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的要求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8: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启发式教学的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英语作为世界最广泛使用的语言,是与其他国家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国内学习英语的热潮一直不减。高校英语教师多年来形成了一系列传统特点,如教学内容以英语语法和课文翻译为重点,课堂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习效果以考试分数为参考指标。这种以单一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教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全靠自觉,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随着实用性强的交际用语日益得到重视,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面临着质疑和挑战。为了让学生们掌握实用型的英语,交际语言教学法被逐步引入到我国高校英语课堂中。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在1992年颁布的新英语课程标准中,将培养英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定义为教学目标之一(2)(P78-82)。
从教师层面上看,很多教师没有正确区分交际语言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区别,部分教师的职业素养甚至无法满际语言教学法对传授者的较高要求。基层英语教师从刚进入工作岗位,就面临巨大的教学工作量,导致无法进行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手段的更新。虽然有以老带新,相互听课等学习手段,但是对交际语言教学法的实际运用还存在很大的误区。当今教育技术的进步使得大学英语课堂模式有了极大的变化。从最开始的以课本为主导辅之以黑板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多媒体为辅助的传统模式( 教师依然为主导) ,并进而转化为以教师为主导但学生为中心的当下教学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仍然脱离不了教师,书本,黑板这个传承了几十年的铁三角。近几年,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这个铁三角又变成了教师,多媒体两点一线。把以前纸质的教案变成电子的课件,以前的板书则变成PPT,课堂上仍然是以讲解语法和课文翻译为主,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起的作用非常有限。根本没有利用到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精髓。
从学生层面上看,被动的学习态度以及英语语言基本功底的缺失也妨碍了交际语言教学法发挥其优越性。而且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公共英语教师更显缺乏。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课堂少则40-50人,多则达到70-80人左右,这样的课堂严格意义上讲已经是讲座(lecture)的规模,脱离了交际语言教学中大班(big class)的范畴。学生的英语水平也而这样人数较多的课堂规模对于推行交际语言教学来说是有难度的,因为交际语言教学依托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模式。
二、交际语言教学法在实际运用的要点及实例
(一)交际语言教学法在实习运用中的要点。要在课堂上运用交际语言教学法,首先公共英语教师必须把教材内容理解透彻。只有深刻理解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师才能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不同的教学活动,并把各个教学活动有机的组织起来。其次,教师要能了解学生的英语能力层次,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来决定教学内容的难易。对英语水平高的班级,课本中简单的内容可以进行拓展,对英语水平低的班级,课本中较难的内容可以进行压缩或是简化,讲授基础内容。第三,教师还要能够灵活的运用互联网的大数据,云数据。互联网上的大量最新的,学生感兴趣的音频,视频,文字资料,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丰富教学能容,根据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选取甚至是替换教学内容。第四,教师需要知道并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活动。只有理解了每种教学活动的优缺点,这样才能灵活的选取合适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第五,教师必须经过必要的锻炼,能够清楚说明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只有教师给出简单,清晰的指示,学生才能在接下的教学活动中使用正确的语言。否则就会造成学生没有使用目标语言来表达,那么教学活动就失败了,就根本不能说使用的交际语言教学法。第六,教师要有很好的控制课堂的能力。交际语言教学法相对于传统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管理上,需要教师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又能够及时收拢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教学内容上来。如果不能够做到以上四点,那么就无法正确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交际语言教学法,仍然是传统教学方法的实质。
(二)交际语言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实例。《实用英语教程》把每个单元的内容分成听说导入,课文A,语法知识,课文B,综合练习这几部分。每个单元都围绕某一主题,配有充足的背景知识和教学设计。下面就以上海外语出版社的《实用英语教程》第三册(第二版)和交际语言教学相结合为例,浅析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使用目标英语的兴趣。
《实用英语教程》第三册(第二版)第一单元的听力的主题是关于互联网的一段听力材料。课堂的教学目的是让同学们通过听力练习,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互联网相关词汇。
在听力之前,教参建议的教学活动是讨论,“What can we do on the internet?”。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如果直接进行学生分组讨论,那么学生对于同学的假期生活会更感兴趣,目标语言的使用率会非常低,造成教学活动的失败。因此我把讨论变成头脑风暴法,既能关联学生头脑中关于互联网的相关词汇,又便于课堂管理。
我首先会给出活动指示(instructions):“I will give you ten seconds to think one word or phrase to tell us about the internet.”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唤起记忆中的所有有关互联网的词汇,有助于学生在听力活动中能够更好的理解听力内容。活动进行中,我在黑板上通过形象的方式,如配合简笔画,来总结学生说出的词汇。头脑风暴活动的好处是让学生能尽可能多的回忆所学到的词汇,学生给出的词汇范围会非常的广泛,包括互联网的组成,性质,用途,好处,弊端等等。不足之处在于,个别学生不参与活动,这时,我可以通过点名的方式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在5分钟之内,平均每个学生都给出8-10个单词,达到了教学目的。课时安排时间5分钟。
接下来,就是进行听力的训练。通过前面头脑风暴,我发现,学生对于互联网相关单词非常的了解,课本上听力训练的问题对于学生相对就比较简单。因此,我把这部分听力训练由回答问题变成听写全文。活动方式为分组 running dictation 的方式。这部分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听一段对有关互联网的文字,训练学生听取细节的听力技巧。
首先准备10份左右的听力原文,分别贴在教室的不同地方;把学生分组,每组人数6-7人;每组学生选出一个人去看听力,回来给本组其余的同学听写,先写完的小组为优胜。这种活动指示与头脑风暴的活动指示相比较为复杂,因此,为了确保活动能够正常的经行,可以在做完指示后,再提几个简单的有关活动的问题(CCQ).如: “how many students in your group?”;“who is going to read and speak in your group?”。类似的CCQ问题,能够很好的让学生了解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目的,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课时安排时间15分钟。
最后,是关于目标语言在听力课堂的提高运用。这部分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后,向全班做演讲的形式,每组选派代表做一个3分钟以内的演讲。来训练学生运用目标语言的能力。课堂安排时间30分钟。
在这节听力课上,因为学生对于互联网知识的了解,对于相关单词掌握度比较高。所以,我把听力训练的难度进行提高,使学生的听力技能能够得到充分的训练。同时,课堂的教学过程不再是简单的使用多媒体播放听力材料,而把学生能够正确的使用互联网相关词汇来进行口头表达当做课堂活动的重点。通过上文所述的教学过程组织,较好的完成的教学目标,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训练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如果听力材料较难,或学生对于相关知识不够。那么,我们可以降低难度,把重点从比较困难的听取细节变成听取全文概要。把让学生了解陌生单词的拼写及意义作为听力训练的主要目的,弱化学生对听取材料细节这方面的能力训练。
(三) 教学效果测评及学生反馈。实施以上教学后,我对班上各层次抽取30名学生经行测试。测试的内容包括单词的拼写,单词的意义,以及词汇用法。根据测试的结果来看,学生对本单元应掌握的词汇掌握的很好。在口头演讲中能正确的使用。除此以外,学生还能灵活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对互联网相关问题有着更深刻的认识。
课后,学生认为这样的教学过程循序渐进,由简到难,在听力课上融入了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训练。他们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启发他们思考,启发学习的兴趣。
篇2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信息技术;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
