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直接投资的突出特征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9: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直接投资的突出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际直接投资的突出特征

篇1

关键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直接投资的特征;直接投资的动机;投资环境;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投资的深远影响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投资者单独或者是共同出资,在除本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建立、扩展或收购企业以进行生产或经营,且拥有有效管理控制权的投资行为。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特征

二战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使其成为国际投资最主要的投资方式,最突出的是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其特征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

1.在国际直接投资活动中,投资者对企业所拥有的股份权与其对企业的管理控制权是符合的,其持股权与其控制权成正比关系。如果一个企业是由一个投资者单独出资创立的,则该企业的所有权都由此出资者所持有,并且此出资者持有该企业的所有管理控制权;如果创立的企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资者共同出资创立的,那么对该企业管理控制权的划分按照出资额的多少来确定。但是由于各个企业的股权结构和组织形式有所不同,因此取得有效的管理控制权所需要的股份比例也是有所不同的。

2.目前国际上对于国际直接投资所需要拥有的最低股权比例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国际货币资金在其出版的《国际收支手册》中曾指出,在被投资的企业中拥有25%或更多的股权,可以作为控制经营管理权的合理标准。许多国家的法律或有关的法规也规定了构成直接投资所需拥有的最低股权比例,以区别于不同形式的投资,但是各国的具体解释和标准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日本外汇管理法中所指的对外直接投资包括本国投资者对境外企业进行的10%以上所有权投资、对该企业提供的贷款或出资虽不满10%,但同时通过非股权的形式与该企业保持长期持续的关系。

3.国际直接投资与以证券为媒介的国际间接投资有着根本的不同。直接投资是一种经营性投资,无论哪一个行业被投资者投资,取得企业的经营控制权一直都被确定为前提条件;而国际间接投资是以取得一定利润为目的的获得境外有价证券的行为,一般不存在对企业经营管理权的取得问题。两者的基本区别在于是否拥有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权。

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

1.企业为实现自身的全球发展战略,取得最佳经营效果而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全球发展战略是跨国公司进行全球扩张的一种经营战略,全球战略动机是国际投资发展到较高层次的体现。

2.为境外石油、矿产品等自然资源和林业水产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对外投资,以取得自然资源为目的的投资一直在国际直接投资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要开发自然资源只能在存在着自然资源的地方进行投资。

3.企业为利用境外廉价劳动力、土地等资源,降低企业的综合生产成本,维护或提高企业竞争能力进行投资。从企业经营战略的角度来看,这类投资大多出于企业防御性竞争的需要,因此,它不属于进攻性的投资动机。在国际化管理中,劳动力的移动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而土地则是不会移动的,于是投资者要利用外国国家这方面的廉价资源,就必须采用直接投资的方式,直接利用低成本的投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果。这一动机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之中。

三、国际直接投资环境分析

国际直接投资环境是指能影响国际投资活动的各种外部情况和条件的综合体。各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使外国投资者面临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在各种不同类别和程度的风险中,投资者最关心的是影响投资安全的风险。因此,境外企业对投资环境的认识和分析首先从一般的政治风险开始,然后扩展至可能影响投资和经营活动的各种外在条件。投资环境既包括政治方面、法律方面、经济方面的内容,也包括社会方面、文化方面、自然方面、地理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都会不同程度的对国际直接投资环境产生影响。

四、国际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投资的深远影响

我国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是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一项事业,其基本目的是为了发展和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促进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通过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有利于充分地发挥我国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优势,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也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其他各个国家的各种资源,引进其他国家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商品出口,开拓国际市场。

1.直接利用外资,是指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方式引进的外资,其具体形式有:(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2)中外合作经营企业;(3)外商独资企业;(4)中外合作开发。

2.间接利用外资,主要是指利用境外贷款和国际证券融资,其具体形式有:(1)商业银行贷款;(2)国际证券融资,包括企业境外上市和国际债券融资。

3.灵活利用外资,是在合同的基础上中外双方就一项共同进行生产或服务的事业所做的合理安排,具体的形式有:(1)补偿贸易;(2)对外加工装配,包括来料加工和来件装配。

参考文献:

[1]王昆成,朱建华.国际直接投资理思辨[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11).

[2]董梁.对西方投资实践的认识及中国投资策略的选择[J].当代财经,2002(05).

篇2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优化

一、外商投资及产业结构分布状况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的规模不断扩大。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55万家,合同外资金额约1.2万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约6000亿美元。我国已连续12年位居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首位。大量的外商直接对华投资为我们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总体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中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外商直接对华投资金额呈逐年递增趋势,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但是随之而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出现了一些问题,而外商直接投资在产业间分布的不均衡加重了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而且投资在各产业内部的分布也是失衡的,主要表现在投入在制造业的比重过大,上述情况使结构偏差变得突出起来,并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产业结构出现问题原因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多以小型化、低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一般而言,具有先进技术和长期竞争力的投资项目,都必须具有较大的项目投资规模。世界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项目平均规模约为600万美元,而外商对华直接投资项目的平均规模与之相差甚远。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外商对华直接投资70%左右的项目均在100万美元以下,而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型项目仅占投资项目总数的4%-5%。在投资项目中资金密集与技术密集往往是紧密联系的。外商投资项目规模偏低既不利于规模经济形成,也制约了投资技术含量的提高,严重削弱了外商投资的技术转移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其突出表现为,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中劳动密集型项目居多,技术密集型项目较少。在我国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外商投资企业绝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而在第二产业中轻纺、加工工业又占很大的比重。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现状看,90年代以来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比重升幅过大,第三产业的实际比重不合理下降,使结构偏差变得突出起来,并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影响。我国的产业结构偏差的加深,与外商投资过多地向工业部门倾斜有一定关系。我国吸收利用外资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基础设施发展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

(2)外商投资在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外商投资在制造加工业过多。投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而资金密集型产业少;投资于一般技术多,甚至存在低层次的重复引进,而高新技术产业少。

(3)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是50%左右,发达国家是60%—70%,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在40%以上,我国是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的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

外商直接投资在产业结构上分布不合理的状况主要是由于外商与我国的目标与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外资公司长期投资回报率高的产业,造成我国产业结构新的不合理变化。目前,跨国公司来华主要在制造业领域。由于绝大多数公司不向中国转让先进技术,所以所谓"世界工厂"只是"世界加工厂"。外资的进入并未直接地带动我国自主研发能力。并且,外商投资企业往往严密控制其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的扩散,我国以市场换技术的目的并没有很好的实现。多年以来,我国主动让出市场份额换来的往往是二流、三流的技术,如果我国在技术上特别是具有战略意义产业的技术总是处于落后地位,我国将无法和国外竞争,也将危及到我国的产业安全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最后,外国直接投资很多是将其母国已经淘汰的产品生产或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中国,给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三、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性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当前,以电子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这已经使得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必须在工业化的同时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国际竞争中,发达国家处于技术和知识供给的有利地位。他们不断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与开发力度,以保持竞争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承担劳动密集度高、资源和能源消耗高、污染高、附加值低的“三高一低”类型产品的生产。这是对我们十分不利的垂直分工。不加速发展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我们就无法摆脱在国际竞争中的这种不利地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会不断扩大。

而且我国2000年的人均GDP已达到八百四十美元左右。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这样的发展水平已开始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大变动时期。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传统产业生产能力大量过剩而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又需要大量进口的问题,必须靠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来解决。国际经验表明,经济增长的过程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升级的过程。一个国家对任何一种产业的需求都存在一定的极限。当一个产业的市场需求达到饱和以后,增长速度就会随着需求下降而下降,直至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如果不通过发展新的技术开发新的产业,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当现有产业的需求都达到饱和以后,整个经济就会出现停滞,直至萎缩。我国传统产业生产能力巨大,但生产手段和产品质量还较为落后,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传统产业都基本达到了市场饱和的阶段,增长速度普遍下降,经济效益不高,因而只有加大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才能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满足市场需求。

有关资料显示:美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高达75%,而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仅33%。制造业在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中,只占产值的14%,吸收11%的劳动力;而服务业的份额,占美国经济产值的60%,吸收了美国三分之二的劳动力。比起制造业来,服务业属于智能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高,利润丰厚。而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科技资源不足,科技进步不够快,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的瓶颈、制约,也是结构调整必须加以克服的关键因素。发展高新技术,发展第三产业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利用外资调整产业结构的建议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评判投资是否成功的标准由单纯的按数量转变为是否增强我国的技术竞争力。我国是否能够保持高速健康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至关重要。而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产业结构层次低、竞争力弱。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提高产业竞争力。因此要积极调整现行的外资政策,加强外资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外资产业结构的优化。在制造业中促进高科技新型制造业的外资投入,加速外资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鼓励外资向第一产业流动;加速外资向第三产业流动。主要有以下建议:

(1)引导外商直接投资投向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我国农业,能源交通能基础产业发展滞后,严重困扰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引导外资投向基础产业和设施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为此,我们可以采取税收减免,适当补贴的方式刺激外商投资。

篇3

证券投资远高于直接投资,是当前中国对美投资的一个重要特征。美国财政部今年4月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中国共计持有美国证券1.611万亿美元,是美国证券的最大单一持有国。在中国的投资组合中,长期国债是1.1万亿美元,长期机构债是0.3万亿美元。虽然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没有区分官方投资者与私人投资者,但是普遍的观点倾向于认为,中国对美证券投资的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于外汇储备。

