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技术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7: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行业技术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建筑市场的参与者包括政府、业主方、承包商以及监理单位等,这些参与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但是在市场运营的过程中,参与者的一些行为会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甚至导致大量违规行为的发生。市场行为的不规范会导致技术创新的停滞,因此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市场违规行为发生的因素及表现
具体来说,导致当前建筑市场出现违规行为的因素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行为出现偏颇。政府应当在建筑市场中扮演协调各方关系、监督市场行为的角色。但是政府在参与市场活动时,可能会将利益的制定更倾向于关系相对密切的企业,这种行为会引发竞争的不公平甚至造成行业的垄断,地方市场还易盛行保护主义。政府的不作为或者不公正作为使建筑市场的权威性与严肃性遭到破坏,因而违规行为大量发生。另外,政策与制度上可能将更大的利益归于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而民营企业由于缺乏政策上的扶持,难以适应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对短期利益、高额利益的追逐更为热衷,当违规利益超出常规利益时,很多企业可能会做出违规甚至是违法的行为。
第二个因素可归结于业主方的行为,一般来说建筑市场呈现买方市场的状态,业主方在招标时可能会恶意压低价格,这样承包商或者监理部门的利润就会降低,为了将利益扩大化,他们可能会采取转包、偷工减料等方法。部分业主在项目建设时资金不足,因而将债务转嫁给承包商,承包商在缴纳基本的资金外,还要垫付工程项目的施工费用,当工程竣工后,可能会有业主拖欠费用。
第三个因素是承包商因素,最主要的一点是承包商想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另外业主方恶意压价、转嫁债务负担等行为引发承包商的违规行为,出现将工程转包给资质较低的企业,或者用拖交欠款、克扣工资等方法将危机转嫁给其他人。
第四个因素是建立单位的因素,监理费用一般较低,因此监理单位必须通过裁员或简化工序的方法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因而监理工作很难发挥实际的作用,承包商的一些违规与违法行为得不到应有的监督。
二、对建筑市场监管机制的博弈分析
(一)市场准入监管
建筑市场准入监管的主体为政府的市场监管部门以及业主,其客体为承包商与监理单位。承包商与监理单位在进入市场之前要接受监管部门与业主在综合素质、诚信信誉、项目业绩以及违规现象等方面的考核。综合成绩优良的承包商与监理单位才可进入市场,信誉低、业绩低的承包商与监理单位则不具备进入市场的资格。
将监管成本设置为C,将合格的监管客体的预期收入设定为R,不合格的预期收入设为R1,一般情况下R>R1,将不合格的监管客体进入市场后造成的损失预期设定为L。
由此可见,该博弈模型中存在着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其解为(3)、(4)所示,。可以从中推断,如果β大于β*表示监管对象的行为具有较高的规范程度,监管部门可不予以监管;如果α大于α*则表示监管对象均能够达到合格标准,因此最终结论α=1-R/R1。
监管概率受R与R1的影响,R越大则监管工作的难度越小;而R1越小,则监管工作的难度越大。这种情况下,如果工作规范合格的承包商与监理单位以正常的方式进入市场后预期收入达不到满意的程度,那么其就很有可能选择不融入建筑市场;如果工作不合格的承包商与监理单位发现进入市场后自身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预期时,那么其就很可能从一些非常规的途径进入到市场中。大量不合格的承包商与监理单位进入市场导致监管难度不断增大。
而合格率则受到C与L的影响。C越大,则合格率越低;而L越大,监管力度就会相应增加,因而合格率可能会有所特高。监管成本增加,监管难度随之增加,合格概率就会受到影响。
(二)项目运营监管
项目运营中监管主体与客体间有重叠的部分,这部分为监理单位与业主方,除此之外,监管主体还有政府,而监管客体还有承包商。其主体管理的对象各部相同,政府负责总体的监督,业主方负责监督监理单位与承包商,而监理单位有对承包商予以监督。在博弈模型的建设中,可将监管双方进行简化,同样将监管成为设定为C,将监管客体的正常收入设定为R,不合格客体的违规收入设为R1,不合格客体带来的损失设定为L,违规者受到的经济处罚设为F,其被没收收入被设为R2,其博弈矩阵设定如下:
公式计算步骤同市场准入监管,最终得出有效的监管概率为α>R1/(R+R1+F-R2)。可以推断出监管概率的影响因素包括三个R1、F以及 , 表示信誉下降所造成的损失( )。R1越大,则表示建筑市场的整体秩序越为混乱,这种情况加大了市场监管工作的难度,因此监管的力度应随之增加;F与 的值越大,则表示受监管者即监管客体出现违规行为的概率越小,因此监管实施的可能性也就随之降低。
监管客体发生违规行为的概率受到C、R1以及F的影响。C值高意味着监管成本的增加,监管方很可能因为成本过高而失去监管的动力,监管不严格或者罚款数额较低都会导致违规事件发生的概率增加。R1为违规收入,收入的增加会提高监管客体发生违规事件的概率。
三、监管机制与建筑行业技术创新的关系
监管机制的完善能够有效的规范建筑市场的行为,使建筑市场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有利于该行业的技术创新。而技术的创新又能够推动市场监管工作的健康发展。科学、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都会制约技术创新的发展,具体来说,科学发展为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市场需求为技术创新提供动力,同时又能推动科技成果向着商业化的方向发展;政府政策的支持与法规的协调能够为技术创新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当前建筑市场存在着很多违规违法的行为,制约着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进而导致科技创新受到阻碍。这些违规违法行为具体表现为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盲目追求速度而忽视了建筑质量等。而监管力度的缺乏使大量的劣质产品充斥着市场,优质产品得不到发展空间,建筑市场机制发展畸形,甚至出现了劣胜优汰的现象。这种情况使建筑市场对技术的要求降低,难以对技术创新形成拉动作用,技术创新的动力与活力缺乏。
只有建立健全监管机制,规范建筑市场的行为,才能够从根本上推动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政府应当加大监管力度,保证执法与监督行为的客观与公正,将有违法与违规行为的企业进行曝光,用严苛的手段保障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形成正常的市场秩序,为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
结语:
监管力度的缺乏使大量的劣质产品充斥着市场,优质产品得不到发展空间,建筑市场机制发展畸形。而技术创新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环境的支持,因此政府、业主、承包商以及监理单位都应当规范自己的行为,推动技术创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凯.基于数据大集中的建筑市场联动监管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02).