我们的学生思维活跃,欠缺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显得更为重要。跟其它学科一样,作为教学法中用得最多的就算是启发式这一教学法了,它同样适用于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生动活泼的知识性和技能性的学科,应该合理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们应当认识到:不能期望所教知识使学生受用终身,而是要教会学生能够学会利用在学校所学知识使之成为更好发展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成为课堂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把关者,起到指导、启发、达成共识的作用。
1.1 启发式教学的发展趋势
现代教学论中的启发式教学思想,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指导下,批判地继承了过去的教学理论遗产,在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起来的。其特点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发展相结合;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联系,实现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1.2 启发式教学的内涵与本质
1.2.1 启发式教学的内涵
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这里要着重说明,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当代世界各国教学改革无一不是围绕着启发式或和启发式相联系。
1.2.2 启发式教学的本质
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从根本上说,所要解决的是知与不知的问题和会与不会的问题。也就是说,它们是要解决由“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问题。
1.2.3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启发式教学方法具有新的内涵
在教学中,教师应先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再点拨、诱导他们。所以启发还包括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新课程要求由注重教师教转变为注重学生学,老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或学习兴趣的培养者,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1.3 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与原则
1.3.1 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
1.3.2 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原则
(1) 启发性与探究性相结合的原则
(2) 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
(3) 实践性与有序性相结合的原则
衡量教学方法的好坏不能只看形式,必须视其实质,要看能否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否自始至终地引导全体学生直接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1 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教育实践证明用两到三个课时,就可完成基于最小知识集,最小技能集的教学。在此基础上,学生才可能在应用设计上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2.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对策思考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应该由浅入深。首先,主要熟悉鼠标、键盘、菜单等基本操作,了解一些大众性工具软件,掌握一些工具软件的常用功能。其次,可以增加一些基于代码编写的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等高层次技术,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接触信息技术的基本特征,对信息技术和信息文化的认识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同时还要使学生在信息环境中不断锻炼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因为,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所代表的信息技术是当前社会信息环境中的一部分,只注重计算机的操作实践会将信息技术教育引向新的误区。
2.3 信息技术课堂中合适的贯穿启发式教学
本文所探讨的是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很好地使用启发式教学法,避免结果性的启发,探索注重过程的启发式教学,它是教师根据学生获得和掌握知识与技能所需要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按思维流程设计相应的启发式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完成学习任务,并逐步过渡到让学生自己向自己提出问题、自我启发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过程启发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上机操作的能力和速度,可以摸索出更快更好的操作技巧,事半功倍。
我的总结、思考
众所周知,教学中科学地、恰如其分地、灵活地运用教法和学法,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而且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信息技术的显著特点就是实践性、动手性、操作性强,所以教学时我尽量采取精讲多练、少讲多练的方法来进行,加强巡视指导,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还有像“情景教学法”、“分层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网络学习法”等教法学法,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课型,我经常在教学中也灵活地加以运用。此外我还通过适当开展一些诸如打字、画图、办电子小报、成绩统计、资源搜索等比赛活动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他们的合作竞争意识。教学过程中我也时常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受人鱼不如授人以渔”,鼓励学生要善于运用一些基本的理论和方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多动手、勤实践、敢主动去探索新知,拓展所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对于启发式教学,我只是在教学过程中去理解它,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还要不断进行探索。以上拙见,请前辈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束炳如、倪汉彬等.启发式综合教学理论与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谈振华.课堂教学理论读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戴汝潜、张鹏.实用教学新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4]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5]许国梁.启发式综合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理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3
关键词:高中生物 启发式教学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展开,生物新课程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倡导在课程实施中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主动地学习,要求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启发式教学是人类教育思想的精华,是获得教学成功的重要手段。它主张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展为主线,将教学过程变为到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1]。
1新课程下高中生物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必要性
1.1生物启发式教学是突出学生主体性,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在教学中有效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首先必须得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教师在此基础上再去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另外一方面,生物科学不仅仅只是众多的事实和理论,它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能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启发式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主动进取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开展思维活动,从而发展智力,提高能力[2]。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实施启发式教学,是突出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体发展的需要和有效措施。
1.2生物启发式教学是优化教学过程,有效实现课堂互动教学的需要
