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直接投资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7: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吸收直接投资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吸收直接投资的特点

篇1

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是在各国(地区)统计数据基础上,参考其他有关信息资料进行综合调整撰写而成的,具有相当高的国际权威性。每年报告正式出版之际,贸发会议同一时间在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举行首发式,向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和新闻记者介绍上一年度全球直接投资的情况并分析当前和未来的趋势。今年《世界投资报告》的主题是“转向服务业”。报告在分析2003年外资流动特点以及2004年发展趋势的同时,以超过一半的篇幅分析了全球及各国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的特点和趋势。为了使读者了解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最新状况和发展态势,本刊将《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的要点摘发如下,以飨读者。

2003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量下跌至5600亿美元,这是外国直接投资连续第三年呈下滑态势。流入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额减少仍然是造成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下滑的原因:2003年发达国家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为3670亿美元,比2002年减少了25%。从全球范围看,111个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有所增长,82个国家的流入量相对减少。流入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额减少了53%,跌至300亿美元,尤为引人瞩目,这也是美国近12年来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少的一年。流入中东欧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也呈疲软态势,由原先的310亿美元减少至210亿美元。只有发展中国家群体出现了复苏,其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增长了9%,总计达到1720亿美元。在该群体中,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又有所不同:非洲和亚太地区出现增长,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则持续下跌。50个最不发达国家(LDCs)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仍然很少,只有70亿美元。

发达国家:喜忧参半

发达国家2003年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状况喜忧参半:其中,10个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有所增加,16个国家的流入量有所减少。从整体来看,发达国家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额下降了25%,跌至3670亿美元。从外国直接投资的构成来看(外国直接投资是由公司内借贷、股权和再投资回报共同构成),发达国家的公司内借贷直线下跌,而股权流量也有所下滑,只是降幅相对较小。然而,由于利润率的提高,发达国家的再投资收入却有所增长。经济复苏步伐缓慢是造成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减少的一个不利因素。发达国家跨国并购交易的数目和价值连续三年呈下滑趋势。由于美国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额由630亿美元下降到300亿美元,跌幅超过一半,因此它的排名落在了卢森堡(由于外国直接投资在当地周转的缘故)、中国和法国的后面。欧盟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量下降了21%,为2950亿美元。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却增长了4%,达到5700亿美元,主要原因是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所增加,其增长幅度近三分之一,达到了1520亿美元。美国再度成为对外直接投资最大的来源国,其后依次是卢森堡(由于外国直接投资在当地周转的缘故)、法国和英国。尽管美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增加,但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却有所减少,二者相抵形成了1220亿美元的净负差,这也是美国有史以来数额最高的投资赤字。

从2004年起,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前景依然看好。发达国家2004年上半年宣布的公司并购交易数量有所攀升,从而预示下半年的局面较为有利。据贸发会议对跨国公司和选址专家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与西欧地区相比,北美和日本的外国直接投资发展前景更为乐观。

亚太地区:止跌回升

2003年,流入亚太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止跌回升,涨幅为14%,达到1070亿美元。本地区主要经济体的国内经济迅猛增长、投资环境逐步改善,以及鼓励跨区域投资和有利于跨国公司扩大生产网络的区域一体化进程是推动外国直接投资大量涌入亚太地区的原因。SARS的爆发对该地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微乎其微。从整体来看,亚太地区34个经济体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有所增加,21个经济体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有所减少。

在亚太地区内,流入不同次区域、不同国家以及不同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颇不均衡。总体而言,流入该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东北亚地区(2003年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达720亿美元)和服务行业。如果不考虑卢森堡这个特例,中国是2003年全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为535.05亿美元。流入东南亚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上升了27%,达到190亿美元。尽管南亚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增长了34%,但只有60亿美元。资源丰富的中亚地区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从2002年的45亿美元上升到61亿美元,而流入西亚的外国直接投资则从36亿美元上升到了41亿美元。尽管流入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外国直接投资出现了明显增长,但流入太平洋诸岛屿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仍然较少,仅为2亿美元。

1995年,亚太地区服务行业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存量占流入该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总存量的43%,2002年这一比例增加到50%,而制造业则下降至44%。初级品行业,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对外国直接投资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中国的制造业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最多,此外,无论是从绝对值的角度,还是从相对值的角度来看,其他经济体的服务行业所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比例均有所增长。对于新兴的工业经济体和东盟次区域来说更是如此。诸如《东盟服务业框架协议》这样的区域合作协议为外国直接投资向服务行业的流动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国家政策方面,亚太地区的各个国家继续放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并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大多数国家都已经同主要的投资伙伴缔结了双边投资条约(BITs)和避免双重征税条约(DTTs)。这些国家还借助2003年缔结的若干项自由贸易协定(FTAs),以及与投资成员达成的其他经济安排改善了彼此间的合作关系。

亚太地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潜力依然很大:据贸发会议对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国公司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五分之三的受调查公司预测,未来两年内流入亚太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将会有所增长。尤其是中国、印度和泰国,它们的前景非常光明。但是西亚地区的发展情况却不容乐观,有13%的受访者预测,流入该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将有所下降。

非洲地区:呈现转机

2003年流入非洲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了28%,达到150亿美元,但是仍然低于2001年高峰期的200亿美元。2003年,非洲地区有36个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有所增加,17个国家的流入量有所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投资和跨国并购活动(其中包括以私有化方式实现的并购)的再次兴起是非洲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复苏的原因。摩洛哥是非洲地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从总体上看,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如安哥拉、乍得、赤道几内亚、尼日利亚和南非)仍然是外国直接投资首选的目的国,不过许多较小的国家也分享到了外国直接投资复苏所带来的惠泽。服务业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电信、电力和零售贸易领域。例如,流入南非电信业和信息技术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已经超过了采矿和采掘业。

鉴于非洲地区所蕴藏的自然资源潜力,蓬勃发展的全球商品市场,以及投资者对非洲地区所持观念的转变,非洲地区2004年以及未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前景比较光明。但是,2004年接受贸发会议调查的著名跨国公司却认为,与其他地区相比,非洲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前景仍然不容乐观:五分之一的受调查公司认为,未来两年内非洲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会有所增长,三分之二的受调查对象认为非洲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将保持不变。

规章制度的持续改善有助于非洲国家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2003年,一些非洲国家进一步放宽了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制度,还有一些国家重新恢复了私有化方案。部分国家要么已经缔结了自由贸易协定,要么是在相关谈判中取得了积极进展。通过《2004年加速落实AGOA法案》,美国把《促进非洲增长和机会法案》(AGOA)延长到了2015年,此举有助于扩大非洲地区的国际生产。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再度下滑

流入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连续四年呈下降趋势,2003年的下降幅度达3%,跌至500亿美元。这是自1995年以来该地区接受的年均外国直接投资额最少的一年。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40个经济体中,19个经济体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有所下降。尤其是巴西和墨西哥,它们是本地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由于私有化进程势头减缓、欧盟经济复苏疲软(除美国以外,它是该区域最主要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地),以及阿根廷金融危机后本地区的一些国家出现经济衰退或增速减缓,因此外国直接投资下滑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造成了沉重打击。由于墨西哥的加工出口行业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所有下降,因此外界担心墨西哥可能正在失去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吸引力。一些规模略小的经济体,如智利和委内瑞拉在2003年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有所增长,智利弥补了上一年所遭受的损失。综上所述,该地区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在发展中国家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量中所占的比例重又回到了最近一次外国直接投资蓬勃发展前的水平。2003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至110亿美元。

由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望回升,因此人们乐观地认为,该地区未来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将逐步恢复。实际上,根据贸发会议对跨国公司所做的调查,大部分公司总裁均认为,该地区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将逐步增加。一部分国家还把工作重点放在了进一步放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体制和精简投资审批程序上。

中东欧地区:急剧下滑

中东欧地区2003年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骤然下跌,由原先的310亿美元下降到了210亿美元,这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流入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它们是本地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两个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减少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从总体上看,中东欧地区有10个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有所增加,9个国家的流入量相对减少。俄罗斯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也由35亿美元下降到了10亿美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东欧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则由50亿美元上升至70亿美元,其中俄罗斯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就占到了五分之三。2002年中东欧地区规模最大的25家跨国公司中,俄罗斯公司在排名前五位的公司中占据了四个席位。俄罗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是,力求在扩大后的欧盟中占据一席之地,并且控制它们的全球价值链。其他中东欧国家的跨国公司则把投资重点放在了低收入的中东欧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身上,它们希望藉此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8个新近加入欧盟的中东欧国家(捷克共和国、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非但没有从欧盟老成员国那里吸引到多少外国直接投资,相反,它们实际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额已由2002年的230亿美元骤跌到2003年的110亿美元。一些欧盟新成员国为了提高对国内外投资者的吸引力,甚至采取措施将公司税降低到与爱尔兰等地区旗鼓相当的水平。欧盟新成员不但拥有低劳动力成本、低公司税率,以及可以享受欧盟补贴的综合优势,而且还具备了有利的投资环境、较高技术水平的劳动力,以及自由进入其他欧盟市场的便利条件,因此,欧盟新成员成为了吸引欧盟国家以及第三方国家外国直接投资的理想目的地。

有鉴于此,中东欧地区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具有光明的前景也就不足为怪了,接受贸发会议调查的著名跨国公司和选址专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受访者预计,中东欧地区2004-2005年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将有所上涨,这个比例在接受调查的所有地区中名列榜首。据调查结果显示,投资促进机构(IPAs)将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它们将主要通过更为有的放矢的工作,以及进一步放宽外国直接投资政策来提高东道国的吸引力。

FDI:充满希望的未来

报告指出,2004年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前景仍然充满希望。虽然2003年的跨国并购交易额仅为2970亿美元,并依然保持低迷状态,但跨国并购已经开始回升。2004年上半年的跨国并购交易额比2003年同期增长了3%。在这一势头以及其他因素(如主要母国和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幅度较高,公司盈利改善,股票价值上扬)的共同推动下,2004年的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开始复苏。再投资回报、股权和公司内的借贷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三个组成部分,其中,利润率较高的再投资回报在2003年已经恢复增长,并创下新的记录。而外国直接投资的其他组成部分―――股权和公司内借贷在2004年也有望上扬。

