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民俗文化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9: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消失的民俗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目前,孝感的众多孝民俗文化资源正处于从遗产和文化的阶段向“产业化”过渡发展的时期,各种资源都有着矛盾的生存发展现状。孝民俗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利用得好,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对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但孝感孝民俗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目前面临着一些困境。
困境一:怎样增强孝感孝民俗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保护好传统资源。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特点,审美情趣、欣赏习惯、评价标准等与过去相比有很大不同。如随着外出打工、经商者越来越多,人们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对家乡传统的“岁时节庆”逐渐有所忽视,岁时节庆气氛已是消淡了许多,其它的各种庆祝活动也正在减少,近几年,已经难得再见舞龙、做大戏、皮影戏等庆祝活动了。这就要重视对孝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现在,孝感的民间文化艺术缺乏规范的传承体系,大多靠师徒间的“口传心授”、子承父业,往往因人而存,人绝艺亡。这种单一的培养方式,客观上导致民间艺术人才的“青黄不接”,一些民俗技艺和民间文艺可能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
因此,怎样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探索和大胆改造,以增强孝感孝民俗文化的吸引力和认同感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困境二:怎样扩大孝感孝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利用和开发文化产品。
文化的影响既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也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孝感虽说拥有丰富的孝民俗文化资源,但名声随大,影响力却有限,就像“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大家闺秀。这说明孝民俗文化资源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尚需加大。目前,全市有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民间文艺家协会、群众艺术馆、湖北孝文化研究会等社团组织,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民俗文化进行研究,但活动不多且偏重于理论研讨。至今还没有一个社团专门研究如何利用孝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旅游商品,政府职能部门及民间社团,对发掘孝民俗文化资源使之为产业化发展的研究,尤其是对包括孝民俗文化资源在内的资源如何产品化的研究,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在孝感市对内对外的宣传工作特别是孝文化产品的营销过程中,对孝民俗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不大,这就使得孝民俗文化发展的步伐缓慢,近年来,孝感地区的民俗产业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开发,但基本上还停在简单的“参观型”为主,项目缺乏创意与个性吸引力。如董永公园的旅游,几乎无一例外是参观场馆;农家乐旅游,大多也还停留在“住宿、餐饮”等浅层次的开发上,在孝民俗文化的利用上,文章还没有做足、做深、做透。
另外,具有孝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工艺产品打造上主要依赖孝特礼品公司等几家小企业,资源尚未得到整合和很好的开发。作为旅游六要素之一的“购”,一直是孝感地区旅游业的短腿。该产品的消费市场很小,再加上工艺品本身制作难度大、价格偏高、外包装缺乏特色和吸引力以及消费渠道不顺畅等原因,如玉石雕、木雕等一些工艺品很难作为旅游纪念品进入市场,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困境三:怎样推动形成孝感孝民俗文化产业格局,打造特色品牌。
孝感的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不大,特色文化产业项目不多,民企进入文化领域准人的门槛较高,因此,要解决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有序的市场准人问题;以及怎样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利用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迅速壮大文化产业的规模;培育孝民俗文化领域的投资者,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是孝感孝民俗文化资源产业化面临的困境之三。
困境四:资金和人才的缺乏,政策的滞后,是孝感孝民俗文化产业化开发的难点。
由于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资金投入较大,政府由于财力,尚未进行大的投入。由于缺乏经费支持,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困难较多,民俗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现有的展示场馆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规模不大,影响力小,利用率低,缺乏全方位展示孝感民俗文化资源的高规格展示场馆。此外要形成孝感孝民俗文化产业格局、打造孝感孝民俗文化特色品牌等,都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孝感市财政收入少,对文化发展的投入也是很少的,近几年孝感市对文化的投入占财政总支出0.23%。民间资金投入文化发展的也很少。因此,如何吸引足够的资金来发展孝感孝民俗文化产业是一个难点。
还有如何形成一支素质较高的民俗文化队伍。队伍是根本,人才是关键。要搞好孝感孝民俗文化的改造利用、宣传传播及产业品牌等,都要有一支素质高的人才队伍。人才难得,如何吸引人才,更是一个难点。
篇2
Abstract:The folk culture is dependent on people's lives, habits,feelings and beliefs. Folk Cultur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especially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There are many successful cases in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the world.The development of Shaanxi folk culture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Shaanxi province.
关键词:民俗文化;陕西经济;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Key words: folk culture;economy of Shaanxi;seinsfrage;development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294-01
0引言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来一碗燃面喜气洋洋,没有辣子嘟嘟囔囔。”秦腔、燃面、辣子,都是陕西民俗文化的代表性符号。陕西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陕西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1陕西民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文化是陕西的特色,发展文化产业既是陕西的优势所在,又是陕西全面建设经济大省的必然选择。文化产业化发展是文化繁荣程度、经济是否具有活力的重要标志。现在越来越多的陕西人已经充分地认识到经济发展离不开文化发展,经济繁荣离不开文化繁荣,文化产业化发展也是建设经济大省的内容。陕西人不仅希望通过民间艺术扬名,更渴望通过开发民间艺术致富。
民俗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形式,民俗文化产品既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又具有商品属性。民俗文化产品集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艺术性、实用性于一体,极具个性和特色,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其特点,挖掘民俗产品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就能使民俗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从而进一步促进陕西经济的发展。
陕西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陕西民俗文化的商品化趋势逐步增强民俗文化不再是人们自娱自乐的文化产品,而是进入市场领域,通过民俗文化与商品元素的结合,衍生出更多不同种类和形式的商品与服务,这不但扩大了民俗文化产业的范围和规模,也可以实现空间的再生产,为消费者带来不同的消费体验和文化感受。商业对陕西民俗文化的推动力量更加突出,促使民俗文化主动地作用于陕西地方经济,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良好环境和特色产品。而且随着民俗产品商业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将会涌现更多的民俗企业,形成以设计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以民族化、品牌化为基础,以地域文化为依托,与时俱进、探索创新,全方位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逐步实现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产业发展之路。
1.2 民俗旅游业日益兴旺伴随着陕西旅游业整体发展持续快速增长,陕西的民俗旅游发展迅速,节庆民俗活动、乡村旅游等民俗游将成为陕西旅游的一个新亮点。同时,乡村旅游仍持续升温,从整体上看,民俗文化旅游火爆,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刺激了旅游消费。而且随着民俗旅游的持续深入,将会推出更多的民俗产品,深入体验陕西民俗,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这就大大的增加了陕西旅游业的经济收入,进一步促进陕西地方经济的发展。
2陕西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在文化消费上缺乏主动性从文化消费的角度来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国家开发什么,老百姓就无偿地欣赏什么”的被动接受状态,单一的文化消费导致生产的氛围始终没有形成,使陕西民俗文化发展一直比较缓慢。
