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调查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6: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心理健康调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童心理健康调查

篇1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一、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一)、浙江省留守儿童基本现状

随着近几年浙江省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由此而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他们的生活、学习、教育、心理、品行、安全等方面状况令人担忧。据省妇联调查统计,全省农村留守儿童约有25万。留守儿童最多的温州市达63700人,温州、衢州和丽水三市就多达117785人,占了全省总数的47%。

(二)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显著作用。

近年来,留守儿童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物质生活条件,包括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在内,都得到极大改善,但精神层面和心理领域的巨大问题仍然像一道高墙,堵在他们健康成长的道路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调查结果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同时,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表现出对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强烈需求,长期的家庭缺陷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其主要表现如下:

1、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

2、自卑心理障碍。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

3、寂寞无聊心理。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

4、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

5、怨恨父母心理。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

当留守儿童面对烦恼与冲突时,他们需要畅通的倾诉渠道,更需要正确的引导。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长期下去就会引起留守儿童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缺乏自信、悲观消极、抑郁、恐惧等心理问题。一旦形成了畸形心理,进行纠正教育则比其形成过程更艰难。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首先,监护的“盲区”;

留守儿童家庭大多为隔代教育,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隔代教育显然力不从心。另外一个所占比重较大的类型为单亲监护型家庭,其主要特点在于关爱不健全,缺乏父爱或母爱,造成父爱或母爱教育缺失。比如,父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胆怯、缺乏自信;母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不细心、缺乏友爱等。留守儿童处在一个需要关爱和监护的年龄,监护的缺失必然导致问题的出现。

其次,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误区”;

父母由于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大多采取“物质(金钱)+放任”的方式来补偿,偶尔打电话联系大多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子女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同时由于多数农村学校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并没有认真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再次,社会环境存在“雷区”;

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教育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使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以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全国各地,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甚至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常常见诸报端。

三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的应对措施: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亲情关系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应从教育管理体制、政策法规方面解决,由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一.家长: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

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

二.学校:加强管理,倾注关爱

学校和老师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建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措施,把抓好“留守儿童”的校内外管理列入学校管理的目标,有专门的管理计划方案等。对于一些留守学生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在校内外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要及时处理,耐心的进行说服和教育;将心理咨询室引入农村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等。

三.地方政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会越来越多,过去那种稳定不变的家庭结构已经打破,经常性缺位的家庭结构开始形成。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建立并完善农村教育和监护体系,使之成为农村教育保障机制。(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刘佰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评述.继续教育研究,2011(12):52—54

篇2

方法 采用调查访谈法,选取江苏省徐州市农村地区小学六年级至高三阶段超生寄养儿童70名和徐州地区4所高师预科段30名曾经被寄养学生为被试,选用SCL-90为测量工具,对其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定。

结果 近50%的超生寄养儿童有强迫心理和强迫行为,人际关系敏感;近1/3的超生寄养儿童感到焦虑,有异常行为。超生寄养儿童中,女童的焦虑、恐惧水平高于男童,男童的敌对水平高于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结论 超生寄养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整体偏低,心理问题主要体现为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偏执等。女孩在焦虑和恐惧方面较男孩严重,寄养时间越长,心理问题越严重。

【关键词】 计划生育政策;寄养家庭照护;精神卫生;对比研究;儿童

【中图分类号】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6-0687-03

Mental Health Level Among Fostered Children of Unscheduled Birth/JIN Ying*, TAN Ding-liang, YU Fei. *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Yunhe Higher Normal School, Pizhou(221300),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mental health level among fostered children of unscheduled birth 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Methods By using interview, 100 countryside excess birth foster children were chosen to complete SCL-90. Results Nearly half of the children had compulsive symptom and sensitiv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nearly one third felt anxiety and had abnormal behavior. The girls' anxiety and phobia scored higher than boys' , but boys' hostile scored higher than girls(P

【Key words】 Family planning policy;Foster home care;Mental health;Comparative study;Child

农村超生寄养儿童是指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出生的被安置在祖辈、亲戚、邻居等家里抚养的儿童,包括正在被寄养的和有寄养经历的儿童。超生寄养儿童早期的家庭生活环境比较特殊,由于早期的亲子分离,导致从小缺少父母关爱,缺少正常的家庭教育,这些孩子身上普遍存在“生活失助、学业失教、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等突出问题。还有不少寄养儿童从小染上不良的社会习气,以至于有些人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1]。

农村超生寄养儿童也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国外学者一般研究亲属抚养儿童,或者是被家庭寄养的儿童、福利院中的孤残儿童。为了解我国农村超生寄养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为进行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笔者进行了该次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江苏省徐州市农村地区小学六年级至高三阶段12~17岁超生寄养儿童70名,和徐州地区4所高师预科段15~17岁曾经被寄养学生30名为被试,研究组学生共100名,其中男生18名,女生82名;小学生25名,初中生31名,高中生14名,师范生30名。从研究组中再抽取10名超生寄养儿童典型个案,作进一步的深度访谈。另外在同样范围内又随机抽取相同性别比例、相同年级100名非超生寄养儿童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自编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用以调查学生的个人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年级、寄养年限和寄养类型等。症状自评量表(SCL-90):选取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王征宇教授SCL-90中文翻译本。

1.3 统计分析 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超生寄养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整体状况 超生寄养儿童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偏执6个因子的平均分大于2分,其中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平均分在2~2.4之间,人际关系敏感平均分在2.4~2.9之间;总均分183分,表明超生寄养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偏低,部分超生寄养儿童在总分及各因子上得分偏高。

超生寄养儿童总分大于160的有40人,占40%,其中以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因子最为严重,均分大于2的人数超过40%,说明有近50%的超生寄养儿童有强迫心理和强迫行为。焦虑、精神病性2个因子均分大于2的人数占33%,说明近1/3的超生寄养儿童感到焦虑,有异常行为。

2.2 超生寄养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别差异 女孩的焦虑水平、恐惧水平均高于男孩,男孩的敌对水平高于女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2.3 超生寄养儿童与非超生寄养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异 超生寄养儿童各因子得分和总分均高于非超生寄养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4 超生寄养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在不同寄养年限中的差异 寄养年限为5 a以上的超生寄养儿童恐惧水平高于5 a以下超生寄养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近50%的超生寄养儿童心理健康不良,以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症状、敌对症状、偏执症状等最为严重;近1/3的超生寄养儿童感到焦虑,有异常行为;超生寄养儿童与非超生寄养儿童在心理健康总分、抑郁、偏执、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惧、精神病性和其他等因子上均存在差异;超生寄养儿童的得分明显高于非超生寄养儿童。笔者分析,超生寄养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早期的亲子分离给超生寄养儿童带来巨大的心理伤害[2]。首先,早期的亲子分离使儿童失去了对父母的依附,给儿童带来巨大的分离焦虑。儿童对父母有强烈的依附感和被保护的需求,离开父母温暖的怀抱会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不安全感、不确定感以及无归属感,从而引发恐惧和焦虑甚至是失望和痛苦。其次,早期的亲子分离使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归属和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小不能和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缺乏父母的亲情呵护,使他们缺乏自信和安全感,并产生自卑心理,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3-4]。再次,长期的亲子分离导致亲子沟通和交流的缺乏,影响亲子关系,一些不良的情绪得不到及时排解,也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最后,长期的亲子分离造成了亲子教育的缺失。生活在亲戚家中的超生寄养儿童从小远离父母,使父母对他们的教育鞭长莫及[5]。(2)为逃避超生的处罚而东躲,使超生寄养儿童的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当人处于恐惧状态时,尤其是长期处于这种状态时,很可能就会引发一种极端的行为方式,严重时出现激动不安,思维和行为失去控制,甚至休克。因此,儿童需要安全的环境,不仅是物理环境上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心理环境的安全[6]。(3)“黑孩子”的身份使超生寄养儿童备受歧视[7]。有的超生寄养儿童没有合法的户口,所以无法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大部分儿童会产生被家人抛弃被社会抛弃的感觉,认为自己是多余的人;不少超生的孩子还长期受到社会歧视,给他们的成长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给其心理发育留下阴影;有的超生寄养儿童不仅仇视父母,而且仇视社会,形成人格[8-11]。(4)超生寄养儿童被寄养时遭受的冷落和忽视,给其心理留下阴影。很多抚养人自己本身就有孩子需要照看,对于超生寄养儿童可能会照顾不周,尤其是忽略了超生寄养儿童心理上的需求,这就导致被寄养儿童很难在亲戚家中产生归属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胆小畏缩的性格[12-14]。

