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对外直接投资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8: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对外直接投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际对外直接投资

篇1

【关键词】国际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模式 构建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世纪后,国际直接投资实现了快速发展,存量与流量实现了持续增加,不断发展成国际交易中的重要力量,技术、贸易都归入到国际直接投资结构的框架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伴随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经济合作、科技发展水平的提升,国际直接投资出现了新情况,尤其在投资流向、结构和规模等方面表现明显,将对企业国际竞争力、收支平衡、经济增长等产生重大影响。

国际直接投资的现实效益

国际直接投资带来的资本对输入、输出国都将有益。国际直接投资能让输出国家的投资直接进入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国际性的生产与营销网,实现在全球资源的科学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与输出国家的经济效益,为输入国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对我国来讲,它能有效解决资金储备不足的问题,借助国际直接投资去掌握技术,提升生产力发展水平,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①。再者,国际直接投资也能帮助发达国家,进一步完善输入与输出循环体系,获得经济动态平衡,进一步完善工业布局与经济结构。

但是,还要看到外资也能冲击民族工业,破坏资源的不科学分配。而从长远来看,世界经济是有机体,不管是哪一个国家都不能脱离该经济体独立运作。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参与国际经济交流,构建科学合理的输出运作机制,更有利于发挥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正面效益,更好适应未来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特点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投资与贸易自由化,在信息技术的着力推动下,促进了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跨国公司逐渐发展成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导力量,国际资本流动呈现大规模趋势,金融业务、金融机构实现跨界运作,国际金融市场实现了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劳动力资源等相关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流动,世贸组织、世界银行等开展了世界范围内的投资、技术转让、服务以及贸易等活动,实现了经济活动全球化运作。在该趋势下,当前国际直接投资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直接投资发展迅速与投资主体多元化。国际直接投资中的主流形式与活跃因素是外国直接投资(FDI),增长速度比借贷资本输出要高,并且国内投资、世界各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国际贸易等的增长呈上升趋势,成为助推经济发展的主体②。同时,国际直接投资主体逐渐多元化,特别是在发达国家设立的跨国公司,在国际直接投资中处于主导地位,比如,德国等发达国家在国际投资市场上占有优势,并且收支顺差不断扩大,成为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策源地,并且石油输出国组织以及亚洲新兴国家开始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崭露头角,开始涉及国际直接投资。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发达国家采取的对外直接投资重点是独资,积极开展并购,这样其始终处在垄断地位,比如,我国新设投资项目获得外商直接投资比例逐渐提高,尤其是从2002年开始上升趋势尤为显著,达到了接近80%,原来的合资企业独资化趋势更加显著。

二是资本流向与投向出现了新变化。美国等发达国家从20世纪开始,对欧盟等国家展开大规模投资,新兴国家投资也开始出现在发达国家,对外投资展现回流趋势,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影响,市场资金常出现短缺现象。比如,2009年新兴国家市场企业并购发达国家企业金额为354亿美元,而同期发达国家并购新兴市场企业活动在下降,下滑趋势明显。

三是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实行的对外投资政策上出现一定程度松动。比如,法国大力鼓励外资企业实施投资,尤其是支持外国投资创新项目的大力实施,全面提升了法国对国外投资直接吸引力,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在新增外资项目中,研发类投资项目增幅较大,高达8%。再如,英国在2010年开始采取相关政策积极吸引外资,借助外资来缓解债务压力,加快经济复苏并实现可持续增长③。

国际投资大环境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困境

平均投资规模小,效益不明显。一般来讲,我国在对外直接投资上,国企占主导地位,但是只从数量上看,则民营企业是主力军。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中小型民营企业,这些企业都是因为伴随市场发展才逐渐接触到国际市场,对灵活使用资本市场、谋求资金方面经验稍显不足,实力也不强,需要借助已有资金、银行贷款来开展业务,在周转资金规模确定的情况下,导致中小企业实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大,并且投资效益也不明显。根据我国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实行对外直接投资均投资额度不足140万美元,因为受限于投资规模,自然在资本规模上不处于优势,投资风险增加,也就很难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获得支持,不利于企业发展④。再者,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发展中国家投资绩效指数是0.72,发达国家则高达1.11,但是我国只达到0.69,这充分说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不高,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缺少核心竞争力。

篇2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的《人民币国际化?蟾?2016》数据,2015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为3.60,较上一季度3.87略有下降。近年来,RII虽整体上维持了上升趋势,但短期增速放缓并有所回落,这主要由于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人民币贬值预期上升及全球经济低迷、外部贸易保护主义兴起等原因所致。其中,作为人民国际化重要驱动力的贸易因素,作用也开始衰减。2015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3.95万亿美元,不但低于2014年的4.3万亿美元,更低于2013年的4.16万亿美元,反映了我国贸易增长趋缓,上升动能不足。另一方面,根据《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1 456.7亿美元,相比于2014年的1 231.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8.3%,排名位居世界第二,而且2015年对外直接投资额大于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额(1 356亿美元),首次实现该资本项下净输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无疑给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提供了新的动能。

二、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我国日益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投资小国发展为今天的投资大国。

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推进,中国企业日益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对外直接投资一直保持迅猛发展。根据《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在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方面,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1 456.7亿美元,相比于2014年的1 231.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8.3%,排名位居世界第二。

在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方面,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10 978.6亿美元,相比于2014年的8 826.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4.4%,排名位居世界第八。

从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所占份额的角度来看,2015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1.47万亿美元,年末存量25.04万亿美元。以此为基数计算,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占全球当年流量及存量的9.9%和4.4%。

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由2006年906.3亿美元增长至2015年的10 978.6亿美元,十年间增长逾10倍,平均每年增速达31.94%。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放缓,新兴经济体增速降低,世界经济整体疲弱,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却势不可挡,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增速显著超过吸引外资的水平。2015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1 356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 456.7亿美元,较同年吸引外资高出100.7亿美元,首次实现直接投资项下资本净输出,我国在国际投资格局中的地位已经从单向引资大国演变为双向投资大国。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将会继续增长,资本净输出将成为新常态。

三、 对外直接投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机理

1. 促进中国经济实力进一步上升。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持续发展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并提高了自身国际影响力,为人民币走出国门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最为重要和根本的历史机遇。对外直接投资通过促进经济发展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动力。

现代货币是信用货币。信用货币在一国国内以及国际范围内的流通、使用完全取决于人们对该货币的信心,也就是对该种货币偿付能力的信心。而货币发行国的经济实力就成为信用货币持有者最强大的信心保证。迄今为止,人民币还没有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实现自由流通,但2015 年中国实际GDP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重已经达到14.84%,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实力构成了人民币国际化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生产要素配置效应、产业结构优化效应以及资本积累效应等方面。就中国而言,生产要素配置效应表现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自然资源的不足,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经济的增长。通过开发利用海外资源,减少资源供应及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影响,以建立稳定的资源供应渠道,从而保障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则体现在,一方面,我国企业通过“走出去”可以转移具有比较优势的产能,优势产能的对外转移有利于国内“三去一降”工作的开展,为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让出资源和空间。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在国外开展并购投资,获取国外先进技术,并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将国外高新技术转移到国内,促进我国技术进步。在以上两方面的综合作用下,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生影响,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

资本积累效应主要体现在对外投资拓宽了利用国内外资本的渠道,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及举借国际银行贷款等方式从东道国筹措资金,进而实现资本积累。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机器设备等实物资产或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以及人民币出资,突破企业发展的资本瓶颈,从而扩大经营规模、优化资本结构,实现快速发展,增强我国经济实力。

2. 直接投资带动贸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在全球化的世界经济格局下,贸易规模是衡量一个经济体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也反映出该国在国际经济贸易体系中的地位。对外开放程度越小的经济体,越倾向于自给自足,该国货币完成国际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也越低。相反,对外贸易规模越大,说明一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程度越高,用该国货币进行结算,则能更大程度地节约交易成本,繁荣国际贸易。本质上,货币国际化就是本币的对外供给,是与国际贸易相对应的货币转移过程。因此,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必然会促进本国货币的国际化。

对外直接投资是拉动双边国际贸易的重要力量,对外投资的增加会直接扩大贸易规模。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物质载体,跨国公司已经成为推动国际贸易的引擎。据《2016年世界投资报告》等资料统计,目前世界上约有550多家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达15 000余家,其子公司的出口额从2010年的6.32万亿美元增长至2015年的7.8万亿美元,出口额占全球货物贸易出口额比例从2010年的41.3%增长至2015年的47.33%。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对外直接投资带动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增?L。

