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的分类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7: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物理实验的分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物理实验;分类;应用
物理是一门阐述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物理知识揭示生活现象的实质,将物理知识科学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容易接受,成为学生自己掌握的知识。让学生高效地掌握物理知识,除了教师个人教学能力外,物理实验是一个较好的载体,物理实验不仅将抽象的知识现象展示在学生面前,同时也训练学生的技能,物理实验贯穿于整个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从操作方式上实验可以分为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但从实验功能角度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一、技能训练型实验
物理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知识,同时也需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和操作技巧,技能训练型实验就是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让他们能娴熟地使用各种物理器材,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养成科学的实验意识和必要的动手能力。初中阶段对学生实验技能培训是全面的。
二、条件推理型实验
初中阶段有些知识是在理想条件下得出的结论,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创造这样的条件,推理型实验就是通过对生活中某个条件进行渐变,找出这个条件变化时对结论的影响规律,从而推理得出在理想条件下的物理规律。例如在学习声音传播时,教师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钟罩内,用抽气机抽出钟罩内的气体,随着气体的减少,声音的响度越来越小,说明声音的响度与钟罩内的空气多少有关,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如果钟罩内被抽成真空,那么就应该听不到声音,因此得出真空不能传声这个结论。在本实验中,真空这个条件在普通实验室很难达到,为达到这个条件,只有将生活中空气量进行减少渐变,根据响度也逐渐变小,推理得出在真空这个理想条件下声音不能传播这个规律。
三、经验验证型实验
学生在学习物理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对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形成了某些先入为主的概念,他们对事物及物理现象产生非本质认识,有些是客观真实的,有些是肤浅错误的,无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在脑海中已有定式思维,这种定式思维有些成为学习的障碍,妨碍物理概念的建立,而对定式思维这个障碍的突破,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实验演示,将物理规律客观真实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来修正学生头脑中存在的错误定式,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建立正确的概念。
四、展示再现型实验
有些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有些现象学生平时不能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因此在建立物理概念时比较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比较容易地建立起物理概念,教师通过实验把比较抽象的物理知识展示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平时忽视的现象有意识地再现,让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这有助于学生物理概念的建立。
五、科学探究型实验
根据教育部2003年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苏教版的物理教材上有很多的知识要求学生通过科学探究得出规律,通过科学探究型可以培养学生的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开放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探究性思维是初中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必要思维形式,对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科学探究型实验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猜想,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
六、设计型实验
设计型实验是初中物理实验的一种重要类型,它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过程,选定实验器材,设计表格,规范地记录数据,得出结论,这类实验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时,要求学生选定器材,装配好装置,设计好表格,规范地记录数据,科学地处理,得出结论。通过这类实验的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有较大的提高。
实验是将物理现象有目的、有意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加强对物理现象的认识;或者是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高效地掌握知识。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方式,灵活地运用各种类型的实验,将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初中物理课程标准.4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郁知.演示实验与思维定式障碍.物理通报,1999(6).
[3]张春翔.物理实验分类例析.天津:天津网-城市快报,2009-04-15.