高中生物新课程提倡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力图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通过探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让学生除了掌握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参加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才能完成知识七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而启发式教学特别注重优化教学过程,主张互动教学,改变传统教师的单向传授,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通过真正有效的师生交流和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实施启发式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要求。
2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的实施原则
2.1自主性原则
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教师唱独角戏的情景,使教师对教学失去信心,学生对学习也失去信心。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教师把学生当成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使教学过程完成变成知识的传授过程,缺少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以及学生参与的机会。因此,在进行生物启发式教学时,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学生渴望学习的氛围,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后再去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2.2独立思考原则
知识如果不经过深入的思考而直接灌输到脑中,就不能发展为智能。因此在进行生物启发式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生物生命现象丰富多彩的学科特点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去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运用各种启发手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3情感性原则
启发式教学强调互动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要认真倾听,尊重学生,不要因为学生的错误想法而取笑学生,通过这样一种阳互沟通与交流,不断地将知识引向深入。
3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3.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教学情境贯穿于整堂课中,可以是课的开始、也可以是课的中间或末尾,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内容,综合利用多种手段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够在这种气氛中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2利用直观手段和实验,启发学生自主性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实施启发式教学的时候,可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去启迪思维,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的目的。比如,在讲到“内环境稳态”的时候,可在课堂上演示如下实验:取两支干净的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血浆和蒸馏水,然后同pH试纸检测各自的pH值;再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几滴盐酸或者氢氧化钠,摇匀后再用pH试纸检测pH值。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从而掌握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实验或教具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观察和思维。
3.3语言生动形象,化深奥为浅显
在实施启发式教学中,如果教师的语言呆板、沉闷,学生也会对学习失去兴趣,那么启发就无从谈起了。因此在课堂熟学中,教师在对知识的处理上,恰当地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可以用一些比喻的语言加以描述讲解,使知识形象化,这样学生就能较快地理解掌握了,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例如在讲到“反馈调节”这个概念时,教师就可以将这个概念比拟为:工厂生产某种产品时需要靠市场来进行调节,当这种产品市场供不应求时,信息味馈在决策部门,决策部门就会发出指令要求车间加强对该产品的生产,反之,如果这种产品供过于求时,就要要求压缩对该产品的生产。像这样,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4结论
总之,时代在发展,教学法同样需要现代化。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已被广大教师所熟悉,但是它的有效运用,还需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去探究,从而使启发式教学不断优化完善。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语文;启发式教学;主动学习;激发
一、启发式教学的历史
我国最早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是教育家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孔子对启发式教学的论述。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也曾用“问答法”来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关键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去学、思。学生必须先要自己学会思考,当到讲不清、道不明的程度时,再由教师点拨,学生便会豁然开朗。这比被动的学习方式有用百倍。启发式教学是要求学生自己主动思考、学习,教师的作用只是启发和诱导。
二、启发式教学的含义
启发式教学以激发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出发点,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大胆地探索学习,科学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主动实践,达到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提高智力, 开阔思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的。它既强调知识的传授,又注重智力和能力的培养,既突出学生认知因素的发展,又强调学生态度、情感和个性等非认知因素的培养。
三、启发式教学的手段
1.启发学生思维
英国教育家爱德华认为:“教育就是教人思维。”创造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还要设计能够引起学生疑问的意境,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究欲,要带着疑问去阅读,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广泛的知识。
启发式教学,其精要在于教师要善于联系教材和学生实际,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便激发学生开拓思路、积极思考,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表现形式。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创造问题情境,包括问和答的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思维运动,提高学生独立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兴趣
启发式教学的关键之处在于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根也说过:“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兴趣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和内在动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也随着兴趣的改变而为转移。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愿学”甚至“乐学”。
3.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新课改的推广,让我们明白,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授给学生必要的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习的过程是自我思考、自我创造的一种活动,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去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把握好语文的知识要点,强化自学的意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悟来接受知识。所以,要把语文教学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学习”上,注重学法的指导。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学习方法,在课内外就可以去自主读书、自主运用。要使学生“会学”,就必须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4.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启发式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就集中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上。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唯我独尊,将自己的观念强行灌输给学生。当学生感到自己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尊重,对学习就不再反感,就会把把探究看作学习过程中应有的态度,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提高了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这样,启发式教学才能获得完美的效果。