此外,对外直接投资母国在贸易计价及结算货币的选择中更具有优势,更倾向于选择投资母国本币。这一点也可以从贸易强国英国、美国及日本的历史中发现,贸易强国的货币一般也是国际货币。从2013年开始,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贸易第一大国,正逐步由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显然,我国贸易地位的上升将推动人民币在计价及结算中得到更多的使用,提升其份额。对外直接投资将通过继续巩固我国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地位,为人民币国际化打下坚实基础。

3. 为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及人民币离岸市场拓展提供契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不仅仅依赖于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贸易地位,更离不开国内外市场上广大金融机构的参与。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及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两翼,共同支持着人民币的海外使用。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创造金融服务需求促进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和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

对外直接投资导致各个跨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生产、研发及销售,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必然随之遍布全球。伴随实体企业的出海,各类金融机构为满足其客户需求,也不得不把业务及分支机构进行跨国布局。显然,实体企业的对外投资与金融机构的国际化相伴而行,两者具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合作共赢关系。一方面,对外投资及其拉动的国际贸易必然带来跨境人民币计价结算及信贷融资等需求,为推动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从事海外人民币业务提供市场和动力;另一方面,中资金融机构对外投资的扩大、海外网点的完善、产品及服务能力的增强既可以为我国实体企业扩展国际市场提供关键的支撑和保障,也为人民币在对外投资及贸易结算中的使用创造条件。可见,两者协调发展,互相借力,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器和催化剂。

同时,在当前我国资本账户尚未开放的前提下,发展和建设离岸市场是推进人民币海外使用的一个有益补充。离岸市场可以为对外投资企业提供境外融资及结算服务等便利,有效弥补我国金融机构国际化程度不高带来的短板。境外人民币使用度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是人民币金融产品匮乏,人民币投融资渠道不足,严重限制了人民币的持有和使用。对外直接投资不但可以丰富境外人民币的投资渠道,带动相关人民币业务的开展,也可以通过资本输出为离岸市场提供人民币资金。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多种方式带动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四、 对外直接投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及建议

1. 增加对外直接投资中人民币的使用比例。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经济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及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路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其自身竞争力增强的体现,可以在投资货币选择中更主动使用人民币,实现资本输出。我国政府在出台支持对外直接投资配套政策时,也可以鼓励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上升,对外投资规模也不断扩大,2015年对外投资流量达1 456.7亿美元,相比于2014年的1 231.2亿美元,同比增长18.3%,排名位居世界第二,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增加使用人民币的比例具有更加坚实的基础和底气。

对外直接投资中使用人民币具有一系列优势,比如投资企业可以在母国获得更加充沛的资金供给,增加资本优势,有利于扩大经营规模;另一方面人民币币值长期保持稳定和坚挺,是理想的投资货币,这是许多非国际货币的投资东道国本币难以比拟的;尤其是以中国为市场的直接投资项目如矿产、原油类投资,产品销售收入是偿还本金及投资收益的重要途径,在此类投资中应积极使用人民币进行资本输出,减少汇兑环节和降低汇率风险。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新的指引,沿线国家也是通过直接投资带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区域。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较为不足、建设资金存在缺口,严重制约了其国内经济的发展,而我国众多行业产能充裕、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强大,急需寻求海外市场,双方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可以实现互利共赢。对外直接投资是实现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抓手,尤其是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迫切需求的基础设施项目。中方投资不但提供资金,还提供设备技术,甚至提供管理和劳务,此类项目中使用人民币结算对双方都是便利的。为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如银团贷款、发行债券甚至提供政府援助等也理应更多使用人民币,资本输出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突破口。

2. 提高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份额。贸易计价结算货币的选择由多种因素决定,如出口产品的可替代性、出口企业的定价权、外汇交易成本及币值稳定性等。长期以来,我国贸易大而不强,出口产品可替代性高、出口企业缺乏贸易定价权及人民币结算不便利等都是制约人民币在贸易中使用的重要因素。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大有望缓解这一困境,这是因为中国境外企业的增加,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主导权的上升,这一方面有利于带动贸易扩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企业的定价权。尤其是当中国的跨国公司用人民币进行投资时,选择人民进行相关贸易的结算就具有必然性。

在以中国为市场的对外投资项目中,企业选择人民币进行贸易计价结算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这是因为提高对华贸易中人民币结算规模,可以极大降低双方企业的汇率风险,减少汇兑成本。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相对主要国际货币汇率的剧烈波动,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为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创造了有利条件。提升人民币贸易计价结算份额也是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中最具有可操作性的一条路径,应通过各种优惠政策鼓励人民币的使用。

此外,具备比较优势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其带动的贸易中有促进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关键作用,因为投资企业的技术及产品竞争力强、可替代性低,企业在国际产业链中占据有利地位,拥有较强的贸易定价权,可以主动选择人民币为计价结算货币,维护自身利益。例如,对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投资时,因我国具有较强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由此产生的贸易使用人民进行计价和结算是合理的选择,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简言之,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通过拉动贸易及提高企业自身的话语权、产业链的主导权及产品竞争力等途径来提高人民币在贸易计价和结算中的占比,间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3. 壮大人民币国际化的金融主力军。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跨国并购及投资不断增加,相应产生了大量的投融资及结算等金融服务需求。金融机构尤其各大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需求,也为促进自身发展,纷纷进行业务及分支机构的海外布局。截至2015年末,我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中,中国银行拥有海外机构644家,中国工商银行拥有海外机构404家,中国建设银行拥有海外机构27家,中国农业银行拥有17家,中国交通银行拥有15家,总计1 000多个海外机构覆盖了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篇3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7)04-0020-03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FDI)的发展历程

1.以FDI流出量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变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始于改革开放之后,1985-2006年各年对外投资输出流量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1982-1991年的起步阶段。在这一时期,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流量均在10亿美元以内。第二阶段即1992-2004年的稳步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流量平均规模为27亿美元。第三阶段即2005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 我国a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9.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8%;2006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为161.3亿美元,同比增长31.6%。从年流出量来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85年的6.3亿美元到2006年的161亿美元,增加了25.6倍。

2.以FDI流出与FDI流入的比率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变化。从图2可以看出,1992年以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很小,但由于同期FDI流入量也较小,因而此期间FDI流出与FDI流入的比率相对较高。但是,1992-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流出量较大,而同期FDI流入流量更大,因此此期间FDI流出与FDI流入的比率相对较低。综合来看,以流出流入比率来衡量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1992年以后小于1992年之前;而从绝对值来看,正好相反。

3.以FDI流入量与FDI流出量的对比情况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变化。1990-2006年,外商在华投资平均数为392.5亿美元,我国对外投资平均数为37.5亿美元,而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累计为6673.3亿美元,是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638.7亿美元的10倍多,特别是近几年来,FDI流入的规模和速度出现了大幅度上升。1990-2006年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与流出量之比为1∶0.096,可以看出吸收外国投资的规模远远高于对外直接投资,这两者存在严重失衡,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

从我国近两年来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虽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从总体规模上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 截至2005年底,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20 182亿美元,是我国的35.3倍;英国为13 781亿美元,是我国的24.1倍;日本为3705亿美元,是我国的6.5倍。在发展中国家中,2005年末新加坡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1009亿美元,是我国的1.8倍。

从投资区域结构看,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布区域更为广泛,2006年我国对外投资合作业务已经遍及世界约200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经商务部核准备案的境外中资企业已超过1万家。其中,在亚洲的直接投资额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的30%, 承包工程营业额占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的46%;在非洲的直接投资额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的比例约为3%,承包工程营业额占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的31%;在拉美国家的直接投资额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0%,拉美已经取代亚洲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第一大目的地。可以说, 我国90%以上的对外直接投资投向了亚太地区, 相比之下,欧洲等其他地区所占份额极小。这种过于集中的区域投资结构容易造成一些企业设点交叉重复、自相竞争等不正常局面,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另外, 跨国并购已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2006年,以收购方式实现的对外直接投资占全部投资额的36.7%。同时, 承揽了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对外承包工程项目。2006年,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标尼日利亚铁路现代化建设项目,合同额达83亿美元;中信―中铁建联合体中标阿尔及利亚高速公路工程,合同额达63.2亿美元。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几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实现了持续增长,在缓解国际收支失衡矛盾、缓解出口压力、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投资规模偏小、政府政策支持不够等诸多问题,阻碍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进程。

