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幼儿启蒙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8: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进行幼儿启蒙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进行幼儿启蒙教育

篇1

关键词:幼儿 科学 启蒙教育

幼儿是好动、好奇、好问的,他们对周围变化万千的世界充满兴趣,同时,幼儿期又是人的一生中智能发展最显著的阶段,也是一生中提问最多的阶段,因此,我们要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提倡从小爱科学、学科学。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必然要以为幼儿奠定良好的科学素质为最终落脚点,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一、激发幼儿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幼儿天生的好奇心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基础。好奇心又是兴趣的先导,从小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就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从而使幼儿主动学习科学,“迷”上科学。为此,教师为幼儿选择的科学教育内容必须是幼儿感兴趣的,符合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兴奋点。

为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教师还要鼓励和接受幼儿的新奇想法和做法,并给予幼儿提供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科学实验室是发展幼儿对科学兴趣的很好场所,那里有丰富的材料,幼儿可自由操作、探索、想象、创造。兴趣是幼儿以后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强大动力,对幼儿一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培育相结合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科学是一种工具,犹如一把锋利的刀,须用刀做有益人类的工作。为此,世界各国在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同时,十分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科学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培养科学人文素养的教育,而科学人文精神的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

我园把科技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幼儿人文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启蒙教育上,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亲近感、好奇心、求知欲,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感官亲身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寻找“合乎自然”的答案,获得对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过程。引领幼儿热爱科学、关爱生命、善待生灵、主动探索、勤于创造,为幼儿科学人文素养和人格发展奠定基础。

三、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生活化

孩子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往往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认识事物,幼儿的科学活动也是在与周围的事物的互动中完成的。科学教育生活化,生活问题科学化已成为现代科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因此,在幼儿科学活动,我们应奏响“生活化的乐章”,沟通生活与科学活动联系,使幼儿体会科学就在身边,感受科学的趣味与价值,让幼儿对科学产生亲切感,这有益于幼儿发展、理解、探索和应用科学。我们对幼儿的科学教育也应该寻求一种更为自然,更为符合其年龄特点的教育,这就更需要我们倡导的以幼儿生活为内容的教育,让幼儿在生活中通过让其不断地获得丰富的经验来促进他们知识、能力、情感、品行的发展。

科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生活是科学教育的源泉,科学教育根植于幼儿的日常生活。在选择科学教育的内容时,就应以幼儿的社会生活为基石,抓住幼儿身边的事和物来组织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时会产生一些偶发的科学教育活动。我对幼儿的偶发性科学活动给予鼓励和支持,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培养。

四、创设科技走廊

作为科学区的扩展与延伸,我们在走廊上空及走廊的墙面,创造性地设计多层次的三维操作空间,供幼儿自主操作和探究。

如一楼走廊有小班幼儿喜爱的一组组“触摸箱”和用各种材料做成的长短、粗细不一的“传声筒”,以及奇妙的声控、遥控、发条、弹性玩具;二楼走廊操作平台上有师幼一起收集的“生活中的镜子”“有趣的秤”“我们学造纸”“看谁爬坡快”“多样的锁”“沙漏计时器”“有趣的磨”等操作材料,这些操作材料都是多功能的,可以有多种玩法,可以进行系列探究。二楼走廊操作平台的上空悬挂着多种可自由升降、自由探索的“系列发声玩具”和可升降装物的降落伞,这让幼儿感到新鲜、刺激,孩子们操作、探索时可以将它们降下,不操作时可将其升上去,丝毫不影响平台的其他活动。

五、鼓励幼儿进行科学探索

环境是一种氛围,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萌发幼儿的创新精神,特别需要营造鼓励和强化幼儿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的氛围。幼儿对他所生活的环境会非常关注,因此,我们在活动室内设置了科学活动区、自然角等有益操作的环境,张贴一些生动、直观的科技挂图,配备一些试管、量杯、颜料、天平,放大镜、温度计、指南针、电线、开关、磁铁以及制作的万花筒、摇筒、响筒等,使幼儿能时时处处处于观察探索的环境中。

在认识磁铁时,我在科学区里提供了大量的铁制品和其他材料制成的物品,先让幼儿用磁铁去吸各种各样的东西,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磁铁的奥秘,再提供材料让幼儿去探索:为什么有的东西磁铁吸不起来,而如果在布片下放一块铁,那么布片就会被吸起来呢?从而让幼儿了解磁铁的传导性。在活动中我常对幼儿说:“让我们试一试”“当然可以”一类的话,在鼓励、表扬、支持、肯定的环境中,幼儿有更多的自主、自由的机会,幼儿的探索活动更积极、更主动。

总之,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当好引路人,为幼儿创设科学教育的环境和条件,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幼儿科学素养; 家园合作

中图分类号:G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4-099-001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科学的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我们充分认识到科学活动的内容来源广泛,丰富多彩,孕含在周围生活的每一层次中。充分利用家庭的教育资源,开展家园互动,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但在工作实践中也发现一些问题:1.家长观念意识陈旧: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家长都认为教育是幼儿园的责任,无法理解在收集科学资料的契机中,有着亲子的交流、知识的获得和情感的提升等一系列的内涵。2.家长的勉强参与:许多家长常常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上网收集资料,缺少针对性、交流性和合作性。3.教师的支持不当:在科学探索活动的开展中,也不乏一些积极主动的家长,而教师只是把家长精心准备的材料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张贴,缺少有效的鼓励和支持。那么如何开展有效的家园合作,如何真正的挖掘家园合作的契机,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搭建家园互动交流平台,提升家长科学教育观

1.调查问卷

许多家长对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不太关注,为让家长在幼儿科学教育上与幼儿园保持一致,我们从一系列调查问卷入手,了解幼儿现有的科学知识层次以及家长的科学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和家长共同探讨选择幼儿感兴趣、贴近其生活的科学探索内容,达成家园共识,为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打下基础。

2.科学讲座

为赢得家长的支持,我园采用讲座的形式向家长宣传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科学素质的重要性及作用,搭建教师、家长之间互相交流科教信息、经验的平台,达到资源、信息共享。

3.家园信息互动平台

为促进家幼间的有效合作,我们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采用“家园直通车”,“家园联系栏”,“家长信箱”等形式,搭建教师、家长之间互相交流科教信息、经验的平台,达到资源、信息共享。

二、创设家庭科学教育环境,吸引家长参与科学探索

1.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首先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新发现应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赞扬,以自己的情绪、情感去感染孩子,和孩子一起观察、一起探讨,创设一种平等互助的氛围,还应给予孩子出错的权利,尊重和接纳孩子的观点、兴趣、发现和解释,在愉悦的氛围中调动幼儿兴趣。

2.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我们把选材内容扩展到生活中征求家长意见,把幼儿感兴趣的成活动的内容。如在班级区角活动中创设科普区“十万个为什么”,用来收集幼儿感兴趣的事,并与家长一起为幼儿寻求答案。

3.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

为让家长了解幼儿科学教育的探究模式,我们指导家长观摩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了解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形式。

三、开展亲子科学教育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素养

1.园内互动

通过组织家长观看科学观摩课、亲子科学课堂、科学小讲台等多种形式,让家长走进我们的课堂,走进我们的科学教育,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科学观摩课是向家长展示幼儿在园的半日活动情况,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了解幼儿在科学探索能力培养方面的措施和方法,加强家园的联系性。亲子科学课堂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有职业专长的家长来园指导科学教育活动。科学小讲台是利用园内已有场所、设备和人才教育资源,以教师和家长志愿者为主讲人,采用主持人情景展现、互动参与等形式,定期启动小讲台,每次的讲台活动内容自定,可以是教师根据幼儿当前观察兴趣点生成的科学小擂台,或由家长与孩子一起设计的科学小制作、小实验,展示简单的科学现象。

