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功能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7: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哲学的基本功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哲学的基本功能

篇1

【关键词】 丁苯酞; 脑血管储备能力;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0-0117-03

doi:10.14033/ki.cfmr.2015.10.059

脑梗死是因脑组织局部缺氧、缺血而引发的病症,会导致神经功能受损。脑血管储备为患者病理、生理情况下,脑血管经Bayliss效应,致使脑血管的侧支循环开放,从而导致脑部血流重新调节,出现一系列改变后,对脑血流能力稳定性进行维持[1]。临床上主要采取颅内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测定脑血管的储备能力[2]。急性脑梗死为临床高发性疾病,其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若未及时采取措施治疗,则可能会导致患者留下后遗症,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一定程度影响。可见,在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促进脑血管侧支循环的建立,避免脑组织损伤,减少脑血管储备功能及神经功能损伤,是判断其预后的关键[3]。丁苯酞为新型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能快速改善脑部缺血区的血流供应,建立侧支循环。在本组研究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丁苯酞治疗,检测其对脑血管储备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48例急性脑梗死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颅脑CT及MRI检查后,符合《神经内科疾病诊断标准》中制定急性脑梗死判断标准后确诊[4]。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4例与观察组24例。观察组:男16例,女8例,年龄49~75岁,平均(58.9±5.3)岁;对照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47~73岁,平均(56.8±5.6)岁。纳入标准:家属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者;排除标准:严重心、肾、肝、肺功能不全者;脑出血史者;严重脑血管畸形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者均采取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降血脂药,以及酌情使用脱水剂、调控血压、降血糖、护脑等基础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2周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神经功能进行判断[5]。一共10个刻度,0分表示无神经功能损伤,10分表示损伤严重;对脑血管储备功能进行检测: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脑血管储备功能进行检测。患者取仰卧位,对大脑中动脉(MCA)双侧段血流速度测量,反复对血流信号进行探查。保持呼吸平静,对静息MCA进行记录,则为MFV1;将面罩开关打开,平静呼吸1 min,进行MFV2记录;对MCA收缩期舒张期血流速度(Vd)、收缩期血流速度(Vs)进行检测,作脉动指数(PI)检测。CVR=[(MFV2-MFV1)/MFV1]×100%。根据《神经内科疾病诊断与治疗》制定的急性脑梗死疗效判断标准进行分析,显效:脑组织血流灌注恢复,神经功能恢复;有效:脑组织血流灌注逐渐改善,神经功能明显好转;无效:脑组织血流灌注及神经均未改善[6]。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治疗后临床疗效分析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0.8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1、2个月评分显示,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脑血管储备功能分析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脑血管储备功能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梗死具有突发性、病情重、变化快等特点,及时采取溶栓治疗,是及时缓解急性脑梗死症状的关键。但是溶栓治疗有极为严格的时间限制,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错过溶栓治疗时间。在脑梗死发病后短时间内,患者就会有神经元坏死症状出现,因此,必须快速建立侧支循环,保持脑组织中供血、供氧充足,从而起到快速恢复神经功能作用[7]。

丁苯酞为新型急性脑梗死治疗药物,用药后可对血管完整性进行保护,从而增加血管血流速度,加强缺血区的微血管数量,恢复缺血区血流灌注,快速缓解脑组织缺血、缺氧症状。通过将机体中线粒体ATP酶活性提高,维持线粒体膜稳定性,增强线粒体复合酶IV活性,起到对线粒体结构保护作用,从而起到减少细胞死亡,增强机体组织能量代谢作用[8]。通过对炎症反应进行有效抑制,从而促使细胞中花生四烯酸、钙库释放量得以抑制,从而起到增强抗氧酶活性,抑制谷氨酸释放、减少细胞凋亡作用。同时,丁苯酞可以起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作用,对梗死面积有明显减少作用。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脑血管储备功能为脑梗死病理刺激下,导致脑部血流为正常状态,脑部毛细血管及脑小动脉的收缩及扩张,起到对血量调节作用,从而保障脑部正常需求。脑血管储备功能是对患者预后进行判断的主要标准,也是脑卒中独立危险因素。有学者研究中对8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分析,显示神经功能缺损与24 h中脑血管储备功能呈密切相关性,脑血管储备功能下降者的预后明显较差[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脑血管储备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中使用丁苯酞,其具有显著疗效,能改善患者远期预后,恢复脑组织血流灌注,恢复神经功能及脑血管储备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昌云,陈技挺,黄华品,等.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O和NOS表达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448-3449.

[2]尹春丽,王耀伍,王丽英,等.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3,42(26):3091-3093.

[3]吴娟,陈永.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2,41(33):3488-3489.

[4]张培蕾,鲁海涛,朱悦奇,等.丁苯酞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3):239-242.

[5]戚纪胜,符玲萍.rt-PA动脉溶栓结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3):3642-3644.

[6]刘永刚,许云鹤,赵静,等.丁苯酞治疗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4,22(5):340-343.

[7]尹春丽,李永秋,王耀伍,等.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3,26(3):219-221.

[8]闫海燕,郗红艳,王红梅,等.丁苯酞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25(3):127-129.

[9]王国军,马涛.氟伐他汀与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的动态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24(7):150-152.

