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投资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9: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直接投资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直接投资的特点

篇1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选择;跨国经营

作为跨国公司最典型的特征和一种最重要的国际资本流动方式,海外投资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驱动力。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正在形成,尤其是外贸体制改革的加快,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体制基础;中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为海外投资奠定了经济基础;中国加入WTO,为跨国投资和跨国经营提供了契机。如何清醒地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利用机遇,迎接挑战,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做出科学的战略抉择,在国际上寻求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成了我国企业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

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1)我国企业跨国投资起步晚,但发展较快。我国企业跨国投资是从1979年开始的,仅有20余年的历史,而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跨国投资已有100余年的历史了。但我国企业的跨国投资发展很快。20多年来,我国海外企业数量和对外直接投资额的年平均增长率都达到约50%,大大超过了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最初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速度。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2年底,我国累计投资设立各类境外企业6960家,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协议投资总额超过138亿美元,中方投资约93亿多美元(实际数量和金额远不止于此);已有39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之列,11家进入国际工程咨询设计200强。

(2)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主体日趋多元化,但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从投资主体看,专业外贸公司的海外投资进入萎缩、调整期,而工贸公司,民营、私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踊跃,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生力量,中国对外投资主体初步呈现多元化,但大型国有企业仍是中国海外投资的主力军。在2002年中国最大的12家跨国公司中,中远以9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雄居榜首。海尔和中兴是其中两家非国有企业,但其海外资产规模均较小。

(3)对外直接投资贸易型企业居多,多元化的趋势在加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于完善经营体系、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全球化经营效率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目的,一些跨国公司将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由传统的制造业转向金融服务业。目前中国海外投资涉及的领域也从过去的以贸易和餐饮为主逐步拓宽到矿产、森林、渔业、能源等资源开发,家用电器、纺织服装、机电产品等境外加工贸易,农业及农产品开发、餐饮、旅游、商业零售、咨询服务等行业在内的全方位的经营活动。总体上看,在投资企业中,从事商品流通的外贸企业多,占49.7%.但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看,境外加工贸易(占22.2%)和资源开发(占18.1%)增长比较快。

(4)对外投资区域相对集中,我国的港澳地区以及美欧依然是重点。1990年底,我国801个非贸易性境外企业分布在世界93个国家和地区,而实际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5个发达国家的企业就达240个,占30%;在前苏联、新加坡、泰国和我国港澳地区又集中了另外300家,其中我国港澳地区就集中了140家非贸易性企业。至1991年,我国近千家境外贸易企业,有180家集中在我国港澳地区;另外的700家则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泰国和阿联酋等少数几个国家。迄今为止,中国海外投资最多的是我国港澳地区,占46.8%;其次是北美,占13.7%;第三是亚洲,占11%;第四是非洲,占9.2%;第五是拉美,占7.5%;第六是大洋洲,占6.2%;最少的是欧洲,只占6%.

(5)投资方式以新建为主、营运方式以合资经营为主。为了应对日益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和高昂的研发成本,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借助战略联盟方式来广泛开展经营合作,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并购、许可证经营、分包、特许权转让及合作生产等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特别应注意的是跨国并购是影响国际直接投资规模的主导因素,2000年全球直接投资流量中,并购占据84.6%,兼并和收购达到1.1万亿美元。

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主要采取新建的进入方式,比例高达48%,其次是战略联盟方式,占39%,收购兼并排在最后,仅为13%.而在所有权比例和控制权决策上,一般选择合资企业的方式。据有关统计,我国包括贸易性企业在内的境外企业中,中方独资经营占34.4%;同国外合资经营的企业占65.6%,如果仅考虑非贸易性企业,这一比重接近80%.

(6)投资项目以中小型为主,平均规模在不断扩大。中国的境外投资除资源开发型项目规模较大外,绝大多数都属中小项目,截至2001年9月,资源开发项目的平均中方投资额为1046万美元,贸易项目的平均规模为112万美元,加工贸易项目的平均规模为109万美元,其中境外加工贸易平均规模稍大,为265万美元。

贸易项目过多是导致总体规模较小的主要原因。但近年来开始出现了一些大中型生产项目,如珠海华电公司在柬埔寨的柴油机发电项目投资4800万美元。大项目的增加导致项目平均规模不断扩大,从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的不足100万美元提高到1999年的268.5万美元。

2.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

(1)跨国投资主体的选择。为了有力地提升竞争力,防范经营风险,我国发展跨国公司的主体应该是大型工贸企业集团。对于大型工业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应采取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的美国型跨国公司发展模式。选择实力雄厚的工贸企业集团为基础,按照工贸结合、技贸结合、银贸结合、进出口结合的要求,联合科技、金融等经济组织,从事跨国投资和商务活动。目前,家电、纺织、石油化工、汽车、民航、有色冶金、钢铁、外经贸、商业、电信、金融等行业已初步完成或已开始组建企业集团。一方面鼓励这些集团大力发展跨国经营活动,并给予贷款和保函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一些民营企业已经具备了开展跨国经营和海外投资的条件,如四通集团、万向集团、新希望、华为、科龙、东方集团等,都已不同程度走向国际市场。积极引导和规范这些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和经营活动,鼓励各地根据地方特色,组织企业综合、深度开发某个市场,连片开发,并在贷款贴息、信息服务、海外投资保险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扶持。

(2)目标市场的战略选择。我国企业跨国投资不应过分依赖一些国家和地区,应树立多元化发展的观念,根据自己的经营目标、技术水平和实力来考虑目标市场或投资区位战略,在此基础上则可对投资市场有所偏重。总体上来看,中国的企业实力、科技水平和产品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我们拥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与我国相邻的东南亚各国以及有利于绕过贸易保护主义限制壁垒的发展中国家。由于这些国家经济水平与我国相近,投资成本低,市场潜力大,投资政策优惠,有利于发挥我国企业的相对优势。同时,借助在发展中国家投资作“跳板”,也是我国企业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捷径。另外是美、日、欧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社会政治较为稳定,大都实行鼓励外来投资的政策,提供投资者各种低息贷款,这为我国企业进军这些市场提供了大好时机。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开始了又一轮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继续向资金技术密集型方向转换,这便为我国企业发挥优势、参与国际竞争、进行对外投资提供了机遇和可能。在这些国家投资一方面可以通过投资获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为国内企业提供国际最新科技成果的信息,以带动国内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避开区域集团的贸易限制,有利于企业保持和进一步扩大市场。

(3)跨国投资产业选择。对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应当充分考虑到本国行业的相对优势及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落后,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位置,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依靠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而企业要科学地选择跨国经营的行业或项目,要注意考虑到不同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考虑到目前我国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可能性和跨国公司发展的新特点。现阶段中国企业境外投资产业选择的重点应包括成熟产业的外移、升级产业的追踪、资源利用型产业的开发等。具体讲,资源开发行业投资仍然是我国近期海外投资的主要战略目标。发展境外资源类投资项目,开发国内紧缺的石油、天然气、森林、木材加工、造纸、采矿、海洋渔业等,可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对于中间性技术产业,许多行业国内已经出现过剩,而这些产品扩大出口又受到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因此,这类技术应尽早转移到经济发展水平比我国更低一档的发展中国家,或绕过壁垒直接进入发达国家。标准技术产业,可以转移到一些资源丰富、劳动力低廉、交通便利的邻国和发展中国家,并向第三国出口。对于科技开发行业,可以通过对东道国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投资和参与管理,从中学习和吸取对方的先进经验,将技术带回国内应用;或在国外发达国家组建高科技新产品开发公司,将开发的新产品交给国内企业生产,然后再将产品销往国外。另外我国具有传统特色的技术,包括古典园林、中国国画、中医中药、手工艺品、传统食品等可以转移到文化背景相近的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地区,还可以通过海外华人网络向全球市场拓展。