不同性别超生寄养儿童在焦虑因子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女童焦虑、恐惧水平明显高于男童,男童的敌对水平明显高于女童。超生寄养儿童心理健康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父母对男女超生寄养儿童的态度不同,重男轻女的思想使女孩比男孩受到更多的歧视,女孩受到的心理伤害更大,而男孩则受到父母更多的溺爱。

不同寄养年限超生寄养儿童在恐惧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寄养时间越长,得分越高。寄养时间越长,亲子交流和沟通的时间越少,亲子分离的伤害越难弥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心理引导,也同样会影响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4 参考文献

[1] 于瑞,甘琼.莫让寄养毁了孩子.农村教育,2004,(8):8.

[2] 罗国芬,邓喜芬.寄养:到底有什么影响――农村初中寄养子女群体社会化状况调查报告.青年探索,2002(6):7-11.

[3] 罗国芬.走向“问题化”的儿童寄养.青年探索,2004(4):45-48.

[4] 罗国芬,邓喜芬.寄养经历对亲子关系的影响:比较视角中的图像.青年探索,2003(1):20-23.

[5] 叶仁荪,曾国华.国外亲属抚养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农业经济问题,2006,(11):73-78.

[6] 高亚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发展特征.中国公共卫生,2008,24(8):917-919.

[7] 田佃.黑娃娃的幸与不幸.事件关注(下半月),2007(4):6-8.

[8] 蔡群.寄养孩子心理问题的发生与应对.中华家教,2006(4):38-39.

[9] 郭兵.应注重寄养探亲型孩子的教育工作.小学教学参考.管理,2004(18):23-24.

[10]李秋芳,编译.寄养中的幼童的多重脆弱性与综合服务需求.国外医学情报,2006(2):6-12.

[11]张建育,贺小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中国公共卫生,2008,24(8):932-933.

[12]高亚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发展特征.中国公共卫生,2008,24(8):917-919.

[13]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

篇3

(1.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北京 100781;2.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贵州 贵阳 550004;

3. 贵州财经大学教育管理学院 贵阳 550001;4. 贵州省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 贵阳 550001;

5.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司法鉴定中心 贵州 贵阳 550005)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引起社会方泛关注,为了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西部某省两所中学和两所小学,以4~8年级的学生作为被试,共320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非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好于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中占81.8%,而非留守儿童仅占心理健康问题阳性检出率的18.2%;不同类型的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问题在MHT的不同维度上都显著地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还存在着学段差异和性别差异;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得分均显著高于小学留守儿童(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留守儿童显著高于男性留守儿童(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留守经历对儿童心理影响具有长期效应,父母外出务工时应当尽量留下一方在家照顾子女。

关键词 :留守儿童 监护类型 心理健康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3QN070)成果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是一方外出打工或是经商半年以上,把孩子留在了家乡或是户籍所在地,并托由爷爷奶奶、亲戚朋友或是其他人监护3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既包括农村留守儿童,也包括城镇留守儿童[1]。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约有3000多万,小学适龄儿童较多。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农村留守儿童已非常普遍[2]。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不同监护类型的关系,为留守儿童工作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样本取自西部某省区的两所小学和两所中学共320名儿童,被试为4至8年级学生,采用随机抽样法,男155人,女165人。共发放问卷335份,收回问卷320份;发放班主任老师调查问卷20份,收回18份。排除不合格样本,非留守儿童则由班主任老师随机从各班中抽取。

本研究将留守类型分为7种留守类型,也即是7种监护类型:跨代监护型(由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辈监护,也称祖辈监护)占34.7%、同辈监护型(由哥哥姐姐或是表兄表姐、堂兄堂姐监护)占5.13%、自我监护型占2.19%、上代亲戚监护型(由叔伯、舅舅、舅妈、姑姑、姨或是该同辈亲威)占10.9%、父亲监护型(即母亲外出打工父亲在家)占10.0%、母亲监护型(即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在家)占11.3%、父母监护型(非留守儿童)占25.6占11.3%。根据统计原理,将在样本总体中所占比例不足7%的项目进行合并,自我监护型(2.19%)与同代监护型(5.13%)合并为自我/同代监护型,占样本总体的比例为7.50%。

留守多长时间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显著影响,目前的学术界还未能达成共识。本研究根据发展心理学对儿童发展的年龄阶段划分,被试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性特征、已有研究结果与划分情况,及联合国《儿童公约》和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以半年为界定为留守的标准来看[3],预估计半年以上留守时间可能会对儿童心理发展产生影响。采用我国2000年人口普查时的界定标准,将儿童留守时间分为半年以内、半年到1年、1-2年、2-4年、5年及以上。基于以上前提,在统计分析时,本研究将留守半年以内的儿童实际归为非留守儿童进行统计分析,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分别占样本总体的34.38%和65.63%,其中留守儿童中半年-1年的占28.5%;1年-2年的占16.9%;2年-4年的占7.5%;5年及以上的占12.5%。

1.2方法

使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编制的心理健康诊断量表,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是适应于我国中小学学生的综合性、标准化的心理健康量表,信效度较高:各内容量表与全量表,相关系数为0.7以上,相关最低的为0.516;重测信度0.667~0.863(p>0.01),分半信度系数r是0.91(p>0.01)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使用方差分析(ANOVA),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

2.结果

2.1留守儿童在MHT8个内容分量表上的T分数情况

留守儿童的平均分在50以下,说明总体上处理健康水平,但也有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有问题,最大值超过了65分,甚至有的达到了100多分,见表1。同时,通过X2检验还发现,留守儿童在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中占81.8%,而非留守儿童心仅占理健康问题阳性检出率的18.2%。

2.2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在MHT中身体症状的差异情况

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MHT中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这8个内容分量表中,只有“身体症状”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F(6,313)=2.26,p=0.04<0.05。通过多重比较发现,父亲监护型留守儿童的身体症状问题程度要高于非留守儿童(Md=1.70,p=0.04<0.05);母亲监护型留守儿童的身体症状问题高于非留守儿童(Md=1.58,p=0.01<0.05);上代监护型留守儿童的身体症状问题也要高于非留守儿童(Md=1.28,p=0.01<0.05);对均值差的进一步比较可知,不同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身体症状问题情况是:父亲监护型高于母亲监护型,母亲监护型高于上代监护型,上代监护型高于非留守儿童。将父亲监护与母亲监护合并为单亲监护,自我监护与同代监护合并为自我/同代监护后,事后比较也发现:非留守儿童的身体症状健康水平要好于自我/同代监护型留守儿童(Md=-1.50,p=0.02<0.05);非留守儿童的身体症状健康水平也要好于单亲监护型留守儿童(Md=-1.47,p=0.02<0.05);隔代监护型留守儿童的身体症状健康水平要好于单亲监护型留守儿童(Md=-0.90,p=0.04<0.05);同样,通过对均值差的进一步比较可知,不同类型留守和童身体症严重程是:自我/同代监护型要高于单亲监护型,单亲监护型要高于隔代监护型,隔代监护型要高于非留守儿童。通过对合并留守类型前后的均值差综合比较还发现,父亲、母亲监护型留守儿童和自我/同代监护型留守儿童的身体症状最为严重,而非留守儿童的身体症状健康水平最高。见表2。

