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本概论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9: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哲学基本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哲学基本概论

篇1

关键词:基本原理概论;任务驱动教学;解决方案

作者简介:潘金志(1987-),男,福建永春人,福建农林大学学院硕士研究生;黄旺生(1953-),男,福建南安人,福建农林大学学院,教研室主任,教授。(福建?福州?350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高校精品课程“基本原理概论”建设项目(项目编号:0137a7)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8-0096-02

“基本原理概论”是根据2005年3月、教育部的规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新的调整改革方案中确定的新课程。这门课程开设以来,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但也存在着一些教学上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认真总结在该课程教学当中的经验和问题,讲清这门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对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有益的探讨,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一、“基本原理概论”的部分重难点问题

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干课程,一是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基本原理知识,二是可以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探索本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能够促进本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1.关于实践唯物主义和哲学的本质特征

哲学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哲学素养和知识水平,这是学好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然而要真正理解哲学,必须正确把握哲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科学地概括为实践唯物主义。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实践唯物主义有不同的理解,直接影响着师生对哲学本质的把握。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必须对实践唯物主义和哲学的本质进行重点探讨。

2.关于哲学视域下的科学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事物的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创新和发展。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在发展进程中对于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总的根本看法。在教学当中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可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发展观的实质,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因此,“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应该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3.关于辩证法也就是的认识论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写到:“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的认识论:正是问题的这一‘方面’(这不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是问题的实质)普列汉诺夫没有注意到,至于其他的者就更不用说了。”①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这个命题揭示了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性。显然,这个命题需要把逻辑学、认识论、辩证法三者统一起来理解。在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教学当中,要对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进行比较全面地解析。

4.关于历史的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

人们往往直观地理解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的客体是历史主体的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但是历史的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有哪些基本特征、以及历史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有待于用基本观点进一步分析。因此,具体讲解历史的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能够帮助学生充分掌握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知识内容。

二、本课程重难点问题的成因分析

“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开设以来,任课教师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等限制,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我国高校的办学体制不同,对本课程重视程度会存在差异,研究深度也可能不尽相同。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直接关系到他们教学的侧重点;教师的年龄和教学经验也会影响到教学方式和及其效果。

“基本原理概论”论述世界观和方法论,阐述物质世界、人类的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等重要理论。内容博大精深、科学性强,有些概念比较抽象难懂,同时又要求理论联系当代实际。这些因素就容易提高对于理论的难度。综上所述,正是因为学校、教师、课程内容等方面的原因,影响到本课程的教学成效和大学生的学习质量,促成了解决“基本原理概论”教学重难点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本课程若干重难点问题解决方案的探讨

“基本原理概论”是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大学生只有全面接受本课程的教育,才能掌握世界观和方法论。然而,本课程中若干重点难点问题的存在,制约着课程的建设、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成长成才。在此对这些重难点问题的解决作了初步的探索,希望有益于提高本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使之成为大学生喜爱的、终身受益的课程。

篇2

以《力学及其发展的历史批判概论》为例

011850221李靖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后人总能在前人基础上进行批判改革。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就有很多批判的声音。正如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关于物体运动的原因的批判,牛顿和胡克关于引力的互相批判。这里我想以《力学及其发展的历史批判概论》为例对理论力学史中的批判思想进行讨论。

《力学及其发展的历史批判概论》的作者是恩斯特·马赫。恩斯特·马赫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自幼便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在维也纳接受了五年的教育,虽然获得的是放电与感应方面的博士,但他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十分深入。退休后也从未停止对物理学的研究。

在哲学界,马赫作为唯心主义哲学家更是广为人知。他是维也纳学派的先师,更是逻辑经验论和经验批判主义的创始人,哲学建树颇深。这样的身份背景下,人们很容易忽视掉他曾经对经典物理学的批判,正是由于马赫对于经典力学的批判,才揭开了近代物理学革命的序幕,很多物理学家也深受启发,波尔、海森堡等均是其中的代表,受到马赫思想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受马赫观点影响最大的,还当属爱因斯坦。由于马赫对经典力学的批判,牛顿经典力学中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理念受到质疑,对惯性的理解出现了不同想法,从而动摇了经典力学的统治地位。正是由于马赫对物理学的杰出贡献,现在的许多物理量都用“马赫”

来命名,如“马赫角”等。

在理论物理学乃至整个力学史中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都有十分崇高的地位,但是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以后许多的新成就不断出现。经典力学的地位就受到了挑战。此时物理学界的领军人物马赫就发表了《力学及其发展的历史批判概论》,表达了他对经典力学的怀疑。在书中,马赫以怀疑的经验论哲学作为批判的武器,将矛头对准了牛顿的力学先验论,对经典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进行了本质揭示,为物理学的革命奠定了基础。马赫的《力学及其发展的批判历史概论》对牛顿绝对时空观进行了客观批判,迸发出了物理学革命行将到来的先声。

马赫本人认为,并不是所有不能被直接证实的命题均为伪命题。他指出,物质也是一种抽象,不能被人们的感官所直接感知。他没有沿用经典力学中绝对的时空观,他认为时间并不是绝对独立存在的。他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联系性,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没有绝对的时间,离开了相互联系,时间将不复存在。而时间与事物的运动又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任何事物的运动都与时间有关,而且不存在与运动变化无关的时间。”同样马赫也对牛顿的绝对空间进行了批判与否定。

