业安全工作应从“安全工作状况”与“伤亡事故情况”两方面考察。其中,“安全工作状况”有五方面的内容,包括组织与管理、事故预防与工业卫生、安全文化建设、事故调查与档案管理、安全经济指标。因此,考核指标体系应从这些方面进行设计和考核。
为了使体系更加合理和全面,在指标体系建立过程中,还应考虑企业在安全技术上的研发所做出的贡献。企业在安全技术方面的研发,可以提升企业的安全科技水平,减少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根据绩效考核办法和安全生产法要求,笔者建议在评分考核指标体系中应设置加分项。综上所述,本文根据安全管理内容分析以及企业管理专家经验建议,将安全工作六块组成部分设置35个指标项,其中包括1个加分项。具体指标内容如表1所示。
5 考核指标权重的探讨
如上文所述,可以将安全生产考核分为六方面内容。指标项的确定为指标量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指标量化是考核评分的前提。指标量化一方面要求突出企业安全工作的重点,督促企业抓好关键工作;另一方面又不能荒弃某项工作,要兼顾全局。
指标权重的确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也是指标体系成功与否的关键。由于我国企业安全生产考核处于探索性阶段,指标的量化需要科学的分析和实践的论证,因此,作者根据等级尺度评价法和调查研究,结合团队考核理论,试探性的将考核体系的指标权重按其分值大小分为四级,如表2所示。
一级(死亡事故):对于发生事故并造成人员死亡的,企业考核应评为不合格。
二级(总分值为60分):该类指标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决定企业安全生产的成败。“事故预防与工业卫生”与“组织与管理”所属指标项为该类级别。
三级(总分值为35分):该类指标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除死亡事故外的“伤亡事故”及“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建设”所属指标项为该类级别。
四级(总分值为5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事故调查与档案管理”为该级别。
在确定分级后,可以依据级别所对应分数组织进行评分考核。但为尽量避免人为主观因素对评分的影响,应在考核前就各指标项对应于所属评分级别分值给与不同程度上的定分标准,如所属三级的安全文化建设中,“安全意识”可划分为很好(2分)、较好(1.5分)、一般(1分)、较差(0.5分)、极差(0分)等,这样参与考核的人员能够较客观的给出评分,降低人为误差。当然,具体的分级给分情况应视各企业实际情况而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安全生产考核时应注意与员工的交流,多去现场实际察看,广泛收集相关资料,以确保依据企业实际情况考核评分。考核期间应设立意见箱,以便及时得到各方面的反馈。一般来说,考核结果可分为五个等级: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一般(70~79分)、需要改进(60~69)、不合格(60分以下)。考核结果可以用于企业评优,也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安全状况。
6 结束语
篇4
[关键词]预算;实务;流程设计
一、我国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
全面预算是指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导下,为合理利用企业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对企业的生产、销售、财务等各个环节进行的统筹安排。
’
全面预算作为一项科学的控制行为,将企业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以预算的方式加以量化,并使之得以实现,它把所有部门、所有人员、所有环节均纳入其中。同时全面预算又是对企业战略规划的一种正式、量化的表述形式,在遵循企业战略目标的前提下,概括了企业的战略目标及达成战略目标的可行步骤。
二、我国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
早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企业就已实行预算管理,但那时的企业尚未具备现代意义上的独立地位,由于企业的生产、销售均由国家统一计划管理,因而其预算属于国家财政预算的一部分,尚未成为现代管理意义上的全面预算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的国有企业逐步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西方国家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如预算管理,开始传入我国,被一些企业采用。
全面预算管理开始通过对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人力资源等的整合,通过明确适度的分、授权,使企业战略得以有效贯彻,经营持续改善,达到价值增加的目标。但就整体应用情况来说,我国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目的不明确、缺乏战略导向性、全面预算松弛且预算指标的有效性不高、缺乏组织体系保障、考评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三、全面预算的流程设计
全面预算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指导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于2010年4月26日,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包括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其中《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的第15号即为全面预算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号――全面预算》的,对解决我国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如何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进行了纲领性的指导。笔者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号――全面预算》与实务工作经验,对企业实务工作中全面预算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流程设计,认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可以分为预算目标的确定、预算编制与汇总、预算外事项执行、预算分析与调整以及预算考核管理五大部分,并对应依据预算目标确定流程、预算编制与汇总流程、预算外事项执行流程、预算分析流程、预算调整流程与预算考核管理流程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一)预算目标的确定
预算目标的确定是指各预算单位以经营层提出的经营目标为指导,编制/修订经营计划书及相关附表,上报分管领导审核,上报预算部审核,预算部将各预算单位的经营计划书汇总整理后,上报财务总监审核,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议并提出审议意见,上报董事会审议平衡,预算部将董事会审议平衡通过后的经营计划书定案备份并下达各预算单位的过程。
在企业全面预算目标的确定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一是预算目标具有战略性。预算目标的战略导向性是指企业在确定预算目标时,要考虑企业集团的长远发展规划,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其预算目标要使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而不是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短视行为。二是预算目标具有可行性。这是指预算目标在具有先进性的同时,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三是预算目标具有科学性。科学性是指预算目标是在收集大量可靠、真实的数据基础上,经过科学分析和计算制定得出的。
企业在执行预算目标确定流程时,可以考虑用下述三种方法作为支持:
第一,标杆法。它以同类公司中最佳公司的业绩(财务和非财务)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预算目标。公司的任务是找出与标杆企业间的业绩差距,并通过战略规划和分年度预算目标,来缩小差距。
第二,持续改善法。即在公司预算目标的确定中,提倡预算目标必须是对现实业绩的改善。如果取得市场占有率为10%,未来几年的预算目标则要求每年增加~定的比例。持续改善法所确定的目标是未来递进式的,是在考虑了环境变化和公司自身潜力情况等因素后确定的具备可行性的目标。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上报分管领导审核,上报预算部审核,预算部汇总整理后,上报财务总监审核,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议,若超过预算管理委员会的权限,上报董事会审议,形成审议通过的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由预算部下达各预算单位,给预算单位落实改进意见的过程,具体流程见图2:
预算分析一般定期进行,至少需每季度进行,一般情况下,每季度或每月进行的预算分析只需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即可。预算分析注重于差异分析,应遵循下述原则:首先,重要性原则。通过预算差异分析,可以找出影响企业全面预算执行情况的许多原因。在这诸多因素中,有的是不利因素,有的是有利因素;有的是外部因素,有的是内部因素。在进行预算差异分析时,一定要抓住产生差异的主要矛盾,牢牢把握影响预算目标完成的关键问题和主要因素并对其加以细致分析。对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不必浪费过多的精力。其次,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预算差异分析并不仅仅是定量的东西,还需囊括一定的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差异分析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定性分析就弄不清事情的本质、趋势以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当然定量分析也绝不可丢,它是预算差异分析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没有定量分析就很难弄明白数量界限、阶段性和特殊性。预算分析就是要透过数字看本质,没有数字不利于结论的得出。
此外,如图2所示,在预算分析流程的执行过程中,还需关注以下两个关键控制点:
R1――预算单位在编写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之时。需遵循预算部预先规定的预算分析流程与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模板
预算分析流程一般包括确定分析对象、收集资料、确定差异及分析原因、提出措施及编写报告等环节。各预算单位编写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应当充分收集有关财务、业务、市场、技术、政策、法律等方面的信息资料,按照预算部预先设定的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模板编写,且侧重于分析预算执行差异情况,找出预算执行差异的主要原因。在评估差异原因时,应当考虑到差异的微小性、误报、特定经营决策所致、不可控因素所致等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R2――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需经恰当的审核、审议
各预算单位编写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后,需分别上报分管领导、预算部、财务总监、预算管理委员会、董事会审核、审议。分管领导对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的审核将主要侧重于预算实际执行情况与原定的各工作任务目标是否相匹配,即在预算额度已使用的情况下,原定的工作任务的目标是否完成。预算部对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的审核则主要侧重于各预算单位当期预算额度的使用与原定计划是否相匹配,主要侧重于数额控制。财务总监同样主要侧重于数额控制,但主要立足于为企业整体层面的管控,,预算管理委员会与董事会的审议则既要关注原定的工作任务目标的完成,又要关注是否突破预算额度。
2.预算调整
预算调整是指相关部门提出预算调整申请,上报分管领导审核,上报预算部审核,上报财务总监审核,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议,若超过预算管理委员会权限,上报董事会审议,预算部将审议通过的预算调整申请书备份,并下达预算调整方案,修正各预算单位考核指标目标值的过程,具体流程见图3。
在预算调整流程执行过程中,最主要的风险为:预算调整依据不充分、方案不合理、审批程序不严格,可能导致预算调整随意、频繁,预算失去严肃性和“硬约束”。鉴于此,预算调整申请的提出应该有较为严格的前提条件,包括但不仅限于:(1)企业体制进行改革;(2)企业经营范围发生变更;(3)国家宏观政策发生大幅调整;(4)市场经济形式发生重大变化,导致企业经营目标必须进行调整;(5)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发生不可抗拒事件;(6)突发大型自然灾害,对公司经营造成很大影响等。
此外,如图3所示,还需做好以下关键控制点:
R1――预算调整申请应经严格的审核、审议程序
相关部门提出预算调整申请后,需经分管领导、预算部、财务总监、预算管理委员会、董事会的审核、审议。分管领导、预算部及财务总监将侧重于相关部门所提出的预算调整申请是否附有充足、有力的证据,若缺乏充分的证据,可退回预算调整申请或要求申请提出部门重新补充证据。预算管理委员会与董事会除了对预算调整的必要性做辨别外,还需对预算调整方案编制的方向性进行指导。
(五)预算考核管理
预算考核管理是指各预算单位根据预算部事先设定的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模板,撰写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上报分管领导审核,预算部结合审计部提供的年度预算执行审计报告,汇总整理形成年度预算考核报告草案,上报财务总监审核,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议,上报董事会审议,审议通过的年度预算考核报告定案被纳入绩效考核实施流程的过程,具体流程见图4。
若预算考核不严格、不合理、不到位,可能导致预算目标难以实现、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其中,预算考核是否合理受到考核主体和对象的界定是否合理、考核指标是否科学、考核过程是否公开透明、考核结果是否客观公正、奖惩措施是否公平合理且能够落实等因素的影响。
首先,需合理界定预算考核主体和考核对象,预算考核主体分为两个层次:预算管理委员会和内部各级预算责任单位。预算考核对象为企业内部各级预算责任单位和相关个人。界定预算考核主体和考核对象应当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上级考核下级原则,即由上级预算责任单位对下级预算责任单位实施考核;二是逐级考核原则,即由预算执行单位的直接上级对其进行考核,间接上级不能隔级考核间接下级;三是预算执行与预算考核相互分离原则,即预算执行单位的预算考核应由其直接上级部门来进行,而绝不能自己考核自己。
其次,科学设计预算考核指标体系。科学设计预算考核指标体系,应把握以下原则:预算考核指标要以各责任中心承担的预算指标为主,同时本着相关性原则,增加一些全局性的预算指标和与其关系密切的相关责任中心的预算指标;考核指标应以定量指标为主,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辅之以适当的定性指标;考核指标应当具有可控性、可达到性和明晰性。
此外,如图4所示,还需关注一个关键控制点:年度预算考核报告草案需经严格的审核、审议程序,以保证年度预算考核报告定案的公允。
最后,预算考核的结果应获得及时、有效的落实。预算考核的结果应当与各执行单位以及员工的薪酬、职位等进行挂钩,实施预算奖惩。企业设计预算奖惩方案时,应当以实现全面预算目标为首要原则,同时还应遵循公平合理、奖罚并存的原则。奖惩方案要注意各部门利益分配的合理性,要根据各部门承担的工作难易程度和技术含量合理确定奖励差距,要奖罚并举,不能只奖不罚,并防止奖惩实施中的人情添加因素。
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可保障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协调平衡各方关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降低企业营运成本,并提供绩效评价标准。要达成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仅靠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的流程体系是不够的,更为关键的是看所制定的流程能否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如果不能有效地执行,则全面预算管理仍无法真正落到实处、无法充分发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企业价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化成,佟岩,李勇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胡正衡零基预算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王茜国内外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践的探讨[J]财政金融,2005,(11)
[4]李永梅企业全面预算的编制程序[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5(12).
[5]张琼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企业实施中存在的问题[I]财务与会计,2007(2)
[6]王秀志,浅析企业实行全面预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I]会计之友,2006(6)
[7]王晓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善途径[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6(2)
[8]龚运芳论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06(3)
[9]张宏,崔松浅谈企业预算的内部控制环境[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6(2).
篇5
关键词:汽车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不足之处;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2
财务管理对企业而言,是内部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财务管理的效率直接影响到现金流的平衡问题。从汽车企业集团化的角度来说,集团化的发展势必会改变原有的财务管理环境,加大财务管理的难度。而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传统汽车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企业集团规模发展的速度,故需要结合企业发展的情况,重新进行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可见,分析汽车企业现有财务管理的不足之处,并积极的改善财务管理的手段与方法,来完善财务管理的模式,提高管理的效率,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资金效率,促进汽车企业的更好发展。
一、企业集团化财务管理的相关概念
(一)财务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在企业集团的管理中,财务管理是内部管理的中心环节。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从筹资、投资、运营与分配四个层面入手,来维持企业现金流的平稳运行。财务管理的主要作用能够用科学的分析各项财务数据,为企业的筹资做出一个合理、可行性高的决策支撑,并同时能够对这些资金进行有效的使用与分配,来维持企业日常经营的需要。此外,财务管理中还包含了财务管控、财务评估以及财务监督等重要工作。
(二)财务管理的主要特征
首先,企业集团化的财务管理是与风险相结合而进行的管理方式,企业集团化总部中的财务部门会对各个下属子公司的财务活动的各种风险进行一个实时的监测与评估,同时还会协调跟企业集团有关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要做到既能够发挥出各个主体的活力,又能够实现整体集团化的战略目标,保证集团化的整体利益;其次,从企业集团化财务管理的中心来说,主要是设置企业财务管理的权限。一方面,主要是对集团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管控权利的设置,界定与划分各个主体企业应该拥有的财务权限。另一方面,是对总公司下的子公司财务权限的界定,也是分配财务权限的一种形式,该分配必须要以集团的财权分配为主;最后,企业集团化的财务管理活动的开展,应该以集团的战略目标相协调,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出适应集团发展需要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就是说,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要站在集团战略发展的主线上,否则就无法发挥出财务管理的真正作用。
