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诚信教育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7: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诚信教育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校诚信教育方案

篇1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安全防范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006-02

学校安全工作应树立新的安全教育管理观,对一切可能直接或间接能对学生身体、心理、学习、财物构成威胁的因素,都应是我们安全教育管理关注的对象和内容。而在安全教育中解决好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当前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当前校园中由心理问题引发的常见安全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这样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先生已向外界宣布了他对全国中学生的多年调查结果,称有32%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往往是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由于自身个体发展的原因,家庭的原因,学校及社会的原因等一系列因素诱发的。与其成因对应,当前校园中由心理问题引发的常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中学生个人成长的问题,如对人生的迷茫、焦虑等引发的厌世轻生等;二是青春期的问题,如早恋、黄色文化引发的害等;三是学习的问题,如学习失败引发的厌学逃课等;四是与同伴沟通的问题,如交流不畅引发的打架斗殴等;五是与父母的矛盾问题,如沟通不畅引发的离家出走等。这五个问题是中学安全教育中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些重要问题解决好了,就为中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铺平了道路,就抓住了学校安全教育的关键,对中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安全隐患的对策

首先,领导重视, 转变教师观念,加强教师职业培训,建立健全教育管理体系。

一个学校搞得好不好,关键在校长。一个校长的水平,就是学校的水平,对于心理素质教育也是如此。校长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校长有一定的心理素质教育理论,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就能很快开展起来。同时对教师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能,不断提高教师相关知识水平。加强师德教风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心理实施健康的影响,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其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1.全面性原则。一切教育应面向一切学生和学生的一切,心理健康也不例外。

2.发展性原则。以发展的眼光和宗旨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切为了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的发展。由于学生的年龄、文化、生理等都在不断地变化,他们的认识水平、承受能力、内心体验、行为表现等都是变化着的“不稳定因子”。因此,在教育时,不可以来所谓的“一锤定音”,而应当坚持发展性原则。

3.活动性原则。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在整个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一定要以活动为载体,因为在活动中,学生的心理才展示出真实的一面,这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好的机会。

4.协同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最讲究协调一致,双向互动,切不可一厢情愿地说教或以某种手段施压,那样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更大的心理障碍和心理伤害。

三、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首先,防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倾向。我们工作在第一线的班主任老师,一定要明白,现在中学生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行为不仅有思想、品德、法制纪律观念方面的原因,而且还有更深层次的心理方面的成因。因此,我们在育人工作中应正确区分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与品德行为问题,不要把本是心理健康范畴的问题,上升或转移到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问题上来处置。我们只有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才能从治标转向治本,从而从源头上,从深层次上杜绝安全隐患。

篇2

【关键词】高校 诚信现状 对策

一、诚信危机在大学校园当中普遍存在

(一)欺诈行为层出不穷

考试作弊是当代大学生中不诚信行为当中最突出的一个。据了解,内蒙古某高校针对学生考试作弊情况进行调查,在各类考试中曾参与过作弊的学生比例高达75%,而在考试期间想要作弊并有其想法的竟有将近九成之多。其次是就业材料、证书做假,从一般的评奖评优到就业前的激烈竞争,一些学生利用先进的电脑技术去努力伪造、造假,以此伪造完全不真实的一面。

(二)借贷失信普遍存在

人生第一个能够自己完全意义上独立支配所拥有资金的阶段一般是在大学,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帮助他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然而现在的状况就是还款人不遵守信用,有还款能力却不还款,常常使被借款人陷入碍于情面难以启齿而又急需对方偿还资金以度学日的两难境地,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同学情谊更影响了人际关系。

(三)学术作品抄袭严重

学术做假简直是对做学问的人来说是莫大的耻辱。学术作品的来源主要是高等学府,只有获取第一手资料,所得结论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有推广的意义。然而,有些大学生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不钻研,不探求真理,反靠剽窃求成,更有专门的网络平台帮助大学生学术作弊作为主要业务,更加促使了大学生诚信滑坡的现象。

(四)情感表达出现偏差

大学校园里,爱情是最美好的情感表达,可是,这个一度被认为是最纯洁、最真诚的情感,随着大学校园当中,道德水平的不断滑坡,大学里的爱情表达已经改变了以往“纯净”的面孔。

(五)自我定位表里不一

部分大学生表里不一、人前人后两种态度,人前拼命掩盖其自己不足的一面,充分展示自己光鲜亮丽的一面,人后又做出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行为,做人缺乏一定的原则,为人失去了最基本的道德。其实 “做秀”的这种行为是一种极其不诚实的行为表现,它不仅给人造成一种非常虚假的外在现象,更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使人难以掌握其中的真实情况。最初能博得他人的信任与青睐的往往是表里不一的大学生,给人以暂时好感,但时间一长大家就会发现诚信缺失的人、很难委以重任。

二、大学校园诚信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学校诚信教育不到位

大学生不诚信的现象频频发生,首先是诚信教育的问题。诚信教育,就是根据诚信的意义和要求,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使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做一个诚信的人。家庭是学生出生、成长的地方,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家庭诚信教育和学校诚信教育的不到位,会直接导致大学生诚信危机的产生。

(二)不良的社会诚信环境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存在于高校内的诚信危机,与整个社会诚信环境的负面影响联系紧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上各种不诚信的现象大量涌现,诚信危机困扰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诚信意识的培养。

(三)学生自身诚信修养不足,诚信意识有待加强

一切变化,外在因素是形式,内在因素才是根本,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大学生诚信危机的成因虽然有诚信教育不到位和不良社会诚信环境的影响有关系,但这些总归都是外因,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大学生自身,是大学生自身诚信修养不足以及诚信意识淡漠所导致。

(四)缺乏有效的评价监督诚信机制

目前我国社会诚信制度体系还不够健全,高校诚信档案建设体系不够完善,没有建立与大学生诚信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度,缺乏对大学生个人诚信状况的评价、奖惩等制度,更缺乏相应的评估标准和量化考核标准。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高诚信意识

(1)加强家庭诚信教育。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庭教育中,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诚实守信的正面榜样,因为身教总是重于言传的。其次,家长应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来开展诚信教育。

(2)加强学校诚信教育。诚信教育是一个伴随学生成长的长期教育过程。要想让学生树立诚信观念,提升诚信意识,发展诚信行为,首先应从教师的诚信素质抓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人格力量绝不容忽视。其次,诚信教育进课堂也是提升大学生诚信水平的重要途径,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抓手,是全面提升大学生诚信水平的有效方法。

(3)加强社会诚信教育。高等学校诚信教育需要整个社会诚信作为基石,大学生诚信教育应结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力量。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刻体会诚信的意义和价值,将诚信这一道德规范逐步内化成自身的一种价值追求,从而指导大学生的行动,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荣誉感,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二)完善高校诚信档案体系建设

(1)加强诚信档案法律法规建设,保障制度化运行。制度是规范行为的保障,只有法律制度的完善和诚信档案各项标准的明确,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才能做到有法可依,大学生诚信n案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2)提高社会对诚信档案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将责任落到实人。教育主管部门需制定出明确的工作方案和统一的标准,使各高校在诚信档案建设具体落实过程中有据可依,并结合自身学校的特点,不断拓展诚信档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篇3

关键词:“1+2m”人才培养模式 毕业生诚信教育 教学医院 策略

2008年开始我校对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施“1+2m”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旨在面向基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卫生人才。这是我校近年来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在探索工学结合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由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时间尚短,且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因此在毕业生诚信教育方面相对薄弱。针对“1+2m”人才培养模式下三个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如学生身心特征、可利用教师资源、案例资源、学习场所等,按照充分发挥所拥有的资源优势、相辅相成又自成体系的原则,调查研究后我们课题组提出,临床医学专业“1+2m”人才培养模式下毕业生诚信教育“三级水平 分层提升”体系的建构。一级水平:校内一年级诚信教育实现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的积淀阶段;二级水平:二年级教学医院诚信教育依托医院社会现实的土壤,立足点放在诚信行为、习惯到诚信信念、品格的逐步深化阶段。三级水平:三年级生产实习期诚信情感由外化不断走向内化的升华阶段。