篇2
摘要:新课标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作为一个初中物理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物理学科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主要是以实验观察和实验操作为基础,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探索物理规律,通过实验引发猜想,通过实验引发人们的思考,从而以实验为基础探究自然规律。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初中物理实验能力培养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创新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的科学,物理知识与多数的物理概念都是基于物理实验而得出。初中学生首次接触物理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对物理实验给予高度的重视,指导学生对实验设备的安装;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记录、读取、分析数据;完成实验总结与报告,对物理实验产生兴趣,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及客观规律提供事实依据。通过优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分析归纳思维能力和探索和创新能力。笔者从事物理教学多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好物理实验资源,着力培养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和物理学科上的创新意识。笔者将自己近些年来,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有效尝试总结几点,与同学科的教师分享,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物理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自然科学尤其需要人们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多数的概念和原理都来自于物理实验,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基础观察能力。但是,多数学生在实验中注意力不能集中,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在实验的活动中,缺乏实验的观察的目的性不够明确。被一些刺激性强的事物吸引走,对实验过程中应该仔细观察的现象没有给予有意注意,经常会出现实验的漫无目的看了一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笔者在进行演示实验和指导学生实验之前,都会强调学生应该有目的地去观察哪些现象,给予学生一个特定的方向,学生在物理实验的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中,才能够积极主动地思维,在实验的观察中获取有关知识。
如初中物理实验《光的反射》一演示实验,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的;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笔者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中的观察能力,在演示实验开始之前,笔者就让学生在对实验 的仔细观察观察中,重点观察并分析:“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及法线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然后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实验,就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对物理现象的关键内容进行仔细观察,这样很轻松地收到了本课应该达到的预期实验教学效果。在实验的观察中,学生观察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2.物理实验能够培养学生实操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的操作能力是一项必备的能力,学生的物理素质和能力除了要牢记物理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己的物理实验,通过动手的实际操作和体验,才能将物理理论知识加以巩固,才能使自己是实验能力有所提高。笔者发现,不少初中物理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时,都是把物理课本摆在实验台上,一步步地将实验按照课本的指示照做,这样的机械的操作,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学生动手做实验的积极主动性不高。笔者在物理实验指导学生操作规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笔者在物理实验课中,对于初中物理实验中用到的基本仪器有哪些,让学生在操作前做好计划,提高实验的针对性。在学生实验操作前,必须让学生了解仪器的构造原理,知道在实验中将会使用到的仪器的在具体的实验中,有哪些基本的要求,必须在脑中熟记,方能保证实验的正确操作,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这一实验,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在实验中会用伏安法测电阻。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正确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集体观点。用伏安法测电阻是电学中的一种基本测量,属欧姆定律变换式的具体应用,对于加深欧姆定律和电阻概念有重要作用,同时又给学生提供初中常用电学器材综合使用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根据课题设计实验电路图,掌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本节的重点,根据电路图进行实物接线并且排除接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故障是难点所在。笔者在实验前,帮助学生首先理清知识:“①怎样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值?电路图是什么?②需测哪些物理量?③怎么算出电阻?这个算出的值有误差吗?④怎么减小误差?⑤怎么才会取得多组数据”等。将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熟练掌握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又可促进思维,增加学生物理实验与学习的兴趣。
3.物理实验能够启发思维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程 物理实验教学 问题 理论支撑 有效性策略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一步,要想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就要重视物理实验,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物理实验,来获得相应的物理知识。通过丰富有趣的实验教学,既可以充实物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可以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对物理实验教学的看法。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
(一)教师实验教学的理念比较落后
目前,很多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理念仍然比较落后,受应试实验教学理念的影响较深,从而导致以下问题的存在。一是演示实验教学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二是学校和教师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只看重理论忽略了实验过程。三是教材中的小实验得不到重视,然而这些小实验恰恰是大实验的基础,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性能力。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许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实验效果不理想,从而导致以下问题的存在。一是过分依赖实验仪器,导致实验的变通能力较差。实验仪器只是厂家设计制作的,教师需要从实验教学的实际出发,针对同一个实验可以设计许多的实验方案。二是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习惯。物理实验教学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如实记录实验数据,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是拼凑数据,而教师却对此视而不见。三是忽略实验方法的训练与渗透。很多教师都是只关注实验结论,而对于那些渗透研究问题的方法却不引起重视。四是实验教学中缺少探究性。很多教师都是教给学生现成的实验步骤,学生依照教材或教师规定好的实验步骤演练,严重阻碍了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物理实验相关的配套设施不足
目前虽然多数中学都建立了实验室并配备了实验器材,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一些易损易耗仪器得不到及时修理或补充,实验教学无法正常开展;器材配备不全、数量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进度等等。此外,多数学校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状况也十分不理想,大多都是兼职人员,缺乏对实验室的管理经验,很难全面地进行实验准备工作以及实验后的仪器整理和维修。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理论支撑
