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讲稿范文
时间:2023-03-16 02:33: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课讲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学生讲评教学组织形式
在运用学生讲评策略进行试卷讲评时,笔者通常采用以下两种形式:一是分组讲评。以前后桌为单位,每四个学生分为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学生将自己的做法和思路讲给其他同学听;并将自己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来,请会的人讲给自己听;对于重要的、方法比较特殊的题目互讲互听。二是集体讲评。教师指定试卷中涉及核心知识的问题或典型的错误,在一定程序指引下,要求学生就思路、方法进行交流。
二、学生讲评的意义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比发现运用学生讲评的方式进行讲评课的组织有如下几个好处。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采用学生讲评的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再次对试题进行思考,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理顺解决问题的思路。
学生要想讲评,必须抓住问题的题眼,促进审题能力的提升,同时要想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需要经过认真组织以确保自己的表达具有条理性,在这一组织的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以提升。学生讲评的过程是其呈现从审题到知识提取再到解题的思维过程。
从试卷中我们只能知道学生的答题正确率,采用学生讲评的方式进行试卷的讲评,有助于学生尽可能多地暴露学习上和思维上的问题,教师可以更为清晰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进一步的复习提供学情基础。
学生讲评的过程,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进行合作、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得以进一步加强。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学会了分析和查找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克服了逃避和畏难的心理,有利于其自身解题思维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三、学生讲评策略分析
1.选择题学生讲评策略
笔者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讲评选择题,并找到了合理的讲评策略:(1)分析题干注意什么;(2)确选项是哪个;(3)选择的理由是什么;(4)本题考查的相关历史知识点是什么。
例(2008年江苏省历史高考试题·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被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所代替,引发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为(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这道题提出来以后,有很多学生都愿意来讲评,笔者请了位平时历史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来讲评,他按照上述策略作了如下讲评:本题的题干中有“行政区划为籍贯”、“变化”两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是本题的题眼;本题应该选择C;因为从对题干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从“齐人”到“行政区划为籍贯”的变化,“行政区划”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该题考查的是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
让学生讲评选择题,这不仅仅是让学生拥有表现自我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讲评的过程中逐步养成正确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了解题的正确率。
2.材料题学生讲评策略
笔者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讲评材料题,也找到了合理的讲评策略:(1)分析并找寻自身问题;(2)找寻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方法;(3)质疑答案。
篇2
【导语】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2018年黑龙江高考理综考试已于6月8日落下帷幕,
2018年黑龙江高考理综试卷采用全国Ⅱ卷,全国卷Ⅱ适用地区包括:陇、青、蒙、黑、吉、辽、宁、新、陕、渝、琼。广大考生可点击下面文字链接查看。
点击查看:
篇3
关键词: 试卷讲评 尝试 归类讲解
按照国家新课程实施标准,高一历史每周两课时,使历史教学存在时间紧、内容多、课堂容量大等特点。教师们不能有丝毫拖延,一节课必须完成一课时内容才能在学期末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如此紧张的课时安排及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师没有充足时间讲解和处理习题。同时,大多数学校在教育技术及财力上受到限制――在高一平时习题作业中频繁使用机读卡是实现不了的,使教师无法便捷而准确地获得学生习题作业的正答率统计数据,无法针对性地对习题进行集中讲解和处理。习题处理成为教师像“鸡肋”一样的问题――讲,没有充足的时间做保障;不讲,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从而使教师陷入两难的境地。虽然如此,每位教师都很清楚地知道习题是一定要讲的,而且重视习题及试卷讲评课,关键是怎么讲更有效率,更符合教学现状,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难题。
现阶段高一教师讲评试卷的方法大多是两类:一是教师批改试卷后凭借模糊的记忆对自认为“错误率”高的及从教师角度认为学生容易出错的习题草草讲解;二是上课时“征求”学生意见,即教师问“1―5题哪道题需要讲”,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我想这样的场景大家都不陌生。但我认为两种方式都存在弊端:一是教师没有准确的正答率的统计,因此不能对学生错误率高的习题有全面而准确的把握,所以教师对习题的讲解未必具有针对性;二是学生存在差异,内向的学生或许在习题中存在诸多问题,但不善于表达,而活泼的学生则发言积极,但所说的问题有可能是书上能查阅到的基础知识,只是他做错了的同时又没有反思和订正而已,这样的习题不存在讲解的“价值”,这样的“征求”意见不仅不能反映学生在习题及知识掌握中存在的真实问题,还有可能浪费有限时间。
高一历史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基础知识不论在何时都是最具生命力的话题,学生只有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及积极的思维和思辨活动。鉴于此及以上教学中存在的习题讲评的问题,我进行思考和尝试。首先,我对整张试卷的习题对应教材章节进行梳理,然后按照知识点进行归类讲解。在此过程中对难度不大的习题点到即可,难度大的要讲解。同时,除题目考查的知识点以外,还对和此知识点相关的问题进行系统复习。如习题:“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该材料反映的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信息包括:①分封制;②等级制,③君主专制,④宗法制。此答案涉及分封制、等级制和宗法制,我们可就此对第一课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分封主体、分封制下诸侯的权利和义务,宗法制的目的、原则及与分封制之间的关系等。同时,教师复习这些知识点时可以将涉及这些知识点的其他习题“对号入座”、“一网打尽”。这样不仅重点突出、线索清晰,而且处理习题的速度大大加快,节省时间。除此之外,我在习题讲评过程中还按照章节顺序把每课基础知识点进行简要板书,使试卷讲评课上完后还能留下清晰的知识线索和脉络,有利于帮助学生再次对课标要求的基础知识有全面系统的认识,同时有助于引导学生构建基本知识框架和体系。这样的习题讲评不仅跳出就题讲题的窠臼,而且知识点覆盖全面,有利于高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全面复习和掌握,并教会学生掌握复习基本方法,提升复习基本技能,同时教会学生揣摩命题人的意图及试题考查方向,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全面认识和理解及对知识融会贯通,而且这种方法省时高效,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自信心,让他们发现习题是“万变不离其宗”,高于教材但都源于教材。
