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投资的形式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8: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直接投资的形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
1、各国经济相互融合与渗透越来越强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体的新技术迅猛发展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运用,全球经济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新技术革命不但催生了一批现代化的新兴产业,也使国与国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世界贸易和投资大幅度提高,2003年世界单边贸易总额(出口总额)达到74820亿美元,2004年约为82000亿美元左右,跨国直接投资总额约6120多亿美元,大约相当于1994年的2倍和2.5倍。 世界投资已经由过去发达国家的投资转向发达国家之间的投资、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投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投资。这种变化深刻地表明,全球化已经将各国经济紧紧融合在一起,各国经济也都身不由己地在经济全球化的链条中获得生存与发展。
2、各国产业间的相互依存程度越来越高
以跨国公司为主体推动的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使国际分工方式发生了极大改变,其中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各国产业之间由过去的相对独立到相互依存,由不同产业的全球分工发展到产业内的全球分工、企业内的全球分工。形成这一格局的原因主要是跨国公司制造业、服务业转移过程中的大量外包。跨国公司以全球为市场,以各国为生产车间进行国际化生产,将不同的生产环节、服务环节分别放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从而出现了以企业为单位的全球分工,使各国产业分工都紧紧围绕跨国公司来进行。这一变化同时也表明,世界经济形势正朝着由国际贸易为主导向以国际直接投资为主导的方向转化。
3、企业由单纯竞争走向竞争合作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由于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惨烈,任何一个大型企业的个体竞争实力都难以保障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于是,企业间由单纯的竞争更多地转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竞争合作状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的跨国并购在不同领域不同国度展开,企业纷纷通过强强联合的兼并实现快速扩张,新的竞争格局不断出现。与此同时,企业战略联盟也在大量发展,企业在竞争的同时纷纷以联盟形式开展合作,共同进行新产品研发,共享一个销售网络。这种“竞合”现象的出现也进一步表明了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
4、跨国公司全球化与全球经济的跨国公司化趋势日渐明显
跨国公司的发展“同蒸汽机、电力和汽车的应用推广一样,是现代经济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进入9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的发展又使世界经济呈现出新的特点,这就是,由于跨国公司的大量对外直接投资不断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由于各国为了国际市场的角逐都在争相发展自己的跨国公司,而使全球经济成为以跨国公司为主导。80年代中期,世界跨国公司在两万家左右,目前已经有6万家以上,其海外子公司90万家,海外子公司雇用员工5400万人,控制着世界贸易额的65%以上、技术研发和转让的80%以上、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90%以上。目前,发展中国家和转轨中国家的跨国公司有15699家,约占世界跨国公司总数的25%。可以看出,跨国公司这种过去由发达国家所独占的企业组织形式已经成为世界企业发展的潮流。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外部环境与时机
1、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对外直接投资将出现新一轮增长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未来6年世界经济将进入新一轮黄金发展周期,年均增长率将达4.3%。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评估,2004年标志着全球直接投资已经走出低谷。随着跨国公司盈利增加,跨国并购的增多以及投资者信心的增强,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动将进一步加速,新一轮国际直接投资高峰也将来临。
2、跨国公司产业结构调整“提速”
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发展推动了新领域中国际生产要素的转移,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制造及研发环节转移和服务外包成为新一轮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国际直接投资增长的引擎。在当前全球新一轮结构调整过程中,更多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制造及研发环节将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向外转移;跨国公司地区性总部和区域营运中心的设立区域、覆盖范围也正在进行新的布局。同时,服务外包已成为不可逆转且呈快速发展的趋势。联合国贸发会议和世界服务外包协会预测,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将以每年30%―40%的速度递增,到2005年和2007年将分别增至5850亿美元和1.2万亿美元。
3、国际引资竞争日趋激烈
近年来,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将吸收外资作为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战略,纷纷出台优惠政策,放宽外资准入,加强投资促进,使得国际引资竞争日趋激烈。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02年和2003年以来,各国修订的吸收外商投资政策、法规超过492项,其中属于放松对外商投资限制、简化手续、扩大优惠政策的达95%以上,投资便利化和自由化已成为区域经贸协定的主要内容。中国周边国家引资力度不断加大,例如,韩国对设在外商企业专用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所得税7免3减半;印度对设在出口软件园内的公司给予诸多优惠政策,如对进口硬件和软件免征关税,到2010年前减免公司所得税(最高比例达90%)。2003年韩国、泰国、新加坡、印度、越南吸收外资分别增长90.4%、68.4%、48.96%、23.7%和20.8%。不仅如此,发达国家越来越注重吸收外资。2004年3月法国公布了吸引外商投资的10项新措施,日本放宽了外商投资通信、金融、零售等服务行业的市场准入。
(三)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在动因和条件
1、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奠定了宏观基础
到2004年,中国GDP总量达到11.67万亿元,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外汇储备达到6099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二位);进出口总额达到 11547.4 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三位)。据世界银行统计,1980年到2000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仅次于美国(20.7%)位居世界第二。按照Duning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中国已经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
2、企业整体实力明显提高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奠定了微观基础
2004年,中国500强企业的销售收入为89935亿元,占当年GDP的77.04%;当年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达到18家,行业分布在贸易、金融和制造业等不同领域。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十分迅速,1979―2002年,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年均增速达20%以上。截止到2003年末,全国私营企业300万户,注册资金3.5万亿元,实现销售总额1.8万亿元。整体实力的增强使海外扩张成为企业寻求发展的内在动因。
3、大规模利用外资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学习条件和市场机会
2004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606亿美元,连续三年成为世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大的东道国之一。截止到2004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为5621.01亿美元。中国利用外资的增长至少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跨国公司大量在华投资使中国企业增长了跨国经营的知识,提高了能力。二是通过加强与跨国公司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了信息渠道,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更多的市场机会。三是大量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将不同程度地导致双边关系的改善,这为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4、国内市场压力加大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为释放压力的重要渠道
目前,中国制造业生产能力和加工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已经位居世界前列,这些产品不仅分布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分布在高新技术产业。据统计,2004年,中国纺织品出口达到950亿美元,占世界纺织品贸易的1/4;中国钢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4%;手机产量占1/3;数码相机占1/2。中国已经是世界电视机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这种庞大的生产规模国内市场是难以消化的,加强外贸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将成为减轻国内市场压力的重要途径。
5、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增加将成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