1.政府政策支持不够。政府在促进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责任和义务为跨国企业的发展提供平台。但是与其他国家尤其是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对跨国企业的政策支持明显不够。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重审批,轻服务,特别是对外投资信息咨询服务的滞后,极大地制约了企业“走出去”的有效性。我国对企业的境外投资管理基本上是审批制,对其缺乏前期的服务和后期的监管。由于对外投资统计等方面的基础工作薄弱,使研究有关对外投资的经济效应缺乏科学依据。另外,由于尚未建立起境外投资的信息库和信息反馈、情况交流的机制,加大了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信息不灵,对外投资望而却步。对于有些审批项目,手续繁杂,时间过长,以致一些项目贻误了最佳投资时间而亏损,而一些企业为规避政府审批,或私自在海外投资,或将境外投资收入留为他用。(2)缺乏有效的海外投资保障机制。我国目前已与106个国家签订了投资保护协定,与81个国家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但还有将近50%的国家尚未签订避免双重征税的协议,而一些已建立起来的多、双边和区域合作机制的功能也未得到充分的利用与发挥。

2.国有企业尚未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难以适应国际化经营发展的需要。现代企业制度是海外投资项目成功的体制保障,然而在我国,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大多数大型企业仍是国有或国家控股,私营大企业的数量非常有限,并且至今仍缺乏促进私营企业成长的有效的体制、政策及资本市场的条件。因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将主要依靠现有的国有大型企业,但是我国国有企业尚未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方面的进展不大,主要表现为所有者和经营者在目标取向方面存在扭曲,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不足,使得国有企业在国外市场竞争中缺乏效率和国际竞争力。而一些体制不顺、缺乏内在发展动力的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很可能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

3.企业海外投资战略不明确,管理体制相对落后。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已形成了一批优势企业,产品的技术档次和质量水平较高,规模扩张较快,如海尔集团、首都钢铁公司等都是具有对外直接投资实力与能力的企业。但是,与全球著名的大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一些企业的竞争力仍有明显差距。比如,一些长期处于垄断条件下的大企业,其成本、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水平,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也不稳定,这类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但从事境外投资的风险较大。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只是为了建立一个办事机构或接待站。

4.外汇管理体制尚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虽然近几年我国不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特别是由于我国尚未实现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企业难以开展大规模的境外投资,仍有一些不利于企业对外投资的条款。比如,在资金的使用权方面,不允许跨国企业内部资金自由调配,实施严格的利润和外汇管制, 政府要求跨国企业的利润在当地会计年度终结后6个月内全部汇回境内,这样,当企业市场前景看好而需要扩大经营规模时,却没有自由支配的资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境外投资活动。

5.企业融资困难、资金短缺影响其对外直接投资。我国一部分国有企业由于长期低效率运行,还不具备依靠自有资金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实力,加之我国的金融体系还不是十分健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被巨额的不良资产问题所困扰。银行对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缺乏科学和全面的评估,存在“惜贷”现象,而国内资本市场尚不发达。因此在对外直接投资资金筹集的过程中,企业本身和金融系统都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从而导致企业融资困难、资金短缺,进一步阻碍了企业的对外投资。

6.对外投资缺乏统一规划。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各部门纷纷参与管理,出现了多头管理的不规范局面,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海外投资发展的难度。此外,由于对外投资的宏观管理工作还缺乏统一的部署和协调,导致我国对外投资无章可循,对外投资地区结构过于集中,企业间设点交叉重复,自相竞争的不正常局面。与出口企业互相压价一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往往由于无规则竞争,在一宗并购案中竞相抬价,最终提高了投资成本,导致并购最终失败。为此,政府应尽快建立企业海外投资的协调管理机制,以规避风险,节约成本。

7.跨国经营人才匮乏。一国对外投资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对外投资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的竞争力,在于是否拥有一支能参与国际竞争、熟悉境外投资业务的法律、市场分析、公关营销等方面的企业经营队伍。据商务部研究院《对外直接投资公司调查问卷》结果,企业海外投资主要障碍是缺乏海外经营的管理经验和管理人才。我国企业由于受传统体制的影响,人才的待遇和培训比不上外企,造成人才的大量流失。由于缺乏高素质的人才,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会增加风险。因此必须要有一支技术、管理、法律、财务和营销等方面高素质的企业经营队伍。

8.企业缺乏核心技术。核心技术与核心产品是企业在市场中取胜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还处在技术引进阶段,在关键技术上,还难以与国外具有高新尖技术和成熟产品的企业抗衡,企业还没有形成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与核心产品。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技术优势不足。对许多引进的先进技术缺乏消化吸收,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一些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仍然依靠进口,甚至某些行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根本没有竞争优势可言,因而无力参与国际竞争,甚至连国内的市场份额都难以保全。技术优势的缺乏,将是制约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长期性因素。

三、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思考

1.尽快建立和完善境外投资的法律体系。为有效执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方针,应当尽快建立适应新形势的促进和保障境外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境外投资主体的行为及市场的竞争秩序,增强政策的透明度。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外直接投资的立法工作,尽快出台《对外投资法》、《境外投资公司法》等,为境外投资企业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保护其境外投资的合法权益。二是继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认真落实《关于调整部分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等有关政策措施,逐步推进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可兑换,实现由强制结汇制到意愿结汇制的转变, 简化对外投资审批手续和环节,取消多头管理制度,建立统一部门进行协调管理。三是加强对外直接投资贸易、税收等政策支持。韩国于20世纪70年代专门制定了《扩大海外投资方案》等法律条例,我国在立法中,可借鉴与我国发展历程相近的国家和地区的较为成熟的法律制度,并结合我国国情,建立适应经济全球化、符合我国经济长期发展需要的境外投资法律体系。

2.加大对企业跨国投资的金融支持力度。虽然,我国已经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的金融支持手段,如中央外贸基金、援外合资合作项目基金、援外优惠贷款等,但还未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金融支持体系,因此,需要尽快将这些措施形成一个完整的金融支持体系。 放松对企业的金融控制和外汇管制,赋予条件适合的跨国企业必要的海内外融资权,进一步完善国际投资担保体系,鼓励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灵活运用发行股票、债券及国际信贷等多种方式融资,并降低申请程序的难度,简化审批过程,减少企业的成本。例如,在跨国企业创业的初期,暂无利润可供再投资时,应适当放松外汇管制,允许企业的外汇资金在内部调整,并在追加投资方面给予其较大的自。尤其是面对我国目前所拥有的高额外汇储备(到200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10 663亿美元),我们有条件提供这些金融支持措施,提供政策性的优惠和用汇上的便利,同时可以更好地运营外汇储备资产,并缓解巨额外汇储备所带来的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3.建立和完善对外直接投资信息咨询服务体系。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工作,如韩国1988年就建立了海外投资信息中心。我国应尽快建立健全信息服务体系,构建以政府服务为基础,中介机构和企业积极参与的信息网络:一是建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介机构,全面提供世界国别地区的政治、经济等投资环境,当地政策法规、投资程序、合同形式等综合信息,提供介绍合作伙伴、合作项目等直接贸易促进服务;二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境外投资的信息库和信息反馈、情况交流服务系统,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提供及时又有价值的信息;三是由政府资助,由有关机构对境外投资企业立项建议书与可靠性研究报告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和帮助。

4.建立一定的海外投资风险基金。为降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 我国有必要建立一定数额的海外投资风险基金,实行保险与担保制度,对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但风险较高的海外投资给予适当扶持,分散其风险。对此,一些国家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例如,日本和台湾地区建有海外投资损失准备金制度, 准备金由政府和参与该制度的企业分摊。在一定标准内,企业海外投资的部分损失可得到补偿,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可享受高比例补偿,参与准备金的企业还可以从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进行海外再投资。

5.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坚实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可以说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 而市场占有率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形式,它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名牌、品牌已成为企业竞争力、增值力、后续力大小的体现。名牌一般要具有可靠的质量,极高的知名度,从而给企业带来可观的市场占有率。假如说企业品牌决定企业当前的利润和战略,那么名牌战略则决定企业长远生存发展战略和未来持续增长的能力。比如海尔重视品牌的打造并真诚为客户创造价值;可口可乐、雀巢等许多跨国企业为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培育顾客的品牌忠诚度不惜重金,这也正是这些企业能够经久不衰的“秘密”;索尼公司曾宁愿放弃在美国十年的利润,也不愿将“SONY”品牌转让。因此,建立保证品牌发展战略的管理体制,如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同时提高品牌价值,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培育企业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促进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

6.加大对跨国经营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力度。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目前,跨国经营人才的匮乏是困扰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我国可尝试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应该加大境外投资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力度。例如美国中小企业局通过退休经理服务中心,吸收大约13 000名高级商业管理人员以自愿方式为企业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 美国还建立了遍布各州的近950个小企业发展中心,为小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可以通过公开招募人才、建立培训中心或者委托专业机构从事相关活动等方式,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鲁桐.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咯[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2]张汉亚.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现状、问题与策略[J].宏观经济研究,2006(7).

[3]商务部研究院课题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公司调查问卷》分析报告[J].国际贸易,2006(7).