[2]秦旋,王敏,刘艳刚.制约发展绿色建筑的障碍因素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
[3]本报记者 陈梦妤.建筑工程质量治理再下“军令状”[N].中华建筑报,2015(04).
篇2
【关键词】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急性低血压性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406-01
脑梗死是常见的急性脑血栓管急病,脑梗死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血粘度升高,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血管内皮损伤及自由基损伤关系密切。骨科关节置换手术后脑 梗死的发生率较高,是患者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对骨科大手术患者实施以有效的预防方法,不仅可以降低发生静脉血栓栓 塞症的风险,减轻患者痛苦大量的医药费经济学研究证实降低医疗费用。[1]
1 一般资料:
1.1 20例患者,女13例,男7例,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9岁。 其中髋关节置换8例,膝关节置换12例。
方法: 根据大量临床分析和实践在对接受骨科大手术患者需要常规进行静脉血栓预防的基础上进行运用控制血压,使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10~130mmhg,舒张压 70~90mmhg,术后五天严密观察血压,对术后血压低于正常值时进行运用0.9%氯化钠配置重酒石酸间腔胺注射液38mg与盐酸多巴胺注射液80mg 治疗,从预防治疗后看,治疗疗效肯定,无一例患急性脑梗死。
讨论:急性脑梗死发病机理是脑的供血动脉因血液在血管内自凝(脑血栓形成)或脑外循环系统的血凝块进入脑动脉(脑栓塞)而堵塞其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受供血的 脑组织的中心区发生坏死,其坏死区周边的脑组织成为半暗区(半暗带)。[2]如果及时回复供血,侧半暗区缩小,神经功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恢复,否则半暗区转 为坏死区,神经功能缺损进一步扩大。
本组资料显示骨科关节置换术后再常规预防血栓的同时血压低运用重酒石酸间腔胺注射液与盐酸多巴胺注射液联用预防脑梗死,其疗效肯定,且耐受性良好,短期内使用毒副作用轻,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篇3
一、调查目的与调查方法
为了了解建筑单位对职业英语能力的要求和职业学校建筑行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调研经验,依据需求分析理论,综合设计调查问题,并分别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和教师和建筑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各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
二、调查对象
参与问卷调查的分别有: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和建筑装饰工程专业的学生(189人),该校从事建筑类英语教学的教师(14人),长沙、广州和深圳等地的建筑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25人)。有效问卷分别是161份、14份和25份。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关于学生的调查结果
(1)学生对建筑行业英语课程的认识
首先,有43.48%的学生认为学习建筑行业英语课程对将来英语方面的职业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认为学习建筑行业英语课程非常重要和一般重要的学生分别占26.71%和28.57%。可见,认为学习建筑行业英语课程对将来英语方面的职业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生人数没有达到学生总数的一半。
其次,只有15.53%的学生比较清楚将来工作所要求的职业英语能力,大致有31.06%的学生基本清楚将来工作所要求的职业英语能力,还有42.24%的学生完全不清楚将来工作所要求的职业英语能力。可见,大部分学生知道学习建筑行业英语课程的重要性,但真正了解将来工作所要求的职业英语能力的学生并不多。
(2)学生学习建筑行业英语的现状
建筑行业英语属于行业英语,在第一学期所学的基础英语中很少涉及有关建筑专业的英语词汇,学生也习惯于用基础英语的意义理解有关建筑专业的英语词汇,这样比较容易造成词汇理解的偏差甚至出现词汇理解的错误。根据问卷调查可知,37.27%的学生存在生词量大、缺乏有效记忆的问题,24.22%的学生存在词汇量少、难以开口进行交流的问题。可见,大部分学生的建筑行业英语基础比较薄弱。
2.关于教师的调查结果
(1)英语教师的基本情况
建筑行业英语教学要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往往至关重要。根据调查问卷可知,学校具有本科学历的英语教师占57.14%,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英语教师占42.86%。虽然这些英语教师既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又具备从事英语教学的资格,但遗憾的是,在这些英语教师中无一人同时具有英语专业和建筑专业的双重学历,甚至有超过一半以上的英语教师(57.14%)认为自己不太熟悉有关建筑的专业知识。由于自身专业的局限、建筑行业背景知识和建筑专业实践技能的缺乏,这些英语教师在建筑行业英语教学中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2)英语教师对建筑行业英语课程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认识
根据调查问卷可知,有将近一半的英语教师(46.67%)认为自己不太了解建筑行业英语课程的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参与调查问卷的所有英语教师(14人)均认为要较好地进行建筑行业英语的教学,就必须进行建筑专业的相关培训。可见,无论是职业学校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还是日益突出的职业英语学习者的需求,都迫切要求职业学校英语教师尽快向职业英语教师转化和发展。
(3)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
首先,在职业学校建筑行业英语教学中,有80%的英语教师选择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为辅的教学方式。可见,在职业学校建筑行业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还是教师,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未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其次,在职业学校建筑行业英语教学中,有80%的教师采用“翻译讲解法”,于是,建筑行业英语课成了书面翻译实践课程。最后,在职业学校建筑行业英语教学中,有71.4%的教师仍把“粉笔+黑板”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教师只有21.43%。可见,大多数职业学校建筑行业英语的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教法单一,这直接导致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降低,严重影响职业学校建筑行业英语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4)英语教师采用的考核方法
根据问卷调查可知,有高达71.43%的英语教师采用闭卷纸质考试,采用口试和笔试两者结合的考核方法的教师只占21.43%。这表明职业学校建筑英语课程的考核多以试卷考核的方式进行,只把重点放在笔头翻译方面,而不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建筑行业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可见,考核方式只注重考试结果,而忽视语言实践,导致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较弱。总之,单一的成绩测试作为评价学生建筑行业英语学习水平的方法既不全面,也不科学。
3.关于企业的调查结果
(1)企业对建筑行业英语课程实用价值的看法
根据问卷调查可知,有88%的建筑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认为建筑行业英语课程对从事建筑工程工作很有实用价值或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只有8%的建筑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认为建筑行业英语课程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可见,建筑行业英语课程对建筑专业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将来的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2)建筑单位对人才在英语方面的职业能力要求
根据问卷调查可知,有44%的建筑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认为职业学校毕业生应具备一定的职业英语的“听、说”能力。“听、说”能力是用人单位要求高职毕业生必须具备的重要技能。此外,建筑单位还希望职业学校毕业生能通过专业英语学习较好地运用国外的先进技术,操作进口设备。这要求职业学校建筑行业英语课程不仅要重视职业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更要兼顾职业英语阅读及翻译能力的强化。
(3)建筑单位对建筑行业英语课程设置的建议
根据问卷调查可知,有80%的建筑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认为要围绕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需求设置建筑行业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有16%的建筑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认为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设置建筑行业英语课程。可见,建筑单位希望建筑行业英语课程和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紧密结合。他们认为建筑行业英语课程的设置应以建筑行业的职业能力、职业需求及职业学校毕业生对英语的需求为依据,因此,职业学校建筑行业英语课程的设置必须与建筑专业特色相结合,在提高英语基础能力的基础上开设建筑行业英语课程。
