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启发式教学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8: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问题启发式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问题启发式教学

篇1

关键词:问题情境 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相对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而言的,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上课听讲义,考试死记硬背,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启发式教学,启迪学生思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性地去学习。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尝试着设置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 什么是问题情境

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简言之,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中设定的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

二、 设置问题情境举例

概念教学既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又是难点,概念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其它内容(如:定理,方法等)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概念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根本。

极限的概念是高中学生较难掌握的抽象概念之一,而它又是微积分理论的基础和主要应用工具,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导数及其应用知识的掌握。下面以“数列的极限”一节课的教学为例来说明如何进行问题情境设置,实施启发式教学。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列极限的概念,可以设置以下问题:

1. 什么是数列?

该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复习前面所学过的数列定义,可以通过一系列具体实例引出,例如:“龟兔赛跑”、“求曲边三角形的面积”、“折杖问题”等等。在此还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史知识―割圆术等,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更有助于加深他们对定义的理解。

2. 数列有什么规律?试给出数列极限地描述性定义。

观察数列:

(1) 12,122,123,…12n,…

(2) -12,122,-123,…,(-1)n12n,…

指导学生将其变化情况标在数轴上,并发现其规律。

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并将其推广到一般,这样学生就可以自己归纳出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

此时,老师不失时机地指出,数列的描述性定义比较直观,但不够精确,而在给出精确性定义之前,我们可以再设置如下几个问题。

3. 如何表示当n∞时,an与A的无限靠近?

联想用数轴表示数列变化的情形,启发学生回答,可以用|an-A|,即an与A的距离表示其接近程度。

紧接着的问题是“无限靠近该如何表示呢?”答案是“当n无限增大时,|an-A|可以小于任意的正数。”

例题观察:an=1n,A=0

若要|an-A|

若要|an-A|

依此类推……

此时,引导学生归纳出n∞当时,an与A的无限靠近,即不论事先指定一个多么小的正数,在n的无限增大的变化过程中,总有那么一个时刻起,使得|an-A|可以小于给定的那个小正数。

4. 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任意小?

教师指出数学中通常采用希腊字母ε(ε>0)来表示任意小。

5. 如何表示时n∞,|an-A|

此时,教师规范地给出数列的精确定义已是水道渠成。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概念了理解,再次提出问题。

6. 在数列极限的“ε-N”定义中,ε,N的作用如何?

启发学生发现、总结:

(1) ε(ε>0)的任意性,因为只有这样,不等式|an-A|

(2) 一般说来,正整数N是与任意给定的正数ε有关的,它随着ε的给定而选定;

(3) 数列极限的几何解释:

将常数A及数列an的每一项在数轴上用它们的对应点表示出来,再在数轴上作点A的ε领域即开区间(A-ε,A+ε),则对于任意的ε>0,总存在着一个正整数N,使得数列an,从第N+1项开始,以后的aN+1,aN+2,…都落在内(A-ε,A+ε)。只要数列有极限,不论(A-ε,A+ε)多么小,总包含{an}的无穷多项,而在(A-ε,A+ε)外只含有数列的有限项。

最后是概念的应用,提出问题。

7. 如何证明数列有极限?

可以通过举例加以验证。(略)

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如能遵循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启发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归纳、概括出数列极限的定义。那么,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必将能够把书本的内容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知识,达到对知识的更好消化吸收。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它既可以通过教师提问的方式给出,也可以用作业的方式提出;它既可以从新旧内容的联系方面引入,也可以从日常经验引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设问方式。

三、 设置问题情境的注意事项

1. 问题的难度要适宜。太难或太容易的问题均不能构成问题情境,更要避免提一些让学生只须回答“是” 或“不是”的问题,这样,就起不到启发式教学的作用。由阿特金森动机理论可知,问题难度在50%左右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这就需要教师首先熟悉教材内容,掌握所讲授的知识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还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

2. 适时地加以启发。古人云“不悱不发”,只要当学生经过仔细思考,想说又不知如何表达时,教师及时引导,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更浓的学习兴趣。

3. 要及时地加以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启发学生去自觉地进行概括,鼓励学生自己去归纳定义、定理、结论,并加深理解,抓住其本质;同时,还要增强学生对新旧知识地联系,形成知识系统化。教师自己也要及时总结每一节课、及每次测验、考试,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教学过程,教会学生如何学好数学,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设置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数学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又能够使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做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科书 [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篇2

一、问题的引发

有效的教学问题引发需要一定的教学情境,独到的教学情境能将学生带入忘我的思维空间,促发思维灵动,引发我们所希望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情境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主观情境。教师设计情境必须考虑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要能为学生所接受,并且产生共鸣。

2.素材把握。教师要对教科书中的情境素材有全面考虑,能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安排在对应的位置,来源要宽泛,比如取材学生实验、教辅活动、问题转换、错误点、概念间矛盾等。

3.教学氛围。宽松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教师只有真正相信和尊重学生,多给学生关爱、宽容和鼓励,学生才能自信,才能提出有效的问题。

4.有效时空。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时空,使其“反刍”。辨其味,识其“汁”,如果一味地讲解,会导致学生思维钝化,不利于问题的引发和解决。

二、问题的设计原则

教师进行问题教学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使问题永远处于教学中心,有利于重点知识掌握和难点突破,有利学生能力的培养。

1.问题要有针对性。思维专一的前提是问题要明确、具体、有针对性,问题模糊无法引起学生有效关注,也就不能引发学生思维活跃,对实现教学预设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在进行酸碱教学中,对不同酸的酸性强弱认识,有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如何比较酸性的强弱和碱性的强弱?”这种问题设计过于宽泛,不利学生思考。可适当改为:“如何比较氢卤酸的酸性强弱?”“如何比较碱金属对应碱的碱性强弱?”

2.问题要体现教学目标。课堂问题要围绕教学中心内容,体现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性、层次性、发展性。例如:有关NaOH性质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瓶口为什么会出现白色固体?白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怎样检验?瓶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吗?变质的NaOH溶液能否再用?如果只是部分变质,还想继续使用该瓶氢氧化钠溶液,应该如何处理?这样设计不仅围绕教学中心,体现教学目标,而且层层深入,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问题设计要符合教学进程。问题设计必须遵循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符合化学学科的逻辑结构,提前和滞后都不利于问题教学。例如:在学习复分解反应概念时,设计判断Cu(OH)2+Na2CO3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的问题,就应在酸碱盐的溶解性讲解后进行。否则,在只讲完复分解反应概念和反应条件的情况下提出该问题,学生回答就有一定的困难。

4.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促发学生心理共鸣,才能使教学出现最佳效果。例如:在谈到水污染和净化时,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已有一定认识,因此,问题设计应放在环保意识培养和当今世界先进环保理念的认识上。

5.问题设计要体现教学重点,难易适度。问题设计只有围绕教学重心,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金属活动顺序表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利用它指导金属与酸、金属与盐的反应。围绕该知识点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将锌铁合金放入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铜溶液中,请分析实验现象,并完成所能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对于初中学生该题设计的难度偏大,这是一个多因素综合考虑的问题,不仅涉及金属活动性,还涉及多种反应物质的质量问题,过于开放,不利于学生思维积极性的发挥。

三、问题设计点的把握

问题设计除考虑提出的依据、实际意义、解决途径、应用等,还要注意问题设计点的把握,选择好的设疑时机。

1.学生方面。第一,在学生疑惑处。例如:在学完CO2的实验室制法后,设计问题:实验室制取H2S气体时,常用固体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请选择发生装置。面对新知识多数学生感到困难。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复习O2和CO2,对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进行分析,进而实现知识迁移。第二,在学生常犯错误处。学生经常出错的地方就是学生对知识点没有理解和掌握的地方。理清了错误点学生就会豁然开朗,兴趣大增。例如:在物质分类方面,学生对物质的类别判断常常出错。围绕这一问题就要设计:概念分析、不同类物质的组成、区别、范围,以及具体物质对比等。

