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的哲学基础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9: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为主义的哲学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行为主义的哲学基础

篇1

【关键词】实证主义;心理学影响

一、实证主义的起源

19世纪30年代,第一次技术革命给欧洲的生产力带来巨大进展。自然科学也有了实质性的发展,到达了新的发展境界。实证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产生了,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实证主义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孔德的实证主义,马赫和阿芬纳留斯的实证主义、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这三者对西方心理学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实证主义来源于经验主义。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笛卡尔、霍布斯、洛克、贝克莱和休谟。其中洛克建立了第—个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认识论体系。贝克莱是主观唯心主义的鼻祖,对心理的本质作主观主义的解释,主张心理是主体精神世界的产物,存在也是人心理作用的结果,提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样著名的公式。休漠作为英国的不可知论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否认知识是客观实在的反应,这里的知识可以指因果联系,因而把客观存在解释为主观观念的联合或者联想。

二、实证主义与心理学

(一)孔德的实证主义与心理学。孔德的实证主义原则是把知识局限在主观经验范围之内,不讨论经验之外是否有事物存在,规律是属于经验现象中的东西,是“经验的”。实证主义能够向人们提供精确的和有用的知识,是一种超出任何形式的神学和任何形式的形而上学的新理论,他是反对神学和形而上学的。孔德的实证主义还可以被称为是实证主义的社会学说,对社会心理学学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意味着心理学摆脱了哲学,成为了一门真正的独立的学科。当时冯特就是受到了实证主义的影响,是在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从而得以在黑暗中找到了一条光明的道路。韦伯、费希纳同冯特一起运用实验的方法,在可观察的基础上来追求数据的精确性,从而想进一步巩固心理学的科学地位。冯特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限定为可内部观察的直接经验,主张运用实验内省法来研究心理现象,竭尽全力的想把心理学往自然科学靠拢。

孔德的社会实证论只承认社会资料的可证实性否认意识的能动性,强调对行为结果的观察以及对有机体所依赖的机体条件的精确性的确定,心理学时摒弃一切主观的意识内容、心理事件和心理过程,只研究客观的外显的、在人的经验范围之内的可证实的的外部行为。就是一系列的外显行为和诸如声带振动之类的器官运动。

(二)马赫的实证主义与心理学。第二代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有马赫和阿芬纳留斯。他们继承了孔德的观点并且有作了相应合理的改造。两人都主张“批判经验”,但是在澄清的过程中只是对事实的概要性描述不是理解和解释。他把实证论的含义由世界观转向了方法论。第二代实证主义更加容易被心理学所用。马赫强调实验与观察,要求重视科学提供的材料,但是这其中人的认识是不能超过人所拥有的经验范围的,这些都与孔德的实证原则一脉相承。孔德由此出发,用“要素”代替了贝克莱“物是感觉的复合”,它是只局限于感觉经验范围之内的“中性要素”。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心理学深受其影响,在“要素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要素说。马赫还否认因果关系的存在,他认为人们的各种感觉组合在一起,从而有了世界,在各个感觉之间只有先后关系而不存在任何的因果联系。实证主义片面夸大了可证实性和客观性在科学中的作用,把两者作为科学研究中的唯一的至上的目标,致使构造主义心理学家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构造主义是主观的原子论,但是构造主义对于分析这方面是过于偏颇了,完全的忽视了心理现象的整体性原则。

在所有的心理学流派中,行为主义受实证主义的影响是最大的。行为主义还分为激进的行为主义和温和的行为主义。激进的行为主义主要是华生的古典行为主义和斯金纳的操作主义。华生的古典激进行为主义主要是受了孔德的影响,现在探析一下斯金纳的行为主义。斯金纳的行为主义比华生的行为主义更加的激进,是他把行为主义推向了极端。他的行为主义接受了孔德和马赫的实证主义以及物理学家布里奇曼的操作主义。在斯金纳看来,行为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分析。他认为心理学研究只探索实验框架中相关变量的函数关系,而不讨论因果关系,心理学的任务只是随某一现象结果做出一定的描述而不作出任何的解释,一切概念都是有直接观察的结果给的定义。斯金纳所处的年代正是华生拒绝意识渐渐受到非议的时代,在一定程度上他必须对意识这个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他坚持只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反对任何不以感觉观察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这样,他在保留以行为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同时,有在一定程度上研究了有机体的内部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是犯了还原论的错误。

(三)逻辑实证主义与心理学。20世纪20年代,石里克、卡达纳普等人构成了实证主义的第三代——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的主要观点有:第一,它认为科学哲学的根本原则是经验证实原则。第二,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是意义问题。第三,科学是有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命题构成的,分别是综合命题和分析命题。第四,它认为经验世界是统一的,但最难统一于物理学的语言是心里学的语言。第五,强调一切综合命题都是以经验为基础的。逻辑实证主义传人美国后对以赫尔和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产生的深远的影响。新行为主义者冲破了早期行为主义的因为有机体内部不能直接被观察证实而不给于研究的局限,开始面对意识这个心理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作出了解释。

篇2

一、从主体性角度对西方心理学史的透视

美国家多尔迈在讨论传统哲学主体性观念的递嬗沉浮时,曾引述加塞特的话说,“假如这个作为性根基的主体性观念应该予以取代的话;假如有一种更深刻更确实的观念会使它成为无效的话;那么这将意味着一种新的气候、一个新的的开始”。这个“新的时代”便是试图在哲学理论上注重对“主体际性”的生成及其对现代实践的意蕴加以探讨,并因而同时也就意味着,传统哲学的“主体性”观念在完成了它的理论使命和历史使命之后,必然地步入了它的“黄昏”之境[1](P1)。他并进一步评述说,始自笛卡尔的传统哲学的主体性观念,本来“是一种可以避免的错误”,虽然它构成了“人的解放和成熟历程中的一个阶段”,但“这一阶段的内在缺陷现在已经变得非常明显了”[1](P1)。

虽然多尔迈以上讨论的背景,是哲学理论领域和更为广阔的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但是,假如我们接受多尔迈对传统哲学主体性观念的这种历史判定,并以这种历史判定为立足点来考察心理学,那么我们就获得了理解西方心理学历史的内在逻辑的一个新的视角。这是因为,正是笛卡尔意义上的这种本来“可以避免的错误”的主体性观念,构成了西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前提,并因而为心理学提供了一个错误的出发点。这就决定了:心理学在它刚刚脱离哲学的怀抱而作为一门独立的实证科学“诞生”时,就是一个“时代错误”的产物,是一个已经逝去了的时代精神的某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因而在理论上是脆弱的[2](P10-14)。所以,当被普遍证明是正确的、关于生命的科学理论的生物进化论及其思维方式向以追求“科学”为目的的心理学渗透时(美国机能心理学的产生),心理学既不能准确把握生物进化论对它的理论意蕴,也不能抵挡被曲解了的生物进化论试图要将作为它的研究对象的人这一主体化的趋势,从而陷入理论危机。这个危机,实质上是多尔迈据以判定传统哲学主体性观念之所以走向“衰落”的历史理性的一个特殊的表现形式;或换一种话语方式来说,它与哲学在从其近代形式向其现代形式过渡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危机,在理论实质上是同一的。至少就机能主义的发展导致整个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崩溃、并因而要求它重建自己的理论基础这个意义而言,实验心理学又回到了冯特的时代,或更准确地说,回到了(重新)建立自己理论基础的“诞生”的起点。但是,与哲学对这个危机的反应、即从“单子”式意识的封闭的主体性观念向“主体际性”观念及其理论建构的过渡相比,心理学对这个危机的反应是幼稚而鲁莽的,即干脆而彻底地否定主体性,由此也“开始”了它的“一种新的气候、一个新的时代”,即行为主义的“气候”或“时代”。

行为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否定(人类)意识作为一个存在领域的合法性。然而,正是意识作为一个存在领域的不可还原的实在性,构成了心理学的合乎逻辑的基础[3](P87-92)。所以,当行为主义作为心理学研究纲领,其理论逻辑被充分展开之后,必将又一次地使整个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趋于崩溃,并迫使实验心理学重新回到华生的“革命”的起点上。至少就实验心理学的行为主义传统而言,这就是又过了半个世纪之后,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理论家们,试图在重新论证意识实在性的基础上,改造或扬弃传统行为主义的种种理论努力的历史逻辑的本质之所在。事实上,伴随着行为主义的发展、或当它陷入危机之后作为它的替代形式的,是实验心理学内外的各种“抗议”的力量和运动。其中,对行为主义而言带有“革命”性质的两种力量或运动,即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逐步演化为在当代心理学中占主导地位的两大思潮。作为对行为主义理论逻辑充分展开所导致的危机的反应,这些不同的理论思潮作为当代心理学发展趋势,它们所表现出的一个共同基本特征,是向主体性的回归。当代心理学的这种普遍的向主体性回归的发展趋势,不是偶然的,而具有历史逻辑的必然性:它既表达了心理学作为关于意识的科学研究的学科本性,又体现着意识实在与人作为主体性存在事实之间的内在的逻辑关联。

二、进化自然观对主体的要求和拒绝

关于生物进化或自然演化的思想,在西方文化中有着古老的传统。它的理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阿纳克西曼德的某些睿智的洞见,并在历史上一直作为一种思想潜流存在和流传着。就其主导趋势而言,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主要表现为一种浪漫主义进化自然观。这种自然观赋予包括无机世界在内的物质以某种活力和发展的倾向,认为自然是自我完善和自我指导的,并最终于19世纪初形成了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的浪漫主义生物进化论,认为每一物种都有自我完善的先天驱力;由这种驱力所导致的获得性性状可以遗传。这种形式的进化自然观,不仅不是反主体的,它实际上以某种不甚明确的方式对主体性存在提出了一种要求。