我在习题讲评问题上的这些尝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认可。在我任教的七个班共365名学生中我进行了初步调查统计――提供给学生习题讲评的三个方法供大家选择:1.逐题讲解;2.上课征求大家意见,有错就讲;3.按知识点归类讲解。其中认为第一种方法较好的有58人(多数学生认为这种方法浪费时间,没有必要每道题都讲),认为第二种方法较好的有59人,认为第三种方法较好的有248人,占总人数的近68。同时,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大多数学生认为按知识点归类讲解让他们的学习更高效和更有针对性,让他们对章节基础知识点有更清晰和全面的认识。
除了上述按知识点归类讲评习题外,还有按错因归类、按题型归类等方法。我认为后两种方法更适合高二、高三学生,对高一学生而言,按知识点归类更符合学生自身情况及高一历史教学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要求,同时更符合高中历史教学课时紧张的实际情况。
从有效课堂到高效课堂,新课改下,教师面对的问题应接不暇。学生负担要减轻,教师的负担也要减轻,不应成反比增长。如何更有效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让教师在教学中更游刃有余,减轻教师压力,增加教师的幸福感,提高幸福指数,这个过程还需要一线教师不懈探索和勇敢尝试。
1.引言
建筑力学作为土木及建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了力学分析思想,是一门非常重要且具有较大难度的课程。建筑力学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等三门课程,总课时一般设置在120个~200个课时,课程内容多、备课时间紧、教学难度大,传统“一站到底”的方式使得课程异常枯燥,学生丧失学习热情。如何高效、合理地利用好120学时,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引发学生对创新实践的兴趣,教学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现阶段,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教师侧重点不清晰;(2)学生能动性差;(3)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少;(4)课程内容多,课时安排不合理。以上问题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无法满足高校教育产―学―研综合全面发展。
2.动态教学法
目前学术界对动态教学法的定义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喻海燕[1]认为,动态教学的“动态”,指教学内容切入点、具体教学内容、教学节奏与进度、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以及教案设计的动态可变性。刘楚魁[2]认为,所谓动态教学模式,就是根据关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及认识的辩证运动规律理论,把教学的各种要素、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立体交叉、良性互动的教学体系,以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动态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课程讲授、知识反馈及动态调整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加深对课程实践的感知,全面掌握课程所要求的教学内容,为后续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良好基础。
2.1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环节对于一门课程来说,是最基础的一个环节。教师的语言教学设计决定了学生的兴趣,影响到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态度和掌握程度[3]。在讲授这个环节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动态教学法更突出教师教授的侧重点,要有的放矢地对课程的难点、重点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对内容次要、学生容易理解或能够自学的部分要占用较少的课堂资源。对于讲授方法,尽量采用“语言、课件、动画等”三维立体式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课程内容。
2.2学生反馈
“学生反馈”环节在动态教学法是最核心的一个环节,也是最容易被教师忽视的一个环节。传统教学方法形式较单一,多采用作业批改、中期考核等方式[4]。该方式往往具有滞后效应,学生在课堂未能理解的知识,由于课时的紧凑性,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给予重复讲授。这就使得未能理解该部分的学生,很难继续跟进后续教学,加重学生的课程负担,甚至产生对课程厌烦的心理。在动态教学法中,学生反馈形式应当更多样化,如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设置讨论小组,以五人为单位,在难点及重点讲授时,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2.3动态调整
动态调整环节是动态教学法的关键步骤,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有效地判断学生的掌握程度,对课程课时及教学内容进行适时调整,宏观上保障该课程的顺利进行,又使学生充分理解课程内容。值得说明的是,动态调整不能任意调整,也不能调整幅度过大,动态调整的依据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让学生切实参与课程学习。
3.建筑力学课程实践
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理论基础课,建筑力学课程内容复杂、学习难度大,学生从高中学习阶段的填鸭灌输式教学很难转变过来,动态教学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笔者通过在重庆三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2014级两个班级的教学,采用动态教学法,根据课程的内容难点及重点安排,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课外活动实践、中期考核及期末抽检等多种方式,对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下表为传统教学方法和动态教学法课时安排情况。在静定结构内力、梁的变形、静定结构位移计算和超静定结构内力等重点、难点等核心内容时,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和课后作业表现均不甚理想,故增加在该阶段的讲授课时,而在理论力学等知识点容易理解部分,进度较快,学生并未显示出跟不上的情况。通过半学期的课程讲授,两个班的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高达82.4分,通过率接近90%,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采用常规教学模式的另外几个班,通过率均不足50%,平均分仅为50分左右。此外,学生对于采用建筑力学解决实际问题产生浓厚兴趣,多名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实践及挑战杯等活动。同时,部分考研同学对建筑力学内容具备扎实的基础。
4.结语
由于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内容多、学习难度大,综合分析传统教学方法的缺点,探讨动态教学法的三个步骤,通过建筑力学两个班级的教学活动,根据课堂学生讨论、课后作业批改等方式,动态调整课程教学进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教学模式为土木工程专业其他理论课程提供良好的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
[1]喻海燕.大学外语课堂动态教学理念研究与实践[J].邢台学院学报,2014(1).
[2]刘楚魁.对思想品德课动态教学模式的再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4).