同以往一样,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将推动全世界外国直接投资流量重新恢复增长。

但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也正在做出自己的贡献。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的外国直接投资流量还不到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量的6%,在90年代的后五年,这一比例增加至11%左右,但是在2002-2003年期间,这一比例又回落到7%(年平均流量达46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约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十分之一,该存量在2003年增长了8%,达到8590亿美元。按照对外直接投资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比例来衡量,某些发展中国家已经超过了部分发达国家:例如,与美国(7%)、德国(4%)和日本(3%)相比,新加坡 (2001-2003年)为36%、智利为7%,马来西亚为5%。随着经济复苏逐渐趋于稳定,这些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可望恢复增长。

尽管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所增长,但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仍然占全部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90%以上。事实上,荷兰、瑞典、瑞士和英国等对外直接投资额较高的国家的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正显得越来越突出。《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首次采用了贸发会议对外直接投资业绩指数,此项指标排名显示,各个国家在这方面的表现迥然不同。按照该指数的排名―――以一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占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例与其占全世界GDP的比例之比来衡量―――位居榜首的国家包括比利时和卢森堡(由于过转外国直接投资缘故)、巴拿马和新加坡。此外,荷兰、瑞典、瑞士和英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也名列前茅。

继续放宽外国直接投资体制有助于外国直接投资的复苏。2003年,全世界有244项法律和法规的修订影响到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动,其中220项是朝着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2003年,全世界达成了86项双边投资条约和60项避免双重征税条约,从而使这两类条约的总数分别达到2265项和2316项。然而,从每年新缔结的条约数量上看,双边投资条约自2002年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而避免双重征税条约自2000年以来也在不断减少。

贸发会议2004年第一季度对全世界335家规模最大的跨国公司(含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 以及87位国际选址专家做了一次调查,受调查对象均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他们表示,亚太以及中东欧等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有望上扬,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外国直接投资会在亚洲的中国和印度以及中东欧的波兰出现大幅攀升之势。

整体复苏并不意味着所有国家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都有乐观的发展前景。贸发会议为衡量一国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吸引力而制定的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业绩指数显示,诸如捷克共和国、中国香港和爱尔兰这样的经济体,即便是在外国直接投资衰退期仍然能够吸引到大量的投资。而日本、南非和泰国等经济体的情况则截然相反,把这些经济体在贸发会议的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业绩指数上的排名,与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潜力指数上的排名进行比较后发现,这些经济体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时并未发挥出它们的全部潜力。

跨国公司:向服务业发展

外国直接投资的复苏进一步推动了国际生产的发展。目前,全世界至少有6.1万家跨国公司的90多万家国外分公司参与了国际生产活动,它们所代表的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约为7万亿美元。当前的国际生产仍然相当集中。从数量上看,2002年全世界100家规模最大的跨国公司只是全球跨国公司总数的0.2%,但是这100家跨国公司的分公司的销售额却达到了所有跨国公司国外分公司销售总额的14%,这100家公司的资产占全球所有跨国公司总资产的12%,雇员人数占全球所有跨国公司雇员总数的13%。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停滞之后,2002年,这些跨国公司在资产、销售额和雇员人数方面均恢复了增长。

接受贸发会议调查的著名跨国公司和选址专家认为,某些服务行业,如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机动车辆和机床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前景更为光明。范围广泛的公司职能外迁乃大势所趋。预计外国直接投资在发展中国家仍将以“绿地投资”为主,在发达国家则以跨国并购为主。而世界各国和各个地区的投资促进机构将继续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展开竞争,并以激励措施和目标锁定作为关键性的投资促进工具。

外国直接投资的结构正在向服务业方向转变。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服务业部门的外国直接投资存量仅占全世界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四分之一;1990年这一比例还不到50%;而2002年则上升至60%,估计为4万亿美元。在同一时期,初级部门的外国直接投资存量占全世界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比例由9%下降到6%,而制造业的降幅更大,由42%降至34%。

服务业的外国直接投资的构成也在发生变化。直到最近,它还主要集中在贸易和金融两个领域,两者2002年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存量占全球服务业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存量的47%,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中占35%(1990年分别为65%和59%)。然而,诸如供电、供水、电信和企业活动(包括IT带动的商业服务)等行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例如,从1990年到2002年,发电和电力配送领域的外国直接投资存量值增长了14倍;电信、仓储和运输行业增长了16倍;企业服务增长了9倍。

从平均值来看,2001-2002年,服务业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额占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总额的三分之二,大约为5000亿美元。此外,由于母国和东道国的服务部门在跨国经营方面落后于制造业,因此它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上仍然大有可为。

篇2

国际直接投资2001~2009年出现下降,这种趋势目前仍在持续。短期来看,由于战争因素的影响,美国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国际资本市场很快再现繁荣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国际FDI流动趋缓的势头将持续一段时期。但是,从中长期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国际直接投资仍将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并出现快速增长。英国经济学人资讯社(EIU)4月1日发表的分析报告指出:全球FDI将在2009年出现复苏,2009年实现较快增长,2003~2009年期间的增长速度可能超过世界GDP和国际贸易的增长水平(新加坡《联合早报》2009年4月2日)。

近年来的国际直接投资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跨国购并仍然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导方式。统计表明,2001年世界直接投资的急剧减少,首先是跨国公司之间的购并大幅度下降所造成的,但是,由于跨国购并额的下降幅度与全部直接投资流入额的下降幅度相近,前者在后者中所占比重并没有降低,跨国购并仍然是最主要的投资方式。

第二,IT投资是引发国际直接投资波动的决定性因素。IT产业购并投资的快速增长曾经是90年代后半期国际直接投资的显着特点之一,2000年该行业购并增长对全部购并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2.8%。另一方面,在2001年跨国购并的下降额中,仅IT投资购并的下降额就占了55.5%(日本贸易振兴会《贸易投资白皮书》,2009年9月)。2009年起IT商品和服务开始进入缓慢复苏阶段,但是由于海湾战争的影响,国际着名机构(美国高技术调查公司IDC)已经将原来IT产业投资6%的增长预测值下调为3.7%(《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4月1日),据此估计,短期内IT相关的直接投资仍然难以出现较快增长。

第三,流向发展中国家的FDI比重有所提高。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占全部直接投资的比重,1997年曾经达到41%,但以后逐年降低,2000年仅有17%。2001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虽然也出现下降,但由于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使得所占份额上升到28%。主要原因在于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以绿地投资方式为主,而这种投资受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波动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

第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引资竞争日趋激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出现两极分化倾向,2001~2009年,中国、菲律宾、印度等国家仍然保持了较大幅度增长,其中中国2009年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已经上升到发展中国家流入总量的37%(根据世界银行《2009年全球发展金融》,2009年4月2日;另外,2001年中国吸收外来直接投资占发展中国家的比重是23%);其他发展中国家(地区)的下降幅度很大。二是墨西哥作为NAFTA(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同时又与EU(欧盟)建立FTA(自由贸易协会)关系的发展中国家,吸引直接投资方面成效突出,在连续几年增长的基础上2001年再增86.1%,占世界FDI总额的比重也由0.9%提高到3.6%,表明已经加入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中国家在吸收直接投资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三是各国竞相采取更为开放和优惠的吸收外资政策,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二、周边国家吸收外资政策的新特点

(一)韩国的外资优惠政策 90年代中期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政府开始改变以往限制外资流入的政策,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外商投资。首先是大幅度放宽行业准入和各种限制性规定,其内容:一是放开准入行业,在所有1058个行业中,仅有近海渔业、沿岸渔业、广播电台、电视台等4个行业禁止外资进入,其他全部放开。二是放开关于外方持股比例的限制,1030个行业允许外方100%持股,只有24个行业有不同程度的比例限制。三是取消过去对外资企业持有土地用途和面积的限制。四是放宽关于外国投资者投资资金下限的要求,目前的规定是投资资金不[!]得少于5000万韩元(约5万美元)和投资比重不得低于10%。

其次是实施外商投资的鼓励和优惠政策。1995年4月韩国开始实施新的《引进外资法》,将电子信息、电气机械设备制造、精密机械、新材料、生物工程、航空、运输、环境能源领域、社会基础设施等行业列为鼓励行业,此后在1998年11月又进行了补充。目前总共有533个行业被确定为鼓励外商投资领域。对于这533个行业,主要实施了以下优惠政策:一是对企业所得税实行最初7年免征,以后3年减半征收的“七免三减”政策;二是对投资用机械设备免征进口关税、特别消费税和附加值税;三是对投资企业进口提供通关便利。

(二)泰国的外资优惠政策及其特点 按照泰国政 府2000年3月公布的《外国人事业法》,所有行业都允许外资进入,只是在43个行业外方持股比重或外方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不得超过50%。其中绝对禁止的行业有9个,需要经过内阁会议同意并由商务部长批准的行业有13个,需要经过外国人事业委员会同意并由商业登记局批准的有21个行业。绝对禁止外方持股超过50%的领域包括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农业、果树园、渔业、药草采集、文物交易拍卖、佛像和僧钵的制造和贩卖、土地交易等。

按照泰国的产业分类,鼓励外资进入的行业有126个,第一类是26个农业和农产品加工行业;第二类是18个采掘业;第三类是16个轻工业行业;第四类是22个机械、运输设备和金属制品等行业;第五类是电子、电气机械零部件行业;第六类是15个化学、造纸、塑料等制造业;第七类是20个服务和公共事业行业。对鼓励类行业的优惠程度根据投资地区有所不同。所有外资企业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包括:从盈利之日起的3~8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如果在免征期内发生亏损可以从优惠期结束后的税前利润额中扣除。其次,还根据不同地区对外资企业给予不同的机械、原料进口关税减免

