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公务员诚信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7: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强公务员诚信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加强公务员诚信教育

篇1

一、精心组织,力求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诚实守信是当代公务员必备的最基本的思想道德品质,是我局作风的基本体现,也是食药监系统行风建设的目标之一,针对目前社会上种种不诚信现状,我局适时提出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诚信教育的活动,对提高本局食品药品监管质量、迎接省级文明单位考核组的考核具有重要意义。我局根据云南省文明单位文档测评表的考核内容,将作风建设作为我局本年度工作的重点,结合诚信教育的内容,力求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要内容。

接到上级文件后,以局长陆文频同志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高度重视,月日召开局领导班子局务会议,专门研究我局职工的诚信教育及作风建设问题,学习有关文件,提高认识,制定实施计划和方案,精心组织部署这项工作。为积极配合并确保我局作风建设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特成立XX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以局长和纪检组长牵头,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工作组成员涵盖各科室负责人,这是长期开展作风建设和全体干部职工诚信教育的基本保障。

教育有针对性。针对我局作风建设,局里组织了一次全局职工问卷调查,调研、探讨职工中的作风问题和诚信状况,提出解决方案;月9日召开全局干部职工会议,广泛征求全体职工意见,完善本局的诚信教育活动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和要求,强调干部和党员在全局诚信教育活动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确保了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二、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活动重点

我局在各个层面的教育活动中,首先要明确工作目标,即针对我局申报省局文明单位,在深化诚信教育的基础上,树立良好作风,进一步理顺我局的监管工作体系,加强我局省级文明单位建设步伐,强化规章制度,对干部职工进行严格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完善建档、归档工作,积极开展档案星级达标创建工作,保持监管工作和思政工作的高效结合,保证良好的工作秩序。活动重点是对新录用公务员进行诚信教育活动,重点进行法纪、爱局、建局为主要内容的诚信教育。通过此项活动,使我局每名工作人员都了解了我局局风现状,充分认识局风建设对本局发展建设的重要性,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找出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通过自身的努力,采取相应措施,来促进和推动我局优良作风的形成。

三、积极营造诚信教育的氛围

诚信教育的主体是全体干部职工,因此要在群众性和干部职工的参与性上下功夫。月7日我局召开了全局干部职工大会,宣传动员,讨论形成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月11日召开局务会,范围覆盖各个科室长,局领导全部参加并进行宣传动员,重点宣传局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介绍我局作风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及我局局风现状与目前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积极落实教育活动的方案,做到诚信教育人人皆知、人人皆学的良好环境。

教育活动以科室为单位进行,充分发挥科室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学习采用集中学习和自学相接合的方式进行,月11日—月17日各科室相继召开主题科室会议,认真组织科室成员学好本局下发的学习资料,办公室还专门组织学习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月17日—5月30日开展以诚信执法、诚信待人为主要内容的局风建设教育活动。

四、注重并巩固教育成果,加强对诚信教育长期性、艰巨性的认识

篇2

关键词: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启示

党的十报告强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原则,更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展的道德基础,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将诚信教育放到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而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诚信教育更是不容忽视。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一直处于良好的发展趋势,中外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哪些差异,如何借鉴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经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中外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差异

(一)诚信教育方式的差异

在诚信教育的方式上,我国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主要是通过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主要是通过灌输式、填鸭式的方式来进行,缺乏层次性与渗透性,缺乏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情感体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2]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国外大多数高校注重采用启发诱导式、渗透式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规定每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并使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3]在课程设置上,通过设置专门的课程,把诚信教育渗入到各门学科,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大学生诚信意识。

(二)诚信教育内容的差异

1、学术诚信教育。国外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通过制定荣誉准则来规范大学生的学术诚信行为,对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行为作了明确的说明,对不诚信行为进行明确的界定和分类,对惩罚条款和实施细则有详细的规定。我国高校系统成熟的学术诚信教育理念与方法相对缺乏,有关的惩罚措施与大学生行为管理条例、学位管理条款还存在一定差距,且实施程度和实际反响也值得商榷。[4]

2、借贷诚信教育。国外的大学生借贷诚信教育,主要是指契约观念教育。在平等的基础上,大学生与银行之间是契约关系,通过契约观念的教育,使大学生在内容上更直观的明白怎样保持信用。我国对于契约观念的教育比较缺乏,有些也只是流于形式,缺乏实践性。

3、诚信文化教育。无论是夏商周时期诚信成为道德责任,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到墨家的忠信思想以及先秦时期儒家的诚信思想,都体现出诚信文化的发展与诚信的重要性,但是在现代社会,我们虽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却停留在意识的层面,对诚信文化教育的教育有待加强。在国外特别是西方,诚信超越了血缘与亲属关系,并建立在宗教基础之上,具有明显的他律性。

(三)诚信教育环境的差异

1、社会层面。西方一些国家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制定完善的信用制度,加强对诚信教育的研究。[5]另外,社会上许多社团对诚信教育进行深入广泛的宣传,这都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我国政府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也给予高度的重视,例如2013年教育部下达关于开展高校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将此项活动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制订具体的活动方案,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形成有社会影响力的宣传声势,但是在有关诚信政策与法律的制定和具体实施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空白。

2、学校层面。高校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阵地,所以高校在诚信教育坏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外一些高校充分发挥学校报刊、报栏的功能,积极地开展诚信教育的宣传活动,通过教师的表率作用,学生演讲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我国高校强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切实做好学校理念、学校精神、校风、校训的提炼概括和宣传解释,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创造浓厚的文化环境。

(四)诚信教育制度的差异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制度对于规范大学生的行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国外在管理制度的规范内容,处理程序以及违反规定的惩罚措施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有专门的机构来监督和管理。例如对于“学术不诚信”行为的处理一般可分为四个环节:质疑、申诉、调查、结案,并且对每一环节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与说明。[3]对于诚信档案制度,也有美国的市场主导模式与欧洲的政府主导模式,两者虽然模式不同,但都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法律法规来约束大学生的行为。另外,美国还制定了联邦助学贷款回收保障制度,通过完善的征信体系、担保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来保障助学贷款回收保障制度。[7]中国在大学生诚信管理制度方面注重惩罚结果,无明确惩罚措施,并且学生是惩罚的对象,同时,中国大学生诚信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到监督极少有学生的参与,除此之外中国还缺乏监督机制,缺少法律、经济手段的监督措施。

二、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对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

(一)营造良好社会诚信环境

1、政府层面。政府应立法来规范大学生的诚信行为,例如设立“科研不端行为工作组”,减少无法可依现象的发生。对于政府自身来说,特别是公务员,应严格要求自己,为他人树立诚信的榜样,领导阶层应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并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争取打造信用政府体系。

