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直接投资类型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7: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外直接投资类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外直接投资类型

篇1

摘要: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呈现形式上的合法性和保护方式上的隐蔽性等特点,对国际贸易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并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限制进出口贸易的障碍。在此背景下,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种重要途径。对外直接投资能在多大程度克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本文认为,在不同情况下,其跨越的有效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企业应该有选择性地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积极采取措施以降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传染程度,从而提高其跨越这一壁垒的能力。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性贸易壁垒;有效途径;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5F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6)07-0024-04

一、引言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BT)是非关税壁垒的一种,它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所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这些措施成为其他国家商品和服务自由进入该国市场的障碍。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包括: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包装和标签要求,商品检疫和检验规定,绿色壁垒和信息技术壁垒等内容。

目前随着关税、配额和许可证等传统贸易壁垒影响的日趋缩小,形式上的合法性和保护方式上的隐蔽性等特点使得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且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限制进出口贸易的障碍,我国产品的出口也深受其害。据统计,世界贸易壁垒的80%来源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根据科技部2003年对天津、山东、江苏沿海三省市260家出口企业的调查,2002年有81.2%的企业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影响,其中38.2%的企业出口直接减少,造成损失高达17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出口额的5.2%。[1]2005年5月10日,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表示,我国2/3的企业、2/5的出口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每年损失约200亿美元。[2]在此背景下,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种重要途径。对外直接投资能在多大程度克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本文认为,在不同情况下,其跨越的有效程度是不一样的:当进口国实行歧视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时,对外直接投资的跨越能力比较强;当进口国实行非歧视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时,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跨越进口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同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传染”现象可能会加大出口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跨越这一壁垒的难度。所以,企业应该有选择性地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积极采取措施以降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传染程度,从而提高其跨越这一壁垒的能力。

二、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途径

面对蔓延迅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不少学者提出了很多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政策措施。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直接满足壁垒要求,具体包括充分了解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加强国内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申请国际技术标准认证和贸易对象国的技术标准认证等;(2)规避或绕开壁垒,包括利用WTO规则和多边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国内贸易壁垒预警机制,调整出口市场,转攻第三国市场,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代替产品的出口等;(3)采取寻租活动,通过贿赂等方法获取进入国外市场的资格。[3]在这其中,有一些工作是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去执行的,出口生产企业真正可以选择的措施就是技术创新、对外直接投资和贿赂。

综合起来,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出口生产企业跨越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途径之一。理由有:其一,认为出口企业在出口商品时,所遭遇到的进口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这一过程进行规避,即可以通过资本、技术、劳务等生产要素的输出等形式来规避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其二,主要是从规避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角度解释:认为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几乎从未考虑过对外直接投资的问题。由于贸易使生产要素的价格相等,在没有外部经济、贸易障碍和信息成本的情况下,国际贸易是进入国际市场的“唯一最好方式”。只有国际贸易出现了摩擦和障碍时,对外直接投资才会出现。[4]对此问题,海默在其著名的博士论文中也曾作过分析:为了逾越当时的欧洲共同市场和欧洲自由贸易协会两个贸易集团对外设置的贸易壁垒,美国一些具有所有权特定优势的企业大量进行直接投资。[5]

三、对外直接投资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途径分析

作为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否所有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都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规避?也就是说,对外直接投资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有效途径究竟为何?本文认为,进口国在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时是否执行歧视政策,影响对外直接投资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有效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所选择的途径也会有区别,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进口国实行歧视性技术贸易壁垒。包括两种形态:(1)国民歧视,即只要求进口产品达到规定的技术标准而不要求国内同类产品执行;(2)国别歧视,即只要求来自于某些国家的进口产品执行规定的技术标准而对另外的国家则不作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对外直接投资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有效程度是比较高的。

针对国民歧视,出口企业可以通过直接进入进口国进行投资,当地生产,当地销售,以进口国国内产品的身份进入市场,从而可以规避技术标准的管制。当然,这种结果的出现基于一个前提条件是:出口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虽然低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要求,但不低于进口国国内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否则出口企业即使投资进入进口国,也无法占领市场。针对国别歧视,出口企业可以考虑到没有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第三国国家投资生产,然后以该国产品的名义进入原来的市场,从而间接跨越进口国对进口产品的技术标准限制。这种方式比较多地表现为出口国向第三国出口零部件,然后组装成成品向进口国出口的简单加工贸易方式。但是,这种方法可能会受到原产地标准、运输距离和成本以及第三国与进口国、出口国的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若是进口国对进口产品的原产地标准要求比较高,出口企业就不能只进行简单的加工贸易,而必须实实在在地在第三国投资生产,实现从零部件到成品的“实质性变更”。

2.进口国实行非歧视贸易壁垒。即进口国实行统一的技术标准、法规和统一的合格评定方法、程序等,不歧视任何国家,也不歧视任何企业。这种状况更多地使技术标准回归到其本身的含义,而不是贸易壁垒层面的含义。在此情况下,出口企业必须决定是否进行技术创新,以达到进口国技术标准的要求,因为若是简单地进入进口国投资生产而没有技术创新,则即使能获得进口国国内企业和产品的身份,也不能达到在技术上超越的目标。所以,其对外直接投资跨越的有效性关键取决于是否进行技术创新。这时,出口企业存在以下几种选择:

(1)不进行技术创新,也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是出口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最消极的策略,在这个策略下,出口企业将不得不完全放弃原进口国的市场。不过,出口企业还是可以通过转移市场,即放弃原来的出口市场,寻找新的出口市场;或者通过国际商业贿赂等方式来维持甚至扩大出口市场,但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传染性和商业贿赂的不经济性,使得这种策略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程度加强,采取这种选择的出口企业最终将会被挤出国际市场,甚至在国内市场也无法生存。

(2)不进行技术创新,但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严格来讲,这种策略要求出口企业只是在国内不进行技术创新,在国外还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否则它根本没有生存的机会,也就没有任何跨越的能力。所以这种策略更多出现于这样一些出口企业:自身缺乏足够的技术创新能力,而又不愿意白白丢失原有的市场,所以到进口国投资设厂,目的在于向当地厂商学习,及时掌握和提高生产技术,以达到进口国的要求。事实上,通过这种边投资边学习边进步的方式获得成功的跨国企业已经很多了,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邓宁对此进行过专门研究,并认为这是跨国企业在寻觅能够补充或增强自己核心优势时的资产。[6]

(3)实现技术创新,但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种策略对于那些没有足够的对外投资实力但有一定技术创新能力的出口企业,特别是对那些中小型的出口企业来说,是比较适合的。它没有对外投资和经营的风险,又能在技术上达到和超过进口国技术标准的要求。这不仅能维持原来的市场份额,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扩大出口。但是,这种策略将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压力全部集中在出口企业的技术创新上,要求企业不但能够及时地跟踪、获取国外的技术动态,而且要准确地掌握进口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设置情况。

(4)既进行技术创新,又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出口企业根据自身的优势和能力、进口国技术性贸易壁垒设置情况和国际市场状况,将二者结合起来,做到既有对外投资和海外经营,又有技术创新。这个策略起因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实施的时候却超越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决定到进口国国内还是到第三国进行投资和经营的时候,将更多地取决于国际市场状况以及进口国和第三国之间的关系。这个策略能将跨国经营和技术创新的优势合并,形成出口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更强劲的力量,对外直接投资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有效程度也是最高的。

四、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传染性”加大了跨越的复杂性和难度

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否会保持不变还是会继续发展?这个问题可以扩展成两个方面:一是对外直接投资所规避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本身是否会变化发展?二是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是否会有其他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出现?从动态的角度来分析,这些因素将会加大对外直接投资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复杂性和难度。

根据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表现特征和发展趋势来看,无论是技术性贸易壁垒本身还是对外直接投资这一过程,技术性贸易壁垒都会有很大的发展,并且表现为类似于传染性疾病的扩散特征,形成“技术性贸易壁垒传染”现象,即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出现导致更多种和更大范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出现。具体表现为:

1.从对一种(类)产品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到对多种产品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

2.从一个国家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到多个国家设置同样的壁垒,也就是指其他国家效仿第一个设立该种技术壁垒而跟进设置类似技术壁垒。

3.对同一种(类)产品设置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到设置多种技术性贸易壁垒,从规定个别限量指标到名目繁多的限制或禁止指标体系。

4.壁垒从商品流通领域扩展到生产、加工以及服务领域,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泛。

5.壁垒从独立使用扩展到与关税、一般非关税壁垒一体化使用。[7]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传染特征既有可能源于产品生产技术本身的发展,也可能源于其作为贸易限制措施的特点,或者进口国不断衍生新的标准或者程度更深的标准或者范围更广的检测要求,或者其它国家基于担心第一个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家将出口国的产品挤入其国内市场而跟进设置类似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外直接投资中技术性贸易壁垒传染性的发展会产生一种强化效应,一方面,会进一步扩大出口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收益,另一方面也会进一步加大出口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难度,降低其跨越的有效性。

五、对外直接投资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建议

跨越贸易壁垒是很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之一,但当对外直接投资被作为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种主要途径时,其跨越的有效程度就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根据前面的分析,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选择其跨越的有效途径。

1.有选择性地对外直接投资。当出口产品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国民歧视或国别歧视的特点时,对外直接投资的跨越能力比较强。所以,出口生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应该更多地选择这些领域的产品,以进口国国内产品的身份获得这些歧视政策的保护。同时,政府应该优先支持这些产品的对外直接投资。

2.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当进口国实行非歧视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时,对外直接投资只有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才能最有效地跨越进口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事实上,技术创新是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根本途径,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越强,应对贸易壁垒的能力就越大,对外直接投资的跨越有效程度就越高。

3.积极采取措施预防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传染。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传染特征会加大出口企业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难度,降低其跨越的有效性,所以,预防传染或降低其传染程度是提高跨越有效性的重要内容。其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依据传染的特点作好预警工作;制定对应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体系,形成牵制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传染的“制动阀”等。

参考资料:

[1] 江小涓等.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Ⅲ[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 魏建国.中国货遭遇大面积技术壁垒[EB/OL].http://finance.sina.com.cn/g/20050511/150453289.shtml,2005-05-11.