[4]付强.风险投资的风险关系成因[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62.

篇4

关键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特点;趋势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5-0077-03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经济的实力增强,对外直接投资呈逐年上升态势。《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0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688.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1.7%,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2%,首次超过日本、英国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占据对外直接投资排名的第五位,为发展中国家之首。可以明确,对外投资的迅速发展为我国扩展了经济发展的空间,也带来了我国企业提升自身实力的机遇,对于我国融入全球经济、提升产业水平和国际地位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了解我国对外投资的特点,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这一变化趋势。

国外有关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文献很多,20世纪80年代之后,出现了众多关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理论,如邓宁(1981)在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及“J”曲线、刘易斯·威尔斯(1983)的小规模技术理论、拉奥(1983)的技术地方化理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际经济学者提出的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坎特威尔和托伦蒂诺(1990)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托伦蒂诺(1992)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穆恩和罗伊(1993,2001)的不均衡理论。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大幅增长,积累了大量顺差的国内企业便开始涉足海外直接投资。针对这一现象,国内学者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杨国亮、王玲(2010)分析了我国企业“走出去”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美国培育跨国公司的经验,提出了我国在促进企业“走出去”、加快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应发挥的积极作用。姚树洁等(2010)认为,中国大型企业“走出去”是国家打造世界强国和实现全球化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但中国海外投资并非一帆风顺。

一、中国对外投资的趋势与特点

进入21世纪,随着“走出去”对外战略的实施,我国的对外投资快速增加。2002—2010年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速49.9%,对外投资的年流量由2002年的27亿美元猛增到2010年的688.1亿美元,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根据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一国投资状况与其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处于不同经济水平的发展阶段,企业对外投资水平也不同。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发现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目前处于第二阶段末、第三阶段初这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位于3 000—5 000美元之间且快速增长。一国净的对外直接投资,等于该国对外直接投资减去吸引的外资流入,具体表现为负值减少,且呈逐渐上升态势。

总体来看,截至2010年末,中国13 000多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直接投资企业1.6万家,分布在全球178个国家(地区),年末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5万亿美元。其中,当年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86.3亿美元,以银行业金融类企业对外投资为主;非金融类601.8亿美元,占比87.5%。进一步考察,2010年以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297亿美元,占流量总额的43.2%,同比增长54.7%,跨国并购领域主要涉及采矿业、制造业、能源产业以及专业服务产业;中央企业和单位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24.4亿美元,占流量的70.5%,排名第一。就存量来看,截至2010年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余额3172.1亿美元,仅相当于美国对外投资存量的6.5%,英国的18.8%,法国的20.8%,德国的22.3%,与发达国家相比,投资数额差距较大;在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中央企业和单位也占据主导,占比77%。

行业地域特点方面,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几乎覆盖了国民经济所有的行业类别。截至2010年末,存量在100亿美元以上的行业有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制造业,这六个行业累计的投资存量2 801.6亿美元,占比88.3%,六大行业的占比分别为30.7%、17.4%、14.1%、13.2%、7.3%、5.6%。从地域上看,亚洲、拉丁美洲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最为集中的地区,各占71.9%和13.8%;大洋洲、欧洲是存量增幅最大的地区,2010年末中国在大洋洲、欧洲的直接投资存量分别是86.1亿美元、157.1亿美元,分别是2005年末的13.2倍、12.3倍。就国家而言,2010年末我国对外投资前20位的国家(地区)存量累计达2 888亿美元,占比91.1%,其中以中国香港为首,其余依次为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澳大利亚等国。排名靠前的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开曼群岛则主要反映了“避税天堂”的优势,很多企业在注册后,资本便转投他国,因此,这两地的实际投资量并不体现真正的投资效果。另一方面,从流量上看,与存量数据大体类似,90%以上的投资流向商务服务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制造业,只是采矿业的占比相对于批发和零售业有所下降。地域方面,除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的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外,对非洲的投资较上年增长46.8%,反映出国家对非洲地区的重视。从行业数据分析,投资境外服务贸易型企业,主要在于便利国内企业的出口,占领广阔的海外销售市场;而兼并收购科技型企业则是为了便于掌握先进技术和制造工艺,进而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在境外金融领域的投资,是为了学习与借鉴国际知名金融机构成熟的管理经验和创新金融工具以满足国内的需求,当前的金融危机也为跨国投资机构投资那些陷入困境的发达国家的大型金融机构创造了绝佳的机会。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偏重资源加工型和生产加工型企业。就前者而言,主要是为了获取国外的石油、矿产、农林及渔业等资源,以满足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而后者主要目的则在于延伸产业链或是发挥比较优势以占领当地市场,同时带动相关产品、设备、零配件的出口,这也是生产加工型投资集中在亚洲和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原因。

二、动因分析

从上文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特点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有着自身的特点,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不同,与日本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所描述的也不同。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与现阶段国内的经济发展战略紧密相联的,这既是经济发展的紧迫需要,也是我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首先,企业获取战略资源满足内在发展的需要。随着新兴市场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崛起,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越来越受到资源等瓶颈的制约和限制,而海外投资正好能够获得企业生产亟需的战略资源,进而满足企业后续发展的动力。那些难以获得和模仿的、稀缺的、可供专用的资源,都会成为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不可或缺的手段。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广泛地参与到跨国生产网络当中,而那些不具有优势的上游生产活动往往在国外。为了寻求稳定的供应方,避免外部冲击对供应链和整个生产活动的影响,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也为了在整个生产链中获得更大的增加值,中国企业具有向国外零部件、能源、资源甚至研发等上游价值增值活动进行投资的战略需求。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行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并购国外那些具有丰富经验和优良声誉的金融机构,不但有利于我们解决金融服务水平落后的局面,而且有利于拓展国外的金融市场。只有获得了稀缺的资源、先进的经验、良好的声誉,我国的企业的发展才有后劲,进而才能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其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与我国在特定国际分工链条下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中国主要是通过从事技术含量不高的加工制造业来嵌入全球生产网络而参与国际分工并获得产业发展的。入世以来,尽管我国很快融入了世界新兴制造业的国际生产链条中,但是仅仅参与了这些行业的部分生产环节,即其中的低附加值生产环节,而没有在整个行业上获得优势。长期以来,我国的加工制造业徘徊在国际分工链条的低端,获得的利润微乎可微。近年来,随着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企业的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利润逐步缩水,甚至有些企业走到了破产的边缘。面对这一劣势,企业内部逐步产生了技术升级的需求和动力。同时,企业的治污成本也因为国家不断强化的环保要求而提高,高能耗和高污染企业开始有了对外转移生产的动机和需求。只不过这类对外投资还不占主流,在截至2010年末的对外投资存量中占比仅为5.6%。

再次,我国的制造业和出口企业在很多时候是依靠贴牌生产、依靠香港等地贸易中间商的订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掌握外部市场的销售渠道和营销服务网络。这种对外部市场高度依赖却又不能掌握主动权的模式,不仅不利于企业在对外销售中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且增加了扩大投资和再生产的风险。也就是说,这种模式增加了出口企业在国内投资的风险,降低了投资收益。随着出口企业的发展壮大、投资规模的扩大以及竞争激烈度的增强,这些企业对进一步投资的风险控制和收益要求越来越高,因而也逐渐产生了对外投资建立自己所能掌控的销售渠道和营销服务网络的迫切需求。这类投资在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占据重要的比例,在2010年对外投资存量中,我国在商业服务领域的对外投资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47.3%就是体现。

最后,金融危机前后人民币汇率以及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化趋势,也是促使我国政府和企业近期加快对外直接投资步伐的动力和压力。从动力来看,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为我国近期对外直接投资降低了成本。作为金融危机的产生国,美国经济受危机的影响最直接也最为严重。经济增长的停滞、消费和投资增长大幅度减少、出口增长率的降低,加上为了刺激经济而采取的低利率政策,导致近年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保持贬值的态势。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可以降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本币成本,从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从压力来看,金融危机期间美元的走软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出现缩水,国家倾向于鼓励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尤其是金融危机前的大量贸易顺差使得中国外汇储备上升到了历史最高点,而其中有相当比例的外汇储备是美元资产。如此巨大的美元储备必然带来巨额损失,政府必然会利用多种渠道降低储备贬值的风险,其中就包括使用外汇扩大对外直接投资。

参考文献:

[1] 马光明.评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势增长——成因探析与趋势预测[J].国际贸易问题,2011,(9).

[2] 项本武.东道国特征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7).

[3] 姚枝仲,李众敏.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与政策展望[J].国际经济评论,2011,(2).

[4] 张远鹏,杨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经济导刊,2011,(3).