(4)跨国经营投资方式的战略选择。中国企业由于缺乏对国际市场的全面了解以及资金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对于目前国际上最为盛行的跨国并购不宜广泛使用。通过直接投资方式进入,能较大程度地控制其风险,并能在较大程度上掌握项目策划各个方面的主动性。而通过合资经营有利于企业的跨国投资,有利于企业吸收和利用当地合作伙伴的优势和长处,弥补我国企业跨国投资的不足,另外还可以有效地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益。

当然对于国际型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在选择方式上并不是单一的,也可能会同时采用几种方式进入。这取决于企业对客观情况和自身条件的判断。企业要在相互冲突的因素以及可供选择的模式中做出决策决非易事,而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过程。必须对每个目标国家的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的候选产品或投资项目做出审慎的调研、评估和筛选;并对可行的进入模式进行利润收益、风险和非利润目标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最后选择那种利润最大的可行的进入模式,并且要注意经营模式的动态调整和优化。

我们应当抓住跨国公司全球战略调整的时机,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主动进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调整,尽可能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减少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

篇2

1.1美在华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自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起,美资开始不断进入中国。1980年由中美兴建的北京长城饭店可以说是开启了改革开放后美在华直接投资的历史。从那时起至今,可大致将美在华直接投资的历史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探索阶段(1980~1991年),在这一期间内随着改革开放和中美建交,中美经贸条件不断改善,美国跨国公司开始在华直接投资,但这一时期内,美在华直接投资的项目数和投资总额数量仍较少,且逐年变化不大;第二阶段为扩张阶段(1992~2001年),自1992年南巡讲话和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体制改革目标后,由于中国开始各项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美在华直接投资规模迅速增长,2001年美在华直接投资年度总额为44.33亿美元,较1992年增长了近八倍;第三阶段为调整阶段(2002~2007年),由于中国在“入世”过渡期后即将进行税制改革和中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等原因,美在华直接投资的年项目数以及实际利用美资额呈明显下降趋势,但美在华直接投资的累计总规模仍然巨大;第四个阶段为稳定阶段(2008年至今),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在华直接投资的年度总额在20~30亿美元间浮动,年投资总额趋于稳定。

1.2美在华直接投资的特点首先,美在华直接投资的规模巨大,具体表现为近年来美国一直是在华投资前五的国家,而中国也是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国之一。其次,美在华直接投资表现出鲜明的行业分布特征,呈现出制造业的直接投资规模较大,而服务业等其他行业投资比重较低。事实上,1990年至2004年美对外直接投资中服务业占存量的比重由48.2%升至73.4%(庄宗明和马明申,2007);而美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中,服务业占据的比重则明显偏低,占比不到美在华直接投资总额的十分之一。相反,数据显示,1999~2013年,制造业在美对华直接投资总额的60%~80%。

2中美双边贸易的发展和特点

2.1中美双边贸易的发展历程自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并于同年正式签订了《中美贸易关系协定》,承诺相互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后,美国当年便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此后中美贸易开始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总额稳定增长,至今中美两国已经相互成为对方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值得注意的是,1993年中美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8.07%,是至今涨幅最大的一年,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从对美国的贸易逆差转变为贸易逆差,并持续至今。

2.2中美双边贸易的特点随着中美间经贸往来不断加强,中美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美贸易也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中美贸易规模巨大。如今中美两国均占据世界最大经济体、以及全球最大贸易国的排行榜首,中美双边贸易也体现出规模庞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目前美国已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国,而中国则成为美国的最大进口国和第二大贸易国。第二,中美贸易规模失衡,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尽管中美双方贸易统计标准的不同使得两国中美贸易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沈国兵,2005),但中美双边贸易严重失衡已成为两国统一观点。可以说,从1993年中国对美国首度出现贸易顺差62.76亿美元后中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到了2000年,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美国的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并持续至今。第三,中美贸易结构失衡,不同产业间贸易特点差别巨大。低劳动力成本是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又具有的比较优势;而在全球产品价值链体系中,中国以加工贸易为主要方式容入其中,并处于低端位置。因此,中国主要以制成品复出口和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为主,即,中美贸易顺差实际上是中美货物贸易顺差。而中美服务贸易,则一直是存在些许的中美服务贸易逆差,幅度在300亿美元以内,其绝对值不到中美货物贸易顺差的十分之一。因此,中美间贸易结构存在失衡,表现为中美贸易顺差仅体现在中美货物贸易中,而中美服务贸易则呈少量逆差态势。

3美在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结合历年美在华直接投资以及中美贸易的走势,能发现随着美在华直接投资累积量增加,中美的进、出口贸易额均会增大,而中美贸易净出口额也随之增大。1992年美对华直接投资出现高速增长后,1993年的中美进出口总额也出现明显同比增长,中美贸易顺差也开始出现。这些事实说明了美在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总额以及中美贸易失衡起到了正向作用。而此前学者们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如赵蓓文(2009)就分别采用全样本回归和子样本回归进行实证,认为美在华直接投资是中美贸易逆差扩大的原因之一。美在华直接投资会加剧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是由于美国跨国公司到中国进行实际投资的动机不同,不同动机的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造成的结果也有所不同。而美国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动机主要可以分为市场导向型动机和生产导向型动机两种。首先,对于市场导向型的美跨国公司,其直接投资的动机是为了规避两国间的贸易壁垒,从而开发和扩大其在中国本土市场上的份额。因此,市场导向型的美跨国公司在中国生产出的产品直接在中国本土市场上进行销售,这符合蒙代尔(1957)的贸易替论,即这类型的直接投资行为使国际投资代替了国际贸易,减少了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其次,对于生产导向型的美跨国公司,其直接投资的动机是利用中国相对廉价的劳动力等生产资料,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这符合小岛清(1978)的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互补理论,即美对华直接投资是从美国处于比较劣势而中国处于比较优势的产业开始,也就是能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这种“顺贸易型”投资模型使得美跨国公司在中国生产的产品事实上或是直接从中国制造,或是由第三国进口原材料、半成品后在中国加工,而最终结果是产品复出口至美国。因此,这种生产导向型的直接投资行为是一种贸易创造行为,它将原本美国公司直接在美国进行生产和销售的环节变为美国公司在中国生产、美国销售,从而增加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综上所述,市场导向型的美跨国公司以贸易替代的方式降低了美国对中国的出口规模,而生产导向型的美跨国公司以贸易创造的方式扩大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规模。这两种类型的美跨国公司对华的直接投资,同时都扩大了中美贸易顺差,加剧了中美贸易失衡。

4结论及政策建议

篇3

一、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特点

近20年来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呈高速增长态势。然而,进入2001年以后,由于新经济泡沫在美国的破灭,美国经济出现持续的衰退,并影响到西欧和日本,尤其是在“9·11”事件后,美国经济不仅复兴无望,反而雪上加霜,全球性经济衰退也进一步加剧,外国直接投资也由此出现了大幅下降的局面。根据联合国2001年9月18日发表的《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预计全年投资将下跌到7600亿美元,跌幅近1/3.