篇2

以开阔的视域展现行政哲学丰富的内涵。《行政哲学研究》的研究视域开阔:一是以纵向的时间发展为线索,展现了作者在批判与反思行政生活与行政实践过程中的基本理路。颜佳华教授1995年发表的《行政哲学论》、《行政哲学建构的基础和根据》,是我国行政哲学界较早的理论研究成果,2000年发表的《行政哲学:一个亟待进一步开拓的领域》,2004年发表的《我国行政哲学研究概况与相关问题再探讨》,2007年发表的《国内行政哲学研究述评》等一些列论文,体现了作者对行政哲学丰富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化、升华的心路历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行政哲学研究的发展轨迹。二是通过对不同部门哲学领域之间的比较和借鉴,通过分析政治哲学与行政哲学之间、法哲学与行政哲学之间、管理哲学与行政哲学之间的共性与个性来阐释行政哲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三是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为视角,进行行政学科发展史为角度的行政哲学建构路径探讨,进行行政思想史视域为角度的行政哲学探讨。这些多视域的研究展现了行政哲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丰富了行政哲学的内涵。

以创新的思维建构行政哲学研究的框架。《行政哲学研究》的研究作为一本学术专著,其生命力就在于创新,是一部具有丰硕创新成果的力作:首先,《行政哲学研究》将行政哲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行政生活,这是对于行政哲学研究对象的一种更为终极性的、根本性的理解。其次,《行政哲学研究》将行政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凝练为行政活动,从研究的起点即坚持了行政哲学的实践性。再次,《行政哲学研究》将行政哲学的基本功能概括为对于行政主体思维方式的影响和制约,这样一种对于行政哲学功能的表述具有高度的思辨性和逻辑性。最后,《行政哲学研究》将行政哲学的的研究内容具体化为生活与行政、人性假设与行政、公共利益与行政、知识与行政、理性与行政、民主与行政、效率与行政、公正与行政、真善美与行政等研究领域,构建了行政哲学研究的基本框架。

以实践的需要拓展行政哲学应用的空间。单纯的理论研究缺乏生命的活力,任何知识、任何理论都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其作用,行政哲学的研究最终的目的在于服务于行政活动实践的需要。颜教授始终保持着对行政哲学及相关领域理论最新进展的敏感和对公共行政实践的密切关注。因此,《行政哲学研究》的特色之一就在于根据实践的需要探讨了行政哲学的应用拓展,在著作中探讨了行政哲学视野中的政府决策,非理性因素在行政决策中的作用,公共行政的价值选择与观念转型,善治理论在我国地方公共管理中的适用性等实践性很强的选题。

篇3

关键词:学做合一;软件;教学项目;设计思想;认识论

在高职院校的信息类专业或非信息类专业,开设了很多制作类工具软件。如:办公文档制作word软件;电子表格制作excel软件;幻灯片制作powerpoint软件;平面动画制作flash软件;三维动画制作3dmax、maya软件;网页制作frontpage、dreamweaver软件;各类图纸制作autocad软件;图形处理photoshop软件等。这类课程的教学的场所基本在机房中进行,实行教师边教,学生边练的教学模式,初步体现了“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

一、目前制作类工具教学模式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制作类工具软件的教学基本是以介绍功能菜单为主,适当举些素材作为演示例子,来理解工具的含义,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搞一、二个小样例让学生去操作,从而达到会操作功能菜单操作的教学要求。也有一些老师,先教学生制作一个具体的样例,然后让学生模仿去完成样例的制作。但凡这种教学方法,都认为是“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

实际上,这两种教学模式都会带来一些问题,前者学生在学习功能菜单的操作时感到枯燥无味,并且学到的知识是零散的,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束手无策;后者以应用实例引进,虽然体现了综合应用软件的能力,但学生对基本功能菜单不是很娴熟,往往在制作实例的过程时感到无从下手,只能模仿老师的教学演示,一旦换一个实例就不会做了。wWW.133229.cOm

二、“学做合一”的基本思想及在制作类工具软件教学中的困惑

“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最早是由美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出的,他强调学生应从“做中学”(learning__by__doing),也即“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在借鉴和改造杜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学做”合一的思想,即要求学习者以实践的目的去学,在实践过程中去学,从而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1]。

从认知论的角度来思考,人们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要使用制作类工具软件制作出具有一定复杂度实样,首先要娴熟地操作软件,然后根据制作实样的要求,分解出实样的各个部位,然后用软件的功能操作实现。正如要制作一张木椅子,必须要先掌握斧子、锯子、刨子、凿子、锤子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当然还要知道椅子的造型结构、尺寸比例等。只有在基本功达到娴熟的程度上,才能做出合格的椅子,而在没有掌握木工工具的操作方法与技能基础上,往往是做不好椅子的,更谈不上做更复杂的木器。如很多学生在学习数据结构时感到很困难,其实不在于对算法的理解有多难,而是实现数据结构算法的工具语言c不够娴熟,从而导致学习数据结构感觉到很困难。曾经一批中职考上来的学生,对qbasic的编程非常娴熟,但在学习c语言时感到困难,最后在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时,很多学生用qbaisc语言去实现,因些表明,要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掌握好工具的娴熟使用。

解决实际问题,除了总体分析与设计的能力外,同时也要会使用工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个别你没有学过的知识与技能,此时你必须要先学好这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后,才能解决问题。

在制作类工具软件教学过程中同样会遇到相似于以上出现的问题。当前高职教育提倡用项目化驱动教学,直接拿实际的样例给学生做,以致使学生无从下手,并对工具软件学习与认识以及操作,缺乏系统性,在使用工具软件时缺乏科学性,不是按最佳的途径去解决问题。

三、制作类工具软件设计思想与特点

制作类工具软件其实是一种工具,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设计的。其形成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1.需求分析

这一阶段,主要是搜集工具软件对应解决的问题领域的实例,对大量实例进行分析,分解出实例中的共性问题与异性问题,确定应用软件的功能需求。

2.软件设计

这一阶段,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应用软件的架构与功能体系的设计。除功能实现外,还要考虑软件操作的方便性,使功能菜单体系与工具栏得到合理布局。

3.编码

这一阶段,软件工程师根据软件设计的要求进行编码,用计算机程序来完成软件设计中提出的各项功能。

4.软件测试

这一阶段,主要对形成的应用软件进行功能测试、可靠性测试、操作方便性测试等。在整个应用软件操作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漏洞,是否能解决问题领域中的实例。

5.软件评价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形成的应用软件进行各项指标的评价,找出待解决的问题。目的是为下一个软件版本提供依据。

由于制作类工具软件在形成的过程中采用软件工程方法,对问题领域的调查、分析、功能实现都具备了科学性,采用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2],设计的功能体系既灵活,又完整。如图形制作软件,设置画各种几何图形的工具箱,用于改变色彩的调色板,还具备很多素材供用户选用,各种在实际手工绘画过程中所需要表现手法,软件功能均可实现。