二、汽车企业集团化财务管理的意义
(一)财务管理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对于汽车企业集团来说,能够通过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来加强对企业资金收支的管理与控制,确保企业的资金流能够维持平稳。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可以借助于预算控制、成本管理、存货管理等等管理的活动来改善企业内部管理的状况,加强对企业的成本控制,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支出与浪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财务管理能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当前来说,汽车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与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汽车行业的整体发展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一方面,巨大的、潜在的市场空间,与政策的支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于汽车行业中,如汽车4S店与经贸公司随处可见;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自我意识的崛起,以及消费需求多样化的增加,对汽车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汽车企业的经营发展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在这种竞争压力下,完善汽车企业集团化的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有利于增强企业集团化的综合实力,使汽车企业能够提自身的竞争力,占据一定的市场。
三、汽车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企业的融资活动存在一定的风险
融资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以汽车销售企业而言,由于汽车销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许多销售企业大部分是采取三方协议贷款的方法来进行汽车的采购,就是汽车经销商、供应商以及银行,而汽车经销商需要提供30%的资金。换个角度说,就是需要从供应商处来提车,剩下的款项让银行来垫付,在这个过程中经销商需要将所购买的车辆的合格证抵押在银行,由银行进行管理。等到经销商完成车辆的销售后,就需要及时归还相应的借款与利息,银行则需要交还合格证。汽车销售企业所采取的融资方式主要是借助于资金的杠杆效应的方式,来放大经销商采购汽车的能力,但相应的也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这是因为汽车的销售具有不确定性,会影响到企业的还款时间与还款的能力,增强还款的风险,特别是在汽车销售淡季时,由于销售量不达标会使企业的现金流出现问题,影响还款的能力,使企业的信用出现危机,更严重的会导致企业资金链的断裂。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企业由于缺乏一个完善的预算管理,导致对生产运营所需要的资金的需求判断出现错误,从而o法发挥出资金效应应有的作用。
(二)集团化企业的各个子公司财务信息不够独立
在汽车企业集团化企业下,各个子公司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有着自身独立法人的治理机构。对于子公司来说,所开展的财务活动需要受到集团企业的统一管理,同时财务管理也要由所属企业来进行管理。而由于下属企业以及上级公司之间是独立的法人主体,并具有各自的考核体系,分属于不同的利益主体,这样就会导致各个企业中的财务人员的独立性无法实现,在出现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冲突的时候,财务人员就会面临一定的压力与选择困难,从而无法真正保证财务信息的独立性,造成了汽车企业集团下的财务信息之间不独立。
(三)汽车企业集团化财务考核体系不够健全
一般来说,集团企业的各个子公司财务考核体系是根据自身发展的财务目标来制定的。集团下的各个不同的子公司由于发展状况不同、能力不同,财务管理的经验与水平不同,就会影响到集团企业财务考核监督评估体系的效率,使得考核报告不够全面、体系不够全面与完善。集团下各个子公司在对财务状况进行考核的时候,所选取的考核方法太过单一,缺乏多样性与灵活性,就会使集团化企业在开展整体财务活动时,难以制定与统一整体的差错率,而这样就会影响集团考核体系的效果,出现不公平的现象。
四、完善企业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企业集团化财务管理的组织机构
对于汽车企业集团化财务管理来说,要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相应的就需要完善相关的组织机构。企业财务活动的开展,要在总会计师的指导下,建立一个财务机构,来保障董事会的权益。根据集团化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根据企业的需要,可以适当采取集权式的财务管理模式来实现对整体集团财务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要推动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的顺利执行,就要求汽车企业集团在相关财务管理制定上,如财务制度、财务组织机构以及财务体制上进行改革与创新,弥补现有体制的不足。同时,还应该制定一些新的措施与规则来维持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能够顺利执行,从而来提高汽车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实现统一的管理,提高管理的质量与水平。
(二)汽车企业集团要加强对子公司的财务监管
加强对子公司的监管也是提高汽车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通常来说,集团化企业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监管,大都采用会计委派制。而所谓的会计委派制指的是集团公司向下属的子公司委派财务总监,并由其来监督与制定下属子公司的财务活动,来保障总公司的经济效益。而委派到子公司的财务总监的费用是由子公司支付的,但是其福利待遇、工资关系以及其他的认识关系等都还归属于集团公司。而财务总监主要的工作职责是监控子公司的财务活动,参与到子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中,并加强对子公司灌输集团企业在重大投资、技术发展、结构调整等战略的管理,从而来保障集团的整体利益。对于汽车企业集团化财务管理来说,采用会计委派制,就需要有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才能够提高对子公司的财务活动监督,从而维护汽车企业的整体利益。
(三)完善汽车企业集团的绩效考核体系
对于集团存在的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就需要集团财务管理的绩效考核体系,确保考核内容的全面、完整。集团化企业在将资本投入到子公司后,不仅会要求子公司要保证资本是完整安全的,还会要求各个子公司能够好好经营,实现盈利。为此,在完善集团的财务绩效考核体系的时候,可以将投资回报率包含在体系内。一是为了保障资产能够实现保值与增值,就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投资回报率。二是在执行各项指标的时候,需要建立健全一套指标的管理体系。这样有利于完善财务的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对子公司的财务监督。
五、结束语
对于汽车企业集团来说,在企业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时候,更需要提高财务管理的力度与效率。而汽车企业集团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选择合适的财务管理模式,从而加强对子公司的财务监管,促进集团企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俊伟.公司集团化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财经界,2011(5):20-21.
[2]刘建生.汽车4S店财务管理体系分析及探[J].知识经济,2011(17):40-41.
[3]苏鸣. 汽车企业集团化财务管理的探讨[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4,Z2:80-81.
篇6
[关键词:房地产 子公司 目标管理 绩效考核 初探]
房地产业是一种地域性和阶段性很强的产业。随着开发地域的拓展,项目公司越来越多,势必加大集团公司的管理半径,增加管理的难度,这就有可能造成边际投资效益的下降。因此,如何加强对房地产子公司的管理,正日益成为摆在大型企业集团面前一个非常紧迫和现实的课题。
一般来说,单一的房地产集团通常由总裁办、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审计部、工程部等职能部门联合成立集团目标责任制考核领导小组,对下属全资和绝对控股的子公司进行经营目标设置与考核。而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多元化企业集团更多地是成立“事业部”这样的相对独立的部门,采取模拟企业化运作,对下属所有房地产类子公司统一管理。在这两种模式中,集团和下属公司均以资产为纽带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和各种内部控制制度,相互间形成合理分工:集团总部作为决策中心、信息中心、融资中心行使管理职能,各下属子公司作为经营实体则是成本控制中心、服务中心和利润中心。为了贯彻集团总体发展战略,充分调动项目公司的积极性,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从而促进房地产业经营计划的圆满实现,就需要制订专门的“房地产子公司管理办法”,并建立统一的以经营目标为中心的责任考核体系。133229.Com
考核体系主要由项目考核和年度考核两部分组成,绩效的考核与奖励以项目考核为准。年度考核只是对项目考核目标的分解,它以事先责成子公司总经理在工资总额中扣存一定比例的年薪、然后由集团根据其年度目标完成情况决定是否返还和返还比例作为奖惩的主要手段。
一、项目经营目标责任考核
在取得项目土地使用权、项目公司成立、宗地的规划指标确定以后,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开发进度与收益测算为基础,集团事业部对项目经营目标进行统一设定。目标主要包括利润目标和开发进度两部分。
1、与利润目标相关的指标包括:
①规划指标:包括净用地、全部和分项建筑面积等;