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能使学生积极和主动地去学、思,能举一反三,尤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将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考虑在内,才能更好地将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发出来。当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生的特长和个性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启发式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自觉主动的学习。
2.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其目的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经过自己的独立分析思考、探索学习、主动实践使他们能独立思考,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日益提高。
3.有利于营造师生融洽氛围
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同,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更好地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沟通,师生之间可以更好地了解沟通,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启发、互相影响,共同进步。
与传统式教学相比,启发式教学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也更能适应时代的潮流。相信学生在启发式教育下,成绩会提高得更快,特长和个性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法 高中生物教学 应用原则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156-01
新课改形势下,启发式教学方法成为了众多学校和教师青睐的一种方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教师通过实践证明了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优点。高中生物科是一门单调枯燥的理科学科,提高其生动性和想象性能更加强学生对其的热爱,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给高中生物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
1 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启发式教学法是新课改形式下适应现代教学方式的一种新型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将枯燥的生物课变得生动而有趣,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质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启发式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中的应用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1独立思考的原则
独立思考一直是传统教学中学生的一个弱点,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大多处于主导地位,硬性的向学生灌输知识,这导致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方式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非常不利。生物教学是一个理科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中要坚持独立思考的原则。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出教学内容,然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1.2自主学习的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启发式教学提倡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而不是由老师一味的灌输知识,只有学生独立自主、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能够真正热爱生物课、习惯生物课,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通过提出问题引入学习内容,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相互交流,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1.3举一反三的原则
教学并不是仅仅教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看清事物的本质。启发式教学方法应该坚持举一反三的原则,教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坚持求真求实的学习态度,并且能够将学习的理论和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学会学以致用,灵活地掌握知识,能够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这也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1.4情感互动的原则
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情绪,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尊重的友好往来能够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好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所以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该坚持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2 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2.1培养学生的学习生物的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启发式教学能够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来提高学生对于生物课的热爱。首先,生物教学中有很多专有名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生动形象的把枯燥的定义转换成容易记忆的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其次,把学生当做一个平等的个体,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够提高学生对生物的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
2.2开设生物实验课,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如果学习生物而不开设实验课程,那么无异于纸上谈兵没有实践经验。复杂的生命活动和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实验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增加学生的印象。学生只有亲自动手到实验室操作实验,感受实验过程才能够真正了解实验课,真正学会生物知识,实验课的开设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探索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淀粉水解的实验中,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设置对照组观察酶的活性,清晰明了的掌握到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自身的实验能力和学习兴趣。
2.3丰富教学方法和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丰富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以及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够将枯燥的生物理论知识生动化形象化。提高教学的技巧,更新课堂形式,这样不仅仅能够将枯燥的生物学变得生动有趣,而且能够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方式将名词生动化形象化,此外,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生动形象展示生物学的知识、定义和名词。
2.4层层递进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学习高中生物的必备技能。尤其是作为一个理科性较强的学科,生物可谓逻辑思维能力非常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一步一步不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按照生物学的理论和特性分解教学,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来不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学习高中生物。
2.5规范化教学,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生物学的必须要有严谨的科学精神。科学要求求真求实,学习高中生物也必须坚持求实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认真对待生物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严谨的科学作风,规范化教学,严谨实事求是的传授生物知识,坚持准备无误,精准的教授学生生物知识。例如,在讲课的过程中必须严格区分生物名词的大小写和名词的含义,解题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态度,从学习的开始就养成科学研究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学生对于生物学的理解。
3 结语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不仅仅将枯燥的生物学变得生动有趣,同时也让学生爱上了学习生物,提高了生物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陶久悦.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J].高考(综合版),2014,(10):30-35.