优惠政策。

(三)日本的外资企业鼓励政策 不仅发展中国家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外商投资,一些发达国家也开始在这方面进行尝试,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日本从80年代中期实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以来,基本取消了对外商投资的限制。但是由于其国内企业之间所特有的序列纽带关系,以及人工成本高昂等因素的影响,外资进入相对困难。90年代以来,长期的经济萧条使得日本政府开始大幅度调整经济政策,希望通过吸收更多的外国资本给日本经济带来活力,尤其是许多深受人才外流困扰的地方政府也准备通过积极吸收包括外资在内的投资者来本地投资,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1998年日本政府出台了一项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决定对157个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担保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贷款,最高担保额可以达到企业全部资产的95%。此外,为了完善面向外资企业的服务体系,日本还在政府设置的企业信息服务机构“日本贸易振兴会”建立了专门的咨询窗口和网络。 近年来,日本政府进一步提[:请记住我站域名/]出了通过制度创新促进结构调整、振兴经济的方针,其中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允许地方政府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结构改革特区”,并通过颁布专门法律在特区内实施特殊政策。其中包括了以吸收外资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特区”。例如在日本冲绳县设立的“特别自由贸易区”,在吸引外来投资方面实施了以下优惠政策:一是区内企业可以从事加工贸易、保税(关税和消费税)加工产品并出口,如果产品需要在国内市场销售,企业可以在按照零部件、或按照成品自由选择一种税率缴纳关税。二是对区内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法人事业税、固定资产税、土地保有税等减免优惠待遇;其中关于企业所得税的减免政策规定:在开业后连续10年中企业所得税按照从企业所得中扣除35%之后的基数征收;照此计算,在前5年企业所得税率仅为22.9%,相当于法定所得税率(40.9%)的55.9%;后5年的所得税率平均为27.4%,相当于法定税率的67.0%。三是对制造业设备投资给予一定减税优惠,如可从企业所得基数中扣除相当于机械设备购入价值的15%、建筑物投入金额的8%;同时投资设备可享受特别折旧优惠。四是对区内企业吸收当地30岁以下年轻人就业给予特别补助和奖励,其中补助最长可享受两年,补助金额最高可达补助对象员工工资的1/3。五是区内企业还可以享受冲绳县的其他鼓励性政策优惠,如对制造业、公路货物运输、仓储、包装、批发商业、软件、信息处理服务、信息咨询服务、设计、自然科学研究等行业给予产地调查、清理和购置费用补贴等。该区从2001年建立以来,已经在吸收外来投资方面取得明显成就,其中包括来自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企业的投资。

篇3

[关键词] 贵州省 外商直接投资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格局,贵州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也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贵州省经济的发展。

一、贵州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情况

1.1996年~2005年贵州省实际利用FDI的情况

表1显示了1996年~2005年间贵州省FDI的变动情况。在“九五”期间,经历了1997年的高峰后,贵州省的外商直接投资一直呈下降的态势,2000年外商直接投资比最高峰时期的1997年下降了近50个百分点;而在“十五”期间,贵州省的外商直接投资呈迅速上升趋势,到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到10768万美元,比“十五”元年的2001年的2829万美元增加2.8倍多。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地处西部地区的贵州省所吸引的外商直接占全国的比重是非常小的,如2003年贵州省吸收的FDI仅占同年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数的1.1‰。

表1 1996年~2005年贵州省利用FDI情况

资料来源:《贵州省统计年鉴》(2001年~2005年),贵州省商务厅电子政务网,gzcom.省略/zhengwu/info/guiz-wjm.

2.外商直接投资在贵州省的行业分布

从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向来看,一般来说,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是由外资投向所决定的。近5年来贵州省利用外商FDI的行业分布情况如表2。

表22001年~2005年贵州省FDI行业分布

资料来源:同表1。

表2可以看出,近五年外商投资的产业特点是:(1)制造业是外商投资密集的行业。从2001年~2005年,投资于制造业的企业依次为41、21、41、35、23家,新增投资额也由2001年的2401万美元,增加到5542万美元,增长了1.31倍,占当年外商投资总额的50%以上。(2)采掘业、农业(农林牧渔)、房地产业三个行业是利用外资的重要行业,以2005年为例,这三个行业所占外商投资的比例分别为:32.31%、2.22%、1.41%。(3)交通运输、仓储及通讯邮电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教育、文艺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等行业是外商投资很少或很少投资的行业,主要原因是这些行业投资回报率比较低、利润空间小、收益风险大、周期较长等。(4) 贵州省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都有外商投资,但在各行业中,外商投资资金的集中度也不一样。如2005年投资的60家企业总金额为10768万美元,平均每家企业投资179.47万美元,其中最高的是社会服务业,平均236万美元,最低的是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平均0.75万美元。(5)在许多现代服务业领域中如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生产型服务业利用外资严重不足。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贵州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十五” 期间贵州省的GDP一直保持着较强进的增长势头,年均增长率保持在9%左右。我们选取1992年~2004年的数据,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为因变量,外商直接投资(FDI)和社会固定总投资(FI,选取社会固定总投资中除去港澳台和外商投资部分)为解释变量,建立如下经济模型:

其中,方程式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回归系数t检验值。可以看到,上述方程式的拟合性较好,但其中FDI的t检验值并不明显,所以还不能过分夸大FDI在贵州省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为了更好地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和贵州省经济增长的统计关联,我们以FDI作为解释变量,GDP为因变量,取双对数模型,建立回归方程。

这个方程式的拟合性并不是很好,R2偏小,说明解释性不高。在(1)式中虽然有较好的解释性,但可以理解是社会固定总投资对GDP的贡献显著。所以,可以初步认定FDI对贵州省的经济增长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并不明显。

三、西部欠发达地区进一步利用FDI的对策

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贵州省要有效地吸引外资,必须不断的改革创新,用新的思路和新的办法,走出一条适宜于自身吸收利用外资加快发展的道路。笔者认为,从贵州的现实情况及其FDI的发展趋势出发,可以从外商投资环境、投资产业和投资方式三个方面来吸引和利用外资。

1.打造完善的软硬件,创造良好的引资环境

政府应营造培育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一是深化政府体制改革,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创建高效、廉洁、规范的行政管理和服务体系,及时帮助外商和企业解决困难;二是加大对外政策的宣传力度,保证政策公开化、透明化,健全和完善与外商投资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真正做到外商投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降低外商直接投资的风险,增加其投资收益,以吸纳更多的外资;三是加快微观主体的培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消除地方和行业壁垒,树立起良好的信用道德观念;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建设,这是吸引外资的先决条件,也是促使投资成果转化的必要条件。

2.进一步扩大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领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贵州省拥有丰富的资源,尤其是能源、矿山和旅游等资源在全国具有显著地位,但由于资金、技术等因素的限制,这些资源远未得到充分利用,把外资引入这些领域进行开发利用的前景极为广阔。积极鼓励外商进入这些领域,可以形成能源、交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特色旅游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投资格局。同时,积极利用第一产业优化,主要对出口商品进行深加工,并注重提高其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3.拓展引资方式,多渠道、多方式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篇4

一、 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水平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有了海外直接投资的需求。东盟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文化优势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筹建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首选目的地之一。目前,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总额不断扩大,2013年的投资存量和余量均为2003年的60余倍;二是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领域逐步扩宽,现已基本覆盖所有行业;三是中国对东盟新成员国的直接投资发展迅猛,目前已成为中国对东盟主要投资对象。

1. 投资总额不断扩大。2002年《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获得了更大的制度保障和更广的发挥空间,极大的激发了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热情,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也就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从投资流量上看,2003年中国对东盟十国直接投资存量仅仅只有5.87亿美元,到2006时则迅速增加到17.63亿美元,增加了3倍多。从2006年开始,中国对东盟投资存量增加的更为迅猛,2006年~2013年的投资存量几乎呈几何式的增长,年平均增速高达53.7%,2013年投资存量达356.7亿美元,为2006年投资存量的20余倍。

2. 投资领域逐步拓宽。在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最初阶段,投资规模较小,投资范围也比较窄,木材、橡胶和造纸等原材料、资源型行业是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重点。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规模的逐渐增加,其投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中国企业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开始涉及到各种加工装配业与轻工业。2002年以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入实质化建设阶段,中国经济在世界范围的影响越来越广,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也朝着多领域、深层次方向进一步发展。目前,中国对东盟投资范围包括水电生产、批发零售、制造、租赁商务、建筑、金融、地产、信息服务、餐饮、农林牧渔等领域,基本覆盖东盟所有的行业。2013年,中国对东盟采矿、批发零售、制造业、水电业和建筑业的直接投资流量分别为12.3亿美元、12.3亿美元、11.9亿美元、8.2亿美元、6.98亿美元,与2012年相比,除采矿、水电供应业的投资流量下滑以外,其他行业投资均有所增加,其中金融业、科学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IT业的投资流量分别同比增加477%、232%、135%。

3. 对东盟新成员国投资增加迅速。东盟十国按照加入东盟时间可以分为老东盟六国和新东盟四国,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为新东盟成员国,人均GDP水平明显低于老东盟成员国。新东盟成员国的经济基础落后,借助外资的力量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是这些国家发展经济的良策,中国对新东盟成员国而言,比较优势明显。因此,新东盟成员国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想去处。2003年中国对新东盟成员国的投资存量仅有1.06亿美元,经过10余年发展,在2013年高达113.5亿美元,是2003年的107倍。以2013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存量数据来看,新东盟成员国吸收的投资占比已达31.8%,远高于2003年18.3%的比例。这表明中国对东盟新成员国的投资大有追赶、猛超老东盟六国的趋势,新东盟四国正逐渐成为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

二、 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对东盟投资取得一定发展的同时,随着时间的积累,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存在的一些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这些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三点:第一,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仍处于较低水平;第二,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所涉及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中国对东盟十国的投资规模分布不平衡,差异较大。

1. 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例低。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发展较快的原因是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起步较晚和基础水平较低,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但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对东盟的投资水平仍然处于较低的规模。首先,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情况来看,2013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流量为72.67亿美元,但仅占中国当年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6.74%。在投资存量上,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达356.68亿美元,也只占中国当年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5.4%,这与中国香港投资存量占中国对外投资总量的57.1%相差甚远。其次,从东盟吸收主要投资国的直接投资情况来看,在2011年至2013年期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额占东盟吸收外资总额的8.1%、4.7%、7.1%,期间总额占比6.5%。但是,欧盟和日本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占东盟吸收外资的比例为22.4%、16.9%。因此,在东盟外资来源国中,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也处于较低水平。再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虽然已于2010年建成,但是,目前中国真正有实力走进东盟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并不多,这可能也是导致中国对东盟投资水平较低的原因之一。

2. 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目前,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的领域在各行业中均有所涉及,但是各行业投入的资金差别较大,结构分布不尽合理。目前,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产业偏好于资源型行业和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对高新技术以及服务行业的显得投资不足。2009年~2013年期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采矿业、生产供应业、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建筑业等资源和劳动密集型行业。2013年,批发零售、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吸收的投资流量分别占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流量的16.99%、16.98%、16.36%、9.61%。这也就是说资源和劳动密集行业的投资额约占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额的60%以上。

3. 投资国别差异大。近十年来,中国对东盟各国直接投资额处于不断上升趋势中,2013年中国对东盟投资流量是2003年的60余倍。但是,针对东盟不同国家来讲,中国对东盟各国的投资差异是显著存在的。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第一大国是新加坡,其次是印度尼西亚、缅甸和柬埔寨,对文莱和柬埔寨的投资是最小的。