篇4
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中试卷评讲课必须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充分准备。每次考试后,教师必须对试卷进行认真批阅、仔细分析。通过试卷批阅,分析统计出具体错题量及具体问题所在。与高一、高二阶段的考试相比,我觉得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的练习应在学生做错的题目上下工夫,设计几道与试题内容、题型相关的备用题,以便在评讲时有的放矢,让学生明确练习的目标。
第二,总体小结。上课开始,教师要向学生说明本次练习的意图、考试的范围、试卷的基本特点、试题的难易度、班级平均分以及本班与其他班级相比所处的位置,要求学生明确自己的坐标,认识试题与高考试题之间的联系,强调考试说明的有关要求在本卷中的落实情况,使学生对本卷有个明确的认识。
第三,重点评讲。每次考试题目较多,每题都仔细评讲是不可能的。我的做法是,在课前将试卷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先将错题找出并订正。评讲时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错因分析。评讲时,教师不仅要指出“错在哪里”,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对于错误率较高的题要集中力量评讲,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如在选择题的解答中,常见的错误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审题粗心大意、忽视审题干和选择方向,对题干的内涵不能准确把握等;②对于历史概念的认识模糊不清;③对于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不准确、不到位;④解题方法不当等。
(2)注意整体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联系。评讲时,要通过对一道题的讲解,让学生从一个知识点联系到整个知识网,注意整体知识结构和知识点的联系。切忌就题论题,力争通过试卷的评讲,既复习巩固旧知识,又对学生有启发,让学生有新思考和新收获,使试卷评讲课起到归纳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系统的作用。如一次考试中考查了热点问题——农业问题,但题目主要侧重于考查农业发展的表现。那么,在评讲该试题时应注意对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与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评价进行复习等,甚至可联系中国近现代的有关知识评讲。
(3)举一反三,总结规律。一般来说,考查点是相对稳定的,但命题者会在设计题目的条件及设问方式上推陈出新,让考生眼花缭乱、防不胜防,因此考试时善于分析和应变最为关键。所以评讲试卷时,每道题按原题讲完后,最好把原题进行变化,即对某个知识点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行合理的发散延伸,引发学生解题的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教师还要善于将试卷分类,总结答题方法与技巧,教会学生进行比较性小结归纳。
第四,提出要求。每次试卷评讲结束,教师均应进行小结,明确提出要求及改进方向。以巩固评讲效果。在平时教学中,我就让学生建立了错题集。每次试卷评讲后,让学生把试题出错的原因、正确答案和类似题型作详细整理,以进一步巩固评讲效果,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试卷评讲的形式
试卷评讲一般可采取教师评讲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多媒体技术具有将文字、数据、声音、图像等信息进行综合处理搬上屏幕的功能,更能创造一个丰富的课堂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疲劳感和紧张感。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教师能将试题的正确答案完整而系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如:结合当前的经济全球化趋势,谈谈你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看法。解题时,大多数学生注意到了关键词“结合当前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但令许多学生头痛的是不知道怎样用准确的语言来建构起“趋势”与“看法”之间的联系。为此,我在课件制作时给出了这样的参考答案:角度一,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角度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角度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利与弊。当然,运用多媒体评讲试卷要避免喧宾夺主,不应过于花哨,影响学生的注意力,以至于无法实现教学目标。
篇5
一、 创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说过:“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教师不是法官,作用不在于审判学生,而是通过考试帮助学生成长,鼓励学生实话实说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下,学生才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质疑问难;教师才能把握学生的真实水平,并合理地引导学生,学生也才能自主参与其中,讲评课才能收到效果。
二、整体总结试卷情况
分析整体试卷特点及所涉及知识体系;历史考试过后,先让学生及时了解个人考试结果、分析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鼓干劲,找不足;进行错题归因分析。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大致分析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明确试题的命题指导思想,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明确:自己与应有水平之间的距离究竟有多少?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差距?
其次,教师将考试结果即分析出的试卷难度、区分度以及得分分布情况向全体学生公布,使每位学生既了解全班同学所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又明确自己的成绩和与别人的差距。这样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就迫切希望弄懂这些知识,这样讲评课就建立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上,才能加强印象,所以此环节是关系到讲评课质量和效果的关键。
最后,教师指出本次考试所暴露的主要问题,指明矫正要点,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要补救的内容上来。
以上三个层次要逐层推进,简捷明快;要坚持激励性原则,肯定成绩的同时,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勇气。
三、 试卷讲评阶段
1、学生的自查自纠阶段。对考试中所暴露出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采用学生自己矫正方式来解决。属于个别学生或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能够自主解决的,可分配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查阅教材或笔记、重新再认、请教同学或老师等方式加以解决。自我矫正时,教师要加强时间和组织调控,避免放任自流;优等生矫正任务较少,应鼓励他们给予矫正任务较重的同学以帮助。
2、小组的互查互助阶段。通过自我矫正仍未得到解决的个别问题,可采用小组矫正方式加以解决。小组合作探究应尽力创造争鸣气氛,提倡大家争论,在争论后达成共识;教师要给予各小组以适当的指导,帮助解决各种疑难点。
3、教师的讲评阶段。教师讲评应该在学生自查自纠和小组互查互助之后,这时候学生大部分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教师的讲评应该突出重点,重在指导,重在讲方法,重在培养学生能力,不能以题论题,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到的题型进行分析归类。让学生对试卷上的同一类问题有整体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具体可按如下3种方式归类:(1)按知识点归类,就是把试卷上同一知识点的题目归在一起进行讲评。这种归类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可选择重点知识、典型题进行分析讲评。(2)按解题方法归类,即把试卷中涉及同一解题方法、技巧的题归类到一起进行分析。(3)按答卷中出现的错误类型进行归类,讲评时,教师要透过题中情景的表面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发散式讲解。
四、系统归纳,自我反思
教师讲评后,让学生更正试卷,订正错题,并作好答错原因的分析和说明,教师也应认真进行课后反思,写好教学反思。通过反思,依据实际教学效果,把已成功解决的问题及其成功的方法经验记录下来,把矫正教学的难点、遗留点及其一些教训也记录下来,写出总结。这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对整个教学流程的监控和合理调整教学布局。
五、随堂二次检测,轻松过关
篇6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e―20Na―23Mg―24
