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本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7: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哲学基本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网络交际是一种全新的交际方式并已成为“大众化”的最重要的休闲方式,这种交际是一种“务虚”,是一种纯精神的活动。人们通过网络交际意图在这种“超真实”的社会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语言哲学的角度来讲,网络交际是现代人的一种“语言游戏”。
网络是科技进步带来的一种新的传播方式。以网络为媒介的网络语言是不同于口语和书面语的一种新的语体,网络交际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交际。中国的网民已经构成一个范围极宽的言语社区(speech community),社区成员平均每周上网时间将近20小时。这一现象是由科技发展引起的传播媒介的改变造成的,本文将探讨网络交际的本质并对这一现象进行哲学层面的阐释。
一、媒介变化使网络交际成为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
网络媒介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方式,其与传统媒介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在人类传播史上,传播媒介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次演进——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每次演进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并对人们的交际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网络传播的展开,又产生了一种不同于口语交际、书面语交际的特殊交际方式——网络交际。
网络交际以网络为传播媒介,通过网络传播,以文字形式作用于视觉,交际是即时的,网络交际主要是“笔谈”——在发出端以键盘输入文字,在终端以显示器输出。
网络交际可以分为两种,一是irc(internet relaychat)式,交际行为具有即时性,话轮转接一般不会超过一分钟,irc交际又分为运用聊天软件(如msn、腾讯qq等)和在聊天室里交际两种;二是bbs,即论坛交流,交际以发表帖子及回复的形式进行,交际过程具有延迟性,同一主题往往要讨论若干天。本文的网络交际指irc交际。
二、现代社会的状况使网络交际成为一种最方便的休闲活动
我国正处在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正改变着整个社会的面貌。“综观我国社会急剧转型的现实,与传统社会相比较,我国今天的社会已经表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并呈现出新的趋势。主要表现为: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管理法制化、文化思潮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选择自由化、更新频繁化、信息膨胀化、生活节奏快速化、竞争激烈化、关系复杂化。”[1]同时,现代社会出现了一些新情况:社会变迁加快,人际关系复杂,知识大幅增值,社会对个人期望增加,大众传播发达。[2]
人们在生活中所直接感受到的是竞争的日益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剧增,在学习工作中还要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工作之余也要处理其它的社会关系(如家庭成员,邻里之间,朋友等),社会的变化导致了人们焦虑、烦躁、抑郁、没有安全感、压力增大等,处于一种典型的亚健康状态。“技术拜物教是当今社会的意识形态,青年人乐于去玩一些电子宠物,有的人沉溺于网上的虚拟世界,但就是对直接感性的自然和他人缺乏兴趣,技术作为一个强大的中介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人的现实的感性联系,丧失了对事物的亲切的发现感和直接面对自然、他人的亲身体验。”[3]这就滋生了一种对待社会生活的态度:逃避或发泄不满。人们需要摆脱这种状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休闲娱乐,放松身心,调节自己的生存状态,如利用节假日外出旅行、朋友聚会、家庭聚餐、观看文化演出等,一些新兴行业也是为了调节人们的这种精神状态,如陪聊,声讯台等。目前兴起了一门休闲学,正是学者们看到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学习工作之余可以对“闲”的时间做出充分的利用。休闲学理论认为,争取有闲是生产的根本目的之一,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生产的效率,相对减少了人们的不自由的劳动时间。虽然工作是首要的和必需的,然而“就劳动者的个人进步来说,休闲本身虽然是轻松的,但是各种休闲活动对于个人知识的长进、素质的提高也起着积极作用。……休闲得好,生活得到调剂,工作起来效率可以提高”[4]。休闲是人对现实社会生活的逃避和摆脱,也是社会内部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从这两方面讲,休闲活动是必要的。
互联网的兴起,马上成为诸多休闲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网络克服了其它休闲方式在资金、时间与内容上的不足,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可行性强,是一种简单和充满吸引力的休闲方式。旅游是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可是旅游一是要有足够的时间,二是要有足够的金钱。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两项难以兼得。一些平常的休闲方式,如聚餐或者看电影,形式相对单调,而且不宜经常举行,否则就失去了它们的意义。利用网络休闲则简单易行,一台电脑,一根电话线,一个调制解调器就可以任意驰骋,尤其是专线上网业务开展以来,不但节约了费用,而且提高了速度。再者,人们可以二十四小时在网上冲浪,网络中每分钟都有新鲜的内容,可以浏览新闻,可以查询信息,可以收发邮件,可以发表议论,还可以与人一对一的交流,等等。网络休闲最重要的方式便是网络交际。
三、网络交际的本质是一种务虚
技术的发展为网络交际提供了物质基础,而现代社会的状况为人们提供了交际的精神动力。正是由于现实生活中过于“现实”,人们才要在思想上有所突破。网络交际是一种务虚,务虚即是在现实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下的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紧张的生活节奏,沉重的生活压力,甚至作为人的精神的最后堡垒的家庭中也充满了现实的因素,人们的心灵在现实中受到了巨大的束缚而又难以逃避,人们没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失去了自我的存在。网络世界首先是一个纯精神的世界,在这里人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找回失去的自我。通过网络的折射,人们可以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心理需求,认识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不足,同时可以得到精神上全面放松,可以肆无忌惮地宣泄自己的情感。网络为人们的精神提供了广阔的驰骋空间,将人们的心灵从异化的身体中剥离出来,在网络中感觉到自己的存在,通过语言的运用而得到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感知。
网络交际建立了一种新的人际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放松心情、调节生活节奏的活动。网络交际具有非现场性,是匿名进行的,虚拟性是网络的特色,神秘性是网络交际的最大魅力所在。网络的去中心化特征使交际中每个人都充分享受到平等的话语权,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和处理问题,按照自己的意志说话。交际者在现实生活中不被认同,在网络中却可以寻找到自己的位置,人们完全可以在网络交际时重建自己的形象,这正是网络交际的角色虚拟性。网络世界是一个纯精神的世界,在这里,人们可以避开现实的困扰,使自己的心灵在网络空间里自由驰骋。
人们需要有一种精神追求,虽然这种追求是虚拟的,但是,“网络空间的虚拟特性,并不意味着虚幻和容易破灭。网络虚拟空间虽然是由纯粹的数字、数据、图表或各种表征现实世界的信息组成的,不存在有形的物质实体和有生命的个人,但由于它同样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因此网络空间中的所有构成要素又都是真实的,是一种虚拟的真实。”[5]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们能够感受到一种真实,在这种暂时的真实中,人们终于得到了解脱。网络交际对自己的一种重塑,既是反异化也是反社会化的。
网络给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务虚的精神家园。作为一种休闲方式,网络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欲望得到了变相的满足,愤懑得到了发泄,人们从现实生活的压力中得到了暂时的解脱,放松了精神,生活得到了调剂。
四、网络交际的哲学阐释
后现代哲学家杰姆逊(fredric jameson)强调,当代社会是个真实感丧失了的社会,“所谓真实感的丧失,是指高技术社会中的人与物、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整个链条破碎了,丧失了所谓真实感。”[6]
网络交际这种特殊的媒介方式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交际方式,“使维系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本真状态的真实感丧失了。”博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更加激进地认为,后现代主义社会中的这些技术带来的并不是真实感的丧失,而是一种“超真实”的感受。博德里亚认为,我们目前处于一个类象(simulacrum)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模型和符码构造着经验结构,并销蚀了模型与真实之间的差别。他借用麦克卢汉的内爆(implosion)概念,宣称在后现代社会中,形象或类象与真实之间的界限已经内爆,与此相伴随,人们从前对“真实”的那种体验以及真实的基础也宣告消失。他提出了“超真实”(hypo-reality)的概念,认为真实与非真实之间的区分已变得日益模糊不清了,他选择了“超”这个词语,是为了表明它比真实还要真实,是一种按照模型产生出来的真实。此时真实不再是一些现成之物,而是人为地生产(或再生产)出来的真实,它不是变得不真实或荒诞了,而是变得比真实更真实了,成了一种在“幻镜式的(自我)相似”中被精心雕琢过的真实。[7]
网络交际给交际者带来的就是这样一种超真实的感受,人们认同这种交际方式的真实性,在这种交际中获得了更多的快乐,这种复制的真实已将人们融入其中,无力反抗,只能享受。这种超真实的感受是由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造成的是一个拷贝世界(coping world)。我们认为,网络交际是一种语言游戏(languagegame)。很多语言哲学家和文化语言学者都认为,语言本身就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选择一种语言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人们选择网络交际就是在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萨丕尔曾指出,人类不仅仅生活在客观世界中,也不仅仅生活在社会活动中,在更大的程度上,人类是生活在特定的语言中,因为语言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表达媒介。”[8]
语言哲学和文化语言学诸如此类论述很多,在此,我们引进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的概念,“我还将把语言和活动——那些和语言纺织成一片的活动——所组成的整体称作‘语言游戏’。”“若把语言视做一个大领域,有一个和现实交织在一起的边缘地带,这个边缘地带就是语言游戏”,游戏要遵守规则,“但我们当然不会忘记,游戏不是一些遵循规则进行的机械活动,游戏首先是乐趣、情趣、旨趣,这些东西比规则更重要。”[9]我们曾在上文指出,网络交际本身是一种务虚活动,交际者的身份是隐匿的,在交际时能见到的只有语言,他们用语言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交际者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又必定会受到其现实社会角色的影响。网络交际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造成某种影响(如诽谤,网恋等)。网络与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是交融在一起的,可以把网络交际看作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看作是一种语言游戏。语言游戏需要遵守的唯一规则就是避开现实,在这个规则下,可以率性而为。重塑自己,构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从中得到乐趣,这才是最重要的。语言游戏是在哲学层面探讨语言的本质问题,从而揭示了网络交际产生的深层原因——语言本身并不仅仅是一种交际工具,而且是对现实世界做出的反应,互联网的出现只是为这种反应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五、余论
网络交际的盛行是人们对大众传媒瓶颈效应的反抗:一方面,人们的言论可以突破大众传播的瓶颈,另一方面,网络交际是人们摆脱异化的一种方式。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以后,人们的终极追求必然是精神层面的东西,精神追求才是人类形而上的终极目标,网络交际恰恰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这与科技的进步必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是统一的。
参考文献:
[1]肖汉仕等.试论现代社会变化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2005,(4):6-10.