(4)在建筑工作中运用建筑行业英语技能的情况
如图1所示,56%的建筑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认为职业学校毕业生必须具备看懂建筑专业英文文献和英文业务资料的能力。32%的建筑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认为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建筑工作岗位上应具备的职业英语技能是:运用英语与外籍客户进行口语交流。12%的建筑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认为职业学校毕业生应具备运用建筑专业英语的相关词汇绘制有英文注解的建筑图纸的能力。
随着国际经济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很多大型土木工程企业逐步面向国际市场。显而易见,从事国际建筑承包工程需要懂英语的专业技术人员。目前,在国际建筑市场从事承包工程的建筑公司大多采用聘请翻译的方式解决语言问题。但翻译往往不懂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很难适应工作的需要。而能看懂英文标书、可从事国际招标和投标的技术人员远远满足不了建筑公司对外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建筑工程一线迫切需要一批既懂英语,又懂建筑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工作人员,以满足建筑公司的需要。
篇4
关键词:建筑行业;发展成就; 面临问题 ; 未来发展趋势
Abstract: As a pillar industry of national economy under construction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always played a huge role. In this paper, two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China's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and future trends are described.Key words: construc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the problems faced; future trends
中图分类号:TU-09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一直保持着平稳较快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建筑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潮流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使命。在当今的发展大环境中,我国建筑行业一方面要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方面要紧跟市场发展步伐,加快改革,增强活力,迎接新机遇。本文就当前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状况与未来发展前景进行简要分析。
一、我国建筑行业当前发展状况分析
1、发展成就
(1)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加强。
从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分行业统计数据中可知,建筑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332亿元,增长速度为48.6%,成为了各行业增长速度之最。同时,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12月底,建筑业企业平均从业人员累计已经达到4624.27万人,为我国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极大地带动了其他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有利于维持社会稳定。由此可见,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依旧稳固,并不断加强。
(2)建筑行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产值较快增长。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国民经济的繁荣发展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其总体上一直保持着平稳较快发展,工程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我国的建筑行业产业规模不断创历史新高,最为突出的是2010年,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取得了建筑业总产值95206亿元的成绩,实现了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6451亿元的目标。在 “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达到年平均增长20.6%的速率,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和全国工程监理企业方面,其营业收入增长率均超过了“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国建筑行业生产规模持续平稳扩大,生产产值保持较快增长水平,这也为“十二五”规划的顺利进行与目标完成铺平了道路。
(3)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建筑行业中集体、民营建筑经济地位提升。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每年国内生产总值均呈上升趋势,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不断上升,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集体建筑经济和民营建筑经济的崛起。集体、民营建筑经济,包括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而形成的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由公有控股的股份制经济以及广大职工投资人入股的股份合作经济形式,不同于传统计划经济制度下的集体经济不同,它是一种民有民营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全相适应的。实践证明,集体建筑经济在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建筑总产值以及吸纳劳动力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
(4)建筑行业内技术不断创新与进步。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步伐保持平衡高速进步,也更加注重科技与创新的作用。多家大型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在其内部建立了科研中心,加大了工程技术标准规范的研究和技术攻关力度,对科技创新的资金、人才、管理系统建设投入了更大精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建筑行业完成了一系列设计理念超前、施工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重大工程项目,在超高层大跨度房屋建筑、大跨径长距离桥梁建造、高铁施工、电力输电等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实现了国民住宅建筑面积百亿平方米的目标,为改善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做出了巨大贡献。
(5)建筑行业海外市场保持平稳。
我国建筑行业立足于国内市场,不断扩大的固定资产投资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我国建筑行业也在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并不断取得新进展。2010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922亿美元,同比增长18.65%,年度新签订合同额1344亿美元,同比增长6.49%;且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平均增长率均在30%以上。目前,我国建筑业仍在积极寻求路径,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其中不少大型建筑企业贡献突出。
2、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筑行业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在未来发展中逐步解决。
(1)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高级专业人才较为匮乏。
虽然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好转,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是,其行业发展仍然受制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极易受到影响。建筑行业总体发展较为粗放,在工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方面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业内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数量少,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及大专以下学历者占大多数,大专以上学历仅占3%。
(2)技术资金投入不足,制度保障有待加强。
我国建筑行业内,不少企业对于技术资金投入太少,资金分配不合理。我国建筑企业用于科学技术研发的资金仅占销售额的0.3-0.5%,与发达国家5-9%的比例相比,我国明显落后;且行业专利意识较为薄弱,专用技术申报数量较少,缺乏创新意识。另外,我国在制度上尚未形成完善合理的创新体制。国家每年专利授权6万余件,但最终形成生产能力的仅1万多件,大部分专利技术均因制度保障问题被闲置下来。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加之企业缺乏技术人才,也导致科技资源的极大浪费。在政府监管方面、市场规范、质量安全、工程造价制度以及行业道德自律体制规范上均需进一步健全完善。