2、传媒与网络层面。大众传媒也应该有力的配合,可以借鉴德国经验,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的作用,利用其自身发达的传媒功能对大学生进行诚信宣传教育。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设置网络专栏,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另外辅以社会上不诚信行为的一系列的案件进行深入的剖析,无时无刻的向大学生进行诚信道德规范的教育。

3、市场层面。应完善市场信用体系,营造浓厚的市场诚信环境。市场经济把物质利益作为人们行为的驱动机制,唯利是图、假冒伪劣、等社会丑恶现象在一定范围内相对存在,并向高校蔓延,高校学生也屡屡受到这些行为的影响和侵害,出现道德失范行为,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通过自身的调节,树立浓厚的诚信氛围,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良好的市场诚信环境。

(二)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1、丰富诚信教育方式。我国高校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逐渐形成了理论化的教学模式,缺乏多样化的教育方式,这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是不利的,我们应改变传统的填鸭式与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模式。将诚信教育与客观场景、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寓教于乐,采用多样化的辅助手段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2、塑造诚信校园文化。校园是大学生经常性居住与活动的场所,因此形成优良的诚信氛围是至关重要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刊校报进行宣传,例如,我们可以借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做法,新生开学时,在校刊里用两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以教务长的名义致所有学生的“学生守则”,分发到各个宿舍,便于学生阅读,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3、加强教师示范作用。德高为师,学高为范。教师的言行对于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阶段的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要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以身作则,作为榜样来教育其诚实守信。同时,学术诚信不止是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是对高校教师的要求,近年来不断出现高校教师学术抄袭问题,教师在学术问题上应严格要求自己,杜绝抄袭,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4、充分利用互联网与图书馆。借鉴国外大学经验,建立自己的网站,将诚信规范、荣誉誓言等在网站进行公布,并对学术诚信做出详细的要求,对抄袭的概念、表现形式及出现的原因做出详细的界定,力求简单明了,以便教师和学生进行查阅、参考[8]。另外,大学的图书馆对新生进行培训,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利用图书馆资料,在图书馆设立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学生提供的作业进行鉴别以确定是否有抄袭的现象。

(三)吸取优良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在诚信教育中,优良的传统文化具有其独特性,它的无可取代的作用在无形中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国外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利用宗教文化,通过其向大学生灌输宗教信条,从而激励大学生将此内化为自觉的诚信行为。虽然我们没有统一的,但是我们却有共同的文化底蕴,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儒家文化。[9]儒家思想提出来的“仁义礼智信”五个道德范畴,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诚信不仅是个体道德的基石,更是行业立身之魂,社会和谐有序之道。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来说,我们更应该倍加珍惜这一重要思想,并紧密结合现实状况,吸取精华,加以整铸,形成促进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的文化软实力。

(四)完善诚信教育制度建设

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不仅要靠教育,管理制度的约束也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应建立严格的诚信档案制度,大学生诚信档案是一个动态性、公开性且内容丰富的评价记录系统[10],详细记录个人的基本信息,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来记录大学生的诚信情况,高校可以将此对外进行公布,银行与企业会充分利用这些记录情况对大学生拖欠贷款与工作频繁违约等失信行为构成有效的制约。

其次,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将德育作为考核学生的重要内容,对失信行为给以惩罚,比如在学籍管理中重视对考试作弊的处罚,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对恶意拖欠学费的行为,取消其评优资格等。但是对违规学生的处理采取比较人性化的制度。对违规的学生并不是简单的处理了事,而是对其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允许学生在判决后有上诉的权利,一方面保证诚信制度的有效实施,在另一方面维护学生的权利和尊严。

再次,设立专门的学术管理制度,通过严密的制度监督来维护学术成型,加强做科研写论文过程中的道德自律。制定相应学术规范,坚持事实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所发表的科研成果应充分尊重和借鉴已有的学术成果,注重调查研究、实证研究,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资料的学术信息的基础上,力求论证缜密,表达准确。学术成果不重复发表,鼓励学术创新。对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的科研现象,一旦有机构或者个人举报,高校即对该举报机构或个人给予奖励。[1]164(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崔延强.中外大学生诚信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91,164.

[2]张艳霞.浅析中美高校诚信教育的异同点[J].辽东学院学报.2004,(4).

[3]李玲,李红.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对我国的价值借鉴[J].太原师范学院报.2012,(4).

[4]付艳,高校学术诚信教育的危机与对策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

[5]刘蕾.国外诚信教育及对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张俊.诚信教育在国外[J].基础教育.2006,(10).

[7]肖俊杰.美国联邦助学贷款回收保障制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文,2011.

[8]赵奕.美国大学图书馆学术诚信教育启示[J].图书馆论坛.2010,(4).

篇3

论文摘要:诚信是人的品德,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也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失信"现象大量增加。该文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失信"现象及其危害以及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教育的措施。

诚信是人的品德,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也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我国历来被称为“信义之邦”,历朝统治者和学者都非常重视诚信,把诚信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规范。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诚信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调节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系了秩序的稳定性。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走上了发展市场经济的道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中国的经济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与此相伴的是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失信”现象大量增加,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失信”现象及其危害

我国传统的诚信思想所侧重的是对人际关系的调节,而对于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契约关系、经济关系的调节则软弱无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诱发了失信现象的大量增加,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1.信用缺失现象比较严重,信用状况堪忧

(1)经济活动中的失信行为比比皆是。合同履约率低,据国家工商部门统计,目前中国每年订立的合同约有40亿份但却只有五成的合同履约;债务人大量逃避债务,三角债问题严重,一些企业恶意拖欠客户货款或银行贷款,欠债不还甚至成为一些企业的“共识”。致使三角债问题严重,银行呆坏账率极高;假冒伪劣商品满天飞,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利益甚至身体健康。

(2)政府的失信行为大量存在。有些地方浮夸造假现象令人吃惊,“面子工程”大行其道,欺上瞒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愈演愈烈;有些政府部门决策主观化、随意化,政策朝令夕改,出尔反尔,甚至玩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执法人员滥用权力,吃拿卡要,无利不办事,有利乱办事,腐败想象较为严重。

(3)社会失信现象也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连昔日严肃的学术、教育领域也出现大量的失信现象,假文凭泛滥成灾,学术腐败问题有增无减。

2.“失信”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危害

(1)失信行为制约着投资和消费的增长。失信行为的多发使银行从效益和安全出发,只能把钱贷给一些股份制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很难获得贷款,形成信贷领域的“马太效应”;失信行为的多发同样也制约着消费的增长,由于生怕假冒伪劣和虚假广告,老百姓不敢放心消费。

