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7: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实验知识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实验知识点总结

篇1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

加热kmno4制氧气 制乙炔和收集nh3 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

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

四、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oh)3。

五、常用的去除杂质的方法10种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

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篇2

实验是研究解决问题途径的重要手段,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使化学教学更有效果。然而,在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中,众多的因素导致了学生、教师对化学实验的不重视和不认同,化学实验多以“纸上实验”、“演示实验”为主,存在着学生动手能力差,知识应用能力差、教学效果差等众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化学教学效果再提高的关键。

1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从学生方面分析高中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教学实践的核心,通过对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总结,发现学生参与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差等问题。首先,教学中学生在参与化学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难实现,大多数情况是老师拉着学生学、推着学生做实验,学生完全是一种教学承受者、学习压迫者的姿态,参与化学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其次,化学实验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弱,很多实验环节需要老师帮助才能完成,对于整个实验的设计、实施也是跟着老师思路走,缺少自我设计、自我准备、自我学习、自发完成实验的能力,化学实验难以发挥其对化学知识直观的认知和理解作用,学生无法将课本上的知识点与实验实践联系起来进行学习。例如,气体的鉴别,对于鉴别方法大多是依靠老师总结、学生强记得来的,很少有学生在实验中总结各种气体的性质及鉴别方法。再次,学生的思维不够灵活,在化学实验教学参与中缺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面狭窄,又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化学实验实验过程也是模仿的多、照做的多,探究知识的精神太少,对于实验的理解也是浅尝辄止,不能深入、透彻的体会实验的目的、化学知识的应用等,化学实验在学生心目中成了“走形式”、浪费时间,致使学生不能灵活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四,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效果不好,一堂实验课结束后,学生不会总结知识,对于知识的应用、理解很混乱,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难以保障。例如“钠、镁、铝单质金属活动性强弱研究”实验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实验也做了,反应现象等也看到了,可学生观察的不仔细,对于钠、镁、铝与水、与盐酸反应的激烈程度没有印象,对于金属单质活动性的强弱还需要老师带领总结,这样的学习效率难以达到教学要求的高度。

1.2从教师方面分析高中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对化学实验的不重视,一方面,在教师看来化学实验教学如同“鸡肋”,若不组织实验,一些知识点确实需要通过实验观察、认知、掌握和应用,学生就可能错过学习知识的机会;若用心组织实验,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教学有效性差,该掌握的知识点还需老师强调、总结,可谓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还不如将实验知识点总结下来让学生去背。另一方面,化学实验会接触很多有毒、腐蚀性强、危险性大的药剂、试剂等,如醋酸、二氧化硫、浓硫酸等,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风险,教师对于实验的组织需面面俱到,才能确保实验的安全、顺利和成功,但是即使教师对实验准备的很充分,但是一旦出现问题,教师也难辞其咎,这就导致了教师对于实验的怠慢心理,对于化学实验能不做的就不做、能自己动手做的就不让学生做,导致了学生动手能力差,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其次,老师难以放下架子,不能正确定位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难以真正的将学生推向教学主体的地位。例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对于实验的设计、准备等很少征求学生的意见,直接将这个实验怎么做,对于实验的安全性、有效性考虑较多,对于学生实验主动性的激发、实验兴趣的培养、自主思维能力的培养等考虑不足,不利于学生在实验中将化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进行综合应用。第三,教师化学实验教学的传统理念难以彻底改变,大多数教师仍然认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成绩,只要成绩提高就是教学有效性提高了,对于学生持续有效的学习化学能力的培养考虑不足。

综上所述,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发挥;学生综合应用化学知识能力差;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弱。此外,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影响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如实验室条件不足一些化学实验不能做,教材内容多、课时紧张等因素,也影响了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

2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针对高中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要结合实际将问题与实践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总结造成这些问题的最根本原因,以促进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2.1教学理念的转变与创新实践

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首先需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并将新的教学理念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促进教学中各种问题的解决。第一,尊重学生在教学参与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实验兴趣、实验能力的培养。例如,高一实验“乙醇的性质探究”教学,这个实验实质是演示实验,老师边做、边讲,学生观察理解就行,可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可结合高二的“乙醇的性质探究实验”内容对高一的知识学习、实验内容进行深化,一方面,以知识的拓展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意识,使其对动手做实验产生兴趣;另一方面,为高二的化学知识学习奠定基础,在高二实验教学中能够通过对高一实验情景的回忆体会化学实验教学参与的方式、途径,以促进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提升。第二,准确定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将实验设计、实验准备等工作推给学生自己完成,充分的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启发、引导作用,例如实验中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装置处理实验中产生的废气,避免其排放到空气中。第三,正确认识化学教学与化学考试之间的关系,纠正一切学习为考试服务的思想,将学生学习、理解、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放到教学的首位,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例如,在“钠、镁、铝单质金属活动性强弱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总结、归纳金属单质活动性强弱的特点,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拥着老师“教”而不是老师拉着学生“学”。