[2]马会梅.现代社会与人的心理健康[j].教育探索,2005,(6):108-109.
[3]杨岚,张维真.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30-434.
[4]于光远.论普遍有闲的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9.
[5]陈文江,黄少华.互联网与社会学[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9-11.
[6]佟立.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324.
[7]贝斯特和凯尔纳著,张志斌译.后现论:批判性的质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54.
篇2
关键词:物质;能量;信息;本质;物理现实;理想现实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2-0016-07
近年来,在基础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研究的领域,信息科学的作用正在大幅度增长。这是因为,现代科学自身发展的逻辑导致的,这一逻辑就是基于信息科学的相关概念和方法的应用形成了新的科学范式和新的科学研究方法。
一、信息现象的现实结构
依据许多研究人员的看法,信息是我们面对世界的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神秘的现象。
在今天的科学文献中,对信息的定义有几十个,然而,其中没有一个能够被普遍的接受。这是因为,科学家们在进行某一科学领域的研究时,都是从他们研究领域的特定角度出发,制定或选择一个最适合其研究领域的特定的具体的信息定义。
此外,有些科学文献甚至宣称,为信息概念下一个一般性的本质定义也许是永远不可能的,至少在今后几年中这种尝试不可能达到。也许,“信息”这一概念从根本上就是无法定义的,也许,它仅只是一个同音异义的术语,在日常使用中,它可能被用来指称完全不同的或根本没有关联的不同的对象。
然而,与此同时,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科学范畴,今天,许多研究人员都已经公认,信息在关于自然现象、技术系统、生物世界、以及人与社会的问题等众多研究领域的价值正在迅速增长。
信息现象是多层面的,因此,它不仅在不同状态的信息过程中,而且也在这些过程现实运行的不同阶段上都以特殊的方式表现出来。
从正统的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在现实世界中,除了物质和能量之外什么都不存在。并且,物质和能量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又是密切相关、连续运动的。
因此,物理世界(物理的现实)乃是一个被运动着的物质和能量充满了的世界,其他的世界(其他的现实)根本就不存在。这就是从笛卡儿和牛顿的时代就开始占据科学的主导地位的关于物质和能量的世界图景。
有没有另外一个现实的世界――一个现实的理想的世界?虽然,整个生活的实践使我们相信这样一个现实的理想的世界也是存在的。但是,是什么构造了这个理想的现实?它是否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
众所周知的控制论的创始人诺伯特・维纳曾经针对信息的本质说道:“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而是第三种存在”。换句话说,维纳认为,除了物质和能量之外,世界上还有“第三种”存在,而这个“第三种”存在便是信息。
但是,信息本身是什么,它与物质和能量的关系怎样?关于这些哲学问题的答案我们在维纳的著作中并没有找到。然而,后来的一些更多的科学家都认为,物质、能量和信息是现实世界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独立于我们的意识之外而存在的客观现实的不同表现形式。
然而,如何揭示这三者的相互关系?如何把它们和理想现实的概念进行比较?
为了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我们将做一个思想实验。假定一个现实的物理系统,其中只包含两个组成部分――A和B。A是一个塑料球,B是一个台球,很难在这两个球之间找到一种一致性的关系。接下来假定,使这两个小球相互接触,然后再分开。其结果是,在A的表面形成了一个凹坑,这就是由于B的作用在A的表面留下的一个痕迹。
难道现在我们还不能从现实世界结构运动的角度来说,这就是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吗?事实证明,这种结构的改变已经是相当明显了!事情还并不仅仅如此,并不仅仅是改变了A的表面形状,使A的表面有了一个凹痕。事情更为重要的方面还在于,这个凹痕乃是A通过与B的接触而对B的某些内容的反映(镜像印迹)。
这样,我们可以说,我们观察到了一个现实的过程,之前只有两个分离的对象,通过它们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第三个对象C。这个c是某种痕迹(凹痕),是在A的表面呈现着的对B的表面的某些内容的反映。这个新的对象不是物质,所以,应当把它看作是一种理想现实的对象。
这个对象确实存在着,它不是我们凭空的想象。它不是一种意识的精神产品,它很真实,它是我们周围现实的物理世界中的物质对象间的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理想的现实是客观存在的。它与物理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由物理世界中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产生。这是从上述分析中得出的第一个和非常重要的哲学结论。
现在我们来探讨“理想现实”和“信息”概念间的关系。可以说,这两个概念的含义非常相似。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已经可以确定,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是物理现实世界中的一种现象,其中一方的结构的产生是对另一方的部分内容的反映,这就能够从某一对象的某些表面结构的模式中获得另一个对象的某些特性(信息)。
我们还发现,信息本身不是一个物理对象,属于理想的现实世界。当然,信息自身的显示必须以现实的物理对象(或过程)为其载体。如果没有这些作为载体的对象(或过程)信息的显现在原则上是不可能的。
我们现在来证明,尽管信息具有理想特征的本质,但是,它却能够影响物理现实的对象和过程。正如我们在上面所举的例子那样,在两个对象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对象A以其有所改变的凹痕的形式反映了对象B的某些内容,并且可以使我们由此获得关于这些内容的副本,也就是,其物理材料的模式。
因此,我们认为,这一过程正是信息从一个物理现实的对象转移到另一个物理现实的对象的具体机制。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一个带有根本性价值的重要的哲学结论,这就是,在我们所面对的世界中,物理的现实和理想的现实是密切相关的,它们之间能够发生非常明显的相互影响。
因此,客观现实的世界具有二重化的特征,因为它同时包含着物理现实和理想现实,并且,在这两种现实之间具有相互反映的性质。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为信息,令人惊讶的是,关于这一现象的很多方面我们现在还没有搞清楚。要搞清楚这一现象的本质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样一个事实,这就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它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它在无生命的自然的物理系统中、在生物系统中、在人类创造的技术设备中、在社会系统中,以及在人的头脑中它所表现出来的行为都是不同的。
信息具有多方面的表现,这就是为什么经常会出现运用同一术语所描述的具体现象却有不同的表
现形式的原因。
正因为如此,这才导致了目前不仅在一般的科学文献中,而且也在各种版本的百科全书中,对“信息”这一术语有了各种各样的解释。
信息现象并不仅仅表现在物理现实的某些对象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中。它也可以是现实发生的某些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下面我们将证明,在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如何改变了某些过程的性质,我们应当把这样的变化看作是信息活动的一种形式,称之为动态信息。
下面我们将用无线电方面的例子来进行证明。假设有两个动态过程,其中之一是一个随时间参数作周期性振荡的物理现象,如,电流或电磁场。我们假定,在我们观察的整个时间段上,它们的频率、振幅和相位都保持一个恒定值,也就是说,与时间无关。
同时,我们假定第二个过程的一些参数值具有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性质,但是,它变化的速率大大慢于上一假定过程的振荡周期。
进一步的假定则是,第二个过程可能对第一个过程发生影响,这就是,第一个过程振幅变化的比例将会被第二个过程的相应参数所改变。在电台广播中这种效应被称为调幅。还有其他类型的调制,如频率相、脉冲代码等。
在此很容易看到,我们所研究的两种动态过程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以其结构的性质反映了两个相互作用过程的源流。
无线电领域的专家都知道,由此过程产生的频谱是复杂的,它包含两个频率,两个频率分别对应的是原来的过程。同时,其中的一个过程具有较高的振荡频率,它扮演着第二个过程的载体的角色。
在无线电领域,甚至还为此采用了一个特殊的术语,称为“载波频率”。事实上,由于作为第二个过程的影响结果的第一个过程的相应参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所以,在这一过程的结构中就反映了第二个过程的动态参数,也就是说,将其转变成了自己的某些动态性质的“成果”。
这个例子说明,由于上述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观察到了两个物理过程的现实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的实质在于,这里呈现的不是两个初始的物理过程,而是另外的两个物理过程。这两个物理过程中的第一个是作为初始来源的物理过程,而另一个过程则是在调解过程的影响下产生的理想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第一个原始过程的振幅的动态变化对第二个原始过程的相应参数的一种反映。
重要的是,这些变化是很真实的,它们可以通过适当的程序来确定。因此,在相互作用中产生出来的理想过程可以在另一个过程的结构形式中检测出来。