马赫的批判研究非常有成果。正是他的怀疑与批判让更多的有识之士发现经典力学的缺陷,进而思考推动了近代力学的发展和进步。马赫的思想影响了很多人,比如近代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在《关于广义相对论的原理》中,将马赫对于惯性的理解命名为马赫原理,并表明,在当时,马赫已经看透了经典物理学的薄弱环节。如果当时的马赫不是已经到了迟暮之年,也许相对论的发现就会易主。马赫借《力学及其发展的历史批判概论》对经典物理学进行了本质批判,动摇了经典物理学的统治地位,对于现代物理学革命的到来具有重要意义,对后代物理学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马赫的批判理论,人们得到启迪,不断加强对经典物理学理论的重新审视,为物理学新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引发了物理学界和哲学界的热烈讨论。在科学技术迫切需要发展的时代,马赫勇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挑战权威,对经典力学重新审视,大胆批判,更喊出了物理学革命到来的先声,为物理学革命的到来铺平了道路。

哲学也是一门科学,在理论物理学的研究中采用了批判精神能更好的促进学科的发展。马赫正是因为他敢于质疑当时力学史的权威而著名,如今我们想在基础物理学的研究上取得突破也许正需要某写人才,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即使对象是爱因斯坦。

篇3

通过几年的学习,本人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3、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

4、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篇4

关键词:MindManager 思维导图 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a)-0136-02

1 优秀的思维导图软件――MindMana

ger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Tony・Buzan)于20世纪60年明了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之间的关系用相互隶属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同时开启左右脑,能够以形象直观的图形展示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人们进行可视化的知识管理。

随着思维导图的普及,一系列思维导图制作软件应运而生。其中,尤以美国Mindjet公司开发的MindManager软件而备受欢迎。MindManager软件的最早版本是由Mindjet公司在1994年的,目前最新的版本MindManager 15.0.160是在2014年9月9日的。它能够支持英语、日语、德语、法语和汉语五种语言,并支持Windows、Mac、Web、Mobile(iPhone /iPad /Android)和On-premise等多个平台。因为有着直观、友好的用户界面和丰富的功能,这些优势使得MindManager软件在众多软件中脱颖而出。MindManager极大地简化了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使用户很方便地对他们的思维导图进行修改、保存、复制等操作,还能够更方便地与他人实现共享。随着当前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成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成败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果掌握MindManager思维导图软件的使用技能,充分发挥该软件的优点,将其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去,必将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2 MindManager应用于“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可行性分析

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其他三门必修课程相比,“基本原理概论”课具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那就是它的系统性、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05方案的改革后,“基本原理概论”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整合而成。需要指出的是,“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这三个组成部分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拼接,而是彼此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的。其中,哲学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结合在一起,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过程。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和目的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只有让大学生深刻理解这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讲清楚“基本原理概论”课中各概念之间、各原理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让大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内容的理论架构,深刻理解的精神实质和理论特征,才能充分彰显理论的巨大说服力量。因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基本原理的彻底性,就突出地体现在它的逻辑性之中。

在“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尽管很多教师已经采用了PowerPoint这个专门用于教学演示的幻灯片制作系统,但PowerPoint软件自身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本原理概论”课的知识结构以及各范畴之间逻辑关系的演绎。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不足:一是缺乏交互性。PowerPoint软件制作的幻灯片是按照线性的顺序播放的,尽管有插入超链法、动作设置法、动作按钮法三种创建超级链接的方法,但交互能力仍然太弱。二是不能凸显教学内容的知识架构。由于PowerPoint采用分页显示的演绎方式,容易形成零散知识点的堆积,不利于学生理解“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三是修改不便。PowerPoint软件一般在一张或几张幻灯片上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讲解。如果修改幻灯片,则需要对幻灯片上的大段文字进行处理,修改不便。

与PowerPoint软件相比,MindManager软件具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一是交互性良好。MindManager软件在绘制思维导图时,能从中心主题出发,向外发射依次递进形成各级子主题。利用MindManager软件的演示功能非常利于呈现逻辑结构关系比较复杂的内容,能够使听讲者很快就抓住所要学习的问题的提纲。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无论学生何时有新的观点,教师就能及时增减思维导图的内容并及时调整各级主题之间的逻辑关联。这样的交互性弥补了PowerPoint上下文联系不强,逻辑结构不突出的问题。二是与Microsoft Office无缝集成。MindManager软件能够快速将数据导入或导出到Microsoft Word,PowerPoint, Excel,Outlook,Project等各种格式,适应各种需要。由于MindManager软件能够直接导出PowerPoint,所以我们可以通过MindManager软件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来生成PowerPoint。这样一举两得,既获得了思维导图,也获得了幻灯片。三是修改便利。MindManager软件绘制思维导图时,已经提供了各种模板,教师可根据自己需求方向选择所需模板,同时还能进行个性化的模板设计。另外,由于MindManager思维导图软件只使用关键字,所以,当教师需要修改教学内容时,只需修改关键字和联系就可以快速变更思维导图内容。