2.2“以学为主”降低教学压力

“教学”当中,当以学为主,才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能使学生在教学参与中的效果得到提高。首先,变被动的强迫式学习为主动的探索式学习,在教学前后不给学生提供知识概念、理论总结等帮助,让学生通过教材自己预习、自己学,教师再针对学生没学懂、没学全的部分进行讲解、归纳,营造一种师生“共同探讨”教学的气氛,降低可是紧张对教学造成的压力。其次,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多安排一些简单的、有趣的实验,先提高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兴趣,再引导其有效的参与化学实验教学。例如“钠、镁、铝单质金属活动性强弱实验”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学习钠的保存、切割等知识,在将铝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形式通过图片等展示给学生,启发学生对其金属活动性的强弱进行思考,进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将实验的有效性最大化。再次,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多动手、多思考,灵活运用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例如,很多化学实验都会产生有毒、有害的气体,将这些气体直接的排放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尾气处理装置,再结合学生的设计思路对实验进行点评、讲解等,鼓励学生用简单、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此外,还应重视化学实验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用制度约束学生在参与化学实验中的行为,增强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有序性,确保化学实验的安全、顺利。同时,注重实验器材、实验药品等的更新、保管等等,为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总之,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各种为题要认真对待、灵活解决,以促进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B-0051-02

实验是通过对事物的探究从而认识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高中化学实验内容多,涉及面广,如何将化学实验知识,通过短短的45分钟时间高效地传达给学生呢?笔者认为,应尽可能地将新课改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贯穿课堂教学过程,奏响化学实验教学三部曲。下面具体谈谈化学实验三步走的教学方法:

一、学会观察实验,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实验现象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手段,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因此,现象的观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不仅需要认真观察现象,还需要对现象的发生进行深入地探索。现象的观察是学习化学的入口,入口的钥匙也就是实验。

在一些实验演示中,实验现象的变化很快,并且,有的实验现象变化不明显。如果教师在实验演示时,只是让学生单纯地观察,毫无目的性,就会造成学生观察实验的盲目性。有效的实验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实验现象,因此,需要教师在实验之前,将学生在实验中需要观察的重点内容明确指出,使实验具有目的性。长此以往,学生掌握了实验进行的方向,从而学会观察实验。例如,在研究金属钠的性质时,教师在进行将钠放入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的实验时,应明确要求学生从声音、形态、颜色等这几个方面观察钠反应产生的现象。在实验结束后,学生在惊讶于钠迅速的反应之余,也从声音、形态、颜色的观察中注意到烧杯中发出了“吱、吱、吱”的响声,同时水面上迅速游动的闪亮小球上,溶液显红色是由局部到全部,由浅到深。在教师列出的观察提纲中,学生能够根据教学要求,准确地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一一列出,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提高实验的趣味性,丰富实验教学

在实验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趣味实验,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增加化学实验教学的魅力,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迁移到课外,让化学走进生活,感受化学学科的本质。

例如,制备可燃冰趣味实验。利用相似相溶原理,以及酒精、水、醋酸钙溶解性为实验的理论基础,即当饱和的醋酸钙溶液注入酒精时,饱和溶液的水溶于酒精内,致使醋酸钙溶解速度降低,从酒精溶液中析出,形成半固态的凝胶状,酒精填充在胶状内,点燃胶状时,酒精便燃烧起来。

师:我们先取30ml酒精,倒入小烧杯里,然后再量取9ml的饱和醋酸钙。

问题1:是将酒精倒入饱和醋酸钙中,还是将饱和醋酸钙倒入酒精中呢?

生:把饱和醋酸钙倒入酒精中。

问题2:是缓慢倒入酒精中,还是快速倒入,如何操作呢?

生:缓慢倒入酒精中。

师:是的,不仅要缓缓倒入酒精中,还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其变成胶状。

问题3:那么搅拌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生:会出现胶状物质。

问题4:谁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胶状?