从世界经验来看,国际贸易摩擦和各国贸易壁垒的刺激往往成为推动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动因。日本、韩国都有过同样的过程。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对外出口增长的迅速上升,国际贸易摩擦和各种贸易壁垒也与日俱增。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2004年,共有16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调查案件57起,涉案金额12.6亿美元。为了抵制中国产品的大量出口,各国的贸易壁垒也逐渐增强。而对外直接投资是绕过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实现投资国和受资国共赢的重要途径。事实上,近年来欧盟对中国制造业产品设置的贸易壁垒增加,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对欧洲企业的跨国并购行为也开始大量增加。
二、目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状况及主要问题
(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水平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2003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2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出总额为6470亿美元,存量为68660亿美元,以此为基期测算,200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相当于全球流量和存量的0.45%和0.48%。200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入535亿美元,流出29亿美元,流出量仅相当于流入量的5.4%,正好处于Duning投资周期理论的第二阶段,也就是起步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从投资比率效率(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比例,其含义是一个国家或企业每吸收1美元的国际资金经过国内生产过程后可以用来投资的数量)来看,中国对外投资水平与吸收外资水平极不平衡:2001年,世界平均水平为1∶0.84,发达国家为1∶1.15,发展中国家为1∶0.18,而中国为1∶0.04,这个数字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8%,发达国家的3.5%,发展中国家的22.2%。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和区位分布特点
1、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行业仍然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集中在服务贸易、资源开采和加工制造业三大领域
从2003年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看,三大领域占总存量的76.%。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存量占总量的32.8%;批发及零售业65.3亿美元,占总量的19.7%;采矿业59亿美元,占总流量的18%,主要分布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制造业20.7亿美元,占6.2%,主要分布在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造纸及制品业、木材加工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等。从动态上看,2004年三大领域占95%以上。其中采矿业19.1亿美元,占52.8%;制造业4.9亿美元,占13.5%;批发零售业1.1亿美元,占3%;商务服务业9.6亿美元,占26.5%。从投资情况看,资源开采业比重有所上升,制造业比重下降;商务服务业比重有所上升,批发零售业比重下降。
2、周边地区和拉美发展中国家仍然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场所,主要集中在亚洲、拉美等国家和地区
截止到200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332亿美元。亚洲地区存量265.6亿美元,占对外直接投资总存量的80%,其中香港地区246亿美元,占总存量的74%;拉美地区46.2亿美元,占14%。在2004年对外投资中,拉美地区16.7亿美元,占总量的46.2%;亚洲地区13.96亿美元,占38.6%;欧洲地区3.08亿美元,占8.5%;非洲地区1.35亿美元,占3.7%;北美地区0.62亿美元,占1.7%;大洋洲地区0.48亿美元,占1.3%。
(三)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问题
1、技术仍然处于低端
中国工业的技术进步还明显不足,不仅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同一些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01年世界主要国家技术成就指数(TAI)评价体系和资料,72个参加评估的国家和地区技术成就指数平均为0.374。其中,中国技术成就指数为0.299,排名第45位,居世界中等偏下水平。目前中国在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家电行业中,优势也主要在加工制造业环节,大部分产品的核心部件仍然需要从国外进口或依靠国外技术生产。因此,目前中国企业大多数不具有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定优势。
2、企业缺乏国际直接投资和经营经验
主要表现在,一是投资区位选择不当。如,纺织品业是中国的传统产业,并具有国际比较优势,应选择纺织业低于或相当于中国发展水平,资源条件适宜纺织业发展的地区,以发挥并强化中国纺织业的比较优势。但目前纺织业大量投资于纺织品发达,甚至超过中国水平的国家如印度等,以致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降低了对外投资效益。二是普遍投资规模小,资金不足。如,中国在荷兰开办的贸易公司投资仅5―25万美元左右,难以为继。三是本土化能力差。目前,中国海外投资的企业大多使用自己的员工,高的多达80%以上。这不仅提高了成本,也影响了企业的本地化经营。
3、体制障碍仍未彻底消除
由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仍然以国有企业为主体,在目前对国有资本仍然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的情况下,对外投资往往成为资金外逃,化公为私,损公肥私的渠道和手段,“庄稼不收年年种”,最终政府替企业“付学费”,这种缺乏监督机制的海外投资必然导致失败。此外,目前中国对外投资审批制度仍然存在效率低,门槛高,不同所有制歧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使企业失去海外投资的有利时机。
4、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和体系尚不完善
世界经验表明,企业在海外投资初期往往是依靠政府促进政策的强大力量获得成功的。目前,中国尚处于海外投资的起步阶段,但与之匹配的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形成,由于企业在海外投资中缺乏政府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往往难以支撑海外竞争的强大压力,走上“不归路”。
三、遵循跨国投资规律,借鉴世界跨国公司经验,调整对外直接投资战略
(一)以对发展中国家投资为基础,不断扩大对发达国家和地区投资
1、继续保持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基础优势
20多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地区,并且有了较好的投资基础和经验。鉴于目前现状,从投资区位上看,除保持在亚洲地区投资的优势外应积极扩大对拉美地区,尤其是非洲地区的投资。从投资产业来看,一是加快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的梯度转移。目前,中国制造业中轻纺、家电、电子、机械部门已经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相当一部分产品技术性能和质量稳定,已经相当适应国外市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需求,具备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条件。二是加快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发展中国家大多有着丰厚的资源,尤其是拉美、非洲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利用当地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条件加强合作开发有利于扩大当地市场,缓解国内资源约束。
2、加强对发达国家和地区投资力度
发达国家一直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地区。它们拥有世界先进的技术、管理,以及悠久的海外投资历史,这些都是可供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许多国家通过向发达国家投资获取了先进技术,加速了本国的产业技术升级,同时也取得了海外投资的宝贵经验。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都由此而受益,这无疑也是中国企业可以借鉴的一个重要途径。首先,有一定技术条件的高新技术产业要率先进入发达国家和地区。这类产业主要包括电子、通信设备、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等行业,由于这些行业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有较大差距,加强对发达国家投资,以海外公司的区位优势为平台获取世界领先技术,迅速向母国扩散,有利于加速中国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其次,已经具有较丰富投资经验和市场经验的优秀企业应积极向发达地区投资。如海尔、华为、联想等企业都应该是领先者。第三,积极鼓励企业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设立研发中心。通过海外研发中心可以雇用大量当地科学家、工程师,从而获得最前沿的技术信息。日本跨国公司曾在欧美国家建立了数百个研究开发基地,雇用研究人员近万人,这些研发中心的设立不仅开发了适应当地市场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先进技术迅速对母国扩散。
(二)调整海外投资产业结构,积极投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仍然处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初级状态,这不仅与全球投资产业走向存在较大差距,而且与中国目前产业发展的现状也存在着较大差距。许多产业的潜能并没有在海外投资中得到释放。为此,在保持现有投资产业的基础上应加大制造业、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投资力度,形成以传统产业为基础,以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先导的海外投资产业体系。因此,在制造业中,应提高以电子信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制造业的比重,通过向发达地区投资加快获得核心技术能力。在服务业中,应提高信息服务业、金融业、现代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的投资比重,这类产业不仅能够获得丰厚利润,而且可为制造业的海外投资提供服务支撑。
(三)大力推进本土化战略,与当地企业一起成长
经营当地化是海外经营成功的规律和基本原则。因此,中国企业要成功地实施全球化战略,首先要学会本土化经营,积极融入东道国经济。跨国公司当地化经营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实施“全球公民”战略,如IBM、SONY、菲力浦等全球公司都在极力淡化本公司的民族身份。目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大多习惯于“独往独来”,这势必会造成与东道国的隔阂,不利于跨国经营。二是树立当地服务意识。跨国公司在海外经营中十分注意为当地服务,它们把自身利益与东道国利益有机地融为一体,这不仅为树立其全球品牌奠定了基础,也使跨国企业深深扎根在东道国的土壤。三是积极吸引使用当地员工和管理人才。著名跨国公司沃尔玛、通用电气、摩托罗拉等企业在中国经营中,员工的本土化都在90%以上。而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则几乎是从普通员工到高管人员全盘“移师海外”,这种“国内员工海外经营”的模式必将难以为继。四是尊重当地风俗习惯,融入当地企业文化,实现共同发展。