3 Mindmanager在“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MindManager软件能够形象、直观地展现各级主题之间的关系,这样的优点使得它很好地向学生展现“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众多概念、命题、原理之间的内在逻辑。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善加利用,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大有裨益的。对于教师而言,MindManager软件的应用可以贯穿于“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的始终。在备课阶段,教师可运用IE 浏览器工具栏搜索所需要的优质备课资源,如基本原理概论精品课等教学资源网站,将他们收集到MindManager 中,自动生成RSS,帮助教师进行备课资料的管理。[2]同时,由于MindManager软件输出方式的多样性,在备课阶段只需运用它来进行教学准备,之后却能随时转换成Microsoft Word, PowerPoint,Excel,Outlook,Project等多种形式,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3]在课堂教学阶段,如果能够MindManager软件对“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课程内容进行提炼,形成关键概念组织成思维导图,以图表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将为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比如,在讲到政治经济学原理部分,可借助于MindManager软件制作形象的图表,来展现“使用价值、价值、价值量、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等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运用MindManager软件制作形象的思维导图来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技能的运用等方面逐一进行教学反思,以分析和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优点及时巩固,缺点及时修正,以为下一次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在“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学习过程中,MindManager 软件对于学生而言,同样也具有重大的帮助。首先,MindManager软件帮助学生高效地记录和整理课程笔记,提高学习效率。[4]“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内容较多且信息量过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根据教师逻辑推演思维处于高度运转状态,稍有疏忽就会跟不上教学节奏,因此很难腾出时间来记录详细的笔记。而MindManager软件却能以知识要点的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这样就能极大地便利学生记录学习要点,提高学生记笔记的速度和质量,也为课后学生复习带来方便。其次,MindManager软件还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比如,在进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的教学过程中,使用MindManager软件将总的教学任务拆分为各子任务。可以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的内容分解为“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改革、科学技术”等方面,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之后,将各部分内容作为子任务布置给各学习小组。各小组根据本小组的任务,开展小组讨论,让每个成员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MindManager软件以“头脑风暴”的方式集思广益,绘制出思维导图呈现出本小组的观点。

4 结语

该文提出了MindManager这一可视化的思维导图软件在“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课运用优势。MindManager软件与PowerPoint相比,具有交互性良好、与Microsoft Office无缝集成和修改便利的特点。在“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MindManager软件,有利于教师在备课阶段管理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学内容中的各层级概念、命题、原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在课后有利于进行教学评价。同时,MindManager软件还能帮助学生高效记录笔记和进行协作学习。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2] 刘广.MindManager在教育技术课程理论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7(1):77-79,82.

篇5

【关键词】基本原理概论;接受度;体会

“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从基本理论角度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的科学内容和精神实质,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是使大学生终身受益的一门课程。然而,由于这门课程学理性强,学生理解很困难。特别是部分学生受实用主义影响,认为这门课程对自己将来就业和发展没有用,因此不够重视,甚至抵触,这必然形成他们学习的障碍。要消除这种障碍,关键在课程伊始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大学生对“原理”课的接受度。

一、认识学科意义明确学习目的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生只有明确学习目的,才能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原理”课的学习有助于大学生优化知识结构,丰富人文底蕴。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升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有机融合,人文社会知识越深厚,越有助于提高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激发出创新火花。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渠道,而“原理”课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最基础、学理性最强的科目,特别是哲学的学习对提高大学生的哲学素质至关重要。科学发展史表明,科学工作者总是要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在于是受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支配,还是受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指导。一个没有哲学素养的科学工作者是不可能有所突破的。

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关乎人生发展的方向。世界观、人生观又决定了价值观。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实践证明,仅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并不能保证人的行为的价值取向的正确。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才是正确的,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贡献与索取、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这是困扰大学生并引发其思考的现实问题。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导向与激励的作用。

“原理”课的学习有助于大学生增强理论思维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理论思维主要是指辩证思维,是从整体上、全局上、本质上对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人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无论工作方法的确定还是学习方法的选择,都离不开思维方法的理论指导和实际运用。知识经济时代,没有良好的思维也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更无法开拓新的领域。学习哲学,就是使我们获取科学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方法的系统训练。

二、了解学科的现状与发展激发求知欲

了解一门学科现状,展望学科发展的前景和趋势,有利于加深对学科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索提供方向。

学生对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在以往的学习中了解比较多,已没有理论新鲜感。他们更关注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和社会主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就在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和政客弹冠相庆,宣布彻底失败之时,马克思及其学说却比以往更加受到世人的关注和崇敬。世纪之交,在西方媒体举办的“千年思想家”评选中马克思名列榜首,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回归马克思”的热潮,研究马克思及其学说的学术流派风起云涌,纪念马克思活动异常高涨。同时西方最负盛名的思想家德里达、詹姆逊、哈贝马斯、吉登斯等纷纷为马克思辩护,认为马克思学说仍是批判当代资本主义最有力的思想武器,走向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也未能超越马克思理论的分析框架。最近这场始自美国经由西方而波及全球的世界金融危机,再次引发有识之士反思资本主义制度,西方的思想家们对资本主义造成的破坏作用深感不安,同时苦于找不到良方来挽救这个社会,他们又开始向马克思寻求答案。通过介绍西方学者对理论的研究、认同和借鉴,让学生从另一个视角理解在当代的影响和价值,拓展了他们的理论视野,激发了理论学习的兴趣。

三、传授科学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黑格尔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知识范围内一切真正科学知识的灵魂”,教师从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提高其学习能力才能在未来不断获取知识、更新知识。