1.临床医学专业“1+2m”人才培养模式下毕业生诚信教育“三级水平 分层提升”二级策略的重要地位

在临床医学专业“1+2m”人才培养模式下毕业生诚信教育“三级水平 分层提升”体系的建构中,二级水平——二年级教学医院诚信教育,由于时间、人力、物力的原因,校内诚信教育资源没有及时跟进到教学医院。教学医院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较为单纯地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存在观念偏差。同时,教学医院还没有专门配备相关的教师开展诚信教育。所以“1+2m”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二年级在教学医院学习期间的诚信教育,基本处于缺失状态。其次,学生学习由相对封闭的校园转为较为开放的教学医院,而此时大部分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力也不够,在一些问题上常常显现出矛盾或多变的状态。面对纷繁复杂的学习场所、面对社会经济与校园文化的交汇、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学生很容易出现迷茫、困惑、徘徊、动摇,其诚信道德观念面临更大挑战。

所以在临床医学专业“1+2m”人才培养模式下毕业生诚信教育“三级水平 分层提升”体系的建构中,二级水平的建构最为重要和艰巨。接下来我将从教学医院二级水平构建的诚信教育师资、诚信教育开展方式、诚信教育渗透式、案例式教学方法等关键环节来展开对策研究。

2.临床医学专业“1+2m”人才培养模式下毕业生诚信教育“三级水平 分层提升”二级策略的关键环节

2.1诚信教育师资

诚信教育师资匮乏是教学医院诚信教育二级水平建设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时间、人力、物力的原因,学校的诚信教育师资没有及时跟进教学医院;二是教学医院对诚信教育没有足够重视,也没有配备相关教师开展诚信教育。我校临床医学专业“1+2m”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医院共有6个,教学医院在漯河市有三个;安阳、鹤壁、周口地区各一个。

2.1.1六个教学医院跟班辅导员要积极担负起学生德育诚信教育的使命,成为教学医院诚信教育师资的有力补充

由于跟班辅导员陪同学生一起进驻教学医院,要求其能独立开展工作,熟练把握学生的各项教育管理工作。所以,学校选派教学医院跟班辅导员是一个关键环节,要注重选拔综合能力强、思想素质高的辅导员。同时要求教学医院的跟班辅导员要将管理下移,把学习管理、思想管理、党建管理重心转移到教学医院,强化学习考勤、业务考核,坚决做到考勤考核和评奖评优挂钩,给学生树立优奖劣汰的惯性思维,养成学生遵章守纪、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以制度管人,以制度树人,让学生在今后工作岗位恪守医疗职责成为一种行为自觉,成为一个有自制力、高风亮节的名医[1]。同时,跟班辅导员要做好学生与教学医院联系的纽带,要积极与教学医院联系沟通,及时将学生心理发展变化反馈给教学医院,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的学生的诚信道德观念教育。

2.1.2教学医院距离校本部较近,诚信教育师资可以采取以学校诚信教育师资的及时跟进为主

漯河市的三个教学医院,分别为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第二、第三附属医院,距离校本部都比较近,所以学校完备的诚信教育师资,应根据这三个教学医院各自的实际特色,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医院的诚信教育。

2.1.3教学医院距离校本部较远,诚信教育师资应在教学医院内部全方位挖掘和有效利用

篇4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目标;模式

序言

信用乃立身之本,守住信用,就是守住人品,守住人格。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都应该认真地分析评价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树立包括诚信在内的健康的价值观,把诚信这两个字刻进我们心灵的深处,用一生的言行去实践它。然而有些大学生将诚信抛之脑后,甚至无视诚信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目标

大学生心目中的诚信是一种理想,是对社会其他成员的要求,自身却不能践行。对大学生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以规章制度约束其行为,以主题活动引导其思想,使得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从而使其大学生达到自觉诚信,使大学生做诚信的践行者,这就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目标。大学生想成为诚信的践行者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制度约束

2004年教育部规定,在国家统一考试中,要求考生考前阅读《诚信考试承诺书》并签字认可,这一举措将从法律角度进行约束。“大学生诚信身份证”在全国启用,一些高校开发了“大学生诚信度评测系统”,可对大学生诚信度随时测评。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了《大学生诚信守则》征求意见稿,这对大学生诚信提出了要求。

(二)活动引导,营造诚信氛围

各高校利用学生社团、班级主题活动、课堂教学使管理者、教师、学生全员参与到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营造诚信氛围。学校通过一系列“诚信”主题活动来营造诚信氛围,引导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自重、自省、自励,树立求真务实,言行一致的诚实守信形象,倡导文明诚信之风,打造诚实守信校园。以此来引导大学生提高诚信意识和诚信践行力。

(三)使自觉成为诚信的个体道德

诚信需要引导,需要相互监督,更需要自觉。新时期的大学生最应具备自觉诚信观。新时期的大学生只有时时刻刻努力践行诚信,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不论大事小事、诚信做人、诚信做事才能成为合格的大学生。新时期的大学生不但应树立和形成自身的诚信,更应成为诚信最有利的宣传者和践行者[1]。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

信用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诚信教育其教育模式应具有“教育对象的全员性、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教育时间的长期性、教育形式方法的多样性”等四个基本的特点。在“六性”的指导下,积极构筑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教育模式[2]。

(一)教育对象的全员性,是指诚信教育是全员、全程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应该纳入高等学校日常教育体系。要努力建设一个校领导、教职工、全体学生诚实守信的环境氛围,要让诚信教育贯彻到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贯穿大学生活的始终。

(二)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是指我们除了对大学生继续加强社会诚信基本要求的教育、营造氛围外,还针对某些可能出现诚信问题的具体事项予以加强深化。通过多角度多方面教育,使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贷款求学意识和如期还款意识,珍惜自已的借贷信用和名誉,自觉履行还贷责任,成为具有良好诚信意识的公民。

(三)教育时间的长期性。为保证诚信教育的效果,使大学生真正树立诚信意识,从进校到毕业始终不能放松诚信教育,要做到“反复抓,抓反复”。如对大学生考试作弊屡禁不止这种不讲诚信的行为,学校应坚持从进校到毕业每次考试前进行教育,考试后进行总结,对考试作弊者进行惩处,使学生明白方方面面都要讲诚信,包括学习,没有诚信将处处碰壁,直到影响一生[3]。

(四)教育形式方法的多样性。大学生对“空洞说教式”的教育方法已不再认同,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大学生诚信教育应注意形式方法的多样性。应配合教育部团中央关于人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创设良好诚信校园文化。建设有效地激励机制,有效地激励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讲求诚信的积极性。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

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应侧重从道德诚信教育、法律诚信教育、学术诚信教育和市场信用教育四个方面入手。

(一)道德诚信教育,学生道德诚信教育,也可以称之为大学生做人的传统教育,是用中国古代传统的诚信道德规范,教育大学生,使大学生自觉做到言语真实、恪守诺言、无虚假、不欺诈,增强自身的道德操守和自律。

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应包括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新时期大学生诚信美德建设的关键内容是“明理诚信”教育。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新时期大学生进行忠于职守、实事求是、言而有信的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认清职业的社会责任,培养“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

(二)法律诚信教育,新时期大学生法律诚信教育,亦可称之为大学生立世的公民教育,是用法律规范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教育大学生自觉的信守法律、履行诺言,成为模范遵守法律的新一代好公民。通过对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法律强制性特征教育,培养大学生自觉守法和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习惯,使大学生懂得公民在行使权力和自由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权利和自由。

(三)学术诚信教育,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又叫大学生为学的品格教育,是要求大学生在学习和学术研究中,养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脚踏实地的诚信品格,严禁大学生在学习和学术活动中出现考试作弊、抄袭、剽窃等行为。包括:学术诚信内涵教育和学风教育,通过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使大学生懂得学习、借鉴、吸收他人的成果是学术创新的前提,充分关怀,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是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也是我们必须遵循

的基本道德原则[4]。

结论

从总体上看,新时期大学生的诚信现状是好的,只有少数大学生存在诚信缺失现象。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目标、模式以及诚信教育的内容,希望对各大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理论指导,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黄庆胜. 大学生诚信品德危机现状及对策[J]. 咸宁学院学报. 2010(30/4):26-27.