(四)积极推进品牌战略,着力培育中国的世界跨国公司
目前,培育世界品牌的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各国提高综合国力,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战略。中国跨国公司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属于典型的发展中国家中小型跨国企业。因此,加快创建和培育世界级跨国公司对于加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首先,要加强产业政策扶植。国外经验证明,在发展跨国公司初期,国家实施产业政策扶植是十分必要的。日本许多跨国公司在初期阶段所面临的环境与目前中国企业非常相似,而日本政府用产业政策这双“有形的手”扶植它们度过了“襁褓”时代,使之成为世界品牌的跨国公司。韩国的情况也大体相当。其次,产业政策要坚持扶优扶强原则。只有扶优扶强,才能使大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一定数量的世界级企业,并利用大企业的竞争优势带动中小企业走出去。第三,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随着民营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以及中国对外投资政策的鼓励,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势头会日益强劲。据统计,2003年,中国私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0.42亿美元,占中国对外投资总量的1.5%。这一数字不但反映出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初见端倪,而且还有巨大的潜力。
(五)注重技术战略,形成海内外一体化的技术开发体系
近10年来,跨国公司的技术战略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研发中海外子公司的作用越来越大。近年来,跨国公司开始大量在海外设立研究开发中心,目的是把母公司的技术通过海外的研发机构更好地向外扩散,并根据当地市场条件、利用当地科技人员,对技术进行二次滚动的N次开发,子公司的技术开发成果可为母公司和全球其他子公司共享。二是技术创新成果主要是通过海外子公司转化为规模经济。技术创新需要依赖于一个规模的市场,跨国公司正是通过全球子公司的生产来补偿少则几亿美元、多则几十亿美元的开发费用,由此也使跨国公司技术成果内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外部转让的比重越来越小。三是跨国公司在投资某种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同时也建立了新的国际标准体系,这种首先获得的标准体系会在海外投资中获得极大的竞争优势。因此,应借鉴跨国公司经验调整技术战略:由逐步进入市场到大幅度转让技术。中国对外投资的技术投入和进入市场同步进行。应采取十分谨慎的策略,先设立企业(小规模的),向海外投资企业适当转让生产应用技术,再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新产品的生产,相应加大技术投入,并不断地投入动态技术,当投资达到一定规模,市场占有了相当份额后,开始设立研发中心,从事既满足市场也面向全球的基础研究,由单纯的技术转让向研究开发经营战略转变。此外,应注重对技术的控制性。越是高新技术产业越是要对企业控股,愈是技术先进的企业,愈是倾向于采取独资方式。
(六)注重投资方式选择,加大跨国并购力度
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起步阶段大多采用合资方式,以降低海外经营的风险成本,这是对外直接投资的规律,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时如此,中国企业初期的海外投资也是如此。随着对当地经营环境的不断熟悉,以跨国并购为主要手段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会逐渐增加,成为主要方式。近年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速度和规模都在大幅度增长。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1988年到2003年,中国企业累计跨国并购总金额为81.39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1997年以后。1988年到1996年,跨国并购年平均只有2.61亿美元,而2003年达到16.47亿美元,而且大规模交易增加,分布行业广泛。如联想并购IBM;“中海油”2002年并购涉及金额最大达10亿美元都是有影响的跨国并购案。这表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目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需要采取积极慎重的态度。
(七)加强对外投资促进的政策支持,创建完备的企业海外投资促进体系
强有力的对外投资促进政策是企业海外投资成功的保证。世界各国为了鼓励企业“走出去”都实施了不同的促进政策,例如,设立海外投资促进机构,加强财政信贷和税收政策支持等。英国不仅设立了各种行业协会,为企业的海外投资沟通信息,搭建桥梁,政府还成立了出口信贷担保局(ECGD)专门为企业海外投资提供担保和保险。正是这种完备的促进体系使企业的海外投资有了强大的后盾。目前,中国在这方面还十分欠缺。为此,一要加强海外投资的财政信贷和税收政策支持,对鼓励的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对国内企业关联带动性强的企业,如海外投资企业通过国内零部件采购带动了国内企业出口,尤其应该给予更优惠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支持。二要建立政府、民间各种形式的海外投资促进机构,通过不同渠道为企业海外投资提供服务。三要逐步改革政府投资审批制度,降低门槛,鼓励各种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走出去”。
(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扩大对外投资越来越得到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但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往往容易形成“一哄而上”,“定指标,下计划层层考核”,使本应由市场推动的事情成为由政府主导的一场运动,容易产生盲目性。因此,要做到科学理性投资。在中国,跨国公司“拿银子当金子卖”,而中国企业“拿金子当银子卖”,甚至“拿着金子换来一堆废铜烂铁”的也教训不少。因此,只有冷静分析判断和科学决策,才能减少风险和损失。此外,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提供服务和“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加快“走出去”的法制建设,制订和完善涉及对外投资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并制订配套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九)借势借力,“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
“走出去”和“引进来”是中国对外开放并行不悖的两个轮子,两者的有机结合会大大提高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水平。一是应继续通过吸收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来促进内资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尤其是提升内资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二是把中国向外资开放的市场与中国海外投资的市场进系起来,力争为企业扩大海外投资创造更多条件。三是同在华投资成功的跨国公司携手进入国际市场,进行第三国投资,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在国际上的销售网络渠道和影响力,提高投资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①王晓红:《跨国公司发展与战略竞争》,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②冯雷、杨圣明、王迎新:《英国出口贸易与海外投资促进体系》,《财贸经济》2003年第4期。
③吴文武:《跨国公司与经济发展》,《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
④李连仲:《当代跨国公司的发展和我国的对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第3期。
篇2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后,吸引海外投资呈现持续迅猛发展势头,这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利用外资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的10%以上,占新兴国家和地区吸引外资总额的30%以上,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接受国。外资的大量流入,增加了国内总产出、出口、税金和社会就业,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同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入,提高了国民和国内企业的竞争能力,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但同时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也日渐显现:
(一)投资结构不尽合理
在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中,工业和房地产公用事业占比高达80%以上,而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及科研、技术服务业合计仅占不到10%。在重点投资的第二产业中,外资大多集中于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目的在于利用廉价的当地劳动力资源优势;而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如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部门却竭力回避。结果造成只有我国的劳动力参与了国际资本循环,而没有或很少有先进技术在国内沉淀,使得我国的产业结构低度化、趋同化严重。同时,外商在投资区域上重点也倾斜东都沿海地区。投向东部地区的投资占85%以上,这样使得本身经济发展缓慢的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愈加迟缓,形成的发展水平地区差降低了中国工业结构的整体效益。
(二)外资对中国形成市场控制
1992年中国实施“以市场换技术”战略后,独资企业的数量迅速超过了合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外商力图通过大规模投资取得在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这种依靠巨额资金、技术投入形成的竞争优势必然导致市场垄断,如在商业零售领域的沃尔玛、家乐福等巨头,垄断营销渠道,给我国本土企业与之竞争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对中国民族工业构成难以克服的进入障碍。与此同时,相当一些外商独资企业通过价格转移等关联交易将大部分利润转移到国外,逃避在我国的税收。上述现象不但导致中国“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落空,而且还使外资对中国形成市场控制。
(三)技术引进出现的负效应