在直接投资方面,2009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流量是9亿美元,存量是33亿美元,与以万亿美元计的对美证券投资几乎无法同日而语。从中国对外投资的总体水平以及美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看,中国对美直接投资也处于较低位。2009年当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量中只有1.6%投向美国。而在存量中,只有1.34%投在美国。同期,美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存量是2.3万亿美元,来自中国的部分仅占总水平的0.1%,与非洲对美直接投资水平大体相当。

世界上两个经济大国间的直接投资如此之少实在令人惊异。造成上述事实的原因是多样的,包括中国的现有经济增长模式导致了外汇储备的大量累积;美国金融市场(尤其是国债市场)的深度与广度以及美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导致中国将累积的巨额外汇储备投至美国的证券市场;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等等。即使如此,一个比较根本性的问题仍然是:中国企业如何在美投资? 亚洲协会与基辛格研究所相关研究报告显示,迄今为止,中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涉及的行业广泛,三分之一投向服务业,三分之二投向工业。在工业中,主要投向工业机械设备、电子、煤石油和天然气、通讯设备、医疗设备、可再生能源与金属等。

从单笔项目投资规模来看,2003年至2010年,中国企业的投资规模大约在每笔5000万美元左右。在机械和电子等行业中,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呈现出大企业主导的明显特征,包括总额高达10亿美元的天津管道集团投资,15亿美元的上海电力集团投资,17.5亿美元的联想集团投资。而在交通服务业,单笔项目规模仅为50万美元。平均投资规模在500万美元以下的行业包括:塑料,商业服务,消费电子,消费者产品与服务,金融服务和保险等。此外,食品饮料业、家具业、制药业、化学业、橡胶业和房地产业等的平均投资规模都在1200万美元以下。

篇4

【关键词】中小企业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与区位选择

一、我国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贸易壁垒的解除,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国际贸易自由化趋势扩大,客观上把我国众多中小企业推向了国际竞争的最前沿。与此同时,我国中小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积极改变观念,开拓国际市场。既可解决中小企业的短期内生产困境,又能促进我国宏观经济问题的解决,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我国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特点

虽然占主流的西方微观投资理论强调跨国发展的企业需具有垄断性的竞争优势地位,我国的中小企业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在规模、资本还是技术水平等方面就有明显的差距,并不能满足这点;但我国中小企业具有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提供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和独特的民族产品优势。

就我国中小企业而言,其小批量制造技术和自身特色的机器设备就较为适合小规模市场的需要;在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改造后的劳动密集型技术,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就地取材的技术则易受到外汇紧缺的发展中国家的喜欢。

三、我国中小企业对外投资产业的战略选择

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产业选择应紧跟世界潮流,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做出科学的战略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

(一)注重资源开采,降低市场转移成本

许多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本国的生产技术限制,资源得不到开发,而发展资源开发业有助于缓解资源缺乏这一经济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原油铁矿等资源,缓解我国资源不足的矛盾。但由于资源开发行业存在投入资本多、周期长、运输任务重、投资区位有限等不利因素,我国中小企业进行投资选择时需慎重;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应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鼓励企业对资源进行开发。

(二)加大比较优势产业投资,输出民族轻工业

我国经济已形成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可以向一些发展中国家已建成的制造工业结构中,提供大量适用性强、实用价值高的中间技术,如家用电器、电子的制造技术等,这些技术和相应的产品已趋于标准化,并且与其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阶梯度较小,易于为它们所接受。此外,在发达国家市场上,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轻工业的市场需求旺盛,对发达市场上具有民族特色的食品、服装、陶瓷行业进行投资,加入技术改造,提高竞争力,将会给我国的中小企业投资者带来广阔的前景。

(三)看准欧美市场商机,探索服务产业

目前,我国的服务业总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在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行业存在着比较优势,例如在国外工程承包及劳务输出、远洋运输服务以及旅游服务等方面,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具有广阔的市场;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广阔的投资市场,我国中小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投资方式,实现多产品、多元化经营。而对于发达国家的房地产、金融业的投资,则有利于我国中小企业学习其先进的技术知识,对中国国内的地产和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发展起到帮助作用。

四、我国对外投资区域格局的特点

据资料显示,2003 年我国对外投资分布在139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这一数字已增加到178。投资的区域分布广,特点更突出。

首先,分大洲来看,亚洲成为最吸引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非洲、大洋洲也吸引了更多中国企业的目光;其次,具体到国别( 地区) ,中国香港仍然是保持着吸收直接投资第一的位置;最后,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呈现多元化趋势。尽管中国海外企业的投资区域呈多元化发展,但是投资并非均匀的的分布在各个国家和地区,而是有重点的相对集中,分布区为主要集中在港澳、欧洲、北美和亚太地区。

五、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的选择

中国的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充分发挥相对竞争优势,实施全方位、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资区位分布战略。

(一)区位选择与投资需求要相适应

对于我国的中小型企业而言,受自身竞争条件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一般分为三个方面:以获取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国内产业升级为目的的技术导向型企业,应该选择以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为重点;以转移过剩的生产能力,促进国内产业升级为目的的企业,则应选择以拉美、非洲和亚洲等发展中国家为投资目标;以通过对外投资巩固市场为目的的市场导向型企业,应该选择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美国、欧盟和日本。

(二)区位选择与比较优势要相结合

根据邓宁的OIL折中理论,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三者应该紧密联系起来。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不是纯粹的单向考虑被投资国的区位因素和单向考察投资企业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和作用,应将两者综合考虑,着重分析被投资国的区位特征和投资企业主体的特征之间的契合度,将企业的优势因素和区位比较优势进行有机的结合,并且充分利用政府的积极政策,是实现最优区位选择的关键。

(三)区位选择与投资政策要相结合

政策作为最传统的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在逐渐的减弱,产业集聚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因素的作用在近些年一直逐步上升;但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而言,本国及东道国的政策倾斜、税收政策、财政制度的支持,将与其成功密不可分。

(四)区位选择与企业战略要相结合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应当建在自身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分析优势所在,结合自身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目标来进行区位的选择,不同的企业战略将建立在不同的区位优势上。

参考文献:

[1]刘明月.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问题研究[J].企业研究.2012,(04).

篇5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现状;对策

随着经济国际化日益深入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与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利用外资极大地促进山东省经济发展,其主要表现为:引进了大量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加快山东省经济与国际市场接轨,提高了国际竞争力。山东省是全国的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在我国整体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拥有大批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市场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外商在山东省进行投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下面我们将就山东省利用外资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得出针对性的建议。

一、山东省利用外商投资的现状

山东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速度很快,近十年来引进FID的增长速度位居全国之首,从2002年起山东省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第三大省,仅次于广东和江苏。表1、表2是1998~2005年山东省利用FDI的情况。

据了解,继去年山东经济总量(GDP)超越江苏位居全国第二之后,2007年山东经济继续在高位运行。统计数据表明,山东经济总量继续位居全国第二位,而实际利用外资数量跃居全国首位。下面对山东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山东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地理位置:山东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东临渤海与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相望,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三面环海,是全国三大半岛之一,海岸线长30244公里,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的1/6,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沿海港口26处,年吞吐能力2003年为2036万吨,占全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的13%左右。从国内区位来看,地处“长三角”与京津唐、辽中南之间,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出海门户。同时,也是环渤海经济圈的沿黄经济协作区的重要成员,经珠三角、长三角先得到发展以后,环黄渤海地区很可能成为下一轮外资投放的重点。山东省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其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因素。自然资源:山东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石油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6%,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也十分丰富。山东在劳动力资源上优势明显,平均工资水平远低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地区。

2、经济环境因素。经济发展水平:1980年至今,山东GDP占全国经济总量位次保持在第三位置上,仅次于广东和江苏两省,GDP增长速度较快。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境内有铁路25条,全省通车里程已达2672公里,京沪,京九纵贯境内。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并以通车里程长,路面等级高闻名全国。现在港口26处,港口密度居全国之首,所有港口均对外开放,同日本、韩国等多数国家的主要港口通航。现已建成济南、青岛、烟台三个国际机场在内的9处机场。目前,山东已初步形成集水运、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

3、政策因素。山东省确立了“全面开放,重点突破,梯次推进,东西结合,加快发展”的战略方针,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法规。扩大与日、韩等国的交流,并做到渠道多元化,细致化,先后向日本东京、大阪和韩国的首尔等地派遣大型经贸团,召开贸洽会,宣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优势,探讨与日韩等国的交流合作。

(二)山东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构成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外国直接投资不断增加,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强。1984年,山东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仅为40万美元,2002年达到55.86亿美元,2004年更是达到了87.00亿美元。

1、外商投资的国别构成。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来源于23个国家和地区。从实际利用外资额上,集中于亚洲的特点非常明显,而在亚洲又集中于香港、韩国和日本等三个国家或地区。

2、外商投资的产业构成。制造业一直是我国外国投资最多的行业,山东省也不例外。制造业投资在全部外国直接投资的比重增幅最大,由2002年的78.25%增加到2003年的78.59%,再到2004年的83.56%。相比较来看,外商在第三产业的投资没有增加,反而从2003年的10.40亿美元降为9.34亿美元,在第一产业的投资也没有大幅增加,从2003年到2004年仅增加了近3000万美元。