S―32Cl―35.5K―39Mn―55Fe―56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一、 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表示转基因动物和植物的培育过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要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受体细胞A
B. 受体细胞B要经过脱分化才具有全能性
C. ①过程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参与,②过程不需要
D. 除图中的方法外,还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获取目的基因
2. 给人体注射灭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下列对该灭活病毒在人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B细胞接受刺激后会释放抗体使H1N1流感病毒不能进入人体细胞
B.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刺激后可使H1N1流感病毒在血清中凝聚
C. 辅T淋巴细胞接受刺激后能分泌相应的物质促进免疫效应
D. 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的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2
3. 某研究小组为研究脱气对酵母菌在培养初期产气量的影响,进行了甲、乙两组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除图中显示的实验处理不同外,其余条件适宜且相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中的CO2全部由细胞溶胶释放
B. 乙中产生的CO2总量先增加,后趋于稳定
C. 乙中产生的CO2总量要比甲中的多
D. 甲中产生的CO2总量将不断增加
4. 给成年的肥胖者和非肥胖者一次性口服足量的浓葡萄糖溶液后,测定血液中的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肥胖者的胰岛素调节血糖的效率要低于非肥胖者
B. 30min内胰岛素浓度上升的直接原因是细胞需要的能量增多
C. 口服葡萄糖后肥胖者合成糖元的速率明显要比非肥胖者快
D. 30min后血糖浓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肝糖元的水解受到抑制
5. 某研究小组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胚胎干细胞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胚胎干细胞在不加饲养层的培养基中会出现细胞分化
B. 用胃蛋白酶处理内细胞团可得到单个胚胎干细胞
C. 胚胎干细胞在原代培养过程中不会出现接触抑制的现象
D. 具有发育全能性的胚胎干细胞属于连续细胞系
6. 将两条放入生理盐水中的具有生物活性且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蛙坐骨神经,分别放到含氧丰富和缺氧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给予相同的适宜刺激,发现两种环境中的钠离子进入膜内的速率相同。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此时膜外该离子的浓度有可能小于膜内
B. 该离子进入神经元的方式是易化扩散
C. 该离子进入膜内的过程中不需要载体协助
D. 钾离子进入根细胞的方式与该离子相同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应尽量避免食用
B. 蔗糖、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C. 硅具有半导体的性质,所以二氧化硅可用做光导纤维
D. 煤的气化和液化属于物理变化,是煤综合利用的重要加工手段
8.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00mL 1mol•L-1AlCl3溶液中的阳离子总数小于0.1NA
B. 7.8g Na2O2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4NA
C. 工业上用电解法精炼铜,每转移2mol电子,阳极上溶解的铜原子数一定为NA
D. 20g重水(2H2O)与20g氖所含的电子数目均为10NA
9. ____U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____U是放射性元素,无法在自然界稳定存在
B. ____U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C. ____U与某核素____X一定互为同位素
D. ____U与____X一定互为同素异形体
10. 某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在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LiFePO4电池是一种电动汽车电池,以含Li+的导电固体为电解质,以LiFePO4为正极材料,电池反应为:FePO4+Li____LiFePO4。下列有关LiFePO4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池的负极材料为FePO4
B. 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的Li+向负极移动
C. 放电过程中,固体电解质中Li+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D. 充电过程中,电池正极材料的质量逐渐增加
11. 已知下列弱酸的电离常数:
H2CO3 : Ka1=4.30×10-7;Ka2=5.61×10-11
H2SO3 : Ka1=1.54×10-2;Ka2=1.02×10-7
HClO : Ka=2.95×10-8
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lO-+CO2+H2O=2HClO+CO32-
B. 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SO2:2ClO-+SO2+H2O=2HClO+SO32-
C. 向Na2CO3溶液中通入少量SO2:2CO32-+SO2+H2O=2HCO3-+SO32-
D. 向NaHCO3溶液中通入少量SO2:2HCO3-+SO2=2CO2+SO32-+H2O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氯化钴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oCl4]2-+6H2O____[Co(H2O)6]2++4Cl-。在氯化钴的酒精溶液中滴加蒸馏水,溶液颜色从蓝色逐渐变为粉红色
B. 为减小中和滴定误差,锥形瓶须洗净、烘干后使用
C.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时,应使试样斑点浸入展开剂中
D. 为验证火柴头中是否含有氯元素,可在火柴头的水浸取液中滴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
13. 下图是一种用做香料的天然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的分子式是C6H7O7
B. 该物质不能和氢卤酸发生反应
C. 该物质的1H-NMR谱图中有4种不同的核磁特征峰
D. 该物质和NaOH溶液反应,1mol该物质最多能消耗4mol NaOH
14. 请用学过的力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设计桥梁时,所设计的引桥越短,车辆在上下坡行驶时越安全
B. 汽车以相同速度在水平的冰雪路面上转弯时,半径越大越安全
C. 将绳子与光滑圆球相连后固定在竖直的墙上,绳子越长越容易断
D. 流速较大的河中,渡船要垂直到达河对岸,必须使船头时刻朝着对岸的目的地行驶
15. 如图所示,直角三角板紧贴在固定的刻度尺上方,在使三角板沿刻度尺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同时,一支铅笔从三角板右侧直角边的最下端,由静止开始沿此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对铅笔尖的运动及其留下的痕迹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笔尖留下的痕迹是一条抛物线
B. 笔尖留下的痕迹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C. 在运动过程中,笔尖运动的速度方向保持不变
D. 在运动过程中,笔尖运动的加速度方向时刻改变
16. “嫦娥二号”卫星探测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变轨后在周期较小的
轨道上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与变轨前相比
A. 轨道半径变小 B. 向心加速度变小
C. 线速度变小 D. 角速度变小
17. 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正方形虚线框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所在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导线框和虚线框的对角线处于同一直线上。从t=0开始,使导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以恒定速度沿对角线方向移动进入磁场,直到整个导线框离开磁场区域。设导线框中的感应电流为i,取逆时针方向为正。则下列表示i-t关系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二、 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8. 如图甲所示,O为振源,OP=s。t=0时刻起O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产生沿直线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图乙为从t=0时刻开始描绘的P点的振动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波的传播速度v=____