四、制作工具类软件如何实现“学做合一”教学模式

通过软件设计思想与特点的分析,制作工具类设计框架基本是根据计算机应用软件的特点,一是重复使用现有资源,如标准素材;二是归纳典型的例子组成,找出共性部分,制作模板或样式框架,提供参数设置功能,快速完成一些标准性的项目制作;三是提供功能菜单,让用户自行通过功能菜单的操作,去制作项目。因此一个制作类工具软件,包括了很多学习内容,要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与练习,才能初步掌握软件的使用。只有掌握了软件的基本使用能力,才能做出实际项目,否则直接采用项目化驱动教学,是违背教学规律的。但制作类工具软件教学内容大部分为直观教学内容,必须采用“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如何灵活应用“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形成如下的“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

“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可以采用“学中做”和“做中学”两种方式。

当学生初步接触软件时,采用“学中做”,也就是边学边做。教师可以根据软件的特点,介绍常用功能操作步骤与方法,并说明其应用场合,然后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密切的样例让学生去完成。这个阶段主要以熟悉软件为主,让学生能够达到时解决小问题的能力,基本功能操作达到娴熟,其它不常用的功能要有所了解。

当学生对该软件有一定的操作水平时,可使用项目化驱动教学,此时采用“做中学”方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由于已经掌握了软件的基本功能使用,因此在解决问题时不会感到无从下手与茫然。由于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制作的项目不可能是基本功能就能解决的,需要重新对该软件做进一步的认识与学习,尤其是软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软件的高级应用功能,必须在这一学习阶段得到体现,同时对前面学过的知识与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在现实工作中,许多项目不是靠单个制作类工具软件就能完成,可能要用了多个制作类工具软件或其它工具软件。如word软件的邮件合并功能,若使用word表格的数据源显然不符合实际应用,若采用excel数据表或其它数据库作为数据源显然会符合实际。对于综合类的项目化教学,首先用“学中做”的教学方式实现,对相关的软件进行学习与练习,在学完这些相关的软件后,再进行综合性项目的教学与训练,也就要采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来实现。

五、结束语

做任何事都不能违背规律,同样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一定要按科学规律进行。当职业教育推出轰轰烈烈的项目化驱动教学的今天,很多教师与专家用“学做合一”的口号,简单地采用项目化驱动教学制造空中楼阁,是提高不了教学质量。本人也在这个方面有过经历与教训,学生对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采用项目驱动,直接采用“做中学”的教学方式,其教学效果不是很好。

“学做合一”教学方法比较适合于制作类工具软件的教学,何时“学中做”,何时“做中学”也要根据教师、学生、实训场所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哲学;管理学;管理哲学

一、管理学的含义

一般来说管理学就像一门经验性科学,是研究管理实践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关注的是与管理实践活动更为直接、更为密切的具有“经验性”和“实证性”的管理活动和管理现象。

管理学也是关于“管理”(现象)的解释体系,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类管理现象、人类管理活动及其经验,试图给出解释。这个解释包括“管理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要管理”“何时要管理”“从何处管理”“和人能管理”“如何管理”等。

比较有代表性的泰罗: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做什么,并使他们用最好的方法去做。法约尔: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项要素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西蒙:管理即制定决策。斯蒂芬・罗宾斯: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过程”是表示管理者发挥的职能或从事的主要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概括地称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所谓“有效”,需要区分“效率”与“效果”。管理观察者与研究者从不同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式、基于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文化背景对“管理”做出了描述。

管理学是关于“管理”的知识支撑,整体而言,“管理”是人之主体性的实现手段之一,广义的“管理”即人们在管理对象中贯彻人的意图、使其按人的意志存在。“管理学”的基本功能,在于研究、提供帮助人实现预定目标的手段与方法。而这种方法、手段,能否更有效、更经济、更道德、更正当,需要“知识”的支撑。

二、哲学的含义

哲学是文化的灵魂,是“爱智慧”之学,它不仅仅指一门独立的科学,而指某一门具体科学中的最高层次的知识。研究事物的本质及其运行的法则,从这点上看,哲学也是其他科学的主导原则与方法论。也可以说哲学是属于超验科学。但是将哲学看作是“智慧之学”并不是准确的,因为人类的智慧并不是有哲学一门科学来概括的,应当按照“爱智”的愿意去思考哲学。哲学同样还是“反思”之学,黑格尔曾提出,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其特殊性就在于它“以思想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冯友兰先生认为,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所谓反思就是人类精神反过来以自己为对象而思之,哲学是对于认识的认识。对于认识的认识,就是认识反过来以自己为对象而认识,这就是认识的反思。

三、管理学与哲学的结合

管理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哲学,管理理论上的许多争论,都涉及到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问题,注意从哲学的高度来回答这些问题,就可以使管理理论取得突破性进展。哲学的贫困与否、危机与否,关键在于对某些具体事物的指导作用,所以哲学的指导作用必须面向实际,深入生活,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同时高于生活才能对具体事物起到指导作用。

哲学必须对管理活动进行价值的、伦理的、情感的分析,建立一门管理哲学。所谓管理哲学就是管理人世界观的理论化和系统化,管理哲学是管理人的世界观,这是管理哲学的本质属性,管理哲学是哲学与管理学的有机结合。管理哲学是对知识形态的管理思想或基本规律的反思和批判,以及管理实践活动关于人和组织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管理活动的对象是与管理实践活动更为间接、稍微疏远的具有“理论性”和“抽象性”的管理终极问题和管理本源问题。

哲学与管理学的结合,是哲学与管理学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想要更好的发展哲学与管理学,就必须要面向实际,从现实出发,互相吸取精华。管理学通过与哲学的结合来解决更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哲学通过与管理学的结合来解决更加实际的现实问题。管理学与哲学的结合,适应了科学发展综合趋势的必然要求,现代科学的发展经过一系列分分合合,开始向高度综合性的在发展。

哲学必须要与管理学的结合也源于哲学的开放性,哲学随着时代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哲学对自身的反思与自指,作为时代的精华,就应该紧随时代的发展才能有更强的生命力。

