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7: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诚信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11.001
1 独立学院诚信文化建设的现状
为了更直观了解独立学院诚信文化建设的现状,笔者以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为例,于2016年5月至7月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75份,回收率为95.8%。其中,学生发放500份,收回482份;教职工发放100份,收回93份。问卷主要从诚信意识、诚信教育、失信行为、诚信缺失的原因、诚信文化建设等方面来调查独立学院的诚信状况。在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后,得出师生对诚信文化的认识大体一致,在极少数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
在对诚信问题的重视程度上,绝大部分师生对诚信问题都很重视。70.5%的学生对诚信问题很重视,23.5%的学生一般关心,但也有5%的学生觉得诚信与否无所谓,1%的学生甚至逃避谈论这类问题。而95%的教职工很重视诚信问题,5%对该问题一般关心。可见,学生中,还是有极少数人对诚信问题不够重视,诚信意识不强。
在对失信行为的调查中,多数学生认为失信最严重的是人际交流方面;而大部分老师则认为是考试方面。可见,在多数学生看来,相比考试中的失信,人际交往中失信行为更加普遍。
在诚信文化建设方面,大部分师生认为学校对诚信文化建设重视度一般,希望学校开展更多的以诚信为主题的活动,并表示会有选择地参加。可见,师生们都期待营造更加诚信、和谐的校园文化。
在诚信缺失原因的调查中,学校师生认为自我诚信意识低和社会大环境中不诚信的影响是主要原因,其次是缺乏相应的宣传教育,受到身边家长、老师和朋友的不诚信行为的影响,也有极少数师生认为高校考试教育体制不合理。针对以上造成失信的原因,师生们认为可以通过健全个人诚信档案、建立失信的惩罚措施、开展宣传教育、加强舆论监督等方面来加强诚信文化的建设。
笔者在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并查阅大量我国独立学院的相关文献资料后,对独立学院诚信文化建设的现状总结如下:第一,独立学院诚信文化建设有一定成效,诚信意识不断增强。张莉莹在2008年撰写的《独立学院学生诚信现状及其教育策略研究――以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为例》一文中做了调查统计,独立学院学生对诚信重视和关心的比例只有56.67%,Q而在笔者2016年的调查中,独立学院学生很重视诚信的有70.5%,一般关心的有23.5%。第二,独立学院总体诚信情况和普通高校相差不大,大部分师生是遵守诚信的,但有关调查显示,基于独立学院办学方式的不同,独立学院学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比如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环境良好,学习上不如一般本科院校努力。因此,从这些方面来讲,独立学院学生道德自制能力相对较弱。
总之,独立学院逐渐重视诚信教育,诚信文化建设逐步完善,师生的诚信认知有大幅度提升。但要在校园内产生诚信文化效应,消灭一切失信行为,还需要对诚信缺失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找出原因。
2 独立学院诚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2.1 独立学院诚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诚信环境建设薄弱。在学校网页以及校园的宣传栏、橱窗等媒介上未能长期深入涉及到诚信的重要性、诚信制度、诚信事迹等诚信专题的传播,相反,在一些醒目的地方有许多不诚信的广告,如考试包过、英语四六级答案等。
二是诚信教育建设力度不够。比如,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会组织学生学习校规校纪并进行考试,设有考勤制度,制定了考试作弊取消授予学位的资格等制度,但效果仍不够理想,还是会有学生违反校纪。此外,学校教师教风不严,也会影响诚信教育的效果。在调查老师看到学生作弊的做法时,有54.9%的老师选择制止作弊行为,但不向学校报告;有35.6%的老师选择制止并向学校报告;有9.5%的老师选择只是提醒注意,大部分老师没有采取最为严厉的制止方式,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诚信文化氛围的建设。
三是诚信制度建设不完善。虽然独立学院针对诚信缺失问题都制定了一系列规章管理制度,但仍无法完全杜绝失信行为,使学生的诚信行为得不到认可,失信行为得不到应有的约束,影响诚信文化的发展。诚信制度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且执行力度不够,诚信监督机制不到位。
2.2 独立学院诚信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影响独立学院诚信文化建设的因素很多,笔者主要从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家庭原因和个人原因四个方面分析。
在社会原因方面,社会大环境不诚信思潮和行为的负面效应是诱发诚信缺失的社会根源。社会上的道德冲突会影响师生的道德选择,比如“老实人吃亏”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会歪曲诚信美德的本意,容易诱导大家违背诚信原则,阻碍了诚信文化的建设。
在学校原因方面,独立学院的诚信教育力度不强,有些只注重诚信教育的形式,却未能跟踪教育的效果。而且,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方式方法过于单一,往往只注重理论说教,不深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在家庭原因方面,部分家长诚信教育观念不强,看重成绩而忽略品德教育。有的家长自身存在失信行为,对子女产生不良影响,甚至有家长为了达到一定目的纵容或帮助子女做出不诚信行为的情况。此外,也有一些家庭意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但教育方法不当,效果不明显。
在个人原因方面,少部分学生诚信意识不强,过分追求个人利益至上。有些学生在面对诱惑时,理性思辨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导致行为中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甚至做出违背诚信原则的事情。R也有极少数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不足,知行脱节,为了达到自身目的,明知是不诚信行为仍选择背离诚信。
3 独立学院诚信文化建设的对策
3.1 \信文化建设要以提升诚信理念为先导
独立学院诚信文化的建设需要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达成共识。首先,学校管理者要坚持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品德修养,并且推行校务公开,接受师生和社会的监督。其次,教师要自觉提高诚信教育认识,如参加有关诚信的科研活动,关注国内外诚信文化发展的前沿动态等。最后,在提升学生诚信理念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媒介进行宣传,开展与诚信相关的活动,如诚信征文、演讲等,对恪守诚信、道德高尚的学生予以表彰,对存在失信行为的学生予以批评教育并督促改正。
3.2 诚信文化建设要以营造诚信氛围为前提
目前,独立学院总体诚信状况为一般,大部分师生能够做到诚实守信,最困难的就是如何让少部分容易失信的师生重新树立诚信理念。这需要扩大诚信宣传教育的覆盖面,营造出良好的诚信氛围。一方面,可以在校园硬件设施上进行诚信宣传,如建设诚信主题类的景观、诚信雕塑,在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设置诚信格言、警句等。另一方面,营造诚信舆论环境,在学校网页、公众号等现代媒体传送身边的诚信故事和感人事迹。最后,不断改善诚信教风和学风环境,学校教师要严格执行诚信文化的管理,对学生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学生要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在日常生活和考试中做到诚实守信。
3.3 诚信文化建设要以加强诚信教育为重心
独立学院的教职工要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渗透诚信教育。在课堂上,思政课老师应该使教学内容丰富、有趣,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其他课程的老师也应对学生三观的进行正确引导。另外,笔者认为,管理者一般都有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可以尝试走进课堂,将诚信教育理念更加直接地灌输给学生。在课外,也要深化诚信教育,充分利用课余实践和寒暑假,在校内外开展“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诚信文化的活动,使师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受到诚信文化的启发和教育。
3.4 诚信文化建设要以完善诚信制度为保障
独立学院的诚信制度作为诚信文化建设的必要保障,要积极响应与诚信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完善。我国已经逐渐加大了诚信方面的立法力度,如2015年11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增加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是犯罪行为。因此,学校应加大诚信普法宣传,使师生信仰法律,树立起法律至上的权威意识。
在学校诚信管理制度上,除运用现有的诚信管理办法外,还可以单独设立与诚信相关的管理办公室、心理咨询室、档案室,填补诚信管理中的空白。另外,建立师生诚信查询系统,方便个人和组织获取诚信信息,也有利于接受公众监督。这就需要有合理、公正的诚信评价机制,比如学生德育分的计算,老师思想品德的考核等都需要更加明确、有效的评价机制。
总之,独立学院的诚信文化建设是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现实要求,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诚信文化氛围。
注释
① 吴树勤.诚信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构建的基石[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篇2
供电所诚信文化建设初探
农村供电所是县级供电企业直接服务于电力客户的窗口单位,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营销管理,优质服务要靠供电所来参与完成,同样,供电业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受供电所文化建设水平的影响,如何落实好国网公司的“人人讲诚信”主题教育活动,推进供电所诚信文化建设,对县级供电企业而言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企业发展之道,员工立身之本。诚信理念及其建设要求,已随着经济的发展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域和方面,为各界所重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涟先生曾说:信用关系市场大局。长江实业总裁李嘉诚先生也说: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事业做大?答曰:无它,一字而已—“信”。那么诚信对于我们供电所的农电员工来说就是忠诚于企业,热爱本职工作,奉献社会;热诚勤地做好岗位工作,精益求精。在客户面前讲信用,信守诺言,实话实说,树立良好的信誉,创建个人诚信品牌,提高公信力,让客户信服;自己溶入到企业中,对企业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心。树立农电员工的诚信意识是新时期农电管理的要求,笔者就供电所诚信文化建设做一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加强品牌建设。对外要规范使用“国家电网”品牌标识。要重点加强办公、营业和生产场所等标识使用的管理工作,要做到从常规服务到精益服务、从普遍到个性化服务的转变,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塑造供电企业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良好形象。加强营销服务的考核奖惩力度,杜绝营销服务行为中的不足造成对公司诚信美誉度的影响,比如抄表错讹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诚信形象。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坚持以“规范的服务、合理的流程、优良的秩序、优美的环境、文明的礼仪、创新的活动”,向客户展示诚实守信的形象。
对内要通过培训教育、企业内部活动、内部媒体宣传等,大力宣传公司品牌形象的价值内涵和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大力加强“主人翁”教育,增强企业员工对公司品牌的认知,提升品牌意识,要重视客服人员服装、劳保用品,宣传标语等方面的规范管理,打造公司统一的品牌形象,提升农电员工为电力事业奉献的荣誉感。
