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调查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6: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的调查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CDIO;火灾调查;教学方法
随着工程科学的发展,目前的工程教育越来越偏重于工程科学研究和仪器分析,逐渐和实际工程能力相脱离,不能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国外一些知名大学最先提出了CDIO教育模式,取得了比较好的教育效果。火灾调查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理论讲授为主、案例教学教学为辅的方法,基于CDIO的教育理念对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一、CDIO教育模式概述
从2000年起,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经过多年探索研究,创立了 CDIO 工程教育理念。CDIO以实际工作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来学习。CDIO 的理念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欧美20多年来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更重要的是系统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全面实施以及检验测评的12条标准。迄今已有几十所世界著名大学加入了CDIO国际组织,全面采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教学大纲。2005年汕头大学最先将CDIO教学改革理念引入中国大学教育中,此后,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国内高校也相继开展了CDIO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二、火灾调查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火灾调查课程采用理论讲授为主、辅以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此教学方法并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自学能力较弱。火灾调查课程一般开设在大学第三或第四学年,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少,学生往往疲于应付考试,自学能力较弱,只局限于书本知识,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2)学习目标不明确。有些学生不善于思考和总结,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主要表现在学习热情不高、学习积极性不能持久等方面。
(3)缺乏沟通能力。火灾调查是一项实践性和经验性很强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火灾调查人员不仅要准确认定起火原因,还要和当事人进行交流与沟通。由于办案人员态度急躁粗暴、办案程序不规范等原因引起的与当事人的纠纷,并由此引发的事件,给消防部门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三、火灾调查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CDIO的实施原则和火灾调查课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可进行以下教学方法改革尝试:
(1)自学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明显提高其发展潜力。教学中改变以往以老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要求先由学生课前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明晰重点、难点问题;然后学生课上讲授,其他学生进行提问和补充,最后由教员进行总结。这种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较好。
(2)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实际火灾调查工作一般不能独立完成,需要成立现场保护组、现场询问组、现场勘验组等多个工作小组,在调查过程中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最后综合各方面信息认定起火原因。在学校教育中要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通过综合演练项目,针对模拟火灾现场,由学生组成不同工作小组,共同完成对现场的调查。这种训练不仅使学生能够实地进行火场调查,充分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调查火灾原因,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
(3)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无创新能力是区别大师与工匠的重要指标。火灾调查是极富创新性的工作,单纯依靠书本知识,按图索骥,不可能查清火灾原因。每个火灾现场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开阔思维,才能寻找到有价值的线索。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讨论等方式鼓励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CDIO是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模式,将其应用到火灾调查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交流能力,以适应部队第一任职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2
摘 要: 选取236名高中生为被试,对其科学素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中生在科学观问卷的五个维度的得分由低到高分别为:科学的公众性、科学的动态性、科学的客观性、对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有限性。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学业水平的高中生在科学观问卷的部分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高中生在科学知识问卷的得分率较高,但在科学方法问卷的得分率较低。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科学素养 高中生 科学教育
一、问题提出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学习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使科学素养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科学素养是与科学有关的知识、能力和思维习惯的修养。有科学素养的人要对科学内容、科学本质、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有基本的了解,要具有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国内科学素养测查一般包含三个组成部分,即对科学知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及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产生的影响的了解程度。我国几次大规模科学素养调查结果表明:公众科学素养水平还较低,与发达国家(欧盟国家、美国和日本)相比仍处于落后地位;公众科学素养发展状况不平衡;迷信程度依然严重;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速度远不及我国经济发展增长的速度[2]。在国内公众科学素养大规模调查中,被试年龄跨度为18岁到69岁。目前,对于高中生科学素养的研究尚显薄弱。高中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是未来科学研究的后备力量,其科学素养对国家未来科技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提升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高中生科学素养进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选取聊城一中的236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去掉无效问卷后,有效被试为229人。其中高一学生115人,高二114人;男生129人,女生100人。
2.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选自孙燕青的“科学观问卷”。该问卷测查科学的动态性、有限性、客观性、公众性及被试的科学态度等。问卷采用Likert五点计分,要求被试说明对有关科学的各种表述的同意程度。已有研究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标[3]。第二部分为“科学知识问卷”,选自中国公众科学素养问卷中的题目,通过判断“地心的温度非常高”、“电子比原子小”等十个问题的对错考查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第三部分为“科学方法问卷”,考查学生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如选择:“认真细致的分析和解释可以弥补观察步骤的缺失”、“在下列给出的四种研究内容中选出一个最适合实验法探究的内容”等问题考查学生对观察法、实验法等科学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3.研究过程
在班主任的协助下,采用集体施测方式完成问卷调查,所需时间大约20分钟。
4.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
1.科学观问卷的调查结果
被试在科学观各维度得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如下:科学的动态性(4.18±0.47)、科学的有限性(3.38±0.56)、科学的客观性(4.07±0.46)、科学的公众性(4.21±0.52)、科学态度(3.57±0.70)。
为了解被试在科学观问卷上得分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男生在科学态度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其余S度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高一学生的科学公众性得分显著高于高二学生,其余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为比较不同学业成绩的高中生在科学观问卷得分的差异情况,选取三次统考中的物理、化学、生物成绩,把总分居于前15%的学生划分为高分组,后15%的学生划分为低分组,其余学生为中等成绩组。以科学观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以成绩类型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下:科学的动态性(F=4.557,P=0.011)、科学的有限性(F=0.03,P=0.97)、科学的客观性(F=8.167,P=0.000)、科学的公众性(F=1.88,P=0.155)、对科学的态度(F=17.241,P=0.000),即在科学的动态性、客观性和科学态度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事后检验结果表明:在动态性维度上,成绩优秀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成绩中等的学生;在客观性维度上,成绩优秀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成绩中等和成绩差的学生;在科学态度维度上,成绩优秀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成绩中等和成绩差的学生。
2.科学知识问卷的调查结果
在科学知识问卷的十个题目中,全体学生的得分正确率分别为:95.7%、90.5%、83.5%、73.2%、76.6%、89.2%、96.5%、91.8%、98.7%、90%。除第四题(激光因汇聚声波而产生)和第五题(电子比原子小)正确率低于80%以外,其余题目总体得分率较高。
3.科学方法问卷的调查结果
四个问题的得分正确率分别为:26.4%、12.1%、61.9%、10.4%。正确率都较低,即使在成绩优秀的学生中,四个问题的正确率仅为:46%、13%、79%、13%,反映出学生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理解不容乐观。
四、讨论
1.高中生科学观问卷的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发现,高中生在科学的公众性维度得分最高,其次是科学的动态性、科学的客观性、对科学的态度,在科学有限性维度得分最低。调查结果反映出高中生最认同科学的公众性,认同科学进步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认为公众应该了解科学的实质及其所为,相信大众可以理解科学,而且最终可以受益于科学。高中生对科学的有限性认识水平最低。事实上,科学只能基于对自然现象的实验观察解释有关自然现象的问题,科学是有限的,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也不能为所有问题找到正确的答案。在学校教育中,高中生看到的是科学在人类发展进步中的巨大作用,较易形成科学无所不能的错觉。
科学观问卷的性别差异分析显示,男生在科学态度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男生更倾向于认为做科学家,或者从事需要科学知识和思维的工作是很有意思和有价值的,更喜欢做科学工作。学科的性别刻板印象依然存在,某些女生感觉自己在科学相关类课程上的投入产出不成比例,未从学习方法等方面寻找原因,认定自己不是学理科的料,对科学的态度相对较为消极。科学观得分的年级差异分析表明,高一学生的科学公众性得分显著高于高二学生。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学生感到科学与公众之间有了一定的距离,更倾向于认为公众不易理解科学的实质。不同学业成绩的高中生在科学的动态性、客观性和科学态度三个维度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学习中投入更多,对科学的认识更为成熟,更认同科学理论、定律是对真理的逼近,会不断变化,而不是永远不变的真理;在科学活动中,一个人必须具有理智性的诚实品质,以客观观察为依据,乐于在证据充分的情况下改变原来的立场。成绩优秀的学生对科学的态度较为积极,认为做科学家或者从事需要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的工作是很有意思、很有价值的事,喜欢做科学工作。成绩差的学生更倾向于认为从事需要科学知识和思维的工作是很枯燥无味的,是高智力者的游戏。