[5] 张为付.影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因素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11).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ZHANG Yao-yi, ZHANG Dong

(Economy college ,Center Minzu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1 ,China)

篇5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特点 原因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通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的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如下特点:在区域上,集中于非洲和亚洲地区;而在增速上,进入21世纪后增速明显变快,在金融危机后呈现出更快的增长,且中国对欧洲、北美以及拉美地区对外投资的增速超过了在其他地区的增速而且还在不断加快;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产业偏爱资源矿产产业;还有一点是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开始了一些新的尝试。那么,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的这些特点其原因是什么呢?

二、基于内部化理论

在今年7月,奇瑞汽车宣布在巴西建立汽车生产厂房,总投资额达到四亿美元。奇瑞汽车公司总经理助理金弋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巴西距离中国遥远,运输成本非常高,时间长,市场反应太慢,而在巴西国产后不仅省了昂贵的运输费,而且也不用交关税,再加上零部件在当地生产,对成本影响很大,产品的竞争力将有很大的提升。”

看完这个新闻,我们引入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其主要观点为外部市场失效导致外部市场交易成本太高,从而迫使企业实行市场内部化。此理论是由巴克莱提出的。其用于解释这样的现象:“跨国公司没有利用世界贸易的市场来实现国际分工,而通过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建立起企业内部化市场,用企业内部的行政关系来代替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以节约或降低外部交易成本的。”

很显然,内部化给奇瑞产品竞争力提升带来了优势。巴西的汽车关税以及其他贸易壁垒使市场外部市场失效,交易成本过高;而奇瑞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在巴西当地建厂这种方式,回避了这些交易成本,同时还获得了快速市场信息回馈的收益,也消除了市场因为信息不通引起的交易性市场失效。我们进一步探求在什么情况下企业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这种方式:

我们用:C1 来表示产品国内生产成本;C2 表示国外生产成本;M来表示国内生产后用于出口的出口销售成本;A来表示由于市场内部化而增加的额外成本;D来表示技术授权条件下母公司技术垄断优势方面的损失。

出口方式的总成本=C1 + M ①

内部化(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总成本=C2 + A ②

技术授权方式的总成本=C2+D ③

①②③式中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不同,差额最大的就是最佳的国际生产方式。

其实上例中奇瑞汽车只是中国很多开始在欧洲、北美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战略企业的一个缩影:在0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美等中国传统的出口贸易市场萎缩,同时这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中国产品设置了各种新增关税及贸易壁垒,出口销售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成本越来越高;同时,中国企业在某些领域也具有了一定的技术优势,而技术垄断对企业竞争力有越来越重要。 因此中国企业,特别是技术型和有实力的企业越来越多的选择内部化也就是在欧美改变传统贸易方式而开始在欧美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来进入欧美市场。

虽然在内部化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为什么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在08年金融危机后增速加快,以及中国对欧洲、北美以及拉美地区对外投资的增速超过了在其他地区的增速而且还在不断加快的特点,但其也有不足的地方:一方面很难解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集中于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不能解释中国对外投资对于资源矿产偏好的特点以及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三、基于小规模技术理论

在小规模技术理论里,发展中国的企业在与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竞争上有三方面的优势: 1)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服务的劳动密集型小规模生产技术。2)国外民族产品的生产。 3)产品低价营销战略。

前面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的数据中,呈现出集中于亚洲与非洲发展中国家的特点,这个特点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第一,亚洲与非洲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有很大一部分是收入较低的国家;第二,产品在这些国家受欢迎要具备价格低廉的特点。而小规模技术理论正好解释了这个特点的两方面含义。 所以中国企业在进入这些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具有比较优势的。首先,中国企业因为规模较小、产品标准化程度也相对较低、针对市场的反应也更灵活,更能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能够找到大型跨国企业留下的市场缝隙,而填补这些缝隙。其次,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市场对专业化生产的需求。前面在理论中也有提到,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相比,在科技产品上处于优势地位;然而在民族特色产品与手工产品的生产上,中国企业处于优势地位。第三,中国企业因为长期长于控制产品成本,能够承受产品低价薄利的营销状况。

四、结论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所显现出的在区域上,集中于非洲和亚洲地区;而在增速上,进入 21 世纪后增速明显变快,在金融危机后呈现出更快的增长,且中国对欧洲、北美以及拉美地区对外投资的增速超过了在其他地区的增速而且还在不断加快。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下原因:1、回避贸易壁垒及关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在金融危机后,一方面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种贸易壁垒增加,出口的大环境恶化;另一方面国外的资产变得较以前廉价,这时候中国企业到国外直接投资能够获得更低的交易成本,从而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2、更快获取国外市场信息与技术。 无论是在国外设立合资企业或者收购境外企业都可以获得一定的技术要素或者管理要素,有利于其进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同时,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对母国技术提高也有很大帮助。在当地的企业也能更快收到市场的信息反馈,从而有利于企业竞争。

参考文献:

篇6

论文关键词 直接投资 资本输出 资本输入

一、国际海外私人直接投资的定义及其受保护的战略意义

国际海外私人直接投资是国际投资的一种,是指一国国民、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为获得一定经济效益而将其资本投入国外的一种经济活动,是国际间资本流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国际直接投资被认为是获得国外先进技术、廉价劳动力等重要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与国家经济的重要途径。海外投资主要包括资本输出国与资本输入国两个方面,对于前者,尤其是发达国家,海外投资是为剩余资本谋出路,扩张国际资本,获取大量海外利润乃至超额利润的过程。对于后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是吸收、利用外资,解决国内资金匮乏,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水平和管理知识,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一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关系联系愈加紧密。运用国际投资,各国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是符合国际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总体要求的;并且对国际经济增长、国际分工和合作均发挥着重大作用。

由此可见,国际海外直接投资对一国经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

二、国际海外私人直接投资的保护方式

基于海外私人直接投资的战略意义,各国都积极采取各项有力措施来保障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各项有力措施中,法律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譬如税收的高低,外汇的管理和限制,特定营业活动的限制及其范围等都是通过一定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有一定的影响力,作为上层建筑部分的法律与作为基础的经济是互相影响的,任何某种法律制度的变化都可能带来相应行业具体经营方式的变化。因此,投资者在进行海外投资时,必然应该充分考虑该国法律条件的稳定性,并对可能发生的法律条件变化提前预估,综合分析对投资效益的可能性影响。所以,无论是资本输入国,亦或是资本输出国,均应积极寻求国际投资环境项下的法制保障,或防患于未然,或出于应变,从而维护国际投资环境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具体的法律保护形态可以分为以下两类方式:

(一)国内立法

1.资本输出国的国内立法

从资本输出国也即投资国投资者的国内立法看,主要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对投资者在国外遭受的损失,按照国内法律体系的相关规定给予补偿,即是所谓的对外投资的保证制度。二是投资保险制度,指的是投资国本国的银行或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契约事先约定的协议弥补投资者相应的损失。其特征涉及保证的范围与对象两个方面:对于保证的范围,仅限于私人在海外的直接投资,不包括其在海外的间接投资。对于保证的对象,仅限于政治风险,即由于资本输出国国内的政治或者经济原因而引起的风险,而如自然灾害、市场性货币贬值等所造成的一般性商业风险则除外。具体的损失补偿数额依契约的约定或法律的规定进行。根据每个国家国情的不同,其所承担的补偿份额也有所区别,比如美国法律就规定承受投资者得全部损失,而其他一些国家则规定投资者承担少量的损失,比如日本、荷兰等国就规定投资者至少承担10%的损失。

2.资本输入国的国内立法

资本输入国国内法对投资所提供的保护,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采取如外国投资法、税法、外汇法这类地域性淡化的法律。再者,有的国家会采取政策公告,或者政府与外国投资者以合作、合资的方式为特定经营对象所签订的协议等方式提供保护。这些外资立法,各具特色且具体规定各不相同,但总结起来,法律保护导向主要是对政治风险的担保,依法保护其合法的财产及其它合法经营利益,对于特殊经营产业的投资者,给予合法、适当的各类优惠措施。

(二)国际条约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出于国际商业贸易交流与发展的需要,在各国经济交往中,为减少或避免因各国立法的差异性产生的适用法律上的冲突问题,开始尝试制定国际统一的法律规范,这些规范的诞生对经济领域的某些方面起到了积极有益的作用。然而,由于投资国和接受国利益上存在冲突,目前国家间保护投资安全的主要措施是有关国家缔结的双边条约、多边协定等非同一法律规范的形式。

1.双边投资保证协定

该协定是指,资本输入国与资本输出国相互缔结关于鼓励与保护投资的协定,其侧重于政治风险的担保。这种双边协定,是将投资保护通过政府主体进行承认,是对双方的共同保证,是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一类重要保护制度。具体内容包括外国投资者投资地位,资金利润的自由汇出、国有化及其补偿的方式和标准,投资争议的解决机制等。