2.园外互动

我们从家庭、社会、自然三方面资源入手,设计合理的家园互动活动,引起家长和孩子共鸣。如家长组织幼儿参观气象台,观察、了解天气预报制作的常识及如何进行天气预测;观赏楠溪江的风光,领略家乡的风光之秀丽;带幼儿品尝温州鱼丸、馄饨等,感受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带幼儿欣赏温州民间艺术米塑,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带幼儿参观印刷厂,了解现代化印刷过程,并与我国古代印刷术进行比较,感受祖国科技的飞速发展。这些活动不仅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也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探究、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丰富幼儿科学经验,开拓幼儿视野,自然而然地引发幼儿探究科学的愿望与求知欲。

3.家幼互动

家长要做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幼儿出现的疑问和困惑。家长要善于捕捉孩子在生活中发现的科学现象或原理,呈现孩子“探索”过程,幼儿园也可搭建交流“平台”,让家长和孩子以表演的形式再现亲子科学探索的过程。如科学实验手抄报、亲子环保小制作、“小博士”亲子科学宣传活动以及让幼儿在家中开展饲养种植等活动,幼儿和家长共同体会玩科学的乐趣,提高幼儿开展探索活动的能力。

4.家家互动

建立家庭互动站台、亲子互动小组、现代化互动交流平台等,可以促进家庭之间,幼儿之间的合作交往。“家庭互动站台小组”的建立,使家长在活动中,理解培养幼儿交往合作能力的重要性,让家长科学有效地使用教育方法;亲子互动小组是同一社区的家庭共同参与科学探索活动,同时利用高科技手段、网络等,促使家长与家长间进行沟通,在每周规定的时间通过网站与家长取得联系,公布最近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动态,分享交流科学教育心得。

总之,科学活动中的家园共育,旨在指导家长开展内容适宜、形式多样的亲子科学探索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科学启蒙教育观念,丰富家长与幼儿进行亲子科学探索活动的经验,提高家长的科学启蒙教育能力,家园共同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精神等良好的科学品质和素养。

参考文献:

[1]赵忠心著.《家庭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

[2]李生兰著.《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

[3]霍力岩著.《学前教育评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篇3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而幼儿年龄比较小,抽象思维能力差。数字对于幼儿来说,较抽象、枯燥,所以需要依靠直接的兴趣来引导学习。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它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愉快、轻松的环境。游戏不受外部环境的干预,完全是幼儿自主自愿进行的,这是游戏的显著特点。幼儿在游戏中,活动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动作、思维都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将数学教育渗透其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游戏情境结合起来,就可以把数学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易于接受。因此,对幼儿进行数学教学游戏化,能极大地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产生较好的效果。

数学活动游戏化的实质是让幼儿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以启发或是引导等方式,让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以游戏为饵,诱导幼儿进入游戏中去,突破以往强制灌输的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可以更好地为幼儿接受,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数学活动中游戏化教学的特点

由于幼儿在年龄上的特殊性,教学活动必须符合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对幼儿的接受能力有准确的考量。在数学活动中游戏化教学呈现出主动性、探索性、综合性、娱乐性和全面性等五大特点。

1.主动性。转变学习中教师占主导地位的思维观念,明确教师在自身的教育过程或是幼儿学习过程中只是充当引导者,幼儿才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使幼儿彻底完成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过程的转变。

2.探索性。游戏化数学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幼儿参与游戏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他们在游戏中,通过动手、动脑活动,认识所学内容,从而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3.综合性。数学教学游戏类型主要有以下六种:情节性教学游戏、操作性教学游戏、运用各感官的教学游戏、口头教学游戏、竞赛性教学游戏、数学智力游戏。游戏化教学活动通过以上六种模式,根据不同年龄开展不同游戏,综合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

4.娱乐性。让幼儿的学习充满乐趣,不再枯燥地背诗、不再烦闷地做题,以生动活泼的游戏作为学习知识的媒介,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不是逼迫幼儿学习。通过开展各类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成长。

5.全面性。数学游戏活动与美术、音乐、体育等结合,让幼儿可以进行多方面的接触,培养各自的兴趣爱好。同时,活动数学游戏所选择的游戏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特点,动手型、动脑型及动口型全面结合,让幼儿全面发展,快乐学习。

二、对幼儿实施游戏化教学的实践

1.精心编制各种教学游戏。笔者根据幼儿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创编和改编了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有趣的游戏,使幼儿积极、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如游戏“七星瓢虫”,主要渗透了认识数字以及理解7的实际意义的要求,游戏“树叶变变变”则是让幼儿通过想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运用树叶进行美术创造活动,使幼儿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编制游戏时,笔者还设计了各种样式的游戏,如在游戏“飞舞的彩球”中,幼儿既可以自由玩彩球,又可以结伴玩彩球,还可以进行小组传球比赛,这些游戏既可提高单位时间幼儿学习的密度,又能适合不同个性、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

篇4

论文摘要: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个人综合素质与教研能力才能做好幼儿教学管理工作。文章以幼儿教师整体素质提高为话题,分析了新形势下幼儿教师综合素质提高策略。

对于幼儿教师来讲,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师已经逐渐由教育属性演变为服务性教育属性。面对着新形势的要求,幼儿教师旧有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均不符合当代幼儿的发展。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应当精于本行,不断地学习与总结,以此提高自身与时俱进的思想文化水平。笔者认为,幼儿教师综合素质水平提高策略应当着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强化自身知识运用能力

目前的幼儿教师,许多都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学校,这些教师接受过最先进的幼儿专业理论知识。包括在心理学、卫生学、教育学等专业理论知识和音、体、美等等艺体知识。但是总表现上来看,由于自身实践经验运用不足,所致部分刚毕业的幼师不能横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会用专业理论知识加以利用,在幼儿教学中遇见障碍。

1.1知识结构不够合理

在工作实践中表现为对幼儿的一些提问把握不准,回答模棱两可:对幼儿错误的回答也不能给予正确合理的纠正,尤其是涉及天文、地理、生物等专业领域的问题,更无从回答甚至束手无策,满足不了科学教育的需要。

1.2教育科研水平不高

有些教师不习惯于用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观察幼儿,开展个别教育,也不善于通过观察、测量、记录分析幼儿的发展。对如何进行科学素养的教育也缺乏研究,方法简单。也不能很好地发挥家庭、社区、幼儿园三结合的教育功能开展科学教育,不善于创造性应用诱导的方式启发幼儿从小培养科学意识,使幼儿科学教育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2 提高科学教育的能力

对于幼儿教师来讲,从小开展科学教育不但是幼儿教育目标的要求,同时也是从小培养幼儿科学知识能力,开阔它们视野,培养他们对科学的极大热情与积极探索的兴趣。幼儿教师开展科学教育,应当从以下方面来提高自身开展科学教育的能力:

2.1掌握科学基础知识

幼儿的科学启蒙要求教师具备扎实、广博的科学基础知识。只有不断学习,花时间去潜心钻研,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从生活中、从科学文化的学习中吸取一切优良的知识,才能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还要学习关于生活科学、趣味数学、动物饲养、植物栽培、气象学等多领域的基础知识。通过不断的学习,将多门学科知识整理、综合、融会贯通,形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幼儿认识科学现象,理解科学知识。