②成本费用:根据会计科目设置,含土地成本、前期费用、基础设施费、配套设施费、建安造价、期间费用六部分。需要指出的是,不可预见费虽然在做项目可行性研究时是必要的,但在进行项目经营目标考核中不宜作为单独的成本科目;
③利润目标:包括平均售价、分项收入、净利润、成本利润率等指标。
2、与开发进度相关的指标包括:
①土地权证办理;
②拆迁安置;
③方案设计;
④报批报建;
⑤营销策划;
⑥工程建设;
⑦物业管理。
3、项目的考核在决算后进行,方法是:
①以“净利润”指标为核心,其数值不得低于项目考核书所列的目标(但考虑到项目开发往往是跨年度的,期间可能发生影响项目经营目标完成结果的重大情况,因此,每年集团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经营目标做出调整,最终的考核指标即以项目每年的年度经营目标相加后确定)。超出“净利润”目标的部分,集团给予子公司一定比例作为奖金。
②为防止出现利润与成本不同步增长的情况,项目的“净利润”指标必须以项目考核书确定的“成本利润率”为参照,成本利润率每下降1%,超出净利润部分的奖励比例下调1%。
③对项目的开发进度以办理完毕98%以上业主的入住手续为准,每迟延10天,超出净利润部分的奖励比例下调1%。
④在完成“净利润”指标的前提下,如果子公司通过努力积极争取当地的优惠政策,使项目税费与正常情况及同类项目相比得到较大减免的;或者子公司通过努力,使主要的成本科目实际发生额与考核指标及同类项目相比确有明显下降的,经查证属实,按减免或下降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但为此所产生的招待公关等费用应计入成本费用总额,列入当年的年度考核)。
二、年度经营目标责任考核
以企业的每一个会计年度为期,根据项目考核书的要求和确立的指标,还需要对子公司进行年度考核。为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强化激励手段,考核结果与子公司的利益分配挂钩。事业部责成子公司总经理将本年度工资总额中除按月发放以外的部分扣存(约占30~40%),然后在年终时根据考核结果决定是否返还年薪及其额度。
年度经营目标由经济指标和综合管理指标两部分组成,满分100分。其中经济指标占70%,综合管理指标占30%。两者的考核均实行百分制,在对每项指标逐一考核评分,累计所得分数后乘以各自权数即为该公司当年两种指标考核的最终得分。年度经营目标责任考核分两期进行:①中期预核:在第三季度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中期审核;②年度考核:次年1月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年度审核。奖惩以年度考核为准。年度考核完成后,由事业部牵头成立的目标责任制考核领导小组根据财务内审制度负责审核,并经集团总裁签署审核报告后,核发被扣存年薪。
1、经济目标及考核
年度经济目标主要包括销售收入和管理费用指标。其中工资总额、招待费两项弹性较大的科目单独列出。其他的项目开发成本费用列入综合管理目标作专项考核。考核分值的计算方法是:
①成本费用总额和成本费用率采取双向控制、统配使用,可支配费用随收入增减而增减。如:某年的管理费用指标245万元÷收入指标6200万元×100%=当年的成本费用率3.95%,即每增加100元的收入就能增加3.95元的费用。经济指标以“经营收入为核心,成本控制为调节因素”为考核分值的原则。
②经营收入的考核办法为:以各项实际完成收入的数值除以各项核定指标再乘以各项收入占总收入的权数,得出此项收入的考核分值。经营收入考核值为各项收入的考核分值累加数。设定:ai为实际收入;bi为经营指标数,i为权数,则经营收入分值为:σai/bi×i×100%。
③计算出经营收入的考核分后,以实际完成的经营收入(σai)为基数乘以核定的费用率,得出实际完成收入应该控制的费用(用β表示),再将实际发生的费用(用α表示)除以实际完成收入应该控制的费用(β),以100减去,即为成本费用指标考核得分。设定:α为实际发生的费用,β为实际完成收入应该控制的费用,则成本费用指标考核得值为:100-α/β×100。
④经济指标的总分值为:[σai/bi×i×100%+(100-α/β×100)]×70%
2、综合管理目标及考核
综合管理目标考核为:根据子公司发展与经营情况,按满分100分设定各项管理工作的内容、分值与考核办法,由集团事业部会同集团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对子公司的检查记录进行评分。其内容主要有:
①项目工程进度:重要的进度目标,每项每迟延若干天扣一定的分数。
②财务管理:包括自主融资额不得低于多少、财务纪律、预算编制与执行情况、前面所说的专项费用控制等等。
③综合管理:包括集团劳动人事制度执行情况、员工培训、信息沟通、规划设计和营销方案等重大事项的及时上报审批、合同管理、文件、车辆、档案、物资、保密等事项的管理等等。
④安全管理:有健全的安全管理机构与制度、不发生民事转刑事案件和非正常死亡、无重大职工人身安全、盗窃、火灾等事故。
⑤品牌建设:包括认真执行集团的cis系统、争创统一的集团房产品牌、业主投诉率控制在一定数值以内等等;
⑥土地储备:积极在项目所在地和周边进行新项目的考察调研、争取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新的项目签约。
3、奖惩办法
①总分70分以下:原扣存年薪不予发还。
②70~90分:得分每增加1分,返还5%原扣存年薪。
③90分以上:全额发还被扣存年薪并发放奖金,但奖金在年终时不发放,而是根据项目经营目标责任考核书的规定,在项目决算后统一考核发放。
三、经营授权
在现代企业管理的“委托—”关系中,权力和责任应该是对等的。因此,集团事业部对下属房地产子公司的管理坚持“宏观监控、微观放开”的原则。简单地说,事业部主要通过预算控制等手段加强宏观监控,但对被考核方的诸多微观指标不作具体考核。同时,对考核目标的责任人——子公司的总经理赋予下列权限:
1、拥有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订年度、季度、月度等各类经营计划及专项促销活动、报经集团审批同意后执行,并要求集团各相关职能部门给予配合的权力。
2、拥有授权经营的子公司资产管理权和预算计划内资金的使用权(流动资金的调度、公司制度明确规定未授权的除外)。
3、拥有子公司内部人事任免权和调配权(由集团任免的人事及子公司间调配的除外)。
4、拥有子公司内部机构设置、调整或撤并权。
5、拥有对子公司内部员工进行考核、奖惩和经济分配的权力。
6、拥有集团各项规章制度及集团总裁授予的其它权力。
四、经济指标的调整
为确保经营目标考核的严肃性和科学性,目标本身的设置应该是刚性的,考核期间事业部对项目经营目标一般不作调整。但为增强项目考核的可操作性,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如出现以下情况,可经集团总裁批准后适当调整有关经济指标或抵计相应的考核指标:
1、因子公司合并分立及由集团决定的重大经营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
篇7
关键词:施工管理;成本控制;质量提高
Abstract: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problem of how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as the main profit center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ost management ability directly affects the profitability of enterprises. Strengthening th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s the key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can obtain better economic benefits. This paper expounds mainly how to control cost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Keyword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st control; improve the quality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1、前言
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显得更为重要,目前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逐渐增多, 项目的建设规模和时间跨度也大幅增加, 也对项目成本管理水平提出了不同以往的更高要求。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一项涉及到施工生产各个方面并贯穿于施工组织和管理全过程的综合性工作,它是对施工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活劳动消耗创造的价值,以及其他费用开支和其他管理工作等进行计划、实施、监督、 调节和控制,按照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项目施工生产的各项费用消耗,保证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得以实现,提高工程项目的综合经济效益的综合性工作。
2、影响施工项目成本的几个相关问题
2. 1 质量、安全
工程质量是工程项目的根本, 在施工合同中有明确的约定。施工安全是企业和社会人性化关注的要点。两者出现偏差, 不但直接导致成本的不必要增加, 而且都会对企业未来的经营和发展都有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 成本控制必须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2. 2 采购价格
一些项目建设规模大、周期长使项目部一些物资的采购容易受市场涨价的影响, 有时这种影响会非常大, 对此合同中又往往没有相应的补偿条款。因此,施工期间还需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变化, 及时调整采购计划, 甚至进度计划。同时, 还可以积极与建设方进行沟通, 争取办理价差签证。
2. 3财务运行
目前很多建设项目的工程预付款及工程进度款常常不能及时支付到位, 这使得工程成本的资金承诺、费用发生和现金流出三者之间的时间差加大, 有时还需要进行短期融资, 所以还需要随时掌握项目财务运行中的现金流状况, 降低项目的资金成本, 并及了解项目的利润状况。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为业主提供质量高、工期短、造价低的建筑产品。因此,项目成本控制对水利水电施工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和持续稳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措施
3.1施工企业要高度重视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
施工企业要把对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在项目中推行成本核准制度,针对每一个工程项目,从预算收入、工程量、材料价格、人工费、分项分部成本和资金等方面入手,开展对项目的成本稽查,从源头上确保项目利润最大化。