2.多国保护国际投资公约

即是以国际公约的形式,规范三国几三国以上之间投资关系的法律规则和制度的总称。具有代表性的协议有:《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华盛顿公约》等。这类公约涉及的范围广泛,涵盖具体投资范围的规定,争议解决程序等内容。但由于各国有着各自不同的立场,所涉国家数目较多,很难做到绝对平衡,容易产生各类争端。

三、国际海外私人直接投资保护中的法律冲突与协调

(一)冲突

东道国政府和外国投资者天然就处于不同地位,在国际投资中两者会因为地位、立场、社会制度的差异而存在不同类别上的冲突。由于实践具有个案性与不确定性很难一一举例,因此这部分主要从法学理论之争的角度看看待关于国际海外私人直接投资保护存在的冲突:

1.外国投资者的待遇标准

对外国投资者的待遇标准的争议,源于国际投资活动产生的不同国家之间的管辖权冲突。目前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主要有三种待遇标准,即国民待遇标准、最惠国待遇标准、国际标准。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普遍采用国民待遇标准。该标准强调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的国民在法律上享有同等待遇,既不应受到国内投资者的歧视,也不应享有特殊权利。这不仅直接和国内法制精神相契合,而且完全符合国家主权这一大原则。然而,作为资本输出国的发达国家对国民待遇这一标准却持有异议。他们认为,按照国民待遇标准,对外国投资者的待遇应适用国际标准。其实质表面上看是以资本输出国的国内法为基本确认国际标准,往更深层次是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给予外国投资者以特权,以期对发展中国家滥用外交保护权,进行经济、政治甚至军事干预寻找潜在的突破口。然而,外国投资者在东道国享有的权利或承担的义务,不是源于国际法,而是直接源于东道国的国内法。只要东道国没有违背国际条约中承担的具体义务,就没有理由以国际标准取代其国内法确立的标准。

2.外交保护权

外交保护权是指通过外交途径对本国侨民在国外的正当利益提供保护,这种保护以侨民所在国应承担国家责任为前提条件,所谓国家责任是指国家责任是指由于国家的违法行为或损害行为一国在国际法领域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外交保护权的基本内容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本国侨民在外国的正当利益受到侵害而未获当地救济时,毋须当事人申请,国家相关的驻外机构可随时向侨民所在国提出救济或赔偿要求。二是本国侨民在该外国得不到合理、及时救济时,为保护本国公民的合法权益,采取外交方式,对东道国提出相应的要求,也是合法、正当地行使外交保护权。

根据国际法的一般原则,无论是上述何种情况下的外交保护,均应服从东道国法律管辖,应当依据东道国的国内法的规定请求行政或司法救济。但是,在国际投资实践中,发达国家往往利用第二层次的外交保护权大做文章,滥用外交保护权,维护其海外投资者的利益。当发生投资争议时,完全无视东道国的法律制度,强行外交干预本属于东道国国内法管辖的问题。这类行为实际上是将外国投资者置于国家权利的庇护之下,导致外国投资者在东道国的特权地位的行成。综上所述,在外交保护这一问题上学界也存在着大量争议和分歧。

3.国有化标准及赔偿问题

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对其领土内的外国企业财产进行征收或没收,从而实行国有化是否具有合理性曾经产生过争议。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法学家认为:国有化可分为合法国有化与违法国有化两类情况。符合下述三个条件的国有化为合法的国有化:其一,国有化的实行必须是出于国家公共利益的需要;其二,国有化须对外国投资者实行无差别待遇,即通常所说的国民待遇;其三,国有化所造成的损失须对外国投资者予以公正赔偿。不符合这三项条件的国有化则被归类于违法的国有化,可以追究相关国家的国家责任。对于三个合法国有化的条件,因前两个条件是国际法上公认的原则,第三项为发达国家的利益导向,也是存在争议的一项。发展中国家普遍认为,第三条其实质是变相的以是否公正赔偿作为区分国有化合法与否的惟一参考标准,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地位。

(二)协调

由于在国际投资保护中存在着上述法律冲突,为了在彼此冲突的基础上寻求共同利点,应对不同国家的国际投资保护问题法律地域性特点采取限制措施,建立一种统一、协调的对话平台则显得尤为重要。而国际法是一个跨地区性的法律学科,在这个问题上借助于国际法制度,无疑是有效的。国际上通行做法主要包括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与多边投资保护公约。其中,适用最为广泛的为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也是目前国际投资法律协调中最主要的方式。虽然其实质是一种契约,不同的各国当事人所缔结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其内容肯定具有差异性,但双方共同承认的投资者、受保护的投资形式、投资者的待遇标准、政治风险的保证等该类基本构成要件是一致的。采取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特点有两处:一是协议的当事人范围确定优先,所调整的关系仅限于两国之间,更易于从各自的国情出发,更容易在尊重彼此的法律权益并顾及各自的特殊利益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从而,在协定中更利于协调一致,便于实际操作。二是在高度共识基础上所形成的双方条约,对于协定两国来说,具有高度的共同法律约束力,便于双方均完整的遵守和实际操作,降低发生争端的可能性。

然而,不同社会制度背景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两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由于利益立场、国家背景不同,在有关条款的订立及解释上难以达到前述的高度共识,无法形成绝对法律约束力,使双方都各执己见,造成实际执行力不足,易造成条约的形式化,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争端的妥善解决。

因此,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并不是万能的,其只能对某些争端有实效或者有所缓解。

篇7

关键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中国于19世纪70年代末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方针,中国市场逐渐对外国投资者开放的同时,中国经济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更好的发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国企业应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充分利用外国资源,顺应经济全球化和新形势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增强自身经济发展的后劲与动力。

一、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1.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逐年上涨。截至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了746.5亿美元,同比增长8.49%(2010年688.1亿美元),年度流量超过日本、英国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2002年至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50%,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需求日益加强,中国已进入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新阶段。

2.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较为集中。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数据显示,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采矿业和第三产业领域,二者合计约占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0%—90%,2011年更是高达95%;在第三产业内部,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三者约占第三产业直接对外投资的90%。在采矿业中,主要是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开采业、黑色金属矿开采业的投资;在制造业中,主要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等的投资。

3.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不均。亚洲、拉丁美洲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最为集中的地区。亚洲是中国设立境外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其次为拉丁美洲,欧洲位居第三。2011年中国对欧洲、北美洲、南美洲投资快速增长,其中对欧洲投资在2009年增长2.8倍的基础上再次实现成倍增长,主要流向是丹麦、瑞典、德国、英国等国家。中国在亚洲地区的投资较上年增长了15%,主要分布在中国香港、新加坡、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韩国和中国澳门等国家及地区。中国在南美洲的投资主要分布在开曼群岛等国家和地区,而在非洲、大洋洲、北美洲的投资存量各自所占的比例仅维持在4%左右,其中我国在大洋洲的投资最少,只有3%。

4.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不平衡。2011年末,在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国有企业占70%;有限责任公司占24%,较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占17%。可以看出,国有企业仍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力量,但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量较少,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不平衡。

二、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1.部分企业未将对外直接投资纳入其发展战略。在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一些传统的观念制约着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一些企业并未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事实上,企业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充分的利用国内和国外市场,更好的配置国内、国外资源,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

2.法律法规保护不完善。第一,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没有出台系统化的《对外直接投资法》,而现行的一些法律法规都已过时,无法满足现在对外投资的需要;第二,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缺乏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管;第三,保障体制不健全,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对外投资保险法》,这就无形中加大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压力。

3.潜在的政治风险无法规避。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往往受到母国和东道国的政治因素影响,如发生战争、当事国违约或当地政府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等。近年来,“中国”在世界经济市场愈演愈烈,导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屡屡受挫。

4.部分企业市场决策失误。有些中国企业一旦看到项目盈利,就会盲目的加速对外扩张,导致企业的资金、管理和人才都无法满足投资活动和管理的需要;有些企业缺乏对海外投资环境的深入考察,不管东道国的情况是否有利于自身的投资就盲目上线,这样都会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失败。

三、进一步优化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分析

1.做好投资风险防范工作。把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到最能给企业带来利润,同时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投资风险的行业和区域是任何一家企业经营者都要首先考虑的问题。我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前都应该进行全面的市场调查、对经营伙伴的实力及信誉的分析、对经济合作国家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人口环境、法律法规、政治环境等作多方面的考察,力争将投资风险降到最低。

2.调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战略。首先我国企业应该加大对战略资源型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其次获取对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最后加快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性对外直接投资。