2.教材方面。第一,重点难点处。课堂高效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重点、难点的把握。有经验的教师就非常注意这一点,常常在此处设置恰当的问题,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在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一节教学中,“氧化物”是重要的化学概念。学生对氧化物和含氧化合物常常搞错。针对该点设计问题:含氧化合物是氧化物吗?氧化物与含氧化合物范围一样吗?从组成上看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第二,在实验处。实验是最易产生问题的地方,教师要善于预设、捕捉和处理。例如:在指示剂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教学中设计问题:NaOH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Na2CO3是碱吗?能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是碱溶液吗?碱溶液和碱性溶液一样吗?从而把握碱溶液和碱性溶液的区别。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教师方面。第一,在中考热点处。教师结合本地区历年的中考试题,进行统计、分析、综合、归纳;并收集最新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新闻等,将其设计成问题安排在相应的知识点引导学习。第二,在知识延伸处。教学相长是教学中普遍存的教学现象,教师要善于从自身教学和对学生的教辅活动中捕捉问题,并将其扩充和延伸,促使知识掌握。例如:在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问题时,学生已认识到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对为什么重新组合?原子的组合是随意的吗?有什么规律?学生回答有一定的困难。但如果把问题进一步延伸,将其与原子的结构相联系,会使问题得到解决;并从中得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通过变化来表现。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四、问题的解决思路

问题的设计和发现虽然重要,但如何解决是最终目的,在实际教学中问题的解决通常从三方面考虑:判断是什么?弄清干什么?想想怎么干?简称解决问题的三部曲。

例如:在水的电解实验中,通常加入酸碱溶液以增强水的导电性,今有36克水向其中加入50克20%的稀硫酸通电,产生1克氢气,问此时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思路分析:1.该题是求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因此应根据质量分数的概念求出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2.要分清在水的电解过程中,硫酸只是起到了增强导电性的作用,其本身的质量是不变的,即溶质的质量不变,而溶液质量的改变则是由于溶剂水被电解产生了氢气和氧气。因此,只要根据已知产生的氢气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水的质量。3.求出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代入质量分数的公式计算即可。通过上述试题分析来看,按照三步法处理问题思路清晰,步骤简明。当然,问题的处理不可能千孔一面,但只要抓住问题关键,分清条件和未知点的相互关系,统筹考虑,就能使问题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张天若等著.《化学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2005年中考新走向・化学――江苏中考试卷点评.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南京出版社,2004年.

篇3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创新思维;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手段现代化;超前意识;素质教育

我国推行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可见,有效地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智慧的真正发展,是目前构成新的课堂教学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对问题预设启发式教学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

一、问题预设启发式教学法的内含

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系统总结教学理论的著作《学记》,对教学启发方法与技巧有精辟的论述。所谓“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意即:优秀教师教学总是注重启发诱导学生,使之晓明事理;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强迫学生走;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达成结论。道而弗达,才能使学生独立思考。师生融洽,学生愉快,又能独立思考,这就叫做善于启发诱导。

二、问题预设启发式教学的原则与要求

通过预设问题进行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总的教学方法,已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所熟悉。但启发式教学并不是立竿见影,一用就能产生很大的效果的。由于许多教师没有真正领会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或者对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技巧运用不当或运用不纯熟,在教学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造成这各现象的原因,一是可能学生本身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对教师的启发引导反应迟缓。二是可能教师的问题缺乏启发性,所指的问题太抽象、太庞大,或者跳跃性大,缺乏循序渐进,致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为此,我认为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预设问题启发式教学时,应考虑遵循以下原则:

(一)关键性原则

课堂上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要启在关键上,启在要害上。这就要教师分清主次,学会抓主要矛盾。一堂课是由几个环节组成的,而每一个环节也必然有一个主要矛盾,教师在抓住一堂课的主要矛盾的同时,还要善于抓住课堂教学中每个环节的主要矛盾,找出各个环节不同的关键和要害,通过预设问题,一个个“启”,一层层“发”,环环紧扣,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形式想结合,列举法、设问法、类比法、组合法、信息交合法等等思维方法相配合,这样才会使预设问题启发式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及时性原则

进行启发式教学,要像知时节的春雨,当需要时即发生,也就是说启发要及时。而要做到启发及时,就要注意创设“愤”、“悱”的情境。通过必要的设疑、铺垫及一系列的启发、诱导,把学生引入“心求通则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这时候,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高度紧张而活跃,这时,教师如抓住本质,在要害处稍加点拨,启发的效果就会很明显。要尽量避免超前启发和滞后启发。

(三)实用性原则

预设问题启发式教学时,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已有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爱好等,做到讲求实际、讲求实效、启而有发、问而有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利用正迁规律。即作为启发的知识材料应选用大多数同学所掌握的,感知过的,同时又能在记忆中得到再现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一定会启而有发,问而有答。二是鉴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及性格、爱好不同,对不同学生,要注意运用不同的问题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因人而异,不能用一个模式对待学生。

(四)双向性原则

双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民主,创造良好的信息交流的课堂氛围,做到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进行多种形式的启发。我们都知道,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教师的“导”是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的思维,而不是代替学生走路。教师要充分唤起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使他们知道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要讲求教学民主、讲求双向交流,真正做到启而有发,问而有答,使启发式教学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否则,师生心理相悖,课堂气氛压抑,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不利于启发式教学的进行。要做到这一点光靠教师在课堂上的努力还不够,还要靠教师平时与学生建立起来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引导性原则

启发的目的在于启动学生的思维,为此应引导学生动脑,使他们通过思维来主动地理解知识,接受知识。为此我们应朝以下三个方面去引导:

第一,要运用新颖充实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即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常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身受用无穷”。由此可见教会学生学习,授之以法的重要。

第三,要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能力,这是启发式教学的目的之一,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要注意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各种器官参加学习活动,以引导他们培养自己的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多种能力。从而把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除了遵循上述基本原则外,我们更应该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也要讲究方法与技巧,不能误把“满堂问”当作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技巧的法宝。提出问题启发,仅仅是启发教学方法与技巧的一种形式和方法,而不是它的全部。“满堂问”看起来很热闹,其实如果不注意设问的对象、质量、层次,不注意启发的目的,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样子,一个架式,学生没有进入被启发的角色,这样的问,问的再多,效果也不会大甚至是浪费时间。我们必须认识到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创设情境法、激情法、设疑法、寻思法、暗示法等。有时,教师不置一言,没有提出什么问题,但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仅仅作出某种暗示,都会诱发学生的思路和联想,同样具有启发性,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总之,在当今信息时代,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古老的教育方法,我们应赋予它新的时代内含。师生应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一切便利及当代高科技赋予的各种快捷的服务信息,自我充实,把课本知识及外界的现实世界相联系。每一个教师更应当在“解惑”上多下功夫,既教知识,又教给学生解决知识症结的要领,轻松而又敏捷地掌握、理解知识。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师任重而道远,培养人才就要具有超前意识。在构建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新的教学模式中,只有不断创新、勇于创新,才能使我们走在时代的前沿,面向未来,肩负起为祖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参考文献

[1]中学英语教学法.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4

教师应在学生错误的动作时,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纠错。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观察、注意学生的模仿和相关动作,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当立即予以指正,并作为典型问题,启发学生不要出现类似错误。