篇3

【关键词】人性观;心理辅导理论;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

人性观即对人性的看法、观点。在心理辅导中谈人性观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尽管辅导者可能更多地关注辅导的具体技术,但如果对心理辅导理论特别是其中的人性观问题缺乏必要的认识与了解,势必会影响到辅导者的专业素养进而影响其助人效果。由于不同的心理辅导学派基于不同的人性观,在对人的行为的解释上有很大不同,因而构成了各异的辅导理念。在辅导过程中,辅导者的角色、辅导目标等重要方面都与人性观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从辅导者实际工作的角度上来说,人性观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如果辅导者对人性观缺乏清晰的取向,就会影响到辅导理论的选择和对当事人的态度,从而对辅导过程和效果产生影响[1]。鉴于此,本文试对心理辅导与治疗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三大学派的人性观进行梳理,以期对辅导者在人性观的把握上有所助益。

1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性观

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创立,被视为是现代心理治疗的基础。其人性观主要源自弗洛伊德的理论。受机能主义哲学的影响,弗洛伊德是一个严格的决定论者,认为所有行为皆有原因;同时,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对他的影响也颇深,使他倾向于以生物学观点看待人;此外,享乐主义哲学思想也渗透进了他的人性观中,这可以从他视人的行为遵从趋乐避苦的原则上看出来。概括来说,这一学派的人性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本能的强调,并以其中的性本能最为突出。在弗洛伊德看来,性本能是人的行为的内在动力,它促使人通过各种方式满足。由于性本能是与生俱来的,而追求又是一切生物的天性,所以个体行为从一出生起就受性本能的支配。第二,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无意识所决定的。早期,弗洛伊德就断言:“精神过程本身都是无意识的,有意识的精神过程不过是一些孤立的动作和整个精神生活的局部。[2]”无意识的基本特点就是不易为个体所察觉,而导致心理疾病的症结恰恰是无意识的。治疗就是要让这些无意识内容变成意识层面上的内容。因为症状是无意识心理冲突的产物,一旦个体领悟到了症状的真实意义,症状也就自行消失。其三,认为个体人格五岁之前就基本形成,也就是五岁之前的经验对其人格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其中,在人格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事人早年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绪成为分析治疗中的关键所在。其四,人是一个能量系统,由于人的心理能量有限,具体在人格结构上就是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总能量有限,如果其中之一起操纵支配地位,另外两者的运作就会受到阻抑。治疗的目的就是让当事人的自我变得强大,从而更好的协调本我和超我的力量,更适应地处理现实事物。

2行为主义学派的人性观

行为主义学派的哲学背景是客观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这种哲学取向使行为主义者只关注实实在在的人的行为,而把意识的东西摈弃于心理学的大门之外。在人性观上,行为主义学派是环境决定论的。他们认为人的行为完全由后天环境养成;人生来就是一块“白板”,不存在任何诸如气质等倾向性的东西,也不存在“本能”。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华生就是以一种机械还原论观点看待人,把人当成是一架被动地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机器。人于是就只能听由环境的控制,而不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因为人不存在“天性”,故人的所有行为,无论是适应性的还是适应不良的行为,全部都是经由学习而来的。简单一句话,在行为主义者那里,人就是一个完全被环境所决定的反应式的有机体。

既然人的行为完全由个体过去在环境中学到的,那么,恰当的行为也只能通过学习而形成。行为主义基于这样的理论认为,如果设计的程序恰当,合适的行为可以得到重塑。他们在学习原理的基础上制定了各种治疗方案,目标便锁定在使当事人的不良行为得到改正。例如,系统脱敏、放松训练均是让当事人进行新的学习以形成正常的行为反应。

3人本主义学派的人性观

如果说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缺乏对人的尊严的必要关注,人本主义则正是充分肯定了人性的光辉,并将其推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开创人本主义治疗学派的罗杰斯首先认为人是有天性的,即人类具有先天性的共同属性。在这一前提下,他提出人的本性在本质上是积极的、建设性的、倾向于与他人建立密切的个人关系的。他认为,尽管人也不乏作恶行为,但作恶并非人的天性,而是环境阻碍了人的善良本性的表现。因此,只要给当事人提供适当的心理环境和气氛,他们就能产生自我理解,改变自己和他人的看法,顺应自己建设性的本性去生存。

罗杰斯眼中的人既不同于弗洛伊德那里的没有理性、受无意识性本能驱动的人,也不同于行为主义那里的没有思想的被动的人,而是充分赋予人以理性和自主性。他的人性观集中体现在其“实现趋向”概念上,这种实现趋向是推动人的行为的心理趋力,是人的生命本质[3]。表现在个体身上就是“朝向充分发挥机能的方向前进”,即人要将自身的所有机能发挥出来。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依赖于“机体估价过程”决定哪些是符合实现趋向的,哪些是阻碍现趋向的。罗杰斯这里以极其乐观的态度对待人性,认为人性是可以信赖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建设性的,而不是损害社会的。

既然人在根源上是以建设性的“实现趋向”为动力,人的心理问题又怎么来的呢?简单来说,个体在实现趋向这种基本动力下进行环境中的各种活动,包括与他人互动,获得各种有关自我的经验。如果按照机体估价过程来评价这些经验,自我概念就是真实的自我。但现实社会使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附带了各种价值条件,机体估价过程就会受阻,个体行为就会受内化了的社会价值条件的指导。这样真实的自我就与自我概念产生矛盾,如此引起心理失调。因此,罗杰斯看来,心理治疗的目标就是要让当事人“变回自己”,找回属于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以更开放的态度接纳真实的自我。

4简评

从以上对三大治疗学派的人性观梳理中可以看出,每种治疗体系对人的心理问题的解释莫不与其与人性特定的假设有关。不可否认的是,在对人性的看法上,每一学派都有其认识中的真理成分,都为我们把握人性提供了独特的视角。然而,人性本身如此复杂,三大学派在研究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时所持的人性观本质上都是“二歧人性观”,即采用研究物的“是即是,否即否”的研究逻辑看待人性,必然带来不可避免的缺陷。[4]明显的是,这种模式下的人性观所描述的人都带有片面性。精神分析派坚持性本能冲动是人心理失调的内在原因而强调人的生物性,在洞察到人之非理性的同时却遗失了其理性的光辉而导致不分;行为主义认为被动地受现时环境影响是导致人心理失调的原因而强调人的物性,在承认人具客观性的同时却丢弃了其主观性而导致人物不分;人本主义相信人自我实现动机受阻是造成人心理失常的原因而强调人的精神性,但在肯定人具有高级需要的同时却切断了其与人类社会文化历史的联系。人的生产实践活动决定了人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自然物,而应是物性、生物性、精神性的整合。而且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又有其历史性,相应的,人性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我们应以更开放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对待人性,并融入辅导和治疗的实践中去,使辅导效果更加成功。

【参考文献】

[1]刘鲁蓉.人性观与心理治疗[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5,23-25.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英文版[M].1920:7.

篇4

关键词:公共政策学方法论 主观的研究方法 发展趋向

一、 社会科学方法的三个层次:具体方法、一般方法、哲学方法

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一般地说,有三个不同层次的方法,一是仅适用于某一学科或某一门类的具体社会科学的方法,即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二是适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普遍方法,即社会科学一般研究方法;再是适用于一切科学研究的方法,即哲学方法。

科学的哲学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着关键性的意义。哲学就是这样的科学的哲学方法。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恩格斯的话深刻地说明了哲学的方法论既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或公式,又不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它提供的是研究问题的根本方法和出发点。哲学,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世界观具有最一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功能。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对社会科学其它方法论具有指导作用,而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化。

二、 公共政策学方法论

公共政策是随着公共权力机关的产生而产生的,而公共政策学科的产生并非与公共政策的产生同步,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实践和有关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提炼和升华出来的。

从社会科学的一般、具体研究方法出发,自公共政策诞生之日起,由拉斯韦尔等人倡导的行为主义就是这个学科的主导范式。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前半期,公共政策学在政策分析的定量方法和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成果从形式上看越来越自然科学化。 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著名学者叶海卡·德洛尔为代表的学派,对拉斯韦尔等学者倡导的行为主义方法论进行了全面的批评,改变了公共政策领域行为主义方法论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了方法论的多样化。其一,行为主义虽然受到批评,但是尽可能地赋予公共政策学类似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性,仍然是众多学者的追求。他们采用系统科学、统计学、数学、心理学、政策模拟等方法,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提出解决政策问题的方案,帮助公共权力机关进行科学决策。其二,公共选择方法论、博弈论等逐渐成为公共政策分析中的重要方法论。其三,个案研究受到重视。个案研究值得是致力于探讨具体的个别的政策的特殊性,并从中发现普遍性或验证某一普适性假设的研究方法。

公共政策并不是一门科学,是拿来主义,是具有跨学科的视野、知识、理论和技术手段,只是能解决问题的技术,就能用。因此,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系统科学、政治科学、经济科学和决策科学的研究方法都能为政策分析所用。具体分析方法有:逻辑实证主义、经济分析方法、价值分析方法、利益分析方法、制度分析方法和历史分析方法等。同时,政策分析借助了政治生活中的概念性模型,例如:理性主义模型、过程模型、制度主义模型、渐进主义模型、团体理论模型、精英模型、公共选择模型机博弈论模型等。没有哪一种模型是专门为研究公共政策而建立的,然而每个模型又都提供了独特的思考公共政策的视角,甚至还能解释公共政策的一般原因和结果。