生:是醋酸钙从酒精溶液中析出了。

师:很好,已经搅拌好了,我们可以把胶状的“可燃冰”转移到蒸发皿然后点燃它。

通过这个实验教学,我们可以看到:在趣味实验的演示中,师生配合默契,教师适当地向学生提问,引发学生对实验的现象、原理等进行推测。如此的趣味实验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进行全方位拓展,学会对可能出现的现象进行大胆分析、认真求证,同时,诱发学生对实验的好奇与探索,从现象的发生到通过实验研究现象背后的本质原理,再从触类旁通的原理本质,到设计新颖的趣味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高效总结实验,提高教学效率

实验后,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学会总结。以下是指导学生实验后总结知识点的三种方法:

1.图文并茂,再现实验过程

在实验后的总结阶段,指导学生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构建知识体系,总结实验的全过程。以实验装置图为典例,学生将实验装置图画在笔记本中,然后将实验的每一个步骤或注意事项等标注在一旁,直观而又简单,学生在记忆知识点时既回忆了实验的过程,又在画图中深化了知识的印象,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例如,铵盐与碱作用制备氨气。

2.列表格,高效记忆

高中化学实验较多,同一物质出现在多个实验的频率较高,利用表格的方式来进行对一种物质在与其他不同物质的反应中进行对比,将其反应条件、产生的现象、化学方程式等标明出来,将繁杂的语言省略,使得知识点更直观,更清晰,方便记忆。

如氢气在各种气体中燃烧时,可以做出以下的总结:

总结表可以简化一些复杂的语言表述,能够直观地看到氢气在不同气体中燃烧的现象,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做到举一反三,由氢气与氧气反应,推及到氢气与氯气反应的知识点,避免由于实验繁多而带来的混淆记忆。

3.正确引导,事半功倍

对于一些在实验中常用到的物质,在不同实验、不同容器、不同反应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并运用其特性,这项任务对于学生来说,是存在一定难度的。这时,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回忆实验操作、相关知识点等,给予适当的提示,从而引导学生综合性的思考,将知识综合起来。

例如,在实验中水的妙用,教师将其总结为六种妙用:①水封;②水浴;③水集;④水洗;⑤鉴别;⑥检漏。请学生就学过的实验举出水在实验中起到相应作用的例子。如有学生举例:

①水封: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液溴需要水封,少量白磷放入盛有冷水的广口瓶中保存,通过水的覆盖,既可隔绝空气防止白磷蒸气逸出,又可使其保持在燃点之下。

②水浴: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需用温度计来控制温度;银镜反应需用温水浴加热即可。

③水集:有些气体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但可以在水中加入某物质降低其溶解度,如: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④水洗:用水洗的方法可除去某些难溶气体中的易溶杂质,如除去NO气体中的NO2杂质。

⑤鉴别:可利用一些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或密度的不同进行物质鉴别,如:苯、乙醇溴乙烷三瓶未有标签的无色液体,用水鉴别时浮在水上的是苯,溶在水中的是乙醇,沉于水下的是溴乙烷。

篇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学生理解和掌握自然现象的基础,是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一般说来,部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差,理解起难度较高的化学知识的时候显得比较费力,而化学实验能够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但是,现阶段学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如何优化学校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是每一位化学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主要就学校化学实验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促进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策略

0 前言

化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分组探究实验,能够使学生对化学知识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化学概念和掌握化学规律的必要基础。通过化学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学校化学教学中大大增加了实验课的比重。化学教师应深入研读化学教学大纲,增加化学实验的教学,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化学实验中学到化学知识,加深印象,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1 现阶段学校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化学实验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化学教学的效果。作为一名化学教师,笔者充分感受到了化学实验教学的进步,然而,我们在肯定化学实验教学成果的同时,更应该认识到现阶段学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1 学校对于化学实验缺乏足够重视

部分学校没有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认为化学实验不是考试的重点,对化学实验缺乏重视。一些学校的资金较为紧张,一些常用的化学实验器材如烧杯、量筒、酒精灯、温度计等严重缺乏,致使部分化学实验难以正常进行;还有的学校由于缺乏专职的实验管理人员,部分化学实验器材损坏后不能及时更新添置;还有一些学校没有认识到化学实验对于化学学习的重要性,片面追求化学理论的学习,注重化学考试分数的高低,主要表现为化学实验课开课时间少和实验课堂效率低下,化学实验的成功率低。这些都是学校对于化学实验缺乏足够重视造成的。