多年来,我国各级政府、企业在吸引海外直接投资的时候,都把引进并获取对方先进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目的。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一目的在很多领域并未实现。不少企业并未能通过合资,消化、吸收先进技术而形成自主研发能力,反而造成了在技术上的依赖心理。原因有二:一是跨国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技术保护措施。技术开发基本在其母公司或其部分重要的区域中心进行;严格控制核心技术,能与中方共享的大多是一般操作技术,合资中的中方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的最后装配工作。二是引资工作多在政府的干预下进行,政府和企业行为的短期化在引资中集中表现为“重表面轻实绩”,对技术引进有余而消化、吸收不足。
(四)其他问题
通常认为,吸引外资可以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但事实并不尽然。不少外资企业利用中方的销售渠道推销外国商标的产品,逐步减少直至停止使用中方商标,它们首先专门找行业内的知名企业合作,争取控股,然后展开对中国合资方企业的品牌收购,导致原有的数十年辛苦经营创下的国内品牌流失。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达到培养我们自己人才的目的。但现状是,我国很多优秀人才不是进入国有企业为民族工业崛起而奋斗,而是进入了高工资、人性化管理的外企成为其中的一名白领。不少国企和高校已经成了外企免费的人员培训基地。
上述种种问题,成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总结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造成的直接结果是:国内企业不仅面临着发展空间受到挤压的危险,还面临着丧失本土生存空间的可能。因此,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中国在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中取得应有的份额,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作为新兴开放市场的非洲,蕴涵着大量的商业机会,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二、中国实施对非洲直接投资战略的意义
针对目前我国在接受海外直接投资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国内企业无疑更应“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而实施对非洲直接投资战略,能够利用非洲市场的区位优势,为中国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因此,推动有比较优势的国内产业开拓非洲市场,扩大利用国外资源,成为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一)实施对非洲直接投资战略,能够利用非洲市场的区位优势,为中国经济发展培育心的增长点
非洲面积达3020万平方千米,有53个国家近8亿人口,非洲大陆农牧渔业、能源、矿产和森林等资源丰富;其中,黄金、钻石、铜、铀等重要矿产资源储量均居世界首位,有着发展经济的良好条件。近年来非洲国家纷纷进行经济改革,对外开放,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非洲的经济振兴将推动农业、工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取得新的发展,为境外资金到非洲投资提供广阔的机会。无疑,非洲市场相对于世界各国来说都具有很大吸引力,国际社会对非洲的关注和重视日趋增加,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在非洲开展业务。近年来中非的经贸合作,显示出了蓬勃的发展潜力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因此,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充分发挥非洲市场的区位优势,建立中国经济的双向循环机制,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大力开拓非洲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篇3
[关键词]变电站;备自投装置;动作逻辑;内桥接线;改进方案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网规模在日益扩大,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作为自动装置的微机型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动作可靠性和适应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变电站主接线和运行方式灵活多变,目前微机型备自投装置所具备的自适应功能普遍需要完善,特别是在内桥接线变电站表现的比较突出。所谓自适应功能即自动根据一次运行方式切换动作逻辑的功能,一般是在装置的两个动作逻辑之间自动切换,动作逻辑本身考虑不周,决定了自适应功能适应性必然不会强。实际上,对应一种电气主接线,可能出现的运行方式往往有多种,自适应功能常常不能满足现场需要;在运行方式发生变化的时候,有时装置能自动识别,有时需要人工操作,我们通过对内桥主接线下的备自投装置动作规律进行总结探索,提出了适应于各种内桥主接线形式的具有自适应功能动作逻辑,运行方式变化时不再需要人工操作来改变装置的工作状态。
1、常规微机型备自投装置动作逻辑在内桥式接线变电站应用中的不足
微机型备自投装置较之传统的电磁型备自投装置具有维护简单,可靠性高,适应性强等优势。但随着来自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微机型备自投装置大量投入运行,这类设备的局限性也显露出来。经常发生装置不能满足需要现场运行方式的需要,必须为现场专门设计动作逻辑的情况,而且面对同一个要求,不同厂家处理的方法往往不同,众多厂家的特殊产品(相对于标准设备)带着各自不同的操作要求在电网中运行的时候,确实为运行人员、检修人员和装置管理带来了许多额外的负担,这种情况也为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
使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110kV内桥接线变电站,其可能的合理的运行方式通常也有好几种。目前微机型备自投装置厂家通常都是依附主接线形式,预设多种运行方式,一旦出现未想到的方式装置就不能工作。生产厂家毕竟不是电网运行单位,实际上很难把应用的各种主接线方式全部收集到;更主要的是微机型备自投装置普遍没有把内桥主接线可能的运行方式研究透彻。各厂家标准的装置中往往内置了好多套方案。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动作逻辑多而不精,真正在现场需要的只是两、三个,而往往在装置的标准版本里又没有相应的动作逻辑,专门为现场临时开发的方案在标准的说明书里找不到,很不便于现场使用。
目前的装置,应用在单母分段接线的方式下基本上都没有问题,对于比较灵活的内桥式接线则往往不能很好的适应,比如对于内桥式接线:许多厂家的产品能满足图1、图2两种运行方式下,并能实现自适应功能(图中长方柜表示断路器在合闸位置,实心表示断路器在分闸位置)。
考虑运行经济性,内桥式接线还有一种非常合理的运行方式,见图3。此时一个电源断路器通过一台主变带全站的负荷,当电源发生故障时,投入另一台处在热备用状态的电源断路器,以另外一台主变带全站的负荷。对于内桥式接线图3的运行方式,许多微机型的备自投装置未考虑,自然谈不上自动适应这种方式。
2、改进方案
针对微机型备自投装置无法适应内桥式接线(图3)的运行方式,我们先后采取了如下两种改进方案。
2.1改进方案一
当一次设备在运行方式三(如图3)时,在不改变微机备自投装置内部动作逻辑的前提之下,通过改接二次回路线的方式,使备投动作逻辑符合预设的运行方式二(如图2)。具体原理为:此时通过电源断路器1带全站负荷时,当电源发生故障时,投入另一台处在热备用状态的电源断路器,以另外一台主变带全站的负荷。由于微机备自投装置无此对应的动作逻辑,因而采用满足运行方式二(如图2)的备投逻辑,此时必须要求有桥断路器的“合位”开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的措施为(如图4所示,虚线内为新增二次回路):
即在二次回路上增加一个压板,给出一个桥断路器位置开入,在如图3所示运行方式下时,人工操作投入此压板,满足桥断路在合位的动作逻辑,这样虽然一次设备如图3所示的方式三,而微机型备自投装置在动作逻辑上满足图2的运行方式二,使备自投装置在人工操作下符合了预设的标准动作逻辑。如一次设备运行方式为图1、2时,打开此压板不用。
这就是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自适应性的局限性,灵活性不足,动作逻辑往往需要人工操作,增加运行人员的操作负担,同时也为电网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
2.2改进方案二
我们本着降低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的负担,提高可靠性;突出微机型保护简单可靠、灵活性高、维护方便;统一不同厂家的不同型号装置的操作方法的原则,向厂方研发人员提出改进备自投逻辑的三点建议:
(1)只要一个电源断路器工作,另一个电源断路器断开,则备自投装置只需要实现两个电源断路器之间的备投功能,完全没有必要判断桥断路器的位置。
(2)如果两个电源断路器均处于合闸位置时再考虑备自投桥断路器。
(3)备自投逻辑不要过于拘泥于主接线形式和运行方式,实现多种运行方式中切换的自适应功能。
各厂家依据我们的建议设计出了在桥断路器断开时电源断路器互为备自投的动作逻辑,满满足了图3内桥接线形式三的经济运行方式需要,装置具备了自适应功能,避免运行人员对装置本身进行操作,这样不管使用的是哪个厂家什么型号的装置,对运行、检修、装置管理来讲,都是一样的。在对相应变电站进行了程序升级后,微机型备自授装置满足了内桥主接线下可能出现的运行方式。
3、微机型备自投装置动作逻辑改进后,二次回路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虽然备自投装置的逻辑功能已经满足内桥主接线各种运行方式的变化,但我们发现110kV内桥式主接线变电站10kV备自投装置的二次交流外回路上存在无法和高压侧配合的问题,即存在不能适应如图5所示运行方式要求的问题(图中长方柜表示断路器在合闸位置,实心表示断路器在分闸位置)。
传统的设计思路10kV备自投交流有压判据取自110kVI、电压。当在如图5所示的运行方式中,备用电源断路器所在的1lOkV母线无电压,这时10kV备自投不满足允许条件(即无法正常充电),为了让二次回路和微机型备自投装置同样具有自适应性,我们只能向传统设计思路挑战,把10kV备自投交流有压判据取为110kV线路电压,即取用110kV线路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电压。此方案的优点能满足内桥接线方式中各种运行方式的需要,缺点是:如果110kV备自投未能成功投入110kV备用电源,即使10kV备自投装置成功地投入10kV备用断路器,但是10kV母线仍无电源,对于用户供电没有实际意义,不过此种极端情况发生几率极小,可以不予考虑。
在整改结束后,模拟此种运行方式,备自投装置正确动作。
4、结束语
篇4
关键词:国际直接投资;经济发展;金融危机;发展趋势
一、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是指一国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单独或共同出资,在其他国家的境内创立新企业,或增加资本扩展原有企业,或收购现有企业,并且拥有有效管理控制权的投资行为。其分类如下:
(一)从子公司与母公司的生产经营方向是否一致看,可分为三种类型:
1.横向型投资:同样或相似的产品,一般运用于机械制造业、食品加工业。
2.垂直型投资:同一行业的不同程度的产品,多见汽车、电子行业;不同的行业有关联的产品,多见资源开采,加工行业。
3.混合型投资 :生产完全不同产品,目前只有少数巨型跨国公司采取这种方式。
(二)从投资者是否新投资创办企业的角度,可分为:
1.创办新企业:又称绿地投资,分两种方式,独资、合资。
2.控制外国企业股权两种形式,外国投资者通过一定程序,渠道,购买东道国企业的股票达到一定比例,从而通过控制的权利。
(三)从投资者对外投资的参与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合资企业、合作企业、独资企业三种形式。
二、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
国际直接投资与其他投资相比,具有实体性、控制性、渗透性和跨国性的重要特点。具体表现在:
1.国际直接投资是长期资本流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不同于短期资本流动,它要求投资主体必须在国外拥有企业实体,直接从事各类经营活动。
2.国际直接投资表现为资本的国际转移和拥有经营权的资本国际流动两种形态,既有货币投资形式又有实物投资形式。
3.国际直接投资是取得对企业经营的控制权,不同于间接投资,是通过参与、控制企业经营权获得利益。当代的国际直接投资有以下几个特点:规模日益扩大、由单向流动变为对向流动、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日趋活跃、区域内相互投资日趋扩大、国际直接投资部门结构的重大变化、跨国并购成为一种重要的投资形式等等。
三、国际直接投资的现状
2011年全球经济复苏脆弱,发达国家债务危机制约了增长,再加上欧元前景不明、金融市场动荡加剧,这些都影响到了2012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动。具体表现在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出现的最大特点就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不仅是外国直接投资流出的主角,也是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主角。自外国直接投资产生伊始,发达国家和地区就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角。上世纪80年代,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是美国,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约占当时世界全部对外投资额的50%。而欧盟对外直接投资数量很小,日本企业的海外投资更是微不足道。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局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的企业和公司加强了国际直接投资,积极向海外拓展。欧盟的对外直接投资也有了相当快的发展,欧盟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已经赶上了美国。预计,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的日本也很快会赶上美国。但是现在的很多发达国家经济低迷,发展前景堪忧,这些都影响到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
四、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
(一)全球的国际直接投资在复苏中缓慢增长
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对这种复苏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此外,对国际直接投资的中短期前景持谨慎态度原因:贸易保护主义、工业化国家增长减速、一些主要国家的金融不稳定、全球恐怖活动、石油和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
(二)中国最具吸引力
在最有吸引力的投资区域选择方面,87%的跨国公司和85%的专家认为中国是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国,至少高出排名第二的美国30个百分点,其他排名依次为印度、俄罗斯和巴西。前五位国家中有四位是按照专家和跨国公司的反应综合做出的评价,印度尽管比中国低近30个百分点的回应率,但仍然排名靠前。
(三)现在的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流向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和服务行业
二战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石油、矿产资源的国有化和民族经济的发展,外国垄断资本对采掘业投资的比重逐渐下降,对制造业部门投资的比重明显上升。而在占国际投资绝大部分的发达国家之间的直接投资中,虽然投向制造业的比重仍然较大,比如1988年底,美国对西欧的直接投资44.6%集中在制造业,西欧对美国的直接投资42.8%也集中在制造业。但随着各发达国家产业结构高级化,外国直接投资的重点行业从传统的制造业逐步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如计算机、新能源、精密机械和生物工程等。除此之外,还继续投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另外,第三产业中的一些行业,如金融、保险、不动产等也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热点。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在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部门结构中之所以占有较大比重,是与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密切关联的。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一般在60%以上。对国外第三产业投资的增加,既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结果和表现,又将推动东道国乃至整个世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当今世界各国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其中多数国家都在采用新的不同的措施来吸引外资。这表明,全球和地区范围内对于国际直接投资的竞争在加剧,而且未来还会进一步加剧。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跨国公司;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协调;选择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迅速,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不同类型的企业纷纷涌现。随着各国之间经济贸易的日渐频繁和世界市场的逐渐开放,跨国公司这种新的企业类型得以出现,其主要功能是对外销售产品,是本国产品对外营销的主要手段之一[1]。最近,金融危机频频出现,世界经济市场之中的竞争日渐激烈,跨国公司因此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与挑战。如今跨国公司的营销主要采用国际贸易与直接投资两种手段。世界的经济市场早已整合成为了一体,但是其中的区域、人员之间的差异依然存在,任何一点细微的差异都有可能对跨国公司的决策产生影响。因此,各跨国公司一定要对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提起重视,并对其进行协调,确保公司的稳定发展。
一、跨国公司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相互关系
跨国公司指的就是在两个及两个以上国家拥有控制和管理部分,并能产生经济资产的企业。跨国公司主要投身于国际生产,也就是对外直接投资、集资从而进行跨国生产。因此,跨国公司从根本上说是由多个存在密切联系的经营企业构成的,这些企业共同制定发展计划,开展营销活动,以达到制定的战略目标,即跨国公司本质上是一个经营一体化的企业体系。
跨国公司的经营与发展是离不开国际投资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过程实质上就是跨国公司的成长过程。一家公司在国外建立的分企业,本身就是母公司整体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承担着母公司的部分金融业务。跨国公司形成的主要形式就是国际直接投资,也就是说,国际直接投资这种形式的主体主要部分也是跨国公司。从理论上讲,对外直接投资也就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跨国公司有效配置资源的合理解释。站在跨国公司的立场来看,公司内部个人或者企业整体的愿望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而处于国际生产的一般理论来看,国际直接投资就是公司参与国际市场活动的形式之一,与国际贸易并无不同。实际上,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互相补充,它们共同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二、跨国公司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解释跨国投资发生的原因、机制和结果的理论。19世纪6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在英国产生,20世纪初,在英、法、德、美等国的推动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国际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并对国际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可以说,如果战前国际直接投资还是从属于国际贸易的话,战后到今天它已经成为联系世界经济的主要纽带。西方经济学中最早涉足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现象的是纳克斯(R.Nurkse)发表于1933年的论文,题为《资本流动的原因和效应》,书中提出了利率元理论。早期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较有影响的还有新古典利率理论、债务周期理论、国际收支平衡理论及外汇汇率理论等。其共同特点一是以市场完全竞争为前提;二是对间接投资进行专门研究,涉及到直接投资;三是以宏观经济为主。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作为独立的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学者海默(S.Hymer)在其1960年博士论文《厂商的国际化经营:直接投资的一项研究》中提出的厂商垄断优势理论为标志。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向建立一个统一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或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努力在跨国公司国际一体化生产中将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有机的联系起业,以寻求一种基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协调和选择的解释[2]。
三、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中具有的优势
(一)技术优势
跨国公司能够在本国意外投资,其最关键的优势之一就是具有某些先进技术。这些技术包括公司生产过程中实际运用到的具体技术,也包含知识、信息、技巧等无形资源,例如跨国公司经过开发与研究所掌握的新生产工艺和新兴产品、产品的异化能力以及与产品相关的市场销售技能以及跨国公司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优秀组织与管理技能。这些技能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等是企业内的公共产品,这也常常会成为人们解释跨国公司为何选择国际生产而不是出口或许可证的理由。
(二)产业组织形式的寡占性
人们通常认为,寡占市场结构和行为是跨国公司优势的另一主要来源,其同上述的技术优势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规模经济对于通过研究和开发形成的发明创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一定程度上的垄断、扩大规模对于自身秘密技术的流出和国际保护都是有着积极作用的。在此相关学者特别强调产业组织的规模经济特征。因为其是大企业市场力量产生的主要来源。最开始时,人们认为规模经济对生产集中十分有利,可以通过出口贸易而非国际直接投资来参与国际市场。但是,随着海外市场贸易壁垒的出现,规模经济达到上限,当地的市场就会收到反垄断条款的制约,国际直接投资就会提上日程。
篇6