2.3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MHT的比较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MHT8个内容分量表中的学习焦虑(t=-2.54,p=0.01<0.05)和冲动倾向(t=-2.34,p=0.02<0.05)两个内容分量表上也达到显著水平,留守儿童在该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守儿童。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这5个因子上,与非留守儿童相比,二者得分虽有差异,但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水平(p>0.05)。见表3。

2.4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着学段差异和性别差异

研究还发现,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还存在着学段差异和性别差异(见表4,表5)。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在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及MHT全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小学留守儿童(t=-3.01,p=0.00<0.05;t=-3.66,p=0.00<0.05,t=-2.16,p=0.03<0.05;t=-2.56,p=0.01<0.05)。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四个因子水平和MHT全量表得分上,则是女性留守儿童显著高于男性留守儿童(t=-2.51,p=0.01<0.05;t=-3.99,p=0.00<0.05;t=-3.21,p=0.00<0.05;t=-4.85,p=0.00<0.05;t=-3.10,p=0.00<0.05)。

3.讨论

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结果来看,7种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在身体症状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特别是父亲监护型和自我/同代监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最为严重。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症状,可能是由于留守而导致的在生活上无人照顾,学业上无人辅导,情感上无人关怀,缺乏足够的帮助,进而引起留守焦虑,才出现这样的情况。正如本研究中开放式班主任问卷调查所得到的结果那样,大多数班主任都认为,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无人过问,一边是沉重的学习任务,一边还要搞劳繁重的农活和家务劳动,是长子长女的留守儿童还要照顾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的生活和学习;在情感上缺乏来自父母的关心和沟通,至使性格孤僻;生活上无人照顾,面临严重的生理卫生问题,进而出现身体疾病,而生理和心理又是相互影响的,身体出现疾病可以引发心理疾病,而心理疾病也可以导致身体上的疾病,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父母在外,学习上无人辅导,使得学习成绩比不上别人,也会带来焦虑。在这么多重压力之下,留守儿童必然会产生留守带来的一系列消极事件,引发焦虑,引起身体上的症状。张建育等人[4]的研究也发现:留守儿童营养不良,身体瘦小,智力迟钝,贫血症状普遍存在,且孤独、焦虑并爱发脾气。在主观上表现为“留守烦恼”和“闷闷不乐”的焦虑状态,根据MHT的解释是幼年儿童期就形成的人格,即人格特质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结果的影响作用。正是由于生理与心理、留守焦虑与人格特质的同时交互作用,以身体症状疾病的方式进行逃避,进而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诊断量表的T检验的结果看,留守儿童在MHT量表8个内容量分量表中,学习焦虑和冲动倾向内容分量表上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过度担心自己的学习,担心父母和老师过问自己本来就很差的学习,而变得对学习无从准备,甚至讨厌学习。对班主任老师的调查,大量反应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不行,比不上非留守儿童。但是他们好胜心很强,学习也很刻苦,可成绩仍然很还差,主要是由于在家里缺乏父母的辅导,又还要承担大量家务劳和农活,以至没有太多时间学习;加上对父母的思念也会影响学习;这样一来,学习成绩越差,又越没有时间来补习,一边又担心老师和父母的过问,于是成形散漫心理和恶性循环,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又形成两极性,一边是好胜,一边是对学习焦虑。特别是隔代监护和自我/同代型留儿童,他们的学习要么没有人辅导帮助,要么是祖辈知识陈旧跟不上时代的需求而无力辅导。根据MHT使用手册的解释,有冲动倾向高的儿童是由于内心具有焦虑倾向、烦燥而产生的[5]。对班主任的问卷调查中,反应出留守儿童因为留守,情感上缺乏父母关爱,而感到孤独,在遇到困难时缺乏帮助和支持,他们性格古怪,自觉性差,缺乏监督管理易走极端而做出让人担心的事,或是搞恶作剧;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而懒散;缺乏亲情的关怀,面对困难时无助而使他们形成无助感,在好胜心作用下、形成内心的焦虑急燥,以至于用冲动而意想不到的行为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焦虑和烦恼。这种焦虑和烦恼可能表现为:在被强烈焦虑所驱使下,而坐立不安,无法安静。这样,又会反过来增强了冲动倾向,形成恶性后果。同时,MHT手册也认为,要是只有特别强烈的冲动倾向,很可能是先天的人格因素具有情绪易变性和冲动性,如果其它分量表的得分也很低,但又有很强的冲动倾向时,有可能是其他因子水平的焦虑倾向,或是被压抑起来,或是被隐藏了起来了[5]。本研究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只是在冲动性、身体症状两个维度上有显著,而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等6个维度上均未见显著。根据这一解释,说明并不是这6个维度不显著就表明留守儿童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很可能正如手册所说的那样是压抑或隐藏起来了。因为在行为量表上已表现出了留守儿童有对人焦虑的倾向;班主任问卷也反映出留过儿童有孤独倾向。

在本研究中,父亲和自我/同代监护型留守儿童情况最为严重,可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内的原因造成的。母亲在外打工而不能照顾孩子的心理需要和生活,而父亲又主要是忙干活挣钱,加上男人更少注重细节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情感上和生活上的照顾,进而导了心理健康问题;而自我/同代留守儿童,面对大量的家务活、农活,又有学习压力,本身自己都还不能照顾好自己,加上照顾小的弟妹及对父母的思念,这就不能不导致突出的心理问题。我自/同代和单亲监护型留守儿童中,情感需求和关心往往不能得到满足,父母往往只能从金钱和物质上来做出弥补,而恰恰忽视了其心理上的问题。隔代监护型更是过于溺爱孙辈,凡是孩子物质上的欲望都给予满足,而不懂得儿童心理和人格的健康成长。上代监护型留守儿童,亲戚只是为了保证留守儿童在生理上不出什么大问题,不出伤身体的事故,就能向孩子的父母交差,而很少关心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和需求。

表4显示,初中留守儿童比小学留守儿童更多的学焦虑、过敏、身体不适。可见初中留守儿童比小学留守儿童过于敏感,为一些小事而容易烦恼,感受性太强,一点小事也放不下,如特别敏感周围的噪音,过于担心家人的安危,决择优柔寡断,即便是做了好事也会担心这担心那的。即有些所谓的神经质。严重损害其行为。处于初中阶段的留守儿童正直青春期来临,其生理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这一时期的身心发展,对其个性形成有重要影响,留守儿的消极影响在青春期生理、心理和人格的交互作用下,对其身心健康、心理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人格作为中介因素,对心理健康产生着最明显和最直接的影响。这时期的留守儿童是很难静下心来搞好学习,但是争强好胜,而一方面又担心学业。

表5显示,女性留守儿童不仅比男性留守儿童更多的担心学习和过敏,而且还有更高的自责倾向和恐怖倾向,身心比男性留守儿童更加的糟糕。这种现象可能是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中,社会化导致的女子气人格品特点,这种特点在留守儿的消极事件影响下,女性更具有心理易感性,与亲情缺乏,家庭支持源不足,学习也无人辅导,学习好胜心过强有关。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女性留守儿童比男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

父母外出,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与孩子沟通频率和情感交流的减少及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父母应与留守儿童进行有效沟通和情感交流,特别是心理和情感的需求,在精神上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引导和支持,予以价值肯定,并且要经常回家看看。以增强家庭教育功能。在留守儿童的生活中,负责其日常生活起居的监护人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着最为直接的影响。监护人不仅要满足留守儿童的生活需求,还要经常地、主动地加强与留守儿童进行有效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

4.结论

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与非留守儿童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在身体症状方面,留守儿童内部也存在显著性的差异:父亲监护型>母亲监护型>自我/同代监护型>上代监护型>单亲监护型?>隔代监护型>非留守儿童;同时还发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还存在性学差异和学段差异:女>男;初中>小学。因此,应当更多的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卫生,父母一方外出,留守下一方在家照顾子女。

参考文献:

[1]王丽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1):59-60.