在纠错时,教师应运用自作自找的思路进行启发,不直接指出,让学生在一步一步地了解自己的错误,引起思想上的重视,以及如何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教师还应在课堂训练一定环节和阶段中,进行总结和启发,掌握好时机的选择,待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心理和生理上容易松动和把握不精确时,教师应在此时加强对知识和技能的启发,引起学生长久、牢固的记忆。在小结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容易出现的不规范动作和失误情况作出点评,并启发如何避免这些情况,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和教育。

二、启发式教学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应用较为普遍,例如对篮球的教学,在教学中可应用感情启发的方式。在篮球活动中,对感情的启发教学较为重要,若队员得到高兴、快乐的情感训练时,教学效果较为理想,若感情的体验是悲伤、厌恶时,教学效果会变得较差。教师应恰当掌握感情启发的应用,以免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素质和接受学习的程度参差不齐,教师应对掌握技能较慢的学生在感情上积极鼓励和启发,不能严厉批评,致使学生受挫自暴自弃,对掌握速度较快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做较高难度的动作,积极进行情感教育,既不能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不能让学生骄傲自大。教师应合理运用情感和语言,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真正的关心和爱护,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使教学效果达到理想状态。

在进行教学训练中,教师还可应用启发式教学的对比方法。例如,在篮球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几种方法的对比训练教学,让学生在训练的同时,进行比较、优化技能,受到启发,使学生在启发中不仅创新篮球的技术,而且改善学习方法,让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教学质量得到较大提升。应用比喻启发时,教师要能够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运用生活常见和教学中常用的形象比喻来启发学生。例如,对教学当中羽毛球教学,用形象化的“看手表”比喻反手击球前的架构,指导学生在手背和击球面要朝向自己脸部,形成看手表的动作,这就是内旋的动作启发。

在外旋时,教师可把动作比喻成“按图钉”,指导学生在反手击球时,运用大拇指顶压拍柄。在打羽毛球时,教师还可用拉弓射箭的启发方式对学生进行正手击球时的动作进行讲解,在正手击球之前,大小臂的夹角应大于90°,由于大小臂的运动半径较大,发力的空间就会强大,像拉弓射箭一样。在指导学生运用击球时,形象地说明击球面旋转的不同角度可称之为“方向盘”,把大拇指放到球拍的斜棱上,击球面能旋转180°,可把球打到球场的任何位置。这样,学生强化了记忆,形成深刻的记忆,在实际羽毛球的练习中牢记教师的这种教学,活学活用。

三、结语

篇5

关键词:启发式提问;教学法;医学免疫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08-02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把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学设计巧妙地结合起来。提问是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的一种体现。课堂提问是一种普通得无法再普通的教学方式,普通得以至许多教师已经将其纳入教学的自动化动作之中[1],但进一步意识到课堂提问的价值以及将其更好地实现在每一门学科的讲授中仍需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在适当的时机巧妙地提出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心智[2]。医学免疫学是医学院校学生的必修课,打下坚实的免疫学基础,对于学习临床各科,更好地理解临床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开展实验室诊断和检测、指导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从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角度帮助学习负担重的医学生摆脱免疫分子、细胞的繁琐和抽象,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的课题。以下本文将从启发式提问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应用的方法、意义和教学效果几方面对滨州医学院的探索实践进行介绍。

一、启发式提问的方法

1.利用生活事例提问。问题是产生思维的动因,是深入学习的起步。学生头脑中有了疑问,才会开动思维,深入探究。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设问、质疑等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进入新知识的学习[3]。如在课程开始时,先讲解每一个人出生后预约的接种流程,提问为什么接种疫苗可以产生保护作用,为什么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性状和接种方法?使学生产生疑问,开始思考,再因势利导,抓住时机讲解抗原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以及影响机体对抗原应答的影响因素等重点知识。这样通过联系生活事例的提问就能很好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通过概念对比提问。医学免疫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概念、学说的提出都是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学术讨论得到的。如何能够帮助学生们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概念和学说,一直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提问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们积极思考特定的概念和学说的形成过程。例如在讲解免疫球蛋白章节时,先讲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再讲抗体,IgG,并提问免疫球蛋白和丙种球蛋白的区别,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区别。这样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利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概念之间的不同,再结合临床上的剖析、归纳,就会使学生对所学概念有清晰的理解,有效克服抽象和难以记忆的困难,避免了概念上的混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结合临床案例提问。医学免疫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许多临床疾病的发病学说都比较复杂,学生难以有效整合基础免疫学的知识,灵活地分析临床病例。如何能加深学生对临床疾病的理解和掌握,是关乎学生们以后临床技能和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应用临床典型案例,结合基础免疫学的重点和临床技能要点来设计相应的问题,使得基础和临床免疫学的教学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有机整合。例如在讲解典型药物过敏性休克案例时,预先设计了如下三个问题:1.该患儿发病的机制是什么?2.应该采取哪些治疗措施?3.该病例对医护人员有何借鉴?另外,在案例中的病人角色或者职业特点也可用于相关知识的提示和联系。例如在讲解接触性皮炎时,引用手术大夫因橡胶手套而致的过敏案例。这样又可起到调节情绪、集中注意力的作用。

二、启发式提问的意义

1.效果评估,直接反馈。一个新知识的教学结束后,教师必须及时进行教学效果的检测,从而发现问题,尽快进行矫正补救。启发式提问是简便易行,及时有效的一种检测方法。例如,在学习适应性免疫应答章节时,学生往往对T、B淋巴细胞的活化信号混淆不清。为了检测学生对T、B活化过程涉及分子的掌握熟练程度,可在这免疫细胞章节内容讲完后,或者适应性免疫应答开始时,向学生提出几个相关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就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适应性免疫细胞章节主要内容是否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取得前面教学的反馈信息,对教学效果作出评价,从而适当调整适应性免疫应答章节的教学进度。

2.因材而异,因人施教。对于比较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教师可根据具体内容适当采用“化繁为简”的方法,设计若干深度不同的问题进行提问,以便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同时,通过提问,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对具体问题的理解能力及掌握程度的不同,给予适当的启发引导,或给予及时的矫正补充,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3.活跃气氛,畅通情感。提问是师生在课堂上实现互动交流的重要方法。在提问和解答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并给予学生认真的指导、热情的鼓励。在这种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教与学互动性强,师生心情舒畅,教与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都有很大的提高,思维也更加敏捷,教学效果也得到提高[4]。通过启发式提问和其它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5],能够使师生进入了积极的“双向发挥”状态,为保证医学免疫学教学的顺利完成,提高教学效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启发式提问的效果

1.考试成绩。在2007级本科的八个班中做了分组实验,对照组全部理论课36学时均为传统式系统授课,实验组在传统式授课的过程中,特意设计40个启发式的问题,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对期末考试试卷,主要选取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相关的10个选择题和1个论述题进行分析,发现对于与临床案例相关的考题,实验组的平均成绩好于对照组,而对其它试题成绩的分析没有统计学差异。

2.问卷调查。关于启发式提问对学生提高自身能力的评价,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分析。问卷的设计主要关注学生的自学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分析临床案例问题能力以及联系和整合其它相关课程的能力。具体统计结果见下表。

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一方面,启发式提问教学法的应用很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们大部分认为是有所提高,说明启发式提问在教学实践中还要积极探索,逐步完善,争取在自学、理解以及联系和整合其它相关课程上取得更好的效果。

总之,启发式提问是启发学生思考的有效方法。多种提问方法的灵活应用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辅助教师实现其主导作用的重要手段。运用提问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求科学真理。滨州医学院在医学免疫学教学的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教师在提问时要态度和蔼,必要时给予适当地启发、鼓励,提问要掌握好时机和节奏等)。相信通过积极探索,正确地应用启发式提问对于提高医学免疫学教学效果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刘娟花.课堂提问的价值及其实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6(4):212-214.