(三)山东省利用外资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特征

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集中性。山东利用外商投资规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呈现高度集中的特征,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的青岛、威海、烟台等地,沿海开放区凭借开放之利和对外联系方便的优势,利用外商投资发展迅速,在全省经济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其中青岛的龙头地位十分明显,单青岛一市投资额便占总额的42.39%。2005年,半岛三市实际利用日资5.96亿美元,增长25.7%,占全省引进日资的82.9%;实际利用韩资33.3亿美元,占全省引进韩资的93.3%;实际利用投资8.32亿美元,增长10.5%,占全省引进欧美投资的67.8%,而广大内陆地区则发展缓慢,与沿海地区相比差距甚大。

2、梯度性。就区域经济现状而言,山东省东西部客观上存在着两个梯度:空间的广度和资源的丰度基本上自西向东下降,经济技术和经济效益水平则基本上自东向西下降,在生产力布局上表现出二元结构的特征。

3、外资以流向城市为主,开发区成为吸引外资的载体。从城乡构成看,城市地区外资多,农村地区外资少;在城市体系内,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外资多,小城市和县城少,城市规模越大则外资流入越多,外资流入具有中心城市指向特点。同时开发区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内生空间。

二、山东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对策

(一)抓住日韩产业升级的机遇,承接日韩外资转移,推动半岛产业升级

山东半岛构成了山东省工业生产的主体,半岛制造业在全省工业体系中占有绝对的重要地位。作为半岛骨干的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以占山东19.1%的土地和17.6%的人口,在2005年实现了全省三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三分之二的进出口贸易和三分之二的实际利用外资。

1、大力引进日韩新兴产业的资本和技术,保持半岛地区与日韩国内产业调整的同步性,为区域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积累资金、技术和经验,分享其技术进步的好处,培养后发优势。

2、建立创新机制,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要引入自主创新和二次创新超越的机制,形成引进-吸收-创新-超越的良性互动态势,做到核心技术的引进与攻关并重,以创新性继承为主,将系统技术和制造技术、管理技术相结合,力争形成一种局部的创新体系。

3、构建一个强大的依托体系,即交通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教育体系,同时强化法规体系,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4、逐步改变对外资企业普遍优惠制的政策,实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差别化优惠制政策。

(二)借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成功经验,加快半岛都市群建设,进一步提高山东省对外资的吸引力

1、妥善处理好“双核城市”之间的关系。由于特殊的海洋与大陆地理条件的交汇作用,以及我国历史上长期受大陆文化的影响,在我国沿海地区形成了多个“双核城市”,如北京和天津、南京与上海,以及山东省的济南与青岛等。这种城市建设与城市群建设相互脱节、关系失调的现象在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明显存在,应该尽快采取措施加以消除。

2、理顺城市之间的利益关系,避免恶性竞争。实现城市合作,首先应建立起城市间利益分配的协调机制。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有意识地构建经济一体化的利益引导机制,从财政政策规划、区域产业布局、投资政策选择、外资项目引进等方面进行区间协调,对地方政府考核指标也应做出适当的调整。

(三)在确保港日韩投资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对欧美招商,拓宽外资来源

1、加大宣传推介良好的投资环境力度。根据国际投资促进理论,形象宣传是投资促进的首要环节。所以,要进一步加强山东对外宣传的力度,增强有关国家企业界对山东的了解,特别要以山东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为突破口。

2、突出招商的重点领域和区域。山东省对欧美招商的产业重点应锁定电子家电、交通运输设备、化工医药、纺织服装和食品五大产业,以及相关的七大产业链,特别是针对欧美产业结构特点,还要重视对高科技、装备制造业以及服务领域的招商。

(四)努力引进服务贸易项目,进一步扩大农业的开放力度

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对于繁荣和发展山东省服务业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合理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对服务业利用外资的宏观管理。首先,应尽快建立服务业利用外资的专门管理机构。其次,尽快研究制订山东服务业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的总体思路和发展战略。

2、强化政策导向,优化服务业利用外资的结构。实行行业差别的税率优惠政策,引导外资投向符合山东服务业亟待发展的部门。

3、刺激、扩大服务需求,增强外商投资的动力,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务市场化程度。

4、努力打造服务业吸引外资的外部环境,要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绍熙.中国对外贸易概论[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2、赵晋萍.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及其展望[J].经济问题,2002(6).

3、罗黎明.广西利用外资现状及提高利用外资能力的思考[J].世界经济研究,2004(5).

4、石广生.世纪之交的中国对外济贸易[M].人民出版社,2003.

篇6

[内容提要]贸易投资一体化理论的形成,使人们认识到了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联性,即两者既存在互补性,又具有相互替代性。中国已经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完善。

[关键词]贸易投资一体化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贸易

一、遭遇反倾销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

我国当前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出口商品屡屡遭到国外反倾销调查。自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发起首次反倾销调查算起,截至2002年底,我国已遭受反倾销诉讼511起,给中国出口造成的直接损失超过16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上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从目前看,对我国发起反倾销绝对数量最多的是美国和欧盟,占总数的2/5,但近几年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阿根廷、南非等,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数量增长明显,成为另一支需要重点防范的新生力量。可以通过下表清楚地看出中国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遭遇反倾销的基本状况:

中国历年遭受反倾销状况

项目(年份)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合计

对华案件数目(起)(1)2043332841435317278

国际案件数目(起)(2)1572242432543552883471111979

占有比例(3)=(1)(2)13%19%14%11%12%15%15%15%14%

中国出口额(亿美元)(4)1488151118281837194924922661325617022

世界出口额(百亿美元)(5)5160539055765492570364316176642446352

占有比例(6)=(4)(5)2.9%2.8%3.3%3.3%3.4%3.9%4.3%5.1%3.7%

另据商务部的资料,中国目前约有4000多种商品遭受过反倾销的调查。越来越多的反倾销使得我国部分主要出口产品市场不断萎缩,相关产业效益下滑,企业停产,工人下岗失业,国外反倾销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毫不夸张地说,面对国外频繁实施的反倾销,中国已经无路可退,必须奋起应对。

二、利用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关联性规避反倾销壁垒

面对国外对华反倾销不断增长的势头,我国的出口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加强联合,多管齐下,采取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完善反倾销应诉机制等措施进行积极的应对,同时还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试图通过加大对相关国家的直接投资,到相关国家内进行投资设厂等方式绕过反倾销壁垒,推进中国的对外贸易不断发展。为此,有关部门和企业认真研究了一些已经取得成功的个案及其分析。例如Goodman,Spar和Yoffie(1996)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倾销诉讼所达成的“有序市场安排”和“自动出口限制”协议促使日本和其他外国企业改变了向美国出口打字机、彩电、汽车、钢铁和半导体的方式,而直接到美国当地去生产。Barrell和Pain(1997)也发现,日本1981~1991年间对欧盟和美国的直接投资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日渐增多的反倾销诉讼的影响。1991年,韩国的一份《韩国制造业的国外投资经营成果调查表》揭示,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与贸易联系比较密切,如开拓市场和回避进口限制所占比重在整个对外直接投资动机中达到35.7%.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中国作为世界上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正面临着20世纪日本和韩国在出口贸易上的相同遭遇,所以中国可以借鉴日本、韩国的成功经验,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当地生产、当地销售,从而绕开贸易保护壁垒,改变国际贸易关系中被动的局面。事实上,在不断面临国外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手段的压力下,我国一些企业也已经转而采取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例如我国彩电厂商到土耳其设立生产基地,不但带动了一定的零部件出口,而且为避开欧盟对中国彩电的反倾销,成功进入欧洲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如TCL公司并购德国施耐德公司,直接在德国境内设厂生产各种型号的彩电整机,利用原产地规则有效地绕过贸易壁垒,其效果更为显然。

三、中国进一步利用对外直接投资推动对外贸易的分析思考

我国根据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关联性,积极实践利用对外直接投资绕开国外的贸易保护壁垒,推动本国对外贸易发展,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调整。

首先应该看到的是,目前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截至2002年年底,我国设立境外中资企业总数6960家,中外双方协议投资总额137.8亿美元,中方协议投资金额93.4亿美元,其中,境外加工贸易企业42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1.22亿美元,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对外投资的行业领域也从最初的只投资于与贸易有关的服务业,逐步拓宽到工农业生产、投资开发、交通运输、餐饮旅游、咨询服务、技术开发、贸易、金融、房地产等各种产业。特别是服务贸易型的行业投资十分突出,按照投资额计算,截至1999年年底,在中国海外投资中,服务贸易型投资占62%,资源开发型投资占19%,生产加工和农业开发投资占18%.此外,对外投资的区域逐渐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延伸。在中国跨国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由于投资主体的限制,外贸公司的投资区域多选择在原进出口市场集中的地区,以亚洲尤其是东南亚为主,而承包工程多集中在中东和非洲。但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我国海外投资从以港澳、东南亚地区为主逐渐扩大到其他国家。截至2001年年底,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已遍布154个国家和地区,而且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港澳地区。200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排前10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美国、中国香港地区、加拿大、澳大利亚、秘鲁、泰国、墨西哥、赞比亚、俄罗斯和柬埔寨。中国在这10个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都超过了1亿美元,约占中方投资总额的67%,其中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直接投资额都超过了3亿美元,占中方总投资额的29.4%.所有这些变化,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其次,应当承认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推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效用不够明显。根据国内有关院校和学者的调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目前还比较复杂,具有明显的多元化特征:既有可能是母公司出于长期战略和开拓外国市场的目标需要,也有可能是为了克服已经存在的贸易壁垒,还有可能是为了安置和转移国内过剩的资源,等等。但是,无论如何,在所有的动因之中,通过增加或扩大直接投资,以绕过贸易壁垒,克服进口国贸易限制的动因所占比重是很低的,这就意味着中国企业在面临贸易壁垒时,较少使用直接投资的方法去绕开。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也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关联性不大。如2001年,中国向对反倾销问题叫嚷最厉害的地区之一的欧盟出口了492亿美元,而对欧盟的投资仅为1161万美元,是中欧贸易额的2%.统计中还发现,中国对欧盟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德、法、英、意等大国,即使在这些中国企业投资偏好的国家中,中资企业的总投资额也不足5000万美元。另一方面,据统计资料显示,1998~2000年三年内,中国对欧盟出口增长分别达到281亿、302亿和455亿美元,但三年内中国对欧盟投资总量增幅不大,分别为5097万、5149万和5884万美元,就是明显的例证。