[3] 冯宗宪,柯大钢.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贸易壁垒――变动效应、影响分析、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4] 刘易斯・威尔斯.第三世界跨国企业[M].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6.

[5] S.H.Hymer.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A Stud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M,Cambrige:MIT Press,1960.

篇2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发展现状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于1979年,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截止到2005年12月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达517亿美元,2005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9.2亿美元,从地区分布情况看,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占60.3%,主要流向香港、韩国、泰国、柬埔寨、日本、蒙古、越南、也门、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地区);拉丁美洲占16.2%,主要流向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委内瑞位等国家(地区);非洲占6.9%,主要流向苏丹、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南非、赞比亚等国家;北美洲占6.7%,主要流向美国和加拿大;欧洲占6.3%,主要流向俄罗斯联邦、德国、英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大洋洲占3.6%,主要流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参见图1)。

从行业分布情况看,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流向制造业11.78亿美元,占29%;采矿业占28.7%;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26.3%;商务服务业占5.2%;批发和零售业占3.2%;交通运输业占2.2%;农林牧渔业占1.8%;建筑业占1.7%;其他行业占1.9%(参见图2)。

从投资类型上看,2005年通过绿地投资方式实现阶段。

第一阶段,年人均GDP低于或等于400 美元,没有直接投资输出,也很少接受直接投资,净对外投资为零或为较小的负数。这是因为这些国家的企业不具有所有权优势,也没有内部化优势,因而没有对外投资的条件。同时,由于国内缺乏令投资方满意的区位优势,如没有足够大的国内市场和优良的投资环境,外资流入也很少。

第二阶段,年人均GDP 在400~1500美元之间,这一阶段的国家接受直接投资处于上升阶段,并开始少量对外投资,对外净直接投资为负,且负数值在增大,意味着吸收投资大于对外投资。这说明由于实施进口替代,市场扩大,投资环境改善,区位优势增加,直接投资流入也开始增长。但该国企业所有权优势增长有限,难以克服国际化生产障碍,所以直接投资流出仍然很少,且集中于邻近国家。

第三阶段,年人均GDP在2000~4750美元之间,处于该阶段的国家对外净直接投资虽也为负数,但其绝对值在不断减少,这是由于接受外资减少,或对外直接投资的速度快于接受外资的速度。进入这一阶段标志着一国已走上国际生产专业化道路。

第四阶段,年人均GDP在4750~5600美元之间,处于该阶段的国家对外净直接投资为正值,并呈增长趋势,对外直接投资比接受的直接投资增长得更快。这表明该国企业具有强大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能力,也善于发现取得国外的区位优势。按照这个理论,一个国家在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格局中的地位与其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发展水平愈高,发展潜力愈大,吸收外资的能力和对外投资的能力就愈强,对外净投资的能力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强。

目前从国内形势看,我国已进入年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阶段,按国际投资演进四个阶段划分,正处于吸引投资数额上升、对外投资的起步阶段。统计显示,发达国家吸收外资与对外直接投资比较均衡,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比例为1:1.14,而发展中国家为1:0.13。

中国对外投资虽然近几年发展较快,但与吸收外资相比,还处于较小规模,截至2005年,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与对外投资的比重为1:0.08,这个比例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国际经验看,当一国人均GDP 处于400~1500美元之间时,对外投资开始加速,我国对外投资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关系分析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之与出口的关系及成因

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等事实证明, 贸易是投资的先导, 只有当对外贸易发展到一定程度, 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才会成为一种必然。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从宏观角度来看,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幅度日益扩大,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到,从1982年到1991年,我国出口、净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同步稳定增长的趋势,从1992到1994三年间,我国出口贸易继续呈现稳定增长势态,而对外直接投资则出现较大波动,1995年到1999年间,出口、净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又呈现出同步增长趋势,2000年至2002年对外直接投资又出现一次较大的波动,之后有所回落,至2005年又出现一次较大的反弹,并呈现出较强的增长趋势。

从理论上讲,不同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投资国出口的效应存在较大差异。根据鲁格曼(Rugman) 产业内直接投资理论与跨国公司内部一体化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将对外直接投资划分为水平对外直接投资与垂直对外直接投资两种。

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公司或企业作为投资者将生产资本输出到另一国,在投资所在国设立子公司,根据当地情况从事某种产品的设计、规划、生产和销售等全部经营活动。因此,水平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的关系主要体现为替代关系。

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国投资者为了在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实行专业化而将生产资本直接输出到另一国进行设厂或建立企业的投资活动。垂直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的关系则主要体现为互补关系,这是因为海外企业与国内企业形成一种互为市场的关系,任何一方市场规模的扩张,都会对另一方生产的发展产生直接的扩散效应。

这种对外直接投资形式在资源的开采、提炼、加工和制成品制作过程中使用较多。或者是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某些生产阶段采用投资的方式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进行。这种投资方式,在发达国家或一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经常采用。

根据前面对我国2005年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析可知,目前我国投资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采矿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及软件开发行业。根据2005年的统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57.7%投资到资源开采和生产加工领域。由此可见,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体现的是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类型。在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下,随着投资规模的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可能导致较高水平的原材料贸易和中介投入,对产品的出口具有较强的促进效果。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有促进作用,不过一般具有滞后性,这一事实表明,我国对外投资对出口的直接带动作用将随着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壮大,中间产品和相关投资品的出口才渐成规模。

(二)中国企业对外垂直型直接投资对出口的推动作用

1.资源开采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在投资所在国开采的资源是我国相对成本低或战略的需要,这种投资能够带动开采设备、制成品(如钢材)、技术和劳务的出口,并且开采取得的资源部分可以向其他国家出口,所以从整体上看,这种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是互补型的。

2.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于以占领东道国市场为投资目标的制造业投资,可能会替代我国的出口。但如果在对外直接投资之前,由于该产业来自其他国家企业的竞争压力,东道国的贸易壁垒和企业自身的不断上升的生产成本等因素,这时该产业的出口已缺乏竞争力,那么这种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的替代效应会趋于零。相比之下,如果制造业中的对外直接投资以向第三国出口为投资目标的,那么他有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促进我国出口,向新的出口市场渗透,扩大并维持世界市场份额具有积极作用。

据商务部统计,FDI平均每年可带动国内出口28亿美元。具体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对于机械行业中涉及摩托车、家电产品配件组装的对外直接投资,根据外经贸部有关统计,其投资带动出口系数比其他产品高达20~30倍。对于纺织行业,其对外直接投资目的主要是规避东道国的贸易壁垒,在海外寻求更广阔的市场。一般而言,一次性投资建厂可以带动国内纺织机械的出口,但对出口贸易没有持续的带动作用;使用国内材料多的,可以促进国内原材料、面料的出口,但有原产地规定比例国家对此有限制。纺织品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是替代和互补兼而有之。

总的来说,我国在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向海外企业提供机器、设备,扩大了中国的出口规模。而在国外合资开办制作和加工、装备生产企业,同时又可以带动国产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半成品以及劳务的出口。

3.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国现有的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贸易、金融、旅游、交通运输、批发与零售等行业,2005年在这些行业的对外投资超过了10%,它们成功绕开东道国的贸易壁垒,进入对方市场,不仅没有产生出口替代效应,反而极大推动了母国的出口。另一方面,服务贸易型企业投资的动机和目标很明确,是为扩大出口服务,因而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是积极的。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且其主要采用的是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在对外投资的出口效应上更多体现的是出口引致效应,这种效应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一般为4年)。这也同时符合产品周期理论,因为,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发达国家的成熟产品进入完全竞争状态,我国追求技术管理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通过技术、管理的吸收、消化和转移,再利用本国相对廉价的劳动力等资源,可以慢慢取达国家渐渐退出产业的生产,取得国际出口竞争力。

