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建筑技术体系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8: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零碳建筑技术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零碳建筑技术体系

篇1

【关键词】碳中和;生态绿地;产业园

1何谓“碳中和”与“碳中和产业园”

1.1何谓“碳中和”

2020年,中国承诺将采取有效措施和政策,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峰值,2060年前努力实现碳中和[1]。国内许多学者研究碳中和也给出一些结论,邓旭[2]表示“将全球的温升稳定在一个给定的水平,即在进入大气的温室气体排放与吸收的汇之间达到平衡,谓之中和”;刘磊[3]明确说碳中和的实质是应对和解决工业化过渡排放的温室气体所造成的气候变化问题,其核心是关注产业园区的“节碳”和“耗碳”的中和;陈秋平[4]根据以上学者的观点,总结出实现碳中和的方向:①力争减低人为造成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②对产业园区无法减低的碳排放量,通过研发建筑技术等科学手段进行排除。

1.2碳中和产业园

在“碳中和”愿景下,建设“碳中和”产业园区将会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因此,设计师要统筹考虑从规划阶段为园区整体设计实现“碳中和”,同时兼顾绿色生态与和谐发展的规划理念。从设计阶段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发展光伏发电、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推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本文所指碳中和产业园区是在继承传统产业园布局规整、功能复合、空间灵活、生态环境多样化的基础上,园区企业或者个人在一定时间段控制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实现“节碳”和“耗碳”的中和,达到相对的“零排放”。

2碳中和目标下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策略的提出

碳中和目标下产业园作为物质上的空间场所,承载着各种创新创业活动,如何在不影响产业园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放量,成为建设低碳城市和低碳经济的重要环节,将引领未来园区建设发展的新方向。因此,在规划设计阶段,碳中和产业园应遵循四个主要策略(见图1)。①产业园区的总体布局和功能方面,强调“围”合式的方式,土地利用科学规划,综合考虑交通、服务、生产、居住和边界等要素,提倡资源共享,优化产品结构,打造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和环境宜居的碳中和产业园。②产业园区的交通体系方面,以“自成网格、人车分流、相互协调”为基本理念,设计适宜步行和人行的街巷空间强化绿色步行系统,完善机动车行车路径,在步行可达范围内设置高品质公共生态空间,打造有趣、有留的步行系统。③产业园区的生态环境方面,提升绿地中乔木的比例,获取最大固碳效益;选择本地植物,降低绿地维护碳排放量;鼓励采取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措施,丰富绿植形式,提升场地绿植的固碳效益;降低场地热岛强度,利用水系优化场地空间布局,形成有效的通风廊道,改善通风效果,降低建筑空调能耗。④产业园的建筑新技术方面,加强建筑技术的创新研究,如装配式建筑、光伏建筑一体化等,着手提升绿色建筑的标准,有效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

3碳中和目标下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策略的应用

本项目用地西邻芜湖高铁站,东侧与神山公园相望,为城市的门户所在,基地毗邻城市主干道弋江北路以及三条站前路,西侧与轨道2号线及高铁站地下通道相连,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见图2)。总用地面积约241亩,拟打造以视觉科技为主导产业的新型园区,以前沿科技引领行业发展,为芜湖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经济新高地和互联网科技枢纽。

3.1总图布局

整体规划采用围合式布局(见图3),设置南北两侧为生活和办公两个庭院,将集中公共绿地采用建筑组团串联起来。建筑呈院落式布局,多层建筑布置在基地西侧,与芜湖站广场形成开阔空间,扩大视线范围;高层建筑布置在弋江北路,六栋高层办公建筑形成序列而不统一的形态,以便科学留白增绿,保证城市有序发展。沿中央主轴线规划公共服务核心区,连接高铁站广场,将这个“公共服务区域”设计成人员活动量最大的绿色出行区域,通过低碳式出行满足园区多路径交通方式。同时,通过对建筑群朝向的精心布置,园区取得了良好的被动节能效果,能有效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节省园区能耗。

3.2交通体系

以TOD发展模式为导向,芜湖产业园致力于推动交通系统与土地开发协调发展,打造多层次的公共交通系统,多模式的慢行系统,以高铁站为重点的智能交通系统,与轨道交通站点和公交站点形成无缝衔接,满足园区市民的交通出行(见图4)。同时结合神山公园和赭山公园的生态绿地,系统配置休闲健康设施、公共设施、景观节点等,展现出绿色慢行的休闲生态系统,为周边市民呈现更加绿色舒适的休闲慢道空间场所。

3.3生态绿地

生态绿地是芜湖产业园碳中和建设中重要的生态空间和碳汇空间,它对加强城市通风、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生物多样性有显著的作用,还能多方面提升产业园的碳汇能力和生态价值功能。芜湖产业园以公共生活区、科研办公区和公共服务区三者为“版块”(见图5);以中央绿轴为“廊道”;以北侧生活庭院、南侧办公庭院、中央下沉庭院和园区口袋公园为“基质”,联合神山公园和赭山公园,建立多源公园绿地体系,呈集合而又分散的形式,依托这一生态碳汇网络,形成绿核、绿廊和园区口袋公园三级体系,全面提高园区高质量公共空间品质,优化景观系统的生态效益。

3.4建筑技术

产业园区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必然离不开“绿色建筑+新型技术体系及产品”,本文重点探讨一下光伏玻璃在产业园区中的运用。光伏玻璃运用在建筑立面上具有美观、透光、节能发电的优点,同时后期运营比其他能源更具优势。芜湖产业园公共核心区域的建筑屋顶空间(见图6)受太阳辐射的外表面安装光伏玻璃共2.5万m2,通过这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形式,公共核心服务区域每平方米能够提供50W~60W的电量。根据《中国各地区全年太阳日照时间表》中安徽省全年日照时数为1400h~2200h,运用太阳能薄膜发电系统,每年能发电286万kW·h,占本园区全年耗电量的10%。这种玻璃体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大规模园区发展光电的时间、空间资源不足问题。

4结语

篇2

【关键词】低碳建筑;节能降耗;服务环境

目前,住宅建筑的发展是以低碳化和智能化为主流的,低碳建筑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开展建筑节能,提倡低碳环保生活,对推动低碳节能在建筑中的应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际上,低碳住宅标准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国内,需要积极普及低碳住宅知识,让从业者和公众以利用、掌握低碳环保技术为荣。

1 低碳地产的定位与现状

低碳地产是低碳经济在房地产业的一种经济转型,尚处于摸索与探索阶段,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体系,各企业只是按照自己的理念打造低碳地产。对于碳排放量的计算、低碳评价体系等都处于研究阶段。一方面低碳地产理念认识的偏差使得低碳地产的开发形成误区,低碳地产理念的渗透不足使得低碳地产无法系统落实。另一方面,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动力不足,新兴节能环保产业处于投入期,技术不成熟,产业化比较落后。发展低碳地产成本高风险大,大多数企业对于低碳地产仍持观望态度。

2 低碳住宅的概念划分

2.1 低碳住宅应满足的条件

建造低碳住宅是一个系统化、体系化的过程,涉及规划、设计、建造、运营与维护等诸多环节,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低碳住宅应该从项目前期决策到运营维护直至拆除报废整个过程中减少“碳源”增加“碳汇”,从实质上减少碳排放总量。本文认为低碳住宅应该基于系统的角度,侧重住宅的持续节能降耗特点,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提供舒适安逸的居住环境的同时更注重服务环境,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达到建筑与人、人与环境、建筑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全面实质低碳。因此,低碳住宅要满足下面四个条件。

2.1.1 实施系统全过程的低碳控制

系统低碳侧重对房地产开发全过程中系统总量的“碳控”。房地产低碳是一个系统过程,不是某一个环节的低碳,或简单使用节能材或是采取部分节能技术的狭隘低碳,而是从早期的土地规划、建筑材料、建设施工、交付使用到物业管理等各环节,从设计师、建造师到使用者等各参与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减少“碳源”,增加“碳汇”,将系统碳排放量减少到控制线下,甚至达到零碳或负碳。

2.1.2 降低产品的能源消耗

产品的持续降耗性体现了碳排放控制的时间价值。据统计,我国建筑平均寿命不到30年,而美国房产寿命为74年,欧洲建筑的平均生命周期则超过80年,英国的建筑物达132年,建筑的低寿命无疑会大大增加建筑的碳排放量。房地产低碳应该注重前期土地规划与建筑的坚固耐用性,考虑住宅在长期使用中凭借自身功能设计减少初级能源的使用,同时注重低碳设计在使用中落实节能降耗的作用。

2.1.3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建筑的功能就是空间使用者对空间环境的生理要求和心理要求。建筑为人服务,低碳建筑应该以人为本。低碳住宅一方面指迎合人体需要,提供功能完善、环境优美、舒适度高的环境。另一方面指低碳住宅不仅要低碳还要低廉,应该满足绝大多数人的低碳。当低碳住宅上升到豪宅成为少数人的专享时就脱离了低碳的本质,技术的引用应该侧重其本土效用,不应该教条照抄。

2.1.4 促进人、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

低碳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提出的策略,低碳住宅作为低碳在房地产业的落实,注重建筑对环境的负荷,才能真正落实低碳。房地产低碳应该在改善室内环境、保证人体舒适度的基础上着眼建筑对环境的负荷,从内到外系统落实低碳理念,使建筑与人、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