[2]张英男,刘冬梅.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况及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37-38

[3]申继亮.透视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世界(上、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3;10;8.

[4]张建育,贺小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8(8):932.

[5]宋专茂,陈伟.心理健康测量[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6:112-117,207-218.

附录: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指导语]

A.这些测试题是调查你的心情和感受的,不是测验智力和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无关,答案也没有好坏之分,请按照你平时所想的如实回答。

B.回答方法。本测验每一问题都有只有“是”和“否”两种可供选择答案。凡是选“是”请在题后的括号里填“1”,选“否”的请在题后的括号里填“0”

[问卷项目]

(1)你夜里睡觉时,是否总想着明天的功课?

(2)老师在向全班提问时,你是否会觉得是在提问自己而感到不安?

(3)你是否一听说“要考试”心理就紧张。

(4)你考试成绩不好时,心理是否感到不快。

(5)你学习成绩不好时,是否总是提心吊胆。

(6)考试时,当你想不起来原先掌握的知识时,你是否会感到焦虑?

(7)你考试后,在没有知道成绩之前,是否总是放心不下。

(8)你是否一遇到考试,就担心会考坏。

(9)你是否希望考试能顺利通过。

(10)你在没有完成任务之前,是否总担心完不成任务?

(11)你当着大家的面朗读课文时,是否总是怕读错?

(12)你是否认为学校里得到的学习成绩总是不大可靠的?

(13)你是否认为你比别人更担心学习?

(14)你是否做过考试考坏了的梦?

(15)你是否做过学习成绩不好时,受到爸爸妈妈或老师训斥的梦?

(16)你是否常常觉得有同学在背后说你坏话?

(17)你受到父母评判后,是否总是想不开,放在心上?

(18)你在游戏或与别人的竞争中输给对方,是否就不想再干了?

(19)人家在背后议论你,你是否感到讨厌?

(20)你在大家面前或被老师提问时,是否会脸红?

(21)你是否很担心叫你担任班干部?

(22)你是否总是觉得好像有人在注意你?

(23)在工作或学习时,如果有人注意你,你心里是否紧张?

(24)你受到评判时,心里是否总是不愉快?

(25)你受到老师评判时,心里是否总是不安?

(26)同学们在笑时,你是否也不会笑?

(27)你是否觉得到同学家里玩不如在自己家里玩?

(28)你和大家在一起时,是否也觉得自己是孤单的一个人?

(29)你是否觉得和同学一起玩,不如自己一个人玩?

(30)同学们在交谈时,你是否不想加入?

(31)你和大家在一起时,是否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人?

(32)你是否讨厌参加运动会和文艺演出会?

(33)你的朋友是否很少?

(34)你是否不喜欢同别人谈话?

(35)在人多的地方,你是否觉得很怕?

(36)你在排球.篮球.足球.拔河.广播操等体育比赛输了时,是否一直认为自己不好?

(37)你受到批评后,是否总是认为自己不好?

(38)别人笑你的时候,你是否会认为是自己不用功的缘故?

(39)你学习成绩不好时,是否总是认为是自己不用功的缘故?

(40)你失败的时候,是否总是认为是自己的责任?

(41)大家受到责备时,你是否认为主要是自己的过错?

(42)你在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拔河.广播操等体育比赛时,是否一出错就特别留神?

(43)碰到为难的事情时,你是否认为自己难以应付?

(44)你是否有时会后悔,那件事不做就好?

(45)你和同学吵架以后,是否总是认为是自己的错?

(46)你心里是否总想为班级做点好事?

(47)你学习的时候,思想是否经常开小差?

(48)你把东西借给别人时,是否担心别人会把东西弄坏?

(49)碰到不顺利的事情时,你心里是否很烦躁?

(50)你是否非常担心家里有人生病或死去?

(51)你是否在梦里见到过死去的人?

(52)你对收音机和汽车的声音是否特别敏感?

(53)你心里是否总觉得好像有什么事没有做好?

(54)你是否担心会发生什么意外的事?

(55)你在决定要做什么事时,是否总是犹豫不决?

(56)你手上是否经常出汗?

(57)你害羞时是否会脸红?

(58)你是否经常头痛?

(59)你被老师提问时,心里是否总是很紧张?

(60)你没有参加运动,心脏是否经常噗通噗通地跳?

(61)你是否很容易疲劳?

(62)你是否很不愿吃药?

(63)夜里你是否很难入梦?

(64)你是否觉得身体好像有什么毛病?

(65)你是否经常认为自己的身型和面孔比别人难看?

(66)你是否经常觉得肠胃不好?

(67)你是否经常咬指甲?

(68)你是否舔手指头?

(69)你是否经常感到呼吸困难?

(70)你去厕所的次数是否比别人多?

(71)你是否很害怕到高的地方去?

(72)你是否害怕很多东西?

(73)你是否经常做噩梦?

(74)你胆子是否很小?

(75)夜里,你是否很怕一个人在房间里睡觉?

(76)你乘车穿过隧道或高桥时,是否很怕?

(77)你是否喜欢夜里开着灯睡觉?

(78)你听到打雷声是否非常害怕?

(79)你是否非常害怕黑暗?

(80)你是否经常感到后面有人跟着你?

(81)你是否经常生气?

(82)你是否不想得到好的成绩?

(83)你是否会突然想哭?

(84)你以前是否说过谎话?

(85)你有时是否觉得,还是死了好?

(86)你是否一次也没有失约过?

(87)你是否经常想大声喊叫?

(88)你是否不愿说出别人不让说的事?

(89)你有时是否想过自己一个人到遥远的地方去?

(90)你是否总是很有礼貌?

(91)你被人说了坏话,是否想立即采取报复行动?

(92)老师或父母说的话,你是否都照办?

(93)你心里不开心,是否会乱丢.乱砸东西?

(94)你是否发过怒?

(95)你想要的东西,是否就要一定那到手?

(96)你不喜欢的课,老师提前下课,你是否感到特别高兴?

(97)你是否经常想从高的地方跳下来?

(98)你是否无论对谁都很亲?

