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的基础教学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8: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画画的基础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画画的基础教学

篇1

关键词: 油画基础教学 空间 体积 结构

绘画是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不能把它和抽象意义的观念相混淆,过分夸大观念的意义就会逐渐远离绘画的本体,然而轻视绘画观念对于绘画过程的参与指导又会陷入盲目肤浅的境地。这里我们强调的是写实绘画基础训练中所应培养建立的诸如空间透视、体积、结构等基础绘画观念,它是学生绘画基本素质的具体体现,对一些所谓的特殊观念不做分析。如果对此理解不够就会造成顾此失彼的问题:比如注意结构顾不了形体,顾了形体又忽略了结构;注意了透视变形、体积块面,却失去了形体的整体感受,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是我们整体运用各种绘画观念的过程,也正是探索油画艺术奥秘的乐趣所在,譬如有一天我们在下笔的时候既体现了造型、色彩,又体现了轻重、方向等笔意变化,我们的画面将会变得多么可人。

一、空间观念

“对于写实绘画,空间是一种虚幻空间,即视觉空间,画家们在二维空间的画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世界,即再现出貌似立体真实的视觉幻觉画面。关于绘画的虚幻空间,美国符号美学的创立者苏珊・朗格曾说,这种虚幻空间是各种造型艺术的基本幻象。构图的各种因素,色彩和形状的每一种运用,都用来创造,支配和发展这种单独作为视觉存在的图画空间。”[1]

写实油画的画面是有限的,而它所表现的范畴和反映的纵深感却是无限的。室内摆设的静物和广阔的自然风景都可以在同样大小的画面上得以显现。当我们面对一张空白的画布时,应该将平面的画布看作一个具有无限纵深感和宽阔感的空间,当我们手中的笔在画面上移动时可以感触到空间的前后远近推移,可以想象出视觉所及的所有客观和主观物象及空间形态关系。

画面的空间观念在学生练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画一组有花的静物,不能单纯地理解为表现花的基本形状、体积、明暗和色彩,而应理解为表现以花为主体的一组静物在画面空间当中的不同分布关系。首先想到的是花及其次要物体在画面上的位置和占有的面积及周围空间的各种关系,然后才是如何表现这组有花的静物。

在写实油画中,空间的表达与形的透视变化和色彩的透视变化密不可分,因此,在基础训练中,必须明确并努力实践这一要点,从而强化空间观念的建立。

1.形的透视变化

对形的透视变化的准确把握是创造画面空间的最主要方法,也是画面构图的基石。虽然在油画教学中老师会三令五申透视的重要性,但犯这一错误的情况却是屡见不鲜,尤其在外出写生时表现得尤为突出:有的学生会将房屋等建筑物的消失线的方向弄反,有的学生随意地抬高或降低视平线,将远山随意升高或压低,殊不知你在画面上的任意为之会出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错误。分析以上情况,原因如下:(1)缺乏对基本透视知识的掌握理解;(2)缺乏对透视知识的主动把握和运用。要解决以上问题,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曲线透视,阴影和反影透视的基础知识,其次要让学生明白绘画毕竟是个相对感性的手工制作活动。在绘画中我们不可能像绘图那样去寻找准确的灭点、余点,况且我们所谓的定点观察其实并不能真正做到,因为在画画时人不可能保持绝对的静止,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多视点、多视域、多视平线的情况,与焦点透视的规律产生了矛盾。此时,我们就需要探索一种简便适用的方法来准确把握透视关系,因为影响透视变形剧烈与否的关键因素是透视缩短的比例,同一个形及空间的透视变化是通过其比例变化来完成的,所以我们可以直观地称之为“透视缩小法”。

2.色彩的透视变化

由于空间距离的远近而引起物体色彩的透视变化称为色彩的空间透视。“这个理论首先由达・芬奇在16世纪早期总结出来。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我们周围的空气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完全透明的,它总带有一点淡淡的蓝色。因此,在远处的物体比近处的物体更加模糊,且色调偏蓝。当然,这种效果也会随天气情况而变化的。在浓雾天气,百尺之外的树也会是灰蒙蒙的一团,而晴朗的天气里它在百米之外仍然清晰可辨。然而,无论气候情况如何,随着距离的增加,物体都会变得朦胧起来,而且颜色发蓝发灰。所以我们的潜意识已经学会把这种现象理解为距离产生的效果”。[2]在风景写生中,由于空间距离深远开阔,这种色彩透视变化的规律格外突出。而画静物时,空间变化不是很大,色彩的透视变化程度也相对较小,但要在画面中处理好空间关系仍需认真对待。

综上所述,写实油画的空间处理不外乎形与色彩两方面。形的透视变化是画面产生空间感的骨架,是色彩变化的依据;而色彩透视变化则给画面带来空气感的氛围,赋予画面以特殊情绪和灵魂。这是写实油画家的基本观察方法,是写实油画的基本艺术规律,也正是写实油画生命力所在。

二、体积观念

任何物体都是有厚度、有体积的。现代主义绘画之父塞尚主张将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当做圆球体、圆柱体、立方体、圆锥体等几何形体去理解,这对强化物体的体积感很有帮助。“初学素描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培养一种把任何东西都看作是简单几何形体的习惯。必须坚持这样做,它可以使你感受到形体的完整性,略过初学者容易关注的琐碎的细节。尤其是这样做可以让你从大体块着眼,增进你从整体出发的思考能力,应当使之成为一种本能的习惯”。[3]

当我们想在一张纸或一块画布平板的表面上创造一个写实造型的时候,能够运用简单几何体块来呈现形体是最有用。造型上与之有关的各种难题,诸如总体形状、比例、方位、块面、细节、明暗,还有线条,都可以作为简单几何体块来考虑,给予一一解决。

我们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就是用体块的方法画一个头颅的侧面。初学者容易陶醉于细节的描摹,结果很可能画出一个很歪曲平面的造型。但如果你先把这个头颅理解为从正面看是一个蛋形,从后面看是一个球形,细节的描绘服从于总体形状,这样画看起来就显得整体有力。

我们要明确一点,体块并不等于方形的或是比较硬的笔触。在油画学习中,有些学生一味地在画面上摆笔触,觉得这样就能增强画面的体积感,孰不知这样的认识是相当片面的。试想,古典绘画大师的作品,笔触大都隐藏于画面之中,但画面所传达出来的体积感、厚重感却是那么撼人心魄,这一情况不得不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