统计数字表明,1995-2000年,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流出自3058亿美元增加到10463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流入由2034亿美元增加到10052亿美元,分别增加了242.2%和336.3%,都超过了同期外国直接投资增长的速度。结果,发达国家占外国直接投资的比重就明显提高了,其中,对外直接投资流出由86.1%提高到了91.0%,对外直接投资流入由61.4%提高到了79.1%.相比之下,同期发展中国家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比重就明显下降了,其中对外直接投资流出由13.8%下降到了8.6%(1998年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曾下降为4.8%),对外直接投资流入由34.2%下降到了18.9%(1996年曾回升为38.4%)。

在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出现的最大特点就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不仅是外国直接投资流出的主角,也是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主角。自外国直接投资产生伊始,发达国家和地区就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角。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发展中国家在外国直接投资发展中地位一度有所提高,1993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出占全球的比重在达到了16.1%,对外直接投资流入占全球的比重在1994年达到了39.9%.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一趋势却又急转直下,发达国家重新占据主导地位。

外国直接投资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投资非常活跃。1995-1999年,美国和西欧的相互投资由840亿美元增加到2863亿美元,增加了240.8%.其中,美国对欧盟的投资由488亿美元增加到582亿美元,欧盟对美国的投资由351亿美元增加到2281亿美元,分别增加了19.3%和549.9%.由于美国和欧盟间相互投资的迅速增加,其相互投资占外国直接投资的比重(按对内直接投资额计),就由1995年的25.3%提高到了1999年的33.1%.另外,欧盟各国间的相互投资也非常活跃,1999年达到了3180亿欧元,2000年又达到了4360亿欧元,约相当于1995年630亿欧元的6.9倍,占欧盟对内直接投资的60%以上。

二、中国面临的新课题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新特点表明了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是资本流动的目的所在。资本追求利润的本质决定了资本必然在最大范围内流动,寻求增值的最大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市场地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竞争带来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国际并购、重组愈发活跃,迭起。国际直接投资之所以出现向发达国家和地区倾斜的趋势,其根本原因在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具有成熟的技术优势、广阔的市场优势和完善的投资环境优势等,资本流向这些国家和地区,能够有效地分散和化解风险,并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表明了经济全球和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不仅意味着世界已从过去的贸易市场一体化发展到金融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和生产一体化阶段,世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也随之急剧变化,传统上的“国界”对经济分割和屏蔽作用不断弱化,整个人类的生产效率获得了提高。

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对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发展很快,2002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500亿美元,但对外直接投资相对缓慢。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加入WTO为中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准备了契机,也提出了挑战。

1、伴随经济金融全球化而来的是对经济金融管制的不断放松

贸易自由化、利率自由化、金融业务自由化、资本流动自由化等,以及信息技术的革命将把我国置于更加广阔的全球化浪潮之中,中国必须参与到日益深化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之中去。换句话说,经济金融的全球化为中国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客观压力。与此同时,经济金融的全球化又意味着全球性经济金融风险的大大增强。不仅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态势和经济结构调整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也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冲击和影响。这无疑使中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因素极大地增加。

2、中国加入WTO要求中国必须积极主动地“走出去”

中国已经加入WT0,根据中国与WTO各成员国达成的一系列的协议,中国必须按照世贸组织体制的要求修改规则、开放市场,允许其他成员的商品、资金、技术进入,展开竞争,优胜劣汰。

也就是说,中国市场将成为世界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仅将大大改善我国企业的外部环境,市场开放也使国内市场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我国企业不出国门,就将同国外产品和企业短兵相接。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即便是采取关税保护的产业,外国竞争企业同样可以用到中国投资设厂的办法绕过这些壁垒。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没有什么市场面对外国竞争者是绝对安全的。因此,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时代已经到来。

经济全球化时代要求企业经营者具有全球眼光,实现经营思想和经营理念的彻底转,积极主动地“走出去”,利用两种资源(自然资源和技术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那么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发展的新特点要求我们认真思考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目的、“走出去”的方式、“走出去”的战略等等。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对策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起步于1979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些大中型生产企业、中央和地方的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及综合经营类企业、甚至民营企业也加入对外投资的行列。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1年9月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包括贸易与非贸易企业累计为6513家,协议投资额117.95亿美元,中方协议投资额79.03亿美元。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我们应该因应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变化,采取各种措施推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1、我们应该明确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在于获取经济利益这一观念

中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就是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通过在国际市场范围内有效地配置资源,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中国企业“走出去”不仅仅要获取微观经济利益,还必须兼顾宏观经济利益。一方面,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的国家经济安全。不仅要着眼于当前的投资利润,还要着眼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和安全,抓住机遇,更多地投资海外,开发和利用国外资源,尤其是要注意石油、铜矿、铁矿、森林、橡胶等中国十分缺乏但却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物资的储备;另一方面,“走出去”要符合国家的产业发展需要。中国有一些行业,近几年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形成了大量有较高技术水平的生产能力,但由于国内生产能力总量大大超过需求。

2、根据经济利益目标确立中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及产业流向

截止到2001年9月底,中国海外投资最多的是港澳地区,占46.8%;其次是北美,占13.7%;第三是亚洲,占11%;第四是非洲,占9.2%;第五是拉美,占7.5%;第六是大洋洲,占6.2%;最少的是欧洲,只占6%.一般地说,北美、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有着非常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市场广阔,政治稳定,法制健全;亚、非、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市场和法制建设较为滞后,政治相对较不稳定。目前中国的海外投资涉及的领域已从过去的以贸易和餐饮为主逐步拓宽到矿产、森林、渔业、能源等资源开发,家用电器、纺织服装、机电产品等境外加工贸易,农业及农产品开发、餐饮、旅游、商业零售、咨询服务等行业在内的全方位的经营活动。尽管贸易型企业(占49.7%)仍旧占据了中国海外投资的半壁江山,但从近年来的发展看,境外加工贸易(占22.2%)和资源开发(18.1%)增长比较快。我们应该根据微观经济利益目标和宏观经济利益目标确定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结构和行业结构,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篇4

近20年来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呈高速增长态势。然而,进入2001年以后,由于新经济泡沫在美国的破灭,美国经济出现持续的衰退,并影响到西欧和日本,尤其是在“9·11”事件后,美国经济不仅复兴无望,反而雪上加霜,全球性经济衰退也进一步加剧,外国直接投资也由此出现了大幅下降的局面。根据联合国2001年9月18日发表的《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预计全年投资将下跌到7600亿美元,跌幅近1/3.

在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出现的最大特点就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不仅是外国直接投资流出的主角,也是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主角。自外国直接投资产生伊始,发达国家和地区就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角。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发展中国家在外国直接投资发展中地位一度有所提高,1993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出占全球的比重在达到了16.1%,对外直接投资流入占全球的比重在1994年达到了39.9%.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一趋势却又急转直下,发达国家重新占据主导地位。

统计数字表明,1995-2000年,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流出自3058亿美元增加到10463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流入由2034亿美元增加到10052亿美元,分别增加了242.2%和336.3%,都超过了同期外国直接投资增长的速度。结果,发达国家占外国直接投资的比重就明显提高了,其中,对外直接投资流出由86.1%提高到了91.0%,对外直接投资流入由61.4%提高到了79.1%.相比之下,同期发展中国家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比重就明显下降了,其中对外直接投资流出由13.8%下降到了8.6%(1998年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曾下降为4.8%),对外直接投资流入由34.2%下降到了18.9%(1996年曾回升为38.4%)。

外国直接投资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投资非常活跃。1995-1999年,美国和西欧的相互投资由840亿美元增加到2863亿美元,增加了240.8%.其中,美国对欧盟的投资由488亿美元增加到582亿美元,欧盟对美国的投资由351亿美元增加到2281亿美元,分别增加了19.3%和549.9%.由于美国和欧盟间相互投资的迅速增加,其相互投资占外国直接投资的比重(按对内直接投资额计),就由1995年的25.3%提高到了1999年的33.1%.另外,欧盟各国间的相互投资也非常活跃,1999年达到了3180亿欧元,2000年又达到了4360亿欧元,约相当于1995年630亿欧元的6.9倍,占欧盟对内直接投资的60%以上。

