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呼吸道暴露的应急预案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6: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发生呼吸道暴露的应急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甲醛;危害;控制;职业病
中图分类号 X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61-0229-01
随着科技的发展,甲醛的应用就越来越广,需求也越来越大,甲醛生产企业或者以甲醛作为生产原料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室内甲醛的危害已经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然而,化工企业中甲醛浓度的控制,却很少有人去关注,这是很危险的。
1 甲醛的危害
1.1 甲醛的性质
甲醛,也称“蚁醛”,无色刺激性气体,是一种高毒物质。相对分子量为30,熔点为-92℃,沸点为-21℃。易溶于水、醇和醚。相对密度为0.8,相对蒸汽密度1.1,饱和蒸汽压101.3kPa(-19℃),自然点为300℃。蒸汽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发生爆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也是炸药、染料、西药、农药的原料,也作杀菌剂、消毒剂等。37%的甲醛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
1.2 甲醛的危害
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物质和致畸型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质之一,可经过呼吸道、皮肤和肠胃道进入人体,对人体危害很大。在生产条件下,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经呼吸道科吸收60%~100%)。
有资料介绍,甲醛进入人体首先在组织被氧化为甲酸,特别是在肝脏和红细胞内迅速氧化为甲酸而引起组织损伤。
有资料介绍,甲醛转化的甲酸,其在体内代谢的途径主要有三:经尿液排出;进一步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四氢叶酸依赖的一碳单位生物合成途径,参与生物大分子嘌呤、胸腺嘧啶等的合成。
甲醛能凝固蛋白质,与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接触,在接触部位被人体吸收,迅速出现反应,有明显刺激作用。甲醛对眼部和呼吸道的刺激作用是甲醛最明显的健康危害。在浓度为0.134 mg/m3~2.678 mg/m3的甲醛气体中,暴露人群可产生眼灼、流泪、眼脸水肿和视力模糊。甲醛对鼻腔粘膜危害也比较大。短期接触可引起流涕、剧烈咳嗽、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呼吸困难。长期暴露可引起鼻炎、嗅觉丧失、咽喉炎、支气管炎等,组织学上鼻咽部粘膜的纤毛和杯状细胞消失,鳞状上皮细胞化生以及轻度的细胞发育异常。多数实验表明,长期吸入甲醛可导致大鼠鼻炎肿瘤的发生率增加。
甲醛对人体生殖系统影响也很大。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0.017 mg/m3~0.0678 mg/m3)可引起妇女月经紊乱。邵华等报道,甲醛在体外实验中能增加人断裂数。
此外,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还表现在皮肤损伤、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在所有接触者中,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
2 甲醛危害的防治
2.1 工程措施
1)采用密闭化生产和密闭化排放,消除毒物逸散的条件。
2)尽可能地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员现场环境的接触时间。
3)加强通风,降低环境中甲醛浓度。
4)建筑布局卫生。不同生产工序的布局,不仅要满足生产上的需要,而且要考虑卫生上的要求。
2.2 个体防护
根据生产现场要求,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督促、指导劳动者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应当对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确保防护用品有效,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或者已经失效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2.3 日常管理
1)严格按照职业卫生“三同时”要求进行管理,并按照《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要求进行危害项目申报。
2)按照《职业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要求设置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及相关档案。
3)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如果出现超标,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
4)按要求为员工设置单独的更衣房,避免员工穿着吸附有甲醛的衣服离开单位,在减少甲醛的接触时间的同时,保障了与其接触人员的健康。
5)适当在员工交接班室和更衣房放置具有甲醛吸收功能的植物,比如吊兰、虎尾兰(俗称:虎皮令箭)、常春藤、芦荟、龙舌兰、扶郎花(又名非洲菊)等。
6)按要求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操作规程。
7)加强现场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劳保用品使用的管理,确保现场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正常,员工能正确使用劳保用品。
8)依照《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制定针对性的年度健康检查计划,明确检查项目,并认真分析接触人群体检项目指标的变化,比如尿酸、总蛋白、球蛋白、胆红素等,建立监护档案。文献资料显示,外周血生化指标和微核发生率方面,暴露在甲醛环境中的工人的总蛋白、球蛋白及A/G异常人数明显偏高。
参考文献
[1]张会群,涂明扬.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危害及控制[J].广西轻工业,2008,2(111):
69-70.
[2]朱桂芝,李涛,郭晓诗等.甲醛对人体毒作用[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3,3(4):250.
[3]任传伟,杨燕初.甲醛对病理工作人员的健康危害及预防[J].社区医学杂志,2008,6(17):48-49.
[4]蒋守芳,于立群.甲醛危害的人群研究(续)[J].职业卫生与应急预案,2006,
24(3):164.
[5]陈思强.居室中甲醛的健康效应[J].职业卫生与应急预案,2002,20(3):149-151.
[6]方光富.室内甲醛污染及其防治[J].池州师专学报,2003,17(3):56-58.
篇2
【关键词】当前条件;应急救灾;部队传染病预防
一、统一规划,分类制订应急预案
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各类洪涝灾害、地震及地质灾害、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旱灾和台风灾害等;如果将自然灾害之后发生的传染病进行分类,常见的一般包括和水密切相关的肠道传染病、和人群密度积聚有关的呼吸道传染病、和生活环境差有关的虫媒传染病以及和受灾地区有关的地方性传染病;冬春季节易发呼吸道传染病,夏秋季节易发肠道传染病;南方水乡可能有血吸虫,草木茂盛的地方发生虫媒传播的传染病可能性大,野外活动可能被流浪病犬所伤而患上狂犬病,救灾时易被锐器扎伤感染导致破伤风可能……
“有备”才能“无患”。为及时、有序、规范、高效地开展自然灾害发生后救灾部队防疫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传染病的发生,保障救灾部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部队卫生防疫部门平时可以参照《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试行)》、《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和《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等,统一规划,分灾种、病种等分类制订相应的传染病预防应急技术方案,并下发给各级卫生机构的卫生人员,要让连卫生员也能熟悉这些应急预案中卫生防疫防病的具体的措施,掌握大灾之后疾病预防工作流程,明确防疫防病工作的目标、重点和轻重缓急。
二、加强宣教,着力提高防范意识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要想救灾时不得传染病,平时对全体官兵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健康教育是国内外公认的一种低投入、高收益的措施。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促使广大官兵保持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减少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宣教重点在于:1、肠道传染病可以通过水、食物、虫媒、接触等不同途径传播,其中被污染的水、被污染的食物、携带有病原体的苍蝇、被污染的手都起到传播作用。灾后上述几项引起传播的可能性均增大,可据此逐项展开预防:加强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好的净手习惯等)、粪便管理(灾后厕所被破坏,加之救灾人员、受灾人员随地大小便的可能性增加,大量病原体随粪便排出体外,使周围环境受到污染)、饮用水管理(绝对不能饮用生水)、用具消毒、吐泻物消毒等,把住“病从口入”关。2、大多数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尤其易发生于人口密集、居住拥挤的人群,为防止疫情爆发,除非工作需要,要尽量避免去大量人群积聚的地方。3、自然灾害后发生的动物疫病中,对人威胁比较大的是人畜共患传染病,如乙型脑炎、狂犬病、猪链球菌、炭疽、破伤风、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和猪囊虫病等,切断传播途径通常是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而其中又以爱国卫生运动和除四害(老鼠、臭虫、苍蝇、蚊子)为中心的一般卫生措施为重点,其次是抓好病死畜禽的处理、畜禽及其产品的检疫、疫情监测等工作,在疟疾高发区使用杀虫剂处理过的蚊帐(当在外面过夜时会更多地暴露在蚊虫叮咬之下),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4、根据流行规律和具体情况,采用预防接种和药物预防。5、坚持体育锻炼,注重合理训练、规律生活作息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等。
三、突出重点,具体指导预防措施
从目前来看,一般灾后最多见的传染病是肠道传染病,包括是痢疾、霍乱、伤寒、水性腹泻等,其次还有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感、麻疹等)、虫媒传染病(鼠疫、疟疾、乙脑等)。救灾部队可能遇到较多的传染病还有狂犬病、破伤风等。卫生防疫人员在赴灾区前或利用救灾间隙时间对广大官兵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时,可以突出重点,针对具体的常见、多发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进行具体指导。
只有认识、掌握传染病的流行规律,才能制订出正确、有效的防治对策与措施,从而预防、控制以至最后消灭传染病,而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都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针对这三个环节缺少一个,传染病就不可能流行的情况,可以采取“三得”培训法,即“为什么会得(某种传染病)”、“怎么避免得(某种传染病)”、“得了(某种传染病)怎么办”,分别介绍具体的某种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有传染源、有合适的传播途径、有易感者)、预防(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以及治疗(通过治疗既促进了患者康复,又控制了传染源,预防传染病扩散),让广大官兵对传染病的预防知识都有一定了解。
四、注重监测,努力提升防疫水平
灾区救灾部队的监测及早期预警系统应及早建立,以发现疾病的暴发并监控当地重要的流行病。救灾部队卫生人员与地方防疫机构可密切合作,借用地方防疫机构完善的监测系统和先进、齐备的检测设备,注意监测灾区大环境的疫情的同时,还要注重营区内及周边小环境疫情的监测,及时发现并管理部队内部传染源。尽早发现有流行倾向的病例是保证迅速控制疫情,防止传染病扩散的关键。
很多症状、体征都是早期传染病的征兆,在检验设备、试剂等缺乏的情况下,对某些症状、体征的观察不失为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监测方法: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大多数为胃肠道或其所属脏器的症状,如呕吐、腹泻;呼吸道传染病一般以发热、咳嗽为首发表现;虫媒传染病肯定有动物叮咬史;黄疸肝炎患者会出现巩膜变黄等……发现这样的症状、体征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传染病早期的预警机制除了各级预防机构要专业地做以外,还需要每位官兵的配合,那就是每个人都要有传染病上报意识,尤其灾后发生或发现腹泻、发烧或者咳嗽等症状,一定要及早就医或上报,这对早期预防控制传染病、提升整体防疫水平是非常关键的。
五、立足制度,依法保障防治效果
我国为防治传染病专门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的卫生防疫部门也制订了很多卫生法规制度,比如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做出系统全面的疫情风险评估;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早发现、早隔离、早治愈传染源,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检疫;加强饮水卫生监督管理,指导开展环境卫生清理;对餐饮、供水人员进行健康观察,发现有肠道传染病时,立即调离饮食和供水工作岗位;严格执行隔离制度,虽说“过犹不及”,但对传染病而言,“过分隔离”比“隔离不足”要安全,及时、恰当的隔离是防止传染病扩散非常有效的方法;按规定落实药品疫苗等储备等等。立足制度,并严格落实制度,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卫生习惯培养,注重监测、检疫、消毒、隔离等,很多疫情是可以控制甚或避免的。
六、博采众长,充分挖掘中医宝库
现代医学在传染病的防治方面取得了空前的进步,但仍不足以彻底预防、控制、消灭传染病。中医药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对某些传染病的防治有确切的疗效,在传染病防治的某些方面上有自身的优势。
中医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治未病”,尤其重视“扶助正气”,即提高人体免疫力。大多数清热解毒药具有杀菌和抗病毒的作用。中草药单方或复方防治某些传染病值得推广,如用黄芪、甘草等具有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贯众、板蓝根、甘草预防“流感”,马齿苋、大蒜预防痢疾,黄连预防肠伤寒;大青叶、板蓝根、牛筋草等预防“乙脑”……除采用中药内服外,还有用药粉擦拭皮肤和屋内悬挂或烧熏等多种方法预防传染病。