怎样进一步发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推动对外贸易的作用?根据我国的实际状况,除了需要积极地鼓励与提倡服务业和自然资源开发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之外,应当重点抓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较为复杂。首先,由于我国制造业对外投资中,有近一半投资于初级产品的生产加工,生产初级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对带动我国相关行业的贸易出口作用很小,但如果能进口该初级产品,经过深加工再出口,则能间接起到贸易创造效应。其次,产品附加值较高的制造业如机械行业,由于其技术是与原材料、零部配件等高度结合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带动我国相关技术、原材料和零部配件的出口,因此具有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此外,遭受贸易壁垒的行业如纺织品业,由于直接出口的困难较大,出口成本提高,为了规避这一壁垒,寻求在海外的市场,争取参加国际分工,企业往往转而选择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对贸易的替代,补充市场的贸易损失。如果在投资中可以使用国内原材料,则可以促进国内原材料的出口,对贸易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虽然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是复杂的,既可能产生替代效应,也可能会有创造效应,但经验性研究表明,作为投资母国,制造业对外投资的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替代效应,对外直接投资会改变母国向东道国出口的商品构成,以中间产品出口代替终极产品出口,这也就更说明了加强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

总之,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关联性将会不断发展,我国应该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积极改变目前对外直接投资缺乏竞争优势,与对外贸易的规模不相适应的状况,鼓励企业在加强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制定确实可行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目标。同时,政府要加速完善境外投资立法,利用财政、金融等多种手段支持企业开展跨国经营,为企业境外直接投资提供优质服务,努力建立起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健康良性的发展关系。

参考文献:

1.徐波。中国与西欧直接投资关系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2.宋亚非。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张碧琼。国际资本流动与对外贸易竞争优势。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篇7

关键词:国际化过程;知识;渐进性

国际化是企业对国际经营的介入不断提高的过程,实践表明,企业的国际化往往是一个逐渐演化、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国内外经营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挑战与压力,促使中国企业加快了国际化经营的步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出流量和海外直接投资企业的数量都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尽管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经或正在走向国际市场,总体看来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起步较晚、规模较小、程度较低,而且国际化的成效并不尽如人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障碍,而缺乏与国际化经营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是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国际化初始阶段的企业来说,这一问题尤为突出。

在动态竞争环境中,企业的成长和优势的维持不仅在于对现有知识的利用,而且在于对新知识的开发许从中获益。国际化过程是由一系列海外市场的进入决策构成的,包括对海外目标市场和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而渐进性也主要是通过进入决策序列体现出来的,如果期望通过国际化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并得到持续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知识角度认识国际化过程的特征,并通过对这一过程有意识的管理安排来实现国际化相关知识的获取和积累。

1 国际化过程的渐进性及其机理分析

1.1 国际化过程的渐进性:Uppsala模型的解释

从知识角度解释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开创性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瑞典uppsala大学的学者对瑞典企业国际化的分析,经由其他学者在这一分析视角和框架内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进行补充和完善,形成了在国际化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国际化过程模型,也称uppsala模型,其基本论点是:企业的国际化是一个包含一系列阶段的渐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逐渐增加对海外市场的资源投入,而资源投入不断增加的原因是企业对于海外市场知识的获取和利用,Uppsala模型预测并解释了企业国际化过程中两种进入决策顺序:①在某一海外市场上,企业所选择的进入方式呈现由资源投入较低逐渐向资源投入较高的方式过渡;②在不同海外市场的区域选择上,企业所选择的市场呈现出心理距离逐渐增加的倾向性。

uppsala模型从知识角度分析国际化过程方面得出了值得借鉴的研究思路和结论,但是由于模型提出的时间较早,不可能充分体现当代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研究的成果,且其可推广性和解释力在多个方面受到了怀疑,虽然各种批评都有一定的理由,但本文认为,模型存在的主要问题源于模型所隐含的一个关键假设:企业在特定市场上进入模式以及企业对海外市场的选择,都是按照某种可以预知的路径发展的,在这一点上可以认为模型具有很浓的决定主义色彩,对国际化发展进程的解释过于机械性,正是由于uppsala模型强调企业行为的标准模式,强调企业的组织惯性和反应性,因而可能会忽视企业决策者在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作用,事实上企业开始国际化或者在国际化过程中的进一步发展,都是由内部和外部的多种因素共同驱动的,其中企业高层管理的意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即决策者在国际化过程中具有战略选择的可能性。

1.2国际化过程中的知识发展及其路径依赖性

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可以被视为知识积累和组织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地通过国际化行为获得新的知识,将这些知识进行整合并更新知识存量中的过程,在国际化过程中,企业的每一次国际化行为都可能使企业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并且面临各种新的问题,从而为企业提供了学习机会,企业通过国际化行为,参与海外市场的运作,其实质是企业在进行体验式学习,在国际化经营中探索新的识别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调整和发展组织的知识存量。

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获得的相关知识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特定市场知识和一般性的国际化知识,特定市场知识带有某一特定市场的背景,是针对某一东道国或地区的语言、文化、政治、社会和经济所特有的知识;一般性国际化知识是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关于如何组织和管理国际化经营活动的知识,这类知识没有特定区域和进入模式的针对性,从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和知识发展之间的关系看,企业创造的知识流量是通过当前的国际化行为实现的,而当前的国际化行为又是以企业的知识存量为基础的,即企业未来的知识发展与过去的行为选择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性(图1),而对历史事件地位的承认,正是路径依赖概念的根本之所在,即今天的选择要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其现在可能的选择。

从组织学习的角度看,知识存量在路径依赖中的作用主要反映在对组织知识创造过程的影响中,即知识的创造与企业已有的知识存量密切相关,这一现象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织及其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学习是组织中的一个过程,而且通常是一个试验、反馈和评估的过程,其目的之一是通过重复和试验使组织任务得以更快更好地完成。如果在同一时间有众多参数发生了变化,企业实施有意义的试验的能力就会被削弱;如果在同一时间企业学习环境中的多个方面发生变化,此时组织的认知结构尚未形成,企业探知因果关系的能力就会削弱,并且会导致组织学习速度的下降,因而学习一般是局部性的,也就是说学习的机会一般贴近于学习主体先前的活动,因此,知识存量对企业的演进具有限制和指向作用,即企业当前演进的状态和未来演进的轨迹受到过去积累的知识存量的影响。

1.3 国际化过程的渐进性及其变化

知识存量发展的路径依赖所导致的一个结果是国际化过程的渐进性,并通过进入模式序列和区位路径安排体现出来。在作出国际化进入决策时,决策者的选择以现有的知识存量为基础,对相关知识的拥有以及从相关知识中产生的感知、信心和态度是决策中的关键因素,当面临高度的不确定性时,决策者会将其方案的搜索局限在富有经验的领域,并在有限的方案集合中作出决策。因此,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才表现出渐进性的特征,也就是“由易而难,逐步升级”。

但是,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企业国际化过程,每一次进入决策都是这一过程中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对特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与转换以及海外经营区位的选择与扩展,都应在企业国际化的整体战略框架中加以分析,通过在某一特定海外市场的经营活动,企业不但积累了关于特定市场的知识,而且积累了一般性的国际化知识,并且可以通过知识转移将一般性的国际化知识运用于未来进入的海外市场中,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深入,企业的知识存量逐步发展和完善,国际化过程的渐进性特征也会随之变化,如果企业拥有相对丰富的知识存量,在面临新的进入决策时,决策者对不确定性的感知会随之降低,且决策者所搜寻的方案集合也得以扩大,此时企业有可能选择进入一个过去知之甚少的区域,也可能在一个新进入的市场选择资源投入较多的进入模式,

因此,如果说企业的国际化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那么这种渐进性的特征在国际化过程的早期阶段表现得比较突出,随着知识积累和知识存量的递增,企业国际化过程渐进性特征的显著性会逐渐递减。

2 国际化过程的管理安排

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尽管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并非是随意的过程,研究表明,组织可以通过政策、结构和过程的构建来促进知识的获取并提高学习效果,从企业国际化战略层面看,渐进性并不仅仅是由于企业规避风险和降低不确定性而被迫作出的反应,而且也可以是企业管理层为实现理想的组织学习效果而主动选择的结果。