2.2增强科学实践能力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主要是操作性的体验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较强的科学实践能力,能够引导幼儿开展科学小实验。例如在科学活动“磁铁本领大”中,教师提供了多种幼儿平时经常接触到的小玩意,如别针、纽扣、串珠、螺母、小木棒等,引导幼儿进行实验操作,幼儿发现,磁铁“走”,“它”也“走”,了解哪些东西会跟着磁铁“走”,同时引导幼儿思考:别针掉水里了,不伸手进水里,怎么把针取出来,培养幼儿爱思考的好习惯。

2.3把握科学教育契机

教师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细心观察幼儿活动,把握好教育的时机,保护好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为他们的好奇心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接纳的环境。积极培养幼儿的发现意识,将身边的点点滴滴转化成有趣的探索活动。教师要做科学教育的有心人,深入细致地了解每一个幼儿,引导他们参加到科学活动中来。对于那些对科学活动没有兴趣的幼儿,要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更多的参与活动的机会,使他们获得在探索中有所发现的成功体验,激发他们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如,孩子们都喜欢玩玩具,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提供电动遥控汽车、机器人、指南针、望远镜、万花筒等玩具,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到自己喜欢的科学探索活动中,获取科学经验,感受到发现、成功的快乐。

2.4开发幼儿科学兴趣

教师要善于选择、设计与幼儿生活密切联系,并贴近幼儿认识水平的科学教育内容,营造操作性强的氛围,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鼓励和支持孩子们发现和探索更多有趣的事情,引导幼儿运用科学知识解答和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得到更多的知识。可以创设自然角、科学区,通过参观、种植、饲养、小实验等活动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提供一些操作性强的材料使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获得最直接、量具体的经验,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从而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科学活动“变变变”中,教师选择了多种幼儿感兴趣的、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如“会变的橡皮泥”、“七彩肥皂泡”等,让幼儿通过触觉、视觉来、“玩玩”、“说说”,观察、感受事物的变化,体验探索成功的乐趣。

3 善于评价性教育

评价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对上一阶段教育效果的测定,又是制订下一阶段教育计划的重要依据。而观察是评价的开端和基础。全纳观察、评价是指观察者以一种接纳、不排斥的态度客观、公正、平等的对所有儿童进行观察和评价。

篇5

[关键词]:幼儿教育 集体教育活动 心灵交流

【正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该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这也就是说幼儿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作为启蒙教育有其特殊性。作为一名幼儿带班老师,我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着重培养孩子的以下能力:

一、对幼儿进行独立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目前,大多数幼儿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父母和长辈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呵护,真是捧在手心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什么事也不让孩子自己做,不管做什么都有父母亲人包办,养成了幼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导致刚入园的幼儿生活技能基础比较差,给幼儿教育带来一定的困惑和难度,如果对这些幼儿不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教育,以后他们在面对未来、面对家庭等方面都会出现困难和障碍。因此现代幼儿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尤其应该把幼儿的生活自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列为幼教工作的重点之一。幼儿的动手能力比较差主要表现在刚入园时。

我在小班时,曾经遇到这样的情况:大部分幼儿衣服脱下来以后不会自己整理,随手就扔进了衣柜里。每次户外活动回来后总得老师帮忙整理衣服,结果是既浪费时间,又容易造成幼儿的依赖心理,做什么事都不是自己动手而是等着老师去帮助他们,这样一来很不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争对这种情况我想:怎样才能让这些孩子自觉主动地去整理自己的衣物呢? 我尝试过手把手地教他们,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幼儿学习时也没有多大的兴趣。为了使幼儿对整理衣服产生兴趣,我们两们老师自编了一首儿歌:“衣服脱下你别跑,我来帮你做早操,两扇小门先对齐,拉拉衣袖伸伸臂,抱抱胳膊弯弯腰,我的衣服弄好了。”并随着儿歌的内容示范幼儿教衣服“做早操”,孩子们边念边整理衣服,每个孩子都兴致勃勃,不知不觉就把衣服整理好了。结果一个星期左右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学会了自己整理衣服。在以后的每次课外活动时回来时,孩子们脱下衣服都会边念儿歌边快速地整理自己的衣物,愉悦的表情显示他们已经学会了整理自己的衣物,而且希望得到老师的夸奖:“老师,看,我的衣服弄好了,我是第一名,应该得到小红花。”

从这个小小的事例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教会幼儿掌握一种生活技能不在于他们原有的水平如何,而在于教师如何找出一种浅显易懂并且让幼儿乐意接受的学习方法,还要为他们创设适宜的环境条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幼儿展现自我提供宽松自由的空间,给予幼儿自我发展的机会,让幼儿的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促进幼儿身心最大程度的发展。用爱心和耐心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那么幼儿就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照顾自己。

二、教育活动,即如何进行课堂教学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幼儿园的教学要以游戏形式为主,既我们常说的玩中学、学中玩。因为幼儿教育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集体教育活动(即课堂教学),所以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让幼儿自愿主动的学习是摆在每一个幼儿教师面前的难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顺应幼儿的认知规律。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其前后顺序是不变的。幼儿的认知具有相对具体性、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性的特点。他们只能依赖表象进行思维,如果你只是让幼儿规规矩矩地坐在那里听老师讲课,这样既束缚了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又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这种方式不可取。幼儿老师设计和学习活动是极富挑战性的,这需要考虑到目标的制定是否适合、活动内容和过程与目标是否匹配、幼儿座位的安排、活动过程中对幼儿的回应方法等是教师特别需要关注的几个焦点。而要做到这些需要教师不断地积累经验,教师的生活体验越丰富,知识面越广,对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学习过程了解越深,对设计学习活动和指导幼儿学习就越有帮助。只有遵循幼儿的身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课堂教学才能顺利展开,才能让幼儿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孩子只能通过对事物进行具体操作来掌握知识。举个例子,在教幼儿学习《节约用电》这首儿歌时,我是这样做的:首先老师提问孩子们活动室里有哪些电器,这些电器都有什么功能等,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接下来我打开电视,放孩子们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正看到精彩处时我让一个小朋友把电源拨掉,电视屏幕突然一片黑,什么也没有了。我问幼儿:这是怎么一回事啊?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对我说:没电了,所以就看不成电视了。趁此机会我提问幼儿:电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幼儿回答:没有了电,家里的冰箱不能用了,空调也不能转了,小朋友最爱看的动画片也看不了,小朋友最爱玩的游戏也不能在电脑上玩了,晚上黑呼呼的什么也看不见啦……这样一来,孩子们马上就明白了电的重要性。同时我还告诉幼儿:在平时我们还要注意节约用电,如果超量地使用电,总有一天电也会用完的,到时我们的生活会非常的不方便。幼儿很快地明白了这个道理。这样一来在学习儿歌时,幼儿快速地理解内容并会念儿歌了。所以说,幼儿不是消极的学习者,而是积极的学习者。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得好,"游戏就是儿童的工作"。在游戏中,儿童从事各种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又慢慢地被内化为思维活动。相反,让幼儿静静地坐着学习,对他们的成长不会产生持久的作用。只有让儿童通过积极应付环境而获得的东西,才能长久地得到保持。