三、 协调发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对策建议

结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关系,考虑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我们应本着积极推动海外投资与出口贸易融合发展的方针,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扩大海外投资规模,大力推动我国跨国公司的建设与发展,最终带动我国出口的发展。

第一,建立规范的宏观管理体系。我国应设立一个全国性的统一协调管理机构,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指标与统一的统计口径。该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制定海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具体战略规划,在结合国内经济总体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从宏观上把握海外投资的结构、流向,并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从企业优势和国际市场的区位优势分析出发,确定具体的海外投资规模、鼓励或限制对外投资的行业清单,产业鼓励政策、境外企业劳动用工政策和管理人员的进出政策等。另外,设立专门的对外投资保险分支机构,合理界定保险对象、保险目的、保险范围等,依据中国与东道国签订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来实施。

作为WTO成员国,要加快建立海外投资法律体系,尽快制定与国际法、国际惯例接轨的《海外投资法》和《海外投资公司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海外投资企业的审批、资金汇出、技术转让、企业管理、利润汇回等做出原则规定,从而达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二,完善对外投资的产业结构。针对我国生产能力已经严重过剩的一些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在国内处于比较劣势地位,但对于广大的东南亚发展中国家,以及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来说这些产业仍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因此应该首先将我国的这些产业转移到这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海外转移,保持和扩大产业优势,既有利于提升国内产业结构,又有利于维持失去比较优势产业的海外市场份额。

改善制造业对外投资结构。在我国制造业的对外投资中,有近一半投资于初级产品的生产加工。初级产品的生产附加值较低,对带动相关行业的出口作用很小。而产品附加值较高的行业,如机械制造,由于其技术是与原材料、零部件等高度结合的,此种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出口创造效应。因此,我国企业应更多投资于后向关联度强的行业,实行最终产品的国际生产,这样更能有效带动国内中间产品及初级产品的出口。

篇3

关键词 中国企业 对外直接投资 竞争优势 战略选择

1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回顾及其简要评析

1.1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回顾

在国际上,影响广泛的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主要有:海默、金德尔伯格和约翰逊的垄断优势理论,维农的国际产品周期理论,巴克莱、卡森与拉格曼的内部化理论,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

1.1.1 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学者海默以美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为对象,采用了不完全竞争的基本假定和产业组织理论,首先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

该理论认为,美国企业拥有的技术与规模等垄断性优势,是美国企业在国外进行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垄断优势的产生在于美国企业控制了技术的使用以及实行水平一体化与垂直一体化经营。美国跨国公司拥有三类垄断优势:一是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如产品判别、商标、销售技术与价格控制等;二是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包括专利与融资、管理技能等;三是企业拥有的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

该理论解释了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与决定性因素,以及产生这些条件的原因所在。

1.1.2 维农的国际产品周期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哈佛大学教授R·维农以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象为研究对象,采用了产品生命周期和区位理论,提出了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产品周期理论。

该理论认为,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与产品周期有关,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在产品周期运动中,由于生产条件和竞争条件变动而作出的决策:在产品创新阶段,美国企业主要通过出口来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在成熟阶段,美国企业考虑并进行对西欧等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在标准化阶段,美国企业开始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该理论首次在跨国公司理论研究中增加了动态分析和时间因素,解释了美国企业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和区位选择。

1.1.3 巴克莱、卡森的内部化理论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英国里丁大学学者巴克莱、卡森与加拿大学者拉格曼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西方学者,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含日本)为研究对象,沿用了美国学者科斯的新厂商理论和市场不完全的基本假定,建立了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内部化理论。

该理论从国际分工不通过世界市场,而是通过跨国公司内部来进行这点出发,研究了世界市场的不完全性以及跨国公司的性质,并由此解释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与决定因素,其中市场不完全性及企业的性质是内部化理论的核心。该理论有助于说明各种类型跨国公司形成的基础。其后有些学者将技术优势及内部化概念进一步引申,以解释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该理论还解释了跨国公司在出口、直接投资与许可证安排这三种方式之间选择的依据。

内部化理论是西方学者跨国公司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依据。以前的理论主要研究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动机与决定因素,而内部化理论则研究各国(主要是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的产品交换形式与企业国际分工与生产的组织形式,认为跨国公司正是国际分工的组织形式。

1.1.4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0世纪70年代中期,英国里丁大学教授J.H.邓宁提出了他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由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组变量决定。这三组变量的不同组合决定跨国公司在出口贸易、直接投资与许可证安排之间的选择。同时这三组变量的结合决定了各国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类型、行业及地理分布。

该理论从各国经济活动的结构、经济环境与政府政策的特点说明了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与区位优势的起源与特点,并把它们与各国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的特征与类型联系起来。还将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与各国经济发展的阶段与结构联系起来,研究了各国国际生产或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态性质。

1.1.5 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日本学者小岛清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以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优势的产业(边际产业)依次进行。这些产业是指已处于比较劣势的劳动力密集部门以及某些行业中装配或生产特定部件的劳动力密集的生产过程或部门。凡是本国已趋于比较劣势的生产活动都应通过直接投资依次向国外转移。小岛清认为,国际贸易是按既定的比较成本进行的,根据从比较劣势行业开始投资的原则所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可以扩大两国的比较成本差距,创造出新的比较成本格局。据此小岛清认为,日本的传统工业部门很容易在海外找到立足点,传统工业部门到国外生产要素和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地区进行投资,其优势远比在国内新行业投资要大。

1.2 简要评析

这些理论始终以欧美各国的跨国公司先行者们为研究对象,例如,垄断优势理论、国际产品周期理论的研究对象仅是美国企业;内部化理论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欧美国家企业。其主要内容是解释海外直接投资行为,揭示其中的。其中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被认为是现有跨国公司理论中最权威的一个,虽然存在诸多的局限性,但总的说来对于发达国家私人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较大的阐释力,同时对中国企业的境外投资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是上述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人类经济技术状况背景下提出的,这种状况在20世纪的最后十几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而难以很好地解释跨国公司近10年来的发展,很难解释价值链“爆炸"的诸多。

2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问题

2.1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中国商务部数字显示,2003年,经商务部批准和备案设立的境外非类中资企业达51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20.8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5.7%和112.3%。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一、二、三产业中都有分布,其中,服务贸易、工业生产加工、农业与农产品开发、资源开发等行业相对集中。

2.2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规模明显偏小。中国境外投资金额仅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0.15%。据统计,吸引外资与对外直接投资的比例发达国家为1∶1.14,发展中国家为1∶0.13,而中国仅为1∶0.09。因此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

其次,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也并不高。尽管近几年中国海外投资质量和档次有所提高,出现了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生产项目,还有一些高企业积极在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建立独资或合资的研究机构和技术中心,但总体来说对外直接投资过分偏重初级产品产业的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仍然偏小。由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类似产品的竞争,这类项目拓展海外市场的前景不甚乐观。

第三,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地区结构不尽合理,这也影响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市场的进一步拓展。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46.8%在港澳地区;其次是北美,占13.7%。从整个海外投资布局来看,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仍明显偏少。要想企业在海外投资影响力和竞争力扩大,这些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但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较快。10年间,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76.8%,这将有利于提升中国企业的力。

3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选择

由于企业战略环境在20世纪最后十几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化、技术信息化、“温饱后”,汇成自工商企业诞生15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变革,而且企业跨国经营已成为其在全球化条件下成长的一般方式之一。若干原来没有什么竞争优势的公司却通过跨国而取得了竞争优势。作为未开始或正开始进行国际化经营时就面临着国际市场中的许多跨国公司的中国企业,在国际分工阶梯中总体上处于中游地位,这种特定位置决定了两类不同性质的对外直接投资将同时存在。一类是利用既有优势的对外直接投资,即以发挥局部相对优势对更低阶梯的国家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另一类是通过跨国经营获取优势的对外直接投资,即以汲取国外先进的产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创造新的比较优势为目的而向更高阶梯国家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

3.1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地理区位选择要根据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目标和中国企业本身优势来决定。如果企业以开辟市场、增加产品销售为目标,则应以发达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如果企业以利用国外资源为目标,则应到资源丰富而投资办企业环境又较好的国家和地区,例如林业开发应以北美为主,矿产资源开发应以澳大利亚为主,如果企业以获取技术管理为目标,应选择发达国家为主,如欧洲、北美和日本等;如果企业以提供服务为主要目标,则应选择发达国家和石油出口国为主,因为这些国家国民收入水平高,对服务业需求也很高。

总的来说,发达国家的投资环境较好,投资于发达国家有利于汲取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使中国企业绕过非关税壁垒,直接在东道国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但发达国家市场竞争激烈,优惠措施较少,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和、赋税风险。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中国的传统市场,对外资优惠措施多,对技术工艺水平的要求比发达国家低。对其投资有利于利用其资源优势,同时带动中国相关机械设备、技术和劳务的输出。但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环境较差,且受、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较大。