B. 这列波的波长λ=____
C. t=0时刻,振源O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D. t1时刻,P点振动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
19. 硅光电池作为电源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它的原理如图所示。a、b是硅光电池的两极,P、N是两块硅半导体,E区是两块半导体自发形成的匀强电场区,P的上表面镀有一层增透膜,光照射到半导体P上,使P内受原子束缚的电子成为自由电子,自由电子经E区电场加速到达半导体N,从而产生电动势,形成电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电极为电池的正极
B. 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P指向N
C. E区匀强电场的方向由N指向P
D. 硅光电池是一种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0. 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动能Ek0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已知上升过程中受到阻力Ff作用。图中两条线分别表示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中的某一个与小球上升高度之间的关系(以地面为零势能面,h0表示上升的最大高度,k为常数且满足0
A. ①②分别为表示动能和重力势能随小球的上升高度变化的图线
B. 上升过程中阻力大小恒定且为Ff =kmg
C. 当上升高度h=____h0时,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
D. 当上升高度h=____时,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差为____mgh0
第II卷 (本卷共12题,共180分)
21. (10分)
某同学为研究小车由静止开始在轨道上的运动,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以下操作:
A. 将纸带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两个限位孔后压在复写纸的下面,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后面。
B. 仔细调整滑轮高度,使拉小车的细线与轨道平行。
C.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约1m的轨道右端,用导线把两个接线柱分别接到学生电源4―6V的交流电压挡的输出端上。
D. 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挑选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研究。
E. 调节轨道右端小木块的位置,使小车所受重力沿轨道方向的分力与阻力平衡,小车拖着纸带能在轨道上做匀速运动。
F. 让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开启电源,由静止释放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
G. 将长约120cm的细线跨过定滑轮,一端系在小车上,另一端挂上合适的钩码。
(1) 上述实验步骤合理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2) 在打出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上,每隔四个点标注一个数据点,如下图所示。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
测量出各计数点与0点间的距离(见下表)。
由此可知,小车的运动特征是________。(请用简洁的文字描述)
(3) 假设通过某次实验,计算得到某些时刻t的瞬时速度v,并以点的形式描在右图中,请在图中描绘出v-t图象,并在图象中标明钩码着地的时刻P。根据图象可知,钩码开始下落的位置离地高度是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2. (10分)
(1) 在“用伏安法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会将金属丝在圆棒上密绕几圈来测量金属丝的直径,该方法与下列实验中有关物理量的测量方法相同的是________。
A. 根据小球做多次相同平抛运动的水平落点,确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
B. 通过测量小球做多个全振动的时间,得到单摆的周期
C. 通过测量多个干涉亮条纹间的距离,得到两个相邻亮条纹的间距 D. 用单条橡皮筋所做的功W0,表示n条相同橡皮筋所做的功nW0
(2) 为测定标称值为5Ω的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可供使用的器材如下。请根据实验原理在右图所示的实物接线图中完成电路的连接。
A. 待测滑动变阻器Rx,全电阻约5Ω;
B. 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0.6Ω;
C. 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kΩ;
D. 滑动变阻器R,全电阻约20Ω;
E. 直流电源E,电动势3V,内阻不计 。
(3) 针对第(2)题的实验设计,请设计一张用于记录实验中的原始数据的表格。
23. (16分)
在游乐节目中,选手站在跳台边缘的A点,借助悬挂在高处的绳子飞越到水面的浮台上。如图所示,将选手简化为质量为m的质点,选手抓住长为l的绳子由静止开始摆动,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初始夹角为α,绳子的悬挂点O距水面的高度为H,选手摆到最低点时松手,落在浮台上。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子的质量,浮台露出水面的高度不计。
(1) 求选手摆到最低点时的速度v;
(2) 要使选手在浮台上的落点离绳子悬挂点O的水平距离最远,求绳子的长度及对应的最远距离;
(3) 若H=11m,问绳子为多长时,选手落在浮台上的落点与绳子悬挂点O的水平距离为4m?(α=53°,sin53°=0.8,cos53°=0.6,重力加速度g=10m/s2)
24.(20分)
如图所示,P1P2为一水平面,紧贴其上方竖直地放置着一对正对的带电金属板M、N,紧贴其下方放置着一内壁光滑的半圆形绝缘轨道CDA。轨道CDA位于竖直平面内,右端A恰在M、N两板的正中央。N板上开有小孔B,B到水平面P1P2的距离为绝缘轨道直径的____。设仅在M、N两板之间存在匀强电场。现从轨道左端C处正上方的某一位置,将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由静止释放,经过轨道CDA后从A端竖直向上射入两板间,且正好能从B孔水平射出并落到C端。设整个过程中小球的电荷量不变,孔B的大小及小球直径均可忽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 板间电场强度E;
(2) 小球运动到绝缘轨道最低点D时对轨道的压力。
25. (22分)
如图所示,有一场强为E的水平方向匀强电场,场区宽度为L,紧挨着电场的是垂直纸面向外的两个匀强磁场区域,其磁感应强度分别为B和2B,三个场在竖直方向上的范围均足够大。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重力不计),从电场边界MN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经电场加速后进入磁场,穿过中间磁场所用的时间为t0=____,进入右边磁场后按某一路径再返回到电场边界MN上的某一点b。图中虚线为场区的分界面。求:
(1) 中间场区的宽度d;
(2) 粒子从a点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t;
(3) 当粒子第n次返回电场边界MN时与出发点a之间的距离Sn。
26. (15分)
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与D同族,C与E同族,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D的原子序数是A的质子数的11倍,E的原子序数是C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的2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由上述元素中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选择一种共价化合物并写出其结构式(要求分子中含有5个原子):________________;选择一种离子化合物并写出其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甲、乙、丙是由上述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们都含有4种元素,其中甲、乙所含的元素种类完全相同。
若将甲溶液和乙溶液混合,会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将该气体通入F单质的水溶液中,生成两种强酸。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甲、乙两溶液相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通入F单质的水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若将甲溶液和丙溶液相混合,会生成无色无嗅的气体。则0.1mol•L-1丙溶液呈性(填“酸”“碱”或“中”),该溶液中浓度最大的阴离子为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 另有常见金属元素X,与上述F元素可形成Y、Z两种化合物,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写出YZ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W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请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验证W固体所含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_____。
