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9: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篇1

关键词:高职;教学改革;有机化学实验

高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将会直接地接触社会、接触岗位,而人才是不是具备相关的实践经验以及实践能力,可以说会直接地影响人才的发展。在高职化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不仅仅是展开相关教学的基础,更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高职院校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发展,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形成。然而,就我国目前的形式来说,在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教学的模式、教学的内容等等,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抑制了高职化学专业的发展。正是因为这样,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对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只有及时地改革,才能够及时地解决问题,进而才能够促进教学的成功,促进人才的成长。

一、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验教学模式单一

迄今为止,我国高职化学专业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时候,仍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课堂的展开,先由教师讲解具体实验的原理、步骤等等,进而就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而这个操作实际上是模仿性非常强的操作。而这种过于单一、过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实验操作局限于条框之中,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会造成学生的厌恶心理。

2.实验内容陈旧

就目前的形式来说,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大多是一些基本的实验动手技术、操作技术以及一些简单的验证、合成,对于具有综合性、创新性以及设计性的实验,基本上没有。而这种过于陈旧的实验内容不仅不具备前沿性,甚至可以说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进而影响教学效果,降低教学质量。

3.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关于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点:(1)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比较低,从而就读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相对也比较低,这些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自我约束能力也比较差;(2)上述的两种原因(实验教学模式单一以及实验内容陈旧)直接影响学生对于高职化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陷入学习的低潮,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二、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

1.加强实验考核

在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不够重视对学生实验的考核,比如说一些实验操做错了,教师也仅仅只是口头上的纠正而已,这样的教学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甚至还会降低学生的认真性,使学生更加的不重视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正是因为这样,必须加强高职有机化学实验的考核,不仅仅是对实验的最终现象考核,还应该重视学生在进行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学生进行实验之前的准备工作、学生展开实验过程中的操作与步骤以及学生完成实验之后的清理工作,并且给予及时的、全面的、客观的评价。通过加强高职有机化学实验考核,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让学生科学地、有序地去进行有机化学实验。

2.开设绿色实验

在高职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会碰触到一些易挥发、有毒的实验试剂,这些试剂不仅仅会影响到周围的环境,更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正是因为这样,高职化学专业的教师必须尽可能地开设绿色实验,这样才能够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才能使学生放下心理的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操作当中。

3.进行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可给学生提供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和实践,既能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又能提高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和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有机化学理论教学讲授完烃的衍生物后,教师可以安排一次设计实验――烃及其衍生物的鉴别实验,提供乙醇、乙醛、丙酮、苯、乙酸、甲酸、苯酚等溶液,给出实验目的、要求,让学生自己写出实验原理,并应用所学的实验技能,设计实验方案,将以上溶液一一鉴别出来。在设计方案时,学生可列出可能的几种途径,从中选择最佳的实验条件和实验方案。设计的实验方案经教师批准后,可进行具体的实验。如此可引导学生多思考,既能动手又能动脑。

4.注重基本技能

在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进行过程中,教师应在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将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进行有机结合,力求淡化理论,以实用、够用为度,强化基本技能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基本操作,使学生初步掌握蒸馏、分馏、萃取、重结晶等基本操作。教师应通过安排某些物理参数的测定(熔点、沸点、旋光度等)、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定性分析等实验,使学生学会系统地运用化学实验方法,掌握实验室中一些常用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5.培养科学态度

每次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教师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端正的实验态度、规范的实验操作、精确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良好的协作精神。学生要重视对实验现象细心观察、对实验数据认真记录,对试验结果科学分析,打好学习和工作的基础。教师应向学生详细讲解实验操作及实验后总的注意事项,并作必要的示范。学生进行操作过程中,应仔细观察操作过程,并对不当之处及时纠正。例如,“熔点测定技术”实验,由于苯甲酸的熔程很短(0.5℃~1.0℃),如果没搞清楚正确的初熔现象,学生记录的初熔温度易提前。当毛细管内的样品出现“发毛”“收缩”“软化”“出汗”等现象,在未出现局部液化的明显的液滴和持续熔融过程时,均不作初熔判断。样品的初熔过程很快,有的学生观察不够敏锐或粗心大意,等到发觉样品融化时,实质上样品已经完全变为液体,达到了终熔温度。

6.重视安全教育

安全,可以说是教学活动展开的必要前提。而在进行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有力地确保有机化学实验的顺利展开、顺利进行以及顺利完成,确保高职实验室以及高职学生的安全,教师必须加大相关的知识教育力度,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掌握有机化学实验室的制度、规定。要知道,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所需要用到的试剂绝大多数都是具有毒性、可燃性、腐蚀性甚至是爆炸性的试剂,而一旦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粗心大意,就很有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比如说烧伤、火灾、中毒、爆炸等等,正是因为这样,教师在学生第一次进入到有机化学实验室的时候,就必须告诫学生,并且让学生明确地了解有机化学实验室的危险性。只要树立起正确的安全意识,才能够从行动上去贯彻安全问题,进而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杜绝不必要的意外发生。

总而言之,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可以说是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因为只有及时地实施改革,才能够促进高职化学专业的进步,才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才能够提高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以及效果,进而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和平,龙晖.改革有机化学实验实训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

[2]周志高,初玉霞.有机化学实验实训[M].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阴金香,李广涛.研究型设计性有机化学实验实训改革与探索[J].大学化学,2005.

篇2

关键词:初中化学 自制 ML仪器 化学实验

一、背景

我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多年,任教班级的学生数均在55人左右,为完成教研工作我所到听课班级的学生数也在55人左右。在这些班级,每次做演示实验时,只有前三排的学生能看见实验现象。如教师拿着实验仪器往教室后面走,一是不方便;二是有些实验现象显示时间较短,刚走到第二排时,现象就消失了,后面的学生仍看不见。如进行分组实验,2~3人一组,实验时经常是一名学生操作,另一名学生观看,学生没有均等的实验操作机会。实验教学进行了一个学期后,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仍存在问题。ML仪器是我从事初中化学教学时制作并使用的,现已向其他学校推广使用。

二、原理

我自制的ML仪器尽量保持了普通仪器的实验原理,与课程标准及教材实验能够较好地匹配。我对部分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装置易操作、实验现象明显。如用稀硫酸和锌制取氢气及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气体发生器装置;用青霉素瓶代替试管、胶塞;用空油笔芯塑料管代替玻璃管;用气门芯胶管代替胶管;用2 ml注射器代替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根据注射器注入溶液的量来控制反应速度就是对原有装置的改进。再如,滴瓶用塑料眼药水瓶制成。在塑料眼药水瓶口用针扎一个小口,使用时轻轻挤压瓶体,溶液会一滴一滴地滴出,用后再盖上瓶帽,以防止挥发,当瓶中溶液用完后也便于吸入溶液,这也是对原有装置的改进。