如果能博采众长,做到中西医有机地结合,对传染病的预防是有益的,尤其是野外可就地取材的中草药在灾区可能出现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也许能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
灾区一旦发生传染病流行,其危害有时甚至会超过灾害本身。进一步加快部队卫生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更新,及时更新部队卫生防疫机构相关技术设备,让部队医学院校传染病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与新形势的变化更加适应,培养一支训练有素的传染病应急反应队伍,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增加官兵对传染病知识和流行情况的了解,对应急救灾部队传染病的预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作者简介:陈冰茹(1977.5)女,河北高碑店人,辽宁丹东93279部队医院防疫所,118008,本科,临床医学;张亚娟(1980-5),女,汉族,山西运城,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教育训练学研究。
参考文献:
篇3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全国救灾防病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市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本县范围内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以下简称重大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二、基本原则
(一)预防为主
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防制”的传染病防治原则,提高警惕,加强监测,及时发现病例,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切断传播途径,迅速控制重大疫病在本县的传播和蔓延。
(二)依法防控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的报告、控制实施依法管理和处置,对留院观察病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及实验室确诊病例依法实行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
(三)及时处置
预防和控制重大疫病要坚持“早、小、严、实”的方针,对留院观察病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及实验室确诊病例,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治疗、及时控制”。同时,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及实验室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要及时采取隔离控制措施,做到统一、有序、快速、高效。
(四)属地管理
重大疫病的监督监测、预防控制、疫情分析预报、疫情报告、医疗救治、实施医学隔离和观察等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各单位和全体公民必须服从县政府统一指挥。
三、组织领导
(一)xx县疾控中心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领导小组职责:在县卫计局领导和上级疾控机构的业务指导下,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县重大传染病疫情的防控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商、研判疫情形势,解决防控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防控措施,进行应急处置工作具体部署,适时组织制定、修订和审定全县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和技术方案,调配应急防控物资,调度防控队伍,指导中心各科室及相关医疗机构疫情防控,确保全县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领导小组下设疫情防控专家组,组成如下:
组 长:
成 员:
职责:向领导小组提供技术支持,适时评估、分析全县传染病疫情形势、流行风险因素及防控效果,根据需要向全县医疗机构提供疫情防控技术支持,做好疫情处置后的综合评估及上报工作。
(二)成立相关职能小组
按照需要成立宣传教育、应急处置、检测检验、后勤保障四个职能小组。各职能小组按各自职责,做好相关疫情防控任务。
1、宣传教育组
组 长:
成 员:
职责:负责开展舆情监测,主动收集各类资料,针对公众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疫情防控知识的科普宣传和风险沟通。负责防控工作信息的报送和通知。信息报送和通知由领导小组组长批示后统一执行。
2、疫情现场应急处置工作队
成立两支疫情现场应急处置工作队,领导小组调度应急队,按需求出动并接受应急处置指令,队员各负其责,严格做好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一队人员组成如下:
队长:
成员:
该队负责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二队人员组成如下:
队长:
成员:
该队负责消毒处理。
职责:按照有关传染病预防控制技术要求,开展重大传染病疫情伯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对疫情进行调查核实、判定性质,采取适宜的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向领导小组报告调查处置及进展情况,及时向检测检验组提供现场采样所需设备和仪器。指导或协同医疗机构开展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追踪调查密切接触者和管理,做好疫点和应急队员的消毒及个人防护,指导医疗机构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临时及终末消毒和医疗废物无害处理。应急期间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接到应急出动指令后,各带现场应急处置所需物品,第一时间到达指令地点。
3、检测检验组
组长:
成员
职责:按现场应急工作队提供的清单,及时准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时所需要的采样设备和仪器,检测检验所有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的血清及病原学标本,承担标本与菌(毒)株保存和运送等到工作,及时向中心领导和相关科室反馈检测结果。技术指导医疗机构采集所需要的标本。将需要送省市检测的标本能够及时送检。做好个人防护、对医疗废物按规范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
4、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消毒器械、个人防护用品和应急物资、车辆等储备、补充和调度,及时处理的医疗废物,全力配合宣传教育和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处置准备
各职能小组根据职责分工,要积极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一)制定和完善技术性方案
根据省市和县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结合疫情形势和全县传染病防控工作实际,卫生应急科室要制定或修订相关技术方案,经专家组商定后,由领导小组最后确定执行。
(二)培训和应急演练
疫情处置组成员要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传染病培训班,强化培训全县医院机构疫情防控的专业知识技能,整体提高全县疫情防控理论知识水平。适时组织开展以重大传染病疫情暴发为背景的现场应急模拟演练活动,每年最少两次,演练要注重实效,突出锻炼队伍、规范程序、加强协作、检验标准、增强能力等方面,具体要在疫情的发现与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实验室检测、病例管理、密接者追踪、感染防控和风险沟通等方面细化操作。
(三)安全管理
后勤保障组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库的安全管理,防止因储备条件不当、疏忽面造成的物品损毁、失火、失效和失盗等事件发生。实验室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标本的采集、运输、保管和检测的严格操作,确保生物安全和检测结果的准确和可靠。现场疫情处置组要注重个人防护,确保职业暴露及意外感染的发生。
(四)应急物资保障
继续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与管理制度建设,做好原有物资的损耗登记、失效补充和安全管理。由传防、检验、免疫规划等相关科室更新2015年应急物资计划,由办公室汇总后经指导小组负责人批示后定购。重点要储备的有防护用品如一次性防护服、内层棉布防护服、一次性外科口罩、N95口罩、乳胶手套、帽子、眼罩、脚套等;消毒药械如含氯消毒剂、医用酒精、5%碘伏、便携式喷雾器、棉签等;实验室检测试剂及耗材如拭子、病毒保存液、负压采血管、血清管等。
五、应急工作措施
(一)重大传染病疫情信息的识别与预警
疫情管理员负责实时动态监控“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及时浏览、审核传染病报告卡,及时处理和核实自动预警信息,密切关注异常情况,严判病例的“三间”分布,分析疫情的态势,评估近五年来的历史发病水平,预测暴发倾向,以最快捷的方式汇报单位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经中心主要领导审批授权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疫情处置,并按要求向县卫生局和上级业务部门报告。
(二)现场调查及疫情控制
1、流行病学调查。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接到中心领导小组的应急出动指令时,疫情现场应急处置工作队要按照相关传染病防控技术方案或指南,立即开展现场调查处置,在充分掌握病例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暴露及密切接触史、疫情的流行病学分布和流行因素、流行强度等疫情信息的基础上,综合研判,紧急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置措施,并适时向领导小组电话或书面呈报疫情防控及进展情况。
2、标本采集、保存、运送与检测。赴现场检测检验人员及时采集病例的相关生物学标本,包括病人的呼吸道、消化道标本和血清标本等,标本的采集要严格按照传染病标本采集与实验室检测策略操作,需要送上级检测的标本要按照生物安全的相关规定进行包装,于24小时内由检验专业人员送达。
3、个人防护与疫点消毒。处置重大传染病疫情时,流行病学调查、样本采集、疫点消毒、宣传教育等人员要参照相应的传染病防控技术指南或方案,采取适当级别的个人防护,及时对可能污染场所环境和物品的东西要严格消毒处理,随时和终末消毒原则及具体方法参照《消毒技术规范》。
(三)部门的协作与沟通
当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需要和农牧、公安、林业、食药监、教育、工商、检验检疫等部门沟通和协作时,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安排部署下,积极主动地与相关部门加强联系,健全联防联控机制,互通疫情防控工作动态。
六、严明工作纪律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中心相关规章制度,建立疫情防控工作的责任追究制度。24小时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严禁脱岗、离岗和电话转移。各职能小组成员要保持24小时开机状态,保证通讯畅通,接到疫情处置指令后,能在第一时间到达指定地点。在执行本预案时,出现失职、渎职、不服从统一指挥、调度,组织协调不力、措施落实不到位及发生重大失误,造成严重后果者,依据有关规定追究个人责任。
xx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篇4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对应急疏散演练的要求,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工作的指导,提升学校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我部研究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现印发给你们,供各地各校在日常安全管理和集中组织应急疏散演练时参考。
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
为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以下简称学校)应急疏散演练工作的指导,提升学校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安全素养,特制定本指南。
一、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条例》《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二、目的意义
本指南立足于提升应急疏散演练的实际效果,明确应急疏散演练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涵盖演练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等全过程,供学校在日常安全管理和集中组织应急疏散演练时参考。通过实战型应急疏散演练,进一步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提高逃生自救能力,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有序、迅速地安全疏散,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
三、适用范围
本指南对演练的各个环节、步骤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和规范性要求,适用于全国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在开展针对地震、火灾、校车事故等的应急疏散演练时参考。
四、基本原则
(一)精心准备,科学组织。学校要确保参演师生的生命安全,严防拥挤踩踏事故发生。要提前谋划,提出预案及早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尽量避开雨雪等恶劣天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保证疏散演练既安全有序又有效快速。
(二)着眼实战,注重细节。演练要立足于模拟紧急事件发生时的真实情景,要着眼于提高学校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各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师生的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学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演练方案并将其细化、落实到演练的各个环节,保障演练的整体组织及每个环节科学合理。