二、中国面临的新课题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表明了经济全球和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不仅意味着世界已从过去的贸易市场一体化发展到金融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和生产一体化阶段,世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也随之急剧变化,传统上的“国界”对经济分割和屏蔽作用不断弱化,整个人类的生产效率获得了提高。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新特点表明了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是资本流动的目的所在。资本追求利润的本质决定了资本必然在最大范围内流动,寻求增值的最大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市场地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竞争带来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国际并购、重组愈发活跃,迭起。国际直接投资之所以出现向发达国家和地区倾斜的趋势,其根本原因在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具有成熟的技术优势、广阔的市场优势和完善的投资环境优势等,资本流向这些国家和地区,能够有效地分散和化解风险,并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对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发展很快,2002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500亿美元,但对外直接投资相对缓慢。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加入WTO为中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准备了契机,也提出了挑战。

1、伴随经济金融全球化而来的是对经济金融管制的不断放松

贸易自由化、利率自由化、金融业务自由化、资本流动自由化等,以及信息技术的革命将把我国置于更加广阔的全球化浪潮之中,中国必须参与到日益深化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之中去。换句话说,经济金融的全球化为中国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客观压力。与此同时,经济金融的全球化又意味着全球性经济金融风险的大大增强。不仅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态势和经济结构调整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也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冲击和影响。这无疑使中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因素极大地增加。

2、中国加入WTO要求中国必须积极主动地“走出去”

中国已经加入WT0,根据中国与WTO各成员国达成的一系列的协议,中国必须按照世贸组织体制的要求修改规则、开放市场,允许其他成员的商品、资金、技术进入,展开竞争,优胜劣汰。

也就是说,中国市场将成为世界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仅将大大改善我国企业的外部环境,市场开放也使国内市场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我国企业不出国门,就将同国外产品和企业短兵相接。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即便是采取关税保护的产业,外国竞争企业同样可以用到中国投资设厂的办法绕过这些壁垒。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没有什么市场面对外国竞争者是绝对安全的。因此,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时代已经到来。

经济全球化时代要求企业经营者具有全球眼光,实现经营思想和经营理念的彻底转,积极主动地“走出去”,利用两种资源(自然资源和技术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那么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发展的新特点要求我们认真思考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目的、“走出去”的方式、“走出去”的战略等等。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对策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起步于1979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些大中型生产企业、中央和地方的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及综合经营类企业、甚至民营企业也加入对外投资的行列。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1年9月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包括贸易与非贸易企业累计为6513家,协议投资额117.95亿美元,中方协议投资额79.03亿美元。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我们应该因应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变化,采取各种措施推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1、我们应该明确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在于获取经济利益这一观念

中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就是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通过在国际市场范围内有效地配置资源,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中国企业“走出去”不仅仅要获取微观经济利益,还必须兼顾宏观经济利益。一方面,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的国家经济安全。不仅要着眼于当前的投资利润,还要着眼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和安全,抓住机遇,更多地投资海外,开发和利用国外资源,尤其是要注意石油、铜矿、铁矿、森林、橡胶等中国十分缺乏但却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物资的储备;另一方面,“走出去”要符合国家的产业发展需要。中国有一些行业,近几年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形成了大量有较高技术水平的生产能力,但由于国内生产能力总量大大超过需求。

2、我们应该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从而培育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经济主体

跨国企业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微观经济主休。这主体健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所能获得的经济利益的水平。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多数仍然是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一方面,“定指标”、“下计划”式的发展思路就不可避免,另一方面,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许多企业的机制已经发生转变,但“预算软约束”问题然存在,争投资、争项目、轻效益、轻风险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对于那些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松懈、国有资产监管不到位、缺乏内在发展动力的企业来说,进行境外投资,很有可能成为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失的新渠道。根据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微观因素即企业自身的特点是决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只有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转机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企业才会有长期不懈的“走出去”的内在激励和自我约束机制。在目前的条件下,可以鼓励民营企业积极走出去,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支重要力量。

篇5

一、转轨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分析

中国、俄罗斯以及东欧等转轨国家已经经历了20年左右的改革、转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取得了较大成果。由于所有制形式的转变,使转轨国家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与世界经济、世界市场的沟通更进了一步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无论是俄罗斯和东欧国家采用的激进式转轨方式,还是中国采取的渐进式转轨方式,都是这些国家与世界经济加强联系的过程。通过转轨,这些国家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实行开放性的政策,逐渐融入全球化进程。在开放的同时,转轨国家更多地了解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状况,包括各产业部门的发展趋势、世界市场的需求、跨国企业的组织机构、资源配置、融资方式、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以及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社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方法等等。这些经验对于转轨国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是十分必要的。

(二)具备了对外投资的资金与技术能力

转轨国家经过20余年的转轨,呈现出经济增长的势头,使转轨国家具备一定的外汇储备以及技术研发能力。在政府的鼓励扶持下,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通过进行科学的规划、稳妥地实施,应该能够通过对外投资获得收益。虽然从技术的总体水平来看,转轨国家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有些领域,转轨国家的技术水平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适合向发展中国家投资。

(三)加强了与世界多边贸易体制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融合

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俄罗斯正在积极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东欧国家于2004年成为欧盟的成员,这些努力使转轨国家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转轨国家不仅可以对外进行间接资本输出,而且可以进行直接投资;不仅可以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而且可以通过国际资本市场并购外国企业。

二、 新时期转轨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一)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小

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113亿美元,东欧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仅为23亿美元。1994~1998年,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约为49亿美元。与发达国家相比,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小,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

(二)非资本过剩型的对外直接投资

西方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于资本要素丰裕,从而产生的将相对过剩资本向外转移而进行的“资本过剩型跨国投资”。往往受资金不足困扰的转轨国家不存在过剩资本,其对外直接投资也是有别于发达国家资本过剩型跨国投资的“一手抓积极吸引外资,一手抓大胆走出去”的非资本过剩型对外直接投资。

(三)整体产业素质偏低

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在国内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然而,转轨国家改造产业结构的任务正在进行,整体产业素质偏低,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在于:对外投资不是由于国内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发展,而是要通过国际生产体系的建立,来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因此,转轨国家对外投资既要促进企业自身经济收益的增长,又要带动本国产业结构的重组和优化。

(四)行业分布以多种经营和传统制造业为主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行业分布,相对集中于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而转轨国家的跨国公司,更多地集中于多种经营和传统制造业。全球1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相对集中的电子、电器设备、化工、制药与汽车行业,转轨国家的比例较低,而多样化经营所占比例较大,达22%。

(五)劳动密集型的海外投资项目所占比重大

全球100家最大跨国公司海外雇员的人均资产占有量为30.4万美元,发展中国家50家最大跨国公司海外雇员的人均资产占有量为6.4万美元。表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项目,具有资本含量较少而劳动相对密集的显著特点。

三、转轨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分析

(一)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开辟国外广阔的市场。对于少数技术实力较强的科技开发公司来说,通过直接投资可以转移其技术优势,克服国内市场成长缓慢、技术产品更新快的困难,并可以绕过贸易壁垒为国内区域饱和的产品寻求出路。海尔集团早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积极向欧美各国直接投资,开辟生产基地,实现了投资带动出口的目标。东南亚金融危机之中,海尔集团对外出口不降反升。1998年,海尔出口创汇达到7675万美元,比1997年增长了36%。

2.有利于利用国外资源。资源短缺束缚着转轨国家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可以直接从国外市场获得各种短缺资源,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促进转轨国家经济的发展。1985年以来,中国先后在美国、加拿大、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和西非等国的林业、渔业和矿产资源业进行直接投资,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数量可观的自然资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3.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邓宁、维农、小岛清等经济学家认为: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将技术已经成熟或已标准化的生产过剩能力的产业和已失去竞争力的“边际产业”转移到国外,可以为新兴产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经济开始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2000年官方数据表明:供大于求的商品占80%,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18%,供小于求的商品仅占2%。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将部分生产基地转移到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或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可以有效地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从而为发展新兴产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4.有利于带动技术进步。在知识经济时代,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生产要素是技术、知识和信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转轨国家可以直接吸收国外先进的科技成果,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把先进科技和低廉劳动力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更大的竞争优势,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一方面,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便于搜集国外经济信息,为技术创新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在发达国家并购高新技术企业,或者与当地拥有先进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合资设立新技术开发公司,雇用当地工程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熟练工人,利用当地的技术设备,可以直接吸收许多在国内难以获得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二)对国际收支均衡的影响尚未凸现