3.2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

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国际经验表明,不管是美、日等发达国家还是亚洲新兴化国家与地区,其产业选择大都经历了从资源开发型———制造业———第三产业为主的发展过程。获取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生产性资源是现阶段海外投资必须考虑的投资重点,因为像生产活动中的铁矿、石油和木材等资源在中国已变得日益短缺。但是,资源开发业毕竟属于低附加值的行业。而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能更有效地实现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中国当前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应从以资源开发业为主转向以制造业为主,加大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

(1)由于中国还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对中国现阶段的优势型对外直接投资而言,我们认为投资重点应放在生产能力过剩、拥有成熟的适用技术或小规模生产技术的制造业上。

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相对优势主要体现在成熟的标准化技术和适应较小市场需求或适应当地投入要素的技术。由于本国(地区)市场容量较小,资金技术实力较发达国家不足,他们往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的技术进行改造,使之符合自身需要。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海外子公司充分利用这些已经发展成熟的小规模劳动密集型技术进行生产。由于这些技术更符合那些国内市场有限、劳动力众多的发展中东道国的实际,因而在这些国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迄今为止,中国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制成品在中国出口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虽然中国的工业制造业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但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在纺织、冶炼、化工、医药等产业上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此外,中国还拥有大量成熟的适用技术,如家用电器、、轻型设备的制造技术、小规模生产技术以及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技术,这些技术和相应的产品已趋于标准化,并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阶梯度较小,易于为它们所接受。

(2)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优势产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它将决定中国未来在国际投资领域的竞争力。

高、尖、精技术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最为稀缺的资源。因此,中国海外资源性投资的一个重点,应是寻求高技术资源。新技术革命以来,欧美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是全球和先进技术的先行者,特别是美国在机、生物工程、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占有世界领先地位。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及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都重视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其主要动机之一就是追求美国的高,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以求在高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作为后发展起来的中国跨国公司应在这方面有所作为,通过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技术密集型投资,以获得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对产业的选择和对投资区位的选择,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成败的关键。实际上,区位的选择与产业的选择是相互关联的。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实力特点进行产业和区位选择。政府也应鼓励更多的企业走向世界,同时,应提供政策性指导,这有助于减少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盲目性,更好实现对外直接投资的既定目标。

1 龙永庆. 跨国经营管理百科全书[M]. 北京:远方出版社,2002

2 王志乐. 走向世界的中国跨国公司[M].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

3 赵春明. 企业战略管理———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篇4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选择 基准

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逐渐把中国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中,国外的产业正逐步向中国转移,中国的产业也要“走出去”。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优化产业结构,走国际化的道路意义深远。中国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和基础,综合实力的增长,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的改善,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上的保障;大型企业集团的逐步形成为对外直接投资构筑了组织载体;成熟技术和传统产品的优势、低廉产品成本的竞争优势以及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的优势,决定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目前至关紧要的问题是,如何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

中国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既要遵循国际直接投资的一般规律,又必须从中国产业成长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按照这一思路,中国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应当遵循以下基准。

一、遵循产业递进规律

根据国际直接投资的实践,投资的产业遵循着这样一个规律:由第一产业逐步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换,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换。最早的投资大多是为了获得廉价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和中间产品等,其投资产业往往是采掘业和一般制造业。随着技术进步、企业经营能力的提高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加强,投资转向技术含量较高的制造业以谋取更高利润。全球战略的制定,又使投资方向转移到快速增长的第三产业上。这一投资的阶段性规律实际上也说明了产业结构变化的方向。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变化的跃升期,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要遵循产业递进规律,在继续扩大资源开发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直接投资的基础上,争取在较短的时间里跨越对外直接投资的各个阶段,最终在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领域参与国际竞争。

需要指出的是,产业递进仅为一般规律,并不要求所有企业都按照这一规律决定投资方向。只要企业有充分的比较优势,同样可以在较高级的产业领域投资。一些企业为了获得先进技术,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同样是可行的。

二、发挥产业组合比较优势

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还取决于产业内优势企业的组合状况。鉴于中国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融资成本相对较高,收集相关信息成本相对增加,投资项目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因此,组建企业集团,发挥集团优势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是一个方向。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优势本质上是一种“组合优势”,是该产业内各厂商经济优势的集合。但是产业的各种优势却又往往分散在不同的企业中。只有当化单个企业的分散优势为产业整体优势成为可能时,才能不断扩大中国国际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经济空间。

集团的组建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在产业内实行企业间的联合,也可以实行跨行业的企业间联合,只要组建的企业集团能通过内部化提高经营效益,对外投资项目的成功率将大为增加。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经济上的国家疆界逐步模糊,不同国家企业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上都存在合作的可能。国内合资企业的普遍成功说明国内企业可以同国外企业合作,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因此,对外直接投资时不仅强调产业内部化,还要奉行产业内部化与全球化并举战略。

三、把握区位比较优势

通过企业组合的方式能够体现产业的一定优势,但对外直接投资需要的是相对于一定区位的投资优势,即母国某产业相对于东道国同类产业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区位比较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经济依据,也是使投资国与东道国双方获益的内在经济根源。当投资者结合本身产业特点合理选择和利用东道国区位要素时,就会强化对外直接投资主体比较优势或产业比较优势,使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反之,如果投资者对区位选择不当,不仅不能强化对外直接投资比较优势,还可能造成对外直接投资亏损或失败,使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受阻。因此,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区位选择与投资产业及投资者比较优势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产业选择”是将其“区位选择”包含在其中的,选择了不同的“区位”,也就意味着选择了不同的“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要符合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和其经济基础水平。各国对来自国外的跨国公司投资产业领域都有明确的规定,哪些产业属于鼓励投资领域,哪些产业属于可以投资领域,又有哪些产业属于禁止投资或有限制投资领域。进入东道国之前必须了解这个国家的有关吸收投资的政策和法律。另外,对投资目标市场的经济发展水平,包括市场潜力、市场容量和效益等都要有充分地了解和掌握。进入目标市场的产业所占有的市场不但存在未满足的需要,而且有一定的发展潜力,这应是企业选择产业的首要条件。市场有发展潜力,企业才能在满足消费者潜在和未来的需求中得到长期发展。该市场有一定的购买力,能取得一定的销售额和利润,这是企业选择产业的重要条件。因为市场上仅存在未满足的需求,不等于有现实的购买力,形成足够的销售额。如果没有购买力或购买力很低,就形成不了现实的市场。企业不能从市场的销售中获得必要的利润,就没有进入该市场的价值。

进一步看,我们前面所说的产业“组合优势”,也必须以投资的区位特征作为优势的“组合”基准。按照区位经济特征组合产业优势,是扩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空间的有效途径。

四、高新技术产业跟随

高新技术产业是中国企业跨国发展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领域。中国虽然在总体产业技术水平上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但在某些高科技研究开发领域却具有一定比较优势,这些高新技术产业覆盖了新材料、生物与医药技术、机械制造、新能源、现代农业、生态与环保、电子信息等领域。同时中国通过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对能源、化工、机械、冶金、轻纺、食品等传统行业进行渗透与改造,大批高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使传统产业迅速升级。目前阶段,由于一些科技成果国内产业化条件尚比较缺乏,因此,可以考虑先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或与外国合作进行产业化,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提高中国在这些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并带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一直以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严重偏少。在目前发达国家已

完成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条件下,我们的企业应该在其市场的不同部分、技术的不同层次、产品的不同类型方面进行渗透型投资,利用其技术和技术人员进行生产,缩短技术获取的时间,并及时向国内相关产业传输,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

五、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同质性要求

产业结构高度化同质性基准强调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方向与国内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趋势相偶合。我们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表现在科学技术上,而且也表现在产业结构上。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已经或正在向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转化。而我国却处于完成传统工业化和实现现代工业化两个阶段的重叠进行时期。因此,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不仅要考虑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更应该充分结合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从而提升国家的经济实力。

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跃迁的转型时期,经济发展已由传统的低层次、粗放型平面扩张方式转变为以集约化、高度化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增长阶段。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必须体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即在建立国际生产体系的过程中,应当避免形成对国内粗放经济的某种扩张效应,这可以说是我国国内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国际生产体系建立过程中的直接延伸。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宏观经济运行质量,应当是我国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核心问题。

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不同于国外“资本过剩型”的直接投资,而是为了通过技术传递和市场扩展来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提升。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重心应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那些高新技术含量大、产品附加值高的产业类型。在国际投资领域,广泛拓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场所,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对外投资的非选择性所带来的效率损失。对于“非资本过剩型跨国投资”来说,其投资的“机会成本”通常比“资本过剩型跨国投资”要高,即这部分资本在国内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所产生的效益,是其转向海外投资的“代价”。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潜在投资机会日益增加,这种机会成本还会有所上升。弥补这种机会成本的主要途径,便是在国际投资领域寻找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投资方向。另外,选择直接投资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有利于为国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让出一定的经济空间,从而促使本国经济的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