从上面所举的关于物理过程的交互信息现象的动态表现的例子中,可以引申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关于我们面对世界的现实结构以及其组成部分的构造方式和属性特点的。
这一结论的实质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结构既是物理的过程,又是理想的过程。这个理想过程产生于物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作为物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的一种反映。
反过来说,理想过程也是现实世界的一个部分,因为它们可以通过相应的物理过程的程序来确定谁是他们的物质载体,因此,他们可能会再次被一个现实的物理过程所表征,并且,还可能以另外一个物理过程为基础。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我们面对世界的现实结构具有二重化的性质,因为,这个世界同时包括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物理现实和理想现实。这两个部分都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相互作用的,因而它们具有相互反映的特性。
2.物理现实包括了所有现存的物质世界的对象,无论这些对象是实体性的还是非实体性的(如:电磁场、引力场或其他性质的场),同时也包括了所有这些对象的运动过程和内部变化的过程
3.理想现实也是独立于意识活动之外的客观存在,它和物理现实一样也是现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物理现实的对象(或过程)的相互作用,并以在其他对象(或过程)的结构中反映某些对象(或过程)的性质的方式表现出来。
4.物理现实和理想现实的相互反映能力是它们的基本性质,这就在事实上构成了信息现象的多方面表现的可能性。
5.信息不是物理的对象和过程,它属于理想现实的世界。但是,信息要显示自己,就必须以物理现实的对象(或过程)作为其载体。如果没有这些作为载体的对象(或过程),信息要显示自己在原则上是不可能的。
6.作为载体物的物理性质是什么,对于信息来说,在原则上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些载体有能力通过适当改变其内部结构(物理对象)或它的状态参数(动态过程)来感应信息。
7.尽管信息属于理想现实的世界,并且与一个物理对象(或过程)相关联,但是,它却可以与其他的物理世界的对象(或过程)发生作用,并以与其发生作用的对象(或过程)作为其新的载体。这样的方式,便是信息从一个物理现实的对象(或过程)转移到另一个物理现实的对象(或过程)的传输机制。
8.要确定信息与它的载体(物理现实的对象或过程)的关联关系,需要有一些特殊的程序,其中最重要的程序就是比较。对这些程序的详细研究超出了本书论述的范围,它需要专门的讨论。
9.信息是信息科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信息科学是关于在不同性质的系统中进行信息处理的原则和规律的科学。正是由于信息科学的相关思想的发展和传播使信息概念在今天获得了一般科学概念的地位,并且,关于信息原则和规律的统一性观念,又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科学的世界图景的形成。
10.近年来,俄罗斯的科学家们获得的一系列新成果表明,在形形的系统中,以及在各类系统的信息活动过程中,信息规律占有重要的地位。此外,人们还发现,这些信息规律对物理过程的实际运行可能施加某种限制。
所有这些都表明,需要对信息现象作进一步的哲学认识,其中最主要的是关于信息概念的本质、物理现实和理想现实在系统中的表现方式,以及信息与物质和能量的相互作用的机制。
二、信息的本质
有哲学著作宣称,给“信息”下一个普遍性的定义是不可能的,因为信息概念在原则上是不可能统一的。因此,他们辩称,我们不得不继续接受已经存在于不同科学领域中的那些十分不同的关于信息的定义。
这样的观点是难以接受的。特别是在信息概念已经广泛使用于科学知识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的今天,信息概念早已成了一般的科学范畴。
B.M.格鲁斯柯夫院士关于信息的定义是最常见的信息定义之一。在45年前发表的论文中他写道:“信息这个概念,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它指的是物质和能量在时间和空间中分布的不均匀性的变化程度,这种变化存在于世界上发生的所有过程之中”。
对这个定义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它是用属性的方法对信息概念所作的规定,其要点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静态的规定(物质和能量在空间中的分布状态),另一个是动态的规定(这一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的变化)。定义中强调的这两个方面在我们看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提供给研
究人员们关注的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两种类型的信息:静态的和动态的。
在他和ю.и.谢玛根教授的著作中,都曾多次提到过信息的这种双重的性质。他强调指出,静态信息的主要载体就是自然界中的物质(实体),它承担着存储信息的功能,从而确保了信息在时间中的保存和传输。
至于动态信息,它的主要载体是能量(场),它承担着信息在空间中的传播。
在今天看来,对于B.M.格鲁斯柯夫的“信息”定义,不仅需要进行非常重大的改进,而且也需要重新予以解释。
我们现在来探讨信息现象的物理本质,这个问题的正确解答有助于我们给出一个关于“信息”概念的一般性定义。在我们看来,有必要合理使用r,B.毕司朵夫斯基在其著作《信息物理的要素》中所指明的“信息”和“不对称”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的观点。
根据г.B.毕司朵夫斯基的看法,不对称性,即对称破缺的结果,就是信息。然而,他并没有据此给出完整和精确的“信息”的定义。
利用B.M.格鲁斯柯夫和г.B.毕司朵夫斯基研究信息概念所用的方法,可以对信息概念下一个新的定义:“在最广泛意义上,信息是现实世界的客观属性,它是物质和能量在空间和时间中分布的差异性(不对称)的表现,这些表现存在于所有自然发生的生命界、无生命界,以及人类社会和意识活动的非平衡过程之中。”
换句话说,差异性――非平衡性的本意指的就是,物质和能量在空间和时间中分布的对称性破缺的结果,这些结果是在我们周围世界的不同对象、过程和现象中呈现出来的,只要这些现象中呈现出了差异性的特征,就应当把它称之为信息。因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果在均匀介质,以及均衡发生的过程中就不存在信息。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信息,并不是我们凭空的想象,也不是什么意识的产物,而是一个真实的物理现象,是物质或能量的状态和运动的特征。信息和物质与能量密不可分,物质和能量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物质和能量的属性,也就是说,信息是物质和能量的内在性质。
因此,这种类型的信息可以相对于“理想信息”被称为“物理信息”,“理想信息”是意识活动的产物,应该把“理想信息”的实质和“物理信息”的实质分开加以讨论。
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信息的物理性质是信息的“第一性的”或“依附的”性质,它是从现实世界对象的物质和能量的差异性中产生出来的。
毕竟物理信息相对于“二次派生的”信息是一种具有本源性的信息,这种派生的信息是对本源信息的一种“反映”,它可以脱离本源信息而存在。
物质或能量的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不对称性),指的正是静态信息。
如果我们观察到的是一些随时间变化的不均匀过程,这就应当属于动态信息。
我们观察到的不均匀变化过程,几乎在所有的自然、社会和人的意识活动中都会发生。这是现实世界的基本性质表现的结果,我们有理由把它称为信息。
信息最重要的一个特性是它的相对性。事实上,当我们观察到物质和能量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的差异性的时候,这就意味着,我们通过了某种关于差异性的参考集(进行对比的基础),并且运用了比较性程序的检测。
换句话说,为了获得必要的信息,就必须对观察的对象与另一些现象的状态和过程进行比较,并且,观察者以往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也可以成为上述的参考集(进行对比的基础)中的内容。
然而,由于不同的观察者拥有的以往的经验和知识不同,所以,他们在对同样的对象、过程和现象进行观测时,便可能获得十分不同的新的信息。这正是人们所感知的信息所具有的相对性的原因。
因此,人的认识能力,人们对技术系统和物理对象的认识,不仅依赖于外部世界的信息的性质,而且还依赖于他所拥有的“内部词典”,这个词典是建立在他以前对外部世界进行观察时所产生的经验积累的基础之上的。
这一结论是信息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成果,这一成果不仅符合哲学认识论的基本原则,而且同时也是创建智能系统的一个基本原理。
信息现象极为多样和具体,它不仅表现在我们周围世界的不同环境之中,而且还表现在信息相互作用过程的不同阶段,并且永恒存在于自然和社会中的各种对象之间。
正因为我们面对的信息现象有极为多样化的表现,所以就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来确定它的性质和属性,这就是为什么现代科学所使用的信息概念拥有大量的不同定义的原因。
在关于信息本质的问题上存在诸多方面的争议,甚至有些混乱的一个原因就来自信息自身的本性,一方面,信息是现实物理世界本身的能动表现,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十分真实的,作为物质世界的反映的理想世界中的现象。
造成这种情况的另一个原因则是,通常在信息相互作用过程的不同阶段上,相应信息现象的表现十分不同,因此,这就要求有必要采用与这些不同表现形式分别对应的不同的信息定义。
三、信息科学的哲学基础
物质概念是最重要的哲学范畴之一。然而,在我们看来,基于目前研究的成果,同样重要的哲学范畴还应当有“能量”和“信息”等概念。事实上,如果说“物质”(物体)这个概念是对现实的自我组织和某种长期存在的能力的属性的描述的话,那么,“能”这个概念描述的则是物质运动的能力,而能量这一概念则描述的是物质运动的强度。
至于谈到运动,它可能是一个在空间中的(机械性)运动,或者是一个在一段时间内与系统的内部结构的进化或退化相关联的发生了变化的演化的过程。因此,演化可以被看作是特殊形式的运动――在时间中的运动。