2.高中生科学知识问卷的调查结果分析
总体看,高中生在科学知识问卷的得分率较高,与学生接受的系统学校教育有关。“科学知识问卷”中的题目选自中国公众科学素养问卷,这些问题与学生学习的课本知识密切相关。个别学生即便不理解问题背后蕴含的科学原理,也会通过记忆的方式记住结论,故此问卷得分普遍较高。
3.高中生科学方法问卷的调查结果分析
高中生在科学方法问卷上的得分正确率较低,即使在成绩优秀的学生中,也有三个问题的正确率在50%以下,反映出学生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理解与运用不容乐观。如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往往要求具有下列哪一个特性”选择中,很多学生选择“代表国家需求”、“经济节约”等选项,对于“别人可以重复”这一重要特点的认识不足。对于观察法和实验法的选择及适用范围和设计要求的了解存在明显不足之处。
五、建议
1.认识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意义
学校教育是科学素养培养和提高的主要途径,高中阶段是接受科学知识、形成正确科学观的黄金时期,不能因为教学任务的繁重而忽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素养是每个公民必需的,是现代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高中物理、化学、生物等n程标准均强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基本理念。从发展角度看,具有一定科学素养有助于人们生活质量提升,有助于理解科学的局限性,减少人们对科学的片面盲目崇拜或刻意排斥。
2.重视科学过程与方法体验
研究表明,高中生在科学方法问题上的得分正确率较低,高中生存在对科学的本质、过程和方法等方面认识不足等问题。课程标准提出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然而,高中阶段面临高考的巨大压力,为挤出高三复习时间,学校普遍存在赶进度的情况,教学中存在重视知识传授和做题方法归纳总结,忽视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体验的问题。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为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的指导思想,教学过程中不能仅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更应关注科学知识探索发现过程。
3.关注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成绩优秀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相对高于成绩中等和成绩较差的学生,男生对科学的态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这些研究结果反映出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不平衡性。调动全体学生的科学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改变理科学习中的性别刻板印象,提升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学校教育的长期目标。
参考文献:
[1]赖小琴.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篇3
[论文关键词]教育科学 量化研究 文献研究 思辨研究 质化研究
教育学科理论和体系的建构,依然是今天教育研究者的一项重要使命。教育学学科界限的模糊性,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则是教育科学理论建构的根本有效路径。
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及其分类
如果将教育学科归为社会科学范畴的话,那么,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即量化研究、质化研究和文献研究方法,理应成为教育学科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方法和手段。而思辨研究依然会是教育学科研究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因为教育研究者面对的是一个有意义的、价值关涉的教育世界,教育学科所蕴含着的人文精神和人性特质,使它与人文科学有着天然的联系。
因此,教育科学研究方可归纳为四大基本类别:量化研究方法(实验法、定量调查法、数理分析和测验等)、质化研究(人类学方法、定性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思辨方法(注重纯粹的逻辑推理的一种哲学思辨)。虽然,量化研究与文献研究、定性调查法等一样,都具有一定的科学属性,具有可积累性、可修正性等特征;都强调对资料数据的科学收集和有效占有,通过严密可靠的数据资料为寻求事物间的规律性联系和科学性结论提供必要的事实和依据(当然,量化研究通过观察、调查和测量所得出的相关数据属于第一手资料,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中的数据则主要来自于文本,属于第二手资料),但由于研究技术、手段、方法的差异性,决定了它们属于不同的研究方法类型。
二、量化研究的广泛使用是教育科学研究日趋成熟精细的标志
广义上的实证研究包含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学者张红霞认为,实证研究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比如,个案研究如果能把每一步操作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就可以认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重复性。而我们这里所指的量化研究属于狭义上的实证性研究,即主要以实验、调查、测验和数理分析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的实证性研究。实证性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研究范式,倡导将自然科学实证的精神贯彻于社会现象研究之中,主张从经验人手,采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会现象的研究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水平。
20世纪初,德国学者梅依曼和拉伊力倡把教育研究从哲学思辨传统中脱离出来,走科学化、实验化的路径,要求通过科学的验证来发现和陈述事实,提出只有通过实验与观察,在有意识地简化要素条件下研究教育现象中各种复杂的因果关系,教育学才能成为一门科学。
一个多世纪以来,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方法与技术蓬勃发展,研究方法日趋精细,并陆续引入教育研究领域,促使教育研究呈现出不同的取向和形态。从西方教育科学的发展历程看,教育科学对实证研究方法的借鉴、吸收是其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教育研究者通过对教育实践中各种数据的调查、分析,通过对文献研究、质化研究、思辨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对教育实践中的众多实然问题给予问答,并进行了理论上的有益探索。
以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为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教育管理理论的兴起,教育管理科学论成为美国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个主流性理论学派。“教育管理科学论将自身奠基在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强调教育管理研究立场的价值无涉,强调教育科学理论的描述、解释和预测功能,强调教育科学理论的可应用性、可操作性,强调量化研究,重视测量、数据统计,强调观察、实验的重要性,偏爱用图标和模型说明问题”。尽管教育管理科学论在20世纪70年代后遭到了教育管理主观论和价值论的挑战,然而,纵观今天美国和欧洲的教育研究,量化研究方法依然占据着研究方法的重要地位。
马尔科姆·泰勒在分析了欧洲2000年出版的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性的17种英文高等教育专业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后得出结论: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占主导的只有三类研究方法,分别是:文献分析(37%)、多变量分析(26%)以及访谈(17%),这三种研究方法占到文章数的80%之多,即文献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质化研究分别占据了发表文章的37%、26%和17%。马尔科姆还认为,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在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像文献评论、问卷调查和访谈这些方法都非常普遍。
从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看,国内主要教育类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大多是马尔科姆所指的诸如概念分析、批判和现象学等思辨类型的研究方法,而关于量化研究方面的文章内容比较单一,比如,调查问卷类文章主题主要集中在学生经验方面,诸如大学生就业、创业、学习等。有学者在分析《教育研究》所发表的文章后指出,它共登载的165篇研究论文中,主要以思辨、历史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完成的论文为主,占86.7%,其中思辨类论文达115篇,又占有绝对优势(70%)。采用“定量方法”或自然科学方法完成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和数理分析研究论文共计22篇,仅占13.3%。
三、量化研究的运用与效用范围
在教育领域中,量化研究要求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立各种关系变量,通过概率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使用经过检测的标准化工具和程序采集数据,同时将事物在某一时刻凝固起来,对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建立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必要时使用实验干预手段对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对比,进而检验某种关于事物客观规律的理论假设。在研究过程中极力排除研究者本人对研究的影响,尽量做到价值中立。由于量化研究所具有的客观性,以及具有明确、具体的操作程序、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等特征,它在宏观研究、因果分析、规律性和趋势性问题的分析、描述、预测及验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马尔科姆对高等教育文章研究方法特点的总结看,采用量化研究的文章主要集中在系统政策、课程设计、高等教育评估和评价、学生经验等研究层面和主题方面,关于教学质量、院校管理等研究则较多采取了混合研究方法。由此可见,教育科学中的量化研究适用于下述研究。(1)适合于宏观研究。即比较适合于教育政策、教育规划和教育预测方面的研究,适合在宏观层面上对事物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趋势性的特征预测,通过教育现象的平均情况和抽样总体的代表性,以求发现问题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2)适合于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的因果分析和相关分析,发现趋势性的因果规律和相关规律。例如,研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GDP之间的数量关系、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相关性分析等。(3)适合于课程改革、教育评估和评价、学生发展等方面的评价、描述和预测性研究。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将数据加以分析和归纳,发现和推断具有代表性的、可推广的特征和模型。(4)能够证实或证伪已形成的理论假设,并不断地修改或完善已有的理论假设。比如,学习心理领域的许多理论就是通过验证或证伪方法发展起来的。
信度和效度是关系到量化研究结论准确和普遍意义的关键性要素,而无论是观察、实验、测量、数据统计,还是用图标和模型说明问题,其设计和研究难度都比较大,对研究者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因此,研究者除了需要具有严谨规范的求实精神、较强的演绎归纳分析能力外,还需要对研究问题能够给予合理假设,需要具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数字统计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研究者不仅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样本或者选题值得进行大样本调查,同时在问卷设计、样本选择、信度和效度检验、分析工具、分析深度、合作沟通等诸多方面都应具备科学的态度和较高的专业水准。
四、基化研究的优缺点辨析