重视领导示范的作用。任何一个单位的上层领导的言行举止足以影响其下属的行为,影响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这个道理。《名人品德言行录》上有这么一个“曹操割发代刑”的故事: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去打仗。沿途的老百姓因为害怕都躲到村外,麦熟了也没有人敢回家收割小麦。曹操立即派人告诉老百姓他是奉皇上旨意出兵讨伐逆贼为民除害的。士兵如有践踏麦田的,立即斩首示众,请父老乡亲们不要害怕。果然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慢行,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称颂的。一日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里飞起的鸟儿惊吓了他的马。他的马一下子蹿入田地,踏坏了一片麦田。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要求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行。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都不遵守,还会有谁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士兵呢?”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要自刎,众人连忙拦住。这时,大臣郭嘉说;“古书上说,法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曹操沉思了好久说:“既然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又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重要任务,那就暂免一死吧。但我不能说话不算话。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曹操又派人传令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因为肩负重任,所以割掉头发替罪。现在的人觉得剪头发是件很正常的事,可是,古代人认为:头发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随便割掉不仅大逆不道而且还是不孝的表现。曹操就这样给三军做了一个示范,赢得了士兵和百姓的信任。对于供电所来说其是供电企业的一个直接服务于客户的团队,供电所长就是这个团队的核心,是诚信价值观的示范者,供电所长应该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带动这个这个团队的诚信文化建设。对上,要做到经营业绩数据真实,不弄虚作假,不隐瞒营销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高度负责,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模范遵守执行公司规章制度,带头开展自我道德修养教育。对下,和员工多沟通交流,做到相互了解和理解,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要在员工间营造诚信的坦诚相待氛围。结合本所实际,解放思想,创新诚信教育建设工作思路,深入贯彻公司《企业文化守则》和《员工守则》,把诚信价值观根植于员工思想深处。
建设一个和谐的团队。现阶段农村的供电所主要力量是农电工,他们的工资水平普遍偏低,存在一定的心理落差,归属感不强,影响企业与农电工的和谐发展,因此,如何从心理上加以引导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以目前的发展水平,想大幅度的提高收入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应该从心理上做到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乃至家庭,淡化“农”字影响。在工作上尊重他们,通过对社会 提供有偿劳务来增加收入,通过办理养老和医疗等保险来解除后顾之忧,通过提拔优秀的农电工来实现其对自身价值的追求,让员工看到前进的希望。着力培养集体荣誉感,倡导团队精神。设立农电工会,和当地政府协调,接受其党员关系转入,让其有自己的家,有说话的地方,自然调整好心态,员工与供电所之间也自然会产生感情,有利于增加农电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篇3
【关键词】诚信;诚信文化;会计
当前,全社会都在倡导诚信文化建设,会计系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特别要加强诚信文化建设,打造诚信形象。
一、夯实思想基础,充分认识诚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诚信文化是以诚信为思想内涵的一种文化形态,主要指人们关于诚信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等。具体到会计部门,诚信文化则指会计人员在从业过程中形成的关于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的认知和实践,它融合了会计理念、会计文化、会计行为规范、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是集思想、道德、法律为一体的综合要求,并成为会计人员共同的价值标准和思想认识。
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对于各个方面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个人层面来说,诚信文化建设是促使会计人员提高认识、加强自律的有效途径。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诚信文化似和风细雨随时随地潜移默化影响着会计人员;而诚信理念一旦内化为会计人员的思想观念,诚信文化就会促使其按照诚信的标准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从而杜绝各种造假腐败的诱惑,为个人的人生、事业、家庭建立最根本的防线。从集体层面来讲,诚信文化建设是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塑造会计业形象的有效途径。通过建设、培植和倡导优秀的系统诚信文化,可以正确引导会计人员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使其坚定信念,增强自我约束和控制的能力,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维护会计业的良好形象,为会计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从社会层面来看,诚信文化建设对于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会计工作要做到规范执业、优化服务、营造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而这也是优化发展环境、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建设诚信文化,能够促使会计人员转变观念、改进作风,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自觉做到诚信做账、做诚信账,杜绝各种造假腐败苗头,维护市场的公平、正义、诚信和有序,从而可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和社会各方面关系的和谐。总之,开展诚信文化建设不管是对于会计人员个人、会计行业,还是对于市场和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开展诚信文化建设是必需的、必要的、有益的和有效的。
二、抓工作核心,促使诚信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诚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努力探索诚信文化建设的规律和方法,把握核心工作,促使其可持续发展。(1)明确内容,有的放矢。诚信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诚信理论,以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广大会计人员树立诚信理念,端正从业道德,使诚信从业内化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二是民主法制、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纪律,使会计人员增强社会主义的民主观念和法治观念,做到科学执业、诚信执业、依法执法。三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党的优良传统,优良民族文化和党鲜明的革命风格、优良作风都是诚信文化的瑰宝。四是造假风险意识的宣传,使广大会计人员都能“以诚信为宝”,使心存侥幸者及时受到警示。(2)强化领导,合理组织。俗话说:蛇无头不行。诚信文化建设要取得实效必须强化组织领导。要切实把诚信文化建设作为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纳入行业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通盘考虑、全面部署、系统推进,分解任务,狠抓落实,切实加强对诚信文化建设的管理。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诚信文化的建设工作。惟有重视,才会出彩。要把诚信文化建设和机关工作、会计业务工作、干部管理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从全局的高度强调开展诚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领导干部要成为诚信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实践者、传播者和组织管理者。一方面,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树典范、立标杆、做榜样。另一方面,要认真组织宣传发动,教育引导广大会计人员积极参与。再次,狠抓落实。要把诚信文化建设工作融入日常会计工作中,融入机关建设和党建工作中,融入职工思想工作中,充分调动会计人员参与诚信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做到求真务实,使诚信文化建设工作落实到位。(3)建章立制,确保长效。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诚信文化建设同样需要建立持久、科学、完善的运作方式和长效机制,以制度倡导诚信文化、保障诚信文化的长期化、长效化。一要建立监督制约机制。缺少监督的权力必然趋于膨胀,置于监督真空的工作必然倾向低效,像任何工作一样,诚信文化建设必然要求强化监督与执纪检查,促使会计人员养成规范的从业行为、自觉的维权行为和良好的生活行为,促使会计人员严格自律,严肃工作纪律,严格工作制度。二要建立责任考核机制。按“一岗多责”的要求,将制度建设、监督制约措施、理想信念教育、活动载体的设计运作、实施绩效考评等为具体内容的诚信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进行量化分解,全部落实到责任单位、责任人的头上,做到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底有考核。并把诚信文化建设责任考核结果作为衡量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人员执政能力和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和年终考核、评优评先相结合。三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不追究责任,就等于没有落实任务。要使诚信文化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必须加大落实的力度,保证执行力度到位。对检查中发现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各级会计管理部门应予表彰和奖励,对其中的典型案例应予大力宣传;而对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制度,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应给予必要的处罚,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4
随着当今社会不同行业的诚信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在会计行业中,诚信更为重要。因此,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极为必要的。建设会计诚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根本措施
会计人员有意识的对会计账目进行修改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进而来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例如,会计人员通过作假账、偷税漏税等来非法获取金钱。若要在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的失真,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必要的:首先,加强高校培养过程中的诚信教育;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尤其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更应该在平时的工作中诚实守信,坚决杜绝作假账现象的发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次,建立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在平时的工作中尽量多让会计工作人员接触正面的信息,尤其是刚刚从事会计工作的毕业生,避免他们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再次,建立信用档案;目前我国的信用档案建立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信用档案机制的逐渐完善,应该将那些违反诚信的单位和个人记录在案,并且个人能够通过网络或是相关单位进行查询,进而增强个人和单位的诚信意识。
1.2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会计发展和生存的根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即是个人或是单位的道德资源,也是经济资源。会计诚信对于维持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在经济活动中,应该加强道德建设,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会计诚信是会计发展和生存的根本。
1.3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是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
会计诚信文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是影响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会计诚信受到破坏,市场经济运行的环境必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严重阻碍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信任度将严重下降。而且,市场经济越是发达,诚信就显得更为重要。会计信息是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则会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并有可能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宏观调控。因此,会计诚信是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要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