[2]林有胜,冯超.在高职专科病理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体会[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11:648.

[3]李志红.运用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J].化学教育,2004,25(7):62-64.

[4]邱凌,崔亮.教学中提问的策略和技巧[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1):42.

[5]付强,胡涛,薛江楠,等.角色扮演法在免疫应答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24(1):135-136.

篇6

课堂是一个特定的时空,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而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元素是学生、教材和教师,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在这个特定的时空内,学生、教材和教师这三个基本元素之间经历了一个由相互矛盾对立归于协调统一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对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课堂效率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启发,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原则。启发的特点:一是及时,即在学生需要时,及时予以引导、鼓励、启迪;二是巧妙,即运用教学技巧诱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而提问是启发的主要手段。教师提出问题,可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当然启发又不能与提问划等号,因为启发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探索精神,激起他们独立地创造性地去获取知识与运用知识的心理倾向的一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属启发的范畴。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几类启发方式来提高课堂效率。

一、感性启发

从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对新知识进行饶有兴趣的讲解,提供生动通俗的事例,以诱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感知、理解新知识,从而获得具体、明白、正确的认识,主要做法有:

1.提供范例

为了完成某一教学目标,先提供与此相关的知识或训练项目,给学生以启迪,让他们在思维过程中触类旁通。如教学《小猫种鱼》这篇课文,要让学生明白:种树、种菜、种庄稼,都是有收获的,但小猫种鱼不可能有收获。明白这一道理学生有困难,因此教师先举出学生所熟悉的种树、种菜、种庄稼的实例作说明,再引导学生想想:鱼要生存离不开哪些条件,之后让他们讨论:

(1)小猫真的会收到很多鱼吗?

(2)你观察过吗,小鱼生长在哪里?

(3)谁能帮助小猫找到收到很多鱼的办法呢?

接下来,再引导学生说说还有什么不能种,难点自然迎刃而解。

2.画简笔画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课文内容有的理解很难,这时适时地画简笔画来启发学生思维,是行之有效的。如教学《挑山工》这篇课文,上课开始,教师在黑板上画上两幅简笔画,一幅是单斜线,一幅是之字形线,让学生比较一下这两条路线,哪条长?让你分别走这两条路线,哪条花的时间长?然后让大家认真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这样用图示法直观形象地引出课题,启发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生上课伊始注意力便高度集中,课堂效率自然也就很高。

3.利用教具

有些课文的内容较为复杂,仅靠图画还是难以让学生理解,这时便可以结合运用直观教具,例如教学《小马过河》这篇课文,在黑板上画一条小河,事先准备好老牛和小松鼠的图画模型,把他们依次放到“河水”中,教师不用多讲,学生就会明白为什么在同样的水中,老牛和小松鼠进去会有不同的结果。再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学生借助教师的实验,很容易就明白乌鸦开始为什么喝不到水,后来是怎么喝到水的。

4.联系实际

小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特别需要现有经验作为支柱,所以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让他们的思维从已知顺利地通向未知。如寓言《刻舟求剑》的教学,为了让学生感知寓意,可启发学生审察自己的生活实际:你犯过什么错误?有没有接受别人的意见?结果怎么样?跟《刻舟求剑》的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从这一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教训?这样引导学生根据切身体验展开类比联想,就容易获得对课文寓意的理解。

5.提示结构

在学生预习、练习、复习等教学环节上给学生提示知识的系统或网络,能帮助学生找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他们的理解、记忆指明方向和提供方法。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安排学生预习时,先提以下问题:雪地什么样?什么样的人叫小画家?雪地里的小画家是谁?他们画的什么?他们怎么成为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预习概括了课文的中心内容,提示了重点词语,能帮助学生领悟进一步学习的目标与线索。

二、理性启发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起学生与学习材料之间的感情交流,形成学习兴趣、良好的心境、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入境入情”,触发联想和想象。主要做法有:

1.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

在课文讲读的适当环节,选择优美精彩的语段,把学生引入到生动形象的情景之中,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和表达欲望。如教古诗《鹅》,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作如下描述:读了骆宾王七岁时做的小诗《鹅》,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多么美的画面:一只鹅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着,它正弯曲着脖子朝着天空叫,好像在唱歌。你看鹅的羽毛洁白,浮在绿色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水,水清得能看见鹅那红色的脚掌在水中拨动。这只鹅是多么美丽可爱呀!这样把学生带入到诗的意境中,启发了学生的审美活动。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课堂学习气氛作为学生认知活动必备的“情绪背景”,对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有着“相互示范效应”。 如教学《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教师在出示课题后组织讨论“天堂指什么地方?”在学生发言后小结:鸟的天堂又是指哪里?为什么说是鸟的天堂呢?这样因势利导揭示矛盾,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情绪,强化了他们探求答案的需要倾向。

3.丰富的想象诱导

想象这一心理活动的创造性较强,更加有利于调动活跃的情绪,启发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如讲完《东郭先生和狼》全课后,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为课文续写故事,并出示思考题启发学生的思路:你想对东郭先生说些什么?如果东郭先生再次遇到了狼,他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按这些问题展开想象,即能获得较深的情感体验。

三、问答性启发

问即为教师有目的地设疑提问,在教材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不协调”,为学生提供“研究问题的情境”,答是教师合理处理学生的质疑,这样使问与答都成为刺激学生思维与创造的动力。提问要考虑以下方面:

1.精心创设各种问题

提出的问题要突出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用巧妙的提问给学生导出思维的方向和寻找答案的途径。如教学《我的战友》这篇课文,为什么在烈火烧身时一动也不动?为什么他的战友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战友活活被火烧死而不能去救?这些都要联系到战斗任务的重要,联系潜伏条件的艰巨,联系当时环境的险恶,才能有深切的感受。

为了启发学生由表及里地进行思维,教学中还要注意设计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的问题串。如教学《捞铁牛》这篇课文,可以设计这样一组提问:谁决定捞铁牛?他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他是怎样把铁牛一只只捞起来的?他是谁?这样逐层理解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引导学生推事及人,对怀丙的智慧才能也会由衷的敬佩。

2.考虑提问的对象

学生程度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我们要因人而问,力求让各类学生的思维都运转起来。一般情况下先提问中等生,再让优等生作补充,或帮助解难点,简单的问题多让后进生来答,偶尔也让他们试试难题。这样提问面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投入。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觉地获得知识,学会自己动脑筋,离不开教师对思维训练的重视。在教学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是怎样思考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并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启迪他们的智慧,相信我们的课堂效率也会因此而不断提高。

篇7

通过这种电路的学习,更多的了解这种类型的数字电路的特点,掌握与之相关的电路工程实践基本知识,是教学的着眼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从理论的束缚中走出来,不再局限于对电路纯理论意义上分析,而是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把理论用工程应用语言来表述,用工程应用思维来串联分析。

一、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定义基本概念

关于单稳态触发器的定义,教材上常规的方式是比较多谐振荡器的输出信号特点给出纯理论的定义,即输出有一个稳态和一个暂稳态,能在输入信号的作用下由稳态进入暂稳态,经过一定时间自动返回暂稳态。不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单稳态触发器类型多样,实现原理各异,但不管是哪种单稳态触发器其工作方式是相同的或者是电路应用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所以从工程的角度定义,就是电路在控制脉冲信号的作用下产生一个一定时长的暂态控制信号,使被控电路的状态按照要求发生暂时性的变化。

二、堂课教学设计

目前的教学自制形式在知识的自我拓展,求新的氛围,流畅而有效的交流方面体现的不太明显,不利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开拓与发展,因此教学组织形式由单一的老师讲解向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交流互动转变,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尝试由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2.1课前预习自学

老师根据教学内容要求,提前布置学习任务,提供预习提纲,明确自学内容及相关知识点,使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以及一定程度的认知。

例如,单稳态触发器可以布置一下预习提纲:

1.单稳态的概念是怎样定义的?