实际上,教育科学中的量化研究虽然强调事物的“量化”,即通过对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而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但其根本意义依然在于寻求一种规律性认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只是量化研究更追求和强调科学的程序、手段和步骤,依靠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和相关关系进行调查、测量、计算和分析,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一定把握。一般来讲,在研究阶段上、对问题的认识程度上,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是定性的更高阶段。从这个意义上看,量化研究方法有以下优点。(1)量化研究方法符合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教育研究可以定义为对数据(用于分析和研究的各种数字、文字、图象或其他形式的资源)的系统收集和分析,其目的是对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行有效的概括、预测、干预和说明。”(2)量化研究有利于数据资料的有效积累,有利于对研究问题的深度解决,有利于克服教育研究中的主观性和各种偏见。如果我们想对大学的教学改革评头论足,必须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研究型大学和普通大学的教学现状,否则难以令人信服,而这很难通过思辨或文献等方法来完成目的。大学教学的实际状况和学生对教学质量的真实想法,只有通过问卷调查等量化研究方法才能够真实地得以反映。以张红霞、曲铭峰的《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差异及启示——基于全国72所高校的问卷调查》为例,该文章通过对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差异性的问卷调查,通过大量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客观真实地为我们揭示了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情况和影响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其得出的结论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研究型大学(北大、清华除外)的教学质量问题普遍严重;教学经费不足是质量问题的首要原因。由于研究者客观中立的研究立场和科学求实的科学态度,由于问卷内容的严谨规范和数据资料的真实可靠,尽管结论令人意外,但却很难否认该结论的真实性。(3)量化研究能够通过清晰易懂的图表、数字或简短的文字说明事实、实质和趋势。比如,马丁·特罗通过相关数字对高等教育精英阶段、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15%以上)和普及化阶段(50%)作出了科学论段,形象说明了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数字特征。
量化研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量化研究除了对研究者的技术性有较高要求外,还需要研究者秉持一种客观中立的立场,尽量坚持价值与事实的适度分离。但是,当研究者因某些原因想用自己的研究支持某种观点时,就有可能产生偏见,这势必会影响结论的真实性。虽然研究者应坚持价值无涉这一原则,但真正将价值与事实分离却很难做到。(2)作为量化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问卷调查法,其抽样误差总会客观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使研究的总体效度受到影响。问卷调查和结果往往会受到经费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而且,大多数问卷往往比较浅显,不能深入到引出应答者真实意见和情感,也就不能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以《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一文为例,研究的主题是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的调查,但调查的人群却只有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反映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创业意向与家庭背景关系、大学生赞成创业或不赞成创业原因、大学生创业知识等问题方面,而有些结论与问题内容不构成必然关系。比如,结论对策中的“政府应优化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与问卷内容无法呼应。(3)基于访谈法的量化研究结果的效度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访谈者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4)发现趋势性的因果规律和相关规律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研究者在对复杂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的因果分析和相关分析时,不同变量的选择会对结论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如政策等变量因素在实证研究和数据预测中很难得以体现。预测与实际的不符使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对宏观预测的科学性提出质疑。比如,关于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预测方面,20世纪90年代相关实证性预测文章对我国2010年的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的最大胆的预测也没有超出1000万人,而2008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已经超过2 700万人。在对教育现象的相关分析中,有些相关分析显得比较牵强,令人难以认同。有时从一项相关研究的结果中获得有关原因和结果的推论是困难的。当变量A和B相关时,研究者不能明确地推断出是A引起B,还是A和B是由第三个变量C引起的。
篇4
从1992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对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多次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研究,并进行了国际比较,发现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整体水平明显落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同时还发现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受教育水平的差异和性别的差异。其中“我国的妇女文化水平和科学素养水平与男性公民相比,要低很多。”这一结论尤其值得从事幼儿教育师资培养与培训的教育者关注。我国幼儿教师绝大多数是女性,只有极少数幼儿园中有个别男教师。因此,幼师生也是以女生为绝对多数,甚至于全部都是女生。如果女性科学素养水平总体偏低这一情况在幼儿教师中也普遍存在的话,那么必然直接影响当前幼儿教育的水平,并从起点上影响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南京市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属于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我市的教育发展水平,其中包括幼儿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也可算是名列前茅的。近年来,在“科教兴省”、“科教兴市”及“两个率先”思想的影响下,幼儿教育也有长足的发展,但幼儿教育的师资水平,尤其是科学素养水平究竟如何,是否能适应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下“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呢?根据这一情况,我们进行了南京市幼儿师资科学素养调查,为幼儿师范学校的师资培养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过程与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我市在职幼儿教师及幼儿师范学校的在校生。一共发放调查问卷93份,回收问卷87份,有效问卷87份。其中,在职教师均为今年各区县推选参加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的学员,共43人,发放调查问卷43份,回收37份,有效问卷37份:在校生为以随机抽样方式选出的五年制高等师范学校三、四年级的学生共50人,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问卷50份,有效问卷50份。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科学素养并不是指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某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或对所有的科学技术状况都具有高水平的了解,而是指对科学技术与知识的最基本的了解。这种基本的科学素养应包括三个方面:1.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2.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3.对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的基本了解。公众对科学术语和概念有基本了解,那么,就能理解大众传媒中的科学技术进展的报道和科学信息:如果对科学研究的过程有一定了解,就能分辨伪科学和科学之间的区别:如果一个公众能了解科学对社会的影响,那么,就能自觉和有效地认识到科学对自己生活和工作的重要作用以及科学的局限性,从而也就会加强公众对科学的作用的理解,使科学事业能得到公众的支持。
本次调查问卷内容以1996年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内容为主体,并同时参考了我市对小学教师科学素养调查的内容。其中针对科学概念理解的选择题共有25道、针对科学常识的选择题共有4道、针对科学术语了解的题目选了4道,为了方便调查结果的统计,将原调查问卷中的这4道开放题改为了选择题,因此也就降低了题目的难度。此外,还有4道选择题是用于了解对科学研究过程的认识程度,为了进一步了解幼儿教师对教育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加选了2题。
三、主要结论
1 幼儿教师及幼师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其水平高于普通公众,但尚待提高。
在与幼师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教师的谈话中,常听到教师们抱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基本了解严重缺乏,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进度与效果。从幼儿教师与幼师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情况来看,在超过一半的题目上正确率均高于我国普通的公众(见表1)。但作为教师,情况则的确不容乐观。从对科学概念正确选择的得分情况来看,只有8%的幼儿教师与6%的幼师生正确率能达到80%,即得分在21分以上。而大部分的正确率集中在60%~70%(见表2)。
这一情况与近年来我国学者的调查结果相符合。2006年1 1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亚太地区传媒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上,来自中华女子学院的王练副教授公布了一项针对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相关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幼儿教师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共484人。结果显示,这两类人群中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分别为2.3%和3.2%,高于2001年我国公众平均水平的1.4%,但低于同期大学生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素养水平(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6.29%;商业人员比例为5.81%:办事人员为4.7%)。
此外,幼儿教师与幼师生对科学常识的了解情况较好。这一情况也与其它相关的调查结果相符合。
另一方面,概率知识也是测量公众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方面,调查中也有一个选择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92%的幼儿教师和82%的幼师生具有概率知识。
2 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水平略高于幼师生,但相差不大。
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幼儿教师相对于幼师生,在对科学概念、科学常识、科学术语等的了解程度上略高,但总体相差不大(见表3、表4)。这一结果不同于王练等学者的调查结果。可能因为本次调查中,所有的幼儿园教师均来自市级骨干培训班,属于各园派出的骨干教师,其知识水平与能力方面均应高于普通幼儿教师。由于南京市对幼儿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本次调查中的所有幼儿教师的学历均是大专或以上学历。但高一级的学历却没有带来更高一级的科学素养水平。
3 对科学研究方法与过程不够了解,缺乏科学精神。
测量公众对科学方法理解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了解公众是否具备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标准。为了了解被调查者是否具有比较的思想和了解对照研究的基本研究方法,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假设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被怀疑治疗效果不好,下面是科学家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使用的三种方法,您认为科学家最有可能使用哪种方法?”对于这个问题,被调查者有四种选择:(A)征求患者的看法:(B)用医学知识来断言此药有效;(C)将病人分成两组,一组服药,一组不服药,然后观察各组服药后的结果。(D)不知道。按照科学研究的比较对照方法,应该选择第三种答案为正确。调查结果显示,幼儿教师选择第三种答案的比例为76%,幼师生为66%。多数的被调查者能够答对这个问题。
然而,有高达76%的幼儿教师与68%的幼师生不能正确理解“科学研究是指建立理论并进行实验来验证理论”。对于科学研究的理解程度是了解公众分辨生活中的科学与迷信活动能力的重要方面。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尤其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科学技术转化为产品的速度在日益加快,与此同时,伪科学也在打着科学的旗号蒙骗公众,如果公众不了解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不了解科学研究的本质,不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就不可能有效地防止伪科学和迷信学说的欺骗,公众就不可能有效地摆脱愚昧的束缚,不可能真正地崇尚科学和热爱科学,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也不可能得到真