每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离不开技术支持,只能从劳动密集型或者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发展,才能有效转变产业结构,那么外商直接投资在注入过程中,通过技术转移和溢出效应促使东道国的生产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转变和优化离不开外商直接投资发挥的作用,产业结构的升级,就能促使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转变。外商直接投资的利用对东道国在其经济增长上的影响并不全是正面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不但有时候没有实现东道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反而有可能造成本国的经济倒退、引发经济泡沫,更加大了东道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不合理布局将导致东道国经济的不平衡发展。通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而形成的东道国技术溢出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引入发达国家外商直接投资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产业之间的平衡发展,避免不平衡发展所带来的后果。东道国呈现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状态,重要原因在于产业布局的不规范、不合理性导致的。(2)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垄断阻碍东道国研发水平的提高。很多跨国企业在进入比其发展水平低的国家时,对生产技术进行行业垄断,会直接影响东道国经济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投入国家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差距会越来越大,技术水平的悬殊会越来越明显。
2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形式分析
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受跨国公司的外资进入影响越来越深远。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通过上两条思路可以进行如下的概括:一是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方式的直接影响方式主要体现在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投资形式本身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东道国在引入外商直接投资以后,外资企业所具备的技术水平高、管理经验先进的优势,随着对东道国的外资投入,渗透到东道国,缓解东道国优势行业垄断、劣势行业只能淘汰的现状,使得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合理整合。二是外商直接投资通过间接的溢出效应影响经济增长方式,外商直接投资从表面上看仅仅有资本的流动功能,但是在资本输出的过程中管理经验、产品技术、销售技巧、网络覆盖等都随之输出。并能大大提高东道国的产业技术水平。而这些也是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是一种相对表面和外部性的表现。
3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效应分析
3.1技术转移和扩散效应的影响东道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机制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转移与扩散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两个关键问题:第一是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技术控制约束着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转移与扩散力度;第二是东道国自身的技术吸收能力制约着模仿学习能力。由于外商直接投资跨国公司企业便会对在东道国进行的技术研发实行垄断或技术控制。
3.2竞争效应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其目的都有所不同,在东道国生产本地化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在与其它国家竞争的过程中,在压力之下,东道国的企业就会采用模仿学习手段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竞争效应和模仿学习效应之间就会逐向趋同,从而竞争效应就能提高东道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篇7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佳通科技;经济增长。
一个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与高速涌入的外商直接投资有着密切关系。对无锡经济的发展来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是促进本地企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
但是,外商直接投资在给地方的企业带来巨大经济利益与先进生产技术先进管理模式的同时,也给当地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一、理论回顾。
(一)外商直接投资的含义。
外商直接投资是(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指一国的投资者将资本用于它国的生产或经营,并掌握一定经营控制权的投资行为。
也可以说是一国(地区)的居民实体(对外直接投资者或母公司)在其本国(地区)以外的另一国的企业(外国直接投资企业、分支企业或国外分支机构)中建立长期关系,享有持久利益并对之进行控制的投资,这种投资既涉及两个实体之间最初的交易,也涉及二者之间以及不论是联合的还是非联合的国外分支机构之间的所有后续交易。
(二)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
外商对企业直接投资的实践表明,外商对企业的投资是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而非一蹴而就。同时技术投入也一样,遵循着同样的原则,采取了十分谨慎保守的策略。到目前为止,外商直接投资方式进入我国市场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即是建立传统的投资方式,建立新企业或扩建原有的工厂规模,这一形式又被称为“绿地投资”(Greenfield Investment);另外一种形式则是通过购买企业部分或全部股份,从而取得企业的经营控制权,又被称为“并购”(Merger &Acquisition)。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无锡企业发展的影响。
在无锡的高新区,很多企业都是由外商直接投资介入,因此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同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1.
加速企业资本积累。
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各种途径促成了企业资本存量的增加,有利于弥补企业现实存在的资本缺口问题。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在扩大投资规模的同时直接形成生产能力,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水平,直接加速了企业的资本积累;另一方面,由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通过在产品市场或金融市场的竞争取代了本土企业,从而对本土企业资本也会造成“挤出效应”,间接加速了企业的资本积累。
2.
改变市场机会。
外商直接投资带动了东道主企业和国外其他企业的关联投资,新的市场机会促进了企业投资计划的实施。由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更加了解国际市场,还常在国际贸易中具备良好的声誉、先进的营销手段和广泛的分销渠道,所以,外商直接投资有助于为东道主企业带来市场机会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
3.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与生产技术水平。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一旦建成,几乎所有跨国企业都尽可能地雇用当地人员。实际上,跨国公司正逐渐将曾经一度由总部人员担任的职务实现本地化。因此,跨国公司必定投入大量的资金,培训当地员工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与规章制度,为当地培养和训练了包括技术工人在内的大量的人才。对本地人力资源素质的系统性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提高了企业的员工素质。
4.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外商直接投资在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模式。外商直接投资使企业转变陈旧的经营方式,加快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如新区的佳通科技公司在未引进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之前,几乎一盘散沙。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管理力度不到位,导致公司业绩下滑,日益走下坡路。但是在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之后,公司状况有了明显改观。公司业绩一路攀升,各部门责任明确,公司运转井然有序,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
5.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往往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这就迫使企业改变了传统“得过且过”的思想,“质量第一”重新引起了无锡企业人的重视。品管部门严把质量关,坚决不把有缺陷的产品流到下一站,这就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同时,提高了企业的信誉度。
(二)负面影响。
1.造成企业过度依赖外资。
外商直接投资尤其是并购这一方式会引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下降,形成对外资的高度依赖。无锡企业虽然认识到了目前市场竞争的激烈性,也引进了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但是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仅仅依靠外部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靠引进来壮大自身,对外商企业的依赖度太大。一旦外资撤出,企业将无法与本土企业相抗衡,会逐渐退出市场竞争的行列。
2.
外商直接投资给企业发展造成限制。
外商直接投资往往以技术、设备以及管理制度的形式出现,直接投入现金或银行存款却很谨慎。目前的引进固然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但是太缺乏灵活性。
企业本身资金回笼速度慢,加上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导致企业运转有很大的困难,同时,企业要进行新项目的投资与技术的研发却没有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
3.带来一些滞后的技术设备。
有些技术设备在我国尚属先进但在国外可能只处于中端水平甚至已经淘汰。而引进这样的设备就使得企业吃了大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长久立足。
4.