三、仪器、制作说明及材料和用途

(一)仪器

(二)仪器制作说明及材料和用途

1.点滴板(图2)――用塑料铝箔药品包装片制作,大

(二)仪器制作说明及材料和用途

1.点滴板(图2)――用塑料铝箔药品包装片制作,大

小据需要选取,用于不需加热的实验,如酸、碱、盐和氧化物之间的反应等。

2.滴瓶(图3)――用塑料眼药水瓶制作,大小据需要选取,用于盛放溶液,挤压瓶体,溶液滴出。

3.加热试管(图4)――用庆大霉素等针剂安瓿制作,大小据需要选取。用于完成加热在试管内进行的实验,如高锰酸钾分解等。

4.试管夹(图5)――用电线夹连接木质手柄制作,用于夹住加热的试管等。

5.气体发生器(图6,不加热)――用青霉素瓶(带胶盖)、空油笔芯塑料管气门芯胶管和2 ml注射器制作。需要加液时,注射器针头插入胶盖中。用于完成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制取气体的实验,如氢气制取、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等。

6.固体试剂瓶(图7)――用青霉素瓶制成。盛放固体试剂。

7.铁架台(图8)――用罐头瓶铁盖上固定自行车辐条制作,辐条上固定的夹子用伸缩裁纸刀上的刀片固定装置,试管夹或铁圈可固定在夹子上,和辐条同时固定。用于固定加热的试管和铁圈等。

8.酒精灯(图9)――用玻璃药瓶、小铜管和衣服上的金属圆标签制成。标签上打孔,穿入小铜管,标签下套入耐高温胶皮,固定灯芯不水平移动。不用时灯芯放入另一瓶中密封保存,灯芯湿润。盛放酒精的玻璃瓶盖上瓶帽,防止酒精洒出。

9.水槽(图10)――用透明塑料瓶底制作。大小据需要选取,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

10.集气瓶(图11)――用锉摩沙青霉素瓶制作。大小据需要选取,用于收集气体。

11.毛玻片(图12)――用锉摩沙玻璃制作。大小据集气瓶大小配制,用于盖集气瓶。

12.药匙(图13)――用硬塑料片剪成,热水中浸泡后弯曲成勺状,大小据试剂瓶口确定,小头为小匙。用于取固体药品。

13.表面皿(图14)――用玻璃片制作,放在铁圈上可用酒精喷灯加热压成锅形(不压也可)。

14.烧杯(图15)――用小酒杯代替,用于罩在火焰上方检验物质燃烧的生成物。

15.玻棒(图16)――用砂纸摩去玻璃条棱角制作。用于搅拌,如蒸发、溶解等。

16.蒸发皿(图17)――用瓷质酒杯代替。大小据需要选取,用于蒸发,如粗盐提纯中的蒸发。

17.铁圈(图18)――用铁丝弯成,大小根据蒸发皿确定。用于夹在铁架台上固定蒸发皿蒸发溶液,如粗盐提纯。

18.镊子(图19)――用弹性的金属片制成。用于取块状固体药品。

19.燃烧匙(图20)――用漆包线一头砸扁成锅形弯曲而成。做固体物质在集气瓶中燃烧实验,如硫、磷在氧气中燃烧等。

四、实验及说明

(一)实验

(二)实验说明

1.制取氧气及收集(图21)――该实验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用2 ml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注入青霉素瓶中的量控制反应速度。

2.氧气使带火星火柴复燃(图22)――收集好一青霉素瓶的氧气,观察其物理性质,伸入带火星的火柴棍,复燃。

3.高锰酸钾分解(图23)――用带柄电线夹夹住放入高锰酸钾的安瓿,经加热后高锰酸钾分解,安瓶口放带火星的火柴棍,复燃。

4.氢氧化钠潮解(图24)――用镊子取一片固体氢氧化钠置于玻璃片上,观察现象。

5.制取二氧化碳(图25)――与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气装置相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6.蒸发(图26)――用药瓶制作的酒精灯加热酒杯,用玻璃棒搅拌。

7.制取氢气(图27)――与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气装置相同,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并把收集满的氢气倒放在桌面上。

8.氢气点燃(图28)、检验氢气燃烧产物(图29)――点燃氢气,火焰上方罩一个酒杯,观察水珠。

9.溶液之间反应(图30)――点滴板右边滴氢氧化钠溶液2滴,再滴酚酞试液半滴,氢氧化钠溶液变红。点滴板左边滴2滴硫酸铜溶液,再滴2滴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出现蓝色沉淀。

10.大匙取药品(图31)――大匙取多量硫酸铜晶体。

11.小匙取药品(图32)――小匙取少量硫酸铜晶体。

12.红磷在高锰酸钾分解的氧气中燃烧(图33)――高锰酸钾加入安瓿后加热分解,加入一小粒红磷,红磷燃烧,出现火焰、白烟,用棉花堵住安瓶口。

13.硫在氧气中燃烧(图34)――燃烧匙中放入硫,在空气中点燃,伸入充满氧气的青霉素瓶中,硫燃烧,火焰为明亮的蓝紫色。

五、使用现状和发展方向

利用自制的ML仪器能完成初中化学的全部实验,可以完成高中化学的部分实验。学生能够独立实验,人人都能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较快地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有效提高了实验教学中的学生参与度,同时也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为学生学习化学理论知识奠定了基础。

自制的ML仪器对实施课程标准中强调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着积极作用。

自制的ML仪器所需的生活用品或废品易找,无论是城镇学生还是农村学生都能制成这套仪器,可以推广使用。一些企业也可以生产这套仪器,为有购买能力的学生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留学生;突发事件;处理;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4-0307-02

0 引言

目前,随着来华留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学生突发事件频发,据统计留学生由于心理问题造成的突发事件占留学生突发事件的52%。突发事件的含义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指事件的发生、发展速度很快,常常出乎人的意料;二是指对于发生后的事情难以应付,必须采取不同寻常的处理方法才能够妥善处理。本文以一起留学生自杀未遂事件为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论证建立、健全留学生突发事件危机处理管理机制的意义,既是维护高校稳定、社会和谐的保障,又是留学生合法权益、生命安全的保证,以及如何建立留学生突发事件处理管理机制。

1 案例概述

某高校来自赞比亚的硕士留学生,刚到学校时活泼开朗,与留学生相处很好,一年后,由于是英语授课,基础课薄弱、与老师沟通难,有2门功课挂科,使他感觉学习压力很大,越来越不愿意与别人交往,留管老师发现苗头后多次与他沟通,并与代课老师联系单独为他补习来缓解他的学习压力,可是效果不是很好,他越来越孤僻,经常为一点小事与人发生争执,总感觉有人要谋害他,甚至认为同宿舍的学生是某一组织派来谋杀他的间谍,每天生活在恐惧中。赞比亚驻华使馆官员来校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时,使他感到学习压力很大,一时想不开,独自1人在宿舍用水果刀企图自杀,在腹部捅了一刀后被同宿舍学生发现,立刻通知值班老师一起将其送往医院抢救。后经精神病专家诊断该生患有严重精神妄想症,已经不适合在校学习,经使馆和家人同意,办理休学回国。

2 引发事件分析

通过以上自杀事件分析,上述留学生由于的心理问题导致自杀,向这种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率已占留学生突发事件的52%,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教学和留学生的生命安全,如何做到减少和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保证留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必须找出根源,建立突发事件管理机制,通过对该事件分析,导致留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种。