正的提高。因此另一道题的结果就更发人深省:只有14%的幼师生与幼儿教师声称自己完全不相信算命或星相学之类的说法,大多数处于半信半疑的状态。可以想见,如果遇到自己不太懂的情况,面对打着科学旗号的各种伪科学和迷信,幼儿教师们会做何选择:“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还是完全不知所措?答案如下(见表5)。
调查中另有一题是这样的:“要肯定一个数学命题的正确性,您认为一个数学家应该如何选择?”共有四个选择:(A)数学界大多数人的肯定;(B)数学权威的肯定:(C)一位学生给出的证明;(D)不知道。结果显示,多数被调查者选择了“随大流”或“听权威的”,而只有不到1/5的被调查者相信一位学生给出的证明。由此可见,当幼儿教师们不知所措时,她们很可能采取“从众”或“服从”的行为,而不是寻求科学探究。在这种情况下,“大胆质疑”、“批判反思”等科学精神就更无从谈起了。这就给“伪科学”、“迷信”、“盲目个人崇拜”等错误或愚昧留下了极大的生存空间。
此外,本次调查还对幼儿教师追加调查了两个关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问题:1.“某教学措施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假设,可使用哪种方法验证?(A)直接验证(B)间接验验(C)循环验证(D)不知道;2.在某校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的实验中,属于无关变量的是哪一个?(A)教学方法(B)教师(C)考试成绩(D)不知道。结果,第一题的正确率仅为8%,第二题高了不少,但也只有30%(见表6)。由此可见,幼儿教师们虽然对基本的科学测量与概率等有一定的了解,但这种了解是相当不深入的,同时也是与自己的教育实践与研究缺乏联系的。
四、分析与讨论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与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
(一)原因分析
1 幼师生的知识结构有缺陷
在一次全国性的幼儿双语课题研究的总结汇报课上,一位教师就犯了科学错误。她在讲到“昆虫”时,分别举了四个例子:蝴蝶、蜜蜂、蜘蛛和蜗牛。课件做的非常精致,活动设计也十分有趣,但却错将节肢动物蜘蛛和软体动物蜗牛一并归入昆虫类了。就这一问题,我多次问过幼师生,发现对“昆虫”的特征有错误理解的学生也不少。
幼儿生以女生为绝大多数,普遍重文轻理,在知识结构方面存在缺陷。在幼师招生中,选择报考幼师的学生普遍文科成绩优于理科成绩。因此,在学习中已经形成了学习成绩不理想与学习兴趣缺乏之间的恶性循环。这一情况对她们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持续的不良影响。
2 幼师课程设置的不足,导致问题的加重。
幼师课程体系由四块组成:基础文化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一直以来,幼师课程在设置中存在两大特点:_是重艺术技能训练,轻文化学习;二是科学类课程的内容偏难、重理论轻实用。为了在五年时间中,尽可能地培养出一名能胜任幼儿园各项保教工作的幼儿教师,学校更重视专业类课程的教学用时。同时,在文化课程的教学中,语文、英语、政治这三门课在五年中持续开设。而数学只开设三年,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分别只开设一年。总体而言,语、数、外、音乐、舞蹈、美术等工具类学科开设时间长、门类多、要求高,而科学类课程与实操类课程开设时间短,要求低。另一方面,科学类课程一直采用高中教材,内容偏难,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加重了幼师生对科学类课程兴趣缺乏的问题。当然,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缺乏与幼师专业相适应的科普教材,而由幼师的教师自主开发新教材则是一项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3 在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方面,重教育理论轻科学文化知识的更新
幼师课程设置的特点与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的重点在科学文化学习方面一脉相承,均不重视科学文化学习。也许是认为幼儿教师在学校学习期间已经通过了各门科学课程的考试,就不用再学习了。在职后培训中,重点放在了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新课改成果的推广等方面。殊不知,若缺乏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任何理念的更新、方法的改革都会走样或落空。
(二)几点建议
1 在幼儿教师职前培养中,认真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
为了将素质教育精神落到实处,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人才,幼师课程应将眼光放在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上,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在课程改革中,努力贯彻职业教育的精神,提高学生对职业的适应性。在尽量保证科学教育的课时的同时,下大力气抓教材建设,或开发校本课程。
2 在幼儿教师职后培训中,适当增加科学类课程,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培养科学精神。
幼儿教师在科学素养方面存在缺陷,这一点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幼儿教师要紧跟时展的脚步,就必须努力查缺补漏,在对幼儿教师进行职后培训时也应当适当增加科学类课程的学习,以帮助她们补上这欠缺的一课。因为,科学的思考能力、反思能力是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幼儿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目的不只是让幼儿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经验,重要的是使幼儿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发展其思考问题的能力。幼儿教师不仅自己要有一定的思考、反思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幼儿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幼儿科学教育的方向,不断提高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当前大家都已认识到,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已成为幼儿园和幼儿教师获得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也可以结合课题研究的开展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并逐渐培养科学精神。
篇5
【关键词】儿童 科学素质 现状调查 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3-0015-02
一 研究目的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今天儿童科学素质的状况,将决定明天社会的发展速度及发达程度,社会的文明程度以及社会的精神面貌。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面对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培养儿童的科学素质不仅是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推进社会未来经济发展进程的需要。当今世界各国都极其重视科学技术竞争力的提高,把科学素质视作国家综合国力和劳动力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科学素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它与科学普及的目标、个人社会化的实现程度,甚至国家及社会的健全与和谐发展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关于科学素质的概念,当前学术界对其表达已有一个大致的共识。即:科学素质指公众对科学所应了解的程度。儿童是一个国家潜在的人力资源。儿童科学素质的高低,不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个人生活质量的好坏,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顺逆,而且也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科学技术的兴衰,影响到国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在我国,由教育部领导的面向21世纪的基础课程改革中包括了科学课程的改革,明确把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列为课程的宗旨。可见科学素养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进行了本课题的调查研究。
为了较客观地反映我市儿童科学素质的实际状况,我们以科学素质的概念为基础,在综述文献的基础上归纳出科学素质的四个基本核心要素,即:科学兴趣、科学精神与态度、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科学方法。虽然以上四个要素不一定能够涵盖科学素质的全部内容,但却能较为客观地勾勒出科学素质的基本轮廓。
二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为能较客观地反映出我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儿童科学素质的状况,我们选取全市14个县(市)区不同类型的并有代表性的20所学校作为调查取样学校(每所学校选取男女生各一百名),包括城区学校10所,城镇学校4所,农村学校6所。根据我市特点,我们在取样中也注意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以及多民族混居的学校进行抽样。
为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出儿童科学素质发展的真实状况,并具有可比性,我们把调查对象全部选定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这样可以较准确地把握在相同的学习年限下,儿童科学素质的四个要素的发展状况。
在被调查的2000名儿童中,男生1000人,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50%;女生1000人,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50%;汉族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73.93%,在我省人口比例较多的白族和彝族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16.39%,余下为其他少数民族。这一比例分布与我市各民族人口比例基本相符。
2.研究方法:随机抽样问卷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工具是:(1)昆明市小学生科学素质调查问卷(自编);(2)昆明市小学教师科学素质问卷调查(自编)。
三 结果分析
1.关于我市儿童科学兴趣的调查分析
科学兴趣,指的是个体对科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热爱科学、贴近科学、体验科学的态度体验。对有关儿童科学兴趣方面的调查得出以下结果:
上述调查统计数据表明:
我市大多数儿童对科学问题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儿童的科学兴趣与其对身边科学问题的关注程度二者的相关度也较高。
较高的科学兴趣反映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这就是对科技活动和学习科学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倾向。
2.关于我市儿童科学精神状况的调查分析
所谓科学精神,指的是个体对科学技术知识是否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以及在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科学信念,以及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所形成的,既有探索精神,又能客观处理所遇到的问题;既能独立思考不轻信或苟同他人,又能与他人合作和倾听别人的意见的、负责的学习生活态度。
以上调查数据说明:我市被调查的大多数儿童在“科教兴国,教育为本”、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大环境中,在学校教育及家庭的影响下,已基本建立起对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意义及个人生活之间关系正确的价值判断,初步确立了“相信科学,崇尚科学”的科学信念。对于科学与人类的生活环境,对于科学与个人的前途命运都有较为积极的认识。
3.关于我市儿童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调查分析
个体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是构成其科学素质的重要成分,儿童的科学知识常来自学校教育以及日常生活两大方面。我们在设计此次调查时,始终围绕着“作为一个五年级的儿童,究竟应该掌握多少科学知识?”这样一个中心来制作问卷,包括对具体事实、概念、原理、规则以及基本的科学史实的理解等。测试题难度与国内其他类似测试相当。60道测试题中,涵盖了五年制小学阶段儿童应掌握的最基本的科学知识,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以及日常社会生活中应掌握的科学知识。测查后通过赋值计算,最终得出结果:60道问题的总平均通过率为0.47,测试问卷难度符合预期要求,测试统计结果检验x2=3.6,x2<x20.05,P≤0.05,符合统计检验要求。
4.关于我市儿童科学方法掌握程度的调查分析
科学方法指的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知过程和程序的把握及理解,以及如何运用自己的科学知识和已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它是个体在科学认知活动中程序性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标志。