在这里我们还需要强调的是,体块也并不直接等于体积感,只有准确、确切的体块才能达到表现体积感的目的,反之,它就会起到肢解、破坏形体的作用,从而远离造型的目的,使绘画者处于机械被动的状态。比如在学习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在人体写生时,有些学生面对一个活生生的、丰满圆润的女人体,竟然将对象在画布上肢解成支离破碎的大块小块,然后进行拼装,结果可想而知。这一现象警示我们,体块只是手段,体积感才是目的,我们应该将体块的方法转化为体块的意识,从而建立起很强的体积观念,调动一切绘画手段,诸如线条、明暗,去表现物体的体积感。

三、结构观念

结构这一词常常被笼统地理解为物体的构造,但结构在绘画中的含义比较广泛,绘画的结构是绘画的内在形式,是构成绘画各种艺术形式的骨骼。它不仅包括物象本身的结构,即解剖结构、光影结构、形体结构,而且包括画面的构成结构,即形式的结构。初学绘画者为了建立绘画的结构观念,适宜分阶段有侧重地对各种结构知识进行专项训练。比如画人体时,可先侧重解剖结构的学习研究,其次逐渐介入其它结构因素的强化训练。当然,绘画从来就是一个整体的能动操作过程,分阶段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整合各种结构因素最终转化为绘画语言,为画面效果服务,切忌机械死板地片面对待。

掌握解剖结构是获得人物造型能力的根基,即所谓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庖丁解牛”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物象的外部形态也体现着一定的结构关系,尽管它决定于内在的解剖结构,但它仍然有自己的外部结构特点。大自然中解剖结构是生动的、多变的,如果没有形体结构去归纳、概括,画面就会出现琐碎,会使绘画过程变成被动的,绘画者将陷入极度的苦恼之中。人体写生时为了表现出人体的造型特征,就必须在人体结构基础上动用人的理性思维进行形体结构的概括。“结构是人的理智创造出来的,人体本来没有结构,有的只是解剖,结构是人认识人体解剖的方式。解剖是向无限细致发展,而结构相反,是向概括和简化发展。结构意识是面对自然时的组织和布局”。[4]光影结构是自然物体在不同的光线和照射角度下呈现出的特定状态,准确恰当地把握光影结构对烘托画面氛围,逼真地再现客观物象会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光影结构是可变的因素,形体是不变因素,在特殊的光照角度下形体呈现的明暗现象会破坏形体的完整感,因此,我们不能完全照抄自然现象的光影明暗效果,要从理解形体的角度出发运用明暗。基于准确形体结构上的丰富明暗层次变化,是进一步深刻理解和生动表现对象的手段和方法。明暗光影的变化是受形体结构所制约的,把笔多用在结构转折处,自然能做到形色结合,反对脱离形体结构的明暗层次的涂抹。

物象的画面结构是物象结构在画面上优化整合的结果,它不同于物象结构,它也不是物象简单地在画面上的安排和局部的联系,而是物与“画”完全的融合,是画面构成的每一种形状、线条、明暗、色块、肌理等因素在画面中的合理安排和巧妙组合,是形成画面意义和画家所要表达意思的画面基础,是一种全新的结构体系,亦可称之为“构图”。野兽派的代表人物马蒂斯认为:“构图是一种艺术,画家运用这种艺术,以某种装饰手法把许多组成要素按他的处理排列起来,借以表达他的感情,在一幅画上,每一部分都将是明显可见的,他们扮演着画家要它们扮演的角色,不论这东西是主要的还是次要的……”在平时的写生训练中有两种倾向值得我们警惕:一是对画面构成感缺少认识,画面上出现的只是物像的形状“形”,而没有造型的“型”;另一种情况则相反,是只体现画面的构成关系而失去了物体的自然特质。对此,我们不可盲目偏向一方,不可走极端,最好两者兼顾,协调发展。

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任何程式化的机械操作都会抑制艺术思维的独创性、抒情性和综合性的发挥。这里提出各种绘画观念的建立旨在培养绘画初学者在绘画实践中对画面的宏观把握能力。学生在各自绘画实践的探索中,是不容易得到完善的结果的,这需要有经验的教师去引导他们,使他们得到一些他们必须得到的知识,从而建立起系统的绘画观念。

参考文献:

[1]苏珊・朗格著.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86.

[2]希尔沃德・莱斯特・库克著.诸迪,于冰译.向大师学绘画 油画技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10:31.

[3]罗伯特・贝弗利・黑尔著.朱岩译.向大师学绘画 素描基础[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8:81.

篇2

[论文关键词]动画 基础教学 美术思维 电影思维

21世纪,中国的动画教育进入到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全国各艺术类和非艺术类高校相继开设了动画专业。2001年全国开设动画专业的大专院校仅三十多所,2007年则猛增到近五百所,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新增专业,其中,艺术类高校更是扩大招生规模,以满足动画行业的人才需求。然而遗憾的是,由院校培养出来的动画专业人才,在整个动画行业中所占比例不到1%,毕业生改行现象严重。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招生与就业的巨大反差呢?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的不对等?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教学过程中忽视了一些基础的重要环节。

一、美术基础教学环节被忽视的原因及对策

动画,简单的理解就是“运动的画”“画出来的电影”。“画”字当头,想要创作出好的动画作品,需要过硬的美术基本功,许多高校的动画教学却忽视了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生源的美术基础差与择优录取。近年来艺术类高校的招生量激增,专业考核标准也有所降低,这有利有弊:一方面,万千学子得以接受高等艺术教育;另一方面,动画考生的美术基础较差已是不争的事实。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美术考生,多数是从小就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接受了长时间的专业训练。这些人学习美术的目的,都是出自热爱,而非应付高考。他们的造型能力强,美术功底比较扎实,通过层层专业加试考核进入大学,能很快地适应并完成基础课的学习,从而转入专业学习阶段。而现在的动画(包括美术类其他专业)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出自艺术类院校招生录取线偏低的考虑才学习动画的,在考前一年,甚至半年或三个月突击学习美术,基础和造型能力较差。由于“画”的能力欠缺,他们构建不了画面内容,无法准确造型,对他们来说“画电影”实在太难。有的学生干脆放弃手绘方面的学习,而转入计算机工具软件的学习。可见,择优录取、保证生源质量,是各院校动画专业提高学生美术造型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2.教学大纲的不完善与“因地制宜”和延长学制。相当一部分新增设动画专业的学校,忽视了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生源质量,直接借鉴或照搬知名院校(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的动画教学大纲。有的院校干脆沿用以往其他美术类专业的教学大纲,展开动画基础教学,这很难适应动画专业自身的教学要求。此外,基础课时量不足,如素描、速写、色彩等主要的专业美术基础课,大多一个学期就结课,学生原本单薄的美术基础,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笔者认为,各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新的教学大纲,适当加大美术基础课时,以此提高学生美术造型能力,使之适应动画专业的高要求。同时,为了避免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学时冲突,可以尝试实行动画本科教育“五年制”,比如,美术基础课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同时,在保持原有一年共两个学期美术基础教学课时的基础上,增加一年共四个学期的基础教学课时。动画专业是同属于美术范畴和电影范畴的,学生要在四年内学习和掌握大量的基础与专业知识并不容易,而“五年制”对于动画这样一个专业性强的学科来说,能够很好解决教学大纲中基础课时不足的问题。