2.2 低碳住宅概念的实质定位

低碳概念模糊与泛化的实质源于低碳住宅标准的缺乏和碳排放量计算的缺失。德国DGNB首次对建筑的碳排放量提出完整明确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碳排放度量指标,其计算方法已在2009年11月得到包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机构在内的多方国际机构的认可。所确定的建筑碳排放量单位是(kgCO2-Equivalent/m2×a)。国内学者张智慧等研究建筑碳排放评价,基于LCA原理界定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核算范围,指出建筑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即是建筑建造、使用和拆除处置各阶段的各类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其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潜能特征当量因子相乘所得到的总和。

参照德国DGNB和国内学者的研究,本文定义低碳住宅的衡量使用单位年限单位面积住宅温室气体排放量,即

PGWI=×

式中,GWI为建筑物生命周期碳排放指数(kgCO2);Wij为建筑物生命周期内第j阶段(j=1,2,3分别为物化、使用和拆除处置阶段)所产生的第i种温室气体的重量(kg);GWPi为第i种温室气体的全球变暖影响潜能(kgCO2/kg温室气体);i为温室气体的种类代号。PGWI指单位年限单位面积住宅温室气体排放量,N为建筑设计使用年限,S为建筑面积。

根据住宅单位年限单位面积住宅温室气态排放量,对低碳住宅进行等级划分。与原来相比,PG?WI降低50%给予“合格认证”;降低65%给予“银质认证”;零排放给予“金质认证”;负排放给予“钻石认证”。通过量化考核为低碳住宅贴上真正的标签,以从实质上定义低碳住宅。

3 实现低碳住宅的具体措施

3.1 规划中落实理念,考虑被动低碳策略

明确低碳住宅的基本概念、设计理念、建造方法等,从基层工人到建筑施工管理、高层决策各个层次渗透低碳理念。在住宅规划阶段就考虑低碳规划,借鉴英国《建筑规范》将建筑物的预计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二氧化碳目标排放率(TER)作为关键指标,通过建筑环境和建筑物理实现节能降耗。另一方面在建筑设计和营造过程中,在采用任何附加技术之前,建筑师必须优先考虑被动式的低碳策略,打造被动式住宅。这类住宅主要通过住宅本身的构造达到高效的保温隔热性能,并利用太阳能和家电设备的散热为居室提供热源,减少或不使用主动供应的能源,即使是需要提供其他能源,也尽量采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3.2 克服技术壁垒,降低材料成本

一些技术被贴上了生态(Eco-)、绿色(Green-)或者是可再生(Renewable-)的标签,经不起系统化的推敲,而它们整合后能否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则更值得质疑。所以实现实质低碳住宅,一方面应该注重低碳技能技术的研发,促使产学研相结合,克服技术壁垒,降低技术成本。产业化的住宅生产方式使钢模板等材料的重复利用率得以提高,建筑垃圾减少约83%,材料损耗减少约60%,可回收材料增加66%,建筑节能达50%以上。住宅产业化不仅有助于提高住宅生产效率,提高住宅整体质量,而且降低住宅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消耗、噪声污染、二次装修污染等。可见,研究住宅产业化技术,整合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从材料设备、技工技术、建筑工艺等方面着手,对建筑部件标准批量化生产,使房地产转型为工业化生产是发展低碳地产的一个出路。

3.3 培育“绿色信贷”机制,实行碳积分制

房地产企业目前发展动力不足,各开发商只是看到房地产业经济转型的契机与隐藏在背后的经济利益。大部分地产企业虽然认同低碳开发理念,但行动上仍持“观望”态度。倡导并实施低碳金融发展战略,建立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规范与引导房地产低碳转型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在房地产业培育“绿色信贷”机制,提高信贷准入标准。对低碳地产提供优惠信贷政策,鼓励低碳住宅的开发。同时,在房地产业实行“碳积分”制度,以“碳积分”作为企业的信用度,参照“碳积分”量实行减免税收、财政补贴、绿色信贷等鼓励措施。同时对低碳住宅购买者实行“碳积分”制,给予购买者一定量的“碳积分”,从而根据“碳积分”量提供抵押贷款、减免税收或政策补贴等优惠政策。

3.4 明确权责利关系,改变居民生活模式

节能材料的应用和节能技术的使用势必导致建造成本的增加,低碳的成本无疑会通过房价转嫁给消费者,使得房价超出绝大多数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低碳住宅不应是豪宅而应该迎合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健全合同管理,将成本分摊问题在合同中量化,明确开发商、建造商和消费者三方在低碳住宅成本方面的权责利关系,同时在合同中明晰低碳住宅的各项节能降耗标准及达到的程度是低碳住宅推广的保障。英国零耗能、零碳排放量住宅的建筑师邓斯特指出,建筑使用者的意识和行为决定了建筑实际能够取得的节能、废物循环和CO2减排效果。因此,低碳住宅的实现有赖于全新的生活模式,需要转变居民节能和CO2减排意识和行为,改变高能耗生活模式,避免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哈-布鲁科斯效应,即公众在有效节能措施下常潜意识地增加他们日常生活耗能的强度与频率,或去追求其他耗能享乐的行为模式。

4 结语

综上,低碳住宅建设方向需要理念渗透规划,采取被动式设计产学研结合,推行“碳积分”制,转变居民生活方式等等,还需在加大对外交流学习力度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外国先进经验的学习和借鉴,并在学习的同时加强自主研发,提升我国低碳住宅设计与建造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曹小琳,柳云状.我国发展低碳建筑的障碍因素及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10,(3):115-117.

篇3

关键词:近零能耗建筑;室内舒适性;建筑能耗;精细化

一、引言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危机及环境问题随之而来。从全球建筑能耗占比和中国建筑能耗占比来看,建筑领域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大户”,建筑从建造到使用终止的整个生命周期都会消耗大量的能源。从世界范围来看,欧洲作为世界上建筑节能领域发展最为先进的地区,早在2010年就提出了逐步通过近零能耗建筑的普及,向零能耗建筑和产能房的目标迈进;自2020年起欧盟的27个国家必须采用被动房建设标准,所有新建建筑达到“近零能耗建筑”要求。美国也明确了建筑节能战略目标:在2020年“零能耗住宅”可市场化;到2030年所有的新建商业建筑达到近零能耗状态等。随着我国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响应“30·60”双碳目标等,近零能耗建筑满足高舒适度和低能耗的双重要素成为各级政府绿色建筑管理部门的主要扶持和发展方向,正面临规模化、区域化发展的新形势。随着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2019)的颁布实施,我国超低/近零能耗建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无论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还是民生建设需求角度,加快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意义重大,同时对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近零能耗建筑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近零能耗建筑”的理念来自于德国的“被动房”。迈向零能耗建筑的过程中,根据能耗指标可划分为: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是指适应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通过降低能耗的被动设计技术和主动技术措施,最大程度地运用当地可再生能源,在运行阶段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更舒适的室内环境的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其室内环境参数和能耗指标须符合我国相关标准规范,零能耗建筑是近零能耗建筑发展的更高层次,可实现建筑使用过程的低碳化、零碳化。推动建筑迈向近零能耗,实现建筑达到零能耗是全球的发展趋势。我国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领域的发展超过十年,当前,已迈入建设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阶段,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推行近零能耗建筑,最终实现建筑零能耗。近零能耗建筑要求建筑物必须在能源消耗、热负荷和室内环境参数等方面符合特定的标准,其主要技术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充分考虑室外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条件,气候条件是影响建筑能耗的重要因素,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气候条件,被动式近零能耗建筑应与之相适应,因地制宜地选择高保温隔热与高密闭性的建筑围护结构、建筑无热桥处理等适应气候的技术;二是实现超低能耗/近零能耗的能耗标准,通过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和建筑遮阳等设计,降低建筑能耗需求,并充分考虑可再生清洁能源的使用,实现近零能耗的目标;三是符合高质量的室内环境参数及室内热舒适标准,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气密性,增加居住舒适度,同时,选取超低能耗、新型环保建筑材料。

三、近零能耗建筑建造的关键技术

我国零能耗建筑起步较晚,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全生命周期技术及相关体系还亟待发展,需要科学的规划设计、精细的施工和智慧化运行,这也是近零能耗建筑建造三个阶段的关键技术应用。