2.单稳态触发电路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

3.可以用哪些方式构成单稳态触发器?阐述其工作原理

4.单稳态触发器可以应用到哪些电路中?

2.2课堂交流

良好的专业表达能力,敏锐的专业接受和思考能力,对于培养学生工作中交流能力相当重要。在自学预习的基础上,每次课可先由学生交流讲述自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以及自学过程中还没有解决的问题,然后老师进行点评讲解。可以检验学生课前自学的效果,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益处。具体形式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次任选一个组进行与习题的交流陈述,在此  之前各组内先讨论形成共识,然后组内没人选择一个问题用于课堂交流,例如单稳态触发器,可以把以上预习问题分解,难度由易到难,可以根据组内成员的特点灵活安排。

2.3个性作业

单稳态触发器类型很多,不同的应用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这也是就是我们布置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课后作业提供了基础。课后作业布置要尽量避免一刀切,针对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学习需求不同的基本情况,在作业布置上分为基础作业和个性作业。基础作业时所有学生必须完成的,例如单稳态电路的组成,基本工作过程的描述,参数计算等。个性作业是针对学有余力或者学习兴趣较高的学生布置的实践应用性较强的课题任务式作业。如单稳态电路的设计,电路的修改等。

篇8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物理;教学应用

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给学生传授相应的知识,还要把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启发上面,根据学生的自身发展规律,采用问题教学法,教会学生怎么去学习课堂知识,怎么去进行物理实验,并给于指导。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学习,提高了学习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用短暂的课内学习来增补无限的课外学习。这样就强化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一、问题教学法的特征

(一)开放性

对于问题教学法来说,不管是在学习过程上,还是在问题设计方面都体现了开放性的特征。首先,在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时候可以从课堂内扩展到课堂外部,教学空间也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关注学生问题解决的过程,解决途径既可以是调查研究,也可以是参观访问等,组织形式既可以是个人探究,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等。其次,教学问题设计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不只是局限在物理教材本身,还可以综合历史、政治和文化等。

(二)驱动性

矛盾和问题是进行思考的起点,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也能勾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进行问题教学的时候,问题的提出人员既可以是物理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这些问题既可以是学习中遇见到,也可以是生活中碰到的。当学生产生了问题之后,而且解决问题不是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实现的,就赋予了学生进行探究的欲望,这种疑惑促使学生逐步的进行思考和学习,从而进行问题的解决,这些就是问题教学法中驱动性的表现。

二、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问题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

1、利用实验和学生己有知识经验设置问题情景

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物理实验教学的全过程,给他们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把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并引导学生加入自己的想法改进实验,放开手脚。比如,在“液体表面张力的研究”的教学中,将原来有教师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学生通过实验进行知识的探索。一些比较大胆的学生熟悉用弹簧秤测量微小力的方法进行实验来印证液体表面张力。在这整个实验过程中,每进行一个步骤,都可以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教师针对实验中的问题给于提问,让学生踊跃的观察和发言,在引导中提高学生探究事物的能力,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一题多变来设置问题情境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物理习题具有很大的灵活多变性,出题的依据一般是物理的概念和定律,这也是解题的灵魂,要抓住根本,在课堂上给学生及时总结,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比如,在学习“单摆”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单摆的周期公式,也明白了单摆的模型,这就可以在原来的模型基础上,增加一个匀强电场的环境,给学生设置问题情景:这个时候怎么求周期?加上匀强磁场之后呢?这就使得学生掌握了单摆的周期,还很好的利用了电磁场的知识。

3、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性情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尝试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教学内容形象、逼真、有趣的传达给学生,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性情境,调动学生的视觉神经。比如,在学习“平抛运动”的时候,可以先给学生展示相关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尽快的融入到学习的情景中,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现实生活中进行平抛运动的实例,根据这些情景提出相关的问题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

(二)问题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提出

1、教师提问的方式

对于问题教学法来说,主要是从疑问教学开始的,之后在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探索,从而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提出让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提问的时候,要保证人提出的问题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还要适度,这是教学是不是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比如,在理解理解欧姆定律以及非线性元件这些知识点的时候,用电流表检测小灯泡通电时候的电流,可以看出,刚开始电流是比较大的,之后突然变得很小,再接着就相对稳定了。教师在这个时候提问: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现象?是不是跟定律不一样?然后让学生讨论思考,最后教师给学生解释,小灯泡是个线性元件,在刚通电流的时候,电阻的温度不高电阻就比较小,相应的电流就比较大。在电流接通的短时间内温度就会急剧上升,增加电阻,使得电流变小。

2、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制定为了解决问题而实施的方案。要尊重学生的问题需求愿望,在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原来的“逼迫学习”到后来的“我要学习”,提高了物理知识学习的自主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兴趣。要善于总结学生提出了的那些高质量的问题,根据学生提问的方式进行问题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问题教学中问题的解决

1、从实际生活中提出假设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去观察客观存在的现象,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知识经验跟客观存在的事实联系在一起进行推理,使得推理更有说服力。比如,如果我们孤立的看待万有引力,就会发现只不过是一堆字母而已,而放在生活中,让学生就会提出问题,为什么有十多个重量级的人物站在自己的右边,而我们为什么还能不能被吸过去呢等等。再比如,在学习“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过最高点的条件”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猜想,给学生做一个“水流星”的表演,让学生思考这个表演取得成功的秘密在哪儿?在最高点的时候受到了什么作用力?让学生把学到的圆周运动的知识结合起来。再让做过过山车的学生讲述过山车的体会,给学生出示过山车的模型,让学生讨论。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在已有事实的条件下引出原来的生活经验,对于生活经验跟事实之间的差距进行猜想和假设。

2、在合作探究中培养能力

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能够很好的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相互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比如,在学习“酶”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给学生提出“温度和酸碱度是如何影响酶活性”这个问题之后,让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让每个人都带着目的去合作解决这个问题。在问题解决的时候,还可以穿插小组,让他们进行竞争,提高物理知识学习的氛围。

结论

物理不但是一门学科,也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不仅有他们发现的物理知识,还有他们追求真理的精神。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对物理教学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通过利用实验和学生己有知识经验、材料对比以及一题多变来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把科学知识的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兰.新课程背景下的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11).