篇6
关键词:高中英语;启发式教学理论;实践
在目前我国的高中教育中,英语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部分学生的是否进入名牌大学。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启发式教育就是在对传统式的老师填鸭式的教育教学课堂的批判中产生的科学的教育思想。启发式教学主要是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并且老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去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不断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以此达到知识点与实际的相互结合,从而使得学生能更快和更好地掌握并且运用学到的英语知识[1]。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层关系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是否对教师的英语课的热爱层度。随着今年北京等城市高考英语分数从150分降到100分且不计入高考总分,课堂上,启发式教育将更加受到老师及学生的青睐。
1.启发式教育的三大原则
1.1师生双向互动原则
在高中英语启发式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备课工作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的预习工作也必须做。新模式下的准备工作应该包括:课上所教知识点;教师自身的心理准备,必须要有热情与激情来与学生互动;提前通知学生对下堂课所教知识及内容进行提前了解。在学生与教师双方都做了一定准备的课堂上,最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产生互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教师所教知识对学生不陌生,容易接受。只有充分地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气氛和谐有趣,同时才能在课堂上师生双方产生共鸣[2]。
1.2循序渐进原则
高中英语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只有获得了牢固的基础知识,才能在今后的各大考试中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做到万变不离其宗,能正确应对出题人的各种问题。所以循序渐进的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当中,最开始就要以最简单、最基础作为教学重点,然后再逐步深入的讲授复杂、抽象的知识。应该做到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使得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做到教学任务与课堂娱乐方式相结合,让氛围松弛有度,让每位学生有时间对原有知识的回忆和对新知识的掌握。
1.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在学生掌握了高中英语的基础理论知识后,课上害必须得安排时间让学生们进行实践。实践是最好的检验学生掌握程度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有所用,防止纸上谈兵的空洞。把实践带进课堂让,检验主观是否正确的反应了客观实在。课堂可随时抽点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考核。锻炼学生的课堂思维能力,让其习惯于、善于思考。
2.启发式教学理论的特点
近些年,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模式以深入人心。但启发式教学模式并不能够立竿见影。笔者认为,启发式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该具有以下特点:(1)启发式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组织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品质和创新能力;2)启发式教学不是减轻教师的课堂负担,反而是对教师授课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启发式教学重在灵活运用,一味的照搬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就适合自己的教学课堂;(4)启发式教学应当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应当作为一个长期机制,而不是解决一时问题的应急手段,因此教师需要坚持,循序渐进并且不能半途而废。
3.启发式教学实践方法
在任何教学活动中,现在学生成绩不好绝大部分原因应该在老师。对于启发式教学的实践方法,必须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让学生深刻的记住课上知识点。笔者认启发式教学实践可以参考以下方法[3](1)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目的地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判断结果对错和总结知识点的过程;(2)必要的情景模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一定的情景,通过情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英语学习环境缺乏现状得到缓解。学生选择扮演教材中的不同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得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3)灵活多变,课堂上最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然后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而不要过多地或者说刻意地去追求某一种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以上只是笔者一些粗浅的看法,更多的还需要诸位同仁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探索实践,并进行总结,以推动教学互动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志华.关于高中英语启发式教学的理论分析及实践[J].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2012(6):63-64.