(一)设计阶段的应用

通过近零能耗建筑优化设计,利用最先进的建筑材料以及节能设备,在建筑的初期阶段将近零能耗建筑的能耗和成本降到最低。1.建筑围护结构高性能优化设计近零能耗建筑包括综合利用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建筑。建筑能耗的75%是由围护结构传热造成的,护结构(外窗、外墙、屋顶、地面等)设计是近零能耗建筑节能的关键。第一,近零能耗建筑外墙设计。影响外墙保温隔热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其结构设置和所使用的材料。从结构上来看,外墙保温方式有内保温、夹心保温和外保温,可通过增加保温层厚度和外墙高密闭性技术来提高保温隔热性能。从材料上来看,外墙常用的保温材料有加厚的石墨聚苯乙烯板(GEPS)、挤塑聚苯乙烯板(XPS)、250mm岩棉/双层等。第二,近零能耗建筑屋面设计。从结构上来看,屋面保温主要有架空式保温层面、通风屋顶、反射屋顶等措施。从材料上来看,屋顶保温层应保持连续性,优先选用高性能保温隔热材料。第三,被动式建筑外窗设计。外窗系统是建筑围护结构保温的薄弱环节,窗框部位易引起热桥效应,是影响围护结构保温、防水和气密性的关键部分。从结构上来看,主要参数考虑建筑的窗墙比、材质和气密等级。从材料上来看,常用的被动式窗系统通常窗框大多选择铝包木、PVC包PS型材等,玻璃则采用三玻两腔中空玻璃等高性能材料,例如,铝包木三玻两空窗、PVC包PS型材三玻两空窗等。第四,近零能耗建筑无热桥、高气密性设计。建筑气密性设计参数主要考虑建筑气密层的位置、气密层的连贯性及气密层材料。无热桥设计注重保证围护结构的保温连续性,重视缝隙的密封以及各构件保温连接易形成热桥部位细部节点的无热桥处理措施。由此,通过对围护结构的“被动”保温技术综合设计优化,来提高建筑的保温、气密性,从而保持房屋内部适宜的居住温度,大幅降低房屋总能耗。2.重视自然通风、采光设计近零能耗建筑设计需要根据自然条件和场地条件,更多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和建筑遮阳的平衡进行合理的节能。建筑首先需要满足保温隔热的基本要求,同时实现自然通风以及自然光采集。良好的自然通风设计可以减少15%的空调运行时间。在进行室内自然通风优化设计时,应考虑朝向、合理布置门窗位置、窗墙比、遮阳等,使建筑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然采光和通风。通过自然通风实现建筑物夏季降温,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另外,设置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该系统由新风系统和热回收系统组成,新风系统保证室内空气质量高,同时通过回收利用排风中的能量降低建筑能耗需求。自然采光具体设计靠窗地面积比、窗墙面积比来控制,同时注重实现采光和遮阳的平衡。3.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近零能耗建筑指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为零,用能主要是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2019)中规定:对于近零能耗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需大于10%。此外,可再生能源作为实现我国2035年能源转型的主力能源,建筑领域应用重点包括太阳能光热、太阳能光伏、浅层地热能以及生物质能利用等形式。设计人员需综合考虑当地的资源和建筑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光热、太阳能光伏、地源热泵供暖供冷以及空气源热泵系统等应用,解决建筑空调采暖、热水供应及照明能源需求问题,推进建筑技术整体能耗的降低。随着近零能耗建筑规模化推广,亟需进一步提升建筑中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从而降低建筑成本。

(二)施工阶段的应用

近零能耗建筑是追求细节的建筑,施工阶段每个细部节点都需要精细化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1.加强对施工和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现阶段,我国近零能耗建筑处于发展和推广阶段,为实现高保温隔热及气密性,近零能耗建筑的围护结构相较于传统建筑结构更加复杂,施工技术、建材标准均高于普通建筑,这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员工素质和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筑企业需要选择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的施工人员,注重加强专业性技术培训,帮助相关人员快速掌握相关关键技术和具体施工工艺,提高现场工程师、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以实现近零能耗建筑专业化施工。2.重视高质量材料、设备的选取近零能耗建筑关键技术参数对建筑材料、设备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近零能耗建筑保温材料的厚度是普通建筑材料厚度的2~3倍,且对窗户、保温材料等也有更高的标准。采购人员必须合理控制材料设备采购程序,将带有绿色建材标识或者高性能节能标识的材料和设备作为首选,对进入到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根据规定的复验程序进行复验,以保证施工材料和设备均符合近零能耗建筑的特殊要求,保证施工技术与时俱进,从而提升近零耗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3.全面提高施工质量在建造过程中,近零能耗建筑保温结构的连续性、建筑整体气密性和无热桥处理等都需要精细化的施工和管理。一方面,加强施工全过程管理。现场工程师要提高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水平,需要明确高性能围护结构、被动式门窗技术的施工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保证每一项施工内容都有相对应的质量管理措施。实现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对施工中容易产生热桥和影响气密性的施工部位格外重视,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施工细节的控制和管理。另一方面,保障施工人员在作业时操作规范。从保温层、外窗安装、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被动式胀栓加固等安装到整个建筑完成都需要精准施工。气密层和冷热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的整体效能,因此应根据相关施工规范,保证建筑的气密性,实现保温层的连续,外墙板拼缝保温节点、外窗保温节点、穿墙管保温节点等部位的冷热桥断桥处理及精细化施工,从而切实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三)运行维护阶段

暖通空调等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应构建能耗、能效一体化运行管理体系。建筑运行维护阶段,除了采用能耗较低的采暖、空调方式等,采用智能化的用能控制技术,实现采暖、空调、照明及电梯、可再生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行是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建筑运行期间,以环境舒适度和系统能耗为目标,一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能耗使用情况分析,实现能源系统精细化运行管理。二是实时监控建筑物的内采暖、空调等运行过程,根据运行记录或异常情况分析,及时发现、处理系统运行中的问题,从而提升建筑用能系统的效率。

四、结语

篇4

关键词:低碳住宅;建筑节能;建筑技术

1. 概述

低碳建筑主要是指在建材与设备制造、建筑物施工及使用的整个过程中,减少应用化石能源,减能增效,使排放的二氧化碳明显降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减少的房屋建材总量与选择类别使碳排量减少;二是水循环利用的节约,倡导循环与节约用水;三是尽可能使应用交通工具产生的温室气体量明显减少。

我国目前的建筑能耗已成为最大的能耗行业,约占社会总能耗的47.1%,相对于发达国家,在相同条件下,使用住宅过程中的能耗高于发达国家二至三倍,而且,建筑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可达50%,大大超过运输与工业领域,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低碳建筑及节能建筑将逐渐成为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具有巨大的减碳潜力,更符合全球“节能减排”的趋势。

2. 低碳住宅建筑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低碳住宅建筑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只有近四十年的历史,目前不断出现的各类新技术、新材料及新工艺,使低碳住宅技术获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尤其是在节能建筑体系、屋面保温材料、新型节能墙体及供热排风采暖系统等多个方面成效显著,在产业规模上一些节能产品已日趋成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亦逐渐成为主流,并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目前的建筑总面积达450亿平方米,此外每年新增近20亿平方米。每年的新建建筑几乎都是高能耗建筑,而既有建筑中,只有不到5%的建筑采用节能措施。

据有关部门预测,2020年我国将至少将投资1.5万亿元用于住宅节能建筑建设,世界各国的低碳建筑产业增长速度也高达60%。但目前我国住宅低碳建筑技术还具有以下不足之处,一是低碳技术研发及其应用难度较大。目前我国住宅低碳技术问题较多,诸如研究时间相对较短、技术尚未成熟、没有投入足够经费、无法预测市场前景等都导致转化成功率不高,难以有机结合产学研。二是应用于低碳建筑的产品水平各不相同。三是节能产品还具有较高成本,对于普及低碳住宅建筑技术十分不利。当前我国建筑节能意识不高,导致开发商不够重视低碳住宅,因此低碳住宅推广还任重路远。

3. 国内外低碳住宅建筑技术的对比

3.1 朗诗国际街区――我国成功应用低碳住宅建筑技术的典范

位于杭州经开区的朗诗国际街区,基地南邻为梦琴湾小区,北侧为城市绿地,街区总面积达7.3万平方米,项目规划建设总面积约22万平方米,朗诗置业提倡恒湿、恒温、恒氧节能及低碳建筑技术在此街区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这一建筑中得到淋漓尽致地应用。地源热泵系统不受空调束缚;通过辐射效应对室温进行科学调节,楼面不存在空调“补丁”,室内不存在任何噪音,楼板几乎没有热胀冷缩的损害;“绝缘”外墙系统具有保温衣作用;保温系统使生活在街区的人们感觉特别舒适,就好似住在“生态控温舱”中,整个楼内形成隔热保温体系;外窗系统具有双向隔热作用,采用隔热保温阻热设计,实现对绝热传导的隔离作用。惰性气体充于玻璃内使传递的热能量有效降低;24小时置换新风系统,使室内空气清新常在。在住宅地面上设置的新风口将室外新鲜空气进行除尘及温湿处理后送入室内,使呼吸的空气始终新鲜。

3.2 英国贝丁顿――国外低碳住宅应用的典范

贝丁顿是世界上首个零碳社区,也是英国具有环保生态功能的一个最大的小区。2002年入住以来备受世界瞩目,是国际公认的低碳建筑典范。英国是一个位于高纬度的岛国,具有漫长寒冷的冬季,约有六个月的采暖期。为使建筑能耗有效降低,设计者研究探索出零采暖模式,即社区住宅全部都朝南向,每户安装玻璃阳光房。采用300毫米厚度的绝热材料用于建设外墙、屋面及楼板,采用三层玻璃的窗户并内充氩气,采用木质窗框以实现对传热的有效减少。小区精心设计了自然通风系统,一排排热压“风帽”矗立于屋顶上,能够向房间不间断地送入新鲜空气。这种装置采用被动式通风方式主要由风力进行驱动,能够根据改变风向而随意转动,建筑内部通过自然风压作用得到新鲜空气,并将室内污浊空气向外排出。此外,热交换器设于内部,可将排出废气的近三分之二热量进行回收,实现对室外寒冷新鲜空气的预热。