篇6

关键词: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 学生素养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既是一门关于中国国别文化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基础性课程,又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自1999年始,国家教育部就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确定为高校的公共必修课程,并作为高校所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性、综合性的人文类核心课程[1]。《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在高校开设该课程是大学生文化素养教育的途径之一,高校应抓好《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之教学,充分发挥该课程的文化教育功能,进一步弘扬中国文化,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研究中国文化现象、文化体系和文化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包括: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中国文化的主要特色、中国文化的发生机制、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国文化的分科知识和中国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学到的、接触到的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不少,但是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却缺乏整体性、系统性。高校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就是要梳理出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将学生已掌握的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文化理论形成完整的文化体系,使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从而树立中国文化历史概念,实现在文化上的高度自觉。高校将《中国文化概论》列为公共基础课程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是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需要,是增强民族文化主体性的需要,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需要。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进一步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人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二、《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现状

《中国文化概论》作为高校一门公共基础性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但由于各种原因,该课程存在若干问题,现状令人担忧。

1.《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不受重视,日益边缘化。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比较重视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技能,而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重视不够。因此,大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不够合理,专业课程学时长、学分多,比重过大;人文课程学时少、学分低,比重太小。作为人文课程的公共基础课《中国文化概论》相应地被边缘化。有的高校将其课程性质改为公共选修课、限选课、校选课,有的高校甚至只在个别文科类专业中开设,理科类专业不开设。

高校不重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建设,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致力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训练,忙于计算机等级和英语四、六级等考试,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热情并不高。他们对《中国文化概论》这样的人文课程认识不够充分,态度不够端正,不能认识到拓宽知识视野、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

高校长期对人文素养教育不够重视,必然会导致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使得校园文化氛围薄弱。高校学生毕业后将是国家的中流砥柱,如果缺乏人文素养,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2.《中国文化概论》与西方文化课程的冲突。

当代大学生,文化观念已经逐渐向西方式的偏移,对自己老祖宗的东西反而渐渐变得陌生。大学生喜欢过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对中国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不感兴趣,有的甚至已然忘却。这种盲目的崇外,使得大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类课程和西方文化类课程的态度有所偏移。学生在选修课中大多选择《基督教研究》、《外国名著导读》、《西方文化精讲》等,选修《中国文化概论》、《论语导读》、《中华诗词之美》、《国学导读》等的极少。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都有其精髓的地方,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类课程,可以拓宽知识面,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但是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不能忽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学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炎黄子孙,有义务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3.学生素养低。

目前相当部分高校学生存在人文精神缺失、人文素养偏低的现象,令人担忧。有的大学生精神生活空虚无聊,整天沉湎于网络游戏、QQ、微信,有的道德缺失、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唯物主义、唯利主义、唯乐主义在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因此,高校加强大学人文素养教育的工作刻不容缓。正如科学院院士、教育家杨叔子先生所言:“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2]因此《中国文化概论》等人文学科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1.高校应重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建设。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和塑造有赖于人文科学知识的内化和升华。大学生首先必须学习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掌握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实现这种内化和升华。因此,各高校应审时度势,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在文理各专业的必修课中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并确保每周两课时的教学量,开满一个学期。另外,高校还要建设一支优秀的人文类师资队伍,制定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在弘扬中国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优化课程教学方法。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涉及文学、史学、科技、外交、教育、宗教、音乐、戏曲、书法、绘画、建筑、雕塑等多方面,内容繁多、知识涵盖面广。《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内容博大精深而授课时数却校其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讲授繁多的教学内容,并达到弘扬中国文化、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是该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应根据《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特点,采取多媒体教学方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通过演示文字、图片和影视资料,以及超级链接互联网上的有关资料,配合教师的讲解,将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融为一体,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注重弘扬中国文化。

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弘扬中国文化。当前,中国经济腾飞,中国崛起于世界之林,同时中国文化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不小。文化素质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将《中国文化概论》列为必修课程是弘扬中国文化的需要,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需要。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应系统地讲授中国文化的生成机制、表现形式和总体特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的知识和理论,把握中国文化现象的特点,提高对文化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进而更准确地认识和把握民族的文化特点。

4.努力提高学生素养。

高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设置的宗旨,就是使学生了解一些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特别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通过《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努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优势、倡导中国文化之精神,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实问题。

教育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未来,它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传播,更是人文精神的培养、人生价值的探索。《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正是富含对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等进行思考的一门课程,这些传统文化积淀和蕴涵了历代中国人的经验和知识,是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所以,我们要充分重视和发挥《中国文化概论》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努力弘扬中国文化,提高学生素养。

参考文献:

篇7

一、中国哲学史教学基本现状

目前,中国哲学史课程在非哲学专业的本科教学形势不容乐观,虽然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有中国哲学史这门课程,但其教学成果远远没有达到老师的期望值和学科建设本身应该达到的高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所遇到的这种困窘与处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作为非哲学专业的本科院校,中国哲学史课程基本上都是以任意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且基本上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一些办学资历不是很深,同时又相对缺乏哲学社会科学传统的高等院校,往往出现按照自己的师资力量及现有教师专业特点随意调整教学计划,任意安排哲学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哲学课程的开设而言也往往存在因人设课的情况。其他专业要么只开设西方哲学史,要么就直接把哲学等同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不包括儒道禅等中国的智慧[1]。这导致了人们将哲学看做为政治,有时甚至是时事政治。所以哲学在很多大学只是作为一个学科存在着,教师的教学是为了维持这个学科延续而不至于衰亡、绝种而为之,或者是为了保持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存之罢了。