(三)明确目标,循序渐进。地震、火灾等灾害留给人们的逃生时间是有限的,一般是2分钟左右,应急疏散演练应明确最终的时间目标,原则上中学生2分钟以内,小学生3分钟以内完成。要从学校实际出发,设定合理的时间要求,通过经常性的演练逐步提升,最终达到设定的目标。
(四)立足实际,务求实效。演练要紧密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明确演练的主题,合理确定演练的时间、地点、参演人员、形式、内容、规模、疏散路线和保障措施等。要重视对演练效果及组织工作的评估、考核和总结,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务求到达实效。
五、演练准备阶段
演练准备阶段应包括:制定演练方案,成立演练组织结构,演练前安全教育及其他准备工作。
(一)制定演练方案
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应根据学校自身性质、地理位置、周边环境、教职工和学生人数、校园内建(构)筑物类型和数量等实际情况,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应应急预案制定。
演练方案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演练主题、演练目的意义、演练时间和地点、参与演练人员、演练组织结构及人员分工、演练准备工作、疏散路线、演练流程、保障措施、善后处置和信息报告等。演练方案应做到:内容完整、简洁规范、责任明确、路线科学、措施具体、便于操作。
相关要求:
1.应急疏散场所:通常利用操场、广场等设立应急疏散场所,应通风通畅,相对宽阔。应急疏散场所应远离高大建(构)筑物,与建(构)筑物的距离应大于其高度的三分之一;应避开有对人身安全可能产生影响的地段,如毒气体储放地、易燃易爆物或核放射物储放地、高压输变电线路等设施;避开陡坡等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疏散场地应有方向不同的两条以上与外界相通的疏散道路。
2.应急疏散通道: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禁止占用疏散通道;禁止将安全出口和教室、实验室、宿舍等安全门上锁或堵塞;应将房间的老式内开窗户改成外开式或平移式窗户,一楼窗户的防护栏应符合消防要求,应急情况下防护栏能迅速打开。
3.应急疏散路线:根据学生分布和建筑物结构,合理确定各班级疏散路线,合理分流。要建立规范,细化措施,保障大量学生在楼道相遇或意外情况发生等情况下不发生拥堵甚至踩踏。疏散路线要避免穿越公路、交通密集和易发生危险的路段。
4.应急疏散用语:教职工在组织学生避险、疏散的整个过程中,应使用规范、简短、明确的疏散用语。
5.应急警报信号:警报信号应具备很强的覆盖性、独立性和差异性,并考虑在断电等特殊情况下的备选方案。覆盖性:警报信号能有效地覆盖到学校的每个地点;独立性:在无法或不能及时采取广播等辅助手段的情况下,警报信号能独立向师生传递准确信息;差异性:与学校日常的铃声、广播声等声音要有所差异。避险信号和疏散信号也应有明显区分。
6.疏散时间:从疏散信号发出到全体师生(除伤病师生外)疏散完成,原则上楼层较低(4层以下)、安全出口合理、通道通畅的学校应控制在2分钟之内。
7.应急演练次数:中小学校每月至少要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幼儿园每季度至少要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应急疏散演练可与学校升旗、课间操、集体活动等相结合。在校生较多的城镇中小学、农村寄宿制学校要适当增加应急疏散演练的次数。应急疏散演练工作基础较好的学校要加强随机性应急疏散演练。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有住宿学生和晚自习学生的学校要重点加强就餐时间、午休时间和夜间应急疏散演练。使用校车的学校,还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校车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演练。可根据演练内容,以组、班或年级为单位进行小规模应急演练。
(二)建立演练组织机构
学校应根据演练方案的要求,建立健全演练组织机构。成立由校长、有关校领导及工作人员组成的演练指挥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演练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挥工作,同时落实每位成员在演练中的具体工作。设总指挥、副总指挥及相关成员。
主要职责:
1.全面负责应急疏散演练工作。总指挥要亲自组织,现场指挥,确保演练效果。
2.执行上级有关指示和命令,领导小组成员按其所在部门的职能、职责各负其责,认真做好应急疏散工作。
3.合理划定学校及周边应急疏散场地(避险场所)、疏散通道,明确应急疏散信号,设立应急疏散指示标志,教育学生熟悉和掌握应急疏散方案。
演练指挥部应下设若干小组,明确职责,落实人员。
1.组织协调组: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演练过程的协调指挥;信息的上传下达、对外联系等。
2.宣传报道组:负责安排演练前的宣传教育、演练的摄影、记录、计时、总结等。
3.疏散引导组:负责科学编制和张贴学校应急疏散路线图、班级应急疏散路线等;引导、组织师生安全有序疏散;帮助伤病学生疏散并妥善安置;疏散完成后协助其他各组工作。
4.抢险救护组:负责第一时间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遇险师生,视情况抢救重要财产、档案等;检查学生身心状况、进行临时救治和必要的心理疏导;演练中发生意外事故,负责将受伤师生尽快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域,并迅速联系急救中心或拨打120,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救护组应对受伤师生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为救治伤者赢得时间。预防次生灾害发生。
5.后勤保障组:负责治安保卫工作,布设演练场地,维护演练秩序,拉响演练警报;通讯、标识、广播、救助等演练所需物资装备的准备;检查、恢复学校水电、通讯等后勤保障设施。
各小组应设立负责人,统一协调本组工作。各小组演练前应充分了解本小组职责,并将职责落实到每位成员;演练中按照职责开展工作,在疏散完成后各小组负责人应及时向总指挥进行反馈、汇报。学校可视演练主题和学校实际情况调整演练组织结构,以保证演练质量。
(三)演练前宣传教育
学校应根据演练的主题,在演练前要依托校园网、校园广播、宣传橱窗、板报等传播载体,通过专题会议、班、校会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向全校师生宣讲疏散演练方案,让师生明确演练的必要性和基本步骤,熟悉疏散程序、疏散信号、疏散路线、疏散顺序、疏散后的集合场地和时间要求等。有针对性的组织师生学习安全知识,掌握避险、撤离、疏散和自救互救的方法、技能。
(四)演练前师生身体问询检查
演练前要对师生身体情况做一次问询检查,凡有特异体质(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等)的师生,演练前发烧、腿受伤等不宜进行紧张和奔跑活动的师生,要给予特殊考虑和安排。
(五)其他准备工作
1.加强协调宣传工作。演练前学校应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根据不同演练主题,教育部门、中小学要加强与公安、交管、地震、消防等部门的沟通协调,邀请专业人员到校指导,帮助学校完善方案,加强过程指导。学校可视情况通报相关部门和周边单位,并通过广播、网站、横幅标语等方式,预告演练的时间、地点、内容,避免发生误解、谣传和恐慌,保证演练安全顺利进行。
2.印制演练相关文件。包括演练方案、演练人员手册、演练脚本等;酌情配备需要的装备器材,如:胸挂式应急工作证和指挥员、安全疏导员标志,手电、应急灯、口哨、对讲机、手持扩音器、医疗急救箱、灭火器材、警戒线等。
3.张贴疏散线路图和指示标志。在每个教室、宿
舍、办公室内或门后张贴应急疏散示意图,在教学楼、宿舍楼、办公楼、实验楼等场所疏导通道的适当位置张贴应急疏散示意图和到达避险场的指示标识,避险场所应设置标有文字说明的指示标识、平面图和疏散示意图。指示标识、平面图和疏散示意图应当清晰完整、简洁规范、美观大方。
4.准备演练器材。演练前后勤保障组要提出演练经费申请计划,根据需要购置或准备演练所需的烟雾发生器、警报器、场地标志等物品。
六、演练实施阶段
演练实施包括避险科目、疏散科目。一般情况下,防震疏散演练依次实施避险科目、疏散科目;消防疏散演练直接实施疏散科目;其他应急疏散演练应结合实际进行具体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酌情增加或强化医疗救护、卫生防疫、人员搜救、治安维护、火灾处置、危化品处置等科目及内容。
(一)避险科目
1.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广播响起:“现在地震来袭,实施紧急避险”,同时避险警报信号(电铃声、警报声、哨声等)响起,长鸣60秒。
2.听到信号后,在教室、实验室、宿舍的教职工应第一时间通知学生地震来袭,进行避震。在实验室等地点的教职工应迅速关闭火源、电源、气源等,处理好易燃、易爆、易起化学反应的物品等。
3.师生避险要求:保持镇静,头脑清醒;就近蹲或躺在课桌、实验台、床铺的旁边或承重墙的墙根、墙角;用手或其他柔软物品等保护好头部,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缩小面积,不要靠近窗口,避开灯扇,避免被砸;视情况就近关闭火源、电源等。避险动作原则上在12秒内完成。
(二)疏散科目
1.火灾发生后或者地震暂停后,需要进行疏散时,广播响起:“现在发生火灾(现在紧急避险结束),全体师生立即疏散”,同时,疏散警报信号(电铃声、警报声、哨声等)长鸣,长鸣60秒,停30秒,反复两遍为一个周期,时间共3分钟。
2.在教室、实验室、宿舍等地点的教职工立即告知学生“按照疏散路线,快速疏散”,组织学生从前后门有序进行疏散,并且根据教室、实验室、宿舍等的位置,按照不同楼层,就近从疏散楼梯向下疏散。
3.学生立即向避险场所疏散,要求:沉着冷静,服从指挥;所有学生应做到快速、猫腰、护头、掩鼻(遇到浓烟时,可利用衣服、毛巾或者其他可利用的东西捂住口鼻,并尽量降低行走姿势,以免烟气进入呼吸道。如果烟气特别浓而使人感到呼吸困难,可贴近墙边爬行,因为近地处往往残留清新空气);不拥挤,不推搡他人,不起哄,不高声喧哗,不争先恐后,不拉手搭肩,不嬉戏打闹,不弯腰拾物,不逆流而行;在拥挤的人群中,注意双肘撑开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空间保证呼吸;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当自己摔倒时,应尽快爬起;当被踩踏时,要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脏器。
4.中高层楼房消防疏散逃生的有关要求:在7层以上中高层建筑物进行消防疏散时,严禁乘坐普通电梯(有条件的可以乘坐消防电梯)或跳楼逃生;处在10楼以下的学生可视情况利用楼梯道走廊向下逃生;12楼以上的学生,可视情况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后向天台奔跑或尽快寻找阳台等安全的地方躲避,等待专业人员的救援。有条件的学校可自备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设施离开危险楼层,也可用身边的绳索、床单、窗帘、衣服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从窗台或阳台沿绳缓滑到下面楼层,从而逃离起火层。
5.疏散引导组在第一时间赶到指定位置(楼梯口、转角处、楼门口等)引导疏散,指挥学生保持秩序,控制速度,逐次疏散。同时视实际情况可喊“大家注意脚下,防止滑倒;保持秩序,不要拥挤;注意保护头部,小心坠物;有人摔倒了,大家小心;不要向回跑、不要捡东西”等提示语。帮助有困难的人员疏散。如出现拥挤摔倒等突况,负责疏散引导的老师应立即向指挥部报告,等险情排除后,再组织学生有序撤出。待学生疏散完毕后,方可撤离。
组织协调组做好演练指挥、协调等工作;宣传报道组做好演练的记录(摄像、摄影等)和计时等工作;后勤保障组做好报警等工作;抢险救护组做好伤员救治等工作。
6.学生疏散到避险场所后,应按照班级形成队列在指定位置站好,避免混乱。班主任或负责统计的人员进行班级、年级人员统计;抢险救护组检查学生身体、心理状况,进行临时救治、心理疏导;后勤保障组检查学校各项设施、物资等。完成后,各小组负责人及时向总指挥报告,并根据总指挥的指令采取下一步行动。
7.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
七、演练总结阶段
(一)总指挥对演练进行现场总结讲评,内容主要包括演练组织情况,演练目标及效果,演练中暴露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
(二)结合演练的主题和目的,可适当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
(三)对演练场地进行清理恢复,回收整理演练物资装备。
篇5
(试行)
2019年5月23日
感染预防与控制(以下简称感控)是医疗管理的重要内容,做好感控工作对保障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等要求,指导医疗机构开展感控工作,提高感控水平,制定感控基本制度。本制度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遵守和严格执行的基本要求,具有“底线性”、“强制性”。
一、感控分级管理制度
(一)涵义。是指导和规范医疗机构建立层级合理、专兼结合、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感控分级管理组织体系,并有效开展感控工作的规范性要求。
感控分级管理组织体系的各层级主体包括:医院感控委员会、感控管理部门、临床与医技科室感控管理小组,以及感控专(兼)职人员等。
感控涉及的相关职能部门包括但不限于医务、药学、护理、信息、总务后勤、医学装备、质量控制,以及教学科研等管理部门;涉及的临床与医技科室包括全部临床学科、专业,并覆盖各学科、专业所设立的门(急)诊、病区和检查治疗区域等。
(二)基本要求。
1.按规定建立感控组织体系,结合本机构规模和诊疗活动实际,配置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感控专兼职人员。
2.明确感控组织体系的管理层级与责任主体。管理层级有“医疗机构、感控管理部门和临床科室”三级管理和“医疗机构、临床科室”二级管理两种基本模式,后者主要适用于依规定不需要设置独立感控管理部门的医疗机构。采用二级管理模式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置专(兼)职感控管理岗位。
3.明确管理体系中各层级、各部门及其内设岗位的感控职责;明确各层级内部、外部沟通协作机制。
4.教育引导全体工作人员践行“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的理念,将感控理念和要求融入到诊疗活动全过程、全环节、全要素之中。
5.规范预检分诊工作,落实医疗机构内传染病防控措施。将发热伴有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症状,以及其他季节流行性感染疾病症状、体征的就诊者纳入医疗机构预检分诊管理;将基于特定病种、操作和技术等的感染防控核心措施纳入重点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和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与管理。
二、感控监测及报告管理制度
(一)涵义。是医疗机构根据感控工作需要,对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等数据信息开展收集、分析、反馈,以及依法依规上报等活动的规范性要求。
(二)基本要求。
1.制订并实施可行的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监测与报告管理规定,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监测的类型、指标、方法以及监测结果的反馈等;明确监测责任主体、参与主体及其各自职责;强化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履行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监测与报告义务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