2.1 客观因素 由于地域差异,与他人交流缺失,对生活环境、学习环境难以适应是造成留学生心理问题的客观因素。留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国家,地域、文化差异使留学生之间难以沟通;留学生作为涉外人员,按照中国涉外人员住宿管理规定,严格与中国学生分开居住,留学生公寓管理制度严格,有来访登记制度、限定开门关门制度,同中国学生交流机会少;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学分制与国际不接轨,使留学生同老师产生隔阂。

2.2 主观因素 造成留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观原因有很多,有的留学生自身性格、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造成其对环境的不适应,不能够很快融入环境,尤其是来自非洲的留学生时间观念差,经常迟到,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主动融入中国学校文化,很容易造成性格孤僻,前面的学生就是因为如此,在中国一年不学习汉语,不主动同中国学生交流;有的留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学习方法不当等因素造成汉语水平较差,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心理压力较大;有的留学生由于语言的障碍,生活和学习中许多问题无法解决,产生心理问题;还有,有的留学生受教育程度不同,学习困难,自身在其国家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够,尤其是来自亚、非洲不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数学、物理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压力过大,对学习产生厌烦的、消极的心理因素,时间久了无法释放造成心理疾病。

3 从管理学的视角分析建立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制

3.1 建立跨文化沟通模式,疏导留学生消极的心理因素,保证留学生的心身健康,可以有效的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沟通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交流并相互理解信息的过程,其目的通常是激励或者影响他人的行为。跨文化沟通是双向的,一方面是高校的管理工作者能主动解决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跨越文化差异的门槛,实现跨文化心理适应过程。作为留管人员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习并提高跨文化对话能力,以跨文化的视角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对留学生有效的实施科学管理,调动留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疏导和排除他们消极的心理因素,化解文化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是要求留学生能够主动同老师沟通,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搭建老师与留学生、中国学生与留学生沟通的桥梁。

3.2 建立、健全留学生突发事件管理机制,通过完善的管理和科学的预防手段,可以减少留学生心理原因引发的突发事件的发生。

首先,做到预防为主,制定突发事件预案可以有效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建立与留学生日常沟通制度,制定专人作为联系人,可以是愿意担当、具有语言能力和较强的沟通能力、经过外事培训的在校中国学生或者留学生,联系人给予激励机制,促进联系人随时了解留学生的状况,对于不正常的留学生老师可以及时给与心理疏导,有必要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其次,建立危机干预体系,如监控系统,建立留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并对高位学生展开监控。做到留学生突发事件的预警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教育、早预防、早干预的原则,快速反应使突发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再次,建立突发事件管理体系和程序,建立应急处理制度。加强留管干部对应急事件的处理专业认识和培训,在突发事件处理程序上做到快速反应、密切配合、及时上报、妥善安置的原则,提高突发事件处理效率,降低突发事件产生的负面影响。

总之,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处理管理机制和科学的预防手段,做到有效预防、迅速应对、妥善处理留学生突发事件是留学生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维系高校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留学生合法权益、生命安全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顾嘉租.语言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篇4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文化基础课 教研室组织

当中等职业学校升格为五年一贯制高职后,招收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在校接受普通高中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两个阶段的培养,学校教学组织机构必须调整。社会功利化思想使职业学校过于追求办学经济效益,一切以专业课程为先,忽视人才终身发展所必需的知识储备。作为教育组织架构中的一个重要教学基层组织――文化基础课教研室倍受冷落,管理和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不仅未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反而面临存废与否的危机。下面笔者以T职校为例,阐述此类教研室在组织机构中的生存状况,提出解决的办法。

一、组织结构变迁情况

文化基础课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2005年以前,T校作为中专校还未实行“两级职能型”管理,当时全校教务工作由教务科统辖。按学科下设四个教研室,分别是基础教研室和三个专业教研室,每个教研室再按课程类别划分教研组。这段时期内,文化基础课各教研组的地位与其他专业教研组的地位是同等的,由各教研室负责日常管理,受到教务科的统一领导。2005年学校升级为五年制高职校后,摈弃原有的中专管理模式,将原有的教学组织整合为四系一处。各系下设教研组,教务处被降至和系同级别,下面再成立基础部,统辖语文、英语、数学三个教研组。基础部统筹安排各项工作,但教研组校内地位降低。到2012年,四系并两系,基础部拆散,人员按两系需要分配至各系。教学工作由分管教学副校长具体负责,实行“校系两级职能型管理体制”,其组织结构为:学校?邛系?邛教研室?邛教师。一年后,因教师与学生人数不成比例,仅仅依靠本系教师,不但教学任务分配有困难,而且不利于平时统一的教研活动,文件精神传达不畅通。于是学校设立语数外三个教研室,语文英语教研室归一系,数学教研室隶属另一系。教研室日常管理由各系负责,事实上仍未解决每学期排课的混乱状态。

二、机构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定位不明确,出现职能偏失的现象。

教研室的分分合合体现其在学校内部地位的不稳定性和学校领导在管理上的不确定性和矛盾心态。管理者和普通教师对教研室组织属性表现出不确定、不清晰的态度,是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反映了他们在理论研究上的薄弱。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张,日常管理压力变大,教研室创设之初被赋予的职能远远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管理上的需要,逐渐扩展为更复杂的属性。教研室越来越“名不副实”,教师想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科研的合作交流的愿望落空。在职业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变革时期,如何理顺校内各个组织机构的关系,使教研室逐步摆脱行政角色,发挥其专业职能变得尤为迫切。

(二)学校管理机制运行不畅通。

目前大多数领导重视专业轻基础,对文化基础课教研缺少客观的认知和有效的指导,管理和监督不到位,很少有时间深入教学一线了解教研室的真实情况。文化基础课教研室分属两系,很多教学工作的布置却由学校层面或教学科研处直接下达,两个部门领导常因事先未统一标准而起分歧,教研室形同虚设。教研室虽然有工作计划,但因为学校没有一套能保证教研活动扎实有效进行的严格制度,从而造成教研室内部纪律松散,教研活动目标模糊,教研成果寥寥无几。

(三)两类教研室的潜在矛盾。

文化基础课教研室与专业课教研室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校内两类教师地位不平等,二是工资收入差距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既然是专业人员,那么教师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理所当然就是专业性工作。但长期以来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是二等公民,“文化课人人能教”的言论严重损害文化基础课教师的专业自尊,是对教师劳动的歧视,对学生的极端不负责任。

三、重置文化基础课教研室的健康结构体系

(一)创建良性的外部环境。

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建立,一靠教研室自觉争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各种机会;二要学校领导主动提供支持和帮扶,搭建促进教研室合理发展的平台。校系两级虽管理层次减少,但文化基础课教研室分散在各系,系领导都是专业课教师出身,对文化课的不了解直接导致相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依附于专业会使文化基础课教研室失去自主行动的能力和自我负责的意识,活力被压制。因此,第一,必须把此类教研室从系中独立出来,由教务处直接领导,与系形成相互依存的鼎立格局,使得层级之间的讯息传达更为快捷通畅,不同性质的组织各司其职,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第二,教研室要由懂文化课教育的人来领导,学校要给予该部门和其他系同等的地位和待遇,拥有自主决策和实践空间。教研室的行政工作由部门领导来承担,减弱教研室的行政属性,回归教科研的本源。