[2] 杨兴英,庞维杰,梅其君. 大学生诚信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3] 许瑞芳. 大学生诚信道德状况的调查研究分析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 2002(12).

篇5

【关键词】诚信;图书馆;大学生

1图书馆诚信缺失问题

1)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体现。①借书逾期不还。现在的大学生都普遍缺失时间观念,渐渐的时间观念问题就会延伸至诚信问题,对于既定的事情没有按时完成就是没有诚信。在图书馆借阅书籍,本来是学校为了丰富学生知识面,为学生创立的一个便捷的方式,但借阅书籍这件事竟然也侧面的看出了当今学生的品德缺失问题。借阅书籍当时,学校就会给出相应的书籍借阅时间限制,这样的时限一方面是约束学生尽快阅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同样的书籍能够被更多的学生利用,实现图书馆的成立价值,但很多大学生对其借阅时限没有正确的理解,经常会出现借书逾期不还的现象,而图书管理员对于这种逾期一两天的情况,也大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学生的这种行为是一种得过且过的态,渐渐就使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不良习惯,认为晚几天也没什么大不了的。②图书损坏知情不报。还有一部分学生不小心损坏了图书,或者发现图书有被损坏的迹象,大多怕追究责任,而选择对其视而不见、知情不报,长期以此,会造成图书馆的图书大量损坏,学生不愿意借阅,使图书馆失去了其功能性。大学生在借阅图书时,首先应该做到就是检查图书的完好性,借阅过程中更要注意保护好书籍,因为书籍是以学生的名义借阅的,归还时发生的任何事情也应该由借阅图书的学生负责,就是要增强学生的诚信意义。③在馆内借阅完图书后,随意丢放。除了将图书借阅拿走以外,还有一些学生就在馆内进行图书借阅,图书馆内会附有桌椅,以供学生使用,但是学校为学生制造便利的条件,学生们却不懂得回馈,借阅完图书后将其随意丢在借阅的桌椅上,而没有放在指定的图书回收处,甚至有的学生嫌借阅程序麻烦,找图书馆的管理漏洞将图书私自带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算是盗窃行为。学生首先要按照图书馆的管理规定,走正常程序借阅图书,其次在馆内借阅完图书后,为了方便管理员对图书的整理,将图书放到指定的回收地点。

2图书馆采取的相应措施

1)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针对大学生借书逾期不还以及发现图书损坏不向管理员汇报的现象,吉林工商学院制定了一系列的惩罚措施。首先借书逾期不还的学生,根据逾期时间的长短进行相对应的罚款,上至十元下至五角以示惩戒,但后来发现这样的惩罚对于学生没有任何的意义,学生对于这样的惩罚根本无动于衷,甚至觉得反正也是罚款,干脆再晚几天。后来经过图书管理员的再三研究商讨,决定再有这类有失诚信的现象发生,对学生不进行金钱上的惩罚,而是惩罚学生到图书馆进行义务帮助,包括整理图书、打扫卫生以及图书分类等工作,根据情节不同进行不同时间的惩罚,而情节严重者在接受惩罚的同时,要在全校进行点名批评。2)实施图书管理大众化。图书馆是为了便利所有学生而开放的,因此图书馆的管理也应该实现大众化。哈尔滨医科大学在图书馆的管理中加入了“人人管理”的政策,即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是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员,在借阅以及还书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有义务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发现身边有同学图书快到期了还没有还书,要提醒同学还书或者到图书馆办理图书续借;在图书馆借阅图书的过程,看到有图书存在损坏现象,及时将图书交给图书管理员,让其对图书进行修补,保证其他同学借阅时图书的完整性。图书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里面的图书数量众多,关靠图书管理员一人对其进行管理,工作量大且不具有实时性,借助学生进行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3)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建立相应的大学生诚信档案也是现在众多高校对于图书管理的不二选择。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都会有自己的档案,记录整个大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但唯独没有相应的诚信记录,通过图书馆这一媒介记录大学生的诚信情况,是现下的大学普遍的采集学生诚信度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可以有效地警示大学生,加强自身的诚信度,以防诚信度过低记入档案,对以后的工作以及生活带来不便。

3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

1)学生信息资料同步化。想要建立大学生的诚信档案,首先就要做到学生的信息资料同步化,图书馆的借阅计算机应该与学校的学生档案同步化,学生凭借自己的学生证进行借阅,通过计算机扫描,将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院别以及学生号显示出来,在图书馆的计算机上显现出该名同学在图书馆的借阅记录,并通过联网,在学生的诚信档案上做相应的记载,学生的诚信度应该是在一次次借阅中积累出来的。并将诚信信息实时公布在校网上,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账号,可以随时查阅自己的诚信分数,这样的实效性可以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随时随地将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但诚信程度的测评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我监督意识,不是将学生的缺点展露在大众视野下,成为诟病学生的证据,因此,要注意诚信度的保密工作,让学生自己知道就好,学生没有做出过分的行为时,尽量不将学生的相关诚信资料向全校公布。2)加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大学生的诚信档案是为了加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学生的诚信意识展现在图书馆的借阅计算机上,但要注意这只是表象,学生的诚信品质不仅仅是体现在图书馆的图书借阅过程中,在学生的学校生活中很多的层面都有体现,图书馆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只是一种必要的警示,提醒学生注重起自身的素质培养,在生活中其他层面也要体现出诚实守信的品质。比如准时上课,及时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还有遵守考试纪律,不做违反考场纪律的事情。像这样的行为检测就需要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也就是建立起专业的诚信管理队伍。大学生的诚信档案想要建立的更加系统,就要首先建立起诚信监督管理队伍,这支队伍中应该大到校长、小到班级干部,等级依旧按照学校的分化,采取上级监督下级、最高长官接收全体成员监督的形式,将诚信管理进行的彻底并且细致,保证学生诚信档案的真实性以及全面性。