三、与幼儿进行心灵交流

根据《纲要》要求,幼儿园的教育应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方面的发展,这是以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为依据的。幼儿入园后,生活学习都与教师在一起,时间比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还要长,幼儿与老师会形成一种亲密的关系。他们特别亲近、崇拜和喜欢老师,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表扬的话都使孩子的心灵受到莫大的鼓舞,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孩子都深信不疑,所以我们幼儿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用爱心去对待每个孩子。

我在小班值班的时候曾遇见这们的情况:许多家长因为工作原因只好让幼儿中午住到幼儿园,刚入园时,孩子对老师陌生,对新环境也不熟悉,中午时不但不吃饭还在那里哇哇大哭,边哭边要找妈妈。这样一来影响了其他幼儿的情绪,孩子们接二连三地哭了起来。小朋友都不吃饭了。争对这种情况,在接近中午时我把那些哭闹的幼儿叫到自己的身边,和他们聊天,问问他们爸爸和妈妈都在哪里上班啊?他们为什么要去上班啊?小朋友身上穿的新衣服都是谁给买的呀?家里有没有小朋友最爱玩的玩具啊?孩子们顾不上哭了,一个个兴高采烈地告诉我:新衣服是谁给买的,爸爸妈妈上班是为了挣钱给小朋友买好吃的、好玩的,家里有什么好玩的玩具……孩子们说地可高兴啦,看到别的家长接小朋友回家也就没有那么大的情绪反应了,慢慢地没有幼儿哭闹了。吃完饭我对小朋友说:孩子们,现在我们要去睡午觉了。睡起午觉爸爸妈妈下午就会第一个来幼儿园接小朋友回家。而且回到家还会给小朋友买好吃的、好玩的呢。小朋友听我这么一说,都对我说:老师,我会好好睡觉,那样的话爸爸妈妈就会第一个来接我,而且还给我买新玩具呢。他们都不吵不闹地上床睡觉。有个别幼儿只顾着玩不睡觉,我会去摸摸他的小脸,拉拉他的小手,告诉他只要闭上自己的小眼睛,就会看见自己的爸爸妈妈啦。孩子一听可高兴了,立刻闭上了眼睛睡觉。我同时在与这些家长沟通时告诉他们下午一定要早点来接孩子回家,以此证明老师没有骗小朋友,如此一来孩子们也会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在幼儿园也不会哭闹了而是玩地特别开心。可见,用爱心对待每个孩子、用心与每位家长交流,我们的幼教工作会少走很多弯路。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要对孩子负责。我会用爱对待身边的每一位孩子,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要对家长负责。当家长把他的宝贝送到我怀里的那一刻,我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我要关爱每一个孩子,还要教会他良好的习惯、如何与同伴相处,帮孩子们探索世界奥秘。家长的期望就是我的努力方向,我要还家长一个健康、聪明的宝贝。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与孩子打成一片,真正融入孩子当中,用爱心与耐心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为幼教事业献出一分力。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新入园幼儿情绪的稳定》

篇6

【关键词】 幼儿;环保意识;大自然

当历史跨入21世纪,人类升上太空,回头关照地球时,才惊异地发现自己正处于一个相当严重的紧要关头:人口膨胀、沙漠蔓延、森林锐减、水源污染、酸雨肆虐、垃圾成灾、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加剧、珍稀动物濒临灭绝……人类已面临着如此严重的挑战,环境保护日益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要搞好环境保护,首先必须抓好环境教育工作,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提倡“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我做起”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环保教育不应单纯是幼儿园、学校的事,每个家庭、每位父母都有这个职责。那么,如何对幼儿何进行环保教育呢?

一、接近大自然,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幼儿是通过与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获得知识和形成概念的。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是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自然课堂,而幼儿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以热爱大自然为基础的,爱得越强烈,认识就越深刻,所以在环保教育中要注意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萌发他们关心和爱护环境的情感和愿望。如:组织幼儿观看“环宇探索”、“动物世界”等电视录像;借春游和秋游之机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在幼儿游玩的时候同时给他们讲解,让幼儿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了解大自然的奥秘,认识周围环境,以及环境与人、动物、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唤起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对动物、花草树木的爱心。另外,让幼儿自主的接近大自然,也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实践性、直观性原则,丰富了幼儿的直接经验,使他们能身临其境,真正理解所学内容的含义。

二、亲近小动物,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要使幼儿形成一定的环保意识,开展的幼儿环境教育必须从幼儿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一些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内容、事例及环境,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念。方法一:让幼儿参与植物角的管理。幼儿通过接触、管理自然角,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进一步了解动、植物与人的关系,并使自身的多种感官发挥作用。例如:春天来到时,老师在自然角饲养了一些小蝌蚪,小朋友又好奇又兴奋,经常围在鱼缸边逗弄它们,玩得不亦乐乎,当小蝌蚪长成青蛙时,孩子们兴奋不已,都高兴地叫喊着:“小蝌蚪长成大青蛙了,长成大青蛙了!”这时候,再借机对幼儿进行保护青蛙、保护益虫的环保教育,这时所收到的效果远比教师一遍又一遍的灌输来的更好。方法二:带领幼儿亲身体验,强化幼儿的环保意识。组织幼儿实地参观和感受幼儿园附近的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如青山绿水的优美自然环境和垃圾遍地、浓烟滚滚的受污染环境,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还可以进行一些小实验,如:准备两条同样的金鱼,分别养在两个装有清水和污水的鱼缸里,用简单的词语或图案记录金鱼的生长情况,从实验中唤起幼儿的环保意识。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的游戏进行环保教育。如“呼吸的大树”,在游戏中用椅子代替树木,只有在“树”下才能呼吸,随着“树”的减少,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会感到呼吸越来越困难,让幼儿通过这个游戏明白植树造林和保护树木资源的重要性,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采用生动有趣的形式,让幼儿了解环境问题,让他们知道平常所能接触到的环境事件,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强化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贴近生活,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陈鹤琴先生曾说:人类动作十分之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小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因此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是很重要的。首先应明白,幼儿主要模仿来学习,成人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家长、老师应有强烈的危机感、责任感和明确的环保意识,绝不做有损环境的事(如攀折花木、乱丢垃圾等),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上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其次,可以借助于孩子们最喜爱的电视节目和幼儿文学作品对其进行环保教育。例如电视动画片《地球超人》、幼儿故事《猴子的家》等是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的好教材。另外,每年的“世界环境日”都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机,给孩子讲解那些宣传画片,让孩子了解一些环保的基本知识也是很必要的。再次,培养幼儿环保的行为习惯,要以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和兴趣为依据,以促进幼儿主动参与为出发点,从激发幼儿的动机开始,以情感为动力,使幼儿获得知识和能力,落实到相应行为上。对幼儿日常行为要有意识地引导,帮助他们强化对环境有利的行为,使这些行为渐渐成为幼儿自然而然的行为,逐步培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四、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教育要与家园相结合。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幼儿与家长夕相处,家长的环境保护意识与行为对幼儿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为使家园环境与幼儿园教育达到一致,我们通过召开家长会、利用家园宣传栏、家长问卷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通过向家长开放课题汇报活动——垃圾分类,让家长和孩子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方式,利用废物进行玩具制作,有的幼儿和爸爸用盒子制作了一台电视机;有的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用废电池和盒子制作了“火箭”;还有的是几个小朋友共同制作的汽车。幼儿在玩中学会了思考;玩中学会了尝试;玩中学会了合作;在玩中学会了分享。在短短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的环保意识有了提高,行为习惯、情感态度也明显不同。我们还将借助国内外环境教育的成功经验,不断获取、积累信息,继续将这一课题研究下去。