2.2 资金投入不足,缺乏相关专业人才在民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上,企业投资民俗文化建设的数量有限,特别是缺少大笔投资的项目。另外,优秀的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还离不开两类人才:一是创意人才,二是市场策划营销人才。优秀的原创作品是民俗工艺产品发展的支撑,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发掘现有民间艺人的个人潜能,扶持艺人尤其具有创新性艺人的成长,同时还要通过教育机构开设相关专业进行有序的正规培训,努力建设起一支具备现代意识和技能的创新型的艺人梯队。同时还需要市场策划营销人才,能够将原创作品推向市场,并通过一系列的营销手段建立品牌。
2.3 有利于民俗文化发展的有关政策不配套,在税收,土地,政府补贴,社会融资及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等方面还没有完善的配套政策。
3陕西民俗文化发展的对策
3.1 继续加强对优秀民俗文化及民俗文化人才发掘保护政策联合教育,宣传部门搞好民俗文化的发掘、宣传、教育工作。在对待民俗文化的问题上,认真发掘发现我们已经遗失或没落的优秀民俗文化,来重新评估他们的价值。在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公益性事业单位进行民俗文化教育,增强民俗文化意识,培养优秀民俗文化人才,提高受教育者的民俗文化素质。剪纸就是陕西很有代表性的一种民俗文化产品,其中尤其是陕北安塞的剪纸更是驰名中外。但是现在安塞剪纸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比较担忧的局面。安塞剪纸现在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安塞人并不一定了解安塞的剪纸,甚至已经不再喜欢。安塞全县的真正的剪纸艺人总量也不过十余人,而这批剪纸艺人正是剪纸艺术最宝贵的和最可挖掘的一笔资源。
3.2 进一步扩大改善投资政策全省许多地方都有自己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民俗工艺品制作。比如蓝田玉、陕北剪纸、凤翔泥塑、凤翔马勺脸谱、关中皮影、麦杆画、木板年画、挑花绣、户县农民画、扎染、挂线木偶、戏人泥哨、拓片、彩画泥偶、榆林柳编、、岚振藤编、仿秦俑、仿唐三彩、仿铜车马等。这些民俗工艺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特殊的消费人群,历经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仍保持着勃勃生机与活力。为了进一步提高这些民俗文化产品的发展空间,应该积极鼓励境外机构和个人积极投资陕西民俗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市场。同时相关金融机构也要给与相关的经济扶持政策,政府机关更要加大对陕西民俗文化产品发展的鼓励政策。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才能为陕西民俗文化产品的带来美好的发展春天。
3.3 要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民俗文化复合型人才陕西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复合型人才,我们应高度重视民俗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研究陕西民俗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大培养力度,营造良好的陕西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鼓励民俗文化产业单位与高校联合,发展与民俗文化产业相关的高等教育。比如可尝试在各级学校教育中设立民俗文化相关专业,特别是在高等院校中培养民俗文化高级专门人才,为民俗文化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民俗体育;高校教学;原则
民族体育是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健身、娱乐和教学等多种功能结合在一起,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在高校之中引入民族体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高中教学的内容,同时促进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与进步,也在学生的心中埋下了文化的种子,使学生对于民族体育产生呢过更大的兴趣。
一、民俗体育的现状
民俗体育是一种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健身方式,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与文化特点,拥有自己的规定与运动方式。民族体育也是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气息,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多样,这都是我国民俗体育多样性、地域性、多样性的重要原因。根据运动目的的不同,我们可以简单地把民族体育划分为娱乐类、锻炼类与表演类三类。目前情况下,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对于民俗体育教学的扶持力度也逐渐加大,为了促进民俗体育的继承与发展,教育部甚至颁布了专门的文件。这些都是保证民俗体育长久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高校开展民俗体育教学事业的重要依据。纵观目前的实际情况,各地高校积极开展民俗体育活动,举办相关的体育比赛和授课活动,但是尽管对于民俗体育有着众多的保护措施,在实际中仍然会有一些问题出现。比如说民俗教学的教学比例太小,主动参与其中的学生数量也不多,就算是在一些民俗体育活动发展不错的地区,民俗体育在教学中的应用也不多。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俗体育在我国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要各个高校在校内积极开发利用民俗体育,将会促使民俗体育的发展向前迈出更大的一步。
二、高校中开展民俗体育教学的意义
1、促进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众多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文化环境之下,任何国家都会把继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作为首要问题。怎么样才可以使文化多样化在大一统的文化背景下持续发展,这将是多民族国家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伴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有一些民族传统文化已经消失或者正在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之上,据专家研究,民族传统文化现在的地位可以与濒危物种相等,都迫切需要我们的保护。在民俗文化之中,最容易被我们接受的便是民族体育活动,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影响。但是现代社会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民俗文化面对着重大的生存危机,因为现代的生活方式更新过快,导致民俗体育文化逐渐被人们所淡忘,甚至彻底消失在人们的眼中。因此为了继承与发展民俗体育活动,防止民俗文化的彻底消失,在高校中开展民俗体育教学便是对于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保护措施之一。
2、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高校中开展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强身健体,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出来的良好美德与综合能力可以迁移到未来的社会生活之中。民俗体育与传统的体育相比,拥有着更加丰富多彩的教材方法,更加灵活多变的体育形式。一些项目可以体现出个人能力中的坚毅与勇敢,例如摔跤、搏击等;一些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能力,如团队跳绳、舞龙舞狮等。大学生在接受完民俗体育的教学之后,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增强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要求你具备良好的技能与丰富的知识积累,更加需要学生拥有可以迅速融入社会之中的能力。
3、塑造大学生的文化意识
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人文学科这些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学科都是源自民族文化,而民族文化的发展源泉便是民俗文化。无论现代社会之中的何种艺术形式,都可以在民俗文化中找到它的鼻祖。例如说交响乐,它的初始形态便是民俗音乐,高贵典雅的芭蕾舞,则是来源于民俗舞蹈。换句话说,没有民俗文化,便没有现代的人类文明,民俗文化是现代文明大厦的基础。如果失去了民俗文化,我们就是去了文化的根本。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现象,可这却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模式导致人民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民俗体育锻炼,也就导致民俗文化逐渐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所以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保护民俗体育之中。作为传统体育文化源头的民俗体育,我们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高校体育课堂之中引入民俗体育教学,可以很好地对民俗体育文化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觉意识。
三、进行民俗体育教学的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都是以发源地的民族文化作为基础,同时与本地的地理特征与气候特征相结合,才形成了具有明显地域色彩的民俗体育文化,因此高校在开展民俗体育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把学校的客观条件考虑在内,避免民俗体育教学内容与已有的体育教学内容重复,争取形成拥有自己学校特色的独特教学方式。
2、科学性原则
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首先考虑的都是科学性原则,在高校中开展民俗体育活动教学同样如此。在把民俗体育融入到高校体育课堂之中的时候,我们要时刻把握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不可以盲目引入,不然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起到适得其反的影响。会打乱高校体育应有的教学秩序,因此在将民俗体育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课堂之中的时候,我们时刻都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高校体育课堂之中引入民俗体育教学,可以丰富高校的体育课堂内容,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也是体育教学中对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一次改革与创新,这样做增强了体育课堂的实用性、趣味性,也拓宽了体育课的功能,同时实现了对于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与此同时,将民俗体育教学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之中,符合当前教育改革与素质教学指导思想,对于推动传统教学模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单一的局面,最终使体育教学实现了体育育人与服务社会的功能。
作者:曾昭婷 单位: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若光,孙庆祝,刘旻航等.民俗体育研究的方法论探索[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8(3):224-228.