4. 相关措施与建议

4.1 制定扶持低碳住宅的相关政策

充分借鉴发达国家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抓住有利时机,在有关政策方面向低碳住宅建筑倾斜,鼓励建设绿色低碳建筑,设立绿色低碳建设基金。在成熟阶段,可利用发达国家诸如财政补贴、政府管制、碳排放交易等低碳政策工具,提高低碳政策的支持。

4.2 制定低碳住宅建筑评价标准并逐步完善

促进低碳建筑发展应制定m应我国国情的评价标准,使利益相关方达成共识,低碳建筑标准主要根据低碳设计指导原则及技术规范等方面内容制定。进而建立符合我国低碳建筑标准的测评体系,由第三方测评机构测评建筑能耗,结合测评结果出具能耗证明,作为扶持低碳建筑政策的重要依据。

4.3 提倡低碳住宅生活方式

低碳经济主要由低碳生产与低碳消费两部分组成,前提是低碳社会生产方式,低碳生活方式的关键在于低碳经济的实现。对社会认同的低碳住宅价值体系进行整合,形成共识,创造其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对住宅产业结构及发展模式进行调整,使能源循环利用率不断提高,促进节能低碳的公共交通,鼓励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

5. 结论

一是未来发展重点就是低碳住宅规划设计,目前低碳住宅主要集中于节能设备材料应用上,建筑设计节能技术比较滞后。部分发达国家采用计算机和自然环境优化建筑节能方案已逐渐成熟,并重点关注低碳节能建筑设计方法。

二是企业优势主要在于研发低碳技术,建筑节能将成为未来住宅建设的趋势,低碳住宅技术具有很大市场。扩容的市场将使更多企业进入而增加相互竞争。所以,现有企业提供技术应在低碳技术方面增加研发投入,研发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才能使企业具有竞争优势。

三是开发企业应把握机遇,为低碳住宅建设提供导向作用。我国目前低碳住宅的发展起步较晚,数量不多,住宅开发企业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未来低碳住宅将是住宅建筑主流,开发企业应尽早抢占市场份额,为促进我国低碳住宅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志莹.绿色住宅的低碳技术应用[J],上海房地产,2014.10

[2] 郭松海.推动低碳住宅工业化生产促进住宅业可持续发展[J],低碳之路,2015.8

[3] 熊焰.重新定义我们的世界和生活[J],低碳之路,2015.2

[4] 王.我国低碳建筑发展现状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1

[5] 韩中德.大力发展低碳技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J],住宅产业,2014.9

篇5

关键词: 气候变化;低碳城市;碳排放;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 F29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3-8256.2014.04.011

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排放越来越多的温室气体,而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会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近几年,极端恶劣天气明显增多,气候变化已经威胁到人类生存发展环境,如何减缓及适应气候变化变成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亟需解决的重要任务。低碳发展首先成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同选择,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经济等众多概念应运而生[1]。

城市一方面是创造财富的核心,另一方面也是改变生态格局、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引起温室效应等问题最集中的地方。资料显示,城市消耗全球75%的能源,其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75%以上[2,3],城市是碳排放的主要集中地,也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城市层面的行动和努力将决定低碳发展的成败,建设低碳城市是现阶段多国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2010年8月和2012年4月分别启动了两批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至今我国已有30多个城市积极开展了低碳城市试点建设工作,但是在高度热情背后也显现出部分跟风、建设思路不清晰等现象[3,4]。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2011年城市化率达到51.3%,预计到2050年城市化水平可能突破70% [5,6]。

因此,无论是应对气候变化外交压力还是国内低碳城市建设的内在需求,在我国现阶段研究低碳城市建设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进行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入手,聚焦城市尺度,提出了城市低碳建设的研究策略,指出了实施路径,并分析了目前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障碍。本文研究结果以期对现阶段我国各地低碳城市的建设提供支撑和决策参考。

1 低碳城市的定义

尽管低碳城市近几年成为研究和讨论的热点,但低碳城市目前尚无国际上统一的定义。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认为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7]。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夏堡认为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中实行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8]。综合分析国内大部分学者观点,可概括为:低碳城市是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1]。

低碳城市之所以出现许多看法及定义,主要是因为低碳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且具有动态性和区域性,城市的低碳化建设与城市的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密切相关,需要依据城市的自身发展特征选择适宜的低碳发展模式。

2 低碳城市建设方案研究策略

城市的低碳转型需要先了解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能源消费结构和碳排放情况,找出重点排放源,根据能源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进行低碳情景预测分析,最终确定低碳建设方案,因此,低碳城市建设方案研究可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2.1 城市发展现状调研

城市低碳建设方案与城市的发展阶段及资源禀赋息息相关,在分析制定城市低碳建设方案之前,需要先了解城市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城市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及技术状况,掌握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情况,研究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找出城市低碳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2.2 城市碳排放清单编制

编制城市碳排放清单是低碳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通过清单编制可以了解城市碳排放水平和排放结构,识别关键排放源,为实现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9]。根据IPCC指南,城市的碳排放包括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活动、林业和土地利用变化及城市废弃物等5个领域。查找获取不同领域活动水平数据,研究确定排放因子,编制不同领域的碳排放清单,分析获得重点排放源。

2.3 低碳情景预测分析

根据碳排放清单,找出碳减排的重点领域。综合运用能源科学、社会科学、环境科学和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构建以最小成本为目标的低碳城市建设优化目标函数,借助LEAP、kaya等情景分析模型,研究GDP增长、人口规模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技术进步等驱动因素对城市低碳发展的影响,分析影响城市低碳化建设的主要因素及相互关系,选择城市的最佳低碳发展模式。

2.4 提出城市的低碳发展战略

在现状调查、清单编制、低碳情景预测分析基础上,研究提出符合城市自身特点的低碳发展战略。为确保城市低碳方案的有效实施,还应分析城市现阶段低碳发展的重要障碍,从内部机制、外部环境等方面研究提出有利于城市低碳建设的保障政策,加强政府引导与宏观调控,最终实现城市的低碳高效发展。

3 低碳城市建设实施路径

由于城市的低碳发展路径与城市的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密切相关,因此,每个城市的未来低碳发展战略也各不相同,但是城市低碳建设的实施路径归纳起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低碳生产

工业生产在城市的碳排放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实现低碳生产是降低碳排放的主要途径。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低碳技术(包括减碳技术、零碳技术、储碳技术)等手段,降低能源消费,实现绿色生产。提高城市物质、能源循环利用水平,延长碳在经济活动中的流动周期。通过提高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3.2 低碳建筑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武涌同志指出,现阶段我国建筑能耗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为27.6%,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这个比例还会增加,因此城市建筑碳排放是城市温室气体的主要缔造者之一[10]。推行节能建筑,是当前发达国家低碳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英国政府计划到2016年所有新建房屋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并对节能绿色建筑给予税收优惠;芬兰环保部制定了建筑物隔热标准,规定新增建筑物墙体必须使用绝热层,增加墙体厚度,使用二层或三层玻璃[11]。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建筑节能低碳,根据我国“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到2015年,北部严寒地区建筑达到节能设计标准的比例占到95%以上,全面推行供热计量收费,推动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

3.3 低碳交通

根据IEA研究报告,2008年交通部门CO2排放量占全球CO2排放总量的22.5%,发达国家交通部门CO2排放占到25%[12]。我国交通部门能耗和碳排放量占到8-10%,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一比例会有所提高[13],因此,交通碳排放是城市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快城市的低碳建设,必须大力发展低碳交通,如发展公共交通、推广清洁燃料汽车、选用小排量汽车等。

3.4 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这就需要我们从节电、节水、节气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习惯。另外,还需加强低碳宣传,培养低碳理念,提高低碳意识,从而引导市民实现消费行为的低碳化。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能力,大家行动起来,从点滴做起,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3.5 增加碳汇

通过城市的合理规划布局,提供更多森林、草地、湿地等具有吸碳能力的碳汇空间,也可以降低城市的碳排放。

4 目前我国低碳城市建设存在的障碍

尽管低碳经济的概念已经于2003年由英国政府提出,但是从国外到国内,从低碳经济到低碳城市,政府及市民对“低碳”的理解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在低碳建设方面都进行了尝试,但是有些城市还流于形式,口号比较响,动作比较小[3]。目前我国进行低碳城市建设存在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4.1 对低碳城市的内涵缺乏统一的认识

我国低碳城市建设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低碳经济、低碳城市这些概念对于大部分市民来说还属于新鲜事物,所以在很多地方对低碳城市建设存在误解或片面的理解。有的政府将低碳城市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新能源开发、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其实低碳城市建设不仅仅包括这些内容,还包括交通、建筑、碳汇等;不少市民认为“低碳”、“应对气候变化”都是与自身很遥远的内容,低估了公众行为对低碳的影响。低碳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型系统工程,既不是简单的政府行为,也不是单纯的市场行为,而是需要充分调动区域内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完成。

4.2 大部分城市建设缺少低碳发展规划的引领

目前城市低碳建设存在部分跟风、照搬照抄等现象,缺乏统筹规划。城市规划是政府对城市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重要手段,要改变“高碳”运行模式,首先要政府正确引导。政府应坚持以低碳理念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加入低碳内容,既要考虑传统工业的节能降耗,又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还要引导公众自觉践行低碳。

4.3 缺乏统一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尽管针对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多,但在实践操作方面尚未达成共识[14]。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城市低碳建设的盲目性。尽快出台制定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将会促进我国低碳城市高质量建设。

4.4 缺乏配套的支撑体系

低碳城市建设需要技术创新、金融创新、制度创新的支撑。技术的落后是制约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障碍,实施技术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会使得成本显著增加,金融创新方面的滞后导致低碳产业融资较困难,低碳城市建设在政策和法规方面缺乏有力保障。

我国进行低碳城市建设,建议:(1)规划先行。根据城市自身发展特点认真进行低碳发展方案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低碳发展战略,做到规划先行,统筹发展。(2)加强低碳引导。政府要深入宣传低碳理念,开展低碳教育,让大家都行动起来,从工业生产到个人行为都自觉低碳。(3)提供配套的支撑体系。结合城市的低碳发展战略,政府在政策、法规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5 结束语

低碳城市建设是现阶段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城市的低碳建设不能照搬照抄,与城市自身的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息息相关。要做好城市的低碳建设,需要结合城市的自身特点研究提出低碳发展战略,做到规划先行。同时,政府要深入宣传低碳理念,加强低碳引导。

参考文献:

[1] 顾朝林.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规划(第2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2] 袁晓玲,仲云云.中国低碳城市的实践与体系构建[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5): 42-47.