从投资存量上看,2013年,新加坡吸收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147.5亿美元,占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比例为41.3%,其次是印度尼西亚和缅甸分别占比13.06%、10.01%。然而,中国对菲律宾、文莱的直接投资存量仅有1.94%和0.2%。从投资流量上看,中国对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直接投资规模稳居前列,对菲律宾、文莱的直接投资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13年,中国对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投资流量分别为20.3亿美元、15.63亿美元,分别占中国对东盟投资流量的28%、22%。当年,中国对菲律宾、文莱的投资流量为0.54亿美元、0.09亿美元,分别占中国对东盟投资流量的0.75%、0.12%。中国对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缅甸的直接投资流量的比例则分别为10.75%、10.39%、8.48%、6.87%、6.61%、6.54%。因此,无论是从投资流量还是投资存量的角度来看,中国对东盟各国的直接投资存在着较大的国别差异。从上述数据分析来看,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别差异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多元化的国家投资格局并未形成,这将不利于中国对其他东盟国家投资潜力的开发。

三、 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建议

当前,中国国内经济面临着增速放缓的经济新常态,发展海外经济应是维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举措。中国与东盟各国地理位置临近,又有着较为深厚的历史渊源,这些都为双方经济发展垫定了良好的基础。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战略,这使得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层次的合作阶段。

1. 促进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2013年底,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分别为72.67亿美元和356.68亿美元,仅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6.74%和5.4%,远低于香港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57.1%的比例。这表明,虽然东盟已成为中国海外经济板块中的重要一员,但是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还是具有较大潜力的。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GDP增速仅为7.4%,是1990年以来的最低值。从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内需和投资依然疲软,因此,把视野转向海外应是推动中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有力举措。

(1)把握“海上丝绸之路”的商机。2013年10月,中国政府向东盟国家提出通过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重振“海上丝绸之路”,东盟国家表示将给予广泛支持。根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设想,通过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海洋经济合作等途径,中国和沿线国家临海港口城市被串连起来形成“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当前,中国经济正经历改革转型时期,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严重,创造或者寻找需求是解决产能过剩的一个重要方法。“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对于化解中国企业产能过剩有着重要意义。东盟国家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他们希望通过中国资金的输入,激发国内消费者的购买力和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同时也能将未开发的自然资源转化为新的生产力。因此,“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能够带动中国与沿线国家投资及贸易合作水平的提升,使双方达到一个合作共赢的局面。中国应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大力发展对东盟直接投资,这不仅可以促进中国与沿线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也可以带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

(2)完善《投资协议》相关法律。2009年,中国与东盟双方签署《投资协议》,与此前中国和东盟各国签署的双边投资协议不同,该《投资协议》规定双方相互给予投资者提供资产保护,并对因政治骚乱而引起的经济损失做出补偿,对税收和投资转移也做了相关说明。《投资协议》给与了双方企业互相投资更高的制度保障,为改善双方的投资环境树立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因此,中国-东盟双方履行《投资协议》的规定将会有力促进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

《投资协议》的顺利实施需要双方完善相关国内法律法规。对中国而言,要想促进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必须应加快制定《境外投资法》等必要的法律法规,既可以对境外投资企业给予更有效的保护,又能提高政府对企业国际直接投资的管理水平。另外,中国应简化对金融资本流动的监管方式和对跨境人员流动的审批手续。放松海外直接投资的外币管制,给予企业更多的自由和投资便利。并且积极引导企业利用合理的金融工具解决资金短缺、风险控制等困扰企业海外投资发展的问题。

(3)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人文交流。东盟诸国地理位置上与中国有近有远,从实际经贸情况和实证分析来看,实际距离越大将削弱投资对贸易的促进效应。但是,共同语言这个文化变量能够增强投资对贸易的效应。随着自贸区的进一步建设,双方经贸往来将更加密切,然而人与人的交流是是经贸合作的根本前提。因此,为了解东盟各国的投资环境、市场结构与消费特点,中国非常有必要加强与东盟各国的人文交流,缩短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文化距离”。

2. 优化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结构。

(1)老东盟六国投资结构。老东盟六国与中国经济水平接近,在产业上有竞争也有互补。中国对老东盟六国的投资应侧重于产品研发、旅游等新兴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以带动中国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2)新东盟四国投资结构。新东盟四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是传统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滞后,与中国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因此,利用本地区低成本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外资、转接边际产业成为这些国家发展经济的必然之路。

3. 提高对东盟投资水平。中国对东盟投资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展开,发展势头较为迅猛。在投资存量上,2014年中国对东盟累计投资突破400亿美元,东盟成为中国第四大海外投资目的地。在投资水平上,与发达国家跨国直接投资的能力相比,中国对东盟投资水平还处于较低阶段。近年来,在中国政府“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将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将进行海外投资。这意味着投资存量将会继续上升,如果投资水平不能提升,不但不能达到投资效果,还有可能造成企业亏损。

(1)培育跨国经营人才。中国企业应努力培养跨国企业管理人才,一方面,应该多与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的合作,从而能够学习和掌握其成功的经营和管理经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另一方面,充分运用当地华侨的人才优势,积极引进和培养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高级人才。通过人才引进和培育当地优秀人才的方法,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从而提升管理水平,为企业跨国直接投资打下人才基础。

篇5

自1991年以来,我国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量持续增长。2000年全球国际投资达到最高点1.38万亿美元,此后经历了三年下降。2004年开始回升,2006年达到1.31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国际组织预计,2007年增速有所回落但全球跨国并购已达581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预计全年总流量将达1.4万亿美元。国际投资出现新特点:

(一)发达国家仍是引资的主力。国际投资流量很多,钱都流到了发达国家。以2006年为例,发达国家吸收的外资增长了40%,国际投资吸收美国是第一名,达1700亿,英国第二,第三名是法国,第四名是中国,全部资金流量的不到40%流入发展中国家。所以说,不是有钱的地方往没钱的地方流,是有钱的地方往有钱的地方流。发达国家既是外资的提供者,又是外资的吸收者,2006年发达国家提供的外国直接投资占总流量的80%,且其中一半来自欧盟。过去人们总认为钱多的地方往钱少的地方流,而实际上往往是跨国公司多的国家互相流动,流出的多也吸收的多。

(二)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上升较快。近20年来,全球跨国公司投资更多面向服务业,其比重在不断上升。到21世纪初,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流量已从50%上升到60%,特别是以服务外包为主要形式的跨国公司和跨国转移,成为服务业跨国投资的重要形式。服务业外包市场容量不断扩大,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这些领域越来越多的产品成为可贸易产品,这一行业也就成为可贸易的行业。因此,这一行业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引起了跨国公司的关注。服务外包的来源地主要是欧、美、日,美国占最大的比重是2/3,承接最多的是亚洲,约占全球外包业务的45%。上世纪90年代我国接受的是制造业的外包业务,特别是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大量发展都是因为接受了制造业的转移和制造业外包。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是服务外包,承接最多的虽然是亚洲,但并不是中国,而是印度、菲律宾等国。在未来十年,我国面临一个重大的挑战,也就是在服务业外包中能不能赢得像上世纪90年代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成就,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

(三)跨国并购是国际投资的重要形式。国际投资主要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来实现,还可通过绿地投资,也就是新建一个企业,但这一比重越来越低。收购、兼并的两种形式作为直接投资的形式越来越多,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并购投资占全球国际投资流量的份额一直保持在50%以上,凡是国际流量上升的阶段就是并购比重上升的阶段,凡是投资流量下降的阶段,就是并购投资份额下降时期。换句话,凡是国际投资流量上升就意味着跨国并购活动很活跃。现在正处在国际投资流量上升的阶段,达到13000亿-14000亿美元,这意味着国际跨国并购活动非常活跃。并购的双方有可能实现资源共享,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帮助现有企业脱困,减轻失业压力;通过收购兼并,原来的生产能力得到稳定,企业竞争力得到提高,企业也避免了下岗失业的风险。并购投资需要的基础条件,一是东道国国内市场产能过剩;二是东道国产权交易市场有一定程度的发育,存在支持并购活动的法律框架。跨国公司进行跨国并购不是在搞扶贫,不是解决弱势企业的下岗问题,而是看到企业有某种优势,甚至有的是好企业。跨国并购有可能是强强联合,不一定是强兼并弱,有的是强兼并强。这种经济现象必须这样来理解,否则容易产生误解。

二、我国利用外资的情况

2006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630亿美元(不包含金融类),在全球已降到第四位,过去是第二,美国第一。2007年上半年吸收外资额达230亿,11月是616亿,2007年可能会略微超过2006年。资金来源地结构没有什么变化,外资的来源地结构亚洲的比重很大,第一是香港,然后是台湾,还有日本、新加坡、东盟国家,接下来的就是美国、欧洲,美国有四五十亿,欧洲也是四五十亿,来源地结构一直很稳定。这两年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自由港来的外资比较多,如维尔京群岛、开曼等地。这些资金来源地较复杂,还有一些是大陆自己流出去,在自由港注册又返回来,但这种情况很少。近两年也引进一些资金与技术密集型项目,如,韩国的起亚汽车公司发动机生产线及欧洲空客总装线在天津滨海新区落户,英特尔、微软、百事高公司在广州投资,这些公司都是资金密集度较高的项目。

制造业利用外资主要集中在六个行业,主要是通讯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和通用设备制造业。2006年,这些部门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总额的5l%。上世纪90年代外资主要集中在轻纺、轻工业、消费品、纺织工业领域,现在明显集中在资金和技术比较密集的行业。我国利用外资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利用外资占全球外资中的比重下降。1994年,吸收外资337亿美元,占全球比重是13.5%。后来比重一直在下降,到2000年我国只占到了3.2%。2001年后国际投资流量在下降,但我国的比重在上升。到2005、2006年比重又在下降,2006年的比重已降到5%,在全球国际投资中的流量只占到了5.1%,2007年还会下降。2007年利用外资600多亿,全球资金流量达1000亿,利用外资比重要降到5%以下。近几年,我国利用外资成绩很大,但在全球投资金额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二,服务业吸收外资比重较低。近年来,国际投资主要流向服务业,但我国服务业吸收外资每年都只能在23%左右,服务业吸收外资这几年都没有突破。这两年的金融业、房地产业比较活跃。从行业分布看,制造业比重仍占最大。2006年制造业吸引外资的比重达400亿,服务贸易领域仅是160亿,金融业是64亿,这都是几家大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之后,吸收的国外银行战略投资,还有一些地方性的商业银行,通过股改吸收的外资,总共不超过10家,所以主要还是制造业的投资。