篇4
下,科学地开发和保护,使民俗旅游资源在现代化进程中永葆生机。
一、存在的问题
随着民俗旅游的开发,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市场化导致原有民族物质边界的重大调整和弱化。当地的宗教、传统习俗、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着重大改变,对当地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
(一)过度开发使民俗旅游资源破坏严重。一些地方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实行掠夺式开发,造成许多民俗文化资源严重破坏,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我们还未来得及认清其社会价值时就已消失、解体;很多民间习俗在现代文明冲击下逐渐消失;民族文化遗址和民族特色建筑遭受严重损害;一些民间艺术品和手工艺品为了迎合经济市场而大批量生产,成为机器制作的工艺品,完全丧失了其中所蕴涵的文化价值。
(二)民俗风情的商业化和庸俗化。在商业活动中,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民俗文化,将其舞台化、程序化,是目前旅游开发的主要手段。这样的后果是使民俗文化失去了本来的乡土气息,淳朴的民俗被歪曲,甚至有些藏羌地区为了吸引游客,将迷信的、不健康的习俗加以渲染。许多地方把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进行庸俗化的理解,迎合部分人们的庸俗低级心理,不是开发民俗的美,而是盯住民俗中的丑和糟粕性的部分。由于传统思维和当前社会建设的一些误区,在旅游开发中常常出现一些破坏性的遗憾事情,比如有些地方为了追求城市化、现代化,把珍贵的民居拆掉,而另建西洋式建筑;有的把上千年的古城墙推倒,修建马路等等。
(三)虚伪民俗。虚伪民俗是指人们为了增加旅游商品,编造添加拼凑而旅游地不存在的民俗。伪民俗破坏了本民族特色,破坏了祖先的规矩。如,羌族的白石作为他们的崇拜神,必须放在屋顶或火塘上方,而不该为了招引游客而随意放置。
(四)民俗文化的同化。民俗文化的同化是指原有的民俗风情特征在内部和外部作用下,为异地异族的民俗风情取而代之。即旅游一旦开发到哪里,哪里的传统面貌便会发生急剧的改变,从衣着、建筑到生活方式都迅速地与外来者趋同。四川藏族羌族地区的语言、建筑、服饰、饮食、节日等方面逐渐汉化。阿坝州汶川、理县等地藏族、羌族大多说汉语,穿汉族服装,许多人口中哼的是流行歌曲。汉族式的房屋、装饰随处可见,藏羌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
(五)民俗文化价值观的退化。一个民族认同的文化价值观是该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或群体中的人们所共有的区分事物的好与坏、对与错、符合或违背人的愿望、可行与不可行的观念。它是一个文化系统构成的基因。一种价值系统可以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各民族尽管发展历程各异,但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如吃苦耐劳、热情好客、讲信用、重义不重利、忠诚朴实等。但随着民俗旅游的发展,这些优秀的价值观正在退化甚至消失。某些藏羌地区居民在买卖过程中出现的坑蒙拐骗、敲诈勒索等不择手段追求金钱的例子屡见不鲜,他们严重或排外的情绪,直接影响了当地的形象。
二、解决对策
源远流长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正面临各种不同文化习俗的冲击。千姿百态、风情万种的民俗正走向趋同和消亡。同时,民俗作为一种隐形的文化旅游资源,它不像实物型的资源那样不易被改动,而是在开发中很容易被篡改、损害,甚至其固有的文化内涵也可能会消解殆尽。所以,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迫在眉睫。这需要加强立法,使地方有法可依;需要加强调查研究,确定需要保护的民俗文化内容;更需要研究保护的措施和有效方式。具体来讲,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生态保护区,走民俗生态之路。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民俗旅游资源存在和旅游开发的前提。要使其留存,就必须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前提,走民俗生态之路,真正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大量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民俗文化、民族风情旅游资源为其建立生态保护区提供了优势。可用生态博物馆的理念指导旅游开发,构建生态保护区,实现保护区、生态旅游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并以此跨越工业化,实现民俗文化、生态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加强保护一些濒临消亡的民俗事象。一些远古的民俗事象,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正面临着消泯,而这些民俗事象本身具有珍贵的民族和文化价值。因此,我们要投入人力、物力让这些事象不至于自生自灭。为了让优良传统文化继续保持下去,我们可采取适当的方式实施抢救性保护。
1、用文字、图片、录音、录像、摄像等影视记录方式将其制作成影像资料,并真实地记录下各种民俗事象。
2、建立原始型的民俗村,保留传统民俗文化的“火种”。完整地保存或复原民俗村,这在相对偏远的藏族、羌族地区来说,是延缓传统民俗变异的重要举措之一。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美国政府对文化传统保护极为重视,不仅所有重要的历史遗迹、遗址、遗物等均善加保护,甚至年代稍久、较为重要或稍有一点特色的建筑都纳入保护之列。
3、文物部门应加强对近代民族文物、民俗文物保护,对濒临消失的民俗文化进行分阶段、有重点的抢救。在文物保护中,属于不可移动的古建筑、古碑等已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但近代的民族文物、民俗文物还未明确列入文物保护范围,正处于被毁坏或外流中。因此,文物部门应积极参与民俗文化抢救工程。同时,抢救优秀文化遗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分清当前工作的主次。如当代被淘汰的工具、用具、服饰、民间戏剧、人生礼俗的仪式、某些宗教的经书、神偶等就应重点抢救。
(三)高品位地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防止“庸俗化”和“商业化”。杜绝肆意亵渎和歪曲旅游地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现象,才能有效地保证独特的民俗文化得以发扬和保护。提倡和尽量做到民俗不俗,俗中带雅。要正确分析本地民俗资源的特色,结合本地和周边环境,有选择性地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中的高尚部分。
篇5
关键词:民俗;民俗文化;对策
我国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提高国家软实力和文化国际影响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民族的融合、民族战争、民族迁徙、自然灾害等等,民俗文化不断发生变化,同时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人文条件也已经发生了变化,其中大量的民俗文化被遗失和没落。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必须在充分认识民俗文化重要性的基础上,制定积极对策,大力推动我国民俗文化的复兴和发展。
一、民俗的定义
民俗文化,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文化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这里说的王者巡守之礼,就是国君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一番调查研究。太师是掌管音乐及负责搜集民间歌谣的官吏,他把民间传承的民歌(国风)呈递给国君。国君通过这些民歌,“观风俗,知得失”,制定或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就是古代各民族之间流传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对研究我国古民俗具有重大价值。就比如《水浒传》中的江湖文化、侠义文化都属于民俗文化意识范畴。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我们以往熟悉和研究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民间文化”的概念是可以互相置换的。
二、民俗的形成
任何一个民族的民俗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并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民俗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具特色的物质生活和与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类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以及婚、丧、礼俗等也日益形成,久而久之,就逐渐形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即民俗。民俗是在长期社会历史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历史的产物。因此,不同的民族由于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所形成的民俗亦保留着不同社会历史的阶段性。
许多民俗则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生产活动的原始阶段,生产工具简单,生产力水平低下,这时表现了对自然环境条件明显的直接的依赖关系。民族之间由于地域的不同,条件的不同,生产活动或经济生活方式也有明显差异。如我国的鄂伦春族,过去只是单一的狩猎生产,现在已开始走向以林业为主,护养猎并举的多种经营发展经济的道路。但是,民族的经济生活特点将长期存在,不易改变。有些民俗则是由而产生的,具有非常浓厚的宗教色彩。如有些宗教对教徒的婚丧、嫁聚、饮食等方面的规定,慢慢地形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