1.4增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养成诚实守信的观念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如果能够增强企业的会计诚信文化建设,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首先,如果企业能够对所有的合作以及即将合作的企业诚实守信,必定会赢得良好的,甚至是极高的社会信誉度,进而可以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也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到诚实守信,除了对外能够做到诚实守信,对内更是应该如此。其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可以将企业在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优良品质传播下去,有利于在整个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有助于企业员工养成强烈的责任心,有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进而有助于培育诚实守信的企业精神。
2建设良好的会计诚信文化的措施
上面论述了加强建设会计诚信文化的重要性,那么该如何做呢?下面笔者提出几点关于建设良好会计诚信文化的措施。
2.1在会计诚信建设过程中,逐渐完善相应的法律规定
会计诚信文化的建设仅仅依靠道德的约束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等来指导和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针对那些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人员应该做出相应的处罚,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同时使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得到广泛的弘扬。
2.2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通过诚信档案的建立,使诚信文化建设融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会计行业。由于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质量,尤其是诚信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因此,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对于维持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监督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等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定期向社会公布会计人员的不良、违法记录以及相应的惩罚措施,可以强化对会计人员的约束和管理。
2.3强化会计诚信文化的教育力度
在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诚信教育是关键之一。第一,可以将会计诚信文化纳入到会计从业考试内容中,并将个人的平时诚信消费或是其他诚信相关内容也列入到考核范围内。第二,加强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文化教育,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观念。第三,加强会计人员会计诚信文化的培训,要尽可能地将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的概念、内容、内涵等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过程中。社会各界可以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或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来逐步完善会计诚信文化建设。
2.4增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宣传力度
篇5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高校贫困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提供虚假证明,夸大贫困程度。目前高校贫困生认定的材料依据主要是学生家庭所在地的民政部门开具出的家庭经济情况证明和村里所开的家庭困难证明,但是这些材料的真实性有待我们进一步考证,现实中确实存在有学生为了获得学校资助会通过各种关系拿到这些证明。在学校的评议过程中,这些学生又通过隐瞒自己的家庭收入和家庭成员的工作等情况,通过欺瞒他人的形式通过了班级评议从而实现加入学校贫困生信息库的目的。
(二)拖欠助学贷款。当前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的还款状况不容乐观,部分贫困生存在助学贷款还贷方面的失信问题。这些学生有的不按协议按归时还助学贷款,有的学生故意提供个人和家庭的虚假信息,致使其毕业之后贷款机构很难联系到本人。另外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存在违约问题是各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诚信形象,许多贷款机构出于担心自己利益受损的角度不愿再开展助学贷款工作,致使一些真正需要资助的贫困生失去了贷款助学的机会。
(三)感恩意识缺乏。部分贫困生在拿到奖学金和助学金之后出现了与人攀比的心理,把学校用于资助其基本生活费和顺利完成学业的钱拿来购置高档服饰、外出旅游以及请人吃饭等。他们甚至向自己家里人隐瞒获得了学校资助的事情。部分贫困生甚至把获得资助当做是自己的“特权”,向学校“要”奖学金和助学金。部分贫困生感恩意识缺乏,获得资助之后不愿意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更别说回报学校、为社会做贡献等。
(四)通过考试作弊获得更多资助机会。现在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也会参考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综测成绩,部分贫困生为了取得更高的分数,获得更多的资助机会,会采用作弊的手段,凭借成绩造假和投机取巧来获得高分数。这种行为一方面影响了贫困生群体的人格形象,另一方面给在贫困生群体中营造诚信的整体氛围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
以上分析的贫困生诚信缺失的现象愚弄了社会良知,打击了善心人士的慈善积极性,还增加了人们之间的不信任感,诚信缺失行为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公民的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域下积极探索开展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的路径。
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开展高校贫困生诚信行教育的路径
(一)不断发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堂教学内容,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诚信教育进课堂。教育者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第一课堂的教育主阵地功能,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我国当下社会发展阶段对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理想目标、价值诉求和道德规范2。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关于诚信的的基础理论纳入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政课的教学大纲中。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消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从而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社会信用意识和诚信意识,通过思想的灌输让贫困生自觉践行诚信行为。利用思政课为平台开展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以及辩论赛等,让学生在演讲、书写和辩论过程中确立牢固践行诚信的决心。
(二)借力高校书院制平台,在书院内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贫困生进行诚信意识培养。学校为了达到教育均衡的目标而推行了书院制,书院制是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体制。书院是实现文化育人的住宿园区,既是学生生活和休息的空间又是学生交流思想、培养集体意思、提升精神境界的空间,更是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平台3。书院模式的特点是以文化为支撑,通过学生自治和自我教育(同伴教育),将学校的教育目的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每个方面,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培养全面的合格人才的目的。书院的这种“渗透”和“潜移默化”非常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促使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书院可以利用文化长廊,定期制作更新关于诚信的言语和故事。书院利用讲座和书院导师的指导,在书院独特文化氛围的烘托下,学生自主开展的各种活动,为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和促使他们践行诚信行为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方法。书院的阅览室、讨论室、成长成才室等多种设施,以书院的特色文化为支撑,能够培养贫困生的诚信意识,促使贫困生践行诚信行为。
(三)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塑造和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让高校贫困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载体,能够实现大学生诚信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统一,社会实践通过教育客体主观化不断扩大诚信教育的覆盖面4。学校要利用假期开展形式多样的高校贫困生乐于参与的社会实践,比如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有助于提高贫困生参与诚信文化建设的热情,增强诚信文化的吸引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学校还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便利性,让贫困生走进社区和村镇,开展诚信文化教育,使贫困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感受到诚信文化带来的积极正面的影响,同时也让他们更积极主动的去践行诚信行为。
(四)发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模范的引领作用。从外部条件来说,教育就是一种师范和引导,因此我们的对贫困生的诚信教育过程中要利用榜样和典型的力量带动广大贫困生践行诚信行为。教育者要利用各种资源,借助榜样和典型的力量传递诚信正能量,进而引导和推动其他贫困生树立诚信意识,做一名守诚信、行诚信大学生。学校通过培养树立榜样,例如开展“自强之星”和“我身边的诚信榜样”等先进典型的评选和表彰活动,利用培训班、报告会等形式让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可以实践的方式和方法。通过这些榜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变得生动和现实,从而促进高校贫困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和树立诚信的榜样,榜样们能够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诚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始终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始终自觉的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我国优良的传统思想和时代精神相结合,能够激励其他贫困生以这些榜样的行为为标杆,让这些贫困生自觉维护诚信的良好风气。
(五)高校教师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身作则,带动贫困生诚信素质的提高。高校做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教课的专业老师以及领导干部等更要以身作则,牢记并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教育者要切实发挥自身的领头羊作用,做到努力践行诚信行为,由点到面的开展高校贫困生的诚信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全体高校教师要做践行诚信行为的道德典范,努力改造自身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自觉接受大学生的监督,用自身良好的诚信道德形象去赢得学生的肯定和信任。只有高校教师真正做到了言传身教,高校贫困生的诚信教育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高校在教师招聘的时候要严格审核程序,尤其对于高校德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要将诚信作为其重要内容,并且在教师考核的时候作为其考核的依据之一,全面提高高校教师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才能以此带动贫困生的诚信素质的提高。
(六)建立贫困生“诚信档案”数据库。高校可以建立起贫困生诚信档案数据库,在贫困生的资格认定申请、学业考试、助学贷款以及学杂费缴纳等方面的在校诚信行为进行记录,建立起贫困生的诚信档案数据库并作为其后期资助的重要依据。\信档案数据库中记录的贫困生在校期间的行为,可以放入贫困生的人事档案中作为其毕业后就业单位招聘的依据,资料显示,企业在招聘人才时非常看中应聘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诚信素质。贫困生诚信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可以将贫困生的信用记录延伸到社会信用体系之中,有利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