3.疏于基础理论课教学与巩固理论课程,增设选修课。许多院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过分强调动画专业的专业性,为保证专业教学的课时,删减了一些看似与本专业无关的基础理论课程,如艺术概论、美术史、电影史等基础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高校动画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动画艺术人才。走向社会的他们不仅仅要面对激烈的产业和市场竞争,同时还肩负着振兴中国动画的历史使命。中国动画要振兴,真正需要的不是“轻艺重技”的产业工人,而是有着深厚文化艺术底蕴的动画人才。李政道将科学与艺术比做一个硬币的两面。动画教学过程中,技术与艺术孰重孰轻的问题,已经无需探讨。但如何在动画教学中让学生突破技术瓶颈,将技术与艺术有机地融合,是动画教育界应解决的问题。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学生了解动画之道,明白动画的创新之道。因此,动画基础教学,不仅要加强巩固原有基础理论课程,还要适当增设与动画艺术有关的选修课程,如音乐赏析、中外建筑史等理论课程。这些知识的学习与涉猎,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大有益处。

4.过于强调高技术手段应用与重视传统教学方式。CG是英文COMPUTERGRAPHICS 的缩写,是指计算机图形艺术,三维CG技术突破了传统二维动画的技术局限,动画画面变得立体,摄影角度丰富,可视性也大大增强。各院校都加大了动画三维软件的教学力度,这固然是对的,但有些院校盲目的以CG、多媒体,代替传统的动画教学内容,就比较偏激了。一个美术基础薄弱、造型能力较差的人,很难用软件塑造出一个活生生准确的人物形象,同样,一个不具备色彩写生能力的人,也无法将三维建模的背景,变为色彩光线准确、符合剧本时空要求的动画场景。没有二维动画的扎实基础,是做不出高质量的三维动画影片的。因此,高校在加大三维CG技术学习力度,以适应市场需要的同时,一定要巩固二维动画基础知识的学习。

二、影视基础教学环节被忽视的原因及对策

动画是画出来的电影,其中,“动画”是过程和手段,“电影”是目的和结果。动画作品不论长短,最终呈献给观众的是一部影片。电影是运动着的时空声画艺术,在动画教学过程中,对电影知识中“运动”“时空”“声画”的研究与学习,就变得尤为重要了。然而,目前不少高校对影视基础教学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影视教学的师资也比较薄弱。

1.对影视基础知识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目前,很多开设动画专业的院校,认为动画是动画,电影是电影。学习动画,就应该把全部精力放到“画”上面来,一些影视基础课沦为选修课,或是干脆被剔除出教学计划。这种错误的做法,将直接影响学生将来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动画专业学生,在完成全部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自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做一部动画影片,以接受学校、家长以及社会用人单位的检验。如何将成千上万张动画剪辑组合成一部完整的影片,这需要足够的影视知识和技术。画动画是先决条件,但光会画画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丰富的影视知识,无法创作出一部分镜头到位、声画完美、剪辑顺畅、叙事准确完整的影片。影视基础教学中的电影语言语法、电影的音响与音效,主要研究的就是构成动画电影声、画这两个要素,而电影的分镜头设计和剪辑原理,是保证动画电影叙事顺畅准确所必修的两门课程。所以,高校的动画专业,在“画”与“电影”关系的认识上要清醒,加强影视基础课程的教学力度,切不可顾此失彼。

2.高校影视基础教学的师资不足。新设动画专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大都是来自动画产业的技术人员和过去从事过美术教学的教师。他们自身影视知识的相对匮乏,也是导致影视基础教学被忽视、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深圳、上海等地,许多大动画公司只做外加工片,不进行原创,所有动画的行为,仅限于原动画加工与上色的工序,这使从产业来的教师,很难接触到动画脚本、分镜头设计等关键的动画创作过程,影视知识当然匮乏。而从美术相关专业改行而来的教师,由于美术思维占据主导,容易在主观上强化美术意识而淡化电影意识。所以,高校应针对动画专业教师开展影视知识培训,多派教师外出进修。动画专业教师也应该不断进行自学,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只有这样,影视基础的教学效果才能有所提高。

三、结语

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培养 “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动画艺术人才”,是我国动画教育的当务之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开设了动画专业的高校,要从基础教学环节入手,重视每一个教学环节,逐步完善动画基础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牢记师责,为振兴中国动画迈出我们坚实的一步。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课堂教学 感悟 中职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学的最基本特征,这是化学教育界的共识。它能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它的成功教学更能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然而随着中职教育环境和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许多学生对化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就增加了化学教学的难度。它不仅需要教师能够克服学科自身的缺点,而且要充分利用这一学科的优点,利用相应的教学手段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的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几年的工作经历,使我对教师这份职业的尊敬已经融入了理解。做教师首先要上好课、备好课。备课工作非常的繁琐,即使课备好了,上好课也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作为青年教师我觉得要把每堂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容易理解就更加不容易。除此之外,每天还要批改作业,给同学讲解问题,这都需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下面我谈一下我在教学上的感悟。

一、利用简单易行、有趣味性的实验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其创造性思维

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在本质上是体现教与学的整体过程,能使这一过程保持着和谐、积极的状态是至关重要的。在一节化学课上,在适当的教学环节中设计一个有趣的实验,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趣味性实验应以简单为主,这容易被学生理解掌握,因此有趣味性的化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例如在第六章硫酸中讲解“浓硫酸的脱水性时”可以预先做一个“黑色面包”的实验,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来掌握知识。又如在讲漂白剂有永久性漂白、暂时性漂白、物理性漂白时,可以做三个实验来区分:(1)在一瓶墨水中加入一块焦碳;(2)氯气通入一个有润湿布条的试剂瓶中;(3)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比较记忆,从而体会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激发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化学实验的魅力。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临场操作能力,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并且也会摸索出一些有规律的东西,学生在学习上就由被动变为主动。既然趣味性化学实验在教学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设计简单易行的趣味性实验呢?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比如自制墨水实验,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实验改为喷泉实验,用醋酸和碳酸钙反应来验证醋酸和碳酸酸性的强弱比较等实验。只要我们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多挖掘,多积累,就能设计出新颖、别致、科学、易做的趣味实验,使我们的教学更具有特色。