(二)优化人员结构。

教研室教师队伍要形成规模,6人以上才能建室,设教研室主任1名,职责范围是管理整个室内的各项工作。超过12人的教研室可以再设立副主任1人,协助主任完成工作。教研室主任人选应广泛征求室内全体教师的意见,集体讨论后再民主投票选举,其他行政部门无权干涉。教研室主任原则上应具备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如遇特殊情况,也可由教龄长、业绩特别突出、责任心强的本科学历讲师担任,聘期2年,可以连任。另外,本学科的校内外兼职教师应纳入教研室集中管理,在教学上同样受到教研室的监督。

篇5

阐述了建构式MCAI课件的两重含义: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建构块式的多种媒体综合运用的课件。在此理论的指导下研制了基础化学建构式MCAI课件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建构式MCAI课件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块 教学方法

进入21世纪,在精英化教育向素质化教育转变、新式教学工具不断更新的背景下,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建构自身的可扩充知识网络,为学生的自学提供强有力基础保证,成为教师教学研究的又一个新式课题。作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的MCAI课件,需要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能够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基础水平的教学需要,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教育方法的探讨,我们研制了基础化学建构式MCAI课件作为教学工具。

1 阐述建构式MCAI课件的含义

1.1 MCAI课件含义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以计算机替代或帮助教师执行全部或部分教学任务,模拟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有序的教学信息,向学习者传授知识,训练学习者技能,从而达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性,提高教学效率和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应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和编制的新一代CAI软件系统,具有综合处理图、文、声、象的能力,改变了原来CAI中将知识信息以单一视觉或听觉表现的方法,使学习者能通过多种感官获取知识信息,增强理解能力,提高教学效率。MCAI(Multimedia Computer Aided Instuction)即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于一体,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去,成为教学工程的主体。应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CAI系统称为MCAI课件。MCAI是一种新型的现代教学方式,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方向。MCAI的兴起是整个教育界信息革命最有代表性的产物。MCAI的逐渐推广和应用,推动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深层次更新,为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创造了条件。

1.2 建构主义理论对MCAI课件的指导

近年来,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认知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在西方逐渐流行。在皮亚杰和早期布鲁纳的思想中已经有了建构的思想,但相对而言,他们的认知学习观主要在于解释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交互作用而内化为认知结构。后来,维果斯基创立的强调认知过程中学生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以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对“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研究,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维特罗克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并提出了学生构建心理结构的生成学习过程理论,该理论强调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生成过程。维特罗克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他提出:“生成学习的本质是认为大脑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它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作出推论。”当学生面对众多的学习信息时,学生不可能接受每一个新的信息,因此,他总是要忽略部分信息,从而有选择地注意其他信息。这时学生脑中储存的记忆和信息加工策略,与学生从环境中接受到的感觉信息相互作用,并积极地选择、注意、知觉、组织、编码、储存和激活信息,由此主动地建构出信息的意义。

维特罗克认为:学生的知识网络生成过程与学生从教师那儿直接得到指导并不矛盾,当学生从教师那儿获得问题的解答后,学生仍然需要自己对此生成理解,即学生还需要围绕着获得的新信息做一些工作、思考一些问题,并且把它与自身的知识、经验联系在一起。有时即使是教师对答案作了详细的解释,也需要学生自身有一个产生相同解释的过程从而达到学生自己去理解意义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生成过程并不是发现过程,而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它不排斥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也不把学生看成是一个被动的容器,从这个意义上看,生成学习既包括学生自身的生成学习,也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生成指导。推而广之的话,它还应该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实现生成学习的交流与讨论的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形成了多种教学方法: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认知学徒教学及支架式教学,这些教学方法被教育工作者 广泛应用于 教学中。

1.3 建构式MCAI课件的设计理念

建构式的设计理念是基于建筑业上建构块的思路。建构块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它不仅在技术上把教学资源素材库和多媒体制作平台的简单叠加,而是从课件制作和应用的经验中发展出来的现代教材建设的重要观念转变,是继第一代教学课件之后的新一代教学软件系统和教学媒体理论。建构块通过VB编制的程序平台建构在一起,包括教学信息资源、教学信息处理策略与工作环境。建构块是教学资料和表达方式的集合,可将大量的知识信息素材提供给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由使用。在建构块构建中,多媒体教学建构块由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和微教学单元库组成,包含了具体的教学知识,虚拟资源和教学效果测评几个部分,是知识获取与表达运用的形式。VB编制的程序平台是供教师适应不同的教学层次,不同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将需求的建构块建构在一起。

转贴于   2 建构式MCAI课件理念指导下的课件制作

2.1 建构式MCAI课件的整体构建

建构式MCAI课件要求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教学指导,将适当的知识建构块根据需要组合在一起的多种媒体综合运用的课件,满足多层次多水平教学的需要。建构式MCAI课件的整体建构块见图1。

建构式MCAI课件的整体由教学资料库和教学文件库组成,其中教学资料库由教学内容、实验模拟、教学效果自查库组成。教学内容包括各章节内容,属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内容,它是建构式MCAI课件的核心,是学生构建自身知识网络的基础,完全体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应用了多种媒体和技术,形成了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包括仿真场景、文字材料、动画模拟、微观模拟、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知识建构块的教师综合等内容。实验模拟包括实验教学模拟和演示实验模拟,这些实验模拟都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增加学生的主动认识兴趣,提高学生构建自身知识网络的速度和效率。实验模拟可以独立运行,更好的说明问题的实质,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构建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教学效果自查库包括了各章节的教学疑问设置、教学内容自查,也包括整个教学内容的自查。通过教学效果自查库可以检查学生自身知识网络的构建情况,可以有效扩展学生自身的知识网络,也可以改正错误构建的知识网络。教学文件库包括教案、备课笔记、教学日历。这些内容可以帮助老师课前准备,进行充分的备课,也可以使学生课前准备,实现部分知识网络的构建。自身知识网络库可以在使用课件构建知识网络后记录下来,从而不断扩展自身的知识网络,达到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目的。

2.2 建构式MCAI课件的研制与应用

建构主义理论为MCAI课件的研制与课堂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教学方法主要有:抛锚式教学、认知学徒教学、随机进入教学及支架式教学。

锚式教学又称“情境性教学”,这一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 及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完成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

建构主义的另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是支架式教学。其借助于建筑行业的脚手架,不断的从基础向上搭建,使同学在以往知识结构、知识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扩展自身的知识网络。

建构式MCAI课件在课堂教学上更加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使学生要求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的知识。教师充分发挥建构式MCAI课件的特点,在可能的条件下,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扩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教师和学生成为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参与新课程的开发,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创造和开发的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构建与提升的过程。建构式MCAI课件的应用受到学生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 何海涛.MCAI课件的基本模式及其设计. 教学研究,2002,(25)2:160~162.

2 陆宏,蒋忠英.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网上课件的开发.电化教育研究, 2000, (91)11:35~39.

3 陈萍,蒋雪琴.建构主义理论对CAI教学模式的指导作用. 天中学刊,2001 ,(16)5:96~98.

4 姜跃,何萍,王婷.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积件式课件设计的研究.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21)1:28~29.