27. (14分)
材料1. 现代氯碱工业常用阳离子交换膜将电解槽隔成两部分,以避免电解产物之间发生二次反应。右图为电解槽示意图。
(1) 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溶液中的
________通过(填编号)。
①H2②Cl2③H+④Cl-⑤Na+⑥OH-
(2)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 若完全以氯碱工业电解产物作为原电池反应物组成原电池,则负极反应式为: 。
(4) 假设电解槽每小时加入10kg 10%的NaOH溶液,在标准状况下每小时能收集到896L氢气,而且两边的水不能自由流通,则理论上电解后流出的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材料2. 有同学利用镁与盐酸或醋酸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部分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
(5) 请填写上表实验④⑤中的空格。
(6) 在实验①中,镁条消失的时间为20s。实验过程中,镁条剩余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Ⅰ. 设反应过程中盐酸体积不变,则要计算HCl的反应速率v,尚缺少的数据是________。
Ⅱ. 若反应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温度相同时,醋酸的反应速率是相同浓度盐酸的____,请在图中大致画出“实验②”和“实验④中醋酸实验”的镁条剩余质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并用②或④注明曲线所代表的实验。(假设实验中所用镁完全相同,且镁均能完全溶解)
28.(14分)
以____和X为原料,通过下列转化可以合成作为塑料增塑剂或涂料溶剂的有机物E和F,也可合成PET工程塑料。已知E和F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1) 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DE:________________;②B+GF:________________。
(3) E和F的关系是________。
①同系物②同分异构体③同素异形体
(4) 在E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下列四个要求的同分异构体有种。
①分子中只有1个苯环;②含氧官能团只有羧基;③苯环上只有1种取代基;④苯环上的一卤代物只有1种。
(5) 自美国杜邦公司最先实现PET工程塑料的工业化后,PET正越来越多地取代铝、玻璃、陶瓷、纸张、木材、钢铁和其他合成材料。以B和I为原料可合成PET工程塑料,请写出B和I按物质的量1 ∶ 1反应合成PET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
29. (15分)
钛合金广泛应用于航天工业,Ti被称为太空金属。纳米TiO2具有光催化特性,在光催化降解、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器和各种传感器等领域都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工业上常用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TiO3(钛酸亚铁)――为主要原料制备TiO2、冶炼金属钛。
(1) 由钛铁矿制备TiO2(普通钛白),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在上述生产流程中加入铁屑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加入铁屑反应完全后,应趁热过滤,趁热的目的是________。
③上述流程表明,为了得到H2TiO3固体,需给含TiO2+的滤液加水、加热、过滤,请用必要的离子方程式和文字,说明在加水后加热的目的:________ ________。
④为了得到更纯的H2TiO3固体,在过滤后应对所得H2TiO3固体进行洗涤。请简要说明如何检验H2TiO3固体已经洗净:。
⑤为提高过滤速度并使得到的固体更为干燥,实验室常采用如右图所示的减压过滤法进行过滤。下列关于减压过滤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关闭水龙头拔下吸滤瓶橡皮管取下布氏漏斗
B. 取下布氏漏斗关闭水龙头拔下吸滤瓶橡皮管
C. 关闭水龙头取下布氏漏斗拔下吸滤瓶橡皮管
D. 拔下吸滤瓶橡皮管关闭水龙头取下布氏漏斗
(2) 由TiO2制取单质钛,生产流程见下图:
____
⑥由TiO2转化为TiCl4的反应方程式是:
TiO2(s)+2Cl2(g)+2C(s) ____ TiCl4(g)+2CO(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若TiCl4在反应体系中的含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则图中表示的反应属于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⑦已知:Mg(s)+Cl2(g)=MgCl2(s),ΔH=-642kJ•mol-1;
Ti(s)+2Cl2(g)=TiCl4(g),ΔH=-815kJ•mol-1。
写出用TiCl4和镁制取金属钛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0. (14分)
将某种植物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在温度分别保持在5℃、15℃、25℃、35℃的情况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定CO2的吸收速率,得到下图所示的结果。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限制M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与M点相比,N点叶绿体内RuBP的相对含量________。
(2) 当光照强度大于7时, 25℃条件下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速率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条件下有机物的合成速率。
(3) 分析上图可知,P点的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适当升高CO2浓度,Q点将________(填“左下移”“左上移”“不变”“右上移”或“右下移”)。
(4) 根据上图,画出温度与呼吸速率关系的坐标折线图。
31. (12分)
当神经受到刺激时,膜外钠离子会在短期内大量涌入膜内,从而引发动作电位。神经在低浓度NaCl溶液中产生的动作电位峰值(指动作电位与静息电位的最大差值)会变小吗?为研究此问题,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写出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材料与用具:新鲜的离体枪乌贼神经、培养皿、海水、质量分数低于海水的NaCl溶液、记录电位变化的记录仪、电极、适宜强度的电刺激等。
(答题时请写出电极在神经上的安放部位)
(1) 写出实验步骤;
(2) 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32. (18分)
水稻种子中70%的磷以植酸形式存在。植酸易同铁离子、钙离子等金属离子或蛋白质结合排出体外,影响动物对养分的消化、吸收等代谢过程。同时,排出的大量的磷进入水体易引起水华。植酸酶可降解植酸, 研究人员将植酸酶基因导入水稻的核基因组中,培育出了表现型为低植酸的转基因水稻。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发生水华的水中,鱼类易死亡,死鱼腐烂后又会引起更多的鱼死亡,使污染加剧。上述调节属于________反馈调节。
(2) 植酸酶基因控制植酸酶的合成要经过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生理过程。
(3) 请利用高植酸非转基因水稻和低植酸转基因水稻设计杂交方案,确定植酸高低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请用遗传图解表示确定过程(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分别用B、b表示),并作简要说明。
(4) 若水稻的低植酸(B)对高植酸(b)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某同学以纯合的低植酸感病品种为母本,以纯合的高植酸抗病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在无相应病原体的生长环境中,F1都表现为低植酸。F1植株严格自交得到F2种子,以株为单位收集并播种F2种子,发现绝大多数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植株都出现低植酸与高植酸的性状分离,只有一株F1植株(甲)自交产生的F2植株全部表现为低植酸。
篇7
关键词:试卷讲评;语文;经验
叶圣陶先生有一个为大家所熟知的观点:“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很赞同,并且想说,每一张讲义、每一次考试,无非也只是一个例子,而每一次讲评则是一次重要的教学过程。我们的学生在过程中领会、理解进而懂得知识的迁移,真正的融会贯通,在实践中灵活应用、得心应手。而现实却让人很无奈,于是试卷讲评课也成了学生最害怕最头疼也最感无趣的课,就连教师对于试卷讲评课也少有激情.