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各项基准的综合运用,而并不是某一单项基准所能决定的。作为选择基准,上述基准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约束在性质上是不完全相同的,“产业组合比较优势”和“区位比较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一般的和基本的约束,这就是说,从一般的意义上说,只要具备这种优势,便具备发展跨国投资的前提条件。然而,这绝不意味着产业选择已处于最优状态,相反它可能远离最优状态,甚至是一种对国内产业成长并无实际意义的投资选择。因此“产业选择”还必须加进“产业内垂直贸易量”的约束条件。符合这一约束条件的国际投资,将通过贸易机制向国内相关产业传递增长动力,为国内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市场条件,“结构高度化同质性”基准也给出了“产业组合比较优势”和“区位比较优势”的基本形成方式,即这种优势的组合和定位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自然过程,不是现有优势的随意组合,或者说,这种优势也是选择的结果。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则是这一选择的基本指标,即组合而成的区位比较优势,应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改进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篇5

【Keywords】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influence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12-0064-02

1 引言

当前,我国商品出口步入转型期,在这一时期,出口附加值不断提升、产品结构持续升级。研究表明,中国对外直接贸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出口商品结构,提高我国商品出口转型速度,因此,研究中国对外直接贸易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2.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2017年11月8日,由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写、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企业国际化蓝皮书《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7)》在北京。该报告总结了2016-2017年度中国对外直接贸易的现状,并根据中国现阶段所处的投资环境,给出了一些建议。

报告指出,现阶段,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但是中国经济发展迅速,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830亿元,同比增长44%,稳居全球第二对外直接贸易国家,并且,中国已连续两年进入资本净输出国家行列。2015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首次超过美国对中国直接投资,这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中国企业,近两年,中国企业对美投资情绪高涨,CCG研究表明,2016年中国直接对美投资156起,投资金额达850.16亿元,同比增长76%,再次超过美国对华投资。

2.2 中国直接对外投资结构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地域集中性,中国的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拉丁美洲和亚洲,在这两个区域的投资比重占到总投资比重的80%以上。我国对第三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占总投资的70%左右[1],第二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占总投资的30%左右,第一产业几乎没有对外直接投资。另外,中国直接对外投资的行业主要包括金融业、零售业、服装业、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这几个行业的直接对外投资金额占我国总投资金额的五分之四。

3 现阶段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3.1 出口贸易

中国具有“世界工厂”的称号,可见我国商品出口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当前,我国货物商品出口贸易主要集中在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对其出口总额占到中国商品出口贸易总金额的90%以上。服务商品出口贸易地区与货物商品相似,其贸易伙伴也是集中在北美洲、欧洲和亚洲,服务商品在这几个区域的出口商品贸易金额占总金额的60%以上,但是相较于货物商品,服务商品规模要小得多。

3.2 出口商品结构的度量

以前出口商品结构的度量主要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变化、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变化、工业制成品以及初级产品出口比例变化这三方面来考察,但是现阶段,出口商品贸易有了更加细致的分类标准,当前,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程度一般用出口商品技术复杂度指标来衡量[2]。出口商品复杂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其代表了一个国家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出口商品技术复杂程度越高,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程度越高。

假设出口商品为k,出口国为j,其出口技术复杂度计算公式如下:

PRODYk=■■■Yj

其中,PRODYk为技术复杂度,Ck为所有国家出口商品比例,■为k商品在j国出口总金额中所占比例,Yj为j国人均GDP,经此计算,能够得到PRODYj的值,这样就可以计算j国出口商品的综合技术含量指数EXPYjt。

EXPYjt=■■PRODYk

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商品结构影响分析

4.1 影响机理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商品的影响机理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包括战略资产寻求型、效率寻求型、市场寻求型和资源寻求型四种类型,其中战略资产寻求型直接对外投资能够获取战略资源,提高商品技术含量,进而影响出口商品结构;效率寻求型直接对外投资能够转移边际产业,发展新兴产业,进而对出口商品结构造成影响;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能够促使本国出口商品被代替,带动服务出口和中间产品出口,进而影响服务业出口商品结构;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贸易能够影响出口制成品、进口资源品,同时扩大本国机械运输设备出口量,进而影响工业商品结构。

4.2 影响实证分析

文章采用灰色关联法研究中国直接对外投资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

4.2.1 变量选择

现阶段,我国产品分类标准越来越细致,鉴于此,文章采用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标来衡量国家出口商品结构,选用对各行业的直接投资金额来衡量对外直接贸易,选择信息技术、商务、批发零售业、金融业、制造业、采矿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这八个行业来分析中国直接对外投资对出口商品的影响。

4.2.2 实证结论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出的中国直接对外投资对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制造业出口的联系最为紧密,建筑业直接对外投资主要是为了获得战略性资产和先进技术,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扩大全球销售渠道。

我国对采矿业的直接投资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相关产业发展的资源性压力,为相关产业改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外,中国通过出口机械设备、引进新工艺、新技术等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邮政行业、交通行业的直接对外投资一般属于承包劳务型投资,其能够带动国家设备和零件的出口,进而优化邮政行业、交通行业出口产品结构。

信息技术行业属于高端技术行业,我国信息技术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是获取先进的管理手段,提升国内技术水平,这一技术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提升我国信息技术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我国租赁行业的直接对外投资主要用于服务中国对外贸易,总体来说,其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作用较小。

5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篇6

一、跨国直接投资风险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国际投资风险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加拿大银行家纳吉根据六类标准将对外投资风险划分为不同的类型:(1)按地理位置和国别划分,以特定典型国家给国际投资风险命名,如美国投资风险、英国投资风险、泰国投资风险、印度投资风险等。国际投资风险首先作为一个地理概念而存在。(2)按筹资主体的性质来划分国际投资风险为风险(政府或国家风险)、私营部门风险、企业风险、个人风险等。(3)按风险的触发因素将国际投资风险划分为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和经济风险等。(4)按资金用途将国际投资风险划分为贷款风险、出口融资风险、项目风险、国际收支风险和开发投资风险等。(5)按风险严重程度划分国际投资风险有高风险、低风险、一般风险等。(6)按风险发生的原因分类,国际投资风险包括拒付风险、否认债务风险、债务重议风险等。

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分类的细化和完善过程是随着人们对国际投资风险的认识而逐步加深的。目前通常根据风险的重要性将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划分为以下几类:

1.国家风险。国家风险也叫政治风险,是指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由于东道国政府在政权、政策法律等政治环境方面的异常变化,导致投资环境的恶化,进而给外国投资者的投资活动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国家风险是国际投资者面临的最具威胁性的风险,因其发生一般都比较突然,难以识别和预测,单个投资者更难以控制其发展。往往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损失。从理论上讲,国家风险对外国投资者的影响是双重的,既可能产生有利影响,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现实中以不利影响居多。一般来讲,发展中国家的政治风险较大,发达国家的政治风险较小。

在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东道国的国家风险主要包括:国有化风险;战争风险;政策变动风险;转移风险;制裁风险等。

2.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是指在国际投资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导致国际金融市场上各国汇率、利率的变动,或国际信用的变动而引起国际投资者资产价值变化的可能性。金融风险主要包括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两类。

1)汇率风险又称外汇风险,是指在国际投资活动中,因汇率的波动而导致跨国企业在东道国投资的资产或负债价值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既可能给投资者造成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企业在跨国经营中遇到的汇率风险主要有交易汇率风险、折算汇率风险和经济汇率风险三种。

2)利率风险是指国际投资所涉及的国家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导致利率变化,直接或间接引起外国投资者资产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3.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整个过程中,由于市场条件的变化或生产、管理、决策的原因导致企业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经营风险的类型较多,主要包括:价格风险、营销风险、信用风险、财务风险、组织风险和技术风险。

以上这些风险始终贯穿于跨国投资的整个过程,而且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20世纪80年代,一些跨国公司在墨西哥、阿根廷等国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当时这些国家相继发生了金融危机,国内市场发生了长达近10 年的萧条,使跨国公司遭受了金融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一系列打击。

在跨国投资的各种风险中,政治风险和金融风险是由外部不确定因素导致的,可控性差。经营风险是由于内部不确定因素导致的,其管理融于对外投资者日常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可控性较好一些。

二、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防范

1、针对国家风险的防范:在投资前期办理海外投资保险,与东道国政府谈判,并达成协议,以尽量减少政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在投资中投资者通过生产和经营方面的战略安排,如控制原材料及零配件的供应;控制产品的出口市场及产品出口和分销机构,使得东道国政府实施征用、国有化或没收政策后,无法维持原公司的正常运转,从而避免被征用的政治风险。同时,投资者通过对企业融资渠道的有效管理,积极争取在东道国金融市场上融资,达到降低国家风险的目的。