(2)失信行为也破坏了一些地方的投资环境,制约地方经济发展。失信行为使一些地区出现企业和资本大量外逃,经济严重倒退,沦为信用恶化的“重灾区”。由于不讲信用,一些人虽然暂时得到一点小便宜,却给地方经济带来苦果,严重破坏了投资环境,窒息了地方经济发展。

(3)失信行为也给社会生活造成严重后果。失信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也必然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道德败坏,虚伪泛滥,会对社会秩序产生严重破坏,给精神文明建设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二、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教育的思考

通过以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失信”现象及其危害的分析可以看出,“失信”现象的多发已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为此,必须强化诚信教育,在全社会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体系。

1.大力开展诚信教育,确立市场经济诚信理念

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约束比法律约束的范围更广,效果更佳,道德约束的是人的灵魂,而法律约束的是人的行为。有道德人不需要法律的约束,法律约束的应当是那些丧失道德标准的人。诚信的道德理念并不是完全自发形成的,必须通过教育有意识的培养而逐步形成。因此,必须通过开展诚信的道德教育,汲取传统诚信思想的精华,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理念。要通过教育,使人们明了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本准则,是成熟的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懂得“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为了利润,必须首先信守道德,诚信就是生产力”的道理。 转贴于

2.加快社会诚信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维护正常的信用关系

有了道德约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人都自觉诚实守信,道德缺乏强制力,必须建立完备的信用法律体系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传统的诚信思想之所以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就是由于缺乏制度的强制力。因此,加强诚信原则的制度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失信成本。造成我国失信现象严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失信成本低于守信受益。因此,应加大执法力度,根除失信者的侥幸心理,对违约失信行为制定更加严厉的赔偿和惩罚规则,达到事前就能产生威慑失信行为的力量。

3.强化政府的信用职能,规范政府的行为

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缺失的深层次原因是改革和管理还不到位,虽然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政府部门角色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仍然存在。正如有人所说:“政府是一个感染力极强的以身示范的老师,不论教好教坏,它总在以自己的楷模行为教育整个民族”。公务员之家。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当前依法行政的当务之急是克服地方保护主义。要按照建立“有限政府”的要求,按照“政府创造环境,民间创造财富”的市场经济一般原则,真正落实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切实依法行政。

4.多方努力,构建诚信保护网

依靠技术进步构建诚信的技术基础,加强科技防伪研究,培养更多的防伪专业人才;建立社会化的个人信用制度记录个人的信用情况,信用号码伴随个人终生,与个人的就业、贷款、投资、消费直接挂钩,使信用不良者无立足之地,以减少失信行为的发生。

我们相信,开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教育,只要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经过全社会的努力,就一定能够营造一个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环境,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参考文献

篇4

一、提前完成办公室搬迁任务,按要求正规办公秩序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办公室搬迁工作,按办领导的指示,根据所分配办公室面积和布局,拟制了办公室分配方案,并多次到现场进行勘察,合理部署,加班加点做好装饰隔墙,购置办公桌椅等,全力做好搬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按照早筹划、早准备、早搬迁的原则,制定了机关搬迁方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规定,秘书处全面负责对各科室的贵重物品、办公用品进行认真细致的登记统计工作,购买了包装材料,提前对贵重、易碎、保密资料、文件等进行了集中统一、重点管理,确保在搬迁工作做到万无一失。元月22日经机关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顺利地完成了办公室的搬迁工作。

办公室完成搬迁后,正值春节前夕,科室全体人员,全力以赴,迅速整理好文档室、会议室各类文档、财务资料及各类贵重物品。按照市行政管理局的要求,加强了机关人员出入管理、政务中心一卡通使用管理、就餐管理、车辆、办公用房管理及春节期间安全管理工作,依据《市政务中心管理规定》重新修定了《台办机关管理规定》使全体人员尽快适应政务中心集中办公的各项要求。春节期间安排了机关值班人员,确保了办公室区的安全。

二、高标准完成机关接待、后勤保障工作,工会定期活动

1、春节前秘书处拟定并下发了《关于元旦、春节期间走访慰问台胞台属的通知》、《“两节”期间活动安排表》、慰问了台胞台属和台资企业;积极配合经济处、交流处搞好春节慰问,2006年在肥台商酒会,上半年接待台商台胞43批次170人次。

2、为机关人员办理了单位团购房相关手续。

3、积极搞好并落实离退休干部的各项待遇。元旦、春节期间,陪同办领导看望慰问了离退休老干部。按时办理离退休干部的医疗费、护理费申报、审批和经费发放工作;落实他们的政治、生活待遇。如,离休干部XX,去年年底,患高血压、心脏病住进医院,3月份,在安医附院急需做腹动脉血管瘤摘除手术,办领导多方请示市领导、协调市财政局等,按照特事特办的要求,解决了医药费问题。专题对离退休老干部开展集中走访和调研活动,就离休干部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手续繁杂、报销医药费不及时等情况,撰写《关于成立市离休干部医疗保障中心的建议》向市老干部进行了专题汇报,受到各级的充分肯定。

4、组织机关全体人员进行身体检查。

5、换发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统计管理登记证》。

6、及时办理单位退休、调入、调出人员的工资、医保、住房公积金等相关手续。

7、完成台胞接待中心出租车队事业单位的改制工作。

8、按照“用有限的钱做无限的事”原则,在编制说明时充分考虑经济效率,即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先计划工作再编制预算,使资金真正用到实处,发挥作用。做好迎接市财政局上半年财务检查和审计工作;根据财政局统一部署,结合我办2007年计划开展工作情况,认真编制了2007年度预算说明和2007年度预算(一上)说明,并及时上报相关数据材料。

9、认真抓好机关车辆的使用管理。抓好车辆的用车安全管理教育,确保用车安全。搞好XX市公务用车情况统计及填报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办理了新申请接待用车的申请购置工作,及时办理了相关手续,招聘了驾驶员。

10、5月中旬至6月底在工勤XXX生病住院期间,秘书处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加班加点,全力搞好文件交换、会议室、办领导办公室卫生及机关勤务保障工作。

11、工会组织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春节期间开展了“贤内助座谈会”、“三八”期间组织机关全体开展保龄球等活动,丰富了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认真贯彻学习《公务员法》,加强机关公务员队伍建设。

