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指派问题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8: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运筹学指派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运筹学指派问题

篇1

关键词:管理运筹学;教学体系;本科生;理论教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244-03

引言

目前,各高校经济管理等文科类专业大都将《管理运筹学》作为专业的主干技术基础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运筹学主要分支的基本概念、基本模型与求解模型的基本方法,重点是对各种模型与方法的运用。

在多年的运筹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文理兼招而且文科学生占多数的经济管理等文科类专业的本科学生,在学习运筹学课程中的理论证明、繁复的数学推导和复杂的运筹学算法等知识时感到非常吃力,自学起来更加费力,尤其是在遇到规模稍大的实际管理问题时,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有效的建模、求解工具去解决。另外,现有的有关运筹学方面的教材内容多、理论性强,需要的教学课时量大,48学时或64学时的课堂教学无法完成全部的教学内容。鉴于此,我们尝试从实用的角度,针对文科学生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一套适合文科类本科生的理论教学体系。该体系注重方法与应用的教学,回避复杂的理论证明和繁复的公式推导,有效控制教学所需学时数,将运筹学的建模方法、应用实例和LINGO软件计算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经济管理等文科类本科生《管理运筹学》课程的教与学提供参考。

一、教学体系及学时分配

《管理运筹学》课程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包括运筹学所涉及到管理问题的各个领域,如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对策论、决策论、图论、优化论和预测论等各个领域。其教学内容包括以上各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数学模型的建立、求解算法及模型的应用等多个方面。对于经济管理等文科类专业本科生来说,课程的教学学时是有限的,在教学中对以上的教学内容必须有所取舍,不可能涉及到所有的方面内容。根据我们多年实际教学经验以及各高校的教学大纲,我们认为,对于文科类本科生来说,《管理运筹学》的教学内容大体上应该包括线性规划及其对偶问题、整数规划与运输问题、动态规划、排队论、存储论、图论、决策与对策等基本内容,为他们了解运筹学的理论、方法,解决日常的基本经济管理问题,或者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48学时的课堂教学,安排的教学内容和各内容的教学学时分配如图1所示。

对于64学时的课堂教学,除了要完成图1中所包括的线性规划、整数规划与运输问题、动态规划、图论与网络计划以及决策分析等教学内容外,还安排了排队论和存储论两个分支的理论教学以及8个学时的上机实验,这部分的内容及学时分配如图2所示。

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压缩整数规划与运输问题、动态规划等部分的理论教学学时,从而增加上机实验学时数。尤其是当总教学学时只有48学时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是通过压缩动态规划等教学内容的学时,而将相关的建模和模型求解方面的内容放在了实验部分,从而达到增加实验学时的目的,这样做往往比仅进行理论教学的教学效果更好。

二、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以上的教学学时分配,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用管理运筹学》教材(见参考文献1)为基础,并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我们对线性规划等7个运筹学分支以及上机实验教学的具体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1.线性规划

此部分包括线性规划及其对偶问题、灵敏度分析和目标规划三个部分内容,总学时16,主要内容框架如图3所示。

从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制定生产计划方案案例入手,引出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和模型的一般形式,为了得到初始案例的最优解即最优的生产计划方案,必然涉及到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进而介绍图解法和单纯形法,在单纯形法基础上,介绍非标准线性规划模型的标准化方法以及大M法和两阶段法。以上内容是本部分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学时分配相对较多,大概需要6-8个学时左右。

线性规划模型的建模及求解技术是学好《管理运筹学》的基础,因此还需要重点介绍如何建立线性规划模型,这需要花费2-4个学时的时间讲解诸如资源的合理利用、生产组织与计划、合理下料、作物布局等几类常见问题的建模方法,对于所建大型模型,利用单纯形法人工求解已很难进行,因此可以在此时给学生介绍LINGO软件的基本知识,并让学生能够利用LINGO软件解决较简单的线性规划模型。

通常的教材均将目标规划单独提出并放在线性规划及其对偶问题之后,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介绍线性规划建模方法之后就引出目标规划内容,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学起来也更轻松,因此,建议在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上能将目标规划提到对偶问题及灵敏度分析之前。

在讲解对偶问题的时候尤其需要注意让学生理解对偶问题与原问题的关系、对偶价格的经济含义以及如何在线性规划原问题的最终单纯形表中找出对偶价格和对偶问题的最优解。在灵敏度分析中,重点介绍目标函数的价值系数以及约束条件右端项变化时如何进行分析。LINGO软件灵敏度分析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教学学时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进行介绍。如果教学学时不够,可以放在上机实验部分进行讲解。

2.整数规划与运输问题

该部分包括整数规划、运输问题和指派问题三部分,总学时10,主要内容框架如图4所示。

整数规划相对比较简单,安排2学时的理论教学,重点介绍分支定界法和割平面法的求解思想和步骤。运输问题和指派问题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是本部分的核心内容,重点介绍求解平衡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法和产销不平衡运输问题转化为平衡运输问题的方法。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求解指派问题的匈牙利方法理解不透,在考试的时候得分率相对较低,建议在教学时仅对匈牙利法做简单的介绍,指派问题的求解仍然采用表上作业法。

3.动态规划

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介绍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重点介绍最优化原理。根据最优化原理,提出状态转移方程的建立方法,利用最短路问题的求解过程介绍动态规划方法的基本思想,并解决资源分配问题、背包问题和排序问题。这部分的内容概念较多,尤其是最优化原理,学生不太容易理解,教师可以在具体介绍最短路问题求解过程中,让学生总结得出动态规划方法的基本思想。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般利用4-6个学时完成此部分的理论教学,可以节省出2-4个学时以补充上机实验学时的不足。

4.图论与网络计划

图论与网络计划的总学时为10学时。该部分的内容较多,涉及的定义、定理不下20个,计算量和计算的复杂程度也是教材中各章节最高的。因此,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应该注意有选择性地进行讲解,可以参照图5所列出的主要内容框架进行教学。

图和最小树中的基本概念是本部分的基础,在教学时需要学生重点掌握,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对概念有感性的认识。最短路问题中涉及了有向图的Dijkstra算法、无向图的Dijkstra算法、标号法和改进标号法等4种算法,重点介绍改进标号法。在网络最大流问题中,求最大流的标号法可以参照求最短路的标号法,重点介绍求最大流的LINGO程序,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可以放在上机实验部分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在讲解网络计划时,突出网络计划图的绘制技巧,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多练习,因为计划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网络计划图各时间参数和关键路的计算。网络计划部分的重点在于网络计划图的绘制和求各时间参数的LINGO程序的编写。如果教学学时不足,关键路线与网络计划的优化、完成作业期望和实现事件的概率等内容可以放在上机实验中完成。

5.决策分析

对于经济管理类本科生来说,决策分析部分所涉及的大部分内容在前期的有关课程中学习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所花费的教学学时不要过多,仅系统地复习一下就可以了。如果有可能的话,在4个教学学时之内讲一些对策论(博弈论)的基本概念,以满足后续课程的学习所需。

6.排队论模型简介

利用4个学时的时间重点介绍排队论的基本概念、little公式以及等待制排队模型、损失制排队模型、混合制排队模型、闭合式排队模型所关心的各有关参数,最关键的是@peb(load,S)、@pel(load,S)和@pfs(load,S,K)等三个与排队论模型有关的LINGO函数的应用。服务系统的最优化问题比较容易理解,利用LINGO软件求解起来也相对比较容易,最主要的问题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其LINGO程序的编写方法。

7.存储论模型简介

虽然存储论模型的种类很多,但每一种模型都是在固定的假设条件下,根据平均总费用利用求导数(或偏导数)求出订购(生产)量Q以及订货(生产)的时间间隔t等参数。因此,只要将此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讲清楚各种模型的平均总费用的求法就能让学生学得比较轻松。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该部分一般安排4个学时的理论教学,如果4学时不够的话,可以在上机实验的时候增加该部分的内容,通过实验让学生熟悉各种存储论模型的LINGO软件求解方法。

8.上机实验

上机实验部分大约8学时,在实际的理论教学中,通过压缩动态规划等部分学时,上机实验可以增加到10-12学时。可以安排4-5个实验专题,除了熟悉LINGO软件的使用外,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及灵敏度分析、整数规划及运输问题模型的建立与求解、网络最大流及网络计划问题的建模与求解等三个实验为必做部分,以弥补理论教学学时的不足。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对运筹学的学习兴趣,建议各个实验均在相应的理论教学过程中进行,最好不要集中安排,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理论部分的理解并能有效地利用和调节各章节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

本教学体系注重从管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介绍运筹学的基本知识,试图以各种实际问题为背景,引出运筹学主要分支的基本概念、模型和方法,侧重各种方法及其应用,而对其理论一般不作证明,对许多数学公式也回避繁复的数学推导。对于复杂的运筹学算法,大都尽量运用直观手段和通俗语言来说明其基本思想,并辅以较丰富的算例、实例以及LINGO软件求解算法来说明求解的步骤和方法,为《管理运筹学》课程的教与学提供参考。

篇2

关键词:单纯形法;循序渐进;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036-04

运筹学是二战期间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学科,它广泛应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中提出的一些问题,为决策者选择最优策略提供定量依据,其内容包括:规划论(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多目标规划等)、图论与网络分析、对策论、排队论、存储论、决策论、排序与统筹方法等[1]。运筹学的实际应用涉及生产计划、运输问题、人事管理、库存管理、市场营销、财务和会计等方面。另外,还应用于设备维修、更新和可靠性分析,项目的选择与评价、工程优化设计、环境保护等问题中。据统计,50%数学建模问题与运筹学内容相关,可以用运筹学的方法解决。另外,为各大高校数次争得荣誉的建模队伍,长期以来一直接受运筹学相关知识的培训。

运筹学中最主要的分支是线性规划。线性规划模型是前苏联著名经济学家康托罗维奇于1939年提出的,这一重大发现使他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1947年G.B.Dantzig提出求解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针对退化问题,1952年A.Charner和W.W.Cooper[2]给出了摄动法,1954年G.B.Dantzig,A.Orden和P.Wolfe[3]提出了字典序方法,1976年G.G.Bland[4]提出了Bland法则,这些方法都能避免循环发生。线性规划理论上已趋于成熟,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事实上,运筹学中许多问题都可以或需要用线性规划模型来描述或近似地描述,如运输问题――求解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法本质上就是单纯形法,并且这种方法充分展示了单纯形法的魅力。求最短路、最小费用最大流的问题都可以用线性规划模型来解决。求解指派问题的匈牙利法本质上也是单纯形法[5]。矩阵对策问题最后转化成求解线性规划。学习运筹学的先修课程主要有线性代数、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事实上,运筹学不仅应用了这些学科,也从理论上进一步发展了这些学科。

单纯形法是建立在一系列理论基础之上的。首先,如果线性规划的可行域非空,则它是一个凸集,这个结论很容易证明。线性规划的可行域的顶点与基可行解之间是一一对应的,所以其顶点个数有限,这个结论与单纯形法的关系不大,其证明可以省略。其次,线性规划若有可行解,则一定有基可行解,这个结论是很重要的,为了更好地理解它的证明,我们先看下面的例子。

进一步讲,若线性规划有最优解,其最优解一定可以在其可行域的顶点上找到,也就是在其基可行解中找到,这样就把一个从无限个可行解中找最优转化成在有限个可行解中找最优。这是单纯形法的理论基础。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结论的证明,我们看下一个例子。

X2的正分量的个数是2。由于P2,P4线性无关,所以X2是基可行解。这样我们就找到了一个最优解也是基可行解。一般地,若X2的正分量对应的系数列与线性相关,继续上述过程,直到找到基可行解为止。

从基可行解中找最优解所用的方法是单纯形迭代法。那么,如何判断一个线性规划是否有最优解?如何判断一个基可行解是否是最优解?在一个基可行解不是最优的情况下如何迭代到下一个与其相邻的更好的基可行解?为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举例说明。

先讲特例再引入最优性判别定理、基可行解的改进定理以及单纯形法的迭代步骤,学生就容易理解。即使针对有些专业的学生讲解这些定理的证明,也容易接受。

总之,现代社会信息量大,大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很多,用于预习或复习的时间就很少,这样上课时间就尤为珍贵,教师应该如何讲,才能使学生当堂听明白所授内容,这是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其实,运筹学这门学科更侧重的是应用,数学理论并不难,之所以有人觉得难学,是因为没有把握一种好的学习方法。本文针对单纯形法给出了一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能使学生更容易的理解课堂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掌握数学理论的基础上,能更好地探讨运筹学的经典案例的建模和求解,加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运筹学》教材编写组.运筹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Charnes,A.And Cooper W.W.,The stepping stone method of explaining linear programming calculations in thansportation problems,Management Science,1954,(1):49-69.

[3]Dantzig,G.B.,Orden.A.and Wolfe.P.,Note on linear programming,Pacific J.Math.1955,(5):183-195.

[4]Bland,G.G.,New finite pivoting rules of Simplex method,Math.Of Operations Research,1977,(2):103-107.