与哲学的结合同样也是解决管理学发展中的问题,把管理学推向更高的台阶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管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登上历史的舞台,而且越发在现实生活中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而任何一门具体的科学都是需要哲学的这指导,管理学也不例外是需要哲学的指导,这更加凸显了管理学与哲学结合的必要性。管理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更高层次理性分析,哲学正是一种更高理论层次、最深远的理论思维,它以最高层次、最一般的范畴体系揭示事物的本质、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事物的发展过程及规律,以最高的理性境界审视现象。只有哲学才能对管理活动做更深层次的理性分析。

管理学与哲学的结合已经经过了一段里程,可仍是一开始,管理学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活动,它是必须把多种资源在其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中恰当地组织起来的理性职能,哲学的发展只能扎根于现实的额土壤中。

作者简介:刘玉婷(1990.4-)女,湖北荆门人,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2012级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篇5

关键词:社会系统;过程思想;群体经验;过程因果

中图分类号:B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4)02-0047-05

收稿日期:2013-11-2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后期的时间管理――明清时代之颁历制度研究”(13YJC770044); 华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培育基金“社会系统的过程机制研究”资助

作者简介:刘益宇(1982-),男,内蒙古卓资人,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过程哲学、系统哲学、科学与宗教。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group experience in social systems

LIU Yi-yu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 Adminestration Research Center,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 China)

Abstract: The third wave of social systems puts forward an urgent problem about how to find a suitable theory to describe the social process of group experience, especially the generating process of group experience in social systems. The process thought offers principal analytical tools for exploring such a problem. The process thought constructs an experience model with hierarchical features of feelings, transference of feelings, prominence of objective experience and processing causal efficac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 between individual and group experiences and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for the generation and its cause of group experience in social systems.

Key words: social systems; process thought; group experience; processing causal efficacy

20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具有普遍性理想的一般系统理论及其影响下的系统运动,在解释自然系统方面取得空前成功,而在解释人类社会方面进展缓慢,主要是以系统隐喻的方式来理解人类社会,但这却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是否可以用系统概念和方法来解释所有层次?人类社会是否具有独特性?复杂社会系统如何产生?什么样的社会系统更加有效和稳定?稳定的社会系统如何进化?社会系统中个体的作用是什么?个体经验与群体经验如何互动?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理论来描述社会过程。进一步说,如何进行社会过程的经验研究。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索耶(R.Keith Sawyer)教授将复杂系统突现的研究成果运用于社会系统的经验研究,认为人类主体交流具有独特的复杂性,需要重视三个层次的研究:个体、个体的相互作用动力学、群体的社会突现的宏观性质,提出了“非还原个体主义”的“突现范式”(The Emergence Paradigm),以解释社会群体的复杂现象如何从个体相互作用中产生及传播。然而,索耶的突现范式依然没有回答一个基本的问题:社会过程群体经验生成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一、社会系统理论三次浪潮的范式转换

社会系统理论经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第二次浪潮是源自60年代至80年代的一般系统理论,第三次浪潮是基于90年代的复杂动力学系统理论的发展[1]7。三次浪潮的主导范式依次为:结构范式、相互作用范式、突现范式。在范式转换中,社会过程的群体经验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系统理论的核心问题。

(一)社会系统理论的三次浪潮

社会系统理论第一次浪潮是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在第一次浪潮中,帕森斯在其主要著作《社会系统》中,利用系统理论和控制论提出著名的社会系统的结构功能主义。帕森斯所说的社会系统就是结构,而这种结构预设了系统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的系统模块具有其固有的原则。帕森斯结构――功能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可分解性。这种可分解性不仅体现在结构上,也体现在功能上。帕森斯主张,任何社会系统都俱备四项基本功能:A―适应(adaptation)、G―达标(goal-attainment)、I―整合(integration)、L―维模(latency:pattern maintenance )[2]。功能的可分解性的一个结果就是功能的局部化。“在社会系统中,与系统有关的作用和功能之间有相同顺序的关系,正如有机体中器官和功能的关系”[3]。然而,帕森斯理论的主要问题在于将社会系统理解为均衡的、静态的和可分解的,在一定意义上,社会系统被还原到个体层次上解释。在这种结构-功能系统中,群体经验被概念化为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最终用功能来定义解释。

参考文献:

[1] R.Keith Sawyer. Social Emergence: Societies as Complex Systems[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7.

[2] 颜泽贤,范冬萍,张华夏.系统科学导论――复杂性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71.

[3] Parsons, Talcott. The Social System[M].Glencoe, IL: The Free Press, 1951:115.

[4] Kauffman, Stuart A. The Origins of Order: Self-organization and Selection in Evolution[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15.

[5] Harvey,David L, Michael Reed. Social science as the study of complex systems[C]// Douglas Kiel, Euel Elliott. Chaos theory in the social sciences: Foundations and applications.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6:306.

[6] A. N. 怀特海. 过程与实在[M].周邦宪,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7] Whitehead A N. Process and Reality: An Essay in Cosmology[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78:16.

篇6

>> 关于高校油画课程教学的思考 关于油画艺术的思考 关于“油画民族化”的思考 关于油画艺术创作的思考 关于高师油画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的思考 关于油画创作中传统材料技法的思考 关于中国油画民族特色化的思考 关于油画山水中构图问题的思考 关于中国油画民族性的思考 高校油画色彩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油画创作教学中意象语言的探索与思考 对油画创作教学的一些思考 关于油画的色彩美 浅谈油画艺术的思考 试论油画的肌理之美 试论油画写生中的情感传达 试论油画色彩的情感表现 试论油画的中国化 关于当下油画风景画发展的思考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油画创作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试论关于油画教学的思考 试论关于油画教学的思考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油画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的教学,是充满艺术魅力、趣味盎然的教学。当代油画艺术教育要把握住一个要点,即要与当代艺术产生良好的互动,就是要让油画与油画教育真正的具有当代性。【关键词】教学审美化多模式油画教学体系1、油画教学的基本文化理论素养的提升