2.为开展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监测提供物资、人员和经费等方面的保障;积极稳妥地推动信息化监测工作,并将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的监测质量、结果评价及数据利用等纳入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考核体系。
3.加强对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监测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管,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及效果评价。
4.完善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监测多主体协调联动机制和信息共享反馈机制,确保监测工作顺利开展,监测结果能够有效应用于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的实践。
三、感控标准预防措施执行管理制度
(一)涵义。是医疗机构中各相关主体自觉、有效、规范地执行感控标准预防措施的规范性要求。
(二)基本内容。标准预防主要包括手卫生、隔离、环境清洁消毒、诊疗器械/物品清洗消毒与灭菌、安全注射等措施。医疗机构应当加强资源配置与经费投入,以保障感控标准预防措施的落实;不得以控制成本和支出为由,挤占、削减费用,影响标准预防措施的落实。
1.手卫生。
(1)涵义。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依据标准预防的规定和诊疗活动的需要,合理配置手卫生设施、持续推动和优化手卫生实践的规范性要求。
(2)基本要求。
①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制订符合本机构实际的手卫生制度,全面推动手卫生的实施。
②指定相关部门负责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培训、实施、监测和考核等工作;定期开展覆盖全体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临床科室是手卫生执行的主体部门,日常实施自查与监督管理。
③根据不同部门和专业实施手卫生的需要,为其配备设置规范、数量足够、使用方便的手卫生设备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流动水洗手设施、洗手池、洗手液、干手设施、速干手消毒液,以及手卫生流程图等。重点部门、区域和部位应当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④建立并实施科学规范的手卫生监测、评估、干预和反馈机制,不断提升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
2.隔离。
(1)涵义。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过程中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感染传播风险,依法、规范地设立有效屏障的规范性要求。
隔离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明确或可能的感染传播能力的人员,对其按照感染源进行隔离;另一类是具有获得感染可能的高风险目标人员,对其进行保护性隔离。隔离屏障包括物理屏障和行为屏障。物理屏障以实现空间分隔为基本手段,行为屏障以规范诊疗活动和实施标准预防为重点。
(2)基本要求。
①根据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及特点,制订并实施本机构的隔离措施管理规定。
②对需要实施隔离措施的患者,应当采取单间隔离或同类患者集中隔离的方式;对医务人员加强隔离技术培训;为隔离患者和相关医务人员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隔离患者所用诊疗物品应当专人专用(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
③在严格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按照疾病传播途径和防控级别实施针对性隔离措施。
④加强对隔离患者的探视、陪护人员的感控知识宣教与管理,指导和监督探视、陪护人员根据患者感染情况选用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
⑤对隔离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督查、反馈,并加以持续质量改进。
3.环境清洁消毒。
(1)涵义。是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诊疗区域的空气、
环境和物体(包括诊疗器械、医疗设备、床单元等)表面,以及地面等实施清洁消毒或新风管理,以防控与环境相关感染的发生和传播的规范性要求。
(2)基本要求。
①确定实施环境物表清洁消毒的主体部门及监管部门,明确各部门及相关岗位人员的职责。
②确定不同风险区域环境物表清洁消毒的基本规范、标准操作流程和监督检查的规定,并开展相关培训。
③规范开展针对诊疗环境物表清洁消毒过程及效果的监测。
④制订并严格执行感染暴发(疑似暴发)后的环境清洁消毒规定与床单元终末处置流程。
⑤明确对空调通风系统、空气净化系统与医疗用水实施清洁消毒、新风管理和进行监管的主体部门及其职责,制订并执行操作规程及监测程序。
4.诊疗器械/物品清洗消毒和/或灭菌。
(1)涵义。是医疗机构对临床使用的诊疗器械和物品正确地实施清洁消毒和/或灭菌处置的规范性要求。
(2)基本要求。
①根据所使用可复用诊疗器械/物品的感染风险分级,选择适宜的消毒灭菌再处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形式的清洁、低水平消毒、中水平消毒、高水平消毒和/或灭菌等;相关操作人员应当做好职业防护。
②在实施消毒灭菌处置前应当对污染的器械/物品进行彻底清洗。但针对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在灭菌处置前应当先消毒。
③建立针对内镜、外来器械、植入物等的清洗消毒灭菌管理规范和相应标准操作规程,做好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监测和反馈。
④诊疗活动中使用的一次性使用诊疗器械/物品符合使用管理规定,在有效期内使用且不得重复使用。
⑤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灭菌产品应当符合相应生产与使用管理规定,按照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
⑥器械/物品清洗、消毒、灭菌程序符合标准或技术规范的规定,做好过程和结果监测,建立并执行质量追溯机制和相应的应急预案。医疗机构对经清洗消毒灭菌的器械/物品应当采取集中供应的管理方式。
5.安全注射。
(1)涵义。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为有效防范因注射导致的感染风险所采取的,对接受注射者无害、使实施注射操作的医务人员不暴露于可避免的风险,以及注射后医疗废物不对环境和他人造成危害的临床注射活动的规范性要求。
(2)基本要求。
①制订并实施安全注射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明确负责安全注射管理的责任部门和感控部门或人员的监督指导责任;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安全注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严格实施无菌技术操作。
②诊疗活动中使用的一次性使用注射用具应当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废弃;使用的可复用注射用具应当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清洗灭菌;杜绝注射用具及注射药品的共用、复用等不规范使用。
③加强对注射前准备、实施注射操作和注射操作完成后医疗废物处置等的全过程风险管理、监测与控制,强化对注射全过程中各相关操作者行为的监督管理。
④提供数量充足、符合规范的个人防护用品和锐(利)器盒;指导、监督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正确处置使用后的注射器具。
四、感控风险评估制度
(一)涵义。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感控风险开展的综合分析、评价、预判、筛查和干预等活动,从而降低感染发生风险的规范性要求。感控风险评估种类主要包括病例风险评估、病种风险评估、部门(科室)风险评估、机构风险评估,以及感染聚集、流行和暴发等的风险评估。
(二)基本要求。
1.医疗机构及其科室、部门应当根据所开展诊疗活动的特点,定期开展感控风险评估。
2.明确影响本机构感控的主要风险因素和优先干预次序。
3.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合理设定或调整干预目标和策略,采取基于循证证据的干预措施。
4.建立并实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开展感染高危人员筛查的工作机制。
五、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涵义。是医疗机构为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引发的感染及其传播,根据本机构多重耐药菌流行趋势和特点开展的监测、预防与控制等活动的规范性要求。
目前要求纳入目标防控的多重耐药菌包括但不限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铜绿假单胞菌(CR-PA)等。
(二)基本要求。
1.制订并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明确各责任部门和岗位的分工、职责和工作范围等。
2.依据本机构和所在地区多重耐药菌流行趋势和特点,确定多重耐药菌监控范围,加强信息化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重点部门和易感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
3.加强感染防控、感染病学、临床微生物学、重症医学和临床药学等相关学科的多部门协作机制,提升专业能力。
4.加强针对本机构相关工作人员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培训。
5.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核心措施,核心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手卫生、接触隔离、环境清洁消毒、可复用器械与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无菌技术操作、标准预防、减少侵入性操作,以及必要的针对环境和患者的主动监测和干预等。
6.规范病原微生物标本送检,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选择并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六、侵入性器械/操作相关感染防控制度
(一)侵入性器械相关感染防控制度。
1.涵义。是诊疗活动中与使用侵入性诊疗器械相关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活动的规范性要求。
侵入性诊疗器械相关感染的防控主要包括但不限于: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和透析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2.基本要求。
(1)建立本机构诊疗活动中使用的侵入性诊疗器械名录。
(2)制订并实施临床使用各类侵入性诊疗器械相关感染防控的具体措施。
(3)实施临床使用侵入性诊疗器械相关感染病例的目标性监测。
(4)开展临床使用侵入性诊疗器械相关感染防控措施执行依从性监测。
(5)根据病例及干预措施依从性监测数据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二)手术及其他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防控制度。
1.涵义。是诊疗活动中与外科手术或其他侵入性操作(包括介入诊疗操作、内镜诊疗操作、CT/超声等引导下穿刺诊疗等)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活动的规范性要求。
2.基本要求。
(1)建立本机构诊疗活动中所开展手术及其他侵入性诊疗操作的名录。
(2)制订并实施所开展各项手术及其他侵入性诊疗操作的感染防控措施,以及防控措施执行依从性监测的规则和流程。
(3)根据患者病情和拟施行手术及其他侵入性诊疗操作的种类进行感染风险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感染防控措施。
(4)规范手术及其他侵入性诊疗操作的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
(5)实施手术及其他侵入性诊疗操作相关感染病例目标性监测。
(6)开展手术及其他侵入性诊疗操作相关感染防控措施执行依从性监测。
(7)根据病例及干预措施执行依从性监测数据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七、感控培训教育制度
(一)涵义。是医疗机构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开展针对性、系统性、连续性的感控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训教育活动的规范性要求。感控培训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培训目标、适用对象、进度安排、实施方式,以及考核评估等。
(二)基本要求。
1.医疗机构人力资源、医疗、护理、教育科研和后勤保障等相关管理职能部门和各临床、医技科室应当将感染防控相关内容纳入所开展的培训教育之中。各部门和临床、医技科室应当根据培训对象制订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2.明确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工作人员接受感控知识培训的形式、内容与方法等,并做好培训教育组织管理工作。
3.制订并实施感控知识与技能培训教育考核方案,将考核结果纳入相关医务人员执业资质(准入)、执业记录和定期考核管理。
4.向陪护、探视等人员提供感控相关基础知识宣教服务。
八、医疗机构内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制度
(一)涵义。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过程中出现的感染疑似暴发、暴发等情况,依法依规采取预警、调查、报告与处置等措施的规范性要求。
(二)基本要求。
1.建立医疗机构内感染暴发报告责任制,强化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定位;制订并执行感染监测以及感染暴发的报告、调查与处置等规定、流程和应急预案。
2.建立并执行感染疑似暴发、暴发管理机制,组建感控应急处置专家组,指导开展感染疑似暴发、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置。
3.强化各级具有报告责任主体履职情况的监督问责。在诊疗过程中发现短时间内出现3例或以上临床症状相同或相近的感染病例,尤其是病例间可能存在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共同暴露因素或者共同感染来源时,无论有无病原体同种同源检测的结果或检测回报结果如何,都应当按规定逐级报告本机构感控部门(或专职人员)和法人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4.制订并实施感染疑似暴发、暴发处置预案。处置预案应当定期进行补充、调整和优化,并组织开展经常性演练。
九、医务人员感染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预防、处置及上报制度
(一)涵义。是医疗机构感染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预防、处置和上报等活动的规范性要求。
感染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按传播途径分类,主要包括血源性暴露、呼吸道暴露、消化道暴露和接触暴露等。