施工企业目前采用的是“三级管理二级核算”的管理模式,相应形成企业的塔形组织结构:即最基层“塔基”项目经理部,中间层工程项目部、即分公司,最高层――总公司。这种结构的特点是职能清晰、责权明确、层次简捷、互依互促。总公司为利润中心,分公司为成本费用中心,项目经理部为责任成本中心,机制上按责、权、利、效统一原则,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
(1)组成总公司――分公司――项目经理部的组织领导体系,每一级组织都明确总经理――经理――项目经理是成本核算的第一责任人,由相关科室、部门、人员组成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和考核小组,明确第一责任人,以加强对项目成本核算的领导。
(2)建立各级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一是明确公司项目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和制定项目管理、成本核算的有关政策,对分公司项目管理考核小组贯彻执行公司制定的《项目法施工内部管理规定》进行督促、指导、检查和考核,负责对分公司项目考核小组上报的考核报告和成本台帐报表进行分析、整理和审查,负责对分公司、项目经理部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业务技能培训;二是明确分公司项目管理考核小组负责落实公司制定的《项目法施工内部管理规定》及对成本核算的要求,对所属项目经理部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考核、指导,对上报的报表数据进行核实、签字上报,结合工程特点制定承包合同或项目目标责任制,帮助项目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和管理制度,制定成本核算体系,建立成本核算台帐,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和内部目标责任对项目经理部实行绩效考核,负业务人员的培训;三是明确项目经理部是合同的管理实体和履约主体,项目经理是成本核算第一责任人,对项目行全过程管理,认真落实《项目法施工内部管理规定》,树立以我为主的思想,依法独立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建立成本核算岗位责任制,规定项目班子成员在核算中的作用、地位和所负的责任及考核奖励办法,每月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并使之与管理人员的绩效挂钩,进行考核、奖罚,制定项目经理部内部分配方案和相应的奖罚措施。
3.2 明确责、权、利,充分调动项目成员积极性
加强项目成本的过程监督,明确了项目各级人员的责任和权利。项目经理部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挖潜措施,通常的做法是:从优化施工方案、改进技术措施、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合理使用、动态管理等环节着手来实现项目成本的事前控制。在管理过程中强调控制和监督,通过强化施工合同管理,有效、及时处理施工中发生的各项索赔,总结成本控制的经验教训,实现项目成本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在过程管理中,通过有效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建立项目主要资源消耗的成本控制系统。在施工各环节中注重增收节支,作到“既抱西瓜,又捡芝麻”。充分调动项目成员的积极性,从项目经理到生产工人都树立了强烈的成本意识,真正体现了成本管理全员参与,人、财、物各方面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措施得到进一步细化和量化。
3.3 以市场为导向,搞好施工前的成本预测
推行项目承包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确定项目承包基数。这是项目成本管理的首要环节。为此,必须搞好施工前的成本预测。工程项目成本预测是成本分析的基础,是成本考核的依据。搞好项目成本预测需要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各部门应按照有关职责分工,为成本预算提供资料,保证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具体做法是:物资部门负责测算材料费用;机械部门负责测算机械费用;劳资部门负责测算人工费;财务部门负责测算现场管理费、成本降低额等。据统计,人工费约占工程造价的15%,控制好人工费,对成本控制能起到重要作用。材料费在工程成本中约占60%,是成本能否有效控制的关键。因此,在测算过程中必须慎重合理,考虑到影响成本的多种因素,不仅要保证国家、企业的利益,而且要充分挖掘项目潜力,调动全员的积极性,积极运用新技术,促进增收节支,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建立健全项目责任成本核算机制,是实施成本控制的中心环节。应采用量化的方法将目标责任成本进一步分解到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即具体落实到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和分项负责人身上,最终确保责任成本目标的顺利实现。只有正确合理地界定项目的责任成本范围,并保证分解目标的落实,才能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实现项目成本管理的有效化。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签定承包合同,落实项目经理成本管理责任。项目经理对项目的成本管理负全责,主持项目成本计划的实施,落实成本项目管理岗位责任制。为确保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要对全员以及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指导、检查、监督、分析与考核工作。通过对项目成本的控制和核算,力求做到项目成本具有直观性、敏感性、可控性,使项目经理自己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采取“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准确归集成本费用,杜绝少记、漏记、乱挤、乱摊派现象。这样做也可以较真实地反映工程项目的成本,通过对项目经理的成本控制责任履行情况的考核,促进施工项目增收节支。
3.4 加强控制、分析与考核工作
应用成本与进度同步跟踪的方法控制施工项目成本。施工项目成本与进度有着必然的同步关系,不能高估冒算,好大喜功,要如实计算收入,准确归集成本,真实反映利润,杜绝潜亏现象的发生,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避免人为因素给企业带来损失。应用月度成本分析表和成本控制报告对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分析。成本控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已完成的实物进度,已完产值和已完累计成本,参考未完工的实物工作量,尚可上报的产值和尚需发生的成本进行最终的成本控制预测,以检验实际成本目标的可行性,并为项目成本控制提出新的要求。
4、结论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施工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贯穿于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所在。项目成本控制对施工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和持续稳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篇8
关键词:电网企业;建设项目;项目后评估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一、电网企业建设项目后评估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后评估基础数据
后评估的基础是整体把握已经发生的情况,因此执行评估的关键是搜集历史数据资源。后评估所需要的项目资源通常包含了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方案、验收报告、投产之后的运行数据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资源不够全面,其内容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在对未来电力市场规模与用户数量缺少科学的预测方式,对电网项目建设与运行风险缺少详细的考虑等,这些问题带来的结果通常是不能确定后评估的标准与基点。造成后评估在分析偏差方面大打折扣,甚至不能贯彻落实,进一步对评估的效果造成了影响。
(二)电网企业建设项目投资效率低下
第一是项目管理薄弱。电网企业建设项目范围程序、项目设计缺乏深度,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法、监理工程制度普遍欠佳;第二是出现了严重的超预算问题。电网企业建设项目普遍产生投资膨胀,交付使用固定资产效率低问题。另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投资失误,也对建设资金进行了大量的浪费。由于电网建设项目具有较高的要求,对国家投入依赖性较大,相对来说保证了筹集资金,这样就促使电网企业对建设项目工作缺乏重视,控制成本缺乏积极性,进一步造成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少强大的监督。第三是由于传统理念造成的影响,企业出现了尽管投资资金,审核报表等现象,但是对使用项目资金效率和投资效益怎样,通常缺乏管理。企业投资责任虚化,缺乏确定的责任约束以及必要的制约方法,造成决策工作容易受到局部短期利益的影响。
(三)缺少量化评估,结构应用单一
在电网企业建设项目的后评估报告中,存在较多的定性描述,而对量化分析进行支持的理论很少。在一定程度上后评估无法为项目后期投资提供充分的决策支撑。此外后评估并不是最终的目标,而是一种管理的方法,只有当后评估中的有利信息对企业的投资决策、内部管理等充分体现,才可以真正落实后评估的功能,也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而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估结果具体用用是为决策部门提供评估报告,使管理者对项目建设与运行状况积极了解,之余今后怎样做出决策,缺少有效的制度与方法。
二、电网企业建设项目后评估问题成因
第一,目前电网企业建设项目管理部门采用的矩阵式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存在的不足在于,管理者拥有审批计划权、签订合同权、批准付款权、审批决算结算权、审批工程分包权等,可以认为是较为集中手中的权力。对建设项目全部业务流程都拥有权干涉与决定。第二,虽然电网企业监审人员也会参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是由于缺少管理经验,特别是工程技术以及预决算方面的致使,从中发挥的作用仅仅是形式超过内容,无法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各种舞弊行为。第三,电网建设项目缺乏外部审计,而内部审计、会计以及建设部门都同属一个机构,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三、解决电网企业建设项目后评估问题的措施