篇6
关键词: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启示
党的十报告强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原则,更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展的道德基础,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将诚信教育放到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而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诚信教育更是不容忽视。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一直处于良好的发展趋势,中外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哪些差异,如何借鉴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经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中外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差异
(一)诚信教育方式的差异
在诚信教育的方式上,我国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主要是通过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主要是通过灌输式、填鸭式的方式来进行,缺乏层次性与渗透性,缺乏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情感体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2]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国外大多数高校注重采用启发诱导式、渗透式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规定每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并使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3]在课程设置上,通过设置专门的课程,把诚信教育渗入到各门学科,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大学生诚信意识。
(二)诚信教育内容的差异
1、学术诚信教育。国外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通过制定荣誉准则来规范大学生的学术诚信行为,对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行为作了明确的说明,对不诚信行为进行明确的界定和分类,对惩罚条款和实施细则有详细的规定。我国高校系统成熟的学术诚信教育理念与方法相对缺乏,有关的惩罚措施与大学生行为管理条例、学位管理条款还存在一定差距,且实施程度和实际反响也值得商榷。[4]
2、借贷诚信教育。国外的大学生借贷诚信教育,主要是指契约观念教育。在平等的基础上,大学生与银行之间是契约关系,通过契约观念的教育,使大学生在内容上更直观的明白怎样保持信用。我国对于契约观念的教育比较缺乏,有些也只是流于形式,缺乏实践性。
3、诚信文化教育。无论是夏商周时期诚信成为道德责任,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到墨家的忠信思想以及先秦时期儒家的诚信思想,都体现出诚信文化的发展与诚信的重要性,但是在现代社会,我们虽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却停留在意识的层面,对诚信文化教育的教育有待加强。在国外特别是西方,诚信超越了血缘与亲属关系,并建立在宗教基础之上,具有明显的他律性。
(三)诚信教育环境的差异
1、社会层面。西方一些国家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制定完善的信用制度,加强对诚信教育的研究。[5]另外,社会上许多社团对诚信教育进行深入广泛的宣传,这都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我国政府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也给予高度的重视,例如2013年教育部下达关于开展高校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将此项活动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制订具体的活动方案,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形成有社会影响力的宣传声势,但是在有关诚信政策与法律的制定和具体实施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空白。
2、学校层面。高校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阵地,所以高校在诚信教育坏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外一些高校充分发挥学校报刊、报栏的功能,积极地开展诚信教育的宣传活动,通过教师的表率作用,学生演讲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我国高校强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切实做好学校理念、学校精神、校风、校训的提炼概括和宣传解释,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创造浓厚的文化环境。
(四)诚信教育制度的差异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制度对于规范大学生的行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国外在管理制度的规范内容,处理程序以及违反规定的惩罚措施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有专门的机构来监督和管理。例如对于“学术不诚信”行为的处理一般可分为四个环节:质疑、申诉、调查、结案,并且对每一环节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与说明。[3]对于诚信档案制度,也有美国的市场主导模式与欧洲的政府主导模式,两者虽然模式不同,但都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法律法规来约束大学生的行为。另外,美国还制定了联邦助学贷款回收保障制度,通过完善的征信体系、担保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来保障助学贷款回收保障制度。[7]中国在大学生诚信管理制度方面注重惩罚结果,无明确惩罚措施,并且学生是惩罚的对象,同时,中国大学生诚信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到监督极少有学生的参与,除此之外中国还缺乏监督机制,缺少法律、经济手段的监督措施。
二、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对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
(一)营造良好社会诚信环境
1、政府层面。政府应立法来规范大学生的诚信行为,例如设立“科研不端行为工作组”,减少无法可依现象的发生。对于政府自身来说,特别是公务员,应严格要求自己,为他人树立诚信的榜样,领导阶层应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并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争取打造信用政府体系。
2、传媒与网络层面。大众传媒也应该有力的配合,可以借鉴德国经验,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的作用,利用其自身发达的传媒功能对大学生进行诚信宣传教育。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设置网络专栏,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另外辅以社会上不诚信行为的一系列的案件进行深入的剖析,无时无刻的向大学生进行诚信道德规范的教育。
3、市场层面。应完善市场信用体系,营造浓厚的市场诚信环境。市场经济把物质利益作为人们行为的驱动机制,唯利是图、假冒伪劣、等社会丑恶现象在一定范围内相对存在,并向高校蔓延,高校学生也屡屡受到这些行为的影响和侵害,出现道德失范行为,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通过自身的调节,树立浓厚的诚信氛围,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良好的市场诚信环境。
(二)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1、丰富诚信教育方式。我国高校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逐渐形成了理论化的教学模式,缺乏多样化的教育方式,这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是不利的,我们应改变传统的填鸭式与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模式。将诚信教育与客观场景、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寓教于乐,采用多样化的辅助手段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2、塑造诚信校园文化。校园是大学生经常性居住与活动的场所,因此形成优良的诚信氛围是至关重要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刊校报进行宣传,例如,我们可以借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做法,新生开学时,在校刊里用两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以教务长的名义致所有学生的“学生守则”,分发到各个宿舍,便于学生阅读,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3、加强教师示范作用。德高为师,学高为范。教师的言行对于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阶段的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要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以身作则,作为榜样来教育其诚实守信。同时,学术诚信不止是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是对高校教师的要求,近年来不断出现高校教师学术抄袭问题,教师在学术问题上应严格要求自己,杜绝抄袭,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4、充分利用互联网与图书馆。借鉴国外大学经验,建立自己的网站,将诚信规范、荣誉誓言等在网站进行公布,并对学术诚信做出详细的要求,对抄袭的概念、表现形式及出现的原因做出详细的界定,力求简单明了,以便教师和学生进行查阅、参考[8]。另外,大学的图书馆对新生进行培训,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利用图书馆资料,在图书馆设立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学生提供的作业进行鉴别以确定是否有抄袭的现象。
(三)吸取优良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在诚信教育中,优良的传统文化具有其独特性,它的无可取代的作用在无形中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国外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利用宗教文化,通过其向大学生灌输宗教信条,从而激励大学生将此内化为自觉的诚信行为。虽然我们没有统一的,但是我们却有共同的文化底蕴,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儒家文化。[9]儒家思想提出来的“仁义礼智信”五个道德范畴,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诚信不仅是个体道德的基石,更是行业立身之魂,社会和谐有序之道。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来说,我们更应该倍加珍惜这一重要思想,并紧密结合现实状况,吸取精华,加以整铸,形成促进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的文化软实力。
(四)完善诚信教育制度建设
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不仅要靠教育,管理制度的约束也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应建立严格的诚信档案制度,大学生诚信档案是一个动态性、公开性且内容丰富的评价记录系统[10],详细记录个人的基本信息,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来记录大学生的诚信情况,高校可以将此对外进行公布,银行与企业会充分利用这些记录情况对大学生拖欠贷款与工作频繁违约等失信行为构成有效的制约。
其次,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将德育作为考核学生的重要内容,对失信行为给以惩罚,比如在学籍管理中重视对考试作弊的处罚,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对恶意拖欠学费的行为,取消其评优资格等。但是对违规学生的处理采取比较人性化的制度。对违规的学生并不是简单的处理了事,而是对其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允许学生在判决后有上诉的权利,一方面保证诚信制度的有效实施,在另一方面维护学生的权利和尊严。
再次,设立专门的学术管理制度,通过严密的制度监督来维护学术成型,加强做科研写论文过程中的道德自律。制定相应学术规范,坚持事实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所发表的科研成果应充分尊重和借鉴已有的学术成果,注重调查研究、实证研究,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资料的学术信息的基础上,力求论证缜密,表达准确。学术成果不重复发表,鼓励学术创新。对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的科研现象,一旦有机构或者个人举报,高校即对该举报机构或个人给予奖励。[1]164(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崔延强.中外大学生诚信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91,164.