(3)与国外建筑企业相比差距较大,行业风险因素仍然存在。
与国外建筑企业相比,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国际大环境下,竞争力较弱,不论是从总体还是个体上,不论是技术、人才还是管理上,我国都有亟待提高的地方。特别是我国的建筑行业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利润率不足。我国建筑行业面临着较大的风险与挑战,主要体现在:国内国外经济波动的,供需矛盾仍然存在,政策上限制较多,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相关法律风险,世界原材料供应的不确定性等。
二、我国建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各行各业的中心话题已离不开节能减排、低碳环保,这也赋予了建筑行业新的时代要求。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建筑行业应该顺应时代的浪潮,实现自身经济、科学、绿色、长远发展。
1、发展绿色节能建筑。
在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能源消耗、环境破坏的现实情况下,人们对建筑的高效、绿色、节能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绿色建筑,宗旨是使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更加舒适、安全、优雅,因此,建筑行业应有效开发综合用能、多能转换、自然空调、生态平衡、立体绿化等技术手段,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同时,据资料显示,建筑业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含量占人类温室气体排放量的30%―50%,而其中1/3源自住宅上,因此,建筑行业要积极寻求新能源,在新材料、新技术上加大研发力度,努力降低能耗,节能减排,提高建设效率。
2、发展智能化建筑。
建筑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人类需求,为人类服务,因此,充分结合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新型科技的智能建筑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智能建筑是适应高质量、高品位、生态化、可持续发展趋势的重要产物,主要体现在电气系统的智能化方面,需要在土建系统、装修系统以及电气系统的全面综合上配以信息化大楼操控系统,以期达到智能化的目的。
3、发展大型化、多元化、集群型建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地矛盾的持续增加,人们对建筑物的大型化、多元化、集群性有了更高要求,传统意义上的建筑体系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因此,建筑行业有必要在大型化趋势下,建造更多集生、工作、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建筑群,就如一座小城市一样,将建筑形式、风格和艺术性的多元化体现在其中。
4、充分利用建筑物空间,发展建筑物上层空间、地下空间和海洋空间。
陆地面积的有限性对建筑行业向其他空间的开发提出了要求,在人口不断增长的形势下,要满足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活生产需求,就必须向新的空间领域发展。因此我国建筑行业应该大力开发建筑物上层空间、地下空间甚至海洋空间,从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中学习经验,不断朝着未来的发展趋势迈进。
综上所述,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多年的努力发展中已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建筑业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定位好方向,加强自身竞争力,抓住机遇,不断深化发展,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 刘文 我国建筑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012-05-21
篇5
]关键词]建筑业;信贷;管理
现今在我们国家除了工业、农业这两个行业之外,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就是最大的了,它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着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我们国家整个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度的大小对于建筑市场发展的规模有着直接的影响,“国内投资需求不断增长,对外出口贸易额度发展迅速”的影响之下,我们国家建筑行业始终保持平稳增长的良好形势。自从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复苏,我们国家社会经济步入快速发展周期,整个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持续在百分之二十以上的速度向前发展,榆次同时,建筑行业的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也维持在百分之二十的高位。本文笔者结合工作经验与对建筑行业相关客户的抽样调查,参考国内有关研究数据与广西部分银行的操作策略,对现今建筑行业信贷管理相关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1.银行对建筑行业信贷支持情况与存在的几点问题
截止到2012年12月30日,广西某银行共有69.47亿元的建筑行业贷款余额,与2012年1月相比共增加了19.01亿元。在土木工程、房屋、建筑安装、建筑装饰这四大建筑分类里面,比例占贷款余额最大的是土木工程与房屋这两类建筑业,共有42.75亿元,占了61.54%;在贷款余额中比例最小的就是建筑装饰业,仅有4.67亿元,只占了6.72%;而建筑安装业有14.94亿元,占贷款余额的21.50%。其他建筑业共有7.11亿元的贷款余额,占了10.23%。现今共有389户的建筑业信贷客户,与往年相比增加了近百户,其中有34户是五千万元以上的信贷大客户。而对于建筑行业的信贷该银行大部分都是适应抵(质)押担保与保证这些担保策略。
分析该银行建筑行业信贷客户的情况,具有下面几个特征:第一,在土木工程、房屋、建筑安装、建筑装饰这四大建筑类别之中,土木工程与房屋的贷款余额比例最大,这说明占据主要地位的依然是传统建筑;第二,贷款余额增长率最大的是建筑安装业,其增长率为121.6%,从某种程度上表明建筑安装业有着较旺的需求,且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会出现新的发展形势;第三,在土木工程、房屋、建筑安装、建筑装饰这四大建筑业之中,其他建筑业与建筑装饰业的增长率都有所下降,下降率为6%,这表明这建筑装饰业与其他建筑业的发展规模偏小,银行对于这两类建筑业的信贷风险把控难度较大,因此这两类建筑业的贷款增长速度较慢;第四,34户五千万元以上的信贷大客户里面,分行占了18户,特别是外地分行更加普遍;第五,银行建筑业贷款支持存在的问题:在进行客户分类的时候有着较大的随意性,例如在四大建筑分类中都列有市政园林绿化性质的信贷客户;某些具有经济开发性质的信贷客户(如某某经济开发企业等)也被分入建筑行业之中;在所调查的银行中对建筑行业贷款支持依然停留在旧式操作模式,仅仅满足于参与者的身份,缺乏具有显著优势的信贷产品,在信贷政策方面也较为模糊,需要进行深度的开发。
2.银行对于建筑行业信贷支持新方式分析
目前建筑行业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出现,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2.1伴着我们国家实体经济范围中从政府财政单一渠道融资逐渐变革为由国家投资、地方财政、企业、证券融资、银行信贷等多方式融资,施工单位在建筑市场中参与竞争的模型也有了新的特征:也就是结合融资、建设与交付使用这三个模式的BT模式;融资、建设、运行、交付使用的BOT模式,还有融资、建设、施工单位占有一定年限、运行、交付使用的BOOT模式。对于这三种模式很多地方性的银行等金融机构都已经开始给予了一定的信贷支持。
2.2建筑市场竞争的混乱无序性与市场的规范织在一起。一方面是目前建筑市场中供应与需求两方失衡的比例越来越大,施工单位很多时候为了获得一个建设项目,盲目进行无序的市场竞争;而另一方面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市场的规范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与过去相比建筑市场有着更高的透明程度。
2.3大跨度桥梁、深长隧道、高铁、大型核电站等有着较高技术含量、专业性程度较高的高难度项目的施工,必须具有良好业绩、大型专用施工设施、高素质技术工作人员的施工企业才可以完成,在此类项目招投标里面,施工能力、项目管理、施工技术等非价格因素占主要方面。
目前关于促进建筑行业发展的方面各地都已近颁布很多相关文件,以此来激励与推进当地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变革国家政府部门投资建设项目的投资体制与招投标方式等,在国家投资工程中优先进行BOOT、BOT、EPC(项目设计、施工材料设备采购、施工)、BT等模式,利用保函、担保贷款、信用证、封闭贷款等形式多样的支持方式满足建设工程资金的融资要求。假设施工企业所承包的项目是境外项目,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贴息支持的商业贷款,而对于建设施工企业从事境外投资项目在我们国家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用于工程施工及运营12个月以上、5年以下的商业贷款给予贴息等方面的帮助。把建筑施工单位境外承包项目列入出口信用保险的范畴中,激励建筑企业单位投保,将其承担的出口收汇风险降到最低。
伴着建筑行业新业务模式的持续向前发展,国内很多银行等金融机构都开始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条件的帮助与信贷参与。首先,国家相关部门投资工程中BOT、BT两种模式,能利用银行、建筑单位、投资单位三方签订施工建设资金回笼与使用等相关协议,将各方需承担的责任及权利都明确下来,三方一起参与建筑工程资金的回收、使用、投资等,这样不仅可以保证项目可以如期完成、按时交付使用,又可以确保银行能按时收回贷款本息。其次,对于某些需要较长建设施工时间、有着很强专业性、含有较高技术含量的高难度项目,比如大跨度桥梁等,需要加大高资质建设施工单位的支持力度,通过承兑、保理、保函、贷款等形式进行综合授信,同时获得建设方的支持与配合,假设项目需要较大额度的资金也可以试着利用银团贷款的形式给予支持。