[3] 苏美蓉,陈彬,陈晨,杨志峰,梁辰,王姣.中国低碳城市热思考:现状、问题及趋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3): 48-55.

[4] 刘文玲,王灿.低碳城市发展实践与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4): 17-22.

[5] 章立东.低碳城市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低碳经济,2013,(2):20-22.

[6] 谭志雄,陈德敏.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模式与行动策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9): 69-75.

[7] 夏杰.低碳城市目标下的城市发展模式转型[J].江苏城市规划,2011,(1):26-29.

[8] 李金兵,唐方方.低碳城市系统模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2):67-71.

[9] 李芬、毛洪伟、赖玉佩.城市碳排放清单评估研究及案例分析[J].2013,20(1):14-21.

[10] 武涌.大陆城市建筑节能减排方案[C].北京:第四届两岸应对气候变化学术研讨会,2013.

[11] 侯景新,郭志远.低碳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11,(3):49-54.

[12] 沈满洪,池熊伟.中国交通部门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分析[J].江淮论坛,2012,(1):31-38.

[13] 陈徐梅.大陆城市交通节能减排方案[C].第四届两岸应对气候变化学术研讨会,北京,2013.

[14] 朱婧,刘学敏,姚娜.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J].经济研究参考,2013,(14):18-28.

Analysis on Low Carbon City Construction Path in China at Current Stage

YAN Guihuan, XU Chongqing, LV Yuexia, GUO Dongyan, XIAO Qi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Jinan 250014;

Key Laboratory for Biomass Gasification Technology of Shandong Province, Jinan 250014)

篇6

1.1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我国处于工业化的阶段,想要减少碳的排放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其能源的利用效率,并且我国提高能源效率的空间较大。我国主要是建筑物以及交通运输和工业这三者碳的排放量较大,尤其是工业所排放的碳量。我国属于发展中的国家,拥有较为先进技术的同时也拥有落后的技术。在建筑方面需要效仿欧洲国家,建筑零排放的建筑物,从而减少碳的排放量。同时不断提升工业的能源,将落后的产能迅速的淘汰,同时,将排放量降到最低。在交通方面可以通过修建高速铁路,尽量减少飞机的班次,可以在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减少碳的排放量。

1.2调整我国产业结构

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就是调整产业结构,并发展低碳的产业,将其高碳像低碳转变,使其成为升级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方向。应该将重点放在知识密集以及技术密集的产业,例如信息以及现代服务的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我们必须要减少制造环节所产生的能耗和物耗以及污染。优化产业的结构,提高高碳产业市场准入的标准,并积极的发展低碳产业,这对于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大力推广低碳技术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将低碳技术作为其发展的支撑,从而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低碳经济。目前,我国还需要进行不断的自主创新并且积极的研究开发以及推广并应用捕获以及封存碳的技术,以及能源的再生利用技术,恢复生态以及替代资源化技术等,使其先进技术中节能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并且促进清洁的生产与循环利用,进一步使能源的附加值以及使用效率提高,在保障其能源供应处于安全的同时对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控制。特别是,对于太阳能以及风能和生物能源等已经成熟了的低碳技术要大力的推行,并倡导将其应用到节能型建筑物以及环保型的农业这些领域中去。

1.4建立完善的碳交易市场

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交易体系可以简称为碳交易,碳交易运行的机制有两种,分别是配额以及项目的交易。也就是通过项目合作的这种形式,买方需要向卖方提供资金或者是技术方面的支持,从而使温室气体的减排额度减少。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属于系统工程,我国应该尽快建立一套发展全国统一的与其碳市场相关的法律规范体系,使其目前的排放交易所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高省市对于碳交易的管理以及认知的能力,并且还需要积极的构建以及供给碳交易信息的平台。

1.5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

想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要加强国家和国家的合作。在发展低碳经济以及自然生态保护大气环境等较多领域开展国际性的环保合作项目。同时建立新的环境保护合作机制,为大力推进国际组织以及政府机构参与到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提供法律依据。积极建设环保产业,并且在产业的规划上面将新型的能源以及环保材料与设备技术的研发作为发展的重点,吸引各个国家环保企业的注入,从而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以及技术和人才方面的支持。

2保护大气环境的措施

大气环境的破环,是导致全球变暖以及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要注意大气环境方面的保护。

2.1首先在工业布局方面要合理

大气状况对于人们特别重要,因此应该均匀的分布工业生产,不能将工业生产集中到局部或者是少数的大城市中。这样,单位面积所排放的污染物较少,有利于自然的净化。特别是,在选择厂址方面也应该选择符合其性质的地方,例如,应该将产生有害气体的厂址选在居民区下风向。

2.2改进燃料结构及方式

能源结构不合理,使其能源利用率较差,从而导致我国大气污染更加严重。因此,必须要改善我国能源的结构,并且加大石油以及天然气的比重,不断发展新的能源,并且还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例如区域供热,使煤气化得以实现。

2.3提升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

采取植树造林的方法,绿化我们生活的环境,由于绿色的植物可以将大气中氧气更新,从而使空气的成分得到调节,达到净化大气的目的。因此,大面积的进行植树造林可以对温室效应进行调节,增加生物链中的含碳量,使其大量的碳无法进行转换,进而不能进入大气中去。(好像是不太通)同时还需要根据气候变化培育出适合该气候的新农作物,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3结语

篇7

关健词:低碳经济技术进步能源结构资源禀赋

中图分类号: P75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低碳经济的定义

“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一词最早正式提出是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该书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可供选择的低碳发展方式

(一)低碳经济的决定因素

技术进步是低碳经济的决定因子或者说是控制因素之一。碳生产率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比如说同样生产一吨钢,中国在20年前要1.3-1.4吨标煤,现在不到0.7吨标煤。再比如说建筑节能,以北京为例,过去很多建筑是木窗户,后来是钢窗户,再后来是单层玻璃的铝合金,现在是双层的断桥铝,房屋外面加了节能层,建筑节能水平提高了很多。发电技术方面,十几二十年前,发一度电至少要400克标煤;现在中国的平均水平大约330克标煤,最先进的超临界发电机组只要290克标煤。

能源结构也影响低碳经济的发展。CO2主要是在化石能源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化石能源指含碳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三种能源消费得越多,则碳排放量越高。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商品能源中化石能源的市场成本最低,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越高,发展的成本就越低。这就涉及到一个资源禀赋问题。

资源禀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文资源禀赋,即知识和资本。像法国,在发展核电上有其技术、资本优势,核电在其整个电力结构中占的比例超过了2/3,除了自己消费,还卖到德国、瑞士、意大利等国。二是自然资源禀赋。零碳能源方面,像北欧的挪威、瑞典,它们水资源丰富,水电占70%、80%。在煤炭、石油、天然气中,煤的含碳量最高,每吨标煤含碳量是0.68吨,排放2.5吨CO2;一吨标煤热量的石油含碳量大概是0.5、0.6吨,排放约1.9吨CO2;而一吨标煤热量的天然气只排放1.4吨CO2。由于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石油、天然气较匮乏,这就限制了我们的能源利用。

消费者行为是低碳经济的第三个决定因素。没有人的消费,就没有碳的排放。美国的生活质量、收入水平与欧洲国家差不多,但美国的人均碳排放比欧洲要高出一倍。为什么有这么大差距?因为美国是高消费、高排放的浪费型生活模式:几乎没有公共交通,全是私人汽车;夏天房间里温度调到18度,冬天调到25度;喝水是把冰倒满之后加一点水。而欧洲的公共交通很发达,建筑节能标准也非常高。生活方式不改变,碳排放就降不下来,所以消费者行为非常关键。

三、发展石家庄市低碳经济的思路

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石家庄市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的中期,提高能源效率是减少碳排放最为有效的方式,而且能源效率提高的空间巨大。在发达经济体里,建筑物、交通运输、工业碳排放各占1/3。石家庄市现在工业碳排放较大,交通和建筑类排放较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住房面积越来越大,如果我们效仿欧洲的零排放建筑,在建筑节能这块有很大潜力。