[2]张艳霞.浅析中美高校诚信教育的异同点[J].辽东学院学报.2004,(4).
[3]李玲,李红.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对我国的价值借鉴[J].太原师范学院报.2012,(4).
[4]付艳,高校学术诚信教育的危机与对策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
[5]刘蕾.国外诚信教育及对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张俊.诚信教育在国外[J].基础教育.2006,(10).
[7]肖俊杰.美国联邦助学贷款回收保障制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文,2011.
[8]赵奕.美国大学图书馆学术诚信教育启示[J].图书馆论坛.2010,(4).
篇7
关键词:诚信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诚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公民道德规范的道德要求,意思是诚恳老实、有信无欺,它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与根本,是人之为人的重要品德之一,也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1]。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与民族的未来,其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国家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近年来,高校普遍扩招,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被送进社会,其适应社会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们在学校所接受教育的深度与广度。目前,诚信问题普遍存在于大学生中,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整体形象。把传统诚信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的传统诚信文化教育,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与人文素养意义重大。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观念薄弱的表现
诚信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体现,是大学生立足于社会的根本。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于校园,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日趋淡薄,这不仅影响到和谐校园、诚信校园的建设,影响到大学生的整体形象,更影响到其融入社会能力的强弱。根据笔者长期对学生工作的走访、访谈与调查,发现当今大学生诚信观念淡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课逃课,屡禁不止。虽然学校对于学生考勤工作天天抓、月月抓,但学生也相应找出各种应付手段,如托人代替考勤、找人顶替上课、找同学冒充家长请假等,使得学校各项管理很难进行。二是考试作弊,蒙混过关。小到学校各种考试,大到国家统一考试,每当考前学校都会开展考风考纪教育,完善监考系统,严格监考力度,但仍有不少学生无视考风考纪,顶风作案,买考前答案、买作弊工具、携带字条抄袭、找人代考等各种舞弊形式层出不穷。三是拖欠学费,遥遥无期。不可否认,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因为家庭困难确实没有办法按时交学费;然而一边拿着父母给的学费“潇洒”,一边又以家庭困难为由私下拖欠学费的学生也不少见。近年来,国家对贫困生给予了高度重视,各种助学政策在各个高校相继落地,可是不少学生拿了助学贷款后,毕业就不见了踪影,任凭学校如何催促,也置之不理,使得学校的相关工作难以开展。四是自由懒散,简历灌水。不少学生在校懒散、缺乏自律,无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经常逃课、旷课,更不用说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在消磨中度过了大学时光,以致毕业时的简历就是简单的几张纸。为了找到工作岗位,在简历中夸大其词、造假证书、造假经历等现象屡见不鲜。五是摒弃传统,唯利是图。部分大学生在面对金钱、利益时就乱了手脚,在互联网社会,作为网络工具使用者的主体,靠给商家“刷信誉”、不诚信推销来赚取私利、恶意拖欠信用卡、不诚信网贷的大学生大有人在。在评奖评优方面,不少学生互相诋毁,瞒报、假报成绩、业绩,以求争得一席之地的现象比比皆是。六是相处有隔阂,日益加深。不少大学生发出“大学不像高中生活那么简单”的感慨,大学已经俨然是一个小社会,日趋现实。同学之间不敢轻易相信他人,“凡事留一手”,导致相处中产生的隔阂日益加深,从而使得人际关系趋于冷漠。照此发展,诚信危机将会普遍存在于大学校园中,从而危及和谐校园、诚信校园的建设。
二、传统诚信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诚信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根本,它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爱国主义精神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是加强传统诚信文化教育有利于塑造大学生良好的人格。人格,是指人类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是指我们在道德品质上的善恶程度。传统诚信文化重视调节人际关系,崇尚以诚待人,不断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这直接影响着安定有序社会局面的营造。孔子说“人无信则不立”,一个人如果连诚信都没有,其他就无从谈起。诚信是一个人具有健全人格的最主要因素,无论在古代,还是社会主义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诚信是不可或缺的,它是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从多角度、多层面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培养其高度的诚信意识,有利于大学生坚韧、优秀品性的塑造。
二是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向上人生观。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各种困难与曲折中始终以强大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之林,根本原因在于传统文化的精髓给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诚信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向人们传递着一种与人为善、与人为信的理念。特别是大学生在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以诚信、友善意识贯穿社会交往尤为重要,它是大学生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作为社会人,最高的社会理想是过上安居乐业的富足生活,但正如孔子所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见,如果不合道义而获得的财富,是有悖于传统诚信文化宗旨的。大学生若能崇尚传统诚信文化,在取利的时候,讲求诚信,懂得“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的道理,诚信敬业,则不仅能通过正当的途径实现理想,更会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面对当前大学生各种价值观的不良倾向,加大对学生诚信文化的宣传力度,引导其树立高度的诚信意识,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意义重大。
三是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一直以来,道德教育都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更是难点。近年来,受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对传统诚信文化重视有所减弱,大学生道德观念有所滑坡。将传统诚信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与感恩意识,从而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道德观。
四是有利于大学生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连接全民族的精神纽带,是全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所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在民族危亡时刻,这些英雄的民族气概无不体现了他们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诚信。正是诸多民族英雄坚守着那份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诚信,中华民族才能在风雨洗礼中日益壮大。大学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把爱国主义与诚信教育相结合,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诚信文化教育,提高其诚信意识,有利于培养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实现传统诚信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衔接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兴衰成败。因此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诚信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传统诚信文化恰当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于大学生高尚人格的塑造与培养、综合素养的提升、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是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和主要渠道,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从而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曾经走过一段小弯路。金耀基1998年指出:“我们不会不注意到,中国内地这个华人社会的高等教育,自1949年之后所推展的是以为思想根源的社会主义教育,它有系统地清除资本主义(以美国为主)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被认定为封建主义的)教育思想。”[2]这一说法直接指出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一定时期内存在脱节甚至对立现象。这需要我们及时反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内在联系即唇亡齿寒、辅车相依,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及时更新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中国传统诚信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并承担着培养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诚信文化唇齿相依的观念,可以更好地增进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二是把传统诚信文化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充分认识传统诚信文化的深刻内涵,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出诸多宝贵的育人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融进传统诚信文化内容,把“商鞅立木为信”“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宁死不屈”等有关传统诚信文化的诚信故事作为论据,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本身的理解,还可以更好地增进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其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是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学生教育和管理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德育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必须以德才兼备为准则,适时选拔出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学历层次,较强的人格魅力,对传统诚信文化内涵有充分理解,同时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与服务意识,善于做学生工作的同志担任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辅导员能够与学生建立起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并能够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有效地增进学生对传统诚信文化内涵的认知与认同。四是丰富传统诚信文化的实践形式。当代传媒手段多样,弘扬传统诚信文化,增进大学生对传统诚信文化的认识,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宣传海报、杂志、网络等多种方式,在校园内进行传统诚信文化的宣传。引导学生们观看相关电视剧、电影、各种访谈等综艺类节目以及《四书五经》《左传》等各类古典名著,在潜移默化中引发学生对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共鸣,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蕴,丰富精神生活。同时还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建造各种实践平台,让学生关于传统诚信文化的设想能够在校园、社会中都有实践的机会,以培养他们投身传统诚信文化建设的自信。通过开展象“315消费教育进社区”“诚信教育主题电影展播”“诚信教育暑期实践活动”“关爱老人,走进敬老院”等深入实践体验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丰富体验、获得感悟、掌握技能、树立观念,将传统诚信文化内涵内在化。
可见,传统诚信文化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国传统诚信文化与大学生思修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不仅是改进大学生如考试作弊、拖欠贷款、唯利是图、感恩意识淡薄等诚信问题,提高其自身综合素质、形成良好人文精神的需要,更是增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实现培养社会主义优秀接班人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李冬杰.浅析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J].民营科技,2010(7):101.