根据前面的分析,渐进性特征在企业国际化过程的初始阶段表现得比较显著,一方面,这是由于知识存量的不足以及在海外市场上的不适应,企业对于资源投入较大的市场进入模式和心理距离较大的海外市场所感知的风险较高;另一方面,此时企业对国际化相关知识的缺乏,特别是一般性国际化知识的缺乏,客观上使其吸收和消化从国际化经验中获得的知识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因而使得企业国际化的步伐放缓。

但是国际化过程的初始阶段是企业积累国际化相关知识的关键时期,通过每一次进入决策所获取的相关知识将对后续的进入决策以及后续的国际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企业未来学习什么、在哪里寻找信息、寻找什么信息以及需要多少信息,都依赖于前期国际化阶段所发展起来的知识存量一和学习能力,在国际化初始阶段,企业的知识存量更多的是基于国内背景的条件下,如果进入与母国具有较小心理距离的海外市场,由于国内和国外市场之间的相似性较强,就会使企业更容易利用现有的知识存量并吸收新的知识,而且对海外市场渐进性的渗透也可以使企业比较充分地使用所学习到的知识。这意味着基于企业在国际化初始阶段相关知识的缺乏这一现实状态,企业应有意识地通过渐进性的路径安排来强化组织学习,从而提高在国际化前期阶段的学习效果,并为后续的国际化奠定较为坚实的知识基础。

因此,现有知识存量的不足及其导致的组织学习能力的局限性是限制企业知识积累速度和方向的重要因素,而企业管理层的战略选择和过程安排只有与企业知识存量的现实条件相容,才能使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在知识积累和发展方面步入良性循环。

3 海尔集团的国际化过程及其特征分析

海尔集团是中国制造业企业中国际化的先行者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海尔集团陆续在海外不同国家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和生产基地,回顾海尔集团的国际化道路,可以将其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及主要的生产性对外直接投资(FDI)活动总结如表1所示。

海尔集团自称其国际化战略采用的是“先难后易”战略,国内也有学者将其视为海尔集团国际化战略的特色,并与其他企业(如TCL)的国际化战略进行对比,而从海尔集团的国际化过程及其战略导向和实际行为分析,“先难后易”这一结论仅仅对于海尔的出口战略而言是恰当的,但是就海尔集团的国际化战略整体而言,特别是以FDI方式进入海外市场方面,其发展路径仍然符合处于国际化初始阶段企业的一般特点,即具有较为显著的“先易后难”的特征。

3.1 对特定市场进入模式的路径安排及分析

从对特定市场进入模式的路径安排来看,“先有市场,再建工厂”是海尔集团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原则,目前海尔集团以FDI方式进入的国家和地区,均为企业的出口市场,而且比较典型的是海尔品牌得到认可的市场,海尔集团的海外营销网络主要是由美国海尔、东南亚海尔、欧洲海尔和中东海尔组成的,其海外工厂的区域分布与营销网络基本上相同,这说明从总体上海尔集团在进入模式选择的路径安排上遵循“由易而难,逐步升级”的思路,海尔集团对美国市场的进入模式选择及其转换充分体现了这一思路。

海尔集团进入美国市场的发展路线采用先出口再直接投资的方式,具体发展路径是:出口一联合设计一建立贸易公司一当地生产,虽然资料表明,海尔在美国建立工厂施行本土化制造从成本上是适合的,因为1998、1999年中国出口美国的冰箱分别为4718万、6081万美元,海尔冰箱分别占1700多万、3100多万美元,而在美国建一个冰箱厂的盈亏平衡点是28万台,海尔在美国的冰箱出口数量已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但是,从海尔集团在美国市场的发展来看,建立生产中心并不是仅仅出于成本的考虑,其先决条件之一是特定市场经验以及国际化经验的积累。

海尔集团从1995年就开始向美国出口冰箱,近5年之后才建立美国海尔工业园(生产中心),而在此前,海尔在洛杉矶建立了设计中心,在纽约组建了贸易中心。因而在建设工业园时,海尔不但在当地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品牌影响,而且已经积累了较多的关于美国市场的知识。

但是,仅仅依靠出口模式积累起来的关于当地市场的知识以及出口经验,并不能充分支持在美国市场的直接投资,从表1可以看出,在建立美国海尔工业园之前,集团已经在印尼、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建立了生产工厂,根据集团CEO张瑞敏的说法,以上投资都是海尔集团为进人美国市场的“练兵”,尤其是菲律宾,因为菲律宾较之欧美国家对中国企业来说相对容易了解和把握,而且对于希望在美国投资的海尔而言具有两个明显的优势:英语系国家且深受美国文化影响,因而在菲律宾积累的许多经验可以用于美国市场,所有被派去美国的海尔员工都要去菲律宾“实习”:一方面积累国际经验,另一方面通过语言关,由此可见,“练兵”实际上是海尔集团在海外市场上进行直接投资的尝试和学习,其本质是积累一般性国际化知识,因此,海尔对美国市场的进入由出口模式最终转换到直接投资模式,也是一般性国际化知识积累的结果。

3.2海外投资区位的路径安排及分析

在美国建立工业园是海尔集团国际化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对其国际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以对美国市场的投资进入作为一个重要的分界点,根据海尔集团FDI活动总结,可以将其海外投资区位的路径安排概括为两个阶段,如图2所示。

作为企业国际化的初始阶段,在阶段I海尔集团表现出明显的“由近及远”选择目标市场的特征,即首先将与母国邻近的国家作为目标市场,然后再进入较远的市场,这样的区位路径安排有两个主要原因:从集团的国际化战略看,美国市场在其整体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实现在美国市场的设计、营销、生产“三位一体本土化”是海尔集团国际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由于国际化相关知识存量的缺乏,海尔对于发达国家(如美国)的心理距离较大,而与地理位置相近的东南亚国家心理距离较小,因而导致了海尔首先进入相对容易了解和把握的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市场,从而在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风险的同时,还能为将来战略性地进入美国市场积累国际化相关知识,因此,海尔集团在阶段I的直接投资区位路径安排中体现出较强的渐进性。

与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相比,海尔集团仍处于国际化的初始阶段,但就其本身而言,成功进入美国市场后,其国际化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更为成熟的时期,在阶段Ⅱ,海尔集团在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上表现出与阶段I完全不同的特征,即在阶段Ⅱ的区位选择路径安排上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渐进性的特点,这是由于国际化相关知识存量的增加,区位选择方案集合更为丰富,从而使海尔集团在直接投资区位决策中可以在其国际化战略整体框架中进行选择,海尔集团在美国市场的成功对于它在其他国家的投资和经营是重要的支持,在美国海尔工业园建成之后,海尔又相继在巴基斯坦建立工业园、在意大利收购冰箱工厂、在约旦建立工业园,对这些生产区位的选择,很明显是海尔集团为实现其“国际化的海尔”这一长远目标,在东南亚、欧洲和中东等地区实现“三位一体本土化”模式的重要步骤。

4 结语

篇8

关键词: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策略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在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3万家,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565.3亿美元,名列全球第五位,发展中国家第一位。2010年我国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90亿美元(流量),对外投资流量再创历史新高。截至2010年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588亿美元(存量)。图1显示了从1990年到2009年这2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情况。(图1)可以看到,加入世贸组织后,从2002年到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得到快速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包括金融类和非金融类)从27亿美元上升到565亿多美元,增长20多倍,年均增长速度超过65%,从世界第26位上升为第5位,发展速度相当可观。但是,同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力还是相当弱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数量、金额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累计总额都比较小;同时,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多数为中小型项目。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差。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较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投资主体规模较小,一般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另一方面是投资的资金量较小。目前,我国的境外企业除了海尔、华为等少数企业外,大多数跨国经营企业投资规模过小,绝大多数的投资规模仅为几百万、几十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600万美元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50万美元的水平。

(二)投资结构有待改善。首先,从对外投资区域结构来看,存在着投资区位相对集中的问题。其中,亚洲是我国对外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其他地区的流量则相对较少,造成企业之间为了争客户互相压价、封锁消息,致使海外投资环境不断恶化;其次,从对外投资流量的行业分布来看,我国的对外投资主要流向了商品服务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等行业。这样的行业结构既不甚遵循比较优势原则,也不尽依据FDI理论的学习动机。中国拥有低廉劳动力、大国规模经济和较完备的工业体系,真正体现我国比较优势的制造业、建筑业在FDI投资存量中的比例偏低,高新技术等学习型投资所占比例更低。相反,采矿业等资源寻求型投资比重较大,且呈逐年上升态势,表明我国对外投资的产业导向还停留在初级层次,缺乏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行业,行业结构表现出较明显的初级化特征;再次,从投资主体看,国有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是对外投资的主要力量。可以看出,我国的对外投资主体相对单一,很大一部分投资属于政府政策性对外投资,由此会造成国有资本与私营资本比例失调,私营资本积极性受挫,也容易滋生国有资产流失的险患。

(三)缺乏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发展战略和跨国经营意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未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发展战略,且不具备真正的全球观念和跨国经营意识。首先,我国有些企业从事对外投资不是生产经营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而是带有某种试探性、偶然性。这些企业对外投资是为眼前利益驱动,或是为了获得海外投资所带来的税收减免,而不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生产和交易的比较利益;其次,我国更多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仍是扩大出口市场,而不是依据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计划而进行投资的。这样投资的结果往往是企业只注重短期效益,走一步说一步,企业海外发展的持续性和全体布局性就较差,也将导致企业在全球市场的长期竞争中缺乏后劲。