大体看来,目前对外直接投资不会给转轨国家的国际收支造成太大影响,原因有二:其一,转轨国家的对外投资规模较小。从中国的现状看,截至1999年底,根据外经贸部提供的统计资料,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仅为31.74 亿美元,平均每年仅为1.51亿美元。由于对外直接投资额较小,而且其中有相当大部分是通过实物资本和无形资产形式流出的,所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的确不大。其二,与对外直接投资相比,转轨国家引进外国直接投资规模巨大。虽然对外直接投资导致一定程度的资本流出,但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将导致更大规模的资本流入。根据中国外经贸部提供的统计资料,截至1999年底,中国的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存量为流出存量的96.8倍,如此大的流出、流入差距使得对外直接投资不足以影响国际收支的平衡。

虽然从现状来看,转轨国家的国际收支不会因对外直接投资而导致恶化,但是,对外投资额将在经常项目的收支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转轨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将对经常项目平衡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严重不对称会加剧经常项目赤字,使国际收支恶化,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在转轨国家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应该借鉴东南亚国家的教训,避免出现连续的经常项目赤字。这些国家出现经常项目持续赤字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收入项目和服务项目出现了连续逆差。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的收入项目赤字主要是由于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流入流出严重不对称引起的。投资不对称导致投资利润支出大于投资利润收入,引起收入项目连续逆差。此外,有些转轨国家过分强调外来的直接投资,注重外商在本国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游资引入增加了金融风险。而本国对外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则发展缓慢,投资收入逆差不断扩大,由此产生了许多潜在的风险和国际收支逆差的压力。

四、结束语

尽管转轨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给本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效应,但是由于诸多问题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造成了转轨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很大局限。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资本项目的开放以及鼓励投资自由化的政策会导致本国经济发展所需资本不足

俄罗斯已经出现了此类问题,转轨10余年来,由于国家监管不力,导致外流资金多达3000多亿美元,严重影响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二)缺乏全局性对外投资的总体规划

目前为止,转轨国家还没有制定大力支持对外投资的政策与规划,既没有重点扶持的对外投资的行业,也没有重点扶持的企业。对于国内企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海外发展合作也缺乏明确的政策措施。没有对外投资的指导原则和具体实施措施,使国内企业的跨境发展面临政策上的障碍和投资误区。

(三)缺乏相应的配套服务机构

跨国并购是“财力与智力的高级综合”,需要企业与金融机构、律师机构等服务机构的配合。投资银行可以为企业寻找目标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提供收购的参考性意见,并为企业的跨国并购提供融资帮助与建议。律师事务所可以向投资企业提供东道国政治和经济上的法律法规文件,参与企业投资谈判并帮助制定投资合同。但是,转轨国家的服务业发展落后,能提供此类服务的机构屈指可数。因此,制约了转轨国家的对外投资。

(四)缺乏管理跨国公司的人才

从资本市场上购并国外企业仅仅是企业海外发展战略的第一步,对购并的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则是关系购并后企业经济效益的首要问题。国内应该派出不仅具有很高专业水平,而且精通外语、掌握当地的法律规范、风土人情的“复合型”人才,这对于海外子公司的运转是极为重要的。而转轨国家的人才培养并没有未雨绸缪,所以在对外投资的同时,人才匮乏是跨国并购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

(五)产业结构的比较优势不具备

篇6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112-01

20世纪最后20年,世界经济出现了许多发人深思的新现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经济全球化在80年代末的加速前进及史无前例的大发展,作为联系和影响国与国之间产业结构变动的最基本的纽带之一,外商直接投资在80年代中期以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壮大。

1 外商直接投资的概况及其特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项目和资金规模基本上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特别是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基本上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从外商对华实际投资规模来看,自外商对我国开展直接投资以来,其规模不断扩大。1992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实际金额突破100亿美元,为110.08亿美元,此后,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上的稳步增长之势。200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高达527.43亿美元,是1983年的65倍。

从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资金来源来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对华直接投资的主要力量。来自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处于次要地位,其投资规模在20世纪90年代明显加大。随着我国利用外资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和投资环境的日趋改善,来华直接投资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截至2002年底,全球已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华从事直接投资活动。从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特点来看,外商直接投资高度集中于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而我国中西部地区利用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金额一直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势头,但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我国中西部地区每年引进的外资金额仍然较少,所占比重也不大。从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特点来看,第一产业中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很小,投向第二产业的投资占主导地位,投向第三产业的投资呈迅速上升的趋势,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2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流向和结构的迅速变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乃至一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加速了国内资本的形成,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由1990年的4.9%升至2002年的36.1%,说明了外商直接投资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外资的大规模引进使我国用于经济建设的资本投资存量明显增加。截止2002年底,我国已累计批准设立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共计278983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734.38亿美元;外资企业145168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654.91亿美元。不仅如此,外商直接投资还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增加了国内就业和财政收入,优化了进出口商品结构,提高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改善了国际收支。

由于外国投资者的动机和追求的目标与我国选择利用外资的目标之间存在固有矛盾和冲突,以及利益取向上存在差异,所以,外商直接投资在对我国经济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从目前情况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扩大了产业结构的偏差,削弱了我国企业自主进行技术开发的能力,抑制了我国幼稚产业的成长,某些淘汰行业和污染行业的进入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经济自主和经济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3 结束语

为了应对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积极引导外资投向,优化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鼓励外资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继续发展符合国家产业结构政策和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项目,特别是要鼓励外商对中西部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的投资。全面实施《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提高政策透明度,要加强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制定,规范中外投资企业市场行为,引导其健康发展。进一步优化外商直接投资地区结构,实现地区间的均衡发展。坚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在政府的支持下,制定科学周密的切实可行的对外投资总体战略规划,建立和完善吸引外资和开展境外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在企业的自身开拓上,我们要做到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和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跨国经营管理体系,精心培育名牌产品,确立适合自身优势和特点的海外投资发展战略,并加大企业人才战略的实施力度,合力营造企业“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市场环境,不但要完善国内市场环境,还要创造良好的国际投资环境。

篇7

关键词

境外直接投资 行业分布 演变与趋势

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是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中国境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趋势对于总结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的经验得失、调整和优化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布局以及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中国境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现状与特点开始,在回顾中国境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的演变历程和分析中国境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中国境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的未来趋势进行探讨和展望。

一、中国境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现状与特点

(一)从流量和存量来看,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虽呈多元化格局,但主要集中分布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等劳动、资本或资源密集型行业,而高科技、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境外直接投资偏少

2009年中国境外直接投资流量的主要行业分布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所占比重最大(36.2%),其后依次是采矿业(23.6%)、金融业(15.5%)、批发零售业(10.8%)、制造业(4%)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7%),上述劳动或资本密集型行业聚集了当年中国境外直接投资流量的93.8%;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技术密集型行业占当年中国境外直接投资流量的比重仅为1.9%。

截至2009年末中国境外直接投资存量的主要行业分布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所占比重最大(29.7%),其后依次是金融业(18.7%)、采矿业(16.5%)、批发零售业(14.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8%)、制造业(5.5%),上述劳动或资本密集型行业聚集了中国境外直接投资存量的91.7%;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技术密集型行业所占比重仅为2%。

(二)从参与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的境内投资主体的行业分布来看,虽然也保持多元化格局,但主要分布在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采矿业及农林牧渔业等劳动或资本密集型行业