篇8
【关键词】中职卫校 诚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019-02
诚信,是为人最基本的品德,也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之一。然而,近年来,中职卫校学生考试作弊、恶意拖欠学费等诚信不端行为时有发生,诚信教育已成为了中职卫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一、中职学生诚信不端行为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诚信缺失现象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实守信是一种无形的社会资源。当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较为突出,如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学术不端等,而诚信缺失、不讲信用,不仅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破坏市场和社会秩序,而且损害社会公正,损害群众利益,妨碍民族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对中职学生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二)重智育轻德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思想偏重于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和应试能力,学校和家长往往更看重学生的分数,而不太重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导致德育受到轻视,影响学生诚信教育的开展。
(三)中职生自身因素的影响。中职生源大多是初中毕业生甚至是未毕业的学生,年龄在14-16岁之间,他们文化基础较为薄弱,社会阅历较为肤浅,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足,自我约束能力较低等,因而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想习气的侵蚀,导致诚信缺失。
(四)诚信教育制度建设不完善的影响。尽管中职学校建立了学生品德操行实施办法,也对学生进行常规的品德操行评定,然而由于缺乏完善的操作性强的考核监督奖惩机制,对学生弄虚作假条例不够明确,监督奖惩机制也不到位,因此无法有效地促使失信者逐渐学会守信,鼓励诚信优秀者进一步守信,最终没有真正达到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加强诚信教育的意义
(一)社会呼唤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推动力。在社会转型期,一些人为了某些利益,不断地冲击着道德的底线,存在诚信缺失的现象。因此,加强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国民道德素质和行业文明程度,是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障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最终实现人民生活和谐与幸福的迫切需要。
(二)培育仁爱医者需要诚信教育。中职卫校肩负着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任。如何解决学生群体出现的诚信问题,我们责无旁贷。对于学校而言,精神和品格的塑造,远比灌输知识、培养能力更为重要。因此,中职卫校必须加强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构建“荣辱与共”的约束机制,抓早抓小,耐心培育,让学生在获得专业毕业证的同时,也获得道德通行证,成为一名真正的守信公民和仁爱医者。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诚信教育。党的十提出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并把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离不开诚信这一道德基石。中职卫校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通过诚信教育,培育学生诚信意识,最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追求,外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
三、对策
(一)丰富教育载体,筑牢思想之堤。学校是育人重地,责任重于泰山。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不只是“才”,更需要的是真正的“人”,有“人”有“才”,才是“人才”。所以,教书重要,育人更重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做人”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目标。
1.加强隐性教育,促使学生在体验中自主成长。牢固树立“环境育人”的教学思想,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底蕴的育人功能。一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在节庆之际,在LED屏幕连续播出诚信标语,如五四节推出“强国使命青年担当”宣传语、母亲节和父亲节推出“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等感恩宣传语。二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开展护士节职业道德教育及护士授帽仪式、“向老师献真情”、“与同学增友情”等系列感恩活动,开展“四季”诚信建设活动、道德讲堂、青年志愿者以及各类社团活动,将诚信教育贯穿到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以隐蔽的方式向学生传达诚信做人的理念,寓教于乐,促使学生在体验中自主成长。
2.强化课堂教学,筑牢诚实守信的自律基石。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精神家园的培植,把隐性教育与课堂显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显性教育的功能。结合学校学生特点,学校编制中职生诚信教育系列教材――《诚信中职生》,通过课堂教学,开展诚信知识的教育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探讨诚信做人的道理。同时,将诚信教育融入完成作业、考试等教学活动中,一旦发生抄袭或作弊行为,将取消本学科成绩,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筑牢诚实守信的自律基石。
(二)强化守信激励,褒扬诚信之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因此,诚信的品质要从小培养,通过对守信学生的奖励和激励,使学生养成诚信的良好习惯。
1.加大对守信行为的表彰和宣传力度。对诚信班级和模范个人给予表彰,通过校园广播、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营造守信光荣的舆论氛围。
2.加快建立诚信激励机制。首先,加强激励内容开发,开辟校园守信学生的“绿色通道”,将学生的诚信情况与奖学金评定、三好生评选、优秀团员、入党、向用人单位优先推荐等挂钩,形成褒扬诚实守信的校园氛围和制度环境;其次,加强激励品牌塑造,打造一批星级班级、星级宿舍等的激励品牌,让守信激励措施广为传播,落到实处,让守信者处处受益;最后,加强激励活动策划,举办各种守信激励宣传推荐活动,不断强化诚实守信的社会导向。通过褒扬诚信,让学生向身边的榜样学习,真正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加强失信惩戒,高悬惩戒之剑。学校教育关口前移,防微杜渐,构建具有惩罚和震慑功能的失信惩戒机制,实现学生由他律到自律的教育实效。
1.建立失信黑名单制度,把失信违规者列入“黑名单”。对于列入“黑名单”的学生或班级,根据违规性质和影响程度,分别采取“一对一”警示约谈、“一对多”班级间通报等措施,共同依规实施惩戒,形成扬善抑恶的制度机制和校园环境。
2.增强信用约束机制的效应,让信用约束机制成为学生管理考量的内容。强化对学生监管性约束和惩戒,通过建立数字化、信息化的学生诚信档案、健全信用信息公开制度以及塑造良好的诚信文化氛围等方面来完善信用约束机制。对于重度失信行为,采取在校期间内不得参加各类评先、评优活动,不得申请各类奖学金、助学金等惩戒措施。对于中度失信行为,采取在本年度内不得参加各类评先、评优活动,不得申请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取消学生干部资格等惩戒方式。对于轻度失信行为,学生管理部门应当督促其停止失信行为并进行整改,同时采取信用提醒和警示约谈等方式予以惩戒。可见,信用约束机制不仅具有对失信行为进行惩罚的作用,而且还对潜在失信者产生震慑和警示作用,让失信的动机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对失信行为产生事先约束性,切实增强信用约束机制的效应,从而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能。
综上所述,中职卫校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坚持依规惩戒与以德引领相统一,以严明的法律和校规戒尺划定行为边界;以崇高的道德追求标注精神境界,提高学生诚信教育实效,从而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具有扎实医护技能和高尚诚信品格的“白衣天使”。
【参考文献】
[1]赵洋.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几点思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4(7)
[2]黎昕,许维勤,陈宇海.诚信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C]//诚信文化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13
篇9
大学生学习诚信价值观现状调查
在学校各类作业完成中的失信现象普遍 针对“平时作业”“论文撰写”“社会实践”三项内容进行的调查显示,对于平日的作业,超过33%的大学生会“自主完成”,有57%的受访大学生会“自己做一些,抄一些”,“基本上抄”的只有9%,“不作或全抄”的占1%;对于平日要完成的论文,“自主完成”的占了49%,有30%会“自己做一些,抄一些”,有13%选择“网上下载,拼接”,选择“找人”的也达到了8%;关于做实验或做社会调查方面,60%的大学生会“并尊重事实结论”,30%的受访学生会“象征性地做,然后编结论”,“网上内容东拼西凑”的有9%,“会完全抄袭”的占1%。
考试作弊现象 考试考核是检验大学生学习水平的关键环节,学生在考试问题上的表现,更能深刻地说明学生学习的诚信度。对于考试作弊,57%的人表示可以理解,但是自己不会作弊,17%的人坦承曾经偶尔作弊过,还有3%的人觉得必要时可能尝试作弊。23%的人自己不作弊,然而还是对于考试作弊持有宽容的态度,而表示必要时可能作弊的同学,则是考试的潜在作弊者。