(一)有效教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其中,有效是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学,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该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和兴趣;二是明确教学目标;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将有效教学理论应用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明确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教学效果,让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发现物理规律,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同时还指出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等。
(二)多元智能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只要有八种:一是语言智能,即有效地利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的才能;二是音乐智能,即感知、欣赏以及创作音乐的才能;三是数理逻辑智能,即有效地利用数字和逻辑推理的才能;四是空间智能,即准确感知视觉空间世界的才能;五是身体运动智能,即善于运用身体来表达内心感受的才能;六是人际交往智能,即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图与动机的才能;七是自我认识智能,即接近自己内在生活情感的才能;八是自然观察智能,即对自然界中的各种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的能力。将多元智力理论应用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不同的智能优势,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转变实验教学观念
首先,教师要转变实验教学观念,使学生正确认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不断改进实验的方法和技巧;其次,教师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通过不断进修和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再次,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实验素养,熟练掌握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过程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等等,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也要有充分的预设。
(二)优化实验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在物理实验的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产生兴趣和好奇,比如说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小组探讨,再把物理原理告诉学生,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其次,教师可以自行增添一些与改进性实验,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实验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再次,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自主实验和自主学习的机会,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教师还要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三)加强实验动手能力
篇4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育教学 实验教学 情境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9-0158-01
众所周知,初中阶段物理学是注重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学科,其课堂教学也主要是围绕物理实验来开展。因此,关于物理课堂教学如何提高物理实验效果,实现站在学生理解的角度上把抽象的物理规律和物理概念直观形象地传达给学生的有效教学策略,是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设计的一大难题。作为裴圩初级中学的一名物理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笔者对于新时期初中阶段物理实验教学有着自己深刻的体会,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1 实验教学情境的构建,是新时期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前提
实验教学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我觉得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通过教学情境的构建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要想达到一个的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必须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一种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过程,习惯于通过经验材料来分析与判断事物,不善于从理论上来进行推导。据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该阶段的学生在认识事物时,存在着一种直觉优先的倾向。而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感性材料与活动机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地进行探索式实验教学活动。在进行探索式实验教学活动时,首先应该提出问题,按照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相应的情境,通过视频的播放、图片的展示、谚语或者小故事等各种方式来展现和教学内容相关的物理现象,同时组织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观察,并发现问题,提出和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物理教师要提高物理实验课堂教学的效果,要合理地创设物理实验教学情境,构建具有趣味性、引导性及实践性的教学环境,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满足初中生的强烈好奇心与求知欲的情况下,快速地导入课堂教学内容。合理的情境构建,良好的知识导入,以及兴趣的充分激发,大大的提高了学生们的实验激情,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2 为了提高实验效果,我们必须重视实验的准备工作
优质的实验效果的产生离不开良好的实验准备。在上课之前,作为教师要深刻理解本节课的全部实验内容,以及可能会发生的一些特殊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验教学的合理开展。作为教师,也得应该精心准备实验讲解内容。一些教师可能认为备课越充分、讲解越细致越好,但是这样极易抹杀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产生凡有问题找老师的依赖心理,最终丧失对物理探究实验的兴趣。故而,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准备一些与实验相关的能引起学生好奇心的问题,同时还要留下少量课后任务,在实验之前将任务布置到学生手里。比如,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中,为何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的亮度会随之变化;变阻器的阻值与哪些因素有关;了解变阻器的使用方法等等。而作为学生,必须要求学生具有自身主体意识,要提高物理探究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放弃过去老师说一步、学生做一步的传统教育模式,而要形成教师作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创造的实际情况。因此,初中生们在实验之前,要对所做物理实验有整体了解,掌握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大体操作,有问题的地方要做好标记并在课上及时提出。最后,一定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实验器材的准备。如果说材料是物理实验的血肉,那么填充实验的步骤、实验器材则是物理实验的骨架,支撑整个实验的进行,材料的完整与有效性、器材的精密与科学性都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最终结果。因此,实验前必须仔细检查所用材料及实验仪器的准确度与科学性,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为学生提供足量的实验材料,以供学生在实验中充分发挥动手创造能力,使其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并验证其可行性,就像摩擦起电现象的验证实验中,教师可准备橡胶棒、胶皮等材料,让学生有更多的设计方法可选,这样学生既锻炼了实践能力、巩固了理论知识,也提高其参与实验的几率,增强了其创新意识和能力。
3 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篇5
关键词 网络环境;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7-0140-02
随着新课标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阶段的传统教学方法既面临挑战,又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了一个新机遇。对初中物理实验课程而言,网络化的加入其教学方式大有变化,给初中物理实验课堂带来效率提高的教学效果,是当下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全新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是指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初中物理实验课程具体步骤、具体方法、具体环节,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特定目标。这是传统物理课程与现代网络整合统一于改革教育模式的新尝试[1],对促进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起到相当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将针对初中物理实验课程与网络化新技术结合的具体模式进行详细阐述,对网络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课程提供借鉴。