三、 公共政策学方法论的发展趋向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不断有人批评主导社会科学诸学科的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批评牛顿力学所开创的决定论和机械唯物论的研究范式,强调后现代社会是介于秩序与混沌之间的社会。他们批评在逻辑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这两条思想路线的影响下形成的决策理论,“偏向于理性的、逻辑的、分析的方法,忽略直观的、感性的、综合的方法”,把理性视为“知识与社会进步的根源、真理之所在以及系统性知识的基础”,是“偏于静态结构”的理论,“不符合后现代社会的需求”。他们倡导的是“混沌原则”、“不确定性”和“诠释学观点”,并据此来说明当代的决策环境已非理性的思考所能把握。他们强调“权变观点”或“多元思考”的价值,因此认为决策者所必备的“创造性思维”绝不限于理性这一条路径,应当视不同的情境有其不同的相应途径与模式。他们认为聪明的决策者不是避免做出错误的决策,而是善于从错误中学习并不再继续犯错误。他们相信他们主张的这种决策理论即从过去主导公共政策学的寻求客观真理的研究方法,逐渐走向探讨决策者主观的思维方法或思维倾向,会成为一种基本的趋势。

以主观的研究方法代替客观的研究方法,势必影响到以什么标准来评估和选择政策以及如何判断一项政策是好政策这样的基本问题。主观的研究方法认为,客观的研究方法过于重视以经济理性和技术理性为主题的选择理论,过于强调如何使“利益最大,损失最小”,过于强调依据决策者的偏好来排列优先顺序以进行政策方案的评估和选择。采取主观的研究方法的学者认为,没有一项政策能够被社会全体成员普遍接受为好政策。因此,确认一项政策为好政策比较可行的办法是主观认定的办法,即具有法律正当性的政策就是好政策。主观的研究方法对公共政策研究的影响是相当深入的。

由于对主观研究方法的张扬,有相当一些研究公共政策的学者对“政策科学”的科学性持怀疑态度,因而主张以“政策研究”这一名称来代替“政策科学”。

参考文献:

篇5

比较公认的是,政治哲学源于对政治生活问题的回答尝试。而这种回答又深受政治哲学研究者方法进路的影响。但是,政治哲学、政治生活与政治现象或政治问题的研究方法三者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则需要在常识的基础上加以清理。本文拟在探究三者关联性的基础上,对于政治理论的理论变化脉络加以宏观的勾画。为此,本文设定解析这种关系结构的规范方法与实证方法两种类型,并从下述四个方面对于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其一、从20世纪50年生的一场如何复兴政治理论的争论出发。一方面分析直到现在余波未平的这场讨论具有的如何理解政治生活、以及如何重建政治哲学的蕴涵。另一方面引申出政治理论解析政治生活的方法问题。其二、分析在政治思想史延伸的大多数时间当中,为何从苏格拉底一直到19世纪晚期西方的规范政治理论方法长盛不衰,以及这种对于政治活动的价值的理解为什么在20世纪上半叶无可挽回的衰落了的原因。其三、探讨替代传统的规范政治理论而兴起的行为主义的政治理论、或者说实证主义的政治(科学)理论何以能够颠覆传统的规范政治理论,以及这种政治理论方法在晚近时期从政治学主流方法舞台上的退隐的变迁状况。其四、分析政治理论在规范方法或实证方法的指引下分析政治生活所表现的意义,从而将政治哲学、政治生活与研究方法三者关联起来进行考察,归纳出简单的结论。

一、一场争论的发散效应

眼光先投向20世纪50年代。当时,有一个重大的事件,推动西方政治理论界做出合理的解释,这个重大事件就是纳粹问题。纳粹可以说从根本上颠覆了西方建立在现代性基础上的政治信念、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秩序。西方的这一现代性体系,本来是一种从启蒙运动以来,更远是从文艺复兴以来就支配了西方人的成熟的政治理念、制度安排和生活秩序。但是怎么被纳粹轻而易举地就颠覆了呢?第一、现代政治信念的基本的支撑观念——自由、平等、博爱,被纳粹彻底的毁灭掉了。正是公民的自由权利,正是公民参与政治的权利,正是大众民主具有嘲讽意义的把希特勒抬上了德国总理这个宝座。而希特勒恰好利用自由公****用民主制度赋予的权利把他选拔到总理这个宝座、所赋予的庞大的社会机器和极其煊赫的国家权力,来剿灭他不喜欢的德国人——机械化的屠杀犹太人。这正造成了一种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反讽。自由、平等、博爱的机制,为什么在选举了希特勒后,反而把西方人自认为的在制度上有完备建制或者健全机制的东西给颠覆掉了?这促使人们深刻反思。第二、希特勒整个对西方文化所采取的态势使西方人要系统反省。什么态势?那就是他是种族主义的。他不仅反自由、平等和博爱。而且对整个欧洲的文化非常敌视,他颠覆一切价值。有的人认为这就是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对西方文化进行彻底的价值重估——尼采哲学,对纳粹的深刻影响。一切价值在纳粹看来都不值得尊重。纳粹落入价值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他们运用工业革命的成果来达到野蛮的政治目的。这又促使人们进一步反省一个问题:工业革命本来的发生、发展,得到有力推动,并且得到广泛认同是因为什么原因。我们自18世纪以来就坚信启蒙哲学家们给了我们一个可以坚信的信念:由于工业革命产出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它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幸福。但是,现在工业产品成了杀人的武器,不仅带来不了快乐和幸福,而且让我们陷入了痛苦的深渊。这样一些问题,使得西方人用战争的手段或者以暴易暴的手段战胜纳粹之后,必须要在政治理论上来回答。由启蒙时代所有的大思想家们奠立的现代性政治理论:理论层面上是自由、平等、博爱;制度层面上是民主、法治;工具性层面上是科学、技术。这些东西必须要加以反省。在50年代基于这样一种需要反省纳粹问题的思想推动,以及社会政治生活新秩序提出的其他的要求中,可以看出,社会政治生活是推动政治理论发展的最强劲的动力。

50年代,所有西方一流的政治理论家们都动员起来了。这使得20世纪初期,基于实证方法基础之上的政治学理论受到了最严厉的批评。原因是,在政治理论家们看来,实证的政治学家们所有的行为主义的政治学研究,只强调我们在某种价值体系已经得到认同之后,怎么样来研究公民的政治行为差异。通过一个数学的量表、或者一个曲线的设计,我们把公民的行为进行归类。这样,使得政治哲学上的种种基本价值的自我辩护,处于一种真空状态。因为西方人放心的是,自由已经得到认同,认同之后我们就不用管它。我们只需要论证自由的参与,自由的运作机制,自由本身发展的状态等一系列具体的问题。比如我们通过传媒调查、随机抽样,表明谁支持谁,谁反对谁。如此,就把我们的所有的政治选择换算成为一个简单明了的数量关系。这一点恰恰使我们忽略了政治本身的基本价值主张,进而忽略了政治行为的抉择究竟是依靠什么的问题。这到后来走到了相反的一端,使得西方社会的一些政治狂人(如希特勒)特别傲慢。他一直认为当时德国所接受的是西方(因为德国相对于英法是东方,他也认为他在抵抗“西方”)腐朽没落的现代政治思想。希特勒恰恰就是这样认为的。因为在他之前正好有一个生存了14年的魏玛德国。魏玛德国制订了一个迄今为止最完美的宪法。但可惜的是这个宪法没有能进入实际的政治运作。而魏玛德国非常****。当时整个德国的****和魏玛宪法的完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希特勒认为这是一种难以忍受的腐朽,他号召德国人起来“革命”,摧毁魏玛德国,夺取国家政权,要把德国从普遍****的罪恶渊薮中拯救出来。这些在《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书中就可以看到。从中,我们发现,希特勒和二战以后政治理论家们发现的问题确实是一个问题。尽管他们发现的角度和解决的思路截然对立。为什么是一个问题呢?18世纪的启蒙哲学理论,在行为主义的政治学家的“抵制”下,显得非常孱弱。它不能够像传统的规范政治理论那样,引导我们解决政治生活当中的应当问题、好的问题、值得的问题,即政治的价值规范问题。正是因为如此,二战前期的价值真空和二战后的价值重建,要求政治理论家们来回答:纳粹出现的政治理论原因究竟是什么?

篇6

关键词:观察法;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意义

一、引言

观察作为人类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认知心理学作为研究人如何觉知、学习、记忆、思维和决策的一门科学,是继行为主义之后心理学的第。它在承继过往的基础上锐意创新,形成了以反应时测量、口语报告、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为主的独特研究手段,而作为心理学研究古老方法的观察法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意义何在呢?

二、观察法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历史地位

心理学作为一门中间科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共同孕育的产物。值得注意的是,观察法在两者对心理学的探讨和研究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科学对心理学的探讨以哲学心理学为主,其研究心理学的主要方法是观察和思辨,观察是思辨的前提,也是检验思辨结果的手段。自然科学对心理学的探讨主要以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物理学为代表。其中生理心理学在探究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中自然离不开观察,而以韦伯和费希纳为代表的心理物理学在发现感觉阈限和对数定律的过程中同样离不开观察。

认知心理学是基于信息加工理论来探究人的认知过程。其虽然起步较晚,但却源远流长。对认知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始于构造主义学派。冯特认为对认知活动的研究就是分析感觉的基本要素。构造主义研究认知的方法是内省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内省法乃是观察法的一种变式,两者的区别在于观察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是自己,后者的对象是他人,但二者在基本原理上一致。

行为主义主张研究客观行为。因而,作为研究意识活动主要方法之一的内省法也被拒之门外,但观察法仍然是行为主义研究心理活动的客观方法之一。格式塔心理学对认知活动的探讨主要表现在对知觉的研究上。格式塔心理学以胡塞尔的现象学作为其主要哲学基础,其方法论主要是一种纯粹的经验的观察。

三、观察法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主动地寻找信息、接收信息并在一定的结构中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自我观察是口语报告法的核心,研究者探究被试认知活动规律的基础是被试出声报告的材料,而出声报告材料的准确性取决于被试自我观察的水平。