在大学里,作业和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在校大学生诚信与否的重要手段。如果考试和作业都无法诚信,那么学生对待学习和知识的态度可想而知。在调查中曾听到这样的声音:过去作弊被老师发现了,本人会感到非常羞愧,要承担很大的压力,而现在情况并不是那么的严重,周围人都表示理解。换一句话说,对大学生而言作弊的成本比过去少得多了,这个成本不仅是操作方法上的,周围同学的看法、舆论的宽容是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应该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当作弊是个别人的行为时并不可怕,当成为一种风气,逐渐受到大家的宽容和理解时,这代表着大学生在诚信上走下坡路。
从调查中我们看到,作为一种道德情操,大学生普遍对诚信并没有较强的认识,也没将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品质来修养。我们可以推断出大学生的诚信并没有普及到平时的生活当中,却表现出一种以个体利益为中心的特征;诚信作为对他人和社会的诉求,大学生表现出较一种强烈的渴望心理,对于自己是否能够做到,好多大学生存在“视情况而定”的心态;对当代大学生而言,诚信作为道德层面的东西而存在,还没有形成一种比较强的契约意识,如果没有对契约的遵守,诚信就无法得到保障。说到底,诚信是如何对待他人、同时应该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关系上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仅是他人的态度进行评价,更主要的是对自己进行评价,并根据自己的要求和实际的操作情况来分析。
大学生经济诚信价值观现状调查
经济诚信是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大学生在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诚实和守信情况。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我们发现以下这些现象。
助学贷款中的不诚信且比较纵容 对于部分学生虚报家庭情况获取国家助学贷款或资助的情况,有2%的大学生认为这是聪明行为;45%的大学生认为这个现象普遍存在;40%的大学生体谅这是少数人的无奈之举,不会举报;13%的大学生坚决抵制,并表示发现一定会举报。
信用卡或手机卡欠费诚信度调查 对于信用卡或手机卡欠费或透支到一定限额后弃之不用的情况,13%的人认为这是聪明行为,自己正在或者想这么做;57%的人认为这是普遍存在的行为;27%的人将之视为少数人的无奈行为;有5%的人会坚决反对这样的情况。
经济失信问题调查 乘车逃票、借钱不按期归还等传统的经济失信现象在当前情况下已经逐渐销声匿迹,有61%的大学生认为不存在这样的现象;31%的大学生认为这仅仅是极少数人的无奈之举,只有8%的大学生受访者认为比较正常。
对于大学生的经济生活,学校应当建立经济诚信制度,把学生的经济活动全部纳入学校制度监控范围,建立学生经济诚信档案,对于经济诚信行为予以奖励,加大经济失信的惩罚力度,引导学生做到经济诚信。为避免这类经济失信情况发生,巩固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涵养效果,应当完善学校助学体系,维护其公平性和严肃性;同时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理财、消费,把经济失信杜绝在萌芽状态。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根据以上调查得知,尽管近年来高校在大学生诚信教育方面付出了许多努力,但从现实来看还是存在诸多问题,诸如大学生诚信行为与诚信认知相脱节、大学生对于诚信问题还存在从众心理和侥幸心理等,社会环境和大学生自身素质成为影响诚信度的重要因素。对此,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加强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责任心,普及道德自律 对于大学生而言,只有加强诚信教育才能产生和深化对他们对应承担责任的认识,才能形成履行责任的行为和提高履行责任行为的意志水平,才能获取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而要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就必须引导学生注重参加诚信教育和法律道德,促进知、行、情的相互转化。从调查情况来看,许多责任感较强的大学生,中学时代都当过学生干部,作为学生干部,学校和教师为他们提供和创造了比一般同学更多地履行社会责任的机会,在这种实践中不仅加深了他们对诚信的认识,而且强化了他们履行责任的意志行为,把当干部的荣誉感升华为责任感。因此,为了使大学生自觉履行诚信义务,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完善道德教育和法律基础,更进一步地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加强校园诚信文化建设,构建诚信校园 我们确立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确定奖惩标准。它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是非观、善恶观,还具有较强的约束作用。通过对学生责任行为的反馈,迫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达到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作用。评价时要做到教师评、自己评、集体互评等相结合,做到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接受责任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高校应当将大学生的负责任情况与学生评优、评先、奖贷学金、就业推荐等相结合,更好地发挥责任评价机制的教育引导作用。例如,在校园里,要营造“负责光荣,失责可耻”的校园舆论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和校园网的作用,通过耳濡目染的宣传教育,影响和促进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提高。
篇10
[关键词]成人高校 诚信教育 思考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诚信是优良道德的基础,是从世风民风方面支撑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作为国民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高等院校,应该把教育学生树立诚信道德原则作为自己的责任,努力引导学生在汲取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在道德上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既掌握现代文化知识又具备诚信道德的人。
一、 全面把握成人高校加强诚信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一项战略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成人高校肩负着的重大的历史使命。因此,我们应该全面认识和把握成人高校加强诚信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1.诚信原则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就是要用诚信来教化天下。孟子曾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意思是说,诚实是天地运行的道理;具备诚实的信念,是做人的道理。先秦法家的创始人管仲说:“诚信者,百信之结也”,即认为诚信是集结人心,使天下人团结一致的保证。在《说文解字》中,“诚”和“信”是相通的,即:“诚,信也”,“信,诚也”。讲的是诚信在本质上是一回事,都是要人们诚实守信。宋学家周敦颐更将诚信列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将其称之为是成王成人成事的起点。祖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良成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应当得到继承和发扬的。正因为讲诚信涉及到做人、做事的方方面面,具有极为广泛的影响,所以诚信道德理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水平,她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如果学校不讲诚信,教师不认真授课,学生不刻苦学习,而是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校风败坏,这样的学校迟早会垮掉。因此,对于成人高等教育来说,必须把培养良好的校园文化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只有切实发挥大学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将诚信道德教育贯穿和渗透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各级党团组织的诚信示范作用,不断创新诚信教育的方式、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才能使诚信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而营造出诚信守信的优良校风。如果我们的校园文化缺少了诚实守信这样一条基本的原则,那么学校的各项事业都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2.诚信教育是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保证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也是成就自身事业的保证。“诚”就是诚心、诚意、诚实、诚恳,它要求与人为善、为人诚实、待人诚恳。“信”就是信义、信守、信赖、信任、信用、信誉,它意味着要遵守制度、服从规定,要求与人交往时要信守承诺、讲究信誉。“诚信”是人立身处事的根本,是人生成功的保障。做人要恪守“诚信”,只有这样,一个人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才会赢得世人的信赖和尊重,人格才会发光,尊严才能张显,话语才有份量,从而带来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辉煌。
在我们国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是否诚实守信,已越来越成为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诚信原则已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和重视。诚信,意味着对工作、对家庭、对他人的责任,对国家、对社会的忠诚。讲诚信,才能赢得单位同事、亲友、邻里的信赖,才能显示出对国家和社会的价值。因此,诚信是青年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的素质条件。高等院校如果不重视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容忍或纵容学生那些不讲诚信的言行,那么不但会损害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破坏整个社会的行为规范,而且也无法培养和造就千百万适应时代要求的有用人才。不讲诚信的学生即使是拿到了毕业证,也难免被社会所淘汰。