(四)缺乏核心技术且科研创新能力较弱。从总体来看,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偏低,在主流市场或主流产品当中我们并没有多少自主的核心技术,许多产品特别是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仍然依靠进口,而且对于许多引进技术缺乏吸收消化,大大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例平均还不到1%,仅有极少数大企业能在3%以上,这样低的开发投入维持生存尚有困难,更谈不上与其他国家的大型跨国企业竞争了。 转贴于

(五)缺乏跨国经营人才。国家对外投资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缺乏高素质跨国经营管理人才是我国企业提高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的主要制约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企业派出的境外经营人员很多难担重任。据商务部研究院《对外直接投资公司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企业海外投资主要障碍是缺乏海外经营的管理经验和管理人才。海尔总裁张瑞敏也坦率承认,即使像海尔这样在海外已有所成就的企业,仍然缺乏懂得海外市场及其操作的管理人才。

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策略

针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几个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发展策略。

(一)实施规模经济战略。没有一定的规模,就难以实现较好的效益,也不可能形成较好的抗风险能力,更难以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如首钢集团),应该充分利用原有的国内规模优势,运用市场的作用和国家的指导,使企业之间通过强强联合或相互兼并等措施来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

(二)优化投资结构

1、投资地域多元化。针对现时我国企业跨国经营集中于周边国家和地区,长远看来,投资东道国应该逐步向发达国家延伸,实现投资地域的多元化。因为发达国家投资环境规范,非经营性风险小。虽然市场竞争更为激烈,贸易壁垒也相对较多,我国产品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实力毅然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但双方有互补性,只要我们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就能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当然,发展中国家市场广阔,资源丰富,也是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市场。

2、行业选择上突出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行业。首先,加大对发达国家高科技产业的学习型投资。通过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既能满足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对先进技术的现实需求,又是我国获取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最有效途径;其次,向海外转移成熟技术的过剩产业,扩大出口贸易量。目前,我国的机电制造业、纺织业、家电制造业等行业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技术体系,扩大这些行业的投资不仅能优化国内产业、产品结构,促进劳务和设备产品出口,而且能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3、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既要鼓励有实力、管理好、拥有自主品牌的国有控股大企业拓展境外投资业务,给予必要的优惠政策,以培养更多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同时,还要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取消歧视,使其在优惠贷款、信息交流和境外投资保险等方面与国有企业享有同等待遇。

(三)科学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发展战略。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和中长期规划,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情况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国际收支状况,制定对外投资战略规划。明确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思想、指导原则、产业导向和重点区域等,从而使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更有力地利用国内外2个市场、2种资源,抓住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难得机遇,更好地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发展核心技术。企业要把创新能力和发展核心技术作为对外投资的重要战略目标,通过独资、合资、并购和建立战略联盟等方式,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中心、产品设计中心或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公司,了解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和最新科技发展动向,并雇佣当地工程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熟练工人,利用当地的先进设备,研发和生产高新技术及产品,使企业通过海外研发和生产,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缩短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大力培养对外直接投资的高素质人才。首先,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境外企业派遣、用人和选拔制度,完善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制度,吸纳具有丰富国际经营管理经验的海外和东道国人才为我所用;其次,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国内院校和企业联合办学、国内专业培训以及选派人员到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进行实践锻炼,实施跨国经营人才培养战略,多层次、多渠道对从事跨国经营的人员进行培训,以实施人才国际化和本土化战略,集聚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企业在整体上仍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初级阶段,因此深入分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对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快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有着深远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伊玲娜.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现状及问题探析[J].商业现代化,2010.8.

篇9

关键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类型;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9)07-0004-07 收稿日期:2009-02-17

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是一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方式。但长期以来,无论是同中国庞大的经济体还是与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相比,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都处于极不相称的状况。而且“走出去”的质量也不高。只是近年来尤其是“走出去”战略实施以后,中国的对外投资才开始出现迅速增长。

有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研究不少,但是研究方法和选择变量的不同得出了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本文力图结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详细情况,在检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动因类型,并指出与现有研究的不同。

一、文献简述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

对外直接投资(OFDI)理论与实证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是探讨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看,对外直接投资可能减少贸易(替代),也可能增加贸易(互补)。

Mundell(1957)根据H-O-S定理提出替代模型,认为如果两国的生产函数相同,则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之间是完全替代的;Belderbos等(1998)研究了日本在欧洲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其结论也支持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的替代效应:Helpman等(2004)用38个国家、52个产业的数据分析了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也发现了两者的替代关系。Lipsey等(1981)使用美国14个产业的截面数据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积极的出口效应,如果东道国为发展中国家,那么互补效应更为突出;Agarwal等人(1994)发现德国和日本1989-1992年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及进口正相关。Pfaffermayr(1996)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奥地利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发现这些变量之间存在互补和双向的因果关系;Blomstrom等(1998)使用美国和瑞典1978~1982年的数据做了类似的研究,发现用出口变化代替出口水平时,投资与贸易互补的效应更加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Eaton等(1996)使用美国和日本1985-1990年的数据,发现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与未来的出口相关关系更大,而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过去的出口相互关系更大,并且推测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是成本导向型的。而美国的是市场导向型的。

关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蔡锐等(2004)的研究表明,中国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对进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作用不大,与出口的关系则不显著;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累计直接投资(即存量)对进口没有显著影响,而对出口有一定影响。张如庆(2005)基于协整分析的研究认为。进出口是对外直接投资变化的原因,而对外直接投资不是进出口变化的原因,对贸易的替代或促进作用不明显。项本武(2005)基于引力模型研究的主要结论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对东道国的出口,但对从东道国的进口却具有替代效应。陈石清(2006)采用国际比较的方法,指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不显著,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且两者之间也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不难发现,关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大多认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不显著。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真实动因。

(二)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不同企业在不同的跨国经营阶段,其投资动因是不同的。邓宁(1993)将其划分为资源导向、市场导向、效率导向和战略资产导向四种类型,并认为前两种类型是企业初始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后两种类型则是企业追加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其目的在于促进企业区域或全球战略的一体化。

王元龙(1996)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细分为追求高额利润、资源导向、市场导向、效率导向、分散风险、技术导向、追求优惠政策、环境污染转移和全球战略等九个类型。王跃生(2007)认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基础尚不明确,而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可以分为:(1)寻找低成本型,实际上遵从的是相对优势理论,但是这种类型的投资比重很小;(2)扩大市场型,是以绕开市场壁垒为目的的投资,但其结果不确定,因为出口优势未必转化成投资优势;(3)寻求资源型,此类投资较少考虑直接经济效益大小,是一种不具有普遍意义的对外投资行为;(4)利益驱动型,最符合一般意义上的跨国投资原理,是为了获得利润以及其他综合投资收益,关键因素是企业在海外经营的竞争力及垄断优势,但从目前情况看,许多这类投资效果都不佳。邱立成等(2008)研究了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若干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国内的资源消费、制造业工资水平与对外直接投资呈正相关关系,而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则是相互替代的,即他们认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以资源导向、成本导向和市场导向型为主的。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与特征分析

《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显示,从流向上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向批发和零售业的为66亿美元,占24.9%;商务服务业为56.1亿美元,占21.2%;交通运输仓储业为40.7亿美元,占15.4%;流入采矿业40.6亿美元,占15.3%:制造业为21.3亿美元,占8%,其中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的比例比较高;金融业为16.7亿美元,占6.3%。这6个行业流向已经占去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91.1%。

从长期看,截至2007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已经达到1179.1亿美元,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和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制造业一共占去了总存量的88.3%。其中,商务服务业占25.9%;批发和零售业占17.2%;金融业占14.2%;采矿业占12.7%;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占10.2%;制造业占8.1%。

对比王跃生总结的动因类型和投资公报上所显示数据,可以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的一些特点作进一步分析,我们将根据这些特点建立本文的实证模型。

其一,无论从当期流量还是存量的角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向制造业的资金仅仅占了很小部分(8%),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认为市场导向或寻求低成本型的对外投资所占比例很小。这一部分投资应是建立在成本和竞争力优势基础上的,因此我们推测,国内工业制成品的RCA指数对OFDI的影响可能

是显著的。

其二,采矿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在总存量中比例较大且流出速度在加快,从近几年中国的几大石油公司及其它矿业公司在国际上的一些大的收购案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对采矿业的投资具有明显的资源导向型的特点,反映在宏观经济变量上就是中国每年的资源类产品的需求水平。

其三,商业服务业在对外投资的总存量中占去了43.1%,比例相当大,而且还有加快的趋势。此类投资是为出(进)口贸易服务,对于促进中国的出口作用会非常大,因此可以认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会比较显著,至少对出口是这样;反过来,出口的发展会是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动因。

其四,汇率变动直接影响投资和收益的价值量,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以美元为单位来计量的,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水平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这会直接反映在投资的成本当中。

其五,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外的直接投资额也会越多,所以GDP对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会有正的影响。但投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以及其他综合投资收益,而能否实现目标,关键看企业是否具有在海外的竞争力及垄断优势。考虑到中国这类投资大都效果不佳,其优势寻求与国内补偿的效果也不明确,故GDP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也未必明确。