反应时测量法同样离不开观察。反应时测量法中,无论是实验的主试还是被试,都需要进行观察。被试需要对特定的刺激进行特定的反应,而主试则需要观察被试对刺激的反应是否符合实验要求。最后,对于实验得到的数据同样需要主试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脑成像技术得以应用于人脑的认知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当中,并促使认知神经科学的诞生。脑成像技术的应用使研究者的视野得以向微观层面延伸,研究者可以通过相关的仪器设备直观地观察到认知活动的生理机制,更深入地研究认知活动的结构与功能。

此外,近年来兴起的生态学研究取向对于在实验室中进行的认知心理学研究结论持怀疑态度,强调要在自然情景中研究人的认知活动。在自然情景中研究人的认知活动,观察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自然情景中的认知研究需要准确地描述认知,这离不开科学细致的观察活动。

四、总结和展望

无论从认知心理学的历史渊源,还是从当今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进展来看, 观察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尽管当前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中观察无处不在,但是研究者往往将其视为一种辅工具,甚至将之视为维持日常生活的普通观察,并没有把它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以重视。随着认知心理学研究迈向生态化,它同人类的实际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相信观察法也会受到更大的重视。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英语教师 教育目标 哲学视角 理据

一、引言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进行,这场改革的酝酿和实施有深刻的社会背景,人文科学上的三大转向为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一是哲学领域中以追问人与自然关系的主客二元论向探寻人存在价值的建构主义主体间性的转变;二是心理学中行为主义向认知主义的转变;三是语言学中结构主义向功能主义的转变。这种学科的发展在实践上对作为人文科学重要分支的教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将从哲学视角对教师教育目标转向的理据进行探讨,旨在从理论层面使教师教育者和教师认知自身发展的趋势,从而在实践层面增强教师教育者和教师发展的自觉性,最终形成终身发展的意识。

1.教师教育的重要性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由教师,教学媒介和学生在共生的生态系统中开展的旨在促进个体发展的活动。该系统具有开放和互动的特点,其三个因素在信息的支持下进行交流和互动,最终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这个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拥有者,教学理念的实施者,而且是具有相对成熟思维体系的思考者。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不仅是知识,技能和能力层面的,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自我知识,能力和观念的构建实现自我知识体系(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和普通教学知识,教师教学观念以及意识形态)的它建过程,即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认知和意识的影响。实践中,教师的这种影响可能不是决定性的,但却是具有极强的引导作用。

2.传统教师教育的目标

教师教育目标的界定依赖于人们对于教学性质的理解。由于受到20世纪中后期西方主流的行为主义教学观的影响,教学被认为是一种“学生模仿和学习操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被认为是知识的拥有者,是处于主导地位的角色,是教学关系中的权威。因此,教师的能力被异化为一种纯粹的知识体系,教师知识成为教师教育的核心议题。

在这个知识中心体系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师教育是以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训练为目的,以教师培训者为中心的活动。而且这种教学活动从一开始便是单向的、以知识为目标的、机械的和不平等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个体主动性受到了严重的忽视,教师发展的自由被隐性地剥夺。他们成为“局外人”,即教学理论研究者、教材编写者和政策决定者所操纵的“木偶”。

二、教师教育目标转向

Roberts认为教师的学习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基于行为主义的模仿学习。二是基于人本主义的非指导学习。三是基于认知理论的建构式学习。四是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建构学习。第一种范式对于人的理解是机械的,人被认为是一种完全由基因决定的动物。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教师的成长被认为是知识的学习和规则的模仿。第二和第三种范式下,教师成为了具有认知能力和情感的人,教师学习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习得过程,而且也是能力的发展过程,更是个体认知经验的形成过程。第四种范式则突出体现了教师学习的社会性,教师作为社会的成员,学习过程不仅是能力的建构过程,而且是人格的建构过程,而且,这种教师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以教师的群体合作(社会活动)为条件。

该理论揭示的事实是,教师教育的目标应该实现从关注客体知识的时代向关注教师个体成长时代的转变。教师教育的目标不仅是知识的扩展,而且是教师教育者在了解教师认知特征,关注教师情感的条件下,“促进教师自我发展、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更新、自我挑战、自我反思”的过程,使教师具有“会学习,会应用,会创新;及帮助他人发展的能力,”同时具有“能够启迪思考、激发行动、引导方法、指导实践的能力。”

三、哲学理据

人类对外在世界和自我的思考中形成了哲学。哲学的研究对象经历了从外在世界向人类自我的转变过程。作为科学之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也就影响其它科学的发展历程。纵观西方哲学发展历史,哲学经历了四个阶段:希腊哲学、中古哲学、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四个阶段人们思考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正是这些不同在教育领域也实现了不同的表达。

希腊哲学从探究客观世界的本质开始。它最初是对外在自然感兴趣(自然哲学),而后逐渐转向内部,转向对人类本身的思考而具有了人文性质。在这一转向的过程中,哲学家将注意力转向了对人类精神的研究,即研究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但就希腊哲学而言,哲学家们思考的问题是形而上学,因此存在论问题和本体论问题是当时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在哲学家的视域中,知识来自直觉,感觉和知觉是一切知识的基础。知识的客观性是这时期哲学家对知识本质的思考,就这一点来说,我们可以在早期的智者学派和后来的斯多葛学派的言论中找到直接的证据。在教师教育的实践中,这种二元论的知识观念催生的结果首先是人们对于知识权威地位的崇拜,其次是对知识主体—教育者地位的过高共认以及受教育者作为认识主体地位的缺失。

后来,中世纪经院哲学对上帝和基督教义,上帝的超验性和神性得到了过分的张扬,而人性却被极大地漠视了。继而人们开始了对经院哲学的批判和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哲学家们对于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上帝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这种哲学视野的转变最终导致了西方哲学研究方向的重大转变,从总的趋势来看,哲学从本体论走向了认识论。这时候,人们更加强调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自然,以科学的理性的态度对待人类的生活。这个时期的哲学毫无疑问地体现着现代精神。它强调独立地追求真理,而且认为追求真理是人类理性的最高体现;在解释精神和物质的问题时,它并不预设有超然的东西存在,这是典型的自然主义的开端。这个时期的西方哲学(17世纪到19世纪),是以认识论形态为主。这个时期的经验主义使得认识论成为哲学研究的最基础的部分,于是,近代哲学与以前的哲学就成为完全不同的哲学体系,因为“对经院哲学而言,认识论只不过是旁门左道。”哲学家们对认识论的关注使得我们有机会去思考我们知道什么和什么可以证明我们的观点对这种知识是有效的。受此思潮以及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教育领域中开始了对教育参与者认知过程和特点的关注。教育研究者依据哲学中“先验自我”的认知,认为人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并不是人对外部世界的客观的、真实的反映,而是根据自身的个体经验形成的。

现代哲学出现了一场革命,就是哲学的“语言转向”。当然,这种哲学的语言转向不指在哲学的研究中引入了语言学的方法和内容,也不指将哲学的研究重点从认识论转向了语言学。它的真正含义是两个层面的。一方面,哲学研究方法应该是通过对语言的探讨去了解世界;另一方面,哲学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哲学不再关注如何使认识成为可能,而是如何使语言表达成为可能。这个时期,存在主义哲学成为最有影响的思潮,以马丁海德格尔为代表。他认为“存在在思维中形成语言,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语言先于存在,个人只是体现了语言。在他看来,语言不是传统学者所认为的一种工具或知识,因为这样的界定忽视了语言对“存在者”的人的本真价值。因此他认为必须抛弃西方传统哲学所倡导的主客二元的认知方法,将目光集于通过语言对“存在”以及“存在者”的研究。在他看来,语言是先在的,之上的,对于存在具有特殊地位的,对世界最本源的“存在”能够进行描述和澄清的“在”。因此,学习以及有关的一切活动都不应该是功利性的,工具性的,实用性的,而是作为实现一个特殊存在者—“此在”(人)的必由之路。这一哲学论断的启示是,任何教育活动,包括教师教育,都应该摒弃功利的、实用的观念,而应该关注对人的个性,人的品质以及人的健全人格的养成,以最终实现人的本真价值。

四、小结

从发展历程来看,哲学研究经历了从本体论到认识论的转变,即哲学研究的对象从外向内,从客体向主体的转变。这种转变对作为教育科学重要分支的教师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使得教师教育目标的转向成为必然。从哲学维度对教师教育的目标转向进行了理据的分析,可以剥离的事实是教师教育的目标必然经历从外到内,从知识中心向教师中心的转变。而从哲学维度对教师教育目标转向的思考将为教师教育的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为教师自我发展意识的养成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刘学惠.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综述[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211.

[2]Freeman,D. Redef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arch and What Teachers Know[A].In K.Bailey and D.Nunan(eds).Voices from the Language Classroom:Qualatitive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C].Cambridge:CUP.1996.

[3]Roberts,J.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M].London:Anold,1998.

[4]骆北刚.传统与新型英语师生关系之多维认识[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5):127.

[5]夏纪梅.外语教师发展问题综述[J].中国外语,2006,(1):62.

[6]梯力.西方哲学史[M].商务印书馆,2004,7:262.

[7]江怡.语言哲学:西方哲学中的变革[J].中国外语,2006,(12):16.

[8]Dummett,M. Philosophy of Language[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3.

[9]齐振海等.第三代认知科学下的语言研究[J].中国外语,2007,(2):17.