[5]Hamdy,A.Taha,Operations Research-An Introduction[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篇3

关键词:卓越计划;运筹学实验;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杨慧敏(1978-),女,内蒙古乌海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上海200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上海电力学院实验教学改革项目(SYJG11-2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4-0100-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1]“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力求培养一大批面向工业世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而高校是实施“卓越计划”的主要阵地,在“卓越计划”的推进过程中加强专业课程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运筹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它广泛应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中提出的专门问题,为决策者选择最优决策提供定量依据。[2]随着时代进步,其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环境治理、经济管理等各个领域。运筹学课程是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上海电力学院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但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运筹学学习过程中普遍认为较难,缺乏学习热情,部分学生甚至认为其无应用性,特别在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很少有应用运筹优化思想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这与“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本文主要从运筹学实验教学出发,讨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一、运筹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落后,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

运筹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以定量分析为主,应用数学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技术,通过建模、检验和求解数学模型来获得最优决策的一门学科。通常,经管类运筹学教学分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部分,但受到传统思想――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的影响,教学中偏重理论和解题技巧的讲授,如何从实际问题出发建立模型、如何应用模型分析实际问题却讨论的较少。如此多的复杂数学推导、晦涩的理论令学生望而生畏,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事实上,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入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深入理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应转变教学理念,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实验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

目前,运筹学实验教学模式主要以演示性和基础实验教学为主。演示性实验主要以教师为主,简单介绍软件各模块的基本应用方法;基础实验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也就是说,实验结论是已知的,学生在实验内容与实验方法设定好的条件下做“完形填空”,机械地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对实验的热情,甚至部分学生还有倦怠厌烦的情绪。这既没有达到教学目的,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3.实验内容与教学目标不相适应,无层次、无特色

运筹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要求本科经管类学生具有高等数学、概率论、管理学等先修课程的良好基础,通过理论学习与各类实践掌握运筹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理解优化思想,能够建立数学模型、应用软件求解以及对解进行分析与评价。

目前,在运筹学的实验教学中,就实验教学内容而言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第一,教学内容较陈旧,素材较单一,特别是专业软件更新缓慢,造成学生对实验课不重视,缺乏学习热情。第二,教学内容缺乏层次,无针对性。当前,我国高校经济管理专业文理兼收,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对运筹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软件的应用都有一定的差异性。而在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中缺乏层次性,结果就出现了一些学生“吃不饱”,而另一些学生“吃不了”。另外,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不一致的,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以及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第三,教学内容编排有待改进。仅仅根据理论教学来安排实验内容造成实验教学缺乏系统性,有时甚至实验内容重复或遗漏,这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实验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二、运筹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

1.更新教学观念,充分重视实验教学

运筹学的教学中要转变观念,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只是侧重点不同。理论教学的目的在于打牢学生的基本理论功底,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实验教学则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为宗旨。[3]在教学中,二者有机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今后的教学中,统筹安排课时,根据教学进度合理安排实验教学时间,力求在完成每一知识点的学习后安排一次实验。实验内容将从实际问题出发,突出本章节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教师进行监督与指导,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同时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另外,应加强对实验教学的监督与管理,例如随机抽查实验教学的开展情况,从而使实验教学保质保量地完成。

2.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随着时展、科学的进步,传统模式下的验证性与演示性实验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在运筹学实验教学中,首先要改进传统模式,在软件的熟悉阶段,以一个教学软件为主,辅助以其他软件的学习。教师要详细介绍各个软件的特点,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深入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而对于验证性实验既要达到促进理论知识学习的目的,又要实现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目标。其次,引入综合性实验也是十分必要的。综合实验是在学生能熟练应用软件,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并具有一定分析能力的基础上,自主选题或教师提供题目,独立完成资料查询、数学模型建立、算法选择,求得最优解或满意解,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检验,针对实际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该实验教学模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之,各种实验教学模式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3.丰富实验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色

实验教学中实验内容是反映教学目的载体,丰富的实验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拓宽知识结构。因此,实验内容的选择要“量体裁衣”。也就是说,一要针对不同基础层次的需求选择相应的实验内容。例如一些文科学生逻辑思维或动手能力相对较薄弱,可开设相关的选修课,如Excel软件应用、数学建模,也可增加基础训练,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逻辑思维能力。但最终落脚点一致,即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独立完成实验,可以解决某些实际问题。二要依据专业培养目标选择实验内容。首先,对于应用较广泛的运筹学分支,如线性规划问题、整数规划问题、动态规划问题等,依据专业教学目的和教学学时选择实验内容,充分体现不同专业的教学侧重点不同。例如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求会应用基本软件Excel软件和WINQSB软件解决实际问题;而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除了熟练应用基本软件外,还需增加MATLAB软件的学习,要求能通过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对基于专业特色的运筹学各分支(如运输问题),实验内容的制订要依托专业背景,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开设专题讲座,深化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例如物流管理方向选择运输调配问题,工程管理方向选择建筑施工企业生产进度计划问题。总之,实验内容选择要紧跟学科发展,适应社会需求。三要科学编排实验内容。将理论内容与实验内容统筹规划,尤其要特别考虑应用软件的模块问题。比如WINQSB软件中的Network Modeling(网络模型)模块涉及到运筹学中运输问题、指派问题、网络模型三部分知识,而在大多数运筹学教材的编排中这三部分内容是处于互不关联的章节中。在实际教学中,可将这三部分作为一个专题进行讲解,同步进行实验,这样的安排促进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融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卓越计划”的深入推进,需要对运筹学课程的建设持续探索与实践,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意义上实现运筹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应有的重要作用,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以满足创新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Z].

篇4

关键词 半成品仓库 设施选址 物流量分配模型

中图分类号:F253.7 文献标识码:A

制造企业内部物流把生产系统与物流系统融为一体,形成特定的生产工艺,其效率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国外统计资料表明,在制造业中,总经营费用的20%~50%是物料搬运和运输费用,而优良的物流系统设计,可使这一费用至少减少10%~30%。对于大型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物流量大,装卸搬运困难,内部物流成本在企业总生产本中所占比重很高,所以降低内部物流成本成为制造企业的又一利润源。半成品仓库作为企业生产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协调前后两阶段的供需平衡,其科学的选址与布局可以降低企业内部的物流量,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效率。

一、问题界定

大型制造企业其生产流程可简单描述如下图:

大型制造企业主要有三种类型仓库:原材料仓库,半成品仓库以及成品仓库。在大型制造型企业中,半成品物流量大,搬运和运输物流费用高,半成品仓库作为企业生产网络的重要节点,协调前后两阶段的供需平衡,其科学的选址不仅要考虑从半成品生产车间到半成品仓库这一阶段的相关成本,而且还需要考虑从半成品仓库到成品生产车间阶段的相关成本。因此,在各种车间的位置既定的情况下,文章主要以半成品仓库选址为例,来说明如何进行大型制造企业半成品仓库选址与布局设计。

二、模型构建

(一)问题描述。

各个半成品生产车间和成品生产车间既定,半成品生产车间生产多种半成品。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半成品仓库的设置数目、设置地点,以及不同半成品的物流量在半成品生产车间与半成品仓库以及半成品仓库与成品生产车间之间的分配,使得半成品仓库初始设置成本与各点间运输成本的总量最小。因此,本文将该问题定义为一个两阶段多产品的选址-分配问题。

(二) 模型假设。

(1)仓库容量满足需求。

(2)各点之间采用汽车运输。

(3)运输费用与运输量和运输距离成正比。

(三)符号定义。

模型中涉及的已知变量和参数有:

(1) I:半成品生产车间集,,共有m个;

(2)J:候选的半成品仓库集,,有n个;

(3)K:成品生产车间集,,有q个;

(4)H:半成品集,,有g个;

(5)rh:半成品的单位运输成本;

(6)Aih:半成品生产车间i生产半成品的生产能力;

(7)Bjh:成品生产车间j对半成品h的需求量;

(8)fi:表示半成品仓库j的初始设置成本;

(9)dij:半成品仓库j到半成品生产车间i的距离;

(10)djk:半成品仓库j到成品生产车间k的距离;

模型的决策变量有5个:

(11) Xj =1:在j处建设仓库;否则为0;

(12) Yij=1:将仓库j指派给半成品生产车间i;否则为0;

(13) Yjk=1:将仓库j指派给成品生产车间k;否则为0;

(14) xijh:由半成品生产车间i运往半成品仓库j的半成品的运输量;

(15) xjkh:由半成品仓库j运往成品生产车间k的半成品的运输量。

(四)制造企业半成品仓库的选址-分配模型。

根据上述假设和定义,建立半成品仓库的选址-分配模型。

目标函数(1)是使总费用(固定成本与运输成本)最小;约束(2)(3)表示只有在半成品仓库已经建立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指派;约束(4)表示只有在半成品仓库指派给半成品生产车间时才能进行物流量分配;约束(5)表示只有在半成品仓库指派给成品生产车间时才能进行物流量分配;约束(6)(7)表示每个车间能且只能由一个仓库进行服务;约束(8)表示从半成品车间发送到半成品仓库的半成品量不能超过它的生产能力;约束(9)表示应满足成品生产车间的需求;约束(10)表示半成品仓库的半成品进出总量平衡;约束(11)(12)表示必须满足非负条件;约束(13)(14)(15)表示0-1整数规划约束。

三、模型算法及结果

本文解决的是中等规模的优化问题,可以采用运筹学软件CPLEX,应用精确算法来求解(分支定界和单纯形法),得到的解是该问题的最优解。

四、结语

目前大多数离散型选址模型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已知的顾客数量和他们的需求,一些待定的固定设施(例如仓库),固定的和可变的生产或库存成本、以及在顾客和仓库之间的运输成本。选址问题的目标是确定仓库的数量和具置以及分配给各个仓库服务的对象,使得总成本最小化。这些模型在现实问题中已经运用多次,但现实问题中有些情况被过分简化。如:目前的仓库选址只考虑从仓库到各个需求点或是从各个供应点到仓库的相关成本,建立的是单阶段仓库选址模型,而没有将各个供应点、仓库以及需求点综合考虑,建立从各个供应点到仓库和仓库到各个需求点的两阶段仓库选址模型。对于半成品仓库,这些模型则不能考虑其协调前后两阶段的供需平衡,使企业内部物流费用最小化。而本文建立的两阶段多产品仓库选址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充分考虑半成品仓库的特点,能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尤其适合如大型钢铁、化工企业的半成品仓库选址布局问题。

(作者:重庆工商大学商务策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参考文献:

[1]林丽华,刘占峰.物流工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篇5

Abstract: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in network design of real-time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logistics, the article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its each link and its features, aiming at logistics corporate put forward resolution, which used integer programming to design network plan to achieve the goal of improving efficiency and saving costs. At last, it provided a new way for network design of real-time distribution systems for logistics.

关键词:物流工程;实时配送;网络设计;整数规划

Key words: logistics engineering;real-time distribution;network design;integer programming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5-0031-02

0 引言

所谓实时物流(Real Time Logistics,RTL)就是指通过应用现代物流技术与信息技术来主动消除企业物流系统中的管理与执行的延迟,从而提高企业整个物流系统的反应速度与竞争力,提升物流服务水平的物流理念,与物流企业通常所提的“JUST IN TIME”不同。 实时物流不仅关注物流各个环节的成本最低,而且更关注整个物流系统乃至企业的反应速度与能力,最终目标是要通过实时物流系统的实时采购、实时制造、在线仓储管理、实时配送、实时追踪、实时反馈等,使“四流”(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同步合一,真正实现企业追求“实时”的理想目标。

物流实时配送系统走向计划化、规模化,任何企业要想保持持久的竞争力,就必须对市场环境变化做出实时反应,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实时企业 (Real Time Enterprise,RTE)理念,提出了成就RTE的6项原则,即标准、集成、协同、集中、敏捷、平台。物流企业如果由有经验的专人进行制定配送计划,则工作量比较大,且效率低下,同时不能适应企业今后发展的需要。在配送中心每天的业务量很大时,几乎平均每分钟一个订单,计划员要依据客户的编号来查找客户的实际地址,又要制定配送计划,因此工作量会相当大;同时企业不会只配送一种货物,而是应该利用自己的网络优势,进行其它业务的扩展。因此,建立物流实时配送信息网络系统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1 物流实时配送系统的典型流程分析

物流管理中,物流实时配送系统起到商品集散的作用,它通过商品的集中采购、集中储备和统一配送,成为一个有力的保障系统。在整个物流系统中,配送中心是一个关键的节点。配送中心的功能包括:商品进销功能,仓储保管功能,商品配送功能,商品流通功能,信息提供功能。配送中心主要业务流程有:①接受订货的业务②入库系统的业务③配货系统的业务④在库系统的业务⑤出库系统的业务⑥配送系统的业务等。

在此基础上,物流实时配送的网络信息系统建设是配送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多品种少量、多频度的实时配送要求,减少缺货率、降低配货的差错,提高劳动效率、使配送中心作业简单化、省力化并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就必须依靠信息系统的完善管理。

2 KJS企业概况

KJS是家国内一流的快运企业,企业总资产超过3亿元,分支机构超过300家,员工超过8000人,车辆超过1500台,年货物周转量超过3000万件。KJS于1994年1月18日成立KJS商标源于董事长的构想。猴子使人想到灵敏快捷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拎着的包裹代表从事的小件快运;圆圈寓意门到门服务;绿色象征生命,象征宅急送永远充满活力。

截止2010年,KJS全国拥有480家全资分支机构,10000个代收点及1000多家特许加盟经营合作网络,业务覆盖全国2000多个城市和地区,年货物周转量达7000万件,年业务量保持45%的增长率。多次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评为“中国最具成长性物流企业”、“中国最具竞争物流企业”、“中国百强物流企业23名”。

KJS的网络优势体现在以点带面、班车连线,通过两次“绿色割据”,KJS建立起一张覆盖率仅次于EMS的快递网络。KJS网络优势不仅体现在满足自身的业务需求上,还体现在向同行业开放,满足国际、国内其他货运公司的需求上。

信息系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宅急送的ERP(综合管理)系统由17个子系统构成,分运营、客服、综合管理三大类。从最前端的COMMERCR使用,到仓库管理系统(WMS)、条码技术(BAR CODE)、全球定位系统(GPS)、客户资源定位(CRM)、路由管理系统(RRM)和客户网上查询系统。全国所有分公司及其下级营业网点均已联网,运营信息实时共享;各分公司与总公司服务器间采用硬件加密设备,保障信息的安全;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已经实现与部分客户、合作网络公司的信息系统对接。

信息技术方面,公司率先搭建了“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开单,查询,结帐等业务可轻松在网上完成;货物条码跟踪系统(Bar Code)和车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采用,使客户能够快速,准确的跟踪货物信息;KJS公司CALL+CENTER的投入使用,使客户与公司联系更加便捷。KJS正从一个以卡车为主的传统快运公司向着以信息技术为牵引的现代快运企业飞速发展。

KJS有一只270人的信息研发队伍,企业有很强的自主开发改造能力,目前使用比较高端的工业级PDA,通过GPRS网络实现远程任务指派、工作单基础信息实时录入与传递、签收信息反馈、签单影像扫描等应用,彻底实现信息前置,大大提高运营能力。

KJS在华北基地建立自动分拣线,在四个主要城市建立呼叫中心,在特一级分公司建立使用高架立体仓储中心,同时,KJS还大量使用叉车、尾板车,这使KJS从传统的运输模式中走出来,成为现代化的物流企业。信息技术优势的确立使其服务优势、成本价格优势、产品优势等有了坚实的基础。

3 KJS陕西配送系统网络设计方案

西安分公司成立于2003年1月,网络覆盖全省内9个地级城市,在西安市内设有5个取派送网点,拥有各种类型的汽车28辆,员工200人。

KJS陕西配送网络是由上行总公司负责的开发建设的。公司在陕西的分支机构12个如表1所示。

网络内所有营业所均已投入使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营业所,在满足企业快速货运要求的同时,降低投资成本。根据网络的综合情况分析,将网络划分为13个区域,即增加西安KJS快运有限公司安康分公司。在整个综合营运网络内将设5个节点,每个节点专设相应的配送中心,我们称其为站点。每一个站点都将根据所服务区域的实际需求配置相应的设备,所有设备均为能按照设计的技术指标完成相应区域各营业所要求的各项综合快速货运业务。如图1所示。服务站点与相应服务区域的位置,其中①,②,③,④,⑤表示服务站点,1,2,…,13表示服务区域,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随各站点到相应区域距离的不同,因而在考虑缩短站点与相应服务区域距离的同时,合理布置站点位置,分配相应服务区域。图1中虚线表示各区域由哪个站点负责,无虚线联系的,表示为不负责。

根据现有的设计规划,上行总公司提出,在满足各服务区营业所的需求,及时准确地提供相应快速货运服务的前提下,能否减少站点的数目。表2给出了各站点到各服务区总投资量,上行总公司希望在保证各区域营业所的需求下减少站点的数目,并根据表中提供的投资量的分布情况,适当地调整各站点相应的服务区域,使得站点到相应服务区域的支路网络投资总量最小。

根据当时所处的条件和公司的目标,我们可以建立如下的数学模型:

MIN(18X11+60X12+26X21+25X22+6X31+29X41+6X42+22X51+22X52+25X62+20X63+17X72+11X73+30X82+23X83+19X84+40X93+6X94+45X95+31X104+36X105+40X114+10X115+31X125+21X135)

S.T.