样本总体反映出我市绝大多数儿童对科学方法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的意义中有着正确的认知,占被调查总数的89.91%的小学生认为“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学习”是“重要”和“非常重要”的(有47.88%的儿童认为非常重要,42.03%的儿童认为重要),仅有10.09%的儿童认为“不重要”。
当儿童自己的玩具、学习用具以及家用电器等出现问题时,大多数人(占样本总数的82.41%)能够尝试采用科学的方法,动手加以解决。同时多数人(占样本总数的73.17%)通过拆装自己的玩具或者简单的生活用具,以掌握正确的组装程序与方法;62.32%的儿童有自己动手制作过一些科技玩具的经历,甚至还有37.06%的儿童敢于尝试动手解决价钱较贵、构造相对复杂的家用电器诸如收音机、电视机出现的问题。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我市绝大多数儿童对科学方法有着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市儿童普遍存在着通过自己动手进而掌握科学方法的积极的心理倾向。
科学方法的掌握是实现科学学习和生活的基础,我们对儿童对自己的学习及日常生活是否合乎科学要求的认知也进行了测查,绝大部分儿童认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合乎科学要求(70.05%的儿童认为自己的学习活动合乎科学,72.69%的儿童认为自己的日常生活合乎科学要求)。
样本总体反映我市儿童逻辑思维能力不强,要求被测试儿童“根据太阳起落的方向来推断地球自转的方向”,大多数儿童都不能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简单的逻辑判断得出正确结论(回答正确率仅为39.73%)。有一定难度,如“飞机起飞时应顺风还是逆风”之类需要进行推理才能解决的问题,回答正确率较低,仅为44.15%。
上述分析表明:我市儿童对科学方法的总体掌握程度不高,虽然有掌握科学方法的积极的心理倾向,然而作为科学方法心理基础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水平并不高。这说明了我市儿童对于科学方法的掌握比较欠缺。
四 提高我市儿童科学素质的对策
1.培养、发展儿童的科学能力
科学能力应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因为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来看,这种能力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对具体科学概念的掌握,不论这些概念有多么重要。科学能力应是获取科学知识和探索科学新知识的能力。科学能力的形成过程是在科学知识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师可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组织学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来训练学生的科学能力。
2.教给学生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科学研究中所遵循的途径和所运用的各种方式及手段的总称。掌握科学方法无论是从学习知识的角度或者从发展能力的角度来看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教给学生普通的自然科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3.促使学生逐渐形成科学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要用科学意识进行对待、处理或解决。要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意识,最主要的手段应该是让学生参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可以采取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周围环境中存在的科学问题,让学生形成科学能给人类带来利益的观点。同时也应告诉学生,如果不合理地利用科技成果,也会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及社会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4.培养良好的科学品质
科学品质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它主要包括兴趣、情感、意志、作风、态度等方面。良好的科学品质能使人们乐于参与科学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并从中得到乐趣和满足,能使人们有坚强的意志,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顽强性和自制性,能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谦虚谨慎、勤奋努力。在小学阶段,通过多种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培养未来公民的科学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学校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的基地,我们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工作,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提高儿童的科学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朱碎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J].实验教学与装备,2006(3)
[2]李大光.科学素养:不同的概念和内容[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0(1)
篇6
关键词:林业生产;营林工作;虫害;害虫;调查
森林虫害调查是做好森林虫害防治工作的基础,是保证营林生产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在营林工作中,做好森林虫害调查工作需要掌握科学的虫害种类、虫害发生规律、虫害生长情况等有关基础数据来源。因此做好科学、及时、准确的调查和统计,才能为病虫防治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森林虫害概述
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和生态危机的日益严峻,以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的社会发展新思路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在社会发展新时期,做好植树造林工作尤为关键,是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环节。然而,在林业生产和经营中,虫害的出现是造成树木生长延期、成长周期拉长、生长效率降低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目前的工作中做好森林虫害防治工作尤为关键。
1、森林虫害调查背景
森林虫害调查工作的开展是做好森林虫害防治工作的保证,在工作中做好虫害种类和发生规律的掌握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现代化造林工作中,做好与之先关的虫害数量控制是极为关键的,也是减少和避免虫害发生的主要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无论是在森林的种植还是林业研究工作中,都必须要深入的调查和总结森林虫害的发生规律与原因,从而做到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2、意义
一般来说,在目前的森林害虫调查工作中,调查方法有很多,包含了多种不同的调查措施和调查方式。目前,在工作中常见的调查方法主要包含有种类调查、分布调查、种群密度调查和发生实践调查几种。这些调查方法的选用对于我们在工作中及时、科学的掌握森林虫害出现的种类、危害情况、种群水平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也是保证防治工作得以迅速、及时展开的关键。
二、森林虫害调查工作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由于森林虫害调查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繁琐、变化大的工作模式,因此在工作中极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质量问题。在一定时期内,空间范围内的害虫数量的变动与病害的流动规律都是在林业生长基础上实现的,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提前做好林业生长规律总结工作。但是,这项工作由于本身存在的复杂性、易变性,因此极容易受到害虫的种群的数量、生长规律、树木生长环境的影响。外界环境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在外界环境因素中一般又可分为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如食物(寄主)、天敌等。非生物因素又包括气候因素和土壤等。而气候因素中又包括有温度、湿度、光照、降水等。由此可见。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所以,要求从事害虫测报工作的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生态学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有生理学、生物学和数理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与测报有关的生理、行为等学科的知识。
三、森林虫害调查方法
在目前的工作中受到工作目的、工作手段的不同的影响,所形成的调查措施也不尽相同。根据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和目前常见的林业虫害调查措施进行分析,调查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几种不同的调查方法。在工作中,常见的调查类型主要包含有踏查和标准调查两种。
1、踏查
踏查也被工作人员广泛的称之为线路调查,是为了查明某一地区的害虫分类、分布情况、危害程度、危害面积以及虫害天敌所采取的一种总体调查措施。这种调查方法的采用是在工作中采用一种具备带包性质的虫害类型进行调查的,要求在工作中通过不同的树木种类、不同的气候环境、不同的地形结构和不同的海拔来进行严格的分析,并提出科学的预防措施。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踏查工作的开展也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在目前踏查工作的开展是以实际情况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距离选择出合理的调查点,调查工作中要合理的记录林业生产条件、林业卫生情况、林业害虫情况等有关指数。
2、标准调查
所谓的标准调查是为了获取某种树木害虫分布情况为主进行调查的,是以分析害虫的种类、分布群、备份规律、危害程度以及天敌情况为主要目的,从而有效的总结出其中的详细信息。这种调查方式在森林害虫生物、生态学研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是整个林业虫害防治工作的重点。标准调查的采用通常都是在传统踏查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进一步的了解害虫产生规律和危害,在工作中分别对害虫出现的原因、分布规律、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勘察,从而实现了调查工作的科学、及时开展一般在调查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2.1、食叶害虫调查
食叶害虫调查,除记载林分概况外,着重对主要害虫分虫期虫几密度和危害情况进行调查。树冠上各虫期密度调查可于标准地内选择标准木l0~20株进行调查。树形矮小及虫口密度不大时。可采用全株调查;树高而不能直接统计时,可分别在树冠上、中、下部及不同方位截取样权统计虫口,换算成一株虫数;也以于树下铺布,震落某些有假死性害虫,然后取样统计未被震落的虫口。树干上茧和卵的调查。除直接统计外.必要时还可伐倒树木,分段取样统计。落叶层和表土层中越冬幼虫和蛹的虫口密度调查,可在标准木下。树冠投影幼虫和蛹的虫口密度调查,可在标准术下,树冠投影内分别不同方位设立0.5×2米的样地,统计20厘米深度内主要害虫虫口密度。
2.2蛀干害虫调查
蛀千害虫调查选设标准地的形状.随林分因子确定。林分因子比较一致时.长方形或正方形均可。林分因子差异较大时则以带状为宜。标准地内立木总株数不得少于100株,分别统计健康术、衰弱木、枯萎木、枯直木所占比例,然后于衰弱和枯萎木中选取标准木3-4株,伐倒前测出胸高直径,伐倒后测其树高、树龄.并记载生长状况。从树基至树梢刮去一条不少于10厘米宽的树皮,并在上、中、下部位设20×50厘米的样方。准确记载以下因子: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总株数、健康木株数、衰弱木株数、枯萎木株数、枯立木株树以及标准木样方内害虫的具体情况。
四、结束语
当然。掌握了森林虫害调查方法后。更重要的是加强森林害虫防治工作。必须遵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按照森林有害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森林生物灾害的特点,因地因时制宜,因害施策,按照生态健康原理,培育健康森林,促进受灾森林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篇7
1 问卷调查
1.1问卷内容设计此次调查主要以问卷形式进行,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和代表性,问卷是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主要精神进行设计的,有选择题和判断题两种形式。内容分为二部分:一是调查学生对学习化学的目的意义作用的认识;二是调查学生学习化学的具体情况,包括学习的方法、手段等。
1.2调查对象
此次的调查在海口市第一中学的高一和高二两个年级中进行,每个班随机抽取30~4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了文科班和理科班。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由于本人着重研究的是高一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我只分析了高一学生统计数据(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表见附录一和附录二)。共发出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82份,占被调查学生的94%。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发现高一学生在化学学习上存在一些问题,但相对以前旧课程的学习而言也有很多明显进步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在学习化学的兴趣上有较大差异