组织机关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公务员法》,按要求组织公务员进行《公务员法知识测试题》的笔试。六月份,完成了机构编制公务员情况调查统计工作,对《公务员基本信息》进行采集,以便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管理。加大对新录公务员和干部参加公务员业务培训,定期组织考核和测评,公务员定期进行自我小结和述职报告,牢固树立干事业、就热爱对台工作的思想信念,强化从政道德和诚信教育,以时不待我的精神,增强优化环境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四、把效能建设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第一要务,真正把为投资者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紧扣市委八届十次全委会提出的“三大推进”的要求,整顿和强化机关作风建设,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改进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方便台资企业、台胞台属和群众办事,全面搞好来访接待、投拆、跟踪保障、服务咨询等环节,确保对台工作全面顺利、高效开展,确保机关服务质量,确保为招商引资工作营造和谐、高效的优良环境,真正把为投资者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办成立了机关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秘书处具体负责效能建设办公室和信息员工作。准时完成市效能办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制定和完善了《XX市台办效能建设实施准则》、《台办机关规章制度》,并重点在保密工作、规范财务工作程序、加强资产管理等方面做了进一步完善,努力提升机关“三个服务”水平,着力构建机关信用体系。严格执行“四项制度、四条禁令”(即:限时服务制、两次终结制、特事特办制和AB岗位制,严禁有令不行、办事拖拉、吃拿卡要、态度刁蛮)。积极为在肥台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只要是台湾同胞需办的事,台办全体人员都及时处理,做到不拖拉、不推诿、不扯皮、不敷衍塞责,讲团结、顾大局,密切各处室之间的团结协作。凡台办职责内该办的事,当日答复立即速办;凡生活、生产中遇到的矛盾需要协调时,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化解,确实解决矛盾直到对方满意;凡台胞台属(资)面临各种困难,需要帮助时,积极协调、疏通,从解决困难入手,提供帮助,以最快的速度、最简便的手段把投资环节运作最少,积极为台资企业创造务实高效的投资环境。机关全体人员为全市招商引资和为台商协调服务,坚持“三不怕”原则,即:不怕求别人丢面子、不怕受委屈、不怕得罪人,把应有的服务保障工作体现到关爱的每一个细节上,使台办真正成为台湾同胞在肥的娘家,成为台商投资最信得过的责任单位。

篇5

2、搞好20**年度年终总结、研究制定2010年工作要点;

3、做好20**-2010年年度勤工助学岗位调整工作;做好寒假勤工助学工作;

4、做好20**年开发银行国家助学贷款贷后日常管理工作;开发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包括毕业生)贷后教育、管理工作;工商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到期、逾期人员催交还款工作;

5、总结20**年国家奖助学金评审、资金发放工作;做好“华润助学基金”评审工作;

6、完成200**级入学新生心理普查数据的处理和分类筛查工作;

7、邀请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书林做一场《理想信念价值》专题讲座;

8、在大学生中开展学习长江大学“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人梯精神”活动,深化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9、组织一场全院性形势政策报告会;

10、在全院学生班中开展心理卫生普及主题教育活动;

11、加强诚信教育,以各种形式开展考风考纪教育;

12、参加**省贯彻中央16号文件成果展示会。

13、总结分析2010届毕业生秋季招聘会情况,分析各专业形成总结报告;

14、统计20**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审查灵活就业,上报就业率,形成就业奖励建议方案;进行2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研究,形成分析报告;分专业进行就业信息的分析统计,收集整理招聘企业相关资料;

15、组织毕业生参加地方院校、人才市场的专场招聘会和网络招聘会;邀请并组织中小企业进校招聘活动;

16、指导毕业生参加各类公务员考试;

17、组织一场优秀校友事迹报告会;参加铁路行业人才培养交流研讨会;到用人单位进行走访调研,推荐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

18、指导并督促各院系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活动;

19、为迎接明年60年校庆,联合宣传部、团委,面向全校教职员工和用人单位征集优秀校友信息;

20、开通校友会网站;

篇6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信用”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坚持依法行政、阳光行政和加强监督为重要手段,以建立统计政务领域失信记录和实施失信惩戒措施为主要方面,以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为治理重点,不断提升统计干部诚信履职意识和诚信行政水平,引导树立社会诚信意识,提高社会诚信水平,优化统计工作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推进依法行政。将依法行政作为统计部门与统计干部施政履职的根本准则,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要求。将统计依法行政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和服务的全过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

(二)推进政务公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评价相结合,按照“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在保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依法公开统计政务信息,加快推进政务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全过程公开,提高政府统计工作透明度。

(三)推进守信践诺。在统计管理和统计服务的各领域全面贯彻公平正义原则,提高统计诚信施政、诚信作为和诚信执法能力。建立健全守信践诺机制,推动各级统计机构和统计干部诚实守信、清正廉洁、恪尽职守和敢于担当,为全社会做出表率。

(四)推进勤政高效。改进统计执法模式,创新统计服务模式,推行网上服务、并联服务和服务质量公开承诺等措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着力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统计信息、咨询、监督体系。要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执法,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平等对待行政相对人,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坚决纠正执法过程中趾高气扬、态度冷漠、敷衍塞责等现象;坚决杜绝吃拿卡要、、故意刁难,办人情案、办关系案等现象。

(五)推进奖惩并举。按照联合惩戒管理办法,结合市信用“四张清单”,依法依规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机制。对统计造假、弄虚作假领域进行重点治理,构建政务诚信联合奖惩机制。建立统计违纪违法举报制度和干预统计工作记录制度,加强社会各方对政务诚信的评价监督,加大对政务失信行为的曝光力度,形成多方监督的信用约束体系。

三、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及时间安排

(一)保障机制和制度规范

1.组织保障(2020年5月至6月底)。修订完善本单位征信管理配套制度,成立县统计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主管领导、责任科室及具体负责人员,及时更新联系方式并完成向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

2.信用制度落实(2020年6月至6月底前)。根据县信用办出台的各项信用相关政策,及时制定本单位信用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办法。

(二)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和应用

1.加强信用信息归集(2020年6月至12月底前)。继续以《省公共数据和一网通办管理办法》及《市公共信用信息目录》为指引,将统计诚信示范企业、统计信用承诺书及表彰奖励荣誉等公共信用信息及时归集到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

2.加强统计信用信息报送(2020年1月至年底)。县统计局高度重视信用信息上传与报送工作,围绕本单位信用建设的重点和热点工作,及时上报工作动态,并上传至“信用”网站。规范统计数据的采集与,推进统计数据信息在全社会的应用。截至到6月末,共上传信用信息10条。

3.完善落实“双公示”制度(2020年1月至年底)。按照“应归尽归、应示尽示”的要求,结合“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全面梳理编制本单位行政处罚事项目录,动态更新。及时将行政处罚等信息通过市政务服务网向社会公示。截至到6月末,我局无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事件发生,按照信用要求完成了信息录入员和信息审批员的注册工作。