篇6

关键词:卓越计划;机械制造;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177-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旨在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我校获批第二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赫然在列。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本课程为我校校级重点课程,以江苏省重点专业和重点学科为依托,在教学改革方面做了较多的理论探索和研究工作,并付诸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文中以我校在“卓越计划”背景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为主线进行探讨,可为同类院校该课程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教学改革的定位及目标

根据学校定位和“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改革从“应用性、工程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了定位。通过以工程项目为主线,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主推案例法、项目法和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推广以赛事为导向的创新训练活动;强化实践教育及工程实际应用,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树立工程和创新意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加强职业素养的最终目标。

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与实践

1.教材和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改革成果的集中体现。教材的建设应该紧跟学科的最新发展,贴近行业需求,与时俱进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及“卓越计划”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组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及教学研究基础上编写了“卓越工程能力培养系列”“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编写过程中以精、新、宽为原则,采用最新国家标准、构建符合认知规律的知识体系,强化案例教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实际工程的分析和理解。以机制工艺过程为主线,将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工程应用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各章节均以案例导入开篇,启发学生,循序渐进,抽丝剥茧,使学生掌握工程实质。章节后配合大量习题,学生可自我检测,强化课堂学习效果。同时建立网络课程平台,将教学活动从课内扩展到课外。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决定学习成效。传统的“填鸭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弊端日益凸显,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教学需要。而以能力为本位的项目驱动和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和师生互动形式,让学生亲自参与项目实践过程,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课堂教学的动态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兼顾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多媒体教学手段可通过文字、影、音、动画等方面创设教学情境,增强互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针对课程特点,本次教改采用了多媒体与CAD/CAE/CAM软件集成式教学手段。如:讲解机床结构和传动系统时,多媒体教学一般采用机床剖切图或录像进行演示,但学生无法看清机床内部结构,教学效果不明显。为此教学团队基于Pro/E软件建立了CA6140整套机床的3D模型,并进行了运动仿真。可将机床各部件构成、空间位置关系、传动过程等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迅速掌握知识要点,并增强了课程学习的趣味性。在讲解钻、扩、攻丝、磨削等加工工艺时,将小型手工钻、抛光机、磨平机等带进课堂,现场在铝板上进行钻孔、攻丝,对板件进行磨边、抛光等,让学生的学习更为直观。后续将知识点扩展到各种机床设备上,学生理解起来就相对容易。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将问题提炼出来以项目的形式带领学生进行研究。

3.“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对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理论性、实践性、工程性和综合性较强,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既要具备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对专业前沿技术的准确把握,又要具有大工程意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我校为突出应用型本科教育特色,构建理论丰富、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出台了《“双师型”教师培养与认定暂行办法》。从学校层面鼓励和支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立。目前本课程教师的“双师型”比例为2∶3,为本课程的深入改革提供了政策保障和优秀师资基础。

4.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工科课程来讲尤为重要。通过实践教学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其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本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和生产实习。课内实验充分考虑实用性设置了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普通车床传动及调整机床、夹具拆装与调整、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等。实验分组确保3~5人小组形式,要求人人动手操作,并增加实验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对于课程设计教师选择实际生产中的典型零件让学生完成零件图、毛坯图绘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编制,工序卡编制,夹具装配图绘制和设计说明书的撰写。为控制设计质量任课教师组成答辩小组,对每个学生进行答辩,从图纸、说明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严格把关。生产实习环节集中在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实施了“企业导师讲解+校内导师讲解+分组讨论+教师总结+报告撰写”的实习模式来保证实习效果。企业导师讲解完毕后,校内导师必须将重点问题逐个讲解,分厂实习结束后在非生产区分组讨论,实习报告当前完成。

5.融入课程体系,贯通实践环节全过程。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但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时存在共性问题:无法与先修课程有效衔接,对于制造环节不具备标准意识和精度意识,不知道零件如何选材,甚至不能完整绘制一张合格的工程图。究其原因,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和《工程材料》等没有真正理解和消化。因此在讲授本课程时,任课教师必须在教学设计环节将本课程知识点融入到整个课程体系中,随时告诉学生该知识点与先修课程间的联系。如讲解装配工艺时,除讲解本课程知识点外,要进行外延拓展,提问学生装配环节需要用的螺栓如何选择,不同场合螺栓及与之配套的螺母性能等级如何确定等。课内及时补充相关知识点,课外要求学生查阅专业书籍,逐步培养工程意识。此外,传统教学中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较为孤立,彼此间缺乏联系,没有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学生即使做完夹具实验,后续课程设计依然不会设计夹具。此次教改过程中贯通了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全过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提前下发,学生在做“夹具拆装与调整”课内实验时就有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更为深入地拆装各种夹具。在后续课程设计时对于每道工序需要自主设计的夹具就不会陌生,课程设计环节可以随时返回开放实验室查看夹具结构。在做课程设计时告诉学生往年毕业设计的相关工艺工装设计题目,深度和要求。学生知道自己做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相关就会更为认真地设计。此外,毕业设计选题要求必须选择具有工程背景的典型题目,有效承接学校到企业和理论到实际的脱节。教改过程中还实行了培优式做法,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6.强化科技创新训练,以赛促学。卓越计划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不是停留在简单的操作和应用层面,而是明确指出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因此对学生的培养不能仅要求基本的工程设计、制造等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实践创新能力,成为嫁接后续实际工作的桥梁。因此,除满足正常学习要求外,任课教师要不断强化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动手实践,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给优秀学生配备科研导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各大赛事,以赛事为导向,不断形成科技创新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其团队合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各类各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鼓励学生将课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提炼,通过创新平台加以解决。指导学生进行专利申报和科技论文写作,培养其科学素养。科学的培养可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2014年我院学生在各大赛事中均获佳绩,获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2项;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华东区大学生CAD应用技能竞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营造了以赛促学的良好氛围,使科技创新活动常态化。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反哺了教师教学,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所具备的工程意识以及实践能力使其对后续专业课程轻松驾驭,既提高了学生自信心又使教师课堂教学压力减小,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非常重要。在“卓越计划”背景下更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学校自身定位,学生综合素质等因素作为一项长期任务,不断丰富理论,不断探索和总结、勇于实践。实践表明通过教学改革,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能力、技术水平都能得到较大提升,为培养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江树勇,赵立红,张艳秋,等.大工程观下《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4):132-134.