工业能源效率的提升空间也非常大。石家庄市地区和行业发展不均衡,先进的技术有,落后的技术也有。像钢铁行业,即有吨钢能耗较低的大中型钢铁联合企业,也有技术落后能耗高、排污多小炼铁、小炼钢。因此要加速淘汰落后产能。电力方面,石家庄市现阶段离不开火电,那么就要上大压小,用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机组,使单位度电的排放量降到最低。此外,石家庄市医药化工企业较多,要在这些企业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交通运输领域,我们也有很多工作可做。航空交通耗费的燃油量比地面交通高很多:与低效率的小汽车相比,高出一倍以上;与大容量的公交和高速铁路相比,至少高出三倍、四倍。石家庄市应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城市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

2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受资源禀赋的限制,石家庄市开发新能源的能力有限。现阶段应大力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农村的小沼气等,有条件的地区鼓励开发地热资源;鼓励发展生物质发电和垃圾发电。

3节约建筑物能耗

建筑物节能有两条途径。一是节流,即提高空调、照明及其他电器的使用效率,减少建筑物本身所散失的能源。另外,本土建筑与发达国家建筑相比,保温能力差距较大,造成大量能量损失,需要特别关注。二是开源,即在建筑中开发利用太阳能、余热能等自然资源。即发展绿色建筑,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绿色建筑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全民参与,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方式是倡导一种社会责任理念。政府应推行自行车租赁,不仅有助于解决城市行路难,同时也是在市民身边的减碳措施,有助于强化居民的社会责任理念。石家庄市要发展低碳经济,各级政府就应该积极提倡社会责任理念,并动员居民去实践低碳生活,随时随处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5调整环境管理政策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环境管理政策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环境监测、统计等。一是结合目前实行的环评制度,将碳排放量作为评价指标,出台低碳环评实施细则和指南;二是在SO2排污权交易制度试点研究基础上,逐步研究和开展碳排放交易制度;三是研究建立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四是完善统计监测体系,要依托当前的环境监测统计和管理体系,逐步将CO2、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纳入监测范围,收集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建立碳排放信息数据库,逐步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测量、报告和核查制度等。

6大力发展森林碳汇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CO2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扩大森林覆盖面积是未来30-50年经济可行、成本较低的重要减缓措施。石家庄市西部地区尚存在一些荒山、荒地,部分河滩地植被覆盖率不高,部分地区虽然进行了绿化,但单位面积生物量较低。石家庄市应在未来几年大力发展森林碳汇,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存量。

参考文献:

1.庄贵阳. 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太平洋学报,2005(11)

篇8

秦皇岛市商业能源消耗碳排放计算结果分析

秦皇岛市商业行业能源消费CO2排放量由2001年的75947t增加到2010年的498982t,平均年增23.27%,同期秦皇岛市商业行业产值由36亿元增加到102亿元。商业行业规模不断扩大,超市和卖场的数量明显增加,国际零售商也逐渐进驻,改变了全部是本地零售商的局面。随着竞争的加剧、消费者要求的提高、商业经营条件的逐步改善,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配送中心布局不合理造成运输过程中大量的资源浪费,加剧了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碳排放强度是单位产值或单位GDP碳排放的度量。碳排放强度可以反映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气候变化贡献的大小,碳排放强度下降率可反映能源利用和相应碳排放的经济效益提高程度。影响碳排放强度的因素主要是能源利用效率、经济增长方式、能源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等。秦皇岛属中小城市,节能减排技术水平落后,以物流业为例,中国交通运输工具的综合能源利用水平大约只有国际先进水平的40%[1],还存在很大的调整空间。从表2可看出秦皇岛近10年的商业碳排放强度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2010年的碳排放强度是2007年的2.15倍,说明尽管商业低碳化是大势所趋,但是具体层面还面临很多障碍和阻力。碳排放强度和一次能源结构也有密切关系。产生同样的能量,煤炭类释放的CO2最多,石油类次之,天然气类最少。秦皇岛港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港口,由于获得的便利性,煤炭便成为了秦皇岛市的主要能源类型。这些年秦皇岛市电力基本是煤电,热力也全部由煤炭生产。秦皇岛市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例在85%左右徘徊,而同期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例中国平均不到70%。据统计,秦皇岛市属于旅游型中小城市,游客购买力约占零售业产值的30%~40%。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首先会直接影响商业企业的经营和盈利水平,环保、低碳等因素并不能显著影响消费者的购买选择,价格因素仍占据主导地位。目前阶段商业企业推行低碳发展模式会增加商业企业的成本压力,最终反映在商品价格上,是中小型商业企业推行低碳发展模式的首要障碍,而秦皇岛市商业行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其次,商业企业要实行低碳化经营,就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但由于节能改造的投入往往较大,一般来说中等程度零售业收回低碳化改造成本需要2~3年,餐饮饭店业需要5~6年,大部分秦皇岛商业企业规模偏小,利润率本就不高,致使其在低碳化进程方面说的多,做的少,进展缓慢,大部分商家处于观望状态。再次,低碳发展模式的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使推行低碳发展模式的商业企业成本回收期延长,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低碳商业的发展[2]。

秦皇岛市商业低碳化对策建议

秦皇岛市商业低碳发展模式仍处在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限制因素,低碳商业远没有形成规模,低碳商业发展任重而道远。随着秦皇岛旅游立市战略的确立,未来旅游业发展会极大地促进商业的发展,但要实现商业行业的碳排放总量不现实,只能通过降低碳排放强度来实现相对减排,降低碳排放强度势必会成为未来商业企业发展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因此,秦皇岛市商业行业要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引导相结合,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确定商业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发挥政府在规划、政策方面的导向作用,为商业企业低碳化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商业企业是发展低碳商业的主体。商业产业自身的节能降耗问题是实现低碳化发展的首要因素。商业企业生产经营的低碳化能推动企业产品所在供应链的绿色化和低碳化,从而引导消费者消费方式的绿色化和低碳化,进而推动整个商业体系的低碳化[3]。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已经达到22%~25%的水平,北方地区的采暖能耗超过了当地社会总能耗的40%,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约为同纬度国家的2~3倍。在今后若干年秦皇岛市商业会继续强劲发展,很多商业企业面临着扩张,此时要做好企业经营网点规划,做好主要营销场地、仓储、生产加工用房等商用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运用空心保温砖、隔热板、隔热涂料、保温玻璃等建筑材料,提高商业用房的保温效率;在商业用房推广利用自然能源,可建设天窗或其他自然采光构造,合理设计商用房的通风和排风装置,利用自然风调节室内温度,减少照明和空调的用电消耗。对于老的商用建筑,要作好低碳化改造。老建筑建筑节能改造潜力巨大,日本和德国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与实践,低碳建筑的建设与改造尽管需要增加5%~10%的投资,但可减少40%的碳排放。制定和规范贯穿商业企业生产经营所有环节的计划和标准,将低碳模式融入其中并且制度化、标准化。诸如空调使用规范、照明使用规范、冷热水使用规范、冷柜使用规范等。整合现有商业资源,实现资源高效利用。通过优化货物配送体系提高货运车辆使用效率,制定科学的商品流转运输线路,降低物流中碳的排放,并应用热电联产、光伏技术以及地源热泵系统、置换式新风系统、地面辐射采暖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和新技术。推行绿色包装,减少包装材料的消耗,注重对包装材料的回收、处理和再加工。突出企业和地域文化特色。充分发挥商业企业对生产的引导作用,鼓励和加大对自身节能、生产过程节能、原材料和包装节能商品的宣传和营销力度。结合秦皇岛旅游立市战略,提升产品的文化含量,增加商业产值,从而降低碳排放强度。商业企业对生产领域的碳减排并不能直接控制,只能依靠其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和渠道控制力,鼓励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碳排放。所以商业运作中的采购低碳化可以减少环境问题产生,对于商业产品环保型的设计、包装及安全的性能,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符合国际国内认证的予以优先考虑。因此采购低碳化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商业企业和整个供应链的环境绩效。而商业企业采购低碳化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就是供应商的选择,这也是采购企业提高环境绩效的基础[4]。坚持商业网点布局总体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注重大型商业网点与中小型商业网点、新建设施与调整改造设施、集中布局与分散布局相协调。对超市按照“控制总量、规划增量、调整存量、优化质量”的思路进行布局,对现有传统百货店进行升级、改造,加强对内对外合作,细化经营定位,调整经营结构。积极引导各级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和社区餐饮网点的布局和建设,进一步鼓励餐饮网点的集中布局。培育新兴物流链,构建市域配送网络,统筹城乡物流配送链,提高商品配送效率和覆盖面,切实解决中小商业企业采购的问题,以“园区—中心—配送网点”模式,依托骨干企业,重点规划建设秦皇岛临港物流园区、山海关临港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以秦皇岛港转型为突破口,积极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专业物流。通过产业政策,鼓励商业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规模化程度,改善经营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落后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客观存在和先进技术的缺失,势必会增加低碳商业发展的投入成本。通过低碳技术创新实现商业低碳化发展的微观基础,是商业实现节能减排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基本途径之一。建立和完善对低碳技术的激励性制度,促进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与市场的培育,积极推进商业节能技术服务产业化发展[5],给予流通领域更多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支持,对商业发展过程中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的行为予以激励。在充分尊重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借助适当的行政手段削弱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对低碳发展模式在商业领域的推广和应用进行引导干预,促进低碳商业快速发展。要把低碳减排作为约束条件列入商业建设项目审批的主要内容,力求在设计中更多地采用低碳化技术,尤其是大中型超市和物流系统建设。商会和行业协会可根据商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低碳商业的发展需要,制定行业标准或规范,并通过自身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来确保相关的标准或规范得到有效实施。目前中小型商业企业是秦皇岛市商业的主力军,低碳商业发展程度离不开他们的改造升级,而资金或者改造成本是其瓶颈,加大市级财政资金引导力度,设立低碳商业发展资金,通过贷款贴息、财政补助等方式,对企业进行设备更新、节能降耗、技术创新等行为给予支持或补偿,激励企业推进低碳经济和低碳发展。通过多种途径向公众宣传、普及低碳生活理念,增强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和刺激消费者进行低碳消费。