(二)加强统计信用监管

1.继续开展统计信用承诺(2020年1月至年底)。根据《县社会信用体系信用承诺实施方案》,县统计局在统计监督检查、统计信用修复等方面继续推行统计信用承诺制,将信用承诺纳入市场主体信用记录,作为对市场主体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依据。

2.继续开展统计信用修复(2020年6月至12月底前)。根据《省公共信用修复管理暂行办法》,依法依规开展失信主体的信用修复工作。积极开展政策宣传解读,引导失信主体自愿参加各类信用修复培训,实施主动修复。

3.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2020年1月至年底)。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统计领域法人、统计从业人员诚信制度和信用档案,建立并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探索运用“双随机+信用”监管模式,加大对失信、不良信用主体的监管频次,优化对诚信主体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对统计失信企业的认定和公示,对统计严重失信企业要实施联合惩戒。

4.拓展“信易+激励”应用场景(2020年6月至12月底前)。积极运用信用评价结果,多领域、多途径地探索创新“信易+”应用场景。充分发挥统计诚信企业的激励作用,推广企业注册“信易贷”。到6月末,共推广15家企业注册“信易贷”。

(三)加强依法统计诚信统计

1.加强统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2020年1月至年底)。将统计诚信教育贯穿到统计工作全过程,提升统计人员守法意识和诚信意识,利用对“四上企业”及相关部门开展统计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契机,进行政府诚信教育,3月20日至21日,我局召开了五期的“五上”企业及相关事业单位、限下贸易抽样单位、劳动工资抽样调查单位的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会议,共13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有效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增强了统计诚信意识。我局将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将诚信教育纳入党校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和公务员培训课程。

2.加强企业统计信用监测(2020年1月至年底)。完善“四上”企业统计数据信用监测制度,加强统计数据日常监管,对在统计调查、业务管理和执法检查等履职过程中获取的企业信息进行信用信息认定,引导企业依法统计、诚信统计,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

3.积极开展统计执法检查(2020年6月至12月底前)。2020年持续保持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高压态势,积极开展执法检。制定全年执法检查计划,提高检查的针对性,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问题开展重点检查,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

4.落实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2020年5月至年底前)。认真做好统计领域数字造假问题线索工作台帐和领导干部违规干预统计工作记录制度,完善市统计局全面落实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办法,签订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书,压实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第一责任、主体责任和直接责任,把依法统计、依法治统贯穿到统计工作的全过程,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

(四)加强统计诚信宣传

1.开展统计诚信宣传活动(2020年1月至年底)。结合“12.4”国家宪法“12·8”《统计法》颁布日、人口普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统计诚信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深入开展统计诚信宣传,打造全社会依法统计诚信统计的良好环境。

2.发挥统计违法违纪案件警示作用。加大统计违法典型案件的通报力度,加强统计失信案例警示教育,不断提升统计执法影响力,提升统计诚信宣传水平。

(五)完善工作保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县统计局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处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统计执法监督局为责任处室,责任处室负责人为联络员,具体负责信用建设管理工作,各处室、单位协助配合,确保各项任务有效落实。

2.健全机制制度。根据县信用办要求和统计工作的特点,及时制定统计信用建设工作要点及相关制度,使信用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成立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全面组织、指导、协调本辖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把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推动信用建设与业务工作、诚信教育与管理举措融为一体。确保2020年实现信用工作“八个有”,即有实施方案、有组织保障、有信用记录、有项目经费、有政务应用、有市场应用、有宣传教育、有创新示范。

2.严格督促检查。统计局各科室要完善督查检查制度,采用多种形式,不定期进行抽查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坚决杜绝对政务诚信建设工作推进不力、落实不到位或弄虚作假的现象发生。强化守信践诺机制。开展统计干部守信践诺活动,严格履行向社会作出的承诺,把政务履约和守诺服务纳入政务诚信评价体系。

篇7

一、加强领导督促,及时掌握进度

为了抓紧自查迎检,保证“五五”普法圆满收尾,本年度我们进一步调整充实了“五五”普法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人员,对法制辅导员、讲师团队伍也补充了力量。新年一开始,我们就制定了全年普法工作安排,并召开了全镇“五五”普法工作安排会,召集全镇所有镇、村(社区)、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对他们进行了部署。各单位回去后分头按《安排》开展普法工作,积极行动。我们领导小组成员分片包干,全年三次到分管片区进行较系统的检查督促,并召开了两次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听取各单位汇报,总结出好的经验,及时进行推广,并布置下阶段工作,使全镇“五五”普法工作一直按《安排》有步骤地紧凑进行。

二、按照既定计划,开展学习宣传

我们在《安排》中对全年法律学校的内容作了具体规定,各单位认真开展了学习宣传:

(一)进一步学习宣传了宪法。办公室作出具体安排,机关干部集中学法。

(二)继续学习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政策,镇政府机关开展了三次集中学习。法制辅导员下到各村(社区)、企业、单位进行专题辅导,培训全镇群众的社会主义法制理念。

(三)深入学习宣传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相关的法律法规。全镇各单位根据本单位专业特点和面临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选好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学习,切实做到以相关法律为武器,解决好本单位的实际问题。

(四)认真学习宣传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领导小组作好布置,司法所根据本镇实际情况,就安全生产、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民生问题,指定各单位带着自身问题学习。

三、搞好法律“六进”,实践依法治镇

(一)我们搞好了“法律进机关”活动。镇政府机关带头进行,把法律作为机关学习的重要内容,做到了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充分利用机关学习园地、例会、知识培训等阵地为公务员学法提供条件;建立和落实公务员学法制度,逐步实现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工作规范化;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度,把依法行政水平和效果作为工作考核内容;积极开展向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了管理和服务全过程。

(二)开展了“法律进乡村”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了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以“四下乡”活动为载体,开展法制宣传资料、法制信息、法制文艺和法律服务进乡村活动,切实增强了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三)开展了“法律进社区”活动,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建立了社区居民学法制度,建立社区法制宣传橱窗、法律图书室、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定期开展群众性法制宣传专题活动;充分发挥了居民学校、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等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作用,开展公益法制讲座、居民法制论坛活动;结合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大力加强社区居民的自治组织建设和社区工作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了“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

(四)开展了“法律进学校”活动,推进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充分发挥了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将法制课列入教学计划,落实法制教育教材、课时和师资;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开展学法、用法实践活动,组织和引导学校开展依法治理活动。