1.2 部分化学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部分化学教师将化学实验课堂看作是自己的讲演舞台,从备课就开始筹划化学实验课堂上的种种细节,都尽可能的构建好框架,多数时间都是教师讲解化学实验的来龙去脉,学生听实验,结果是学生缺乏实际动手操作步骤,而对于实验的细枝末节却顾不上。即便是进行实验,也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依葫芦画瓢”,机械的重复简单的实验,缺乏实验的创新性。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

1.3 学生自身的主动性不足

就化学这门学科而言,很多知识点理解起来不是特别容易,而很多零散的知识点更是加大了学习难度,很多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不足,对于化学实验缺乏兴趣,甚至出现严重的偏科现象。很多学生连最基本的化学知识点都难以理清,更不用说是利用自己的化学知识网络探索实验新问题了。

2 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分析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一直非常关注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更是我研究的重点。为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站在化学教师的角度,针对学生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2.1 熟悉实验器材、了解实验步骤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实验课开始之前,就要带领学生熟悉实验器材和实验相关步骤,并为学生讲解哪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安全。比如,利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的化学实验中,因为实验涉及到酒精灯的使用,所以要让学生提前预习实验步骤,熟悉实验器材,为学生讲解酒精灯的结构以及正确使用方法,同时讲解实验过程中可能的安全事项,减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陌生感。

2.2 用有趣的化学实验导入新课

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用有趣的实验导入新课,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精神集中、劲头十足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例如,在学习“氢气”时,可以先以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的实验导入新课,由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呈现美妙的淡蓝色,一下子就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把握好实验课程进度,因材施教

化学老师必须正视男女学生对化学抽象知识的理解领悟力和动手能力是有差异的,在化学实验课上,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要特别照顾到理解领悟力偏低、动手能力较差的女生的接受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将实验进度维持在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保证女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动手操作,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主动询问女生是否需要帮助。

2.4 重视化学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是对化学实验的检查和总结,是对化学实验的深思和升华。为此,要充分利用起实验报告,发挥出实验报告的效果。其实,每个人的观察角度不同,得出的实验结果就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是只要是符合事实的实验结论都可以写进实验报告中去,把这些体验和心得如实书写在“实验讨论”栏中,便突出了学生活跃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中学生既注意到了实验报告的严谨性,又探索了实验中的新发现、新问题、困惑点,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

2.5 合理设立实验考试

考试是老师的法宝,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化学考试一般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书面考试,缺乏实验动手能力的考试,化学教师可以定期举行化学实验动手操作技能考试,将前段时间所学的化学实验进行动手能力测试,使得不爱动手的学生迫于考试的压力而不得不勤于动手,久而久之,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避免部分学生背实验的纸上谈兵弊端。

3 结论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化学教师,我深刻的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意义,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吴俊明.发展化学实验教学研究需要大智慧——在《化学教学》实验教学高级研修班上的讲话[J],化学教学,2013(02)

[2]尚红艳.化学实验与教学[J],教师,2013(01)

[3]陈金城.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桥梁[J],考试周刊,2011(43)

[4]刘彬.如何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学教学参考,2011(26)

篇5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深度学习;探索;教学策略

从学习层面而来,深度学习指的是,在一定学习量的积累基础之上,实现质的飞越。深度学习指的就是学习能力的质变和新的突破。深度学习需要建立在一定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之上。

“深度学习”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的提出,有利于加强师生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知识理解,知识整合,知识应用以及知识构架的能力。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呢?

1.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深入理解化学实验知识点

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化学实验知识的理解及其操作技巧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化学实验的学习需要学生首先了解化学实验的目的,掌握化学实验的方向和任务。其次,学生应该做到化学实验步骤的大致了解,分析每个步骤设置的意义,相邻两个步骤之间衔接的重要性,完成基本实验框架的构建。最后,学生还应该进行实验的细节知识学习,了解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做到对实验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把握。因此,教师在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知识点的深入学习和探索,提高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多媒体工具的引入,可以帮助教师完成实验步骤的演示,知识点的整体总结,帮助学生完善课堂学习笔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还可以设置课堂问答环节,提出视频或者总结中没有提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做到重点问题,重点掌握,加强师生课堂互动,营造课堂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应该首先使学生明确相关药品的选取标准。“碳酸钠是小颗粒药品。浓硫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容易发生实验意外。碳酸钙通常选用块状的大理石进行实验。”然后教师可以提出几种实验方案供学生选择,帮助学生选出最合适的方案,同时引导学生总结药品选用的规则。“第一组:碳酸钠和浓硫酸,第二组:碳酸钠和稀盐酸,第三组:碳酸钙和浓硫酸,第四组:碳酸钙和稀盐酸”教师可以在提出以上的方案以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做出选择,并解释自己的理由。“以上的四个方案中,第四个方案最合适。硫酸在和碳酸钙反应的时候,容易形成微溶的硫酸钙附着在药品的表面,使反应难以继续进行。碳酸钠和酸反应时反应速率过快,不容易观察实验现象。所以应该选择碳酸钙和稀盐酸进行反应,反应速率适中。”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药品选用规则的总结。“实验速率适中,药品比较常见且便宜,无毒无害,实验装置比较简单,气体比较容易收集。”上述解释有利于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进行知识点的细化总结,同时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提高学生深度探索学习的能力。