篇7

关键词:科学教育 主动探索

一、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是培养的前提

(一)巧妙地组织教学活动,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如:在“踩鸡蛋”的活动中,当我慢慢的跨上用4只鸡蛋制成的木板时,幼儿不约而同地惊叫起来:“不能踩!鸡蛋会碎的!”然而鸡蛋并没有像预料那样破碎,此时幼儿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接着,我又拎起两桶水,当幼儿发现鸡蛋在如此重压之下仍完好无损是,由衷的拍起手来:“哇!老师会气功。”这时,我却神秘地说:“老师并不是会气功,这里有秘密。”在这一活动中幼儿正是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推动下,积极地投入到观察和操作活动之中的。

(二)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能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材料,才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迷上科学。因此,我们要善于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例如,有一段时间,我发现不少幼儿对“小磁铁能吸住什么东西”很感兴趣,就设计了“有趣的磁铁”的游戏,为幼儿提供了纸、回形针、图钉、铅笔、玻璃球、积木、大头针、牙膏皮用等,让幼儿试试哪些东西能别磁铁吸住,从中探索出“磁铁能吸铁”。还启发幼儿磁铁隔着纤维板、塑料板吸铁等,游戏中幼儿的兴趣很浓,积极性很高,主体性也发挥出来了。

此外,选择操作性强的能容和与幼儿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同样也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发幼儿强烈的探索愿望,并吸引幼儿主动探索。

二、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是培养的关键

(一)提供充足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

充足的材料能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如在开展“什么东西能运水”的游戏时,我为活动准备了碗、瓶盖、勺子、棉花团、眼药水瓶、海绵、木筷、牙膏盒、抹布、水桶等各种各样的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尝试,发现他们的性质、特性,投放的材料不仅数量充足,而且种类多,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多,选择性强,涉及面广,兴趣就高。在游戏中,幼儿就像进入一个超市,按自己的意愿充分接触材料,操作材料。从而得出结论。而在游戏中让幼儿自主选择、自由动手更能调动幼儿探索的积极性。在活动中,我对幼儿动手操作没有指令性的要求,也不做暗示,只是提出了规则:“可以用各种材料尝试运水,看看哪些东西能盛水。”幼儿在活动中能自由走动,自主选择材料尝试、发现,并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幼儿在游戏中俨然像一个科学家在观察、操作、比较,还不时地自言自语“我拿××去试一试”,并常常为自己和同伴的新发现而欢呼雀跃,探索积极性高涨。

(二)巧设提问,引导幼儿主动探索。

在教育活动中,怎样向幼儿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很重要的,我们应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例如在“抛鸡蛋”活动中,当我提问“如果把鸡蛋从上往下扔,它会怎么样?”时,幼儿回答“它会碎的。”浴于是我分别向两个脸盆扔鸡蛋,结果一个鸡蛋碎了,另一个鸡蛋没有碎,接着,我又问:“为什么一个鸡蛋碎了,而另一个不随呢?”待幼儿议论之后,我引导幼儿比较两个脸盆的不同,幼儿发现鸡蛋落在毛巾的脸盆里不碎,因为毛巾软,鸡蛋直接落在坚硬的脸盆里就会岁碎。然后我又出示海绵、沙堆、碎步、稻草、棉花、石块等,提问“鸡蛋落在这些物品上会怎么样?

为什么?”这样幼儿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在探索里更加主动、积极。

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是培养的保证

幼儿是科学探索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科学探索的引路人,因此,教师必须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充分操作、主动学习和探索。

而在以往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往往较多的考虑怎样保持课堂纪律,收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总是希望幼儿在我们预先设计好的提问中向我们认为的唯一的标准答案靠拢,因而幼儿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中,幼儿表现出的积极主动探索的动机和愿望也常常遭到误解,有时还会加以阻止和干涉,使得幼儿不敢放手去做,主体性受到限制,学习效率自然很低。

篇8

一、运用丰富的教学语言创设教学情境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对于幼儿来说尤其如此,他们的年纪小,所掌握的知识有限,他们了解事物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与教师和其他幼儿交流沟通所获取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知识、进行情境创设的时候也要学会利用语言的优势和特点,创设适合幼儿学习的情境。

比如,在教学音乐知识的时候,大部分孩子都喜欢欣赏优美动听的儿歌,却不愿意学习枯燥的乐理知识,这样是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的,而在教学的时候,教师也不能采取强硬的知识灌输法,让孩子们死记硬背,这样容易打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运用幽默的语言,创设合适的情境,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学习“哆啦咪发索啦西”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不同的音符想象成不同的事物,如“哗”就像小溪的水流声。这样,幼儿在学习的时候,感受到学习的趣味,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

二、运用表演创设情境

幼儿的表现欲强,他们大多数都比较活泼好动,如有的孩子在课堂上学会了一首歌,学会背一首诗了,在回家之后就希望能够让父母和其他人知道。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如果能够利用好幼儿的这种天性,在教学的时候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感受知识,这样既能使幼儿获取知识,又能使幼儿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比如,在进行幼儿安全教育的时候,为了使幼儿了解保护自己和安全的重要性,教师就可以开展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幼儿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被骗的孩子以及骗人的坏人。此外,在学习问路、购物等常识性知识的时候,教师也可以让班上的幼儿分别扮演购买者和售货员,问路人与被问路的人。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幼儿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还能在教学的时候,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在游戏中创设情境

每一个孩子都喜欢玩游戏,游戏可以说是幼儿的天性。近些年,随着教学的发展,不少人认识到游戏对于教学的帮助,将游戏融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幼儿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将游戏与教学结合,创设适合幼儿学习的教学情境,促进教学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简单的大小和分类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创设分蛋糕的游戏,在课堂上取一个蛋糕分给班上的小朋友,让幼儿思考一个蛋糕该如何进行划分,对吃蛋糕的人才是公平的,这样孩子们既感受到游戏的乐趣,也学到了知识。但是,教师在运用游戏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到游戏的实施是否具有危险性,游戏的开展是否合理,以及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是否能使幼儿真正学到知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切忌一味地追求娱乐性,而忽略了幼儿对知识的学习,也不能一味地教学知识,而忽略了趣味性,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将游戏与知识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运用问题创设情境

幼儿的好奇心比较重,他们对于外界的许多事物都有极强的好奇心,他们的大脑中好像装着一本十万个为什么,虽然有时候他们提出的问题比较幼稚,但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细致耐心地回答他们所提出的一些问题,保持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还要学会提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发散他们的思维。如在学习美术知识的时候,教师教幼儿运用肥皂制作一些有趣的工艺品,可以这样提问,在生活中肥皂还可以帮我们做什么,可能很快就有孩子会想到肥皂可以用来洗衣服,有的孩子可能还会想到肥皂还可以用来洗手,但是教师如果再进行深入提问,幼儿可能就会茫然,不知道肥皂可以做什么,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幼儿的视线拉回课堂,使他们意识到肥皂还可以用来做工艺品,这样的话,幼儿能够快速地进入课堂,学好知识。

五、实物教学创设情境

实物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这种教学模式实际上指的就是在教学的时候,将生活中的事物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使教学生活化。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运用实物教学取材方便,教学内容也十分的宽泛,不论是学习语文还是数学、音乐、美术等知识都可以利用实物创设情境,开展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