在学习了一年的新课程以后,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在文、理科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差异(见表1),理科生大部分对化学的学习比较感兴趣,主要原因是“化学很神奇,有很多有趣的规律和现象,可以和很多生活现象联系紧密,很有用,学习起来也不太难。”也有少部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一般,理由是“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有困难。”。而对于文科生,他们大部分对学习化学的兴趣一般,调查显示许多文科班学生在高一上学期时因理科成绩不理想,很早就放弃理科学习,从而造成大面积文科班学生化学成绩偏低,他们在上学期时就已觉得化学比较难学。因而,在高一年级中学生中化学基础参差不齐,这给组织课堂教学带来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握好教学深浅度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表1 对化学学习
很感兴趣
感兴趣
兴趣一般
不感兴趣
理科
20%
53.6%
21.7%
4.7%
文科
4.3%
31.9%
51%
12.8%
2.2 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科学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搞好学习的关键。众所周知,课前预习可以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有一大致的了解,对上课时重点的掌握、难点的解决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课后复习可以对刚学的内容作系统的回顾、巩固,这有利于使知识系统化。但调查表明,只有8.5%的理科学生和4.3%的文科学生经常做到“课前预习”,11.1%的理科学生和6.4%的文科学生经常做到“课后复习”(见表2);只有51.5%的理科学生和23.4%的文科学生对老师批改过的作业能做到“认真订正错误,及时弄清原因”;只有16.2%的理科学生和6.4%的文科学生会及时整理复习听课笔记,而有51.1%的理科学生和72.3%的文科学生的学生是在临近期中或期末考试时才整理复习笔记。
表2 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情况
经常
偶尔
从不
课前
预习
理科
8.5%
60.9%
25.1%
文科
4.3%
44.7%
51%
课后
复习
理科
11.1%
67.7%
10.6%
文科
6.4%
66%
27.7%
2.3 比较注重实践能力、科学素养的培养
21世纪的理想人格应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统一,科学理性与价值关怀的统一。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要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调查表明,经过这一年新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做实验的兴趣大大提高,有84.7%的理科学生比较喜欢或很喜欢做实验,在文科生中这一比例也高达61.7%;有70.6%的理科学生和63.8%的文科学生在实验课外的时间比较想进入实验室做自己想做的实验;而习惯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去思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学生的理科学生占65.5%,文科学生占55.3%。
2.4 在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教师,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
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直接影响了知识的深化以及学习的深入。调查表明,70.2%的理科学生和85.1%的文科学生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以教师讲授为主,直到学生听懂为止,只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教师不必讲得太细,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让学生讨论(见表3);在课堂讨论问题时,大多数的学生没有主动提出问题的习惯(见表4),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在讨论问题时能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表3 学生希望的课堂教学形式
应该以教师讲为主,直到听懂为止
教师不必讲得太细,应多让学生讨论
理科
70.2%
19.8%
文科
85.1%
14.9%
表4 学生课堂主动性的发挥情况
经常
偶尔
没有
课堂主动提问题的习惯
理科
6.8%
54%
34.9%
文科
4.3%
27.7%
68.0%
篇8
一、课程内容上的整合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为后继的科学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新型课程。
将科学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内容上进行有机整合,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社会和科学,从而更清楚地理解科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笔者在教学科学课《水的调查与研究》一课中,让学生调查社区的居民、学校、公共场所用水情况,并去大自然中了解水污染的情况。从到社区中调查家庭用水情况开始,再到深入街道、单位、居民家中和公共场所开展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的宣传活动并提出附近河流水污染情况的防治与整顿,两门课程的整合既拓宽了本课的知识,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学生在参与实践、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学习、巩固、拓展知识,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学习掌握科学调查、研究的方法,体味了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的乐趣,也增强了公民意识和责任感。再如科学教材研究与实践中《植树》一课,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植树造林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笔者组织学生成立“红领巾植树小组”,开展“一人植一棵树”活动,通过植树活动让学生学习植树的方法,并设计研究的问题和活动方案。例如:通过观察小树是怎么成长的,来设计小树成长记录卡,最后报告研究的成果。通过丰富多彩的植树活动,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及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等道理,体现了科学、技术、社会的融合,形成了科学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完美的整合。
二、教学方式上的整合
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和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并伴随着参观、调查、访问、宣传等一些活动,这些方法的教学主要渗透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倡导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在内容组织或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求每一个主题尽可能采取考察调查活动、观察活动、设计活动、实验活动,从而达到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实践体验、亲身经历,其主要学习活动方式有:实地考察、实验观察、主题活动、收集资料、分工合作、调查访问、设计制作、表现创作、辩论、答疑和宣传等。而小学科学课程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实践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方式同出一辙,完全可以融合兼顾。
由此可见,科学课程为综合实践课程提供了更多的科学的研究方法,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为科学课程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方式,将科学课中的研究方法与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学习方式进行整合,不仅使科学教学更具有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实践性和时代特征,而且更有利于学生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如何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方式融入科学教学?笔者尝试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采用“五步教学法”:1.提出问题。由全班同学选出一个或者几个本节课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之后大家进行猜想假设。2.制定方案。第一是确定方案;第二是选择探究的材料和用具。3.实施探究。分为四步:一是数据及信息的收集。搜集信息的方法包括观察、实验、制作、考察、调查、参观、采访、搜集、种养等;二是数据的整理,对以上信息进行整理;三是与假设的对比;四是结论的得出。4.展示交流与评价。第一个步骤是组内展示与交流评价;第二个步骤是全班交流评价。5.拓展创新。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结合研究的主题,运用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将小学科学中有关的水、空气、植物生长的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我的家乡番禺》进行整合,指导学生设计调查活动:番禺的历史、文化、环境的调查;指导学生观察活动:观察番禺的生态及家乡发生变化等;指导学生开展设计活动:番禺区的规划、绿化、设施配套、雕塑设计以及河流的改造等;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活动:学校周边河流的水质检测实验及污染整治等。学生在调查、科学探究、实践、汇报总结的过程中,参与积极性高,准备充分,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了一个整体认识,同时增加了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实践证明,小学科学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整合,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把学校“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给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注入了一汪活水。认真总结这方面的实践,使之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对于构建富有现代教育特征的新型小学科学课堂,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篇9
(浙江省象山县人民法院 浙江 象山 315300;河海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8)
摘 要:通过对法学本科学生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掌握的情况调查,把握当前法学本科学生的社会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实践状况,并指出目前存在的不足与问题。通过提高对社会学的认识性,改革相关教学方法,注重社会学与法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等方面,来促使法学专业学生更好地学习与运用社会学、法学理论知识。
关键词 :社会学基础;法学;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5-0237-04
引言
法律行为模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表现,是社会生活的自然需求与生存条件,也是一种必然产品。法律作用于人类社会,对人类生活也有反作用。同时,法律可以成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法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并且可以对法律进行实证研究,人们可以通过法律的规律性来认识法律的规律。[ [德]托马斯·莱塞尔著,高旭军译. 法社会学导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法学所研究的对象与社会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有相似性,并且法学的研究模式包含于社会学研究模式之中,通过对于社会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能够促进对于社会问题的法学解决方法的理解与掌握,也能认识到社会问题的法学的解决模式不同于一般社会学方法,掌握法学方法来促进社会学的发展,使得两者能够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在此,笔者认为法学与社会学的学科相关性较强,联系较为紧密,指出法学学习者一般说来其社会学基础较好,并提出本文的理论假设:法学本科专业的学生的社会学基础功底较好。
对于法学本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大现实意义。通过对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学习,法学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法学理论与方法的不足,例如能够促使法学理论与方法与实践像结合,运用实证的方法来分析与解决问题。同时,在学习社会学的方法与理论的过程中,通过与法学理论知识的对比,能够克服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不足,例如加强与提升社会学理论中对策研究的刚性与针对性。再者,在实际问题的分析中,需要综合运用社会学与法学的方法来应对现实问题,从法学与社会学两者的优势出发,克服各自的不足,切实有效的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为进一步了解法学本科学生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掌握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实证调查的方式来加以说明。