至于“信息”概念,它所描述的是有组织的物质或能量系统的复杂性程度。据此,可以把信息量看作是对有组织系统的结构的复杂性程度的定量测度。
此外,信息还可能激发物质和能量系统在空间中的运动,并确定其运动的方向。
信息还是物质和能量系统演化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在不同性质的自组织系统的演化的分岔点上,系统能够根据外部信息的影响对自身未来发展的可能方向做出选择。
因此,在今天,在一般的科学哲学中,“物质”“能量”和“信息”这三个概念都是重量级的范畴,这三个范畴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分别描述了我们观察的物理现实中的对象、过程和现象的不同方面的特点。
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不对称性,是物质或能量的非均匀分布,亦即是信息。正是信息导致了物质和能量的运动,是物质和能量运动的基本的、首要的原因。重要的是,我们还应当注意到,物质和能量运动的趋势是从高浓区向低浓区过渡。因此,信息不仅是物质和能量运动的首要原因,而且也决定着这一运动的方向。
电磁辐射和光辐射的物理过程可以作为太空中能量运动的例子。另一些典型的例子是我们在自然界中到处可以观察到的导致平衡态的动态过程衰减的趋势。从我们的观点来看,它们也都服从信息活动的基本原理。事实上,任何动态过程本身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它的某些参数,也就是说,都会在
时间中运动。而这些运动的过程都服从自然发展的平衡态趋势,即消除物质和能量在时间中分布的不均匀性。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所有的动态过程产生的信息,即物质和能量在时间中的非对称性分布,都会随着这些动态过程的衰减自发地趋向于消解,也就是说,达到平衡态。可以得出的一个类似的结论是,关于物质(质量)在空间中均匀分布的自然趋势。化学元素的原子核衰变,以及分子在气体和液体介质中的扩散的运动可以看成是这一方面的例子。
在此,我们想强调的是,信息不仅是任何物质运动的根源,而且,它还决定着这一运动的方向,它实现着某种有目的性的运动――从物质分布的高浓度区域向物质分布的低浓度区域扩散。
有必要提醒我们注意的是,A.и.捷敏在其出版的《信息经济基础》一书中早已强调指出了,在信息和物质的运动方向之间有一个相互一致的关联性。该书用单独的一章专门对信息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且揭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信息本质。
该书作者得出的结论认为,信息代表着物质和能量运动的实际方向。换句话说,信息乃是物质或能量运动的属性之一。然而,在我们看来,这个结论是错误的,因为根本的原因是信息导致了运动,运动只是信息活动的一个后果。
形象地讲,可以说,信息导致了物质和能量在空间和时间中的运动。但是,长期以来,哲学中有一个著名的观点,认为“时间”的概念和“运动”的概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果没有运动,时间也就不存在,因为如果没有物质或能量对象的变化要确证时间的存在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导致了运动,而反过来,运动又产生了时间。
信息产生了运动,而运动又反过来产生了时间。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在这个因果关系链中,首要的因素正是信息。
当然,对于信息科学来说,上述的哲学问题的分析是不完整的。然而,依据这些分析所得出的相关结果和结论,仍然可以形成一些科学的原理。这些原理可以成为进一步研究信息科学的哲学基础,并推动对自然和社会中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进行研究的信息基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可以把这些相关的原理简单地概括如下。
1.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信息是现实世界的客观属性,它表现为物质和能量在空间和时间中分布的非均匀性(不对称性),它存在于世界上所有的有生命和无生命的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和意识活动中的非平衡发展的过程之中。
2.物理信息具有客观的现实性,它体现为物质和能量在空间和时间中分布的差异性本身,以及在无生命的自然界系统、技术系统、生物系统中发生着的非平衡动态过程。
3.信息量是任何性质的有组织系统的复杂性的度量,它可以对系统的复杂性程度进行定量评价。
4.信息贯穿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有组织的物质和能量的各个层次,它是物质和能量运动的首要的原因,并决定着它们在空间和时间中运动的方向。
5.信息是进化的决定性因素,它决定着自然和社会进化过程的发展方向。
6.“物质”“能量”和“信息”这三个概念乃是科学哲学中最为一般性的范畴。它们相互补充,描述了物理现实中的科学对象、过程和现象的不同侧面。
7.信息是现实世界中的多方面的现象,它以某种特定的方式体现于自然的生命界和无生命界的各种信息环境之中,体现于信息活动过程的不同条件之中。其涉及的范围包括:天然的无生命的自然界、人类创造的人工自然的技术对象和系统、生物系统,以及人类社会和意识的领域。然而,我们可以假定,在这些一般的信息流程、现实对象,以及任何形式的过程和现象中,都体现着某些基本的信息规律。对这些特殊规律的研究,应当成为作为基础科学的信息科学中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这同时也体现着信息科学在科学知识体系中发挥着跨学科作用的情景。
8.作为基础科学的信息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的基本性质、自然和社会相互作用中的信息活动过程的规律,以及这些活动过程在技术、生物和社会系统中的组织方法,等等。因此,在今天看来,信息科学研究的并不仅仅是在计算机通讯和其他技术系统中收集、存储、处理和传递信息的仪器和技术方面的问题,而且还包括在自然的生命界和无生命界,以及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信息活动过程。
篇3
研究目的及意义:施蒂纳是青年黑格尔派的重要人物和逻辑终结者,他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第一次全面的批判了费尔巴哈甚至是启蒙思想以来的古典人本主义逻辑,也是西方思想史上在现代性的语境中第一个自觉地消解形而上学的人,而且他直接地影响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传统的思想史教学中,施蒂纳被贬为一个小丑式的浅薄理论家,虽然国内目前有个别学者深刻地认识到了施蒂纳的重要意义并作了简要的分析,但这种不受理论界重视的情况仍未完全改变。我的研究试图对施蒂纳的代表作的理论特色及其思想对费尔巴哈、马克思等当时各种哲学的巨大影响进行阐述分析以及对其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当代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进行浅要发掘。
研究计划:立足现有资料,力求先把握施蒂纳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主要内容与理论逻辑,同时参照早年和现有学者对施蒂纳的研究成果(如张一兵《回到马克思》中对施蒂纳的研究),然后进一步寻找分析施蒂纳反对形而上类本质思想的当世影响,以及他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及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
章节目录
一.施蒂纳其人及其代表作介绍
(1) 施蒂纳其人及其所处的历史环境。
(2) 施蒂纳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文本分析。
(3) 施蒂纳的理论观点及对其分析。
二. 论施蒂纳的当世影响与冲击
(1) 施蒂纳思想对当时各种哲学(重点是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
(2) 施蒂纳对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直接影响。
三.施蒂纳思想的后世意义:分析施蒂纳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后现代思想的相似性。
1. 施蒂纳与克尔凯郭尔
2. 施蒂纳与尼采
3. 施蒂纳与阿多诺
4. 施蒂纳与后现代思想
四.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商务馆89年版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孙伯揆《探索者道路的探索》2002年版
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大出版社2004年版
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转向》,南大出版社2002年版
张一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三联书店2001年版。
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馆1982年版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商务馆1992年版
尼采《权力意志》商务馆98年版
尼采《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馆2000年版
赵敦华《西方现代哲学新编》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
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谭培文《唯物主义如何可能成为社会主义哲学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篇4
【关键词】考点 基础 能力 高效备考
2013年是我省新课改后的首次高考。纵观推行新课程省区的高考试题,为今后的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提供的重要信息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高考命题的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学推行新课改的力度和发展新课改的深度以及高三备考复习的方向。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我们该如何应对,怎样才能提高复习效率呢?