总之,民俗的形成是十分复杂的,它从各个方面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点,并经过长期历史的发展,逐步形成为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感情,它对民族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民俗形成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进程而变化的。因为在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民俗有利于生产和民族的繁荣,有的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荣。所以,有的民俗不断地被改革或淘汰,而新的民俗又会逐渐形成发展起来。
三、民俗的特点
民俗作为民族社会心理的表现形式,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直接反映并影响着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和社会生活面貌,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在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的一些特征。
内涵的特征包括民族性,即各民族有自己的独特的区别于其它民族的风俗习惯;地方性,由于地理环境对民族的经济和生活影响,民族具有明显的地方性;集团性。不同的社会阶层、阶级等形成的社会集团之间风俗习惯也可能不尽相同。例如,俄国在沙俄时代,上层社会中以讲法语为荣,而平民大众则没有这种习惯;约束性。某种习俗可能成为全体民族成员的行为规范,具有某种不成为法的约束力。西方国家流行的狂欢节即是在这种约束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成为消除紧张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形成为一种民俗。
外延的特征包括承传性,每一种民俗都是历史遗传的结果,有一种自然的承传性;变异性,民俗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经济方式的发展与变化,旧有的一些民俗会发生变化,同时形成新的民俗。可以说,没有承传性与变异性,民俗就不可能形成并发展。
四、民俗的功能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应充分尊重和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价值,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大力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们前进的精神力量。而我国的民俗文化是中国特色的文化之一,民俗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民俗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纽带。具体而言,我国的民俗文化有以下四大社会功能:
第一,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人是文化的产物,民俗是一种文化现象,在每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从一出生就进入了民俗的规范:他从周围人群中学习语言,在生活中模仿人们生活,从交往中逐渐了解人际关系,然后按照特定的风俗生活一辈子。
第二,民俗文化的规范功能。民俗是起源最早的一种社会规范,而且是一种约束面最广的行为规范。在日常生活中,民俗不同于法律,它不是强制实施的,而是一种不成文的,自觉的行为准则。它在无形中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行为,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这是一种无形的控制,却是一种最有力的精神的控制。
第三,民俗文化的维系功能。民俗文化是长期以来,一定区域内的人们在无形之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认同感。所以在这个特定的区域内,该民俗文化就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而且,在社会生活的世代繁衍中,民俗文化一直被无意识的传承下来,不断被后代所复制,从而保持着社会的持续性。就算社会有大的变革,民俗文化发生的变化也只是局部的、缓慢的,这样就维护的文化的持续和稳定,从而也维系了社会生活的稳定。进一步讲,民俗文化是一种群体的、民族的习俗和文化,是特定的民族心理,因而民俗文化是人们认同自己所属集体的标志。
第四,民俗文化的调节功能。人类创造民俗文化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娱乐,为了能在劳作之余,适当的进行精神上的放松和休息,有时也为了庆祝或者婚配等活动。而且,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往往受到自然的或者社会的约束,民俗活动有时就是为了能宣泄这种心理压力。比如葬礼中的哭丧。同时,民俗活动也是为了补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苦难与压抑,从而使生活充满希望。所以民俗文化通过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调节着人们的心理。
总之,民俗文化有以上四种社会功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这并不是民俗文化的全部功能,由此可充分证明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五、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民族的融合、民族战争、民族迁徙、自然灾害等等,民俗文化不断发生变化,同时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人文条件也已经发生了变化,其中大量的民俗文化被遗失和没落。具体表现为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俗文化的同化。原本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祖国的边陲地区,与外界交流甚少,各民族的习俗文化可以得到很好的保留,但是随着民族风情旅游的大力开发,我们的民俗文化和传统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逐渐消失,被别的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所取代。在一些落后的和文化缺乏稳定性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就很可能被逐渐淡化,甚至消亡。
第二,民俗文化的商品化。由于我国某些地区民俗文化别具特色,这就成了旅游开发的巨大商机。就是把我国的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然后出售给游客。这样,我国的民俗文化就变成了一种商品,变成了赚钱的手段,也就失去了民俗文化原本的意义,也阻碍了民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民俗文化的庸俗化。在民俗文化被当作旅游资源开发时,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往往夸大其词、大肆渲染,甚至为迎合一些低级趣味的游客,不尊重少数民族的自尊和宗教感情。而且,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把握,表现形式简单化,生搬硬套,不能真正表现民俗文化的淳朴性和民族性,进而导致我国民俗文化的庸俗化。
第四,民俗文化传承的断层。我国的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世代相传得以发展的。而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对民俗文化的生搬硬套,必然失去民俗文化原本的淳朴性。而且,在旅游开发时,原著居民往往需要大规模的搬迁,导致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原生土壤”遭到破坏,从而使得民俗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甚至消失。
第五,民俗文化认同感的弱化。民俗文化的发展依赖于人们对该文化的认同,而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一些民众受外来风气的影响,加上商品意识和货币观念的深入人心,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弱化,甚至消失。这就必然导致民俗文化的意识和没落,必然严重影响我国民俗文化的继续发展。
由此可见,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必须在充分认识民俗文化重要性的基础上,制定积极对策,大力推动我国民俗文化的复兴和发展。
六、推动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对策
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宏观上对我国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这就为我们民俗文化的复兴和发展提供的重要的理论来源。我们在复兴、保护、发展、繁荣我国民俗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紧跟党的战略部署,把握好民俗文化的发展方向,制定出既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要求又符合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的对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力推动我国民俗文化的复兴和发展,大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1.党和国家要制定有利于民俗文化发展的政策。全会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就是党和国家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让全国人民都把对文化、对民族文化、对民俗文化的重视和认识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次全会引起了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这样就引导了大众的舆论,引领大众重视维护和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我国的民俗文化。同时,我认为党和国家要制定和完善保护我国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法律法规,比如关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规范我国文化发展的行为和途径,使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走上法制的轨道。而且,我国民俗文化的维护和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我们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同时还应加大国家财政的支持力度,需要国家的引导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2.大众要树立保护、弘扬民俗文化的价值观。全会指出,我们要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目前,我国民俗文化逐渐被遗失和没落,现状堪忧。而且,人民大众对于保护和发展我国的民俗文化的责任感还有所欠缺,甚至是漠不关心,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所以,我们要首先对人民大众进行各种形式的舆论引导和宣传,摒弃一些西方腐朽文化的腐蚀,深刻认识到我国民俗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重大意义。这样我们才能在精神上保持凝聚力,才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保护、捍卫、发展、繁荣我国的民俗文化。