2.进行课堂习题讲解,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初中化学属于学生化学学习打基础的阶段,教师不仅应该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该注重锻炼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学生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化学实验知识的学习,忽略了课堂实践的锻炼。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得不到提高,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而且不容易促进学生知识的深入理解,错过了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相结合的最佳学习阶段,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得不到提高,影响学生的作I完成和考试发挥。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课堂知识讲解时,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习题的求解,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帮助学生做到知识的灵活应用。同时,课堂教学中习题的讲解,考验教师对课程进度的把握能力,对重点知识的把握,以及对考点的把握。教室应该首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到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教学进度的宏观调控,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相关内容时,教师首先应该使学生明确相关的化学方程式。“2KMNO KMnO+MnO+O”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典型例题考验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们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穆朗玛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成功登顶。假如每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g。求:(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3g・L-1)(2)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第一题中,学生可以利用体积等于质量除以密度的公式,求解氧气的体积。第二题中,学生可以利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的公式进行求解,两倍的高锰酸钾加热形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高锰酸钾与氧气是二比一的关系,利用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与质量的比值列出等式,求出高猛酸钾的质量。”类似的例题是简单的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考验学生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展示的例题应该是基础的,帮助学生提高知识运用能力,为学生课下完成难度比较大的例题打基础。

总结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深度学习”概念的提出,不仅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同时也是锻炼学生知识学习能力的要求。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课堂学习中“主人公”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借助多媒体工具以及化学典型例题的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学生能够做到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福钦.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4年34期

篇6

关键词:步骤;问题;猜想;过程;兴趣

1高中化学实验的学习误区

1.1对高中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不足:现阶段,我们对化学实验学习的认知还停留在传统的应试阶段,过分看重分数,普遍认为化学实验具有浪费时间、操作繁琐的弊端,却忽略了化学实验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再加上,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大部分的老师在教授化学实验时,都会使用讲解的方式进行学习,直接将实验原理或实验步骤以讲解的方式告诉我们,这样一来,虽然节省了我们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的时间,但在整个讲解过程中,我们只是被动的接受化学知识,而对化学实验却没有一个清楚的认知,不仅达不到老师想要的学习效果,也无法激发我们对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

1.2对高中化学实验结果的认知存在偏差:学校开展化学实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我们对化学实验过程有一个切身的体会,进而激发我们对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并加深我们对所学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程度,但现如今,在进行化学实验时,由于深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使得我们都过分看重实验结果,而忽略了化学实验的过程。这样一来不仅使得我们无法养成实事求是、认真的学习态度,还会给我们营造一种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觉,根本无法达到学校开设化学实验课的学习目的。

2高中化学实验的学习策略

2.1实验探究活动的目的:在高中化学验实中,加入了许多探究活动,探究活动所关注的是在研究的过程中有没有体验和实践,有没有获得知识,有没有能力的提高,而探究活动的目的以培养我们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注重了情感、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的协调、统一和共同发展.