(二)基本要求。
1.建立适用于本机构的感染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预防、处置及上报规范和流程,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明确管理主体及其职责;制订并执行适用的预防、处置和报告流程;实施监督考核等。
2.根据防控实践的需要,为医务人员提供数量充足、符合规范要求的用于防范感染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风险的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以及其他支持、保障措施。
3.对医务人员开展有关预防感染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培训教育,感染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高风险部门应当定期进行相关应急演练。
4.建立医务人员感染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报告管理体系与流程。
5.对发生感染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暴露后评估、处置和随访,严格按照相关防护要求采取检测、预防用药等应对处置措施。
6.建立并执行预防感染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相关医务人员疫苗接种管理制度。
十、医疗机构内传染病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涵义。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依法依规开展本机构内传染病相关感染防控活动的规范性要求。
(二)基本要求。
1.诊疗区域空间布局、设备设施和诊疗流程等符合传染病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要求。
2.确定承担本机构内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预防和控制工作的主体部门、人员及其职责;明确感控管理部门或人员指导监督本机构内传染病相关感染防控工作开展的职责。
3.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要求,重点询问和关注就诊者发热、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皮肤损害等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并了解就诊者症状出现以来的就医、用药情况。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的救治条件时,应当规范采取就地隔离或转诊至有能力救治的医疗机构等措施。
篇6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人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1 PM2.5的危害
实际上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本质上讲是颗粒物表面吸附的各种化学物质对健康的影响,比如吸附了致癌物就有致癌效应,吸附了二口恶英就有生殖危害,要是吸附了重金属就有重金属的危害,关键是要看吸附了哪种化学物质。
1.1 引发呼吸道阻塞或炎症
人就像一部精密的仪器,每一个结构都是适应环境的结果。人体的呼吸系统天然地有着阻挡污染物的能力,那些较大的污染物在经过鼻腔、咽喉时就已经被阻挡,即便是能够进入气管、支气管的污染物,也可以随着气管内纤毛的运动,以痰的形式被运送出呼吸道。不过,人体也处处存在漏洞,对于微小的颗粒物,呼吸系统的屏障就无能为力。
穿越屏障以后,细小的颗粒物开始以各种形式在呼吸道中兴风作浪。一个最直接的方式是,这些细微的颗粒物本身,滞留在敏感的呼吸道中,引起局部的阻塞和炎症。研究显示,2.5μm以下的颗粒物中约75%在肺泡内沉积。我们可以想象,眼睛里进了沙子,眼睛会发炎。呼吸系统的深处,也是一个敏感的环境,细颗粒物作为异物长期停留在呼吸系统内,同样会让呼吸系统发炎。
1.2 致病病毒搭“顺风车”入体内致癌
不要以为只要远离大鱼大肉的不良饮食习惯,就能躲开心血管疾病,细颗粒物也有很多“办法”诱发心血管疾病。比如,细颗粒物可以直接进入血液,诱发血栓的形成。另一个间接的方式是,细颗粒物刺激呼吸道产生炎症后,呼吸道释放细胞因子引起血管损伤,最终导致血栓的形成。
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城市大气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与居民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多环芳烃进入人体的过程中,细颗粒物扮演了“顺风车”的角色,大气中的大多数多环芳烃吸附在颗粒物的表面,尤其是粒径在5mm以下的颗粒物上,大颗粒物上的多环芳烃很少。也就是说,空气中细颗粒物越多,人体接触致癌物――多环芳烃的机会就越多。
1.3 影响胎儿发育造成缺陷
近年的一些报告显示,人类的生殖能力正在明显下降,环境污染被认为是罪魁祸首。来自波希米亚北部的一项调查,对接触高浓度PM2.5的孕妇进行了研究,发现高浓度的细颗粒物污染可能会影响胚胎的发育。更多的研究发现,大气颗粒物质的浓度与围产儿、新生儿死亡率的上升,低出生体重、宫内发育迟缓,以及先天功能缺陷具有相关性。
1.4 通过气血交换进入血管
研究者们从肺脏的毒理学研究人手:以PM2.5对4组大鼠每天进行1次染毒,连续进行3d。对这些大鼠的肺灌洗液并对肺组织病理切片分析后发现,PM2.5能够引起肺部血管通透性的改变、肺细胞损伤和加重氧化应激损伤,在高剂量染毒组,大鼠肺部炎性细胞渗出,肺间隔水肿。“种种证据表明,目前这些小颗粒物对细胞损伤已是公论。”当这些小东西进入人体后,一般直接到达支气管和肺泡,甚至可以进入血液,其吸附的重金属氧化物或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危害很大。
今年公开发表的一项研究以甘肃某镍开采冶炼区为PM2.5采集区。研究者发现,在镍污染区大气中,PM2.5含镍剂量是实验对照区的65倍,长期暴露于PM2.5中,高浓度的镍会增加对细胞的损害。该实验用来测试的细胞叫做“血管内皮细胞”,是一种连续被覆在全身血管内膜的一层细胞群。在研究者看来,内皮层不仅仅是血液和组织的屏障,其损伤及功能紊乱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2 目前国内的现状
我国目前PM2.5超标情况比较严重。若按照国际标准,我国90%的省会城市严重超标。“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如果采用PM2.5的测定标准,目前70%左右的空气质量合格率将下降到20%甚至更低。室内有PM2.5吗?有学者表示,使用柴油发动机的大型车辆、马路边、大公交站、街边烧烤、餐馆炒菜等,PM2.5的浓度都会增高。室内PM2.5广泛存在于吸烟产生的烟雾、空调系统和打印机产生的粉尘以及室外进入的细微颗粒中。
3 PM2.5指数飙高的原因
燃料燃烧、扬尘、汽车尾气、工业生产等都是影响PM2.5浓度的重要因素。空气中的二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气态污染物,在阴霾天等特定气象条件下,极容易转化成二次颗粒物,成为PM2.5的重要来源。
4 防范PM2.5对健康的危害的措施
少开车,堵车就熄火,避免汽车空转。汽车尾气不仅危害长时间在道路周边的人,也危害司机本身,特别是长时间堵车、汽油得不到完全燃烧时。所以最好少开车,长时间堵车时最好熄火,尽量少开窗。
严禁近郊私自焚烧垃圾和枯草败叶。私自焚烧是很多农户和企业处理垃圾最便捷的方式。但私自焚烧所产生的二口恶英、烟尘颗粒等有毒物质,会使周边的城市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毒雾”。
有暖气的地区降低室内温度。在北方大多数地区,还是依靠燃煤供暖。煤污染不仅会带来二氧化硫,还会排放烟尘,增加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所以,暖气最好控制在20℃以内。
阴霾天气戴口罩。大雾天如果长时间待在户外,最好戴上口罩。回到家后一定要及时洗脸、洗手、漱口。最好用棉签蘸点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洗鼻腔。普通口罩的阻挡效果并不好,而医用N95口罩,在阻挡比如煤尘、水泥尘、酸雾等可吸入颗粒物的过滤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篇7
护理安全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由于口腔诊疗的特殊性及人们对口腔健康意识的增强,使得口腔门诊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也日益暴露出来。
1 口腔门诊安全隐患及原因分析
1.1 护患纠纷
1.1.1 护士自身素质:知识结构,技术水平和能力,相对于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存在着差距[2]。近年来由于聘用护士增多、流动性加大,护士口腔专业知识缺乏,经验不足,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不能及时了解就诊患者的心理需求,或对患者的询问,解释告知不到位,使患者产生不满情绪,导致纠纷发生。如导诊护士专科知识缺乏,不能满足病人的咨询或发生导诊误导,导致病人重复挂号排队。
1.1.2 患者因素:随着患者对口腔保健意识及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患者对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的期望值过高,同时由于医疗费用的提高和医疗纠纷不断曝光及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使得患者在就诊时就对医务人员抱有不信任情绪,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纠纷。
1.1.3 就诊环境差,就诊流程繁琐:我院口腔门诊由于建筑结构的影响,布局不合理,不能提供一站式服务,患者需重复排队划价、交费、取药等。预约制度不健全,在就诊高峰期间导致病人候诊时间过长甚至有退号现象等导致病人投诉,引起纠纷。
1.2 医院感染的危险 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来自病人口腔中的分泌物,血液及大量的共生微生物。
1.2.1 口腔诊疗的特殊性:口腔门诊患者流动性大、就诊次数多。患者口腔及呼吸道的细菌可因飞沫、气溶胶造成空气污染,从而导致肺结核、肺炎、流感等疾病的传播。
1.2.2 口腔器械的复杂性:口腔治疗中使用的器械种类繁多,且器械结构复杂,价格昂贵,这给器械消毒灭菌带来了困难。如牙科综合治疗台内水气路系统结构复杂,高速运转的设备在停转时瞬间可产生较强的回吸作用,使水气管道污染。若消毒灭菌处置不当,极易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在口腔诊疗工作中医护人员要使用多种锐器物如探针、扩锉针、拔髓针等,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
1.2.3 医务人员无菌观念不强,不注重标准预防:长期以来口腔科医务人员均认为口腔本身就是一个污染的环境,不可能做到无菌操作。工作中往往只注重自身的防护,忽视了对患者的保护。
1.3 药物不良反应 由于在门诊治疗结束后患者均离开医院,若忽视了用药告知及注意事项,在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后不能得到及时观察和救治,导致医疗纠纷。如麻醉药、丁香油、塑化液、甲酚醛等口腔科用药及镍铬、银汞等修复材料引起的过敏反应,封亚砷酸失活剂使用不当引起药物性根尖周炎和黏膜牙槽骨坏死。使用四环素类药物致使儿童牙齿发育缺陷等。
1.4 意外事件 口腔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主要有断针、拔错牙、颞颌关节损伤、老年人患心脑血管病比例高,可由于紧张导致意外等。主要因护理人员专业基础知识缺乏,临床经验不足,椅旁护理配合不当或违反操作规程所致。
2 防范措施
2.1 健全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制度是护理安全的有力保证[3],认真落实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无菌操作制度,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鼓励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定期分析总结护理不良事件,并进行整改。对典型案例进行讨论,防患于未然,提高护理安全意识。
2.2 加强护患沟通,改善就诊流程 增强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改善服务态度 规范服务行为,把对患者的尊重、理解、人文关怀体现在患者就诊的全过程 。加强护患沟通,充分了解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需求,以真挚、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满足患者的需求。改善就诊环境,为病人提供报刊杂志及健康教育专栏,消除病人由于等待引起的焦虑;改善就诊流程,提供一站式服务,对行动不方便者,可由护士代劳或提供上门服务;合理配置护士,安排有一定工作经验及专业知识丰富的护士担任分诊、导医、咨询工作。完善挂号预约制度,避免候诊时间过长。
2.3 加强口腔专科技术及急救技术培训 由于四手操作的普及和口腔科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应用,要求护士不断学习并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流程,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口腔门诊护士普遍对急救技术掌握不够熟练,缺乏应急能力。因此,应加强护士急救知识、急救技术和急救设备使用的培训,及对突发事件如病人跌倒、突发晕厥、心跳呼吸骤停、药物过敏性休克等应急预案的防范训练,强化护士在急救事件中的应对能力。
2.4 加强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强化无菌观念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和无菌操作原则和口腔器械消毒隔离制度。器械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环境及物体表面要定期消毒并进行监测。医疗废物严格分类,正确处理。
2.5 对意外事件做到提前预防 护士应协助医生对就诊患者进行初步的评估,了解其基本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状态。如老年病人了解血压、近期有无心脏病发作史、糖尿病及血糖控制情况、女性患者应了解是否是月经期,了解有无过敏史等。对胆小、紧张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在空腹状态下治疗。对地面湿滑,易摔倒地方应有警示。
2.6 加强告知义务 患者作为一名特殊消费者,在接受治疗护理的过程中,有权利并希望知道其正在接受的治疗目的、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以及应该承担的风险,特殊检查治疗应征得病人同意,履行签字手续。对所用药物及根管治疗后的患者、新安装义齿的患者、拔牙术后、正畸治疗患者等应告知其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3 小结
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提高的前提,是防范医疗事故和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4]。日常工作中要学会评估和识别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及信号,定期分析讨论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 华卓君,杨淑洁.加强护理安全细节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8,8(4):5152.