2.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中国大学的哲学专业设置过少,并非每个大学都设有哲学系,就是在仅有的几个哲学系里,几乎没有多少学生将哲学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另外非哲学专业的学生也没有人将哲学作为第二专业选修[1]。大多数学生基本上都认为,哲学史的学习不但抽象乏味,晦涩难懂,而且都是几千年前古人的思想,难免与现实社会脱节。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选课现实中不难发现,选修中国哲学史的学生大多集中于大一、大二学生,但总体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上看其他书籍,背外语的较多,很难展开教学互动,收效较微。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对中国哲学史学习兴趣不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了无用,二是上课听不懂,主要是为了修够学校指定学分才不得已选之。

3.课程自身建设不足。由于课程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中国哲学史课程建设相应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哲学师资队伍建设不足。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师资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是推动课程教育改革发展、提高课程教育质量水平的关键。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中国哲学课程的师资严重不足,在开设中国哲学课程的专业中,也是一个人同时上西方哲学、中国哲学等多门课程,或者直接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时教授中国哲学史,这样往往造成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之间的恶性循环。其次,相关配套课程开设不足。如果单是开设一门中国哲学史或单是一门西方哲学史课程,很难形成学生学习的哲学氛围,也容易造成同学对哲学理解的片面性、局限性。在选修课时限制下,大多数专业开设的中国哲学史很难系统地让同学窥其全貌,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只能有选择性地讲解,容易造成知识链条的脱节。

二、中国哲学教学现状的原因剖析

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在非哲学专业高等院校,中国哲学史本科教学存在诸多不理想情况,其建设与发展受到多方掣肘。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哲学史目前的困境呢?笔者认为至少存在以下几个因素。

1.教学理念的世俗化。在传统的眼里,哲学给人们的一般印象是时代的精华和民族的灵魂,从而受到“礼遇”。然而在这种崇尚的“礼遇”之后却迎来了人们对哲学的“敬而远之”,因为在市场经济的价值原则冲击下,哲学已经被人们在心灵上束之高阁了,此缘于这个大而无用的东西确实不能解决我们现实的冷暖与饥饿。这在近年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学校专业设置上看,绝大部分高校的新增专业及旧有专业的改革都朝着实用性、功利性、快速性方向发展,在此理念下催生出来的是专业越分越细、领域越分越小,越来越接近与与现代市场经济对接的专业培训,造成传统的哲学无人问津,而有了诸如法哲学、经济哲学、管理哲学等边缘学科的热门。从学生对专业的选择上和用人单位看,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学习目前的“热门”专业,他们给自己预设的目标就是通过大学四年的集中培训与学习,毕业就能“学以致用”,派上大用场,而用人单位也倾向于专业人才,看重专业对口,学法学的就到公、检、法等部门就业,学管理的就到企业单位、管理部门就业,这使得哲学专业就无对口的就业单位,面临着严峻的就业挑战。

2.课程设置的程式化。教学理念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来体现。当前中国高校哲学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按照哲学一级学科下属的八个二级学科及其三级学科开设的。在哲学专业,设有哲学、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逻辑学、伦理学、美学、科技哲学等。但这些课程,不论是概论、原理,还是通史、选读,大多只能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大概的知识,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哲学自身。换句话说,哲学课程的设置最多就让同学们记住了一些观点、原理、流派,而没有达到哲学成智成人之终极关怀功能。在非哲学专业开设的哲学课程,这种“形而上学式”的课程设置更为突出,往往把哲学课程简单地等同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或西方哲学,且大多缺乏如原著选读相关课程设置和哲学素质训练。

3.教学内容的古老化。现在很多高校使用的中国哲学教材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编写的,这些教材的编写大多明显地带有时代的痕迹,难免和现在的时代内容和新的考古发现不符。中山大学哲学系冯达文老师在谈到中国哲学史课程内容改革目标时就指出,近几十年,特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期间,中国哲学史研究受前苏联教条主义的研究方法影响甚深,许多研究著作与教材搬用近代西方哲学四大块(自然观、发展观、认识论、社会历史观)的模式解析中国哲学,以为这样可以使中国哲学科学化,其结果是不仅没有能够把中国哲学发展的内在理路还原出来,而且使中国哲学更支离破碎,更不成体系了[2]。这种古老化的教材编写模式,虽然在近年来有所改观,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如一些教材只是过去教材内容改良,以为删减了马克思的观点就还中国哲学本原。再如一些教材的编写是“集体智慧”,即把整个中国哲学体系划分为若干部分,然后分工撰写,结果大多知识材料的集合和观点的汇拢,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整体感和个性化。

4.教学形式的单一化。课堂讲授是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环节。哲学课程的教学过程有其自身特点,它不可能像上计算机或法律课程那样具体,也不可能像上外语课那样浅显,哲学的形而上性质决定了教学课程的抽象性、思辨性及对深度的要求。所以如何在自己的口头讲解和书面教材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给学生留出恰当的独立思考空间,带学生走进智慧殿堂本身就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和艺术性的工作。当前的哲学教学由于制度、教材等的限制,教师很难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表达自己的思想,其授课方式也大多还是填鸭式教学,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不能有效地形成教学相长,这恰恰磨灭了哲学教学师生间讨论、思辨的本质。