三、认识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形势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利用国际产业转移,一些发展中经济体,包括我国,吸引了一定数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加快了自身经济的发展。从21世纪初开始,国际产业转移又有了新的发展动向,主要表现为:第一,日益向高新技术产业及服务业转移。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重心。同时,发达国家的金融、保险、房地产及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及发展中国家的商业、酒店业、交通业和通讯业等服务业成为多国服务业发展的主流。第二,国际产业分工向产业内分工延伸。根据工序分工理论,可将价值链增值环节划分为技术环节、生产环节和营销环节。国际产品工序调整和转移表现为:在全球的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由生产环节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转移;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在生产环节中由下游生产环节(终端的加工组装)向上游生产环节(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现在的分工越来越细,产业转移具有产品类分工的性质,要求更加专业化、集群化。原来条件好的地方更容易吸引外资;原来条件不具备,分工不发达的地方,更不容易吸引外资。第三,资本流动方向也更具水平性。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和发展中国家间的相互投资,成为资本流动的两大主要方向。2005年,发达国家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占总投资的59%,且其中90%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中国家的资金也在相互流动,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钢铁和石油化工等制造业。第四,跨国公司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的整合升级和转移。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加速了国际间的技术转移和扩散,使多国的相对技术优势发生变化,强化了国际产业的集聚效应,并不断提升产业结构的高度和虚拟化程度。跨国公司通过控制一项品牌的营销渠道,然后把其他的生产制造研发环节转移到别的国家,并促使原有产业在结构升级中整合转移。第五,跨国证券投资和并购日益活跃。现在的跨国投资越来越多的是利用兼并、收购,兼并收购很大部分是收购股权。收购股权就离不开证券市场,因此,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间的界限在模糊,或者说活动发生了很大的衔接性。如,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吸收外资,外资进来相当于收购了股权,中行、建行20%的股权卖给人家,卖完之后马上在境内境外上市,上市之后又吸收外资。第一步是直接投资,收购股权,收购资产,其目的也是希望该公司上市,上市后其资金就可置换出来,置换出来后又可投资。这种做法在国际上是比比皆是,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特点,吸收外资的工作就无法做。

篇6

    根据宏观经济模型的测算结果,1983~1999年期间,中国经济总量(GDP)对外商直接投资总量的综合弹性比为0.121。由于这一时期外商直接投资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2%,照此推算,同时期中国经济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中,大约有2.7个百分点来自外商直接投资的直接、间接贡献(参见赵晋平编着《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增长》,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外商直接投资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综合贡献率为27.8%。中国政府提出的“十五”时期年均经济增长目标是7%,如果在今后几年,外商直接投资能够继续保持与过去20年相近的贡献率,则其年均增长速度至少应当达到16%左右的水平。

    表1  外商直接投资发展概况

    资料来源:根据外经贸部统计计算。

    自从1995年以来,中国实际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已经结束了20%以上的快速增长阶段,进入平稳增长时期,一些年度甚至出现较大幅度的负增长,“九五”时期的年均增长速度仅仅达到1.6%的水平(参见表1)。2001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实现了14.9%的恢复性增长,预计“十五”时期正增长趋势仍然有可能持续,达到年均5~10%的稳定增长水平。

    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从有利因素来看:一是世界范围的资本活动由于受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将会进一步趋于活跃,国际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也为这些资本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手段;二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及其结构调整对投资、尤其是外国投资的需求将会继续扩大;三是中国加入WTO,市场经济秩序和投资环境将得到根本改善,为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及其企业长期战略决策创造了良好预期,而且随着服务贸易领域的逐步开放,外商投资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四是大量农村过剩劳动力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结构调整导致的失业、下岗,将使中国继续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也将长期存在,从而吸引跨国公司的生产和加工基地继续加快向中国转移的进程;五是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产生,长期积累形成的“三资”企业生产设备和技术也将面临不断更新、改造、扩充的需要,现有企业的增资将继续构成外商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未来时期也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和不利因素:一是由于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不能排除出现局部区域、甚至世界范围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至少目前以美国经济为首的西方经济尚未表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这将严重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速度;二是许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趋势大大加快,区域内投资的增长将远远超过面向区域外的投资,而中国所处的东亚地区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形成多边经济共同体的区域,因而面向这一地区的投资和本区域内部投资自由化的进程有所放慢;三是世界各国吸引外国投资的竞争将明显加剧,不仅发达国家会利用资本市场和金融手段完善和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等优势,加快吸收购并方式直接投资的速度,而且发展中国家也会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通过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市场开放换取外国的技术和资本。这将为中国吸收外资带来巨大竞争压力;四是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外资优惠政策的逐步清理、取消,外商投资的收益预期将明显回落;五是目前年度中国经济总量和新增外商投资总量都已经达到相当高的规模,相应的增长速度将会表现出明显的递减趋势。总之,吸收外资快速增长的历史时期已经基本结束,今后将进入稳定增长的阶段。

    尽管从存量的角度来看,由于“三资”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大大提高,“三资”经济的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但是从新增流量的角度来看,“十五”时期利用外资的增长将难以达到过去20年间的平均增长水平。由此可以得到两个结论:一是“十五”时期新增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前20年相比将有所下降;二是为了保持利用外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必须通过优化产业分布结构来提高经济整体的产出效率,弥补总量增长趋缓的不利影响。这实际上意味着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必须由注重总量增长效应向注重结构升级效应转变。根据吸收外资的产业结构提升效应的实证分析结果,外商投资带动了整体经济劳动生产率和资本装备程度的提高,但是这主要依赖于外商投资本身的资本装备优势来实现,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性因素的作用反而是下降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如何利用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

    从经济增长对不同产业的影响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消费和投资需求将继续保持比较高的增长势头,各种产业部门在社会总需求增长中所受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在投入产出分析中主要通过计算感应度系数,反映不同产业部门的影响程度,系数值越高,说明该部门为了满足总需求增长而应该增加产出数量,并将这样的部门称之为后关联产业。促进后关联产业发展一般是供给政策的重点,目的在于为经济发展提供配套和基础条件。根据中国1997年投入产出表的计算结果,商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最高,其次是种植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钢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业、其他普通机械制造业、有机化学产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煤炭采选业、其他化学产品制造业、石油开采、棉纺织、造纸、塑料、汽车工业、电气、电子元件制造业、金融业等。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经济增长对这些领域需求的增长速度将快于其他产业部门,相应的外商投资需求增长也将快于其他部门。感应强度比较高的产业主要是基础原材料和配套产业,通过利用外资加快这些行业的发展,有利于为加工工业发展提供足够的配套产品,延长产业链条。

    二、进入中国的服务业投资增长将快于工业部门

    按照加入WTO所做出的承诺,中国将会在“十五”时期加大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其中如金融保险、批发零售商业、对外贸易、电信、运输和技术服务等领域,中国现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远远低于国外同行业企业,将会有大量企业通过与外国跨国公司建立战略同盟提高自身竞争力,不同行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以及消费者对相关服务的质量、多样性和广泛性也会产生新的要求,与这些要求相适应,对外商服务业投资的需求必然会大量增加。其次,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所不同,投资是直接进入对方国内市场的主要方式,因此,中国服务市场的巨大规模对于外国服务业企业具有非常强烈的吸引力。再次,服务业、尤其是消费服务业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服务业规模有利于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减轻中国长期存在的巨大就业压力,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是中国未来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这种政策导向及其相应的鼓励性措施也将产生对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从国际背景来看,目前服务业投资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之一,发达国家服务业转移趋势有所加快,流向发展中国家的部分也会明显增加。

    根据以上分析,“十五”时期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将有望实现比较高的增长速度,由于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保险、电信服务、商业、运输等领域的市场准入限制陆续取消,这些行业的外资增长速度将明显快于包括工业部门在内的其他行业。初步估计,同时期外商服务业投资的年均增长速度可能达到10~15%的平均水平,新增第三产业外商投资占全部外商投资的比重提高到40%左右。这将大大改善中国的市场和投资环境,有利于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

    目前已经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对产业结构变化的预期是什么呢?一项针对136家欧盟在华投资企业进行的调查(2001年6~8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136家欧盟国家在华投资企业,通过访问、座谈和问卷方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已在2001年9月8日于中国厦门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参见《欧盟中小企业对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结果显示,后欧盟企业的对华投资产业结构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第一,接受调查的企业认为,欧盟企业最有可能选择的行业首先是制造业,这一结果与迄今为止的投资产业结构中制造业比重最高的特点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考虑到目前已经投资的企业中制造业占80.7%、而回答今后将选择制造业的企业比重仅有66.2%这一因素,可以认为未来时期欧盟企业对华投资中制造业投资的比重将会明显下降。第二,现有企业中,邮电通讯、交通运输业的比重仅有3%,但是认为今后欧盟企业将会选择该行业进行投资的企业高达57.4%,排在第二位,可见与电信服务和交通运输有关的服务业投资将出现快速增长,在全部投资中的比重也会明显提高。第三,金融保险业目前的外商投资在地域、经营范围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限制,迄今为止对该行业投资的欧盟企业微乎其微,但是在接受调查企业中47.1%的企业认为,今后欧盟企业的金融保险业投资将成为优先选择的领域之一,仅次于制造业、邮电通讯运输业居第三位。第四,除了上述行业之外,电力、煤气生产供应、商业批发零售等行业的投资也可能出现较快增长,比重有所上升。

    由于此项调查涉及企业数量比较多,涉及国家范围广泛,接受调查企业的产业分布、投资方式、地区构成等均与外资总体结构相接近,因此可以认为样本具有比较强的代表性,调查结果反映了发达国家企业对华直接投资产业结构未来趋向的一般性特点。

    表2  欧盟企业今后增加对华投资可能选择的行业

    注:问卷问题:您认为今后欧盟企业对华投资将会选择那些行业?