1 初中物理实验课程的要求和现状
初中物理实验课程的要求 初中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因此,这个阶段采取的教学模式必须以初中生特定的思维水平、基础水平、接受水平、心理发展水平以及中学生的认知模式、认知需求、认知能力为基础,开展科学有效的授课模式。如果不能遵照初中阶段的特点,则教学效果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甚至对初中以后的学习带来不良影响。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有其特殊性,是由物理学科的自身特性决定的,即抽象性、逻辑性、思维性,这就决定了初中生在接受物理教学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困难和阻碍,使学生惧怕物理,对物理学习渐渐失去兴趣。
基于此,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课程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实验课程的设置应该首先考虑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问题,这是保证课程目标实现的关键和前提。
2)实验课程应该对理论课程形成补充,从直观上使学生深化对物理定义、物理公式、物理现象、物理逻辑、物理客观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实现物理教学实践性和自主探索性的教学目标。
3)实验课程应该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的训练,通过物理实验课程,学生应该掌握物理学科独特的思维方法、科学的探究程序、客观的分析方法、严谨的学习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这些品质的培养与物理实验环节的教学息息相关。
4)实验课程应该使学生掌握具体的物理方法。如果第三点是从宏观角度提出的专业要求的话,那么第四点就是相对应的微观角度,使学生通过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应该可以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能够独立操作一些基本的实验程序,对物理实验的实践性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2]。
初中物理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
1)实验的目的性不强。当下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常常造成实验的实践性与目的性相脱节,造成学生虽然动手做实验,但很少从实验环节中获得意义和经验,没有实现实验课程对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促进。
2)实验的客观影响较大。当前初中阶段物理实验课程发展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制约:一是物理实验课程缺乏科学的展开步骤以及合理的探究模式;二是实验课程中需要的各种设备、具体的实验环境都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使得初中阶段物理教学水平的提高受到极大限制;三是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3]。这是初中阶段物理教学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学校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上存在不合理之处,课时安排太少,达不到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另外,任课教师也认识不到物理实验环节的重要性,过于重视理论和应试教学,使得物理实验教学渐渐偏废,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上开展。
2 网络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建立
网络化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对于突出物理实验课程的重要性起到很大助力。通过与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实现物理实验思维性、探究性、启发性的教学任务,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在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弊端,将物理实验教学水平提升一个新的档次。下面就网络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建立过程进行详细分析。
情境导入环节 情境导入环节是初中阶段物理实验教学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学生对本课所要进行的内容的感兴趣程度和求知程度。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物理实验课程往往很难在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但在网络化探究模式下,这一点得到很好的解决[1]。首先,教师根据本节课将要实验的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思路进入探究模式之中;其次,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模拟一个小实验,让学生在亲自动手之前对本节课的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实验步骤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
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视频资源,使学生对大自然中的物理现象和科学家探求物理知识所经历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实验发展史的艰辛和伟大,走进科学探究情境中,为学生构建一个情感基础模式,为接下来的实验环节培养动力,端正态度[2]。
实验模拟环节 网络化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势就是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实现探究的价值。在情境导入完成以后,学生的实验热情十分饱满,接下来便可以开展具体的实验教学,但此时学生并不知道如何进行实验,面对各种新奇的实验器材即好奇又紧张。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将实验步骤和实验注意事项罗列出来,通过讲述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问题,教师对于一对一的讲解明显力不从心。网络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很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可以根据物理实验的内容进行大胆猜想假设,开启无限的想象力,然后通过多媒体模拟技术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
模拟环节可以提供学生反复实验[1],多媒体的无限探究功能为启发学生思维、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在网络模拟环境下,学生可以在教师不再亲自操控的情况下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纠错,直到求得可行性策略以后,便可以通过亲手实践的方式按照模拟步骤成功完成实验,在反复探究过程中加深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步骤特别是实验精神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总结环节 通过前文可以了解到,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树立物理观念,掌握物理方法,培养物理思维。因此,一堂成功的物理实验课仅仅完成上面两个步骤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物理实验教学环节中学到的内容及时巩固提高,形成学生的内在经验结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个环节中,网络技术的应用再一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实验课程结束以后,很难再现基础到直观的实验内容,只能通过语言或文字的强调加强学生的记忆。但在网络背景下,学生可以建立个人虚拟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中不断反复进行模拟实验,以直观模式代替抽象讲述,对已经掌握的实验内容进行巩固的同时,还可以建立一个探究学习系统,将自己对这个实验的进一步学习成果以日记的模式记录下来。教师可以在这个学习系统中建立一个交流平台,使学生的探究结果得以展示,在学生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及时解答。
3 结语
网络的技术支持对于实现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目的,提高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水平意义极大。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具有无限潜能的网络资源,为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创新出更多新方法、新思路,加强学生物理实验能力,提高学生对学习物理的热情。
参考文献
[1]顾梅,孙承建.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电磁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3):143-144.