篇4

[关键词]学前儿童 心理健康 影响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39-01

学前儿童主要是指正式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前的儿童。不过,在我国,人们对“学前儿童”这一概念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人们习惯将学龄前儿童、幼儿、早期儿童等几个不同内涵和外延的概念都等同于学前儿童。随着人们对身心健康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学前儿童良好的心理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可以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可以推动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等。为了更好的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我们需要对其具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地不同地区不同幼儿园的儿童100名,采用问卷、询问等形式对其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其中,100名接受询问和问卷调查的学前儿童,年龄为3-6岁,平均年龄4岁,男性学前儿童60名,女性学前儿童40名,大班35名,中班45名,小班20名。所有接受询问和问卷调查的儿童均为学前儿童,且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1.2方法

1.2.1调查内容

根据《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测评量表》,该问卷调查主要包括7个维度,即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不良、行为障碍、交往缺陷、不良习惯和进食、睡眠障碍。

1.2.2统计方法

调查询问在教师、家长等的监督之下进行,每个问题都由题干和被选答案组成,答案分为经常、偶尔、没有三部分,并分别赋予1分、2分、3分的分值。搜集问卷之后,对每个学前儿童的得分进行统计,归纳总结接受问卷调查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2.结果

2.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显示,学前儿童的普遍存在性格缺陷、进食与睡眠障碍、情绪障碍、社会适应不良、交往障碍等心理健康问题。具体来说,性格缺陷主要表现在胆怯、自卑、害羞、过分依赖大人、孤僻、不合群等,性格缺陷极易引起学前儿童消极性格特性的形成以及个性的发展;进食与睡眠障碍主要表现在贪食、厌食、肥胖、睡眠困难、睡眠不安等,这种情形容易使学前儿童产生意志消沉、情绪低落以及行为偏异等;情绪障碍主要表现在恐惧、焦虑、沮丧、不安全感和强迫观念等,这种障碍也会给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带来很大威胁。

2.2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调查显示,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学前儿童所处的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如果学前儿童长期处于过于压抑的环境之中,会使其性格也过于压抑,从而不与人沟通交流,甚至还会引起其它的心理健康问题,如自卑、害羞、孤僻等,一旦形成了这种心理,则很难对其进行扭转和矫正;一般来说,学前儿童接触最多的无疑就是家长和老师了,这两个群体对学前儿童的影响最大。如果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对,容易在学前儿童内心形成极为恶劣的影响。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是一样。学前儿童的模仿欲望比较强,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必须严格注意自身行为对学前儿童所带来的影响,并在发现其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之后,及时帮助其改正,较为严重者还需要入院接受治疗。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多是在还处于懵懂状态的幼儿时期形成的,这一时期,儿童缺乏对各种类型事物和人的辨别能力,而且一般家长和教师又极易忽视其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为了更好的保障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除了加强心理健康宣传,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引导与治疗之外,还需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对幼儿的心理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咨询与调查,这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件大事。

3.讨论

一般来说,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就是心理疾病,这是在其特殊的成长环境下形成的,不过,这些问题却又不是无关紧要的,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会严重影响其生活和学习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会对其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学前儿童与成年人不同,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在对其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时,需要结合其特点甚至是每个学前儿童的特点来进行。本研究以来自本地不同地区不同幼儿园的100名学前儿童为对象,采用问卷、询问等形式对其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可以反映大多数学前儿童基本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发现,接受问卷或询问的100名学前儿童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有1/3学前儿童存在不良习惯,有2/3学前儿童在社会行为、睡眠、交往、饮食、情绪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不断增长趋势。因此,我们可以说,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形势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社会行为、饮食、睡眠、交往等问题,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与父母的教育方式、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

综上所述,通过对100名来源不同(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幼儿园)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我们知道,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形势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社会行为、饮食、睡眠、交往等问题,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与父母的教育方式、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因此,为了提高广大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素质,为其个人的成长也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与前提。

篇5

1.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从表1可以看出,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3.0%,从各因子看,发现学习焦虑检出率最高为57.7%,其次为恐怖倾向11.1%、过敏倾向10.7%、冲动倾向8.7%、对人焦虑7.4%、孤独倾向4.0%。

2.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使用SPSS17.0求取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见表2)表明: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各维度)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其各维度)之间均达到极其显著性负相关。

3.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相关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得分之间存在着极其显著的负相关,为进一步检验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预测效应,我们对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标准化回归系数的显著性做出检验。结果(见表3)表明,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水平对心理健康及其各维度均存在极其显著的负向预测效应。

4.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各维度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为进一步探讨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各维度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本研究对标准化回归系数的显著性做出检验。结果(见表4)表明,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各维度对心理健康均具有极其显著的负向预测效应。

二、结论与讨论

1.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正常,个别维度得分偏高分析调查研究可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焦虑总平均分为27.785,属于中等偏低的得分,而各分量表平均得分也都在8分以下,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处于良好状态,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较为一致。不同的是,本次调查留守儿童学习焦虑的检出率高达57.7%,远远高于国内其他研究所显示的水平。究其原因,可能与研究对象不同有关,本次调查研究中,我们仅选择了小学留守儿童,而其他研究则同时选择了初中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小学生与初中生相比,在学习上的自主性还很不够,其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父母的督促和辅导,而留守儿童多由其他人监护(尤其是爷爷奶奶),在学习上难以得到较好的辅导,进而导致学习上力不从心乃至焦虑的心理。如此看来,我们不仅要加强对小学留守儿童学习的监督力度,更要适时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外部支持,以减轻他们的学习焦虑。此外,本次调查中,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的还有恐怖倾向和过敏倾向,也应该引起我们应有的重视。

2.社会支持状况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预测变量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各维度之间均呈非常显著的相关,社会支持总分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各维度均存在极其显著的预测效应。这一研究结果得到了国内诸多研究的支持。国外研究者也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缓解儿童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反应。可见,社会支持状况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于是,怎样建立一个健全的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体系,以更好地维护其心理健康,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了,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协调一致地解决。作为学校,不仅要随时注意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长期开展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工作;还应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让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为其健康成长护航。作为家长,则不能一味用物质来补偿其精神上的需要,应该多与留守子女沟通,以更好地满足其情感需要。作为社会,则应该从宏观上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有研究者提出要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的优势,帮助留守家庭教育、管理留守孩子。当然,我们更需要发挥留守儿童个人的作用,不断增强其自我效能感,提升其建构支持的内在能力。只有这几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预测效应不同

篇6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策略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

1.同伴交往障碍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当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同伴交往方面的问题和困惑时,不能从他们身上习得人际交往的能力和策略,也得不到引导和帮助,进而导致他们缺乏基本的社交能力,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同伴之间的冲突。同时,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由于他们的“留守”这样特殊的、非常规性的状态及处境,更容易沉默寡言,封闭自我,不愿意与同伴交流,出现人际关系上不和谐。

2.自卑

有些农村孩子在年幼时便与父母长期分开,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非常缺乏父爱和母爱,在生活中往往缺乏自信,他们害怕别人的目光与议论。由于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当事人也会感到没人能够真正理解自己,农村留守儿童逐渐产生了这种自卑心境,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严重的会导致自闭症。

3.逆反心强

农村留守儿童逆反心极强,对抗情绪严重。一些平时就调皮好动的学生因为父母外出,行为大胆放肆,在教师和监护人管教的时候产生逆反心理。他们爱与人对着干,即使老师和家人的话也不肯听,常喜欢闹对立。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怀疑,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

4.耐挫力差

许多调查发现“心理脆弱、渴望亲情”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一般年龄在16周岁以下,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情绪上欠稳定,对自己不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遇到问题时又很少向他人求助,这就导致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的抗挫折能力十分差。由于长期缺少父母之爱和必要而又即时的抚爱,许多儿童的心理防线十分脆弱。

另外,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非正常状态”中,还容易导致思维方式、感知觉和意志品质改变而丧失自身控制感。因此,政府机关、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要予以足够重视。针对于留守儿童特殊的心理生活环境,并结合本研究结果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二、建议

1.政府支持

为良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领导模式是必须的。而具体说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配备强大的师资力量以及硬件设施。但因为现实环境的制约,目前很多乡镇中小学还没有条件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与咨询室。因此就需要教育部门积极为在职教师培训创造条件,使教师能够掌握基本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能够处理一般性心理问题。其次,社会环境的良好与否也关乎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教育部门应积极联系司法部门、文化部门,协同整治和净化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和文化环境,大力查处非法侵害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案件,为留守儿童优化一个健康的生活教育环境。