二、形象的比喻可化难为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单纯的知识记忆,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厌烦,且记忆效果也不好,不能使知识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平添一些故事或形象的比喻,这在教学中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例如,在《化学基础》第二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中在讲解原子半径的大小,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比较时,可以穿插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故事或形象的比喻,将微观的物质宏观化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又如在讲解“离子化合物”时可以将其比喻为是“两国交兵,强者胜,固有得失”,“共价化合物”可以说“两国交兵,实力相当,最终握手言和,彼此互不侵犯,共同发展”等等。这些与实际相联系的例子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化抽象为具体

在讲解一些比较抽象的理论时,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些多媒体课件来演示,这样即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这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时,有许多同学会难以接受。如果我们将氧化还原的整个过程设计成为一个既有动画,又有解说的课件形式就可以将教学难点分解,再配以适当的口诀记忆,如“价升氧化价低还”等,这样通过视觉,听觉的双重讲解,就会对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效果。

四、培养学生从“失败实验”中掌握知识

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对待它,就往往能从中获益。对于化学实验,有些实验很容易完成,而也有些实验的要求很高。那么对于一些要求高的实验,学生做起来失败的现象就会明显增高。然而只要我们的实验有针对性、目的性、可行性和安全性,适当的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H2还原CuO的实验,它的步骤比较烦琐,因此实验往往容易失败。有些同学在实验过程中会发现Cu的颜色变红会再变黑,这样不但不会影响实验的效果,而且会加强学生对实验过程认识以及知识点的把握,以后就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又如在做Na2O2与水反应的实验时,有些同学会用水过量而看不到棉球燃烧的现象。还有Ca(OH)2与CO2的反应实验,有些同学可能通入的CO2过量而最终没有看见有CaCO3生成。像这些实验虽然失败了,但也会使同学们从失败中得到启示,并从中获取更加重要的知识点。

在化学教育的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师的教育对象,又是教师的服务对象。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一切教学活动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上几点是我个人在常规教学中的一点体会,有许多不足之处,望给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李广洲.化学教学实践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篇4

初一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为了搞好初一年级政治教学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使其健康成长,特制定此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中有的同学心理素质好,能及时调整自己适应特定的环境,性格良好;一部分同学活泼开朗,热情大方,属外向型性格;一部分同学沉着冷静,小心谨慎、沉默寡言,偏向内向型性格;也有极少数同学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偏差,如性格孤僻,忌妒心强。这些性格各异的学生都需要学习心理品质和道德情操方面的知识,用以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自己,以使自己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二、教材内容分析:

初一年级思想品德内容都围绕着"珍爱生命、新的学习环境"这一中心内容来编排,内容编排逐层递进,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第一册由六课书组成。书的内容编排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时代感,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加强实践环节等推陈出新促进素质教育的理念。

三、具体措施:

1、日常教学工作,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

2、上课之前教师先出示所讲内容的提纲,学生根据提纲预习,然后教师根据提纲讲解。

3、布置学生到生活中自己收集相关的实例,带到课堂教学法中进行交流。

4、初一政治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心理方面的知识,内容相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较抽象,对课文中的理论阐述很难理解,所以教学法中采用结合实例的方法来理解知识点,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实例和同学们搜集来的实例,使知识点形象化

5、利用课本中的小栏目进行讨论,归纳,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6、完一节课后,利用练习中的活动材料组织同学讨论,交流,教师指导对此章进行课外辅导。

7、习差的同学多进行课外辅导。

四、教学进度(附后)

篇5

摘要: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它帮助人们认识物质世界。并改造物质世界,对于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克服对新学科的恐惧,进而产生兴趣,热情投入,积极探索,是大多数教学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化学教学兴趣教学质量

化学作为初中毕业年级开设的新学科,是一门既简单又困难的课程。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是一门起始学科;说它困难,是因为它又是在初中阶段接触最迟的一门学科。要想让学生尽快入门,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课前做好准备

现行的化学教材是面向全国的。它只是根据教学大纲提出一般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传授,是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学纲,钻研教材。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注意为以后的学习作好辅垫。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重点概念要使学生透彻理解,重点的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要形成一个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前后有序、张驰适宜的知识结构。课堂知识教学是由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表现出来的。教师能否准确地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此外,教师的板书要精心设计,字迹工整,这样能弥补讲授的不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改革教学方法

就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极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精讲多练,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碳这一章时,我们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

三、引发学生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通过模仿教师的思路而逐渐形成的。教师可以以自己提出或由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为主线,以提出问题进行引入,以解决问题进行归结,又以提出新的问题继续新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实现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因此,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特别注重问题的合理预设与动态生成方面的探索研究。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通过启发学生对知识的质疑或提问,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比较归纳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例如,学生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时,知道了排在氢元素前面的金属可以置换出酸里的氢,但是在制取氢气时,为什么要用稀硫酸或盐酸跟锌、铁反应?铁能和浓硫酸反应吗?铜能和硝酸、浓硫酸反应吗?如果能反应还能生成盐和氢气吗?在学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时,又提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为什么化学性质差别很大呢?把昆虫等小动物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瓶子里,它们会死亡吗?...通过对知识的质疑和新问题的提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迸发出探索的热情。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要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合理的预设,其内容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知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和探索,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化学知识。

四、重视学生主体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的精讲、学生的聆听和操练,是一种师生单向的交流方式,这种教学过程对于传授知识来说是有效的。但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研究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实现教学主体的互动,实现教师的“因学而教”和学生的“因教而学”的有机统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可采用自由探究或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

例如:在“酸、碱、盐”的教学中,我提出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方法来区分两瓶无色液体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要求写出所用试剂和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我先准备相关的仪器和药品,要求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经小组讨论交流后得出几种方案:1、滴加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2、滴加澄清石灰水;3、用指示剂酚酞溶液;4、分别通入CO2,;5加氯化铵溶液。然后分组进行实验,得出可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方法为滴加稀盐酸(是否有气泡产生)和滴加澄清石灰水(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这样的探究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获取知识,通过分析类比归纳综合,使学生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语

在化学教学中,只有在合理安排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精讲多练,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有效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里渡.化学教学中如何贯彻创新精神[J].成功(教育版), 2009.