2、针对金融风险的防范:1) 交易汇率风险与折算汇率风险的防范对策有,利用远期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套期保值。在对汇率变动进行正确预测的基础上,采取提前或推迟支付手段,合理选择软、硬币,尽量使用对投资企业有利的币种结算,以规避外汇风险。2) 防范经济汇率风险的最佳管理模式是通过调整销售收入和投入品的币种结合,使得未来销售收入的变化与投入品成本变化两者可以相互抵消。主要的规避风险技术有分散化经营策略,跨国公司将经营业务深入到各个不同国家和不相联的各个行业中,通过分散化经营降低汇率变动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使整个公司业务现金流的波动较小。生产管理营销战略是指当跨国公司子公司所在地货币贬值时,母公司应安排子公司用国内投入品替代成本上涨的进口投入品,从而维持其生产成本的原有水平;或通过扩大销售额及提高产品定价来增加销售收入,来降低经济汇率风险。

3、针对经营风险的防范:应采取风险规避、抑制、自留、转移的策略。跨国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应事先预测风险产生的可能性程度,判断导致其产生的条件及因素,对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估,避免风险或改变风险的流向。如改变生产流程或产品、改变生产经营地点、放弃对较大风险项目的投资等。风险规避是控制风险最彻底的方法。

风险抑制是指采取各种措施减少风险实现的概率及经济损失的程度。对外直接投资者在分析风险的基础上,力图维持原有决策,减少风险所造成的损失而采取的积极措施。

风险自留是跨国投资者对一些无法避免和转移的风险采取现实的态度,在不影响投资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自行承担起来。应注意企业需要定期提取一笔资金作为专向基金,以供将来发生意外灾害或事故时抵偿损失之用。

风险转移是指风险的承担者通过若干个经济和技术手段将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如投资者向保险公司投保或在投资初期要求东道国银行、合作企业、政府为其担保,一旦发生损失后,可以从保险公司或担保者那里获得一定的补偿。

篇7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资本丰富的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但是,现实情况中的美国的贸易状况与理论直接相反。作为资本密集型国家,它也会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同时出口劳动密集产品。作为劳动密集型国家的中国,也会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就说明,传统贸易理论中的要素禀赋理论在解释实际问题上会出现偏差,文章以此为例,从产业经济学的市场结构、公司成本收益以及国内市场绩效等角度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以及对国际进出口贸易及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的选择。 

一、从市场结构角度分析 

产业经济中所提到的市场结构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企业的规模及分布、壁垒和进入条件、产品差异以及企业成本结构和政府管制的程度。市场结构一般用市场集中度、进入和退出的壁垒以及产品差异化程度来衡量。 

由于规模经济鼓励一个国家生产一种具有优势的产品,不同国家的企业生产专业化产品之后进行进出口贸易。通过这种方式,将全世界有效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达到效益最大化。但产品差别化生产是一种对产品进行多角度开发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一种产品拥有更多种生产的可能。因此,由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别化的结合分析得出,国际贸易更加容易被选择,而对外直接投资被选择的可能性较小。 

同时,有一种特殊的情况,一个受到政策保护国内的公司,在国际上将要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因此,企业为了在国际市场提高其商品的竞争力,会在国外市场确定比国内市场更加低廉的价格。这种情况在贸易规则中是不允许出现的,这是典型的倾销策略,因此对外直接投资就成为这类公司的首选。此外,若这类外国工厂供给低成本并且有差异产品,这种产品的产生容易造成“价格歧视”,这也是贸易规则所不允许的,那么它们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会变得更大。 

二、从公司成本收益角度分析 

成立一家公司需要投入研发成本、管理成本、宣传成本以及人力资源成本。一家进行对外贸易的公司,除了以上成本之外还得承担进出口所需要的关税和运费。若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公司就可以节省进出口所需要的关税和运费,但这也同时会增加海外工厂运营的固定成本,如国外的信息成本及政策性费用。因此,对外贸易或者直接投资的选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與微观层面的公司直接相关。因此,利润的高低成为决定选择重要参考因素。 

同时,公司所经营的商品类型也会直接影响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单位售价较低的大宗产品,如原油、铁矿石、煤矿等,无论是选择何种运输方式,运输成本都是十分高昂的;同时,单位产品售价虽然高,如化妆品、酒水等产品,但含较高关税成本;以上两种均不适宜出口而适宜进行国外直接投资,因此,生产此类商品的公司一般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 

此外,如果一个海外工厂的运营固定成本比较小,对外直接投资基于可以提高利润。例如,中国为吸引外资所给予的外商优惠政策,减少外国投资者的海外工厂运营成本。当公司的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等日常费用相对于价格来说较高时,这些无形资产的支出鼓励企业拓展海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化运营,例如手机、汽车、电脑等产品。 

三、从国内市场绩效角度分析 

研究表明,受教育时间越长的劳动力,它的人力资本能力越强。美国拥有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因此它出口那些要求具有熟练劳动力的产品的机率越大。这就使得美国的高科技产品占有比较优势,它的劳动生产率较高。然而,当别国超越了此种优势之后,美国又以提高生产率的方式取得相对于其他国家更大的比较优势,这就出现了一直被追赶却难以被超越的现象。 

由此可见,人力资本高质量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能提高产品的不可替代性。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受破坏程度最低的国家就是那些拥有大量科研人员和大批熟练技术工人的国家,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资本稳定性较强。而这些人力资本能力十分强盛国家,更倾向于进行进出口贸易。 

篇8

关键词:汇率水平 汇率波动 对外直接投资

一、前言

面对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全球范围的外国直接投资流量持续下降的形势,我国政府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鼓励我国境内企业“走出去”,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步伐明显加快。据《2015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对全球155个国家/地区的6532家境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累计实现对外直接投资1412.19亿美元(含金融类企业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4.7%,主要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合作和高端制造业等领域。从2005年7月21日开始,人民币汇率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的浮动汇率制度,受美元持续走强、欧洲央行宽松政策的影响,2015年人民币汇率波动性明显加大,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进行,本文将从理论研究和数据分析两个角度,探究汇率变动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

二、汇率变动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传导机制

目前国内外学者分别从汇率水平、汇率波动性和汇率预期研究汇率变动对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影响。

(一)汇率水平的影响

母国货币汇率水平变动会从财富效应、生产成本效应和资本化率效应来影响母国对海外的直接投资活动。财富效应是指母国的货币升值后,以外国货币衡量的财产相对于母国企业更为便宜,为了获得财富均衡最大化需要增加海外资产的持有量,鼓励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形式对外直接投资获得被投资国的优质资产;生产成本效应是指母国的货币升值后,被投资国生产所需的资本成本相对降低,刺激投资者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得更高的资本回报率;资本化率效应是指母国的货币坚挺并且贷款利率较低,母国企业相对较高的通货溢价将获得高资本化率,在对资产并购中更具有优势,增加直接对外投资的概率。

但有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却得到了相反的结论,认为母国货币贬值导致汇率降低时,导致资本外流并促进对外直接投资。

(二)汇率波动性的影响

母国货币的波动水平等价于投资者面对的汇率风险,随着汇率波动性的增大,风险厌恶型投资者会减少在被投资国的生产投入,并会放弃收益率较低的项目以降低风险水平。另一方面,剧烈的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要大于对直接对外投资的影响,为规避汇率风险母国投资者考虑增加对外直接投资以替代国际贸易,即汇率波动性与外直接投资可能存在正相关性,波动率越大,越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

(三)汇率预期的影响

汇率预期服从随机漫步理论,未来的即期汇率对当前的即期汇率缺乏弹性,汇率预期对直接投资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与对外直接投资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于未来变动方向和幅度基本确定的汇率预期,投资者在综合考虑风险与报酬的前提下,决定是否转回利润或增加投资。

三、汇率变动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分析

为验证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影响,本文分析2003―2015年度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数据,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变动趋势如图1所示,发现自2005年央行进行第二次人民币汇率改革后,人民币持续升值27.58%,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从122.60亿美元增加到1412.1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27.68%。人民币升值使得国内投资者参与竞争购买海外资产时更有竞争力,并且被投资国的生产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资本收益率提高,即我国企业在国外的生产成本会下降,产生财富效应和相对生产成本效应,促使我国投资者对外直接投资。

人民币汇率波动性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变化对比情况如图2所示,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后,短期时间内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变化幅度与汇率波动幅度成正相关性。其中,2011年美国经济恢复疲软,2015年欧洲央行扩大宽松政策,与此同时我国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人民币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兑换,导致相关年度美元兑人民币大幅双向波动。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是显著的,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关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值的同时,也应进一步关注其波动性,避免使得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产生大幅度波动,影响净出口贸易和企业经营发展。

在当前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降低、未来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在研究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时,也应该考虑汇率预期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分化效应。考虑到美元近期升值的压力,对于发行以美元计价债券的企业,为降低资金成本和未来汇兑损失,直接截留对外投资收益并偿还未到期债务,并减少海外资产的持有量。目前国内资本市场出现“资产荒”,对于拥有大量富余资金的企业,如保险机构正利用“走出去”政策的便利性,积极购买境外优质资产,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范围和规模。