2.学校干预

学校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一方面,它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教师与同学所提供的和谐的氛围与环境可以部分弥补儿童家庭情感依恋的缺失。学校应建立三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第一级,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留守儿童心理素质,教育他们树立规范意识和行为,发展健康心理与未来潜能,主要针对生活适应、学习方法、人际关系、人格塑造等内容进行教育;第二级,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调适能力,防范出现学习焦虑、孤独自卑、脆弱敏感、冲动倾向,以及厌学逃学、吵架斗殴、泡网吧等行为问题,预防人格偏差现象,及时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第三级,矫正性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留守儿童的认知能力,主要针对心理适应障碍、学习障碍、人际关系障碍、人格障碍等问题进行纠正。

3.家庭关爱

家庭关爱与教育的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诸多心理问题的关键因素,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这种缺失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所在。首先,从留守儿童家庭本身来说,由于母亲外出的留守状态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最为严重,因此在儿童幼年时母亲应尽量不要外出,以使儿童早期形成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从而保证其早年心理发展的顺利进行。对已经留守的儿童来说,为最大程度的减少家庭关爱与教育缺失所带来的影响,临时监护人应肩负起关爱留守儿童的责任,加强在家庭中与留守儿童的交流、互动。让留守儿童在一个新的家庭中感受到家庭的完整性与互动性,从而让其可能偏离正常轨道的心理发展重新走上健康之路。其次,留守儿童家长要认真从孩子成长需求的角度出发,寻找和确立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细致地落实孩子的被监护权,同时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创造更多的机会,采取更多的方式与孩子交流沟通,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这是因为孩子在寄养期间,与亲生父母的接触是以后团聚的必要步骤。同时留守儿童家长要加强与临时监护人和学校的联系,随时了解孩子学习、生活和心理近况,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培训学习,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素质,从而配合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

4.社会扶助

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它的解决也离不开社会的扶助。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扶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留守儿童所在村组、社区应充分提高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帮助留守儿童家长就近寻找合适的临时监护人,并在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的过程中,担负起监督临时监护人的责任。同时切实加强区内治安环境,保障留守儿童人身安全,并避免留守儿童被社会上的不良分子引诱走上犯罪道路。

第二,父母外出打工造成留守儿童家庭关爱与教育的缺失是无可避免的,除了在学校与新的监护家庭中弥补这种缺失外,还可以在留守儿童所熟悉的村组与社区氛围中弥补这种缺失。社区内可以征集大学生志愿者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并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此外,也可以发动留守儿童的同龄孩子与留守儿童结成对子,互帮互助。一方面可以加强儿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留守儿童通过帮助他人也可以获得一定自我概念的加强。

参考文献:

[1]苏萍.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水平研究――以湖南省石门县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

[2]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29(1).

[3]高亚兵,彭文波.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4).

[4]高亚兵.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7).

篇7

【关键词】 儿保门诊;心理卫生问题;儿童

【中图分类号】R36.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355-01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2007年8月~2009年12月到本院儿保科心理门诊首次就诊的儿童208人,其中包括部分幼儿园体检时心理问题的咨询等。

1.2 方法自制表格对所有首次就诊的儿童均给予详细登记,如就诊日期、父母职业、文化程度、住址、儿童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原因、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等。分拆总结登记表中的项目,参照CCM仆2-R标准进行疾病学诊断,就诊原因根据临床情况及医生的诊断归类。配合疾病诊断及就诊原因分类的有儿童行为量表、丹佛发育筛查试验(DenverDevelopmentalSereeningTest,DDST)、Peabody图片词汇测验(PeabodyPie-tureVoeabularyTest,PPVT)、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ehslerIntelligeneescaleforehildren,WISC)、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eehslerPresehoolandPrimarySCaleofIntelligenee,WPPSI)等。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丫检验。

2 结果

2.1 就诊儿童一般情况分布首诊儿童共198人,其中男童106人、女童92人,男女各占为53%、47%。6岁以下就诊儿童64人,6~12岁就诊儿童112人,13岁以上就诊儿童22人;13岁组就诊儿童分别占全部就诊儿童的30.76%、58.65%、10.58%。就诊儿童年龄集中在6~12岁。就诊儿童中家住城镇的151人,占72.6%;父母一方大专以上文化的117人,占56.3%。

2.2 不同年龄组的就诊原因分布6岁前儿童就诊人数占所有就诊人数的30.76%,就诊原因主要为行为问题、抽动症、言语问题、健康体检和咨询。儿童睡眠障碍和排泄障碍(尤其是遗尿症)等在心理门诊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6岁以上儿童则以多动、学习困难为主。所有就诊儿童中,健康咨询占33.3%,其所占心理门诊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由

3 讨论

3.1 据WHO估计,大约有20%的儿童在成年之前会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如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疾病。本市心理门诊儿童就诊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乡镇儿童保健机构尚未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以及本院对此项工作的开展刚刚起步、宣教力度不够,家长对儿童心理问题的认识不足有关。

3.2 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门诊儿童各个年龄段中,咨询均占绝大多数,但随着年龄的增高逐渐下降,这可能与儿童保健工作者的服务对象不同有关。因6岁以下儿童属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对象,必须经常到医院进行阶段性体检,与义务人员交流较多,经常接受这方面的知识宣教。这提示儿童心理问题。

早期发现、早期就诊,首先必须解决儿童家长的认识问题。儿童保健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加强健康宣教工作,扩大健康教育的服务面,把宣教阵地延伸到小学、初中。利用书刊、电视、广播、橱窗、讲座及儿科临床、保健门诊向家长宜传儿童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家长、老师、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了解与关注,以促进儿童的出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旭,静进,史明丽,等.开展儿童心理卫生保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J].中国妇幼保健,2002,17(12):719-720.

[2] 匡桂芳,辛晓显,沈宜元,等.儿童心理咨询2064例临床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9(3):153-155.

[3] 关念红,张晋磅,唐济相,等。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儿童咨客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2):102-204.

[4] 程玉兰,崔伊微,昊汉荣.学习困难儿童心理特征的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4):215-217.

篇8

【关键词】 儿童; 学龄前期; 心理行为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9.060

儿童学龄前期,特别是4~6岁是形成良好的性格行为的特殊时期。为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学龄前期的儿童心理行为特点,减少儿童心理行为偏离,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笔者于2011年9-10月对4024名学龄前期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沙井街道32所幼儿园大、中班幼儿及家长,其中集体幼儿园3所、私立幼儿园29所,问卷的幼儿年龄分布为4~6岁,共4024名儿童,分两个年龄组,4~5岁组2504人(男童1168人,女童1336人),6岁组1520人(男童856人,女童664人)。

1.2 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评估法,调查表采用目前国内有常模可信度高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CBCL)及自制儿童心理卫生调查问卷,量表内容包括儿童基本情况、家庭生活环境、父母教育方式、儿童社交能力、行为问题(113条为重点)等。CBCL中国标准化版中任一行为因子分儿童常模或(和)总分4~5岁组男童>42分、女童>45分;6岁组男童>42分、女童>41分即判断有行为问题[1]。由专业儿童保健医师在幼儿园家长联系会上向老师和家长详细讲解填写方法和注意事项,家长填写调查表,一周后老师回收,专业保健医师将结果录入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用上海惠诚儿童青少年心理测试系统软件录入评价,用SPSS 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对影响儿童行为的多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以P