篇6

关键词:信息化 教学改革 基础化学

高职教育中基础化学课程要“立足基础知识,普及科学教育,适应专业需要”,使职业教育更切合市场需要,让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更大的提高。因此,基础化学学科教学应该做到从“个体学习”向“协作学习”转变,这种协作不仅是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交流,也包括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作。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教师要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演示,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加强学习指导,利用多种信息手段丰富化学实验资源。信息化教学在化学课程中的应用也成应成为化学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教学内容

在教授化学知识时,教师要渗透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对此,教师要掌握更多与学生专业相关的知识、资料、情报、消息等。但是目前很多职业院校从事基础化学教学的教师化学理论知识强,专业知识略微欠缺。对此,我们可以建设化学基础课程数字化资源库,使各科教师之间有相互沟通的平台。例如,有些内容在某一教材中不是重点但跟后续课程却是有关联的,由于学时限制,教师会选择略去不讲。这导致了“讲授的内容学生不需要,学生需要内容不讲授”的偏差,与后续课程脱节。另外,合并重复性的内容,删节部分理论性太强的内容,也是化学教学设计中的难点。例如,在生物制药、药物制剂等专业的化学学习内容中,教师应重点突出与医药学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删除分子轨道理论、晶体场理论、电子互斥理论等过于难深的内容,将原子、分子结构的内容放到有机化学中,与有机分子的立体构型结合,对学生理解分子构型与药物活性的关系有很大帮助;调整实验内容,压缩纯化学的性质及测试,增加与医药学科相关的综合性研究实验和自行设计实验等。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演示

信息化技术使得教师有能力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从而为准备教学提供方便。互联网为教师备课提供了很多信息。例如,在讲授卤族元素的性质时,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检索与卤素相关的资料,百度、谷歌、维基百科等都是教师获取信息的途径。在表现原子、分子等一些微观粒子的特征时,在实验的内容存在毒性、危险性时,在一些化学概念、化学原理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时,文字输入、扫描输入、语音输入、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方式对此就有着独到的优势。但是课件的设计不应过分华美、花哨,否则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最终导致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师在设计教学课件的时候可以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合理利用图片、视频等网络资源创设情境,以任务、问题为驱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体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的新课程改革精神。

三、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加强学习指导

为了将更多的信息源带给学生,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建立自己的教学信息资源库,既方便学生按需学习,又方便教师数字化教学资产的积累和共建、共享。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可以包括课堂信息——多媒体课件及优秀教学案例、电子教案,与课堂知识相关的扩充知识(包括趣味性、实用性、前沿性的内容),多媒体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图形、动画、音频、视频),题库,电子文献(包括图书、期刊),双语、最新研究等素材。这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从教学素材库里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另外,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化学的网站。对于在学习中学生提出的某些问题,教师可以不直接回答,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整理材料,通过讨论,最后得到答案,这样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线练习可及时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可以在网上聊天室自由发问,也可以与在线教师一对一单独答疑,也可以在论坛发帖,同学间进行讨论。这样避免了重复发问现象,也方便了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使辅导答疑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为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利用多种信息手段建设化学实验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已有的信息化资源建立标准操作的多媒体视频库,指导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标准视频掌握标准化的实验操作。对于有一定难度的操作,如滴定操作等,教师可以让学生预先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减少实际操作中失败的概率,以便更加准确合理地对学生实际实验操作进行监控和指导。另外,信息化技术可以帮助指导教师更好地讲解实验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更深刻。网上化学实验资源注重贯彻实验前预习、实验中帮助、实验后测试的全过程实验教学理念,以便于强调对多类别教学任务的适应性。

五、信息化对于化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1.教师水平得到更高层次的提高。多媒体电子读物,高效率检索式阅读的备课方式,文字输入、扫描输入、语音输入、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方式,数字与数值计算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与转化的数字化探索方式,以及运用多媒体影像、Flash 动画的基本实验操作培训方式和利用兴趣实验、探究实验平台的知识拓宽方式,使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表达能力、教学评价与反思的能力、多媒体应用能力,网络课程开发的能力、在线测试和评价的能力、软件使用的能力、在线搜索信息的能力在整体水平上有显著提高。师生的实验创新能力通过此也会有有很大的提高。

2.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明确化,专业素养提高。学生通过计算机可以进行自主学习,浏览和下载教学大纲、 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课件等内容;可以自主预习和复习,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实现网上自主化、个性化、探索式学习。信息化教学注重贯彻实验前预习、实验中帮助、实验后思考的全过程实验教学理念,学生对多类别教学任务的适应性,通过兴趣实验和探究实验,可感受到化学与社会紧密的联系,从而培养自身的专业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活动的主体意识。

信息化教学是多姿多彩的,能适应高职化学课程教学的需要,为师生交互、启发思考、问题探究、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学生自主学习和网络测试及实验等多种教与学的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撑,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丁亚明.关于化学学科信息化教学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3,41(2):159-160.

[2]张世勇,闫淑惠,黄璃.基于高职化学网络教育资源的项目式学习[J].职业教育研究,2007(10):113-114.

[3]徐立恒.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化学类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安全,20 10,(7): 57-58..

[4]印家健,崔扬健,姜李.立体整合——高等农业院校基础化学教学内容与模式改革[J].高等农业教育,2007,9(9):34-35.

[5]阎芳,韩玮娜,韦柳娅.基于网络的医药院校化学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设计理念及建构[J].高教研究.

[6]宋玉梅,孟勇.网络化学化工信息资源的分类对比研究[J].现代情报,2009(11):53-57.

[7]杨胜韬,李汪.信息化背景下的化学教育[J].广州化工.2012,40(8):193-195.

[8]张欣荣等.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的构想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3):44-54.

[9]徐雅琴,白靖文,王丽波.有机化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1,8(3):44-65.

[10]熊焰.网络化条件下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5(30):293-295.

[11]王宏伟.浅谈多媒体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整合[J].学周刊,2011(31):86-87.