3.建筑行业信贷管理与支持的几个建议
3.1业务的营销取向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断不断加大、城镇化飞速发展、节能建筑、三农工作等方面的影响之下,建筑行业在未来依旧能维持快速进步的发展趋势。建筑相关企业单位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而进行的经营方式转变,BT、BOT、EPC等模式的投资已经变为现今建筑相关企业的发展关键点,我们必须长时间看好这方面的相关企业。估计建筑业的闪光点主要在城市基本建设方面,特别是高速路、高铁、地铁等建设方面能获得额度巨大的资金投资,对于这些方面银行需要加大关注的力度,同时及时将自己的经营支持模式进行有效调整。
3.2加强业务风险的管理
管理建筑行业信贷风险,需要重点研究与注意两点,也就是建筑行业企业个体的经营风险与建筑行业系统性的风险。建筑业系统性风险的管理工作,首先要全面掌握国家、地方政府对建筑业的具体支持政策,当地建筑业运作模式和风格,并取得建筑业协会的沟通;其 次, 银行应该针对建筑业的行业特性,制定相关的信贷政策, 如准入标准、客户目标、操作模 式 等等。建筑企业个体经营风险的控制工作,从两个角度分析入手,首先认真分析企业实有资 产的真正价值,明晰企业业务承接能力和抗经营风险的极限,从而测算企业最终信贷需要额 和承担额,掌控企业经营风险和信贷风险;其次,认真分析企业经营业务的现金流,务必弄 清其来龙去脉,掌握信贷安全介入的环节和时机,同时也可以落实贷款等业务的还贷资金和 来源,确保能及时还本付息,并带来其他收益 。
3.3业务品种的完善
某地方银行目前针对建筑业的信贷产品主要是“工程款帐户托管贷款”。该产品是建立 在企业现金流封闭管理,确保还贷来源的基础上,经过专职审批人的业务培训推广,今年已发贷款增加较快,也逐步得到企业和工程业主的认可,并延伸到政府BOT、BT项目,取得 了一定的成效 。但也存在企业用同一建筑合同多头贷款。建议能否把“应收工程帐款在入行系统质押登记”,确保工程款回笼的唯一性。
3.4结合建筑业务经营的具体特点和业务环节,积极开发各种信贷品种。例如对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较多的问题,银行可以开发和推广国内保理及工程应收账款保理、质押等信贷产品。而针对建筑施工企业抵押物较少的问题,银行可以在项目业主、 建筑施工企业、 银 行三方对建设资金进行管理的前提下,开展工程款帐户质押贷款。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营改增 建筑行业 影响因素 相应建议
本文对建筑行业实施“营改增”的必要性以及意义进行简单的概述,并且将当前建筑行业施行“营改增”所面临的若干难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同时,本文将建筑行业施行“营改增”所面临的若干影响进行展开叙述,从而为建筑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一、简述建筑行业施行“营改增”的必要性以及意义
(一)有助于促进当前服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服务行业是我国重要的第三产业,对于提高国民经济水平以及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相关有效数据统计结果得知,服务行业增加值超过总国民经济增长水平的40%,由此可以看出,服务行业是我国未来发展最为重要的产业,因此,建筑行业施行“营增改”对于其来说,可以优化其结构,并且还可以实现公平税负的目的,从而促进其更快、更高发展。
(二)有助于提升建筑行业的综合素质能力
随着建筑行业规范的扩大,各建筑企业的竞争力也愈演愈激烈,为了使得提高自身综合竞争能力,则需要加强对企业内部管理的改革与创新,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施行“营改增”方法来降低自身的税负,从而以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另外,通过国家推行的“营改增”试行点现状了解得知,其实施不仅有效降低了服务行业的税负,而且还实现了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从而加快了当地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建筑行业通过施行“营增改”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能力水平。
二、探讨“营改增”对建筑行业所产生的影响分析
(一)对建筑行业税负的影响分析
随着我国推行的“营改增”试点方案的,建筑行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1%,通过对比“营改增”前后某一建筑行业税负情况得知,其税负情况明显降低,并且其进项税显著高于销项税。
(二)对建筑行业经营成果的影响分析
首先,对于其收入的影响。当建筑企业没有将项目分包出去,则其营业收入为全额,并且还包括特殊规定以外的所有费用以及应缴纳的营业税额,然而随着“营改增”的施行,建筑企业的计税涉及到上述费用以外,还会涉及到向购买方收取的所有费用,其中增值税销售额不包含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因此,在计算征收增值税的时候,需要将其排除在外,由此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得知,建筑行业施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收入额相较于“营改增”前有所减少;其次,对于其成本的影响。众所周知,建筑行业的生产成本由以下两个部分组成,即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其中直接费用是指对项目活动的所有支出费用,例如:工人费用、施工材料费用、设备租赁费用以及相关费用等,而间接费用是指建设企业所分包的施工单位进行管理、生产的所有费用,例如:监督管理费用、物料消耗、修理费、劳动保护费等,由此可以看出,建筑行业的生产成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直接费用,在实行“营改增”之后,外购成本负担的增值税额需要应用适用税率,从生产成本中将价税剔除,因此,建筑行业的整体经营成本将会大大降低,其具体表现在建筑材料、施工设备租赁费用以及人工费用方面。
三、探讨建筑行业施行“营改增”后的相关对策以及建议
(一)针对建筑行业适用税率确定的有效策略
国家税务总局将原先的两档税率进行增加到四档税率,即目前四档税率分布为17%、13%、11%、6%,当建筑行业所施行的8%的税率,按照建筑企业所有支出成本来进行计算征收增值税的话,那么其税负将会大大降低。
(二)针对建筑行业税收征管问题的有效策略
由于建筑企业的增值税需要交纳于其注册地,而营业税需要交纳于其施工地,以至于产生影响地方税收水平的问题,为了保障企业稳定发展,则需要加强各地政府间的交流,使其能够配合协调解决其中的问题,从而全面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三)针对建筑行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有效策略
由于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借助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单位的支持,然而因为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单位很多属于小规模纳税者,一般情况下按照3%的征收率来进行征收增值税,并且还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以至于建筑行业难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这将是建筑行业在实际操作中能否通过“营改增”实现减税的关键,笔者认为建筑行业以及相关辅助支持行业均进行“营增改”,从而确保建筑行业的基本利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建筑行业施行“营改增”的必要性以及意义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并且将“营改增”对建筑行业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介绍,同时,本文针对上述所产生的影响而提出几点政策建议以及对策,从而以消除“营改增”对建筑行业的影响而进一步发展建筑行业,从而为国家国民经济水平继续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丹,杨秋煦.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企业税负的影响――基于上海市改革试点政策的分析[J].财会月刊,2013(03)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21-0044-02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项目管理是建筑企业最基本的管理,项目施工水平的高低、施工质量的优劣、文明施工的贯彻与否,与项目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前的建筑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开拓市场站稳脚跟,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增强企业实力,保证施工的关键技术、设备紧跟国际发展趋势,与行业先进水平同步。靠增加科技含量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最佳效益。技术创新是企业兴旺和发展的源泉,这一点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企业界的共识。笔者结合建设工程项目实践浅析施工企业技术创新。
1 开展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提高服务能力
建筑施工企业技术是以产业化为目的的。施工企业的产品就是服务项目,就是“加工”某类建筑物的服务能力。服务品种多少、服务质量高低、服务能力,这些都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整体提高的环境下,国内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呈现出了集约化、智能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以后,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部分国际知名建筑施工企业相继入驻中国建筑市场,明显增加了国内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压力,因此,在国内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加强对于施工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并且直接关系到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今后命运。