3.社会各界要大力扶持民俗文化产业。全会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毫不动摇地支持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毫不动摇地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健康发展。而目前,我国的民俗文化产业还很有限,除了国有的民俗文化产业,大部分是特色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产业,我们应该在壮大国有民俗文化产业、规范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注重多种文化产业的发展。鼓励个人、企业、社会以各种形式创办国家政策许可的民俗文化产业,对其在规划建设、土地使用、税费政策、从业人员职称等方面与国有民俗文化单位同等的政策。这样就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民俗文化发展氛围。
4.国家教育部门要大力培养民俗文化传承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全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在目前,我国民俗文化不断遗失和没落,来传承民俗文化的人才也逐渐减少,甚至出现断层。比如我国的皮影,皮影艺术堪称当今影视艺术的鼻祖,起源于中国,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先秦,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
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广藏于民间的皮影家底毁失殆尽,传艺断代,皮影戏面临濒危。所以,我们应该大力进行民俗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鼓励民俗文化产业单位与高校联合,发展和民俗文化相关的高等教育,特别是在高等院校中培养民俗文化高级专门人才,为民俗文化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同时,我们还应该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我们应该保护民间艺人,发挥他们传承民俗文化和培养民俗文化传承者的重要作用。
总之,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民俗文化发展现状,我们应该站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新起点上,制定各种对策,复兴、保护、传承、发展、繁荣我国的民俗文化。这样,才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步伐,才能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
[2]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
篇6
民间艺术是中国民俗的重要组成。而现在,曾经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有的消失、有的正在消失。能够还在烘托民俗气氛的那些星星点点的民间艺术,已经不能构成全面的民俗文化。
原始社会与文明社会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类模仿的方向,在原始社会,绝大多数人模仿的是父辈们遗留下来的习俗、大多数人业已形成的习惯和传统,因此社会发展停滞。而文明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则极力模仿少数有创造性、标新立异的人,社会沿着成长和进步的道路前进。这就如同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区别,精英文化是个性的文化,是张扬艺术家本人个性的;民间的文化则是共性的文化,只有那个地域的人都认同了这种审美形态,它才能够生成与存在。但是,当它进入当代商品市场之后,就要适应广泛的口味。地域性向世界性转化,随之便是原有的个性魅力的弱化与消损。
这之中反映了社会变化过程中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影响到与之相关的一些表述形式的变化,比如年画已经不能和现在的居住环境相适应,儿孙满堂、多子多福与计划生育的政策相违背,五谷丰登也不能成为小康社会的标准,如此等等,都可能消解传统的民间艺术,甚至促进了有些民间艺术在农村的快速消亡。
我认为这是民间艺术在当代的生存和发展中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民间艺术中最重要的内涵是地域精神与生活情感。当民间艺术成为商品后,它原发的生活情感就消失了;吸引市场吸引金钱,成了它主要的目的。于是添金加银,崇尚精细,叫人感到它们在向买主招手吆喝,挤眉弄眼,失却了往日的纯朴与率真。
民间艺术的活力和美,只有在民间的文化氛围中才能完整地而且是有意义地显现出来。现代社会需要民间艺术来构成它的文化的多样性,这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这之中的关系以及内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许多场合,民间艺术只被充作为一种反映文化需求的摆设,一种表现经济利益的幌子,一种现代化生活方式的点缀。而各种所谓的保护工程,有时只能说是一种收藏活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间艺术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我们说保护民间艺术应该在一个更为宽阔的层面上,从保护民间艺术的文化环境入手,使民间艺术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才是保护的根本。可是为了现代化,中国乡村如今正在进行的缺少个性的城市化发展以及反映某种意志的规划,原本乡村中的自然生态受到了破坏,民间艺术的生存空间也在被破坏。
人要生存,就无法最终摆脱利益的驱使。我们看到落后民族在他们落后的民俗生活方式中辛勤地劳动着,为了什么呢?不也象我们所有人所追求渴望的那样,希冀过得幸福、美好、舒适些吗?他们之所以在一定时期内还能固守传统的习俗与礼仪,仅仅是因为他们受到地理位置偏僻、文化落后、生产力低下等因素的阻隔,还没有体会到高文化所能带来的另一种我们现在所感受到的幸福和舒坦罢了。
正如冯骥才先生的一句话:“愈是穷困和边远的地方,民族文化反而保存得更完整一些,更纯粹一些。”这给人一股悲凉的意味,我们的文化不是保护下来的,而是被历史遗忘在那里的。我们只不过没有力量破坏它罢了。
其实,我们很多人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有人表示,就给他们一点实惠吧,让他们意识到保护好民俗文化就能挣到钱。怎么利用他们手中的这一点资本去挣钱呢?最好的途径莫过于吕微先生所说的重新开发其内在的实用性,如发展旅游业等。我们不是经常看到改革开放后各种民俗文化包括民间艺术的再度复兴吗?比如戏曲、泥人、剪纸艺术,再比如现代商品生产与开发中所谓的祖传配方、秘方等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民俗文化实用性的再开发和再利用。
这的确是保护民俗文化的一个很好的途径。然而,它的适用范围也是很有限的,并不是所有的民俗群体都能够这么幸运。有些地方的民俗文化遗迹,总量不小,但分布的都很偏僻而且分散。这样的文化遗产是否具有开发旅游的价值呢?我想不太可能。因为不具备形成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和优势。试想一下,有谁愿意花费很大的代价包括时间、金钱、精力去一个文化底蕴一般,分布区域过广的地方观光旅游呢?
再如,小时侯曾看到乡下不少婴幼儿的脚上都穿着祖母给做的“虎头鞋”,象征着一种吉祥。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观念改变了,不再需要以这种方式来获取吉祥的含义,甚而认为它丑陋的,或者即使仍然比较喜欢这种传统的文化方式,但由于其工艺的复杂性和现代生活节奏的紧张性,很少有人愿意去学,也很少有人会做了。改革开放后,受政府的提倡和商品经济的影响,少部分人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增加收入,重操旧业。也许是一定时期内传统文化思潮的回归,小孩儿穿“虎头鞋”或收藏了作为一种艺术品来欣赏成了一种“时髦”。于是,那些制作这种——商品的人恰恰就满足了这种需要,从而使得这种传统民俗艺术形式出现了“中兴”。然而,这种“中兴”就如“时髦”一词自身所表达的含义那样,稍瞬即逝。由此可见,开发实用性也仍然不是一个绝对的办法。
另有一部分人也想自觉去维护传统习俗,不同地方特色的祭祀活动层出不穷,我自己也亲眼目睹过一些。然而,不光是民俗工作者,就连我们民俗者本身也感觉是越来越假。其原因就在于民俗活动的传承是靠口耳相传的,很多后来主持祭祀活动的人在组织这种活动时,根据的不过是早先的见闻和经验,因而讹传的发生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不仅如此,有些地方连组织者都不能对此祭祀活动的性质与意义作出明确地回答。
再换个角度说,就算我们在一定条件一定时期内,勉强把它保存下来,又能怎么样呢?一栋 “寡居”于现代城市的高楼大厦之间的古老建筑,能够与周围的环境和气氛相协调吗?能够产生很好的观光旅游价值吗?如此种种都保存下来,那真如鲁迅当年所说的“国故”,可是多了,但它们究竟有多大的存在价值就难说了。更多的只是起了一个博物馆展览古旧之物--供人看上几眼、发几声感叹的作用。由此可见,政府的决策、开发商的选择,也未尝不有它的理由。
看了那么多民俗文化的保护者、固守者,我不禁在想,古老的传统,难道因其悠久的历史传承就必须还在我们当今社会流传持续吗?民俗文化的主体是flok,因此,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应该是以符合现代社会的大众审美情趣为第一标准。传统不是民间艺术存在的唯一标准,大众审美才是民俗的发展方向。
历史在前行,社会在发展,有些事物已失去其生长的土壤了,消亡是必然之路,我们一些强制性的扶持、帮助,有时只是使它们苟延残喘的时间再多一点罢了。索性把它收入博物馆,让它成为一种古老的回忆,难道不好吗?