2009年末中国境外直接投资境内投资主体的行业分布中,批发和零售业所占比重最大(36.6%),是当前中国境外直接投资境内投资主体数目最多的行业;其次为制造业(31.9%),然后依次为建筑业(4.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9%)、采矿业(3.5%)和农林牧渔业(3.4%)等。上述劳动或资本密集型行业聚集了中国境外直接投资主体数目的83.7%,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技术密集型行业所占比重仅为3%。

(三)从中国境外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涉及的行业虽广,但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采矿业、农林牧渔业等劳动或资本密集型行业聚集度较高

截至2009年末,在中国境外企业中制造业所占比重为30.2%,是中国境外直接投资在境外所设立企业数目最多的领域,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21.9%),然后所占比重较大的行业依次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3.1%)、建筑业(6.8%)、采矿业(6.3%)、农林牧渔业(5%)。上述劳动或资本密集型行业境外企业数量所占的比重合计达83.3%,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技术密集型行业所占比重仅为5%。

二、中国境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的演变

中国境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阶段的划分与中国境外直接投资阶段划分的角度有所不同,前者要考虑整体情况,而后者主要考虑的是行业结构的演变。自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大体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79―1986年):境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贸易服务业及其相关行业

该阶段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企业为了建立国际贸易网络,尝试在国外设立分公司和代表处,投资规模小,投资企业集中于进出口贸易、金融和航运等相关领域。在此期间,工农业生产、工技贸合作、餐饮旅游、资源开发等行业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海外投资。

(二)第二阶段(1987―1993年):境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行业由贸易服务业向加工制造业等非贸易类行业延伸

该阶段中国境外直接投资行业结构的特征是贸易类投资继续扩大,同时非贸易类投资开始增加。如表1所示,截至1993年底,中国境外贸易类和非贸易类企业总计达4479家,按各行业企业数目占中国海外企业总数的比例排序,自高到低依次为:贸易型(24%)、生产型(19%)、餐饮旅游型(18%)、工程型(16%)、金融保险型(12%)、资源开发型(5%)等。

(三)第三阶段(1994―2002年):境外直接投资行业布局重点继续向生产加工领域拓展,资源开发领域成为新的热点,贸易型为主的境外直接投资结构开始变化

此阶段中国政府提出并实施了“走出去”战略,中国境外直接投资取得了较快进展,境外直接投资的行业覆盖面进一步拓宽,除贸易类以外,境外直接投资行业布局重点继续向生产加工领域(家用电器、纺织服装、机电产品等)倾斜,同时资源开发领域(森林、能源等)投资额迅速扩大。如表2所示,虽然贸易类仍占我国对外投资总额的43.04%,但生产加工、资源开发和农业等三个行业所占比重合计已达42.94%,表明近一半的境外直接投资资金投向了生产性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境外投资以贸易型为主的结构。

(四)第四阶段(2003年至今):境外直接投资行业进一步拓宽,投资额较集中的行业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批发与零售业、采矿业等行业

在这个阶段,伴随中国履行人世承诺,对外开放进入全面深入发展阶段,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进一步接轨,中国的产业结构体系逐渐融入全球生产分工体系,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速度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境外直接投资进入全面提速期,行业分布覆盖面全面拓宽,涉及的行业几乎囊括了三大产业的各个具体领域,但仍主要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等劳动或资本密集型行业,如表3所示。

三、中国境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本国要素禀赋状况

如同对外贸易一样,对外直接投资也同本国的生产要素禀赋结构密切相关。生产要素包括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有形要素主要指劳动力、土地、资本、厂房设备、自然资源等,无形要素指的是技术、信息、品牌、商誉、设计、管理、营销网络等。就与对外直接投资相关的生产要素来看,现阶段中国充裕的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设备等,比较充裕的包括:信息、商誉、管理、营销网络等,较为稀缺的是:技术、品牌、设计、自然资源等。因此,当前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等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行业,而研究开发、技术服务、高科技等技术密集型行业分布偏少。

(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纵观中国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境外直接投资行业结构演变的历程,不难发现国内产业结构与境外投资行业分布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国内产业结构对境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同时境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与引导作用。中国境外直接投资主要发生在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相关的三类产业:一类是已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通过对外投资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如批发零售、电讯服务、金融、保险、运输、汽车、信息服务等;另一类是产能过剩型行业,国内处于长线产业或边际产业,需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向外转移过剩产能,如家电、纺织、轻工、机械、建材、建筑、原料药、电讯设备等;还有一类属于暂时缺乏比较优势的行业(战略或幼稚产业),需要通过境外直接投资培育竞争优势,寻求发展所需的战略资源,如技术、品牌、设计、研发等。

(三)自然资源获取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对石油、天然气、铁矿、森林、有色金属(铜、铝、铅、锌等)等能源和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资源结构不尽合理,国内这些自然资源储量有限,人均资源量比较低,供需矛盾日渐凸显。面对国内资源供求矛盾日趋突出的严峻形势,中国政府通过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利用跨国并购等方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有效地寻求和利用国外自然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保证国家的资源能源安全,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境外直接投资获取资源与通过对外贸易购买资源相比,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供应的稳定和价格的稳定,因而采矿业等资源开发行业近年来成为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点行业。

(四)贸易壁垒规避

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与容易遭遇国际贸易壁垒的行业结构紧密相联系。根据蒙代尔(Robert A・Mundell,1957)提出的贸易与投资替论,在存在国际贸易壁垒的情况下,跨国直接投资可以实现对商品贸易的替代。通过境外直接投资,实现当地生产和当地销售,可以有效规避贸易壁垒,有利于维护和扩大市场。目前,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引擎,但是近几年随着我国贸易顺差的增大,针对我国的诸如配额、反倾销等贸易摩擦频发。2009年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为历年之最,案件数目超百起、案值约120亿美元,两者皆比2008年翻了一番,通过境外直接投资规避贸易壁垒显得尤为迫切。如近年来我国的家电行业中,海尔集团通过在欧盟、意大利、美国南卡罗莱纳州设立生产基地,实现了生产和销售的本地化,有力地规避了东道国设置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障碍,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五)东道国国情差异

东道国国情差异也会对中国境外直接投资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行业布局产生重要影响。由于各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要素禀赋状况、技术发展层次、资源储量等存在差异,外资投资行业准入门槛也会有所不同,同一个行业在某个东道国属于鼓励投资领域,在其他国家可能属于限制或禁止投资的领域。因此,中国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布局的侧重点也会有所差别。一般而言,在对经济技术发展层次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投资,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投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制造业和初级产品加工业;在一些自然资源储量丰富的国家和地区投资时,可以通过对这些国家自然资源行业的投资获得我们所需要的资源,以弥补中国经济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的不足;而在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投资则应以高科技等战略产业为重点,以学习其先进技术、培育竞争优势为主要目的。

四、中国境外直接投资行业布局趋势展望

作为中国对外经贸发展总体战略布局的一部分,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的未来行业布局不仅应同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相结合,还应同培育和发展中国跨国公司相结合,同时还应同建立由中国企业主导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和经营网络结合起来。在选择和确定境外投资行业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能否充分发挥本国产业的比较优势、带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的程度、是否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二和第三(对外投资)阶段、拟进入行业的竞争状况与市场容量、拟进入行业的开放度与政策法规情况、拟进入行业的综合商务成本等。

综合上述因素,“十二五”期间以及今后更长一段时间中国境外直接投资行业布局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农、林、牧、渔等行业