篇7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活动化教学;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7-0058-03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一直提倡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活动化教学可以满足和实现高职人才培养创新的需求,因此成为现代旅游职业教育的主流发展趋势。笔者拟对高职院校江苏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活动化教学实践进行探索,以期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强化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最终实现与职业岗位(导游)的“无缝”对接。

活动化教学的界定

活动化教学是指通过教师设置最优化的教学环节、条件和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并使之相辅相成、相互转化提升,从而促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解决问题、获得能力、升华情感、发挥潜质,实现主体性充分和谐发展的教学形式。其核心是学生经由“活动”特别是外显性活动,在“活化”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在知识技能领域和发展性领域的和谐发展,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职旅游专业的活动化教学是指在旅游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手段,通过各类活动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提高学生的旅游职业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以学生为本,以发展学生旅游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具有开放性、实践性、趣味性及创造性的活动模式。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

活动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旅游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旅游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与旅游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是旅游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超越一般专业能力领域,对职业活动的顺利进行及促进职业生涯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称为关键能力。现代旅游业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旅游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旅游职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中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在旅游及相关人才市场上的成功就是旅游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志。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越丰富、越扎实,能力发展就越快、越强。旅游活动化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应用和锻炼一定能力的机会,可使学生的旅游职业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教学对象的需要 由于高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主动性较差,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和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很难满足本课程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再加上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偏见,使高职生易产生严重的自卑感。但是,这些“80后”甚至“90后”的学生兴趣广泛、善于交往、勇于表现自己,旅游活动化教学中形式各异的方法如即兴脱口秀、导游模拟讲解、双方辩论等可以给学生提供找回信心、肯定自己、展示自我的机会。

课程构建的需要 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所以,高职旅游专业课程构建必须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在毕业后能马上胜任岗位工作,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降低企业岗前培训成本。因此,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三大类:文化课程(如《旅游文学》)、旅游专业理论课程(如《旅游学概论》)、综合技能课程与实践课程(如《导游服务技能》、《饭店服务技能》)。但这种分类不是绝对的,随着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越来越多的单门课程几乎包括了这三大块,特别是综合技能与实践所占比重在很多课程中越来越大,如《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就是其中之一。

实施课证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要 现在企业已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招聘人才的前提条件,旅游企业也不例外。拥有导游证书、酒店经理人资格证书等相关证书的旅游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是全国初级导游资格证书三门统考课程的必考科目之一,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参加导游证书考试及就业的支撑课程。这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包罗万象,囊括地理、历史、建筑、艺术、宗教、民俗等各大学科门类的知识,几乎所有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都浓缩在这门课程中。知识琐碎庞杂、抽象,如果全部依靠教师课堂45分钟“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既枯燥又完全没有教学效果,难以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最终会影响学生导游资格证书考试的成绩。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

活动化教学的设计思路

明确教学目标 为了完成每门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师应该细化每章甚至每节课的具体教学任务。以《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点章节“中国古典园林”为例,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要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特点及中国四大古典园林知识。由于笔者所在学校位于江苏省,故本课程与《江苏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紧密联系,需要综合考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一定要熟悉和掌握江苏园林特别是苏州和扬州园林的有关知识。

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两节课90分钟) 仍以《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点章节“中国古典园林”为例,根据教学目标,教师首先对这一章节的重点内容和知识点进行讲授,大概花20分钟时间,然后根据课前布置的任务,由4组学生各派一名代表,上讲台对扬州个园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景色进行模拟讲解。

师生共同评价完成情况 两节课的后10分钟让学生对每组导游员的讲解和表现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对每组的表现(知识表达、动手能力、导游词的创新及表达)做归纳总结,教师应尽量做到多鼓励,发现学生不同的长处。

通过活动化教学,可将《导游基础知识》、《江苏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服务技能》及《导游词的创作和讲解》等课程衔接起来,既可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又可让他们很好地掌握这些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养成综合职业能力。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

活动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通过本课程活动化教学的设计思路,笔者构建了基本的教学模式。

团队合作活动 现代企业在招聘和用人时都会考虑到员工是否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所谓团队合作,是指在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所经历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首先要强调学生个体的自主活动,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合作,学生相互交流探讨。如在《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过程中,在讲到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景色时,教师可以根据班级人数将全班学生均等分为4组,通过抽签决定完成四季假山(春山、夏山、秋山、冬山)景色导游词的创作与讲解,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自行完成教师分派的任务(资料的收集整理、导游词的写作、PPT的制作和课堂模拟讲解),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既可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创造力,又能体现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为今后的工作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场模拟活动 导游服务是一项应用性极强的工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校内实训基地(导游模拟实训室)等教学资源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提前进入导游员的角色,进行现场模拟导游,使学生身临其境,慢慢地从紧张到不紧张,从害怕到不害怕,从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能动活动与现实服务环境的统一,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培养旅游服务意识和审美情感,对本课程的知识和今后的服务工作产生直观感性的认识。在此过程中,也可以让一些学生扮演游客,制造一些小插曲和突发事件(例如,游客中暑晕倒,或在旅游过程中一名游客走失)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及临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旅游实践活动 在课堂模拟讲解以及在导游室接受实训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虽然有效,但这种教学模式也存在缺陷,缺陷在于学生实习前对旅游企业还相当陌生。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教师可以支持和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及节假日不计报酬地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如大型晚会迎宾活动、景点义务导游活动等,在寒暑期到旅游企业打工则是一项更深入的旅游实践活动。除此之外,教师及所在系部还可以在教学期间与有关旅游部门或旅游企业联系,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到景点或旅行社开展短时间的旅游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接触旅游服务企业,了解企业服务工作流程。通过一系列的旅游实践活动,可让学生真正了解岗位工作和行业规范,理论联系实际,为今后的毕业实习奠定基础。

辩论求知活动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和课外时间适当地组织辩论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和反应能力。辩论求知活动先由教师针对性地设置一个辩论话题,将全班分成两组,每组学生根据各自的特长能力进行分工,在分组合作的基础上,做好充分的资料准备工作后展开辩论。如对于《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章节“中国古代建筑”的内容,就可以“我国传统民居的开发是否利于保护”为辩题展开辩论,一组学生代表正方观点(开发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另一组学生代表反方(开发不利于保护)。输赢不是最重要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辩论,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不仅自主深入地掌握章节知识,同时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因此,辩论不仅是为了求知,更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对能力。

开展《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课程活动化教学的启示

活动目标要有针对性 教师在采用活动化教学方式时,要力求找到课程内容要求与学生实际情况的最佳结合点,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在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需要、特长和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本班学生的活动方案,使“活动”为实现“目标”服务,从而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 教师应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地选用活动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以《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点章节“中国四大宗教”为例,在讲授佛教建筑和文化知识前,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提前到学校附近的佛教寺庙(息心寺)进行参观,收集与佛教知识相关的资料。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可采用看录像、看投影的方式让学生直观了解佛教寺庙的建筑形式和里面的布局,然后让学生展示自己之前收集的资料,表达自己的所看所感,进行讨论交流(如藏传佛教、大乘佛教及小乘佛教的区别),通过形式各异的活动方式(现场模拟、实地参观游览、成果展示活动、交流讨论、小组合作等),达到“以活动促巩固,以活动促发展,以活动促践履”的目的。

要注重情境体验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内容琐碎,知识庞杂,但全国导游员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几乎覆盖了这门课程所有的知识点,如果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的讲授,枯燥抽象,收效甚微。故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使学生感兴趣、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直接感官体验,并通过自身获得的直接经验对课本知识进行领悟内化,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动化教学要做到“一条主线,四个解放” 活动化教学应以“一条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验的活动为主)为宗旨,教师还要让学生做到“四个解放”:(1)解放学生的嘴,让学生多说。俗话说:“江山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所以旅游专业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其综合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教师要创设自由、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充分讨论、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使每位学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2)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多做。与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陶行知语)。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对旅游专业的学生更具有现实意义,旅游专业教师更需要坚持“做中学”的思想,要让学生亲自去“做”、去“行”,从中感受、体验、领悟,将课堂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经验。(3)解放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大自然和社会。学习空间不能局限于课堂,学校和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采风,到社会实践中学习,通过自己的所看、所听、所感,更能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笔者所在的系部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每年秋季学期都会安排学生到省内外旅游地采风见习。(4)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多想。这四个解放是相辅相成、层层递进的,只有解放了学生的嘴、手和学习空间,才能最终解放学生的大脑和思维,才能培养有素质、有个性、有创新的中高级旅游人才。

总之,通过本课程的活动化教学,可以实现教学主体的根本性转移,使学生由被动地学变为勤学、爱学和乐学,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提高掌握知识的能力,也能提升知识运用能力及其他能力(表达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和处理能力等),为人才市场、旅游行业输送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从业人员。

参考文献:

[1]潘红娟.构建小学数学活动化教学模式[EB/OL].中国教师行动网,2007-03-27.