历经漫长的岁月,当代的艺术教学已经很科学化了,如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教学视野、教学效率都有很大的提高。但由于油画极具个性的技术特征,那些难以用语言表述的各种画面调控技术,使真正的油画教学还离不开原始的师徒形态。师徒或师生共同面对画布的切磋与交流是任何现代手段也无法取代的。油画教学往返于共性与个性之间,而更根本的是发展个性。真正高水平的油画教学,不是以高科技为特征的普遍应用,而是极具个性色彩的审美化陶冶过程,优秀的油画艺术不可能在规范的教条中产生,而只能在审美氛围中以个性的姿态诞生。油画教学的文化素养要做好三方面的学习:其一,要熟练掌握中外美术史知识。外国美术史对于油画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须系统了解的,不同流派的画家要有针对性的单独分析研究,理解经典的艺术之所以经典的缘由同时,它也是我们绘画道路自我定位的基础;中国美术史对于研习油画艺术的东方人笔者觉得更是一个归宿性的问题,同时制约着我们艺术的深度与厚度,这是我们的天然优势与财富。其二,学生要有针对性与选择性的阅读、了解中外有影响的艺术理论著作。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读一些文学与哲学方面的书籍,文学与哲学与艺术思想、艺术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多了解对认识艺术及完善人格有重要意义;第三,学生对当代世界、尤其是当下中国的艺术状况要有自己的认识与判断,要多关注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鲜活的艺术发生,也是对我们艺术学习与艺术创造的重要参照,对它的认识与判断甚至借鉴也是我们成长的必然过程。 2、绘画基本功的训练与个性意识的培养

绘画基本功的训练与个性意识培养是一个联系在一起的问题,不能把它们孤立起来割裂的分别对待,事实上它们也不可能孤立割裂开来,它本身就是需要兼顾起来渐渐修炼的。对于画者来说,绘画基本功的训练是一个最基础的要求,绘画个性意识是在此前提下渐渐彰显的。绘画基本功的训练一般包含造型能力和色彩能力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造型能力的提升是绘画基本功训练的核心内容,当然把握造型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对于习画着来说,其最基本的一项内容是形象的具象再现能力。具象再现能力首要的理解应该是把握艺术对象形象特征的线形能力,表征上表现为能把对象画像的能力,这一能力也是造型能力的起步要求,描画对象特征的能力是可以通过整体观察、整体比较耐心训练逐渐培养的,这也是我们学校教育基本要解决的问题。在解决形象的再现能力的同时我们也要培养抽象的形式美感,说白了就是画面构图、构成的训练与推敲。造型能力的这两方面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兼顾培养才有实际的意义,在教学中脱节地强调一个方面是导向性的原则问题,孤立地强调具象再现能力会使画面乏力而无生机,也是艺术前行必须跨越的障碍;孤立地强调抽象形式美感更是表面肤浅的,它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前者的磨炼之上的,前者是根基,是酝酿后者的土壤。这里要强调的是具象再现能力不是必然要表面上古典写实或超级写实能力,所以前提是我们造型意识的觉醒与准确定位,当然这种对造型敏锐的概括把握能力不是短时间能掌握的,往往需要我们整个艺术生涯去锤炼它、升华它。其二,色彩能力的培养是与造型能力相辅相成的重要内容,一般提到学院的色彩训练都是与具象造型相结合也是最基本的色彩基本功能力,需要我们耐心而系统的训练与培养。另外,在前者训练的基础上注意画面的色彩搭配与构成的关系,进而渐渐探讨与尝试各种各样的表现性或抽象性倾向的色彩处理方式,这也是画面有持久魅力的一个重要品质。在锤炼绘画基本功的基础上怎样使个性意识觉醒对于我们的艺术道路尤为关键,这涉及艺术方向的选择和自我意识的觉醒,这更是一个漫长的心理征程。学习阶段应该是大体上确定一种绘画上的审美趣味倾向而非明确的个人风格化图式,不管怎么说,艺术个性意识的觉醒应该是我们自我气质禀赋的自然流露,它应该是自觉不自觉地在画面上的表征,真正成熟的个性风格肯定不是刻意的自我粉饰。我们真诚地去思考、去画的过程就是潜在的个性意识、个性风格取向觉醒的过程,它不是要单独拿出来要急功近利、刻意彰显的一个东西。因此,学生绘画基本功的训练与个性意识培养本质上是不矛盾的,其实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3、油画教学写生与创作课程的关系

在目前的各种写生课程无疑要占用专业技巧课的绝大部分时间,这是绘画基本功训练的最有效又必经的途径。创作课程一般时间较短,上课方式多元、自由。现在有些高校在分阶段、尝试性地增加创作课程,只要把握好分寸,这肯定是值得鼓励的有意义的尝试。以上只是简单地从课程性质上加以划分,事实上在艺术创作更多关注艺术本体语言的当下环境里,大家都明白写生与创作联系密切,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界限。这给我们教学的启发是:写生课程与创作课程无论是具体操作还是审美理念上都应该是相互贯通的,写生与创作理应紧密联系,不能脱节,更不应风马牛不相及,而这样的问题却存在于我们教学的方方面面。具象写生训练时要加入创作的理念,使看似呆板的写生变得有趣而丰富,如鼓励学生发掘自己的具象语言个性(具象语言有很大的包容性,根据自己的气质、兴趣强调某种绘画元素能形成千变万化的风格趋向),引导学生对画面线形及画面分割做深入推敲,强调画面的趣味格调等等;创作课程要体现出自己在平时训练中展现的相对稳定的审美习性,也就是根据自己的优势特点去完成创作,切忌无意义的临时模仿性的创作。4、油画教学的审美化

油画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的教学,是充满艺术魅力、趣味盎然的教学。由于其技术难度较大,经常是技术性教学占据统治地位,致使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如果以美的创造作为油画教学的基本目标,以审美训练为基本目的,那么对油画教学的方向性把握和技术性筛选将起到根本的制约作用。从油画的艺术方面思考,其实用价值应以审美的眼光进行严格筛选,否则将是一种技术的奢侈与精力的浪费。