篇8

关键词:自然主义科学实在论指称的相对性

W.奎因是20世纪西方少数几位博大精深的哲学家之一。特别是他关于语言的自然主义行为论、科学语义学、意向心理学、量词模态逻辑、科学哲学、伦理学及数学等方面深邃的观点和精辟的论述,均成为当代哲学发展所不可忽视的资源。因此,他被人们称之为“规范而又系统的哲学家”。[(1)]尽管他丰富而又复杂的理论并非总是清晰的,但他所有的论点之间都具有着微妙的内在联结,都在自然主义的总体趋向中获得了统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从科学哲学的视角看,奎因哲学的本质就在于,以语言的自然主义为基底,以弱化的实在论为桥梁,以重建自然主义的经验论为目标,最终实现其自然主义的认识论纲领。本文将从奎因的自然主义与科学实在论的关联上,去阐释奎因哲学的本质。

一、自然主义的出发点与实在论的复兴

维特根斯坦的批判哲学与奎因的自然主义的认识论是当代自然主义的两个主要形式。由于他们都把弗雷格的逻辑实在论作为分析的目标,使得他们把当代自然主义的论证集中于反对非自然主义的意义理论。人们认为,“20世纪哲学的语言转向,是部分自然主义者用语言学的论证去击败非自然主义的形而上学的一种新颖企图。”[(2)]一方面这种企图要在哲学、科学、历史和文化特征各个方面摈弃僵化的传统自然主义,强调当代自然主义生长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另一方面要在语言的自然主义的基础上,去发展自然主义的认识论,构建当代自然主义存在的灵活性和可接受性。

20世纪自然主义的演变历程表明,自然主义需要借助于一种语言学或语言理论的形式得以生存,而一种特定的语言学或语言理论又籍自然主义为其逻辑的出发点。这种结合既形成了自然主义生长和存在的基础,又是自然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倾向继续发展的根由。更进一步讲,自然主义也只有借助于一种语言形式(无论是自然语言、逻辑语言、数学语言或一门具体科学语言),才能渗透到一切科学领域中。而自然主义的哲学内涵,正是通过语言的形式,经由元理论的语义分析,再落入对象理论而不断层层深入,从而辐射于所有人类的知识之中。所以,奎因以自然主义的语言观出发去看待和褒贬各种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其时代的某种必然性。

奎因在自然主义的语言观的基底上,重新审视了经验主义在过去两个世纪中的发展,提出了五个“转向”或“里程牌”的看法:第一,从思想向语词的转换;第二,语义焦点由术语向句子的转换;第三,语义焦点由句子向句子系统的转换;第四,对“分析—综合”二元论的放弃;第五,当代自然主义的再现,即对第一哲学先于自然科学的目的的放弃。[(3)]在这里,奎因一方面将他的自然主义理论看作是人类理智进步的峰巅;另一方面又承认自然主义哲学家是在已继承的世界理论中开始他的推论,并试图在这些理论系统之内去促进、澄清和理解这一系统。因而,尽管在奎因的哲学中存在着诸多复杂的因素,但“没有一个能比自然主义在奎因思想中起更大的作用。一句话,如果没有自然主义,奎因的哲学便一无所就。”([1],P·23)

那么,什么是奎因自然主义产生的直接根源呢?在奎因看来,有两个否定性的源泉:其一,是对根据现象甚或语境定义来一般地确定理论术语的绝望,因为术语的意义是不能超越文本的整体论观念而把握的;其二,是“死不悔改”(unregenerate)的实在论的存在,因为除了科学内在流动的不确定性之外,自然科学家“从未感受到任何疑惑。”所以,整体论和实在论是奎因坚持自然主义的原则基础。整体认识论在于反驳传统认识论(第一哲学)、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实在论则在于建构他的自然主义的科学主义。因此,可以说整体论和实在论为他的自然主义的认识论开拓了道路。

对于什么是自然主义,奎因曾以不同的视角给过极其多样的论述。但从最鲜明、最综合的意义上讲,他做了这样的说明:“我的立场是自然主义的,因为我并非把哲学看作是科学的某种先验预设或基础,而是当做科学的继续。我认为科学与哲学是在同一条船上,……我们只能当它在海上漂流时重建。不存在外在的优越,不存在第一哲学。”[(4)]不言而喻,在奎因的自然主义的概念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及其与实在论的内在关联。这就在于:

1.给出了自然主义的认识论趋向。在奎因看来,历史地讲,自然主义并不是偶然的产物,它是自休谟以来整个西方经验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必然结果。当代自然主义不是别的,它是经验论的认识论的一个变种;而现实地讲,它是批判逻辑经验主义的直接产物,是对极端逻辑理性的修正和矫枉,是对经验论的自然化重建。这种自然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彻底地抛弃“第一哲学”的圣殿,通过对经验主义“两上教条”的批判,揭示“分析—综合”的区分在认识论上是无意义的。这种自然化的重要趋向,就是要在坚持理论实体的实在性的基础上,把科学看作是被发明的,而不是被发现的;把科学认识的主体看作是真理的创造者,而不是真理的挖掘者;而且,在真理的殿堂上,“没有比科学所提供或探索的真理更高的真理。”[(5)]恰是在这一点上,他建立了与科学实在论的同盟。

2.表明了自然主义语义分析的原则。心理学和语义学上的自然主义就是行为主义,而行为主义的语义分析恰是奎因自然主义的必要组成部分。由于自然主义要把哲学看作是训练自身的自然科学,并且允许自由地使用科学的发现。因而,只有在这种科学的哲学之内,实在才能获得确认和描述。这也就从本质上限定了对理论实体进行行为主义语义分析的领域以及语义分析的基底层面。在这一点上,奎因事实上坚持了这样几个原则:第一,尽管属性类别的个体化依赖于属性的个体化而不是属性集本身,但是,“没有同一性就没有实体。”([3],P·102)作为谓词和集合的实在论者,他承认了语义分析的实在的整体性。第二,在行为主义的层面上,把心理分析与语义分析看作是一致的和统一的;采取本体论的还原方式,“探求一种与直觉一致的客观标准”,并认为这是适当的、具有特色的哲学探索。([3],P·175)第三,自然主义的语义分析隐含着从外在世界到神经末梢,从神经兴奋到语句,从句子到句子的所有过程和环节。因此,观察语句并不仅仅是关于经验的,而是关于感官接受刺激的直接条件要求的自然化。

3.隐含了自然主义的方法论途径。奎因既然把科学真理看作是对实体的探索,同时也就把科学看作是可错的和可修正的。然而,这种可错性或可修正性,并不需要向超科学的法庭负责,也不需要任何超“观察”或“假设—演绎”方法之外的确证。可见,奎因的自然主义始终隐含了可谬论的方法论途径,自然主义与可谬论是兼容并存的。这是要在自然主义的立场上,撕掉永恒不变的哲学教条的神圣面纱,打碎预设真理的僵化框架,消除对循环论证的担忧,从而承认科学真理的实在性和可进步性。正是在这样一种方法论的意义上,奎因宣称“可谬论是一个口号,而不是相对主义。”([5],P·523)奎因的这一原则在科学哲学摆脱实证主义的统治、扫清科学实在论复兴障碍的过程中,对科学实在论有着某种无可怀疑的“解放”作用。

4.做出了自然主义的本体论承诺。在奎因看来,感觉经验是具体的和相对的,它不能作为一个自主的领域首尾一贯。因此,人们只能在本体论意义上假定物理对象的存在,才能从整体上获得进行系统处理的材料。这种本体论承诺的重要性在于:其一,本体论的承诺是为了更系统、更方便地处理个别的、孤立的感觉材料,使得那些在不同时空和条件下获得的信息,有一个整合的基底。其二,本体论承诺的标准是一致的和唯一的,而不是双重的。不能把本体论的承诺与经验的处置、本体论的承诺与理论的假设割裂开来,所以,“没有同一性就没有实体”的口号,是奎因判定本体论承诺合理性的一个基本标准。其三,本体论的承诺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倘若一个理论在本体论上承诺了其基本陈述语句中变元范围所包含的各种实体,那么它所承担的实体范围必定取决于表述该理论的方式。在这里,变元的置换与实体对象的确定、感觉材料的处理、经验陈述的交流等等密切相关。所以,变元的可置换性与变元值域的确定性的统一,正是自然主义本体论承诺的要义,也就是奎因“存在就是作为变相的值”这一论述的本质。其四,本体论的承诺高于经验,但又存在于经验的效用之中,成为经验有效性的一个结构要素。这恰是奎因把本体论的承诺作为一种手段来使用的出发点、目的和归宿;也是他的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优于传统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的特征。他就是要通过本体论承诺这一手段的展开,去保证经验分析的可能性,去实现经验意义的存在性。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奎因最终显露了他的自然主义所包含的本体论承诺的哲学动机,使人们看出了奎因的自然主义倾向“将本体论突出出来,然后又抹杀了它的重要性”的本质。[(6)]

无论如何,在20世纪西方哲学的发展中,奎因的自然主义既为科学实在论的复兴扫除了逻辑经验主义的障碍,并成为它的同盟军;同时,又是某些“弱”实在论形式(如内在实在论)的先行者,并成为它们的先导。所以,奎因的自然主义与科学实在论的发展,既存在着相互的冲突和矛盾,又存在着特定形式的相互联结和渗透。这种内在的关联,具有着自然而又必然的历史性,决不是任何简单的断言或立场的划分所能说明的。

二、语言的自然主义与实在论的表征论

如何看待语言的本质意义及其在人类知识结构中的地位,是奎因哲学得以确立的基点。他正是立足于语言的自然主义立场,才能将自己的自然主义的趋向渗透和扩张到一切哲学的谈论中去,从而形成他自己的特色。从这一目的出发,奎因试图通过解释或分析形式语言术语中的复杂语句和句法的途径,解决“语言的困惑”,特别是指称的不确定性问题,从而最终把指称的认识论特征看作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而不是内省沉思的先验产物。

在奎因看来,存在着“designation”和“denotation”两种指称,但每一种都不可误作意义”。因为:(1)指称不是意义,意义大于指称;(2)同一指称不可能具有不同意义;(3)同一意义可以有多种指称。意义是表征的意义,但表征的概念决不能预设意义的概念;应当从语言存在或使用的自然性上,而不是预设性上,去承认意义存在的具体性。所以,意义是相同语句的集合的产物,它与所有语句的语义等价性是一致的;而语句的等价关系又是认识上的等价,即在认识上是同义的。“定义一个词的认识意义,即确定它的认识同义性的集合”。([3],P·52)这样奎因就从“认识的自然性认识的同义性认识的意义句子的意义表征的意义意义”的逻辑上,自然主义地导出了意义的“意义”。当由这种自然主义的逻辑展开去看待语言的意义时,指称的(或本体论的)相对性至少表现于如下三个层次:

第一,超越用别一理论来解释或重解某一特定理论,而直接去言说该理论的对象是什么,这是无意义的。换句话说,绝对地指明一个理论的对象是什么是无意义的。譬如,倘若我们提出和回答:“什么是F?”:“F是G”。什么是“gavagai?”:“gavagai是兔子”。那么,这个回答只给出了相对的意义,即与对G的“不可批判地”接受相关的意义。

第二,在把Fs的谈论翻译成关于Gs的谈论中,或者在把关于对象理论的谈论翻译成关于背景理论的谈论中,是对相互竞争的翻译手册的选择。在奎因的激进的翻译语境中,在相互竞争的分析假设的集合中,必须做出选择。而这种选择,仅仅与分析假设的某些集合相关。

第三,当我们在可代换的和指称的(或客观的)量化之间作出区分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在一个具有无限名称并且该理论术语具有处理符号和证明方式的理论中,表明该理论的量化是指称的(或客观的)而不是代换式的,这是可能的。比如,在一个特定的开句中,任何时间一个名称均可由一个变项来置换,该语句为真;但同时,又可证明这一开句的全称量化是错的,就可表明该理论的论域包含了某些无名称的对象(客体)。另一方面,在这样一个理论中,不存在开句也是可能的。因为在任何时候,在一个开句中置换一个名称的任一结果及某些全称量化均可被证明。在这种情况下,既可将这一理论论域构造成无名称对象的,又可仍然保持该理论的论域包含着无名称对象。但是,这就出现了无名对象与有名对象的“不可分割性”,而“在这个理论的符号中,可以表示的所有无名对象的特性都可与有名对象所共享”。([1],P·133)比如,包含所有实数的理论就是如此。这就会得出一个相对性的结论:在代换和指称量化之间作出绝对的区分是不可能的。

在指称的相对性问题上,奎因的自然主义的认识趋向,就体现在指称的相对性原则预设了一个不可批判的、已接受的背景语言。在这个背景语言中,指称是“语词-世界”的关联。如果没有这一自然的背景语言,就无法解释指称的不可说明性和本体论的相对性,认识论(甚至语言本身)就会是不可能的了。指称的相对性正是奎因的自然主义在语言分析中的一种具体的、细致的推广,是其自然主义认识论趋向的拓展。也正是通过对指称的“不确定性”的确定,奎因洞察了句子的“语义第一性”(semanticprimacy),并声称他“扩张了关于客体的原则,因为把所有的客体都看作是理论实体。”([3],P·20)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的是,尽管奎因的语言的自然主义通过指称相对性的分析给出了集中的体现,但它却与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着整体的一致性,这是决不能忽视的。

首先,语言的行为分析和指称的意向分析是奎因自然主义的基础。奎因对指称不确定性的怀疑,是对从弗雷格、罗素再到塔斯基的抽象“语词-事物”传统观念的背离,也是对日常语言哲学使用理论的超越。他只是承认,语言作为一个自然的整体是一种经验的现象;同时,也应作为在特定社会中人类语言行为的一种特征来加以理解。所以,语言哲学有两个部分,即语言的逻辑分析和语言的行为心理分析。从这种统一的视角看,指称既可是一个“表征术语”,又可是一个“意向术语”;而且,即使指称是作为一个“意向术语”,它也是一个“语义谓词”。奎因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是奠定在对语言的行为心理分析之上的,前者依赖于在后者基础上所给出的意义和指称原则。这样一来,语言的指称及其意义的研究,就必然随着语言和心理学的发展而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语言的行为分析和指称的意向分析成为建构自然主义的基础。”[(7)]

不言而喻,当奎因指出“从感觉刺激到客观指称的发展,将被看作是伴随着从简单的场合语句到刺激事件的直接条件而开始的”时,他已在感觉经验的范围内给定了语言行为分析的界限,给定了意向心理分析的范围,以及给定了实在论意义的边界。([3],P·3)在这里,具有特定心理意向的语言行为,即特定语词的表达,已成为意义的最初显示物。奎因的这种自然主义的行为分析和心理意向分析的基础论点,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克里普克和普特南的因果实在论的确立,而且具有着某种殊路同归的意义。正象普特南说的那样:“奎因建立了我的这一论证:整个句子的真值条件不足以决定指称。”[(8)]“没有任何一种确定句子真值的观点能够确定指称,即使它在任一可能世界中都阐明了句子的真值。”([8],P·41)因为,真值条件与指称之间的关联尽管是确定的、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还需具有语境的、相对的、行为的和心理意向的因素特征。克里普克和普特南正是在奎因自然主义的基础上,修正并推进了科学实在论的意义理论的发展。

其次,“意义的后验性”观念是奎因自然主义与实在论相通的融合点。一般地讲,构造科学实在论论证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映射性”,所以,由科学实在论者们所给出的方法论思考,被看作是“映射判断”。而映射判断的成功将由某种特定的假设来证明,即它所依赖的背景理论在最大限度上对于不可观察(或可观察)实体来说是真的。这样一来,就必然地导出“映射判断”是“经验科学的事情”,至少“认识论的某些部分是经验科学的继续,”而这恰是奎因在其著名的“自然种类”一文中所要揭示的自然主义的本质内容。[(9)]奎因说明了映射理论与科学术语的定义理论之间的重要关联,这就在于“一个科学术语的正确定义是一个后验的理论问题,而不是语言约定或规定的问题。在科学的意义上讲,相当多的种类(物理量值、关联等等)都是参照于(有时是不可观察的)世界的因果结构而给出定义的。”([9],P·15)特别是我们可以把不再需要不可还原的相似和种类概念,看作是一个科学分支成熟的非常特殊的标志。这就在自然主义的倾向上,把科学术语的发明、使用及其可还原的指称关联之间的映射性,做了一种特殊的经验实在论的说明。可见,科学实在论通过映射性的原则所隐含的自然主义的特征,构建了与奎因自然主义相通的桥梁;反之,奎因的意义后验性的主张所包含的经验实在论的立场,又强化了分析的因果性和整体性,显示了实在论的自然主义倾向。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自然主义的实在论与实在论的自然主义之间的一致性和可融合性。

再次,语用的经验性是奎因自然主义的一个强特征。奎因自然主义的一个本质要求,就是要在经验的意义上使用指称概念去消除语义的柏拉图主义和语义的唯名论之间的区别,反对将语义学与语用学分离开来。在语义学领域中,一方面倾向于汲取数学和分析形态的洞察与方法,另一方面又关注在心理学、语言学、人工智能和神经学中的相关发展;既扩张研究的广阔视角,又将理性的“冒险”与非理性的“实用”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张力并在这种张力中存在,这正是奎因自然主义语用观的本质。在这一点上,语言的使用是一个自然的语用问题,而不是任何先验的分析问题。所以,奎因曾指出:“当我把对一个句子的理解定义为对它的真理条件的认识时,我并非提供了一个决定性的定义,我的‘认识’一词正像‘理解’一词本身一样是一个贫乏的依赖点。”[(10)]在这里,奎因没有一般地否认对真理条件性的认识,而是把这种认识看作是一个自然的、后验的语用过程;只是从先验的非语用的分析上讲,它必然是“贫乏的”。事实上,自然主义的语用观构成了奎因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执法官”,除了可还原的物理实体和抽象的集合之外,它排除了伴随日常语言和科学生长的任何假的和多余的客体。所以,奎因的自然主义的语用观不在于仅仅给出一种有理由的语言实践,而在于由经验的自然性走向理性的消解和批判。

最后,奎因的“弱”物理主义与他的自然主义是等价的。在奎因看来,与语义学相关的物理事实表明了它们自身所具有的语言倾向;反过来说,具有任何语言倾向的语言行为都是一种确定的物理事实,这是奎因的特殊的“弱”物理主义的形式。只要语言是一种自然的社会艺术,人们就只能在公众承认的环境中,唯一地根据其他人明显的行为事实作为物理证据去获得它,因而行为事实起到了语义事实的功用。所以,与语义解释或语言翻译相关的事实是行为事实,超越行为(物理)事实的任何意义或指称的还原都是不确定的。奎因的物理主义就在于,它并不把行为事实仅仅看作是先验的或认识论的问题,甚至不是单纯的证据问题,而是一个“本体的、实在的问题”。因为,当我们指出两个翻译手册是相等的时,即意味着不存在哪个手册是正确的事实问题,而只是在于“它们在物理意义上是等价的。”([1],P·112)在这一点上,自然主义与物理主义的等价性,推进了奎因的语言的自然主义与实在论的表征论之间的某种可相通性。

三、重建自然主义的经验论与消解传统实在论

重建自然主义的经验论并由此去消解传统对应实在论的基底,从而实现自然主义认识论的纲领,是奎因自然主义的目标和归宿。这一目标和归宿已内在地蕴含于奎因自然主义的出发点及其自然主义的语言观之中,并是它们逻辑空间的延展和体现。

1.从自然主义经验论的前提看,奎因对传统认识论的批判,主要地集中于笛卡尔的理性实在论和洛克的经验实在论的消解之上。而且,他对存在先验真理的理性主义的批判与对存在分析真理的经验主义的批判是一致的。在他看来,一方面,那些具有先验特权的真理及其标准,从自明的原则到自明的步骤,都是一种纯粹的逻辑循环,必须予以消解。另一方面,传统经验主义主张感觉经验展现了特定后验的、综合的、归纳的真理和标准,并由此试图演绎出所有自然的真理,则是一种“激进的”经验论。事实上,在这样一种感觉经验的基础上,自然的真理既不能被演绎,又不能被理性地构造,不存在经验论者所想象的分析真理。所以,奎因是要在哲学存在于自然科学本身中的科学主义的立场上,去建构一种新的自然主义的经验论。这正如前文提到的,只有在语言的自然主义的基础上,哲学才能成为科学的一部分或它的延伸,奎因的自然主义的经验论才能实现。这就是为什么奎因的自然主义的经验论,要以自然主义的语言观为基础的根本原因。