篇7
1.民俗的概念。高丙中在《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一书中认为: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陶立蟠在《民俗学概论》中认为: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简言之,就是民间风俗。我们可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体为载体的,以群体的心理结构为依据的,表现在广泛而富情趣的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民俗生态旅游的概念。由民俗的概念可以知道,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旅游是“人们通过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和获取知识的活动”。而民俗旅游从性质上说就是文化旅游的一种。
二、旅游展演
“旅游展演”借鉴“艺术表演”和“舞台真实”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等。旅游地文化的展演实际上是对社会态度和社会协商的展示,围绕这些展演的各种话语展示了人们对于认同、政治和社会的态度。所以,从旅游展演的视角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三、天龙屯堡古镇开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1.天龙屯堡古镇简介。贵州省平坝县天龙屯堡古镇,具有600多年历史,全镇现有1250户,4080口人。自元朝起这里就成为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明朝朱元璋“调北征南”、“屯田戍边”时建设的屯堡村落之一。这些屯堡人多来自江苏南京、浙江、江西、安徽一带,他们来到贵州后,数百年来,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心境,使其在生活方式、语言服饰、文化爱好、祭祀礼仪等方面,至今仍顽强地固守着大明王朝的祖制和自己突出的个性,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贵州屯堡文化。这种屯堡文化是贵州不可多得的理想的民俗旅游资源,先后被评为“联合国乡村旅游观察点”、“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十大古村”。
2.天龙屯堡古镇的文化特征。“明代古风,江淮余韵”8个字是天龙屯堡演绎的文化的高度概括,具体表现在:语言、建筑、服饰、娱乐(地戏)、饮食习俗等几个方面。
语言:屯堡人的语言经过六百年变迁而未被贵州本土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江淮母语特征,发音中翘舌音和儿化音很明显,日常口语对话中大量使用谚语、歇后语和言旨话,显得生动活泼、幽默有趣。
建筑:屯堡村寨的房屋多为石木结构并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式样,以石头营造的防御式民居构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服饰:屯堡妇女独特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坚持古朴俊俏的“凤阳汉装”,长衣大袖、系青丝腰带、穿鞋尖翘起的单钩风头绣花鞋,拔“苦发”,挽圆髻,别银钗玉簪,完整地保存了江淮古风。
地戏:是屯堡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民俗奇观,它与屯堡人亦兵亦农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屯堡人情感的张扬与寄托。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地戏的面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饮食:屯堡人创造了自己的特色食品,如鸡辣子、腊肉血豆腐、油炸山药块和松糕、枣子糖等。
四、旅游展演视角下的天龙屯堡民俗文化生态旅游
1.民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持。贵州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为发展经济而不遗余力挖掘传统文化,由此恢复了许多中断或消失的民俗文化。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以作为激活民间传统文化的“偶然的因素”,许多被遗忘的、消失了的传统习俗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得以再生。
2.民族认同感得以凸显和加强。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给予社区居民更多的机会接触“他者”,通过与“他者”的对比和向“他者”展演自身的文化,认知了自我文化的价值,对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强化了民族的自我认同意识,增加了相互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社区文化由“自在”状态转为“自觉”状态。正月的天龙屯堡,有很多古老的习俗,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值得世人的关注。
3.催生文化和资源保护意识。文化和资源保护,离不开社区居民。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地区中的居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他们对于那些原本在自己看来平淡无奇的景致,开始学习用旅游者的眼光来看待,逐渐意识到景观保持对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4.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得以拓展。很多人担心虽然通过具体的规划和良好的管理,民俗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对古老文化的保护,但往往会使当地的生活方式逐渐退化,变成了一种商业化的、廉价的、简单的自我模拟。但是,从旅游展演的角度来说,文化传统有着强大生命力,并不会轻易消失。无论人类如何选择生活方式,世界如何快速发生变化,传统将一直伴随人类世代延续。而且,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解析,从而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应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我选择,相信社区有能力保护自身文化。
四、总结
“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并未使原生文化的真实性丧失。在旅游业的开发中,形形的文化被搬上了舞台。但我们注意到,这些文化的基本形式并没有变。最关键的是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民族情怀和所产生的民族凝聚力没有变。反而通过展演的形式,许多文化产品得到了创新和发展,出现了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应从多方面来看待“旅游展演”和民俗生态旅游的问题。总之,要积极地看待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问题,把它看作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开发出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现代特征的、能满足现代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同时,还可以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问题做出新的思考。这对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文化本身的保护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8
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利用对当地居民以及社会既有着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正确对待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利用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增长当地居民的见识等,同时,如果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利用出现偏差,极易造成环境的破坏,严重的商业化还容易导致民俗文化的腐败、同化等问题。所以,对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利用要正确对待,不得忽视每一项工作的过程,全程督导,防止民俗文化被破坏。
(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利用带来的积极影响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与习俗。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旅游资源,为旅游的内容增光添彩,并且吸引了大部分的游客前来感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民俗文化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能够吸引国内外的各地游客,激发游客的好奇心,推动民俗文化旅游业不断发展。民俗旅游还为民俗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将古人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增强民族自豪感。民俗文化旅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民族地区人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还可以增加政府财政的税收,给当地的人们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文明的民俗文化旅游还可供当地人自己享用,更新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与现代文明接轨。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利用增加了民族地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利用带来的消极影响首先,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一种经济产业,由于利益较高,常常会出现开发者追逐利益而不顾社会效益与环境保护的问题。例如,民间仍有相信迷信传说的现象,一部分游客因为猎奇心理往往会相信这些迷信与传说等,久而久之,往往会造成民俗文化庸俗化的现象。其次,前来观赏感受民俗文化的游客总是与当地的文化不同,游客们所带来的外来文化有着侵蚀民俗文化的危险。例如,现代打招呼握手等简单的方式逐渐会取代民族特有的打招呼方式,这样就很难使民俗文化发扬光大。最后,大部分民族地区都有着独特的地理地貌,有着独特的传统民族文化,良好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但是,有些开发者注重的只是经济效益完全忽视对环境的保护,污染环境、破坏环境伴随着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常有发生。另外,在民俗文化旅游建成之后,交通方面会得到一定的改善,随之而来的将是外来人员带来的垃圾、汽车尾气的污染等。虽然民俗文化旅游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但是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得忽视对社会效益的保护。
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过度开发造成环境与旅游资源破坏的问题民俗文化旅游在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因过度开发而造成民俗旅游资源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破坏。一些唯利是图的开发者,一味的以利益为主,疯狂的追求更高的利益,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疯狂掠夺式的开发,其结果就是短暂的经济效益与长久的环境破坏,民俗文化资源在这一过程中也是伤痕累累,一些没有广被人知的民俗文化旅游也随之销声匿迹。另外,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没有对民间习俗实行特殊的保护措施,总是在现代文明浪潮的冲击下而瓦解、崩溃;在开发的过程中,一些民族的文化遗址与民族特有的建筑物受到了开发工作人员的严重破坏,有的破坏甚至无法进行修复,造成永久性的破坏。在开发中,外来技术的侵入很容易造成民族地区传统的手工业失传,有可能机械化的批量生产,质量大不如前。民族地区大多都有独特的地形地貌,是国家重要的物质形态,对民俗文化旅游过度的开发很容易造成地形地貌的变动,森林等重要资源被破坏,短时间内无法再生。总而言之,过度的民俗旅游开发就是牺牲民俗文化来换取短暂的经济效益。
(二)商业化较为严重的问题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利用者大多是追求经济利益的商人,商人都是以经济利益为主,忽略一些重要的问题,过分的商业化严重破坏了民族地区的生态平衡,扭曲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原始目的。由于开发与利用者一味的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使民俗文化旅游趋向于商品化、庸俗化,没有完全的展现出民俗文化的独特风采,传统的民俗文化遭到了挑战。民俗文化旅游的本来面目应该是把民俗文化放在首要位置,以尊重民俗文化、弘扬民俗文化为主的,但是个别的民俗文化旅游地区只给了民俗文化很小的舞台,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民俗表演等,多数以现代的表演形式来代替民俗文化的表演,而且民俗文化未经允许随意的被篡改,导致了民俗文化形式化、庸俗化,失去了原有的生机与色彩。种种问题的产生导致了民俗文化旅游与当地社会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远,缺乏民族人民共有的淳朴、真诚的特点。民俗文化的开发与利用者只要能看得到利益,无论是优秀的民俗文化还是陈规陋习都大肆宣扬,一切以创造经济利益为主,虽然经济利益可观,但是阻碍了民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给民族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影响。
(三)外来文化的入侵民俗文化遭到挑战随着民俗文化旅游的不断开发与利用,选择民俗文化旅游的游客也越来越多,这样各种各样的游客带来的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的,其中不乏陈腐、落后的文化,外来文化的入侵加速了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侵蚀。旅游其实就是文化交流的过程,在旅游的过程中各地游客汇聚一堂,多种多样的文化相互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受到了旅游者所带来了外来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击,民族地区特有的服饰、节日与习俗等随着外来文化而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外来文化对民俗文化的侵蚀是潜移默化的,长此以往,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将被外来文化所同化,民族的神秘感也会随之降低甚至消失。民俗文化旅游原本就是以民族独特的文化来吸引各地游客的,如果民俗文化彻底被现代文明所同化,那么对游客的吸引力也会随之降低。