5.教学考核的死板化。教学考核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考核,二是对学生的考核。对教师的考核而言,评价一个哲学教师教学的优秀与否主要就看学校发放的调查问卷和督学的一次听课打分,姑且不去评论这种评估是否全面,就其合理性与规范性也存在很大问题。因为其调查问卷过于表面和简单,所有学科的问卷内容整齐划一,不能反映学科之间的不同性质和特点,更不能体现教师之间的不同风格。进而言之,学生在评价的时候,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往往注重感性的教学过程,特别是本科学生,很难以理性的思维去评价一门课程教学的好坏。至于督学的一次甚至两次评课打分带有的偶然性和形而上学性就毋庸置疑了。对学生的考核而言,大部分学校的对学生的中国哲学课程考核方式都是以闭卷或开卷形式进行,或以论文形式通过,相比较而言,闭卷考试是其间最无价值的一种形式,它不能有效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这导致学生间高分低能现象的普遍存在,与哲学学习的本性完全相悖。

三、中国哲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基于目前在非哲学专业中的中国哲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现状,笔者认为其教学改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扭转教学理念。从思想上加强对中国哲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是有效进行课程改革及建设的前提与保证,在这个意义上,扭转世俗的哲学教学理念,是解决好哲学教学问题及寻找其出路的关键。我们只有突破庸俗的实用观点和狭隘的市场经济价值原则,才能自觉把中国哲学教学真正纳入素质教育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哲学在增强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锻造强烈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培养良好的个人品格和道德意识等方面的功能,这种成智成人的哲学素养应该成为现代大学基础教育的一个基本内容,学校应该在其大学专业中学习的范围,提高其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要在教育中让不论是学生、学校还是社会都感到,在哲学学习中学到的为人之道,所训练出来的研读原著的能力、批判分析的能力、揭示观点中公认的预设能力、建构关于自己观点的具有说服力的论证能力以及论证中的文字表达能力,是普遍实用于其他学科和其他职业领域的[3]。

2.合理课程设置。作为非哲学专业开设的哲学课程,不宜设置太多必修课,但作为对哲学的一般理解的哲学概论或导论,应该规定学生必须修够足够学分,让学生能够了解哲学领域的重大问题,主要针对哲学史上产生的不同观点、重要问题的历史发展线索等,从而使学生对哲学所思考的问题及哲学的致思方式有基本的理解和掌握。哲学概论或导论是哲学思维的入门课程,之后学校应该以二级学科为范围,开设一系列选修课菜单。作为选修的哲学课,可以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质,可以根据教师的专业优势设不同的专题,可以定时聘请知名专家以讲座形式进行教学和交流。这样既把基础的哲学素养训练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有利于入门后的学生及对哲学感兴趣的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哲学问题。

3.更新教学内容。目前惯用的中国哲学史教材主要有丁祯彦的《中国哲学史教程》、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萧萐父的《中国哲学史》等,虽然这些教材的编写水平均较高,但都是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为主线,阐述每一个哲学家的思想,这种体例的优点是内容详尽,便于讲授,其缺点是详略不分,支离破碎[4]。在内容的设置上,作为非哲学专业的学生,不宜对每个思想家具体观点的学习和研究,要抛开以往的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为基本线索的板式化、程式化的内容设置,而应该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以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哲学思维(认知)方式,分析哲学家们对某一重要问题的讨论与思考,以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学生就不是僵硬地去接受某种哲学体系框架,而是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创新。

4.多样教学形式。哲学课程教学应该也必须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哲学教学是真正能够体现“教学相长”的舞台,师生双方应该改变以往传统的角色定位和思维模式,把教学过程从“满堂灌”、“填鸭式”的单向教学转变为双向互动。相对于其他课程,中国哲学史在教学内容上略显庞杂,我们只有找出一条贯通始终的线索,才能将之条分缕析。所有这些,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基础,学生只有拥有一定哲学基础和相关知识背景,才能跟上老师的思维与节奏;另一方面取决于教师,教师必须切实对中国哲学史体系有整体把握,才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所以教师要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

篇8

关键词:教学方法;选择;创新;“基本原理概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273-02

“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从基本理论角度帮助大学生理解的内涵和实质,掌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理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理论性最强,如何使它成为对大学生最具吸引力的一门课,是该门课程任课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要提高原理课的实效性,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是关键。原理课教师应当突破传统方式,创新教学模式,采用“灵活”、“管用”的教学方法。

一、“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只有正确选择教学方法才能在教学实践运用中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原理课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符合以下标准。

首先,要符合“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目的。通过原理课的教学要能够使学生全面掌握基本原理,增强他们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学不仅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生动的形式感染人,还要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其次,要符合“基本原理概论”课内容的特点。原理课内容包括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知识含量大,理论性强。因此教师不能仅就理论讲理论,而应该使理论自然融入学生的思想,并且融会贯通。再次,要符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学习能力。他们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理论,更愿意自己主动参加到对理论的分析和研究过程中。因此,教学必须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做到“以学生为本”。最后,要符合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和适用条件。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认真分析各种方法的特点,实现教学过程诸因素的优化组合。

根据上述标准改革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晓之以理,辅之以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是把基本原理各个部分的概念、原理讲清楚,讲透彻。“辅之以形”,就是把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实践材料相结合。“动之以情”,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以情促知。遵循这些要求,选择谈话式、案例式、讨论式、情境式、探究式作为原理课教学的基本方法,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将这些方法进行改革,使之适宜于原理课的教学要求。

二、“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

1.谈话式教学的创新运用。由于原理课理论性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容易陷入单一的灌输式教学。这种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把说理与启发相结合的谈话式教学比较适宜于理论性强、抽象度高的原理课的教学。古今中外的一些思想家都曾经成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孔子和苏格拉底。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主张通过谈话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探索思路,体悟出事物的本质。苏格拉底创立了师生互相提问,平等对话的问答式教学法。他宣称:他自己虽无知,却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正像助产婆虽然自己年老不能生育,却能够为别人接生一样。