4采取相应的诚信教育

1)开展诚信教育课堂。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下的新时代青年,应该具有与之相对应的品质,因此诚信教育在大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可以采用开展诚信教育课堂的形式。首先,课堂形式的诚信教育会更加的系统,教师在要求过程中也更加具有针对性。长春理工大学就将诚信教育设置为了大一学生的必修课,虽然有些人认为诚信品质作为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品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存在于大学教育中,有些多此一举,但是针对现在的大学生,设置这样一门课程非常必要。长春理工大学将这门课进行的生动有趣,首先它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教材,全靠教师提前准备课件,上课的形式也很多样化,有时运用课件进行具体事件分析,有时将学校中发生的真实事件进行改编,直接以话剧形式展现给学生,这样的一门课让学生的参与度极高,而且一度成为学校的热门话题,让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一度成为人们的关注点,讨论度很高,也受到了更多学生的注意。2)定期出版诚信教育的板报。长春理工大学在诚信课堂的基础上又推出了诚信板报。因为诚信教育课堂是针对全校学生进行的,因此全体学生也具有表达自己对诚信看法的权利。开设诚信教育的板报就是将诚信教育的权利归还到学生手里,学生自发组件板报小组,制作关于诚信的板报,其内容由学生自行决定,也侧面反映了学生对诚信教育的接受程度以及对诚信教育的理解。板报的出版应该跟紧诚信教育课堂的节奏,没进行一节诚信教育课,就有一快诚信板报绘制出来,有点像是上课的课后感,但是不同的学生对其诚信的理解是不同的,而且观察到的生活细节也不一样,只靠教师一个人的诚信教育会显得有些单薄,但加入了学生的观点,就会使整个诚信教育变得更加饱满。3)进行诚信调查问卷。进行了系统的诚信教育后,就要对其教育结果做一定的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随机调查,调查他们对学校展开诚信教育的看法,以及自己对诚信的理解,这样的调查问卷不仅是对学生的学习调查,也是学生对于诚信教育的一种反馈,教师应该对学生在问卷中体现的教学问题进行整理分析,继续完善自己的诚信教育,问卷调查可以在无形中帮助教师以及学生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而问卷调查应该不仅是面向学生的,也应该面向学校的其他教师以及学校中的服务人员,比如教学楼清洁员、食堂的阿姨或者宿舍楼的管理员,请他们也参与到问卷调查中,能够更加感受到学生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变化,且能够直观的看到学生在接收诚信教育后的改变。4)收集诚信案例进行推广。无论任何人,只要以集体形式存在,领军人物的作用就不可小觑。因此,在开展诚信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收集校园中的实际诚信案例,这样的案例因为就发生在身边,其真实性更强,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效仿心理,有一个人因为诚实守信受到了表扬,就会有更多的人争相效仿,也算是对中国人“跟风”心理的正向应用。但注意不能过分的放大诚信案例,一定要保证案例的真实性,因为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也具备自我判断的能力,推广诚信案例的目的就是带动更多学生的诚信意识以及诚信行为,但如果连诚信案例都是有水分的,诚信教育之前到的所有举动都会变得失去意义,甚至在学生眼里就是滑稽可笑的。因此,进行推广案例中的主人公,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要更加的严于律己,会有更多的眼睛在看他的一举一动,监督他的行为,对诚信案例不进行夸大推广,也是对该学生的一种保护行为。

5结语

篇6

关键词 高校 考风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4.006

Good Faith to Promote Examination Construction

OUYANG Yan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He'nan 454003)

Abstract Honesty i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virtues, moral integrity and efforts to train college students to build a quality test wind is important. Articles from the social environment, school education, Virtue, student management, psychology and examinations five university students analyzed the reasons for lack of credibility of the examination, and on this basis put forward in good faith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st measure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provide reference information on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examination.

Key words college; examination; practice

考试是检查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手段,考试纪律是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遵守的学校纪律。学生考试作弊不仅影响学校学风、考风建设,而且严重影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加强考风建设对促进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1 考试诚信缺失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作为大学生,虽然是在高校内学习、生活,但他们同样可能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如政治环境中,出现的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违背、违纪而做出的失信于党和人民的欺上瞒下、等行为;经济环境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运营中出现的虚假广告,假冒伪劣商品充斥网络市场;文化环境中,传媒领域出现的为博眼球捏造虚假新闻,学术领域出现的为扩大自身学术影响而进行学术造假等等,这些都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2)高校诚信教育处于“从属地位”。当前高校诚信教育一直处于“从属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诚信教育缺乏系统性,更多表现为一种渗透式教育,强调在高校教学、管理、服务等领域体现诚信,却未在培养目标中被专门要求。二是诚信教育往往表现为一种“临时性”或“应急性”教育。如部分高校在期末考试时,常组织开展诚信考试签名活动等,作用不明显,效果不佳。

(3)高校教师诚信缺失的不良示范。众所周知,“身教”远比“言传”的效果好得多,高校教师诚信缺失的不良示范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工作中缺乏踏实肯干的精神。如有的教师不认真备课,不亲自制作课件,而直接使用教材附带的课件,更有甚者连制作者名字都不加修改;有的教师为了在评教中获得良好的成绩,在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时毫无原则地讨好学生,而不结合学生平时课业表现给予客观评价。二是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如在申报科研项目时,教师伪造职称学历,在科研过程中篡改或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等。上述教师的不良行为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行为价值取向,影响大学生诚信道德品质的养成。

(4)学生不良心理作祟。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不诚信行为主要是由于其焦虑心理、侥幸心理以及功利心理作祟导致的。尤其是大一新生最容易产生焦虑心理,进入大学后,第一次面对诸多课程考试,不知如何复习,在焦虑心理影响下无法安心复习,最后只好采取作弊的方式应付考试。抱有侥幸心理的学生大多是由于其他同学在考试中出现不诚信行为而未得到应有的惩罚,因此他也想通过作弊来轻而易举地通过考试。抱有功利心理的学生大多是为了拿到奖学金,或者考个高分为将来就业、保研或出国做准备。

2 以诚信促考风建设的对策

(1)营造校园内外的诚信环境。学生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对学生开展的教育也需要在社会大环境下进行。因此,建设一个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均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非常重要。为此,高校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诚信以及践行诚信的重要意义,积极聘请校内外专家开展诚信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另一方面,高校加大宣传力度,发挥舆论导向作用,通过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校电视台、校报、校园官方微博等一系列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诚信道德理念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还可通过开展“诚信校园行”知识竞赛及辩论赛、“诚信校园行”活动徽标征集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营造的氛围中认知诚信、践行诚信,并最终内化为自身道德修养和道德自觉。

(2)重视诚信教育,确保诚信教育的地位并发挥其作用。诚信教育是系统、全面培养大学生诚信道德品质的主阵地,其主体地位不容小觑。高校要高度重视诚信教育的主体地位。一是高校在培养方案目标制定中要体现诚信要求。高校在制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指导意见时,要鼓励、引导学院结合专业实际,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要将诚信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中来。二是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开设诚信道德系列课程。通过通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通过这些课程让学生知道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三是要建立“诚信记录卡”记录学生的诚信情况。诚信教育不仅是一种信念与道德品质的常识性教育,更是集教育、约束、监督、奖惩和评价为一体的道德教育。高校建立“诚信记录卡”,一方面可记录学生在校四年的诚信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作为每学年对学生个体进行量化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3)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发挥育人者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切实发挥高校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和指路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应积极探索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主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建全制度,构建教风建设长效机制。通过制订教风建设规范,引导和要求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可组织制订并实施教师课堂教学规范等规章制度;为进一步引导教师既认真教书又积极育人,可通过制定教师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办法等政策文件加以引导,并将育人作为独立的评价项目纳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二是借助检查督导,实现对教学过程实时监控。如河南理工大学长期以来坚持开展校、院两级教学督导,2014年上半年,河南理工大学教学督导组深入一线课堂听课200余人次,各学院督导组深入一线课堂听课700余人次。同时,还进一步完善和实施了《河南理工大学校处级领导干部听课制度》,仅2014年上半年,学校校处级领导干部听课达518次,并按要求及时填写和提交了听课记录表,且有详细点评。此外,为贯彻落实《河南理工大学课堂教学规范》,进一步加强本科课堂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从2014年下半年第七周开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校院两级课堂教学检查督导工作,并坚持每周汇总通报,效果良好。三是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各高校可通过开展暑期教师培训、寒假教师培训、教学观摩和示范教学比赛等活动,让教师在学习培训和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和水平。四是完善激励措施,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高校可通过开展 “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健全完善教学竞赛实施办法、教学名师发展计划和教学业绩量化奖励办法等政策制度,进一步激发教师开展诚信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高校诚信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4)规范考试管理,实现对考试全过程监管。规范考试管理,实现对考试全过程的监管,是加强学生诚信教育、严格考风考纪的重要载体。如河南理工大学在规范考试管理,实现对考试全过程监管方面出台了《河南理工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修订)》、《河南理工大学公共基础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工作管理办法》、《河南理工大学课程考试条例》、《河南理工大学课程考试试卷保密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对考试的考前、考中和考后管理,取得了较好效果。一是明确了学校教务处、学生处、宣传部、后勤保障部门以及学院考试管理职责,并要求相关单位细化分工、责任到人,为学校实现全方位、多角度有效考试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实行教考分离。学校课程考试命题工作中,根据课程性质不同,要求公共基础课每门课程根据其难易程度制定6~10套试卷,专业核心课每门课程根据其难易程度制定4~6套试卷,每套试卷的重复率均不超过40%,并建立试题库,且指定专人管理。公共基础课程考试,考前由教务处负责从试题库中随机抽选并组织印刷、保管;专业核心课程考题,考前由学院负责从题库中随机抽选并组织印刷、保管,真正做到了教考分离。三是重视考试过程监督,从考场、巡考、监考、学生监督等各个方面全面展开监督。高校可考虑建立标准化考场,考场内试卷发放尽量做到相邻座位学生试卷不相同;巡考由校级巡视人员和院级巡视人员共同组成,共同巡视,且鼓励学院之间互派巡视人员,互相监督;学生有权对监考及考场违纪行为进行监督,并可通过教务处网站上的处长信箱进行实名举报,如实检举不负责任的监考教师及违纪作弊考生。一经查实,学校将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同时维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四是及时总结考试情况,并对考场中出现的各类考试作弊行为进行通报,警示学生。对期末考等大型考试,教务处在每场考试结束后都将对考场情况进行总结,并将考试作弊学生的情况以通报的形式张贴在校园内以警示学生。