(五)开展了“法律进企业”活动,促进企业依法、诚信经营。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和法制培训,提高企业依法经营和依法管理水平;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坚持法制教育与诚信教育相结合,开展了争创诚信守法企业活动,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六)开展了“法律进单位”活动,促进法治化管理。各单位切实履行了法制宣传教育责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建立了法制学习园地,开展经常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开展了对单位人员的法律培训,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社会性公益法制宣传。

四、继续开展培训宣传,认真进行总结表彰

篇8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就业指导  重要作用

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就业指导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作为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力量。因此,辅导员应发挥自身优势,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指导大学生顺利就业。

一、辅导员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优势 

(一)辅导员的角色优势

辅导员作为学生大学四年的直接管理者,与学生易于沟通且关系密切,因此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是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使其更加系统规范、扎实有效的有利途径。高校辅导员由刚刚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担任,他们在年龄、知识背景、生活阅历等方面和大学生比较接近。有的与所带学生有着相同或相似的专业背景,这就为拉近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提高就业指导效率

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在工作中把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这样做可以很好地把就业指导作为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为辅导员进行就业指导提供方向和理论基础;还可以做到对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及时分析学生自身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制订科学的职业规划,转变就业观念,掌握求职择业技巧,实现顺利就业。

二、辅导员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弊端 

(一)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知识缺乏

目前由于高校辅导员自身工作的局限性,专业化队伍建设严重滞后,没有系统学习就业指导理论及方法。没有对辅导员就业工作的专题培训。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他们显得力不从心,指导也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有的辅导员过分渲染就业形势的严峻,给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心理负担。有的最多只是给毕业班学生举办一两次讲座,穷于应付,不能提供贴近市场实际的高水平指导。 

(二)就业指导工作职责不够明确 

当前大部分学校没有明确将指导学生就业纳入辅导员职责,没有制订科学的监督考核办法,也没有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奖励机制。许多辅导员凭着对学生的爱、关心在默默工作。但也有少部分辅导员因为缺少监督考核,对学生漠不关心,从而影响辅导员指导就业工作的积极性。 

(三)影响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由于辅导员处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第一线,学校的每次活动都要通过辅导员传达落实,尤其是学生解困、欠费问题,心理问题、学校的安全稳定等都需要辅导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除此之外,辅导员还要承担党团、行政、教学和科研等其他工作,每个辅导员都肩负着巨大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压力。因此,辅导员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全体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分散了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三、发挥就业工作中辅导员的指导作用 

(一)加强辅导员理论修养和业务能力提升

辅导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从容应对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挑战,达到就业指导的专业化、专家化,最终实现就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辅导员的多重角色要求其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同时要具备调查研究和预测能力,以便准确把握、正确分析、科学判断就业发展趋势,还要具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因此,

(二)提高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可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思想观念、就业心态等特点,加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与就业观教育,加强就业诚信教育、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和敬业精神教育,从而调整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使学生顺利就业。辅导员如果把就业指导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就可以很好地把就业指导作为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同时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为辅导员进行就业指导提供方向和理论支柱。 

(三)辅导员提供有效的就业信息 

辅导员应广泛收集毕业生需求信息,拓宽就业渠道,努力提高毕业生需求信息的实效性和利用率。此外,辅导员应建立就业信息平台,可以通过公共邮箱、飞信、qq群等多方面的网络联系方式,做到及时、准确地向每个毕业生提供可靠、有效的就业信息。 

(四)开展辅导员的就业指导 

辅导员应注意发现学生在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专业技术运用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配合就业指导课和专业课教学,对学生加以培训和提高。尤其在就业指导方面要更加细致、有针对性。如求职择业的程序,怎样准备笔试内容,甚至在仪表包装、言谈举止等细节的技巧方面,辅导员都要给予毕业生具体的指导和培训。对于考研学生、考公务员群体,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为他们的考试、复试创造条件。

        

(五)明确就业心理指导的核心地位

对于辅导员来讲,都要耐心地跟学生进行思想沟通,让一些对择业、就业感觉迷茫和遥远的学生,从一开始就清醒起来,为自己的大学生涯构建规划,确定目标。实践也证明,成功总是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引导学生进行人生定位,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养成独立、自信、自强,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是学生今后择业、就业是否顺利的关键。

   (六)加强就业指导中的素质教育

辅导员不要完成上级要求的就业指标而对毕业生的择业进行负面影响。例如,加强就业诚信教育,不要以完成就业率为目的,致使毕业生随意签约,再“骑马找马”任意毁约,这是一种对毕业生不负责任的表现,也为其所在高校的社会声誉蒙羞,而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发展,不能因一时的业绩而造成今后更大的就业损失。 

参考文献

[1]靳恰.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中指导作用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

篇9

关键词 儒家思想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

The Promoting of Confucianism to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ZHOU Yu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0)

AbstractConfucianism is profound, and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It is the traditional spirit of China, and had far-reaching implications to China's social development, occupies a pivotal position, it contains positive elements, can be taken as a valuable resour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nd play a role pf promoting the spiritual civilization; The content of which there will be serious constraints of feudal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only to enhance the positive factors of Confucianism in the correct guidance, do keep the essence, remove the dross, to make Confucianism play an active role i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Confucianism;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1 儒家思想的主要精神

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一直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未曾止息的发展使它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它沉淀在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处事,更是中华民族发展、复兴的深层次精神支柱。同时也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系统,其主要精神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孔子在继承殷周对天的敬畏的同时,把天的人格内涵变成具有必然性特质的命运,其中既包含宗教的色彩,又包含人的道德与天的规律性的合一。孟子则在此基础上更多的强调人界定天,而不再强调天的主宰性和宗教意义。天人合一的思想发展到汉代,演变成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他将阴阳五行的学说引入了儒学,由此提出“人副天数”之说,鼓吹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天人合一论。张载则把“天人合一”看成是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天人协调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儒家繁杂的天人合一思想中既有正确的观点也有错误的理论,但是从其对民族文化推进作用和深远影响来看,其思想是在充分肯定自然界与精神的统一,以及对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相互协调的关注。

第二,“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儒家不仅维护“礼治”,而且还提倡“德治”,非常重视“人治”。 儒家认为国家是否有序应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 “礼”是法的一种形式,它的核心是维护宗法等级制度,如果违反了“礼”所设的规范,就必须受到“刑”的惩罚。 其“德治”主义则是主张通过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不是通过外在的纲条而是通过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向善,知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种积极的方式可以从源头上来解决问题,而这一点也正是法律制裁所不能从根本上办到的。 儒家的“人治”主义,是把人当作具有复杂变化性和有主动选择性以及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对人的特殊性、可能的道德发展及同情心的重视,“德治”强调道德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教化者本身的道德水平,所以这也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着巨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又发展为了“为政在人”等过于极端的“人治”主义。