篇7

一、加强中学环境化学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我国广大农村这块净土带来了新的环境污染和劳动保护问题.据报道,上世纪末我国大气污染程度已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上世纪50~60年代污染最严重时期,每年的排尘量为2300万吨,年排放SO2量达14610万吨.到本世纪末,燃烧煤和机动车辆排放出的废气将对大气造成更为严重的污染.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若不加强环境管理,让不断增加的工业“三废”继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对全民族进行环境、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务必从中学教育抓起。

二、结合化学教学对学生开展环境化学教育

1、通过课堂教育把环境保护作为小公民自觉行动

环境化学重要内容之一,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即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去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来源、迁移、转化过程中的化学行为,以及反应机制、积累和归宿等.由于我国公民环境意识较差,这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不相适应的.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首先就要从学生做起,从课堂做起.当学生在做制取Cl2,NO2,H2S等有毒气体实验时,应强调学生注意对制取气体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化学药品用量的适当(尽量采用微量,只要达到实验效果明显即可)、以及设计吸收尾气的装置等.实验完毕,还应将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可回收的尽量回收,以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通过实验开展环境化学知识教育

中学教育目的之一,就是为社会造就合格的后备劳动。中学化学教育对环境科学的学习将起着启蒙作用,应很好地利用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中学实验室的污染源多,国家提出居民区大气中的有毒物质有21种,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就有14种.例如,制取溴苯实验过程中逸出的臭味是溴蒸气,它既污染了教室环境又严重地影响了师生的身体健康.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找出原因是制取溴苯的装置不够严密,因此在反应过程中逸出的Br2通过长玻璃管时不可能完全被冷凝成液体,因而会从导管口逸出.要避免实验中Br2的逸出,就应设法改进实验装置,使整个涉及Br2的反应过程在一个密闭系统内进行,即将反应安排在“Y”形管内进行。在反应装置和HBr气体的吸收装置间串联一个洗气瓶,内装四氯化碳以吸收气体中的Br2。

三、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认识

1、从人类与大自然的协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的《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联系实际,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应有所增加,可以充实包括环境保护、新内容、新能源、海洋、卫生保舰食品等方面内容,但应限于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范围之内”。可见,环境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原理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并应着重于理论联系实际和基础知识面的扩展上。要以地球化学知识为基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为线索,讲授空气、水体、土壤、森林、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展示好的生态小环境和污染严重区的对比,简明介绍当今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以讲座、竞赛等形式让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深切地感到环境化学就在自己身边。

2、针对温室效应引导学生分析此类生态问题

运用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引导分析“温室效应”,使他们了解到由于大气层CO2浓度逐年上升,太阳能辐射的一部分――地球红外辐射热不能透过大气层,因而造成“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升温、冰川溶化,直接影响着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情况,以提高对控制“温室效应”等生态问题的认识。还应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人类必须控制战争和固体废物燃烧、大力发展森林等结论,以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3、结合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深学生对环保意义的认识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利用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取得当地环保、水保、森保等部门的支持,让学生们在宣传中了解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和常识,以提高学生在环境管理和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

4、结合第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节假日、夏令营,组织学生对当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护区和环境污染区等进行实地考查,使他们认识到人与气温、气候、空气、谷物增产、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及环境保护等都存在着密切关系.通过现场对比,丰富学生环境方面的知识,结合已学的知识,开展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知识的问答.例如,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什么?防治途径如何?等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今后工作奠定良好的环保基础。

篇8

【关键词】医药 职业教育 基础化学 一体化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必须以社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培养依据,强调应用性,突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因此,构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符合职业教育目标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现以基础化学课程为例,就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思考,介绍如下:

一 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内涵

所谓一体化实践教学,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旨在改变传统的课堂内的“粉笔”加“黑板”的静态教学模式,转而形成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任务(或项目)的实施有机结合的模式。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质是将教室与工作间融为一体,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情境教学的氛围,在课题(或案例)教学中学习技能,获得能力,使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学习有效地融为一体。做到在实践中教理论,在运用中学技术,提高职业素质。

二 《基础化学》课程一体化的必要性

1.基础化学的教学现状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化学基础课程,其实验课时比理论课时还多,在经典的定性分析以及定量分析实验中,当前使用的教学手段基本上还是黑板、粉笔和教师的示范演示。无法充分体现理论知识对实验的指导作用,这种理论与实验相脱节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2.学生现状

目前中职生普遍素质低下,大多数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而形象思维能力尚可。如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专业课,大多数同学听起来昏昏欲睡,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次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习课题往往不符,出现了你教你的,我练我的,互不干涉的局面,不利于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3.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技工院校毕业的学生毕业后都是忙碌在工厂生产的第一线,用人单位都希望学生从学校毕业后不经过培训,就可以胜任岗位工作。如果在校期间,还是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得不到实验、实物操作等实践操作的练习,将被用人单位毫不留情的淘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立足于社会的能力。

三 分析化学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构建

1.实行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以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为核心,化学实验教学的立足点必须从单纯的老师传授知识转到学生掌握知识,并且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为此应重教材,精选实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知识的应用,注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形成一定的成就感打下基础。

2.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

在分析化学中,改变原来以知识章节为单位的知识安排,形成以四大滴定(酸碱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配位滴定)为体系的编排,并将相应的配制溶液、溶液的标定、溶液的滴定等都是基本知识和技能穿插其间,使章节条理清晰,内容紧凑。在教学环节中,摒弃单一讲授知识点的教学思路,应转变为由教学案例(实例)引出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思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3.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构建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以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为依据,把知识、技能与素质融为一体。在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时,既有基础实验,又有专业实验;既有基本技能训练,又有创新能力训练的实践教学环节;既要强调对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整体训练,又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组织实践教学课程。从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将实践教学环节分为课堂教学训练、实验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第二课堂活动等。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将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设计,建立与理论教学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如何实施实践教学的几个环节:

(1)课堂教学训练。包括演示教学、案例分析、仿真实验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探索,勇于尝试,使学生乐于学习。

(2)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可分为基础性实验和专业实验。基础性实验多为纯验证性、基本仪器使用及基本测试方法为目的的实验,主要分布于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中。这些实验原来分别依附于各课程,由于缺乏各课程间的相互整合,有时出现基本操作训练重复或遗漏现象。一体化实践教学按照职业技能特点和要求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合并或撤消重复性实验,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以便于学生毕业后在生产单位“上手”快,缩短“磨合期”。

(3)校内实训。校内实训基地是便于学生一边学理论,一边从事应用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必不可少的场所。学生通过校内实训,受到最基本的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如药物制剂专业学生在基础化学方面应掌握的技能,是根据学生将来进厂的工种来进行专项训练的。实训内容按专项实训大纲和指导书要求进行,包括设备的使用与保养、最基本的药检方法。