一、试卷讲评的理论依据
1、新课标的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持续发展是语文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2、新课标的评价建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相衔接,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评价要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正确的评价能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过程,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学业水平与发展需求。
3、知识建构学说
瑞士教育专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是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一方面新经验获得需要以原来的经验为基础,另一方面,新经验的进入又会使原有的经验更加丰富、整和与改造。新旧经验能共同作用,促进知识的丰富。
二、试卷讲评的原则
1、以生为本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希望你们要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都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绝大多数学生接到试卷后,首先关心的是分数,接着便会主动关注出错的题目。教师讲评前要给予学生时间,自我订正,让学生自悟,或通过同学交流,共同参悟,不宜一开始讲评就是以教师为主体,不顾及学生的感受和思考。试卷讲评后,教师要倡导学生认真研究错题,总结出犯错误的原因,找到解决错误的正确方法。
2、合作教学
同学合作,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交流中发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方法上的失误,实现对于问题的“自我醒悟”。同学的相互交流,能够达到“兵帮兵,兵教兵,兵强兵”目的。在学生合作过程中,教师更要走近学生,参与学生交流讨论,及时了解、发现、指正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实现师生间的无间合作。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要求“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中进行试卷讲评,只有教师的独讲,或是只有学生无序的学,都是不可取的,而应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之间寻找平衡点,创造性地构建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模式。
三、追求“讲”与“评”的和谐高效
讲评试卷,首先肯定要讲,关键是如何讲,才能讲的到位、讲的有效、讲的精彩。高一高二有大量的必修选修课的教学任务,高三则是“题海无边”,所以怎样“讲”真的很重要,既解放学生又解放自己,还能出成绩。我想虽然是老生常谈,但要真正操作还是需要一定勇气,有一定操作难度:(1)典型。教师要精选试卷中的典型、有代表性的题目,以点代面进行深入的分析;要讲清重点难点以及解决这些重点难点的思维与方法,然后归纳总结,让学生能触类旁通,受到启发,提高课堂效率。例如最近几年年浙江高考诗歌鉴赏,涉及大量唐宋诗词,这与新课程选修模块基本合拍,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些基本理念,考生可以将学习重点投放到中国古典诗歌高峰的唐宋诗词上,这样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可以做到事半功倍。(2)方法。知识的掌握和落实固然重要,但答题的方法、做题的规律等应试技能的培养也同等重要。教师在培养学生做题能力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探寻一些解题规律,找寻一些解题技巧。要着重思路分析和解法对比,总结归纳,拓展思路。例如历年高考文学阅读板块中的散文阅读,可以总结出抓五段(领起段、中心段、过渡段、归旨段、结语段)看五句(总括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照应句)找五词(时间词、空间词、情感词、标志词、反复使用的同义词)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对高考散文的阅读不再望而生畏。(3)拓展。高考每年所考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而试题不同,命题人可以在题设条件、问题的设问方式上推陈出新,让应试者眼花缭乱、防不胜防。因此在试卷讲评中,还要通过具体问题拓展延伸,把试题进行变化,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应变能力。例如在指导学生注意联系所学过的异形同类的单音词的归类与辨析上。这类单音词意义相关、相同、相近或相反。如拜、除、迁三词的类比:“拜”是授与官职;“除”是除去旧官而任新职;“迁”,官职的调换升降,左迁便是贬官,降职,右迁就是升官。学生平时能够活学活用、临考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篇8
【关键词】统计 拓展 矫正 激励 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4-0159-01
试卷讲评课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批阅试卷后,要准确分析学生在知识和思维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找出试卷中出现的具有共性的典型问题,针对错误的根本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讲评,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一、做好试卷统计,突出重、难点。
试卷讲评课的第一步就是做好试卷统计和分析,主要统计客观题的错误率、错误原因,以及导致主观题失分的原因。教师应做好分析报告,为课堂讲评提供有力的依据。在这环节上要对考试的成绩做总的评价,内容应有试卷的难易程度、学生错误情况的简单分析以及与其他班级的比较情况。
讲评必须把试卷花在讲重难点和疑点上,要具有导向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凡是讲评课有效性不高的,往往是教师不分轻重、面面俱到。若试卷上有许多题目学生错的很少,或者学生经过简单的讨论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再逐一讲解,学生会感到无趣和厌烦。突出重点不是只讲重点,因为一节课所涉及的内容很多,教师应根据统计情况,认真备课,讲课时的精力应放在试卷集中存在最突出、最重要和学生最想知道的内容上来,为学生解惑、释疑,引导学生探究。利用统计结果,讲解问题要有普遍性和典型性。一般情况下,错误率大于0.5的题目,老师要认真分析、认真讲评,低于0.5的题目由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可作个别指导。讲解要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找出学生答题出现失误的真正原因,认真分析,解疑纠错,防止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多了解学生对错题的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找出学生在答题时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思维方式、方法上存在的缺陷,这样讲评才会有的放矢、击中要害。
二、注意试题的变式和延伸,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讲评课上,教师不要就题论题、孤立地逐一讲解,而要通过题中的表面现象,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式讲解,善于将原题变形,如可以对提问方式和题型进行改变;对习题中知识内容可以扩大使用范围;从一个题目衍生许多新题目;也可以换数据等。这种训练立足基础,不刻意求难,学生感到别开生面,饶有兴趣,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解题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思维就能活跃起来。如在涉及到点电荷问题时,如果题目中是正电荷,就可以提问如果换成负电荷会怎么样呢?经常进行重点的变换自然会使学生获益匪浅,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三、注意分析归类,培养学生整体思想。
教师在讲评课时不能只按照题号顺序讲评,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到的问题情景进行分析归类,让学生对试卷上的同一类问题有一个整体感。这有利于学生总结提高,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把试卷中涉及同一解题方法、技巧的题目,归到一起进行分析。
按答卷中出现的错误类型进行归类,通常可分为:对概念理解不透甚至错误;读题时对题中的关键字、词、句的理解有误;思维定势的负迁移;运算错误等,对某一类题目的解题方法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总结出相对固定的解题规律,规范解题格式,真正使学生分析一道题,明白一个道理;纠正一道错题,会解一类题。
四、矫正试卷,使学生考前复习更具针对性。
讲评课结束后,要进行矫正补救,这是讲评课的延伸,也是保证讲评课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教师应要求学生将答错的题全部用红笔订正在试卷上,并把自己在考试中出现的典型错误的试题收集在“错题集”中,作好答错原因的分析说明,给出相应的正确解答。订正后的试卷不能一扔了之,也不能由学生保管,教师应把订正后的试卷收齐,仔细检查,并妥善保管,这样不但可以检查督促学生及时订正试卷,了解学生订正情况,而且每次的试卷还不会遗失,待到复习时,教师再把试卷发给学生,让学生重做订正过的题目。这样做使学生的复习有针对性,避免了机械重复,提高了复习效率。
五、讲究激励性,发挥非智力因素的催化剂作用。
篇9
试卷讲评课是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是以分析学生考试情况、纠正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错误、弥补教学上的遗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和提高能力为目的的一种课型。讲评的目的绝不仅仅在于澄清某个问题的正误和对试题进行单纯的分析,重要的是借助讲评使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讲评,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讲评可以及时揭示与反馈教学双方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解决,可以促使教师改进教法,学生改进学法,使教法与学法同时得到优化,对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二、存在的问题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把讲评课当成了“核对答案”课,逐题仔细地讲解,采用“满堂灌”教学,学生被动地听讲、机械地记录,师生之间缺乏信息交流,严重压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达不到巩固、运用和提升知识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试卷讲评课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遵循三个原则