篇7
【关键词】启发式 高中语文 渊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89
有位教育界人士是这样描述我国现行教育模式的:“家长们送孩子上学就像是‘赶鸭子’,交给学校就没事了;老师们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给孩子上课就像是‘填鸭子’,灌输完也就没事了;而学校为了检查老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给每一位老师和学生排队,于是就要‘烤(考)鸭子’;最后学生们就都成了‘板鸭子’。”是的,我们不能否认,素质教育虽然在我国已经推行多年了,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而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哪呢?首先,在于对“素质教育”本身缺乏正确的认识;其次,在比较了“素质”和“考分”之后无可奈何地选择了后者。但是,最好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启迪,面对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性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该怎样应用好这一有效的教学方式。在这里,我就来谈一下师生在教学以及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应用好启发式教学这一重要的教学方式。
首先,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把握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
首先,教师必须把自己放在初学者的角度来安排自己的授课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能够驾驭教学过程的高手,使用学生的眼光来解读教科书的。”一个好的教学结构是把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过程结合起来考虑而后形成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站在初学者的角度来安排教学,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困难程度。
其次,教师站在初学者的角度来安排教学,不能完全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不懂得变通。因为教材的顺序主要是按照学科自身逻辑顺序进行编排的,它与初学者探索知识的顺序有很大差异。这就要求我们高中语文教师结合初学者的特点采用新颖的编排体系,运用多种方法,把知识传授给他们。
2.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孔子曾有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提出适时适度的启发主张,其目的就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其智慧、能力的发展。同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强调教育应是由内而外的,是将学生心灵中的智慧不断引出,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由外而内的,不是注入、训练、铸造的过程。
高中,虽然面对高考的压力,但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语文教师,我们不能只是去机械式的去让学生识记字音、字形、古诗文作者的风格等。授以鱼不如授以渔,我们应该教会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的方法。我们应该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具有一桶水。任何一门知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和许多门知识相联系的。教师要向学生传授高中语文知识,必须先掌握与高中语文知识相关联的其他若干知识。例如,我们在教给学生去鉴赏一首古诗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先去了解这首诗创作的历史背景,这就联系到了历史、政治等。因此,教师要想灵活的应用启发式教学,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
其次,“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效结合,离开其中的哪一方面也是不行的。所以,作为一名高中学生,要积极地配合教师实施好启发式教学。
1.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践证明,兴趣对学习成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觉得高中语文学习不再只是枯燥、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享受,既可领略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又能学会学习的方法,养成自觉运用语文的习惯。养成了这种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才能够跟的上老师的启发诱导,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启发式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就是让“主体”发挥最大的效应。大家知道,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即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启发式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地减轻这一矛盾。
2.树立“自力”意识,积累知识,增长才干。
“自力”的要求是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意思是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能凭自己的能力读书作文,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每个人由于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而教师不可能完全把握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所以,学生应该对自己的性格、需求等清醒的认识,减少自己在学习时对老师的依赖性,变被动为主动,变死记硬背为重新思考,变无所事事为想方设法,变苦学为乐学。
篇8
一、启发式教学应重“导”而非“牵”
“启发”一词,来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教学的一句格言:“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如今,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已不再局限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具体情景状态,现代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的要求是在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上下功夫,“导” 已成为现代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特点、策略和核心所在。但也存在导而牵的误区,具体表现为:第一,教师扶着学生走路,不肯放手,只满足课堂上就某一具体问题的师生对答方式,把学生的思想限制在教师思维框架内,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的求异思想和创造性。第二,不教点金之术,即不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只能顺其意,而未能继其志。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在数学教学时应采取思路教学,采取“大处导,小处启”的策略,运用提纲契领――分析――综合的方法训练学生,把教材思路转化为教师自己的思路,再引导学生形成有个人特色的新思路。
二、启发式教学应注重“启”和“试”相结合
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生动活泼的发展。这是因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学生的发展归根结底必须依赖其自身的主观努力。一切外在影响因素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引起学生强烈追求和主动进取时,才能发挥其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巨大塑造力。因此,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赋予了更新的内涵:坚持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注重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尝试”相结合。首先,尝试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面对全体学生而言,“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功”是符合求学者的意愿和现实的。不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可以从尝试中获得成功,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为他们获取新的成功准备良好的心理条件。其次,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尝试,既培养了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使学生在亲自尝试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把枯燥乏味的“苦学”变为主动有趣的“乐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尽量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尝试新知识,发现新问题。