本文作者:王连龙工作单位: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篇9

一、我国的城镇化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

长期以来,我国快速推进的城镇化是建立在对水土能矿等资源的大量消耗基础之上,由此导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同时,缺乏总体规划和布局的发展导致交通拥堵、污染严重、水源短缺、能源紧张等问题突出。

(一)快速扩张,城市资源大量消耗

一是水资源短缺。目前,在全国654座城市中,已有近400个城市缺水,其中约200个城市严重缺水,北京、山西、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城市地下水位普遍下降。

二是土地资源过度消耗和低效利用。2000—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从36.22%提高到51.27%,提高了15.1%,年均提高1.37个百分点;而同期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2439平方公里扩大到43603.2平方公里,扩大了94.3%,年均扩大6.2%,土地城镇化速度远远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从土地承载的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数据对比来看,我国城镇人均建设面积130平方米,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为83.3平方米,发达国家仅为82.4平方米。另外,从产值集约度来看,我国内陆最发达的城市北京、上海地均GDP仅约为东京、香港的1/9—1/18。

三是大拆大建造成资源极度浪费。以住宅为例,我国住宅建筑平均寿命仅为30年,远低于英国124年、美国74年的平均寿命水平。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每年达到5.7亿吨。钢铁年消耗量超过10亿吨,对外依存度持续保持在60%的水平。2010年我国水泥消费量为18.51亿吨,是2004年消费量的两倍,水泥生产近20亿吨,约占全世界水泥产量的59%。我国的钢铁、水泥单位GDP消耗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9倍。

(二)大量排放,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城市的废水、废气排放是我国污染程度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2008年年底,仅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的废水排放量就占全国的59.3%,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47.5%,二氧化硫排放量占49.4%,氮氧化物排放量占55%,烟尘排放量占44.8%。

一是空气污染严重。目前我国城市空气污染呈现出从工业源向生活源转化的趋势。以北京市的空气污染为例,PM2.5是造成北京市能见度降低的主要污染物,而这一污染物首要来源是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贡献了22%以上的比重。

二是碳排放居高不下。以2007年全国GDP排名前一百位城市为例,利用城市经济发展与碳排放量的脱钩模型可以得到,100个城市里面强脱钩的仅有8个,弱脱钩的共15个,扩张连接的33个,扩张负脱钩的44个。扩展连接和扩张负脱钩意味着城市经济的增长与碳排放紧密相关,并且高速的经济增长会同步带来更高额的碳排放。当前,经济的发展仍是城市的首要任务,这意味着大规模的碳排放仍将继续。

三是垃圾围城问题突出。截至2010年,中国内地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垃圾总量居世界首位。其中,在全国600多座大中城市中,有2/3陷入垃圾“包围圈”,有1/4的城市已无合适场所堆放垃圾。而小城镇周围农药、化肥及农膜的使用产生的“白色污染”、村镇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均接近50%的乡镇工业粉尘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正在严重地威胁着中小城镇及周边环境。

二、建设紧凑型城市,促进城市集约发展

当前,我国城镇化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城市的快速扩张和低密度蔓延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空间的失控。我国虽然幅员广阔,但是约60%的国土面积属于生态脆弱地区,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城镇开发,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我国的农田人均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摊大饼、蔓延式的城镇化模式不可持续,也不符合我国国情。

近年来西方国家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实践表明,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流是“集约和精明”地使用土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城镇化率为51.27%,城镇人口为6.9亿,未来城镇化率如果达到70%,那么还需要增加3亿城镇人口,再加上目前2.5亿虽然统计到城镇人口中但实际上未真正在城镇落户的农民工,那么至少还有5.5亿农业转移人口要进城。如果按照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计算,则还需要增加5.5万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设用地。而目前我国的耕地面积已经接近18亿亩红线。因此,我国未来的城镇化只有选择建设紧凑型城市,选择走集约型城市化发展模式。

(一)科学规划,促进要素资源合理集聚

促进城市集约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作用。一方面,需要加强对规划的管理,引导地方进行科学规划,强化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增强规划的约束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要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要根据城市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合理确定城市人口、经济发展规模,明确城市发展的阈值,而不能让城市无限的发展和扩张。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各类规划的衔接,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城市总体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不得突破其确定的规模。对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要统筹规划,避免用地规模过大。

(二)划定城市发展边界,控制增量

国外实践证明,设定城市发展边界是抑制城市蔓延和低密度扩张的有效途径。我国应当充分吸收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要求,加快实行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控制,落实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制度。各地在修编土地利用规划时,要把城镇、工矿、农村居民点可以发展的界限划下来、落到地,城市总体规划也要结合土地利用规定划定城市发展边界。同时,还要落实管制规则,对于发展边界内外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对边界内用地简化程序,对边界外用地则要严格控制。通过城市扩展边界控制,有效控制城镇的盲目扩展,从而达到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三)加强城市内部存量土地的再利用,盘活存量

目前城镇内部存量土地挖潜空间还很大,由于旧城改造难度大、成本高、见效慢,一些地方政府更愿意搞新区开发。应当严格控制城市设立新区,在保护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前提下,加大旧城改造步伐,完善配套设施,改善旧城居住环境,提高建筑容积率和居住人口密度,从而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三、加快开发“城市矿产”,促进城市循环发展

“城市矿产”是指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产生和蕴藏于废旧机电设施、电线电缆、通讯工具、汽车、家电、电子产品、金属和塑料包装物以及废料中,可循环利用的钢铁、有色金属、稀贵金属、塑料、橡胶等资源。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产生了大量固体废弃物,据研究,全球80%以上可工业化利用的矿产资源已从地下转移到地上,并以“垃圾”的形态堆积在城市周围,总量高达数千亿吨,并还在以每年100亿吨的数量增加。在全球资源日益枯竭的背景下,这些废弃物得到重新认识,被称为“城市矿产”,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利用“城市矿产”方面经过近20年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我国“城市矿产”开发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2010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通过5年的努力,在全国建成30个(十二五规划将这一目标增长为50个)左右“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加快开发“城市矿产”,实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不仅有助于缓解我国资源紧张的状况,同时还可以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是促进城市循环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建立完善废旧资源回收体系

我国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后大都遇到了电子废弃物资源来源困难的情况。目前我国再生资源的回收模式主要分为分散型回收、层级回收、点对点回收三种模式。其中,以游商小贩为主力的分散回收模式占主导,但其回收效率偏低、市场比较混乱。建立完善废旧资源回收体系,一方面要借鉴欧美、日本等国家分类回收体系的经验,在我国积极推广城市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另一方面积极推广上海金桥集团构建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和苏州市建设区域再生资源与废物交易标准平台5R网站经验,重点在我国大中城市建设五个技术支持系统:交投服务体系——建立网络、电话以及社区回收网点的综合全自动交投服务网络;回收物流体系;监控追踪体系——实现消费者交投、网点回收、物流中心仓储分拣、处置商处置等全程监控追踪;信息服务体系——包括回收网点管理系统、网上电子废弃物交投管理系统、积分服务系统、处置商管理系统等;统计分析决策体系——为规范管理制度提供决策分析资料,通过建设技术支持系统,逐步实现回收过程透明化,指令调度智能化,居民交投便捷化和回收系统管理现代化。

(二)提升废旧资源利用技术

我国作为再生资源利用的第一大国,其基础是建立在较低的技术起点上的。以废旧资源分选技术为例,欧美企业大多采用智能图像识别技术来识别物品颜色和材质。而我国则是通过简单工具拆解分切破碎、再经过比重水浮、摇床淘汰、磁力分选等手段做到物料的粗分,再进一步精细分选基本上全部靠人工。工人通过经验,按照颜色、材质等判断依据来分拣分选。针对技术上的巨大差距,我国应当积极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基础性研究,支持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建立和完善再生资源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体系,形成多层次、多门类的环境技术研发机构和综合性的环境科学研究与管理机构。

(三)实施差别化的废旧资源回收扶持政策

目前,我国废弃物中,钢铁、有色金属、废纸等废旧商品回收率比较高,达到80%以上,而电脑、空调等高附加值的废品,也大部分被二手市场商贩购买用于维修市场零部件再利用。而对于大量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由于产品价值较低,处理难度大,导致回收率长期偏低。因此,针对不同的废弃资源应当采取不同的扶持政策。对于那些流通渠道畅通、价格透明而又有利可图的行业来说(如钢铁、有色金属、纸张等)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进行有效的整合;而对于那些利用价值较低,处理难度较大且处理成本高的废弃物品(如显示器、日光灯等),及其他危险废弃物资(如电路板、电池等),则需要由国家指定的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回收和处理。而对于一些大型产品,如废弃汽车、摩托车等,国家可以采取指定回收处理企业进行有效的拆解、再制造及无害化处理。