一、调查方法与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是以浙江农林大学的法学专业07级与08级法学本科在读学生为调查对象,同时,调查的时间定于2009—2010年,即法学本科学生在大三的阶段进行调查,涉及的调查对象数量为212人,调查的方法为课堂调查和访谈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于社会学书籍阅读的书名进行统计,每位学生需要写下3本及以上有关社会学的书籍。并通过Microsoft Excel、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来进行数据的录入、统计与分析。笔者把数量高于5本以上的书籍进行了统计,并对统计的书籍内容分为三个方向:社会学方向、法律社会学方向与法学方向,主要的结果可以参见表1:
除表1所列书籍,还有其他个别数量的书籍《中国社会思想史》、《菊与刀》、《应用社会学》、《西方社会学理论》等社会学方向的书籍。在统计过程中笔者也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社会学书籍的界定并不是很清楚,对于社会学、法学与政治学等相互之间没有很好的加以区分,以致出现把《外国民商法精要》、《法律的概念》等都归于社会学书籍之下,也有部分学生在进行回答时,出现对于书名回答错误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于社会学的相关书籍并不是很了解。通过对阅读书籍的分类,把统计的书籍区分为社会学、法律社会学与法学方向,并对每一个方向的书籍数量进行统计,能够得到图1:
从图1 中可以看出,大约有273本书籍是关于社会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约占总数的74%,法律社会学方向有82本,约占总数的22%,对于法律社会学,可以归入社会学书籍之列,所以,以上两者之和,即与社会学知识相关的书籍占到总数的96%,而回答为法学的书籍数量为16本,约为4%。同时,通过笔者对于法学专业学生的访谈,进一步的掌握了法学专业学生对于社会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访谈提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阅读社会学书籍的动力来源哪里?2. 读完一些社会学书籍,你自己感觉收获如何? 3. 你觉得学习法学时,是否会运用社会学知识?4. 对于法学学生来说,今后需要多学些社会学知识,便于多角度看问题,并能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二、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通过课堂调查与访谈,笔者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在社会学知识方面的掌握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发现了法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时存在着的一些问题,通过对统计数据与访谈内容的整理,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已掌握一定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通过表1可以看出,位居前三的书籍统计书名为《乡土中国 》、《社会学概论》、《江村经济》,这三本书是国内目前社会学领域方面比较权威和普及的书籍,并且相对来说,比较易读与易理解,对于社会学的初学者来说,是作为社会学入门的较好选择。从图1可以发现,社会学书籍阅读量占到总量的74%,法律社会学书籍占到总量的22%,两者的总量和为96%,这足以说明,法学本科学生的绝大多数了解或掌握了一定量的社会学基础知识,并且从阅读书籍的类型来看,侧重于社会学的基础理论部分。笔者分析其原因,认为法学学科与社会学学科在研究领域与研究对象方面的相关性较强,在很多领域存在着交叉重合的现象,同时,很多法学的问题需要通过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来加以解读与分析,才能够更好的掌握其问题的本源与内在的深层次矛盾,所以,学生对于相关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再者,考虑到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对于社会学学科课程的开设比较重视,包括必选课与公共选修课都设置了相关课程,这也很大程度上促使法学专业的学生能过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来学习社会学知识。
(二)所学社会学知识与法学理论的相关性较大。通过表1 和图1可以发现,在所列书籍的数名中,与法学专业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书籍比较多,例如《乡土中国》、《法律社会学教程》、《社会契约论》、《法律社会学》、《论法的精神》《法律与社会》、《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送法下乡》、《社会分工论》等近11本书籍与法学知识相关,而相对来说,与法学相关性不大的书籍,主要有《社会学概论》、《江村经济》、《社会学导论》、《街角社会》以及《社会学是什么》。这说明,法学本科专业学生在获取社会学知识的过程中,是因为学习法学知识的需要,而了解到相关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这个过程是在无意识的或潜在自觉地进行着,反映出通过对法学知识与法律社会学知识的学习间接学习社会学的基础知识,为法学专业学生提供了一条新的学习与研究路径,能够逐步了解社会学相关理论与方法。笔者对这种现象的归纳为学科学习过程中的交叉性与学习的自觉性。但从反面来看,对于纯社会学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来看,法学本科专业学生还是主要对于社会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的了解与掌握,为一些最基本的社会知识,其社会学的专业性水平并不高。
(三)对社会学与法学领域的界定存在着模糊区域。或者可以说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对法学的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不够深入。通过本次调查和访谈,笔者看到,法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在如何清楚地区分社会学与法学这两个学科领域还存在着一定模糊性,在书名统计过程中,有学生把《法理学》、《外国民商法精要》、《中国法制史》及《法律的概念》归入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领域之中,甚至有的学生把政治学、经济学和小说等书籍也归入到社会学的范围之中。笔者反思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认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没有系统的对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对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领域还不是很清楚,以致在对社会学相关理论的把握方面存在着缺陷,不能够准确地把握住社会学领域所包含的内容,往往只是在表面层次上对于概念的简单解读,缺乏深入的理解。同时,部分学生对于法学知识的学习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理解层面上,并没有深刻地掌握住法学理论与方法的内涵与精髓,从而对于法学所包含的内容范围也不是很明确,以致在利用法学与社会学知识来分析与解决问题时,不能很好的区分清楚法学与社会学的领域范围。
(四)获取知识途径单一,动力不足与知识面狭窄。首先,对于社会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法学本科学生获取的途径较为单一和缺乏,只是在老师所列的书单之下来加以阅读,而对于其他各类的社会学期刊、报纸及评论等资料来学习和掌握社会学知识比较缺乏,通过网络等其他媒体来获取社会学知识的方式还利用的不够,以致所获取的知识比较零散,往往与现实脱节,无法用所学知识来分析与解决问题。其次,笔者发现,法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对于获取社会学的知识的主动性不强,往往是趋于一种被动的方式,比如为完成老师的一项作业,或者老师指定那本书下次上课需要讨论等,很多时候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临时通过阅读一部分的书籍来找到一些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所以,对于自主积极地去寻求一些社会学知识来满足对于社会学学习的要求以及扩展自身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掌握范围还显得不足。最后,法学本科学生对于社会学书籍的阅读的范围是比较狭窄,很多书籍只是在老师列出书单之后,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挑选一或两本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书籍来阅读,往往是为了完成任务和课程作业而被动去阅读,没有在更大的范围内来学习社会学知识与寻求更深层次的社会学知识的理解。
(五)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对于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是作为运用知识来分析问题的一项前期准备,最终的目的是通过运用所学的社会学知识来分析与解决现实社会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但是,通过对法学本科学生的访谈,笔者发现,很多学生虽然是对于社会学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掌握,但往往是为了了解而去了解相关的社会学知识,当然,这不仅仅是法学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其他学科的学生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缺乏对于知识的深入了解与掌握,以致在实际运用的时候无法准确的把握理论的内涵,使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论知识被强加地嵌套在问题的讨论与对策研究之中。就法学与社会学来看,两者是相近学科,很多领域与方面有着交叉关系,所以,从理论上来看,社会学对于法学的学习以及对于分析法学的相关问题,能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由于对社会学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结合法学知识来分析现实问题时,无法发挥出两者的共同优势,反映出法学的学生对于社会学的学习还停留在一个较低层面,对于结合社会学、法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略显得不足。
三、对策与建议
通过前文的概括与分析,了解到法学本科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社会学知识和理论,而且与法学理论的相关性较大,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出很多问题与不足,如对于法学与社会学的领域界定模糊,对社会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只是在较浅的层面,所掌握的知识不够全面与深刻,还有对于社会学知识的获取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学习主动性不强,知识面太过狭窄。最后,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如何能够很好的结合社会学与法学的知识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所以,笔者认为需要通过加强学校教育与学生自我学习的完善来应对上述所存在着的一系列问题。
(一)学校教育完善的角度
第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社会学知识的重要性。需要通过各类正式与非正式的教育,尤其是在高校中重视对于社会学知识重要性的宣传与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结合实践,让法学专业的学生能够明确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掌握对于法学理论与方法的学习的促进作用与互补作用。通过社会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对于一个法学研究者和学习者来说,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必须的,这也是学习法学者需要掌握的一门基础性的学科知识,需要让法学专业的学生首先在思想上能够提高对于社会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能够在意识上有一个超前的把握。
第二,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与传授,拓宽知识面。对于理论知识与方法的不准确把握,往往会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造成不良的后果与影响,所以,学校教育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的培养出发,多开展相应的学术沙龙与学术讲座活动,增加社会学知识学习的相关课程与活动,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以及学生与社会之间的知识的交流与沟通,并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来引导法学专业的学生来学习与把握社会学基本理论与方法,促进学生能够对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深层内涵有所把握,这将会有利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社会学基础知识的整体水平,拓宽学生看待社会问题的视野与范围,能够理解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准确含义,能够帮助克服法学理论与方法在运用与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着的一系列问题,提升法学理论与方法对问题解决的准确性与可行性。