一、研究考点,夯实基础
分析2012年宁夏高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高考试题注重对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核,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核。在对基础考核中渗透着各种能力考核要求,实现了基础知识与能力考核的有机统一。因此,一轮复习的目标:系统复习高中政治全部内容,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熟悉高考考点。要求第一轮复习应遵循按章节或单元从知识要点、重难点、例题讲解、练习巩固、单元检测、讲评的程序进行夯实基本知识。以高考考纲考点为主干知识,重点把握最主要的概念和最基本的原理及相互联系与区别。复习中要学会抓住“点、线、面”,建构起考生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明晰化、精确化。要求考生吃透概念原理,要做到在脑子里有一张“知识结构图”、一棵“知识树”,做到“点、线、面”相结合。
二、立足课堂,合理高效,以能力培养为主导
新课程要求采用恰当方式培养考生的综合能力,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2012年的新课程政治高考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基础上,注重考查了考生运用学科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训练考生科学的解题思维,培养考生基本的解题能力。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养成,主要是指导考生解题时能遵循以下思路:阅读题目;分析题意,确定答题方向和范围;根据已有的知识判断问题材料情景有无符合的知识原理;根据题目所给信息,确定应选用什么样的语言和基本知识原理来表达。
高考中考生失分的原因包括对考点所涉及的知识点梳理的不够完整清楚,对教材的知识体系把握不够准确,专业术语表述的不够规范,也缺少对题型的强化训练。要加强审题和答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典型习题的训练和常见错误的分类分析,提高考生对试题的分析能力和答题要点的构建能力。
三、研究方法,熟练运用
(一)抓主干知识,抓实抓细
复习时,要以基础理论为主线,整合知识专题。基础主干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事实及其相互联系。基础主干知识构成了学科的骨骼,这部分知识必然成为高考重点。
(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
文综政治卷强化了对考生各种能力的考查与导向。因此,要求考生既要夯实学科基础,掌握好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又要关注国内外重大时政热点,注重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理解分析实际的能力,更加重视时政热点、政治导向、知识能力以及三者的关联度。
(三)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在复习教学中,要注意落实新课程理念,体现新课程的学科特色,把握方向,活化知识,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反映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如:学会运用经济和政治常识分析某个问题(现象)形成的原因,说明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及解决问题的意义,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运用哲学知识,分析某种做法(政策、措施)的哲学依据,指导我们解决某个问题的思路,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等等。
(四)掌握文综答卷答题基本要求
培养文综答卷良好习惯,控制训练难度,要在速度、准确率上下工夫,提高审题技巧和解题能力。细节决定成败,实施复习的精细化学习管理,要精选习题,优化训练;精心批改,指导激励;精讲习题,提升水平;精细分析,全面掌握。
四、科学处理好复习备考的四个关系
(一)传统复习模式与新课程下复习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下的复习既要继承传统复习模式的优点,又要体现新课程新高考的特点。传统的复习模式是多年复习经验的积累,在新课程下的高考复习仍然有效,建议第一阶段夯实基础为复习目标,紧扣教材,单元、模块过关,加强落实;第二阶段专题复习以能力提升为目标,整合知识,构建网络,辐射热点;第三阶段模拟训练以反馈改进为目标,综合演练,查漏补缺,调整心态。
(二)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关系
① 注意教材的变化。②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从生活主题入手,处理好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关系,不要把新教材强行纳入教师所熟悉的旧教材体系中,克服自觉不自觉地回归老教材、老教法的现象。对待教材的态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具备课程整合概念,不要被教材束缚了手脚。③适当关注“名词解释”“专家点评”等辅助文栏目中与重大时事相关的重要知识。明确新课程高考范围和要求,合理规划教学复习进度立足于夯实基础,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必修与选修的关系
篇5
关键词 基础知识 解题思维能力 积极主动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n High Score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Political Subjective Questions
TU Biyu[1][2], ZHANG Shengkuan[3]
([1]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2]Chizhou No.3 Middle School, Chizhou, Anhui 247000;
[3]Xinghuachun Middle School, Chizhou, Anhui 247000)
AbstractThis article discussed how to increase points on subjective questions and it interprets this view from teacher and student. Finally, it confirms that student should digest external knowledge and change it into self internal ability. It regards that increasing points on subjective questions should focus on more practices, good knowledge base and management of skills.