油画教学的审美化试图将以审美作为教学的主导与先决条件,把教与学的油画技术趣味化、审美化,人人可以掌握,并且可以以此为工具进行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油画教学将在愉悦与审美中进行。审美是动态的,教学审美化也是动态的,把某一形式美原则固化或者把某一图式呈现的美感惟一化,都是教学审美化的低水平误导。油画教学审美化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在实践上是可行的,但由于其动态的存在特征,使其对具体教学的把握只能是略带混沌色彩的模糊性把握,试图将其清晰化、条理化的所谓科学整合归纳,反倒有可能事与愿违。因此,油画教学审美化的实践是一个教与学的双向同构的动态结构和混沌系统,充满着许多可遇不可求的灵感、偶然性和新发现,这正是油画教学审美化的魅力所在,也是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基本特征。 5、关于多模式油画教学体系

作为一种造型技术能力训练,现在普遍采用的苏式油画教学有其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但是如果以表现主义的眼光审视,更会感到客观对象再现的诸多规则时时压抑着情感宣泄的热烈冲动。况且,任何一种技术手段都有其表现能力的局限性。鉴于此,多模式油画教学体系的建立便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多模式油画教学体系要点:

1. 美术史所传承或保留下来的所有图式都可以成为学习油画技术的选择对象。

2.所有图式作为油画语言都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都是承载人类情感的符号,都具有表述的有效性和可解读性。

3. 每个人的基础不同,性格、气质、爱好不同,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不同,如果要求所有人都学习一种“标准的”油画语言,则既不符合艺术规律也不利于艺术的发展。如果选择在某一图式语言的学习与使用中补充该图式所需的技术基础,达到时间投入的低成本化,会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4.学习油画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出风格独特的油画作品,多模式油画教学能较快地进入创作状态,而不是一味地进行技术练习或基础准备。

篇7

1隐喻(Metaphor)基本含义及功能分析

Ametaphorusingconceptsisadescrip-tionofanobjectorevent,realorimagined,usingconceptsthatcannotbe.Theobjectap-pliedtotheobjectoreventinaconventionalway,theobjectortheeventbeingdescribediscalledthetarget[1]。西赛罗[2]认为:“隐喻是明喻的简化形式,它被缩减成一个词。这个词被放到一个不属于它的位置上,却好象就是它的位置。”卡西尔将隐喻分狭义的隐喻和广义的隐喻两种:前者是指“有意识地以彼思想内容的名称指代此思想内容,后者是”基本隐喻“或根本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形式、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神话的以及语言的概念本身得以表达的条件”。亚里士多德[3]在《诗学》中定义隐喻是:“隐喻是通过将属于另外一个事物的名称用于某一事物构成,这一转移可以是从种到属或从属到种,或从属到属,或根据类推。”Lakoff等人对隐喻的解读:“隐喻在日常生活中,隐喻是无处不在的,不但在语言表达中,而且在思维和行动中。人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是隐喻性的。”“隐喻”顾名思义就是不明显的比喻,亦称“暗喻”;在功能上,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它更是思维的问题;在结构上“,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即始源域(喻体)和目标域(本体)之间的映射。隐喻的理解就是两域之间的语义迁移和潜在相似性的激活。

2隐喻的基本派别(Thebasicfactionsofmetaphor)

2.1夸美纽斯的“种子”隐喻(SeedMetaphor)“种子”的隐喻首次出现在夸美纽斯的巨著《大教学论》中,喻指一种“神圣的可教性”成为他所有认知思想的理论基石。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种子”的隐喻。第一,他指出人乃是一切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备、最美好的。今生是永生的预备阶段,人的终极目标在今生之外。第二,提出“博学”、“德行”和“虔信”这三者的“种子”,牢牢地种植于每个人的身上,使人敬爱上帝、领悟事实、按道德律生存。夸美纽斯说“:我们是上帝的天国所拔掉的树木,但是根抵仍在,一旦上帝的仁慈给了它们以雨露和阳光,它们就仍可以再生。”这个“再生”的过程指的就是人受认知的过程,其宗旨在于呼唤人本性的回归,使人回到本真的状态。

2.2洛克的“白板说”隐喻“(Whiteboard”metaphor)在约翰•洛克时代,笛卡儿提出的天赋观念论受到了宗教支持者的鼓吹,宣称上帝观念天赋说。洛克反对天赋观念说,认为能力是天赋的,知识是后得的。他假定人的心灵如同一块白板,上面原本没有任何标记,等着外在力量的雕琢、塑造。后来,通过经验在上面印上了印痕,形成了观念和知识。这就是“白板说”。他认为能力是天赋的,知识是后得的,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对于绝大多数儿童来说,其天性像没有痕迹的白板或柔软的蜡块,认知者可以任意涂写和塑造,“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认知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认知之故。”洛克十分重视认知的作用,认为认知在人的成长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能力和性格。

2.3柏拉图的“洞穴中的囚徒”隐喻(“Prisonerofthecave”metaphor)在隐喻学说上,存在着两个观点截然相反的派别:一个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人物的“赞赏派”,另一个是以柏拉图为代表人物的“贬斥派”。柏氏理论认为哲学讨论的是真理,而修辞格却教人如何“花言巧语”,是与哲学的宗旨背道而驰的。柏拉图是娴熟运用隐喻的大师,他很多深邃的哲学思想和深刻的认知理念都是通过隐喻来表达的。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运用了三个隐喻来阐明理念论,即“太阳之喻”“、线段之喻”和“洞喻”。“洞喻”有很浓厚的哲学意味,说明了认知的本质和受过认知的人的本质的。“洞喻”的核心内容是人的存在犹如被囚禁在洞穴的囚徒一样,从孩童时代起就被捆绑了手脚,终日面壁而站,只能看到前壁上光线照射的各种影子。

2.4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隐喻(“Mid-wifery”metaphor)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他认为,经验仅仅是激发先验观念的必要手段,它能清理隐晦在灵魂中的模糊观念,从而获取绝对确实的新知识,因而谈话法是帮助学生回忆固有知识的有效途径。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继承了他的观点,提出了“知识就是回忆”[1]的学说,认为一切学习都不过是回忆罢了。他的教学方法的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讽刺。他经常与各种人谈话,讨论人们感兴趣的人生问题。第二步是:产婆术。这一步的作用是,在对方发现自己认识的混乱并否定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引导他走上正确认识的道路,从而逐步得到真理性的认识,形成概念。