第三,“忠恕”、“五伦”的处事原则。“忠恕之道”即推己及人的仁爱之心是孔子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总的指导原则,所谓“忠”指忠诚待人。所谓“恕”,指宽厚待人,这是仁者爱人的两个不同方面。孟子将全部人际关系分为五大类,提出“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成为调整社会人际关系的准则。儒家思想中严重的等级观念及男尊女卑的观点是典型的封建残留,是与当代社会完全不符的,应当被摒弃,然而其中的仁爱思想等一部分却又是可取的,这些正确道德行为取向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观。

第四,“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儒家思想主张义和利的结合,他们强调“富民”、“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义然后取”的原则,反对 “不义而富且贵 ”的行为。 儒家义利观强调的是重义轻利,重公义,轻私利,当利和义发生矛盾时,把义放在首位,舍生取义。

第五,中庸原则。历代儒家都把中庸看作是道统正传,它在儒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孔子的中庸思想中,强调中和、和谐, 反对过犹不及,反对固执一端而失之偏激或片面,“叩其两端”来把握事物,这种中庸的思想不仅成为了儒学的主要思想方法,同时也成为了儒学的道德原则。当人的心性修养能达到“中和”境界也就能与天地万物相和谐。而儒家和谐观的重要内容也正是以中为度,中即是和。

2 儒家思想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儒家思想作为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深深影响着人们人生观、价值取向、行为标准的形成,我们若能将其积极因素发扬,必然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发扬儒家思想中的德治思想,使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推动有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发展,推动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

儒家很倡导忧国忧民的思想,并且重视将这种忧患思想转化成为爱国爱民的积极行为,政治上的人治与德政。儒家清楚地提出来治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是修身、齐家,对于每个人而言,道德是立身、事业、理想这三者之本。儒家同时还非常注重执政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带头领导作用,要求执政者先正己后正人,要忠于职守和洁身为民。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就需要各级领导的带头作用,在法治的同时做到以德服人。

(2)积极倡导仁爱思想,追求克己为人,有利于建立安定和谐的人际关系。儒家思想认为可以通过一个人对待父母的态度来推断他对国家、社会、他人的态度,家庭伦理可以作为教化社会的工具用来推己及人,提倡在全社会形成仁爱之风。儒家主张平等待人,提倡宽容精神,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强调自责与自律,与人为善,不与人为恶,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儒家的这些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人际关系面临着更加多样复杂的考验,更多的年轻人成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这些进入社会的八零九零后大多数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他们身上缺少的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宽容精神,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不够成熟,没有一个正确的方向,而儒家的仁爱、平等、宽容的精神正好可以给他们正确的指导,处理好各种人际问题,建立安定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其道德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倡导重义轻利,反对利己主义,建立正确的人生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开始复杂多样,利己主义乘风而上,儒家思想中重义轻利,重公义,轻私利,当利、义两者之间发生矛盾时,把义放在首位,舍生取义的精神早就被人们遗忘,在物质水平飞速提高的今天,精神文明的建设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将儒家重义、重公利思想融进市场经济的个人意识中,可以抑制利己主义,更有利于引导人们在不损害国家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去追求个人利益,使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建立正确向上的人生观,从长远方向取得生产经营的成功,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共同发展。

(4)提倡中庸精神,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中庸精神就是适度把握,按照适中方式做事,并力求保持在一个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都有着贵和尚中的观念上,对实现和保持和谐局面的都有着共同的期盼,这是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做事不采取极端方式,求大同而存小异,对于集体利益的着力维护,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是普遍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各领域发展的趋势,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人口的环境的矛盾问题等等,必须要建立起合理的发展观是能继续健康的发展,儒家中庸精神的适度思想,以中和的方式做事,以维护各方面的和谐发展的观念正好可以为当今构建社会起到一定的思想指导作用,使人们在发展中循序渐进而非采用极端方式,构建和谐持续的发展观,使人们在积极进步的同时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

(5) 加强诚信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儒家思想中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即崇尚信义,重视诚信。在当今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诚信早已不仅仅是个体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更是体现作为个体的人与作为整体的社会之间是否能融洽、协调的重要标准,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重要体现,更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然而,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诚信问题不但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反而成为了社会健康发展的阻力,诚信问题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是当前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加强国人的诚信意识,大力弘扬儒家诚信思想,全方位各方面地开展以诚信为中心的道德建设。首先要加强各级政府,各行政执法部门,各级公务员的诚信建设,对全民起到带头作用,同时要加强学生诚信教育,从小培养正确的道德观,然后,对广大人民要做好诚信宣传工作,把几千年来中国儒家中的诚信教育推广开来,让人们在回归传统文化的时候理解到诚信的重要性,大力推动诚信教育,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古代的主流意识,几千年来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一直都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但是由于中国意识形态的多种原因,至今仍然有很多人对儒家存在着偏见,不少人仍然认为“儒家思想”是“四旧思想”而需要破除,不可否认儒家思想中存在着一些不可取的封建思想,但是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其中仍然有着很大一部分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候,我们应该在儒家思想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那一部分推动社会发展的思想保留发扬,创造出由中国特色、民族精神的精神文明,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使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思想与理论,得到更好的推动。

参考文献

[1]李明辉主编.儒家思想的现代诠释.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筹备处,1997.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 科学精神 学风 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225-02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亦在2014年1月1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一流大学须有一流学风”“学风的好坏直接决定高校培养人才质量的高低”。在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新的社会历史形势下,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已然成为高校应对时代机遇和挑战的重要任务,也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为此,课题组开展对高校学生科学精神与学风状况的调查。

一、大学生科学精神与学风的概念内涵

学风,顾名思义是指学习风气,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风貌的总和,是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纪律、学习氛围等各方面状况的综合反映。早在《礼记・中庸》中子思就提出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后经由历代文人学者的继承和光大,演化为中华优秀的学风传统,现今许多高校亦将其视为治学名言,训诫师生,以醒后人。但随着越来越多被曝光的学生学术抄袭、考试作弊、逃课成风、沉迷网游、炫富拼爹、及格万岁等不良现象,大学生学风遭诟病。重视学风,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刻不容缓。

而科学精神作为凝结在科学实践活动中,科学精神既表现为科学实践主体的一种主观的价值信仰和精神追求,也体现为科学实践活动的客观行为准则。本课题在研究中一方面将考察大学生对“理性、怀疑和实事求是”等科学精神内涵的理解、认知和信仰状况;另一方面,考察大学生对“团结、合作、诚信、尊重、平等”等科学伦理道德准则的遵循状况。