1.时效性原则。考试后何时讲评试卷才能取得最佳效益呢?实践证明,试卷的讲评应放在测试后未上新课时为宜,因为此时学生还处于思维的热点,对试题相当熟悉,他们对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还很清晰,测试后他们不仅急于知道成绩,而且急于知道正确答案,求知欲极强,这时讲评必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于教师而言,刚阅完卷,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了如指掌,因而此时讲评必然事半功倍。
2.针对性原则。教师对试卷的讲评既要高质量又要高效率。讲评时不必面面俱到,要针对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典型错误以及考试中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和技能进行精讲。讲评的目的就在于教学双方通过这一过程发现各自存在的问题以便加以解决。具体就一张试卷而言,目的在于解决在新授课、复习课已多次接触、多次强调,但还是没达到预期目标的难点,消除平时教学中忽视的教学盲区,强调与继续学习相关的重点知识和重要技能。讲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弄清题目的测试目标、答题误区和拓展延伸方面。
3.参与性原则。知识产生于主体和客体的互动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求知过程。因此,教师在讲评过程中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活动等形式,运用自我纠错、互相纠错等方法,使教学反馈从传统的单向性向双向、多向性转变。讲题时还要注意思路和规律,引导学生思考该题考查的知识内容和目标要求,解题的突破口在哪儿,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扩展,解题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应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发言,使其成为讲评课的真正主体,要注意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
(二)紧扣三个环节
1.指导解题方法和技巧。“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试卷讲评过程中既要重视对知识点的分析、掌握,也要加强各类题型的解题指导。比如,对于做完形填空题,可指导学生做到以下四步:①通读全文,掌握大意;②逐步阅读,初步完形;③抓住线索,解决疑难;④再读全文,验证答案。阅读理解题常考查学生对文章深层涵义的理解,包括说出文章的主题,作者的写作目的、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等。讲解这种难度较大的试题时不可能逐题讲解,应侧重指导学生注意精读文章首段、末段及段落中的首句和末句,抓文章的深层涵义,不能根据个人观点、常识随意而定,还要善于发现文章中的“蛛丝马迹”、“弦外之音”,按照文章中的提示,考虑到上下文的联系。
2.注重联系与拓展。试卷的讲评不仅使学生知道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正确与错误的原因。如在选择题的讲评中,不仅要使学生知道正确的选项,还要让学生明白不选其他选项的理由。试卷讲评的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讲评时可以从卷面上的题着眼,在试题的深度和广度上加以延伸,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进行归纳,加大学生的知识摄入量。
篇10
关键词: 高中历史讲评复习教学 答题规范化 非智力因素 两大基本方略
评讲历史试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它不是仅仅把答案简单地告诉学生,也不像上一节课文那样有资料可查,有教案可参考,而要完全凭着历史教师的丰富经验进行复习教学。
一、评讲历史试卷必须训练学生答题的规范化。
在改卷的过程中,特别是问答题,每次都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基本上不知道怎样审题,不知道怎样利用课本上的相关史实进行迁移。所以在评讲中必须培养学生答题规范化的习惯。
2001年1月13日,在大阪国际和平中心,日本右翼势力举行了“20世纪最大的谎言――‘’的彻底验证”集会,否认罪行。结合有关历史知识,分析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原因。为什么在和平发展的今天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实质是什么?谈谈你的认识。
在看到上面的试题时,有的学生一看这么长的材料问答题,而且又是一个热点问题,就有点心虚了,不知道该怎样入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评讲中就要帮助学生分析题目。
首先指出这道题的要回答的问题总共有四个:一是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原因;二是在和平发展的今天出现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华罪行的原因;三是这种现象的实质是什么;四是你对这种现象怎么看。通过这样分析,学生就不会漏掉问题。
其次,在分析好问题后,引导学生从我们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中寻找有关的史实。这点是学生感觉最难的。因为在久远的历史里,到底哪一个知识点才是我们要找的史实呢?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迁移能力差,找不到相关的史实,只能乱说一通,显得苍白无力。下面以第一问为例进行说明。
在这一道题里面,我们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得出,与这一道题有关的史实:一是与日本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时采取明治维新的改革不彻底有关。二是与1889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有关,因为这一宪法加强了天皇的专制统治,天皇与军部的特殊地位为法西斯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三是与1894年中日本得到的巨大侵略利益有关。把上述三点让学生排列出来,为后面的回答搭好一个框架。
最后,找到史实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怎样表达。我们要求学生在正式答题时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答题必须分点,标上序号一二三等。二是在序号前写出简单的提示性的词语。三是论述必须文章化,切忌语言生硬或太过简单,并且要善于用历史科特有的语言来作答,避免散文化或诗歌化。四是答题必须有正确的史实作依据。这就是答题的规范化。但在每一次考试中都有很多学生没办法做到这点。在后来问及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回答是因为太紧张,所以忘记了。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让学生养成这样的良好思维习惯。
二、复习课必须坚持科学性、规范性与鼓励性原则,努力培养非智力因素。
一是讲评复习课前,要养成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学习时集中了注意力,就能全力以赴,使学习的内容留下明显的痕迹,就能加深记忆。要养成自我整理知识的习惯,整理知识可从横向纵向角度,但基本的方法都是简化。
二是按照不贪多、抓落实、定时练、重强化、多动手原则,精选题目进行规范训练,向规范要质量、要分数。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认真读题审题,找出关键字词,挖掘隐含条件,获取有效信息;仔细分析题意,弄清命题意图;引导学生掌握答题得高分的技巧。
三是在分析成绩时,我们在对优秀学生进行勉励进取时,应更多注意成绩不好但在某一次取得较大进步的学生,只要他们在某一道题取得一些进步都应及时表扬,力争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从整体上提高成绩。
三、在历史复习教学中应遵循的策略。
新课程标准要求树立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理念,为此,必须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重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是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二是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明确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历史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三是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教师应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存在优点和缺点,对学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一是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应当纵向地看到后进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二是因势利导,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首先帮助后进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后进生也是学生,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该享有同其他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该在稍有一点进步时得到老师的肯定。三是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做是在演戏。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他们,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