篇9

【关键词】汽车 驾驶教学 问题

一、汽车驾驶教学的重要意义

汽车驾驶教学是一门具有较强技术性的实践课程,在一定的时间内要求学员有效掌握汽车驾驶技术。教练员是驾驶技术知识传播的人员,在交通安全知识的传播、提升驾驶安全防御能力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汽车驾驶教学只有按照教学特点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升教学水平;积极总结教学成功经验与教训,不断提升新手驾驶人员的安全技术;在驾驶教学中有效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强化学员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

二、汽车驾驶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练员素质问题

通常人是全部问题产生的基本因素。正所谓名师出高徒,根本上分析优良的教学质量取决于一个优秀的教练员。汽车驾驶教练行业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对教练的知识理论与实践操作等整体素质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很多汽车驾驶教练人员对于自身职业都缺乏全面与深入的认识思考,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是依赖经验组织教学,对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联缺乏足够的重视;有些汽车驾驶教练由于自身低下的文化素质水平,容易把学员作为发泄自己不良情绪的对象,在教学活动以外对学员进行辱骂个别甚至大施拳脚,学员往往为了能够在驾驶考试过程中顺利获得驾驶执照而采取忍气吞声的方式。

(二)教学方式问题

基本上全部的驾校都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就是对于高通过率的过度追求从而产生的丰富经济效益,不关心学生是否学习到了真正的驾驶技术。这种教学思路事实上仅仅是在指导学员怎样应对驾驶考试,通常只是让学员在教学活动中一味重复教练示范的操作,死记硬背在什么时候实行怎样的操作。如此培养的驾驶员一般是非常熟练驾驶考试中的各种项目,可是与一个合格的驾驶员的要求还是存在着很大的距离。

(三)教学时间问题

每一个学员具有不一样的实际情况,通常距离驾校地点比较近或者是时间充足的学员可以在汽车驾驶学习中投入较多的精力,更快的成为一名合格驾驶员;可是,绝大部分学员都需要工作,一般都是利用工作以外的休息时间参加汽车驾驶学习。有些学员有些时候工作非常忙,一个月仅能参加三四次驾驶学习,甚至间隔很久才到驾校学习,基本上已经忘记了从前学到的驾驶知识与实践操作,这样不但影响了学习进度,还对教学质量造成了影响。此外,有些驾校为了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促使更多的学员顺利通过驾驶考试以便获得经济利益,汽车驾驶教学通常是过度提高教学速度,不够重视分阶段分批次教学,致使出现了僧多粥少的问题。有时会产生同一辆车被一、二十名学员同时操作。实际上半天的时间每个学员仅能操作两到三次。这样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严重缺乏科学合理性,虽然很好的确保了驾校的利益,但是严重浪费了学员的学习时间,对学员的利益造成了损害,直接影响了汽车驾驶教学质量。

(四)学员心理问题

在分析对交通安全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中,最关键的是人为因素。在人、车、路与环境构成的交通系统中,驾驶人员通过注意、观察、判断道路信息等对其实施处理,进一步有效控制车辆,最终实现安全驾驶车辆的目的。当前交通管理部门已经逐渐完善安全保证车辆与道路的管理措施,可是很难整体控制与驾驶人员有关的因素。很多驾驶人员存在着心理问题,这些在对交通事故进行分析时有所察觉,可是对驾驶人员采取的心理教学始终缺少明确的方法。

三、汽车驾驶教学改革措施

(一)创造优良的学习气氛

针对汽车驾驶教学中产生的问题,教练员应当在实际教学中主动探索教学内容、方法以及手段的新思路。教练员需要对学员学习状况全面了解,针对一些学员产生的心理问题,教练员应当对这些学员的特点充分了解,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正确进行引导,可以利用科学方法训练学员利用自我意识进行良好控制,可以鼓励学员的优良品质,战胜不良品质。汽车驾驶教练只有根据学员自身特点开展教学,才会获得优良的效果。尤其是帮助学员消除紧张心理。学员出现紧张心理时,教练需要帮助他们通过自我暗示方法、松弛方法、转移方法等对紧张心理有效缓解。在汽车驾驶教学中教练员应当积极与学员进行交流,要向学员详细分析基本操作技术,促使学员掌握处理异常情况的科学方法,有效解决学员遇到的问题。要多鼓励学员,积极指导,消除各种心理问题。

(二)安排合理教学计划

1.利用科学理论对教学进行指导。汽车驾驶技术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遵守由浅入深的原则,从简到繁。获得驾驶技术具体包括四个环节 ,分别是基础环节、技术提高环节、完善技术环节、技术成熟环节。每个环节的学习都产生了不同的内容与要求,无法随便进行跨越。

2.需要适当调节学员情绪,科学设计学习内容。大量的理论实践说明,学习获得成功的关键就是主动的情绪以及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这些都可以对潜在能力进行激发。在汽车驾驶学习过程中,要对学员积极培养注意力,科学设计学习内容,上车练习每星期应当保证2-3次,每一次不宜超过4小时。要帮助学员记忆性复习每天的学习内容。

3.注重教练的正确指导。有些人总是认为汽车驾驶学习是一件熟能生巧的事情,忽略了教练员的正确指导,这是错误的。驾驶姿势不合理,方向盘无法正确使用,操作错误程序,都会造成交通事故。

(三)帮助学员熟悉汽车结构与驾驶知识

学员必须对汽车结构十分熟悉。不但对踏板离合器、油门踏板、方向盘等基本结构功能非常熟悉,还要对这些基本结构的操作技术初步进行掌握。教练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模型、模拟驾驶、挂图设备等方式帮助学员对分布档位以及相关要求充分熟悉。方向盘转角的大小、踏板油门应当具备的灵敏性也需要学员进一步了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原地培训或者在模拟器上实施练习。

(四)注重培训学员的判断能力

1.综合应用学习操作大部件的要领。通过学习汽车基本结构,学员能够感性认识基本机件的操作技巧,学员也仅仅是在少数的操作上集中注意力,并不能对细节操作实施有效控制。因此可以开展发动机的原地不发动与启动,驾驶实地培训等活动帮助学员对操作各机件的流程与技巧充分了解,直到协调应用各机件,促使学员连贯各个操作细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练可以应用智能模拟机实施培训。它可以仿造基本操作机件,并且配合电脑设备,监测培训过程中的各类情况,通过处理信息,可以定量显示机件在协调操作中产生的正误情况。它在错误操作的纠正,与培训相适应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2.帮助学员熟悉桩场考试场地情况。在桩考中学员要非常熟悉场地尺寸以及各个操作技术环节。在哪种情况下转弯、回方向等学员都应当了如指掌,可以预先进行判断,不会出现措手不及的情况。培训中学员应当按照自己驾驶车辆类型在倒库时自主选择合适的参照位置,在库位附近作出记号,并且将其作为培训的回位点。学员将参照点作为参考学习的具置,能够有效培养学员准确与适时地作出驾驶动作的能力,保证学习效果。

3.促使学员养成优良动态感觉。学员判断运行中汽车感觉以及行进过程中变化视觉需要在学习中逐渐提升。下列方法可以促使学员养成优良的运动知觉。通常是选定一个宽阔的场地,事前移除场地中的所有障碍物以及闲杂人员,之后教练进行演示,学员认真观察以后,需要教练员与学员一起对各个路段操作重点、注意问题等进行探讨,要求学员挂上起步挡,根据设定的路线前进,可以适当延长时间,以便学生能够对驾驶操作进行了解,之后可以在场地标出2-4条直线,长度大概是10个车长,以车辆能够自由转弯作为标准决定直线间度,告知学员尽可能沿线驾驶车辆,从慢至快提高速度,帮助学员在操作过程中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对方向及时纠正,达到沿着直线行驶车辆的标准。

结束语

我国近些年来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数量正在逐渐降低,可是整体形势并不乐观,伴随着不断增加的汽车驾驶人数,怎样在汽车驾驶教学中帮助学员提升独立规范能力,积极承担安全驾驶的社会职责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构式语法 初中英语教学 问题 启示

1.引言

新世纪之初,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如火如荼地推进,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提出由过于注重语法的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倾向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倡导学生体验参与,乐于探究,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传统教学仍然对初中英语教学产生较大的影响,初中英语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改进有问题的教学,提高语言教学质量,实现新课改的顺利实施,是广大英语教师需要深思和研究的现实问题。