3隐喻的研究意义

3.1丰富了隐喻研究内容语言学是以认知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而认知问题关乎人的成长和发展。人的成长和发展既表现为个体外在的身体和社会身份的变化,也表现为个体内在的人生阅历的积累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的表述需要用多种方法。要想从整体上把握认知过程中人的发展和变化,并将其形成文字表述出来,就更不容易了。科学的方法仅仅局限于对事实的外在观察,不能描述人的内在世界,无法对其进行质的把握。

篇8

人们对视觉思维只能是描绘性的,对视觉感受的要求也是具象的和外在的。所以,舞台灯光给予观众的只是舞台的照明和对自然光源的逼真模拟,并且,它的表现手法也是程序化的。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舞台灯光控制技术的完善,使灯光给予观众的视觉以音乐的实现成为可能。舞台上的每一个灯具都有可控性,使得舞台光域切割、光线流动和色彩交流的随意性加强,舞台灯光有了音乐般的视觉流程。1986年在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场上演的莎士比亚戏剧《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尾声的舞台灯光,我们由视觉聆听到悲壮的凯歌声依然清晰如故。百余人的舞台上,由三排逆向光幕勾勒出他们的形象,光色由橙黄色变大红至玫瑰到深蓝,缓缓渐变,流入观众眼帘。这时,灯光的色彩交变,节奏的畅流所展示的意义已远远超越了外在的时空意识,而致力于传达戏剧情感的脉动。弥补和完整了戏剧情感流程,获得了视觉的满足,音乐般的视觉是灯光给予观众的,而视觉般的音乐却是观众给予戏剧的,二者相互渗透,相互缝合,得到戏剧情感的完形。

如果说现代灯光控制技术提供了舞台灯光表达音乐性视觉功能,那么,现代灯具和色彩的运用则提供了舞台灯光表达符号的视觉功能。我们仍以《泰》剧为例,序幕中,深蓝光下,百余具横卧竖躺的尸体中间,我们对那条“血路”记忆犹新,由于运用了成像灯的排列切割光域,在舞台上连成了一条鲜红的、由宽渐窄的、并且蜿蜒曲折的光带,而舞台上丝毫没有提供一条“溢满战士鲜血的路”的明确形象和说明。这里,灯光作用于观众视觉的只能是一种象征性的符号。而所谓符号,就是为了一种较为抽象的意念赋予可见的形体。在这条红色光带的符号里,孕育着戏剧的内涵,观众凭着这一符号所给予的提示,与舞台上的表演、音乐等发生联系,萌发联想,从而整合视觉上的不完全形象,产生了“这是一条血路”的视觉思维。观众的这种视觉联系之所以成功,完全取决于舞台灯光给予观众视觉的不确定符号。

舞台灯光的音乐性与符号性已成为现代戏剧舞台视觉的基本功能,也是现代观众戏剧审美的最基本的心理要素。当灯光通过表现音乐性与符号性回归戏剧形象的同时,带给观众的是视觉思维的多义性感受和思考,也是灯光意志觉醒的标志。显然,灯光的音乐性视觉功能突出表现为灯光的节奏变化,包括灯光色彩的节奏变化和灯光明暗的节奏变化,两种节奏变化往往同时使灯光音乐性的职责发生变化,为的是加强观众对灯光音乐性的视觉感受。例如,灯光色彩接近的变化节奏总是伴随着连续缓慢的明暗变化节奏,这样的音乐性节奏更能吹拂起观众心理抒情的、缠绵的,有时又悲哀的情感意识;灯光色彩对比强烈的变化节奏又通常协同跳跃的明暗变化节奏,用心唤起观众激动、欢快的心理感受。灯光表现符号性一般归之为色彩的符合性,两者相融相透,达到符号象征意义的强烈反应。通过灯光表现的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方能给予观众感受,提供观众视觉思维的正确途径。也即灯光表现的音乐性和符号性之间只有彼此作用,才能作为一个具有基本动力特征的结构,才能与现代戏剧观众的视觉思维的本身达到同构。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人的视觉思维对形象已有足够的能力达到深刻的抽象化和概括化认识,所以,端坐在现代剧场的观众,当舞台向他展现一切的时候,即一旦他得到视觉感受时,便立刻经历视觉思维的活动流程,对舞台形象进行分析、选择、弥补等大脑力场的物理运动,并将自身体验到的情感意识投射到戏剧活动中,进入哲理概括的思考,摄取戏剧的内涵,从而实现透过戏剧表层观赏(形象),达到对戏剧思想的深层认识、顿悟或升腾。视觉思维,以其特有的性能,完成了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性接纳。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一、从“素质教育”的视角,看小学语文教学

1.对“素质教育”的初步认识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简言之,是注重受教育者基本素质发展的教育。

2.“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

“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其根本属性是“培养人”。“素质教育”就是面向21世纪对基础教育的需求,针对中小学中一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它明确了基础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

学校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手段,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毋庸置疑,作为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应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这种认识,基于“语文学科的功能和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多维的,既包含发展语言这一基本功能和任务,又包含再现知识、认识世界、形成学习方法的功能和任务,也还包含着提高思想、陶冶情感的功能和任务”。不难看出,组成语文学科功能的各要素,与人的素质结构各层次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人”通过个性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形成比较稳定素养的过程中,语文的学习必然会施以重大的影响。此外,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素质的特点之一。素质是社会文化通过个体有意识地反复交错进行的“内化”和“外化”,逐渐积淀而成的身心发展的品质,而这种“内化”与“外化”的主要“工具”是语言。况且,小学阶段是整个学龄期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最佳期。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应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具有其它学科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区域性的教育体制正在完善之中;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不能适应教育飞速发展;教学研究的成果,不能更大范围地转化为教学效益等原因,造成一部分学校,乃至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素质教育”的提出,有利于端正教育思想,有利于区域性教育体制的完善,有利于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这些都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应该抓住契机,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1.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和其它的概念一样,“素质教育”也具有“内涵”与“外延”这两个逻辑特征。内涵所反映的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外延则是具有这个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象。只有注重概念“外延”与“内涵”的辩证统一,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认识。