二、大学生科学精神与学风状况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无记名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400份,有效问卷362份,有效回收率为90.5%。调查样本基本情况如下:文科生102人,理科生260人,分别占样本总量的28.2%和71.8%;男生146人,女生216人,分别占样本总量的40.3%和59.7%;农村生源202人,城市生源160人,分别占样本总量的55.8%和44.2%;大一学生80人,大二学生96人,大三学生124人,大四学生62人,分别占样本总量的22.1%、26.5%、34.3%、17.1%。此外,还对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具体结果如下:

(一)大学生科学精神的认知和信仰状况

第一,大学生对科学精神内涵缺乏总体性认识,但肯定科学精神的价值。访谈过程中,当向被访大学生提及“你认为科学精神是指什么”时,大多数被访者都表示有些抽象,说不太清楚。但在问卷调查中“关于科学精神你认为包括下列哪些方面”这一问题中,90%以上同学选择了理性精神和批判精神这两个选项。这表明大学生对科学精神的内涵有了一定认识,但还懵懵懂懂,尚未形成总体性认识。学生虽不十分确定科学精神的内涵,但对科学精神的价值而言,大学生却表现出十分肯定的态度,95%左右的同学认为需要在学习活动中培育科学精神。但究竟应该如何去做,一少部分同学主张脚踏实地、努力奋斗、坚持不懈,近半数左右的同学陷入困惑。有的同学甚至认为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崇尚科学的理想信念已经成为奢侈选择。

第二,实用主义的科学价值取向,科学精神尚未内化为个人学术信仰。调查中,87%以上的同学学习动机功利化,认为科学研究的价值在于获取科学知识、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主要为进一步的升学或就业做准备,表现出较为突出的实用主义科学价值取向。96%学生对能为科学做出奉献牺牲的科学家表示钦佩,但就自身能否做到,47%的学生认为尚且不能下定论。这种实用主义的科学价值取向,使得大多数学生虽然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却缺乏科学思维、科学精神和科学信仰,在学习科研活动中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而随波逐流,面对利益诱惑容易突破底线、迷失自我。在迷信和伪科学面前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难于形成“为科学而科学”的学术信仰。相反,助长了学术浮躁的不良风气。

第三,科学教育背离科学精神,大学生创新意识薄弱。访谈中,笔者发现目前高校授课方式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学习活动主要在课堂上进行,难以延伸到课堂之外,课余时间实验室等科研活动场所为本科生开放利用的有限,课后师生交流互动频率较低,难以形成师生间的学术争鸣,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引领示范作用有限;学习评价体系注重结果,忽视过程,考试成绩仍是衡量学生好坏的重要标尺,考核方式缺乏突破和创新,学生仍以硬性记忆为主。问卷结果也表明,76%的同学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主要来自课堂教学,课余时间能够对本专业、本领域知识进行自主学习的同学较少;有1/3同学表示只有在考试前夕才去图书馆看书,主要是为应付考试,其他时间很少看专业书籍,上课能认真听讲就不错了。虽然近年来学校鼓励支持本科生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并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但本科生参与教师或科研团队的科研活动比例仍比较低。这种把科学教育等同为科学知识教育的理念和做法显然背离了科学精神。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无法彰显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难以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长期遵从于教师权威的结果,往往使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质疑批判、开拓创新的能力。

(二)大学生科学行为准则遵守状况

第一,思想认识上能够明辨是非,认同基本的科学行为准则。调查结果表明,85%以上学生反对学术抄袭、考试作弊、弄虚作假等违背科学精神的学术不端行为;80%以上同学表示可以做到实事求是,知行合一;94%的学生主观上愿意与其他同学进行公平竞争;78%的同学认为能够与他人团结协作完成工作任务是十分必要的;81%的同学认同尊重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在思想认识方面大体能够做到明辨是非,认同实事求是、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相互尊重等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行为准则。

第二,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学生诚信水平有待提高。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3%的学生从未有过上课代人签到、作业抄袭、考试作弊、弄虚作假等违背科学精神的学术不端行为;78%的学生表示偶有发生;7%的学生表示经常发生;个别同学表示总是这样。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比率与大学生的主观思想认识之间存在差距,部分同学确实做到了知行合一,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想认识比较清楚,但一旦牵涉个人利益就不惜弄虚作假、,呈现出知行分离的双重标准。访谈中,同学们也对抄袭他人作业、论文,帮助他人作弊,四六级考试购买答案、雇用,求职简历伪造成绩和荣誉获奖等行为表示见怪不怪,甚至有同学认为社会风气不就这样吗?新闻媒体近期也报道某高校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业出现集体抄袭,甚至有学生竟然抄袭小学生读书笔记。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所树立起来的价值观、理念和行为模式,将在其一生中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面对上述种种学术不端、有失诚信行为,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学生的诚信水平刻不容缓。

第三,学风浮躁,盲目从众、消极厌学等行为日渐增多。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型,大学生“天之骄子”的形象逐渐被消解,就业和未来生活的压力使相当一部分同学陷入焦虑和浮躁,对大学生活茫然不知所措。调查中,近半数的同学认为未来形势严峻,但现在很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努力。惶惶然中,盲目从众和消极厌学行为日渐增多。一部分同学没有明确的个人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在学习活动中往往在团体影响下呈现出跟风的行为表现,使校园涌现各种考试热,如考研热、考公务员热,考证热等,也催生天价公务员培训班、考研辅导班和交钱保过的资格认证培训班。忙于各种辅导培训班的同学,无暇顾及正常的教学秩序,不能安心专业学习,上课开小差、逃课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往往顾此失彼,得不偿失。还有一部分同学摆脱紧张高压的中学学习生活后,不能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缺乏外在约束的情况下,自身惰性使其变得消极厌学。这类学生经常逃课、上课玩手机,从不上自习,考前复印别人笔记、考试试图作弊或者经常挂科,上大学就是混日子成为其学习生活写照。由于消极厌学学生数量的增加,有偿代人上课成为校园里公开的秘密,而且屡禁不止。遏制浮躁的学习风气,为青年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是学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亟待求解。

三、加强学风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大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

调查中发现,目前高校学生中被动式学习的多,主动式学习的少。学习动机趋向于功利化,多数同学把学习当做获得学位的任务来完成,学习兴趣不高,内在学习动机缺乏。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大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当下高校学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刚刚入学的大一新生要多通过报告、讲座、学习经验交流等活动增进其对大学学习活动的认知,明确大学阶段要完成的主要学习任务,实现中学生到大学生角色的转变。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充分将学习活动和未来的职业发展紧紧联系起来,让其明确认识到大学阶段的学习积累在未来个人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引导其职业发展方向的同时,增进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