2.从认识论与本体论的关系来看,奎因认为本体论涉及的是“真理”问题,而认识论涉及的是“方法和证据”问题,由于证据是“感觉的证据”,因而认识论就是经验论。所以,经验论不是关于真理的理论,而是关于证据的理论;经验论的目的不在于告诉我们“存在着什么”,而仅仅在于表明存在着“存在着什么”的证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奎因提出了“经验论是关于本体论的认识论”的见解。([1],P·45)本体论与认识论的这种关联,是一种相互制约性的关系。这种相互制约性就在于,认识论(经验论)是作为经验心理学的一部分包含于本体论(自然科学)之中;同时,正是认识论(经验论)提供了对本体论(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和证据(包括经验心理学本身)的说明。

奎因的这种认识论包含于本体论中的观点,有三个基本理由:(1)认识论假定了外在世界的存在;(2)认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A.科学的证据是感觉的证据;B.语词意义的所有填充必须完全依赖于证据)是本体论的蕴含;(3)认识论与世界、感觉报告的接触点是物理实体,即属于物理本体论的客体。而所有这些方面又都必须在本体论性中获得它们的方法论的证明。所以,“认识论在自然科学中,自然科学在认识论中”的名言,正是奎因自然主义经验论的高度“缩写”。([1],P·48)在这里,我们必须注意的是:第一,奎因的自然主义经验论所要排斥的是对应实在论的抽象性和简单性,而不是一般的实在论的本体论;恰恰相反,正是实在论的本体论构成了经验论的前提;第二,自然主义经验论的功能在于为与其相关的本体论提供证明,而不是否证;第三,自然主义经验论的目的是要给出“科学是对实在论的测量”这一结论,并从这一视角去调和工具论与实在论的矛盾,以消解传统的对立;第四,归根到底,奎因的自然主义是经验论的认识论与实在论的本体论的统一,因为正是“自然化的认识论要求了经验论的客观化。”([1],P·54)

3.从经验论的范围看,奎因的自然主义的经验论并不是毫无边界地任意的,它事实上存在着本体论性的约束。这种约束的必要性在于,尽管观察陈述联结了语言与世界,但作为经验体现的观察报告不具有独立于理论的纯经验的性质。在这一点上,它与逻辑经验主义的不同是,观察语句在语言的行为主义特征的基础上,显示了意义的整体性,因为真理和意义从属于整个理论及这些语句。奎因不同于卡尔纳普,他不是一个反形而上学家。但是,他从三个本体论的原则出发给出了自然主义经验论的总体限制:(1)不允许接纳不可说明的实体,除非它们能够用日常科学术语被解释;(2)保留“奥卡姆的剃刀”,不引入不需要的实体;(3)通过保持对所使用的名词、代词和量词意义的可还原性,确定在理论化中所表征的实体。([7],PP·132—133)正是在这样一种本体论的限制中,奎因才能从行为主义的视角根据证据去构建理论的心理学分析。他明确地指出:“任何实在论的证据理论运用于语句时,必须是与刺激反应心理学不可分割的。”[(11)]这种整体论的要求表明,对于任何一个观察语句来说,“刺激意义”(stimulusmeaning)提供了使它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基础,即自然化的行为主义意义上的“客观实在”基础。任何以方法论原则为翻译所提供的“分析假设”,其难题正在于缺乏这种实在基础。因此,那些方法论的原则也就不能决定真正的“事实”。这样一来,语义内容进而命题态度的内容的不确定性的存在,就是一种真正的本体论的不确定性。奎因的自然主义的途径,就是要在对于语句的心理分析过程中,在具有本体论性的“刺激意义”与具有不确定性的语义内容之间的关联中,找到一条与客观实在联结的认识论途径。可见,奎因不是要在外在的意义上去探索理性分析的一致性,也不是要在内在的意义上去探索心理分析的客观性,而是选择了行为主义的途径,从而使认识论的自然化成为一种内在的经验论的本质。也就是说,奎因要在自然主义的框架内,使科学语言、科学心理、科学认识及科学本体都在行为经验的基础上获得内在化的统一。

4.从方法论的意义上看,奎因内在化的自然主义经验论是一种“启发式”的经验论。这种启发式的意义就在于:第一,否定了每一个有意义的陈述都等值于某种以指称直接经验的名词为基础的逻辑构造,把那些分析哲学家们从自我设置的形式限制中解放出来,而转向心理的、社会行为的和自然实在的分析。特别是通过对经验论的重建,为科学价值观念的起源和本质提供了一种后实证主义的自然主义的说明。第二,经验的决定是不充分的,不同的经验在再评价问题上存在着极大的“选择自由”。因为,“科学是一个力场,它的边界条件就是经验。在场的周围同经验的冲突引起内部的再调整,要给我们的某些陈述重新分配真值”。[(12)]所以,没有任何陈述是免受修正的,即任何陈述都是可谬的,区别仅仅在于不同的陈述具有不同程度和范围的经验意义。第三,不能脱离开特定的科学理论去谈论本体论,这是自然主义经验论的整体性要求。所以,在自然主义的尺度上,奎因“只讲物理条件而不讲经验标准”。([3],P·23)这也就是说,语义的思考不是要从本体论性上去断言实在,而是在于分析的方法和说明的证据;语义的思考不属于本体论,而是属于本体论的方法论,因而属于认识论。这是对于传统意义观的消解,是对指称问题进行自然主义思考的必然结果。所以,一个好的科学理论就是要处于两种对立的力的张力之中,即一个是朝向(经验)证据的力,一个是朝向(整体)系统的力。第四,在自然主义的经验论之中所蕴含着的本体论的承诺,不是关于事实的问题,而是关于为科学选择一种方便的语言形式,一种方便的概念体系或结构的问题。这二者之间不具有双重的标准,它们统一的标准只在于经验的适用性或实用性,本体论的承诺最终是为了使“经验的规律更简化和更易于处理。”([12],P·33)在这里,本体论的承诺和扩张展现为一种自然主义经验论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然而,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奎因自然主义经验论的启发性既具有着对科学实在论复兴的解放的意义,又具有着对传统对应实在论的消解作用,它构成了后现代科学实在论生长的催化剂。

四、结束语

奎因的自然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哲学的一元论,尽管在摧毁逻辑经验主义的经济、从而促进哲学转向的过程中有着它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但是它作为宣判传统认识论已经“死亡”了的自然主义认识论纲领所具有的缺陷,却遭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批评。这些批评主要地表现在:首先,奎因在行为主义的基础上,从方法论的视角否认了对于指称和概念体系的语义学研究的意义是过份地绝对化了。因为在一个给定的理论的座标系统中去研究这些问题,完全是可行的。事实上奎因自己也并未真正地抛弃语义分析的方法,只不过改变了意义分析的基点而已。其次,奎因关于科学的对象理论决定了本体论约定的见解太简单化了。在奎因看来,接受一个理论就是承认它所定量化的客观对象的存在。然而,在对象理论中什么被定量化,这不仅仅依赖于它们所解释的现象,而且依赖运用于解释中的科学概念的本质,甚至这些条件还反过来依赖于某种哲学的背景理论。科学家在对论题本质的选择中,他们的哲学背景将“污染”本体论的确定。所以,纯粹自然化的自然的本体论是不存在的,这一点削弱了自然主义本体论的基础。再次,奎因的自然主义不可能清晰地在自然实体和理论实体的概念之间以及一般的科学方法论和实践的科学方法论之间作出合理的区分。因为,当把哲学理论的主张转化为特定科学理论所限制的“元理论”时,便在自然和理论、一般和具体、原则和阐释、证明和评价之间造成评判标准的模糊化,并会在一个自我封闭的怪圈中进行逻辑循环,从而却失去它们应有的可靠性。这正象凯茨对自然主义缺陷所做的总结那样:“当哲学思考导致了把自然主义的概念强加于一个特定领域的理论时,自然主义的谬误就出现了。因为产生了这样一个结果,即包含了那些概念的最好理论与该域中最好的科学理论发生了冲突。”([2],P·254)但是,无论奎因的自然主义存在着多少难题,这都不减弱它的自然主义认识论与科学实在论之间的关联及对它的影响。总而言之,奎因的自然主义的认识论自身需要证实,但不幸或幸运的恰是在他的哲学中不存在这种证实的余地。这正是奎因哲学自然主义的微妙之处,又是它的悲剧性的特征所在。

参考文献

(1)RogerF.Gilbson,Jr.,EnlightenedEmpiricism——AnExaminationofW.V.Quine''''sTheoryofKnowledge,UniversityofSouthFloridaPress,1988,P17.

(2)JerroldJ.Katz,TheMetaphysicsofMeaning,ABradfordBook,TheMITPress,Cambridge,1990,P235.

(3)W.V.Quine,TheoriesandThings,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1981,P67.

(4)W.V.Quine,OontologicalRelativityandOtherEssays,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69,P126—127.

(5)W.V.奎因:《实用主义在经验主义中的地位》,见陈启伟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23页。

(6)艾耶尔:《二十世纪哲学》,李步楼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87页。

(7)R.J.Nelson,NamingandReference——ThelinkofwordtoObject,London,Routledge,1992,P123.

(8)H.普特南:《理性、真理与历史》,辽宁教育出版社,李幼燕译,1988年版,第44页。

(9)W.V.Quine,NaturalKinds,inPhilosophyofScience,Ed.byR.Boyd,P.GasperandJ.Tront,TheMITPress,1991,P15.