3.诚信品德教育是世界各国的共识
应当说,诚信作为一种美德,在世界各国劳动人民中具有普世的价值,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在学校对青年一代进行诚信教育。像美国哈佛、耶鲁这样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它们从本科生入校开始就注重对其进行诚信教育。美国的大学都制订了学生的学术诚信条例,条例对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学术不诚实行为,从定义、表现形式到处罚规则和申辩程序,都做了详尽的规定。上述条例均印制在新生手册中,在报到之际发给每一位新生。许多大学还建立了荣誉守则制度。新生入学时,都要求在荣誉守则上签名,做出学术诚实的保证。一些大学甚至将此作为新生最终入学的条件。比如普林斯顿大学在新生报到时,会发给每位新生一封信,告诉他们自己一旦签名,就将被认为是已理解并信守荣誉守则的承诺;如果学生未签署此承诺书,则不得注册入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在每年秋季开学之际,都会举行一次“学术诚信周”的活动,让每位新生在签署保证书的时候阅读学术诚信条例。阿尔伯特大学也有一个名为“学术诚信周”的活动。从这些发达国家的经验中可以看出,一个强大的国家、一个优秀的民族,要成功都离不开诚实守信这一美德,而要从小培养这一美德,学校担负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二、 当前成人高校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其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在成人高校的大学生中,仍然存在着各种不讲诚信的现象,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其主要表现是:
1.学习纪律松懈。为了保证学习质量,成人高校一般都制定了严格的学习制度,并且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方法。但是有些不脱产学习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愿意来校参加面授学习,有的学生明明在家里或是在玩耍娱乐,却欺骗班主任老师说是工作繁忙、交通不便、身体不佳等,巧立名目逃避上课,使老师辛辛苦苦备课却白忙一场,造成教学质量下降。有的即使来上课,也是心不在焉,不认真听讲,而是随意做别的事情,缺少对授课老师起码的尊重。
2.考试作弊。为了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成人高校都有严格的考试和监考制度,不单对考场纪律,而且对监考教师的职责都有严格的规定。尽管如此,学生的作弊现象仍是屡禁不止,作弊手段也层出不穷。不但经常出现考试替考、夹带、偷看等作弊现象,而且有的还利用现代化的作弊工具,如运用手机、隐形耳麦等先进通讯工具传递答案等。我们甚至可以在网上看到很多高校都流传着这样的课桌文学:“学不在精,作弊则灵;功不在深,会抄就行。”说明作弊者的心态已经变得麻木不仁、失去羞耻感,孕育出一种畸形的作弊亚文化。
3.论文抄袭。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思维能力和培养质量的综合检验。但是一些学生由于平时不认真学习,缺乏论文写作的基础,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不愿下功夫查阅资料、认真思考,而是投机取巧,不惜将别人的论文找来,东拼西凑,敷衍了事。甚至有些学生直接把别人的论文换成自己的名字,不加掩饰地剽窃抄袭,因而出现不少大同小异甚至一字不差的论文,毫无创新性可言。这样完成的毕业论文完全丧失了其本来的意义。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问题,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是从高校自身来看,由于存在着激烈的招生竞争,而出于生存的考虑,有的学校不惜降低标准,放松要求,以求招到更多的生源。而学生来到学校之后,又疏于管理,对学生不来面授、不按时完成作业、考试作弊等不诚信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但不认真批评、教育,促使其改正错误,更有甚者,是为他们提供作弊的方便,只要“家丑”不外扬就行了。正是由于这种把经济效益放在社会效益之上的错误做法,使得不少成人高校都面临着一种诚信危机,虽然办学规模越来越大,但学生的基本素质越来越低;学生尽管拿到了国家承认的学历,却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要。长此下去,势必损害整个成人教育的声誉,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
二是从整个社会大环境看,不诚信现象在各个领域普遍存在,经济领域的制假贩假、政治领域的腐败、职业生活领域敬业精神和诚实劳动的“贬值”、个人生活领域中人际交往间的互不信任以及由此而出现的造假现象,都表明诚信缺失已经不是社会生活某一方面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与社会人员接触较多、比普通高校更加开放的成人高校,自然而然地会更多地受到这种错误行为的影响。
三是从大学生自身看,缺乏道德追求是一个根本原因。诚信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信仰和追求。诚信品德的养成,既需要学校的教育、社会的引导,更需要学生自己的自励和自省。如果学生自身缺乏自律机制,价值取向出现偏离,在社会诚信危机的冲击下,就非常容易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心理和浮躁不定的心态,甚至于做出不守信用、不负责任之举。此外,一些学生由于涉世不深,对社会上出现的由于不诚信而产生种种后果的感受还不深刻,对诚信缺失现象缺少应有的认识和分析,也导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诚信缺失。
三、努力探索提高学生诚信品质的具体途径
必须看到,当今社会不仅需要文凭,诚信品格也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一张“通行证”。一个缺乏诚信的人,是不受欢迎、也不会有大的发展前途的。如何使大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就具备优良的诚信品格,对成人高校来说,确实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那么,如何加强成人高校学生的诚信建设呢?我们认为应当努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端正办学的指导思想。应该看到,当前成人高校中出现的一些不讲诚信的现象,其实与学校本身有着直接的关系。正是由于一些成人高校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不惜放低标准、降低要求,迁就甚至纵容了学生的不讲诚信的行为。所以,要真正从源头上解决不讲诚信的问题,学校必须首先端正办学思想。只有真正树立起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样一个理念,自觉维护好自身的社会形象和声誉,才能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从而培育出诚实守信的好校风。
2.身教重于言教。学校的教职员工与学生密切接触,其所作所为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树立讲诚信的好校风,广大教职员工就要做好表率,为学生树立诚信的榜样。高校的教职员工都应该努力加强诚信文化修养,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在工作上要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在学术上要做到勤奋刻苦,严谨创新,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在生活上要做到忠诚老实,不贪不欺;在与他人相处上,要诚实为人、诚恳待人、诚心感人、诚意服人,以良好的诚信道德形象取信于学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做学生的表率。
3.寓诚信教育于求知当中。在加强诚信教育方面,我们还必须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精神就是求真精神,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是一个人的重要素质。大家来学校来学习,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探索真理、崇尚科学,这是人的本真的人格特征。“诚实”追求的是“真”,科学追求的也是“真”。有了追求真理的精神,就会对虚假现象深恶痛绝,就会自觉抵制谎言,就能够真诚守信、践诺。当代大学生应该把科学认识上的求真精神和做人方面的求真精神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和人民,人生也才会展示出真正的价值。
4.严格制度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靠人的良心和道德的内在自律,不可能有效约束欺诈和失信行为,还必须依靠制度的力量,把一切诚信行为纳入制度的轨道,才能培育良好的诚信秩序,形成良好的诚信环境。因此,每一所成人高校都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和健全学生诚信档案,对学生在校的诚信表现,如学习情况、考试情况、缴费情况都加以登记。对诚实守信的学生及时给与表扬和褒奖,对不讲信用的人、不诚实的给与制度上的约束。对那些肆意破坏校风、校纪,造成教学秩序混乱的学生,应该加大惩戒的力度,要让他们有意或无意的不诚信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以此警示校园中各种可能萌发的诚信缺失的现象。
5.树立考试的正确导向。考试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无论是教务部门还是任课教师,在进一步规范考试制度和纪律要求的同时,还必须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考试。要让学生懂得,决不能为了取得高分而弄虚作假、不择手段。分数不是一个人的唯一,如果把分数看得过重,不惜放弃做人的原则和标准,考试作弊,是大错特错,即使侥幸“成功”,也会给自己的心灵蒙上阴影,受到良心的谴责。虚假的分数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靠考试舞弊而混一张文凭,自己并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到了社会上将很难有所作为。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对考试的诚信教育引导,使学生怀着诚信态度面对考试,不但要考出好成绩,更要学到真本领,这才是对自己对社会的高度负责。
[参考文献]
[1]侯启海:《以诚信教育为抓手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济南大学报》,2007年6月22日
[2]韩振峰:《国外是怎样开展诚信教育的?》,《传承》2008年21期
[3]刘云伶:《考试作弊 论文抄袭 警惕不良学风污染高校》,新华网,2002年4月22日
- 上一篇:凡士林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
- 下一篇:水利工程安全监理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