3.调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对象。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仍应该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要对象,与此同时应有针对性的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展开直接投资与合作,进一步扩大与南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各国的合作,另外加快与西亚、非洲等地区国家的直接投资和经济合作。

4.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中国应尽快制定一部规范中国长期跨国投资行为的《对外直接投资法》,逐步形成以对外直接投资法为主体、各种单行法规为辅体的完善法律体系。

5.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我国企业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借助于外部环境的改善,增强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首先我国企业应增强创新意识,其次加大研究开发力度和投入,再次联合其他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新技术开发。

参考文献:

[1]白远,立彬,等.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引进来与走出去[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2]曹洪军.中国对外投资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篇8

1. 中国成为新兴的对外投资大国。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我国正逐渐成为新兴的对外投资大国。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资金缺乏,坚持“引进来”战略,给予外资超国优惠,从而大量吸引外资在我国投资建厂等。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我国出口能力的大幅增强同时伴随着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我国经济迎来腾飞,资金不再缺乏,改革开放初期存在的“外汇缺口”逐渐消失,国内有大量资金缺少好的投资机会,高储蓄、贸易收支顺差为我国对外投资准备了必要条件。2000年我国提出“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对外投资,在全球范围优化配置资产。我国不仅在吸引外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从改革开放初期不成熟的债务国发展为今天成熟的债权国。

2015年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指南,得到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产能合作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热点,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对外直接投资一直保持迅猛发展。根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的《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在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方面,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1 456.7亿美元,占全球流量的9.9%;相比于2014年的1 231.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8.3%,排名位居世界第二。在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方面,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10 978.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4.4%,名列世界第八位。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增长放缓,新兴经济体增速大幅回落,世界经济普遍缺乏发展动力,全球投资增速显著放缓,然而同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却大幅增长,由2006年906.3亿美元增长至2015年的10 978.6亿美元,十年间增长逾10倍,平均每年增速高达31.94%。由于我国对外投资底子薄弱,起步较晚,全球份额仍然偏低。2015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存量25.04万亿美元,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存量的4.4%,远低于我国经济总量的全球份额,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国别结构方面,我国对外投资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具有地缘优势的亚洲各国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大多数年份在对外投资总额中的占比超过70%,其中香港是我国对外投资的重要中转地。我国实行五位一体的新发展理念后,合理自用资源、生态友好发展被放在重要的地位,加强了与资源丰富、经济互补性强的拉丁美洲国家的合作,近几年,拉丁美洲逐步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第二大目的地。总体上看,发达国家聚集的欧洲和北美等地,中国的投资一直较少,但2014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供给侧改革,出于补短板的需要,我国加大了引进技术、提高质量和获得品牌的步伐,对欧美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在行业分布方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广泛,出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对外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保障生产必须的原材料和能源供给,提供对外贸易所需的商务服务和营销网络。自“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制造业成为我国优势产能向国外转移、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行业,制造业占比开始升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我国超过70%的对外投资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的份额提升到8.37%。

从对外投资规模和行业发展特征看,我国对外投资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起步阶段(1980年~2000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主要处于引进外资的阶段,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规模比较低,累计对外直接投资不足300亿美元。第二阶段为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2007年),2000年我国首次提出“走出去”战略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01年我国加入WTO组织,两者都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对外投资的增长。行业多分布于门槛并不高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批发零售业。第三阶段为超常规发展阶段(2008年至今),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海外资产价格普遍偏低,我国企业到海外抄底购买资产增多。此外,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倡导国际产能合作,更是进一步促进了对外投资的发展。行业特征是欧债危机爆发后,中国企业抓住机遇扩大了对欧洲国家的投资,通过并购获得一些国际品牌、国内急需的技术以及国外高端服务。

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增速显著超过吸引外资的水平。2015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 356亿美元,同比增长6%,位列全球第三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为1 456.7亿美元,较同年吸引外资高出100.7亿美元,首次实现直接投资项下资本净输出,我国在国际投资格局中的地位已经从单向引资大国演变为双向投资大国。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以及“一带一路”战略和人民币??际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将会继续增长,资本净输出将成为新常态。

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的格局。“一带一路”的海陆两个维度,将同时提升向东和向西开放水平,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对外开放的前沿,进一步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总人口约有44亿,占全球人口的比例高达63%,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9%。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参差不齐,资源禀赋各具特色,互补性强,开展互利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制约沿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基础设施落后。这意味着亚洲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量巨大,据亚洲开发银行的预测,在未来10年中,整个亚洲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需要8.22万亿美元,而其自身只能提供4 000亿美元的资金,整个资金缺口多达4万亿美元。

共商、共建、共享是我国《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准则,我国明确提出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通过在“一带”上建设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即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以及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在“一路”上从中国沿海港口沿南中国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以及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中国海到南太平洋加强互联互通合作。

“一带一路”上的投资热点覆盖了多个领域,从诸如港口的基础设施到囊括诸多行业的工业园区,再到主要方向为能源电力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巴经济走廊已成为中国同周边互联互通的旗舰项目。瓜达尔港作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则是两国签署的20多项合作协议中的重中之重,2016年11月13日,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前往俾路支省主持了由中国投资的瓜达尔港开航仪式,我国从西亚进口的原油通过石油运输线将缩短85%的路程。在新亚欧大陆桥上,中国与白俄罗斯共同建设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中白工业园,已有华为、中兴等15家公司首批入驻园区,投资金额超过20亿美元。在大湄公河次区域,我国倡导“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新理念,加大投资,推动各领域合作,在能源供给特别是电力、油气、新能源等方面加强合作。

实际上,从2015年以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增长非常迅速,以区域划分,中国对东盟10国、西亚18国、南亚8国和独联体7国接受的直接投资存量都增长了10倍以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得到沿线各国的积极响应,纷纷制定与之对接的发展计划,随着一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沿线国家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地位变得越发重要。我国在沿线20多个国家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建立了56个经贸合作区,同时为东道国增加了约18万个就业岗位。近10年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存量总额占比也由2006年的5.27%提高至2015年的10.14%。中国的直接投资受到了东道国一定程度上的认可,伴随着投资、货币流通规模的扩大,中国和沿线国家的产品、服务、技术、资本源源不断地进行交流。

3. 现阶段我国直接投资面临的难题。直接投资的规模扩大面临国家风险的压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标国,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突破口。沿线64个国家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差异较大,客观上存在不容低估的地缘政治、宗教民族和经济金融三大风险,换言之,许多国家的政治风险或国家风险很高。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等原因,“一带一路”国家长期处于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和不同民族、种族冲突的暴风中心。自美联储宣布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以来,不少沿线国家出现了资本外流、货币大幅贬值现象,经济金融脆弱性增加,加上长期困扰这些国家的贸易逆差较大、外汇储备较低、财政赤字较大等问题。毋庸讳言,从投资者视角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家风险非常高,许多评级机构亮出了投资红灯。

直接投资大而不强。无论流量还是存量,无论流入还是流出,从直接投资规模看,我国都名列世界前茅,是名副其实的直接投资大国。但是从直接投资结构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广泛,基本上处在国际产业链中低端,难以掌握金融、贸易交易的定价权,投资回报率相对较低,具有直接投资大而不强的特征。2015年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达到43.65%,排名第一;采矿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紧随其后,占比超过10%;其后依次是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房地产业。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开展,基础设施、国际产能合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我国优势产能向国外转移,高端制造业输出石头强劲,对外直接投资开始从传统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向制造业、批发零售业转移,投资结构有所优化。这反映在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中,占比最高的三大行业分别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9.86%)、制造业(16.46%)、批发和零售业(15.83%),其后依次是采矿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采矿业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一直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反映了我国经济全球化、在国内外优化配置要素和资源的发展新理念。

对外直接投资大而不强,中低端行业分布使得我国的跨国公司难以在贸易中掌握定价权,难以选择人民币作为贸易计价结算货币,这就要求我国改善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针对国内,对外直接投资业要?M行供给侧改革,推动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发挥直接投资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中的枢纽作用。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占比最大行业为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比例偏低,应依托中国正在逐步强大的制造业,结合国际上的产能合作,做大做强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具体而言,对外直接投资既要以我国的优势行业为主,输出比较优势较强的行业,还要在调整国内经济结构的同时调整对外输出的产业结构,通过直接投资占据对外贸易的鳌头,掌握更多的国际营商话语权。

此外,从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来看,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超过2/3的对外直接投资都是投向政治稳定、开放度高、投资收益稳定的发达国家,欧洲、北美是投资者首选的目标,主要目的是实现产业内、产品内国际分工,获得更加精细化的比较利益,这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形成鲜明对比,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贸易、获得发展所需的资源,因此主要集中在亚洲,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中亚洲占比达到76.43%,存量中亚洲占比达到72.14%。由于亚洲集中了主要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富有活力,风险叫发达国家更高,这样的对外投资区域分布使得我国的对外投资收益较高,风险较大,由于我国投资的亚洲国家几乎没有主要国际货币,如果我国能够充分发挥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扩大贸易定价权,就有机会在直接投资和贸易两个渠道扩大人民币的使用。