(10)W.V.Quine,MindandVerbalDisposition,inMindandLanguage,Ed.byS.Guffenplan,Oxford,1975,P88.

篇9

一、心理学理论的相关概述

心理学理论是一种针对心理学和精神疾病领域的重要理论,可以根据人们的行为情况,对对象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进行预测,甚至可以通过心理学理论将对象的行为进行诱导。心理学理论可以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部分,可以应用到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医生治疗的过程中,缉查办案中,其功能的全面发挥可以使得的各类问题得到良好的处理,促使社会的和谐安定。心理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对象的心理活动情况,对象的行为等,心理学理论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心理活动揣摩和分析,将对象的下一步活动进行猜测,从而有效的提高行为问题、意识问题和主观能动性的问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可以提高对象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对象的潜能。

二、心理学理论的意义

随着心理学理论的进步和完善,心理学理论的具有良好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对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心理学理论的理论意义

1.心理学理论可以为的认识理论和辩证法提供足够的依据,促使社会主义哲学可以得到有效的解读。心理学理论对人们的行为、意识和心理等进行研究,为事物的客观性和主观性进行解释,还可以根据心理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对人们的心理现象和脑活动等进行揭示,使得外物对人们的行为、心理和意识的影响可以得到有效的解读。

2.心理学理论可以为相关的学科提供参考,并提供良好的理论价值。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对向是人,通过对人的心理活动研究,揭示事物客观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可心理学理论可以为文学、艺术、政治等提供理论基础,积极推动相关学科的进步与完善。

(二)心理学理论的实践意义

心理学理论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尤其是在人们的生活,心理活动可以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进行调节,促使实践可以得到顺利的展开。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实践的效率和实践的质量。以教育为例,教师将心理学理论进行应用,可以根据学生的表情和行为对学生的听课状态进行分析,并根据心理学理论的基本情况,完成对教学活动的调节,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质量可以得到提升,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此外,心理学理论可以为人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提供实践基础,人们通过对心理学理论的学习和解读,形成良好的自我情绪控制,有效的对各类不良情绪进行控制,降低不良情绪对自身的影响,积极推动人们对消极的个性品质进行控制,推动人们的身心健康,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人们的积极品质可以得到提升。

三、心理学理论的主要理论分析

心理理论的主要理论由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通过对心理学理论的主要理论进行分析,结合心理学理论的意义,对心理学理论的对生活的揭示意义进行分析,积极推动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使得人们的可以持续健康发展。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主要是根据相关动物实验得到的心理学理论,通过相关试验的验证,可以使得到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可以与环境相交互,通过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解读和改善。行为主义心理学是1913年由华生提出对心理主义概念进行摒弃,对刺激和反应客观的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揭示。同样巴普洛夫在《条件反射理》中对行为主义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并证实了可以采用生理学术语等对心理过程进行研究。心理学的研究对向是意识,但是由于意识是不可见的,不能采用传统意义上的自然方法进行预测和测量,单仍旧需要通过外界信息对人们的行为影响。在进行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的研究过程中,不能完全对主观意识进行摒弃,科学的对观察法、条件反射法、测验法和社会实验法等进行应用,对社会情境和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和分析。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可以充分的应用到药物心理学、广告心理学中,并积极的对人文科学等进行渗透,积极推动主观唯物主义和客观唯物主义可以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精神分析心理学理论

精神分析心理学理论主要是由弗洛伊德进行提出,弗洛伊德根据病人的谈话等内容,对病人的疾病原因等进行推测,佛洛依德指出,人变形的行为活动是含有无意识的行为活动,但是通常情况下,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使得人们的一些意识和行为受到压制,不能良好的表现出来,这也就使得长期的压抑积累,使得人们的下意识形成,也就会导致人的一部分本内在下意识的作用下,产生无意识活动。

1.无意识。人的无意识行为是人们不易察觉的部分,其中包括人们被压抑的欲望和原始的本能冲动。其中被压抑的欲望是指人们在实际的生活中,由于社会法规和社会行为和道德规范所限制,人们不能做的一些内容,长期以往的压抑会使得人们欲望不断被压制。通常情况下意识不能对无意识进行驱动,往往需要在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下,无意识彩绘被激发。

2.抵抗与压抑,人们的一些欲望是不能被社会的规范所容忍的,也就使得人们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为了抵抗这些不被社会所容忍的欲望,人们的意识需要进行抵抗和压制。

3.本我、自我、超我,其中本我的是人们最原始的部分,也可以被视为无意识的部分。随着人们的年龄不断增长,人们的社会阅历逐渐丰富,面临的社会现象也逐渐增多,也就使得人们的自我产生。结合自我的实际情况,控制自身的行为准则,最终实现超我。其中,本我、自我和超我都具备不同的原则,分别为快乐、现实和道德原则。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创造力等进行体现,促使心理和人的本子可以得到有效的统一,重视心理学和人的本性之间的关系,积极推动人的自我实现。其中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教育中可以冲自我统一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德育原则、超越原则等进行,从而积极的提高教育质量,使得学生可以进行例行控制和内心矛盾,积极推动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认知心理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理论是较为新颖的心理学理论,采用了信息加工的观点,将认知作为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中,包括信息的采集和信息的存储和应用,而且每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操作产物。此外,强调对人们闹钟由的知识和知识框架进行应用和认识活动相结合,并科学地对人们接触的语言材料和各类关系进行分析,提高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解读。

四、结束语

心理学理论是关系到人们的行为、意识和心理的重要部分,针对心理学理论的基本含义和理论心理学的意义进行阐述,并分析心理学理论的主要理论,切实的对心理学理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进行发挥,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作者:宋大力 单位:北京市延庆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字 人本心理学 艺术创作 现代主义美术

人本心理学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主张心理学者应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其观点与近代心理学两大传统流派――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有分歧,在西方称为心理学的第三种力量。

人本主义心理学也称“现象学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环境决定论和精神分析生物还原论思想,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及自我实现等,故号称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有以下几点:

1.人性本善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人性观、动机理论和人格理论的基础。

2.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动机理论。

3.自我实现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理论的核心。包括自我实现的内涵(完满人性与个人潜能的实现)、自我实现的两种类型(健康型超越型)、15条人格特征和高峰体验等。

4.以人为中心的疗法,旨在提供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调动来访者内部资源进行自我理解和自我矫正,以达心理健康。

5.教育改革论是人本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开展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重视教人胜于教书,强调有价值的经验学习和过程的学习方式,建立真诚互信的师生关系,以达到培养能适应变化和懂得如何学习的人。

6.超个人心理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一种思潮在西方社会引起重视,但在美国心理学界内部的评价却很不一致。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学史家和体系学家的评价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实际上是一种把心理学研究范围扩展到包括人类所特有的多方面精精神生活的研究,它对近代传统心理学的批判是有力的,但对自身理论的论证尚嫌不足。

可以说,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史上一次重大变革。把人的本性与价值提到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首位,人本主义心理学突破了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理论范式,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和心理治疗诸方面独树一帜,建构了一个新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人本主义心理学批判了传统心理学把性化、非人格化和无个性化的倾向,阐明了动机的巨大作用和层次理论,突出了人的高级需要所具有的更大的价值。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指导,运用一定的创作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选择、加工、提炼生活素材,塑造艺术形象,创作艺术作品的创造性劳动。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总是从特定的审美感受、体验出发,运用形象思维,按照美的规律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加工、概括、提炼,构思出主观与客观交融的审美意象,然后再使用物质材料将审美意象表现出来,最终构成内容美与形式美相统一的艺术作品。正如先前提到的,自我实现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核心,艺术家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所进行的一系列艺术创作,都是一种自我想法的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突出人性、人的价值和尊严、人的主动性和独特性,人本心理学的这些理论都对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有深远意义,这从西方20世纪的现代主义美术就可以看出。

20世纪上半叶西方现代艺术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模仿再现走向主观精神的表现,强调艺术的审美功能和纯视觉性,艺术价值在于发现和创作。现代主义美术是西方现代社会和人们精神生活重要方面的写照,最早从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武库中汲取了养料,同时又受到现代哲学思潮,特别是尼采、弗洛伊德、柏格森、荣格、萨特等人的哲学、心理学的强烈作用。现代主义美术流派众多,如野兽派、立体派、表现派、抽象派、未来派等。无论是哪一个流派,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强调自我意识的体现,重视个人人格,尊重个人创造性和主体性格的“主体论”得到更大的张扬。这也体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自我实现。

现代主义这种注重自我意识实现的特征可以从很多流派看出,譬如说德国的表现主义,表现主义受康德哲学、柏森格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强调反传统,不满于社会现状,作品中则更注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状态。表现主义的代表画家有蒙克,蒙克说:“我想表达一种疲倦的动作,在眼睛里,在睫毛间,嘴唇应该画得看来像在喃喃自语……我要画出生命,画出一个活生生的人。”蒙克的作品强烈的反映人的精神状态和主观情感,它的画面中那些奇特而富有表现力的线条,是表现他艺术主题最有力的艺术语言。代表作品有《呐喊》,《病中的孩子》等。

野兽主义也是如此,注重表现主观感受,继续着后印象主义凡高、高更、塞尚等人的探索,追求更为强烈的艺术表现。单纯化的线条作夸张抑扬的形态,以达到个性的表现,把内在真挚情感,极端放任的流露出来。以最小限度的描绘,达到表现最大限度的美感。野兽派最主要的代表画家包括;马蒂斯, 弗拉曼克,德兰等。他们三人在 1905年至1908年之间的创作,均具有野兽派的特质,个性的表现极为鲜明。代表作有《生命的喜悦》)p《华丽第一号》等。

所以说,人本心理学对艺术家和艺术创作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表现在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的发生发展中,注重自我的表达和自我实现,这些人本心理学的核心内容都在现代主义的诸多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郭永玉.人格心理学导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