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在有效解决传统施工技术瓶颈问题的基础上,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建筑工程施工中各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利于建筑施工企业加强施工成本控制,并且全面提升施工的进度和安全,为国内建筑行业的科学发展和创新进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近年来,结合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国家建设部重点推广以下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①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技术;⑦深基坑支护技术;③粗直径钢筋的连接技术;④高效钢筋、预应力混凝土技术;⑤新型墙体、建筑节能应用技术;⑥新型脚手架、模板应用技术;⑦钢结构技术;⑧新型建筑给排水、塑料管应用技术;⑨建筑施工企业计算机管理与应用技术;⑩大型建筑构件及机械设备的整体安装技术。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实质
与世界建筑行业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显著的特点,其实质主要表现在:符合经济时代、社会竞争机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些是进一步促进其创新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此,必须加强对于实质问题的深入研究,否则将难以实现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体系的科学构建。
2.1 符合经济时代的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必须符合经济时代的要求,现代建筑行业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其在今后发展中将面临更多具有经济时代特色的新问题、新矛盾,所以只有实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模式的不断创新,才能有效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和谐发展。
2.2 符合社会竞争机制的要求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建筑工程市场中,建筑施工企业若想长期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对现行的施工技术体系进行必要的革新与完善,否则必将会因与社会竞争机制的要求不符,而逐渐被时代所淘汰。从建筑行业整体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探究与应用对于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行业内部的人才引进、激励竞争、信息收集、开发手段等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3 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
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应用与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个问题是急需得到解决的。在今后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中,必须坚持以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并且在就爱强自主技术创新和改造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可以代表国内最高生产力的最优化施工技术模式。
3 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在国内建筑行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已经得到行业内部的高度重视,并且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从建筑管理学及社会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施工新技术的实际应用必须坚持以建筑工程市场的根本需求为出发点,而且要通过市场的反映情况来检验新技术的经济性、实用性与合理性,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必须加强对各种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并且及时解决和处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而才能实现其实际应用的效果和质量。
3.1 科学监理技术
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科学监理技术是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际应用的作用和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对其组织形式与管理模式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否则难以保证技术实际应用的效果。在国内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施工中,科学建立技术是构成新型施工技术体系的基础,如果忽略了对其的研究,必然会影响到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与管理效果。
3.2 现代信息管理技术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现代电子信息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应用,其客观影响了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发展,以及管理效率的提升。信息网络时代的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必然会导致其技术观念的转变,而且在施工技术管理中应对传统的管理模式、理论、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否则将出现施工新技术难以完全取代传统技术的弊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技术管理人员应对新技术的研究对象、目的与结果等进行重新的分析与思考,进而才能全面展现施工新技术的现代信息管理特征。
3.3 环保与节能技术
在我国现代建筑行业中,环保与节能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是解决其高污染、高能耗问题的主要措施。在以往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与应用中,通常是将经济收益放在首要位置,而忽略了行业所应重视的社会效益问题,这是导致我国工程施工技术体系始终难以完善的主要矛盾,因此,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中,一定要注重对于相关环保与节能技术的研究,而且在保证施工进度、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施工中的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代建筑工程创新施工技术的探究,仍然存在较多的实际问题和矛盾,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和解决,必然会影响具有中国特色建筑工程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在我国建筑行业的长期发展中,工程建设企业、技术研究单位和相关部门必须坚持先进的技术观念与指导思想,并且在符合经济时代、社会竞争机制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升为行业内部的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刚,薛飞,浅谈工民建筑施工中创新技术应用的重点及难点[J]中国新科技新产品,2001(03)
[2]崔玉生,胡浩民,如何促进建筑工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与进步[J],吉林建筑,2008(07)
[3]吕向林,马辉勇,全面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科学发展观[J],山西建筑,2004(11)
篇8
1.1轻视对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现阶段,在我国建筑施工中,很多建筑单位采用责任承包制度,然而,总承包单位一般会将建筑工程转包或是分包出去,从中获取管理费用,再签署安全协议,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总承包单位转变成零风险,安全管理转给分包管理,事故发生后让分包单位承包人自行负担。由于轻视对现场施工的实际安全管理,分包单位的经营者为了获得更多利润,一般不会按照合同或是施工要求安排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现场施工中总承包单位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督。
1.2缺少对安全管理的投资费用随着科学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建筑行业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获得更多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终极目标。一方面。建筑行业的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对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树立形象会有直接影响,管理人员为了得到更多利润,不惜一切代价减少生产成本,以牺牲安全管理的投资费用为代价,不按合同要求实施专款专用原则。另一方面,施工单位为了使中标率得到提高,故意压低价格,现场中低价中标的现象较为普遍,用户在施工前没有按时汇款,施工时没有技术给付安全管理费用,从而施工单位缺少安全管理的投资费用。建筑工程的安全得不到基本保障。