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可以就某一技术或操作在集中时间内进行反复训练,直至掌握。通过校内实训既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对药品最基本的检验方法和操作等有了必要的认识、了解和掌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及早进入职业角色,接触实践,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为校外实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校外实习。包括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校外实习,学生对企事业单位的现代化设备、生产技术与科学管理等有了必要的了解和掌握,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为缩短从学校到社会的适应期打下良好基础。

(5)社会实践能力训练。社会实践: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到药厂、药店或其它药品生产服务性单位参加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增长了知识与才干,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社会调查:学生对家乡或某地区的医药生产与服务状况、企事业单位对人才需求情况、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文化教育状况等进行调查,了解行业与社会发展水平,开阔眼界,扩大了教育面,调动了学生投身社会的积极性,强化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6)设计与创新能力训练

第二课堂活动: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以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的设计或竞赛活动为主要内容,如实验操作技能竞赛,学生在综合实验和竞赛活动中受到较全面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锻炼。

四 分析化学课程一体化的实施

1.修订教学大纲

首先应根据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来确定应开设的课程和课时分配。整合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设置,突出职教特色,强化技能训练。实践课时至少要占教学总课时的1/2。根据实践教学目标要求,修订实践教学大纲,整合实践项目和内容,修订或调整实践指导书。实验内容的修改应以验证性、基本操作训练为基础,适当增加综合性、创新性及工艺性、实践性较强的实验,删除陈旧的实验内容与方法,尽量选择接近生产实际的内容,以避免实践教学与生产实践脱节。

2.调整化学实验内容,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社会有着密切联系的分析化学也应该不断更新,具有时代气息。

现代化学实验内容设计应体现以下几点:一是应用性,紧密结合学生实习或者是工作中接触到的实验内容;二是开放性,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自己分析整理数据;三是综合性,整合化学各专业的各类研究方法和手段;四是可操作性,所有设计的实验内容均是在当前经费允许的范围内,高年级的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实验内容。

3.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仿真实验的应用

传统的实验都是在真实的实验室中完成的,由于一些实验设备贵重,使得一些实验难以在真实的实验室中进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仿真软件的问世,使得这些实验可在虚拟实验室中完成。仿真软件在实验中的应用已有很成功的案例,例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的使用,学生可以打开这些仪器的仿真软件,虚拟实验非常逼真,有种身临其境自己去操作的感觉。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真实实验和仿真实验相结合,能使实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仿真实验使得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提供实验演示,也就是将实验室搬进课堂,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实验,实现即时验证理论,使知识的传授一气呵成,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4.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教师的技术水平和理论水平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类型界限在不断淡化,只会根据课本讲理论的教师已不受学生欢迎,培养“双师型”教师势在必行。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教师针对性的下厂实践、跟踪厂内先进技术发展动态,在完成培训的同时,还帮助工厂解决了许多现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2)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打破了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的界限,积极鼓励理论课教师参与实践课教学指导中来;(3)组织教师进行专业技能竞赛,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双师型”队伍的建设中去;(4)从企业引进优秀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充实教学一线;(5)聘请一支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等,以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生产实践水平,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5.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

学校在具备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还应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才能保障理论和实践一体化顺利地进行。首先应结合本校实训状况,确定评价要素,在此基础上设定评定指标,指标应尽量定量化,尽可能排除人为因素影响,使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形成系统,成为体系。以该体系对学生实践教学质量进行准确合理的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学生相对会积极主动地接受技能训练,以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定实验实训效果,根据学生对操作技能掌握的程度不同,成绩不同。完成实训目标,成绩较好的学生有成就感;成绩较差或病事假的学生会主动找时间补实验、实训,改变了以往轻视、应付甚至逃避实践课的现象,提高了学生训练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实践教师也有很大的触动,有利于实践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整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总之,基础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一体化,也正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哲学道理,也充分的体现了基础化学这门课程的特点。理论和实验教学结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形成学生的成就感,并且以饱满的精神进入社会,凭借所学的专业知识立足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周鸿顺.面向21 世纪高师化学专业实验课程结构的探讨[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0(4)

篇9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基础教学 课堂学习

化学教学在中学教育中占重要位置,它不仅是初三阶段的关键学科,还可能影响高中文理分科。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在一年的化学教学中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学习化学。以下我结合一些优秀的化学教师的成功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做好化学的基础教学。

1.采用正确的教学形式,端正教学态度

初三化学的第一堂课对今后的化学教学至关重要,第一堂课留给学生的是化学的第一印象。初三时出现一门新课程和一位新老师,这对于已经适应原有教学结构的学生而言还不习惯,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这门学科,首先在第一节课中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化学这门学科的现实意义,明白这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还是对日常生活有用的应用学科。

第一堂课,学生对教师或是化学这门学科都有试探的心理,老师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决定课程教学的成效。因为是新来的老师,某些学生会怀疑你的教学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会故意在课堂上讲话,如果这时教师采取专制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训斥一番,课堂气氛就会因此变得沉闷,没有学生再敢在化学课上发出一点声响,这对于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必定不利。在遇到以上情况时,教师可以用幽默的语言暗示这些学生,既管理课堂又不影响教学氛围。

教师不应采取专制的教学方式,专制的教师无法看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课堂教学必定采用的是满堂灌的形式,讲台上老师兢兢业业地传授课本知识,底下鸦雀无声,得不到一点回应。这样的课堂教学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是毫无益处的,学生的化学学习是失败的,教师的教学也是失败的。专制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教学异常沉闷,学生在课堂上看似坐得端正在认真听讲,其实思维早已飘向远方,在课堂上坐着的只是一具躯壳,课堂教学效率无法提高,学生成绩不断下降。

教师在上第一堂课以前必须认真备课,将吸引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作为教学的第一目标。学生对化学课有了兴趣,就会接受化学教师,课堂管理也会变得简单。

2.关爱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无论是哪门学科,师生之间的交流都是极其重要的。教师要关心每一位学生,了解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注重对每个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

初中化学是初三新开设的一门学科,在班主任眼里,学生在初三时期已经有了好坏优劣之分,化学教师无需打听学生的优劣,在新开设的化学课中,每个学生都将开始一个新的学习历程,都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教师不应对学生以前的成绩产生偏见。对哪些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鼓励,充分发掘学生学习化学的潜能,有了老师的激励,学生对自己也有了信心,相信自己能学好化学,这样的课堂教学必定事半功倍。