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师让同桌二人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商店里有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几支?教师启发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发现计算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计算方法。有的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数,得出15-9=6;有的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有的把9分成5和4,先算15-5=10,再算10-4=6;有的先算15-10=5,再算5+1=6;有的想9 +()= 15,因为9+6=15,所以15-9=6。这样,人人动脑筋尝试发现,方法多种多样,人人都获得了成功。接着教师出示同类的问题,启发学生把这种算法应用到同类问题中。这样教学,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了学思结合。
三、启发式教学应注重启发点的“准”和“巧”
医生治病讲求对症下药,教师的启发当然要点在要害处,拨在迷惑时,才能指给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因而,启发式教学要真正达到启迪思维,培养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还必须注重启发点的优化。
一是要“准”,让启发启在关键处,启在新旧知识的联接处。小学数学知识有很强的系统性,许多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加强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指导。首先新课前的复习和新课的提问要精心设计启发点,把握问题的关键,真正起到启发、点拨和迁移作用。其次,要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注意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分化点的关键处,设置有层次,有坡度,有启发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系列提问。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练习求得新知,掌握规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串在一起,形成知识的系统结构。
二是要“巧”,在学有困难学生盲然不知所措时,在中等生“跳起来摘果子”力度不够时,在优等生渴求能创造性的发挥聪明才智时予以点拨,使其茅塞顿开。例如,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通过师生打擂台,激发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后,师问:“有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里面蕴涵着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是在分子中呢,还是在分母中?”学生一致认为规律在分母中。这时,师又问:“能化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征呢?”组织学生讨论。当学生屡屡碰壁,思维出现“中断”“偏离”时,教师不再让学生漫无目的争论,而是适时地点拨指导,启发学生:“你们试着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能不能发现规律?”一句话,使学生一下便找到了思维的突破口,发现了特征:“一个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可见,课堂上巧妙灵活地启发,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四、正确处理好启发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的关系
有人认为:启发式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应大力提倡,讲授式教学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应全盘否定,这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现象:人们一方面全力肯定启发式教学而又理解不深,操作不透。另一方面极力否定讲授式教学而又在时刻不由自主地动用。其实,启发式教学是适应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而产生,在培养人才低效的同时却在因材施教上占有优势。讲授式教学自古有之,尤其在十七世纪夸美纽斯提出了班级授课制之后,这种教学形式普及了全世界。在即将步入21世纪的今天,社会需要的是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客观要求学校教育必须进行因材施教,也就是启发式教学。但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理性知识少等原因,讲授式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把启发式教学和讲授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
当然,要运用好启发式教学,还要注意学习者的理性水平与教学模式的匹配原理。一般来说,较紧密的模式结构最适合处于理性水平较低的学习者,而松散的模式结构则最适合处于理性水平较高的学习者。当然,每个模式都可以修正,提高或降低结构的松紧,以使模式适应学生进行最佳学习的那个理性水平。
篇9
关键词:高中 体育教学 启发式 教学模式 应用
启发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迎合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为良好学习氛围的创造奠定基础,但是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传统的注入式或者极端的放羊式教学方式仍占主要地位,启发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主动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发挥主体性,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自已探索解决问题。
一、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启发式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颠覆,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出的,在体育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思想是,转变传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灌输教育,提高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启发式教学模式建立在生物、社会、教育及心理等原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研究学生的兴趣点,将体育教师的教内化学生内心的学习,协调好学生的主动性、差异性、及潜在性,督促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启发式教学模式所坚持的原则有:科学性原则就是各项程序的设计必须科学合理,在组织方面也要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学生为中心就是体育教学的活动开展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引导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学的收益是长期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就是要放眼未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精神和态度。也就是教师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征,将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平衡打破,激发其对新知识的认知需要,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完成体育教学的目的。
二、启发式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启发的不同类型的运用
第一,直接启发。体育教师运用示范的方式,将体育运动的动作要领展示给学生,例如,在讲授投篮的动作时,教师可以将投篮各项动作分解开,膝关节、腰部、肘部、手腕和手指等如何操作,详细演示给学生,然后综合协调各项动作,避免学生由于动作不协调造成伤害。
第二,提问启发。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发问的形式,激励学生自己思考,自由发挥,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正确的操作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意识到自己认识的偏差,更加深刻地掌握技能。例如,排球如何垫球,学生可以自己思考,可能方法并不准确,但是经过纠正,学生记忆会更加牢固。
第三,对比启发。也就是在练习中,让学生将自己的动作和标注的动作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己发现差距和不足,这一过程中,参照物的选择尤为重要,标注的动作可以选择教师自己活着选择动作较为规范的学生,在对比的同时,学生们可以改进自己的动作。
(二)启发式教学在高中体育中运用措施
第一,启发式情境的创设,思维的开始往往起源于疑问,高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创设启发式的体育运动情境,让学生在疑惑中进行探索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紧跟教师的步伐。例如,在篮球课上,教师为了讲解某一动作的要领,可以创设启境,在带球过人这一技术运用的时候,可以让几个学生担任防守运动员,进攻的学生应该如何突破防守呢,学生可以进行思考,教师再进行演示,学生在摸索中不断改进,获得成就感,激发兴趣。
第二,师生之间形成融洽的氛围。启发式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师生良好的沟通基础上的,苏霍姆林斯基之前说过,学校的教育,并不是简单地将知识装进另外一个大脑,而是师生之间心灵的碰触。师生通过融洽的交流,学生能够更好理解教师的意图,发现自己的问题,在启发中研究各项动作的关键。