[2] 孙晓兰.浅谈护理与护理纠纷[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8,3(3):243244.
篇8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前后路联合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9(a)-0146-03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多为老年人,部分CSM患者存在脊髓前后方均受压的症状,当对脊髓前方局部压迫超过颈椎管的50%时,临床上治疗方案争议较大,但大多数学者主张采用前后路联合减压手术治疗[1-4],本科2005年4月~2011年1月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重型CSM 28例,效果良好,现就治疗此病时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28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28~69岁,平均47.3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渐进性感觉、运动障碍,X线片显示患者颈椎管发育性或退变性颈椎管狭窄,MRI显示脊髓前后方均存在严重压迫,呈不对称性串珠样改变;所有患者脊髓前方局部椎管侵占率≥50%[1]。其中,椎间盘退变突出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12例,合并退变性颈椎管狭窄者7例;后纵韧带骨化合并颈椎管狭窄者9例。突出节段:C5~7 5例、C4~6 10例、C4~7 5例、C3~5 5例、C3~7 3例。JOA评分为5~14分,平均(8.5±2.3)分,其中,>10分18例,
1.2 手术方法
患者先采取俯卧位行颈椎后路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完成后改仰卧位,肩背及颈后部垫薄垫子以使颈椎轻度后伸。所有患者均采用颈前右侧横切口,逐层切开并显露椎前筋膜后,在病变椎间隙插入克氏针,透视侧位确认为病变节段。切除病变节段的椎间盘、椎体后缘增生的骨赘,彻底减压椎管。对存在后纵韧带骨化的患者,采用椎体次全切术,逐步显露出后纵韧带骨化块,用磨钻均匀磨薄骨化块,然后钻磨骨化块的上、下端和两侧与正常韧带交界处的骨质,直至暴露后纵韧带未骨化部[5],在骨化和未骨化交界处切开,使后纵韧带骨化块成为一个薄片状或条状的游离骨岛,然后用神经剥离子轻柔分离骨化块与硬脊膜之间的粘连,取出粘连于硬膜囊的骨化块[6]。取自体髂骨块,植入椎体间隙,前路钛板固定。手术完成,术后应用颈围领保护1~2个月,应用脱水剂及激素3~7 d。
1.3 护理方法
1.3.1 术前护理
1.3.1.1 呼吸功能锻炼 重型CSM患者以老年人占多数,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低下症状,易引起肺部感染及肺通气量下降。因此,术前应重视此病患者的呼吸功能锻炼。①吹气球练习:鼓励患者一次将气球吹得尽可能大,然后放松5~10 s,再次重复上述动作。3~5次/d,每次15~30 min。②有效咳嗽练习:让患者进行深吸气至极后连续小声咳嗽,将痰液咳到支气管口后,用力将痰液咳出。
1.3.1.2 气管推移训练 术中为显露颈椎体前方,需将气管牵拉开,易于术中牵拉气管,减少术后反应,术前应进行常规气管推移试验。训练方法:术前3~5 d指导患者用手将气管向左推移至颈中线,每次持续20~40 s,3~10次/d,并视其耐受程度适当增加持续时间[7]。
1.3.1.3 俯卧位练习 患者每天练习2~3次,开始时每次20 min,逐渐增加至1 h,并测量练习前后患者心率、血压。
1.3.1.4 颈围领适应性佩戴训练 观察颈围领大小是否合适,并进行必要修剪,训练佩戴围领时进食、轴位翻身、起床的方法。
1.3.2 术后护理
1.3.2.1 护理 应保持颈椎的稳定性,在翻身、搬动以及吸痰等护理活动中,注意翻身时保持患者的头、颈、肩、躯干为一条直线,1人扶患者头、肩部,另一人扶患者躯干、四肢,同步进行,避免扭转颈椎,以维持颈椎的稳定性,防止植骨块及内固定松动移位。术后每2~4小时翻身1次,注意侧卧时在肩、背、臀、双下肢垫枕,以维持身体与床成45°。
1.3.2.2 引流管及切口护理 颈椎前路止血不彻底、术后引流不畅或患者凝血功能不良等原因,均可导致切口出血,从而引起颈部血肿、窒息等并发症,多发生在手术后12~48 h。临床表现为颈部肿胀、呼吸困难、出现三凹症,严重者引起窒息,甚至死亡。因此,术后应充分引流并保持引流通畅,及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敷料渗湿时及时更换并观察颈部切口情况。于床边常规备气管切开包,出现血肿压迫时,协助医生立即打开颈部切口、清除血肿、彻底止血。
1.3.2.3 呼吸系统护理 术后24~72 h是脊髓水肿的高峰期,在此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及节律、胸廓起伏的幅度、胸式呼吸的强弱、心率、血压以及口唇和指甲有无发绀、面色的变化等,持续心电监护及监测血氧饱和度,根据血氧饱和度调整氧流量,动态记录并比较。一旦观察到患者血氧饱和度
1.3.2.4 颈脊髓神经功能护理 颈椎减压术的最终目的是恢复已受损的颈部脊髓功能。术后每4小时让患者听指令活动四肢,观察患者四肢运动、感觉等颈部脊髓神经功能情况,准确记录,并与术前对比观察。一旦发现四肢肌力较术前加重,立即通知医师,防止可能存在的硬膜外血肿、脊髓水肿等情况被漏诊。
1.3.2.5 发热护理 中枢性高热是颈椎病术后最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状,首先行酒精擦浴,然后在患者腋下、头部放置冰袋、冰帽等物理降温措施,如果体温>38.5℃时,加用药物降温。
1.3.2.6 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由于患者卧床,四肢活动减少,血液流动减慢、淤滞,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应嘱咐患者“除了颈部不动,什么都要活动”。让患者抬高下肢放置在被褥上,使下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 cm;术后立即行足部屈伸运动,观察并记录下肢的肿胀程度、温度、肢端颜色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1.3.2.7 喉上和喉返神经损伤护理 前路手术在暴露过程中,为显露椎体正前方,需要牵拉食管气管,容易造成喉上或喉返神经损伤。喉返神经损伤的表现为术后出现明显的声音嘶哑,喉上神经损伤的表现为在饮水或进流质饮食时容易发生误咽而呛咳,应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发声训练[8],暂禁饮食2~3 d。
1.3.3 出院指导
出院后患者的四肢康复治疗尤为重要[9],出院前应教会患者及其家属训练的方法,让患者及其家属明白功能锻炼是促进脊髓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出院后继续戴颈围2~3个月,限制颈部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及跌倒。每月来院复查X线片。饮食方面注意进食含钙高的食品,积极防止、治疗骨质疏松症,促进骨骼愈合。每天进行四肢主被动功能锻炼。
1.4 临床评价标准
手术前后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 Orthopaedic Assoctiation,JOA)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脊髓功能评分,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改善率=(随访时评分-术前评分)/(17-术前评分)×100%。改善率≥75%为优,改善率≥50%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术后随访10个月~6年,平均29个月。前路植骨及后路门轴处全部骨性愈合。患者截瘫平面下移,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4例出现肩部放射痛,给予脱水剂、物理治疗等治疗,1周后消失,无一例出现颈5神经根麻痹,无肺不张现象发生。本组有1例患者术后当晚出现呼吸困难、颈部肿胀,护士及时发现后,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协助医师行床边切口拆开,彻底清除血肿、开放减压,由于处理及时,未导致严重后果。有3例患者术后出现高热,经医护人员采取综合降温措施后体温降至正常。有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声音嘶哑,2例患者饮水时有呛咳,经对症护理,术后3 d好转,1周后恢复正常。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脱出、断裂等并发症发生。全部病例均在术后10个月进行JOA评分,术前(7.96±1.56)分,术后10个月(15.38±2.55)分,改善率为76.97%,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脊髓前后方均受压的CSM是颈脊髓受压明显且临床表现严重的一类颈椎病,以颈椎退变为病理基础,具有以下特点:①颈椎退变广泛,影像学表现为多节段椎间盘突出、广泛的增生或后纵韧带、黄韧带骨化肥厚,脊髓压迫广泛且严重;②病程较长,症状严重,患者对治疗无信心;③年龄偏大、体质差,常合并多系统疾病。
颈椎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时间长、危险性高,因此,为使此类患者能够尽快恢复健康、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围术期护理的重点应加强心理护理,进行个体化的健康宣教;通过医护患之间的密切配合,术前评估、记录患者四肢的感觉、活动、肌力和大小便等情况;术后48 h、尤其是术后24 h内,加强护理巡视,加强脊髓损伤加重的早期观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有效的应急预案;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积极预防肺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保持颈椎稳定性,加强基础护理,采取循序渐进的术后康复训练,为保证患者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创造了条件。
综上所述,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危险性高,为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及更好地使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围术期护理治疗、功能康复、程序化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 孙宇,潘胜发,张凤山,等.椎管狭窄合并巨大椎间盘突出或骨赘的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16(5):346-350.