(1)X11+X12=1;(2)X21+X22=1;(3)X31=1;(4)X41+X42=1;(5)X51+X52=1;(6)X62+X63=1;(7)X72+X73=1;(8)X82+X83+X84=1;(9)X93+X94+X95=1;(10)X104+X105=1;(11)X114+X115=1;(12)X125=1;(13)X135=1;(14)Xi,j=0或1。

注:X135=1表示第13个区域由第5个站点提供服务,其他类似。由管理运筹学软件计算可得。

将上述数据输入管理运筹学软件,可得到如下的求解结果。

最优函数值=3226.000

由计算结果分析:第1个区域由第1个站点提供服务,第2个区域由第2个站点提供服务,第3个区域由第1个站点提供服务,第4个区域由第2个站点提供服务,第5个区域由第1个站点提供服务,第6个区域由第3个站点提供服务,第7个区域由第3个站点提供服务,第8个区域由第4个站点提供服务,第9个区域由第4个站点提供服务,第10个区域由第4个站点提供服务,第11个区域由第5个站点提供服务,第12个区域由第5个站点提供服务,第13个区域由第5个站点提供服务。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各区域企业的需求下减少站点的数目,并根据实际投资量的分布情况,使支路网络投资总量最少为218万元。比机械按顺序投资节约336-218=118万元。

4 主要研究结论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及物流产业信息化的基本要求,以提高我国物流企业管理效率为目标,利用现代信息网络与3G(GPS/GSM/GIS)技术,建立一个集科学化、可视化、智能化于一体的物流管理系统,为物流企业科学、高效管理物流物资配送过程,提供方便快捷的管理决策工具。本文通过对物流实时配送系统各环节的深入系统研究,分析了物流实时配送系统网络的特征,针对具体物流企业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物流实时配送系统网络设计的解决方案,即采用运筹学中整数规划的方法设计配送网络方案,使企业达到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的目的。

实际物流系统集成的程度越来越高,物流决策者面临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复杂。但是针对不同业务类型企业,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是不同的,企业包含的内容才是系统的灵魂,这个灵魂就是算法结构。可以根据企业业务种类的大小,选择不同的算法结构和建立不同的运筹学模型。通过对算法结构的深入研究和改进,比如对于网络线路可以运用图论的算法,对于仓储问题用库存论,对于班次管理用线性规划、车辆配载优化采用动态规划等,结合计算机系统升级,进一步提高物流实时配送系统的效率。随经济的发展和货运的少批量多品种,采用多样化的运输工具,则配送方案也需要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毛光烈.第四方物流平台流程与制度一体化的创新性设计[J].管理世界,2008(4):6-12.

[2]Added-value logistics service to be offered In developing countries[R].Report of United Nation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Secretariat,2000.

[3]CHENG J X,CHENG J S,et al.Algorithm on optimal driving strategies for train control problem [C]//Proceedings of the 3 rd Word Congress on Intelligence Control and Automation.June 28-July2,Hefei,China,2000.

篇6

关键词:微时代;物流专业;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0-155 -02

一、教学创新势在必行

教学创新是在以批判性思维对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继承、变革和超越。高职教育强调以生为本,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教学创新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实现这一目标的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一系列要素进行反思,通过不断变革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根据某网络做的关于使用微信公众号辅助教学的调查,截至2015 年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 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94 亿,微信客户达3亿。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无线通讯无死角的覆盖,各种微媒体逐步深度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微博、微信和APP 客户端发展之初,传统的教与学还尚能维持教与学的需求,但在微传播已经成为重要传播方式的今天,“物流专业课程”应该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高校物流教学也要与时俱进,贴近学生的需要和喜好来进行教与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据《全国高校微信公众账号排行榜》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二、教学目标设计创新

构建微时代物流专业课程群,不断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我校物流管理科学已经完成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进化。现代国际物流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正在向着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和国际化的方向飞速发展。物流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卓越领导才能、良好博雅人文素质的跨学科物流管理人才。专业课程设计是为现代物流行业的管理而设置,以智能物流兼容企业管理中的人力资源与金融运作为特色,以促进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提升物流行业组织绩效为目的的专业设计理念,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运筹有机结合,使学生掌握现代化国际物流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培养面向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企业提供从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自动化工作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目前,我国物流专业教学的课程多是以“仓储”或者“配送业务”统称,在微博、微信和APP 客户端发展之初也未尝不可,但在微传播已经成为重要传播方式的今天,“物流专业课程”应该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在实际操作中,物流管理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甚至可以说其内容具有学科交叉特征。

以物流专业课《物流运筹学》课程整体设计为例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原则

首先按物流工作流程安排先后顺序:先采购再生产加工再处理库存再运输和调度,最后是整个任务的分配和安排。其次是根据难易结合,先易后难的原则排序。

(二)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选取6个模块,分别是

模块一:南京熊猫采购预测与决策问题(田忌赛马)

模块二:华格电子的生产管理问题(“丁渭修宫”)

模块三:华格电子库存问题(官府粮仓)

模块四:五星配送中心的调拨问题(“沈括运粮”)

模块五:小祥快运的路线优化问题(“刘姥姥迷路大观园”)

模块六:整数规划苏宁物流基地的指派问题(“运动员选拔”)

课程设计除了要针对学生的学情作出调整外,还要克服教材的问题,目前物流运筹学教材都是选用清华大学出版的梅国平博导主审的这本教材。教材内容全面且权威但是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讲,这本教材缺乏针对性。要克服这些困难,我们首先要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并安排好各章节顺序(难易),其次要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处理创新

物流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而物流专业的教材匮乏且陈旧,案例或是相互抄袭严重或是都是几年前的旧案例,不能代表当今物流行业的最新行业发展趋势,严重影响物流专业的教学效果。如今的大学生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实践能力,还要有优秀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依然使用过时的陈旧的数据和案例资料来教学,当然无法满足物流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导致教学内容严重脱离了社会的要求,学生得不到专业的技能。

建议可以利用每日更新的微博或者微信工作号第一时间来了解物流行业的最新消息和动态,也可以把专业的微信公众号或者微博上的一手案例作为课内外案例讨论的素材。要求学生在课程初期加关注并每天阅读刷新行业的一手消息,利用每周的课堂教学时间对本周行业发生的重点新闻或案例进行讨论和学习。

如:《物流时代》杂志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主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办领导参阅的产业经济杂志。

如:中国采购供应链宫作坊领衔主教练宫迅伟老师的微博,微信公众号,时常都会推出关于采购与供应链的国内外龙头企业的相关最新资讯和宫老师本人从业的一些经验和感受。

四、教学方式的创新- 引入VR技术,开发教与学真实体验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在西方教育史上被称为传统教育,他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来接受教师提供的信息,从而形成学生的心理。据此,赫尔巴特提出了传递――接受型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把授课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这种“说教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纷繁复杂的现代教育,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教与学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社会与人的发展的实际要求,排斥学生的思考和个性,学生只掌握知识本身,创新能力较差。

(二)多媒体教育

多媒体教育是近年来流行的教学手段,通过使用投影仪、电子白板、音响设备、中控系统、计算机等数字教学设计,配合使用教学软件(多媒体电子电子教室系统),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能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依据它所具有的形象性、多样性是万能的,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如多媒体设置与管理存在不足、使用中忽视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多媒体课件质量欠佳、课件资源较匮乏、教学评价缺乏等。

(三)未来教育模式

面向未来的预示性。未来教育发展方向在改变教育方式的同时,开始融入了AR 增强真实技术、VR 虚拟、实技术、全息投影技术等是对多媒体教育的一个升华,弥补了多媒体教育互动性,体验感不足的一些缺陷,通过高新的科技感让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学习氛围。

五、考评体系创新

(一)拓展学分――激励储蓄

鼓励学生取得教学计划规定之外的拓展学分,目前我校的实践学分,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项目以及部分的物流专业的竞赛可以用来顶替学分,但是学分顶替的设定很严格,而且顶替的学分受限,一般在5个学分左右,还没有形成大范围的学分拓展风气。建议学生在校期间结合专业理论学习、实践技能训练,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独立或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经学校认可的学科竞赛、学术活动、技能培训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发明创造取得一定物化成果或创新过程训练,经学校审定批准给予认定的学分。

(二)三位一体的考评方式

1.期末考试形式: 闭卷考试

2.课程考核采取过程考核50%,期中考试10%,期末考试40%三位一体的方式进行。

其中过程性评价的50%主要包括平时课内外的模块小作业和上机应用的实训大作业、课堂出勤等平时表现。课内外布置的任务每个学生尽量区别,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而模块小作业和实训大作业部分的任务是每组学生任务不同(跟组号挂钩)。

总结:微时代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可以作为教学改革的一个平台、一种手段,对老师“教”学水平,学生“学”的方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物流专业的教学创新点的突破,如何更好地应用于物流教学、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正式与非正式学习需要,更多教育研究者题讨论和作业辅导等活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董存田.应用型本科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探索[J].江苏高教,2015,(01).

[2]俞建文.职业教育主体性教学体系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0).

[3]李旭轩.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05).

作者简介:

篇7

关键字: 优化管理 0-1规划 满意度 最优解

1.问题重述

近年来,大学用电浪费比较严重,这要求我们提供一种最节约、最合理的管理方法。

管理人员只需要每天晚上开一部分教室供学生上自习,每天晚上从7:00---10:00开放(如果哪个教室被开放,则假设此教室的所有灯管全部打开)。完成以下问题:

1. 假如学校有8000名同学,每个同学是否上自习相互独立,上自习的可能性为0.7.要使需要上自习的同学满足程度不低于95%,开放的教室满座率不低于4/5,同时尽量不超过90%。问该安排哪些教室开放,能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

2. 假设临近期末,上自习的人数突然增多,每个同学上自习的可能性增大为0.85,要使需要上自习的同学满足程度不低于99%,开放的教室满座率不低于4/5,同时尽量不超过95%。这时可能出现教室不能满足需要,需要临时搭建几个教室。假设现有的45个教室仍按问题2中要求分为9个区。搭建的教室紧靠在某区,每个区只能搭建一个教室,搭建的教室与该区某教室的规格相同(所有参数相同),学生到该教室的距离与到该区任何教室的距离假设相同。问至少要搭建几个教室,并搭建在什么位置,既达到节约用电目的,又能提高学生的满意程度。

2.问题分析

根据对题目的理解,我们知道问题的求解是在满足每个题目的要求下,设计出自习室开放的优化模型,从而能达到题目中要求的目的。

对于问题一,这是一个优化问题,以用电量最小为目标函数,确定自习室开放的方案。

此题是一个典型的0-1规划模型的优化问题,因此引入自习室是否开放为变量建立目标函数, 再以题目中所给的学生满意程度不低于95%和教室满座率在80%到90%之间这两个条件作为约束条件,利用Lingo编程求解得出自习室开放的最优方案。

对于问题二,通过计算我们可知即使所有的自习室都开放,也无法满足需要,因此要搭建新的自习室才能够即达到省电的效果有是满意度提高,此时,用功率总和与满意度的比值作为目标函数, 建立相应的约束条件,求解最小值为其最终结果。

3.模型的假设与符号说明

3.1模型假设:

1)假设同学们上自习的概率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且是相互独立的;

2)假设所有自习室均可正常开放;

3)假设问题一中不考虑宿舍区到自习区的距离问题;

4)假设每个自习室的设备一样,不存在更优越的问题;

5)假设所有的灯均可以正常工作,没有损坏;

6)假设问题二三的满意度只与距离有关;

7)假设搭建的教室与该区某教室的规格相同,学生到该教室的距离与该区任何教室的距离相同。

3.2符号说明:

第i个教室开放与否,1为开放,0为不开放

第i个教室的灯管数

第i个教室每个灯管的功率

第i个教室实际到的人数

第i个教室的座位数

第j个自习室区第k个教室开放与否,1为开放,0为不开放

第j个自习室区第k个教室的灯管数

第j个自习室区第k个教室每个灯管的功率

第j个自习室区开放与否,1为开放,0为不开放

个人满意度

整体满意度

从第i个宿舍区到第j个自习室区得人数

在j自习室区中是否新建一个与k教室规格相同的教室,1为是,0为否

4.模型建立与求解

问题一:

由于临近期末的时候上自习的同学激增,即使所有的自习室都开放也不能满足同学上自习的需要,所以要在原有自习室全开的条件下,还需要再新搭建自习室。所以,新搭建自习室的前提条件是: ≤6800

Step1:目标函数的建立:

此题与第二问相似都为多目标规划问题,但是这道题是双目标规划问题,我们将两个目标统一形成一个新的目标函数,进行规划分析。

目标函数一为:

=min +

目标函数二为:

=max

取其比值为最终的目标函数:

Z=min

Step2确立约束条件:

条件一:学生满意度至少为99%;

由于期末临近上自习的人数也会增加,每个同学是否上自习是独立的,并且概率为0.85,所以上自习人数服从二项分布:

P ~ B(8000,0.85)

则,上自习同学的期望值为8000×0.85=6800;

要使学生的满意度不低于95%,就是表示6800人中至少99%的人可以自习,即上自习的人数在6800×99%到6800之间;表示为:

0.99×8000×0.85≤ + ≤8000×0.85

0.99×8000×0.85≤ ≤8000×0.85

条件二:开放的教室满座率不低于4/5,同时尽量不超过95%

每个教室的人数为n,座位数为m,满足每个教室的人数在该教室座位数的80%到95%之间;

0.8≤ ≤0.9

0.8≤ ≤0.95

条件三:每个自习室区最多搭建一个教室

由于建立新的自习室的位置与规格不确定,所以设一变量 来表示是否在第j个自习室区搭建与第k个教室相同规格的自习室,题意规定,每个自习室区最多搭建一个教室,故每个自习室区的新建教室数小于等于1,表示为:

≤1

其他条件:

=

Step3:规划模型的建立:

Z=min

=

≤1

0.8≤ ≤0.9

0.8 ≤ ≤0.95

0.99×8000×0.85≤ ≤8000×0.85

0.99×8000×0.85≤ ≤8000×0.85

所得结果为只需搭建两个教室,在第1区建立一个与第5个教室规格相同的自习室,在第7区建立一个与第2个教室规格相同的自习室。

5.模型优缺点

(1)建立优化模型通过求解得到教室的安排方案,尤其在第二问及第三问中即从学校的角度出发达到省电的目的,同时兼顾学生的满意度,可供实际教室安排方面参考;

(2)学生满意度的度量标准仅由距离角度出发, 会与真实的满意度有偏差,考虑实际情况还与每个教室的满座率、舒适程度等有关,从而致使结果的不准确性。

6.参考文献

[1]宋业新陈绵云,红.两类多目标广义指派问题的有效算法及其应用,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29(1),70-72.