2 结果

2.1 调查表调查情况 发放调查表4300份,回收有效问卷4024份,有效率93.58%(4024/4300)。来自主干家庭2304份,核心家庭1656份,单亲家庭36份,其它28份。独生子女3234份,占80.37%(3234/4024)。男童2024人,平均年龄(5.23±0.45)岁,女童2000人,平均年龄(5.18±0.42)岁。4024名儿童中有行为问题者有504人,检出率12.52%(504/4024)。其中男童296人,女童208人,男女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4.62%(296/2024)、10.40%(208/2000),男童和女童问题检出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17,P

2.2 男、女童不同年龄组各因子得分情况比较 各年龄组男女童行为问题在前三位的因子依次如下:4~5岁组男童为攻击、多动、抑郁,女童为攻击、分裂、体诉;6岁组男童为攻击、多动、违纪,女童为攻击、体诉、社交退缩,见表2。

2.3 学龄前期儿童行为问题主要影响因素 有父母职业、文化程度、父母关系、父母教育方式、家庭经济状况、居住条件、社区环境、幼儿园心理干预、医院心理咨询等,见表3。

3 讨论

3.1 儿童行为问题检出情况 本次调查显示沙井街道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2.52%,且男女童在性别、年龄上均有显著性差异。家庭模式以主干家庭为主,受重男轻女传统思想影响,部分家长过度保护男童,使得男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相对低于女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较女童高。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多,女童情感的易变性和冲动性在学龄前的后期,可部分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稳定性有所增强,开始发展社会性情感,行为问题明显减少,而男童却随着年龄增大,受特殊地方的保护,缺乏自律能力,滋生自私、激惹等心理行为问题,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分析。

3.2 儿童行为问题各因子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序列不同,与儿童生理、心理发育密切相关。男女童在学龄前期性格有所分化,从社会行为发展看,在4岁左右,男童已发展了其进取性的50%,女童发展了其依赖性的50%[2]。男童主要表现为外向性性格,女童主要表现为内向性性格,故男童在攻击、多动、违纪等到方面高于女童,而女童在分裂、体诉、退缩等方面高于男童,这与国内报告基本一致[3]。随着年龄的增大,心理需求不同,逻辑思维活动增强,自律性逐渐改进,儿童行为偏离也将不一致。

3.3 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多因素分析提示了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4-6]。父母责任感强,以积极、鼓励的态度对待子女教育,与孩子平等沟通,以身作则,及时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儿童行为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相反就会产生负面影响。深圳作为移民城市,沙井街道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父母工作不稳定,经济、文化层次低,住房拥挤,父母关系不融洽,父母及祖辈教育方式不统一都会导致儿童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重,行为偏离,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学校或医院的有效干预,接触到不良的社会习气,更增加行为问题的危险性。

3.4 建立儿童心理健康档案,早期干预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将影响其学习、情绪和人际关系,有些症状可能延续到青春期和成年,妨碍其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的健全[7]。这就要求幼儿园重视儿童心理保健,建立儿童心理健康档案,进行专案管理,家长重视儿童心理行为的发育,正确教育引导,给儿童创造适应的环境,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过分严厉或放任自流都不利于身心健康。同时学校、医院、社区相互协助,开展心理咨询讲座普及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对有行为问题的儿童给予心理疏导、感统训练及个性化行为矫治等措施,纠正儿童行为偏离,根据儿童个性特点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忻仁娥,唐慧琴,张志雄,等.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J].上海精神医学,1992,4(1):47-55.

[2] Martin M.Solve your child’ school-related problems[J].Harper Perennial,2001,16(1):142-144.

[3] 潘清文,黄柏青,郑艺霞.3-7岁儿童气质与儿童行为相关因素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8,23(2):201-202.

[4] 曲红明,李芹,刘静,等.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健康教育状况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4):165-167.

[5] 付本燕,高寒,尚云峰,等.岳阳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与干预对策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4):301-303.

[6] 郭贞美,陈青,潘清文,等.情绪管理治疗对儿童攻击的干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3):98-99,105.

篇9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1.心理上存在着障碍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在他们身上很难找到这个年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他们被错误地认为懂事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这样缺少关爱和交流的孩子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有烦恼没地方倾诉,从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他们变得沉默寡言、内向、不开朗,较为突出的是情绪悲痛、焦虑、厌恶、怨恨、忧郁。这些心理障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经常不能够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甚至不愿意回家。

2.性格上存在着缺陷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中由于长辈精力有限或者处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小孩的管教不严,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根据对“留守儿童”是否愿意和同学一起参加集体活动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统计显示,18%的“留守儿童”认为对活动不感兴趣,不愿跟同学一起参加,显得不合群,不愿与人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孤僻自闭;48%的表示别人叫我去才去,显得内向、不积极。

3.认知行为上存在着偏差

儿童对于公众的道德价值观念和主流的行为模式的学习,最早来自父母。学到的价值观念将内化为他们的思维方式,最终转化为行为准则。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没有积极引导,导致认知水平较差,孩子有疑问都无法得到解答,使得他们不能对事情有个正确的认识,造成认知行为上存在偏差甚至出现偏差,具体表现在自我认知和价值观上,如,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强烈和享乐主义、功利主义。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缺乏良好的亲情教育

我对初中阶段“留守儿童”进行的调查,年龄多处在12~15岁之间。在这个阶段,正是他们成长过程的关键期,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依恋关系是孩子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基础,良好的依恋关系能够满足孩子的基本生理需要,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对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然而,笔者的调查结果显示,10%的家长平均一周与孩子联系一次,16%的家长平均每月联系一次,30%的家长表示不定时的联系,40%的家长很少联系。由此可见,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自幼便远离父母,缺乏必要的联系,缺乏一种稳定而和谐的亲子关系,长期处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极易表现出胆小、迟钝、呆板、不与人交往、怀有敌对、破坏等不良的人格特点。

2.缺乏健康的育人环境

笔者对学校2个班的89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留守儿童67人,隔代监护的58人,占86.5%。对于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的父母看起来比较放心。但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其中“隔代抚养综合征”在这些儿童中显得尤为突出。(1)由于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而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则极易形成各种人格障碍。(2)祖孙辈年龄差距大,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老一辈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去教育现代的儿童是行不通的。

3.缺乏完善的学校教育管理制度

学校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其学校的教育也会影响到“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4.缺乏和谐的社会育人环境

由于社会教育制度不够完善,使得社会上存在大量的行为不良少年,他们整天游手好闲、放任自流、违反校纪、小偷小摸、看不良录像、长时间上网吧、同学之间拉帮结派,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5.缺乏有效的自我调控能力

黄爱玲在《“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一文中,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心理不平衡的占28.3%。留守儿童缺乏足够的亲情,得不到同龄儿童应有的温暖,在心理上有失衡的倾向。

家庭、学校、社会三大教育中出现盲区是产生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展问题是当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主要问题,它关系到我们下一代健康快乐成长的问题。所以,学校、家庭、社会都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才能够标本兼治。在此,本文仅从学校、家庭等微观角度出发,对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1.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的。因此,要重视发挥家长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成长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家长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1)要多跟孩子交流,尽可能地保证每天跟孩子通电话,多跟孩子谈谈心,多跟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2)家长要主动跟老师联系,不要等老师主动联系你,通过跟老师的交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同时可以跟老师交流一下怎么教育孩子,以便能够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

2.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尽量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特别是学校,更要高度重视,不歧视留守儿童,平等地对待他们。要特别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多给留守儿童一些热情的帮助,开设心理辅导课和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

3.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学校要负起更大的责任,必须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笔者认为,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成长记录袋,对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活动中的表现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以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道路上监护的缺位。