课堂教学过程不是将书本上的知识机械地传输到学生的脑中,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微笑,使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师生之间不再是严谨的上下级关系,而是亲切的朋友。在课堂问题的提问中,对于学生优秀的回答,教师应给予表扬,并激励其再接再厉,在以后的化学学习中做得更好。如果一些学生的回答不够理想,则首先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题目,指出哪些地方存在错误,鼓励学生改正。

3.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做的并不是把知识点硬生生地塞入学生的脑中,退一万步讲,采取这种方法,即便是学生接受教师所讲述的,也会非常累,长此以往,很快就失去学习的动力。因此,现代新模式教育的一个重点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谈到如何激发及延续学生学习的兴趣,我总结如下:

(1)要注重教学中对实验课程的演示。其实就是多让学生接触实验,无论是看教师做也好,让他们自己做也好。实验不同于传统模式下的教学,实验相比普通讲授的最大特点在于,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渐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在这时候要做的是顺势将知识教授给学生,由于学生的思维处在一个机器活跃的状态,接受这些知识会更轻松。

(2)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动手参与到实验中。在进行到某些操作性比较强又比较抽象的章节的时候,一定要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多多动手实验,如此学生对学习化学的热情与兴趣会被激发出来。另外,通过一个简单而成功的实验,可以树立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

(3)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保持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的兴趣。实验虽然有趣,但是毕竟许多学校条件有限,每节课都在实验室做实验是不现实的,而且某些危险的实验不适合中学生自己做,所以,为了保持学生的学时热情,教师必须出奇招。比如可以采取分组讨论法、材料收集法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结语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初中学科,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基础稳固才能在以后的化学学习中更顺利。教师要以一种亲和的态度将学生带入化学学习的殿堂,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提高课堂学习的乐趣,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带来的教学效应,让学生对化学学习充满兴趣。

参考文献:

[1]许洪良.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1.

篇10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材;量问题;初探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2-0024-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12.010

一、“量问题”的提出

在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沪教版教材中,我们在认识学习物质或变化的同时,常常伴有“数据、含量、量大小关系”等等,这一类问题的呈现能引导学生不仅从物质的组成去认识物质或变化,还能引导学生从物质的“量”的角度认识物质或变化。笔者将这一类与“量”有关的问题,统称为“量问题”,结合沪教版初中教材,列表分类梳理如下。

二、基于物质认识的“量问题”例探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化学的特征是研究物质,创造物质。教材从化学生活出发,引导学生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增强物质的感性认识,形成物质探究的方法和观念。下面分别从物质的组成与变化角度,例谈典型“量问题”。

1. 物质组成中的“量问题”

(1) 混合物组成中的“量问题”

教材第1章第2节中明确指出: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以身边的物质“空气”为例,教材首先通过第1节“铁的锈蚀实验”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空气会与铁作用,而使铁生锈,结合实验现象分析得出是空气中的成分与铁作用而出现锈蚀现象。在这里,学生初次接触“空气”,对空气的认识还没有数据意识。

在教材第1章第2节“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部分,教材有安排了“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通过该实验的学习,使学生对空气的认识又深入一步,认识到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而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学习该实验,学生对“空气”的认识有了数据意识,使化学学习中“量”认识也逐渐“浮出水面”。再结合物质的分类及物质元素组成等有关知识的学习,学生对物质的组成认识有更深入的理解: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元素组成了纯净物,多种纯净物组成了混合物。不同纯净物在混合物中所占的含量或比例不同。

在教材第6章第2节“溶液组成的表示”部分,学生通过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认识到“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的含量比例是不一样的,尽管溶质和溶剂一样,不同量的混合组成也有着不同的“定量表示”,即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是不同的混合物,它们的定量表示是有差异的。

(2)纯净物组成中的“量问题”

在学习“水的组成”这部分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具有物质的“元素组成观”的认识,但还不能从化学反应的角度来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认识。教材在第2章第3节安排学习“水组成”的“电解水”实验,通过实验现象,结合“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来建构“水由氢、氧元素组成”。在电解水现象中,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为2∶1,这一实验数据给学生留下了学习思考,与“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2∶1”形成呼应,使学生形成了纯净物的元素组成的认识,也认识到纯净物中微粒构成的数目关系,为纯净物化学式表示的理解作了知识铺垫。

2. 物质变化中的“量问题”

义务教育教科书沪教版化学九年级化学教材第4章第2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中有这样一句话:早在300多年前,化学家们就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研究。通过该节的学习,学生学会了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在金属及酸碱盐等知识中尤为突出。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这些“量问题”为“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阐明了理由。结合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关系、有关的实验数据等进行化学反应的定量计算,在近两年扬州中考压轴题频频出现:在2013考题中,高锰酸钾褪色时,反应物之间恰好完全反应转化成了新的物质;在2012考题中,测试液溶液变蓝时,说明反应生成了碘,而且碘浓度大小不同,溶液颜色的深浅也有差异。

3. 教学思考

(1)量问题能培养学生的定量观

“量问题”在化学学习中有多处“踪迹”,如从开启化学之门的“铁的锈蚀实验”,到“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再到“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及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学生对物质组成的认识从无“量”到有“量”;还有,原子结构示意图、相对原子质量、溶解度等这一些“量问题”,在课程标准中,并没有定量认识的说明,也不要求进行综合性计算,更无须从定量的、微观的角度去描述其本质,但这些“量问题”逐步渗透在化学教材中,能使学生留下从量的角度去学习的“痕迹”;还有,近两年扬州中考压轴“变色指示反应中有效数据的理解与处理”的命题考查。可见,“量问题”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而且这样逐步渗透的学习方式,也便于学生归纳比较且能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从而真正实现由定性学习到定量学习的过渡,培养定量学习化学的意识,促成定量研究化学的观念。

(2)量问题能培养学生的物质观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不论是物质组成中混合物组分含量或纯净物组成元素含量的学习,还是物质反应转化中各物质质量比关系的理解,都能使学生从量问题角度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异同,如碳与氧气反应,可生成CO,也可生成CO2,也可生成CO和CO2;且两种氧化物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元素含量关系不同。这些“量问题”知识丰富了学生对物质及其转化的认识和理解,为学生深度认识物质间的相互转化提供了学习基础,有利于学生自我建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体系,从而逐步培养学生“以量定质”的学习思维,形成化学“研究物质、创造物质”的观念。

总之,“量问题”是一类涉及数据、含量、量大小关系的知识或试题情景,能启迪学生化学学习的“量”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化学认识的定量观、物质观等观念。所以,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归类这些具有共性问题的知识或试题情景,并及时地适度点拨、类比、升华,从而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促成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