篇9

关键词:遗传,干预,朴素生物学理论,朴素理论 分类号:B844

1 引言

近些年发展心理学家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集中在探查儿童认知概念的“领域特殊性”(domain.specificity)方面。领域特殊性是指儿童对具有特定内容的某一类现象的理解是按照该领域本身的发展速率进行的,并且认知变化符合此类现象特有的概念化的推断方式。不少研究者主张,儿童对生物领域性知识的理解也是因循领域特殊性规律的。

儿童早期生物学概念化过程是基于该领域最基本的现象发生的,这些基本现象包括生物过程和机制(如自主运动、生长、繁殖和遗传),不可见的生物内部功能(如进食、消化和血液循环等),以及生物结果(如疾病和死亡)。儿童对生物过程的理解对于他们获得生物学领域知识是最基础的。因为自主运动、生长、遗传等对于解释动物的行为和判断它的身份具有更广泛且关键的意义。比如,在预测或解释后代的特征时会运用到遗传知识;而且,比起身体功能,父母亲更有可能谈论出生、生长以及亲属关系等话题。

大部分学前儿童都知道狗会生出小狗而不是小猫,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还发现自己与父母的某些特征相似、某人和他的兄弟是“双胞胎”。这些现象背后潜藏的生物学特征――遗传是最基本的生物过程/机制之一。遗传(heredity)是指生物亲代繁殖与其相似的后代的现象,生物有遗传特性才能繁衍后代,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儿童虽然不明白遗传学的内容,而且遗传的生物过程无法直接观测,但他们可以依据现实中的一些遗传现象利用已有的直觉性概念或理论进行初步理解和推测。

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儿童对遗传现象的认识和推理相对缺乏准确性和稳定性。有研究发现童年中期的儿童还不能对作为遗传的基因意义有清晰的认识,甚至有的错误概念会持续到童年后期。但这些错误概念在教学中并非不能改善,只是教学设计不只是简单地更正儿童的事实性错误,而是要让他们对生物学的理解实现概念转变。假如通过干预帮助儿童获得某个特殊领域的有组织的知识,并能使其对这些知识进行重组(restructuring)形成合理的因果解释框架,就有可能促进他们在该领域的认知发展。甚至适合的干预设计应用到年龄相对较小的儿童身上,对其以后遗传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也具有促进作用。

更进一步看,儿童对遗传概念的理解并没有与他们对生物的理解密切联系起来,比如,许多儿童把植物看作非生物、认为卡通人物具有DNA等。儿童的生物学概念之间很少形成适当的联系,显现出一种很贫乏的生物学发展体系。那么对于遗传概念的教与学,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生物科学的未来教育奠定有力的认知基础。首先,利用有益的方法推动儿童超越对亲属关系或生物成幼相似的理解,达到对基因解释机制的正确认识,这既是遗传教育也是生物学教育的目的。第二,科学教育的长远目标应当是帮助儿童在互相关联的、更广泛的生物理论中或者在对生物体知识体系的完整把握上以一种一致性的方式(coherent form)融合某种特定的生物学概念。这表明教学干预的焦点应当是形成生物学知识的统一,在亲属关系、遗传、基因等概念上与儿童从整体上理解生命和生物学建立起连贯的认知系统。

2 干预内容对儿童掌握遗传知识的影响

2.1 儿童对“事实性知识”的理解有助于他们理解遗传概念

关于某个领域的特定的基本事实或常识性的知识被称为“事实性知识”(factual knowledge),它们是人们在学习科学概念之前基于长期日常经验形成的对事物、现象的看法和观念。如,春天里树木生长发育旺盛,蜗牛有壳、身体柔软、两只眼睛长在两个触角上等。而科学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某事物的本质属性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有的、基本的性质。事实性知识不同于科学概念知识,但特定知识领域内的事实性知识是该领域科学概念形成的必要要素,可为儿童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奠定基础。

Springer对关于遗传的事实性知识的观点主张幼儿对遗传的理论化信念的形成依赖于其事实性知识的获得。他从一系列事实性知识与儿童遗传概念的关系的研究中,推断出儿童必须首先知道的3个事实性知识是:胎儿生长在母亲的体内;在母亲肚子里的生长一般与外界影响相隔离;身体上的接近或连结会促进特征的传递。儿童具有这些事实性知识有助于他们对遗传过程进行适当的推理,遗传概念认知的关键性发展就是获得事实性知识。根据成人有关遗传概念的“理论”,遗传主要被理解为动物的身体特征的生物学起源,尽管儿童不理解遗传学,但是他们可能会用“一个婴孩是在哪里孕育”的知识,来理解父母与子代生物学特征的相似。

根据自己的假设,Springer发现4~7岁儿童中只有极少数不知道上述事实,而知道这些事实知识的一半儿童的推理符合研究者提出的遗传信念的标准,即动物亲、子代之间拥有的共同稳定的身体特征要多于非亲属关系之间;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功能性特征同样可以遗传;遗传是通过一些碎小物质的传递发生的,他对3、4岁儿童进行有关事实性知识的干预训练,结果表明实验组儿童在一系列遗传任务上的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组。然而,Springer的研究虽然反映出儿童拥有这些事实对遗传理解的必要性,但却没有证明其充分性,即幼儿仅拥有事实知识并不能保证他们一定会做出恰当的因果解释。

并非所有的研究都能发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在儿童理解遗传概念中的作用。Williams和Affieck改进了Springer的“前测一后测”方法,采用“前测一后测一延迟后测”技术试图提高4岁和7岁儿童对遗传概念的理解。干预内容包括胎儿在母亲子宫内的/胚胎时期的成长和出生的基本知识。前测、后测及延迟后测中都涉及有关成幼先天特征和后天特征相似性的判断以及遗传的因果解释任务;测验任务中还附加了收养内容和估计父亲生殖作用的问题。前测发现有36.4%的4岁儿童和50%的7岁儿童具有较丰富的关于动物胚胎时期的发展和出生的基本事实知识;4岁儿童的解释相对不规则且水平低,7岁儿童提供了较高水平的相对合理的解释。但是干预训练对任何一个年龄组的认知增长都没有产生明显效果。

可以看出,尽管有研究者发现在儿童充分理解

遗传概念之前,让其参与有关遗传的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可能会促进这一特定领域“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不过仍有研究表明虽然学前儿童知道一些理解生物学遗传所必需的事实,如“幼崽是从妈妈的肚子里来的”等,但是儿童的事实性知识之间若缺乏前后一致的因果推理机制,那么他们的遗传认知就还不是特定的生物学领域的。例如,儿童倾向于判断被收养的后代在身体特征上与生父母相似,却不能理解由于生活环境或教养的缘故在信念特征上会与养父母相似;而且他们更愿意将母亲的特征(而非父亲的)归于后代。儿童把出生当作是成幼相似背后的因果机制,但他们也会确定像衣服颜色这类非遗传特征对亲属关系的作用。因此,虽然出生等事实性知识确实在儿童关于遗传的判断推理中具有直接且重要的作用,但这种推理还不是特定的生物学领域的。