三、完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利用的相关对策
(一)合理开发利用,正视民俗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者要全面的认识民俗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合理的进行开发与利用,正确的对待民俗文化旅游,认识到传统的民俗文化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加强对民俗文化历史的研究,推动民俗文化旅游的不断发展,实现我国成为旅游强国的目标。民俗文化作为人类历史的宝贵遗产,是人类辛勤劳动的结晶,有着明显的地域文化与历史烙印。因此,开发者在对民俗文化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一定要因地制宜,不破坏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不要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要注重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保证不破坏民俗文化原有的平衡。此外,民俗文化旅游作为近些年的热门行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开发时必须要保持民俗文化的独特性,不以破坏环境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用独特的民俗文化来吸引国内外各地的游客,建立民俗品牌文化,提升民俗文化旅游的自身形象,形成一种高素质、高档次的行业。其中还要以民族的主要特色活动为主,例如,民族特有大型节日、宴会等,利用这些条件来吸引各地游客,推动民俗文化旅游不断发展。
(二)转变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利用模式,禁止商业化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利用一定要以游客为中心,以保护民族文化为重点,以民俗文化的传播与发扬为目标,合理、正确的开发与利用民俗文化旅游。游客才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民俗文化旅游不可缺少的部分,游客的感受也成为开发者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之一,不要把民俗文化旅游搞得过于商业化,要满足游客的需求,把民俗文化的淳朴与真诚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只有满足了游客的需求,才能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当然,低效益与负效益的投资行为也是不可取的,开发者在不破坏民俗文化的前提下,在交通、饮食、购物与住宿上谋取利益,禁止把民俗文化与创造经济效益放在一起,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民俗文化是祖先留给后代的宝贵遗产,我们每个人都要加以保护,尽努力传承与发扬,为子孙后代所着想,造福更多的人们。所以,在开发过程中要杜绝掠夺式的开发模式,不要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利益,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规划,用先进的经营理念来经营,禁止商业化,实现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抓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重点,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重点是把散落的民俗文化聚集在一起从而表现出来,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之后为当地居民创造经济效益,改善生活水平。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开发者可以将这些习俗放大,进一步的开发,这样既保护了历史文化资源,宣扬了民俗文化,又创造了经济效益,可谓是一举两得。当今是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很多在城市生活久了的人追求的是一些简单的田园生活,开发者也可抓住游客的这一心理,提供一些简单的田园生活来吸引游客。民俗文化旅游最吸引人的是它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文化风格与生活方式,利用独特的民俗文化使游客为之向往。民俗文化旅游要想健康稳定的发展,就一定要合理的进行开发与利用,发扬本民族的文化,推动民俗文化旅游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
篇9
民俗是一种在历史过程中创造,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重复,并得到民众认同的、成为群体文化标志的独特的生活方式。[1]4当前,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民俗文化存在的根基正逐渐被吞噬,民俗文化正逐渐被边缘化,有的甚至正在慢慢消失。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乡土文化、一种生活文化,最能给人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民俗文化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文化以其不断传承来延续其生命和意义的特征决定了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与文化共生共存,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其作为文化生命的机制的功能是永恒的。[1]42从民俗文化的形式与内容来看,其中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学校所在地区的民俗文化是一种很好的“在地课程”资源。以行政等外在力量推动学校开设民俗课程,客观上有助于传承民俗文化,但如果学校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开设民俗课程,则不利于民俗文化教育价值的真正实现。故此,只有当学校认识到民俗课程内在于学校的价值时,学校才有推动民俗课程建设的内驱力,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一、民俗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的价值
从民俗文化的功能来看,总体而言,民俗文化功能可以概括为认同、教化、规范、维系、调控和记录等六大功能。一方面,学校如果能够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就可以很好地发挥其教育价值。但另一方面,从民俗文化的特点来看,民俗文化具有“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神秘奇异,巫术性强”“礼俗混同,封建味浓”以及“丰富多彩,注重实用”的特点。因此,从教育立场出发,站在学校角度,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时,应谨慎甄别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1.挖掘民俗文化的正向价值
民俗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体现了特定区域特定群体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神秘奇异,巫术性强”和“礼俗混同,封建味浓”的特点表明,并非所有的民俗文化都是精华,都具有促进人发展的价值,其中也不乏糟粕。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是非曲直特别是价值判断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正确引领。因此,学校在选择何种民俗文化资源作为学校课程资源时,必须衡量其可能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故此,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需求汇聚师生智慧,甚至在必要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民俗文化促进学生在这些方面发展的价值予以充分论证。
2.挖掘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民俗文化在维系人际关系、维护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但同时,民俗文化“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学校在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课程时,需要考虑到其当代价值。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方面,民俗文化在保持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民族认同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全球化时代,学校既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与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唤醒其文化意识与文化自觉,为学生构建起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也展现了劳动人民在探索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丰富的实践智慧。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古人的智慧需要立足当代,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为当代社会服务。因此,学校要思考民俗文化对当今社会生活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开发出具有生命力的课程,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民俗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同的学校由于历史、资源等原因,逐步形成了自身所独有的气质以及不同的文化底蕴。因此学校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作为学校民俗课程资源时,要注意避免哗众取宠、人云亦云,而是要回到学校的办学逻辑起点,即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思考民俗课程如何与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相匹配。民俗课程建设只有与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相匹配,才能更好地与学校其它课程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民俗课程也才能更好地彰显出生命力。
二、学校民俗课程设置的主要类型
民俗文化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民俗、人生交际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生产商贸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信仰民俗、娱乐民俗、语言民俗和民间文艺等。[2]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而不同内容的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从学校立场出发,学校更关注贯穿于民俗文化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教育价值。笔者认为,学校可以根据培养目标,选定不同的民俗文化内容,将学校民俗课程主要划分为知识类民俗课程、技能类民俗课程以及活动类民俗课程等。
1.知识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谚语、谜语、诗歌、民间故事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往往反映了广大民众的集体智慧,同时也能反映出民众丰富的思想和情感等。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想象力的丰富,也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以谚语为例,民间有些谚语对人们的生产实践有很强的预测和指引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很好地了解到自然和人们生产活动的常识。
2.技能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剪纸、刺绣、糖画、捏泥人、口技、变脸、皮影戏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既能满足民众的各类生活需求,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其审美能力。以剪纸为例,剪纸不仅要求学生要动手、动眼,还要动脑构思和设计,学校可以以剪纸作为美育载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活动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赛龙舟、舞龙、舞狮等民俗节庆内容,还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游戏等趣味性比较强的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反映出广大民众的精神面貌与传统习俗,有些还能折射出普通民众的价值取向。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还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认同。以赛龙舟为例,赛龙舟主要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兴起的,此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爱国精神。同时,赛龙舟也是一项体育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这项活动还能强健体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类仅仅是为便于学校开发和组织课程内容而划分的。实际上民俗事象往往是立体的,并没有如此清晰的界限和功能划分,其内容既可能内含某些方面的知识,也可能包括一定的技能,还可能需要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展开。因此,学校在开发民俗课程时,亦不能完全拘于上述几种类别。如可以以某一民俗事象的相关主题为基础,综合开发学校民俗课程。