篇6
关键词:高度重视;掌握技能;实验研讨
【中图分类号】G633.7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的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能很好地实现"三维"目标。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物理实验考查已作为一项必考内容,使物理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搞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不仅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经几年来,我们认真调查研究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思想状况时发现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手段,是大面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重要的一环。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一、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
二、学生分组实验中,常出现两种情况(1)学生多,仪器少,实验中出现"男同学抢着做,女同学怕动手;成绩好的积极做,成绩差的旁边坐"的倾向;(2)初中学生实验能力差,学生对实验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师忙于协助学生排除故障,师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以致无法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因此要搞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应采用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形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书、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以物学理,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易纠正学生实验中出现的不良倾向,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如何才能正确的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呢?这就要求我们物理教师不能打无准备之战,在上实验教学时要做到:
一、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必须把准确无误的物理现象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每个学生看清楚,使学生确信定律、概念的客观性。所以,教师必须是一个坚定的唯物论者,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学生分组实验中,要以得出的数据来验证或推导出定律、公式,绝对不允许涂改实验数据,使之与物理定律、公式相符;而应协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重做实验,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为止。只有这样,才可使学生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师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及时指导学生实验时抓住"观察、操作、记录、分析、整理"
四、重视口试和笔试:
口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仪器的选择及性能、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误差的产生和讨论等。从口试中发现问题及时追问。从追问中既能发现学生的不足,又能及时纠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正确理解及完整叙述。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中涉及到的原理、规律及公式的推导和论证,还可以考查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注重操作:
主要考查学生是否会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是否会对实验仪器进行调整,是否能按正确步骤进行实验,能否在实验中正确测出实验数据等。
六、注重课本实验及创设性情景实验考查:
这几年中考试题中经常有课本上的小实验出现,如教科书中的:测量爬竿的平均功率,测自己的步行速度、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制作橡皮筋测力计、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等实验。要求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实验数据统计表的设计等考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物理实验教学。
七、重视学生通过动手做实践活动,突出实验教学的实践性。
篇7
关键词:实用性;趣味性;学生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8-167-01
“千言万语说不尽,一见实验就分明”,由此说明了作为基础教学的初中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本的科学。初中物理的实验基础、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是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学生实验能力的高低,实验素质好坏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物理水平的标准之一。因此,提高初中学生物理实验能力,是物理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它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自主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石。本文就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实验创新能力谈一些个人的做法和体会。
一、物理实验的创新教学要体现实用性
本文认为以下几个做法可以体现物理实验的实用性。
1、选取学生日常生活用品作为实验器材,可以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感到物理并不神秘,就在我们身边。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激发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热情。如用一个老年人所戴的老花镜的镜片对着太阳光,在透镜后面的亮点处,放一片纸,纸可被烧焦。看到这个实验结果,学生们很惊奇,对相关的知识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2、选取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物理现象作为实验素材,学生熟悉,内容丰富,易于选取。对于激发学生注意身边的物理现象,解释身边的物理现象,利用身边的物理现象,更好地学以致用,具有重要作用。如实验:“在玻璃杯中注入大半杯水,把生鸡蛋放入水中可观察到鸡蛋沉入了水底。然后向玻璃杯中加入食盐搅拌均匀发现鸡蛋慢慢上浮最后浮到了水面上”。又如,利用不同长短的笔筒通过塑料胶粘贴在一起,可吹奏出不同旋律的乐声。而这些所用的器材又是农村中学同学们身边常可找来的,既能方便找到又能很好揭示其物理现象、规律。
二、物理实验的创新教学要体现趣味性
物理实验具有动机功能,可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为此,本人创设了“趣味实验”、“课后小实验”等新的物理实验形式。
“趣味实验”系列:是指以生动、鲜明、新奇的实验现象来引发学生兴趣的一类实验。如声现象中的“土电话传声”,“用啤酒瓶自制水瓶琴”等;光现象中的“用水透镜点燃火柴”,“自制简易潜望镜”,“自制三色陀螺演示光的合成”等;热现象中的“人造小雪景”等;电现象中的“用一段漆包线和一个永磁体自制小电动机”等;力现象中的“吹不落的乒乓球”等。