(一)对建设项目管理过程有效规范
电网企业建设项目后评估关系到项目周期各个阶段,从流程上确保顺利实施项目后评估,首先需要明确项目周期中后评估的位置,将其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之中。为了方便评估者在实施项目过程中重视搜集资料,最早在项目前期就地后评估积极确定,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搜集后期数据的难度。此外构建项目管理信息能够最大程度便于开展后评估工作。电网企业建设项目的计划、设计、实施各个过程通常都是分散的文档,属于各个部门,并且没有搜集到一些过程数据。假如这些资源可以与存储在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势必提高后评估收集信息的效率。
(二)构建与电网企业适合的后评估模式
1后评估指标系统与关注点应当按照项目不同的类别与评估目标实施构建。电网企业的建设项目根据专业特点积极划分,这些项目在投资原因、运行特征和建设目的上形成了较大差异。考虑到不同项目的具体特点,需要对项目实施准确、客观进行评价,必须个性化处理不同项目的评价指标。
2从设置岗位上确保后评估工人员配置。后评估与企业投资原理、财务管理活动相同,需要拥有规范的制度与操作过程。由于这一工作还关系到多个单位部门,所以要确保科学与客观的评估,必须通过专业人员协调实施,并且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具有较高素质。
3规定后评估结果的应用方式。为了真实表现后评估结果支持管理与决策的作用,电网企业在建设项目对应工作过程中确定后评估的应用机制。
(三)拓展后评估发挥作用的空间
1参考投资决策。后评估中的相关分析与结论为以后的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例如通过后评估提供的用户需求信息、财务效益信息、分析电网企业其他业务的影响,可以帮助电网企业寻找投资方向、投资结构中产生的问题,及时优化调整。
2参考项目管理过程。后评估对建设项目管理作用其一是有利于开展当前项目,表现在及时发现实施项目运行中产生的问题,提出完善措施,帮助项目尽快达到预期目标,更好的发挥效益;其二是有利于将来开展类似项目。
3绩效考核的根据。为了提高后评估结果的可用性,彻底发挥其监督功能,可以联系后评估中的部分指标,如此能够利用后评估结果反馈各个部门在项目决策执行阶段提高投入配置资源的效率,帮助有关部门找出建设项目管理差距成因,加强基本管理以及提升经营效益。
结语
在发展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项目后评估拥有强大的发展前景。当电力行业实施初期市场化改革以后,决策者更加重视投资的整体效益,逐步开始凸显项目后评估的重要意义,其也越加受到电网企业管理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电网企业建设项目后评估,希望能够对将来电力投资和运用管理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篇9
企业管理部门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一
20xx年是公司持续发展的一年,企管部除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外,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抓管理、上水平、开展节能降耗的管理工作。在企管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较好的完成了年度的工作任务,为配合公司各部门做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升管理水平负出了应有的努力。
一、抓基础,为提高产品质量做好服务工作
基础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做好此项工作,才能使管理工作得到正常运行。为配合各有关部门做好提高产品质量工作,经和有关部门研究,根据企业员工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工作。根据企业的生产实际,我们制定了年度培训计划并按计划进度逐项落实,全年共举办包括“质量管理”、“工艺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生产现场管理”等内容的培训班六次,培训率达300余人、次,通过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全员整体素质,为提高产品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管理,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降低产品成本
年初,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持续,给我们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极大影响,为使公司在这种逆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企业的内部成本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组织有关部门对生产情况的充分、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制定了控制企业内部成本方案,从企业内部管理入手,提出了降低产品成本实施计划,并把计划纳入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大了节能降耗的宣传力度,使每名员工都能成为节能降耗的贯彻者和实施者。全年降低产品成本计划所列项目绝大多数得以落实完成,计划完成率达到95%以上,为企业节约资金约60余万元。
三、抓质量管理体系,做好质量数据的整理、分析工作
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年初,在建立、完善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基础上,将质量方针目标进行了有效的分解,将分解的目标落实到各有关部门执行。企管部按月对质量目标进行考核。
20xx出厂合格率达98.54%,一次报检合格率达98.426%,均达到了质量目标的要求。质量数据和资料信息管理也达到了质量体系的要求。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方面,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执行,十二月份对公司质量管理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年审,提出了肯定和不足,形成了审核报告,使公司的质量管理在有效控制下运行。
以上是企管部在20xx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感到知识的匮乏,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和探索,努力将各方面工作做到尽善尽美,为企业的不断发展而努力。
企业管理部门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二
今年上半年,在公司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公司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就部门而言,我部根据工作需要和领导安排,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围绕公司中心工作,把握大局,勤于思考,开拓创新,较好地履行了企管部职能,高质量地完成了相关领导部署的各项工作。现将20xx年上半年企管部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以督促各部门及矿编写旬小结和月计划的方式,提高了各部门及矿有计划、有目标地完成本部工作的紧迫感和积极性,从而加强了公司领导对下属单位日常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提升了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率和规范化水平,为公司总体目标的实现发挥了不可或缺的控制作用。
二、要求各部门及矿按照内部工作人员职位特点及分工差别制定各岗位目标责任制,并且具体化为绩效指标考核体系,纵向有自上而下考核,横向有职能考核,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网状考核体系,做到了不留死角的全方位考核,充分体现了现代企业管理分工理论在我公司的运用。通过这项工作,明确了在岗人员的岗位职责,同时提醒部门及个人对月考核所扣分值的指标相应的工作内容要予以注意和改进。
三、出勤监督检查工作。公司本年伊始引进了指纹识别考勤系统,杜绝了代签到及早退的弊端,加强了自我约束力和自我监督的自沉性,使我公司的管理工作更加正规化、程序化,通过每月公布考勤结果,客观、精准的考勤数据使每位职工都非常重视,对好的同志是一种鼓舞,对差的同志也是一种促进,同时也对各部门进行了一次无声的工作奖评。
四、现场监督检查。通过每月四至六次由我部开展的对各部门及矿进行的不定时岗位和卫生检查,既体现公司高层领导对基层工作的重视,加强了与下属单位的沟通,了解下属单位的日常经营活动,同时一线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反映,尽快得以解决,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公司的运营始终保持“鲜活”状态,为树立公司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公司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强化管理机制,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网络监管维护。积极联系长治移动分公司,为曙光矿架设移动网络专线一条;负责全公司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维护,保证了公司现代化信息系统如金蝶财务、企信通、煤炭基金等系统软件的正常运转,为公司的信息一体化建设发挥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上半年,通过我部人员的努力,基本完成了本职及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但仍有许多不足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领导的工作意图、思路理解不透,虽能及时把握领导的意图融会于工作中,但还缺乏开拓精神。
2、工作上缺少创新,随着公司的高速发展,自身管理上的薄弱环节逐步显露,需要在管理上要不断创新,以满足公司的发展需要。
3、工作不够深入、细致,在具体的工作上对自身要求不高。
4、处理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加强。由于平时工作知识、经验的缺乏、发现问题的敏锐性不够,在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处理问题时还不能直接处理好,缺少工作方法。