篇7

(一)直接融资

1.国际债券融资

国际债券即发行国外债券,是指一国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企业、私人公司、银行或国际金融机构等在国际债券市场上以外国货币面值发行的债券。国际债券主要分为欧洲债券和外国债券两种。

欧洲债券融资主要有如下特点:

(1)管制松散。欧洲债券市场的所在货币当局,对银行及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国际金融机构的融资活动管制都很松。如果在美国纽约市场发行美元债券,美国对此审查相当严格很难获准;而在欧洲货币市场发行美元债券,手续则较为简单,不需评级机构评级,也不必向任何机构登记注册,而债券注册则只向当地证券交易所提交说明书即可。

(2)币种多样化。欧洲债券可以有更多的货币种类选择,而且当一些借款人想展期筹集较大金额的资金时,欧洲货币市场都能满足这些需要,满足货币种类和数量的需要。

(3)交易集中。欧洲债券市场的交易全部在证券交易所里成交,没有场外市场,要接受证券交易所规章制度的管理和监督。

(4)资金调拨方便。欧洲市场是完全自由的市场,不存在限制和标准。加上在欧洲的一些金融中心,银行林立,业务经验丰富,融资类型多,电讯联系发达,银行遍布世界各地,资金的调拨非常方便,若融资后需调换成各种所需货币,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调换并调拨到世界各地。

外国债券融资主要有如下特点:

(1)发行外国债券首先要对借款者进行评级。借款者涉及许多机构或公司企业,其信誉程度决定了能否发行债券及借款的数额,资信高的可以获准发行,且发行限额较高。如日本政府规定,发行日元债券,属政府级即AAA级,贷款数额可不受限制;AA级的限定只可发行300亿日元;未评级的只能发行100亿日元。

(2)外国债券发行额较大且筹资多国化、多样化。美国就规定在美国发行美元债券,规模至少5000万美元,从世界发行境外债券筹资数额来看,相当可观约占国际筹资总额的60%。

(3)资金使用无严格限制,但不得干扰债权国的财政金融政策。发行外国债券筹到的资金,其具体的用途及使用进度,债权国一般没有特殊要求,但债券毕竟是在外国发行,各国的经济、金融、税收等政策和法令又各异,在发行过程中要熟悉掌握和注意执行当地的法律。

(4)外国债券要受外国当地有关金融当局的管理,因此筹资手续相当复杂。比如,在美国发行扬基债券要经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而且,外国债券融资对资信评级、申请手续和报送的资料都要求较严较细,非常复杂。

2.国际股票融资

国际股票即境外发行股票,是指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向国际投资者发行股票并在国内外交易所上市。

国际股票融资具有如下特点:

(1)永久性。这是由股票融资这一方式决定的,由于股票没有期限的限定,股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要求退股,因此,引进的外资能够成为永久的生产性资金留在企业内,而不至象一般合资或合作企业一样,会因合同到期或意外变故,外方抽回资金而使企业陷入困境。特别是通过发行B股融资,筹资国吸引的外资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B股只能在外国投资者之间进行交易而不能卖给国内投资者,因此筹资国所筹外资就较为稳定,该国吸引外资的数量也不会受到游资的冲击。

(2)主动性。通过股票吸引外资,筹资国可运用法律和政策性手段约束投资者的购买方式、购买种类、资金进出的方式、税率等,并做出相应的规定,筹资国还可以自主决定哪些行业、企业允许外商投资,哪些不行,从而正确引导投资方向。

(3)高效性。国际股票融资有利于对外发行股票的企业在更高层次上走向世界。国外股票持有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会十分关心企业的经营成果,有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而企业因股票向外发行,无行中提高了国际知名度和信誉,有利于企业开拓产品销售市场,开展国际化经营。

3.海外投资基金融资

海外投资基金融资的作用在于使社会闲散的资金聚合起来,并在一定较长的期间维系在一起,这对融资者来说相当有益。此外,稳健经营是投资基金的一般投资策略,因而投资基金对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也相当有益。

海外投资基金融资具有如下特点:

(1)海外投资基金的共同特点是,以开放型为主,且上市销售,并追求成长性,这就有利于具有持续赢利能力和高成长潜力的企业获得资金,得到快速的发展。

(2)投资基金不能够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这就避免了投融资双方利益失衡,融资方资产流失及丧失控股权等弊端。

4.外国直接投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中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其一、国际直接投资超越了国际贸易成为国际经济联系中更主要的载体;其二、国际直接投资超过了国际银行间贷款成为发展中国家外资结构中更重要的构成形式。

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出现的最大特点就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不仅是外国直接投资流出的主角,也是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主角。自外国直接投资产生伊始,发达国家和地区就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角。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发展中国家在外国直接投资发展中地位一度有所提高,1993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出占全球的比重在达到了16.1%,对外直接投资流入占全球的比重在1994年达到了39.9%。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一趋势却又急转直下,发达国家重新占据主导地位。

外国直接投资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投资非常活跃。1995-1999年,美国和西欧的相互投资由840亿美元增加到2863亿美元,增加了240.8%。其中,美国对欧盟的投资由488亿美元增加到582亿美元,欧盟对美国的投资由351亿美元增加到2281亿美元,分别增加了19.3%和549.9%。由于美国和欧盟间相互投资的迅速增加,其相互投资占外国直接投资的比重(按对内直接投资额计),就由1995年的25.3%提高到了1999年的33.1%。

(二)间接融资

1.外国政府贷款

外国政府贷款是由贷款国用国家预算资金直接与借款国发生的信贷关系,其多数为政府间的双边援助贷款,少数为多边援助贷款,它是国家资本输出的一种形式。

其特点是:(1)贷款条件比较优惠,贷款期限长,利率低。政府贷款具有双边经济援质,按照国际惯例,政府贷款一般都含有25%的赠予部分。据世界银行统计,1978年世界各国政府贷款平均年限为30.5年,利率为3%。具体来看,日本政府项目贷款转贷期限一般为30年,利率2.2%左右;德国政府贷款转贷期限一般为20年,利率0.75%-3.25%。(2)贷款与专门的项目相联系。比如,用于借款国的交通、农业、卫生等大型开发项目。(3)由于带有一些政治因素,有时规定购买限制性条款。所谓购买限制性条款,是指借款国必须以贷款的一部分或全部购买提供贷款国家的设备。(4)政府贷款的规模不会太大。政府贷款受贷款国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支与国际收支状况的制约,其规模不会太大,而且,一般在两国政治外交关系良好的情况下进行。

2.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是由一些国家的政府共同投资组建并共同管理的国际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旨在帮助成员国开发资源、发展经济和平衡国际收支。其贷款发放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发展中国家提供以发展基础产业为主的中长期贷款,对低收入的贫困国家提供开发项目以及文教建设方面的长期贷款,对发展中国家的私人企业提供小额中长期贷款。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特点是:

(1)贷款条件优惠。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一般利率较低,期限较长,如国际开发协会,主要是对低收入的贫困国家提供开发项目以及文教建设方面的长期贷款,最长期限可达50年,只收0.75%的手续费。

(2)审查严格,手续繁多,从项目申请到获得贷款,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

3.国外商业银行贷款

国外商业银行贷款是指从国外一般商业银行借入自由外汇。它按其期限的长短不同分为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对流动资本的需求或为了支付进口商品的贷款而借入资金的一种银行信贷。其特点是期限较短,用途不限,无须担保,形式灵活,手续简便。中长期贷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对固定资产投资的需要而向银行取得的贷款。其特点是期限较长,风险较高,借贷双方须签订协议并有借款人所在国政府担保。

国外商业银行贷款的特点有三个,一是贷款用途不受限制,企业可以自由使用;二是贷款供应充足,企业可以灵活选用币种;三是与发达国家国内同类贷款相比,其利率较低。

二、国际融资方式的创新

近二十年来,随着国际金融市场全球化,证券化以及自由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金融领域的创新业务日新月异,国际融资这一业务也不例外,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发生了新变化,出现了一些新型融资工具,例如:项目融资中的BOT、ABS,国际股权融资中的存托凭证,债券融资中的可转换债券、中期债券、“龙债券”、欧洲票据,以及风险基金、战略结盟式融资、结构融资等。

融资方式的创新扩大了资金来源的渠道,不仅给投资者带来较高且稳定的收益,也提高了投资者资产的流动性,同时也推动了金融管制方式的调整,进而刺激金融机构进一步进行创新活动。

三、国际融资的经济绩效

(一)弥补资金短缺,加快经济发展

国际资本的流入为一些急需资金的企业开拓了融资渠道,缓解了资金的供求矛盾,为一些正在成长中的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例如,象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建设中,资金短缺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单靠我国的资金积累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必须把视野扩展到国际范围实行国际融资。这样就可以把一些当前本国无力举办的重要项目搞上去,从而有力地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国际融资有利于受资企业技术改造,推进技术升级

首先,国际融资能带来大量的适用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其次,通过市场竞争将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外溢,加速技术在企业之间的流动。最后,还有利于培养高级管理人才,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研究。这些从长期来看都将从根本上提高受资企业的技术水平。

(三)培养了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科技管理人员直接参与项目的生产和管理,他们可以从中借鉴国外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有利于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促进技术和管理的现代化。而且随着利用外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外资企业吸收的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给受资国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国际融资有利于国际分工,提高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国外大型跨国公司在资金、管理及全球网络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通过国际融资,可以充分利用资金、技术和市场网络,把受资国生产的产品销往海外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为其冲击国际市场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外国直接投资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外国直接投资对一国的国际贸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出口和进口规模及结构的影响上:外国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出口的发展,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曾对52个东道国1995年数据进行的一项统计分析(可以把它称为跨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出口贡献弹性分析),论证了跨国直接投资流入和其对制造业出口贡献的正相关关系,对发展中国家,吸收跨国直接投资人均1%的增长,制造业出口增长0.45%,高科技产品出口增长0.78%,低技术产品增长0.31%。;外国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进口的发展,外国直接投资者在运营的初始阶段由于往往对我国市场和当地投入要素可供性了解有限,其进口可能要比后来阶段为多,从贸易平衡的角度来说,跨国直接投资对出口市场扩大的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抵消了,甚至随着进口的增多,可能出现负效应,但是从长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只要这种进口有利于缓解国内供给的不足,特别是中间产品和资本货物供给的不足,将会增强东道国产品的竞争力。

四、国际融资在我国的运用

多渠道的吸引外资,积极稳妥地培育国内资本市场是我国发展经济的战略之一。为更好的发展经济,我国不仅在国内广泛筹集资金,也将国际融资作为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我国主要采取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国际商业银行借款,国际债券,国际股票等融资方式。

我国发行国际债券开始于1982年1月22日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日本债券市场,首次发行了100亿日元私募债券期限12宽限期5年从1982年1月29日起计息年利率为8.7%半年息一次宽限期后每年还款8%,此后的几年间中国在国际债券场都很活跃这一阶段的发行条件较好利率接近伦敦同业拆借利期限一般在7年以上。

我国利用股票进行国际融资是从1991年上海、深圳两地发行的B股开始的,到1994年底共有50余家上市公司向境外投资者发放B股,上市总额达30多亿人民币,筹集外资数亿美元。目前我国企业发行的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在香港上市的H股和红筹股、在美国上市的N股、在英国上市的L股以及在新加坡上市的S股都属于国际股票。