篇8

物流管理专业具有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某些特点。物流管理教学要求具备一定的管理学、经济学、信息技术、工学等学科知识基础,再结合相应的计算机技能,才能真正掌握好物流知识理论及方法。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应用性广、基础要求高的学科知识体系,因而对实践教学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关键环节,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对于实践教学必须加强关注与重视。基于此,本文就当前我国高校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我国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和社会需求脱节,目标人才体系不明确

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和支撑力量,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同样要求物流人才的专业技能有所增长。但从现代经济的发展需求来看,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体系及具体的教学方法,均与实际需求相脱节。相关高校并没有做好与物流业发展需求相协调的实践教学机制体系建设,导致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根本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这也加剧了物流业人才的分配矛盾。

(二)教学模式落后,很难适应经济形势

我国现行的物流专业教学模式仍是以理论知识为主,进行逻辑学教学,而将实践教学列为理论知识教学的辅助形式,这就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职业物流人才。很多课本理论知识在知识层次、内容上相对滞后,与需求之间相互脱节。为此,物流教学应时刻关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应地,高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也显得不足。当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实践训练时,其能力素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之间也会产生严重的不对称,甚至诱发激烈的矛盾。

二、推动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优化措施

(一)适当开设物流技能大赛

教学实践中,建议举办物流技能相关的比赛。通过比赛的形式,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证实,上述做法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在校内设置物流相关的各种技能大赛,由省市教育部门提供组织、经济上的扶持,必定能够办好比赛。如某物流实训基地,设置了恰当的比赛项目,引导学生和物流管理科研挂钩。显然,這对师生双方均构建了比较稳定的平台。

(二)深化多元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

1.岗位实践阶段性

学生深入企业,可分阶段、分学期进行。阶段1:岗位认知。本阶段,即学校安排学生参观校外成立的实习基地,组织听讲座等,和企业之间进行密切接触,提升他们对社会乃至企业的全面认识,让学生了解未来的职业,保持认同,满怀憧憬。岗位认知建议安排在第一学期。阶段2:技能训练。本阶段强调的是动手操作,要求学生独立做好作业,找出并处理好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技能训练建议选择第三和第四两个学期。阶段3: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阶段中,引导学生将自身已有的专业知识、能力等用于实践,提升操作技能,弥补各种缺憾。本阶段,大多是实习单位自行分配专人,来指导学生行为,向他们介绍岗位上的具体职责、要点以及章程等;必要时,应当在现场进行演示;指导教师需和用人企业之间进行配合,共同对学生进行管理。在企业顶岗中的实际操练,能促使学生增强实践能力,弥补不足。这一阶段由实习单位指派专人对学生进行指导、讲解该岗位的职责、工作内容、程序、制度、方法,并作现场演示,同时由学校指导教师配合实习单位进行学生管理。顶岗实习建议选择第五学期。阶段4:岗位实践。要求学生运用半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到企业内部进行实践,引导他们掌握必备的综合技能,建议在第六学期中予以安排。

2.开展轮岗实训

为满足行业竞争的现实需求,学生应当拥有各个物流岗位的任职资格,应当对企业内部和物流挂钩的岗位都有必要的了解。在各个岗位上,学校应当组织学生进行轮岗实训。实训岗位也可和学校本期布置的课程结合起来,按照岗位自身的属性和任职需求,设置相应的实训时间,便于学生充分地把握。

3.加强项目合作

校企合作的全面推进,教师同样可尝试和企业之间在项目上有所合作,帮助企业处理现实中遇到的难题。通过深入合作在企业中进行调研,教师自身的工作背景也将更为丰富。他们可以将真实的案例和项目融入教学,丰富教学,促进产学研高效结合。

(三)完善多元化的校内实训设施建设

中国《物流术语》(GB/T18354-2001)对物流做出了比较准确的定义:“物品由供应地逐步地流入到接收地。结合具体的需求,将运输、装卸、储存、搬运、加工以及配送等诸多功能予以统筹。”上述提示:物流包含多种不间断的活动过程。该类活动,在某种特定的空间或者是时间内存在。物流学科通常也可分成两个比较关键的组分:一种为物流管理学,还有一种则为技术物流学。前者指的是运筹学、预测学、组织学、市场营销以及系统动力学等;而后者则指的是运输、仓储、加工、包装、装卸以及物流信息等多项技术。很显然,物流专业理论和技术大多是从实践中总结而来。技术物流学,牵涉到很多工程性知识。由此,物流教学必定也有很强的实践性。在传统教育体制的约束下,“重知识,轻实践”的情况还是有不少。物流教学仍然注重知识传授,而没有考虑培养学生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便很难对问题做出正确的理解、分析。由于学生不熟悉企业的运作机理,很多企业在用人时会对学生做出错误地评估。即便是入职以后,部分学生还是要经历较长的时间才能了解和适应手中的工作。尤其是综合分析或者是处理问题以及筹划安排等。由于不熟悉企业物流的基本概况,学生对本专业未来的前景也没有客观的了解。由此,他们很难拥有高涨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对前途丢失信心。

(四)构建有效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构建以工作过程为主导,多样化的实践考核体系,来对学生取得的成效进行检验。针对和职业资格证相接近的课程,建议选择考证式考核。如《国际货运》,可根据学生能否获取报关员证书进行考核;《物流采购管理》,则可根据采购员从业资格证进行考核。针对那些注重实务的课程,建议选择作品式考核。如《仓储与配送管理》,其考核重点可邀请学生设计某个实际的储配方案;《物流运输管理》可以邀请学生对运输决策方案做出适当地优化。针对那些注重操作技能的课程,建议选择调研报告写作的方式进行考核。对于理论+实践双属性课程,建议选择综合式考核。不仅要组织笔试考核,同时也应辅助其他类型的考核,或者在笔试中增加多个案例分析题。实训考核,应当由指导人员对学生自身的表现做出评价。一项合作企业相关的调研得知:物流在国内才刚起步不久,很多物流企业还没有很好的环境,很多学生都不爱学习,甚至旷工。很显然,这就不利于学生培育高尚的职业素养。对此,学校应做好疏导和素质教育。顶岗考核时,应如实地反馈学生个人的表现,对实习成果做出真实的考核。同时将企业给出的鉴定当作考核的重点,加大分值,建立起师生、企业和谐共存的考核体系。

三、结语

实践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意识。物流教学应当充分地考虑本学科实际的特征,结合学生基本的情况,以教学规律和各项原则为行动指导,秉承“教师牵头,学生为中心”的科学理念,将知识讲授和智力开发结合起来,活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引导物流教师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构建有效的物流教学体系,推进物流教学创新,为社会培育更多合格的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崔亚琼.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式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1(10):288-289.

[2]李庆.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刍议[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65-67.

篇9

摘要:高峰期景区游客分流一直是国内外景区管理的热点问题。景区管理者通过分流调度资源的合理分配,引导控制游客在景区的分布,使景区各景点负荷均衡,而高峰期景区的分流资源通常无法满足景点游客的需求。本文根据景区分流资源的特性,统一确定了景区的分流能力,构建了景区景点需求与调度资源的引力分流调度模型,提出了基于引力模型的分流调度算法,并以九寨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该算法在优先满足需求景点的负荷均衡的同时,考虑了游客因等待产生的满意度惩罚。算法利用引力模型计算出景点与资源点的引力测度值,并以测度值为依据,按景点负荷降序对分流资源进行匹配调度,确保负荷率高的景点优先获得与之匹配度高的分流资源。由选取的九寨沟实证景点分析表明,以景点与资源点引力测度为依据进行调度,比目前单独以景点人数、资源距离或资源分流能力为调度依据更有效。本文的研究将为旅游管理决策者和对该领域感兴趣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峰期; 调度; 游客分流; 时空负荷; 引力模型

收稿日期: 2012-09-29; 修订日期: 2013-10-08

1999年,国务院修订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引发全国假日旅游热潮,使长假成为全年旅游的高峰期,形成旅游“黄金周”。据统计,全国游客人数随着“黄金周”逐年增长。1999年国庆节全国游客人数为4 000万人次,2009年达到22 800万人次,10年增长超过5倍。总体来看,“黄金周”旅游高峰期多在长假中期,时间短、爆发力强、游客集中度高。如九寨沟,最佳日容量为1.8万人,而2012年国庆“黄金周”实际单日峰值超过5万,对景区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主要表现为地表物遭践踏及土壤结构被破坏(颜磊,等,2009)。游客规模的扩大导致景区负荷过载,已经使景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一对尖锐的矛盾。景区游客的分流资源有限,特别是在旅游高峰期,分流调度资源往往供不应求,如果调度资源分流能力不能与游客需求相匹配,游客将在某一景点过度集中滞留,导致景区的生态环境因长期超载而受到破坏,也会使游客满意度下降。针对景区旅游高峰不同的形成原因,很多学者研究了时间分流(王兴斌,2002;李幼常,2006)、客源分流、信息分流(魏遐,吴必虎,2000)、价格分流(Anna,2000;谢朝武,郑向敏,2001)和景区容量控制(Bull,1995)等模式来防止景区旅游客流高峰的形成,从而减轻对旅游生态环境的破坏。然而景区旅游高峰仍然存在,且正严重威胁着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为应对高峰期景区内部游客的拥挤,景区需要对各景点游客数量进行监控、调度。一些学者建议采用内部分流措施来缓解景区内局部景点的旅游饱和与超载压力(郭静,张树夫,2003;张进福,黄福才,2009;邱厌庆,等,2010;冯刚,2011;刘柱胜,2012)。通过对景区高峰期游客管理模式的研究可知,针对景区景点的需求,分配游客分流调度资源满足一定的规则:需求景点的负荷率越高、距分流调度资源点的时空距离越短,预分配资源点的分流能力越大,景点对分流资源的需求越应优先得到满足。将需求景点负荷、资源点分流能力视为万有引力模型中的质量,需求景点与资源点之间的时空距离视为万有引力模型中的质心距离,引力的大小表示需求与资源的匹配度。可见,万有引力模型不仅在结构上与景区游客分流资源配置规则具有相似性,并且能解释需求景点与资源点之间的内在关系。本文在万有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创新地对分流资源分流能力进行分析,构建景区游客分流的引力模型,为景区游客分流调度提供决策支持。Tourism Science旅游科学

旅游高峰期景区游客引力分流调度模型研究

引力模型源于物理学中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即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各自的质量成正比,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在旅游研究领域,Duffus(1987)、Edward(1988)、William(1973)等利用旅游引力模型进行了经验研究,提出了旅游吸引力的距离衰减规律,在模型中引入了感知距离和实际距离、出行费用等变量。保继刚(1992)根据客源市场调查的数据,利用引力模型分析了北京市的旅游引力情况;张友兰等(2005)将旅游目的地人口和景区数,以及旅游客源地的人口作为自变量,将旅游人次作为因变量构建了旅游引力模型,并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进行比较,认为旅游引力模型拟合的效果最好。郭为(2007)以国际入境旅游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国际入境旅游的引力模型。传统的引力模型无论是用在贸易、交通流量预测还是空间布局规划等方面,考虑的都是某个点与某个点之间的吸引力,它们都是多因素对单一对象影响的研究。景区不同景点运用引力模型对分流资源进行调度,则是多因素对多个对象影响的研究。本文根据景区分流资源的特性,构建统一分流能力模型,定义了景区景点需求与调度资源的引力函数,提出了基于引力模型的分流调度算法,并通过编程对九寨沟风景区进行了分析。该算法在优先满足需求景点的负荷均衡的前提下,考虑景区游客分流成本的同时,将游客满意度归入引力调度算法中。算法利用引力模型计算出景点与分流调度资源点的引力测度值,并以测度值为依据,按景点负荷降序对分流资源进行匹配调度,保证了负荷率高的景点优先获得与之匹配度高的分流资源。理论上提出了用引力模型来解决游客分流调度问题的新方法,现实中,利用引力模型对分流资源进行调度,使分流能力大的资源去分流游客更拥挤、负荷更大的景点,在保证景区运营经济效率的同时,考虑到了减少游客等待时间以提高游客满意度,这与现实中的游客分流调度问题更加贴近。1景区游客分流调度问题分析

1.1概念界定高峰期游客分流调度是指,在“黄金周”等旅游旺季,景区景点内游客拥挤,景区管理者根据游客的游览路线安排交通工具和人行道路等景区分流资源,均衡景区内各景点的游客分布。定义1分流调度任务:指从景点提出分流需求到分流资源抵达并将游客分流出该景点的全过程。定义2分流资源:能完成景区游客分流调度任务的各种交通工具和景区设备设施,具有初始状态矢量性和分流调度坐标位置可变等特征。定义3分流能力:交通工具或人行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分流的游客数量,记为K。定义4分流调度引力:分流需求和分流资源之间相互吸引的测度值,需求景点与分流调度资源点之间的匹配度,记为F。景点与分流资源的引力越大,表明两者之间相互吸引越强,在协调分配调度资源时,分流资源优先分配给与之匹配度高的景点。

1.2景区游客分流需求目前很多景区在旅游高峰期存在热门景点人流量大、拥挤度强、负荷率高,而一些偏冷门的景点游客量少、景点负载低的现状,导致景区各个景点的游客分布不均衡,从整个景区的层面来看,可认为总负荷率不均衡。景区景点的游客分流需求是指游客搭乘交通工具或徒步移动到下一个景点,对交通工具和人行道路产生的需求,这种需求可以用景点的时空负荷率来表示,因为在景点环境容量一定的条件下,景点的负荷越大表示景点的游客数越多,需要分流出去的游客也应越多。利用时空负荷率来表示景点当前的分流需求,可以更科学地解释景点的分流需求。因为景点的分流需求除了与当前游客数有关,还与景点的自然环境容量和游客在景点的逗留时间相关。依据景区游客流分布的历史数据、最近访问过的景点和游客到达时间、离开时间、等待时间等信息,预测景区将来的游客分布状况,获知景区景点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分流需求,进而对景区的分流资源进行调度,达到景区游客分布实时均衡。戈鹏等(2013)在旅游景点自然生态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引入游客的逗留时间,定义景点j在s时刻的时空负荷率Rsj如下所示:Rsj=Ntjcj/tj=tjNtjcj(j∈A;Rsj0;j=1,2,…,n)(1)其中A为景点集;cj为景点j的自然容量;tj为旅客在景点j的平均逗留时间;Ntj为景点j在t时刻的游客人数。Ntj=∑i∈Bxijt(2)其中xijt=1,游客i在t时刻在景点j中游览;

0,否则(当t-sij≤tj时,xijt=1,否则为0),B为游客集。

1.3景区统一分流能力在获得景区游客的分流需求预测后,准确地将景区各种移动和固定分流资源的分流调度能力进行定量化统一,是界定度量引力模型中另一“粒子”——分流能力具体值的基础,也是利用景区游客引力分流调度模型进行资源分配,实现游客均衡分布的决策依据。目前可供景区分流调度的资源主要包括观光车、缆车等交通工具和供游客徒步到达目的地的公路、栈道等人行道路。通过研究景区内现行的分流措施,提取各景点的主要分流资源,根据其特征划分为移动资源与固定资源,其中移动资源是可供所有景点共享的,而固定资源仅限于满足其所属景点的分流需求。为便于研究,本文认为一辆车或者一条连接两景点的人行道路为一个资源点,车辆的初始状态为静止状态,人行道路的坐标位置为距两个所属景点时间距离相等的坐标位置,具体能力分配由两个所属景点与人行道路资源点的分流调度引力共同确定,两个所属景点分配到的人行道路资源与它们和道路资源点形成的引力测度值成正比。以下分别对车辆和人行道路的分流能力进行统一确定。