其六,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否在规避贸易壁垒方面有所体现以及是否与中国的经济制度有联系,尚不能直接看出来,但在下面的实证中将进行检验分析。

以上的分析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两种类型是特别明显的,就是“贸易促进型”和“资源导向型”:而“扩大市场(绕过贸易壁垒)型”和“综合利益驱动型”的投资不能直接体现;“寻求低成本型”的对外投资占的比例很小,不应该是主要动因。

三、实证分析

(一)相关变量数据的选取

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实证方面,我们选择的经济变量有: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OFDI)、年平均汇率(exch)、中国的年出口总额(expo)、能源年需求总量(energy)、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出口制成品显性比较优势(RCA)指数。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开始较晚,根据数据可获得性将样本设定在1982~2007年间。其中,OFDI的数据来自于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网站,exch、expo和GDP的数据来自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energy的数据是从中经网经济统计数据库获取;RCA值是根据WTO网站相关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此外,本文还要验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否存在规避贸易壁垒的倾向以及是否受到经济制度方面的因素影响,故又增加了以下经济变量:中国每年所遭遇的反倾销次数(antid),数据来源于WTO网站;经济自由度指数(EFW),数据来自于The FraserInstitute。由于数据统计的缺乏,这两个指标只有1995~2007年间的数据可用。

(二)实证模型一:exch、expo、energy、GDP和RCA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1 单位根检验。为便于分析,在检验的过程中对原序列取对数。不会改变原序列的性质和相互关系。

Inofdi、Inexpo、Inexch、Inenergy、lnGDP和RCA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接受非平稳性(即存在单位根)的假设,而一阶差分后的变量在l%的显著性水平上[只有d(InGDP)在5%显著水平上]都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假设,表明这6个变量是一阶差分平稳的,即一阶单整,因此可以进一步检验它们之间的协整关系。

2 协整检验。根据协整理论,如果几个序列满足单整阶数相同且它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的话,那么这几个非平稳序列之间就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并可有效避免伪回归问题。本文采用Johansen(1988)协整检验方法,根据AIC和SC法则,选择的滞后阶数为1。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无论是迹检验还是最大特征根检验得出的结果都表明,上述几个时间序列之间存在4个协整关系,即Inofdi与Inenergy、Inexpo、Inexch、lnGDP和RCA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取其中的一组标准化的协整系数,可以设定协整方程为:

方程(1)中,Inenergy、Inexpo和Inexch的系数符号同我们前面讨论时预测的结果是一致的,而且它们都是显著的;InGDP和InRCA对Inofdi的影响为正且显著:同时也可以看出中国能源需求和出口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最大,这和我们分析投资公报数据时的观点也是一致的,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类型是“促进贸易型”和“资源获取型”。

3 误差修正模型(ECM)。协整方程反映的是变量间的长期稳定均衡关系,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短期出现了偏离均衡的现象,则必然会通过对误差的修正使变量重返均衡状态,误差修正模型将短期的波动和长期均衡结合在一个模型中。

由协整检验可知,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则存在描述受出口等因素影响的对外直接投资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误差修正模型。考虑到被解释变量的短期波动除了受误差修正项的影响外,还受到解释变量短期波动以及各变量滞后变化的影响,所以模型中增加了一些滞后项。

其中ecm为误差修正项,a1为调整系数,a2等分别是各变量滞后变化的影响系数,c1为白噪声扰动项。若a1显著不为零,则说明存在短期偏差调整机制,各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对对外投资的短期变化有显著影响。

方程显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只有ecm和hlnexpo的系数是显著的。ecm的系数为负说明当变量之间长期稳定的关系出现短期偏离时,会自动趋向长期均衡调整的过程。

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上面的协整分析以及误差修正已表明变量之间存在较高的依存度,但一个变量的滞后期是否对其它变量有影响,仍需再进一步做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由于检验结果对滞后期长度的变化比较敏感,即滞后期选择的不同可能会得到不一致的结果,所以在检验的过程中我们选取多个不同的滞后期,若检验的结果一致,则得出的结论较为可信。本文在检验的过程中选取了3个滞后期。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变动不是出口、能源需求、汇率以及GDP变化的Granger原因:汇率变动、GDP和中国制造业出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变动也不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变化的Granger原因;而中国的出口额、能源需求水平的变动却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变化的Granger原因;此外,中国OFDI的变化也是制造业RCA变化的Granger原因。

(三)实证模型二:中国经济制度和遭到的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

为了寻找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其它影响因素,进一步考虑中国的经济制度和对外贸易中遭遇的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首先,关于贸易壁垒与对外直接投资。现有的理

论分析认为,贸易壁垒的存在和增加使得本来出口的企业为躲避关税、非关税壁垒而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虽然,中国加入WTO后,出口遭遇的关税壁垒下降了,但是诸如技术贸易壁垒、反倾销等非关税壁垒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所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可能动因是:企业为了规避非关税贸易壁垒带来的影响而选择到目标市场国或相邻地区进行投资生产。

对中国发起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印度和欧盟等。从中国投资公报体现的数据可以知道,2007年中国对外投资流向的前24位国家(地区)中有3个属于前述地区的国家,分别是英国(第5)、德国(第13)和美国(第16),总额也只有10亿美元(相当于流向香港地区1/13),占的比重很小。从存量上分析,对外投资流向的前20位的国家和地区中,对我国反倾销最多的地区也只有36亿美元,仅相当于流向香港的对外直接投资的1/20;而且,这些投资的行业分布较分散,金融等服务类行业占了不小的比例,制造业的份额较小。中国对外投资存量中,流向欧洲的投资中制造业只有22.5%(2007年的流量中更是仅占6.5%);而流向美国的制造业投资从2007年的流量上看相对比例大一点,占到53.3%,但是存量上就只有24.5%。这其中,流向制造业的投资也有相当的部分是为了获取先进技术,真正为了规避贸易壁垒的并不多。由此判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遭遇的贸易壁垒关系不大。

其次,关于制度质量与对外直接投资。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安排支配着公众及私人的行为,从而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导致经济绩效的差异。大量文献证明,制度质量较高的国家中私人投资率和资本产出更高,因为制度是资本市场运行的基础,稳定的制度框架是投资所需要的。我们采用反映制度质量标准的经济自由指数(EFW)来分析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是国企,不少大型国企对外投资目的是为了获取战略资源,较少考虑经济效益,由于有国家的支持,即使相当时间内在经济上无利可图仍然会进行投资,这和经济自由度提升所要求的是不一致的,因此中国经济自由度可能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不明显。

这里我们分别选取中国近年来每年所遭受到的反倾销次数(antid)和中国的经济自由度(EFW)作为中国企业在出口中遇到的贸易壁垒和中国的经济制度的变量,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仍然使用对数形式。

同实证模型一相似,我们也检验了antid和EFW的序列稳定性,结果为这两个变量也是差分稳定的,回归方程中采用差分形式,以d(*)表示相应变量的一阶差分。

由回归方程3可知,d(antid)和d(EFW)的系数都不显著,而且它们的联合F检验也不显著,可以认为,antid和EFW的变化不能引起lnofdi的变化。虽然数据不够充足,但我们也能从某方面来印证上述的推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并不是以绕开贸易壁垒为目的的,中国的经济自由度对扩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

四、结论分析与建议

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

第一,能源的需求上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显著,验证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资源导向型的特点,能源需求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中国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大量依靠进口。而要想获得稳定的资源进口源,中国有必要在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

第二,出口增加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关系显著为正,这和很多文献得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是替代型”的结论不同。前面的分析中也提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商业服务业占去了43.1%,而且还有速度加快的趋势。在当前形势下,中国的出口额越大,对这类对外投资的需求也就越大。

第三,出口、能源需求、人民币汇率、GDP、制造业RCA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即使短期内有所偏离但是长期来看还是会恢复到均衡状态。相对而言,汇率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小一些,而能源需求和出口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最大。

第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揭示。中国的出口额、能源需求水平的变动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变化的Granger原因。也就是说,出口额、能源需求水平不仅同期变动而且滞后变动对中国对外投资的变化都会造成影响。

第五,从综合利益来考虑,中国GDP增长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是显著为正的,这类投资最符合一般意义上的跨国投资原理。虽然目前这类投资的效果都不佳,甚至亏损严重,但追求投资收益是各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因素,中国此类直接投资将会继续增加。

第六。中国经济自由度和出口遇到的贸易壁垒对对外直接投资都没有明显的影响,这和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处于起步阶段、总体水平不高是有关系的,国内的企业真正做到跨国生产和销售的还很少。

针对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并依据上述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其一,要想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就需要大力发展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这不仅是要利用其大市场规模经济的区位优势,更重要的是可以获取先进技术和绕开贸易壁垒,真正使我们的企业成为跨国公司。

其二,以资源获取为目的的对外投资继续扩大,需要慎重和妥善处理与当地的关系,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不能是掠夺式的开采资源,更重要的是互利共赢。中国投资的主要资源区域集中在中东、俄罗斯、东南亚等地,但是这些区域的很多采油行业都被一些发达国家的大能源集团巨头掌控,在选择直接投资和与它们进行合作的同时,一定要周全考虑对这些巨头的一些下属分公司实施的并购和股权收购。

其三,政策制定部门不能在制定了“走出去”的促进措施后就觉得万事大吉,要跟踪关注“走出去”的效果如何,从而及时地调整相关政策。目前从“走出去”的现状来看效果并不佳,以绕过贸易壁垒和实现跨国生产与销售为目的的对外投资所占比重很小,贸易类投资占的比例过大。

其四。对于国有企业的跨国并购和跨国生产行为一定要严格监控,要严防某些国企以实现个人利益为目的的对外投资。《中国对外投资公报》显示,2007年末对外直接的投资存量中,国有企业占的比例为71%,是绝对的主力军。国企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要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大量的国企资金流向海外的行为就必须要处于有关当局的监控之下,并将进展情况公布于众。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的“大无畏”和民营企业“走出去”的谨小慎微形成的强烈对比,也应该能为我们提出这样的警示。

参考文献:

蔡锐。刘泉,2004,中国的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是互补的吗?――基于小岛清“边际产业理论”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8).