[2]唐燕萍.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2):28.

[3]刘艳华.关于应用型大学饭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7(增刊):43.

篇8

[关键词]中职学校数控技术专业 学生多元量化评价模式构建 研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3-0228-01

0.引言

伴随着中职学校“如何培养学生”以及“培养怎样的学生”的问题日益突显,一张纸、一个模式的传统教学考试形式和评价方式,僵化了教学的形式,评价对教师教学的促进功能显现出来了。各科的评价意见明确将学生是否学得轻松,是否有较强的自主性,教师创设的课堂气氛是否有利于和有助于学生进行积极交往、主动思维等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而“教学效果”的评估指标以学生学习效果为参评中心,注重关注学生积极情绪情感的形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知识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等。这种从学生学的角度判定教师教的状况,的确是一次较大的变革,对于教师而言加大了难度,提高了要求。

1.中职学校数控专业学生评价模式要坚持全面化、多元化

坚持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角度多元化是评价科学化的根本保证。教学评价改革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坚持形成性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单向评价和互动评价结合,这是评价客观性、科学性、公平性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个要求,根本在于使评价内容全面化,从而带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如数控专业某课程将评价内容分为“行为表现”、“学习能力”、“实践活动”三大块。对于“行为表现”的评价,必须以教师认真观察学生的平时表现为基础,包括学生参与学习的状况、日常行为规范的遵守状况等,评价的主体以教师为主体,辅之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参评等,评价方式以形成性评价、定性评价(描述性评语)为主;“学习能力”的评价以期末开卷考试为主要形式进行,考试命题要求开放性、紧密联系生活和综合性,以终结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为其主要特点;“实践活动”的评价项目综合考察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与同学合作的实际状况,即重过程也重结果……三块评价内容不同评价方式、多元评价主体,采用百分制和等第制相结合,更全面、更客观、更具激励性,增强了评价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学生评价多元量化模式不断丰富,多元评价的教育功效日渐显现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的学生评价模式过于单调,评价活动的教育性不强,使得学生评价很大程度上变成一种不得不作的机械的程式,没有很好地发挥评价的教育功效。实际上,评价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究竟采用何种评价模式,要视评价 的目标和教育的目标而定,不少教师大胆探索,努力探讨各种评价模式。

评价模式的多元化突破了过去以分数作为衡量、评价学生惟一标准的格局,变单一静态的评价模式为多元、动态的评价体系,为教师打开了更大的教育视野,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促进和提高了他们对学生评价教育功效的认识,同时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 中职数控学生多元量化评价体系构建

3.1 中职数控学生多元量化评价体系概貌

构建的中职数控学生多元量化评价体系确立了“主体取向”、“过程取向”、“目标取向”相结合的多重价值取向,强调了学生学业多元量化评价的发展性、多元化、多样化、低厉害、开放性和可操作性等六个原则。针对中职数控课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紧扣“学科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形成相应的评价要素,对各评价要素进一步细化为评价内容的要点。以发展性评价的理论为依据,提出了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方式、方法及应用的指导性建议及操作办法,具有一定的突破性和创新性。

3.2 构建中职数控学生多元量化评价体系构建的关键问题

所谓发展性评价观,在本质上是秉承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师生之间互动建构,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的现代教育评价理念及评价体系。从这种观念出发,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是构建中职数控学生多元量化评价体系的关键。

3.2.1 学生的智力特点与评价的价值取向的关系 进入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的差异是在智力类型方面,而不是智力的水平方面,他们是一群具有特殊智力倾向的群体。按照教育心理学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根据调查,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专业实践的兴趣很高,实践课的教学效率一般比理论课和文化课的教学效率好。

3.2.2 中职的数控课程目标与评价方式、方法和指标的关系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课程评价也是与普通教育趋同,即以学科为中心进行评价。诚然,为实现夯实学生生存与发展根基的目标,课程应具有能力观、基础观和过程观。从宏观结构看应具有适合学历教育的纵向板块,适合职业培训分流的横向板块以及兼有的纵横向板块,多元互补,博采众长。

3.2.3 学分制管理与质性统整量化评价的关系

近年来,学年学分制已经在中职学校基本得到认可,并将全面铺开实施。不管实施的是学年学分制还是完全学分制,均具有选择性、适应性、竞争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学生选择自己认为必要而且感兴趣的课程和专业,最大限度地适应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智力、非智力以及个人需求的差异)。数控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由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构成,就是为学生提供选择的平台。学分制中课程评价的变通性,促进了个性发展、尊重职业教育的个性化,可以说,完全学分制是一种能较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具有竞争机制的教学管理制度,这与发展性评价观是一脉相承的。

4.评价改革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能力得到发展。

由于中职学校数控专业学生评价模式构建、研究和实施与日常的教学有机地结合,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数控课程目标的实现。学生需利用评价的机会来了解自己的进步,评判自己的成绩,监控自己的发展,有效的自我评价与反思活动,还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培养对学习负责的态度和精神。从学生的体会中充分反映出,评价改革措施发展了学生客观、正确评价自我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与自信,更加热爱学习、热爱学校,同时也使教师学会了全面看待学生。

结论

评价问题贯穿于课程改革的始终,在实践中总结,不断积累有益的经验,使科学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应有的、积极的作用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有效、科学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各科评价实施意见虽然折射了我们学校推进教学改革中的步伐,但是由于困难较多,难度较大,不成熟、不完善之处在所难免。我们相信,随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经验的进一步积累,理论知识的不断补充,我们一定能探索出一条既科学又具操作性的新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周卫勇主编.《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北京大学出版社.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新课程与学生评价改革》.高等出版社.