2.初中英语教学问题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初中英语教学仍存在不少弊端,它们像枷锁一样束缚现代课堂,阻碍学生的语言发展。

第一,英语教学中形式与意义分离。教师注重语言形式的教学,传授语法规则,忽视语言意义,导致学生只认其字,不知其义,更不知如何在真实的语境中正确运用语言表达。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多种时态,如现在进行时“be doing sth”, 将来时“be going to do sth”, 现在完成时“have done sth”,过去时“did sth”。学生经常混淆这几种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过分注重时态的形式练习,而忽视时态各个意义的讲解,同时学生缺乏机会将所学语言运用到真实交际中,从而无法掌握目标语的交际意义。

第二,词法和句法相互孤立,分开教学,教学费时又费力。在语言学习中,词汇和句子。常被作为独立的语言项目,教师往往按照先词法后句法的顺序进行教学,学生要逐个学习,习得语言面临困难。例如 “What a pleasant day it is!”是一个感叹句式,在这个句式中有新单词“pleasant”, 有些教师通常详尽讲解单词“pleasant”的用法后,再讲解由“What”引导的感叹句,这样词法与句法相互孤立的教学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如何将词法与句法相融合,让学生在句法中学会词法,在词法中学会句法,使教与学事半功倍,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第三,学生学习和记忆语言项目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方法,死记硬背,效率低下。人的认知活动总是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顺序,螺旋式上升。人的语言习得也遵循着由浅入深的路径。然而,教师往往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先讲解语言用法,后举语言实例,使得语言学习事倍功半。面对由大量语言项目组成的一个复杂而关系紧密的网络系统,有些教师不能利用认知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归纳语言规则。如 “decide to do sth”, “offer to do sth”, “would like to do sth”, “need to do sth”, “hope to do sth”等不定式结构,教师忽略它们的共同特征,无法引导学生从这些具体实例中归纳出不定式的形式、用法和特征。因此在测试中,常常会出现“decide doing sth”, “hope doing sth”的错误用法。

第四,教学中过多使用中文教授英语知识,缺乏中英文的对比意识。随着初中知识越来越复杂,英汉语言的差异逐渐凸显,母语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干扰也因此而逐渐加强。比如在词汇方面,汉语是词根孤立语,而英语词汇常有词形的变化。例如英语中常通过衍生词缀-s或-es构成名词复数,通过词缀-ed来构成动词过去式,通过词尾加-er,-est的方式实现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等等。英汉的这些差异导致学生在英语表达时常忽视词形的变化,学生常常会出现如“She often go shopping”, “They play football yesterday”, “She is thin than me”等错误表达。同样,英文中有些地道的表达,学生根据中文习惯翻译英语,造成偏误。例如在英语中有许多有颜色组成的特色习语,学生常将“black tea” (红茶)翻译成黑茶, “a white elephant”(沉重的负担)翻译为一只白象, “blue music” (忧伤的音乐)译成蓝色音乐。可见缺乏中英文对比意识,容易造成语言负迁移,阻碍语言习得。

第五,学生语言体验不足,学习被动。传统的英语教学仍然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则采用“容器式”的学习方式。语言学习过程变成纯粹的被动接受、记忆词汇和语法规则的过程。新课改倡导教学采用活动途径、体验参与,要求教师鼓励学生在多维的语言活动中体验语言,实践语言,感受语言规律。强调教学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见有必要寻求前沿的外语教学理论驱走这只“拦路虎”。

3.构式语法的相关理论

构式语法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中,在批判转换生成语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最早由Adele.E.Goldberg和Paul Kay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主要包括以下五种理论模型:Fillmore和Paul Kay的构式语法理论、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Langacker和Taylor的认知语法、Croft的激进构式语法、Nancy C. Chang和Benjamin K. Bergen的体验构式语法。其中,Langacker和Taylor的认知语法、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与Nancy C. Chang 和Benjamin K. Bergen的体验构式语法同语言教学具有密切的联系,下面我们重点探讨这三种理论模型。

(1)Langacker和Taylor的认知语法。

Langacker认为一个构式是由若干象征结构整合而成的,换句话说,一个构式是由若干小的、简单的象征结构整合而成的大的、复杂的象征结构。象征结构是一个形义结合的整体(李曙华,2006)。所以,构式是一个整体,构式的本质是象征性的。构式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可以分为图式构式和实例构式(Langacker 1987)。图式构式代表实例构式的共性,是实例构式的共同特征;实例构式是图式构式的具体例子。Taylor研究发现图式构式具有能产性,能产性具体是指一个图式构式的音位和语义结构信息能够为符合这些规定的实例构式提供支撑的能力。Langacker指出,语言是围绕基本的概念原型组织起来的;语言中的构式也是如此,因此,根据构式的整合方式可把构式分为原型构式和非原型构式。原型构式是由两个象征结构整合而成的合成象征结构。非原型构式是指在许多方面偏离原型构式或与原型构式存在一些细微差异的构式。非原型构式围绕原型构式组构而成,是原型构式的延伸。

(2) 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

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认为语法是由构式组成的(Goldberg 2005)。构式是已习得的形式和意义或话语功能的对子,包括词素、词、习语及一般的语言结构形(Goldberg 2006)。构式是形式与意义及功能的结合体,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人们的语言知识是一个由构式组成的网络系统。另外,不同语言中的构式有不同的习得方式,构式是在输入和普遍认知机制的基础上习得的(Goldberg 2006)。

(3) Nancy C. Chang 和Benjamin K. Bergen的体验构式语法。

体验构式语法将理解话语的概念或意义看做是激活内在的体验图式。体验图式是根据经常性的感觉和运动系统经验抽象得到的认知结构。体验构式语法强调语法系统的“体验性”,提出一个语言表达式就是图式性的形式表征和图式性的意义表征结成的对子,这些形式表征和意义表征是通过感觉和运动系统体验出来的、模拟出来的。另外,体验构式语法强调语言加工和语言理解的“体验性”,聚焦于在线动态语言理解过程中构式处理的方式(牛保义, 2013)。在语言理解过程中,一个构式被激活或模拟的概念表征是一组体验图式,而体验图式是以感觉和运动经验为基础的。

构式语法将词素、词、短语、习语、分句、句子乃至语篇都归结为构式,指出构式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形式和意义及功能的结合体,强调形式和意义与功能的匹配,突破单纯结构分析的界限,为教学中如何处理词汇、句法、语义和语用开辟了一条新的出路。Langacker对构式的划分,即把构式划分为实例构式和图式构式,原型构式和非原型构式,为学生习得构式提供重要的语言规律。实例构式到最抽象的图式构式是一个连续体的特性,图式构式的能产性能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发现等认知活动凸显出来,有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体验构式语法强调语言“体验性”与新课标的理念不谋而合,旨在让学生在多维活动中通过感觉和运动系统抽象得到认知结构。构式语法这些理论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有益的启示。

4.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1)构式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形式与意义并重。

构式,作为形式-意义的对映体,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构式是形式与意义及功能的结合体,是一个完形,它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代表着语言的概括性和本质,语言习得就是习得各种各样的构式。因此,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树立英语学习的构式观,强调意义与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帮助引导学生对构式的学习。