下半年,企管部准备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
一、积极的贯彻公司的各项方针。坚决服从领导的安排。
二、搞好与各部门及矿的工作,积极地进行协调沟通。不断学习借鉴企业管理工作上的先进方案并进行学习,及时的提出针对企业管理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三、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工作。
四、认真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企业管理部门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三
通过一年来的不断学习,以及同事、领导的帮助,我已完全融入到了企业管理部这个大家庭中,个人的工作技能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虽然工作中很多事情有待完善,但应该说这一年付出了不少,也收获了很多,我自己感到成长了,也逐渐成熟了。现在就20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踏实的工作态度,适应企管部工作特点
企管部是公司运转的一个重要枢纽部门,对公司内外的许多工作进行协调、沟通,做到上情下达,以及规划协调好公司各部门的各项事务。这就决定了办公室工作繁杂的特点。每天除了本职工作外,还经常有计划之外的事情需要临时处理,而且通常比较紧急,让我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工作先去解决,当然自己手头上的事情也很多,经常是忙忙碌碌的一天下来,但是每一天都很充实,我本着为大家服务的心态是做好每一件事。为公司贡献我的一点光和热。
二、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一年来,我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公司各项费用报销单的审核:首先各部门指定人员把部门人员发生的报销单上交给企管审核人员,企管审核人员对报销单的事项、金额、票据等一系列事项审核;审核完毕,每周三交给企管部领导审核,领导审核完毕,我录入到费用登记软件中,并对比较特殊的报销单做其它方面的录入,;再交由张总审核,张总审核完毕,再重新把所有报销单登记,做一个详细的费用报销单明细表,交由财务。
2、保险柜文件的管理。此类文件涉及范围非常广,整体上分为政府性的、公司内部性的;公司内部性的又分为公司所有证书证件、合同、协议、行政后勤等。需要进行整体的区分,方便各部门人员需要时,及时提供。
3、统计报表的填写及上报。我这一块的统计报表涉及到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市经贸委、南昌市重点企业服务平台网、省外经贸厅发展处以及其他政府不固定性的相应政府报表五大块。报表部分与财务部协调完成,财务出相应的数据,有些数据需要自己的计算,每大块涉及到的报表较多。
4、档案这一块,是花时间、经历最多的一块,其分为两大块:
(1)纸质档案:全部是用手写,每个人的档案上都要写好员工的个人信息,我接手这一块完全是空白;并且还要分部门,统计好各部门的人数,在上面列清单。在这样有效的分类下,公司所有人员信息都可能很直观的查到。
(2)电子档案:这一块是纸质档案的另一种呈现方式,是对员工个人基本信息的录入,例如:姓名、身份证、毕业学校等一系列。涉及得非常细。这样一种录及方式方便公司各领导对员工个人基本信息的查看。
5、公司印信的保管及用印情况的登记。各部门凭用印申请单,经领导签字,待我审核,才予盖章。并且每月整理所有用印申请单,并录入到电脑,方便领导对某一时段用印情况的审核。
6、外宾的接待。公司来访的客人较多,经常需要陪其去车间,向其解说公司相应情况,对于客人一系列问题进行解答;也要准备好会议室,放好资料、倒水等事项。
7、有关政府性文件、事项的处理。今年在陈经理的引导下,处理了两大项:一是公司环评文件,二是公司内部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这两大块在多方的协调下,终于完美的完成。接下来就是一些后绪的工作。当然也有些相应的政府类似文件也进行了处理。
8、部门内部电话传真的接收。对于外部来的电话,我会根据相应情况进行筛选,挑选出一些重要的文件上交给领导,待领导查阅。
9、人员的招聘,办公用品的领用等一系列涉及到办公室内部事项,进行了相应的处理。
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工作一涉及到与人的协调就会产生相应的矛盾,很多人对于要求的执行性不予配合,要多方面做思想工作,很多事情细节方面完善性不足,但整体性不错。所以对这些事情的规范还要改进。我会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四、2017的规划:
2017对我来说是一个崭新的一年,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会加倍的努力,规划好我明年的工作,完善我这一块工作。
看了“企业管理部门半年工作总结”的人还看了
1.综合管理部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2.企业行政管理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3.公司部门工作总结范文
篇10
1
总则
1.1
业务管理制度是公司业务管理运作策划结果的表达,业务管理制度的价值在于沟通意图、统一行动,是保证管理公司房地产经营业务取得预期成果的重要手段。
1.2
适用的业务管理制度有赖于系统的业务运作策划,识别、分析和确定业务运作过程,有效构建业务管理模式,是编制管理制度的基础。
1.3
易于理解和可操作是对管理制度文件的基本要求,适宜的文件系统结构和表达方式将有助于对管理制度的理解、执行和修订。
2
业务运作策划
2.1
管理公司房地产业务运作的总体策划,由管理公司经营管理委员会统筹进行,从切实保证项目开发业务效益和效率的目标出发,优化、规范项目开发作业过程,明确管理公司和项目所在公司各自工作责任和方法,以及相互间的配合关系。
2.2
系统的业务运作策划应遵循以下要求进行:
a)
充分识别房地产企业业务管理所需要的过程,构建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过程网络;
b)
合理安排这些过程的顺序和作用,保证过程接口严密、运作有序;
c)
规定过程操作的准则和方法,实现业务管理的规范化;
d)
提供必需的信息,确保业务运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e)
建立必要的控制措施,对业务运作过程进行适当的监控、测量和分析;
f)
持续改进业务运作流程,促进管理水平和经营绩效的不断提升。
2.3
根据项目开发管理的特点,业务运作策划应特别关注项目开发中的顾客需求识别、产品定位、营销推广、业务分包,以及项目运作计划体系、工程质量、项目成本的管理。
2.4
根据管理公司确立的基本管理模式,管理公司和项目所在公司的协调运作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明确,并具体规定操作方式和控制程度。
a)
管理公司房地产业务运作的基本要求;
b)
项目所在公司为执行管理公司的规定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的操作方法和控制措施;
c)
管理公司为履行策划、指导、监督和控制的职能,促进项目所在公司执行房地产业务运作要求、其内部的运作方法和要求。
3
管理制度表达与适用范围
3.1
文件结构
3.1.1
手册及其支持文件的规定表达了管理公司房地产业务运作的基本要求,为方便文件使用和修订,根据表达的内容不同分为不同层次的文件,包括业务管理手册、作业流程、工作指引、标准表单等。
3.1.2
本手册及其支持文件的内容没有包括仅适用于某个(些)项目所在公司内部运作的管理规定,为保证管理制度的充分性和适用性,各项目所在公司应根据本手册及其支持文件的规定,并结合自身管理需要进一步制订相应管理文件。
3.2
业务管理手册
3.2.1
业务管理手册是管理公司房地产业务运作管理制度中最高层次的文件,规定了管理公司业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管理政策,并按章节分别阐明了管理公司房地产业务运作过程的基本流程、管理权责、控制内容,以及遵循本手册规定所需使用的作业流程、工作指引、标准表单。
3.2.2
本手册的规定对管理公司和项目所在公司均是强制性要求,具体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
3.2.3
本手册中的规定并不具备直接的可操作性,执行本手册规定需要使用相应的作业流程、工作指引、标准表单,以及要求各项目所在公司自行制订的文件。
3.3
作业流程
3.3.1
作业流程是支持业务管理手册的第二层次的文件,是对常规的、普遍性的、内容较固定的作业过程制定的规范与程序。管理公司房地产业务作业流程采用跨职能流程图的方式进行编制,可以清晰地表达业务作业步骤、作业内容、顺序、责任,以及执行重要作业步骤所需要使用的工作指引和标准表单编号。
3.3.2
支持本手册的所有作业流程规定属于强制性要求,具体工作中必须执行。
3.4
工作指引
3.4.1
工作指引一般是作业流程的支持性文件,对流程中的重要活动起解释、指导、提示、补充或辅助决策作用,但也可以是直接支持业务管理手册的文件。工作指引是公司积累知识、经验,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基础。
3.4.2
工作指引可分为强制性和参考性两类,强制性的工作指引各项目所在公司必须执行,参考性工作指引由项目所在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执行,或进行修订。强制性工作指引和参考性工作指引的区别,将通过工作指引的文件编号方式予以体现。
3.5
标准表单
3.5.1
标准表单是预先设计好的、用于作业过程中登记、填写、签署和传递特定信息的表单或文件,它以特定的格式规定了所填写的内容、类型、要求等。
3.5.2
与工作指引类似,标准表单也分为强制性的和参考性的,并通过标准表单编号予以区别。
4
管理制度文件编码规则
4.1
编码目的在于规范管理公司各项制度文件的编制要求,以及编码标识方式,以便于文件识别和使用。
4.2
本编码规则适用于业务管理手册、作业流程、工作指引、标准表单等。
4.3
文件内容表达的格式要求
4.3.1
业务管理手册每一节的内容在表达形式上应按以下三部分展开:
a)
总则——说明管理公司针对某项业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
b)
正文——说明管理公司对某项业务活动的职责分配及管理工作内容;
c)
支持性文件——列出落实该项业务管理工作的作业流程和工作指引。
4.3.2
作业流程统一以跨职能流程图的方式表达,对流程图基本画法明确如下:
表示过程中的一个步骤/动作
表示过程中的判断步骤,其引出线至少应有2条
流程线,表达步骤间的前后关系
表示该步骤/动作的内容为计划/报告的编制
表示各流程间相互关系
流程结束点
4.3.2.1
流程图中的每一步骤框图应尽可能填入“执行动作”,流程图的方向用箭头表示,反映“执行动作”的时间或逻辑关系。
4.3.2.2
在执行某个过程步骤时,需要使用其它工作指引,以及形成标准表单形式的记录时,均应在流程图中该步骤的旁边写出相关文件、标准表单的编号。
4.3.3
工作指引一般采用文字表达方式,不要求执行统一格式。其内容应具体规定完成某项具体工作任务所需的操作方法、技巧,或特定的工作责任划分。
4.4
文件编号
4.4.1
业务管理手册
业务管理手册各章节的编号方式如下:
X
.