“课后小实验”系列:课外小实验是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要求,给学生布置的,让学生单独或几个同学组成一组,找仪器材料,设计并独立或合作完成的一些小实验。课外小实验随时随地可以完成,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瓶瓶罐罐当仪器”,不受实验设备的限制;实验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实验成功率高,效果直观明显。课外小实验可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物品本来的用途并不是进行物理实验,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三、物理实验的创新教学要体现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课外实验中,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过程,对他们来说都是创新活动。课外实验本身就要求学生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陈规,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课外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个性和特长的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四、物理实验的创新教学要体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1、寻求多种方法:在进行物理实验时,可根据实验所提供的信息、实验使用的器材、学生掌握知识的深浅,从不同方向和不同方面来指导实验,寻找实验的多种方法。
如:演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这一实验受学校器材的限制,可以将小桌改成盛细砂的矿泉水瓶放在细沙上,倒置放置改变受力面积,加细砂可改变压力,这样一来,可找出实验的另一种方法。
2、改进演示实验:如音调高低与振动频率之间的关系演示实验的改进。
篇8
关键词: 物理实验;物理教学;作用
Shallow talk physics an experiment and physical teaching of useful
Abstract: Physical education is one to observe,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subjects. How to test this "foundation"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standard of teaching, which a majority of workers in physics teaching an important subject. Physics experiment is a human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s major activities is the found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s the primary means of physics research. The basic laws of physics in the experiment are summarized . Physics experiment by the teacher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content with the experiment is to physics concepts, the laws of physics teaching services. It is an important teaching physical means, in Physics Teaching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 Physics Experiment;Physics Teaching;useful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167-03
一 物理概念的概述
1.物理学的概念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是研究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态和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是整个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基础,对促进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学好物理就必须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关注学生的发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学习方式。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加强实验是物理教育本质的自然回归,符合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要求。实验渗透着方法教育,对养成良好习惯,训练意志品质有积极作用,是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
2. 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实验教学指在一般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学工作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进行探索性的或革新性的试验研究。
物理实验不仅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认识物理规律、形成物理概念、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
3. 我国目前实验教学的现状
通过对我国现行教材(93年人教版)和发达国家物理教材对比不难看出,我国在重视“实验教学”,特别是“学生实验教学”方面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如西德初中物理教材(塞尔肖夫?乌劳贝尔著)中实验次数(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为344个,是我国(138个)的2.5倍;尤其是学生实验,西德(296个)是我国(19个)的16倍;我国的演示实验(119个)是西德(49个)的2.5倍。从我国的总体教学现状看,为了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一个高分数,教师更是重理论轻实验。这样势必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科学态度和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素质方面都会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的自我发展更是危害无穷,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应该加大实验教学。转变观念,重视物理实验的教学。
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加强实验教学,这在我国历来的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都十分这一观点。随着教学的改革,实验教学得到了逐步的加强,但总体来说,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仍是较薄弱的环节,它极大地影响市面上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别是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教师的教育观和实验观是一个较主要的原因;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符。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努力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推动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工作。
4. 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篇9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227-02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历来被从事物理教学的有识之士所关注,特别是新课改实施以来,实验教学的作用和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可是,在实际教学中,现状却令人担忧,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现实条件的限制,现有的实验资源远远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思想观念落后
近年来本人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部分学校实验仪器设备条件不十分完备,加之实验教师能力有限,所以曾有一段时期开设的实验不足。加之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引导,教师定量工作制,在物理教师工作的定量中未考虑实验这项繁琐复杂的工作任务,消弱了实验这一环节。由此而引发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荒谬作法。近期,伴随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进入课堂,使得部分教师过分追求,迷恋多媒体的模拟实验,让学生看看了事,不重视让学生看实物,实际操作。总而言之,目前相当数量的教师不做或少做实验,放弃了运用实验的直观教学方法,这一现象严重妨碍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2、教师实验能力下