2.2提出问题、发现答案的学习策略: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优势,这就要求我们在化学实验课开始之前,一定要认真预习化学实验教材,并根据教材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以此激发我们渴望亲自动手完成化学实验的欲望,而且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我们也要积极根据实验现象、老师的讲解来回答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并始终保持找出答案的决心。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在一次次又一次的预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所提问题的质量,比如,我们所提的问题要具有鲜明的学习特色,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可能性等,但我们所提出的问题也不能脱离实际,切忌异想天开,一定要建立在一定事实基础之上。比如,在学习《卤素》这一课时,我们都知道认清卤素的活泼性与氧化性是本节课应掌握的主要知识点,但在老师告诉我们其书面化的知识概念之后,我们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住其书面化的表达方式,对其真正的含义并不是十分的了解。此时,我们就可尝试通过已学过的置换反应来探究卤素的活泼性,这样一来,既可在实验过程中加深我们对卤素有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还可让我们对以往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回顾、以此提高我们应用已学化学知识的熟练程度。

2.3提出猜想、验证答案的学习策略:“提出猜想、验证答案”这一学习策略是建立在“提出问题、发现答案”这一学习策略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我们在提出问题之后,也可尝试着对问题可能有的结论进行猜想,并根据自己的猜想、结合我们已学过的化学知识、已有的化学实验经验,自主设计化学实验来对我们提出的猜想进行验证,假若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我们的猜想与事实存在一定的偏差,则可在此基础上再次提出猜想,并重新验证,直到所提猜想与事实一致,并在实验结束后,将实验过程中用到的化学知识点总结出来,以便于查缺捡漏,及时找到自己仍存在的学习误区,并为以后的化学学习过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在学习《氯元素的性质》这一课时,在老师的演示实验中,我们就会发现在将氯气与水混合之后,二者的总体积会有所减小,但我们并不知道在此条件下氯气和水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也不知道为何会发生这一实验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如,氯气和水在这一条件下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然后我们就可根据自己的猜想,并结合已经学过的氯气和水的化学性质,设计化学实验以验证自己的猜想。如,我们可事先准备好两个盛满氯气的具塞容量瓶,并在其中一个具塞容量瓶内放入干燥的、带有颜色的纸条,在另一个具塞容量瓶内放入潮湿的、带有颜色的纸条,静置几分钟,然后我们就会发现潮湿的、带有颜色的纸条会逐渐褪色至无色,这就说明氯气和水在这个条件下是会发生化学反应的,虽然我们的猜想是错误的,但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这个实验现象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氯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的产物是什么,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实验,以找到问题的答案。

3总结

由此看来,高中化学实验不仅能够加深我们对已学化学知识的记忆与理解程度,进而帮助我们养成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还能激发我们对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我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与其他学科相比,化学学科具有较为显著的特点,对我们的高考成绩乃至未来人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现阶段,我们还没有清楚的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但只要我们能够勇于提出问题、大胆提出猜想,并积极从化学实验中找到答案,就一定能发挥化学实验的真正作用。

作者:李翊禹 单位: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周莉萍.微型化学实验促进化学素养的培养[J].课新程.2011(8).32.

[2]公红心.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研究[J].学周刊,2016(1):33-34.

篇7

一、抓住重点及时突破重点

第八章是初中化学重点,该章篇幅不多但知识点多,应用性和规律性强,因此,学生学习后并不易掌握,倘若立即转入其他章节复习,则导致学生对第八章内容遗忘率更高。我在讲授完第八章后,注意该章的及时复习和巩固。具体做法:①运用列表法帮助学生梳理和识记,②强化酸、碱、盐通性规律,③让学生选做“水样、土样酸碱性测定”及“几种盐的鉴定”,并开放实验室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酸、碱、盐的性质”实验。

二、抓住关键,归纳各物质相互联系规律

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关键。归纳各物质相互联系规律实质上是各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归类和总结。复习时注意:①掌握各物质相互联系规律及其化学方程式应紧扣酸、碱、盐通性,②运用多种形式和活动进行复习,如各物质间化学方程式书写比赛等。

三、注重实验贯穿章节复习

在章节复习中以实验为主线贯穿各章知识点,实验应以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实验为主。在复习实验过程中,还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复习效果。

四、强化知识结构进行知识点分类复习

整本书知识结构分为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及化合物、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四大部分,其中各部分又可分为若干知识点。如在基本概念和原理部分,运用列表制图法,以概念为基础把学过基础知识整理成“知识点”并连成“知识线”,梳理相互联系与对比交织成“知识网”,尽量避免知识零碎。在这阶段中以练习为主,通过训练有针对、有重点地掌握四大知识板块。

五、针对中招考试题型,进行专题总结及综合训练

篇8

【关键词】实验 高中化学 教学策略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54-02

高中化学涵盖的知识点多而零碎,记忆与理解难度较大,而且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科目,无疑给高中化学教师提出较高要求。怎样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断提高教学效率,成为越来越多教师讨论的热点。实践表明,利用化学实验开展化学教学活动,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尤其教学质量与效率得以显著提升,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