产品生产过程中给环境造成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的生产技术有一些是在其本国对环境造成污染而被禁止使用,然后流入到我国的。
这样就会造成我国企业四周环境的污染。目前有些引进外资的企业对外排放的废水中含有重金属、放射性元素,对环境的污染极大。但是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企业存在侥幸心理,逃避检查,置电磁波辐射污染的危害于不顾,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
三、无锡企业的未来展望。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外商直接投资固然可以使企业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归根结底应该来源于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发挥。在科学、合理、高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要避免对其过度的依赖,一方面继续积极引进外商投资,另一方面走自主研发创新之路。
创新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是企业的生命源泉。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里需要有自己的东西,要具备自主创新的不竭源泉;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生产技术,不能过于依靠;战略性技术必须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研发。创新是企业进步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只有创新以更快的速度超前于经济发展,才能稳定支撑未来经济的持续发展,只有依靠创新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升级,受外商直接投资的负面影响才会更小,走出危机才会更快,危机之后的发展才能够更为迅速。企业必须具备勇于技术创新的的胆魄。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切实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创造更多自主知识产权,使企业始终处于发展前沿。
(二)适度引进外商直接投资。
首先,佳通科技在适度引进外商技术设备与管理模式的同时,应争取更多的资金。资金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合理分配,使资金更为有效的利用。如果企业拿外商直接投入的资金进行恰当的项目投资,会给企业带来更为可观的利润。
其次,企业在引进技术时,应慎重衡量,要选择那些真正处于世界前列的技术,而非国外已经淘汰的,要为企业的长期发展考虑。
最后,企业在接受投资时,应选择那些符合环保标准的生产方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眼前利益,引进有害于我国环境的生产技术。
企业一定要重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坚决抵制有害于环境的生产方式。
(三)建立品牌经济,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世界上极少量的知名品牌,占据了全球大约一半的市场,品牌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了使企业跨越式发展,应利用各种优势特点出台一整套完整的政策措施,充分重视品牌的研制和开发,增强品牌意识,培育品牌精神,发展出国际知名的品牌。
这样一来,即使今后外商投资撤出了无锡的企业,但是由于品牌效应的作用,仍然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四)减少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度,提高企业生存能力减少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度同时大力拓展国内市场是佳通科技得到的重要启示,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但是这并不是说不重视国外市场,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即便是发达国家也要一定程度的依靠国外市场。
因此,要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减少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开发国内市场,拉动国内市场需求。在积极参与国际竟争的同时,也应注重发展国内市场,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五)根据自身特点调整发展战略。
企业发展战略具有前瞻性、全局性、方向性和长远性的特征,因而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做大做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企业应当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战略,并根据自身特点调整发展战略。
1.要重新审视企业的发展战略。
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市场定位。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修正自己的发展战略,重新确定市场定位,并相应进行资源配置。并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修正企业的发展战略。
2.要不断提高主业的竞争能力。
主业是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业务,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和企业生存的基础。世界500强的发展,其主业都很清晰,并且大多集中在有限的几个主业,采用专业化的战略参与市场竞争。
3.
要慎重实施兼并收购。
企业规模是企业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
企业要做大,一般会面临是依靠自我积累滚动发展,还是兼并收购的战略选择的问题。从国内外的经验看,兼并收购是一把双刃剑,成功的兼并收购有利于企业壮大实力,不成功的兼并收购则会成为企业的沉重包袱,甚至会拖垮企业。
(六)提高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健全和有效的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和核心。
1.要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用以处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而产生的委托关系的制度安排,是公司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要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做到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
2.要不断提高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仅仅建立公司治理结构的框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如果只是拥有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而没有有效的去贯彻执行,那么再完善的治理结构也是没有效果的。必须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切实贯彻公司治理办法,确保公司治理结构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是改进了无锡企业技术水平与管理模式从而推动企业经济发展的有效工具。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涌入,为知识和技术向企业迅速和有效转移提供了必要条件。面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应认真冷静的对待,不能盲目接受。在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同时,自身也要不断的进步,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技术改革与创新,不能仅仅依靠引进来的东西,这样才能真正的把自身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汪素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产业安全问题》《国际经贸探索》。2008年第4期。
篇8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贸易 效应分析 行业视角
一、不同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规模效应
首先看第一产业,即农林牧渔业,从2003年至2007年我国对外投资存量上看,投资额呈波浪式发展,而同期行业净出口额和所占出口比例却呈逐年递减趋势。可见,农林牧渔业对外直接投资加剧了该部门的贸易不平衡,且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但是,由于该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绝对金额较少,从数量上来看,对第一产业贸易逆差的实际影响较小。
其次是第二产业,该部门无论在对外直接投资还是在进出口贸易中都占有相当高的比例。虽然从图2中可以直观发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替代和互补效应(2005年之前趋于替代而2005年之后则趋于互补),但是从工业部门的整体数据看,对外投资存量和净出口额大致呈逐年递增的关系,且增幅相近,因而两者之间存在着同向变动的趋势。造成这种替代和互补效应并存的原因主要在于第二产业中行业的多样性。
第三产业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由贸易型企业起步的,所以从2003年到200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来看,服务业对外投资金额超过半数以上,投资流量从快速增长期逐渐过渡到稳定期。但是从服务贸易的出口情况来看,其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例并没有因投资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反而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同时,服务贸易进口额逐年递增,因而造成贸易逆差。图3中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的关系呈完全相反的趋势,这说明第三产业对外直接投资与其出口贸易呈替代效应。为了实现对外出口转向海外投资,发展中国家一般会通过设立境外贸易公司或贸易网点等对外直接投资形式以控制海外市场。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对外直接投资往往替代了母国的出口。但是,对外直接投资取代母国出口贸易的同时,母国也会带动资本品、中间产品以及劳务的出口,从而产生一定的出口引致效应,但是从整体上看,替代效应要大于创造效应。
二、不同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结构效应
篇9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市场结构
国际贸易理论与市场结构理论分析框架的产生
国际贸易是商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国际直接投资则表现为货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循环。按照蒙代尔的理论,商品资本的国际流动可以完全替代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就不会发生。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产业资本的循环依次经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式,并且3种资本形式还要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单个产业资本循环的特点也体现在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中,从世界经济的范围分析,产业资本循环经过上述3种形式才能保持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市场结构理论来自于产业组织经济学,按照该理论市场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两大类型,不完全竞争市场又分为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3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差别主要体现为产品差异性、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卖方集中度。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产品具有同质性,进入和退出壁垒小以及卖方集中度低,而不完全竞争市场则相反。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提供的产品有差异、行业的进入壁垒较大,具有规模经济及由此产生的卖方集中度。古典贸易理论和现代贸易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新贸易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之初就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世界经济活动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有融合趋势。
从历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先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从发源于15世纪欧洲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开始,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为标志。这两种理论有各自的分析框架,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统1的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逐步结合,商品、资本、技术和服务的流动日益密切,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但是统1的理论框架还没有建立起来。本文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理论和直接投资理论,并指出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的基础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新贸易理论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福利影响,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使得垄断竞争厂商都具有向国外出口产品的动机,加之这些厂商生产的是有差异的同种产品,产业内贸易形成。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如果具备贸易壁垒和资本自由流动,国际直接投资厂商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能够实现对国际贸易的完全替代。
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按照市场结构划分前3种可以归纳为1类,它们的理论基础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古典贸易理论包括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包括1般均衡理论、相互需求理论和对偶理论,这些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现代贸易理论则以要素禀赋论为代表,该理论体系阐述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产品的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源自于成本差异,成本差异产生于生产要素的丰裕度。主要理论包括要素禀赋论、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萨缪尔森—斯托尔帕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等。