1.3.1车辆分流能力由于景区用于游客分流的车辆类型比较固定,载客量一般是统一的,车辆前往分流目标景点的行驶速度可设为确定的平均值。车辆的分流能力实际上是由车辆的剩余载客量和行驶速度共同决定。在车辆初始状态为静止的假设下,车辆j在t时刻的分流能力Ktj=Cj(vj/rj),其中Cj为车辆j在t时刻的剩余载客容量,vj为车辆的行驶速度,rj表示车辆到提出分流需求景点的距离,当rj为0时表明车辆在需求景点处。

1.3.2人行道路分流能力由于游客在人行道路上一般以一定的速度移动,人行道路的面积和游客空间上可接受的游客密度决定了人行道路的静态容量。邱厌庆等(2010)计算人行道路(栈道)瞬时静态容量的公式为:Dm=L/d,其中Dm为瞬时静态容量,L为人行道路长度,d为行人之间的合理间距,取d=2.5m/人。本文在上述人行道路瞬时静态容量测算公式的基础上,引入游客行走速度确定人行道路分流能力,具体的人行道路i在t时刻的分流能力Kti=Ci(vi/Li),人行道路的瞬时容量Ci=ρiWiLi,其中Li、Wi分别为人行道路长和宽,ρi为人行道路上游客最大忍受的人口密度,vi为游客的平均行走速度。

1.4景区游客引力分流调度模型游客的运动对景点区域产生压力,也会对分流资源产生需求,需求会因为资源有限而产生冲突。基于前述分流资源能力分析,下文我们将在时间、空间、资源特性维度上,研究游客运动对分流资源的引力分流调度模型,为游客分布的实时调度提供决策支撑。Rash和Nezamabadi(2009)等提出万有引力搜索算法(GSA),该算法是基于万有引力定律——“在宇宙间,每一个粒子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而彼此相互吸引,这力的大小与粒子的质量成正比,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而提出的,景区游客分流需求与资源分流能力的平衡实际上是对景点负载的平衡,本文借鉴GSA算法求出景区间需求景点和分流资源的分流调度引力,作为游客分流运输问题的调度效用函数值。景区游客分流调度引力模型如下。在t时刻需分流景点i与分流资源点j之间的引力测度值Ftij=G(Rti)α1(Ktj)α2Zα3ij,Rti、Ktj分别为t时刻需分流景点i的时空负荷率,分流资源点j的分流能力,G为引力测度常数值,Zij为需分流景点i到分流资源点j的调度阻力。调度阻力反映分流资源与需求景点间的资源平衡阻力,影响这种阻力的因素通常有景点间游线道路状况、分流方式、分流成本等。为了研究的方便,将调度阻力统一转化为分流调度的时间代价(时间价值),用时间、成本、其他综合广义费用来作为参数测度。调度阻力函数Zij=a1tij+a2Eij+a3δ,其中tij是分流资源点j到达分流需求景点i的时间;Eij是从分流资源点j到达分流需求景点i完成调度任务的成本;δ是分流方式惩罚项,如舒适度、便捷度、观赏度、安全性能等;a1,a2,a3是阻力的前置系数,使时间、金钱和满意度采用统一的度量单位。2高峰期游客引力分流调度算法设计

2.1算法原理及数学模型

2.1.1算法原理景点时空负荷值不同,景点产生的分流需求也不一样。景区游客分流调度主要考虑的是将资源合理分配利用,这与运筹学中的指派问题有相似点,但由于用单纯的指派问题来解决景区游客分流调度问题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用指派问题求解得到的分流方案,其成本费用能达到最小,但在成本目标函数达到最优的情况下,考虑资源点与景点之间的距离,分流资源的能力与景区的分流需求可能不匹配,分流需求大的景点获得的资源的分流能力可能不足,而需求小的景点分配到的反而是能力大的资源。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更符合景区管理实际的调度优化算法。景区游客分流调度实际上是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所要考虑的目标主要有游客和景区两方面的利益,分别表现为游客希望等待被分流的时间尽可能短,而景区希望在总体负荷均衡的前提下提高运营效率。用引力模型进行游客分流调度,在引力测度值较大时,可以是景点负荷率足够大,也可以是分流资源的距离足够小。在本算法中,按景点时空负荷大小降序排列,每完成一次调度任务后,对需求景点和分流资源之间的引力测度值进行全局迭代计算,将引力测度值高的对应分流资源分配给需求景点,进而保证负荷率高的景点优先获得与之匹配度高的分流资源。由于游客分流调度问题是实时动态的,每一时刻都存在调度方案,本文算法重点研究的是单时刻的调度需求,将调度需求和现有分流资源进行匹配,从而产生调度方案。

2.1.2算法数学模型如果将分流成本和游客满意度的权重看作是同等重要,那么目标函数为min∑i∈A∑j∈S(Rtij×cij+εM(tij))(3)其中A为需求景点集,S为分流资源点集,Rtij是t时刻资源点i和需求景点j之间的距离,本文为便于研究取其欧式距离Rtij=Xi(t),Xj(t)2,cij为资源点i到需求景点j的单位距离的分流成本,主要表现为景观车辆的运输费用或人行道路的维修费用,ε为惩罚项系数,M(tij)为游客分流调度在等待时间为tij的满意度。M(tij)=10≤tij≤Tmin

-2+Tmin2Tmaxtij+2+Tmin2Tmin

0tij≥Tmax(4)式(4)中,Tmin为满意度为1的最长等待时间,Tmax为满意度为0的最短等待时间。心理学家将时间属性在人们心理上的综合反映称为时间知觉或时间体验,顾客在消费过程中也同样伴随着时间知觉或时间体验(Vikas,Wagner,2001)。游客在旅游景区游览时,同样也存在时间满意度,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体现为游客的等待时间。游客的时间满意度一般与游客等待分流的时间呈负相关性,游客的等待时间越长,其满意度就越低。所以景区在充分利用分流资源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少游客等待分流的时间,从而改善游客的旅游体验。

2.2算法描述对于游客分流调度问题的算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见图1)。预测下一时刻t的景点负荷,产生需求景点;按景点时空负荷值降序排列各景点;按负荷降序分别计算一个需求景点与所有分流资源点的引力测度值;分流资源匹配;分流资源去重检验;更新信息,检验分流调度任务是否完成;输出调度方案。Step1产生需求景点。依据景区游客流分布的历史数据、最近访问过的景点和游客到达时间、离开时间、等待时间等信息,预测景区未来的游客分布状况,获知景区景点在未来一段时间的时空负荷率,进而确定景点的分流需求。Step2引力测度值计算。将需求景点时空负荷率的大小降序排列,按负荷率大的景点优先匹配资源的原则,在需求景点和已知资源点之间用引力模型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每个资源点与需求景点之间的资源匹配度。求出需求景点与分流资源点之间引力值最大的组合,作为游客分流调度的基础。Step3分流资源去重检验。在给某一个需求景点分配调度资源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资源点对需求景点的引力测度值大小一样的情况。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计算该需求景点与不同分流资源点目标函数值,取其优者为分流调度的方案,用目标函数的效用值来进一步确定资源与需求之间的最优匹配度。Step4分流资源分配。在对已知分流资源和需求景点的引力测度值计算后,根据分配方案的效用值最优进行资源的分配。Step5更新。每次进行完Step4之后都需要更新景区景点、景区资源点、引力模型参数值。(1)需求景点更新:景点数量、需求景点具体分布、需求景点时空负荷预测值;(2)分流资源点更新:资源点数量、资源点具体分布、资源点统一分流能力值;(3)模型参数值更新:负荷与能力的指数系数、调度阻力函数参数、常用参数值。完成上述更新后返回Step1。

3案例分析

3.1案例背景为了研究引力调度模型对景区游客分流调度的作用,本文以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为例,构建九寨沟游客分流调度引力模型。九寨沟位于中国青藏高原东部,拥有“世界自然遗产”(1992)、“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1997)等多项国际桂冠。自1984年正式对外接待游客至今,随着知名度的提升,九寨沟游客由最初的每年几万人次增加到现在的一百多万人次。据统计资料来看,景区旅游旺季在每年四月至十一月,旺季每天接待的游客数量可达1万多人次,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每日游客数量更可高达4万多人次 信息来源:九寨沟官方网站http:///; 冯刚.景区游客时空分流导航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景区游客的增加无疑给景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也给景区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何解决景区有限的资源与不断增加的游客需求之间的矛盾,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等各系统之间的统筹、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目前九寨沟景区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是中国其它景区以及世界各地的国家公园、自然遗产地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的游客分流引力调度模型需要以九寨沟中各个景点在每个时刻的游客数为基础数据进行研究,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景区管理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承担的国家“863”重大专项——基于时空分流管理模式的RIFD技术在自然生态保护区和地震遗址博物馆的应用研究课题为该项数据的获得提供了基础。通过该项目的研究,目前九寨沟用于时空分流管控的管理系统由地图引擎、实时预测、实时调度3个模块构成,通过在实证景点沟口统计入沟人数、设立RFID读卡器及视频监控等手段,获得游客在九寨沟整个景区的入沟人数和在实证景点中的分布数量,再根据游客在高峰期各个时刻的分布规律,以分流概率预测出景点各时刻的人数分布,进而求得相应的景点负载,具体如图2所示。按照2.1的算法原理和2.2的算法描述,现利用项目实证景点的旅游高峰期人数进行具体的建模分析,根据系统实际测量的景点和资源点作为案例分析基础来验证算法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3.2模型构建及应用根据九寨沟历年游客的统计数据,参考冯刚(2011)统计的旅客在各景点的逗留时间,结合各景点的容量确定时空负荷率。图3 显示了九寨沟景点之间的距离,以乘车时间表征,表1列出了9个景点的容量和游客平均逗留时间。根据实地调查,沟口到各景点之间由于路途遥远只能靠观光车运输,以2013年7月九寨沟游客沟口真实数据、系统预测数据、调度资源现状数据为基础,选取某一高峰日期,根据历史调度经验和系统预测,确定游客分流需求大的火花海、诺日朗服务中心、原始森林、镜海、长海5个景点为需求景点,游客分流调度资源点为实际在景区中移动的观光车,备选的游客调度资源为栈道。根据实际视频监控、时空分流系统、GIS数据产生需求景点和资源点,计算出景点时空负荷、资源点分流能力。统一计算后,需求景点和资源点的基本情况和时间距离如表2、表3所示。

假定景点和资源点间最多有两种引力测度值大小一样,引力模型中的引力常数为1,调度阻力主要为资源点和需求景点之间的实际运行距离,而非欧式距离。在旅游高峰期,由于分流调度资源供不应求,游客满意度为0,本文将游客满意度与景区经济效益平等对待,在模型实际分析后选取满意度惩罚项系数为-40,满意度函数时间价值主要为资源与景点间的实际运行与资源到达景点的速率比。

3.3结果分析将需求景点和分流资源点的基础信息输入游客引力分流调度模型中,通过算法计算得出分流调度的组合(见表4)。同时,通过引力模型分流的调度方案是将景点时空负荷大且与分流资源点时空距离小的景点优先进行分流调度,从景区整体宏观上均衡所有景点时空负荷率。对比而言,传统景区游客分流是在景点游客高峰形成后进行的紧急调度,目前景区分流调度仅依靠资源点与需求景点的距离这一指标进行调度,具体分流调度方案如表5所示。

综上所述,基于引力模型游客分流调度算法产生的调度方案,在方案调度中不但能在考虑景区游客游览体验满意度因素下满足最急迫需求景点的分流需求,而且具有比传统以距离为分流依据更好的匹配度,从试点景点中验证了该分流调度算法的有效性。4总结与展望景区游客分流调度问题就是在保证景区整体时空负荷率平衡的前提下,考虑景区在管理游客分布、车辆调度的分流成本和游客在等待分流调度过程中的满意度,合理利用分流资源将游客分流出负荷超载的景点,它实际上是个多目标资源配置问题。本文对景区游客分流调度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通过对目前景区高峰期游客分流现状的研究和引力模型应用的分析,对景区游客分流调度问题和分流调度引力等其他相关概念进行定义,选取景区的车辆资源和人行道路资源进行特性分析,在对景区游客分流调度的基础上数学建模,构建景区分流资源统一分流能力模型。将景点时空负荷率、分流资源分流能力和资源与需求景点之间的距离作为模型影响因子,创新地构建了景区游客分流调度引力模型,在该引力模型和分流调度原理的基础上,以景区游客分流调度成本和游客满意度惩罚综合效用值最小为目标,设计游客分流调度算法,以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高峰期游客分流为案例进行了分析应用,得出实证景点有效的游客分流调度策略。在本文的基础上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工作。第一,模型中分流资源点初始状态的矢量性,分流资源的可移动性,以及移动调度中分流资源点与分流需求景点的关系,在今后研究中还有待讨论。第二,本文提出的游客分流引力模型,在景区游客分流调度问题的解决中具有创新性,模型的普适性还有待今后在其他景区的推广研究。

参考文献:

[1]保继刚.引力模型在游客预测中的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3):133136.

[2]冯刚.景区游客时空分流导航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59121.

[3]戈鹏,郑伟民,肖雄辉,邱厌庆,任佩瑜.基于九寨沟区域时空负荷均衡的仿真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3(2):99106.

[4]郭静,张树夫.南京钟山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初步分析与调控建议[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120124.

[5]郭为.入境旅游: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07(22):3034.

[6]李幼常.黄金周假日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6(21):1218.

[7]刘柱胜.风景区游客时空分流导航管理理论与车辆调度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12.

[8]邱厌庆,戈鹏,任佩瑜.基于九寨沟景点负荷均衡的时空分流导航研究[J].资源科学,2010(1):118123.

[9]王兴斌.中国休闲度假旅游的必由之路:从“黄金周”到带薪休假[J].旅游学刊,2002(4):5155.

[10]魏遐,吴必虎.峰值期国内旅游市场供需关系研究[J].人文地理,2000(6):2933.

[11]谢朝武,郑向敏.假日旅游高峰对旅游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对策分析[J].旅游科学,2001(3):3335.

[12]颜磊,许学工,章小平.九寨沟世界遗产地旅游流时间特征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71177.

[13]张进福,黄福才.景区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58297.

[14]张友兰,周爱民,王新学.旅游预测模型及应用[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5(17):8588.

[15]Anna L,Alan F,Philip G(2000).Revenue Management in Scottish Visitor Attractions[M].TJ International Padstow Cornwall,211232.

[16]Bull A(1995).The Economics of Travel and Tourism[M].Melbourne:Longman,126138.

[17]Duffus L NAlfa A S,Soliman A H(1987).The reliability of using the gravity model for forecasting trip distribution[J].Transportation,14,175192.