2.2 概念重组促进儿童的遗传认识

事实性知识的学习是概念发展的必要组成和基础,但儿童生物学概念的发展不只是知识数量的增加,而更是获得的许多知识碎片进行重组、实现科学视角的生物学概念转变的过程。Solomon和Johnson提出概念发展可能是以一些事实与另一些事实怎样形成因果联系的概念重组为标志,儿童获得生物学遗传概念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将个别的事实知识与更广泛的一致性的解释框架融合起来。他们主张要使那些尚未理解遗传概念的学前儿童建构出“似成人的”(like-adult)遗传认识,对事实性知识进行重组会促进儿童重构关于子代如何及为什么与父母相似的因果认知;并基于此设计了一种讲授性的干预方法探讨5、6岁儿童如何形成与成人相似的遗传理解。研究中,主试先让儿童意识到自己缺乏对遗传现象的解释,这种意识一旦形成,便给他们提供相关信息,即告知一种因果解释(如,关于遗传基因的概念)使儿童能够运用之组织和补充事实性知识。研究者假设儿童可能使用“基因”的概念作为一种因果解释来理解亲代到子代的特定特征的传递,并在先天特征和后天特征上对成幼相似性做出区分。结果发现,训练组的成绩显著好于控制组,但要使经过训练的儿童对复杂现象的理解从完全的无知达到像成人那样的理解仍是不可能的,同时该研究也没能回答“基因”知识对儿童的遗传概念的转变如何发生作用的问题。然而,一项针对2年级小学生遗传认知的干预研究发现,通过基因、DNA、和染色体概念的讲授和有意义的学习,实验中至少一半的6、7岁儿童能明确得将这些新概念与遗传和有关生命体(包括动物和植物)的广泛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状的认知体系。还有研究表明,参与到传统的讲授训练中的许多中学生能够重组他们最初对遗传的不当认识,获得更符合公认的科学原则的知识。

还有研究主张理解某个特定领域复杂的现象需要理解一些系统化的概念或解释规则,拥有似成人的生物学遗传理论至少应与下面这三个概念有关:其一,身体特征和心理特征在本体上是不同的特征类别;其二,后代倾向于与其生父母相似;其三,与出生有关的事实是与对遗传的因果解释相联系的。只理解某一个概念并不能充分说明是一种成熟的理解,那些理解这些概念并能把它们联系起来的儿童才具有一种与成人大体一致的认知框架。学前儿童只是具有初步的遗传知识,若使他们获得和成人一样的理解,那成人认知中的主要概念至少有一些也必须在儿童的认知中占据主要地位,而且儿童必须以成人式的解释方式运用那些知识。因此,儿童要获得像成人的生物学认知可能必须实现概念化的转变,而确认儿童具有的不同于成人的认知方式以及设计出能使儿童重组有关生物学遗传概念的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

最近有研究主张在设计促进学前儿童生物学遗传推理的干预指导之前,确定以下内容是很关键的:(1)似成人的生物学遗传的理解是什么样的?(2)学前儿童的理解在什么方式上不同于成人?该研究探查了指导教学计划对4、5岁儿童关于遗传的高级推理的促进效果。“指导教学”的倡导者主张应考虑儿童目前具备的认知结构,依靠这些已存在的结构进行新、旧知识的连接。基于此,Schroeder等通过言语、图画和操作性的指导教学活动给儿童呈现遗传概念,这些概念涉及身体特征恒定不变、不受学习或主观意图的影响;并非所有的身体特征都来自父母(如假发,隆鼻);后天获得的特征不会传递给后代等。研究者期望儿童能够将这些确定的概念相互联结并且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结。该教学课程是在特定的讲故事时间(typical story timeformat)进行的。在每个故事的讲授中,主试引导出能够把故事内容与遗传的特定概念结合起来的问题和讨论,以探究儿童对遗传的推理。之后通过给儿童提供理解遗传概念所必需的知识信息,使指导教学活动得以巩固。前后测之间的5周内,实验组儿童每周参与3次生物学遗传指导课程,对照组儿童则参与常规教学时间的讲故事活动,结果显示实验组后测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儿童对生物学遗传的理解得到有效改善。

3 干预形式对儿童掌握遗传知识的影响

从以往的研究看,讲授相关领域知识的方法是最常使用的干预策略。但Howe和Tolmie曾做了一系列研究来探查合作性任务对儿童概念理解的作用,参与任务的被试涉及那些一开始就有着不同概念的同伴。他们发现具有不同的最初观点的小组成员在物理学概念上表现出很大的认知转变。该结果归因于持有不同概念的儿童之间认知冲突的解决。研究还发现这种解决方式仅仅自发产生于年长的学生当中。Williams和Tolmie采用相似的干预方法探查8~12岁儿童对生物遗传理解的研究也证实了上述结论。通过考查儿童对动物遗传特征的最初理解水平,将被试安排在个人组、观点相似组、观点不同组3种干预条件下,要求被试完成一项关于动物先天及后天特征传递的实验任务。该任务利用给儿童提供正确答案的反馈引起他们理解上的冲突,主试根据儿童对反馈的反应要求个人条件组儿童自己仔细思考,同时指导后两种条件组的儿童进行组内讨论。结果发现最初持有不同观点的小组儿童成绩提高最为明显,观点相似组次之,个人组儿童进步则较小。这说明反馈对于概念转变的重要性;而观点相同组和相异组儿童的更大进步说明了围绕任务的相互交流产生了更为显著的影响。总之,基于教育干预和概念冲突的同伴互动策略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儿童遗传认知的发展。

4 干预训练效果差异的原因分析

4.1 干预内容对儿童理解遗传概念的影响效果

尽管Springer的研究表明适当的刺激材料能够教会儿童简单的生物学事实,提高他们关于遗传的“理论的”认识;但以后却有研究发现仅提供有关子宫内的/胚胎时期的发展和出生的基本知识,不会显著改进儿童关于动物遗传的概念性判断;还有研究主张儿童对遗传机制的推理其实并不符合科学生物学理论中“基因遗传”的过程。因此,后

续的研究主张若要促进儿童对遗传概念持有因果一致性理解,除了需要给他们提供相关的事实,还要告知遗传基因的基本概念,帮助其重构有关成幼生物特性相似性的认知。因此,考虑朴素的和科学的生物学知识的相互影响,通过正式学习“科学的生物学”使儿童的生物学理论得到丰富应该是概念重组的有效途径之一。正如Williams和Tolmie主张的那样,重视两个核心生物学“事实”以及与此相关的生物学机制,即强调那些由生殖/怀孕带来的先天特征的可遗传性和后天形成特征的不可遗传性、强调母亲在身体上与胚胎期子代相连的同时也强调父亲对子代生物特征基因传递的贡献,有助于年幼儿童理解遗传概念。

4.2 干预形式对儿童理解遗传概念的影响效果

Williams和Tolmie的研究较为详尽地探查了不同干预形式对儿童理解遗传概念的影响,他们发现8~12岁儿童在理解非遗传的后天特征和父亲对先天特征遗传的贡献上确实有困难,但经过干预,不管是何种干预方式(个人组、相同观点组、不同观点组),最后的结果都是富有成效的,干预使所有被试的判断和解释都取得了进步;而且这种进步在后测中体现为儿童更倾向于以那些可支持正确解释的概念为依据、经过思考而做出判断。所有条件下儿童的认知均有改善的结果说明,任何有儿童观点参与其中的干预和提供反馈的策略对于促进儿童对先天、后天特征是否都可以传递的理解均具有意义。不过,认知水平的普遍提高并不意味着不同干预条件下的认知改变没有程度差异,观点不同组的成绩好于观点相同组,且二者都好于个人组。这同样证明相互交流和讨论能更好地促进概念转变,明确的社会性冲突是概念转变过程的核心。