直接投资企业本身的跨国财务与管理经验问题同样值得关注。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财务管理理论发展相对落后,财务管理观念相对淡薄,财务预算制度建立并不成熟,且海外子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更加难以进行规范。从管理方面来看企业领导也往往重视经营管理,忽略财务管理。对此,应该:(1)在投资前,应综合考虑预期财务效应,从投资对象、财务预算、资金来源、投资成本的收回等多个方面进行财务的综合管理和考量;(2)创新评价方法,尤其是在海外公司的财务管理上结合东道国具体情况进行财务评价方法的创新和改进;(3)强化信息披露。跨国公司要自觉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化程度,制定相关管理细则和实施办法;在技术上可以建立母子公司的信息数据库;跨国公司要加强治理,严格把关信息披露,防范其做出有损利益相关方利益、公司形象和国家形象的行为。

二、 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我们仿照Borensztein和Gregorio(1998)文章里的方法,?M行FDI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根据文章中的模型,可以得到:

g=c0+c1FDI+c2FDI*H+c3H+c4Y0+c5A

这里g表示人均GDP的增长率。FDI变量由FDI的流量占输入国GDP的比例来表示,人力资本(H)由公民受到中等教育的平均年限来表示,初始收入(Y0)由初始年份的美元人均收入表示,这里的A代表其他影响生产率的因素,这里由采用政府支出占GDP的比例来表示。

从OECD网站上得到了1970年~2014年OECD国家对发展中国家FDI的数据,然后从Barro和Lee网站上获得了中学教育的平均年限(Average Year of Secondary Schooling)的数据作为人力资本数据,其他初始收入和政府支出等数据从世界银行网站获取。其中FDI数据本文进行了规模化处理,即将FDI和GDP的比值作为一个解释变量,在对数据进行相应处理后做OLS回归。得到结果如表1。

此时主要变量都是显著的。

其中虽然FDI的系数为-8.804,似乎FDI对GDP增长的推进作用为负,但是交叉项FDI和人力资本乘积的系数为3.328,意味着只要人力资本大于2.65,FDI对一国的GDP增长就会产生促进作用,而绝大多数国家的人力资本要显著大于2.65,因此我们可以断定FDI的流入对一国GDP的增长有促进作用。

现阶段中国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仍然较少,占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很低。根据上面的实证结果,较发达国家对较不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会拉动较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对其GDP增长率有正向的推动作用。我们可以预测随着中国经济继续发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逐步增长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会对被投资国的经济起拉动作用。

篇9

[关键词]fdi 技术扩散 经济增长 自主创新

外商直接投资(fdi)是技术扩散的主要途径,对东道国的就业、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以及产业结构调整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是这种影响的程度及作用机制还存在争议。大多数理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流入发达国家的fdi普遍存在技术外溢现象,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外来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技术进步效应存在“二律背反”现象,技术扩散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发展中国家对技术扩散的吸收能力、引入fdi规模和fdi企业相对和绝对技术水平等多种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本文利用传统理论分析方法,针对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人力资本质量水平以及我国自主创新水平,结合相关分析方法,对工业部门1999~2005年30个省市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及技术进步的作用及其机制。

一 、理论与模型分析

考虑到fdi流动和技术外溢的特点,针对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特点,采用2×2×4模型,即:两种类型国家,技术落后的fdi流入国(发展中国家)本国和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外国;两类生产部门,本国企业和fdi企业;4种生产要素:劳动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科技知识存量,假设人力资本不直接参加生产活动,而是通过对本国技术和外国技术扩散的学习和应用从而将技术物化到实际的生产中。模型只考虑fdi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影响,即认为发展中国家主要通过fdi流入获得发达国家技术创新带来的外部性。

在开放条件下,技术领先国外国对技术落后国本国进行投资并在该国建立自己的生产企业,从而使本国生产部门变成本国生产企业部门和外国生产企业部门,假设两类生产部门服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所有模型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与三资企业相对资本存量、技术水平、本地区科技知识存量、国内其他地区科技知识存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这说明我国各地区工业部门技术增长主要来源于各地区的自主创新、全国的技术创新活动和fdi带来的技术外溢效应, fdi企业部门技术进步对于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产出弹性为0.18~0.19,fdi开放度带来技术产出弹性在0.08~0.1之间,本地区自主创新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产出弹性仅为0.06~0.08,这说明我国整体的技术创新活动对于各地区的技术进步尤为重要,是各地区获得科技知识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同时高质量的fdi对于国内企业技术进步也具有明显的作用。另一方面,实证结果还表明,我国人力资本质量水平、内外资企业生产技术相对差距对于技术进步或全要素生产率负相关,其中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由于我国人力资本质量过低,根据阀值效应原理,我国人力资本质量低于人力资本质量增长能够对技术创新扩散带来正效应的阀值;二是由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低下,技术人员质量的提升不能获得相应产出效应。两部门企业技术差距与技术进步非正相关,表明内外资技术差距越大并不一定意味着技术外溢效应越高。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第一,我国技术进步主要来源于我国自身技术研发,其次是fdi技术外溢效应;第二,外资企业经济活动与我国经济总产出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三,内外资技术差距越大越不利于本地企业对fdi技术外溢吸收。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以上理论实证结果分析表明,科技创新是我国技术进步的主要源泉,全国总体科技知识存量、本省(市)科技知识存量对于全要素生产率产出弹性高达0.45~0.53和0.06~0.08,加大各地区自主研发投入,尤其是国内各省市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高质量的外来直接投资对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内外资技术差距和人力资本质量对我国工业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产出弹性为负,这表明相对过高技术水平的fdi并不能带来更好的技术外溢效应,我国人力资本质量和人力资源管理效率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就我国工业总体情况而言,“三资”企业活动对各地区工业部门总体产出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结合我国工业部门理论实证研究结果,国家在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继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各地区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实现科技知识资源的共享,尤其是政府公共部门主导的技术研发投入与推广。根据实证结果,国内各地区间的技术扩散效果显著,地区间技术扩散对技术进步产出弹性远远高于各地区自主技术创新对技术产出弹性,作为公共物品的科技知识如果没有政府进行监督指导就很有可能导致部分地区“搭便车”行为,最终的结果会导致作为公共物品的“科技知识”有效供给不足。加大政府主导的研发投入,积极鼓励各地区科技研发与技术交流合作是实现科技兴国,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消除地区间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

第二,进行制度创新与人才的培养,努力扩大适宜技术水平的fdi投资规模。我国内资企业对外资企业技术扩散吸收能力,受到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制约,所以有选择地吸引高质量fdi流入,有利于内资企业技术进步。同时应加大我国人力资本投入,提高人力资本质量与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第三,从各地区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和投资规模的扩大,而fdi投入产出活动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不能过分夸大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在积极吸引高质量fdi的同时,更应重视本国企业和地区的自主技术创新与投资规模。

[参考文献]

[1] 范红忠.有效需求规模假说、研发投入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j].经济研究,2007,(3):33-44 .

[2] 吴延兵.企业规模、市场力量与创新: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07,(5):125-138.

[3]李平.国际技术扩散的路径和方式.[j].世界经济,2006,(9):85-93.

[4]]沈坤荣,耿强.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1,(5):82-102.

[5]江心英,陈丽英.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理论研究综述.[j].国际贸易问题,2006,(6):124-128.

[6]boreneztein,e.,j.de gregorio and j-w lee.how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economic growth.[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8, 45: 115-135.

[7]bin xu."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technology diffusion, and host country productivity growth"[j]joruan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62(2000) :477-493

[8]brian j.aithen,ann e.harrison."do domestic firms benefit from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evidence from venezuela",the american ecomnomic review,no.3.(jun.,1999):605-618

[9]luara bottazzi ,giobanni peri. the internatioal dynamics of r&d and innovation in the short and in the long run , natioan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ch[j] ,july 2005,working paper 11542.

篇10

>>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点及原因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特征分析及对策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中国企业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及对策 浅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特点及对策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及相关问题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内部约束及战略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及发展策略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动机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特点及原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的国际比较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③中国国土资源部《2012中国国土资源公报》.

④根据中国海关、国家统计局和国土资源部的数据资料整理所得.

⑤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的矿产资源政策》.

⑥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2011年分省区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等指标公报》.

⑦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11》和美国能源署(EIA)网站数据整理.

参考文献:

[1]冯雷,夏先良.中国“走出去”方式创新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