三、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实施方式
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只有学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相对持久、自然地重现民俗生活方式的时候,才真正意味着对民俗的传承。[3]尽管笔者将知识类民俗课程作为学校民俗课程的一种类型,但这并不就意味着这一类课程就可以采取简单的知识授受的方式加以实施。如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某种节日礼俗、风土人情等民俗文化,看上去知识授受的方式来得更为直接、高效。但实际上,把民俗文化内容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是传授了部分关于民俗的知识,并不是传承了民俗文化。因此,从民俗文化的传承以及民俗文化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价值来讲,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式:
1.活动体验
以活动体验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掌握并认同民俗文化,继而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节日礼俗、风土人情,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家乡寻访”的活动,利用当地的古迹、博物馆等资源进行实地考察,或者走访当地的民众,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2.实践操作
以实践操作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技能类的民俗课程,如剪纸、捏泥人等。这一类课程的实施有时候可能会受制于师资问题,学校可以以外聘形式,招募相关民间艺人进行有偿或志愿授课。
3.经历感悟
有些民俗文化,在平时的环境中很难感同身受,只有亲身经历了某一过程才能有更深刻的感悟。针对这一类的民俗课程,学校可以组织类似的活动,营造出相应的氛围,甚至可以根据当地习俗适时组织学生亲身参与到有关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从中感悟。有必要指出的是,学校民俗课程以外的其它课程实际上也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如地理、历史、语文等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中的民俗文化并不是单独作为学校民俗课程来实施,学生只是通过了解其中的民俗文化来更好地理解相关学科内容。当然,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将民俗文化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中。
四、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评价方式
学校民俗课程实施效果如何,这就涉及到了民俗课程的评价问题。如笔者前面所述,从学校教育来看,所谓学校立场实际上就是学生立场。基于学校立场的民俗课程评价实际上就是从是否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效果,这是学校民俗课程评价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从学校工作的角度来讲,学校民俗课程实施的效果到底如何,更多的可能以表现性评价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为宜。根据民俗课程的主要类型以及主要实施方式,笔者认为可供参考的主要评价方式有但不限定于以下几种:
1.体验感想
知识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活动体验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体验感想,形成寻访记录,评价者通过调阅此类记录做出相应的评价。
2.成果展示
技能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在课程结束时集中展示学生在“做中学”过程中留下的作品,如剪纸、泥人等。评价者可以据此做出相应的评价。
3.竞技比赛
活动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经历感悟的方式实施,评价者除了通过学生的体验感想记录来评价,还可以在学校组织相应的竞技比赛活动中,通过现场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做出相应的评价。目前来看,学校民俗课程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方式与标准,对学校来说,这是一个问题,同时这也为学校探索出更多民俗课程评价方式提供了空间,但学校在探索民俗课程的评价方式时,需要把握好一个最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即课程是否最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作者:崔春华 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室
参考文献:
[1]陈文华.民俗文化学[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
篇10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族文化教育;民众生活;素质教育;人文关怀
《教学大纲》前言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同时,语文学科是也是一门母语学科,母语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民族精神的教育,它传递着民族精神。如何才能让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传统得以较好地继承和弘扬呢?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培养并提高学生民族意识是切实有效的方式。所谓民俗就是民间风俗,是一个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表现在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文共同体,它是一个民族的标识。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惯的总称。民俗文化融合在民族文化中,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与人类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
1利用民众生活渗透民俗文化教育
民俗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是广大民众在生活中感悟、积累与创造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重复与积淀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活模式。社会生活现象就是民俗的外在表现形式。语文教育教学中对于知识的传递、思想的改造、精神的丰富,从这里入手就相对容易完成。从教师的角度看,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习惯、思维方式是因材施教的必要环节。因此,教师如果能详细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引入民俗文化,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与认同,就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教授沈从文《边城》一课时,大多数同学对龙舟竞赛中那种百舸争流的场面,对万人空巷的盛况很有感触。龙舟竞赛的内容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于是我提问:在我们这里有没有类似的活动?大概是什么季节进行?大家争相回答:常熟每年春秋两季举行,方言称之为“划龙船”。接着,再请实地观看过龙舟比赛的同学将现实活动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交流感受。这样展开之后,课文内容对学生而言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如此一来,学生对课文中的民俗产生一种亲切感、认同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就显得轻松而愉快。比之死板的讲授方式,课堂效果不言而喻。
2利用民俗文化渗透素质教育
要提高国民素质,当然要进行素质教育。它使得教育的目的不局限于“授业解惑”,而扩充为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也使得教育的场所不局限于课堂,而转变为由社会、家庭和学校所组成的大文化环境。在此契机下,利用充斥大环境的民俗文化因子充任“跳板”来进行素质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语文学科的社会功能造就了语文学科要对学生进行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的特点。文言文《屈原列传》就是一个以民俗文化引入爱国主义教育的非常好的题材。本文的教学难点就是“让学生了解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操守,体会作者在人物身上寄予的感情”。如果以说教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他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主义思想形成了他诗作的基调”这一知识点,学生兴致不高,了解也不深。于是我将该文章与端午节的民俗联系了起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公元278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屈原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了汨罗江抱石自沉。他死时正是农历五月初五。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此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还拿出家中的粽子、鸡蛋投入江中喂鱼,让鱼不去咬屈大夫尸身。还有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逢五月初五,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当我把这段故事介绍结束后,学生兴致盎然。对知识点有了深入了解之后,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借助民风民俗,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能让他们贴近民间生活,从真实的文化氛围中去领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让自身思想道德品质得到提升。
3让民俗文化教育折射人文关怀
3.1地方特色文化搬进课堂。地方特色文化可以包括当地文化、方言、衣、食、住、行、自然资源等。开掘民俗文化资源,可以使用地方性专题的特色课程。常熟的白茆山歌”被誉为“吴地一绝”,有“此曲只应天上有”的美誉,是吴歌的重要一脉。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一份弥足珍贵的口头文化遗产。近水楼台的常熟白茆中学以“白茆山歌”为载体,以班会课、语文课、艺术课等课堂教育为阵地,通过对著名山歌能手的介绍、知名人士对白茆山歌的评价等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激发了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定期邀请民间艺人来校献艺、讲座,通过欣赏,感受优秀传统艺术文化之美;还建立校级山歌演唱队、创作小组,通过唱、表演,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通过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不断深入研究活动。地方特色文化的开掘,不仅弥补了课程体系中地域文化不足的问题,而且利用当地优秀的民俗文化教育学生,更容易被认同和被接纳。白茆中学以开发、研究优秀民俗文化为基础,促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拓宽了学校德育教育的工作手段和方法,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其个性的和谐发展,折射出鲜明的人文关怀。
3.2节日文化引入进课堂。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舶来了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之类的“洋节日”。这些节日甚至已经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每逢“洋节日”人们总会喜不自胜地欢度着。学生对这些洋节日的了解和重视令人咋舌;与之相反的是,对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节日的内涵却知之甚少,忽视传统节日的心理占了很大比例,这不得不令人担忧。事实上,民俗文化也包含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悠久的中华节日文化,不仅是我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永恒的文化积淀,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力量。节日有着特定的民俗文化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国定假日增加了清明节和端午节,虽然假期仅为一日,却恰恰反映了国家对民俗的重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带来了文化的整合,加速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观念,也引起了民俗文化的嬗变,甚至许多地方的古老民俗文化正在消失或己经消失。国人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一个民族不强化本族的文化传统,不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那么就有可能改变民族的属性,甚至迷失了自己的民族。因此,培养并提高继承者的民俗意识迫在眉睫,而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就是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
作者:黄英 单位:常熟中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钟敬文.钟敬文教育及文化文存.董晓萍编[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2.
[2]徐晓思.试论“地方特色文化与民俗文化走进课堂”[J].上海教育科研,2009(11).
- 上一篇: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分析
- 下一篇:多元化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