物理教师应具备的实验教学的能力包括三个方面。即观察实验的能力,实验思维的能力和实验操作的能力,其中实验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表现在设计和完成实验中,是一种综合性和创造性能力的反映。而目前初中物理教师在物理实验中对实验的设计与操作的心理活动不佳,缺乏实验测量的操作技巧,缺乏设计、改进实验以及排除故障的创造性能力,缺乏实验考核的命题能力,从而大大影响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能力的基础,但部分教师教学仅限于课本和大纲,有时重视实验目标而不重视实验过程,即使完成了实验,也只是让学生去验证课文上的实验,使学生的实验探究局限在老师预设的范畴之内,缺乏创新性。做与不做差不多,学生体会不到自己动手发现问题带来的乐趣,有时过分要求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而忽视实验探究的过程,根本达不到实验的预期效果,更何谈在实验教学中培养能力。
3、实验教学方法单一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学方式单一。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达不到应有的目的。就分组实验来说,教材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操作步骤到注意事项,写得面面俱到。然而每次实验课教师还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根据教材讲实验目的、原理……,然后学生照着现成的实验步骤或跟着教师动几下,取几个数据,实验就算完成了。这样做实验,收获甚微,再者,由于条件的限制,一个班的学生同一时间做同一个实验,用同一种方法、相同的仪器,这样就有可能导致部分学生看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特别是两人合做时,有极少数学生只看不动手,也不留心实验观察,不记录有关数据,更谈不上去思考。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方法的形成和学生智能的发展。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应对策略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已迫在眉睫,这对于每一个教学工作者都至关重要,关键是问题是实验教学的目标如何实施?我认为首先应从以下方面寻求突破。
1、更新观念,强化目标
篇10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技能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44-01
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物理实验,丰富学生的实验技能,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大胆创新物理实验的教学方法,灵活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物理实验,重视学生实验过程的指导,引导学生做好实验结论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能更加科学地设计实验,准确地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一、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
根据物理知识科学地设计实验是提高实验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完成实验的第一步。初中物理课程涉及了一些探究性实验,教师应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挖掘适合学生开展探究的实验素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一些物理实验资源,让学生创造性地设计探究性实验,在增强实验设计能力的同时,也在应用中强化了学生的物理知识。
例如,在学生通过物理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电流、电压和电阻是三个变量,为了证明其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就要让其中一个变量保持不变。假设先让电阻保持不变,如何通过实验来证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这个实验需要的器材是什么?”学生们快速反应:“需要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以及分别为5欧姆和10欧姆的定值电阻。”“这些器材应该按照什么方式进行连接呢?”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呢?”学生结合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电压”和“电流”的关系,纷纷猜测滑动变阻器是用来调节电压的。“大家的猜想很棒。这里的滑动变阻器可以调节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再通过测量不变电压下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就可以验证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了。”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完成了电路图的设计,并且还明确了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为顺利地完成这次实验做足了准备。
二、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步骤
准确无误地操作实验,既是确保实验结果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直接体现。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时,需要事先明确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有意识地防范错误操作,从而让学生的实验操作更加规范、准确,让物理实验达到预期的结果。
例如,在学生探究“电阻上通过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这个实验时,为了确保实验最终能够得到预期的结论,教师特别强调了这个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连接电路时,需要注意开关不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最大的一端。为什么呢?”学生猜想:“假设开关闭合了,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也不在最大端时整个电路会怎样?”这时,学生们很快发现,这样的电路很容易造成短路,损坏实验器材。教师接着说:“测量定值电阻上的电压与电流时,为了更好地获得实验结论,测量的次数不宜太多,也不能太少,一般应以三、四次为宜,而且尽可能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上的电压来调节定值电阻上的电压,让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呈现整倍的增长。”在教师的强调下,学生明确了在实验操作中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同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仔细观察,指出学生的错误做法,进一步强化实验操作的正确性,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深度思考,培养学生实验分析技能
学生在完成实验操作之后,并不代表实验的结束,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分析实验结果,形成结。
例如,在学生完成探究“电阻上通过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实验之后,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大小,测量了三组数据,当定值电阻不变时,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值分别是:1V,0.2A;2V,0.4A;3V,0.6A。教师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学生通过观察和计算,发现电压与电流之比是一个定值5。“是的,那么这组数据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呢?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教师启发学生深度思考。最终学生总结得到:“电阻不变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那我们是如何通过数据得到这个结论的呢?”学生想到了先观察数据,找出规律,再结合实验目的,总结得到实验结论。
- 上一篇:初中物理重点实验总结
- 下一篇:幼儿学前启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