1.3施工人员缺少安全意识建筑行业是一种人员密度较高的劳动行业。并且由于我国对建筑行业需求量的不断增多,我国建筑行业得到快速发展,这吸引了很多外来务工的临时工、农民工,这些人员的加入使得劳动人口的基数很大、文化素质很差,很多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安全教育,一般安全意识薄弱、文化程度偏低,缺少安全常识,甚至有时发生违章操作,这为建筑行业管理农民工带来很大难度,因此产生的大多数安全施工一般出现在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身上。
1.4安全管理技术较为落后安全管理技术一直是建筑行业较为薄弱的环节,安全管理技术不能与施工技术一起发展,技术人员安排结构不合理和专业技术不扎实,都不能提高安全管理技术。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危险性与施工难度较大的建筑工程,然而,施工单位编制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具有计算不准确、操作性较差、数据资料不正确的特点,这使得安全管理技术在现场施工中无法给予正确的指导。
1.5施工安全与施工进度之间的关系无法正确处理当建筑单位与用户签署了合同后,建筑行业将会面对巨大的进度压力,用户逐渐缩短施工周期,这让建筑企业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工而不得不加快施工进度,并要对施工方案不断做出调整,这样比较容易做出违反安全操作的施工现象,抓紧施工进度的同时,一定会是安全管理出现漏洞,为今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埋下巨大隐患。
2.对建筑行业安全管理
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在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进行展望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提供给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资源是十分有限的,怎样使用这些有限的资源,使安全管理的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是安全管理今后的发展趋势。对影响施工现场安全的各种因素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大规模的研究安全事故的发生规律,深入探索安全控制与安全管理需要注意的环节,这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二,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从技术上分为四类,工程自身的安全性,这和施工设计与设计方案有关;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这和操作人员的使用方式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设计有关;搭建结构与施工技术的安全性,比如基坑支架、脚手架的施工和设计;现场施工的安全防护,这和现场施工管理有关。以上几点都是急需解决的安全问题。
第三,新的机械设备和技术的使用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新挑战,并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也给安全管理带来了新方法。建筑行业作为一种没有显著变化的行业,对新技术的使用要求要保持关注度,加强对安全管理新途径的探讨。
第四,因为建筑行业具有变化无常、工作分散、安全难控制、个体性强的特点,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另外,不同建筑单位使用的总分包制度要求建筑单位之间要有安全文化沟通,对安全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第五,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国家应对企业资质升级,或招投标过程中对企业安全重视程度给予相关硬性规定,要求配备一定数量具有国家执业资格的安全管理人员等等。
3.总结
篇9
关键词:建筑成本 全面预算 控制 管理 研究
全面预算管理在本质上来说指的是一种可以对本行业进行驾驭的特殊技术、策略性质的工具以及系统的管理体系。全面预算管理通常是以一个企业的目标、利润为重要主线,以实现自身企业在目标方面的利润为主要目的,进而促使整个企业的预算管理活动不断的围绕目标利润这个方面而展开活动。
1 我国建筑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就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我国建筑行业中企业的数量相当庞大,大多数的建筑企业在企业性质方面较为单一,在企业的属性以及经营范围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的特点和问题。
首先,我国建筑行业的企业存在属性多样化的特点,但是却在经营范围方面显得较为单一。具体来说,我国建筑行业中的建筑企业大部分比例都属于是国有企业或者是国有的绝对控股企业,只有一小部分的建筑企业属于私人的民营性质。但是这种民营性质的企业在施工产值方面,市场份额方面的影响能力较弱。我国在建筑领域中的经营范围过于单一,一般都是涉足于房屋的建设工程、土木工程以及相应的安装工作等,在造价等的相关领域中的涉及程度还不是很大,但是,在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部分大型的建筑企业正在逐步的向相关领域进行多元化的发展。
其次,我国建筑行业在组织机构方面的形式呈现出多极化、矩阵式的发展趋势。我国建筑行业中的建筑企业一抖分为二级组织机构、三级组织机构以及二、三级的混合机构、集团式的机构等四个方面。这些不同的层次机构都会导致建筑行业在建筑企业全面预算以及管理领域中的设计以及实施方面的差异。在建筑行业方面,我们一般都采用矩阵式的组织形态,在工程的项目管理部门方面,我们通常采用双重领导的方式,也就是说,项目的员工既可以对该项目的经理进行相关的负责,同时也可以对企业的职能部门的相关领导进行相应的负责管理工作。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相关的数据资料中看出,我国建筑行业在管理方式上面还显得较为粗放,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偏低。在我国的建筑行业领域,除了一些大型的建筑企业之外,我们的建筑企业大部分还停留在粗放式的管理阶段。通常情况下,我们的建筑投资者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回相应的投资成本,都会在不理智的情况下,导致进行盲目的赶进度工作,一定情况下忽视了安全质量问题。我国在世界建筑市场方面的情况来说,我国并没有很彻底的对国外建筑行业领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开放,整体来说,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国际市场领域还是较为封闭的。即便是一些国有的大中型建筑企业在国外进行了相应的市场开阔工作,但是承包的项目一般都是一些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土建工程。
总而言之,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国际市场方面短时间内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市场开阔工作的能力。
2 全面预算管理在建筑成本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2.1 优化建筑企业组织结构体系
首先,在我国的建筑行业领域实行事业部制的企业管理组织形态,也就是在建筑行业实施的人事制度属于由上到下的金字塔模式,不仅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高技术指标的要求,而且还可以在最法范围内实现企业在内外环境中的业务拓展空间。
其次,在我国建筑行业领域实施全面预算的管理制度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来看还有一些困难,因此,可以在实施的过程中通过聘请一些专业的组织机构或者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对建筑过程中的环节进行相对应的实施、培训工作。这样,就可以在最大限度中实现节约时间成本、提高企业效率的目标,最终达到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事半功倍。当然,一些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还可以通过相关部门进行优秀人员的选拔,进而成立起专门的组织机构对建筑工作过程中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相应的实施、贯彻以及执行。
2.2 在建筑施工前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机构
建筑领域中的施工单位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过程中,要针对企业自身的情况建立起相对应的预算组织机构。例如,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审批机构等,这样不仅能够在制度上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的约束,还可以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以及相应的工作流程进行研究,并根据出现的一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手段,督促建筑行业领域的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和实现。
2.3 在建筑行业建立起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
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在定义上来说指的是对经营、财务工作、投资以及相应的战略进行全方位的计划。一般针对企业来看,全面预算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业务预算。业务预算主要包括对建筑行业领域中的业务收入进行的预算、工作量的预算、人工费用的预算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预算费用。业务预算可以涉及到建筑行业领域中的收入、成本以及业务等各个方面。第二,财务预算。一般建筑行业的财务预算包括相关资金的筹措以及相关的资金使用等两个方面。第三,建筑行业的资本支出预算通常指得是固定的资产购置所需的预算以及资本在投资时候的预算等。
2.4 合理对待建筑行业中全面预算所出现的问题