(5)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养成健康心理。健康心理是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保障。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可通过对入学新生开展心理普查活动,及时发现并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辅导员,便于辅导员协助、配合学校对问题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同时,高校还可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生命教育”等课程,帮助学生尽早走出心理阴霾,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诚信意识,增强诚信行为,做新世纪的优秀大学生。

考风建设,考验着学生的诚信底线,也检验着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展示着教学管理者的管理水准。抓好考风建设,既是学校教育教学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认真研究考风建设的规律,探索新的体制和机制,通过诚信环境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学生健康心理、重视诚信教育、规范考试管理等多渠道共同努力,综合治理,内外兼治,持之以恒,才能推动考风建设的根本转变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婕,易蕾.高校考风考纪建设的调研与思考[J].江汉大学文理学报,2010(2).

[2] 以“诚信考试“推动高校学风建设的措施[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1).

篇7

诚实守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标志,更是当代大学生塑造健康人格、实现人生价值的道德基石。古往今来,人人都提倡诚实守信。下面为大家整理大学生诚信教育主题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方案一

诚实守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标志,更是当代大学生塑造健康人格、实现人生价值的道德基石。古往今来,人人都提倡诚实守信。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只有有了诚信,才能在社会事业立足,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和信任。

“诚信”的内涵

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外信于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首诺、践约、无欺。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成。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一诺千金。

大学生诚信守则

立身诚为本,处世信为基

养德始于真,修业成于勤

忠诚报祖国,荣耻铭于心

信仰须高洁,立场当坚定

精诚探真知,独创著文章

评奖要真实,考试应自警

真挚敬师长,坦诚待同学

文明行网络,是非应辨明

花销要适度,兼职重信誉

诚实求助贷,守信还款清

客观荐自我,郑重许承诺

踏实干事业,契约必践行

考 试 诚 信

“诚信考试”是对知识的尊重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手段,历来是检验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以及选拔、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考试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并提升“教”与“学”的质量。因此,考试也就特别需要“公平”与“公正”。而只有过程的公平才能保证结果的公正,才能保证评价的真实可靠,也才能为我们的下一步行动提供最为切实的指导。这就需要我们的诚信做保证。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在文明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道德素质,每一位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基石。树道德之新风,立诚信之根基,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诚信考试是我们的基本行为规范。“车无辕不行,人无信不立”,文明考试从我做起,从每一位考生做起。

网 络 诚 信

坚持依法用网,为网络诚信强本固基。我们是网络的使用者,当然,也必然是网络诚信的建设者、网络空间的守护者。一个充满谎言,乌烟瘴气的网络空间,谁都不愿待。要时时刻刻想到,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不管是走到哪里,网上还是网下,都请背上诚信行囊。换句话说,我们自身要不断增强责任担当意识、诚信意识,文明上网、依法上网,争做新时代的好网民。

资 助 诚 信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逐步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各阶段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资助范围不断扩大,资助标准不断提高,资助领域不断拓展,保证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和完成学业。助学贷款对我国的教育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作用,为保证资助政策发挥最大效果。

作为高校学子,我们应当做到诚实守信,实事求是,深入了解党和国家有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强自立、勤俭节约,激发自己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励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热情,培养诚信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营造好学上进、和谐安定的校园氛围

诚信作为责任需要我们来担负。新世纪新挑战,跨世纪的一种基本素养的养成,不仅需要监督和引导,更需要我们从自我做起!让我们以诚信作为生活处世的原则,从道德操守着眼,从考试不作弊做起,让诚实守信成为我们的习惯!让我们齐心努力,共同营造良好校风!共同发扬诚信精神!

方案二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之本,立德之源,是大学生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为大力推进大学生诚信教育,增强在校青年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结合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诚信教育工作要求,6月11日下午,旅游学院在逸夫楼313组织召开全院班长、团支部书记诚信教育工作宣讲会。本次会议由旅游学院学工办主任刘艳主持。

宣讲会上,刘艳老师首先就大学生诚信教育目的、主题教育活动内容进行解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诚信的基本内涵,提高学生征信意识、金融意识、风险意识、法律意识,增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荣辱观、价值观。接着,要求各班委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迅速在各班级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主题班会活动。

与此同时,为扩大宣传教育面,旅游学院还将进行线上线下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学院将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QQ群等方式进行全覆盖式宣传教育,加大对诚信文化的教育宣传。同时,通过线下组织各班级召开“履约践诺、诚实守信“主题班会,让学生进行诚信宣誓、签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生诚信承诺书》和组织开展“做诚信大学生、构建诚信校园”主题征文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诚信的要义,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争做诚信大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学生诚信承诺书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之本,立德之源,是大学生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为进一步增强自身的诚信意识,树立大学生的良好形象,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庄严做出如下承诺:

一、学习诚信:态度端正,严谨求实

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实验,不伪造实验数据,不抄袭他人作业;不剽窃他人学术成果;遵守考场纪律,自觉抵制各种考场违纪行为。

二、经济诚信:以信立人,履约践诺

严格遵守执行学校交纳学费、住宿费等费用的有关规定,按时交纳学费、住宿费、书费等费用;不谎报家庭经济情况,不恶意拖欠学杂费;在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和各项资助过程中,如实填写申请资料,不弄虚作假,不编造和提供虚假的证明材料骗取国家助学贷款和各类奖助学金,毕业后如期偿还国家助学贷款;不恶意透支信用卡、电话卡等贷记卡;不偷窃、诈骗他人财物;不盗用他人手机、互联网等信息获取利益。

三、生活诚信:遵纪守法,弘扬正气

在与人交往中诚信待人,遵守诺言,言行一致;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自觉约束与自己经济实力不符的消费行为;讲话负责任,按照学校规定的渠道与方式客观、公正地反映问题,不夸大其辞,坚决抵制谣言蛊惑和故意制造混乱的行为;坚决抵制从事不正当生意,推销虚假商业信息和假冒伪劣产品等行为;不、传播有害、污秽、造谣信息;不在校园网或其他网站网页上散发恶意攻击信息或垃圾信息;不盗用他人账号密码、窃取和泄露他人隐私。

四、就业诚信:自尊自爱,修身明礼

不向用人单位提供虚假的成绩单、获奖证明和资格证书;不编造虚假的在校任职记录与社会实践经历;慎重签署劳动就业合同,不恶意违约。

篇8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考试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06-03