第三,重视实践教学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变革,让学生了解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特殊性,尤其是通过实证研究来分析解决问题的学科方法,并通过课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的掌握,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与教学,而不是纯理论的讲解,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在课外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应对能力,能够通过一定量的社会学方法在实践的运用,使学生深刻掌握与理解社会学知识的内涵。从而,使法学专业的学生能够形成自主学习课外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兴趣与动力,通过自觉的学习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综合运用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来分析社会现象,把握住社会变迁与发展的态势。
(二)学生自我学习的角度
第一,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明确学科领域与特点。在准确的把握了社会学与法学的基础理论之后,需要对社会学与法学的优势与不足加以准确的把握与分析,在分析与解决问题时,能够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克服学科的不足,能够做到相互促进与相互补充。就如法学的理论与方法往往容易脱离实际,分析问题不关注现实,以至于提出的对策和建议不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与可行性,而社会学则正好可以克服这一不足,注重从实证调查的方法出发,关注现实问题,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反之,社会学理论所提出的对策研究往往太宏观化与趋于软弱化,在问题的解决上效果不理想,法学方法恰恰可以克服这一不足,能够发挥出法学与法律自身的特点,注重强制性与刚性措施与对策的实施。所以,如能恰到好处的发挥出社会学与法学的作用,这将是社会学与法学的理论与方法的学习的一个核心内容。
第二,运用理论来解释问题,通过实践来提升理论。鼓励法学专业的学生多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综合运用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理论知识与方法来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够在实践中学习与体验社会学知识的深刻内涵。法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多走出教室与课堂,能够多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于自身理论知识的检验与提升,及时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并能够恰到好处的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综合性的运用法学、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来解决问题,明确自身理论的掌握与检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证明其合理性与否。例如,法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多到社会上去组织法律援助活动,多到法庭与相关行政部门去了解实际案情以及到律师事务所去实践与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明白法学与社会学知识在实践运用中还有那些不足,比较两者的优劣之处,注重用所学习的社会学知识来解释与分析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通过实践来检验和论证理论的正确性与否。
第三,注重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理论的论证与检验,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充分的体现,无论是法学、社会学,还是其他科学,其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能够帮助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或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矛盾与冲突,力求达到社会整体的稳定与和谐。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习法学者提出了要求,注重实践,不要太关注理论上论述,这一点恰恰是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特点之一,注重从实证调查入手,从实践中来,并能够到实践中去,不断的检验与提升理论。所以,法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法学知识之后,也要注重社会学的知识的学习,能够很好的把握住这两门学科之间的关系与学科的特点,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综合运用法学与社会学的知识与方法来分析与解决问题,发挥出学科结合的共同优势,避免各类片面性与局限性的错误。
四、结论
通过前文的分析与阐述,对于法学本科专业学生的社会学基础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对于法学学生在学习法学理论与方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有了较为全面和准确的把握,法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社会学基础,但是在对于社会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准确地把握住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内涵,对于法学与社会学的领域的界定也不是很清晰,综合运用法学与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因此,需要在现有法学本科专业学生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学习现状下,注重对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深刻内涵的把握,提高对社会学基本知识学习与掌握的重要性认识,还需要改变现有的教学与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够形成自主的学习动力与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提高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结合社会学、法学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 钱燕霞,陈传枝.在校大学生应加强社会学知识的学习与实践[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04).
[2] 王根顺,史学正. 论高等学校课程的社会学基础[J].现代教育科学,2006(01).
[3] 王海燕. 中国法律社会学研究述评与展望[J].边缘法学论坛,2009(02).
[4] 黄黎玲. 论社会学法学与法治秩序的建构[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
篇10
关键词:素质生物课外活动学生能力培养
中国的教育已经由过去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这是人们的共识,素质教育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如何在高中生物课教学过程中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呢?笔者认为应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比如开展大型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受益,提高自身素质,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于是我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学生们对本地境内野菜资源开况进行了一次调查活动,以下就谈谈这方面素质教育的体会。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是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前提,在这次调查活动中,观察能力主要表现在对野菜的识别,以及对野菜形态特征,生存环境的描述,但由于学生平时对植物形态解剖、植物分类的实践操作较少。因此,在开始时,学生对这次调查的自信心不大。为了解决学生这样的心理障碍,一方面,解释学生已学过植物的有关知识、具体理论基础,由于学生大多数来自于农村,在平时的生活中,对野菜多少有所了解,具有实践经验,因而经过讲解很快就能领会,使他们建立了信心。另一方面,结合观察能力的心理结构基础,由注意――感知――解释的模式,加强了植物(特别是野菜)形态特征,如根型、花型、叶型、茎型、果型、种型、花序等方面知识的复习。我带学生在校园周围实地辨认有关野菜,指导学生科学地描述植物,从回收的调查记录表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植物形态描述完成得比较好,同时还能观察到相同科目植物的比较,也对大自然中的生物、生态、环境、资源等综合性内容进行观察和思考。
二、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能力是指学生自己根据认识规律,对原有的旧知识结构加以比较、归纳,从中获得新认识、新概念、新法则的一种能力。在开展这项调查活动中,老师没有给出任何参考资料,为了完成调查任务,掌握较多的野菜知识,学生就得在图书馆、书店、阅览室、网络等地方寻找。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自学过植物检索表的使用方法,野菜的鉴别方法,开发利用,野菜菜式的制作,以及有关的生态、环境、地理、经济、中医学等方面的大量资料。他们从中学到许多在学科课堂上难以学得到的知识,自学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也是学生的一个不小的收获。
三、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物的教学不单单是知识理论方面的教学,还要教给学生们日后走向工作岗位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因此,平时在教学中要适时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科学研究活动,首先,帮助学生在生活中选好符合实际的题目是关键。这次选野菜调查做题目,因为野菜没有像蔬菜那样受到农药等的污染,成为“绿色食品”,加上现时人们有追求返朴归真的时尚,野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钟爱,因而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本地属平原地带,农田面积广,野菜资源较丰富;高中学生已学过植物分类知识,有调查的理论基础;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有一定的鉴别实践操作经验。第二,加强调查活动方案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科学性的指导是调查活动成功的保证,从资料的查阅,器材的准备,详尽计划的制定,原始数据,资料的科学处理,调查总结报告的完成等环节,都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指导,学生要有科学的态度,绝不能马虎。通过这些环节的指导,学生的生物课外活动的组织能力有很大进步。
四、生物学科综合理解能力的培养
平时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的内容是偏重于理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够透彻,所学内容的脱节,知识应用能力较差等问题尤为突出。在这次活动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带着相关问题,面对大自然,身临其境,联想自己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通过比较,更加深地领会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个体、种群、群落之间的关系,生态与环境,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使得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综合理解能力有了提高,更加热爱自然,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五、科学的世界观的培养
学生通过参加课外调查活动,深刻地领会到自然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自然界中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不能随意破坏自然环境,否则将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如在调查活动中,学生发现有许多五金电镀、家具厂污水的排放,没有处理好,使得周围的生物生长状况不好,种类变少,致使农田荒弃,周围环境较差,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经济的损失。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合理,否则,将会影响生态环境,也就直接影响到人类,后果是触目惊心的,同时在对野菜的鉴别,原始数据的积累,完成调查报告撰写,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科学性等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科学情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六、与学科有关的劳动技术能力的培养
有相当多的同学在调查活动过程中,通过有关资料的学习,并请教有经验的村民,学会了部分野菜的栽培、采集方法,并把自己采集到的野菜自制成菜式,或加工为简单成品,由于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学生心里特别高兴,有种成就感。
七、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