Key wordsbasic knowledge; problem solving and thinking ability; active and initiative
历年来高考政治主观题都具有信息容量大、能力层次多、综合要求高、选拔功能强等特点,在考查学生基础的同时,更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①高考政治主观题在高考试卷当中所占的分值较大,要想高考考得好,主观题上得多拿分。但政治主观题一直是政治得高分的“软肋”,学生的失分基本都在主观题上,怎么样才能答好主观题,取得高分,一直是我们老师和学生十分关心的。
1 学生解答政治主观题失分的主要表现
(1)审题不清,导致知识点定位不准确,答非所问。例如题目要求用党的有关知识,学生却答成政府的有关知识;题目要求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学生却答成唯物论或辩证法的知识。(2)答题不够规范,导致文字表述缺乏条理性、准确性、完整性。即使知识点定位准确,但答案要点没有使用规范性的政治学术语,使得文字表述缺乏准确性;答案没有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使得文字表述缺乏条理性;答案没有将知识要点与材料进行结合,使得文字表述缺乏完整性。
2 学生解答政治主观题失分的主要原因
2.1 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学生对于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重要观点、基本方法等)的掌握存在识记不全面、不准确,理解缺乏层次性、系统性等问题。基础知识的欠缺使学生在解题时很难进行准确的知识定位, 往往无所适从,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作答,结果只能是答非所问,离题万里;即使知识定位准确,但由于对基础知识识记的不清,在解题分析时很难使用政治学专业术语,答案表述必然缺乏准确性和完整性。
2.2 解题思维能力比较弱和解题技巧欠缺
很多学生害怕做主观题,不愿思考,平时做政治试题,只是把客观题做一下,主观题直接抄答案或者根本不做,由于缺乏必要的习题训练,解题思维能力自然比较弱,更谈不上有什么解题技巧。在考试中就会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如审题不清造成答非所问,答案组织不规范,知识点的简单堆砌忽略与材料的有机结合,卷面不工整等等,从而导致政治主观题失分现象严重。
3 政治主观性试题如何得高分
3.1 教师要“引导好”
3.1.1 帮助学生构建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
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是答好主观题的前提条件。首先,使学生从微观上必须熟记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易混淆的知识作比较,通过反复强调帮助学生认识知识之间的区别,如经济生活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政治生活中的政府的知识和党的知识,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对社会的作用和文化对人的影响,生活与哲学中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其次,使学生从宏观上构建知识体系,注意知识的相通之处,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解题的过程中尽量做到答案的完整性。
3.1.2 注重学生解题思维能力和技巧的培养
解题思维能力和技巧的提高绝非一日之功,平时的课堂教学和习题训练中要注重培养。
(1)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和技巧。巧妙运用好教材中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如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消费结构处有一幅反映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走势的示意图,课堂上我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怎么样去读懂图示(读标题、年代、数据),从中获取有效信息,最后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得出示意图所反映的内容。这一过程不仅教了学生解图表类型主观题的方法,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2)筛选出典型试题分析讲解,通过练习考试强化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及解题技巧。教师通过大量做题从题海中筛选出典型试题,最好是近几年全国和各地市高考试题,选题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对学生进行解题思维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例如审题(分范围、定理论、看指向),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探究材料的主旨和出题者的意图),从材料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抓住关键词句并锁定答题原理),规范组织答案(原理与材料的有机结合,答案要点化、序号化、规范化);要求学生要做到规范答题:①规范地使用政治学科术语,避免口语化。②规范答题逻辑:要防止答题组织混乱,条理不清,答不到要点,甚至出现前后互相矛盾的现象。③规范答题格式,分要点书写。④规范答题区域,书写清楚、工整,避免错别字。
试题分析评讲的过程中,首先,明确每道题考查的知识点,对照标准答案进行反复分析理解,并且将答案落实到教材对应的章节;其次,要尽可能地将主观题的题型做个归类,并将各类设问的基本要求与答题思路进行总结,让学生有章可寻;最后,要指出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不规范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同时对学生的答题亮点和每一次取得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增强他们做主观题的自信心。③
3.2 学生要“做得好”
3.2.1 多记多练,夯实知识基础
如何将老师构建的知识网络体系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库”,能够随时调动和运用知识,关键还在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多识记理解,多练习运用,以练促记,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养成自主复习的好习惯。首先,对照《考试大纲》和每年的《考试说明》把每一课的知识点按照考查的要求都找出来,区别对待,逐个消化。明确哪些知识点需要识记,哪些知识点需要理解运用,根据考试的考查知识点的不同要求选取相关习题,通过习题强化对知识要点的记忆和理解,特别是对自己不理解的重点问题一定要弄懂弄透,不能留下任何知识死角(需要注意分清哪些知识点在主观题中经常考到,将识记和理解的重点放在上面)。其次,考生在明确各考点的基础上,把每一课的基本知识点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按顺序、结构进行整理,建立清晰的知识网络。如《经济生活》以“消费、生产、收入与分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模块构建基本框架;《文化生活》以“文化与生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模块构建知识体系;《生活与哲学》就以“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人生观”为知识框架;《政治生活》就以“公民的基本知识,政府的基本知识,党的基本知识,民族的基本知识,国际关系的基本知识”组成知识架构。同时对每一模块里面知识点的构架也要十分清楚,如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的观点包括矛盾的含义及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最后,学生用一个专门的本子,将每一单元和每一课知识框架结构列出来,从整体上比较清晰的把握主干知识,并标出重点、难点和理解的误区,选取典型主观试题,将参考答案和教材中的知识点作对照,从而明确牢固识记的重点。通过学生的自主复习,将内涵丰富的知识浓缩为知识点并形成牢固的知识网络体系,真正能达到调遣知识运用自如的境界。
要做好高中政治的主观题,学生平时要在注重把握教材的知识点的基础上,对一年来的国内外主要时政热点要有所了解,从而做到学以致用。
3.2.2 练多思,提高解题思维能力和技巧
首先,学生应克服思维的惰性,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习题。在老师教授的解题方法的指导下,充分调动思维,主动积极思考,多做多练,自觉养成善于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解题思维能力和技巧。
其次,学生应注重总结反思。这一环节是提高解题思维能力的关键,所以学生要主动积极参与,反思错题和答案,明确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和造成失误的根源,以促进自我评价和独立矫正失误能力的提高。
(1)反思参考答案,学习其答题思路和答题规范化的模式,明确把握教材中应准确无误识记的要点。同时要将参考答案与自己做的答案作比较,找出自己的优点如答题模式规范等,要继续发扬 ,并增强做好主观题的信心;对于自己的不足和问题, 应在思考中加以改进, 争取在下次练习中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④
(2)反思错题,包括以下内容:错误的原因分析(试题解读有误、获取材料信息有误、知识点遗忘或遗漏等原因)、所考查知识点或知识框架、解题的一般规律总结。学生通过对错题的整理和分析,检视自己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如思维方法上的偏差、知识上的漏洞、解题规范上的疏忽等,对于错误的集中之处,应有目的地精选一些练习,进行矫正性的重点训练,从而提升解题能力,取得高分。
总之,政治主观题要取得高分,教师既要“引导好”,学生更要“做的好”,学生要主动去反思与领悟,将这些外在的知识和能力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在考试中做到游刃有余,获得高分。
注释
①安徽教育招生考试院、安徽教育科学研究院编.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考试说明(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合肥:黄山书社,2011.2.
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6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7.371
以农村、基层客观需求为依据,对高专中医人才“能力”的内涵开展研究,准确定位能力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更加符合中医学自身要求和发展规律,符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岗位需要的技能型应用性中医人才。
研究背景
中医高专既属高等职业教育,又有中医教育特点,这就要求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既应符合职业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还要考虑能发挥中医药的学科特色,更要符合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岗位对毕业生能力的实际需求;既要按照职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将能力培养放在重要地位,同时,又要着力训练其中医思维能力,体现中医学丰富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维特色,提高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高专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旨在顺应时代需求、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解决中医人才成长缓慢及毕业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社会适应能力低等问题[1],对完善高等中医教育结构,建立符合中医药自身规律的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专中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人才“能力”的内涵研究
通过近年来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及农村基层的实地走访,发现对主要以农村医疗卫生单位、城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要就业面向的中医专科人才,其知识结构要求全科型,其能力要求依次为常见病多发病的处理能力、预防与养生保健能力、护理与康复治疗能力、急症重症处理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疑难杂症的处理能力、从事农村基层和城镇社区卫生行政管理工作的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中药炮制、中药识别能力、心理治疗及常用护理技术等,在专科专病方面具有一定的擅长则更受基层群众的欢迎。
中医人才“能力”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为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行业培养具备中医基本理论体系和现代医学基本知识,具有运用理、法、方、药诊治疾病的应用能力以及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具有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毕业后能适应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等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中医专门人才。
能力目标:具有较熟练和准确运用四诊八纲、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的能力;掌握中医的思维方法,具备运用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以及现代医学基本知识诊治农村基层和城镇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具备运用中医伤科学、社区急症与急救、外科操作技能等知识处理一般危重急症的应急处理能力;具备临床护理、药物配方、预防接种和卫生保健等一般知识和常用技能;具备一定的英语听、写、读、说、译能力,并能借助医学辞典阅读专业书刊的能力;具备计算机基本知识和一般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相关知识,能适应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继续接受再教育的能力。
中医人才“能力”培养具体内容
基本专业能力:按照中医学人才成长规律施教,中医学知识、理论以“够用”为度,强化基本实践技能培养,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进行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具备对急、难、重症患者的初步诊断及处理的能力。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于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坚持中医为主,中、西医教学并重的基本思路,培养能中能西的现代中医人才。中医学专业是面向基层、社区培养人才,而在乡镇医院及村卫生所从事医疗工作的从业人员,在能中能西的同时,尚应具有预防防与养生保健能力、护理与康复治疗能力以及一定的中药炮制、鉴定能力等,对其知识和能力结构,要求更趋全科型。
中医思维能力:中医学是医学和哲学的统一体,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将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与元气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哲学思维方式相结合,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中医思维方法。在诊疗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通过对人体整体机能调节达到祛除病邪的目的,其针对的是患病的人,而不局限于疾病本身,中医学的治未病思想、整体思维、辨证论治思维、形象思维、“和”思维、抽象思维、司外揣内思维、经验再现思维、模糊判断思维、历代医家创造性思维等思维方法独取特色[2],是当今中医大学生在传承与弘扬祖国医学过程中,必备的思维品质。
中医文化素养:依托学校的人文优势,以传承与创新中医文化为切入点,营造科学严谨的校园文化氛围,推进校园中医药文化建设,提升学生中医文化底蕴,让学生感受中医文化的魅力,领略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体悟苍生大医的成长历程,传承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读懂医学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继续学习能力: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会知识、应用知识以及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在学期间不断培养继续学习的能力,为今后工作当中不断获取学科新知识、提高临床服务能力和水平奠定基础。要具备扎实的古汉语基础,能够熟练阅读古典医籍;具备熟练阅读医学专业外文资料能力;熟练应用计算机进行相关医学文献检索的能力;具有积极地独立地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中医创新能力:遵循中医发展规律,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优势,推动继承与创新,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丰富和发展中医理论与实践。中医创新在面对诸多挑战的同时,也存在前所未有的机遇[3],建立符合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研究体系,加强古医籍中的中医药知识、方法、技术的挖掘、整理与升华,加强民间单验方搜集与研究。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锻炼创新能力,善于抓着机遇,在传承的同时,不断推进中医创新。
讨 论
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对高专中医人才“能力”的内涵开展研究,确定能力培养目标,以期人才培养内容更符合中医学自身要求和发展规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更多符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岗位需要的技能型中医人才。
参考文献
1 冯汉镛.中医理论与临床脱节刍议[J].医学与哲学,1996,16(8):40.