在谈话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以全知者自居,而是以提问者的身份主持课堂。例如,在讲授相对静止的时候,举出古希腊的哲人赫拉克利特提出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克拉底鲁所提出的“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两种结论,要求学生判断孰对孰错。如果学生发表的见解是错误的,教师可以举出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进行反驳,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失误,并继续思考如何纠正错误。例如,当有的学生认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是正确的时候,教师立刻追问如果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这样转瞬即逝的,那么这些事物还能够存在吗?还能够被认识吗?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暗示、启发使讨论沿着一定的脉络进行下去,指引学生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

谈话式教学开展首先,要由教师在课前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问题,安排怎样将学生的思维层层打开。其次,有些问题可以在课前布置给学生,使学生有一定的准备。有的问题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师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寻求答案。最后,谈话的过程可以是教师与一个学生对话,教师与多个学生对话,教师与整个班级的学生对话,或者是学生之间互相对话。教师一定要能够驾驭课堂,指引学生的思路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从而实现师生思维的碰撞和智慧火花的绽放。

篇9

关键词:模式建构;研究性学习;《基本原理概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5-0211-02

研究性学习也叫探究学习(Inquiry learning),是首先出现在近代西方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把研究性学习运用于《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教学实践中,通过在《原理》课课堂教学过程中建构多种研究性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切实增强《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研究性学习历史演进及基本内涵

19世纪以来,关于研究性学习曾经出现过两次研究和发展的热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第一次研究热潮,美国的杜威、克伯屈等进步主义者是此次热潮的主要倡导者。20世纪50―70年代出现第二次研究岢保美国的布鲁纳、施瓦布、费尼克斯等人是主要的倡导者。第二次研究热潮主要在欧美国家掀起,然后蔓延至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强调教师应重视学生科学的知识结构的形成,重视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布鲁纳最早提出和倡导教学中要运用“发现法”,倡导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且能得出答案,学生要能学会“如何学习”;倡导教师应锐意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核心是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中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及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法,与“研究性学习”都有相同之处,其核心教育理念都是强调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对话,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思考、探寻知识,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探索研究未知世界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并发展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互联网+”时代,教育理念更强调学生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有意义的“发现性”学习,而研究性学习能使“接受”和“发现”二者完美地结合,既做到了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兴趣特征,又提高了教与学的质量。

二、《原理》课的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政治色彩浓厚。《原理》中浓厚的意识形态教育导致学生很难把握其中的内容,这加深了学生对于《原理》的抵触。同时,理论体系是比较抽象和概括性的理论,而社会现实情况总在发生变化,教师仅依靠理论进行讲解,会让学生感到太过空泛,很难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而且高校《原理》的教学内容与高中政治课程的内容大量重复,使学生感觉缺乏新意,提不起兴趣。

2.从教学主体分析,教师队伍素质使教学效果受限。《原理》课的从教人员授课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教师自己的理论基础和哲学素养本身就不过关,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该课程的认可和学习。从调研中得出,学生喜欢理论功底深厚、讲课有激情的教师讲课。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讲课精彩就喜欢听,反之则对整门课程都没有兴趣。

3.从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参与性不高。《原理》教学方式主要还是局限于“灌输式”课堂讲授,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有些学生觉得该课程内容枯燥且无实际用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开展好《原理》课的教学活动,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是摆在《原理》课教师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4.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学习观产生负面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的思想深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同时伴随着高校扩招产生的就业压力日益严峻,大学生几乎一进校门就在思考就业问题,为了能在大城市谋一份比较理想的工作,大部分学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专业课的学习和各种证件的考取上。大学生学习目的的功利性,直接削弱了《原理》课的教学质量。

三、《原理》课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1.有助于教师转变角色定位。在研究性学习中,《原理》教师要逐渐从“知识论”转向“主体论”,要认识到大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参与教学的重要性。教师要从教学的组织领导者、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过程中的策划者、咨询者及学习伙伴,强调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确立学生能力本位、全面发展的教学价值取向。

2.有助于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展。在《原理》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并组织大学生进行与《原理》内容相关的资料查阅和现实社会热点问题分析的活动,使大学生能够涉猎更多者及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并能洞悉国内外各种哲学流派的最新思潮,加深和拓展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有效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原理》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3.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学习《原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研究性学习最大特点就是能激发大学生学习《原理》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到“我要学”,容易在学生群体中形成浓厚的学习《原理》的氛围。同时,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加深大学生对《原理》的理性认知。

4.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团队合作,注重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同时也恰当地诠释了《原理》中强调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价值取向,能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既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又具有人文关怀的接班人。

四、“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建构

篇10

【关键词】英语专业;语言学概论;教材建设;问题;对策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在各个高校的英语专业得到了大力的开展,并且也从此来开了研究该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序幕。同时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高年级英语教学研讨会也逐渐在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召开,并提出了将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的建议,并且随着相关教学大纲的制定,使得研究英语专业语言学概论的步伐更进一步加快。时至今日,对于教材的建设依然有待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和指导学生。