诚信作为一种价值观、道德观,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立身之本,是青年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关键。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人们的价值观多元化,高校诚信建设遭遇严峻挑战,考试中舞弊现象屡禁不止,考试诚信缺失严重,一方面,严重影响了校风和学风建设,违背了教育公平竞争原则,挫伤了优秀学生的积极性,阻碍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影响了人与人之间健康的交往,造成了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危机,甚至给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造成隐患。如何将诚信考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习,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大学生诚信考试面临的问题

考试是检验教与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为了正确客观地分析教情和学情,以提高教学质量。受利益驱动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特别是一些学生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低、自身修养不高、自律能力不强,考试作弊现象日益严重,呈高发势态,据江苏7所高校5000名在校生调查,59.5%的被调查者承认偶尔作弊。据成都某高职高专500名在校生调查,班上每次都有人作弊占62.1%,偶尔有人作弊占30.9%。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考试作弊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手段越来越高超和隐蔽,考试诚信缺失已成为当前制约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突出问题。

(一)考试作弊形式多样化

过去,学生作弊的方式有夹带资料、旁窥偷看、传纸条、交头接耳、互打暗号或手势、窃取他人试卷强抄、协助他人抄袭、交换试卷等;高科技的出现作弊怪招迭出:针孔摄像机眼镜、微型无线耳机、内装接收器钢笔、隐身笔、手机等,此外,证件作假,雇用“”由他人代考,充当“”替他人考试,监考员与考生协同作弊,以及有组织的大范围作弊等屡见不鲜。

(二)考试作弊动机复杂化

从2004年开始,学生高考考前必须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现在不少高校各种校内考试考前也签《承诺书》。然而,即便考生每次考前都签《承诺书》,但不履行承诺、参与违纪作弊的“勇士”大批存在。典型的作弊动机有:(1)为了获得更高的分数,拿到奖学金,或评奖评优,或选上优秀干部,或入党,或专升本,甚至想为今后找工作多一份筹码,急功近利,满足虚荣。(2)看别人作弊,心理不平衡,觉得自己不作弊吃亏了,不反思反而趋之若鹜加入作弊队伍行列。(3)没有信心也无法顺利通过考试,怕苦怕累,可又想能通过考试“混”到一张毕业证书,铤而走险投机取巧。(4)讲所谓的义气和侠气,面对“求助” 碍于情面不计后果“援助”,对作弊危害性认识不够。(5)明知故犯,搞“双重标准”,对别人考试作弊痛绝痛恶,自己却“身体力行”,在自身实践上和对考试诚信的认识上存在矛盾。

二、原因分析

大学生诚信考试危机是社会、家庭、学校诚信危机的一个缩影,考试诚信缺失受教育不到位和环境因素等影响,但主要还是大学生自身诚信修养不足。

(一)社会大环境负面影响诱发

考试作弊是一种社会行为,与社会不正之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社会上存在诸多不正之风,报纸、电视、网络上刊登报道各种稀奇古怪的诈骗案例,诈骗电话、短信防不胜防,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执法犯法、、、谎报政绩、办事拉关系、剽窃他人成果、学术造假等现象时有出现,信用体制尚不完善,对失信行为法律约束不到位,加之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以及功利主义等诸多不良思想的影响,对心理不成熟、崇尚自由、活跃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新观念的大学生形成严峻的考验。

(二)学校诚信教育乏力,管理不到位

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主阵地,一些学校诚信教育停留在表层,教育内容抽象、空洞、形式化,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引导,深度不够;教育方法偏失、简单粗暴、急功近利,不为学生所能接受;为争生源,重数量不重质量;为稳定生源,对作弊行为从宽处理;为了追求高就业率,对毕业推荐成绩“注水”;教学模式旧化,不能因材施教,忽视个性培养;考试模式不合理,目的异化;学业评价体系不科学;评奖学金、优秀干部、优秀毕业生或专升本等,学习成绩是一个硬指标;教师行为失范、治学不严谨、学术作假、论文剽窃;管理机制不合理、低效,制度不严密,监督不得力。

(三)家庭诚信教育缺陷,存在误区

父母是孩子诚信教育的启蒙老师,一言一行都对孩子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家庭教育只注重孩子智育,家长过多关注考试成绩,忽视道德品质培养,由于工作忙或其他原因,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间和精力极有限,对孩子骄纵溺爱,担心孩子进入社会“吃亏”而给孩子灌输反诚信教育思想。有的父母没有社会责任心,经常赌博、酗酒、闹事,当孩子的面弄虚作假。

(四)大学生自身诚信素养不高

大学生自身诚信素质不高,这是根本原因。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没有形成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人格不健全,是非观念不强,考虑事情简单,自控力弱,自我要求缺失,易受干扰;一些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不是努力去提高自身素质,而是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去走邪道欺骗,不以考试作弊为耻,反而对作弊有强烈的依赖性;一些学生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对学习没有兴趣,对自己放松要求,上课听讲不认真,纪律松懈,成绩趋弱,自信心不足;有的学生法制观念迷茫,在利益驱使下甘当“”;有的学生抱有“事不关己,独善其身”的冷漠心态,发现作弊现象不制止、不检举,不敢说或不愿意说,甚至采取宽容和理解的态度。

三、对策思考

诚信考试与国家、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加强诚信考试教育,高素质人才培养、健全人格的塑造需求诚信考试,社会对诚信考试呼声越来越大,杜绝考试作弊迫在眉睫,学校、家庭、社会应联手引导大学生诚信考试意识养成,大学生应自觉塑造自身诚信品质,自觉养成诚信考试的习惯。

(一)社会方面

营造诚信、守法、和谐社会大环境。大学生诚信考试缺失表面上是一种校园现象,但究其根源,考试承担了太多的社会功能,是一种社会行为,诚信考试必然依赖于诚信社会,诚信考试需要与诚信社会构建同步并行。

1.加强考试管理,改革考试制度。当前社会,考试泛化,升学、就业、上岗、竞岗、晋级、资格证书等等都要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人人思想压力大,衍生了舞弊投机者,考试对人才评价和选拔的真正作用在削弱。创建学习型社会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并实践,重视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获取,这要求弱化考试的社会功能,淡化考试成绩结果,制定人性化、合理化的考试制度,成立国家考试指导委员会,深入研究并制定考试改革方案,改进考试技术手段,指导构建健全的诚信考试体系。

2.加强考试立法,有健全的考试法律制度。西方管理理念认为,任何人的行为都应受到监督和约束,否则必然导致行为失控。当前,国家已有一些《办法》和《通知》,如 2004年教育部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新《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2012年教育部等十部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教育统一考试环境综合治理和考试安全工作的通知》。但显然,现有的法律法规难以彻底解决考试违纪舞弊问题,必须完善法制建设,增加失信成本,这样才能营造国家教育考试良好氛围;建立国家教育考试环境综合整治的长效机制,必须有完善的考试法律体系作保障,依法治考势在必行。

3.进行全民诚信教育,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诚信社会,人人有责,长期以来,我国普遍流行“窃书不算偷”观念,在考试问题上善恶不辨、性质不清,以为舞弊只是行为不对,不认为是邪恶的、不道德的。我们应该把“明礼诚信”作为社会道德建设重要内容,综合运用理论与实践结合、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切实抓好全民诚信教育,推动社会整体诚信意识的提高,共建诚信社会大环境,从而提高大学生诚实应考的自觉性。

(二)学校方面

考试是教育质量监控的重要一环,高校应把诚信考试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养成教育,发挥高校的主导作用。