[18]Edward J M,Lance P J,James A X(1988).Beyond the gravity model[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6,2329.

[19]Rash E E,Nezamabadi P H,Saryazdi S(2009).GSA:A Gravitational Search Algorithm[J].Information Science,179(13),22322248.

篇10

第一章  引言 1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 1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1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

第二章 企业物流业务运作模式理论综述 3

第一节  企业物流运作部门 3

一、企业物流工作的含义 3

二、企业物流部门的职能界定 3

三、企业物流体制主要模式 4

第二节   物流运作流程 7

一、物流运作流程的概念 7

二、物流运作流程的基本构造 7

第三节   物流运作管理 8

一、现代企业物流运作管理的发展 8

二、现代企业物流成本影响因素 9

第四节 IT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分析理论 10

一、IT 企业物流运作特点 10

二、IT 企业物流运作存在的问题 11

三、IT 企业的主要物流运作模式 12

第三章 企业物流运作现状分析 17

第一节 公司现状分析 17

一、公司的发展现状 17

二、公司的组织结构 17

第二节 公司物流运作模式的现状分析 17

一、杭州锦云科技有限公司的运作模式介绍 17

二、企业物流运作现状 18

第四章 杭州锦云科技公司运作模式设计 23

第一节  解决问题的方案设计 23

第二节 优化设计后的物流运作体系 27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32

【参考文献】 33

致    谢 34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

随着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对于生产经营活动高效率、低成本的要求及对于客户服务水平的要求也愈加迫切。在这种情况下,物流带来的在服务、利润等各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企业中物流工作的好坏,不仅是企业的内部管理业绩高低的客观反映,而且关系到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关系到客户对企业的最终评价,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收益状况。所以,企业对于物流工作愈来愈重视,物流的运作、管理等问题也受到了企业的普遍关注。很多企业逐步建立了专业的物流部门,形成了各种物流管理的方法理论,各种先进的物流系统也被开发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和挑战。因此企业选择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物流运作模式,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是企业物流战略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物流运作模式是指企业对其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物流活动的管理方式和操作标准。物流运作模式的选择因企业而异,不当的模式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恰当的物流模式是成功构建企业物流系统的前提。

物流对企业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支撑企业的发展战略,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企业管理,消除不确定因素并减少库存,增加销售额并提高企业利润水平。然而企业究竟采取怎样的物流运作模式去经营企业物流、 评价各种物流运作模式的优劣,这是许多企业家所困惑的问题。目前研究最多的企业物流运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自营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物流联盟模式、第四方物流模式。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对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的整体介绍和分析,以实际改进企业物流运作模式为目标,希望能给企业选择合适的物流运作模式有一定帮助。

文中重点介绍了IT类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的分类及比较,并通过对杭州锦云科技有限公司的运作模式的分析,结合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理论上改进企业物流运作模式,使物流运作模式与企业之间更加契合,从整体上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AHP评价方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能够建立多要素、多层次的评价系统,并采用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的方法或通过定性信息定量化的途径,使复杂的评价问题明朗化,在方案排序、计划制定、资源分配、政策分析、冲突求解及决策预报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具有系统、灵活、简洁等优点。

第二章 企业物流业务运作模式理论综述

第一节  企业物流运作部门

一、企业物流工作的含义

由于客户需求趋向多元化,因此市场上充满各种各样的商品。这些商品不仅包括国内制造的商品,而且也包括从国外进口的商品。一般而言,工厂制造的商品及由国外制造的商品由各种物流渠道,会尽可能地以多品种、少批量、多频率的方式,以最短的时间运送到客户。像这样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经过加工生产成为合格的产品,最后到达客户的物的移动过程,就构成了企业的物流工作,这个流程如图2-1所示。

 

图2-1  企业的物流工作

企业物流工作是一个有各种不同机能的复杂组合,可以根据其发生的时间不同,将其划分成如表2-1所示的几种物流形式。

表2-1  企业物流工作的主要种类

物流工作种类 具体内容描述

材料物流(生产调度) 在企业生产制造产品的过程中,采购必要的原料的物流活动

生产物流 在工厂内部与搬运、输送、保管相关的物流活动

成品物流 产品生产出来以后进行包装、保管、出货的物流活动

商品物流(销售物流) 产品从物流中心到市场批发商、商的物流活动

二、企业物流部门的职能界定

企业的物流部门是指企业设置的统一管理企业输入、输出物资和产成品的运输、保管、保护性包装、装卸搬运和物流信息等业务的专职部门,是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说,一个企业物流运作成功的前提条件,就是设置一个合理、高效、满足企业经营现状和需要的物流部门。

由上述介绍可知,物流部门是从全局出发对整个企业的物流活动进行管理的机构。它的职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项,具体内容如表2-2所示。

     表2-2 企业物流部门主要职能

职能种类 具体表述

计划职能 规划和改进企业物流系统

 指定和完善物流业务管理规程

 根据企业总目标的要求,制定本部门的经营目标和物流计划

 为实现企业物流经营目标和计划任务,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协调职能 加强与企业生产、采购、销售、财务等部门的联系,经常交换信息,调节物流活动

 发展和巩固与其他企业(如专业运输企业)及客户之间的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业务营运职能 组织、监督本部门各业务环节按计划进行日常业务活动

 评价物流工作计划和任务执行情况

教育职能 定期开展物流员工培训

除此以外,企业物流部门还与其他部门共同分担如战略计划制订、销售预测等业务工作。

三、企业物流体制主要模式

在现实经营过程中,不同企业有着不同形式的物流模式,并设置相应的部门来执行计划和组织企业物流业务活动。可以说,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和确定合理的物流模式,建立高效和充满活力的物流部门是企业物流工作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每个企业在物流活动方面都 需要具备两个能力,即利用社会物流的能力和组织自身物流的能力。这就需要相应的管理体制来加以运作,企业主要的物流体制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物流联合模式

物流联合模式是指企业进行某个物流活动时,所涉及的部门均委派专人组建对该物流活动全过程起领导作用的管理机构。同时主要责任承担部门的人员担任该机构的主管。管理机构是一种临时性机构,该项物流工作完成后即可解散。

在这种模式中,物流管理机构所承担的任务是全权处理所指派的物流过程的领导工作。该机构对所有协作部门负责,参加者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该机构工作人员之一,又是原部门委派的代表,要起到在物流过程与本部门管理之间的协调作用。

(二)物流专业模式

物流专业模式是企业最常用的物流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企业成立专业的物流部门,管理企业的各项物流活动,为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的实现服务。它在企业中直接向总经理负责,具有独立开展业务和管理的权利,是公司中的主要部门之一。

这种模式下的物流部门与生产、销售、计划、财务等部门一样均属于企业的单个专业职能部门,部门的调整全部由企业的最高经营层决策。这种模式的优缺点均十分明显,具体如表2-3所示。

表2-3  企业物流专业模式优缺点比较

项目 优点 缺点

管理者机能 易于从事有效的物流经营利于实现物流活动的一致性 物流管理责任缺乏明确性

统一性 有助于保持物流工作的统一和一致 

企业发展战略  不适合多角化经营下的物流难以对市场变化迅速作出反应

利益管理体制 部门重复投资较少,有助于资金的合理利用 无法按部门进行利益管理,实现物流成本控制困难

(三)物流分散模式

大型企业的各个组成部分,即事业部或子公司一般都有各自的物流部门来进行自己经营中的实际物流工作,这些物流部门和各自所属主体的经营活动密不可分。因此,它们不可能脱离自己的主体而独立组成物流机构,从而使企业的物流分散在各个组成部分之中,企业对此能实行分散管理。

在这种物流模式下,物流功能可以和该领域其他经营活动密切结合,有利于该领域的统一开拓发展,但缺点是各领域物流功能有重复和浪费,难以发挥物流总体效益。

(四)物流子公司模式

物流子公司模式是大型企业在总公司之下将物流部门从专门的职能部门中分离出来,成立单独的物流子公司。这个子公司成为企业集团中的一员,不但在本企业集团中承担物流责任,而且还可以和集团外其他企业建立紧密或松散的关系,接受其他企业的物流委托,进行物流经营服务活动。关于物流子公司的作用如图2-2所示。

 

                  图2-2  物流子公司的经营作用

从图2-2可以看出,物流子公司的成立使其成为一个自负盈亏、自我核算的独立经营实体,这样有利于其内部进行有效的物流费用管理,控制物流成本水平。另外,成立物流子公司后,为了自己的经营利益,物流子公司会努力实现物流的合理化和现代化,提升物流工作的效率,以适应生存和竞争的要求;最后,物流子公司具有对外承接各种物流服务的功能,这帮助总公司拓展了经营领域,实现了多角度经营,利于公司整体的发展。从相互关系上看,物流子公司和其他企业子公司的关系可以是一般联合形式,也可以是相互持股关系,总公司之间还可以是控股关系。

企业所采取的物流模式是决定物流部门组织构成的基础和主要依据。在确定模式之后,企业就可以按照该模式的特点和原则选派相应的工作人员组建相应的物流部门了。

在物流运作模式方面有很多人做过研究,其中部分研究有:

刘(2002)从第三方物流公司出发,结合对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的利弊分析,研究了我国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的选择问题①。

高海晨(2004)通过对大量工业企业的数据和现状研究,剖析了企业自营物流运作模式的特点,以及该类运作模式中的企业活力状况②。

李国强(2006)通过对富士康、海尔、美的三大公司的物流运作模式的比较和研究,分析了当前我国大中型制造企业的主要物流运作模式,及其相关的一些现状③。

王勇、许强和李明阳(2007)在对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统计研究,结合相关权威理论资料,对我国当前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分类及相应的特征做出了研究④。

第二节   物流运作流程

一、物流运作流程的概念

企业物流运作流程是指企业物流活动过程中完成物流目标的所有产生物流价值的行为集合和工作程序。借助哈默和钱比的观点,对企业物流运作流程冲击最大的主要有三要素,即顾客、竞争和变化。

(一)顾客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与顾客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顾客运用对商品和服务的选择权,决定企业的兴衰。一方面顾客对自己权利日益清楚,另一方面企业不断提供同类有差异化商品,使顾客的权利进一步增加,在企业的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从而影响了企业物流运作流程设计。

(二)竞争

有市场就有竞争,而且竞争日益激烈,呈现新的特点,即在市场更为开放和世界统一市场形成的条件下,任何一个行业可以找到极具竞争优势的现代企业;竞争理念、方式和范围发生变化;竞争成为战略的竞争,成为供应链体系的竞争;竞争要素的改变需要企业物流运作流程设计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三)变化

所谓变化就是指企业本身在变,企业的外部环境在变,顾客与竞争也在变。因此,企业物流运作流程必须以变化适应变化才能发展,才能成功。

二、物流运作流程的基本构造

     企业物流运作流程基本上分为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

(一)横向结构

横向结构是指企业物流运作从投入到产出总过程相关的一系列基本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物流作业流程。即接单、采购、运输、库存、检验配送等组成的基本流程。

2、物流服务流程。主要是为顾客提供物流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管理咨询等系统物流服务组成的基本流程。

3、物流信息流程。是指从各部门各方面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汇总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信息、创造信息价值等活动组成的基本流程。

4、物流管理流程。即对物流运作过程实施计划、组织、控制、协调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的活动组成的基本流程。

(二)纵向结构

纵向结构是指从企业物流运作决策到物流运作执行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物流运作决策流程。即企业从最高层到基层员工形成物流运作决策的基本流程,目标是实现企业物流的有效运作。

2、物流运作执行流程。即企业物流运作的实施流程,包括了执行方法、 执行监督等。

第三节   物流运作管理

一、现代企业物流运作管理的发展

(一)现代企业物流运作管理的相关概念

现代企业物流运作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社会物质实体流动的一般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运作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过程。现代企业物流运作管理的基本目的是,实现物流运作的优化与协调,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企业物流运作管理主要包括:对物流运作各环节的管理,如运输、库存和包装等环节的管理;对物流运作系统诸要素的管理,如人、财、物和信息等要素的管理;对物流运作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如物流活动的计划、质量、技术等职能的管理。

(二)现代企业物流运作管理的发展过程

 1、功能化物流运作管理

 运输、仓储、包装等物流的功能是在生产和社会经济活动中产生的,通常被作为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辅助环节来完成特定的功能。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品交易市场空间扩大,整个生产销售活动中的运输、储存和包装等功能性物流活动得到重视。但是,物流运作管理处于分散的、单一功能的组织与管理状况。

2、系统化物流运作管理

系统化物流运作管理,就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确定的物流系统目标,提高向消费者和用户供应商品的效率,而对物流系统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追求在合适的时间,以期望的服务水准和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和产成品配置到指定的场所,实现经营效益的最大化。系统化物流运作管理就是将与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相关的原材料、在制品、零部件的流动和保管、制造支援,以及销售物流加以整合的全过程管理。

 3、集成化物流运作管理

集成化物流运作管理就是实体供应管理、制造支持管理与实体分销管理的系统集成。包括从原材料、零部件等实体供应开始,通过生产加工过程的制造支持和产品实体分销链,到将产成品送到最终用户手中为止的实物流动的全过程。主要包括功能集成、内部集成和外部集成。

4、网络化物流运作管理

企业物流运作管理在现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能够整合企业内外各种物流资源,实现跨行业、跨区域的网络化物流运作管理。网络化物流运作管理就是对供应商和客户的上下游关系的管理,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物流功能、物流资源、物流组织等进行管理,并以整个网络的最小总成本向客户提供最大的价值。

现在物流运作管理必须对供应链中所有关键的商务过程实施精细的管理,包括需求管理、订单执行管理、制造流程管理、采购管理和新产品开放及其商品化管理等。企业物流的网络化管理过程还包括从环境保护理念出发的商品回收渠道管理。

一般物流运作管理主要注重企业内部的功能整合,而网络化物流运作管理则认为只有企业内部一体化是不够的,需要实现企业内外一体化。网络化物流运作管理师一个高度互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不同层次上的相互关联的技术经济问题进行成本效益权衡。

物流网络化管理是通过协作、整合外部资源来获得最佳的总体运作效果,是按照市场的需求,以品牌、知识、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构成的网络系统来整合或重新配置社会资源。

对于物流管理方面的研究历来不少,例如:

朱桂平、李怀政(2003)在企业物流分销网络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企业的不利影响方面做过了解和分析,并在战略管理方面提出了独到见解⑤。

霍红、马常红(2004)在经过对物流各个流程的分析研究后,从整体上对现代物流的管理方面做出了研究⑥。

马士华、林勇(2005)经过对物流供应链各环节的分析,了解了现代物流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对物流供应链中的管理工作做出了研究⑦。

二、现代企业物流成本影响因素

企业物流活动中,所有同材料和产成品的转移与分类储存有关的业务活动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应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物流部门在运作中一个最基本的观点就是节省物流工作的资金占用与相关费用,从而实现最小费用支出,促进企业经营成本的下降,增加经济效益。所以物流经理在每项相关工作的安排上,都要首先引入成本观念。与计算物流成本有关的各项业务活动如图2-3所示。

 