四、结论与建议

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为成本导向性,汇率变动对企业的境外投资决策有重要影响。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率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汇率预期对不同类型的企业产生不同作用。在保持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短期内需要稳定人民币汇率,降低汇率波动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邱立成,刘文军.人民币汇率水平的高低与波动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J].经济科学,2006(10):74―84

[2]陈恩,王方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2007―2009年国际面板数据的考察[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8):43―50

[3]张新乐,王文明,王聪.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07,293(5):91―95

[4]王凤丽.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ECM模型的检验[J].经济问题探索,2008(3):134―137

[5]胡兵,涂春丽.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2(11):77―82

篇9

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其实是一个实证问题。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国内学者也开始了对我国OFDI外贸效应的研究。其主要成果大体如下.张凤玲、伟(2004)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的现状基础上,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在服务贸易性投资和非贸易性投资2大行业范围内所产生的贸易效应,得出结论:某一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所占比例与其出口水平都是呈正相关关系的,也就是说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相互促进、相互影响。项本武(2006、2007)运用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OFDI促进了中国对东道国的出口,但对从东道国的进口却具有替代效应;中国OFDI的贸易效应存在着空间上的差异,表明中国与东道国之间的贸易密切度影响中国OFDI的贸易效应的空间变化。刘新英(2007,2007)指出,随着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OFDI与贸易,尤其是与出口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已表现出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的交叉发展特征。刘新英重点从我国目前以对外产业内垂直型投资为主的投资特点所带来的出口引致效应分析了我国对外投资与出口的关系,指出随着我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我国出口的联系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并且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两种重要表现而具有越来越强的不可分割性。杨晋丽、谭建新(2008)采用全国1990-2005年数据,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分国别与地区对中国OFDI的母国出口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OFDI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关性,对出口贸易具有促进作用,但对于不同国别和地区影响程度不同;中国OFDI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在长期和短期具有差异,短期内的影响程度较小,长期内影响较大。赵明(2010)通过对不同投资地区的贸易效应检验得知:中国OFDI可促进出口贸易量增加,带动国内相关产品的出口,贸易促进效应占主要地位。

杨震宁、贾怀勤(2010)利用中国对外投资综合增长率和出口总额增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考察我国“走出去”战略实施对我国贸易扩张的积极作用。研究中对数据分别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并讨论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发现:在长期,中国OFDI对出口存在创造效应,并且对外直接投资是出口贸易增长的Granger原因。陈立敏、杨振、侯再平(2010)采用2003年以来中国对26个主要国家的进出口和直接投资数据进行面板模型分析,研究的实证结果表明:①就现阶段来说,中国OFDI对中国的进口和出口产生的都是正的促进效应,尽管进口带动作用微弱而出口带动作用显著,但对总结果和对净出口产生的也是促进效果;而且OFDI存量的贸易创造效应大于OFDI流量的贸易创造效应。直观地看,中国在海外某国的OFDI存量每增加1%,将带动中国对该国的出口额增加0.3852%,这说明随着近几年“走出去”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企业的OFDI对出口贸易已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②边际产业战略在现阶段的中国正在被有效实施,也就是说,目前中国企业虽然在跨国垄断优势上有所欠缺,但在既有的战略资产寻求和资源能源寻求型OFDI之外,完全可以大力推行已证明成功的比较劣势转移型海外投资。在一些生产能力过剩的成熟产业领域中,我国企业拥有的劳动密集型技术,可能比发达国家企业更加适合那些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展中国家。通过OFDI将这些产业转移到海外,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已掌握的生产技术价值,而且可以打破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单纯依靠出口作为主要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被动局面,并对既有的出口贸易产生强劲的带动作用。李晓峰(2011)基于29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了中国OFDI与出口贸易关系。发现:①出口贸易对OFDI有显著的正效应,而且影响作用较大;②出口对OFDI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出口对中国FDI的影响作用最大,中部、西部大小较为接近;③中国OFDI存量和流量都是出口促进的,OFDI存量以及存量滞后一期的影响作用更大;④OFDI存量对出口的影响效应存在地区差异,其中东部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⑤出口贸易对OFDI的影响效应要大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作用。吕计跃(2012)主要分析2003-2011年中国25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首次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变截距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OFDI与对外出口贸易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中国OFDI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中国OFDI对出口贸易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中国各地区OFDI对对外贸易的影响不同。柴庆春、胡添雨(2012)基于对东盟和欧盟投资的差异性,考察了中国OFDI的贸易效应,指出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将对进出口贸易产生促进作用,但目前促进作用尚不显著,原因在于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过小,随着对外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的贸易效应将会提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存在区域差异,对发展中地区的投资产生的贸易促进作用较大。张春萍(2012)指出,近年来中国OFDI迅猛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规模和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整体来说,中国OFDI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但在不同动因驱使下,不同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所导致的贸易效应也不尽相同。

张纪凤、黄萍(2013)结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现实情况,通过构建一个影响出口的引力模型,并利用我国2004-2010年3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混合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且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种促进效应都存在。因此,对于目前我国而言,无论是对发达国家的逆向上行投资,还是对发展中国家的顺向下行投资,都是具有贸易创造效应的海外投资。强永昌、符磊(2013)将外向直接投资与逆向技术溢出纳入企业的异质性研究框架进行分析,考虑逆向技术溢出对生产效率的促进、企业的动态均衡、跨期利润最大化等问题,并从比较静态和动态2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化经营会给企业带来效率与成本变化的综合效应,而谋取该效应的最大化也就成了企业动态化经营决策标准。基于这一动态决策原则,他们发现,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发展中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明显地受到这一动态效率的影响;即使最初的生产效率较低,也会根据跨期最大化利润原则,因可能获得足够的效率和利润激励而选择国际化经营,从而解释了“为什么低效率的企业会选择‘走出去’”的问题。综合起来的结论是:我国OFDI具有贸易促进效应或顺贸易特征;我国OFDI具有按比较劣势顺序或边际产业转移的明显特征。然而有意思的是,江苏民营经济OFDI的特征却与此不一致。

2贸易促进不足问题的发现:江苏民营经济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2.1江苏民营经济对外直接投资是江苏对外投资的主体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全球化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据商务部统计,早在2011年,非国有企业在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中所占比重已达44%。尤其是在江苏、浙江等民营企业聚集地区,这一占比已过超过50%。如2012年1-9月,江苏共核准民营企业对外投资项目293个,中方协议投资额达26.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9%和46.1%,分别占全省同期总量的67.3%和65.2%。据商务部最新统计,2013年民营企业在当年中国OFDI中占比首次超过一半;在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总额中,中国民营资本占比更是高达76%,项目总数占比接近90%。可见,有着独特竞争优势的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这与理论界关于中国“走出去”战略的主体应是民营企业的共识高度一致。而民营企业也通过境外投资参与国际竞争,增强了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江苏的情况与全国一样,近年来,江苏对外直接投资虽以大型工业集团和外贸集团为核心,主体逐渐多元化,但以众多中小生产企业、专业外贸公司为主体的格局未变,以民营经济为主未变。下一步是需要厘清民营经济在江苏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地位(见表1)。因此,民营经济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江苏全面深化开放、加快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深入推进“三个国际化”,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2.2江苏民营经济“走出去”对外投资与自身贸易地位不相称江苏出口贸易总额自2003年以来一直稳居全国第2位,但从国内各地区的比较来看,江苏企业的对外投资仍滞后于沿海主要省市。如2011年末,在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中江苏累计存量为57.02亿美元,位居广东、山东、浙江、上海、北京之后,仅位居全国第6。近年来虽有所提速,但增速仍位居全国第3。下一步是需要厘清2013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按省市区排序表(见表2)及2011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按省市区排序表(见表3)。从表2、表3的对比中看出,前6名中,除江苏外,其他省市位次有所变换,但江苏一直稳居老3。

2.3江苏民营经济对外直接投资初级阶段特征明显,存在投资发展周期阶段悖论英国经济学家邓宁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净国际直接投资地位”的概念,认为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对外直接投资额减去外商直接投资额)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并据此提出了投资发展周期理论。该理论根据人均GDP把国家划分为4组,相应的把对外直接投资划分为4个阶段。处于第4阶段的国家(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明显加强,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表现为正值,并呈逐步扩大的趋势。按照这一理论,若把江苏作为一个单独的经济体,早在2007年人均GDP按当年汇率折合已达4430美元,应该已经进入第四阶段。然而实际情况是:2008年,江苏人均GDP为5700美元,而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约为-501亿美元,2012年进一步扩大为-521亿美元,仅对应邓宁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的第二阶段。据商务部最新统计数据,2013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509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01.7亿美元,中国企业OFDI近10年来的复合增长率高达41.3%,预计在2015年前后将首次超过引进外资规模。即是说,就全国的情况来看,在人均GDP达到5414美元的201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地位仍未达到第四阶段。