第三,小组合作。体育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展示学习情况,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进行各项活动,增强学生之间合作学习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互相交流,分享成功的喜悦,启发学生自学的愿望,在进行分组的时候,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相互差异, 遵循互补的原则,有助于成员之间的合作性,还要确保各个小组之间的整体水平一致,这样能够确保小组之间的公平性。小组成员内部有平等的参与机会。
第四,因材施教。陶行知之前说过,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也就是教师在授课时该根据学生之前的知识和运动结构,教的多少要看学生是否能够领会,量力而行。例如,在排球运动中,学生身高有差异,学习能力和练习的熟练程度都不同,教师应该提出不同水平的教学目标,由易过度到难,然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发挥出自己最佳的水平,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结语
启发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明显优于传统的灌输式的枯燥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运用的时候要注意科学设计教学过程,综合运用直接启发、提问启发及对比启发。通过创设启发式的教学情境,建立师生之间融洽的沟通关系,小组合作等,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效率,为高中生减轻压力。此外,体育教师还要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研究现代化的体育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身心素养和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曲宗湖,杨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4]李继华.对启发式教学在体育课中运用的探讨[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
篇10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高校铅球;兴趣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039-01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吉林体育学院的图书馆查阅资料,运用吉林体育学院图书馆、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查阅了近五年关于启发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探讨、高校铅球课课堂气氛的研究、启发式教学在高校铅球课的应用和实施相关文献资料。找出了可靠的相关资料近30篇,作为本文的理论依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启发式教学对高校铅球课学生学习兴趣的探讨
传统的“注入式教学”过于死板、严肃,会令大多数同学还没有接触到铅球运动的真正内涵时,就开始对铅球运动产生厌烦,进而上课时不能认真听老师讲解铅球投掷技巧及老师示范的投掷基本动作,久而久之,恶性循环,学生在铅球课上心猿意马,越落越远,最终荒废学业。而最新的“启发式教学”恰恰地攻克了学生厌学的心理,通过老师生动的讲解与示范能够让学生积极地想尝试投掷铅球的快乐,只有在快乐中学习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树立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2、启发式教学的探讨
启发式教学能够让学生正确地消化教学内容,进而有效地实现体育教育的目的,它是一种合乎社会主义教育的本性与认识过程的规律的最优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不仅能使学生自己通过能动的思考活动来领会教学内容,同时还能积极鼓励与发展他们的独立精神与创造精神。
在启发式教学中,要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循序性和逻辑性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学生个人能力的水平与技术特点,正确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3、启发式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创新
启发式教学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启发,更要注重“授技育人”的启发,启发式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创新,就是高校教师教学作风、教学思想和教学技巧的系统创新。传统的启发式教学法更多的是注重学生对铅球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看重结果较为偏高,而创新启发更注重的是学生在铅球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它的出现是为了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意识,把学生引向一个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学生清楚的理解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内容,才能让学生拥有掌握这门技艺的本领。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要能够转变观念,在思想上重视启发式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创新,通过把教材内容和自身实践经验相结合,运用最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明白做人的道理,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启发式教学方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下,人们对教师的理解就是传授学生技能与灌输运动技巧等。如今,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更新,这就需要我们对教师这种神圣职业赋予一种新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是把投掷铅球的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让学生更多的理解社会和明白怎样做人的道理。启发式教学方法中的育人启发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已经运用得十分完美了,有强健体魄的运动员是美丽的,但是拥有人格魅力的运动员才是受人尊敬的。要注重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让学生深刻理解体育运动的真正内涵。
体育教学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要在课堂上调动起学生的训练积极性,让学生想学、爱学,对铅球这项体育运动感兴趣,这也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心血,通过仔细而系统的研究教材教学方法,进而大胆创新,使每节铅球课的学生的表现都非常积极踊跃。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通过运用吉林体育学院图书馆、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查阅了近五年关于启发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探讨、高校铅球课课堂气氛的研究、启发式教学在高校铅球课的应用和实施相关文献资料。找出了可靠的相关资料近30篇,这是本文的重要理论依据;启发式教学在高校铅球教学中合理恰当的运用不但使学生学习动作技术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更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既掌握了动作技术要领,学会了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又发展了智力和创造力,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2、建议
在高校铅球课的学习训练过程中,任课教师一定要懂得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以朋友的身份介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提高学生铅球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树立起学生的体育精神。在成绩测评时,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情绪,适度地增加铅球训练量,巧妙地运用启发式教学,使以往的学生被动学习变为学生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 阚玉梅.启发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探讨[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报,2007,(5);34-36.
[2] 陈 霞.浅谈启发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内蒙古点大学刊,2007,(79);103-104.
[3] 宫健华.启发式教学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J] .辽宁省行政学院学报,2009,(2);91-92.
[4] 陈广旭 .启发式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创新[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2);122-123.
[5] 戴国清.启发式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2);147-148.
[6] 卢 伟.启发式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