                                图2-3  企业物流成本的影响因素

 在企业物流运作过程中,对于物流成本的管理控制是极为重要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企业物流的运作能力。关于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控制方面,相关人员做过的研究有很多,其中部分研究如下:

邓风祥(2003)曾通过对大量的现代企业物流的分析,并对整个物流流程中涉及成本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了了解和分析,在物流的整体流程中的成本管理方面做出了研究。

朱伟生(2004)结合各个行业的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等和物流涉及到的物流运作方面信息,对企业物流运作中的成本管理控制做出了研究。

李伊松(2005)通过对大量的物流案例分析,在物流成本管理上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第四节 IT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分析理论

一、IT 企业物流运作特点

IT 行业是服务行业中的一种,IT 物流是服务行业物流的组成部分。IT 业物流运作既有服务业物流的特点,同时又要符合IT 企业的原则,呈现出如下特点:

(1)数量小,价值高。每个客户对产品的需求不大,公司每次储存和配送的数量一般在一百单位以下。但是这些产品主要为计算机、投影仪、数码产品、光触传媒等高科技含量技术密集型产品,价值较高。每一单位产品的价格均在千元以上,最高的可达数十万元。

(2)品种多 配送要求高。当前IT 产品生产商众多,每一类产品的品牌都有很多,各品牌的产品各有优缺点,因而每一品牌的产品均有一定的消费群体,不同客户对同一产品的消费需求亦有所差别,这就要求企业有能力同时配送不同品牌的同一产品或不同产品。而又由于这些产品普遍价值较高,决定了在配送过程中对产品安全性要求非常高,一旦出现产品损坏、丢失等情况,都将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3)配送量波动大,时间要求较严格。面对的消费者主要为政府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部门,产品需求主要出现在每年的2~6 月及9~12 月间, 其余月份需求量极小。配送过程有时间窗限制,如限定某个时段到货。

(4)服务内容广泛。IT 企业实行按需(订单) 采购和多品种、小批量进货,且所购多为零部件及初级产品,货物购进后需要拆零、组装,有时还因客户的特殊需求,需要对产品进行简单加工或 者安装客户指定的软件系统,因此IT 企业的物流系统要具备拆零、分拣、包装、组装和简单加工等功能。

此外, IT 企业的业务特点还要求其物流系统具备高效地处理退货/换货、维护/维修的能力。一方面,因为IT产品货损率较高(尤其是软件系统方面), 造成换货频率和数量也比较大。另一方面,IT 产品的更新换代的频率较高,产品升级或旧产品淘汰速率快。因此,若企业的物流系统处理能力低下, 必将严重妨碍企业物流运作。

在IT类企业发展模式方面,对其做过研究的人不少,其中部分举例如下:

    陈川和杨东援(2006)在当前IT发展现状下,分析了IT类企业的现有模式,并对IT类企业现有模式下的企业物流需求做出了研究。

    王海燕(2008)通过对各大IT类企业的现状分析,结合其他成熟行业发展历程的分析,对IT行业的未来发展及其模式选择做出了研究。

   

   

二、IT 企业物流运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IT 企业物流运作过程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不够重视。由于物流并非IT 企业的核心业务,所以IT 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中的物流运作的重要性缺乏意识。

(二)人才紧缺, 流失严重。目前大多数IT 企业的物流部门严重缺乏既能进行物流管理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三)物流运作成本过高。大部分IT 企业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采取自运形式, 这样就导致货运率不高,且多空车返回,物流资源被严重闲置浪费, 加大了运输的成本。

(四)各种物流设施技术水平较低,物流作业效率不高。即使是在擅长信息技术研发、处理的IT 企业,其配送场所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物流信息共享、库存查询、货物跟踪等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率也还非常之低。

(五)业务混杂,分工不明确。目前很多的IT 企业中虽然设置有物流部门, 但物流部门往往不仅仅从事物流业务,还兼从事销售部、客服部等部门的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业务。分工的不明确,直接导致了物流运作成本的提高、物流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低下等消极后果。

三、IT 企业的主要物流运作模式

(一)四类物流运作模式

IT 企业物流系统是其所从属的IT 产品供应链的终端构成环节,也是形成商品使用价值的重要环节,涵盖了从产品采购到产品销售、回收的整个物流全过程。根据提供物流服务的主体不同,一般将其运作模式分为以下四类,各有特点。

1、自营配送模式(图2-4)。就是IT 企业自己建立仓库、配送中心的物流模式。当前国内IT 企业大多采用这一模式。

 

图2-4 自配物流模式

2、第三方物流模式(TPL 模式,图2-5)。即IT 企业将其物流配送业务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专门的物流企业来运营的一种运作模式。

 

                                             图2-5  第三方物流模式

3、供应商配送模式(图2-6)。即由供应商直接进行商品配送,IT 企业接到客户订单后,再向供应商发出订单,由供应商直接将IT 企业采购的商品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送到指定地点交给指定的接收方。

 

                                         图2-6  供应商配送模式

4、共同配送模式(图2-7)。共同化配送是多家连锁企业为实现整体的物流配送合理化,以互惠互利为原则,共同出资建立配送中心,并由出资企业共同经营管理,为所有出资企业提供统一配送服务的模式。如果资源足够,还可以为非出资企业提供有偿配送服务。当前我国IT 行业所采用的物流运作模式主要是自营物流与第三方物流模式,以及小部分采用供应商配送模式。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我国IT 企业竞争激烈和国内物流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造成的。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说哪种模式就是落后的,哪种就是先进的;亦不能说哪种模式就成本低, 哪种模式就成本高。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际,对各个模式的运作流程进行研究,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才是最恰当的。

 

图2-7  共同配送模式

(二)物流运作流程

一个完整的IT 企业一般包含产品部、销售部、财务部、人事部、技术部、客服部、物流部等职能部门。由于物流是一个很广的范畴,它包含的业务多而复杂,因此,完整的物流运作不仅是物流部的职责,还涉及销售部、财务部、客服部等部门,需要多个职能部门通力合作予以完成。

下面,以自营物流模式和第三方物流模式这两种最常见的物流运作模式对IT 企业的物流运作流程进行探讨。

1、自营物流模式

传统的自营物流主要源于生产经营的纵向一体化,其运作流程为:销售部门接到客户订单后转给采购部,采购部凭订单需求向供应商采购产品,由供应商将产品运送到企业的仓库,再由仓库进行简单加工后用企业自有的车辆将产品送到客户手中。如果在保修期间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客户可向客服部门反馈。(见图2-8)

 

图2-8 自营物流模式运作流程

IT 企业采用自营物流模式具有如下几个积极作用:

(1)对于IT 产品的采购、加工和销售环节,产品性能、规格以及供应商的经营能力,企业自身掌握最详尽的资料。

(2)企业通过内部行政权力控制产品的采购和销售,不必为运输、仓储、配送和售后服务的佣金问题进行谈判,避免多次交易花费以及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 降低交易风险, 减少交易费用。

(3)IT 产品不同于其他商品,配送后还需要进行安装、调试等工作,企业采用自行配送,可以同时完成后续作业,避免和物流公司的业务交叉。

同时,采用自营物流模式亦存在以下负面效应:

(1)企业为了自营物流,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仓存设备、运输设备以及相关的人力资本,这必然会减少企业对系统开发等核心业务的投入,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2)对于绝大多数IT企业而言,物流部门只是企业的一个后勤部门,若实施自营物流,可能会给管理控制带来不便。

(3)对于规模不大的IT企业,其产品数量有限,采用自营物流,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一方面导致物流成本过高,另一方面,由于规模有限,物流配送的专业化程度非常低,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4)无法进行准确的效益评估。

2、第三方物流模式

第三方物流模式的运作流程为:销售部接到客户订单后转交采购部,再由采购部将订单需求告知第三方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向供货商采购并向客户配送货物。(见图2-9)

 

图2-9 第三方物流模式运作流程

IT 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归核优势。一般来说,IT 企业的关键业务不会是物流业务,并且物流业务也不是他们的专长,而新兴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从事多项物流项目的 运作,可以整合各项物流资源,使得物流的运作成本相对较低,物流作业更加高效,IT 企业如果将物流业务交给他们来做,将得到更加专业的物流服务,同时也可以集中精力开展核心业务。

(2)业务优势。可以使IT 企业获得自己本身不能提供的物流服务,以及降低物流设施和信息网络滞后对企业的影响。

(3)成本优势。①第三方物流可降低IT企业运作成本。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利用规模生产的专业优势和成本优势,通过提高各环节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费用节省,使企业能从分离费用结构中获益。对于服务型企业来说,物流成本在整体运营成本中占据了不小的比重。另外,由于企业使用外协物流作业, 可以事先得到物流服务供应商申明的成本或费用,可变成本转变成不变成本, 稳定的成本使得规划和预算手续更为简便,这也是物流外包的积极因素。②第三方物流可以减少固定资产投资。现代物流领域的设施、设备与信息系统的投入是相当大的,企业通过物流外包可以减少对此类项目的建设和投资,变固定成本为可变成本,并且可以将由物流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所带来的财务风险转嫁给第三方。尤其是那些业务量呈现季节性变化的公司,外包对公司资产投入的影响更为明显。

不难看出,第三方物流确实能给企业带来多方面的利益,但这并不意味着物流外包就是IT企业的最佳选择,事实上,第三方物流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负面效应。

(1)IT 企业对物流的控制能力降低。由于第三方的介入,使得企业自身对物流的控制能力下降,在双方协调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物流失控的风险,从而使企业的客服水平降低。另外,由于外部服务商的存在,企业内部更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局面,影响效率。

(2)客户关系管理的风险。①企业与客户的关系被削弱。由于IT企业是通过第三方来完成产品的配送与售后服务,同客户的直接接触少了,这对建立稳定密切的客户管理非常不利。②客户信息泄漏风险。客户信息对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但第三方物流公司并不只面对一个客户,在为企业竞争对手提供服务的时候,企业的商业机密被泄漏的可能性将增大。

(3)连带经营风险。第三方物流是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如果服务商自身经营不善,则可能影响企业的经营,解除合作关系又会产生较高的成本,因为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建立在较长时间的磨合期上的。

 

第三章 企业物流运作现状分析

第一节 公司现状分析

一、公司的发展现状

杭州锦云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数码、电脑的企业,是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注册的企业。主营智能网络工程、服务器、图形工作站、台式电脑、笔记本、打印机、复印机、交换机、防火墙、VPN设备、投影机及各类IT耗材。

        公司位于中国浙江杭州市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锦云科技有限公司本着“真心实价,诚信至上”的原则,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热诚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参观、考察、洽谈业务。

二、公司的组织结构

自公司成立以来,杭州诺讯科技有限公司经过不间断的发展和进步,公司的整体架构以及各部门职能等等已经在不断的完善,公司主要的组织结构如图3-1所示

 

图3-1 公司组织结构图

第二节 公司物流运作模式的现状分析

一、杭州锦云科技有限公司的运作模式介绍

 杭州锦云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整体上越来越规模化和规范化,无论是组织架构还是各职能部门,分工越来越细,对物流管理和物流运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物流部门是企业极为重要的一个部门,直接影响着公司的整体运作成本和服务质量,另外运作效率的提高、客户群中影响力的增强和客户满意度的提高也离不开它。而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的正确选择是增强企业物流整体运作能力极为重要的一环。合适的物流运作模式能够帮助提高企业物流的竞争力,在纷繁复杂的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占得一席之地。

公司目前主要采用的物流运作模式是自营物流业务运作模式,拥有比较完善的独立运作的物流机构。

二、企业物流运作现状

企业物流的功能必须通过具体的业务流程来实现。通过对整体物流业务的流程的了解和分析,来发现和研究企业物流运作存在的不足之处。

企业物流业务的基本工艺流程如图3-2所示。

 

                    图3-2 配送基本作业流程图

(一)订单处理

 订单处理是物流中心组织、调度的前提和依据,是其他各项作业的基础。物流中心的交易起始于客户的咨询、业务部门的报表,而后有订单的接收、业务部门查询出货状况、装卸货能力、流通加工负荷、包装、配送负荷等来答复客户,而当订单无法依客户之要求交货时,业务部可以加以协调。订单处理的传递流程如图3-3所示。

 

                     图3-3  订单处理的传递流程图

(二)进货

物流中心进货主要包括订货、接货、验收入库三个环节。进货作业是从货车上把货物卸下、开箱,检查其数量、质量,然后将有关信息书面化等。进货作业流程如图3-4所示。

 

              图3-4 进货作业流程

(三)储存

在物流运作过程中,储存作业是为了给配送提供货源保证,一次性集中采购,储备一定数量商品,可以享受价格上的优惠。在储存阶段主要任务是保证商品在储存期间质量完好,数量准确。合理的储存方式非常重要,对于整个物流运作来说,这也是一个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

(四)分拣

分拣作业即交货作业人员根据客户订单要求,从储存的货物中拣出用户所需商品的一种活动。对于小体积多品种商品可以采取摘取的方式拣选,工作人员拉着集装箱在排列整齐的仓库货架间巡回活动,按照拣货单上表明的品种、数量、规格挑选出用户需要的商品放入集装箱内,再按一定方式进行分类,或采用人工作业配合自动传输系统拣取,也可以采取自动分拣设备拣取商品。如图3-5为按订单拣货作业流程。而对大体积或大数量的商品出货,也可以采取播种分队的方式分拣。如图3-6 为批量拣货作业流程图。

 

图3-5 按订货拣货作业流程图

 

图3-6 批量拣货作业流程图

(五)配装出货

 为了充分利用运输车辆的容积和载重能力,提高运输效率,可以将不同用户的货物组合配装同一辆货车上,因此,在出货前还需完成组配或配装作业。有效的混载与配装,不但能降低送货成本,而且可以减少交通流量、改变交通拥挤状况。如图3-7为配货作业流程图。

 

        图3-7 配货作业流程图

(六)送货

杭州锦云科技有限公司物流中心有自备的车辆进行送货作业。 如图3-8所示为送货的基本作业流 程图。

 

      图3-8 送货的基本流程图

目前公司物流部门在送货作业这块比较薄弱,相对其他竞争对手来说,竞争力较低,主要有运输准时率低,运作成本高,这也造成了在客户方面的不满,在客户群中公司的影响力难以增强。另外,送货的方式也是送货整体协调的关键,而公司是自营物流运作的方式,也会出现送货车辆紧缺状况,影响公司整体业务运作的流畅。

   所以,公司所采用的自营物流运作模式的方式是否合理有待分析研究。

第四章 杭州锦云科技公司运作模式设计

第一节  解决问题的方案设计

(一)AHP方法简介

由于许多评价问题的评价对象属性多样、结构复杂,难以完全采用定量方法或简单归结为费用、效益或有效度进行优化分析与评价,也难以在任何情况下做到使评价项目具有单一层次结构。这时需要首先建立多要素、多层次的评价系统,并采用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的方法或通过定性信息定量化的途径,使复杂的评价问题明朗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T.L.萨迪(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解析递阶过程,通常意译为“层次分析”)方法。AHP评价方法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成组成因素,并按支配关系形成层次结构,然后应用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决策方案的相对重要性。