四、推进绿色建筑和智能交通,促进城市低碳发展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阶段,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住房建设以及城市人口对交通运输、电力消费等公共设施的更高要求,是导致城市碳排放高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因此,促进城市低碳发展,就要从建筑和交通两个关键环节入手。

(一)推广绿色建筑

据估计,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0—30%。根据发达国家经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完成,建筑使用能耗将逐步上升,最终将消耗全社会能源总量的1/3左右。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期,建筑业规模将持续稳步提升,建筑使用能耗很有可能突破发达国家的经验曲线,到我国完成城市化进程时建筑能耗占到全社会能耗总量的近一半。因此,推进城市绿色建筑,对于实现我国十报告提出的“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要把绿色理念融入建筑规划、设计和施工以及建筑材料生产之中,使各种建筑物能够充分适应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运动,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空间资源和其他资源,着力引导建筑业使用对人体无害的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充分采集和利用地热能、太阳能、风能来满足建筑能耗。

二是健全和完善建筑节能标准。既要进一步明确并严格落实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标准,使其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又要加强对新增建筑的节能管理,着力抓好设计、施工阶段执行标准的监管力度,确保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不断提高,从源头上遏制高能耗建筑物的产生。

三是大力推进建筑材料科技创新,力争在墙体保温、门窗保温、绿色照明等领域实现新的技术突破;加强成熟、适用新技术的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鼓励和扶持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规模化利用。

四是开展以重点工程为载体的绿色建筑示范试点,通过示范试点建设绿色公共建筑、大型绿色办公场所等,推广建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锻炼设计施工队伍。

五是建立绿色建筑、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到2015年,建筑产品施工过程的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0%。

(二)发展绿色交通

截至2010年,我国的机动力拥有量达到4500万辆,预计到2015年,我国城市居民小汽车拥有率将达到总户数的10%左右。随着家庭轿车的普及,我国城市交通拥堵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蔓延,成为城市的通病,交通拥堵也逐步成为城市空气污染和碳排放增加的重要因素。发展绿色交通,不仅有助于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而且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社会公平,合理利用资源。

一是要构建高效快捷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体系,通过提高公共交通覆盖面、安全性、准时性、高密度等服务来实现对大量私车消费的替代。统筹规划城镇自行车道网络与快捷公共交通和快速轨道网络,实现换乘节点的便利联系,鼓励绿色出行方式,加大LNG公交车、CNG出租车的投放力度。在大城市要大力发展以地铁、公交和出租车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在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公交汽车和出租车道路系统和车辆运输系统,控制私车的发展速度,在小城市则需要进行中长期内公交系统的完整规划。

二是大力研发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各类新能源汽车,并率先在公共交通领域推广。鼓励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各类以绿色能源为动力的车辆的研制和推广,重点方向是电动汽车,其次是以天然气和生物乙醇等为燃料的混合动力汽车。在推广应用方面,应该首先支持新能源动力汽车在公共交通领域的推广,以各级政府部门为领头单位,组织相关城市的电力公司、公共交通运营公司等合力建设城市公共交通的充电基站、绿色能源供应站等。

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 低碳城市 低碳技术 战略思考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挑战,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逐步深入,国内的“低碳热情”日益高涨,低碳的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的内涵

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了题为 “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Our Energy Future: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的报告,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 的概念,即“通过提高资源的生产率――以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随着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的蓬勃开展,理论界对于“低碳城市”这一概念及其内涵的认识也正逐步深入。

我国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对低碳城市进行了描述,夏堡认为(2008),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金石(2008)认为,低碳城市发展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CO2 排放处于较低水平。付允、汪云林等学者(2008)认为,低碳城市就是通过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 改变生活方式, 最大限度减少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彻底摆脱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形成结构优化、循环利用、节能高效的经济体系, 形成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最终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低碳城市是在低碳理念的指导下,以经济持续发展为前提,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方向,以低碳技术为发展手段,以低碳社会为发展目标,实现城市的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发展。

二、国内外低碳城市的案例

(一)国外案例

1、英国是低碳城市规划的倡导者和先行者。英国通过设立碳信托基金与能源节约基金会(EST)联合推动英国的低碳城市项目。城市规划重点在建筑和交通两个领域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提高能效和控制能源需求,促进城市总的碳排放降低,各种措施的制定、实施和评估都以碳排放减少量为标准,强调技术、政策和公共治理手段相结合。

2、丹麦: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于2009年3月提出一个气候变化应对计划,其目标是到2025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零碳排放”城市。推行风能和生物质能发电,这使其电力供应大部分依靠零碳模式。哥本哈根有严格的建筑标准,并大力推广节能建筑。鼓励垃圾回收利用,依靠科技开发新能源、新技术。提倡电力车、氢动力车等城市绿色交通,推行“自行车代步”。

(二)国内案例

1、上海:位于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的上海市东滩地区,正着手打造东滩生态城,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和区域。据规划,生态城的电力热力能源全部由当地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获得,为满足燃料电池的需求,将建立全国第一个氢能电网。建筑屋顶将使用草坪和植物的天然隔热层,步行、自行车和燃料电池公交车将是主要的出行方式。

2、保定:2006年,保定就提出打造“保定・中国电谷”的战略构想,依托保定国家级高新区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础,培育以光电、风电、生物质发电、节电、储电、输变电六大产业体系。2007年还推进“太阳能之城”的建设,实行太阳能应用改造。开展以“煤改气”为重点的“蓝天行动”、以污水处理厂建设为重点的“碧水计划”和以绿化为重点的“绿荫行动”,加快废旧物回收利用的“静脉产业园”建设,努力拓展新能源应用领域。2010年以来,保定市围绕“中国电谷”建设、“太阳能之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办公大楼低碳化运行、低碳化社区示范、低碳化城市交通系统整合等6大工程,强力推进低碳城市示范项目建设。

三、江西南昌建设低碳城市的战略思考

南昌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城市,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以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契机,以发展光电产业、推广应用新型能源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突破口,努力探索一条符合南昌发展实际、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发展模式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一)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

深化新型工业化战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工业结构适度轻型化,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以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通用太阳能电力(南昌)有限公司等光伏生产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太阳能薄膜电池、光伏发电设备,引进太阳能电池片生产企业,构建南昌光伏产业基地。同时以联创光电、晶能光电等一批LED企业为核心,积极推动“硅底蓝光二极管材料与器件”产业化,形成全国具有竞争力的LED产业基地。建立以研发生产节能、环保、健康的家电产品为主的家电工业园区,打造绿色节能家电制造基地。利用南昌的各类工业固体废弃材料及可替代资源,开发以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混凝土多孔砖、轻质墙板为主导产品的节能型新型墙体材料,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建材业。

(二)发展低碳技术,改善燃料结构

低碳技术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等部门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分为三类:第一,减碳技术,比如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技术等。第二,清洁能源技术,比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第三类就是去碳技术典型的就是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首先要限制高耗能企业和产品的发展,加快淘汰落后设备和技术升级改造步伐,推进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和工业电机系统节能,注重余热余压利用和能量系统优化,提高工业的能源利用效率,鼓励电力、钢铁、水泥和铜加工等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创新投入,建筑的生态节能设计和低碳改造。开发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电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利用废弃农作物秸秆、城市固体有机垃圾和能源作物等进行发电,制造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燃料油,改善燃料供给结构。

(三)培养低碳理念,引导低碳生活

政府机关要率先垂范,积极开展低碳型机关活动,推行绿色办公和绿色采购。教育部门要把培养低碳理念的相关内容充实到教学课程中, 从小培养孩子的低碳环保意识。积极开展低碳示范社区的建设、评选和宣传活动,在园林绿化、燃煤使用、垃圾处理、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低碳生活示范,让低碳理念融入生活。创造市民步行、自行车出行的条件,或使用电动汽车、天然气汽车等。

(四)实施低碳消费模式

在城市发展中引导公众参与低碳城市建设,倡导和实施低碳可持续的消费模式,是碳减排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我们应当培养理性消费和清洁消费的理念, 倡导和实施一种低碳的绿色消费模式,在维持高标准生活的同时尽量少使用耗能多的产品。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提倡物品的重复使用,积极采用“低碳产品”。在消费观念上积极引导居民使用高效空调、照明及节能家电等低碳产品,倡导低碳购物、低碳装修等低碳消费意识。

(五)城市园林绿化,增加碳汇

森林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城市森林可以直接吸收城市中释放的碳,同时通过减缓热岛效应,调节城市气候,减少我们使用空调的次数,又可以间接的减少碳排放。据估计,一个完好的城市防护林体系,可以降低能源消耗10-15%,减少取暖费10-20%。主要途径:一是开展造林增汇活动,提高城市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碳贮量;二是保护和维持森林碳库,保护现有的森林生态系统中贮存的碳,降低和防止森林中碳的排放。三是增加城市森林资金投入力度。建立保护城市森林资源、改善城市生态的多元化投资机制,通过市场机制发挥城市森林的碳汇作用。四是增加政府支持力度。通过土地利用调整和林业措施将大气温室气体贮存于生物碳库。

参考文献:

[1]夏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2008;2

[2]金石.WWF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环境保护,2008

[3]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