X
某一节的自然序号(0~9)
所在章的自然序号(0~9)
4.4.2
作业流程、工作指引与标准表单
a)
业务类别代号及其流程模块序号
业务类别
流程模块
名称
代号
名称
序号
企业发展战略管理
Development
stratagem
management
DSM
项目经营目标管理
Project
object
management
POM
项目经营目标管理评价与改进
100
业务信息管理
Busines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BIM
经济合同管理
Economic
contract
management
ECM
招投标管理
Project
purchase
management
PPM
管理公司集中采购
100
第一类招标
200
第二类招标
300
第三类招标
400
材料设备采购
500
供方管理
600
安全文明生产管理
Safe
&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EM
危机管理
Corporation
crisis
management
CCM
成本管理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PCM
目标成本
100
成本统计与控制
200
工程结算
300
进度管理
Scheme
management
SM
项目投资管理
Project
investment
management
PIM
项目论证与决策
100
项目经营策划
200
项目设计管理
Project
design
management
PDM
规划方案设计
100
建筑方案设计
200
景观环境设计
300
初步设计
400
施工图设计
500
设计变更
600
项目施工管理
Project
engineering
management
PEM
施工准备
100
施工过程
200
工程验收
300
工程移交
400
工程保修
500
项目销售管理
Project
sales
management
PSM
营销策划
100
销售准备
200
阶段促销
300
销售过程
400
交楼入伙
500
物业管理
Property
management
PRM
b)
文件类型代号
作业流程
P(procedure)
工作指引
G(guide)
标准表单
F(form)
c)
上述编号方式中,某一流程模块仅有一个作业流程时,其作业流程编号中的“DE”设置为“00”;如某一流程模块有多个子流程时,其作业流程编号中的“E”设置为“0”。
如:PEP100,表示“施工准备”流程模块只有一个作业流程文件。
如:PEP220,表示“施工过程”流程模块中的第二个子流程,即“项目施工质量控制”。
d)
工作指引和标准表单一般都直接支持某个作业流程,在编号方式上只与作业流程有关,均以“E”字段进行区别。
e)
部分流程模块因只有一个作业流程,其相关工作指引和标准表单较多(大于9),此时工作指引和标准表单的流水序号同时使用“DE”两字段,从01开始编排。
f)
部分没有作业流程,直接支持业务手册的工作指引和标准表单,其编号中的“CDE”字从001开始编排。
g)
所有建议使用(非强制规定)的工作指引和标准表单,其文件编号和版本状标识码之间加“(T)”表示,如标准合同文本(参考文本)的编制为ECG003(T)A。
h)
部分工作指引和标准表单在一个类型文件编号下,可进行继续细分,如:施工图审查要点,可根据结构、电气、给排水等专业分别制订文件,为区别不同施工图审查要点文件的编号,分别表示为PDG303(01)、PDG303(02)、PDG(03)……。
4.5
文件版本标识
4.5.1
业务管理手册的版本状态,以日期作为标识。
4.5.2
作业流程、工作指引和标准表单的版本状态,以英文字母加以标识,写在文件(表单)编号后面。如:PDP100A,表示规划方案设计流程文件的版本为“A”(即第一版)。
4.5.3
无论修改内容多少,作业流程、工作指引和标准表单每次发生修订,均须更换文件“版号”,按A、B、C……顺序递增。
5
管理制度体系审核
5.1
审核目的
规范对各项目所在公司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控,增强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促进各项目所在公司内部管理水平的持续提高。
5.2
审核依据
1)
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
2)
集团公司行政管理制度汇编;
3)
管理公司万达房地产经营管理制度;
4)
项目所在公司制定的管理制度(规定);
5)
项目所在公司制定的计划性文件;
6)
集团、管理公司下达的专项工作指令(文件)。
5.3
审核机构
5.3.1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审核原则,管理公司设立管理制度审核领导组,负责管理公司范围内的制度体系审核工作,监督项目所在公司的管理制度内部审核工作,并指导审核过程和有效利用审核结果。
5.3.2
管理制度审核领导组下设执行秘书,经营管理部作为执行秘书负责审核工作的联络协调和具体操作执行。
5.3.3
项目所在公司应建立保证管理制度有效执行的内部审核小组,负责项目所在公司的管理制度内部审核工作,并配合管理公司的制度监督、审核工作,该小组成员名单、工作方式等情况应上报管理公司经营管理部备案。
5.4
审核方式
5.4.1管理公司的日常业务审核
在管理制度审核领导组的领导下,管理公司各部门负责按照管理制度要求检查项目所在公司应审批、核准、备案事项的执行情况,并进行督促和指导。
5.4.2
管理公司的现场审核
根据相关指引文件规定,管理公司不定期对项目所在公司进行管理制度现场审核。
5.4.3
项目所在公司的内部审核
项目所在公司根据相关指引文件规定,定期(每半年)对本公司的制度执行进行内部审核,并且将内部审核报告上报管理公司经营管理部备案。
5.4.4
管理公司的年终综合评价
管理公司审核领导组依据管理公司日常业务审核情况、现场审核情况、项目所在公司的内部审核情况、执行中的制度反馈建议、外部情况变化等信息,在每年年终组织对在管理公司范围内的制度执行进行总体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要求,形成评价报告。
5.5
审核结果利用
5.5.1
项目阶段性(半年、年终)考核评价时将该阶段的制度审核情况作为考核公司内部管理能力(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依据。
5.5.2
开发项目经营管理责任书中的综合调整系数B的一项“内部管理系数”的确定依据。
5.5.3
对项目所在公司高级管理层进行绩效考核、人力资源考核的重要依据。
5.5.4
持续改进项目所在公司和管理公司内部管理水平的依据资料。
5.5.5
管理制度持续改进的主要依据资料。
6
相关作业流程和指引文件
1)
MSG001
管理制度审核基本要求
2)
MSG002
现场审核指引
3)
MSG003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生产成本控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