为了推动我国国际融资的发展,更好地发挥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作用,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债的管理,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要尽一步完善外商投资的导向,将更多的外资引向中西部、基础设施、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对外借债方面,要在计划管理、债务监测、借款使用、管理法规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参考文献:

1.卢汉林:《国际投融资》,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

2.史燕平:《国际融资学教程》,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1年1月。

3.储祥银:《国际融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

4.张昌彩:《中国融资方式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7月。

篇8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创新活动;分阶段;专利;溢出效应

0 引 言

我国经济改革不仅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同时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发展和改革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国经济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外因就是外商直接投资(FDI)。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一直保持着良好势头。从我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来看,截至2008年底,我国吸收的FDI金额累计超过8500亿美元。随着我国吸引外资的增加,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活动的影响,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关于外资的进入是否会促进对区域创新活动的溢出效应发生这一问题,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区域创新活动的影响主要在间接方面,外商投资会给所在区域的本国企业形成竞争效应,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设立研发机构后,本国企业在竞争压力下也会增加自己的研发投人,不断强化自己的创新能力。由于本国企业是区域创新活动的主体,在竞争环境中,区域创新活动得到了增强。除了竞争激励之外,外商投资还会对所在区域产生一定的溢出效应。但是,这种溢出效应的存在不仅仅取决于外资进入带给本地企业的好处,还取决于这种好处是否足以弥补由于外资的进入而导致的市场竞争加剧、市场份额下降等负面影响。因此,众多的实证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作用。外商直接投资是否对我国的创新存在溢出效应,不同的学者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在不同的时间阶段我国有着不同引进外资和科技发展政策,同时由于历史、地理和政策等原因,我国各个地区在创新能力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区域的不同类型的创新活动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1 理论模型

同研究FDI对劳动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相似,研究FDI对创新活动的溢出效应也需要构造一个与生产函数类似的创新产出函数。知识生产函数的概念最初是由格瑞里茨(Griliches,1979)在量度研究开发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时提出的,其基本假设将创新过程的产出看作研发资本或人员投入的函数。在专利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选择申请专利作为保护其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学者将专利申请量作为区域创新活动的度量。

因此,本文的研究也将采取将专利申请量作为创新活动的替代变量,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表示水平高的创新活动,实用新型表示水平较高的创新活动,外观设计表示水平较低的创新活动。

古典的知识生产函数本质上是一个具有2个因素的C-D函数,后经学者们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分析区域知识流动属性和检验其对区域创新影响的一个强有力的经验模型工具,该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Q:ALK (1)

Q代表产出,L和K分别代表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A则代表其他影响因素。同样,类似于本文推导知识生产函数的过程,为了体现外商直接投资对知识生产和创新活动的影响,我们将方程(1)写成如下形式:

Q=AIKFDI (2)

此时的A’代表的是除FDI外的其他影响因素。Q表示产出,用各地的专利申请量来表示。考虑到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各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会对当地的知识生产能力产生影响,因此也将这一因素涵盖进去,在模型中用各地的人均GDP来表示。即:

Q=A’L=KOFDFPGDP

由于本文采用的是面板数据集,所以以下方程中的变量将使用双下标,下标i和£分别表示地区和时间。

InPatent-+alnS(3)

Patent-地区在t年的专利申请数量

STP-i地区在t年的科技活动人员数

STEa-i地区在t年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

PGDP―i地区在t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FDI-i地区在t-1年的外商直接投资

V-扰动变量,A、B、y、n称为弹性系数。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覆盖了我国内地4个直辖市和26个省或自治区的1992~2005年数据(由于部分数据未确实,在本研究中排除了地区;另外,FDI对创新的作用具有滞后性,本文选取的FDI数据是滞后1年的数据)。

2 实证研究

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中吸引FDI的阶段划分,本文分别在大举进入阶段(1992~1997年)、调整阶段(1998~2001年)和恢复增长阶段(2002~2005年)3个时间段内研究FDI对我国区域创新活动的影响。

由于经济变量自身的性质,它们之间的共线性或强或弱。本文将用主成分变量替代法进行分析,以消除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下面将首先对有相关关系的InSTP、lnSTE和lnPGDPI,进行主成分分析,用较少的变量代替他们,这些替代变量无相关关系并且反映了原来较多的信息。再用替代的主成分变量prinl、prin2改变方程(3)为:

Infkenn=S+APRIN+Bprin2+nlnFDI+u

(4)

由上式可以估计lnFDI前的系数n的值,以度量外商直接投资对专利申请量弹性系数。

2.1 FDI对我国创新活动的影响情况

首先我们考察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创新能力的总体影响情况,通过对不同类型专利申请的混合时间序列与横截面数据估计以及面板数据分析发现,总体上FDI对中国国内专利申请有稳健的正的影响。但对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来说,只有在20世纪90年代前中期理想,外商直接投资的弹性系数为0.11544;到90年代中后期和21世纪初,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较高层次创新(发明专利申请量)的溢出效应没有前阶段密切,此阶段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05400和0.05982。对国内较低层次创新活动(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溢出效应较大。

2.2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东中西各区域创新活动影响

为进一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同阶段对不同区域的影响程度,下面分别对我国的东中西部区域进行实证研究。

针对东部区域的研究结果,在国内专利申请总量上,估计结果说明,在东部区域外商直接投资每增长1%,在这3个时间段内,将会带来国内专利申请总量0.19824%、0.20771%和0.38222%的增长。可见,外商直接投资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21世纪初的时间段内,推动了我国东部区域专利申请总量的增长,促进了我国东部区域创新活动的发展。

但是,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并不如专利申请总量上那样理想,显著性水平较低,只有21世纪初期的时间段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的显著性水平较高,这说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部区域的创新活动的影响不一样。

中部区域与东部区域相比,在专利申请总量上,外商直接投资在中部区域的弹性系数明显低于东部区域,在3个时间段内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06416、0.38457和0.07721,可见并不理想。但在1998--2001年和2002-2005年2个时间段内对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影响上,中部区域的弹性系数值在东中西区域中是最大的,弹性系数值分别为0.31383和0.20251,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值。这与中部区域具有雄厚的科教资源有关,也与中部区域的吸收能力有关。

中部区域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前后2个时期很不明显。同样,在中部区域3种专利申请量中,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观设计专利的影响是最为明显,在3个时间段内的弹陛系数分别为0.19907,0.24961和0.45615。与东部区域一样,数字逐步增大,但逊色于东部区域。

在西部区域外商直接投资与专利申请量的关系显著。但在外商直接投资对西部专利申请总量的弹性系数的估计上,除了在1992~1997年时间段内高于中部区域的影响外,其余时段都低于东部和中部区域的影响,这与西部区域较弱的产业基础和科技基础有关。

对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的弹性系数上,在本文所研究的3个时间段内呈现出影响渐降的趋势;而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量的影响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2002~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只对低的创新活动(外观设计专利)有较好的溢出效应,对较高的创新活动(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没有溢出效应。可见,虽然我国西部区域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是不仅仅是引进的质量有待加强,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本土企业的学习能力。

总的来看,在全国层面上,外商直接投资在20世纪90年代初大举进入我国时,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但对创新活动的影响程度较低。到90年代末伴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调整,外商直接投资对创新活动的影响作用有所扩大,但是到21世纪初期,随着引资规模的骤然扩大,重视“量”而不重视“质”的现象较为严重,FDI对创新的影响程度又有所回落;在区域的层面上,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部区域创新活动的影响最明显,其次是中部区域,西部区域最弱,特别是21世纪初在西部区域有微弱的负影响;在3种专利上,对外观设计专利的影响最为明显,对发明专利的影响最低。只是在中部区域的恢复调整阶段,外商直接投资对发明专利的影响大于对实用新型专利的影响。

3 提升我国区域创新活动水平的对策建议

根据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结合东中西区域的具体情况,充分提高外资在我国的知识溢出效应,活跃我国各区域的创新活动,提高区域特色自主创新能力,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 吸收外资要与各区域特色自主创新相融合。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知识溢出效应

鉴于东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科技实力较强,消化吸收外资先进技术的能力也较强,所以东部地区吸引外资的目的主要应转向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企业自主研发体系,提高国内企业的研发能力,对一些重要技术。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以提高东部地区特色地自主创新能力。中西部地区高校较多,有利于形成产学研的技术联盟体系,中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需要借助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促进内外资企业的交流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内外资企业之间的竞争效应、模仿效应和学习效应,按照优势互补、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鼓励外资企业在研发方面与国内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合作,促进引进外资与特色自主创新相融合,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效应的发生。

3.2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提高我国东部区域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我国的产业集群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区域,要充分利用东部区域的这一特点和优势。因此,在当地已经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甚至已产生产业集群效应的基础上,定向引进外资项目。同时注意政府在制定招商引资政策时,应突出产业集群特征,应由原来的区域倾斜逐步转向针对集群发展的技术倾斜和产业倾斜。引导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实现地理位置上的积聚,有利于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交流合作,有利于人才在内外资企业间流动;在外资已经进入的区域,应加强外企与本地企业的联系,使外资真正根植于当地并致力于集群的发展,以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效应的发生,这样就可以利用外资在技术、机制、理念等方面的优势,利用外资企业的溢出效应,刺激本地创新活动,提高地方集群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篇9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 西部地区 老工业基地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应当积极利用外国资源,调节引进外资的活动,制订相应的引进外资计划,调节外资的流向和结构,促进经济进一步稳定、持续、均衡地发展。而西部地区作为一个基本单位。在吸引外资的同时,也应着力吸引我国东、中部地区的投资,以便更好的利用资源,组织生产经营活动。

一、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

(一)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积极影响

1.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总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增长的举措中,外商直接投资是最主要的方式。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增加东道国的资本投入、资本积累,从而加快其经济增长。

2.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外资企业的建立可以直接扩大东道国的就业市场。尤其是外资企业中相当一部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就业的影响更为明显。从整体上看,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密集型工业部门所起的作用是正面的,尤其是纺织服装业、电子制造业和饮料加工业所吸纳劳动力的程度要高。

3.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从多方面影响东道国的进出口贸易。就出口而言,外国厂商具有广泛的国际贸易渠道,由此可以减少东道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阻碍:同时外商所拥有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工艺将进一步提高东道国的国际竞争力。