一、精心设计,导入新课

高中化学部分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较为吃力,一定程度上增加掌握及灵活应用的难度。实验是高中化学的一大亮点,将其应用到新课导入中,往往能较好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使学生在情绪高涨中完成新知识的学习,树立学习高中化学的信心,充分调动学习新知识的热情。考虑到高中化学实验内容较多,为达到预期目标,在运用实验进行新课导入时,教师应进行充分备课,精心设计实验,使其自然过渡到新知识讲解中,为更好的接受与吸收新知识奠定基础。

例如,在讲解氨水性质一节内容时,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事先准备好实验仪器与药品,如胶头滴管、镊子、玻璃棒、试管、集气瓶以及浓盐酸、浓硝酸、浓硫酸、硝酸银等。考虑到学生对盐酸、硝酸以及硫酸较为熟悉,因此,设计实验时以其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氨水性质的进一步认识。用玻璃棒蘸取适量氨水,分别靠近装有浓盐酸、浓硝酸、浓硫酸的试管口,浓盐酸、浓硝酸试管口有白烟生产,而装有浓硫酸的试管口无白烟生产,由此可见氨水与挥发性酸反应才会有白烟产生,加深学生对氨检验的方法的理解与认识的同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氨水的弱碱性。另外,教师使用胶头滴管吸取适量氨水,滴加到装有硝酸银中的试管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反应情况,而后更换操作顺序进行实验,要求学生对比两种操作实验现象的不同,分析对应的化学变化及现象不同的原因,加深学生对氨水性质的理解。

二、创设问题,激发兴趣

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巧妙的运用实验,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给化学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条件。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化学知识的学习中,利用实验进行化学教学时,教师应创设与实验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使其加深对实验的全面认识及深刻理解。同时,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教师加以针对性点拨,帮助学生透过实验现象理解事物的本质,在今后的各项测试及高考中以不变应万变,取得优异的成绩。

例如,在讲解化学平衡一节内容时,理论较为抽象,不少学生感觉非常吃力,无法正确判断化学反应的移动方向,为此教师应利用实验进行教学,并创设相关问题,鼓励学生加以思考与解答,使其熟练掌握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在课堂上做NO2与N2O4相互转化的实验,因NO2向N2O4转化为放热反应,因此,当将容器放在热水中容器颜色加深,反应向逆方向移动,反之向正方向移动。根据实验现象,教师可提出与化学反应平衡相关的问题,如提出当向容器中加入NO2反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增加容器压强反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等相关问题,鼓励学生根据所学进行思考,并积极肯定学生思考得出的结论,适当的给予赞扬,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同时,教师可在黑板上结合平衡移动图像进行发问,将形象的化学问题具体化,加深学生对化学平衡知识的理解。

三、鼓励实践,提升技能

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不仅能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的知识点,而且通过鼓励学生亲身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满足课堂标准要求的同时,为学生进行更深化学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另外,部分实验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无论对学生后期的学习还是成长,均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高中化学中不少知识虽较为抽象,但教师利用实验加以辅助教学,降低教学难度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的重点、难点内容。因此,在利用实验进行化学教学内容的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尤其对于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应根据课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定期开设实验课,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教材中典型实验,理解不同试验涵盖的知识点。针对难度较大且具有一定难度的实验,教师应给予积极的指导,鼓励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实验。

例如,在讲解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内容时,可以钠、镁条、铝等金属为例,要求学生进行相关实验研究其性质,并总结出递变规律。同时,考虑到钠金属较为活泼与水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每次实验严格控制钠块的使用量。总之,高中化学是一门与实验关系密切的课程,教师应充分认识实验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的作用,鼓励学生多进行动手实践,不断提升实验操作技能,为培养学生综合化学素养做好铺垫。

四、善于总结,优化操作

利用实验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时,为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圆满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还应善于总结,正确认识利用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通过不断的反思或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优化实验操作,弥补化学教学中的不足,最终实现化学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提高。另外,通过总结还能减少化学实验药品的浪费,确保化学实验的安全性,因此,教师利用实验从事化学教学时,应充分认识到总结与反思的重要性。