[2] Miyata K,Marui T,Miura J,et al.Kinetic analysis of the cervical spinal cord in patients after spinous process-splitting laminoplasty using a kinematic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echnique[J].Spine,2006,31(19):690-697.
[3] 吴华荣,魏运栋,吴占勇,等.重症脊髓型颈椎病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次序的选择[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16(2):111-114.
[4] 方加虎,贾连顺,周许辉,等.严重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减压的安全术式探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18(1):24-27.
[5] 王海蛟,李玉伟,许纬洲.微型磨钻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J],1999,19(5):313-314.
[6] 李玉伟,王海蛟,王玉记,等.后路单开门与一期前后路手术减压治疗前后受压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 3(20):99-102.
[7] 汪四花,林芬,盛少英.13例齿状突骨折合并下颈椎损伤同期手术治疗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6):515-517.
[8] 杜艳霞,谢菲.198例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天津护理,2010,18(6):311-312.
篇9
【关键词】 职业伤害;安全防护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时刻面临着职业伤害。职业伤害(Occupational Injuries)是指工作中某些职业危害因素导致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包括职业性危害等导致的损伤和与工作有关的疾病。而血液净化中心是职业伤害的高危场所,血液净化护士长期暴露于多种职业伤害因素中,如不注意自我防护更易造成职业性损伤,严重的甚至威胁生命。因此血液净化护士应能识别常见职业伤害的危险因素,懂得如何自我防护,才能尽可能减少和避免职业伤害,以保障自身安全和健康。现将常见的职业伤害因素与安全防护措施报告如下。
1 常见的职业伤害因素
1.1 物理因素
1.1.1 噪音 血液净化中心床位拥挤,各种治疗机器、水处理装置、电视机、空调、电冰箱等设备都会产生噪音。我国对医院的环境噪音标准理想值为35dB,极限值为45dB[1]。而透析机单机报警噪音就有35~73dB,护士长时间在众多电器设备产生的高噪音环境中工作,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情绪烦躁、身心紧张、听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1.1.2 臭氧 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时发出的紫外线波长为180~290nm,这种具有杀菌作用的紫外线的波长恰好与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的波长相似,极易损害眼睛和皮肤,可引起电光性眼炎、皮肤红斑反应、光感性皮炎,甚至诱发癌变。
1.2 化学因素
1.2.1 化学消毒灭菌剂 常用的消毒剂有过氧乙酸、柠檬酸、TD消毒剂、爱尔施等。大量的化学消毒剂用于机器、空气、地面、物体表面的消毒,但消毒剂具有挥发性,由于单位空间内消毒剂浓度较高,长时间接触可导致结膜炎、眼胀痛、呼吸道黏膜损伤,引起呼吸道不适,甚至有致癌、致畸作用。
1.2.2 A、B透析粉 A粉由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镁及冰醋酸等组成,B粉是碳酸氢钠粉,属纯碱,长期直接接触对皮肤刺激性大,会引起皮肤灼痛或过敏,损伤手部皮肤。
1.3 生物因素
1.3.1 血液污染 护士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透析前穿刺;透析中处理患者穿刺处渗血及更换管路、透析器等操作;透析后的血液回输,都可能造成操作护士的眼睛、皮肤、黏膜的污染。这对透析室护士来说都具有极大的威胁。
1.3.2 体液污染 患者透析前因体内毒素高,经常有恶心、呕吐症状,透析过程中如发生失衡综合征或低血压时也有呕吐,并发肺部感染或心力衰竭时咳嗽、咳痰较多见,护士不可避免要和上述体液分泌物接触,这些对呼吸道、嗅觉有一定影响,在护理过程中不小心接触这些体液分泌物而污染破损皮肤也可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1.3.3 空气污染 尿毒症患者因体内毒素蓄积,呼出的气体中有氨臭味;前面所述各种化学消毒剂可挥发各种气体,如透析粉A剂中含有冰醋酸,在配制中冰醋酸易挥发,产生刺激性气体,对人体呼吸道、嗅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4 心理社会因素 血液透析治疗进行的是体外血液循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随着血透净化技术的日益发展,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迅速掌握各项新技术。在透析过程中患者并发症随时都可能危及生命,机器随时都可能出现故障。高难度的动静脉穿刺也会给护士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血透患者大都存在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对安排机位不理解而大发脾气。这些不良情绪都可成为医护人员的应激原,同时由于经常加班、注意力高度集中、连续工作时间长、体力透支严重,休息不能充足保证,均会导致工作人员精神紧张和身心疲惫。
2 安全防护
2.1 物理因素
2.1.1 噪音 护士做到“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做好仪器的保养与维修,调整机器报警声音,加强巡视,减少报警发生率;电视配备耳机插座;水处理设备安装在独立房间,尽量远离透析室,关闭水处理间门窗及通往透析室通道的门,以减少噪音。谢绝家属进入,保持透析环境整洁、安静。
2.1.2 臭氧 紫外线灯工作期间禁止入内,必要时戴防护眼镜。每天室内通风2~3次,每次20~30min,或通过中心通风装置换新鲜空气。
2.2 化学危险因素 护士检查和配制化学消毒剂时要戴口罩、帽子及手套,必要时可穿防水围裙、戴护目镜,避免直接接触。严格掌握化学消毒剂有效浓度和剂量,取用后及时加盖密闭保存,现配现用,透析室要有通风设备,减少挥发性消毒剂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净化空气。消毒剂放置在阴凉通风处,如不小心溅到眼睛、皮肤上应反复用水冲洗干净。
2.3 生物危险因素 每例透析患者透析前应进行乙肝、丙肝、艾滋病标志物检测,建立透析患者病历档案,对阳性患者专机透析,并重点做好安全防护。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规范操作,护士配药、穿刺、拔针方法得当,及时将使用后的针头等锐器物丢弃到锐器收集盒内。禁止双手回套针帽,不能徒手处理破碎的玻璃, 杜绝感染风险。工作服染上患者的血液、体液时, 应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再清洗[2]。操作后应严格按六步法洗手,是预防感染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护士定期检测肝炎标志,在保护性抗体阴性时通过注射疫苗提高其免疫力或注射高效价丙种球蛋白进行免疫保护是一种很有必要的保护手段。
2.4 心理社会因素 建立护理人员心理支持系统,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保持心境平和,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缓解护理人员因长期超负荷工作所造成的身心压力。合理安排工作、学习,提高工作效率,尽量减少加班,保证护理人员足够的休息和睡眠,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自身修养,多做换位思考,用职业角色约束自己的情绪冲动,减少精神压力,自我调整、提高心理适应和心理承受能力,确保心身健康,减少心理疲劳的发生。
3 讨论
血液净化护士对职业伤害有一定的认知,但实际工作中,在许多方面采取的防护行为不够规范,存在不安全因素。使用防护屏障如手套、袖套、护目镜、防护围裙等被认为是减少医务人员血液暴露的主要措施。有戴手套习惯的人皮肤黏膜被医疗器械损伤和直接接触患者血液机会均明显小于不戴手套者[3]。据新加坡有关人士调查证明,针头刺入有弹性的两层橡胶手套再刺入皮肤,其感染率仅为0.20%~0.25%,故戴双层手套能有效防止感染和降低感染率[4],戴一层手套被刺破时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少50%以上[5],说明处理污染的针头和器械时戴手套非常重要。护士在进行血管穿刺和操作机器时多数情况下都戴手套,但个别情况下未戴,主要原因是嫌戴手套妨碍操作,不便于触摸血管,有时是由于情况紧急,来不及戴手套。说明护士工作压力大,有时顾不上自身安全,值得引起医院领导重视。另外,尽管对锐器伤认知较好,但对被污染针头刺伤后的处理程序仍有不规范,仅做伤口处理,没有及时上报和进一步处理。说明防护意识存在薄弱环节。应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使防范措施制度化,防护行为规范化,以减少安全事故发生。血液透析是一项特殊工作,护理人员每天从事损伤性操作,与血液接触多,受感染机会大,所以在工作中必须做好预防措施,把每例血透患者的血液都视为传染性,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做好自身防护,将职业伤害的危险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 林江英.影响血透室医护人员健康的因素及防护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3,19(4) :13.
2 李能云.肝炎科护士职业防护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5,11(6):748.
3 杜冰,龚伟,王心如.对噪声职业卫生标准几个问题的商榷.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5,23(3):238.