1.在教育教学活动加强诚信考试教育。一是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改进思想政治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教学方法,重点突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结合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及时指正;在专业课程教学、入学教育、毕业教育中渗透强化诚信教育内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念,自觉诚信考试。二是加强师德建设,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2012年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教育部2013年工作要点中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要着力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是教育之灵魂;教书育人,是教师工作之根本。教师的行为、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启迪、感召力和榜样力量巨大,大学生诚信考试,需要研究制订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体系。三是重视大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诚信考试教育活动,如诚信考试宣誓会、承诺签名、宣传月、倡议书、主题班会、座谈会、讲座、报告、演讲赛、辩论赛、讨论会、教育影片、征文、现实调查、评优活动等,把诚信教育贯穿于活动中,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四是积极进行心理预防,有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使学生保持健康的考试心理。五是加强校园诚信文化建设,营造诚信考试的校园环境。在校报校刊开设“诚信考试专栏”,刊登典型案例,校园网开辟“诚信考试论坛”和“ 检举信箱”,设立诚信考试宣传橱窗,开展诚信考试板报制作比赛,校内广播诚信教育内容,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形成正确的校园舆论,弘扬“诚信考试光荣、作弊违纪可耻”风尚,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价值观。

2.改革考试模式,科学制定学业评价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更新考试理念,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 强化学习过程,将平时的课堂讨论、课堂问答、小测验、社会实践、实地调查、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作业、出勤等纳入考试成绩评价体系并加大权重,淡化学生的分数意识,侧重技能和操作能力的考核,减少死记硬背内容,着重考查综合素质和能力。二是改革单调的、唯分是从的学业评定方式,评价方式多元化,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建立一套多角度、多层次、可持续、多元化的综合评价考核体系,客观、公正评价学生,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三是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引导培养多样化、实用型人才,教学原则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注重学思结合,考虑学生个体差异,鼓励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自觉信守承诺。

3.加强考试实施环节管理,狠抓考风考纪建设。据江苏某市招生办统计显示,50%以上的舞弊案例与考试纪律松散有关。这要求加强考试管理环节,首先是学生方面,要宣传到位,教育到位,真正做到违纪必究、作弊必罚、有疏有堵、疏堵结合;其次是监考员、巡考员等考试管理人员方面,要认(下转第16页)(上接第7页)真选聘,考前培训、签订诚信承诺书,考试过程中狠抓履职和行为规范,考试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建立考核评价机制,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工资直接挂钩;再次是考试组织管理部门,要始终维护考生的利益,清廉为本,率先垂范。

4.加强诚信考试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大学生诚信考试档案查询系统。从大学生入校时开始,如实记录在校期间考试诚实守信和失信行为,及时更新,诚信考试档案由学校统一管理,作为用人、量人和选人的重要依据,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可查询。

(三)家庭方面

创造诚信家庭教育环境,营造诚信家庭氛围。诚信品质的养成是一个由模仿到认可到内化的过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诚信家庭是孩子诚信品质培养和形成的摇篮,家长的行为和诚信直接影响孩子诚信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早、最长久,家长应以身作则,树立言行一致的诚信观,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孩子。

(四)大学生个人方面

诚信考试既要靠他律,更要靠自律。要真正实现诚信考试,彻底消灭考试舞弊现象,除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外,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大学生应自尊、自强、自制、自知、自爱,警惕作弊心理的出现和作祟,培养拒绝作弊的主观意识,维护良好心态面对考试及结果,树立正确的诚信道德观,从思想上保障诚信行为自觉诚信考试。

四、结语

青年大学生是社会精英的储备军,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增强大学生诚信考试意识,塑造大学生诚信品质,培养大学生诚信考试习惯,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建设和谐文化和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任务。遏制大学生考试舞弊,防范考试失信,维护考试公平,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共同构建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江琳.关于诚信考试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考试,2006(12)

[2]王凌峰.高职高专学生考试诚信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6)

[3]周鸿飞,陈玉林.谈加强诚信考试建设与依法治考[J].考试论坛,2007(2)

篇9

【关键词】大学生;考试作弊;诚信;对策思考

在教育部门宏观调控下,高校编制了相对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利用校内管理策略提升大学生的个人专业水平。但是,高校内部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往往影响了大学生个人诚信道德素质。“考试作弊”是大学教育比较常见的现象,这一问题引起了教育专家们的深思,如何营造良好的诚信考试机制,这是当代高等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考试的重要性

“考试”是高校检验专业教学质量的基本方式,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可以展现出个人的学习水平,反映教师在专业课程中的教学水平。随着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考试已经成为校内教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生考试重要性表现:一是检验教学,对教师、学生的教学活动情况进行检验,根据专业课程测评成绩进行判别,提升了高校内部的教学活动水平;二是改革教学,根据学生考试水平对校内教学提供改革意见,根据大学生考试中出现的问题,重新调整原有的专业教学方案。因此,历年来高校均十分重视专业课程考试,努力强化大学个人专业水平的考核力度。

二、大学生作弊行为的成因

为了尽快实现大学生人才战略培养模式,近年来高校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拟定考核计划,按照预定教学方案执行专业考试政策。虽说高校内部专业考试受控于教育部门管理,但实际考试过程却面临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考试作弊”行为屡次发生,扰乱了高校专业考试的秩序。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态度因素。我国高等教育实施开放性教学体制,教师在专业学习中作为引导者角色,具体学习情况依赖于学生个体发挥。大学生主体思想过于开放,对专业课程考试活动缺乏足够的重视,“心态不正”往往是大学生作弊的常见原因。例如,大学生长期处于开放性学习状态,对紧张条件下的考试流程不适应,为了避免成绩不理想,不得不采取作弊行为。

(二)学习因素。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存在着明显的漏洞,国家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最终考评成绩符合标准,即可批准其毕业,授予学位。这种方式削弱了大学生的学习情绪,很多大学生认为只要年末专业考试合适,即可顺利拿到毕业证书。但在实际考试中,学生因平时学习不努力,专业知识不熟悉,为了顺利毕业铤而走险,幻想通过作弊过关。

(三)监管因素。高校考场是一个比较严肃的环境,其不仅要学生个人自觉遵守考场秩序,更需要监考教师共同参与管理。相反,教师在考场对学生的监管力度不足,为考试作弊创造了机会。比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严格禁止通讯设备带入考场,监考教师在学生入场时检查不彻底,考试期间出现了耳机、短信等作弊方式,扰乱了考场秩序。

三、构建诚信考试机制的综合策略

我国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努力培养大学生人才是高校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新时代推动社会改革发展的主要力量。针对大学生考试存在的“失信行为”,高校要深入分析大学生作弊的成因,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可靠的考试管理体制。“诚信考试”是高校积极倡导的教学管理模式,应当从多个方面提出科学的考试管理对策。

(一)加强巡逻。在考试过程中尊重监考老师,端正学习与考试的态度,严格遵守考试规章制度,实事求是,杜绝一切考试作弊形式。学校将组成由各级领导干部和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的巡视组,进一步加强考场巡视工作,坚决杜绝各类考试舞弊行为。一旦发现有违反考场纪律、考试舞弊等行为,一定会严格按照程序及时予以处理,绝不姑息。

(二)诚信教育。各学院要以专业或班级为单位召开考风考纪主题会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落实学校关于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的各项措施,进一步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考试违纪处分条例和考试相关纪律要求,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和充分的复习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各项考试。

(三)树立风气。树立与不良风气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勇于检举揭发考试作弊行为。五、“文明考风、诚信考试”从我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学风,文明的校风,应当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打造诚信校园。

(四)优化环境。开考前,监考人员将重新调整学生座位,使每位学生的座位都作重新调整。学生必须服从监考人员的安排。务必携带学生证进入考场,对没有学生证或院系出具身份证明的学生不允许参加考试。保持考场肃静,不准交头接耳,东张西望,不准中途借故离开考场,违者给予警告或勒令退出考场。

(五)素质培养。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之一。大学生考试作弊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否定和蔑视,更是对严肃的学术风气的亵渎;作弊者不仅丢掉了学位,更丢掉了人格中的诚信。诚信考试、拒绝作弊是大学生责任心的一种体现,也是每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这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期间需注意的问题。

四、结语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个人道德素质关系着社会文明。针对大学生考试作弊这一失信行为,高校需深入分析作弊行为发生的原因,制定一套综合性考试管理策略,将“诚信考试”理念融入到教学管理体系中。学生、教师、学校等需共同参与诚信考试机制建设,把道德素质融入到专业考试活动中。

参考文献

[1] 宓明君,朱秀娟,赵海丽.论诚信考场建设与诚信教育[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2] 韩芊,王青,刘义臣.加强独立学院学生诚信考试的对策与思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1).