长久以来,实施在任何一个行业中的全面预算管理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个误区――预算工作单纯的属于财务部门。实际上,建筑行业中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整合性的管理系统。不仅包含财务工作的各项内容,还包括与之相关的成本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因此,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体现出一定的制度严肃性,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紧密结合各单位的实际,避免割裂。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我国的建筑行业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建筑行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它已经成为了在建筑行业发展变化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具有一定实效性的管理工具,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对于推进和实施建筑行业的整体管理能力将起到十分突出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建筑行业在竞争方面将会更加的激烈化、透明化,到时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实施和推进自身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并针对自身建筑行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业务预算工作、财务管理工作以及一些其他的常规管理预算。总而言之,建筑成本控制中的全面预算管理是可以真正达到实现建筑行业整体发展的战略目标,可以最大限度的整合企业自身的资源,提高整体社会的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所以,我们在进行建筑成本控制中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斌.谈建筑企业全面成本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11期.
[2]陈领章.论全面预算管理在公路施工企业中的运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6年01期.
[3]余万红.论如何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第20期.
篇10
关键词:智能建筑技术;绿色建筑建设;运用形式
建筑工程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并且在传统建设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也相应造成了大量能源的消耗。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绿色建筑建设逐渐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尤其是智能建筑技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智能建筑技术在绿色建筑建设中节能运用的过程中,不仅仅对其周围的环境和能源都进行了有效的改善和节约,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我国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另外,随着我国有关部门对环保行业的重视,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应用的变化,智能建筑技术在绿色建筑建设中节能的运用,也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可以为住户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并且也将其节能效果达到最佳。
一、智能建筑技术中楼宇集成系统的应用形式
楼宇集成系统(BuildingManagementSystem,简称BMS),主要是将工程的机电自动化和电子系统等各个方面,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对建筑工程运行的情况,进行良好的监督、管理等工作,从而有效的实现信息化统一管理的形式,对其相关的能源和建筑工程运行的成本,都进行了有效的控制,甚至起到了节约的效果,下面就对智能建筑技术中集成楼宇中的运用形式,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1、在空调中的运用形式空调是绿色建筑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智能建筑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之一。BMS智能系统作为智能建筑技术中,重要组成部分,空调也是该技术重要的运用领域。BMS智能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集中操控的方式,对空调的运行过程中,进行良好的控制。例如:在我国的北方,其地区相对较为寒冷,很多住户都安设空调。在这样的情况下,绿色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集中统一的管理形式,对空调进行安装,对其运行的时间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其相关能源大量损耗。但是,在BMS智能系统运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利用监控系统的形式,这样BMS智能系统一旦发生失效,可以将其信号及时的上报,并且在第一时间内,发送到相关的维修单位,进行及时维修。另外,在BMS智能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对其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不仅仅对其能源进行了有效的节约,对现代化智能建筑技术的进一步的运用和发展,也是非常有利额的。2、在门禁系统的运行形式在BMS智能系统运用的过程中,门禁系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运行,主要是对小区的出入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了小区内部的安全性。在BMS智能系统运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对识别技术和出入技术结合的,对陌生人的访问情况,进行有效的分辨。同时BMS智能系统技术将其访问的资料和情况,进行有效的整理,并且构建相应的电子数据库,从而提升了小区的安全性能。其实,门禁系统最早设置在公司办公室的人员出入,并且与建绿色建筑工程中的灯光和空调等一起启动,避免了其相关能源的大量损耗,对其运行的成分也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从而也充分的展现了绿色建筑的优势。
二、智能化技术中KNX智能系统的运用形式
智能建筑技术在绿色建筑建设运用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是非常多的,KNX智能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运用形式。下面就对KNX智能系统在绿色建筑建设中运用形式,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1、在照明系统的运用形式在绿色建筑建设的过程中,对照明系统进行全面的优化,将KNX智能系统技术有效的运用到其中,主要是利用局域网的形式,构建统一的监控系统,并且利用计算机的形式,对照明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同时,在KNX智能系统运用的过程中,与开关、调光控制、智能探测器等设备,对照明系统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从而有效的起到了节能的效果,并且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照明系统的正常运行。另外,在KNX智能系统运用的过程中,可以对灯光的亮度,根据周围的环境,进行调节,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大量能源的消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绿色建筑建设中节能的理念。2、在网络系统的运用形式网络系统在现代化绿色建筑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在KNX智能系统运用的过程中,可以对传统的网络形式,进行全面的优化,提升集成设备的使用性能,这样对其相关能源的节省可以达到20%上,将绿色建筑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展现,更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综合论述,我们可以知道现代化智能建筑技术主要分为KNX智能系统、BMS智能系统等技术。并且,绿色建筑建设逐渐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形式,现代化智能建筑技术也是绿色建筑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对现代化智能建筑技术在绿色建筑建设中节能的运用形式,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介绍,以此充分的展现了绿色建筑建设中节能的理念,更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伍彬.…最新智能建筑技术在绿色建筑建设中的节能应用[J].…大众科技,2013,03:31-36+183.…
[2]季文娟,顾永松.…智能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节能应用[J].…江苏建筑,2014,03:100-102.…
[3]符长青.…智能建筑绿色节能技术分析[J].…智能建筑,2010,06:17-20.…
[4]孙琳.…绿色建筑与建筑智能化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03:126-128.…
[5]尹伯悦,陆有忠.…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应用状况以及相互关系的研究[J].…工程建设,2016,02:29-33+37.…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