4.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人力资本和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外商直接投资是东道国人力资本集聚和技术变迁的重要源泉,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缺乏现代管理经验和营销技能,外资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可以把先进的技术、管理和营销经验转移到东道国,从而改善东道国的生产效率和要素效率,推动东道国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负面影响

首先,跨国公司对东道国某些产业的股权和非股权控制,容易形成对这些产业部门的垄断,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其次,跨国公司往往实力雄厚。拥有资金、技术与管理上的优势,为了确保自身这种“独占性的生产要素”垄断优势,跨国公司往往会对东道国相关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行业进行产权控制。

最后,在外资技术的引进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外商为避免树立日后的竞争对手,不愿为培植技术创造和开发能力及技术转化和实现能力提供便利和机会。

二、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实践

(一)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连续十几年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经过20年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我国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取得较大的成功,在投资的规模、结构、产业结构分布、来源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与改善。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率先开放及其特殊的经济、地缘、政策和人才优势,首先成为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最大受益地区,并导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扩大。日前,各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差距已经成为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差距日益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并对地区发展间的差异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二)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差异

我国利用外资的地区分布状况差异很大,吸收的外资主要投资于东部地区,并且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外资对西部的投资绝对量和比重甚小,作用有限。这一问题的出现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有关,反过来又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小平衡。

三、西部地区扩大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战略思考

(一)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加强西部老工业基地的升级改造

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全面改善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因此,在西部大开发的初期阶段,我们应当选择一些重点开发地区和增长极,把主要精力和资源放在地区增长极上,使之成为带动相关地区发展的引擎。

以军工、电力、煤炭、冶金、普通机械、烟草加工、纺织和食品等传统产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它们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和科研能力。从长期看,对西部老工业基地进行升级改造。发展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国有及军工等企业中大量的技术人员,是十分可行的。但是。由于历史、社会和自然等因素的共同制约,我国老工业基地在长达3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对外封闭、半封闭的条件下。无论在技术和产业上、体制和机制上都与国际水平形成强烈的反差,老工业基地实际上已开始出现衰退。但由于缺乏国内、国际市场的比较,特别是自恃已进入国际先进科技前列,因而看不到老工业基地的潜在危机。在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之后,中央又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建设,必须与西部大开发紧密结合。在为西部大开发服务中实现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目标。

(二)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战略思考

1.进一步加大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力度。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吸引外资呈下降趋势,为弥补传统引资方法的不足,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新的优惠措施。1998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若干意见》,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的(六点)意见》,2000年国家税务总局了《关于实施对设在中西部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给予3年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的通知》。此外,还陆续出台了一些扩大利用外资的措施,如鼓励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引资。继续把引资作为国企改造的有效途径,允许私企吸收外资发展经济。在吸收外商投资的方式中,继续进行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试点;进一步增加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试点数量,按照规范、有序的原则推进转让项目运营权或收益权对外引资试点等。

2.进一步改善和建设投资环境。首先,要加强“硬环境”的建设。基础设施是吸引外资的重要物质基础。特别是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供电设施系统,更是现代经济发展和发展外向型经济、吸收外商投资的必要条件。其次,要完善“软环境”的建设。要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这包括健全的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外汇市场等:在完善市场体系的同时,应在保护本国工商业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开放一些国内市场,以吸引更多的外资。同时,保持稳定的投资条件,继续开放市场,完善涉外优惠政策,为投资者创造规范的法律环境,加强法制建设,都是非常重要的。

3.按照国有经济战略调整部署,积极引导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我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主要宗旨是使国有资产从部分行业退出和对部分产业集中进入。目前我国国有企

业资产重组约需2万亿至2.6万亿人民币,外商投资是很重要的现实来源,而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的改造尤其需要引入外资。

4.结合加入WTO的进程,尽快向外资进一步开放市场。在西部地区,我们应当逐步扩大对外开放范围,在有条件的大城市进行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试点,允许外资企业利用经营利润到西部地区进行再投资。投资比重超过一定水平的可以同样享受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在一些行业可向外资企业开放一部分内销市场。鼓励外商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有企业的嫁接和改造。

5.加强法律法制建设。健全保护投资的法律,是调整和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和引进技术的重要环节。我国宪法规定鼓励和保护外国投资,体现了我国政府和人民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愿望。此外,我国还陆续颁布了《民法通则》、《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大量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对外商投资经营企业的管理、税收、知识产权等问题做出了具体规定。

篇10

一、对外直接投资现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了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以年平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加入WTO后,国内经济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同时,也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同时也为国内企业培养了一批跨国经营管理方面的高级人才,为我国企业进军海外提供了直接的人力支撑,这是其一;其次,截止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达到8536亿美元,跃居世界首位。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为我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提供了资金保障;再次,英国著名学者邓宁总结出一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人均国民收入在400美元以下,吸收的外资和对外投资都很少;第二阶段人均国民收入在400~2500美元之间,吸收的外资不断增加,但对外投资仍然很少;第三阶段人均国民收入在2500~4000美元之间,吸收的投资开始减少,对外投资开始增加;第四阶段人均国民收入在4000美元以上,对外投资额大于吸收的投资额。按照以上分类,我国目前人均国民收入在1000美元左右,应该属于第二阶段。但我国地域广阔,地区差异很大。按不同地区的经济现状分别进行分析,应该更为合理。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人均国民收入已经超过4000美元,属于对外投资的发展阶段。事实也证明,我国对外投资的主体是来自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而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数量很小。这一切都说明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能力,并且潜力十分巨大,在未来几年里我国将迎来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期。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

(一)全方位市场战略。长期以来,发达国家一直都是海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因为这些地区居民收入高,消费需求旺盛,购买力强;与此同时,投资主体也很注重开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市场,因为这些地区有庞大的潜在消费群,可开发的市场空间很大,抢先在这些地区占领市场有利于形成垄断,以获取超额利润。但中国目前还很少有具备足够力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撒网的企业,因此不能急于一步到位,而应一步一个脚印走逐步发展壮大的道路,根据企业比较优势去选定目标市场。一方面我们要继续保持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基础优势。二十多年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地区,并且已经有了较好的投资基础和经验。鉴于目前现状,从投资区位上看,我们除了要保持在亚洲地区投资的优势外,还应该积极扩大对拉美地区,尤其是非洲地区的投资;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力度。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管理以及悠久的海外直接投资历史,这些都是可供中国企业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因此,国内有一定技术条件的高新技术产业要率先进入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获得先进技术的同时,加速本国产业技术升级,全面提升本企业技术水平。同时,已经具备丰富投资和市场经验的优秀企业,也应积极向发达国家和地区投资,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当地的高素质人力资源,获得最前沿的技术信息,全面促进本公司技术升级。海尔集团在定位目标市场时,大胆向欧美发达国家进军,走先打入发达国家市场,再以高屋建瓴的优势走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战略路线。在欧美凭借高质量、个性化和速度优势打开市场,树立自己的品牌。现在海尔在欧洲和美国都有十几家连锁超市,海尔冰柜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大于50%,销售量在美国排名第三。据全球权威市场调查分析机构EUROMONITOR调查结果显示:海尔集团目前在全球白色家电制造商中排名第五,海尔冰箱在全球冰箱品牌市场占有率排序中已跃居第一。

(二)对外投资方式选择战略。我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主要采取新建、战略联盟和并购三种进入方式。其中,新建方式所占比率高达48%,战略联盟方式为39%,收购兼并排在最后仅占13%。这种以新建为主的方式正体现了目前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尚处于初级阶段的特征。在海外直接投资的进程中,随着对当地经济环境的不断熟悉,以跨国并购为主要手段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将成为主要方式。并购是指跨国公司通过购买某东道国的某个企业的股权,取得该公司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并承担被收购公司的全部债权和债务。并购是企业达到跨国经营目标最迅捷的途径。并购后既便于获得研发能力、技术诀窍、专利商标、当地特许权等战略资产,又可以通过协同效应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同时又有助于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实现规模效应,进行多样化经营,增加企业竞争力,分散经营风险。不过并购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直接投资时,那些外汇资金充裕、管理人员精通国际惯例的企业,在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高于中国的发达国家做战略进入时,可以充分考虑并购,特别是当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是为了获取先进的技术信息、管理知识、经营诀窍、品牌等公开场合不易获得的稀缺资源时最为有利;那些拥有生产技术方面优势,而外汇资金不太充裕的企业或者向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低于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做市场进入的中国企业,以及力图按自己的经营方式和战略意图实施跨国发展的中国企业,采用新建的方式进行投资比较适宜。

(三)本土化战略。经营本土化是海外直接投资经营成功的规律和基本原则。中国企业要成功地实施全球化战略,首先就要学会本土化经营,积极融入到东道国的经济中去。本土化即人才本土化、技术本土化和市场本土化。人才本土化是指在当地培养和吸引人才,让熟悉当地经济环境地人才来经营管理公司业务;技术本土化是指利用当地的技术资源,同时将母国的技术资源向东道国转移,在稳步前进中加入新元素,进行技术创新;市场本土化是指在当地采购和销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中国企业在进入海外市场后,一方面要积极淡化本公司的民族身份,树立当地服务意识,要把自身的经济利益与东道国的经济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另一方面要在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力求实现与当地相融合,积极寻求熟悉当地法律环境、社会人文背景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广泛的收集当地的先进技术和全方位的市场信息,力求在当地完成材料的采购和产品的销售。

(四)技术研发战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在海外直接投资经营的需要,今天的跨国公司已经改变了以母国为研发中心的传统,将研发中心纷纷迁往海外,在那里建立研发中心,充分利用东道国在人才、科技实力及科研基础设施方面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有组织的安排科研机构。通过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发国际化有利于根据当地消费者的偏好以及消费者的需求情况,更加发挥其产品与服务差异化的优势。此外,还有利于捕捉全球范围内最新的前沿信息,使得自己在国际范围内对研发人才的争夺中居于主动地位。

中国企业进军海外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研发这个制高点。考虑到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初级性,应采取谨慎的策略,可以通过先设立小规模的企业,向海外投资企业适当的转让生产应用技术,再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新产品的生产;同时,相应加大技术投入,并不断的投入动态技术,当投资达到一定的规模,市场占有一定份额以后,开始设立自己的研发中心,从事满足市场也面向全球的基础研究。在这方面以研发起家的华为公司走在了前列。作为高科技的华为公司通过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利用国外研发资源,华为能够以国际先进技术和高科技人才为基础进行研究和开发,使研发国际化,从而能够掌握业界最新动态,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研制领导世界最新潮流的产品,实现将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产品,抢占国际市场,提高科技创新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