篇10
下面告诉你在各种环境下怎样防护的办法:
一、发生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二、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果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三、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四、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积极实施自救:尽量用衣物等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寻找和开辟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
五、手机和充足点的电池放在身边备用。
六、地震时在家的应急处理方案。
1、家中避震最安全的地方卫生间、厨房、卧室墙角,小区地震安全地点为B栋前靠小区主路的空旷地带。因厨房有天然气,需注意是否漏气。夜间可快躲到上述地方,白天最快1分钟可以跑到楼下,视地震情况快速离开到B栋空旷地带。
2、地震时家庭成员,安全避险的位置和姿势:爷爷,靠墙角或衣柜与床之间的空隙;外婆,靠墙角;爸爸、妈妈、我和妹妹,书房;躲避时注意下蹲保护头部和脊柱,保护身体要害部位不受伤或少受伤。
3、家庭成员进行地震应急任务的分工:爸爸负责关闭水、电、煤气开关,谁、妈妈负责保护我和妹妹,外婆负责携带必需品。
4、地震引发火灾、天然气泄露情况的应对措施:立即离开危险区,不要往阁楼、床底、大橱内钻;准备简易防护器材,如用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自制简易救生绳索,如用被褥、衣服、床单等撕成条,拧好成绳挂在牢固的窗台、床架、室内牢固物上,然后沿绳慢慢滑下;无法逃生时,可选择远离起火点、取水、呼救方便的地方作为避难场所等待救援,如浴室、卫生间等既无燃烧物又有水源的场所。
5、震后家人疏散、聚会的地点和联络方法:疏散B栋前靠小区主路的空旷地带;如需紧急撤离详立即疏散到小区旁边空旷的农田。
家人一时走散联络方法:能通过电话联系,最好以短信形式联络,短信应说明人员安全情况、位置,应牢记家人电话号码两个以上。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主动到地震安置点等公布联系方式,领取应急食品和水,注意饮水和食品安全防止生新病,尤其是出现传染病。
七、地震时避验和自救互救方法。
(一)地震时,在家中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要动作机灵的躲避。
1、在房屋里,则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墙角,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的支撑,减少伤亡。对于户外开阔,住平房的职工,震时可头顶被子、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使鼻子上方双眼之间凹部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一般来说,不要跑出建筑物,最好就近找个安全处躲避,待地震后,如果需要疏散,再沉着离开。
2、地震时,门框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夜间地震时,要争分夺秒向安全地方转移,不要因寻找物品和穿衣而耽误时间,如有可能,要立即拉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明灯。照明最子用手电筒,不要用火柴、蜡烛等明火。
3、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千方百计想办法出去。若无通道,则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喊大叫,要静听外面的动静,如听到有人走过的声音,可敲击铁管或墙避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同时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寻找食物维持生命。
(二)地震时,室外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1、地震时在户外的人,千万不要冒着大地的震动进屋去救亲人,只能等地震过后,再对他们及时抢救。
2、如果你正行走在高楼旁的人行道上,要迅速躲到高楼的门口处,以防碎片掉下来砸伤。
3、汽车司机要就地刹车刹车,火车司机要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稳媛地逐渐刹车,保证列车和旅客的人身安全。
4、如果在山坡上感到地震发生,千万不要跟着滚石往山下跑,而应躲在山坡上隆起的小山包背后,同时要远离陡崖峭壁,防止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威胁。
5、在海边,如发现海水突然后退,比退潮更快、更低,就要注意海啸的突然袭击,尽快向高处转移。
(三)地震时,在工作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一旦地震发生,在工作、生产岗位上的人员,首先应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阀门,个人根据所处的环境,当机立断迅速避震。
1、地震时,在办公楼的工作人员,要赶紧躲在办公桌下面,震后迅速从楼梯撤离,千万不要跳楼。
2、在厂区上班的工人,地震时,要立即关闭机器、断掉电源,迅速躲在车床、机床及高大的设备下,绝不要慌忙乱跑。
3、井下作业工人,地震时,应立即停止生产,不要急于往外跑,地面下一般较地面上安全。避开巷道或竖井等危险地区,选择有支撑的巷道避震。地震过后,有组织、有秩序地向地面转移。
4、一些生命线工程中的在岗人员,应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规范,立即采取措施避震。如化工厂在地震时,紧急防止易燃、易爆、有毒气体和液体外溢,立即关停各种闸门和电源,关闭运转设备,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四)地震时,在公共场所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在群众集聚的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最忌慌乱,否则将造成秩序混乱,相互压挤而导致人员伤亡,而应有组织地从多路口快速疏散。
1、如果你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不要乱喊乱叫,更不得乱挤乱拥,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2、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离出去。
3、正在上课的学习,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决不能乱跑或跳楼,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震避震。
4、正在进行比赛的体育场,应立即停止比赛,稳定观众情绪,防止混乱拥挤,有组织有步骤地向体育场外疏散。
八、地震后的个人自救方法
一次大震发生后,到处是断坦残壁,危楼及倒房构成的瓦砾堆。在没有外来人员援救之前,自救是一项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斗争。时间就是生命,从历次大地震的经验得知,地震发生后,一天内扒出的人,救活率可达80%,第二吞们有30-40%,时间越长,存活率越低。地震对人身的伤害,大部分是倒塌的房屋所造成的,一旦被埋压后,要做到:
1、被埋压在废墟下时,至关重要的是不能在精神上发生崩溃,要有勇气和毅力。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是自救过程中创造奇迹的强大动力。
2、被压埋后,注意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及意外事故,尽量活动手和脚,消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周围可搬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扩大安全活动空间,保障有足够的空气。条件允许时,应尽量设法逃避险境,朝更安全宽敞、有光亮的地方移动。
3、被埋压后,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设法爬出去,无法爬出去时,不要大声呼喊,当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叫,或敲击出声,向外界传信息求救。
4、无力脱险时,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寻找食物和水,并计划使用,乐观等待时机,想办法与外面援救人员取得联系。
九、地震后的群众互救方法
地震后救人,时间就是生命。因此,救人应当先从最近处救起,不论是家人、邻居、工作岗位上的同事,或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只要是近处有人被埋压,就要先救他们,这样可以争取时间,减少伤亡。震后救人的原则是:
1、在互救过程中,要有组织,讲究方法,避免盲目图快而增加不应有的伤亡。首先通过侦听、呼叫、询问及根据建筑物结构特点,判断被埋人员的位置,特别是头部方位,在开挖施救中,最好用手一点点拨,不可用利器刨挖。
2、如伤势严重,不能自行出来的,不得强拉硬拖,应设法暴露全身,查明伤情,施行包扎固定或急救。
3、在互救中,应利用铲、铁杆等轻便工具和毛巾、被单、衬衣、木板等方便器材。
4、挖掘时要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压埋阻挡物,应保护支撑物,清除埋压物,才能保护被压埋者赖以生存的.空间不遭覆压。
5、清除压埋物及钻凿、分割时,有条件的要泼水,以防伤员呛闷而死。
6、对暂时无力救出的伤员,要使废墟下面的空间保护通风,递送食品,静等时机再进行营救。
十、地震时需要的防震用品
准备避难和营救物品在有地震预报的情况下,家庭成员每个人都应准备防震袋,生活用品宜精不宜多。如手电筒、调频收音机、药品、嗽洗用品、食品水壶、糖、盐、打火机、小刀、绳索、手套等。家庭成员的衣袋里最好装上一个小的急救卡片,注明姓名、地址、工作单位、电话号码、本人血型、联系人姓名等项内容,便于他人营救时参考。震前尚需准备一些简单的营救工具,如撬棍、锤子、斧头、小钢锯等,一定放在震后能够立即拿到的地方。如树上、房顶上、开阔的庭院中等。
室内家俱布设要合理大件家俱摆在墙体薄弱处,桌下、床下不放杂物,床铺最好在离门近处摆放。服装物品固定位置存放,遇到夜震也能顺手穿衣、穿鞋、拿东西避震。
室外环境要清楚自己所居住的环境如何要做到心中有数,一旦发生地震,应如何躲逃为上策;甬道楼梯不可停放自行车和堆积杂物,以防地震来了影响畅通。
每个家庭都该有个应急包,应急包主要应急准备三类物品:防震包应采取就近原则放在床头柜,夜间手机放在床头柜,不备时即可成为求救工具。另外,大震过后间隙逃生时,可戴头盔如摩托车帽、建筑安全帽或钢盔护头(钢盔、建筑安全帽优于摩托车帽)。当然防震包如装有绳索、军刀等自救物品则更好。
1、逃生:绳子刀具绷带
2、求生:口哨、手电筒(最好是手摇发电)、防风打火机,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准备一个收音机
3、维生:水、压缩饼干、巧克力,可以准备3天的量。
4、身份证件复印件,注意防水。
5、少量人民币、防灾应急手册等。
6、其他防震用品
十一、地震应急包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一)
1、使用前应拆装袋放置于合理位置并确保其他场所人员都清楚其摆放位置;
2、安全帽不宜放置于高强度便携中若放置其中撤离时将不方便拿出并带上;
3、不宜另行配置过多其他物品致使应急包过重不利于及时撤离;
4、定期检查并更换配件。
(二)家庭配备地震应急包的必要性:当地震、火灾、车祸或户外极限运动中,身边有一个地震应急包,将会大大延长等待救援时间及存活机会合理进行自救互救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
(三)地震应急包内应急用特殊蜡烛的特点:地震应急包中的蜡烛可以不怕潮湿影响,品质可靠,蜡烛燃烧完全,具有燃烧时间长的特点,可以连续燃烧4、5个小时,比大多数应急灯能够提供的照明时间都要长。
(四)地震应急包中的发热袋的作用:主要作用是突发事件被埋压以后,人体的损伤比较大,需要保温,增加生存的机会。
(五)急救包扎应注意:应当按时检查,绷带不能过紧,如果四肢有发青迹象要当心,这表明血液循环受阻。绷带应绕过患者身体凹陷部位如颈,腕,裆部及膝盖。
(六)地震应急高频哨子的特点:这种哨子的特殊设计在于它能发出容易被人听到的3000赫兹频的声音,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可以吹哨来求助。
(七)地震应急包中的反光安全帽的作用:主要起保护作用,以防砸伤,其次其反光性能够使受困者更容易被发现,及时得到救援。
(八)手摇发光灯的特点:1采用机械发电,结构精密,工作效率高,内置高效发电储能装置;2采用进口超亮LED作照明光源,高亮度红色警报LED,寿命长达1万小时以上,高效节能;3免电池,绿色环保,适合在艰难环境、紧急情况下使用,只要使劲反复捏握把手就可完成充电和发光。这种灯使用的发光二极管灯泡寿命长,无需干电池。充电1分钟,可照明约8分钟。
(九)超薄保温雨布的设计原理及在自救中作用:保温雨衣是高科技产品,整件雨衣折叠后和一条手帕的体积不相上下,重量极轻,却可以连头包裹一个壮年大汉。这种雨衣采用了类似美国阿波罗飞船宇航员太空服的材料,可以有效隔热并有较好的韧性。在遭遇灾害时,很多人在等待救援时面临体温下降的问题,这种雨衣可以有效地保存体温,增加生存的希望。必要时也可用它制成简易的储水器,来保存雨水以供饮用。
(十)如何使用救生绳:救生绳适合纵向和横向移动救助。可以利用绳子往下跳、往外爬,还可以从瓦砾缝隙中将人拖出来。
(十一)遇到突发事件,闻到有煤气味时怎么办: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逆风逃离,注意不要使用明火,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
(十二)如果在被掩埋的情况下,没有水或准备的水喝没了怎么办:人在饥饿状态下的生命极限最多7天,如果能获得饮水,则可以延长至7-14天。而3天不进食或者7天不喝水,就会使人面临死亡的威胁。在各种紧急危险的状况下,获得水分是自救的重要手段。如果被困于山野,有些植物本身就可以提供水分。此外,还可以通过塑料布收集露水,也可以用自己的尿液来维持生命。
(十三)地震信息卡上记载的内容:写上联系方式、工作单位、自己的血型等,便于地震时用于救护。
(十四)地震应急包准备妥当之后,平时放置在哪里:可放置在地震发生时的躲避处(如家庭可放在洗手间),或放在卧室等便于拿到的地方,也可以放在车上。
(十五)地震应急包准备妥当之后,还应注意的问题:包内的物品应定时检查,定时更换。
十二、地震应急避难时应以结实的背囊或手提旅行袋作为地震应急包,内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物品:
(一)饮用水、食品:包括铝制水壶、干粮(如饼干、巧克力)等。
(二)照明工具:手电筒(含备用电池)或手摇充电式电筒、小型便携式照明灯(最好带报警器)、荧光棒之类的发光体。
(三)通信工具:收音机(含备用电池)。
(四)自救及求救工具:毛巾或防毒面具或口罩(必须是防疫口罩)、手套(麻/棉线/帆布手套可以搬运石头,橡胶手套防病毒)、结实的绳索、多用军刀、榔头或铁锤、收音机(含备用电池)、哨子、荧光棒之类的发光体、塑料袋……
(五)身份证明: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及其它个人重要文件复印件(银行卡、医疗卡等)或者含有个人详细身份资料的防水牌(如过塑牌),包括有姓名、出生日期、性别、血型身份证号码、联系的亲戚或朋友的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家庭电话号码等等,作用是万一不幸真的遇难或是重伤昏迷,起码可以根据以上资料快速营救或辨认。
(六)备用服装鞋袜帽子等:防水、防风的外套、耐磨的鞋子袜子等。
(七)外伤药品(如创可贴、止血绷带、纱布、棉花、酒精、消毒药水)及其它个人常用药品(如急性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药品)
(八)个人卫生用品:厕纸、卫生巾、纸巾、成人及婴儿纸尿裤……
(九)适量现金
- 上一篇: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方向
- 下一篇:活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