1、AHP方法评价主要步骤:

(1)、分析评价系统中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方式:首先用层次分析法深入分析所提出的问题,然后把问题中所包含的因素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大体可分为三层:最高层为目标层,这一层中只有一个元素,是分析这个问题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中间层为准则层,这一层有多个元素,它表示采用某种措施或政策为实现最终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最底层为方案层,它包含了为实现最终目标的各种措施或决策方案。

(2)、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3)、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要素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

(4)、计算各层要素对系统目的(总目标)的合成(总)权重,并对各备选方案排序。

2、具体计算方法:

   (1)计算判断矩阵每行所有元素的几何平均值

设n 阶的判断矩阵为  ,则判断矩阵各行的几何平均值为:

                         ①

   (2)对  进行归一化处理,求判断矩阵  的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

求得本层第i 个指标的相对权重为

                      ②

则所求的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的近似值为w=(w1,w2,…,wn)T。

   (3)求判断矩阵  的最大特征值。

                          ③

   (4)为了保证层次单排序的可信性,需要对判断矩阵一致性进行检验。一致性比率计算如下:

                   ④

其中,C.I 为相容性指标值;R.I 为平均一致性指标值。

表4-1: R.I.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N 1 2 3 4 5 6 7 8 9

R.I. 0 0 0.52 0.89 1.12 1.26 1.36 1.41 1.46

R.I.是同阶随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的平均值,其引入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一致性判断指标随N增大而明显增大的弊端。

当 ≤0.10时,则认为层次总排序结果是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

(二)AHP方法应用

杭州锦云科技有限公司属于IT类企业,其物流运作模式主要有四种:自营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供应商配送模式和共同配送模式。在前文中已经对它们做过概念介绍,此处不再复述。下面运用AHP方法对公司的物流运作模式选择做出评价,以选择合适的物流运作模式为目的,成本因素、风险因素和服务因素作为评价的准则,最终做出方案决策,即四个物流运作模式的选择,见图4-1。

 

                             图4-1  企业物流运作模式选择评价结构模型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所示:

1、经对公司综合性的分析和研究得出B关于A的判断矩阵,如下表4-2所示:

表4-2 B关于A的判断矩阵

A 成本B1 风险B2 服务B3

成本B1 1 4 3

风险B2 1/4 1 1/2

服务B3 1/3 2 1

计算特征向量   T

 =B1/ B1+ B1/ B2+ B1/B3=1+4+3=8

 =B2/ B1+ B2/ B2+ B2/ B3=1/4+1+1/2=1.75

 = B3/ B1+ B3/ B2+ B3/ B3=1/3+2+1=3.333

归一化,求得B 关于A 的权向量为 =(0.611,0.134,0.255)T

则可计算得

λmax=1/3(1.912/0.611+0.415/0.134+0.727/0.255)=3.026

C.I.=(3.026-3)/(3-1)=0.013

C.R.=0.013/0.52=0.025<0.1

说明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 可代表Bi=(B1,B2,B3)在A 中的比重(或排序权量)向量。

2、通过对公司的综合分析和研究得出Cij关于B1的判断矩阵,如表4-3所示。

表4-3 Cij关于B1的判断矩阵

成本B1 C1 C2 C3 C4

C1 1 3 3 2

C2 1/3 1 1/2 1/3

C3 1/3 2 1 2

C4 1/2 3 1/2 1

计算特征向量   T

 =C1/ C1+ C1/C2+ C1/C3+ C1/C4=9

 = C2/ C1+ C2/ C2+ C2/ C3+ C2/ C4=2.1667

 = C3/ C1+ C3/ C2+ C3/ C3+ C3/ C4=5.3333

 = C4/ C1+ C4/ C2+ C4/ C3+ C4/ C4=5

归一化可得C关于B1的权向量为WB1(C)=(0.4186,0.1008,0.248,0.2326) T

则可计算得

λmax=1/4(2.6207/0.4186+0.3816/0.1008+1.1006/0.248+0.9086/0.2326)=4.0519

C.I.=(4.0519-4)/(4-1)=0.0173

C.R.=0.0173/0.89=0.0194<0.1

则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3、同上研究得出Cij关于B2的判断矩阵,如表4-4所示。

表4-4 Cij关于B2的判断矩阵

风险B2 C1 C2 C3 C4

C1 1 1/6 1/5 1/7

C2 6 1 3 1/2

C3 5 1/3 1 1/4

C4 7 2 4 1

计算特征向量    T

 = C1/ C1+ C1/C2+ C1/C3+ C1/C4=1.5096

 = C2/ C1+ C2/ C2+ C2/ C3+ C2/ C4=10.5

 = C3/ C1+ C3/ C2+ C3/ C3+ C3/ C4=6.5833

 = C4/ C1+ C4/ C2+ C4/ C3+ C4/ C4=14

归一化可求得C关于B2的权向量为WB2(C)=(0.046,0.322,0.202,0.43) T

则可计算得

λmax=1/4(0.168/0.046+2.08/0.322+0.747/0.202+3.826/0.43)=4.177

C.I.=(4.177-4)/(4-1)=0.059

C.R.=0.059/0.89=0.0663<0.1

则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4、同上研究得出Cij关于B3的矩阵,如表4-5所示。

表4-5 Cij关于B3的判断矩阵

服务B3 C1 C2 C3 C4

C1 1 1/5 1/3 1/4

C2 5 1 3 2

C3 3 1/3 1 1/2

C4 4 1/2 2 1

计算特征向量  T

 =C1/C1+ C1/C2+ C1/C3+C1/C4=1.7833

 = C2/ C1+ C2/ C2+ C2/ C3+ C2/ C4=11

 = C3/ C1+ C3/ C2+ C3/ C3+ C3/ C4=4.8333

 =C4/ C1+ C4/ C2+ C4/ C3+ C4/ C4=7.5

归一化可得C关于B3的权向量为WB3=(0.071,0.438,0.1924,0.2986)T

则可计算得

λmax=1/4(0.2554/0.071+3. 10723/0.438+0.7937/0.1924+1.5874/0.2986)=4.1148

C.I.=(4.1148-4)/(4-1)=0.0383

C.R.=0.0383/0.85=0.045<0.1

则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进一步计算得出:

表4-8 Ci关于Bij判断矩阵的计算结果

B

C B1

(0.214) B2

(0.104) B3

(0.212)

C1 0.065 0.097 0.332

C2 0.102 0.341 0.098

C3 0.359 0.467 0.224

C4 0.023 0.315 0.342

 

4.048 4.026 4.114

 

0.042 0.035 0.026

则 均<0.1,一致性可接受。

最后计算可得:WA(C) =(0.302,0.286,0.224,0.164)T。

结果表明,四个方案的优劣顺序为C1、C2、C3、C4,物流运营模式C1 即自营配送模式在模式选择问题中所占比重最大,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次之,共同配送运作模式第三,供应商运作模式排最末。

第二节 优化设计后的物流运作体系

一、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变化情况

杭州锦云科技有限公司目前采用自营物流运作模式,而根据前面的AHP评价分析法分析决策得出,最优的方案确实是自营物流运作模式,但是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紧随其后,两种运作模式相差不太大,所以,建议公司改用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相互结合的物流运作模式会更好。

通过AHP评价方法的应用,对杭州锦云科技有限公司物流运作的整体评价,最终决策结果是自营物流运作模式,但公司目前营运状况却存在着物流运作成本偏高,物流运作效率低,顾客满意度不高,在客户群中影响力很难提高,品牌效益不好等现象。

当公司物流运作模式改进之后,相信这些问题都能够一步步解决。真正适合自己公司物流运作的运作模式,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物流运作成本和运作效率的问题,从整体上提高物流运作能力,从而不断的推广出公司的品牌,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强在同行业中和其他竞争对手的竞争力,以及在公司经营区域内的整体影响力。

二、公司物流运作流程的变化情况

当企业整个物流运作模式发生改变之后,公司的物流运作流程方面也有了相应的变化,通常情况下的基本业务流程的变化如图4-2所示

 

图4-2  优化后的基本业务流程图

当公司的运作模式优化为自营物流运作模式和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相结合时,公司的采购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一方面可以通过自己公司的物流中心的采购进货方式,整体控制物流流程,并能够通过对各个物流环节的控制,节省运作成本,整体上提高公司的运作效益。而且,面对顾客对货物情况的询问时也能很好的解答,针对顾客对货物运输情况等要求也很妥当的解决,进而提高顾客满意度。而另一方面当公司物流运作出现迟滞,货车紧缺或一些自营物流运作不太合算的时候可以选择第三方物流公司,防止了顾客延期收货,降低顾客满意度等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物流整体运作上的流畅,提高公司整体运作效率

另外,在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转型之后,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考虑,从完全自营物流运作到自营物流运作和第三方物流相结合的模式,这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同,需要从整体调控,严格控制物流运作的成本,并使得整体物流运作协调统一。

公司在和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的情况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状况:公司库存不充足和公司库存充足时的运作。其中在公司库存不足情况下使用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时,公司物流中心仍旧需要在整体监控货物流程状况,与其他三者之间的各种信息交流,尤其是客户的信息反馈,一旦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客户的满意度,对公司形象造成不良影响,降低公司的物流运作效益。但好处也很明显,外包后整个物流运作的具体流程全部交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来运作,公司本身的物流设备完全可以用在其他更重要的大客户上或者说是帮助公司解决了物流中心迟滞问题,这些对公司的整体运作上显得更加合理,节俭了成本,提高了物流运作效率。但是,这种情况极为特殊,可能是货物较为小件,而公司物流中心的当前的运输车辆偏于大型,运作不合算;也可能是公司物流中心的运输车辆等没有空闲,而客户需求急迫,为了不影响公司品牌和信誉,而应用第三方物流运作。这种情况几乎没的盈利,基本的工作都是第三方物流公司在运作,所以具体的流程就不细细探讨了。

在公司库存不足时还有一种第三方物流运作的情况是在采购阶段的,即当公司库存量不足时,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运作,把货物从供应商处采购运输到公司,放入库存的一个过程。当然,这种情况极为少见,大多是因为时间比较紧迫,公司物流运输设备紧张,且供应商的物流运作效率又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或者是货物小件,公司当前运输车辆等偏于大型,运作不合算,同一储存、流通加工、配送,最后大量组装一起送货等情况下才会使用第三方物流运作。具体情况如图4-3所示。

 

图4-3 采购时的第三方物流运作图

在图4-3 采购时的第三方物流运作图中可以看出,第三方物流公司运作的主要的工作就是一个采购时货物的运输过程,即根据公司货物订单,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将货物从供应商处运输到公司仓库,填入库存的过程。这样的订单在通常的情况下都是比较大的,需要有一定规模,物流运作效率高和整体物流运作能力相对比较强大的物流公司来完成。

当公司库存充足的情况下使用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时,这种情况是第三方物流运作的主要状况。公司物流中心、客户、供应商及第三方物流公司四者之间的关系又发生了些变化,具体情况如图4-4所示。

 

图4-4 库存充足时的外包配送图

从图4-4库存充足时的外包配送图中可以发现,此时,第三方物流公司运作的主要功能就是配送运输,即将货物从公司仓库准确的运输到顾客手中的运作工作。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这部分的工作不一定是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完成,也可以由独立的承运商来完成。相对正规第三方物流公司来说,承运商的自由度更高,比较适合解决燃眉之急,主要是小型商品的运作,但他们的服务质量一般不高。而第三方物流公司因为有同一的管理和调控,服务质量高,且物流运作硬件设施上了规模,综合运作能力强,运作安全性高,比较适合大型商品有规划的物流运作。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本文以杭州锦云科技有限公司为背景,应用AHP评价方法,结合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相关理论,对杭州神州数码有限公司做出合理的分析和设计。

   在对总体的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理论的介绍之后,本文重点介绍了IT类企业物流运作模式情况,包括其分类、概念和自营物流运作模式及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的优劣比较分析。

   对公司一番简介及运营现状介绍分析之后,较为详细的了解和研究了企业物流业务运作的流程情况,并分别做出了图形分析,是整个流程更加清晰明朗。

   经过对公司物流业务流程的了解和对物流运作模式分析,发现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的不足之处,并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

针对公司物流运作现状,应用AHP评价方法,主要通过对成本因素、服务因素和风险因素的分析研究,经过一步步的计算和分析,最终决策结果是自营物流运作模式是更合适的选择。而公司目前的物流运作模式是自营物流运作模式,所以决策后的意见是把自营物流运作模式和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相结合,以提高整体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运作成本。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提高,企业物流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选择合适的物流运作模式以及改进物流运作模式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能够帮助提高企业物流整体运作能力,增强物流服务,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等的关键。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物流运作模式也不断的出现在人们眼前,各大小型企业面临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从实际出发,结合公司现状,并通过不断的比较和分析研究,最终做出决策,选择与自家企业物流相匹配的运作模式,则必然能够帮助公司物流快速的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 刘.第三方物流的利弊分析与企业物流模式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02,(7):77-79.

[2] 高海晨.工业企业自营物流模式分析企业活力[J].2004,(5):61-63.

[3] 李国强. 浅析大中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运作模式———富士康,海尔,美的物流模式比较[J],现代软科学,2006 (03): 84-85

[4] 王勇,许强,李明阳.物流运作模式分类研究[J].中国水运,2007,9:205-207.

[5] 朱桂平,李怀政.物流企业分销网络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66-67.

[6] 霍红,马常红. 物流管理学[M].北京:中国物流出版社,2004:92-95.

[7] 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EM3.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74-75.

[8] 邓风祥:《现代物流成本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77-79.

[9] 朱伟生:《物流成本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8-70.

[10] 李伊松.《物流成本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7-88.

[11] 陈川, 杨东援. IT 企业物流需求研究[J]. 物流技术, 2006(9):79-83.

[12] 王海燕. 我国IT 行业的未来发展与模式[J]. 时代经贸, 2008(1):18-19.

[13] 霍红,李楠.现代物流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7:39-46

[14] 傅桂林,袁水林等.物流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24-27

[15] 崔介何.企业物流[M]北京:中国出版社,2002:43-47

[16] 田源,李伊松,易华.物流运作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2-115

[17] 史安明,梁培志,易平等. 面向精益生产的库存管理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 2006(S1):294-296

[18] 许建强.基于MRPⅡ的库存控制模型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02,(24)

[19] 万志坚.现代物流运营基础与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20] 王国华.物流运营与控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1:102-104.

[21] 江超群,董威.现代物流运营管理[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143-146.

[22] 万志坚.现代物流运营实务与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99-101.

[23]  Kosturiak Jan,Gregor Milan.simulation in production system lifecycle[J].Computer in industry,1999.38:159-172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1.14(2):68-77

. Transportation Journal, 2004,43(4):53-66

致    谢

本论文是在王富忠导师的殷切帮助和悉心指导和下完成的。从开题报告的修改、论文的架构拟定到草稿的反复斟酌,他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提出了许多非常宝贵而又切合实际的意见,我受益匪浅。在此向王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感谢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评审论文的专家学者们!

感谢我的父母!正是他们始终如一的支持和期盼,让我持续地学习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