陈石清2006,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实证比较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1).

邓宁1993,重估外国直接投资的利益[J]国际贸易问题(10),邱立成,王风丽2008,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宏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6).

王英2006刘思峰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综述[J].对外经贸实务(12).

王元龙,1996,西方对外直接投资动因与实质评析[J]国际金融研究(2).

王跃生2007 FDI理论与我国对外投资的基础[J],南方金融(8).

项本武,2005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J]统计与决策(12).

篇10

关键词: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策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9-0029-02

1 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

1.1 投资规模小

根据2003年底的数据计算,我国企业海外累计平均项目投资额为153万美元,而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项目的平均规模则达2528万美元。

1.2 投资对象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据外经贸部一项调查表明,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比例中,非洲占32%,东南亚占20%,拉美地区18%,以下依次为中东9%、东欧9%、中亚8%及其他地区4%。

1.3 投资以开拓市场为主要目的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决定了投资以开拓市场为主要目的,在许多产品国内市场相对饱和的情况下,企业纷纷把眼光瞄向了国外。

1.4 投资方式以合资为主

由于国际化发展的经验相对缺乏,为了更好更快地适应和开辟东道国市场,我国企业多采取合资方式。在目前的中小跨国公司中,有56.3%的企业选择中方控股51%以上的合资方式,独资的占29.1%,只有11.7%的企业中方占49%以下的股份。

2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政策和经营管理状况相比,我国中小企业在对外投资中依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2.1 市场调研不充分

由于自身信息获取和加工处理能力较低,许多中小企业在开展海外投资前缺乏对目标市场的准确分析预测,没有对目标国政治稳定性、经济结构、汇率变动状况、有关法律条文及风土人情、工会力量、劳动力素质等方面做充分的调研。

2.2 缺少优秀的跨国经营人才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通晓国际商业惯例、法律,具有全球眼光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导致海外企业的经营效益不佳。跨国经营人才缺乏也与中小企业不够注重企业的本土化有关 。

2.3 融资能力低下

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基本不具备依靠自有资金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实力。在国际上,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本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例如美国建立的“出口援助中心”、日本的“中小企业金融公库”等。而我国的金融体系还很不健全,银行对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存在“惜贷”现象,中小企业要想获得资金支持很难。

2.4 研发水平普遍较低

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即使在我国中小企业最发达的浙江和广东两省,大量中小企业依然在使用国外70-80年代的生产设备,许多中小企业也基本不具备研发的能力。国际上一般认为,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l%的企业难以生存,占2%的企业可以维持,占5%以上的企业才有竞争力。然而,我国中小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平均比重为0.71%。

3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

3.1 努力改进对外直接投资的经营管理

(1)做好投资风险防范工作。

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时既要注意东道国当前的市场容量、竞争态势等必要因素,也要对中远期市场发展趋势及汇率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做到对历史沿革、当前现状和未来前景了然于胸,做到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合理结合。

另外,作为投资主体的我国中小企业要遵守东道国法律规定,办理符合东道国法律规定的手续,建立符合当地规定的财务制度。采取与东道国企业合作的方式。对外投资的中小企业一定要与合作伙伴签订合营企业的合同和章程,以确保在出现利益纠纷时可以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利益。

(2)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除了充分利用国内资金外,还应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基金。为了促进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我国政府设立了“国际市场开拓基金”。同时,世界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等国际机构也在我国设立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机构,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应尽可能的加以利用。

(3)加强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

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弱的企业,可以暂时采用引进外部成果和模仿创新的模式缩小与国际技术水平的差距。有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可以通过在海内外设立研究开发机构、与其它企业及科研院校合作开发等渠道进行创新活动,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对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

3.2 注重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1)巩固和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

相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一些工业产品如纺织、服装、机电、家电等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另外,发展中东道国劳动力往往非常廉价,自然资源丰富,我国企业在这些国家可以获得比较低廉的生产成本。

非洲和拉美国家是期待开拓的投资市场之一。加勒比地区在内的拉美国家共有4亿多人口,是经济十分活跃的发展中地区,其中一些国家如巴西、乌拉圭等,己经进入中等收入的国家的行列,这些国家和地区矿藏丰富,水产资源充沛。东南亚地区拥有大量人口,有相似的语言文化背景,且这一地区的华侨对中国传统产品有比较强的偏好。这一地区已形成一个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同时东盟和中国达成了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与中国具有良好的政治和经济关系。

(2)积极开展对发达国家的投资。

中小企业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对发达国家的投资,针对发达国家消费需求多层次和多样化的特点,中小企业可以专注于生产某种特色产品,以产品的新颖求生存。同时中小企业也要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借鉴发达国家完善的网络体系和营销方式。实际上,我国一些中小企业已经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如美国的硅谷)设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追踪行业的前沿技术,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3)谨慎开展对转型国家的投资。

转型国家主要包括东欧、俄罗斯和其他一些独联体国家,这些国家长期同我国保持经济和文化上的往来,我国一些企业对这些国家的产业技术和社会环境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我国的一些消费品工业,如传统的轻工、纺织、食品、新兴的家电等具有比较优势。但是这些国家由于政治不稳定,法律不健全和市场经济不完善可能会带来的投资风险。抗风险能力比较差的中小企业在这些国家进行投资时要谨慎决策。

3.3 慎重做出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

(1)以具备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作为境外投资的突破点。

我国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依靠这些优势对那些国内市场有限、劳动力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另外,在一些规模经济不显著的行业,如食品、餐饮、华文出版等行业中,小型海外投资项目也具有一定比较优势。

(2)适当扩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

近年来,中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迅速。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选择在国外技术资源和智力资源密集的地区设立研究开发中心,充分利用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效应,提升产品的高技术含量。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层次有差异,中小企业境外投资产业选择的重点均有所不同。一般地说,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产业选择以制造业为主,向其提供适用技术;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投资的产业选择应以高科技行业为主,旨在获取其先进技术,实现技术回流。

3.4 选择适合企业特点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

(1)“跟随式”对外直接投资。

我国一些实力雄厚、信誉度较高的企业尤其是其中的一些专业外贸公司,经过多年的经营之后已经建立了较大的市场网络。我国中小企业可以依托这些公司进行跨国投资,填补其产品的缺口,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双方优势互补。中小企业在此过程中减少了市场需求、原材料供应等方面的市场调查,降低了海外投资的风险,同时充分利用了大型企业和专业外贸公司的各方面的便利,产品的销量有一定的保证。但这种投资方式会使中小企业对于大企业和专业外贸公司过分依赖,使中小企业缺乏独立性。

(2)“市场先导式”对外直接投资。

所谓市场先导就是在国外设立以名、优、特产品为主的商品专业市场,然后以这些市场为中心进行直接投资,建立相关制造企业。近年来,浙江已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开设了一系列专业市场,如海宁皮革城在莫斯科建立的“海宁皮革专业市场”,以温州企业为主在巴西设立的“中华商城”,在马来西亚设立的“中国商品贸易中心”,在南非设立的“中华门商业中心”,在阿联酋设立的“中国产品交易中心”。以这些专业市场为中心,辐射和带动一批中小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些中小企业可由行业的关键企业或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协调组织有关的银行、供货商、咨询机构和服务企业齐头并进,在东道国市场进行全方位的“立体投资”。

(3)“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

中小企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的中小企业以及该产业相关产业中小企业在有限的地理空间上的集聚。集群本身是一种共生的状态,是一张无形的产业网络。集群中的主导企业走出国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就会引导原来集群中的企业一起走出去,最终将整条产业链转移到东道国,对于这其中的企业来说,企业经营中的每一环节都有自己熟悉和适应的伙伴。我国浙江的中小企业集群特征最为明显,这也是浙江中小企业能够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4)“独立开拓式”对外直接投资。

这种方式适用于具有一定的国际化经验,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的中小企业,对企业的各方面要求较高。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可以尝试采用三外联动的方式进行国际化发展。三外联动即一个企业既搞外贸生产,又办合资企业,还到国外办厂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这较之单一外向型企业国际化程度高,市场信息灵敏,既可以利用外贸出口销售,又可以利用自己生产的产品赢得利润。这种方式的市场领先优势比较明显,但这种投资方式也伴随着比较大的投资风险,建议中小企业谨慎采用这种投资方式。

参考文献

[1]上官学进,胡凤玲.论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行性[J].国际贸易问题,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