在这种认识下,才能不偏离“培养人”的基点,使听说读写训练作用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比如:识字教学,就会既完成一定的识字量,又注重识字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就不会忽视“四会”(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学会使用)的要求,而造成学生能记得“这个生字是××课生字表中的第几个”,但作文时却写错这个字的现象。阅读教学,就会既注意字、词、句、段的基本功训练,又注意篇的整体内化吸收;既注意语言完整性、准确性、形象性、条理性等方面的培养,又注意晓以规律、渗透学法。就不会忽视听话、说话、朗读、复述、背诵方面的教学。作文教学,就会把作文过程视为一种有规律的认识过程,体现出观察是前提,表达是结果,思维是核心。就不会再让学生背记范文,考试时按照题目“一文多变”了。

2.“内化”与“外化”

内化和外化是马克思提出的哲学思想,在心理学方面的运用。“所谓内化指的是一种过渡,由于这种过渡的结果,对外部物质性对象的外部形式的过程转变为在智慧方面、意识方面进行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它们经受了特殊的转化——概括化、言语化、简缩化,而最主要的,是能够超出外部活动可能性的界限而进一步发展。”素质就是在不断的“内化”和“外化”的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身心发展的品质。它显然蕴藏在体内,一旦需要,可以按主体的意志转化为行动。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就是利用文化的作用,使潜能走向现实。这一开发的过程,即被视为素质的发展。

由于儿童年龄特征的局限,教师在听说读写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内化吸收及外化表达。鉴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一是要重视汉语拼音帮助阅读的作用,二是前三年(六年制小学)完成大部分识字任务——1850字,目的在于促进阅读和作文的训练。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把精力集聚在书面考试的答卷上,甚至不惜加重负担,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这样,不但不利于内化吸收及外化表达,而且从客观上起到扼制个性发展的负作用。

最近,接触了一些有关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资料,概括起来有如下若干方面:一是评价制度的改革,使评价标准适应素质教育,考试内容体现全面,评价程序趋于民主化;二是教学方法注重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三是教学内容为训练服务,加大阅读和作文的份量,突出自学能力的培养。这些做法的核心,是优化内化与外化的进程,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篇10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 艺术性特色 本科景观课程体系

近年来,中国行业的持续发展带动了景观教育的高速增长,开办景观设计的院校及景观专业的学生也与日俱增。当下的景观艺术设计教育主要集中在农林院校、建筑院校、艺术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但由于景观涉及的范围不尽相同,景观艺术设计的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都应该各具特征。遗憾的是,目前中国的景观艺术设计教育同质性太强,从而导致无论何种学科基础,专业设计教育都是大一统的状况,无法真正显现出景观设计教育的专业性,也无法满足社会的真正需求。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进步的标志就是社会分工的日益细致化。因此,景观设计的多向度化的发展同样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具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本科景观专业点2617个,其中以艺术设计专业最多,达到了696个,而这些院校中开设景观艺术设计方向的有536所,开设比例超过77%。[1]因此,如果我们的景观设计不能将艺术性特色进行扩大与强调,必将有损于艺术类学科的专业地位与社会需求,因此本文的范畴定位为艺术院校的本科景观设计课程体系构建思路研究。

艺术类院校的景观设计,是从原来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而来的,景观设计基本上沿用的是景观建筑学的学科体系及范畴,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专业课程体系。因此如何快速形成艺术设计学科的景观教学体系,与景观建筑学、景观生态学、景观哲学产生差异性教学,构筑符合艺术类院校自身特点的景观设计方向课程体系,是学界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社会发展专业性的客观需求。

一、相关概念

1.景观的多向度性

景观设计的专业名称一直以来广受争议,不同的专业人士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场和专业角度,对景观设计具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大体可分为以下四类:

景观建筑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景观作为解决人类的栖息地功能时,其所需要处理的是人类生存与场地条件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这个层面上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是场地的规划问题,表现出的就是与景观建筑学相关联的问题。我们可以将这类课题划分到景观建筑学的范畴。

景观美学(Landscape Gardening):人类在生存的基本功能满足后,接下来就需要解决心理性的需求问题,而对美好环境的诉求就直接导致景观美学的诞生,从某种层面上讲景观美学与中文的风景园林的词义有某种契合的部分。当然,此时的景观绝对不是狭义的园林概念。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Biology):人们生存下来后,还应考虑如何可持续性生存的问题,因此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就纳入了议事日程上。

景观哲学(Landscape Philosophy):人们对人类生存意义与价值的讨论直接引发出景观哲学的范畴。由上文可知,景观的涉及范围相当丰富,其学科横跨面异常宽泛,因此研究景观必须站在整体性的高度对其予以认识。唯有此,才不至于以偏就全,同时还应该分门别类地对景观的不同涉足领域区别对待,才能体现出不同的专业特征与社会需求。

2.多向度上的学科体系

景观建筑学的学科体系建立在以规划学、建筑学等为核心的学科体系之上;景观生态学则建立在生物学、气候学、土壤学、地质学、地构学、植物学、生态学等科学体系之上;景观哲学则是与文化学、考古学、人类学、哲学等相关联。因此,作为以艺术学为本体的景观设计学绝不能与其他类型专业方向的学科体系雷同,而应该建立在以形态学、色彩学、心理学、材料学、美学为核心的学科体系之上。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国内研究

景观设计专业名词在国内经历了造园―城市及居民区绿化――园林――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学的变化过程。通过对我国景观教育发展历程的回顾,经历了从农林学为主体的园林教育――农林工结合的风景园林教育――农林工理文多元化并存的景观教育的转变。各类院校从不同专业学科角度对景观设计课程建设提供了自身的实践经验,大致可以归纳为农林院校以林学为主体,建筑类院校偏重建筑学与规划学,艺术类院校偏重设计美学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