例如,在讲解钠在氯气中燃烧实验内容时,教材中要求将氯气通向放在玻璃棉上的钠,考虑到氯气是有毒气体,教师可对其加以优化与改进,以避免氯气的扩散,给大气造成污染。教师可做如下改进:将钠放在玻璃棉上,而后将汽水盖放在集气瓶中,在盖中放入适量氯酸钾,并滴加浓盐酸。总之,高中化学教材包括较多实验,教师利用实验进行化学教学时应积极思考,不应拘泥教材中实验操作,而应从实验操作方便、环保、安全方面等入手,对相关实验操作进行优化,提高实验的安全性与环保效果。同时,注重与经验丰富教师的交流,积极学习其利用实验进行教学的方法与技巧,结合自身加以灵活运用。另外,教师应鼓励学生针对实验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多思考实验的哪些操作可以简化、可以更换哪些实验器材能获得更好的效果等相关问题,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使化学实验真正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五、总结

高中化学是高中阶段较为重要的课程,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及教材内容积极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尤其应准确把握高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实验开展教学活动,不断寻找教学内容及实验的契合点,将难点、重点知识通过实验直观的展现给学生,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与理解的同时,使其充分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热情得以激发,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目标,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及化学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冀小东.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4.

[2]张娟.高中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篇9

一、在新课的导入过程中设置情境问题

新课的导入过程是新课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新课导入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影响着新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较好地导入新课有利于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情境教学是近年来在我国初高中课堂教学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其主要强调将课堂教学与情境相结合,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一定的情境相融合,让学生在情境之中进行学习.高中化学是一门贴近生活实际的学科,许多实际生活现象往往都与高中化学知识有关,因此教师在设计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时可以以新课的导入为设问点,设计一些情境问题,采用设问的导入方式,逐步诱导学生产生好奇心,提高学生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积极投入新课的课堂教学中去,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高中课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物质的分类”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提问引入新课: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我们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分类的例子.图书馆对各类书籍进行分类,以便于我们查阅资料;超市里对商品进行分类,以便于我们快速找到所需物品;网络媒体根据网站的不同属性对各类网页进行分类,以便我们迅速锁定目标;等等.那么,物质也可以分类吗?

二、结合高中化学实验,以实验为设问点

高中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教材中许多化学知识都是通过实验验证,以及对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的经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时,往往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教材理论的教学上,忽视了化学实验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往往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造成理论学习与实验学习脱节,不利于学生对高中化学实验的学习.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教材的编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许多知识点都是要求通过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后才能够得出的.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时可以结合化学实验,在实验上选取学生的疑问点,设置实验问题,提高学生对实验的思考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分析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巩固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在结合化学实验进行设问时多结合一些探究性较强的实验,注重对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

三、根据新旧知识点设置对比性的问题

许多学生在进行高中化学学习时往往抱怨高中化学知识杂而乱,根本记不住记不牢.其实不然,高中化学是一门新旧知识点联系较为紧密的学科,新教材的编制也更为注重知识的连贯性,更为注重新旧知识的交替.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知识教学时一定要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在讲解新知识时可以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在让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巩固前面所学的旧知识,这样不但有利于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高中化学新旧知识的理解,让学生透过知识点的表象看其本质,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时可以对比新旧知识,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设置对比性问题,让学生通过对比新旧知识的异同点,建立相应的高中化学知识网络,让学生通过理解化学知识去辅助记忆,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注重开放性思维,设计开放性问题

篇10

一、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存在的问题

随着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高中化学教学知识数量和深度不断增加,这不仅提高了对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要求,同时也增加了高中化学教学的难度。在高中化学学习的过程中,由于高中学生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化学体系,在学习某些较难的化学知识点时,无法透彻地了解知识点。如果教师不能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化学成绩,将会使高中学生丧失化学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革,全面推行实验探究式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都在化学教学过程当中使用了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但是仍然有部分高中教师没有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化学教学。这不仅不利于全面地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平,同时也严重地阻碍了高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全面培养。另外,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大部分的高中学生没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很难取得较好的实验成绩。

二、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1.增强探究式教学意识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实验探究式教学意识,在学生做实验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引导。通过实验有效提升高中学生的实践能力,潜移默化地引导高中学生养成化学探究思维,不断地拓展高中学生的化学实验探究思路。例如,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生存环境保护时,可以从垃圾的资源化、大气质量的改善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生存环境保护探究思路。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将实验所需用具发放到小组成员手上,然后引导小组学生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完成实验,并要求学生仔细地观察实验当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对产生的化学反应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相关的讨论之后,可以让负责不同实验的小组成员进行实验的交流,鼓励学生大胆阐述由实验总结出的观点。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自身的实践操作技能不断提升,对化学反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

2.全面加强体验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