篇10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探索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温岭的城镇化和人口流动步伐不断加快,大量的人员外出务工或经商,但由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在原籍所在地上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使得流动人员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他们只能通过寄养或托养的方式,将子女留在温岭,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其他城市打工、经商,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来受到了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从教育公平、人口流动、心理健康等视角赋予了研究意义,形成了诸多的研究成果,相关部门也采取了许多切实有效的关爱举措,取得了一定的实质性成果。但纵观绝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以“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特质为研究内容,极少把焦点聚集于留守儿童个体,尤其是对于建立留守儿童个体心理健康档案这一块,研究几近空白。

本研究尝试以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文献研究法,阐述当前留守儿童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并探讨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的必要性和策略。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梳理CNKI全文期刊数据库中关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的40余篇文献,总结发现研究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开展。陆春燕通过定性分析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表现为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寂寞无聊,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怨恨父母,或亲自关系不良等。卢利亚的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较差、性格缺陷、亲情缺失、价值扭曲等。李宝峰的调查研究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271名被试中,28.8%的人有各种轻度的心理不良反应,2.2%的人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早期经验对日后的人格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留守儿童从小就与父母分离,失去了健全的父母关爱,缺乏与父母正常的情感交流,这对发育期的儿童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孩子越小的时候表现得越突出。综合各类调查研究结果,留守儿童就心理状态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感情脆弱,焦虑自闭

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抚慰是儿童情感发展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隔代抚养下的儿童对父母的亲情依赖不能得到满足,容易造成亲子间的情感隔阂和情绪对立,留守儿童性格上变得内向、悲观、孤僻。青春期的少年处于一个敏感的过度阶段,处于个性的形成过程中,对身心过渡期的惶恐和茫然的承受力很差。同时他们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缺乏正常的管教和引导,极易导致心理失衡。不爱说话、不爱与人交往、性格上更自卑,这种心态在留守女生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二)习惯不良,行为极端

留守儿童的代养人多数为祖父母、外祖父母,其文化素质和教育能力普遍偏低,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单一。祖孙之间存在明显的心理代沟,隔代抚养仅局限于生活上,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失去了健全的关爱。隔代抚养容易导致溺爱,生活上的过度娇宠容易使孩子养成上一些不良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同时部分父母因为觉得平时远离子女,存在用金钱替代关爱的观念,使得部分儿童行为大胆放肆。

(三)叛逆消极,价值扭曲

由于青春期少年心理发展滞后于生理发展特性,使得他们自控能力差,一些少年会因为心灵空虚而盲目寻找其他的精神支柱。长期缺失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独立性迅速发展,在祖辈或教师管教的过程中常常与要求背道而驰。同时,青春期是青少人由道德他律走向自律的一个阶段,留守儿童因缺乏父母的伦理道德引导和法制教育,行为自由度高,人生观、价值观容易错位。

二、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的意义

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建设是学校、教师等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诊断测量后,对结果进行整理、记录和分析,并以报告形式加以保存。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内容,同时能为相关个人和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依据,协力促进留守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

(一)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是留守儿童自我成长的需要

个体成长的本质就是一个不断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并通过自我教育达到自我身心发展的过程。收集资料建档,能让留守儿童通过个人档案里的描述,不断提高自我认知,有利于他们更清楚了解自己的个性特质和优劣势,从而有意识地调整自我教育的目标,扬长避短地发展自己。心理档案同时能帮留守儿童了解周边同伴的个性特征,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为促进个性的良好发展提供条件。

(二)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是学校开展科学管理的需要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接班人,维护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等各阶段间的过渡是各级各类学校的职责。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有利于学校动态监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变化,为决策管理提供依据。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心理档案能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留守儿童的个性特点、心理状况,并认识学生的发展变化,便于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教学质量。从管理的角度来说,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心理档案能让教师及时跟踪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从客观上寻找教育、预防的方法,确保学生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三)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是家长了解子女心理发展的需要

儿童青少年期是心理急剧发展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少年儿童基本都是在学校度过的,留守儿童的家长平常又远离子女,无法全面掌握子女的心理状况。心理档案为留守儿童家长提供了一个了解子女心理发展的平台,不仅可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而且还能加强家校间的沟通交流,全面动态完整的心理档案有利于形成家校合力,引导留守儿童监护人科学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提前规避教育缺陷,预防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的产生。

(四)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儿童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在,如何把留守“问题儿童”调教好,是家庭和谐的关键,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要想解决留守“问题儿童”的发展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各部门通力协作,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整合各种力量开展留守儿童关爱行动,教育部门要采取措施锤炼留守儿童的心理能力。通过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让决策部门全面科学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为制定切实的关爱行动方案提供可靠信息。

三、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的策略

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针对留守儿童的现状,以就读学校为单位建立心理档案应该是主渠道。近年来,温岭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蓬勃发展,目前教师队伍中拥有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上岗证的一千余名,其中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近三十人,且多数学校已配备了专职的心理教师,为开展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建设奠定了良好的人力基础。

(一)条分缕析,明确心理档案建设的基本内容

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首先应该掌握心理档案的收编范围,为收集整理相关材料提供一定的依据。一份完整、系统的心理档案应该包括团体资料和个人资料两部分,团体资料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反映了同一年龄段儿童心理、行为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群体性特征,是建立在个人资料基础上的。个人资料应该包括以下三部分:一是个人基本情况,如个人背景资料(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等基本人口统计学特征)、成长情况(身体发育状况、个人病史、对个体心理产生影响的重大事件等)、家庭基本情况(父母工作性质、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关系等)、学习情况(学校、年级、班级、成绩等)等方面情况;二是心理测量结果,可以采取数据表或者剖面图的形式呈现个体在各类心理测验中的结果,按照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行为(动作发展水平、动作协调能力、行为状态等)、情感(道德感、价值感等)三大块内容;三是各类评价或建议,主要包括对留守儿童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描述记录、教育建议以及心理咨询记录等。

(二)层层分工,抓好心理档案建设的具体落实

学校是留守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班级是他们学习和活动的具体单元,教师是他们心灵的守护者和培育者,因此可以通过学校、班级和教师三级分工网络建设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学校层面,应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专职心理教师负责留守儿童的心理普查、咨询和辅导工作,通过心理测量法、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以及作品分析法等收集留守儿童的心理档案资料,及时发现和诊治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和教育问题,尤其要重视典型案例档案的建立,帮助教师了解和重视学生的特殊需要。班级层面,同辈群体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社会模式或榜样,科任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通过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我、修正自我、肯定自我,同时要加强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联系,掌握留守儿童心理动态,及时向学校心理辅导室反馈情况。心理教师层面,他们实际上承担着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建设的主要责任,尤其是对于心理普查中出现问题的学生,要做好个案跟踪,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家访和心理辅导,为留守“问题儿童”缓解不良心理、矫正偏常行为,寻找教育预防的方法。

(三)信息追踪,促进心理档案建设的充实完善

人的心理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动态过程,一份全面、系统的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就意味着要时刻关注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及时掌握心理状况,对材料进行不断的补充完善,并及时给予他们心理疏导和情感沟通,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不要因学生的升学而造成心理档案断档,可以运用网络化优势保证心理档案的连续性。做好心理档案电子化建设,一方面可以避免不同阶段学校的重复劳动,使高一阶段学校教师能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为学校的日常管理提供借鉴和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全面展示留守儿童的阶段性成长过程和成果,为留守儿童自我审视创设条件,促进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由于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的不完整性,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如何缓解留守“问题儿童”心理问题是新时期值得探讨、研究的一个议题。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就是对解决这一问题的尝试。这种尝试能否取得实效,有待学校、政府和社会力量给予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建立的支持和关注。

【参考文献】

[1]陆春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2]卢利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求索,2007,(07).

[3]李宝峰.农村“留守儿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