篇7
考研333是公共课,公共课是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任何专业或部分同类专业的考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如《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公共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的不可缺少的课程。基础课是指某一专业的考生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其作用是为考生掌握专业知识、学习科学技术、发展有关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专业基础课是指同专业知识、技能直接联系的基础课程,它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必修课是指某一专业必须学习掌握的课程。此类课程是保证培养专门人才的根本。
选修课是指某一专业的考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及受教育程序的限制,有选择地学习的课程。但这种选择是有限制的,即只能在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内选择。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选修课只能在《普通逻辑》、《教育学》、《心理学》三门课中选一门。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是当今时代赋予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任,也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之一。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有人认为学习语文之目的唯在作文,而读书为作文之预备,……。我则语之以读书亦为目的。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可见,研究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从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卷看,现代文阅读能力测试都占有20%左右。但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的平均得分率却很低,如何才能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呢?我们认为,关键是必须认识到,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具有一定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过程。具体而言,这一过程有四个阶段构成。
第一是基本知识的积累阶段。现代文阅读教学须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要以具备准确、敏捷的思维为关键。我们知道,基本知识是思维的基本因子,知识面的宽窄是阅读思考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狠抓基本知识的积累做起。这里的“基本知识”不仅指语文知识、文化常识、历史常识、哲学常识、生活体验以及音乐、雕塑、美术、建筑等艺术常识,而且还包括人文科学(如文化学、历史学、美学、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领域和自然科学与科技应用(如心理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现代通讯技术研究等)领域较新的研究概况,还包括边缘学科和科学学的研究概况。在当今的中学语文界,能全面反映这些既有时代性又有深度和广度知识内容的教材还很少。在这方面当首推由谷公胜编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于1995年联合出版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本《现代文阅读》。近几年语文高考试卷所选的现代文均具有丰富的“内蕴”,涉及的知识既广又深:有的涉及艺术常识和艺术鉴赏知识,如1996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贝多芬之谜》;有的涉及文艺美学,如1991年“三南”卷“四/32~40”题;有的涉及思维科学和教育心理学,如1993年全国卷“四/22~28”题;有的涉及对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如1995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吕叔湘著);有的涉及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如1992年全国卷“四/26~30”题;有的涉及科技领域的研究新成果,如近几年高考中连续出现的科技文章。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一味注重应试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忽视学生“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相当一部分学生急功近利,为了应付高考,一心只读教科书,很少过问课外书,对以上“基本知识”他们知之甚少或根本不知。没有“厚积”,哪来“薄发”?基本知识积累不够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的狭窄,阻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因此,近几年语文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得分较低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一教训提醒人们:要真正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非狠抓不可。
第二是基本理论的掌握阶段。现代文阅读的有关基本理论是对现代文阅读能力形成过程中一系列规律的概括,是确立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必须狠抓基本理论的掌握。这里讲的“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一是指现代文阅读,一般应从文体、内容和形式三方面进行;二是指篇有中心段,段有中心句,句有关键性词语。文体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具体要求也不同。记叙文的内容指描叙部分(人、事、景物及其特点、与景物有关的传说故事等)和议论抒情部分(或抒感,或揭示哲理);议论文的内容指论点和论据;说明文的内容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指某种物品的制作过程,或指某种物品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点等。形式方面,记叙文主要是指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顺序依据、线索和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及其作用等;议论文主要是指论证结构方式和论证方法;说明文主要是指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中心段、中心句和句中关键词语的确立都有规律可循,还有概括反映这些规律的有关理论。篇有中心段,记叙文的中心段一般是抒情议论性语句,往往位于篇首或篇尾,或者是几个片断之间的过渡性语段;议论文的中心段一般为文章的引论或结论,通常也位于篇首或篇尾;说明文的中心段一般也是首段或尾段。段有中心句,中心句的确立可通过分析段落的构成情况来进行:若段落由一个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句群中心——通过分析句与句的关系所得的中心句;若段落由几个并列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几个句群中心句之和;若段落由几个主从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为主句群的中心句。句有关键词语,关键词语的确立理论,可参阅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编定的1990年版的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一、二册中的有关单元知识。这是对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理论指导,即对学生授之以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的阶段,这是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第二阶段。
第三是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阶段。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对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程度。学生积累了一定程度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上文论及的“基本理论”,我们便可引导学生确立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根据上述第一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确立以下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文章阅读,首先要确定文体,接着须根据文体特点理解内容。以记叙文的内容理解为例,须以记叙部分的内容理解为基础,以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理解为根本。记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理解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过程等记叙的要素。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根据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理解感受理或情,议论性语句揭示生活哲理,抒情性语句抒发作者情感。其他文体的内容理解,也要根据文体特点进行。譬如小说,其内容不外乎小说的三要素和主题。第三步,研究形式特点并理解其作用。这方面的操作,可根据形式方面的基本理论进行。形式特点的作用,主要是研究形式特点是如何有利于内容表达的。根据第二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指导学生从另一角度,即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层次来理解文章内容。以议论文的内容理解为例,篇有中心段,找到了中心段,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内容。段有中心句,这个中心句可通过分析段内层次或句群关系找到。找到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段落的内容。学生如能熟练而又灵活地运用以上这些基本方法,现代文阅读就不会无从下手或抓不住重点。倘若能这样,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篇9
【摘要】:在解剖教学过程中,教授基本知识的同时我们要同时融入基本的医学伦理教育,为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
【关键词】:解剖教学 伦理学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医学技术飞速发展,医患关系在不断变化,医学伦理学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显现,如何规范、引导护生对于生命的认识,已经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作为护生的第一门医学基础课程——人体解剖学,应当加强其中的医学伦理教育,使学生从专业的入门学习时就开始了解道德在护理实践中的作用,这不仅有利于他们深入掌握人体解剖学本身的知识,也对进一步学习其他基础和专业课程、真正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优秀护理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1现状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和结构的科学,隶属于生物科学的形态学范畴。在医学领域,它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任务是揭示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各器官、结构间的呲邻和联属,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的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标本尊重不够,出现违背伦理的一些行为。比如,有些护生在学习骨学部分内容的时候,在骨标本上写写画画;拿标本拍照,甚至有学生把照片上传到网上,产生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些行为的背后当然有个别学生素质低下的因素,但也不得不承认,与我们教学过程中伦理教育缺失也有密切的关系。
2 在人体解剖教学活动中融入伦理学基本知识
虽然针对护理专业的学生开设有《护理伦理学》课程,但是伦理学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和长期的工程,基础课和专业课也承担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责任。所以,在人体解剖教学活动中也应该融入伦理学的基本知识。