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分析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些前提假定包括:生产要素在各国内部是自由移动的,而在国家间是不能移动的;国家之间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生产和交换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要素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贸易双方的出口价值等于进口价值,国际收支平衡;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为0;没有要素密集度转变的情况,生产同1商品时各国的生产技术1样,生产函数相同;没有规模经济的利益,不存在规模经济递增。从上述的前提条件可以看出该理论体系将国际直接投资排除在外,首先国家之间没有多余的资金可以投资;其次国家之间没有要素流动的可能性。总之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没有给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留下任何成长空间。
要素禀赋论创立后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掌握了1国的资源禀赋情况就可以推断出该国的对外贸易走向。然而里昂惕夫的实证分析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解释用于修正要素禀赋论的前提条件,如贸易壁垒说、自然资源稀缺说、生产要素异质说以及人力资本说等等。前提中完全竞争的假设在现实中难以满足,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只能作为产品价格的接受者,他们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许多现象无法用完全竞争的市场来解释,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它的创建是建立在两个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之上:即产业内贸易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源差异和规模经济均是国家进行专业化和贸易的原因,前者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产业间贸易,而后者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产业内贸易,它更强调的是非比较贸易优势。同时为强调规模经济作为贸易的原因作了3个基本创新:将产业组织引入贸易理论,将贸易理论从完全竞争模式的不现实中解脱出来;摒弃了传统的2维假定和凸性生产可能性曲线,新贸易理论发展了1种“层级结构”的方法来解释贸易和要素流向,即产业间贸易仍由要素禀赋的差异来决定,而某产业内部具有类似要素比例的产品之间却相互分工和贸易,后者在产业间贸易的格局中表现为净贸易量;区分了技术溢出的外部经济和市场规模作用的外部经济。
把新贸易理论看作和古典贸易理论完全对立是不确切的,新贸易理论只是补充了后者在自身假设框架下所难以解释的现象。新贸易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而古典贸易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它由美国学者海默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海默则认为,要解释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必须摒弃传统理论中关于完全竞争的假定,对不完全竞争进行研究。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有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类产品,拥有获得所有生产要素的平等权利,这样就不会有对外直接投资发生,因为它不会使企业拥有高于当地对手的优势。只有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才能获取垄断优势,并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予以利用。
金德尔伯格将垄断优势分为4类:来自于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企业拥有的内外部规模经济;由于政府干预,特别是对进入市场以及产量的限制所造成的企业优势。后来学者在海默的理论框架下进1步发展了垄断优势理论,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1是论述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来源;2是跨国公司在出口、直接投资与许可证交易3种方式中选择直接投资的根据与条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企业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3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特定优势类似于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即1国企业拥有的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只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全而通过内部化将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市场不完全的含义近似于不完全竞争,邓宁认为市场不完全可以分为两类: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和知识性市场不完全。企业利用市场不完全通过内部化建立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越大,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性越明显。内部化优势还不能充分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出口照样可以发挥优势。区位优势可以更充分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因为区位优势属东道国所有,企业无法自行支配,只能予以适应和利用。只有国外区位相对国内区位具有更大优势时企业才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
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地理区域上呈现高度的1致性,在贸易和投资领域还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的规模在逐步扩大;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流向与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1致,2战前以发达国家的制成品和发展中国家的初级品为主,2战后传统的工业品贸易下降,高科技含量的工业品贸易量上升,究其原因在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战后国际资本更多地流入制造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国际直接投资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模式与格局,最初国际贸易更多表现为产业间贸易,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产业内贸易和企业内贸易在增加。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实现的,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企业贸易量在不断扩大。第4,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协调机制统1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实现。
篇10
随着当前社会不断发展中,各种管理制度的日益完善,经济体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各个因素的影响,各种经济危机不断的涌现而出。国际直接投资的地区流向、产业流向、投资方式等将会如何变化是当前人们探究的重点,更是当前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其主要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所在。其在发展中是利用当前科学管理措施和技术方法对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相关因素进行综合的处理,提高我国的外汇储备资源真正走出国门进行跨国投资和发展的主要方式和措施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关键。
1. 国际直接投资新趋势本文由收集整理
近几年来,受世界经济持续繁荣,跨国企业和公司迅速的发展,是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和制约因素,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继续加深使得当前各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新的发展局势。
1.1国际直接投资总量和主体持续增长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报告—《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采掘业与发展》指出,200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连续第三年呈现增长趋势,达到13060亿美元,增长38%。这一数字接近2000年创造的14110亿美元的历史纪录。可见,国际直接投资总量持续增长,投资主体也不断增长,只是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1.2以发达国家为主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将继续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快速增长,当前世界各种发展数据和发展形势飞速应用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关键,更是发展中国家企业进行发展的良好契约和机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都出现增长。其中当前发达国家企业增长在过去各个时代中都要快,而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各种发展模式和管理控制措施的不断应用是当前发展的前提和关键。
1.3发展中经济体和经济转型体发展为国际直接投资来源地
《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的相关数据报告表明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的企业越来越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们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为母公司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另外,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促进了大规模的南-南直接投资流量,从而促进了南南国家在投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1.4全球当地化
经济全球化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促进了国际产业转移,跨国公司为提高全球竞争力,纷纷对外投资。而进入21 世纪,当地化和全球化一样变得越来越重要 。跨国资本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一体化的生产活动,而且还要认识东道国的具体特征 ,要考虑当地的供给能力、当地消费者的偏好、政府规章制度等。跨国资本在当地化和全球化之间不断地寻求平衡。
2. 我国的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2.1我国国际直接投资所取得的成就
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30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企业实力的增强,我国企业跨国投资也蓬勃开展起来,成为主动参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有关人士在“第二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新闻会上指出,截至2007年底,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累计达920.5亿美元。如今,我国繁荣的经济和庞大的外汇储备使得来自我国的资本正成为全球市场上的重要投资者,此前,我国资本已经进入了多个世界级的公司。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在多元化投资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收购了摩根士丹利、黑石集团等金融巨头的部分股权。
2.2我国国际直接投资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仍是我国参与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在我国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增强的大背景下,积极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将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更为深远的促进作用。从根本上说,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决定于其经济发展水平。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论对此做出了科学的解释。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可能很大。除此之外,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仍处于稳定低水平。另外,在国际直接投资问题上,我国仍然存在着体制上和资金上的障碍。
2.3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直接投资策略
政府的政策支持。这是一个资本高速流动、跨国公司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面对这样的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我国政府在政策上对跨国企业的支持对我国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的开拓进取。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我国企业不可避免地将会遇到一系列的策略选择问题,如投资国别的选择、投资所有权
形式的选择等。许多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在这些策略选择上出现了失误。因此,必须特别注意对外直接投资策略的选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3. 对我国国际直接投资的展望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十年,2008-2010这三年更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决定性意义。今后一段时间,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将呈现以下趋势:
3.1行业选择上将突出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行业
首先,今后将加大对发达国家前瞻性高科技产业的学习型投资,这既是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调整对先进技术的现实需求,又是我国获取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最有效途径。其次,对外投资于成熟技术的过剩产业,扩大出口贸易量。
3.2地区分布日益多极化
发达国家仍是投资的重点地区,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经济的普遍转好、市场潜力巨大、优惠的政策以及为我国企业相对优势的发挥提供了便利条件等因素,而被我国企业所看好。
3.3投资方式灵活多样
随着更多的企业走出国门,企业对投资方式的选择将更加灵活多样。除了继续采取并购方式,缩短进入进程,尽快得到技术和市场。在投资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领域的大型企业时,我们更可能会尝试以战略联盟的方式进入,充分享用战略联盟形式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