篇9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化学;基础教育;探究

G633.8

初中化学是学生化学科目学习的开始阶段,由于化学知识和内容比较抽象,并且初中化学课程中涉及的理论和公式较多,因此化学一直是初中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和难点科目。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以老师讲,学生学的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存在着极大的弊端。新课标的实施,对初中化学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这就意味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必须优化教学方式,在让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其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能够得到提高。笔者总结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经验,以及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的教学新要求,认为现阶段的初中化学基础教育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运用实验加深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化学作为基础科学之一,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的化学基础知识,虽然涉及很多抽象的定理和公式,但大多数的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有所联系。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抽象的化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的重要媒介。新课标的初中化学教材中,加大了化学实验的比重,这种科学的设计,凸@了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教师在开展初中化学基础教育时,一定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思维,重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将化学实验带入课堂,运用边讲解边实验的方法,进行化学基础知识的讲解,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之间的联系,并将学生的注意力锁定在化学课堂学习中,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将化学实验运用于化学基础知识教学,还能有效的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新课标化学基础知识教育的要求,帮助教师在完成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提高对实验课的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初中的化学实验课,是学生直接参与化学实验的首要渠道。传统的初中化学教育,化学实验课主要是老师教授实验知识,而学生参与实验或亲手实验的时间比例并不多。新课标的化学教材,增加了化学实验的课时量,同时要求教师能够将化学实验交给学生,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实验课不再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述实验过程的操作规范和实

验结果, 更注重的是实验的效果, 是不是通过实验让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科学实验的严谨能力得到培养,有没有形成科学创新的思维等。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化学实验课,教师应该从操作规范的讲解和实验结果的考核中解放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实验过程的重视。只有让学生重视实验过程,并学会在实验中观察、总结,才能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实验意识,才能够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培养,才能够完成新课标对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要求。但教师在化学实验课中也同样要重视自身的教学引导和保护职能,积极的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实验步骤开展实验,并保证学生在实验中的安全,从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收获知识、锻炼能力、发现快乐。

三、课堂讲解和课后练习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化学用语和公式计算能力

化学的公式、定理及化学语言是初中化学难于其他科目的关键所在,虽然通过灵活的运用化学实验能够提高学生对化学公式、定理和化学语言的理解能力,但却无法帮助学生准确的记忆这些知识。因此在初中化学科目教学时,不仅要提高对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同样要加强学生对公式、定理以及化学用语的掌握与记忆。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开展化学科目教学时,教师就要建立课堂讲解和课后练习的联系,并通过适当的课后练习题,强化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点的应用和记忆,从而让学生能够学会运用化学语言,掌握化学公式的规律,并更深刻的理解化学定理。为了避免课后练习给学生带来过大的课业负担,在布置课后练习时,教师要注意方法,让学生学会通过对化学知识体系的总结归纳来形成系统的极易。这就意味着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先交给学生化学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以最少的化学课后作业量,达到最佳的课后练习和复习效果。

四、通过家庭小实验、选做实验和选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化学现象,这些化学现象与初中化学知识体系都是具有一定练习的。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时,要提高对这些日常化学现象和小实验的重视。通过引导学生开展生活化学小实验,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化学抽象知识与具象思维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这不仅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也是新课标初中化学课本中体现的重要教学方法。

新课改之后的教材实验部分的内容和自主学习部分增加了,教学经验少的教师对这些处理不是很合理,就显得教学的时候顾此失彼。其实化学课本的 “家庭小实验” 对学生来说是不太容易完成的,这是因为家里的实验化学药品和实验器皿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因此老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灵活的掌握, 也可在实验课程结束早的情况下带领学生一起做做家庭小实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做,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独立完成能力以及创新性也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选做实验和选学的内容可以在有条件的时候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选学内容的知识,然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化学作为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不仅对人类现代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更是初中科目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做好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基础教育,教师一定要创新教育理念,以新课标的教学新要求为目标,提高教学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初中化学教师一定要重视化学实验在化学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运用实验在完成化学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高考备考;化学实验题;特点;启示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高考化学试题变化愈来愈明显,与传统相比命题越来越灵活,内容越来越丰富,考查学生科学素养的特点日益突出,尤其是实验成为考生较难把握、 较易失分的题型,针对这个问题,对2013年及其近几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进行分析,揭示其试题特点,最终为实验复习教学提供有效指导。现总结如下:

一、高考实验题的命题特点

从实验题命题内容及角度来看,试题的设问往往是围绕实验基本技能涵盖内容展开, 同时兼顾了对元素化合物性质、化学反应本质的认识、流程图的理解、简单的化学计算,并融合了相关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和理论等内容。详细情况如下:

1.以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考查基础

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化学实验的基础,主要有分液漏斗、 容量瓶、滴定管等仪器的科学使用,以及关于萃取、分液、过滤、结晶等基本操作技能,还有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滴定实验、晶体制备、物质的定量分析等等基本实验是2013年化学高考实验题中考查的重点。

如2013年浙江高考第28题,考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物质含量的测定,滴定的操作及最基础的实验所需的仪器等。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过程的掌握程度,定性与定量实验的设计和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等。不难、不偏,考查的都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最基本的化学素养应该具备的基本的能力。可见,高考这个主要的选拔考试,也从以往的重知识量,重习题的难度的形式转变成作为普通公民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而这往往是一些教师容易忽略的,甚至在高三复习中,总认为这些最基本的,最基础的学生都会,或者是这些最简单的高考都不会考,而这些想法恰恰违背了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就今年高考命题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也是课标中对学生要求的实验能力的一项基本能力。

又如,2013年山东高考第11题4个选项全都是有关基本实验基本技能的,涉及到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就有蒸发、结晶、过滤、分液、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本题考查实验仪器及基本操作,旨在考查学生基本实验能力。由此可见,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是高考的基础和重点,在平时的教学中规范地进行化学实验是高考复习最有效的基础。

2.以化学学科主干知识为考点

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方法的一种,通过化学实验可以验证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等知识,因此化学实验的命题紧扣化学学科核心知识,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实验所需要的储备知识,以及通过实验总结出的实验结论更是命题的关键,并且多知识点、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2013年福建高考第24题,本题以ClO2 为载体,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配平、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的计算、沉淀溶解平衡、电解原理的应用。试题呈现形式新颖、内容要求综合,试题将化学知识有机融合在实验题目中,但解决问题的落脚点全在学科主干知识上。又如2013年大纲全国卷第29题更是加大力度对元素化合物性质及其转化关系的考查,问题中让学生从铝土矿提炼铝的流程图中书写5个化学方程式。“万变不离其宗”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永远是高考的重点。

3.以与社会生产、生活相关素材为考查载体

新课程高考化学实验题的选材背景都与社会生产、生活相联系。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从化学角度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生活问题。对2013年高考化学实验题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化学生产技术的工艺流程题已成为新课改后高考的热点和主流题型,在全国各省份高考化学所使用的 1 5 套试卷中,除重庆、天津、福建高考的实验题没有采用工艺流程图,其余12套试卷均以常见的原料和生产工艺为载体,考查学生应用化学反应原理和理论来制备和分离提纯产品,并运用绿色化学、增大产率等观点分析实际生产中的各种问题。真正落实课程标准中选拔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前提下,做到“学以致用”。真正考查学生生存、生产能力。

例如,2013年江苏高考第16题,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考题以菱镁矿为原料制备高纯度氧化镁的工业流程呈现给学生,考查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混合气体的分离及收集等知识。又如,2013年全国卷Ⅱ第27题,氧化锌为白色粉末,可用于湿疹、癣等皮肤病的治疗,考题以纯化工业级氧化锌的制备流程呈现给学生,考查物质除杂、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简单计算等知识。结合化学工艺流程考查化学实验比单纯考查实验难度又上升了一个档次。有关生产工艺中的技术所涉及的化学反应与目前学生所具备的化学知识虽然还有一定距离,但往往起点高,落点低,万变不离其宗,考题仍然是以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考查基础,以化学学科主干知识为考点。

二、由高考实验题引发的启示

1.源于教材,注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