篇10

[关键词]多元智能 诚信 童谣活动

活动是人发展的根本动力与方式。道德是在活动中产生的,只有富有意义的、自然的、新颖的教育活动,才能实现人的自主发展。对于小学生而言,单纯的理论说教很难达到诚信道德建设的预期目的,以生动活泼的“童谣活动”为载体,寓教于活动的快乐之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设计原则

“诚信童谣活动”是以童谣为载体,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诚信道德素养为目的而开展的一系列诚信教育活动,在设计和开展诚信童谣活动时,应注意如下基本原则:

(一)无灌输原则

诚信童谣活动的主角是学生,从活动主题的确定和设计,到活动的准备与实践,都应让学生参与策划和设计。只有这样,活动的内容才会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从而贴近学生的生活,使活动更加真实可信;才会使活动的形式避免空洞的说教,避免成人化、公式化。因此,教师应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他们的活动形式,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投入到诚信童谣活动中去,自主发展。

(二)生活化原则

回归生活是当前德育改革的主要趋势,更是学生形成主体德性的根本源泉。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德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童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儿童的特征恰巧体现了“生活德育”的原则。同时,生活无处不具有诚信教育的资源,以童谣活动为切入点,让学生自主参与真实的诚信实践活动,通过生活体验才能形成个人独特的诚信情感。

(三)潜意识原则

无意识是相对于有意识而言的,又称潜意识、下意识。无意识教育是不为受教育者自身所意识的一种教育方式,其优点在于无意胜有意,无教胜有教。因此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守无意识施教原则。诚信童谣活动的显在目的并不是以道德教育为主的,而是使童谣这种群体文化能够通过诚信活动的形式渗入到学生当中,它通过暗示、传播、从众等机制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让他们自觉感受到诚信的要求并按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这种影响不自觉地纳入儿童的心里。

(四)游戏性原则

游戏是人的本能需求,特别对年纪尚幼的小学生,游戏更是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诚信童・谣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娱乐性原则。童谣的一个显著性特征便是具有强烈的游戏性,童谣不仅能诵能唱还能将之与游戏相结合。学生能够在毫无任何压力的游戏中感受诚信的真谛,并将之付诸实行。

二、操作策略

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诚信童谣活动可划分为言语,语言、音乐/节奏、身体,运动、视觉,空间、人际关系五大类。每一类活动运用一种主要的智能来参与活动,同时不断强化这项智能的运用,以适应不同学生最佳能力的发展,提高活动效果。

(一)言语,语言类(有效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能力切入)

1 风中的承诺――红旗下讲话。在每个星期的升旗仪式中,由校内主管德育工作的教师对全体师生进行诚信教育主题演说,同时,各班级选出一名学生,通过校园歌谣的方式做“诚信在我身边”的宣传活动,宣传“诚实守信”的好人好事。

2 心灵的洗礼――主题班会。诚信主题班会的载体以诚信童谣为主,形式以诚信儿歌、诗朗诵、快板等为主。

3 想像的世界――童谣创编。这项内容主要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展开。童谣创编的形式主要有三种:现有格式仿编、留有悬念续编、提供主题创编。教师可为小学生提供一个词语、一个画面、一种形式,来让儿童进行创编。这样的主题创编,由于没有格式的限制,学生更能天马行空地进行想像和创作。

(二)音乐/节奏类(运用歌唱、欣赏、创作乐曲的能力切入)

跳动的音符――童谣传唱。童谣具有节奏强、音乐美的特点,对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朋友而言,必须用健康的歌谣去影响孩子的心灵,这有利于剔除庸俗顺口溜的侵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童谣用自己喜欢的曲调重新填词,也可学着给诚信童谣谱上曲子唱一唱。

(三)身体/运动类(运用身体反映或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入)

1 快乐的起点――童谣游戏。让孩子们在各式各样的游戏中自主地记住诚信,理解诚信的内涵。诚信童谣游戏的形式有很多种,如击掌游戏、点兵点将游戏、击鼓传花游戏等。

2 舞动的心灵――童谣汇演。由于童谣具有鲜明的贴近性(内容紧贴校园生活)和原创性,加之创作主题和歌谣现象的广泛性特点,为其表演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过音乐、节奏、动作和剧情的融合,以诚信童谣为素材,创编、排演童话剧、校园剧或歌舞,让诚信童谣走E校园舞台,使诚信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广泛传播。

(四)视觉,空间类(运用观察、宣传及想像能力切入)

1 路旁的召唤――童谣宣传。将学生编写的诚信童谣、学校评选的“诚信模范少年”事迹、各类诚信童谣活动图片等纳入橱窗、板报、宣传栏进行展示。此外,还可以通过校广播站利用诵、说、唱的形式对诚信童谣及故事进行宣传。

2 无形的熏陶――社区影响。通过设立“社区童谣活动委员会”,利用各种舆论(电台、电视台、报刊等)宣传诚信童谣,积极配合学校诚信童谣教育、家庭诚信童谣教育,净化和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区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和课外文娱活动、社会实践的场所,使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的教育保持一致,也从组织上保证了诚信童谣教育―体化的实施。

(五)人际关系类(运用理解他人、处理和他人关系的能力切入)

1 模范的引领――诚信签约。为了让学生把诚信道德落实在行动上,学校少先队组织可以开展“诚信承诺”签约活动,要求各中队制定班级诚信公约,每位少先队员参加诚信签约活动。此活动目的是在行动中、在激烈的竞争中唤起学生对诚信的重视。

2 公开的秘密――童谣日记。作为家长,对孩子的诚信教育应格外关切。设立“诚信童谣日记”,创建“诚信教育档案”这项活动能密切关注孩子的诚信发展情况。在这个活动中,小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提出问题,回家与父母共同设计答案,父母可把答案用歌谣的形式写出来,令子女收入自己的“诚信童谣日记”。孩子根据与父母讨论的结果,写上自己的看法。与此同时,父母也根据自己孩子的表现,将孩子所提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汇总到诚信教育档案中,随时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实施模型

诚信童谣活动的每种类型都有其相应的操作方式,但大体都包括以下四个基本程序:

(一)唤醒阶段

诚信童谣活动的每种类型都以特定的智能为基础,都可以通过运用感觉器官和内心体验,将全身的各类细胞唤醒,投入积极活动状态。如在童谣活动的初级阶段,根据童谣琅琅上口的特点,将童谣进行反复诵读,以唤醒小学生的语言,言语智能。

(二)拓展阶段

主要是培养、拓展和加强每一种被唤醒的或被激活的智能所进行的练习活动。拓展阶段除了要保证活动的熟练开展之外,最重要的是提供拓展环节,将活动的要旨铭记于心。例如一首诚信童谣,通过朗诵可以唤起学生的言语智能,经过多次诵读后,能将它记住,但如果得不到使用和联系的话,它也像其他技能一样,处于休眠状态。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多样性的吟诵或朗读,如击掌读、伴奏读、对话读、伴随简单游戏朗读等,强化活动功能。

(三)指导阶段

虽然活动应遵循学生的自主性原则,然而,小学生无论是在认知还是在情感态度方面,其发展都是相对不成熟的。因而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必定会存在一些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和迷惑,这时就需要教师的示范与指导,投入到活动中去,与学生共享共乐,帮助学生解决活动存在的问题,消除学生的迷惑。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依据他们不同的个体特征,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