4.3 被试年龄选取的适当性对儿童理解遗传概念的影响效果

对不同年龄被试的干预效果存在差异是因为儿童关于遗传的最初认知水平存在差异所致。Williams和Affleck关于遗传概念的干预研究针对的是4岁和7岁儿童,发现干预后这两个年龄段的被试成绩都没有提高。这也许是因为两组年龄跨度过大,干预前他们的认知水平处于不同层次的缘故。具体而言,4岁儿童的理解水平较低,不能很好地理解干预内容,干预也就没有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而7岁儿童的理解趋于成熟,干预之前他们关于胎儿期的成长和出生的基本知识本就处于较高水平,干预的增长效果便显得不够理想。尽管其他研究选取年龄接近、认知水平基本相同的被试,但这些研究没有探查随年龄增长儿童的遗传概念的发展趋势。

5 以往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有关儿童对遗传的理解的干预研究已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但是由于遗传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和研究者所采用的方法、策略的不同,过去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争议和不足,这些争议和不足对未来的遗传干预研究具有重要启示。

首先,以往关于遗传认知干预研究的一个重要策略是给儿童讲授事实性知识,研究者认为基本事实性知识是儿童理解特定领域现象的起点;但干预训练后发现对父母双方对子代的身体特征的传递都有贡献这一遗传特征依然理解不足。虽然有研究在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了遗传基因的知识,但结果并没有发现“基因”知识对幼儿的正确判断有显著影响。今后的研究要着重探讨的是怎样针对学前儿童设计适当有效的干预内容和干预形式,促进他们对遗传现象的生物学推理。

其次,尽管许多研究者考查了干预训练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遗传认识的影响,但对于儿童究竟在哪个年龄获得遗传概念还没有达成一致。原因可能是干预对象年龄选取的适当性问题。Terwogt等发现学前儿童对于遗传的推理看上去似乎是“似理论的”,但仍然受生物学之外的其他领域信息的影响;而大多数10岁儿童在遗传相似性的推理中,就很少出现混淆不同领域知识的情况。尽管他们认为儿童遗传认知发展的最佳时期可能是在6~10岁之间,但这个年龄跨度还是太大,后来有研究相对明确了干预训练对学前期和学龄初期儿童掌握遗传知识的作用,但同时也发现,对于那些年龄相同、最初认知水平相近的儿童,同样的干预活动带来明显不均衡的干预效果的情况也存在。以后的研究也许还应当关注在同样干预条件下没有取得任何进步的儿童,探索各种干预策略究竟如何影响其认知转变的。

再次,对儿童的生物学认知与社会文化和经验因素之间联系的探讨逐渐为人们重视,近年的研究已经确认影响儿童的生物学概念的因素包括文化环境、生活教育背景、喂养宠物的日常活动和家庭的组成结构等。比如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儿童可能获得了更多的关于遗传和基因的知识。也许,来自于家庭内部的交谈和父母对家庭和遗传的讨论能够促使这些儿童在遗传任务中有良好表现。另外,拥有宠物或生活在重组家庭的儿童通过日常生活也可能得到丰富的生物学知识。未来的研究应涉及那些受社会文化、经验等影响的多样的知识类型,设计适当的干预指导,进一步探查并明确促进儿童生物学遗传认知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

篇10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学生文明礼貌养成教育;初探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虽然在幼儿园里也受过文明礼貌这方面的一些启蒙教育,但是,那都是简单、直观地模仿,是缺乏自觉意识和理念控制的一般性训练。从学生一进小学之门,便高度重视对他们进行基础文明礼貌养成教育,就显得相当有意义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在小学低年级的学科教学与班务工作中,教育学生在学会打招呼、学会微笑、学会不乱扔垃圾,怎样做才是一个诚实、节约、讲卫生的好少年等方面悟出了一些经验,交流如下。

1 教师在以身作则,作好学生的表率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在很大程度影响学生。所以,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著名作家冰心说过:“教师的现在,就是学生的将来”。一个人格高尚的教师,都必须具有一种严格的自律精神,她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应该做得到。

其一,老师强加对自我的要求,并公开向全班学生宣布“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首先要做到。”其次,抓典型示范。在班级里提“争当礼仪示范员,争创礼仪示范班”的口号。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懂得坐、行、立、礼的常规,以此提高他们的礼仪水平。经过一阶段培养,学生在礼仪行为规范方面应付做得较好。

2 提高认识,点滴做起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较差,抽象思维还未充分发展。因此,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应明确、具体、详细,提高可执行性。

2.1 教育学生学会尊重:礼仪教育界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教育学生尊重人,关心人,是礼仪教育最基本的内容。

(1)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情感,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尊敬师长,礼貌待人。不欺负弱小,不取笑他人,不以自己所长讥笑他人之短,不讽刺挖苦他人,不伤害他人的自尊,不给他人起绰号,不以别人的生理缺陷而贬低人。

(2)尊重自己。尊重自己,发展自己,要从尊重自己的身体和名誉做起。

2.2 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礼仪”用语:对别人表示尊敬时,用尊称您。对老年人,要称老爷爷、老奶奶、老大娘、老师傅等;对中年人,要称伯伯、叔叔、婶婶、阿姨等;对比自己稍长些,要称大哥、大嫂、大姐;与海外交往时,要使用小姐、先生、夫人等称谓;说话语气要和蔼,要运用一些委婉的语气词,如“吧、呢、吗”;当请求别人做某事时,应使用表求客气的词语,如“请、麻烦、劳驾”等;当得到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非常感谢”;当妨碍了别人,给别人带来麻烦时,应主动说“对不起,请原谅”;当别人向你道歉时,应主动说“没关系”。

2.3 培养学生符合规范的礼仪举止。 正确运用微笑、鞠躬、握手、鼓掌、右行礼让、立正敬礼等礼貌体态语言;待人大方,双手接物;拜访他人要预约,并选择合适的时间,一般应避开他人休息和吃饭的时间,特殊情况需说明;进入别人房间或办公室应事先敲门,待主人允许方可进入;在别人家作客,不应乱翻、乱动人家的橱桌抽屉和书籍玩具;平时要注意衣着得体,夏天在公共场所不穿拖鞋,不赤脯,不穿小裤衩等。

3 在实践活动中加以强化

3.1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练习,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那么在礼仪行为规范中运用礼仪法,将其行为进行分解强化练习,以达到学生能掌握其行为技能的目的。如在进行“如何做客”的行为训练时,教师首先创设情境,然后指导学生“做客”练习时,要求学生准确用好“您好”、“谢谢”、“再见”文明用语。并不断指导学生,让座、开门、走姿、坐姿等,使其不仅语言文明而且落落大方。

3.2 开展活动竞赛,强化训练。这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比赛形式进行训练的方法。教师针对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自用班会课开展礼仪规范表演比赛。在大家的注视下,同学们会全身心投入,从中体验着讲礼仪的愉悦,另一方面也可以采用问答式竞赛,教师出示问题:如,怎样尊敬老师?与长辈说话时注意什么礼节?等等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参赛,看谁懂得多,回答的得体的,请组内同学实际操作一遍,最后,根据实际表现,评出“优胜小队”“最佳礼仪少年”。

4 整合德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4.1 家校互动,形成合力。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切实加强教师家访工作组织管理,教师要与家长多交流、多沟通,特别要重视与后进生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从而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校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真正使学校家庭形成合力,有效地教育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