语言是构式组成的系统,将构式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能够大大提高语言习得的速度。英语中有许多与方位相关的构式,这就造成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学生无法正确使用相关构式的情况。例如 “on the right”, “between...and...”, “next to”, “in the middle of” 等构式与方位有关。教师在讲解与方位相关的构式时,利用实物或真人现场演示,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了解此类构式的意义,意义与形式相结合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再则,构式作为独立单位进行储存,以构式为单位的编码方式能够大大降低记忆记忆负担,在使用时无需语法生成和分析,从总体上提高语言理解,加工和提取的速度。譬如在 “It is important to speak English every day.” 句子中, 构式就能在工作记忆中发挥作用,形成“it be-tense important to do sth” 和 “speak-tense English” 两个构式。学习者在记忆和运用此类构式时,可以减少编码和解码句子结构的时间,提高话语的准确性和流利度。在教学中将构式作为习得的单位,在展示构式意义的基础上采用意义和形式相结合的构式教学法,大大强化语言教与学效果。

(2)遵循构式习得的规律。

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构式习得的规律,采用从实例构式到图式构式、原型构式到非原型构式的教学方法,强化构式习得效果。人的认知总是循着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构式语法强调从具体的构式中抽象和概括语法规则,这与人的认知规律相符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构式从具体到抽象、一般到特殊的层级性,帮助学生从大量具体的实例中概括抽象出图式构式,并在此基础上展示该图式构式的运用方法和应用范围。这样不但能丰富学生语言学习方法和提高认知能力,而且能使教与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通过多样化活动呈现“by the river”,“in the world”, “on the radio”,“after school”等多个介词短语后,再逐步引导学生总结“介词+名词”的图式构式和此构式的用法。这样从实例构式到图式构式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能强化学习效果。

另外,构式可以分为原型构式和非原型构式。非原型构式是原型构式的延伸,只有掌握了原型构式,非原型构式的学习才会更容易。例如从原型构式“beautiful girl” 到非原型构式“ beautiful girl with a cap”,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目标构式。从原型构式到非原型构式的学习过程更符合人的认知经济性和语言的教学和学习规律,符合对范畴认知和学习的一般规律。

(3)重视汉语构式与英语构式的对比教学。

英汉构式对比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英汉构式的相同和区别,从而更好地促进英语构式的习得。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构式,很难在全世界语言中找到两个在语法、语义和语用上完全一样的构式(王寅,2011)。由于汉语是学生的第一语言,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无法摆脱汉语构式的影响。

面对英汉构式差异,教师应增强英汉构式对比意识,根据心理学上的迁移理论,有效帮助学生顺利习得语言。根据迁移理论,当母语构式与目的语构式一致时,发生正迁移,前者促进后者的习得;当两者不一致时,发生负迁移,前者可能会阻碍后者的习得。在初中英语中,英汉构式存在大量的异同。例如英汉表示结果构式有很多相同之处,英汉大多有对应的表达形式,教师可利用汉语正迁移的作用促进相应的英语构式习得。譬如 “走上去”(“go up”)、“放下来”(“put down”)、“站起来”( “stand up”)、“弄错”(“prove wrong”)、“想起它来”(“think it out”)。 英汉语言中也存在大量不同的构式,英语初学者没有理解掌握英语构式,往往把英文词汇填充到汉语构式,导致中式英语的出现,如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I very like China” (我非常喜欢中国), “remember you forever”(永远记住你), “people mountain and people sea” (人山人海), “horse horse tiger tiger”(马马虎虎),等等。在初中英语中,英汉构式的这些异同客观存在。

教师应该重视和利用这种英汉构式异同现象。对于知识系统正在建构的初中生,教师应重视利用语言之间的共性,运用汉语中与英语相似的构式,帮助学习者进行英语构式的学习和归纳,提高二语习得效率。对于英汉不同的构式,可以通过英汉构式的对比分析、错误分析等教学手段,了解英汉构式差异,引导学生对母语负迁移进行归纳、总结,促进二语内化。同时教师应注重文化因素在语言中的作用,加深学生对英汉构式中文化内涵的了解,从而促进英语构式的习得,这与新课标提出的文化目标相符合。新课标提出帮助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宽视野,进而提高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强调对构式文化因素的讲解,培养学习者对文化异同的认知能力。

(4)调动多种感官,实行体验教学。

在教学中调动学生身体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各种真实的活动中体验实际语言情境,潜移默化地习得语言。构式语法的一种理论模型――体验构式语法,强调在语法学习中充分利用感觉和运动系统。对于初中生,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发展学习者的抽象思维,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认识特点。另外,初中生活泼好学,模仿能力强,但是注意力的稳定性和自制能力弱。体验构式语法强调利用学习者的各种感官参与语言学习,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获得具体、最大限度的语言输入。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借助各种教具,创设丰富而有趣的学习情境,让学习者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感官全身心形象生动地体验所需学的语法规则,促进语言知识的吸收。例如在系动词如“look”, “sound”, “smell”, “taste”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流程。首先教师事先准备面包、花、糖果、辣椒、水果、音乐等,在课堂上,教师拿出糖果,请学生品尝,然后问学生:“How does it taste?”学生回答:“It tastes sweet.”然后教师拿出花,问:“How does it smell?”学生回答:“It smells good.”用相同的方法教其他系动词。在大量具体实例的基础上,教师应当继续引导学生总结出“系动词+ 形容词”的构式,从具体用例中概括抽象出规则。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能在愉悦的氛围掌握知识,而且能提高认知能力。

(5)鼓励“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语言学习。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可见,新课程的改革目标之一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语言学习由教师教转向学生学,由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构式语法中构式能产性的特性是能帮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认知语法认为,有限的图式构式可以为无数个实例构式提供支撑 (Taylor 2002)。符合图式构式规定和限制的构式就是可以接受或认可的构式。因此,学生可以根据图式构式自主推导出无数个符合规律的实例构式,掌握更多的构式。例如学生可以根据[NPsubject Vintransitive]这样的图式构式产出“She cried.” “The bird is flying.” “The train stopped.” ,这样的构式都是由“主语+不及物动词”构成的不及物构式。同样,学生也可以根据英语中的及物句图式构式[NPsubject Vtransitive NPobject]产出“Betty is reading magazines”. “Betty won the game.” “Shakespeare built the theatre company.” 。通过根据图式构式产出实例构式的方法,学生不仅能丰富语言学习策略,而且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再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一个实例构式,就不同情境产出类似的表达。例如学生可以根据构式“in English”, 产出“in Chinese”, “in Japanese”, “in French”等,这些构式共享一个图式构式。记忆一个实例构式就相当于记住这一构式群。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构式意识,提高学习效率。总而言之,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构式产出性特点及产出构式,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结语

传统初中英语教学过多地强调语法形式,忽视意义;注重抽象地讲解语法规律,忽视语法体验的重要性;缺乏对词汇规律的认知,强调接受学习。构式语法以体验为基础,关注意义和形式同时习得,认为构式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注重利用迁移的规律进行中英文构式对比教学,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从看似杂乱的语言现象中提取出精炼的语法构式,将习得的知识构建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网络体系。构式语法为初中英语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实现新课改目标提供了有益启示和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Goldberg, A. E. Argument Realization: The Role of Construction, Lexical Semantics and Discourse Factors[A]. In Ostman, Jan-Ola. & M. Fried. (Eds.). Construction Grammars: Cognitive Grounding and Theoretical Extensions[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5.

[2]Goldberg, A. E. Constructions at Work[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3]Kay, Paul. Construction Grammar[A]. In Verschueren, J. ?stman, J-O. & Blommaert, J. (Eds.). Handbook of Pragmatics Mannual[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5.

[4]Langacker, R.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I):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5]Langacker, R.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II):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6]Taylor, John. Cognitive Grammar[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7]李曙华. 当代科学的规范转换[J]. 哲学研究, 2006(11).

[8]牛保义. 体验构式语法评介[J]. 山东外语教学, 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