2.1阐述人体标本的来源,使之认识到人体标本的珍贵
要完成好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解剖标本的获得至关重要。但是,笔者调查发现,现在各大医学院校均存在标本短缺的现象,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与遗体捐献严重不足又有密切的关系。
解剖标本来源的严重不足,事实上反映出遗体捐献的严重缺乏,因为,通过捐献遗体是获得解剖标本的重要渠道。
有文献显示[4,5],在对广州市民调查中,一般群体中表示愿意身后捐献遗体的有33.35 %,不愿意者22.98 %,不好说者有41.67 %;退休群体中愿意者20.58 %,不愿意者38.24 %,不好说者有41.18 %。武汉市民中表示愿意者32.94 %,不愿意14.38 % ,正在考虑者48.18 %。调查表明,影响遗体捐献的主要因素按影响度从高到低排列分别为情感因素、传统观念、法制因素、捐献程序等,而其中情感因素包括处理遗体方式、纪念死者方式、受益者的态度、社会舆论导向等。这组数据告诉我们,实际上有1/3 的人表示愿意捐献遗体。如果他们真的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应该不会出现供人体解剖教学用尸体短缺问题。这组数据也告诉我们,处理遗体方式、纪念死者方式和受益者态度等情感因素是影响他们实现愿望的首要原因。
2.2课前进行默哀仪式,从行动上引导学生
如果没有尸体标本,解剖学教学将无法开展。所以,无论是面对尸体、局部标本、还是离体器官,我们都要表示出应有的尊敬,这种尊敬从学习人体解剖第一堂实验课开始,在进行相关的操作和观摩前,我们要求学生以特殊方式表达对遗体捐献者和人体尸体的尊敬,进行一个简朴的默哀仪式。
2.3课堂上教师规范操作,以身作则
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人文素养,处处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在解剖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操作规范,动作轻柔,切忌在尸体标本上进行粗暴操作,移动遗体时也应尽量做到轻拿轻放。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学生感到捐献者的奉献精神就在自己身边,把解剖台上的标本也当作自己的老师,当作自己的无语良师,认真对待每一次课,尊敬捐献者的人格尊严。
2.4基础知识与临床联系
尊重原则、自主和知情同意原则、有利和不伤害原则、公正原则是被国际上广为接受的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也是护理伦理学的最重要的原则。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可以与临床联系,充分融入这些原则,进行优化设置,不仅可以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同时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2.4.1尊重原则
在护理实践中,尊重就是指尊重病人及其家属独立而平等的人格与尊严。在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全过程中首要的就是强调伦理学上的尊重原则,例如在内分泌系统教学讲到甲状腺,我们可以联系“甲亢”病人会出现的症状,比如:饮食“三多一少”、突眼、情绪容易激动等。甲亢病人往往非常烦躁,甚至迁怒于医护人员,要理解她们并且尊重她们,并给予真正的帮助。
2.4.2自主和知情同意原则
自主和知情同意原则是指护理人员尊重病人的自主性,保证病人自己做主、理性地选择诊治决策。例如在运动系统教学讲到腹前外侧肌群时,我们可以联系产科手术“剖宫产”。产前护理时,我们要告诉产妇手术切口有两种,横切口和竖切口;二者各有优缺点,横切口皮肤可做美容缝合,皮肤疤痕较小,但手术时组织损伤大;而竖切口组织损伤小,但是皮肤疤痕较大。
2.4.3有利和不伤害原则
不伤害原则是指在诊治护理过程中不使病人的身心受到损伤。例如在讲解男性生殖系统“尿道”时,我们可以联系“导尿术”,男性尿道有三处狭窄两处弯曲,所以,在男性病人行导尿术时,护理人员尤其要注意男性尿道的这些解剖学特点,在行导尿术时要注意这些特点,防止对尿道的损伤。
2.4.4公正原则
公正原则就是指公平合理的处事态度来对待病人。例如在讲解消化系统时,可以联系“乙肝”,大部分乙肝病人是有传染性的,社会上对于乙肝病人在上学、工作甚至就医都有歧视行为,造成病人心灵上的伤害。作为医护人员,不管是妇产科病人、儿科病人、老年病人、精神病病人和传染病人,我们都应该一视同仁。
参考文献
[1]郝希山.融人文精神于医学教育之中J.医学与哲学,2003.24(3) :7.
[2]谭静.新形势下护理人才素质教育的研究J.现代护理,2008.10:57
[3]陈海英. 我国遗体捐献的局限性问题分析[J]. 医学与哲学,2000 ,21(7) :38 - 39.
[4]周君华,李明月,李慧瑜,等. 广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 ,17(3) :40 - 48.
[5]郭 佳,戴双武,杨建兵. 武汉市民遗体捐献意愿因素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 ,17(1) :18 - 21.
篇10
一、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总体规划
(一)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人才培养应立足地方,结合地方实际,满足地方人才需求,建立起注重专业素质教育,采用传授理论知识、培养专业技能与提高专业素养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建设的需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就业需求和个性化发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分方向指导和培养。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在桥梁、公路与城市道路、房屋建筑、矿山建筑等的设计、施工、管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1.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素养:在哲学及方法论、经济学、法律等方面具有必要的知识,对文学、艺术、伦理、历史、社会学等方面进行一定的学习。2.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工科数学,了解现代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应用前景。3.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工程力学、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规划与选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工程测量、测试与试验的基本技能,了解建设项目管理方面的基本内容。4.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形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5.了解土木工程的主要法规。6.具有进行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初步能力,经过一定环节的训练后,具有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创新能力。(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1.根据人才需求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制定应借鉴老牌院校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适合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地方院校与重点院校的专业最大差别是学生的毕业去向问题,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应当定位在为土木行业的施工建设单位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这些单位对工程技术人才要求掌握有关施工技术与组织等方面的基本技术;具有工程经济分析的能力和工程质量管理与评估的基本知识;具有工程制图、结构设计、工程测量、材料试验、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设备使用的基本能力;了解土木工程的主要法规;具有进行工程试验、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在培养计划的设计上,要根据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要求来设计教学目标和制定教学计划,要突出针对性,有侧重点,用人单位的需求应是教学培养方向的主导因素。课程体系的建设要体现“足够广度、必要深度”的原则[2],一般基层单位工作比较复杂,专业划分不细化,大部分是多工种,相关专业交叉和综合。因此,这样就要求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中体现“广度”的原则,拓宽学生的专业涉猎范围,在此基础上还要注重“深度”的把握。2.注重与行业接轨。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技术型学科,考虑到其学科性质并结合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目标,其培养对象主要应迎合社会需求,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因此,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应突出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技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毕业后到单位能够尽快适应,直接上岗。一方面,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在一定范围内选用技术力量强、设备先进、管理水平高、信誉好的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结为合作伙伴,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保证实习、实践的质量。另一方面,加强实践性教学建设。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的体系,成立实践性教学环节指导小组,指导小组主要组织编写和审批各类教学大纲、指导书,检查实践教学进展情况和对指导教师进行考评等工作。实践大纲要通过有经验的教师来制定,大纲应包括训练目的、内容、深度、实施方法和有关规定及要求,具体操作流程,尽可能做到直观,供学生提前参考。同时,注重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掌握理论、技能、素养三者之间的潜在联系,把专业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在具体工程中吸收有用资讯,鼓励和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
二、加强和完善校企合作
以往,在人才培养方面,对于课程安排重视自然科学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论教学,关于专业研究的最新发展、最新技术、工艺缺少相应的讲授,与具体实践操作上联系不够紧密;教学方法则以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为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得不到充分的提升,造成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较差,创新能力更差的现状。另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已不再仅仅满足于适应当前工作的状况,而是着眼于未来行业的发展空间,并倾向选用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必须适合行业发展的要求,与企业合作,与行业接轨。提升专业科技含量,使学生掌握新结构形式、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方法,适应行业的发展要求。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依赖,在合作的过程中,有效促进彼此发展。以教学为例,校企合作对于人才培养贯穿于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共同实施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打造专业人才。校企合作是实现学校、企业各方利益共赢的办学模式,更是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地方高校应主动争取,依托行业搭建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平台,创建校企合作的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不断扩大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从而提升地方高校的社会适应性,寻求地方高校优势,走适应地方发展需求、特色鲜明的教学发展之路[3]。总之,新办土木工程专业的地方院校要正视与重点院校的差别,取长补短,发挥自身优势,并与重点院校分开层次,有所侧重,摸索出适合自己特色的道路,这样才会培养出有活力、有能力的专业人才,才能在改革和发展的巨浪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郭建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哲学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