2009年,农、林、牧、渔业对外投资3.4亿美元,占当年全国境外直接投资流量的0.6%。截至2009年末,农、林、牧、渔业等行业的境外直接投资总额为20.3亿美元,占中国境外直接投资总存量的0.8%。由此可见,三十年来这些行业的境外直接投资规模不大,尚有很大发展潜力。展望未来,中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由于人多地少,农、林、牧、渔业等资源相对短缺,因此应鼓励这些行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整合国际农业资源,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林牧渔业发展做出贡献。在农、林、牧、渔业等几个行业中,农林业海外投资最有发展前途。就农业来讲,今后5―10年对外投资的重点行业将是种植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就林业而言,对外投资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育林、采伐和木材加工等行业。

(二)采矿业等资源开发行业

采矿业等资源开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所需自然资源的重任。近年来,我国对国外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对资源的需求量,另一方面也因为我国资源结构不尽合理,石油、天然气、铁矿、铜矿等资源储量偏低。我国部分资源短缺的状况未来难以根本改变,为了保障资源的有效稳定供应,今后将会在采矿业等资源开发行业进一步加大境外投资规模,因而采矿业等资源开发行业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会继续成为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的重点行业。

(三)制造业

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在国内发展具有明显优势(如产业配套能力强、劳动力资源丰富、优惠与鼓励政策、综合商务成本相对较低、社会发展环境稳定等),因此未来若干年中国不会失去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并将向世界创造与制造中心相结合的方向迈进。但是,制造业在国内的发展也面临着产能过剩、沿海地区综合商务成本逐步上升、处在国际分工末端、国外贸易壁垒限制等困难,未来若干年制造业也需要有选择地“走出去”,制造业境外直接投资数量将会出现一定幅度的增长,制造业在中国境外直接投资流量(2009年排第5位)和存量(2009年排第6位)中的地位将会有所提升。今后加工制造业对外投资的优先和重点行业主要是:

(1)拥有成熟和标准化适用技术的行业(石油化工、通讯设备制造、钢铁等);

(2)产能过剩或饱和的边际行业及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纺织、家电、机械、轻工、原料药、建材等);

(3)新增优势行业(如汽车制造、机床、发电或采掘装备制造业等);

(4)受国外贸易壁垒限制较为严重的行业。

篇8

1.美国的债权和债务都在增加,但债务增长更快。美国是世界上最大债务国,这一特点一直没有变化,但要看到纯债务的增加背后是债权、债务的双向增加。从1990年到2007年,对外债务增长是7.4倍,对外债权增长是7倍,纯债务从0.2万亿美元增长到2.5万亿美元。传统的经济学观点认为,“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是从资本过剩国向不足国移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但美国这种债权和债务都增加,与此观点背离。

2.美国国家保有资产和日本显示了相反的动向。从1990年到2007年,美国公有资产增加了1.4倍,对外直接投资增加了5.4倍,直接投资以外的民间投资为8.9倍。而日本等公有资产增加了8.9倍,对外直接投资4.8倍,其它民间投资8倍。美国的公有资产没有什么变化,而其它国家的增长很快。其原因是其它国家的公有资产多以外汇储备的形式存在,而75%左右是以美国的债权形式保有。

3.包含直接投资的民间投资,美国的保有资产和其它国家的保有资产的增长分别是7.8倍和7.2倍,可见,美国民间投资还是高于其它国家的平均水平的。

二、日本的国际资本流动

(一)数量上除对外证券投资,其它变化不大

1.资产方面对外证券投资急速增加,外汇储备和对外直接投资2000年以后有些缓慢增加,其它对外投资几乎没有变化。2007年末,对外证券投资余额是288万亿日元,其中证券222万亿日元,股票只有65万亿日元,其它投资余额是146万亿日元,其中贷款97万亿日元,贸易信用6万亿日元,现金25万亿日元,其它投资17万亿日元。外汇贮备110万亿日元,对外直接投资余额62万亿日元,资产总额610万亿日元,是名义GDP的1.2倍。影响日本对外证券投资额的主要因素包括贸易盈余和利差。日本存在大量贸易盈余,所以证券对外投资额也很大。货币利率最直接的作用对象是银行借贷资本,利差会影响银行存贷资金的流向,之后影响到资本二级市场收益率最终影响到证券资本流动。日本一直的低利率政策,使日本国内同国外存在利差,这种利差会使银行存贷资金流出,而国外资本二级市场的收益率高于国内,对外证券投资额自然较大。

2.负债方面,对内直接投资和其它对内投资,到现在为止没有太大的变化。对内证券投资也是到2002年没有太大变化,2003年以后开始增加,2007年末的对内证券投资余额221万亿日元,股票142万亿日元,债券79万亿日元。与对外投资相反,股票投资更多,是因为日本的债券利息比其它国家低。其它的投资余额119万亿日元,借入85万亿日元,贸易信用3万亿日元,现金11万亿,其它投资21万亿,对内直接投资余额15万亿日元,负债总额包括金融派生品5万亿日元,共360万亿日元,名义GDP的0.7倍,纯资产250万亿日元,是世界最大的纯资产国家。

(二)投资收益率的动向

首先,明确投资收益率的定义,投资收益率=当年的投资收益/前年末的投资余额。日本从1996年到2007年的投资收益率,单纯平均后,对外直接投资6.0%,对外证券投资5.2%,其它对外投资2.2%,全部对外投资3.6%;对内直接投资9.4%,对内证券投资1.6%,其它对内投资1.8%,全部对内投资2.0%。

1.直接投资,对外投资收益率低,是对内投资的2/3左右。

直接投资是伴随着跨国企业活动的资本移动状况,与跨国企业的活动水平有很大关系,而日本的FDI更依赖于制造业。2007年日本对外投资余额,制造业34万亿日元,超过半数,这是与世界趋势不同的。日本制造业遍布全世界,其分布特点是:在亚洲等地雇佣人口多,产品附加值少,并且以售回日本或第三国为目的。而美国相对雇佣人数少,产品附加值高,并多在当地销售。这种差异是由人均附加值的差异造成的。附加值Y是总租金W和粗利润R的合计,除以雇佣数L为人均附加值,w、r、y分别表示人均租金率、人均粗利润和人均附加值,K表示资本。y=(W+R)/L=w+r*K/L。租金率高,粗利润率高,则y变大。r包含在企业会计上的粗利润,所以技术进步的先端产业变高,K/L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较高。进入低租金国的企业,当然选择劳动密集型工业而降低K/L。可见日本的低租金指向不仅在国内,也指向国外,而日本的对外生产以低租金国家为核心,由于产品的附加值不高,自然收益率较国内偏低。

篇9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verall scal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industrial structure, regional distribution, etc.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since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关键词: 制造业;跨国经营;现状

Key words: manufacture;transnational operation;status quo

中图分类号:F1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198-02

1 跨国经营总体规模

2006年末我国对外企业投资非金融类累计存量为750亿美元,是2002年末的3.3倍,占世界FDI存量的0.85%,排第13位。2012年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2.2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其中,对俄罗斯投资实现高速增长,达117.8%,对美国、日本、东盟、中国香港的投资均实现两位数的较快增长。目前已有5000多家国内企业在世界的17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10000多个分支企业。也就是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也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规模也迅速壮大。2004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45.4亿美元,占总存量的4%。截至2010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3172.1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对外投资占对外投资总量的5.6%,中国1.3万多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6万家,分布在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据商务部统计,2011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的339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①

2 跨国经营主体特点

2.1 所有制分布

从所有制结构的特点来看,中国制造业跨国经营主体构成正在经历着从国有企业主导到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变化趋势。