一、语言学概论教材建设的问题

(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无法得到很好培养

听说读写这些基本技能的培养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这些环节自然也就成为了重点,同时为了满足新课标要求,还开展了多种教学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注重以上教学环节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严重匮乏,而对其根本原因进行追究,实则是教材编排过程中忽视了这一点,在教材编排的侧重点上为知识和理论的介绍,并未将知识、理论和相关语言现象结合分析,自然学生的语言现象分析能力就得不到培养。

(二)教材内容枯燥乏味

目前的语言学概论教材对于广大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具有深奥难懂、枯燥乏味的特点,将学术性作为了教材建设的重点,并且内容难度较高,使得学生很难理解,进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并且部分教材内容的选择主要源自原著片段改编和直接内容引用,却未说明、阐释,这样就使得语言不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与此同时,在教材的编排设计过程中也为将漫画、插图等引进,使得教材的趣味性不强,学生的思维无法得到启发,进而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致不高。

(三)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

自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开展至今,虽然语言学学科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教材的编排速度却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或者是教材虽然进行了不断的重新编排,但是在内容的更新上却不明显,例如戴炜栋等在编排的过程中仅在原有基础上加入了“跨文化语用失误”、“派生构词法”、“分析词的结构”、“语言的功能”这些章节,却为涉及语篇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及其系统功能语法相关内容。

(四)语言学方法的介绍欠缺

英语专业语言学概论教学的目的是将语言相关知识及其语言学研究方法向学生传授,以此来实现学生独立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但是就目前的教材编排过程中,却严重匮乏语言学方法的介绍,例如在对分支学科和某一流派进行介绍的时候,只注重主要内容和发展历程的介绍,却忽视了操作方法和思路的介绍。

二、建设语言学概论教材的对策

针对以上英语专业语言学概论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相关对策的实施,以此来实现教材编排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的增强,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具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分析具体语言现象,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即应用和掌握概括、抽象、综合、分析、比较等思维方法和推理、判断、概念等思维形式,将抽象、空洞的理论知识过渡到具体和实际,并对语言现象借助语言学理论进行解释。以分析具体现象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概括、抽象、综合、分析、比较等。同时在设计教材练习的时候也要关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当下我国的教材练习设计主要为简单的问答题,可以在教材中将答案直接找出,这样就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相比之下,国外的教材确实值得借鉴的,所涉及的教材练习主要包括了Discussion topic/projects和Study questions,前者主要是对演绎和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的考察,后者主要是对基本理论和概念情况的考察,在考察的内容、范围上更加全面,在难度上更高。

(二)重视介绍语言学分析技术

以上我们对我国语言学概论教材建设的侧重点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因此,在进行教材编排的过程中,必须将知识不断的细化全面,将分支学科和语言学各流派的操作方法、思路等向学生全面详细的介绍,如句义分析的技术、功能主义及认知语言学技术和理论、生成语法的操作方法和思路、分布分析法、语义学的词义分析等,同时再将结构主义的描写方法和分布技术详细介绍,如变换、删除、扩展、替换等方法,使其成为语言学概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将语言学概论教材基础性突出

该课程主要是以基础理论为主,因此在进行教材设计和编编排的过程中也要将其基础性突出,并将介绍基本方法、基本理论和基本理念作为重点不介绍或者是少介绍边缘性和非基本内容。再者就是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对知识水平和学生的专业语言能力充分的考虑,保证精选内容能够被学生接受和理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删除学生不易理解、抽象的章节,当然其前提是保持语言学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四)教材的设计编排具备人性化特征

也就是讲插图等引进教材中,使教材具有生动、形象和直观的特点,能够将信息以图代文传递,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和思维的启迪。例如借鉴From-kin版的教材,在该版的教材中,所涉及的插图具有大量性,且多以卡通漫画为主。在进行语言运用和语言知识鉴别时,就将卡通漫画编排与教材中,选材源自电影《人猿泰山》,而内容则是简与泰山初次见面的故事,这种区别语言运用和语言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对原本乏味枯燥的知识感到生动有趣,进而提升学习的热情。而Hudson版的教材则将本章的术语和概念专门列出,以此来实现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把握。并且还将提纲列出于每一章的后面,以此来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本章的思路。除此之外国外Radford的教材还将术语索引附录于书中,而Fromkin版的更是将小型语言学词典及其索引附加,这样就使得在进行教材编写的时候对于术语的严谨定义,学生可以通过附录来进行理解和查检。由此可见,语言学概论教材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向国外借鉴先进的手段,促进学生学习热情的提升。

(五)重视语言学研究新成果的吸收

通常情况下,将定论传授,并将相对稳定的教材追求是教材设计和编排考虑的重点。但是现如今,要想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就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不断的更新,将新方法、新观点和新理论引进,使教材的建设与当下的语言学学科发展相适应。并且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语言学思潮受强大解释力的影响,对于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更是日益增多。并且将语法化及其话语分析作为了重点。故而在进行语言学概论教材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对该领域研究的相关新成果进行吸收,保证语言学概论建设编排的与时俱进。

三、结语

以上我们详细的探讨了英语专业的语言学概论教材建设中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具体化的对策,因此,要想语言学概论教材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就必须在进行教材编排的过程中,严格遵循以上方式和方法,保证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保证涉及内容的全面性、通俗易懂性,使学生能够对知识和理论更加全面的掌握和理解,实现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黄腾翔.关于高校英语专业普通语言学课程的调查和反思[J].语文学刊,2011(6).

[2] 罗耀华,柳春燕.《语言学概论》课程创新教学尝试田[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