2.4江苏民营经济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和行业分布与现有理论关系复杂,存在边际产业转移悖论

2.4.1区位分布与相关理论一致英国经济学家拉奥(Lall,1983)的技术地方化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具有小规模制造产品的优势,创新活动所产生的技术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国内市场较大,消费者购买能力有很大差别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仍有一定的竞争能力。目前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正在朝大型、特大型的方向发展,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投资环境差,市场范围小,限制了国际上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而江苏的民营企业总体上尚处于小规模阶段,大多产权明确,规模相对较小,善于在海外市场中寻找缝隙生存,恰恰可避免与大型跨国公司的同一层次竞争。江苏民营企业可以利用东道国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输出本国的设备,建立小规模劳动密集型的公司,使生产成本相对低廉。同时不必像大型跨国公司那样付出昂贵的广告费和庞大的管理费用,以减少支出、降低成本,再加上江苏民营企业派出人员的费用和出口设备、零部件相对便宜,使企业的产品能以低价进入国际市场,获得丰厚的利润。所以,这种小规模制造产品是江苏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竞争优势。美国经济学家威尔斯(Wells,1983)的小规模技术优势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拥有为小市场提供服务的规模生产技术的优势。尽管江苏民营企业不能向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那样,利用垄断技术,获取高额利润,但是却能在需求多元化、多层次化的市场结构中,拥有大公司无法替代的技术优势。即使是那些技术不够先进,经营和生产规模不够大的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仍有很强的经济动力。江苏民营企业生产的很多产品既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又是高技术密集型产品。这种复合型新产品,工业发达国家劳动力太贵,不愿意做;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低,又做不了,这是江苏民营企业的特殊优势。特别在许多民用技术方面,经过多年积累,江苏民营企业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优势。截至2013年,江苏对外直接投资分布在约140多个国家或地区。20世纪90年代,江苏对外直接投资区位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投资区域多元化日趋加强,但集中的特征仍很明显。根据计算,2000年江苏对亚洲地区的协议投资额仅占当年总投资额的31.13%,加上拉丁美洲及非洲,三者共占江苏对外直接投资协议额的61.76%,虽然2010年下降到59.01%,但2008年以来江苏对亚非拉的投资约占江苏对外直接投资的3/4,而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占比不到1/4。这与上述两种理论相一致。但根据《江苏统计年鉴》计算,2011年以后,随着江苏综合实力的提升,正逐渐以发达国家作为对外直接投资区位。

篇10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汇率 对外直接投资

中图分类号:F8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7-0061-02

一、人民币汇率走势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1.人民币汇率走势。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势基本呈现出“大涨小跌“缓慢盘升的特点。2005年人民币汇率保持小幅升值;2006―2007年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汇率波动幅度增大;2008年以来更是一路“破关”,4月10日迈入“六时代”;2009―2010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6.8368~6.8201区间内小幅度的波动;直至2011年4月1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5301元,创汇改以来最高,这一价格与汇改前的8.2765相比,累计升值达到了21.1%。此外,中国目前居高不下的外汇储备水平与紧缩的货币政策手段,会使得人民币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升值的态势。

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迅速提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量呈加速增长。据统计,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565.3亿美元,从存量上看,截至2008年底,中国随外直接投资企业超过了1万家,对外直接投资额累积达1 179.1亿美元。2002―2008年年均增长率达到143%。

尽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加速增长,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1)从投资规模来看(如表1所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额都在不断增长,2002年和2003年连续两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吸收FDI第一大国;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规模相对偏小,2007年之前每年对外投资与引进外资的比例一直小于0.3,这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93),与中国整体经济实力以及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严重不相符。(2)从投资地区来看,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地区分布不均衡,主要几种在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这种过分集中的地区分布,不但不利于分散风险,而且会造成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自相竞争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结果。(3)从投资行业来看,中国的对外投资结构过于低级化,第一、第二产业在中国FDI中所占比例已经超过80%。这种低级化的投资结构会对中国参与国际分工产生不利的影响。(4)从投资方式来看,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比较单一,超过七成的对外投资企业属于投资新建企业,且经营形式以合资和跨国并购为主。

二、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

1.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传统理论认为,本国货币升值有利于本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一方面,一个国家的货币升值意味着外国货币对本国货币贬值了,即以本币衡量的外国资产价格、市场上的原材料价格以及名义工资降低了,本国对外直接投资所需要的投资成本减少;另一方面,汇率的小幅稳步提升必定会提高本国经济和货币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为本国对外投资企业提供更好的对外投资条件。

为了研究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我们利用1999―2009年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的年度数据,建立了一元线性回归基本模型:LnFDI=β0+β1LnE+μ。其中,FDI为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净额;E为直接标价法表示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并利用Eviews6.0软件对上述两个变量的平稳性和协整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两个变量都是二阶单整,且变量LNFDI和LNE有协整关系,其协整回归方程如下:

LNFDI=118.9764-17.19524LNE

(4.9871)(-4.8101)

长期来看,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人民币的汇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即人民币每升值1个百分点,会带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加17.19524个百分点。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两个P值分别是0.2972和0.0246,说明变量LNE是LNFDI的格兰杰原因,但LNFDI不是LNE的格兰杰原因,即人民币汇率变化是引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表2

2.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影响。人民币升值给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主体带来的最显著的影响是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数量明显增多。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主要力量是国有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由于人民币升值带来了新机遇,许多创新型企业踏入这个新领域,例如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集体企业、联营企业等,中国的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和合理化。

3.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影响。在人民币汇率波动和众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投资方式和对外合作方式趋于多样化和创新化。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统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模式主要有投资办厂、兴建生产基地、跨国并购、参股控股等投资方式。

4.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的影响。要实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调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而人民币升值恰好给中国出口型投资企业提供了这个契机。行业中的优势企业由于人民币的升值更占优势。

三、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中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

1.投资主体策略。一方面要积极培养中小投资主体:中小型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具有更强的产权、营销、成本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在产权方面,国有企业由于委托等因素往往会造成化公为私、私吞投资款项等现象的发生,而中小型民营企业由于投资者就是经营者并且企业内部管理层较少,化公为私等现象发生的几率较低,另外投资者会首先考虑自身利益谨慎投资;在营销方面,对于长期在国内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来说,中小型民营企业对于东道国的市场更为敏感,能更快的适应和挖掘东道国的市场;在成本方面,相比大型的国有企业,中小型民营企业无疑是无论在人力、技术还是生产方面的成本都占有很大的比较优势。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了盈利会从利益最大化角度配置人员,充分发挥和利用现有人才,达到效率最大化。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的管理水平:中国对外投资企业缺乏高技能、高创新能力、高素质的管理、科技、法律等方面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另外,对外投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投资分析制度、财务预算制度、财务分析制度等。对外投资企业应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优化企业内部经营环境,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率。

2.投资区位选择策略。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企业的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更要灵活多变。首先,可以针对性的加大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因为发达国家具有技术以及管理上的优势,且市场潜力较大,拥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收益率相比较高。并且发达国家拥有一些难以通过外部市场交易获得的高端技术,中国可通过在发达国家设立研究机构学习这些高端技术。其次,可以选择性的对一些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相比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进入障碍较少,资源性较强,并且其投资空间及投资潜力较大,发展潜力巨大。并且对于中国经济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型投资可以极大缓解中国的资源紧缺状况。

3.投资方式结构策略。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可以适当转变经营方式,灵活应对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最直接影响到的是价格,所以一些企业如果能够采取措施控制其商品的价格,这会大大减少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的影响。一些纯粹的出口企业,可以转变经营方式,转型为供应商,直接在国外创立自己的品牌、自己的营销网络以及自己的服务体系,更为直接的接触其商品的购买者,也可对购买者进行调研,掌握其偏好的变化,进而建立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感,逐步使自己的产品同其他同类产品差别化,从而可以部分的控制其产品价格,减少汇率波动产生的影响,也可以赚取超额利润。

4.政府宏观扶持策略。政府的扶持会使一些融资困难、信息缺乏以及投资风险过大的中小型投资企业得到极大的发展,在人民币升值趋势下,政府的扶持无疑是加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强有力的催化剂;而且在这种背景下鼓励中国企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解决流动性过剩,平衡国内外经济,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1)简化省批程序。政府可以适当放宽审批政策,简化审批程序,使各种类型的企业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竞争。(2)给予投资者鼓励优惠政策,加快生产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对于某些利用国内生产设备和生产资源出口到国外进行投资建厂的,政府可以适当缩减出口税收;对于某些投资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投资企业给予适当的优惠贷款;对于一些在国外投资并开发出国内缺乏的技术产品或资源材料的企业,在中国进口时也可给予减少税收以及外汇补偿的优惠。(3)加大对中国对外投资的法律支持力度,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4)积极参加同各种地区性的经济合作,通过签订互利互惠的双边或多边协议,推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参与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的投资项目,改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