在一定时期内,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制度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对外直接投资制度,这就决定了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境外投资微观企业主体必定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和国有股占控制地位的国有企业②。虽然从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数目来看,近年来国有企业所占比例在下降。但中央直管的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约占80%以上。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民营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我国民营企业产值所占份额,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不足1%上升到“十五”末期的2005年的49.7%,外商和港澳台经济比重约为15%~16%,两者相加约占65%左右;民营企业的出口创汇迅速增加,由改革开放初期几乎为零发展到2005年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高达77.8%。③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力不断增强,虽然在投资金额存量上国有企业继续领跑我国对外投资业务,但按新增对外投资企业数计算,民营企业已经占据半壁江山。2005年,在我国新增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中,民营企业在总体中的比重已经达到64%,在2006年新批对外投资企业中,浙江省的90%以上,江苏省和福建省的65%以上均为民营企业,尤其是在工业制造业与分销领域,民营企业更是占据主导地位。2011年民营企业进出口500强企业的进出口总额为2511.53亿美元,占当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的6.9%;其中,进口总额为1472.84亿美元,占当年我国进口总额的8.45%,出口额为1038.69亿美元,占2011年我国出口总额的5.47%。2011年民营企业进出口500强进出口总额比2010年的1714.71亿美元增长了46.47%,其中进口额比2010年的1472.84亿美元增长64.04%,出口额比2010年的816.845亿美元增长了27.16%。④

2.2 规模分布

从跨国经营主体规模的结构上看,当前大多数我国制造业跨国经营企业的规模都不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项目中平均投资额低于发达国家海外投资项目的平均投资额(600万美元),而且也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投资水平(450万美元)。⑤投资规模偏小,不仅自身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提高效益,而且竞争力较弱难以与其他跨国公司抗衡。不难看出,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投资的数量、规模与发达国家企业的跨国投资的发展趋势相比是有很大差距的。

3 跨国经营的产业结构

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仍然集中于加工制造业领域。从2003年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看,加工制造业20.7亿美元,占6.2%,主要分布在纺织业、造纸及制品业、木材加工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等。⑥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75亿美元,主要投资于纺织业、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业⑦,高科技产业投资有所上升,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国内一些高科技制造业企业纷纷到欧美等发达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充分利用欧美信息渠道多、信息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及时跟踪国际科技最新动态,直接利用国际先进技术,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从2009年开始,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从行业分布上呈现出由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的趋势,对技术密集型项目的投资有所增加,新建了若干高科技企业。但从总体上讲,中国目前在海外投资企业中高技术企业的比率还很低,对外投资的低技术格局仍未改变。

4 跨国经营区域分布

4.1 跨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特点

一般认为,跨国投资在其发展的初期,通常是按照由近及远的原则选择那些相邻或相近的区位开展投资活动,这不仅可以消除“心理距离”,而且容易产生文化认同感,从而为企业的跨国经营创造有利条件。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跨国经营基本上反映了这一就近投资原则。但随着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的规模扩张,其投资的区位格局也不断地发生变动。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重点由港澳、北美向亚太、非洲、拉美、东欧等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多元化的对外经营格局正在形成。

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分布在全球71%的地区,其中亚洲和欧洲地区投资的覆盖率为91%和80%。投资区域流向具有较高的集聚度,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分布于拉丁美洲,主要流向开曼群岛;亚洲主要流向香港、印度尼西亚等;欧洲主要流向哈萨克斯坦、德国、俄罗斯等;非洲主要流向尼日利亚、南非、马达加斯加等;北美洲主要流向美国;大洋洲主要流向澳洲利亚。⑧以家电、纺织为代表的加工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分布于拉丁美洲(18%)、东南亚(20%)、非洲(32%);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分布于美国(9%)、欧洲(11%)、澳洲利亚(5%)。

4.2 跨国经营分布的主要问题

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投资区域分布明显地呈现出相对集中的特点。这种相对集中的区位分布,反映了中国制造业企业进行区位选择共同的特征。一是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投资。二是直接向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投资。三是向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投资。从流向上看,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投资区域过度集中在美国、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而对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较少。

5 跨国经营的进入模式

从进入方式的角度,中国制造业企业采用对外投资进行跨国经营大体上有这样一些特点:首先,从境外企业的产权结构来看,以合资合作居多。一些调查分析显示⑨,在被调查的制造业企业中,企业在境外与东道国或第三国共同举办的合资与合作企业,约占境外企业总数的70%以上,合作伙伴以华裔为主。

其次,从企业设立方式来看,这些企业多数是新设创立企业,近年来并购方式等其他方式有所增加。按照新设企业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企业以机器、原材料等非货币要素作为投入资本,也便于企业独立地实施自己的经营战略,但它耗时长,难以简捷快速地进入市场。

统计数据表明,制造业范畴内最为活跃的是通讯设备、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2001-2005年累计并购交易12笔,平均交易价值在2亿美元左右。较为活跃的还有汽车制造业,消费电子类行业、生物医药业也都有一定数量的跨国并购交易。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国外企业或者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开发技术资源,以形成自身的核心技术能力和全球品牌影响力。

注释:

①国家商务部、统计局、汇管局:2012年度中国对外投资统计公报,2011:18-22.

②李敬,冉光和,万丽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变迁及其特征[J].亚太经济,2006,(6):23-26.

③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8):34-38.

④博阳.中国企业跨国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⑤司岩.中国企业国际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⑥国家商务部、统计局、汇管局:2006年度中国对外投资统计公报.

⑦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R].北京: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杂志社,2005:12-18.

⑧国家商务部、统计局、汇管局:2006年度中国对外投资统计公报,2007:22-29.

⑨所指调查包括:1989年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对北京、上海、福建等22家对外投资企业的问卷调查;1991年中国对外贸易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对国内20多家大公司海外投资动因的问卷调查;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鲁桐等对中国企业在英国的海外经营的实证调查;2003年南开大学的许晖对荷兰开展经营的中国企业所作的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1]李敬,冉光和,万丽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变迁及其特征[J].亚太经济,2006.

[2]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cn,中国民营企业进出口500强发展状况分析,2012,8,12.

[4]博阳.中国企业跨国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司岩.中国企业国际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6]国家商务部、统计局、汇管局:2006年度中国对外投资统计公报.

[7]国家商务部、统计局、汇管局:2011年度中国对外投资统计公报.

[8]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R].北京: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杂志社,2005.

[9]杜德斌.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区位模式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篇10

[论文摘要]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际 投资 活动迅猛发展,由此而带动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随之发展。西方 资本主义 国家的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应运而生,这些理论角度不同、观点迥异、内容纷杂、范围广泛,主要有“投资选择理论”、“资本化率理论”、“垄断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区位优势理论”等等。在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方面,中 国学 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行了理论抽象,阐述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决定因素和行为方式等,形成了一系列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一、国际方面

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际投资活动迅猛发展,由此而带动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随之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应运而生,这些理论角度不同、观点迥异、内容纷杂、范围广泛,主要有“投资选择理论”、“资本化率理论”、“垄断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区位优势理论”等等。这些理论较好地解释了 跨国公司 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但由于各种理论只能解释一定范围和一段时期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学者试图将各种理论加以组合,形成更大的理论框架。其中,邓宁就在提出公司优势概念的基础上,将其与内部化理论、区位理论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从企业的利益、优势和决策行为等方面探讨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发生的原因,较全面地解释了跨国公司不同内容的经营活动。

西方学者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转折是内部化理论的提出。其研究思路与垄断优势理论不同,它将区位因素与内部化的公司优势所带来的 成本 节约相联系,从而具有综合的特点,能够解释更大范围内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20世纪80年代起,发展中国家的大、中、小企业纷纷走上了跨国经营的道路,并且许多企业还直接进入了发达国家的内部 市场 ,这引起了西方 经济 学 者的关注,他们开始探究针对这一现实的新的理论解释。关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主要有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市场控制理论等。这些理论对于促进和 指导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这些理论解释局限于某些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行为,不具有一般的普遍意义,而且几种观点还未形成系统化理论,难以自成体系。

总的来看,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还远不成熟,至今还没有被广泛接受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二、国内方面

参考文献:

[2]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20052006海外投资年度报告》, 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版.

[3](日)小岛清著,周宝廉译,《对外贸易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